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6534B - 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 - Google Patents

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6534B
CN103576534B CN201310331058.XA CN201310331058A CN103576534B CN 103576534 B CN103576534 B CN 103576534B CN 201310331058 A CN201310331058 A CN 201310331058A CN 103576534 B CN103576534 B CN 103576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y
month
days
bar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10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6534A (zh
Inventor
森裕
森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76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6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9/00Indicating the time by visual means
    • G04B19/24Clocks or watches with date or week-day indicators, i.e. calendar clocks or watches; Clockwork calendars
    • G04B19/243Clocks or watches with date or week-day indicators, i.e. calendar clocks or watches; Clockwork calenda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date indicator
    • G04B19/247Clocks or watches with date or week-day indicators, i.e. calendar clocks or watches; Clockwork calenda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date indicator disc-shaped
    • G04B19/253Driving or releasing mechanisms
    • G04B19/25333Driving or releasing mechanisms wherein the date indicators are driven or released mechanically by a clockwork movement
    • G04B19/25353Driving or releasing mechanisms wherein the date indicators are driven or released mechanically by a clockwork movement driven or released stepwise by the clockwork movement
    • G04B19/2536Driving or releasing mechanisms wherein the date indicators are driven or released mechanically by a clockwork movement driven or released stepwise by the clockwork movement automatically corrected at the end of months having less than 31 d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提供了能够在小月的月末通过一个高速换日机构而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的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日历钟表(3)的机芯(2)的日历机构(1)具有:高速换日机构(50),其在比能量的积蓄所需的时间更短的时间期间放出能量,对换日爪(42)急剧地施加能量而使其急剧地推压日轮(20)的齿(26),从而高速地使换日进行;以及可动行程控制机构(5),其使一个月的天数为30日以下的小月的月末的换日爪(42)的行程比小月的月末以外的换日爪(42)的行程更大,在小月的月末,行程变大的换日爪(42)在高速换日机构(50)的控制下高速地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

Description

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
背景技术
在日历钟表(以下也称为“带日历机构的钟表”)中,众所周知在一个月的天数为30日以下的小月的月末对日车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从而将月末的日修正抑制在最低限度的日历机构(以下也称为“自动日历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
提案了在该日历机构即自动日历机构中设置瞬间换日机构以能够瞬间高速地进行通常的换日(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
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自动日历机构中,为了在小月的月末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在小月的月末利用通常的高速换日机构进行通常的一日的换日,并且相对于修正凸轮(其具备遍及日轮的整周而逐渐扩径的倾斜面形态的凸轮面,并且具备从月末迁移为月初时的沿逆向以陡梯度倾斜的月末凸轮面)而推挤辊,在小月的月末,该辊推压月末凸轮面,从而将日轮旋转一日程度而进行追加的换日,因而一方面由于在通常的换日机构以外需要小月月末用的其他换日机构所以构造复杂,另一方面难以避免构造上换日负载变高。
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自动日历机构中,为了在小月的月末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在小月的月末利用通常的高速换日机构进行通常的一日的换日,并且仅在小月的月末利用小月月末用的其他高速换日机构进行追加的换日,因而由于在通常的换日机构以外需要仅在小月的月末动作的其他高速换日机构所以难以避免构造变得复杂,另一方面虽说是高速换日机构,但由于具备两个换日机构,所以难以充分有效地进行换日的高速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81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2465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329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诸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小月的月末通过一个高速换日机构而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的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具备:
高速换日机构,其使卡合于日轮的齿并推压该齿而进行换日动作的换日爪的行程增加,所述日轮的齿被所述行程增加的换日爪推压,从而使换日比一日程度的换日更多地进行;以及
可动行程控制机构,其识别一个月的天数为30日以下的小月,在该小月的月末,使所述高速换日机构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
在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中,由于设有“高速换日机构,其使卡合于日轮的齿并推压该齿而进行换日动作的换日爪的行程增加,所述日轮的齿被所述行程增加的换日爪推压,从而使换日比一日程度的换日更多地进行”,因而以高速进行小月的月末以外的通常的换日,而且,由于设有“可动行程控制机构,其识别一个月的天数为30日以下的小月,在该小月的月末,使所述高速换日机构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因而在小月的月末,行程变大的换日爪在所述高速换日机构的控制下卡合于日轮的齿而能够高速地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而且,在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中,可动行程控制机构与高速换日机构组合,因而能够通过一个高速换日机构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
在以上,“高速”换日机构“通过在比能量的积蓄所需的时间更短的时间期间放出能量,从而对卡合于日轮的齿并推压该齿而进行换日动作的换日爪急剧地施加能量,使该换日爪急剧地推压日轮的齿,从而高速地使换日进行”。该高速换日典型地指在换日时用户难以用眼睛跟随日期文字的移动的程度的高速乃至瞬时的换日,实际上指数秒以内,典型地为如在1秒左右或其以下的期间内进行的瞬间的换日。所以,在换日中不使用户实际上视觉辨认日文字仅能看见一半的所谓“一半程度”的状态。但是,也可以与此相比稍微缓和地进行。
在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中,典型地,构成为,所述可动行程控制机构具有:月凸轮,其具有将小月与一个月的天数为31日的大月区分的小月凹部,一年旋转一圈;换日杆构造体,其具备检测小月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以及所述换日爪,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被支撑于支撑基板;以及月末检测部,其在小月的月末容许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嵌入所述月凸轮的所述小月凹部,所述高速换日机构具有为了在日更替的特定时间点使所述换日爪引起的所述换日进行而使该换日杆构造体一日摇动一次的换日杆驱动机构,在所述小月的月末,在日更替时,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从嵌入所述月凸轮的所述小月凹部的预先摇动位置摇动至换日完成的摇动完成位置而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
在该情况下,经由换日杆构造体的摇动,能够进行可动行程控制机构的整体的控制,因而能够避免构造的复杂化并且有效地利用空间。
在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中,典型地,构成为,所述日轮具备月末凹部,所述换日杆构造体具备月末检测杆卡合部,所述月末检测部具有所述日轮的月末凹部和月末检测杆,所述月末检测杆具备与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月末检测杆卡合部卡合的换日杆卡合部以及能够卡合于所述日轮的所述月末凹部的月末检测端部,在所述小月的月末,所述月末检测杆的月末检测端部嵌入所述日轮的所述月末凹部,从而容许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对所述月凸轮的所述小月凹部的嵌入,所述换日杆构造体取预先摇动位置。
此时,利用日轮的月末凹部,能够进行月末检测,能够可靠地进行小月的月末控制。在该情况下,在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中,典型地,所述换日杆构造体具有换日杆主体和相对于该换日杆主体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并在顶端具备所述换日爪的换日爪杆。
此外,在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中,替代如上所述地在日轮形成月末凹部,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月凸轮具备24个齿并以一个月旋转仅两齿程度的方式构成,并且在小月的后侧的部位具备所述小月凹部,所述月末检测部具有:两个换月突起,其在所述日轮的月末附近的位置处沿周向隔开间隔而形成;以及换月杆,其具备能够与该换月突起部卡合的月末检测端部,并且在该月末检测端部卡合于所述换月突起部时经由月星轮而使月凸轮旋转一齿程度,在所述两个换月突起中的最初的换月突起使得所述换月杆转动而将所述月凸轮旋转一齿程度时,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嵌入所述月凸轮的所述小月凹部,所述换日杆构造体摇动至所述预先摇动位置。
在该情况下,利用日轮的换月突起,能够进行月末检测,能够可靠地进行小月的月末控制。
在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中,典型地,所述高速换日机构具有:日旋转轮,其具备销以及圆弧状长孔中的一方;日旋转凸轮,其具备所述销以及所述圆弧状长孔中的另一方,以与所述销以及所述圆弧状长孔中的所述一方卡合;以及动作杆,其在一端侧具备构成所述日旋转凸轮的凸轮从动件的日旋转凸轮从动件,在另一端侧具备卡合于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动作杆卡合部的换日杆卡合部。
在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进行高速换日。此外,在该情况下,日旋转凸轮的凸轮面与仅进行一日程度的换日的现有的日历机构的凸轮面不同,以容许换日杆构造体的从预先摇动位置到摇动完成位置的大行程的摇动的方式,与动作杆的日旋转凸轮从动件卡合,从而能够在小月的月末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
但是,只要能够实现容许换日杆构造体的从预先摇动位置到摇动完成位置的大行程的摇动那样的高速换日,则凸轮与杆等的组合也可以不同。
此外,关于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也可以具备与日期修正操作联动的离合杆,离合杆与日期修正动作联动,阻止换日杆构造体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嵌入月凸轮的小月凹部。
由此,不管为小月的月末还是为大月,没有月日的限制,随时都能够对日和月进行修正。
另外,也可以离合杆与日期修正动作联动,阻止换日杆构造体的换日爪与日轮的齿卡合。
关于本发明的日历机构,也可以具备与日期修正操作联动的离合杆,离合杆具备第一离合杆以及第二离合杆,该第一离合杆与日期修正操作联动,该第二离合杆与该第一离合杆联动,阻止换日杆构造体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嵌入月凸轮的小月凹部且阻止换日爪卡合于日轮的齿。
本发明的机芯为了实现所述目的而具有如上所述的日历机构。另外,本发明的日历钟表为了实现所述目的而具有如上所述的日历机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小月的月末通过一个高速换日机构而以高速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机芯(其具备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日历机构)的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日历钟表的外观的俯视说明图。
图2是具有机芯的钟表的俯视说明图,该机芯具备图1的日历机构。
图3是将图2的一部分剖开而示出的图,(a)是图2的ⅢA-ⅢA线剖视说明图,(b)是图2的ⅢB-ⅢB线剖视说明图。
图4是将图2的一部分剖开而示出的图,(a)是图2的ⅣA-ⅣA线剖视说明图,(b)是图2的ⅣB-ⅣB线剖视说明图。
图5是图1的钟表处于从8月30日向31日的换日的中途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6是图1的钟表处于向8月31日的换日完成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7是图1的钟表处于即将进行从8月31日向9月1日的换日之前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8是图1的钟表处于从8月31日向9月1日的换日的中途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9是图1的钟表处于从8月31日向9月1日的换日的中途的状态,且处于从8月向9月的换月的中途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0是图1的钟表处于向9月1日的换日以及换月完成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1是图1的钟表处于即将进行从9月29日向9月30日的换日之前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2是图1的钟表处于即将进行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换日(小月的月末的换日)之前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3是图1的钟表处于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最初的(预先的追加的)换日的中途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4是图1的钟表处于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最初的(预先的追加的)换日完成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5是图1的钟表处于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预先的换日后的)第二次换日的中途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6是图1的钟表处于进行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预先的换日后的)第二次换日的中途且从9月向10月的换月的中途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7是图1的钟表处于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两次换日以及换月完成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8是具有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变形例的机芯(其具备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变形例的日历机构)的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日历钟表处于即将进行从9月29日向9月30日的换日之前的状态时的与图2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19是示出图18的钟表在进行从9月29日向9月30日的换日时第一次的换月(从月末以前进入月末时的换月)进行中途的状态的与图18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20是图18的钟表处于即将进行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换日(小月的月末的换日)之前的状态时的与图18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21是图18的钟表处于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最初的(预先的追加的)换日完成的状态时的与图18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22是图18的钟表处于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预先的换日后的)第二次换日的中途且从9月向10月的换月的中途的状态时的与图18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23是图18的钟表处于从9月30日向10月1日的两次换日以及换月完成的状态时的与图18相同的俯视说明图。
图24是示出高速换日机构的变形例的图,(a)是示出具备卡合于日旋转凸轮的凸轮从动件的动作杆自身具有换日爪的示例的俯视说明图,(b)是示出与具备卡合于日旋转凸轮的凸轮从动件的动作杆卡合的换日杆自身一体地具有换日爪的示例的俯视说明图。
图25是示出日历机构中的日期修正机构的俯视说明图。
图26是示出在日期修正机构中将柄轴拉出1段的状态的俯视说明图。
图27是示出在日期修正机构中将柄轴拉出2段的状态的俯视说明图。
图28是以剖视示出图25的一部分的VA-VA线剖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来说明若干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从图1至图17中,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机芯2的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日历钟表以及带日历机构的钟表3,机芯2具备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日历机构的自动日历机构1。
日历钟表3具有如图1所示的外观4。即,钟表3以能够围绕中心轴线C沿顺时针C1旋转的方式具备由时针11a、分针11b以及秒针11c构成的时刻显示针11。钟表3的表盘12具有表示整点的位置的排字12a,并且在大致3点的位置具有月日显示窗13,其具备月显示区域13a以及日显示区域13b。14为钟表壳。
在图3的(a)以及(b)和图4的(a)以及(b)的剖视图所示的示例中,在顶端安装有时针11a的时轮或筒轮16a、在顶端安装有分针11b的分轮16b、在顶端安装有秒针11c的秒轮或第四轮16c经由被底板6、第二承受件(未图示)支撑的中心管7b而以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撑,通过运针用轮列而旋转,该运针用轮列相互连接筒轮16a的齿轮部或筒齿轮16d、分轮16b的分齿轮16e或第二齿轮、以及第四轮16c的齿轮部或第四齿轮(未图示)并且包含连接于具备钟表用发条的如条盒的驱动源(未图示)的其他轮列。
机芯2除图1之外,如从图2、图3的(a)以及(b)和图4的(a)以及(b)等可知的那样,包含筒轮16a、分轮16b、秒轮16c,在各自的顶端部安装有时针11a、分针11b以及秒针11c,筒轮16a、分轮16b、秒轮16c在日历钟表3的封装零件中即钟表壳14内收容于表盘12的背后且在背盖(未图示)的近前,通过如条盒、马达的旋转驱动源而经由运针轮列(未图示)旋转。在机芯2的柄轴15a的顶端,安装有转柄15。
钟表3具有沿着壳14的内周附近延伸的大致圆环状的日轮20。日轮20如从图2、图3的(a)以及(b)和图4的(a)以及(b)等可知的那样,具有:大径的环状板状的日显示轮部21;从该日显示轮部21的内缘沿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大径圆筒状部22a;从该大径圆筒状部22a的下端沿径方向向内地延伸的小宽度的厚壁凸缘状部22b;从该凸缘状部22b的内缘沿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小径厚壁圆筒状部22c;形成于该小径厚壁圆筒状部22c的下端侧的内周缘的日齿轮23;在厚壁凸缘状部22b的周向的特定部位Q1形成于该厚壁凸缘状部22b的内周缘的月末凹部24;以及作为在厚壁凸缘状部22b的周向的其他特定部位Q2形成于该厚壁凸缘状部22b的表盘侧表面22d的突起的换月销25。此外,在该说明书中的图3的(a)以及(b)和图4的(a)以及(b)等中,只要不特别预先声明,则“上”就是指存在时刻显示针11的一侧(表盘12侧)。
在日显示轮部21的表盘侧表面21a,等间隔地显示有表示1~31为止的31个日期的日显示文字LD。日齿轮23等间隔地具备31个齿26。日轮20的C2方向旋转由具备日跃制爪部27a、日跃制弹簧部27b的日定位杆(jumper)27进行矫正。由图3的(a)等可知,日轮20的厚度方向的位置偏离被以覆盖日齿轮23的方式安装于底板6的日轮保持件6a限制。在日轮保持件6a,以旋转自如地包围筒轮16a的大径筒状部16f的状态嵌附有月显示轮导引管6b。
月轮30如图2、图3的(a)以及(b)和图4的(a)以及(b)等可知,具有能够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地在毂部31a嵌合于月显示轮导引管6b的月星轮构造体31、以及由内周缘部固定在该月星轮构造体31的表盘侧表面上的板状的月板32。在月板32的表盘侧表面32a,等间隔地显示有表示从1月(JAN)到12月(DEC)的12个月的月显示文字LM。月星轮构造体31具备:月星轮主体33,其在外周具备12个齿33a和谷33b;以及月中间第一轮34,其与该月星轮33一体且具备多个齿34a。月星轮33的C1方向旋转由具备月跃制爪部以及月跃制弹簧部的月定位杆33c进行矫正。月轮30经由啮合于月中间第一轮34的月中间第二轮35而啮合于月凸轮车36。能够围绕中心轴线D旋转的月凸轮车36具备月凸轮主体即月凸轮37和月凸轮齿轮36a,月凸轮37具备对应于一个月为31日的大月的大径圆弧状凸轮面37a和对应于一个月为30日以下的小月的小径圆弧状部或小月凹部37b。16g为月轮保持件。
在日轮保持件6a,换月杆38以能够围绕中心轴线K沿K1、K2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支撑。换月杆38的输入侧臂部38a(以下也简称为“端部38a”)能够在顶端部卡合于换月销25,每当变为月末,通过该换月销25而沿K1方向转动。在换月杆38的输出侧臂部38b的顶端部安装有换月爪38c,每当换月杆38沿K1方向转动,卡合于月星轮33的齿33a,使该月星轮33沿C1方向旋转仅一齿程度。38d为换月杆弹簧,6e为里物保持件。换月爪38c相对于换月杆38而被换月杆弹簧38d逆时针地弹性偏倚,在图2等所示的状态下,因相互卡止部(未图示)而禁止更进一步的相对转动。
在月显示轮导引管6b的大径部6c,在重叠于日轮保持件6a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嵌合有换日杆构造体40。换日杆构造体40具有构成该构造体40的主体的板状的换日杆41和换日爪42。在圆形开口41a滑动旋转自如地嵌合于月显示轮导引管6b的换日杆41具备卡合于接下来详述的高速换日机构50的动作杆卡合部43、月末检测杆卡合臂部44、以及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换日爪42在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侧的臂部41b处以能够围绕中心轴线E沿E1、E2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换日杆41支撑,因换日爪弹簧42a而受到E1方向弹性偏倚力,在图2等所示的状态下由相互卡止部(未图示)禁止更进一步的E1方向相对转动。
换日杆构造体40的换日杆41的动作杆卡合部43在高速换日机构50一日一次地进行高速换日指示动作时,通过该高速换日机构50而围绕中心轴线C沿C2方向旋转,由此,换日杆构造体40的换日爪42卡合于日齿轮23的齿26并将其沿C2方向推压,进行日轮20的换日。
在换日杆41的月末检测杆卡合臂部44与日轮20的厚壁凸缘状部22b的月末凹部24之间设有月末检测杆46,月末检测杆46能够围绕中心轴线F沿F1、F2方向转动,且因月末检测杆弹簧46f而沿F1方向受到弹性偏倚力。在各月的月末,月末检测杆46的外侧杆部46a的端部46b来到与日轮20的月末凹部24相对的位置。
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通常(在大月或小月中的月末以外)不嵌入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即,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在大月中与月凸轮车36的月凸轮37的大径圆弧状凸轮面37a相对并抵接于该大径圆弧状凸轮面37a。在以该状态换日之前,换日杆构造体40的换日爪42到达沿C1方向仅摇动通常量的通常摇动位置P0,从而能够进行一日的换日。
另外,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在小月中虽然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相对,但是在该小月的月末以外,换日杆41的旋转被月末检测杆46矫正,因而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不卡合于该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即,不嵌入小月凹部37b内),而取面对小月凹部37b的开口部的位置(与大径圆弧状凸轮面37a同一圆周上的位置)。在以该状态换日之前,换日杆构造体40的换日爪42也到达沿C1方向仅摇动通常量的通常摇动位置P0,从而能够进行一日的换日。
另一方面,在小月的月末,月末检测杆46的端部46b在弹簧46f的作用下嵌入月末凹部24,月末检测杆46沿F1方向转动,允许换日杆41的C2方向转动,因而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嵌入小月凹部37b内并与该小月凹部37b卡合。在以该状态换日之前,换日杆构造体40的换日爪42到达沿C1方向比通常更大地摇动的预先摇动位置P1(后述的图12),使得行程变大而能够一口气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该预先摇动位置P1为比上述通常摇动位置P0更大地沿C1方向摇动的位置。
高速换日机构50具备能够围绕从底板6突出的轴状突起部的中心轴线H沿H1方向旋转的日旋转轮51以及日旋转凸轮52、和以能够围绕中心轴线J沿J1、J2方向转动的方式被日轮保持件6a支撑的动作杆53。
24小时轮的形态的日旋转轮51具备在外周形成而啮合于筒齿轮16d的日旋转齿轮部51a和圆弧状长孔51b,围绕中心轴线H沿H1方向一日旋转一圈。与日旋转轮51同心的日旋转凸轮52具备凸轮面54并且具备游动嵌合于日旋转轮51的圆弧状长孔51b的日旋转销55(以下也称为卡合销55),凸轮面54包括在沿着旋转方向H1旋转时与凸轮从动件的卡合部位的外径逐渐增大的能量付与用面部54a以及为大致直线状且在沿着旋转方向H1旋转时与凸轮从动件的卡合部位的外径急剧减少的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动作杆53具有:输入侧杆部53a,其在顶端具备卡合于凸轮面54的凸轮从动件56;以及输出侧杆部53b,其具备换日杆侧卡合部57,换日杆侧卡合部57卡合于换日杆构造体40的换日杆41的动作杆卡合部43。动作杆53因动作杆弹簧53c而受到J1方向弹性偏倚力。
在高速换日机构50中,如果伴随筒齿轮16d的C1方向旋转而日旋转轮51沿H1方向旋转,则伴随该旋转的进行,由日旋转轮51的圆弧状长孔51b中的下游侧端部51c沿H1方向推压游动嵌合于圆弧状长孔51b的卡合销55,开始将日旋转凸轮52沿H1方向旋转。当日旋转凸轮52沿H1方向开始旋转时,如果卡合于凸轮面54中的能量付与用面部54a的最小径部区域54c的凸轮从动件56沿着凸轮面54的能量付与用凸轮面部54a而沿H2方向相位位移,则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沿着能量付与用面部54a上升,动作杆53沿J2方向转动。
该J2方向转动位移逐渐持续直到动作杆53的杆部53a的凸轮从动件56到达最大径部54d的特定时间点T1。如果超过该时间点T1而日旋转轮51沿H1方向旋转,则受到弹簧53c引起的J1方向偏倚力的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大致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而以如同自由下落地急剧落下的方式沿J1方向旋转。与此相伴,动作杆53通过换日杆侧卡合部57而使换日杆构造体40急剧地沿C2方向旋转。
其结果,换日杆构造体40的换日爪42高速地沿C2方向摇动,伴随该高速摇动,沿C1方向高速地送出处于最接近位置的日轮20的齿26。该换日在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取到达凸轮面54的最小径部54c的J1方向转动位置,根据该动作杆53的转动位置,换日杆构造体40取沿最大限度地沿C2方向旋转的转动位置,从而完成。该位置为换日爪42的换日完成的摇动完成位置P2(图6、图17)。
在此,高速摇动范围在大月、或者小月的月末以外的通常时为从通常摇动位置P0到摇动完成位置P2的范围φ0,在小月的月末,为从预先摇动位置P1到摇动完成位置P2的范围φ1(其中,φ1=φ0+Δφ)。
以上,可动行程控制机构5由如下构成:换日杆构造体40,其由月凸轮37、换日杆41以及换日爪42构成;以及月末检测部,其在小月的月末中日更替的特定时间点容许换日杆构造体40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嵌入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在此,月末检测部由月末检测杆46和月末凹部24构成。
此外,61在图2中以假想线示出的日修正位置U1与以实线示出的月修正位置U2之间可动,以如下方式构成:例如在将柄轴拉出一段的状态下通过沿一方的朝向旋转柄轴而设定于日修正位置U1时,通过啮合于日轮20的日齿轮23并将该日齿轮23沿C2方向旋转,从而进行日修正,在将柄轴拉出一段的状态下通过沿另一方的朝向旋转柄轴而设定于月修正位置U2时,通过啮合于月修正轮列62的轮并经由该月修正轮列62将月中间第一轮34沿C1方向旋转,从而进行月修正。
针对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日历钟表3的日历机构1的动作,除了图1、图2、图3的(a)以及(b)和图4的(a)以及(b)之外,基于图5至图17详细地说明。
图2所示的状态是日历钟表3在8月30日的24点或8月31日的0点左右即将进行从大月的“30”日向“31”日的换日之前的状态。由于为大月,因而换日杆构造体40的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为抵接于月凸轮37的大径圆弧状凸轮面部37a的状态,换日爪42位于通常摇动位置P0。另外,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正好沿日旋转凸轮52的能量付与用凸轮面部54a上升并到达最大径部54d,处于即将进入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之前的状态。所以,动作杆53取最大限度地沿J2方向转动的位置,动作杆53的换日杆侧卡合部57从处于转动位置被月凸轮37的大径凸轮面部37a限制的状态的换日杆41的动作杆卡合部43离开。另外,日定位杆27处于矫正日轮20的状态。此外,由于为从8月的“30”日向“31”日的换日而未到达超过大月的月末(31日)的阶段,因而换月销25仍然处于从换月杆38稍微离开的位置。
如果从图2的状态起时间经过少许,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超过日旋转凸轮52的最大径部54d,则如图5所示,凸轮从动件56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一口气地开始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沿J1方向急剧转动,由此,换日杆41沿C2方向急剧转动,换日爪42卡合于处于前方的最接近位置的日齿轮23的齿26并使日轮20沿C2方向急剧转动。图5所示的状态为在伴随日轮20的日齿轮23的C2方向旋转、日定位杆27的跃制爪部27a的顶点到达日齿轮23的齿26的顶点的状态下在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中30和31各定位一半的状态(极短时间期间产生的状态),该时间点为从图2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2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8月30日的24点或8月31日的0点左右。
之后伴随少许时间的经过,如图6所示,一方面,日定位杆27沿C2方向将日轮20急剧旋转半日程度,跃制爪部27a下落于日齿轮23的下个邻接齿26、26之间,再次进入矫正日轮20的状态。由此,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的日文字LD变为“31”。另一方面,凸轮从动件56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一口气地继续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进而沿J1方向急剧转动。但是,在该阶段,日定位杆27的动作使得日轮20已经沿C2方向转动,因而在换日杆41的顶端的换日爪42与日轮20的前方的齿26之间产生间隙。该时间点也为从图2的时间点、图5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2、图5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为8月30日的24点或8月31日的0点左右。也可以使整24点(整0点)变为图2的时间点,也可以使其变为图6的时间点,还可以使其成为两者的时间点(例如图5的时间点)。
从图2所示的状态经过图5所示的状态而达到图6所示的状态的动作是在小月的月末以外的所有换日中同样地产生的动作。
接下来,基于图7至图10而说明在大月的月末中从8月31日的24点左右变化为9月1日的0点左右时的换日以及换月。
大月的月末的换日自身与基于图2、图5以及图6而说明的换日实际上相同。即,图7为在8月31日的24点或9月1日的0点左右即将进行从大月的“31”日向作为次日的(9月)“1”日的换日之前的状态,只要是关于与换日相关的关联零件的状态,就与图2为实际上相同的状态,图2示出在8月30日的24点或8月31日的0点左右即将进行从大月的“30”日向“31”日的换日之前的状态。
关于换月,在图7的状态(即在8月31日的24点或9月1日的0点左右即将进行从大月的“31”日向作为次日的(9月)“1”日的换日之前的状态)下,处于日轮20的特定部位Q2的换月销25到达接近换月杆38的输入侧臂部38a的端部(外侧端部)的位置,处于即将碰撞该外侧端部之前的状态。
图8为在8月31日的24点或9月1日的0点左右正在进行从大月的“31”日向作为次日的(9月)“1”日的换日的状态,只要是关于与换日相关的关联零件的状态,就与图5为实际上相同的状态,图5示出在8月30日的24点或8月31日的0点左右正在进行从大月的“30”日向“31”日的换日的状态。
如果到达图8的状态,即在8月31日的24点或9月1日的0点左右正在进行从大月的“31”日向作为次日的(9月)“1”日的换日时日定位杆27的跃制爪部27a的顶点抵接于日齿轮23的齿26的顶点的状态,则日轮20的特定部位Q2的换月销25伴随该C2方向转动而碰撞换月杆38的端部38a,使该杆38围绕中心轴线K沿K1方向转动,由此,换月杆38的顶端的换月爪38c嵌入月星轮33的谷部33bA而卡合于月星轮33的齿33a,经由月星轮33而开始旋转月轮30。
如果到达图9的状态,即在8月31日的24点或9月1日的0点左右正在进行从大月的“31”日向作为次日的(9月)“1”日的换日时日定位杆27的跃制爪部27a的顶点超过日齿轮23的齿26的顶点的状态,则通过换月销25而沿K1方向转动的换月杆38利用换月爪38c而使月星轮33沿C1方向转动,到达月定位杆33c的跃制爪部的顶点抵接于月星轮33的齿33a的顶点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月轮30成为转动了一半的状态,表示8月的AUG的月显示文字LM与表示9月的SEP的月显示文字LM的中间部分位于月日显示窗13的月显示区域13a。在该时间点,换日爪42依然处于通常摇动位置P0与摇动完成位置P2之间。
在到达图10的状态,即在8月31日的24点或9月1日的0点左右从大月的“31”日向作为次日的(9月)“1”日的换日完成的状态时,在实际上相同的时机,月定位杆33c的跃制爪部也落于月星轮33的下个邻接的齿33a、33a之间的谷部33bA,在既定转动位置矫正月轮30。在该矫正位置中,作为月板32的月显示文字LM,示出9月的显示文字“SEP”正好到达月日显示窗13的月显示区域13a内,进行月显示。此外,月星轮33的C1方向旋转仅由月中间第一以及第二轮34、35而传递至月凸轮车36,月凸轮37取示出作为小月的9月的小月凹部37b能够与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相对的转动位置。
图10为在8月31日的24点或9月1日的0点左右从大月的“31”日向作为次日的(9月)“1”日的换日完成的状态,只要是关于与换日相关的关联零件的状态,则为与图6实际上相同的状态,图6示出在8月30日的24点或8月31日的0点左右从大月的“30”日向“31”日的换日完成的状态。
在虽接近小月的月末但未成为小月月末的状态下,例如,在9月29日的24点左右或9月30日的0点左右,在换日之前取如图11所示的状态。该状态除了代替30日而为29日使得日轮20处于一日程度前的状态这一点、以及由于为小月因而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处于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相对的位置这一点之外,与图2的状态实际上相同。
在该状态下,随着时间的经过,筒轮16a沿C1方向旋转,与此相对应地,日旋转轮51围绕中心轴线H沿H1方向旋转,通过圆弧状长孔51b的端部51c而沿H1方向旋转日旋转凸轮52,因而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超过凸轮52的最大径部54d而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急剧下落,与此相伴,换日爪42经由换日杆41而沿C1方向急速转动,将日轮20沿C2方向急速旋转仅一齿程度。
如果伴随日轮20的C2方向旋转而进入月的30日,则日轮20的月末凹部24与月末检测杆46的外侧杆部46a的端部46b相对,因而换日杆41沿C1方向转动且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嵌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并且月末检测杆46沿F1方向转动且月末检测杆46的外侧杆部46a的端部46b嵌于日轮20的月末凹部24。在换日杆41的该C1方向转动时,换日爪42相对于换日杆41而沿E1方向转动,向近前即C2方向移动日轮20的齿26的仅一个程度,能够与比通常卡合的齿26沿C2方向更近前仅一个程度的齿26卡合。
如果变成小月的月末,即变成9月30日的24点左右即10月1日的0点左右,则成为如图12所示的状态。该状态为即将进行换日以及换月之前的状态,所以,为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到达日旋转凸轮52的最大径部54d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月末检测杆46的外侧杆部46a的端部46b嵌于日轮20的月末凹部24,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嵌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因而换日杆41以及被其支撑的换日爪42取沿C2方向摇动的预先摇动位置P1。该预先摇动位置P1为与通常摇动位置P0比较而沿C2方向额外摇动了仅Δφ=(φ1-φ0)的位置。关于其他点,与图11、图2的状态相同。
如果从图12的状态开始时间经过少许,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超过日旋转凸轮52的最大径部54d,则如图13所示,凸轮从动件56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一口气地开始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沿J1方向急剧转动,由此,换日杆41沿C2方向急剧转动,换日爪42卡合于处于前方的最接近位置的日齿轮23的齿26并使日轮20沿C2方向急剧转动。图13所示的状态除了大月以及小月的差异,与图5所示的状态相同,为在伴随日轮20的日齿轮23的C2方向旋转而日定位杆27的跃制爪部27a的顶点到达日齿轮23的齿26的顶点的状态下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中30和31各定位一半的状态(在极短时间期间产生的状态),该时间点为从图12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12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9月30日的24点或10月1日的0点左右。
之后,伴随少许时间的经过,如图14所示,一方面,日定位杆27将日轮20沿C2方向急剧旋转半日程度,跃制爪部27a落于日齿轮23的下个邻接齿26、26之间,再次进入矫正日轮20的状态。由此,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的日文字LD变为“31”。另一方面,凸轮从动件56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一口气地继续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进一步沿J1方向急剧转动。但是,在该阶段,由于日定位杆27的动作使得日轮20已经沿C2方向转动,因而在换日杆41的顶端的换日爪42与日轮20的前方的齿26之间也可以产生少许间隙。此外,在该示例中,图示为换日爪42沿C2方向充分快地摇动、实际上保持为卡合于齿26的状态。该时间点也为从图12、图13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12、图13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为9月30日的24点或10月1日的0点左右。
此外,在图14的状态下,月末检测杆46的月末检测端部46b从日轮20的月末凹部24退出而返回卡合于厚壁凸缘状部22b的内周面的状态。所以,在图14的状态下,换日杆41也返回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退出的状态,换日爪42也实际上返回通常的换日开始位置P0。
如果从图14的状态起经过少许时间,则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沿着日旋转凸轮52的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进一步一口气地继续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沿J1方向急剧转动,由此,换日杆41沿C2方向急剧转动,换日爪42卡合于处于前方的最接近位置的日齿轮23的齿26(或维持卡合的状态)并使日轮20沿C2方向急剧转动。图15所示的状态除了大月以及小月的差异之外,与图5、图8所示的状态相同,为在伴随日轮20的日齿轮23的C2方向旋转而日定位杆27的跃制爪部27a的顶点到达日齿轮23的齿26的顶点的状态下在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中,作为日期文字LD,“31”和“1”各定位一半的状态(在极短时间期间产生的状态),该时间点为从图12~图14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12~图14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9月30日的24点或10月1日的0点左右。此外,由于为小月的月末,因而在该时间点,日轮20的换月销25卡合于换月杆38的输入侧臂部38a的端部,使换月杆38沿K1方向摇动,使换月爪38c卡合于月星轮33的齿33a,沿C1方向开始旋转月星轮33。在该时间点,换日爪42处于通常摇动位置P0与摇动完成位置P2之间。
如果从图15的状态开始经过少许时间,则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沿着日旋转凸轮52的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进一步一口气地继续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沿J1方向急剧转动,由此,换日杆41沿C2方向急剧转动,换日爪42经由处于前方的最接近位置的日齿轮23的齿26而使日轮20沿C2方向急剧转动。图16所示的状态除了大月以及小月的差异之外,与图9所示的状态相同,为在伴随日轮20的日齿轮23的C2方向旋转而日定位杆27的跃制爪部27a的顶点超过日齿轮23的齿26的顶点并开始下落的状态下作为日期显示文字LD而“1”的大半部分进入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的状态,且为在伴随月星轮33的C2方向旋转而月定位杆33c的跃制爪部的顶点到达月星轮33的齿33a的顶点的状态下在月日显示窗13的月显示区域13a中作为月显示文字LM而表示9月的显示“SEP”和表示10月的显示“OCT”各定位一半的状态(在极短时间期间产生的状态),该时间点为从图12~图15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12~图15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9月30日的24点或10月1日的0点左右。在该时间点,换日爪42依然处于通常摇动位置P0与摇动完成位置P2之间。
之后,伴随少许时间的经过,如图17所示,一方面,日定位杆27将日轮20沿C2方向进一步急剧旋转一日的仅几分之一程度,跃制爪部27a落于日齿轮23的下个邻接齿26、26之间,再次进入矫正日轮20的状态。由此,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的日文字LD变为“1”。另外,月定位杆33c将月星轮33进一步沿C1方向急剧旋转一齿程度的仅一半,月定位杆33c的跃制爪部落于月星轮33的下个邻接齿33a、33a之间的谷部33bA,再次进入矫正月轮30的状态。由此,月日显示窗13的月显示区域13a的月文字LM变为表示10月的“OCT”。另一方面,凸轮从动件56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一口气地继续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进一步沿J1方向急剧转动。但是,在该阶段,日定位杆27的动作使得日轮20已经沿C2方向转动,因而在位于摇动完成位置P2的换日杆41的顶端的换日爪42与日轮20的前方的齿26之间产生间隙。该时间点也为从图12~图16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12~图16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为9月30日的24点或10月1日的0点左右。
如上所述,在具备该日历机构1的日历钟表3中,在小月的月末,在换日爪42较大地向近前侧(C1方向)摇动至预先摇动位置P1之后,通过高速换日机构50,在一口气地进行一日程度的预先换日之后,进一步一口气地进行通常的换日,因而作为整体,在小月月末能够一口气地以高速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此外,该日历机构1能够兼用成为机芯2的基础的构成零件,能够最低限度地抑制变更。
月轮也可以具有24个显示而替代具有12个显示,且月凸轮也可以由24个部分构成而替代由12个部分构成。将如此的示例作为具有机芯2A(其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的日历机构1A)的带日历机构的钟表或日历钟表3A,基于图18至图23进行说明。在图18至图23的日历钟表3A中,对与图1至图17所示的日历钟表3的要素相同的要素付与相同符号,对虽然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但功能、形状等方面存在不同点的要素,在日历钟表3的对应的要素的符号后付与标号A。
在日历机构3A中,月凸轮37A在每个月中具备两个凸轮面部分,小月中第二个(后)的凸轮面部分为小月凹部37bA,其以外的凸轮面部分为大径圆弧状面部37aA。另外,在日历机构3A中,月星轮33A也在每个月中具备两个、作为整体具备24个齿轮33aA以及谷部33bA。此外,在该示例的情况下,月凸轮37A的凹部37bA不单单为小月凹部而实际上为小月月末凹部。
在日历机构3A中,缺少月末检测杆,替代该月末检测杆,日轮20A在通常的换月销(第二换月销)25A之外具备其他换月销(第一换月销)24A。第一换月销24A在小月的月末的最终日的一日前(从29日向30日更替时)卡合于换月杆38并通过换月爪38c而使月星轮33A沿C1方向转动仅一齿程度,经由月中间第一以及第二轮34、35而使月凸轮37A沿D1方向转动仅一个程度,使其从小月的前段的状态向小月的后段的状态变化。
此时,可动行程控制机构5A由以下构成:换日杆构造体40A,其由月凸轮37A、换日杆41A以及换日爪42构成;以及月末检测部,其在小月的月末中的日更替的特定时间点容许换日杆构造体40A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嵌入月凸轮37A的小月凹部37bA。在此,月末检测部包括第一换月销24A。
在日历机构3A中,未使用月末检测杆,因而动作杆41A具备动作杆卡合部43以及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但不需要月末检测杆卡合臂部。
基于图18至图23而说明如上地构成的日历钟表3A的机芯2A的日历机构1A的动作。
在图18中,示出处于9月29日的24点左右或9月30日的0点左右即将从29日向30日的换日之前的状态的日历钟表3A。图18的日历钟表3A的状态对应于图11所示的日历钟表3的状态。此外,在图18的状态中,第一换月销24A位于换月杆38的输入侧臂部38a的附近。
在该状态下,随着时间的经过,筒轮16a沿C1方向旋转,日旋转轮51沿H1方向旋转,通过圆弧状长孔51b的端部51c而沿H1方向旋转日旋转凸轮52,因而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超过日旋转凸轮52的最大径部54d而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急剧下落,换日爪42沿C1方向急速转动,将日轮20A沿C2方向急速旋转仅一齿程度。
伴随日轮20A的从“29”日向“30”日的C2方向旋转,第一换月销24A推压换月杆38的输入侧臂部38a而使换月杆38沿K1方向转动,换月爪38c使由月定位杆33c矫正的月星轮33A沿C1方向转动仅一齿程度,经由月中间第一以及第二轮34、35而使月凸轮37A沿D1方向转动仅一步程度(1/24),达到图19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月凸轮37A的小月凹部37bA位于与该凸轮从动件45相对的转动位置,以能够与换日杆41A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卡合。
之后,通过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落到日旋转凸轮52的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从“29”日向“30”日的日更替完成。
如果伴随日轮20A的C2方向旋转而进入月的30日,随着时间的经过,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接近日旋转凸轮52的最大径部52d,则动作杆53沿J2方向转动并解除对换日杆41A的卡合,换日杆41A沿C1方向转动,换日杆41A的小月检测凸轮从动件45嵌于月凸轮37A的小月凹部37bA。在换日杆41A的该C1方向转动时,换日爪42相对于换日杆41A而沿E1方向转动,向近前即C2方向移动日轮20A的齿26的仅一个程度,能够与比通常卡合的齿26沿C2方向更近前仅一个程度的齿26卡合。
如果变成小月的月末,即变成9月30日的24点左右即10月1日的0点左右,则成为如对应于前述图12的图20所示的状态。该状态为即将进行换日以及换月之前的状态,所以,为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到达日旋转凸轮52的最大径部54d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换日杆41A的小月检测凸轮从动件45嵌于月凸轮37A的小月凹部37bA,因而换日杆41A以及被其支撑的换日爪42取沿C2方向摇动的预先摇动位置P1A。该预先摇动位置P1A为与通常摇动位置P0A比较而沿C2方向额外摇动了仅Δφ=(φ1-φ0)的位置。关于其他点,与图18的状态相同。
如果当从图20的状态经过少许时间,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超过日旋转凸轮52的最大径部54d,则凸轮从动件56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一口气地开始下落,动作杆53沿J1方向急剧转动,换日杆41A沿C2方向急剧转动,换日爪42卡合于处于前方的最接近位置的日齿轮23的齿26并使日轮20A沿C2方向急剧转动。
之后,伴随少许时间的经过,如对应于前述图14的图21所示,一方面,日定位杆27将日轮20A沿C2方向急剧旋转半日程度,跃制爪部27a落于日齿轮23的下个邻接齿26、26之间,再次进入矫正日轮20A的状态。由此,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的日文字LD变为“31”。另一方面,凸轮从动件56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一口气地继续下落,动作杆53进一步沿J1方向急剧转动。但是,在该阶段中,日定位杆27的动作使得日轮20A已经沿C2方向转动,因而在换日杆41A的顶端的换日爪42与日轮20A的前方的齿26之间也可以产生少许间隙。此外,在该示例中,图示为换日爪42沿C2方向充分快地摇动、实际上保持为卡合于齿26的状态。该时间点为从图20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20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为9月30日的24点或10月1日的0点左右。
此外,在图21的状态下,换日杆41A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返回从月凸轮37A的小月凹部37bA退出的状态,换日爪42实际上返回通常的换日开始位置P0。
如果从图21的状态经过少许时间,则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沿着日旋转凸轮52的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进一步一口气地继续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沿J1方向急剧转动,由此,换日杆41A沿C2方向急剧转动,换日爪42卡合于处于前方的最接近位置的日齿轮23的齿26(或维持卡合的状态)并使日轮20A沿C2方向急剧转动。如果伴随日轮20A的日齿轮23的C2方向旋转,日定位杆27的跃制爪部27a的顶点到达日齿轮23的齿26的顶点,则日轮20A的第二换月销25A卡合于换月杆38的端部38a,使换月杆38沿K1方向摇动,使换月爪38c卡合于月星轮33A,沿C1方向开始旋转月星轮33A。在该时间点,动作杆53的凸轮从动件56沿着日旋转凸轮52的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进一步一口气地继续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沿J1方向急剧转动,由此,换日杆41A沿C2方向急剧转动,换日爪42经由处于前方的最接近位置的日齿轮23的齿26而使日轮20A沿C2方向急剧转动。对应于图16的图22的状态为在伴随日轮20A的日齿轮23的C2方向旋转而日定位杆27的跃制爪部27a的顶点超过日齿轮23的齿26的顶点并开始下落的状态下1的大半部分进入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的状态,且为在伴随月星轮33A的C2方向旋转而月定位杆33c的跃制爪部的顶点到达月星轮33A的齿33aA的顶点的状态下在月日显示窗13的月显示区域13a表示9月的显示SEP和表示10月的显示OCT各定位一半的状态(在极短时间期间产生的状态),该时间点为从图20、图21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20、图21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9月30日的24点或10月1日的0点左右。在该时间点,换日爪42处于通常摇动位置P0与摇动完成位置P2之间。
之后,伴随少许时间的经过,如对应于图17的图23所示,一方面,日定位杆27将日轮20A沿C2方向进一步急剧旋转一日的仅几分之一程度,跃制爪部27a落于日齿轮23的下个邻接齿26、26之间,再次进入矫正日轮20A的状态。由此,月日显示窗13的日显示区域13b的日文字LD变为“1”。另外,月定位杆33c将月星轮33A进一步沿C1方向急剧旋转一齿程度的仅一半,月定位杆33c的跃制爪部落于月星轮33A的下个邻接齿33aA、33aA之间的谷部33bAA,再次进入矫正月轮30A的状态。由此,月日显示窗13的月显示区域13a的月文字LM变为表示10月的OCT。另一方面,凸轮从动件56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一口气地继续下落,伴随凸轮从动件56的沿着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54b的位移,动作杆53进一步沿J1方向急剧转动。但是,在该阶段,日定位杆27的动作使得日轮20A已经沿C2方向转动,因而在位于摇动完成位置P2的换日杆41A的顶端的换日爪42与日轮20A的前方的齿26之间产生间隙。该时间点也为从图20~图22的时间点经过少许时间后,与图20~图22的时间点实际上相同,即为9月30日的24点或10月1日的0点左右。
如上所述,在具备该日历机构1A的日历钟表3A中,在小月的月末,在换日爪42较大地向近前侧(C1方向)摇动至预先摇动位置P1之后,通过高速换日机构50,在一口气地进行一日程度的预先换日之后,进一步一口气地进行通常的换日,因而作为整体,在小月月末能够一口气地以高速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
关于高速换日机构50,在具备图1~图17的日历机构1的日历钟表3中,在具备图18~图23的日历机构1A的日历钟表3A中,都说明了具备卡合于日旋转凸轮52的凸轮从动件56的动作杆53经由换日杆41、41A而使换日爪42动作并使高速换日进行的示例,但作为其替代,例如如图24的(a)所示,具备卡合于日旋转凸轮52B的凸轮从动件56B的动作杆53B自身也可以具有换日爪42B。
另外,作为其代替,例如如图24的(b)所示,换日杆41C自身也可以一体地具有换日爪42C,换日杆与具备卡合于日旋转凸轮52C的凸轮从动件56C的动作杆53C卡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日历机构1中,在将柄轴15a拉出一段并欲修正日期时,在小月的月末,例如30日的深夜,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落入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因此,即使欲修正日期并修正月,由于不能够旋转月凸轮37,因而在该时间带不能够进行日期、月的修正。
接下来,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说明具备日期修正机构的日历机构1B,该日期修正机构即使在如此的小月的月末也能够进行伴随月的变更的日期修正。
基于图25至图28而说明具备日期修正机构64的日历机构1B。在图25至图27所示的日历机构1B中,柄轴15a若拉出1段,则能够移动日轮20以及月轮30而进行日期的修正,若拉出两段,则能够进行时间的修正。
拨针杆65的顶端部65a卡合并支撑于设于机芯2的柄轴15a的凹部,拨针杆65与柄轴15a的进退连动而绕中心轴线P旋转。设于拨针杆65附近的棘轮弹簧(click spring)66由3个棘轮槽66a、66b、66c形成,植入设置于拨针杆65的定位销67能够选择性地卡合于任一者。例如,在柄轴15a处于被拉入机芯2的拉入位置时,定位销67卡合于第一棘轮槽66a、在拉出1段的位置处卡合于第二棘轮槽66b,在拉出2段的位置处卡合于第三棘轮槽66c,对拨针杆65的旋转角度进行定位。
另外,第一离合杆68以能够绕中心轴线Q摇动的方式设于隔着柄轴15a而与拨针杆65相反的侧。拨针杆65的顶端部65a抵接于设在第一离合杆68的侧部的山形部68a而能够滑动,第一离合杆68被拨针杆65推压而能够摇动。能够绕中心轴线R摇动的第二离合杆69的一端部69a抵接于第一离合杆68而能够联动。
拨针杆65的顶端部65a在柄轴15a的拉入位置抵接于第一离合杆68的山形部68a的一方的山脚,在将柄轴15a拉出一段的位置处抵接于山形部68a的顶部,在将柄轴15a拉出两段的位置处抵接于山形部68a的另一方的山脚,从而控制第一离合杆68的摇动。
在第二离合杆69的另一端部,植入设置有动作销70,如果第二离合杆69与第一离合杆68的转动联动而转动,则能够由动作销70推压换日爪42的基部而使其绕中心轴线E顺时针地旋转并从日轮20的齿26分离,进而由动作销70推压换日杆41而使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脱离。
此外,如图28所示,在底板6上,设有板状的离合杆保持件72,在该离合杆保持件72与底板6之间,容纳有第一以及第二离合杆68、69的卡合部,防止位置偏离。
依照本变形例的日历机构1B的日期修正机构64具备上述构成,接下来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不能够进行日期修正的期间,即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落入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的期间,例如小月的月末的30日的深夜的日期修正方法。
在小月的月末的29日深夜或者30日,如图25所示,送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落入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在该状态下,如图26所示,如果为了进行日期修正而将柄轴15a从拉入的位置拉出一段,则拨针杆65的顶端部65a被拉出并逆时针地旋转,因而定位销67使棘轮弹簧66弹性变形并从第一棘轮槽66a移动至第二棘轮槽66b,进行定位。
在该位置处,拨针杆65的顶端部65a从第一离合杆68的山形部68a的山脚移动至顶部,因而第一离合杆68被推压并绕中心轴线Q转动而推压第二离合杆69的一端部69a,因而第二离合杆69绕中心轴线且R顺时针地转动,由动作销70推压换日爪42而使其以中心轴线R为中心顺时针地转动并从日轮20的齿26脱离。而且,第二离合杆69顺时针地转动,从而利用动作销70而将换日杆41与换日爪42一同推动,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脱离。
由于换日杆41与换日爪42保持于该状态,因而通过旋转柄轴15a的转柄15,从而能够使日轮20和月轮30旋转而修正日期和月。此时,在从小月的月末的30日的深夜进日并使月变化的情况下,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脱离,因而能够旋转月凸轮37。而且,利用动作销70而使换日爪42与换日杆41一同转动而从日轮20的齿26脱离。
此外,在大月等、小月的月末以外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利用动作销70,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保持于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脱离的位置,而且换日爪42保持于从齿26脱离的位置。另外,在将柄轴15a拉出两段的情况下,如图27所示,由于拨针杆65的顶端部65a到达第一离合杆68的山形部68a的另一方的山脚,因而第二离合杆69返回动作销70不推压换日杆构造体40的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地依照本变形例的日历机构1B的日期修正机构64,在日期修正时,即使为小月的月末而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嵌合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也能够通过第二离合杆69的动作销70而将换日杆41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45保持于从月凸轮37的小月凹部37b脱离的位置,另外,换日爪42也能够保持于从齿26脱离的位置。因此,不管为小月的月末还是大月,没有月日的限制,随时都能够对日进行修正。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在日期修正时,也使换日爪42从日轮20的齿26脱离,但换日爪42也可以卡止于齿26而不由动作销70推动。在该情况下,通过旋转柄轴15a的转柄,使得日轮20逆时针地旋转,因而能够由齿26的倾斜面推压换日爪42的爪部分的倾斜的背面而使换日爪42从齿26逃脱。
另外,日期修正机构64也能采用于上述日历机构1A。
符号说明
1、1A、1B:自动日历机构
2、2A:机芯
3、3A:日历钟表(带日历机构的钟表)
4:外观
5、5A:可动行程控制机构
6:底板
6a:日轮保持件
6b:月显示轮导引管
6c:大径部
6e:里物保持件
7b:中心管
11:时刻显示针
11a:时针
11b:分针
11c:秒针
12:表盘
12a:排字
13:月日显示窗
13a:月显示区域
13b:日显示区域
14:钟表壳
15:转柄
15a:柄轴
16a:筒轮
16b:分轮
16c:秒轮
16d:筒齿轮
16e:分齿轮
16f:大径筒状部
20、20A、20B、20C:日轮
21:日显示轮部
21a:表盘侧表面
22a:大径圆筒状部
22b:厚壁凸缘状部
22c:小径厚壁圆筒状部
22d:表盘侧表面
23:日齿轮
24:月末凹部
24A:第一换月销
25:换月销
25A:第二换月销
26:齿
27:日定位杆
27a:日跃制爪部
27b:日跃制弹簧部
30:月轮
31:月星轮构造体
31a:毂部
32:月板
32a:表盘侧表面
33、aaA:月星轮主体(月星轮)
33a、33aA:齿
33b、33bA:谷
33c:月定位杆
34:月中间第一轮
34a:齿
35:月中间第二轮
36:月凸轮车
36a:月凸轮齿轮
37、37A:月凸轮
37a、37aA:大径圆弧状凸轮面
37b:小月凹部
37bA:小月月末凹部(小月凹部)
38:换月杆
38a:输入侧臂部
38b:输出侧臂部
38c:换月爪
38d:换月杆弹簧
40、40A:换日杆构造体
41、41A、41C:换日杆
41a:圆形开口
41b:臂部
42、42B、42C:换日爪
43:动作杆卡合部
44:月末检测杆卡合臂部
45: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
46:月末检测杆
46a:外侧杆部
46b:端部
50:高速换日机构
51:日旋转轮
51a:日旋转齿轮部
51b:圆弧状长孔
51c:下游侧端部
52、52B、52C:日旋转凸轮
53、53B、53C:动作杆
53a:输入侧杆部
53b:输出侧杆部
53c:动作杆弹簧
54:凸轮面
54a:能量付与用凸轮面部
54b:能量放出用凸轮面部
54c:最小径部区域(最小径部)
54d:最大径部
55:卡合销(日旋转销)
56、56B、56C:凸轮从动件
57:换日杆侧卡合部
61:日历修正轮
62:月修正轮列
64:日期修正机构
65:拨针杆
66:棘轮弹簧
66a、66b、66c:棘轮槽
67:定位销
68:第一离合杆
68a:山形部
69:第二离合杆
69a:一端部
70:动作销
72:离合杆保持件
C、D、E、F、H、J、K、P、Q、R:中心轴线
C1、C2、D1、E1、E2、F1、F2、H1、J1、J2、K1、K2:转动(旋转)方向
LD:日显示文字
LM:月显示文字
P0:通常摇动位置
P1:预先摇动位置
P2:摇动完成位置
Q1:特定部位
Q2:特定部位
T1:特定时间点
U1:日修正位置
U2:月修正位置
φ0:范围
φ1: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日历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高速换日机构,其使卡合于日轮的齿并推压该齿而进行换日动作的换日爪的行程增加,所述日轮的齿被所述行程增加的换日爪推压,从而使换日比一日程度的换日更多地进行;以及
可动行程控制机构,其识别一个月的天数为30日以下的小月,在该小月的月末,使所述高速换日机构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
所述可动行程控制机构具有:
月凸轮,其具有将所述小月与一个月的天数为31日的大月区分的小月凹部,一年旋转一圈;
换日杆构造体,其具备检测所述小月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以及所述换日爪,以能够摇动的方式被支撑于支撑基板;以及
月末检测部,其在所述小月的月末容许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嵌入所述月凸轮的所述小月凹部,
所述高速换日机构具有为了使所述换日爪引起的所述换日进行而使该换日杆构造体一日摇动一次的换日杆驱动机构,
在所述小月的月末,在日更替时,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从嵌入所述月凸轮的所述小月凹部的预先摇动位置摇动至换日完成的摇动完成位置而进行两日程度的换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历机构,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所述日轮具备月末凹部,
所述换日杆构造体具备月末检测杆卡合部,
所述月末检测部具有所述日轮的月末凹部和月末检测杆,所述月末检测杆具备与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月末检测杆卡合部卡合的换日杆卡合部以及能够卡合于所述日轮的所述月末凹部的月末检测端部,
在所述小月的月末,所述月末检测杆的月末检测端部嵌入所述日轮的所述月末凹部,从而容许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对所述月凸轮的所述小月凹部的嵌入,所述换日杆构造体取预先摇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日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日杆构造体具备换日杆主体和相对于该换日杆主体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并在顶端具备所述换日爪的换日爪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历机构,其特征在于,构成为,
所述月凸轮具备24个齿并以一个月旋转仅两齿程度的方式构成,并且在小月的后侧的部位具备所述小月凹部,
所述月末检测部具有:
两个换月突起,其在所述日轮的月末附近的位置处沿周向隔开间隔而形成;以及
换月杆,其具备能够与该两个换月突起卡合的月末检测端部,并且在该月末检测端部卡合于所述两个换月突起时经由月星轮而使月凸轮旋转一齿程度,
在所述两个换月突起中的位于顺时针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换月突起使得所述换月杆转动而将所述月凸轮旋转一齿程度时,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所述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嵌入所述月凸轮的所述小月凹部,所述换日杆构造体摇动至所述预先摇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日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换日机构具有:
日旋转轮,其具备销以及圆弧状长孔中的一方;
日旋转凸轮,其具备所述销以及所述圆弧状长孔中的另一方,以与所述销以及所述圆弧状长孔中的所述一方卡合;以及
动作杆,其在一端侧具备构成所述日旋转凸轮的凸轮从动件的日旋转凸轮从动件,在另一端侧具备卡合于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动作杆卡合部的换日杆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日历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日期修正操作联动的离合杆,
所述离合杆与日期修正动作联动,阻止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嵌入所述月凸轮的小月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日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杆与所述日期修正动作联动,阻止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换日爪与日轮的齿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日历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日期修正操作联动的离合杆,
所述离合杆具备第一离合杆以及第二离合杆,所述第一离合杆与日期修正操作联动,所述第二离合杆与该第一离合杆联动,阻止所述换日杆构造体的小月检测用凸轮从动件嵌入所述月凸轮的小月凹部且阻止所述换日爪卡合于日轮的齿。
9.一种机芯,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日历机构。
10.一种日历钟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日历机构。
CN201310331058.XA 2012-08-01 2013-08-01 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 Active CN103576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1415 2012-08-01
JP2012-171415 2012-08-01
JP2013-049552 2013-03-12
JP2013049552A JP6091942B2 (ja) 2012-08-01 2013-03-12 カレンダ機構並びに該機構を備えたムーブメント及びカレンダ時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6534A CN103576534A (zh) 2014-02-12
CN103576534B true CN103576534B (zh) 2017-03-29

Family

ID=5004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1058.XA Active CN103576534B (zh) 2012-08-01 2013-08-01 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91942B2 (zh)
CN (1) CN103576534B (zh)
CH (1) CH706799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4739B2 (ja) * 2014-09-11 2018-06-2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オートカレンダ機構、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CH711749A1 (fr) * 2015-11-13 2017-05-15 Gfpi Sa Mécanisme de calendrier pour pièce d'horlogerie.
EP3173878B1 (fr) 2015-11-26 2021-05-26 Rolex Sa Système de calendrier horloger
EP3173877B1 (fr) 2015-11-26 2019-10-16 Rolex Sa Système de calendrier horloger
EP3173876B1 (fr) 2015-11-26 2020-09-02 Rolex Sa Système de calendrier horloger
JP6649809B2 (ja) * 2016-03-08 2020-02-19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日回し車、カレンダ機構、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DE102016125650B4 (de) * 2016-12-23 2018-10-31 Lange Uhren Gmbh Mechanischer Jahreskalender
JP6837353B2 (ja) * 2017-03-01 2021-03-03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JP6926688B2 (ja) * 2017-06-05 2021-08-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時計のムーブメント
EP3584643B1 (fr) * 2018-06-19 2020-11-11 Manufacture d'Horlogerie Audemars Piguet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instantanée pour un affichage de quantième d'une pièce d'horlogeri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7609A1 (fr) * 1998-09-14 2000-03-22 Frédéric Piguet S.A. Mécanisme de quantième annuel pour mouvement d'horlogerie
EP1586962A2 (fr) * 2004-04-14 2005-10-19 Chopard Manufacture SA Mécanisme de quantième perpétuel
CN101169620A (zh) * 2006-10-24 2008-04-30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的年历机构
CN101178578A (zh) * 2006-11-06 2008-05-14 浪琴弗郎西龙手表有限公司 包括用于调整时间相关量的显示装置的机构的钟表
CN102608902A (zh) * 2011-01-24 2012-07-25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年历装置
CN103176394A (zh) * 2011-12-26 2013-06-26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日历机构以及具有该日历机构的钟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5585B1 (zh) * 1970-08-01 1975-06-06
JPH0843547A (ja) * 1994-07-29 1996-02-16 Citizen Watch Co Ltd 時計のカレンダー機構
CH688706B5 (fr) * 1995-07-28 1998-07-31 Longines Montres Comp D Mécanisme de quantième annuel pour pièce d'horlogerie.
JP4363979B2 (ja) * 2003-12-26 2009-11-11 シチズ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ミヨタ株式会社 時計のカレンダー機構
EP1785783B1 (fr) * 2005-11-11 2011-10-12 Omega SA Mécanisme de quantième annuel pour mouvement d'horlogerie
JP4737633B2 (ja) * 2006-08-30 2011-08-03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月車と日車を有するカレンダ機構付き時計
JP5135514B2 (ja) * 2007-11-21 2013-02-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月車及び日車を有するカレンダ機構付き時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7609A1 (fr) * 1998-09-14 2000-03-22 Frédéric Piguet S.A. Mécanisme de quantième annuel pour mouvement d'horlogerie
EP1586962A2 (fr) * 2004-04-14 2005-10-19 Chopard Manufacture SA Mécanisme de quantième perpétuel
CN101169620A (zh) * 2006-10-24 2008-04-30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钟表的年历机构
CN101178578A (zh) * 2006-11-06 2008-05-14 浪琴弗郎西龙手表有限公司 包括用于调整时间相关量的显示装置的机构的钟表
CN102608902A (zh) * 2011-01-24 2012-07-25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年历装置
CN103176394A (zh) * 2011-12-26 2013-06-26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日历机构以及具有该日历机构的钟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H706799A2 (fr) 2014-02-14
CN103576534A (zh) 2014-02-12
JP2014044195A (ja) 2014-03-13
JP6091942B2 (ja) 2017-03-08
CH706799B1 (fr)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6534B (zh) 日历机构和具备该机构的机芯及日历钟表
JP5177811B2 (ja) 時間に関連する量を表示する装置を修正する機構を具備する時計
JP6029893B2 (ja) カレンダー機構
JP6889545B2 (ja) 時計のカレンダーシステム
CN101727063B (zh) 协助保持用于钟表的日期指示器盘的位置的装置
JP6524200B2 (ja) カレンダ機構
JP6069476B2 (ja) 計時器暦機構
JP7049054B2 (ja) 時計のカレンダーシステム
CN108803298B (zh) 用于表的日期和月相显示机构
JP2018533733A (ja) 時計のカレンダ機構
US20160103421A1 (en) Perpetual calendar with a differential mechanism
CN103631129A (zh) 钟表显示功能的修正设备
US9477204B2 (en) True perpetual calendar device
JP5203003B2 (ja) 時計の表示機構の修正装置とその修正装置に適合する歯車
JP7360809B2 (ja) 小型時計カレンダー用システム
CN103176394B (zh) 日历机构以及具有该日历机构的钟表
CN102819213B (zh) 日历机构和具有该日历机构的钟表
CN101609302B (zh) 日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日显示装置的钟表
JP6969652B2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機械式時計
JP2015007583A (ja) 表示機構、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時計
JP7186771B2 (ja) 時計用補正装置
JP2018096814A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機械式時計
JP2018096813A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機械式時計および爪レバーの係合解除方法
JP6661379B2 (ja) ジャンパ機構、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時計
JP5133719B2 (ja) 時計の躍制機構付爪車構造体、時差修正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時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