CN103621195A - 电磁屏蔽管、屏蔽电缆的构造、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屏蔽管、屏蔽电缆的构造、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1195A
CN103621195A CN201280003751.8A CN201280003751A CN103621195A CN 103621195 A CN103621195 A CN 103621195A CN 201280003751 A CN201280003751 A CN 201280003751A CN 103621195 A CN103621195 A CN 103621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hielding pipe
metal level
clinch
inter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37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21195B (zh
Inventor
小泽聡
山本俊司
久保田哲治
萩原卓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2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1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21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1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98Shielding materials for shielding electric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20Metal tubes, e.g. lead sheaths
    • H01B7/202Longitudinal lapped metal tub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81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with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屏蔽电缆(1)主要由电磁屏蔽管(3)、端子(7)和电线(9)等构成。在电磁屏蔽管(3)内部穿插有电线(9)。在作为被覆线的电线(9)的两端部连接有端子(7)。另外,在本发明中,将在电线(9)上连接有端子(7)的电缆称为屏蔽电缆。电磁屏蔽管(3)由树脂制的内层(11)、金属制的金属层(13)、以及树脂制的外层(15)构成。电磁屏蔽管(3)是在最内层形成内层(11)、在最外层形成外层(15)、并在内层(11)与外层(15)之间形成金属层(13)而构成的。

Description

电磁屏蔽管、屏蔽电缆的构造、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穿过电线的电磁屏蔽管、使用该电磁屏蔽管的屏蔽电缆的构造、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缆的保护管,使用钢管、铝管等金属管或树脂制的波纹管等。此时,存在从收容于保护管中的电缆产生的噪声的影响、来自外部的噪音对内部的电缆施加的影响等造成问题的情况。例如,在混合动力汽车中,需要保护将来自逆变装置的三相交流输出供给到驱动电机的电缆。因此,在车体下部等与车体形状相匹配地配置保护管。此时,因从电缆产生的噪音而使杂音进入收音机等,因此需要采取屏蔽措施。
作为这种保护管,有金属制的金属管,其中,为了提高耐用性,最外层为不锈钢层而其他层为铁制的(专利文献1)。
此外,在树脂制的波纹管中,有通过镀敷形成了金属层的波纹管(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11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983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金属管因是金属制的而存在重量上的问题。作为对策,如果使金属管的壁厚薄,则在弯曲时,弯曲部会挤坏而扁平化。因此,难以确保规定的内径。此外,由于需要某种程度的壁厚,所以在弯曲加工时需要大型的加工机。因此,不能说一定对产品形状的加工性好。
此外,金属管存在在因石块飞溅等对外表面施加了撞击时,容易形成凹部的危险。如果如专利文献1那样采用不锈钢,则会变得昂贵。此外,这样的保护管不仅有可能附着来自外部的水,还有可能因在内部结露等而附着水分。因此,即使仅在最外层形成不锈钢层,也没有完全解决腐蚀的问题。
此外,在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树脂制的波纹管中采用无电解镀敷法来形成金属层的方法中,在发挥屏蔽性的金属层的厚度上有限制。因此,难以兼顾高屏蔽特性和金属层与树脂层的紧密贴合性。此外,树脂制的波纹管一般具有挠性。因此,在将其固定到车辆上时,需要一边将波纹管配置到车辆的规定位置并对齐,一边固定规定部位。因此,需要多个固定部件,将波纹管铺设固定于车辆的操作性差。
此外,由于是通过镀敷将金属层附着于树脂波纹管,所以会存在镀层剥离或镀层腐蚀等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问题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以产生腐蚀或表面的凹陷等,并具备高屏蔽性和形状保持性的电磁屏蔽管、屏蔽电缆的构造、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是一种在内部能够穿插电线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具备:树脂制的内层;形成于所述内层的外周的金属层;以及形成于所述金属层的外周的树脂制的外层,其中,所述电磁屏蔽管是所述内层、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外层一体地形成的复合管,并且在所述电磁屏蔽管弯曲后,所述电磁屏蔽管的所述金属层的塑性变形后的刚度大于随着所述内层以及所述外层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由此所述电磁屏蔽管具有能够保持弯曲形状的形状保持特性。
优选地,所述金属层是将金属制的带状部件的两端在搭接部重叠而形成的,在所述搭接部处,所述带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对置面互相直接接合而形成为筒状。所述金属层也可以是将金属制的带状部件的两端在搭接部重叠而形成,并在所述搭接部处,所述带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对置面互相不直接接合地接触而形成为筒状。
优选地,所述内层以及所述外层的至少一方的厚度比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厚,所述外层比所述内层薄或是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的厚度相等。优选地,所述金属层由铝、铝合金、铜、铜合金中的任一种形成。优选地,构成所述内层或所述外层的树脂是聚丙烯或聚乙烯等聚烯烃树脂、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热可塑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外层也可以含有使难燃性或耐候性中的至少一方提高的添加剂,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所述外层添加以着色为目的的颜料。
优选地,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端部,剥离所述外层的一部分,使所述金属层露出。
根据第一发明,在内部形成有金属层,因此能够对在内部穿插的电线发挥屏蔽性。此外,由于内外层为树脂制,并形成金属层作为中间层,因此,金属层不会在电磁屏蔽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露出,电磁屏蔽管不会腐蚀。
此外,由于树脂层具有隔热性,所以难以在管内产生结露,也不会有因结露的水引起的内部电线的绝缘破坏等问题。
此外,金属层可以是用于确保屏蔽性以及形状保持性的最低限度的厚度。因此,与整体为金属层的情况相比,易于进行弯曲加工,不一定要使用如在金属管的弯曲加工中使用的大型的液压弯曲机等也能够进行弯曲加工。因此,除了液压弯曲机、机械式弯曲机等的弯曲加工之外,还能够用手工加工或是用小型的手动弯曲机等简易装置进行弯曲加工。
此外,不是如以往的波纹管那样在树脂上通过镀敷等形成金属层,而是作为整体具有形状保持性(在弯曲复合管时,保持弯曲状态的形状,如果不施加使管塑性变形的外力,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因此,可以将电磁屏蔽管预先加工成与车辆的固定布局相匹配的形状。因此,电磁屏蔽管的铺设作业性优良。
此外,特别地,由于在金属层的内外层侧设有树脂层,所以在弯曲部处,金属层不会在内部挤坏而扁平化。此外,作为整体,大部分由树脂构成,因此,与整体由金属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特别地,减薄金属层的厚度,并加厚内层或外层的厚度,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获得如上述的效果。
此外,即使石子等撞击外周,利用具有弹性的树脂制的外层,也不会在金属层上产生凹陷等。
此外,这样的金属层是将金属制的带状部件成形为圆形而形成的,从而易于制造。此外,使带状部件的端部相互对接并抵接,或形成搭接部而使搭接部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接触。据此,能够降低电磁噪音。再者,通过焊接等接合搭接部,能够减少噪音的泄漏。此外,由于金属层由金属制的薄壁的带状部件构成,所以在弯曲加工时的弯曲性优良。即,能够防止上述的弯曲时的扁平化等。
另外,仅在外层树脂上添加用于提高难燃性、耐候性等的添加剂,由此,与对管的整体进行添加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添加量就获得这种效果。同样地,仅在外层树脂添加黄色、橙色等颜料,由此能够区别屏蔽层是用于高压还是用于低压。
再者,外层树脂的金属层的搭接部在着色时或着色后,能够在外层树脂的金属层的搭接部或搭接部的中央进行用于标记的着色。这里,如果进行弯曲加工使得搭接部(搭接部的圆周方向位置)包含于弯曲加工面(弯曲加工过的屏蔽管的加工部形成的平面),则重叠两层金属层的搭接部弯曲成为外周或内周,因此,能够提高弯曲加工后的金属层的刚度。因此,在进行弯曲加工时,优选为至少弯曲成包含这样的弯曲部。此外,从弯曲加工的容易度来看,优选为将金属层的搭接部包含于弯曲面,进而,从弯曲加工后的形状稳定性这一点出发,搭接部的配置优选为,在弯曲部的内侧和外侧,弯曲成弯曲部包含于弯曲半径内侧。这里,在进行弯曲加工时,优选为通过焊接来接合金属的搭接部或金属层的对接部。如果接合了金属层的搭接部或对接部,则在弯曲加工时,金属层不会在内层树脂和外层树脂之间偏移。此外,在弯曲电磁屏蔽管时,需要使金属层的塑性变形后的刚度大于随着内层及外层的树脂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由此保持电磁屏蔽管的形状保持性。因此,需要将内层以及外层的树脂的厚度以金属层的刚度大于树脂的弹性恢复力的方式进行设计。
也可以对所述电磁屏蔽管进行弯曲加工。也可以在弯曲加工面上包含所述金属层的搭接部。所述电磁屏蔽管向不同的多个方向弯曲,在该弯曲加工中可以进行冲压弯曲加工,也可以进行弯曲机加工,也可以在弯曲加工面上包含所述金属层的搭接部的至少一个。这里,在弯曲加工成复杂形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边以规定速度使电磁屏蔽管经过弯曲加工头,一边通过计算机控制调整加工头的动作的三维弯曲加工机。在三维弯曲加工中,能够根据加工头的运动进行弯曲加工,因此,尤其适合于弯曲部多且形状复杂的电磁屏蔽管的弯曲。
如上所述,通过冲压弯曲、弯曲机弯曲、或三维弯曲进行弯曲加工,获得弯曲配管。这里,以上述三种弯曲加工法的哪一种进行生产可以根据产品形状等适当地决定。
也可以在由颜料着色过的所述电磁屏蔽管的所述外层的、与所述金属层的搭接部或搭接部中央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在管轴方向上连续的标记。
第二发明是一种屏蔽电缆的构造,其使用第一发明涉及的电磁屏蔽管,并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内部穿插有电线,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电线连接的端子部。能够利用所述端子部进行电磁屏蔽电缆的接地。
也可以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外周覆盖有树脂制的带波纹的管。也可以在进行过弯曲加工的所述电磁屏蔽管的外周覆盖有树脂制的带波纹的管。此外,通过这样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外周覆盖有树脂制的带波纹的管,而能够保护内部的电磁屏蔽管,同时通过使用与波纹部分的波纹凹凸相匹配的形状的固定金属件,易于将汽车或室内配线的电磁屏蔽管固定于构造部件。
根据第二发明,由于电磁屏蔽管具有形状保持性,进而在电磁屏蔽管上覆盖有带波纹的管,因此能够容易地铺设屏蔽电缆。
第三发明是一种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第一发明涉及的电磁屏蔽管进行弯曲加工的情况下,以在弯曲加工面上包含所述金属层的搭接部的方式通过冲压进行弯曲加工。
此外,是一种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第一发明涉及的电磁屏蔽管向不同的多个方向进行弯曲加工的情况下,以在弯曲加工面上包含所述金属层的搭接部的方式进行弯曲加工。据此,弯曲加工部的形状易于稳定。
第四发明是第一发明涉及的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其中挤出内层树脂而形成所述内层,接着,对构成所述金属层的带状部件的金属薄板一边进行成形加工一边以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向所述内层的外周输送而成为筒状,将外层树脂挤出覆盖到所述金属层的外周而形成所述外层。再者,对于挤出成所述筒状的金属层的搭接部,能够通过焊接或钎焊连续地接合。在接合了搭接部之后,将外层树脂挤出覆盖在金属层的外周,这样能够挤出在弯曲加工后的形状稳定性优良的树脂管。
第五发明是一种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其使用第一发明涉及的电磁屏蔽管,剥离所述外层的一部分,露出所述金属层,并以与所述金属层导通的方式连接端子部。据此,易于将端子部和电磁屏蔽管的端子部连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难以产生腐蚀或表面的凹陷等,并具有高屏蔽性和形状保持性的电磁屏蔽管、屏蔽电缆的构造、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屏蔽电缆1。
图2表示电磁屏蔽管3,(a)是立体图,(b)是剖视图。
图3表示电磁屏蔽管3的制造工序。
图4表示电磁屏蔽管3的其他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在电磁屏蔽管3的末端安装端子7的工序的图。
图6是表示在电磁屏蔽管3的末端安装端子7的另一个工序的图。
图7是表示在电磁屏蔽管3的末端安装端子7的另一个工序的图。
图8是表示在电磁屏蔽管3的末端安装端子7的另一个工序的图。
图9表示屏蔽电缆的铺设状态的图。
图10表示屏蔽电缆的其他铺设状态的图。
HP122221PW
图11表示设置有外管21的屏蔽电缆的例子的图。
图12中,(a)表示电磁屏蔽管3a,(b)表示电磁屏蔽管3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屏蔽电缆1。图1表示屏蔽电缆1。屏蔽电缆1主要由电磁屏蔽管3、端子7、电线9等构成。
在电磁屏蔽管3内部穿插有电线9。在作为覆盖线的电线9的两端部连接有端子7。另外,在本发明中,将电线9上连接有端子7的构造称为屏蔽电缆的构造。
图2是表示电磁屏蔽管3的图,图2(a)是立体图,图2(b)是剖视图。电磁屏蔽管3由树脂制的内层11、金属制的金属层13、树脂制的外层15构成。电磁屏蔽管3通过在最内层形成内层11、在最外层形成外层15以及在内层11和外层15之间形成金属层13而构成。
构成内层11和外层15的树脂中的每个可以是相同的树脂,也可以是不同的树脂。例如,可以从聚丙烯或聚乙烯等聚烯烃树脂、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热可塑性树脂中选择。另外,树脂可以交联、变性。例如,可以为了提高耐热性而进行交联,也可以为了提高黏着性而进行顺丁烯二酸变性。此外,可以添加卤素类、磷类、金属水合物等难燃剂,也可以添加氧化钛等来提高耐候性。
另外,这样的难燃剂、用于提高耐候性的添加剂等可以仅添加到构成外层15的树脂中。即,可以不用添加到不需要难燃性和耐候性的内层11的树脂中。
此外,可以在构成外层15的树脂中添加以着色为目的的颜料等。通常,在用作汽车等的高压电缆的情况下,从安全角度出发,需要与其他的一般的保护管等区别开来。例如,需要仅在这样的高压线的保护管上着色。但是,由于有电缆保护管的外部的镀层存在,所以难以进行这样的着色。例如,单单在以往的保护管的表面进行涂敷,存在涂敷剥离的危险。
与此相对,由于在本发明中最外层由树脂构成,因此能够对树脂自身着色。因此,通过仅对外层15着色,能够使外观美观、且与周围的配管区别开来等。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需要在内层11的树脂上着色。
金属层13如果从能够获得屏蔽效果出发,则可以采用铜或铁来制成,但如果考虑电导率,则优选采用铝(包含铝合金)或铜(包含铜合金),进而,如果考虑轻量化和成本等,则优选采用铝(包含铝合金)。
内层11、外层15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得比金属层13厚。例如,如图所示,也可以是将内层11、外层15这二者都设置成比金属层13厚。由此,特别地,能够防止电磁屏蔽管3在弯曲时的扁平化。即,通过将内层11设置得足够厚,能够防止金属层13向内侧扁平化。此外,通过将外层15设置得足够厚,能够防止金属层13扁平化。若比较内层11和外层15的树脂厚度,则优选两者厚度相等,取得平衡,但如果从对金属管13有足够的保护效果出发,则只要屏蔽管的内径不明显减小,加厚内层11的树脂厚度则可以使弯曲加工时的恢复力的作用强,因此是优选的。例如,如果金属层13弯曲,而使金属层13的弯曲加工部的外周挤坏,则与金属层的弯曲加工面方向一致的方向的直径减小。此外,与弯曲加工面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直径增加而扁平化。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外层15对金属层13施加要恢复到弯曲加工前的圆形的作用力,能够防止金属层13的扁平化。
另外,需要使金属层13的厚度为能够获得所需的屏蔽特性的程度的厚度。再者,金属层13的厚度被设定为,在弯曲电磁屏蔽管3时,使弯曲状态下的金属层13的刚度大于内层11以及外层15要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恢复力。即,如果进行电磁屏蔽管3的弯曲加工,则内部的金属层13发生塑性变形,内层11以及外层15因自身的挠性而弹性变形。与此相对,如果弯曲状态下的金属层13的刚度大于随着内层11以及外层15的弹性变形带来的恢复力,则电磁屏蔽管3能够保持弯曲状态下的形状。
接着,说明电磁屏蔽管3的制造方法。图3是表示电磁屏蔽管制造装置30的图。电磁屏蔽管制造装置30由金属条供给部31、内层树脂挤出机33、外层树脂挤出机35、多层成型模37、39、冷却水槽41、卷绕装置43等构成。构成金属层13的带状部件即金属条45(包含金属板)被从金属条供给部31输送到多层成型模37。此外,构成内层11的内层树脂被输送到多层成型模37。利用多层成型模37,在对内层进行成型的同时对金属条45进行成形加工,由此,金属条45的宽度方向的前端相互搭接,并被输送到所述内层11的外周并成型为筒状,形成搭接部。这样,在内层11的树脂管的外周形成金属层13。
再者,将构成外层15的外层树脂从外层树脂挤出机35输送到多层成型模39。利用多层成型模39,外层树脂被挤出覆盖于金属层13的外周。所获得的电磁屏蔽管3在冷却水槽41中被冷却并由卷绕装置43卷绕。通过以上过程,完成电磁屏蔽管3。此外,在接合搭接部的情况下,在通过成形加工形成所述搭接部之后,在覆盖外层树脂之前,在内层树脂挤出机33和外层树脂挤出机35之间配置焊接机和钎焊装置,也可以进行搭接部的焊接或钎焊。
这里,关于搭接部的长度,在通过成形加工将金属层成形为大致圆形的情况下,设定为成型后的圆形截面的圆周长的4%~10%,优选为4%~8%左右。例如,在通过滚轧成形加工成型为直径22mm的圆形截面的情况下,如果将搭接部长度设为4mm左右,则搭接部的长度可以设为成型后的圆形截面的圆周长的约5.8%。如果搭接部过少,则金属层的形状不稳定,如果搭接部过长,则弯曲加工时的阻力变大。
另外,在对外层15进行挤出覆盖时,在与金属层13的搭接部或搭接部的中央对应的位置上,可以施加沿管轴方向连续的标记(着色)。据此,能够从外面了解搭接部的位置。
通过这样制造,如图2(b)所示,在金属层13的一部分上形成搭接部17。另外,在外层15被覆盖时,搭接部17被从外侧按压,因此,搭接部的金属薄板的端部彼此可靠地接触。因此,在如图所示的截面中,在形成屏蔽层的金属层13中不会形成间隙。
另外,对于搭接部17,在由外层15覆盖之前,可以通过垫片焊接、超声波焊接、钎焊等来接合搭接部17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不进行这样的接合,仅采用单纯地接触的状态。此外,可以使搭接部17的一部分直接接触,使另一部分通过粘接剂接合。在任一种方法中,优选为金属层13在周向上连续(导通)。据此,能够可靠地确保屏蔽性。
此外,也可以如图4所示,不形成搭接部17,而进行对接焊接。在此情况下,将金属薄板制成筒状,并使金属薄板的端部彼此(对接部18)对接,通过焊接来接合对接部18。在此情况下,由于使金属层13沿周向连续,所以能够可靠地确保屏蔽性。此外,为了确保电磁屏蔽性能,优选为金属带板的端部在圆周方向的任一位置接合或接触,但在允许一定程度上的屏蔽性能的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接触。
另外,如果不接合搭接部17,而仅使金属薄板的端部彼此接触,则在电磁屏蔽管3的弯曲加工时,在搭接部17能够使端部彼此在相互的接触面上滑动移动。即,随着弯曲变形,搭接部17能够在周向上少许打开或闭合,因此,能够吸收变形,并防止金属层13的扁平化,但是,与通过焊接等接合搭接部的情况相比,存在管的强度、电磁屏蔽性稍差的问题。另外,搭接部17的搭接长度可以被设定为,在电磁屏蔽管3的弯曲加工中,在搭接部17打开并在金属层13不产生间隙的范围内。
作为这样的电磁屏蔽管,例如可以使用内径为20mm、内层11的厚度为0.5mm、金属层13的厚度为0.5mm、外层15的厚度为1mm且外径24mm的管。内层11和外层15采用聚丙烯而金属层13采用铝的电磁屏蔽管3能够通过手动弯曲机容易地进行弯曲加工。
此外,可以在内层11与金属层13之间、或在金属层13与外层15之间分别设置粘接层等。这里,在本发明中,作为形成于内层11的外周的金属层13,并不限于内层11与金属层13必须直接接触,还包含在内层11与金属层13之间形成有其他层的情况。
同样地,作为形成于金属层13的外周的树脂制的外层15,并不限于金属层13与外层15必须直接接触,还包含在金属层13与外层15之间形成有其他层的情况。
此外,所谓内层11、金属层13和外层15一体地形成,不仅包括内层11、金属层13、外层15的各层彼此直接接触而成一体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在内层11与金属层13之间或金属层13与外层15之间形成有其它层的情况下,各个层彼此成一体的情况。例如,还包括:在内层11与金属层13之间或在金属层13与外层15之间设置有粘接层的情况这样的、整体成一体的情况。
接着,说明电磁屏蔽管3的末端加工方法(端子7的安装方法)。图5是表示端子7的安装工序的图。首先,如图5(a)所示,在电磁屏蔽管3的末端,剥离规定范围的外层15。即,在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的一部分上露出内部的金属层13。
根据这种状态,如图5(b)所示,将端子7安装在电磁屏蔽管3的末端。进而,利用液压工具等对图5(c)所示的端子7的铆接部23进行铆接。另外,铆接部23在被电磁屏蔽管3覆盖时,位于与金属层13的露出部对应的位置。
这里,端子7主体的至少内面侧由金属构成。因此,用铆接部23对端子7进行铆接,由此,能够使端子7和金属层13可靠地接触。即,能够使金属层13与端子7导通。因此,即使是对端子7内部中的电缆等连接部,如果用树脂制成端子7的主体,则能够作为遮蔽层发挥作用。另外,端子7与连接对象的装置等以导通的方式连接,并适当接地。
图6是表示另一种端子7的连接方法的图。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预先插入套管25。套管25只要相对于电磁屏蔽管3具有某种程度以上的刚度即可。例如,优选是比金属层13更硬的材质。在将套管25插入到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之后,与图5(b)~图5(c)同样地,安装端子7并进行铆接,由此将端子7连接于电磁屏蔽管3。
通过将套管25预先插入到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能够加强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因此,在安装了端子7之后,在铆接端子7时,能够防止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挤坏。因此,能够将端子7可靠地铆接于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
此外,图7是表示另一种端子7的连接方法的图。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如图7(a)所示,从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剥离与端部有规定距离的位置的外层15的一部分,而露出内部的金属层13。即,金属层13呈带状地在整个周围露出。在这种状态下,如图7(b)所示,将端子7安装在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
图7(c)是图7(b)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在端子7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弹簧27。弹簧27是金属制的环状弹簧。如果将端子7安装在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则配置于端子7的内表面的弹簧27被金属层13按压。即,能够使弹簧27与金属层13接触并导通。此外,端子7的内表面是金属制。此外,弹簧27与端子7的内表面接触。因此,能够使弹簧27与端子7导通。因此,能够使端子7与金属层13导通。
此外,图8是表示又一种端子7的连接方法的图。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如图8(a)所示,在连接端子7之前,不需要剥离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的外层15。图8(b)是图8(a)的B-B线剖视图。如图8(b)所示,在端子7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中心方向的多个刃29。刃29是前端为尖锐的金属制的突起。即,刃29与端子7是导通的状态。
如图8(c)所示,将具有刃29的端子7安装在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图8(d)是这种状态下的C部附近的B-B线剖视图。如图8(d)所示,刃29贯穿外层15,且前端与金属层13接触。因此,能够使刃29与金属层13导通。即,能够使金属层13与端子7导通。这里,在使用图8所示的构成的末端的情况下,优选为外层15比内层11形成得薄,以便刃29易于贯穿。
另外,在电磁屏蔽管3的端部,只要能够使金属层13接地,则电磁屏蔽管3和端子7的连接方法不限于上述的方法。例如,在电磁屏蔽管3的两个端部,只要能够使金属层13与外部接地,则并不一定经由端子7。
接着,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屏蔽电缆1的屏蔽电缆铺设构造。图9(a)是表示屏蔽电缆铺设构造的图,图9(b)是屏蔽电缆1的剖视图。另外,所铺设的屏蔽电缆的形态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例如,屏蔽电缆1是在汽车下部以规定的布局进行铺设,并以规定间隔固定于车体等上。此时,屏蔽电缆1的规定部位以预先规定的曲率弯曲,一部分由固定部件19固定于车辆上。另外,这样的弯曲部不一定限定于图示的弯曲形态,可以根据布局而适当地设定弯曲角度、弯曲半径等。
屏蔽电缆1例如通过冲压而弯曲。另外,例如,屏蔽电缆1也可以向不同的多个方向弯曲。据此,可以不是将屏蔽电缆1形成在同一平面上,而是形成为三维形状。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以进行如上所述的计算机控制的三维弯曲。这是因为在三维弯曲加工中,仅改变加工头的弯曲角度来进行弯曲加工。由于不需要如冲压弯曲的金属模具,所以具有易于与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形状的变更等对应的特征。
在电磁屏蔽管1内部,例如穿插有作为高压电线的电线9。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表示插通有两根电线9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作为电磁屏蔽管铺设构造,例如有在上述的电磁屏蔽管(内径20mm)中穿插有两根直径8mm的电线9,一个端部(端子)连接于逆变器(未图示),另一个端部(端子)连接于电机(省略图示)等。另外,金属层13与收容有逆变器的导电性的屏蔽壳体(省略图示)电连接。
这里,作为屏蔽电缆(电磁屏蔽管)的弯曲方向,优选采用使搭接部17碰到弯曲加工面。这里,所谓碰到弯曲加工面是指,优选弯曲成使搭接部位于弯曲时的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部的外周部或内周部。据此,在弯曲电磁屏蔽管时,能够提高弯曲部的刚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屏蔽电缆(电磁屏蔽管)的形状保持性。另外,在向不同的多个方向弯曲时,可以至少相对于一个弯曲方向,使搭接部17碰到弯曲加工面。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中间层设有金属层13,所以具有屏蔽性。此外,由于内层11、金属层13、外层15一体地形成,所以各个轴向的位置不会偏移,或者内部的金属层不会脱落。
此外,由于金属层13的刚度比随着其他层即内层11、外层15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大,所以能够在弯曲加工时保持被弯曲的形状。此时,由于金属层13比以往的金属管薄,所以易于加工。因此,预先根据屏蔽电缆的铺设形状进行弯曲加工,由此,在屏蔽电缆(电磁屏蔽管)的铺设操作性方面优良,与可挠性管相比能够减少针对车辆的固定部件19的使用数目。
此外,由于内层11以及外层15是树脂制,所以不会发生因来自外部的水的附着或水向内部的侵入、结露等而造成电磁屏蔽管3的腐蚀。此外,由于内层11以及外层15具有隔热效果,所以能够防止内部的结露。
此外,将内层11和外层15的厚度相对于金属层13设置得厚,由此,在弯曲电磁屏蔽管3时,能够防止弯曲部处的金属层13的扁平化(纵弯曲)。
此外,由于金属层13由带状部件构成,所以易于制造电磁屏蔽管3。此外,形成有搭接部、并且由于在搭接部处带状部件的端部彼此接触而能够可靠地确保屏蔽性,而且不用接合接触面而能够滑动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弯曲加工时的金属层13的扁平化。
此外,例如仅在外层添加难燃剂、以提高耐候性等为目的的添加剂等,由此,能够提高电磁屏蔽管3的特性。此外,能够仅在外层实施着色。此时,由于在内层11不需要耐候性和难燃性,所以不需要添加剂。因此,与将整体由一体构成的树脂管等比较,能够减少添加剂的使用量。
接着,说明另一个实施方式。图10是表示屏蔽电缆1的另一个铺设构造的图。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于与图1~图9所示的构成发挥相同功能的构成,赋予与图1~图9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0所示的屏蔽电缆的铺设构造是与图9所示的屏蔽电缆铺设构造大致相同的构造,但在外管21设于屏蔽电缆1的外周这一点上不同。外管21是例如树脂制的波纹管。外管21用于从外部保护屏蔽电缆1。
图11是表示设置有外管21的屏蔽电缆1的截面的图。例如,如图11(a)所示,也可以在外管21和屏蔽电缆1之间设置电线9a。电线9a例如是低压电线,是流过低电压的电力类或信号电缆等微弱电流的被覆电缆。
据此,能够一起铺设作为高压电线的电线9(屏蔽电缆1)和作为低压电线的电线9a。另外,由于电线9插通于电磁屏蔽管3的内部,所以来自电线9的噪音被屏蔽。因此,插通于电磁屏蔽管3和外管21之间的间隙的电线9a不受来自电线9的噪音的影响。
此外,如图11(b)所示,还可以将屏蔽电缆1设为矩形。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还可以将外管21设为大致矩形。即,将外管21和电磁屏蔽管3的至少任一个设为大致矩形形状,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将电线9a配置于内部。此外,通过设为矩形形状,即使是在汽车下的狭窄空间也易于设置,节省空间。此外,虽然仅配置了一根外管21的内部的电线9a,但也可以配置多根。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则不言而喻可以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思想范围内想到各种变形例或修正例,这些变形例或修正例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可以根据所需的特性而适当地设定内层11和外层15的厚度。图12(a)是表示内层11设置得薄而外层15设置得厚的电磁屏蔽管3a。根据电磁屏蔽管3a,具有极高的耐外伤性。即,即使在石块等从外部撞击的情况下,由于外层15足够厚,所以也不会损坏金属层13。此外,能够防止电磁屏蔽管3a弯曲时截面扁平化。
此外,由于电磁屏蔽管3的从外周到金属层13的距离长,因此,即使在水从外部渗透到树脂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好地防止金属层13的腐蚀。再者,内层11只要对形状保持性等不产生影响,则即使变薄也不会使金属层13露出,因此能够获得针对耐腐蚀性等的效果。
此外,如图12(b)所示,可以使用将内层11变厚、将外层15变薄的电磁屏蔽管3b。根据电磁屏蔽管3b,金属层13通过弯曲加工,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弯曲加工部的外周面靠近内周面侧而变得扁平化的情况。因此,弯曲部处的内径不会变小。因此,即使在弯曲部,内径也不会变小,电线的穿插作业性也优越。
此外,由于电磁屏蔽管3b的外层15薄,如上所述,即使仅在外层添加添加剂或颜料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构成外层的树脂的使用量,因此,能够减少添加剂、颜料等的使用量。另外,关于外层15,如果从不对形状保持性以及耐外伤性等产生影响出发,则由于即使变薄也不会使金属层13露出,所以能够获得针对抗腐蚀性等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a……屏蔽电缆,3、3a、3b……电磁屏蔽管,7……端子,9、9a……电线,11……内层,13……金属层,15……外层,17……搭接部,19……固定部件,21……外管,23……铆接部,25……套管,27……弹簧,29……刃,30……电磁屏蔽管制造装置,31……金属条供给部,33……内层树脂挤出机,35……外层树脂挤出机,37……多层成型模,39……多层成型模,41……冷却水槽,43……卷绕装置,45……金属条。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在内部能够穿插电线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树脂制的内层;
形成于所述内层的外周的金属层;以及
形成于所述金属层的外周的树脂制的外层,其中,
所述电磁屏蔽管是所述内层、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外层一体地形成的复合管,
在将所述电磁屏蔽管弯曲后,所述电磁屏蔽管的所述金属层的塑性变形后的刚度大于随着所述内层以及所述外层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由此所述电磁屏蔽管具有能够保持弯曲形状的形状保持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是将金属制的带状部件的两端在搭接部重叠而形成的,并且在所述搭接部处,所述带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对置面互相不直接接合地接触而形成为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是将金属制的带状部件的两端在搭接部重叠而形成的,并且在所述搭接部处,所述带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对置面互相直接接合而形成为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中的至少一方的厚度比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厚,所述外层比所述内层薄或者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由铝、铝合金、铜、铜合金中的任一种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含有使难燃性或耐候性中的至少一方提高的添加剂,并且在所述外层中添加有以着色为目的的颜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内层或所述外层的树脂是聚烯烃类树脂或热可塑性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覆盖所述电磁屏蔽管的表面的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被剥离,使所述金属层露出。
9.一种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并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内部穿插有电线,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电线连接的端子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用颜料着色的所述外层的、与所述金属层的搭接部或搭接部中央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在管轴方向上连续的标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屏蔽管被弯曲加工。
12.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屏蔽管利用三维弯曲加工机而朝向不同的多个方向被弯曲加工。
13.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外周覆盖有树脂制的波纹管。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波纹管与所述电磁屏蔽管之间还配置有电线。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波纹管与所述电磁屏蔽管之间配置的电线是低压电线,而穿插在所述电磁屏蔽管内部的电线是高压电线。
16.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纹管与所述电磁屏蔽管中的至少任何一个为大致矩形形状。
17.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屏蔽管被弯曲加工。
18.一种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进行弯曲加工的情况下,以在弯曲加工面上包含所述金属层的搭接部、并使搭接部位于所述弯曲加工面的内周部或外周部的任何一个上的方式利用冲压进行弯曲加工。
19.一种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三维弯曲加工机,对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朝向不同的多个方向进行弯曲加工。
20.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挤出内层树脂而形成所述内层,接着,通过成形加工,将构成所述金属层的作为带状部件的金属薄板以使金属薄板的宽度方向的前端相互重叠以形成搭接部的方式在所述内层的外周上形成为筒状,并在所述金属层的外周挤出覆盖外层树脂而形成所述外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成形加工形成所述搭接部后,利用焊接或钎焊将搭接部一体化后,再将外层树脂挤出覆盖到所述金属层的外周而形成所述外层。
22.一种屏蔽电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
将所述电磁屏蔽管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覆盖所述电磁屏蔽管的表面的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剥离而露出所述金属层,以及
以与所述金属层导通的方式连接端子部。

Claims (19)

1.一种在内部能够穿插电线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树脂制的内层;
形成于所述内层的外周的金属层;以及
形成于所述金属层的外周的树脂制的外层,其中,
所述电磁屏蔽管是所述内层、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外层一体地形成的复合管,
在将所述电磁屏蔽管弯曲后,所述电磁屏蔽管的所述金属层的塑性变形后的刚度大于随着所述内层以及所述外层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恢复力,由此所述电磁屏蔽管具有能够保持弯曲形状的形状保持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是将金属制的带状部件的两端在搭接部重叠而形成的,并且在所述搭接部处,所述带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对置面互相不直接接合地接触而形成为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是将金属制的带状部件的两端在搭接部重叠而形成的,并且在所述搭接部处,所述带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对置面互相直接接合而形成为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中的至少一方的厚度比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厚,所述外层比所述内层薄或者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由铝、铝合金、铜、铜合金中的任一种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含有使难燃性或耐候性中的至少一方提高的添加剂,并且在所述外层中添加有以着色为目的的颜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内层或所述外层的树脂是聚烯烃类树脂或热可塑性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端部,剥离所述外层的一部分,使所述金属层露出。
9.一种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并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内部穿插有电线,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电线连接的端子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用颜料着色的所述外层的、与所述金属层的搭接部或搭接部中央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在管轴方向上连续的标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屏蔽管被弯曲加工。
12.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屏蔽管利用三维弯曲加工机而朝向不同的多个方向被弯曲加工。
13.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磁屏蔽管的外周覆盖有树脂制的波纹管。
14.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电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了弯曲加工的所述电磁屏蔽管的外周覆盖有树脂制的波纹管。
15.一种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进行弯曲加工的情况下,以在弯曲加工面上包含所述金属层的搭接部的方式利用冲压进行弯曲加工。
16.一种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三维弯曲加工机,对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朝向不同的多个方向进行弯曲加工。
17.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挤出内层树脂而形成所述内层,接着,通过成形加工,将构成所述金属层的作为带状部件的金属薄板以使金属薄板的宽度方向的前端相互重叠以形成搭接部的方式在所述内层的外周上形成为筒状,并在所述金属层的外周挤出覆盖外层树脂而形成所述外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成形加工形成所述搭接部后,利用钎焊或焊接将搭接部一体化后,再将外层树脂挤出覆盖到所述金属层的外周而形成所述外层。
19.一种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管,
剥离所述外层的一部分而露出所述金属层,
以与所述金属层导通的方式连接端子部。
CN201280003751.8A 2012-06-21 2012-06-21 电磁屏蔽管、屏蔽电缆的构造、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 Active CN103621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5887 WO2013190682A1 (ja) 2012-06-21 2012-06-21 電磁シールド管、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の構造、電磁シールド管の曲げ加工方法、電磁シールド管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の端末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1195A true CN103621195A (zh) 2014-03-05
CN103621195B CN103621195B (zh) 2018-07-06

Family

ID=4976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3751.8A Active CN103621195B (zh) 2012-06-21 2012-06-21 电磁屏蔽管、屏蔽电缆的构造、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65699B2 (zh)
EP (1) EP2866540A1 (zh)
JP (1) JP5480402B1 (zh)
CN (1) CN103621195B (zh)
WO (1) WO201319068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8266A (zh) * 2015-11-10 2017-08-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导电路径
CN107278116A (zh) * 2017-08-10 2017-10-20 昆山立茂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电磁屏蔽接地装置
CN109792856A (zh) * 2016-09-26 2019-05-2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屏蔽结构以及线束
CN112712934A (zh) * 2019-10-25 2021-04-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束
CN117677172A (zh) * 2023-12-05 2024-03-08 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航空屏蔽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30067A (ja) * 2014-06-05 2015-12-21 株式会社トヨックス メタル調可撓管
CN106461124A (zh) * 2014-06-05 2017-02-22 东洋克斯株式会社 金属色调挠性管
JP6767361B2 (ja) 2015-03-27 2020-10-1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シールド管、電磁シールド構造
JP6794628B2 (ja) * 2015-12-25 2020-12-0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DE102016106557A1 (de) 2016-04-11 2017-10-12 Festool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Antriebsmotor
JP6754267B2 (ja) * 2016-10-18 2020-09-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シールド管、電磁シールド管付電線、及び電磁シールド管付電線の製造方法
TWI649931B (zh) * 2017-05-02 2019-02-01 岳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纜末端屏蔽加工方法及其裝置
CN107613745A (zh) * 2017-09-20 2018-01-19 北京宏诚泰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屏蔽螺旋管及其安装方法
JP2020119671A (ja) * 2019-01-21 2020-08-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ケーブル、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および複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7261204B6 (ja) * 2020-07-29 2023-05-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22095879A1 (zh) * 2020-11-05 2022-05-12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磁场屏蔽结构
JP7279006B2 (ja) * 2020-12-18 2023-05-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電線の配索構造
CN114665333B (zh) * 2022-04-07 2023-07-21 北京安成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铝合金导体金属护套新能源车载电连接器及制造方法
CN114825783A (zh) * 2022-05-04 2022-07-29 哈尔滨理工大学 汽轮发电机结构件电磁屏蔽及冷却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311A (zh) * 1996-09-19 1998-07-01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磁性遮蔽薄片与其制造方法,及使用此薄片的电缆
JP2007221085A (ja) * 2006-01-17 2007-08-30 Inoac Corp 電磁シールドチュ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70601A (ja) * 2010-09-27 2012-04-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シールド管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2084435A (ja) * 2010-10-13 2012-04-2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シールド管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6459A (en) * 1991-08-21 1993-04-27 Champlain Cable Corporation Conductive polymeric shielding materials and articles fabricated therefrom
US5473113A (en) * 1992-09-22 1995-12-05 Champlain Cable Corporation Shielded wire and cable
JPH06137468A (ja) * 1992-10-27 1994-05-17 Sekisui Chem Co Ltd 配管用管材及び該管材の曲げ加工方法
JPH09298382A (ja) 1996-05-07 1997-11-18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メッキ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JP2000274978A (ja) * 1999-03-24 2000-10-06 Sekisui Plant Systems Co Ltd 蓄熱槽用熱交換器
JP2006094619A (ja) * 2004-09-22 2006-04-0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導電路及びシールド導電路の製造方法
JP2007012514A (ja) * 2005-07-01 2007-01-1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導電体
JP4601527B2 (ja) 2005-09-14 2010-12-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導電路
JP2011097692A (ja) * 2009-10-28 2011-05-12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8487184B2 (en) * 2009-11-25 2013-07-16 James F. Rivernider, Jr. Communication cable
JP5323755B2 (ja) * 2009-11-30 2013-10-2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鞘管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TW201123064A (en) 2009-12-30 2011-07-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Method for patent valu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5722562B2 (ja) * 2010-07-21 2015-05-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部材、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JP5477222B2 (ja) * 2010-08-10 2014-04-2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車両用導電路
JP2012065448A (ja) * 2010-09-16 2012-03-29 Yazaki Corp 導電路用シールド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480177B2 (ja) * 2011-02-07 2014-04-2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シールド管、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の構造、および電磁シールド管の曲げ加工方法
JP5864228B2 (ja) * 2011-11-21 2016-02-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高圧導電路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311A (zh) * 1996-09-19 1998-07-01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磁性遮蔽薄片与其制造方法,及使用此薄片的电缆
JP2007221085A (ja) * 2006-01-17 2007-08-30 Inoac Corp 電磁シールドチュ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70601A (ja) * 2010-09-27 2012-04-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シールド管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2084435A (ja) * 2010-10-13 2012-04-2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シールド管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8266A (zh) * 2015-11-10 2017-08-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导电路径
CN109792856A (zh) * 2016-09-26 2019-05-2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屏蔽结构以及线束
US10660248B2 (en) 2016-09-26 2020-05-19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Electromagnetic shield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
CN109792856B (zh) * 2016-09-26 2020-10-23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屏蔽结构以及线束
US11006556B2 (en) 2016-09-26 2021-05-1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Electromagnetic shield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
US11324150B2 (en) 2016-09-26 2022-05-0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Electromagnetic shield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
CN107278116A (zh) * 2017-08-10 2017-10-20 昆山立茂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电磁屏蔽接地装置
CN112712934A (zh) * 2019-10-25 2021-04-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束
CN112712934B (zh) * 2019-10-25 2022-11-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束
CN117677172A (zh) * 2023-12-05 2024-03-08 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航空屏蔽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80402B1 (ja) 2014-04-23
WO2013190682A1 (ja) 2013-12-27
CN103621195B (zh) 2018-07-06
US20130341060A1 (en) 2013-12-26
EP2866540A1 (en) 2015-04-29
JPWO2013190682A1 (ja) 2016-02-08
US9165699B2 (en) 2015-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1195A (zh) 电磁屏蔽管、屏蔽电缆的构造、电磁屏蔽管的弯曲加工方法、电磁屏蔽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屏蔽电缆的末端加工方法
CN104584709B (zh) 电磁屏蔽管
US7947904B2 (en) Conductor and wire harness
US9496071B2 (en) Shield wire
JP5269519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US10600530B2 (en) Conductive member
JP2016058137A (ja) 導電線及びその配索構造
US9966166B2 (en) Shielded conduction path
JP5480177B2 (ja) 電磁シールド管、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の構造、および電磁シールド管の曲げ加工方法
JP6204406B2 (ja) シールド電線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0320165B2 (en) Shielded conduction path
JP678881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90027908A1 (en) Tubular conductive braid and wiring module with electromagnetic shield
KR101022874B1 (ko) 다중 요철 구조의 연결부를 구비한 커넥터 및, 커넥터와 일괄형 편조차폐선의 결합방법
WO2013012074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90221333A1 (en) Data line as well as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data line
CN210865686U (zh) 一种伺服电机电缆
JP6278144B2 (ja) 電線及びシールド導電路
US20240178583A1 (en) Crimp terminal and terminal-fitted electric wire
CN118073877A (zh) 一种铝排组合线束
JP2021082462A (ja) 管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