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6484A - 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6484A
CN103576484A CN201310072456.4A CN201310072456A CN103576484A CN 103576484 A CN103576484 A CN 103576484A CN 201310072456 A CN201310072456 A CN 201310072456A CN 103576484 A CN103576484 A CN 103576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force
framework
gear
turning axl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24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岸真之
福岛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76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4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抑制由尘埃对齿轮的污染引起的异响或旋转故障而将齿轮冷却。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传递部具有:框体;齿轮,其设置在该框体内而传递旋转驱动力,在中央设有孔;以及中空部件,其具有在由框体壁面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形成独立空间的中空形状,在框体内贯穿齿轮孔而可旋转地支撑齿轮,空气从框体外部送入,该中空部件使空气通过而向框体外部吹出。

Description

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下述图像形成装置,其将电动机等动力源产生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齿轮向装置内的旋转部件传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另外,针对输送纸张的输送辊,提出如下技术,即,使该输送辊的旋转轴为中空,将用于对支撑旋转轴的轴承等进行冷却的风送入至该旋转轴的内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中,在旋转轴的周面开设有将送入的风吹出的孔。并且,从该周面的孔吹出的风,流过设置在旋转轴的周面和输送辊之间的间隙而对轴承等进行冷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05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69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353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抑制由尘埃对齿轮的污染而引起的异响或旋转故障,对齿轮进行冷却。
技术方案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齿轮,其设置在所述该框体内而传递旋转驱动力,在中央设有孔;以及中空部件,其具有在由所述框体壁面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形成独立空间的中空形状,在框体内贯穿所述齿轮的孔而可旋转地支撑齿轮,空气从框体外部送入,该中空部件使该空气通过而向框体外部吹出。
技术方案2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中空部件具有:支撑部件,其具有中空的筒形状,从所述框体内部向框体壁面延伸,支撑所述齿轮,向框体外部开口;以及通风部件,其与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框体内侧的端部连接,与支撑部件一起形成风的通路。
技术方案3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具有接受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而进行旋转的旋转部件;动力源,其产生旋转驱动力;以及驱动力传递部,其作为从所述动力源向所述旋转部件传递旋转驱动力的中介,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具有:框体;齿轮,其设置在所述框体内而传递旋转驱动力,并在中央设有孔;以及中空部件,其具有在由所述框体壁面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形成独立空间的中空形状,在框体内贯穿所述齿轮的孔而可旋转地支撑齿轮,空气从框体外部送入,该中空部件使空气通过后向框体外部吹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或技术方案3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例如将冷却用的风送入至所述框体内的情况等相比较,抑制因尘埃对齿轮污染而引起的异响或旋转故障,对齿轮进行冷却。
根据技术方案2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与在技术方案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单纯由使所述中空部件形成为筒形状的部件构成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空气以自由的路径通过框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罩等拆下而露出内部构造的斜视图。
图3是从图2中的箭头D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斜视图。
图4是以关注纸张的输送路径的剖面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驱动力传递部的框体内部的齿轮的图。
图6是表示送风装置的送风机支撑体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以能够看见导管内部的方式将该导管的顶板去除后表示图6所示的送风机支撑体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沿图7所示的第1流路FL1及第2流路FL2流动的风从送风机支撑体排出后的运动的图。
图9是表示沿图7所示的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在驱动力传递部中的运动的图。
图10是表示从图9中的箭头G方向观察驱动力传递部时的沿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的运动的图。
图11是表示由通风路径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的旋转轴形成的风的通路的图。
图12是沿驱动力传递部的框体的、穿过由通风路径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的旋转轴形成的风的通路的切断面的剖视图。
标号的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11  罩
12  电源按钮
13  LED
14  前面板
15  吸气口
16  电源电路基板
17  电动机
17a  旋转轴
18  排出辊
19  排出传感器
20  后面板
21  上面罩
22  送风装置
22a  送风机
22b  送风机支撑体
22b_1  檐部
22b_1a  支撑爪部
22b_2  壁面
22b_3  第1流入口
22b_4  第2流入口
22b_5  导管
22b_5a  第1流出口
22b_5b  第2流出口
23  纸张收容部
24  取出辊
25  校准辊
26  感光鼓
27  带电器
28  曝光器
29  显影器
30  转印器
31  清洁器
32  定影器
100  驱动力传递部
101  框体
101a  箱部件
101b  板部件
102  定影系统齿轮
102a  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
103  转印系统齿轮
104  供纸系统齿轮
105、105a  旋转轴
106  通风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以电子照相方式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黑白打印机。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面,沿箭头B方向可开闭地安装有罩11,该罩11覆盖将形成图像的纸张向箭头A方向排出的后述的排出口。并且,打开状态下的罩11起到对向箭头A方向排出的纸张进行载置的平台的作用。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面设置有由用户操作的电源按钮12、以及对应于装置状态而点亮的状态显示用的LED(Light EmittingDiode)13。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中右侧所示的前面,安装可沿箭头C方向开闭的前面板14。该前面板14在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补给纸张时打开。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从前面板14侧观察时的左侧面设置吸气口15,该吸气口15用于向该图像形成装置1内吸入外部空气。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罩等拆下而露出内部构造的斜视图。另外,图3是从图2中的箭头D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斜视图。
如图3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具有电源电路基板16,该电源电路基板16形成用于向该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分供给电源的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基板16靠近从图1所示的前面板14侧观察时的右侧面。
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电动机17,该电动机17从电源电路基板16接受电源供给而产生用于对与纸张输送相关的各种辊等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力,该电动机17靠近从前面板14侧观察时的左侧面。该电动机17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动力源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靠近该左侧面处还具有驱动力传递部100,其作为从电动机17向各种辊等传递旋转驱动力的中介。该驱动力传递部100在框体101内部内置作为传递旋转驱动力的中介的各种齿轮。该驱动力传递部100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另外,该驱动力传递部100还相当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力传递部的一个例子。另外,驱动力传递部100的框体10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框体的一个例子。在后面对该驱动力传递部100进行详细说明。
纸张一边由通过从该驱动力传递部100传递来的旋转驱动力而进行旋转驱动的辊等输送,一边形成图像,并利用排出辊18向图1所示的箭头A方向排出。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对纸张的排出进行检测的排出传感器19。
在这里,所述电源电路基板16在动作时会产生热量,如果电源电路基板16的温度过度上升,则可能会影响动作精度。另外,用于检测纸张排出的排出传感器19具有半导体元件,容易受到热量的影响。驱动力传递部100中内置的齿轮或齿轮的旋转轴,如果由于温度上升而产生变形,则有时会影响齿轮的旋转精度。
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具有后面板20,该后面板20覆盖内部构造中与箭头A所示的纸张的排出方向相反侧的后面。该后面板20接近作为该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热量产生源之一的后述定影器,容易被定影器的热量加热。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位于定影器上方的上面罩21,该上面罩21也容易被定影器的热量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后面板20或上面罩21由树脂制成,如果被过度加热则可能产生变形等影响。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具有送风装置22,该送风装置22从图1所示的吸气口15吸入外部空气,将冷却用的风送入至该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各处。
该送风装置22具有送风机22a和送风机支撑体22b。
送风机22a具有旋转轴和形成在该旋转轴周围的多个叶片,通过该叶片的旋转从吸气口15吸入外部空气并向送风机支撑体22b内送风。
送风机支撑体22b支撑该送风机22a,详细内容如后述所述,将送风机22a送入的风送向电源电路基板16、排出传感器19、驱动力传递部100、后面板20及上面罩21。
图4是以关注纸张的输送路径的剖面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纸张收容部23、取出辊24、校准辊25、感光鼓26、带电器27、曝光器28、显影器29、转印器30、清洁器31、定影器32及上述的排出辊18。
将这些纸张收容部23、取出辊24、校准辊25、感光鼓26、带电器27、曝光器28、显影器29、转印器30、清洁器31、定影器32及排出辊18合在一起,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图像形成部的一个例子。
纸张收容部23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下部,以堆叠的状态收容纸张P。
取出辊24将收容在纸张收容部23中的纸张P每次取出1张,朝向校准辊25沿图中粗线所示的输送路径R进行输送。
校准辊25与在感光鼓26上如后述所述形成色调剂像的定时对应地,将纸张P沿输送路径R向转印位置输送。
感光鼓26具有圆筒状的表面,利用来自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14的旋转驱动力,绕圆筒的轴即箭头E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感光鼓26保持在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及色调剂像。
带电器27使感光鼓26的表面带电。带电器27在本例中,是与感光鼓26接触而旋转的带电辊,但作为其他的例子,例如也可以采用利用电晕管的非接触式的带电单元。
曝光器28使感光鼓26曝光而在感光鼓26上形成静电潜像。曝光器28基于从外部供给的图像信号,利用光束对通过带电器27而带电的感光鼓26的表面进行扫描,在感光鼓26的表面上形成潜像。
显影器29利用色调剂使感光鼓26上的潜像显影,在感光鼓26上形成色调剂像。
转印器30是将纸张P夹持在其与感光鼓26之间而进行旋转的辊,将感光鼓26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在纸张P上。
清洁器31与感光鼓26上方接触,在向纸张P转印色调剂像后,通过将残留在感光鼓26上的色调剂去除,从而清洁感光鼓26。清洁器31是沿感光鼓26延伸的板状的刮片。
定影器32将从感光鼓26转印而形成的色调剂像通过加热及加压定影在纸张P上。
【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动作】
对图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感光鼓26向箭头E方向被旋转驱动,利用带电器27向感光鼓26的表面施加电荷。曝光器28将基于从外部供给的图像信号的曝光的光向感光鼓26的表面照射,从而在感光鼓26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感光鼓26一边保持静电潜像一边进行旋转。
显影器29利用色调剂使感光鼓26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调剂像。感光鼓26一边保持利用显影器29形成的色调剂像,一边继续旋转。
收容在纸张收容部23中的纸张P利用取出辊24被取出,并利用校准辊25沿输送路径R向转印器30输送。纸张P利用校准辊25,与在感光鼓26上形成色调剂像的定时对应地,送入至转印位置。转印器30通过向感光鼓26和纸张P之间施加转印用的偏压电压,从而将感光鼓26的色调剂像转印在纸张P上。在利用转印器30转印后,利用清洁器31将残留在感光鼓26上的色调剂去除。利用转印器30将转印了色调剂像的纸张P沿输送路径R输送至定影器32,将转印的色调剂像定影在纸张P上。这样,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如上所述,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利用排出辊18沿箭头A方向向处于打开状态的图1所示的罩11上排出。
另外,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定影器32和排出辊18之间的输送路径R上,配置有对纸张P的排出进行检测的排出传感器19(参照图2、4)用的检测爪19a。
如果色调剂像定影后的纸张P向排出辊18输送,则该纸张P使检测爪19a向箭头F方向旋转。图2等所示的排出传感器19通过检测该检测爪19a的旋转,从而检测纸张P的排出。
【驱动力传递部的内部构造】
下面,对图2等所示的驱动力传递部100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驱动力传递部的框体内部的齿轮的图。
在驱动力传递部100的框体101的内部具有3个定影系统齿轮102、3个转印系统齿轮103及5个供纸系统齿轮104。在各齿轮的中央均设有通孔,这些通孔使在框体101内延伸的后述的旋转轴贯穿。各齿轮利用贯穿该通孔的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框体101内。
定影系统齿轮102是用于将来自图3等所示的电动机17的旋转轴17a的旋转驱动力向图4所示的定影器32等传递的齿轮。另外,转印系统齿轮103是用于将来自旋转轴17a的旋转驱动力向图4所示的转印器30等传递的齿轮。另外,供纸系统齿轮104用于将来自旋转轴17a的旋转驱动力向图4所示的取出辊24等传递的齿轮。
在这些齿轮中,在3个定影系统齿轮102中配置在最上层的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靠近作为热量产生源之一的定影器32,特别容易被来自定影器32的热量加热。该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相当于本发明中的齿轮的一个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图2或3所示的所述电源电路基板16、排出传感器19、驱动力传递部100、后面板20及上面罩21,通过空气冷却方式冷却。所述送风装置22承担产生冷却用风的作用。
在该送风装置22中,如上所述,利用送风机22a向送风机支撑体22b内送风,利用该送风机支撑体22b将该风送至所述各处。
【送风装置的送风机支撑体】
下面,对送风装置22的送风机支撑体22a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送风装置的送风机支撑体的斜视图。
送风机支撑体22b具有:檐部22b_1、壁面22b_2、第1流入口22b_3、第2流入口22b_4及导管22b_5。
檐部22b_1以包围图6等所示的送风机22a的周围的方式设置。另外,在该檐部22b_1的图6中右上角及左下角的2个部位设有支撑爪22b_1a,该支撑爪22b_1a钩挂在送风机22a上而支撑该送风机22a。
壁面22b_2形成在该送风机支撑体22b的利用图6所示的送风机22a送入风的内侧。即,该壁面102b在送风机22a的送风方向的下游侧且与送风机22a相邻的位置处,与送风机22a相对地设置。
第1流入口22b_3是形成在送风机支撑体22b的所述内侧的孔,设置在包含所述壁面22b_2的平面内、且在沿送风机22a的旋转轴的旋转轴向投影观察时与送风机22a重叠的位置处。该第1流入口22b_3起到风向导管22b_5的入口的作用。
第2流入口22b_4是在图6所示的送风机22a和壁面22b_2之间,朝向与送风机22a的旋转轴相交的方向开口的孔。由送风机22a送入的风的一部分吹到壁面22b_2上,沿该壁面22b_2流动,而流入至第2流入口22b_4。
导管22b_5是使流入至第1流入口22b_3的风通过,而从与该第1流入口22b_3相比面积更小的第1流出口22b_5a流出的前端较细的管。
图7是表示以能够看见导管内部的方式将该导管的顶板去除而表示图6所示的送风机支撑体的斜视图。
流入至第1流入口22b_3的风的一部分沿第1流路FL1流动,在该第1流路FL1中风在导管22b_5的内部朝向第1流出口22b_5a而从第1流出口22b_5a吹出。
在此,在导管22b_5的内壁中、在沿送风机22a的旋转轴的旋转轴向投影观察时与送风机22a重叠的位置处,设有使在该导管22b_5内流动的风的一部分流出的第2流出口22b_5b。流入至第1流入口22b_3的风的一部分沿第2流路FL2流动,在从所述第1流路FL1分支的第2流路FL2中使风从第2流出口22b_5b吹出。
另外,由送风机22a送入的风的一部分,吹到壁面22b_2上而在该壁面22b_2上向第2流入口22b_4流动,并从第2流入口22b_4向第3流路FL3流动。
图8是表示沿图7所示的第1流路FL1及第2流路FL2流动的风从送风机支撑体排出后的运动的图。
在该图8中示出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俯视图,在其俯视图上记载沿第1流路FL1及第2流路FL2流动的风从送风机支撑体排出后的运动。
沿第1流路FL1流动的风,在从送风机支撑体22b的第1流出口22b_5a吹出后,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沿后面板20及上面罩21流动,流向排出传感器19及电源电路基板16。
另外,沿第2流路FL2流动的风,在从送风机支撑体22b的第2流出口22b_5b吹出后,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流过图1所示的前面板14侧,流向排出传感器19及电源电路基板16。
并且,利用沿上述这些流路流动的风,将电源电路基板16、排出传感器19、后面板20及上面罩21冷却。
另一方面,沿图7所示的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如以下说明所述,向驱动力传递部100流动,将图5所示的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及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冷却。
【驱动力传递部的冷却】
图9是表示沿图7所示的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在驱动力传递部中的运动的图。图10是表示从图9中的箭头G方向观察驱动力传递部时的沿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的运动的图。此外,在图10中,为了易于观察驱动力传递部100的内部而示出将图5所示的各种齿轮拆下后的状态。
驱动力传递部100具有由箱部件101a和板部件101b构成的框体101。并且如图10所示,图5所示的各种齿轮的旋转轴105从箱部件101a凸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些旋转轴105中,图5所示的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具有中空的筒形状。并且,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在箱部件101a和板部件101b之间,贯穿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通孔而支撑该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并且,该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的一端贯穿板部件101b,向驱动力传递部100的框体101的外侧凸出而开口。该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支撑部件的一个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入至送风机支撑体22b的第2流入口22b_4而沿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被送入至该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的筒形状的内侧。
在箱部件101a的上部,在与送风机支撑体22b相接的部位设有通风路径106,该通风路径106将流入至第2流入口22b_4而从送风机支撑体22b吹出的风,向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的筒形状的内侧引导。由该通风路径106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具有筒形状的旋转轴105a,形成沿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的通路。该通风路径106相当于本发明中的通风部件的一个例子。由该通风路径106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形成的通路,在由箱部件101a和板部件101b划分出的框体101的内部空间中成为独立空间。将通风路径106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合在一起,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中空部件的一个例子。
图11是表示由通风路径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的旋转轴形成的风的通路的图。图12是沿驱动力传递部的框体的、穿过由通风路径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的旋转轴形成的风的通路的切断面的剖视图。
此外,在图11中将图9和图10所示的送风机支撑体22b和板部件101b去除而示出箱部件101a。并且,针对通风路径106,为了易于观察该通风路径106内部而在图11中示出将图中前侧的壁去除后的状态。
如图11及图12所示,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具有筒形状的旋转轴105a的箱部件101a侧的端部与通风路径106连接,向通风路径106的内部开口。另外,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的从板部件101b凸出的端部也如上所述开口。
如果流入至第2流入口22b_4而沿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从送风机支撑体22b吹出,则送入至通风路径106内部。并且,流过该通风路径106内部而到达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的箱部件101a侧的端部。风从该端部的开口送入至旋转轴105a的内部,通过旋转轴105a的内部而从在板部件101b侧凸出的端部吹出。在沿该第3流路FL3流动的风流过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的内部时,从内侧冷却该旋转轴105a。另外,此时,支撑在旋转轴105a上的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也被冷却。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对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和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进行冷却的风,以与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及驱动力传递部100内的其他齿轮非接触的方式,流过旋转轴105a的内部。因此,假设即使该风中混入有尘埃,也能够避免这些尘埃附着在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或其他齿轮上而将其污染的情况。由尘埃对齿轮的污染是异响或旋转故障的原因之一,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避免由混入在冷却用风中的尘埃对齿轮的污染,进而抑制由上述齿轮的污染引起的异响或旋转故障。
此外,作为将风送入至具有筒形状的旋转轴105a内部的方法,考虑与经由通风路径106送入的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不同的如下方法。例如不设置通风路径106而事先使旋转轴105a的两端从驱动力传递部100的框体101凸出。并且,从送风机支撑体22b向朝向该旋转轴105a的一端的方向吹风,然后使该风从该一端的开口自然地流向旋转轴105a的内部。在该方法中,虽然风也被送入至旋转轴105a的内部,但或多或少会有风向周围扩散。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通风路径106,风几乎不会泄漏地被送入至旋转轴105a的内部。另外,与如上述例子所述,仅使风的通路形成在旋转轴105a的内部的单纯构造相比较,在利用通风路径106将风引导至旋转轴105a的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风的通路的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中空的筒形状且送入冷却用的风而成为冷却对象的旋转轴,仅为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但是,冷却对象的旋转轴并不限定于最上层定影系统齿轮102a的旋转轴105a。即,也可以将其它的定影系统齿轮102的旋转轴或转印系统齿轮103的旋转轴或供纸系统齿轮104的旋转轴作为冷却对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而对黑白打印机进行了例示。然而,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彩色打印机。并且,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打印机,也可以是复印机或传真机。

Claims (3)

1.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体;
齿轮,其设置在所述该框体内而传递旋转驱动力,在中央设有孔;以及
中空部件,其具有在由所述框体壁面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形成独立空间的中空形状,在该框体内贯穿所述齿轮的孔而可旋转地支撑该齿轮,空气从该框体外部送入,该中空部件使该空气通过而向该框体外部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部件具有:
支撑部件,其具有中空的筒形状,从所述框体内部向该框体壁面延伸,支撑所述齿轮,向该框体外部开口;以及
通风部件,其与所述支撑部件的所述框体内侧的端部连接,与该支撑部件一起形成风的通路。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具有接受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而进行旋转的旋转部件;
动力源,其产生旋转驱动力;以及
驱动力传递部,其作为从所述动力源向所述旋转部件传递旋转驱动力的中介,
所述驱动力传递部具有:
框体;
齿轮,其设置在所述框体内而传递旋转驱动力,在中央设有孔;以及
中空部件,其具有在由所述框体壁面划分出的内部空间中形成独立空间的中空形状,在该框体内贯穿所述齿轮的孔而可旋转地支撑该齿轮,空气从该框体外部送入,该中空部件使该空气通过而向该框体外部吹出。
CN201310072456.4A 2012-07-19 2013-03-07 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35764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0308A JP2014021304A (ja) 2012-07-19 2012-07-19 駆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60308 2012-07-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6484A true CN103576484A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48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2456.4A Pending CN103576484A (zh) 2012-07-19 2013-03-07 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21304A (zh)
CN (1) CN10357648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68613B2 (ja) * 2015-05-21 2020-03-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1937A (ja) * 2006-08-23 2008-03-06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69596A (ja) * 2007-09-14 2009-04-02 Kyocera Mita Corp 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22999A (ja) * 2008-03-17 2009-10-01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26549A (ja) * 2010-04-20 2011-11-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回転体の支持構造
CN102289171A (zh) * 2010-06-17 2011-12-2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35391A (ja) * 2007-08-02 2009-02-19 Toshiba Corp 搬送ロー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搬送ローラ冷却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1937A (ja) * 2006-08-23 2008-03-06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69596A (ja) * 2007-09-14 2009-04-02 Kyocera Mita Corp 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22999A (ja) * 2008-03-17 2009-10-01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26549A (ja) * 2010-04-20 2011-11-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回転体の支持構造
CN102289171A (zh) * 2010-06-17 2011-12-2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21304A (ja) 2014-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96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488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捕集容器
JP57684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56572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088967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131141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87074B2 (ja) 気流誘導機構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5209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576484A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877414B2 (ja) 排気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723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986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100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914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722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200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80785A (ja) 冷却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58533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9389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109921A (ja) 筐体構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17189B2 (ja) 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80268B2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310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03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886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