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8560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68560A CN103568560A CN201310320727.3A CN201310320727A CN103568560A CN 103568560 A CN103568560 A CN 103568560A CN 201310320727 A CN201310320727 A CN 201310320727A CN 103568560 A CN103568560 A CN 1035685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um
- mentioned
- tension force
- ink
- brake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即使在介质的空中输送距离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对介质施加所希望的张力,从而能恰当地保持记录头与介质之间的间隙,能进行高画质的记录。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1)包括:记录头(60),用于向介质(M)喷出液体;介质输送机构(30),用于夹持上述介质并将该介质向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拉伸辊(7),在上述输送方向上设于上述介质输送机构的下游,用于对该介质施加恒定的供给方向上的张力;以及制动辊(8),在上述输送方向上设于上述介质输送机构的上游,用于对该介质施加恒定的返回方向上的张力,在上述介质输送机构与上述拉伸辊间对上述介质进行空中输送,并从上述记录头对该介质喷出液体,从而进行记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更加详细地说,涉及一种通过从搭载于在介质上进行扫描的滑架的记录头向该介质喷出液体来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从记录头的喷嘴喷出墨从而在介质(记录介质)上记录(印刷)所希望的文字、图形的喷墨记录装置(喷墨打印机),一直以来公知有各种结构。
在以将布、树脂片用作介质的喷墨记录装置为一例的情况下,在该介质上不产生挠曲、变形或者褶皱等在谋求印刷的高画质化这一点上变得重要。
作为对布进行印刷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以往例,公开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更加具体地说,是如下这样的技术:通过具备使张力辊以其周面的速度快于供给辊的周面的速度的方式与供给辊向同一方向同步旋转的结构,从而利用作用于张力辊的周面与载置于该张力辊的周面的布的顶端之间的摩擦力使在处于供给辊与张力辊之间的台板上向规定方向移动的布产生该移动方向上的张力。由此,能够防止在布上产生挠曲、变形、褶皱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282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例的结构中,若为了高速印刷而将记录头大型化,则存在有如下这样的问题:因空中输送距离增大而致使介质因自重而挠曲,继而导致介质与记录头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导致画质劣化。
另一方面,若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增强施加于介质上的张力,则存在有如下这样的问题:在利用夹送辊输送介质时,由下游的辊所实施的过大的张力施加于介质,从而无法利用该夹送辊进行准确的输送。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即使在介质的空中输送距离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介质施加所希望的张力,从而能够恰当地保持记录头与介质之间的间隙,能够进行高画质的记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一实施方式,利用以下公开的解决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所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记录头,其用于向介质喷出液体;介质输送机构,其用于夹持上述介质并将该介质向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拉伸辊,其在上述输送方向上设于上述介质输送机构的下游,用于对该介质施加恒定的供给方向上的张力;以及制动辊,其在上述输送方向上设于上述介质输送机构的上游,用于对该介质施加恒定的返回方向上的张力,通过在上述介质输送机构与上述拉伸辊之间对上述介质进行空中输送,并且从上述记录头对该介质喷出液体,从而进行记录。由此,能够增强施加于被空中输送的介质上的张力,因此能够抑制在介质上产生挠曲、变形、褶皱等。另外,能够抑制记录头与介质之间的间隙(分开距离)因介质的自重而变大,能够保持为合适的间隙,因此能够提高印刷的画质。进而,利用在介质输送机构的上游具备制动辊而对介质施加恒定的返回方向上的张力的结构,能够防止因供给输送时拉伸辊的转矩过大而导致介质被输送规定距离以上,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的画质。另外,采用该结构,无需在上游设置较多的辊来对介质施加张力,因此也能够获得能使装置小型化的效果。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上述制动辊具有旋转阻力产生部件,该旋转阻力产生部件用于产生限制自身的旋转的力,在上述介质被上述介质输送机构输送时,该旋转阻力产生部件产生限制该旋转的力,从而对该介质施加返回方向上的张力。作为旋转阻力产生部件,尤其优选设置在旋转时产生恒定的力所必需的转矩限制器。由此,与使用马达等来构成旋转阻力产生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以恒定的转矩进行滑动的滑动离合器(日文:スリップクラッチ)来产生旋转的限制力,因此在运转时无需电力、控制装置,能够实现简便且低成本的装置。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上述拉伸辊经由旋转力限制部件而被马达驱动,该旋转力限制部件始终将从该马达向该拉伸辊传递的传递转矩限制为恒定地进行传递,从而始终对上述介质施加恒定的供给方向上的张力。作为旋转力限制部件,尤其优选设置转矩限制器。由此,能够利用转矩限制器始终对介质施加恒定的张力,因此与使用马达等来构成旋转力限制部件的情况相比,无需设置控制装置等,能够实现简便且低成本的装置。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上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在上述输送方向上形成于上述制动辊的上游的部分与上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在上述输送方向上形成于上述制动辊的下游的部分的夹角为90度以下。由此,辊圆周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介质相接触,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介质的与制动辊相接触的接触面积,因此介质不产生滑动就能够利用制动辊稳定地对介质施加返回方向上的张力。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分别在上述输送方向上的上述制动辊的上游和上述输送方向上的上述拉伸辊的下游设有利用自重对上述介质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件。由此,在仅利用拉伸辊和制动辊而致施加于介质的张力不足的情况下等,能够增强施加于介质的张力。因而,能够提高抑制在介质上产生挠曲、变形、褶皱等的效果,因此能够进行画质更高的印刷。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中,上述拉伸辊和上述制动辊在表面卷绕地设有树脂起毛片。由此,能够增加拉伸辊和制动辊与介质相接触时的接触阻力,因此能够抑制介质产生滑动,能够利用拉伸辊和制动辊稳定地施加张力。
发明的效果
采用所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即使在介质的空中输送距离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介质施加所希望的张力,从而能够恰当地保持记录头与介质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进行高画质的记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主视图(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旋转力限制部件及其周边结构的概略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旋转阻力产生部件及其周边结构的概略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张力施加部件及其周边结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概略立体图(正面方向)。另外,在图2中示出该喷墨记录装置1的概略立体图(背面方向)。另外,在图3中示出该喷墨记录装置1的概略主视图(局部放大图)。另外,在图4中示出该喷墨记录装置1的概略侧视图(剖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在各图中以箭头方向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有时对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喷墨记录装置1是通过对布、树脂片(例如,由氯乙烯树脂、聚酯等构成)等片状的介质M的记录面(印刷面)喷出液体(此处为墨)来进行文字、图形等的印刷加工的装置。作为概略结构,其包括横向较长的矩形箱状的主体部2和将该主体部2支承于易于操作的高度位置的支承部3,在构成支承部3的左右脚部3a的前后设有介质送出机构4和介质卷取机构5,该介质送出机构4用于向主体部2送出卷成卷状的未加工状态(印刷加工前)的介质M,该介质卷取机构5用于卷取印刷结束后的介质M。
主体部2由以下各部分构成:主体10,其作为各机构的安装基座;介质支承部20,其用于在规定位置支承介质M;介质输送机构30,其使被支承于介质支承部20的介质M沿前后移动;滑架40,其位于介质支承部20的上方,并被支承为沿左右移动自如;滑架移动机构50,其用于使滑架40相对于被空中输送的介质M左右移动;多个记录头60,其以与介质M之间隔开规定间隙的方式被保持于滑架40;以及控制单元70,其用于控制如介质M利用介质输送机构30而进行的前后移动、滑架40利用滑架移动机构50而进行的左右移动以及来自记录头60的各喷嘴(未图示)的墨喷射等喷墨记录装置1的各部分的动作。
在此,主体10具备主体框体11,该主体框体11由用于设置介质支承部20、介质输送机构30的供给辊等的下部框体11b和用于设置介质输送机构30的辊组件、滑架40的支承结构的上部框体11a构成,在上部框体11a与下部框体11b之间形成有能够供介质M沿前后贯穿的横向较长的窗状的介质贯穿部15。主体10被覆盖主体框体11的中央部的前罩13a和覆盖左右的侧罩13b包围而整体构成为横向较长的矩形的箱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介质支承部20设于介质M的输送路径上的制动辊8(后述)与介质输送机构30之间的位置,且该介质支承部20在该位置处发挥支承介质M并且朝向介质输送机构30水平地送出介质M的作用。另外,作为介质支承部20的上表面的介质支承面从前端侧至后端侧形成为平滑的曲线状,且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用于吸附保持介质M的机构。
介质输送机构30构成为包括:圆筒状的供给辊31,其设置为能够绕左右延伸的旋转轴转动;以及多个夹送辊36,其弹性地卡合于该供给辊31,在将介质M夹入上下的辊36、31之间的状态下使供给辊31转动,从而将介质M以与供给辊31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供给量(日文:送り量)、即与从控制单元70输出的驱动控制值相对应的供给量向规定方向输送。
在此,作为用于驱动的机构,构成为包括:伺服马达33,其驱动供给辊31而使其旋转;以及同步带32等,其架设于结合于供给辊31的轴端的从动带轮与结合于伺服马达33的轴端的驱动带轮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通过在介质输送机构30与拉伸辊7之间对介质M进行空中输送并且从记录头60对该介质M喷出墨,从而进行印刷。此时,利用拉伸辊7和制动辊8始终对介质施加恒定的张力(后述详细内容)。另外,利用箭头A表示介质M的输送方向。
另一方面,在上部框体11a上以与供给辊31平行地向左右延伸的方式安装有导轨45,用于保持记录头60的滑架40以相对于该导轨45左右移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承于该导轨45。导轨45是直动轴承的支承轨道,滑架40固定于与该导轨45嵌合的滑块并被支承为相对于该导轨45左右滑动自如,该滑架40利用滑架移动机构50左右移动。
滑架移动机构50构成为,包括:驱动带轮51和从动带轮52,其二者分别设于导轨45的左右侧端附近;伺服马达53,其用于驱动驱动带轮51而使其旋转;以及环形带状的同步带55,其架设于驱动带轮51与从动带轮52之间,滑架40连结并固定于同步带55。伺服马达53的旋转被控制单元70控制,从而使滑架40以与从控制单元70向伺服马达53输出的驱动控制值相对应的供给量向左右移动。
记录头60以与介质M隔开规定间隙的方式设于滑架40的下表面。虽然记录头60的配置结构存在有各种结构形态且能够使用合适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分别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各排列4个记录头60共计配置有8个记录头60的头结构,该记录头60是喷嘴列平行地排列而形成的,该喷嘴列是喷射各个微小墨粒的多个喷嘴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状地排列而成的。
另外,图4中的附图标记25是墨接收部,该墨接收部例如具有在将布用作介质M的情况下储存从记录头60喷出并通过该介质M的墨并排出该墨的功能。
控制单元70是用于控制如介质M利用介质输送机构30而进行的前后移动、滑架40利用滑架移动机构50而进行的左右移动、来自记录头60的各喷嘴的墨喷射、未加工状态的介质M利用后述的介质送出机构4而进行的送出动作、印刷结束后的介质M利用介质卷取机构5而进行的卷取动作等喷墨记录装置1的各部分的动作的控制装置。控制单元70通过组合介质M利用介质输送机构30而进行的前后移动与滑架40利用滑架移动机构50而进行的左右移动而使介质M与记录头60相对移动,并使墨从记录头60的各喷嘴向介质M喷出,从而进行与加工程序相对应的文字、图形等的印刷加工。
控制单元70设于主体10的右侧上部,在以能够从主体前方进行操作的方式配置的操作板75上包括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液晶显示器、用于选择所设定的功能的功能键、用于选择执行内容的转盘(日文:ジョグキー)、用于输入选择内容的回车键、和用于取消设定的清除键等各种操作按钮。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一边确认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内容一边设定打印条件来执行印刷加工。
在控制单元70的下方的位置处设有电源开关6。电源开关6是用于选择性地在连通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开关,例如使用每按一次便在连通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交替型的开关,当处于该连通位置时,通过将从外部供给的电力供给至控制单元70而使喷墨记录装置1处于能够进行印刷的启动状态,当处于该断开位置时,通过阻断向控制单元70供给的电力而使喷墨记录装置1处于停止状态。
在此,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特征性的拉伸辊7和制动辊8(参照图1、图2、图4)。
拉伸辊7在介质M的输送方向上设于介质输送机构30的下游,更加详细地说,设于介质输送机构30与用于卷取印刷加工结束后的介质M的介质卷取机构5(后述详细内容)之间,是用于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供给方向上的张力的辊。
本实施方式的拉伸辊7具备经由旋转力限制部件37而被马达39所驱动的结构。
在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力限制部件37,能够使用转矩限制器。作为该扭矩限制器37的一例,如图5所示,具备在输入轴37a连结有马达39并且在输出轴37b连结有设于拉伸辊7的端部的齿轮7a的结构。该扭矩限制器37的作用在于,当马达39所产生的恒定的转动力被输入至输入轴37a时,能够在使输出轴37b始终相对于该输入轴37a产生滑动的同时始终对输出轴37b即齿轮7b施加恒定的转动力。因而,能够利用拉伸辊7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供给方向上的张力。另外,此时,该转矩限制器37是能够将从马达39向拉伸辊7传递的传递转矩设为可变的结构,从而能够与介质M的材质等相对应地适当地调整传递转矩。
这样,通过采用转矩限制器,与使用马达等来构成旋转力限制部件的情况相比,运转无需控制装置,从而能够实现简便且低成本的装置。但是,旋转力限制部件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另一方面,制动辊8在介质M的输送方向上设于介质输送机构30的上游,更加详细地说,设于介质输送机构30与用于送出未加工状态的介质M并将其导入主体部2的介质送出机构4(后述详细内容)之间,是用于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返回方向上的张力的辊。
本实施方式的制动辊8具有用于产生限制自身的旋转的力的旋转阻力产生部件38。由此,在介质M被介质输送机构30输送时,旋转阻力产生部件38产生限制旋转的力,从而能够对介质M施加返回方向上的张力。
在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阻力产生部件38,能够使用转矩限制器。在该转矩限制器38中能够采用与设于上述拉伸辊7的转矩限制器相同的结构。作为该转矩限制器38的一例,如图6所示,具备输出轴38b连结并固定于主体部2并且输入轴38a连结于制动辊8的结构。该转矩限制器38的作用在于,在制动辊8旋转时,能够在使输入轴38a始终相对于固定了的输出轴38b产生滑动的同时产生用于限制输入轴38a即制动辊8的旋转的恒定的力。因而,能够利用制动辊8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返回方向上的张力。另外,此时,该转矩限制器38是能够将限制制动辊8的旋转的力设为可变的结构,从而能够与介质M的材质等相对应地适当对限制制动辊8的旋转的力进行调整。
与上述拉伸辊7的情况相同,通过在制动辊8中采用转矩限制器,与使用马达等构成旋转阻力产生部件的情况相比,运转无需电力、控制装置,从而能够实现简便且低成本的装置。但是,旋转阻力产生部件38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如上所述,当从记录头60对在介质输送机构30与拉伸辊7之间被空中输送的介质M喷出墨而进行印刷时,能够利用拉伸辊7和制动辊8始终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张力。
因而,即使在介质M的空中输送距离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空中输送中的介质M上产生挠曲、变形、褶皱等。另外,能够抑制因介质M的自重而导致记录头60与介质M之间的间隙(分开距离)变大,能够保持为合适的间隙,因此能够提高印刷的画质。
另外,由于能够将介质M的空中输送距离设定得较大,从而能够使记录头60大型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印刷速度。
并且,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解决设为仅仅在介质输送机构30的下游具备拉伸辊7而对介质M施加张力的结构的情况可能产生的问题,即如下的问题:因供给输送时拉伸辊7的转矩过大而无法控制由介质输送机构30而发生的规定的输送量,从而导致介质M被输送规定距离以上。其理由在于,由于在介质输送机构30的上游具备制动辊8,因此能够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返回方向上的张力。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的画质。
另外,无需在上游设置较多的辊来对介质施加张力,因此也能够获得能使装置小型化的效果。
另外,关于介质M的输送路径的在输送方向上形成于制动辊8的上游的部分与介质M的输送路径的在输送方向上形成于制动辊8的下游的部分的夹角θ,优选θ≤90°。因此,将制动辊8的位置、介质支承部20的位置、高度以及第3引导辊103(后述)的位置配置为最佳。由此,制动辊8的辊圆周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介质M相接触,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介质M的与该制动辊相接触的接触面积,因此介质M不产生滑动就能够利用制动辊8稳定地对介质M施加返回方向上的张力。
另外,优选将拉伸辊7和制动辊8设为在表面卷绕地设置树脂起毛片的结构。由此,能够增强拉伸辊7和制动辊8与介质M之间的接触所产生的接触阻力,因此能够抑制介质M产生滑动,能够利用拉伸辊7和制动辊8稳定地施加张力。
另外,作为拉伸辊7和制动辊8的表面结构的变形例,也可以将该表面设为形成为具有多个微小的凹凸的梨表面状(日文:梨地状)的结构(未图示)。
接着,说明用于送出未加工状态的介质M并将其向制动辊8导入的介质送出机构4和用于卷取印刷加工结束后的介质M的介质卷取机构5。
如图2、图4所示,介质送出机构4由以下各部分构成:支承部件80,其将在周围呈卷状地卷绕有未加工状态的介质M的筒状的卷管81支承为相对于该支承部件80旋转自如并且能够装卸;第1张力施加部件90,其用于对卷管81与制动辊8之间的介质M施加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张力;以及多个引导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引导辊101、第2引导辊102以及第3引导辊103),其用于将从卷管81供给的介质M顺畅地向制动辊8引导。
由此,在仅利用制动辊8施加于介质M的张力不足的情况下等,能够增强施加于介质M的张力,能够提高抑制在介质M上产生挠曲、变形、褶皱等的效果。但是,作为变形例,也可以设为不设置第1张力施加部件90的结构(未图示)。
支承部件80由以下各部分构成(参照图7):左右一对的箱状的主体构件82,其配置于左右脚部3a的后侧下方;棒状的供给轴83,其架设于左右主体构件82,且插拔自如地贯穿卷管81并能与卷管81一体地旋转;左右一对的轴承部84,其配置于左右主体构件82内,并支承供给轴83的两端使该供给轴83的两端相对于该轴承部84旋转自如并且装卸自如;步进马达85,其用于驱动供给轴83而使其旋转;以及同步带86,其架设于结合于供给轴83的轴端的从动带轮与结合于步进马达85的轴端的驱动带轮之间。
步进马达85的旋转由控制单元70控制,并根据从控制单元70向步进马达85输出的驱动控制值而经由同步带86使供给轴83转动。在将供给轴83贯穿于卷管81内之后,以大致水平地向左右延伸的方式被支承于左右主体构件82(轴承部84)之间的未加工状态的介质M以与供给轴83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送出量、即与从控制单元70向步进马达85输出的驱动控制值相对应的送出量(送出速度)被送出。
第1张力施加部件90构成为,包括:圆柱状的张力杆91,其以横贯左右的方式置(日文:抱持)于从卷管81向制动辊8送出的介质M的中间部内侧;以及左右一对的支承臂92,其基端部被支承于从左右主体构件82的外侧面向左右延伸的揺动轴且该支承臂92上下揺动自如,张力杆91的两端被支承于左右支承臂92的顶端部且相对于左右支承臂92的顶端部旋转自如。张力杆91和左右支承臂92根据介质M自卷管81送出的送出量和向介质支承部20导入的导入量而利用自重向下方揺动,继而通过使张力杆91置于介质M的内侧而使介质M弯曲,从而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张力杆91与制动辊8之间的介质M施加与张力杆91的高度位置、即支承臂92的揺动位置相对应的张力。
在支承臂92的基端部(揺动轴)设有回转式编码器93,利用该回转式编码器93将与支承臂92的揺动角度(揺动轴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脉冲信号向控制单元70输出。另外,在支承臂92设有用于检测支承臂92的规定的揺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94,利用该位置传感器94将表示支承臂92是否位于规定的揺动位置的信号向控制单元70输出。
位置传感器94由以下部分构成:透过型的光电传感器95,其以与支承臂92相对的方式设于主体构件82的外侧面;以及板状的遮蔽板96,其从支承臂92的内侧面(与主体构件82相对的面)向主体构件82延伸,光电传感器95通过检测遮蔽板96的有无来检测支承臂92是否位于规定的揺动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位置传感器94中,用于检测支承臂92已位于上揺动位置的状态的上光电传感器95a和用于检测支承臂92已位于下揺动位置的状态的下光电传感器95b配置于主体构件82的外侧面。再加上用于检测支承臂92已位于上限揺动位置的状态的上限光电传感器95c和用于检测支承臂92已位于下限揺动位置的状态的下限光电传感器95d,共计四个光电传感器95a~95d配置在主体构件82的外侧面。
在此,上限揺动位置和下限揺动位置指的是支承臂92(张力杆91)通过揺动而与喷墨记录装置1的一部分等刚要接触之前的位置、即考虑到防止因接触而造成张力杆91的破损等的揺动极限位置,支承臂92的揺动被限制在上限揺动位置与下限揺动位置之间的范围内。上揺动位置和下揺动位置能够在该上限揺动位置与下限揺动位置之间的范围内任意地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臂92被保持在上揺动位置与下揺动位置之间的中间揺动位置、即规定位置。另外,该规定位置能够通过改变上下光电传感器95a、95b的配置位置来任意地进行设定。
另一方面,如图1、图4所示,介质卷取机构5的结构基本上与介质送出机构4的结构相同,由以下各部分构成:支承部件110,其将在周围呈卷状地卷绕有印刷加工结束后的介质M的筒状的卷管111支承为相对于该支承部件110旋转自如并且能够装卸;第2张力施加部件120,其用于在拉伸辊7与卷管111之间对介质M施加输送方向上的张力;以及多个引导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4引导辊104、第5引导辊105),其用于将从拉伸辊7送出的介质M向卷管111引导。
由此,在仅利用拉伸辊7施加于介质M的张力不足的情况下等,能够增强施加于介质M的张力,能够提高抑制在介质M上产生挠曲、变形、褶皱等的效果。但是,作为变形例,也可以设为不设置第2张力施加部件120的结构(未图示)。
支承部件110由以下各部分构成(参照图7):左右一对的箱状的主体构件112,其配置于左右脚部3a的前侧下方;棒状的卷取轴113,其架设于左右主体构件112,且插拔自如地贯穿卷管111并能与卷管111一体地旋转;左右一对的轴承部114,其配置于左右主体构件112内,并支承卷取轴113的两端而使该卷取轴113的两端相对于该轴承部114旋转自如并且装卸自如;步进马达115,其用于驱动卷取轴113而使其旋转;以及同步带116,其架设于结合于卷取轴113的轴端的从动带轮与结合于步进马达115的轴端的驱动带轮之间。
步进马达115的旋转由控制单元70控制,并根据从控制单元70向步进马达115输出的驱动控制值而经由同步带116使卷取轴113转动。在印刷加工结束后,从拉伸辊7送出的介质M以与卷取轴113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卷取量、即与从控制单元70向步进马达115输出的驱动控制值相对应的卷取量(卷取速度)被卷取在于左右主体构件112(轴承部114)之间以大致水平地左右延伸的方式被支承的卷管111的周围。
第2张力施加部件120构成为,包括:圆柱状的张力杆121,其以横贯左右的方式置(日文:抱持)于从拉伸辊7送出并卷取在卷管111上的介质M的中间部内侧;以及左右一对的支承臂122,其基端部被支承于从左右主体构件112的外侧面向左右延伸的揺动轴且该支承臂122上下摇动自如,张力杆121的两端被支承于左右支承臂122的顶端部且相对于左右支承臂122的顶端部旋转自如。张力杆121和左右支承臂122根据介质M自拉伸辊7送出的送出量和向卷管111卷取的卷取量而利用自重向下方揺动,继而通过使张力杆121置于介质M的内侧而使介质M弯曲,从而向输送方向对拉伸辊7与张力杆121之间的介质M施加与张力杆121的高度位置、即支承臂122的揺动位置相对应的张力。
在支承臂122的基端部(揺动轴)设有回转式编码器123,利用该回转式编码器123将与支承臂122的揺动角度(揺动轴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脉冲信号向控制单元70输出。另外,在支承臂122设有用于检测支承臂122的规定的揺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124,利用该位置传感器124将表示支承臂122是否位于规定的揺动位置的信号向控制单元70输出。另外,位置传感器124与上述位置传感器94同样,由以下各部分构成:四个光电传感器125(上光电传感器125a、下光电传感器125b、上限光电传感器125c以及下限光电传感器125d),其以与支承臂122相对的方式设于主体构件112的外侧面;以及板状的遮蔽板126,其从支承臂122的内侧面(与主体构件112相对的面)向主体构件112延伸,支承臂122被保持于上揺动位置与下揺动位置之间的中间揺动位置、即规定位置。
如上所述,采用所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1,即使在介质M的空中输送距离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介质M施加所希望的张力,从而能够恰当地保持记录头60与介质M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进行高画质的记录。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尤其能够发挥以下特征性的作用效果。
所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包括:记录头60,其用于向介质M喷出墨;介质输送机构30,其用于夹持介质M并将该介质M向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拉伸辊7,其在输送方向A上设于介质输送机构30的下游,用于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供给方向上的张力;以及制动辊8,其在输送方向A上设于介质输送机构30的上游,用于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返回方向上的张力,通过在介质输送机构30与拉伸辊7之间对介质M进行空中输送,并且从记录头60对该介质M喷出墨,从而进行记录。由此,能够增强施加于被空中输送的介质M上的张力,因此能够抑制在介质M上产生挠曲、变形、褶皱等。另外,能够抑制记录头60与介质M之间的间隙(分开距离)因介质M的自重而变大,能够保持为合适的间隙,因此能够提高印刷的画质。并且,利用在介质输送机构30的上游具备制动辊8而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返回方向(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上的张力的结构,能够防止因供给输送时拉伸辊7的转矩过大而导致介质M被输送规定距离以上,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的画质。另外,采用该结构,无需在上游设置较多的辊来对介质施加张力,因此也能够获得能使装置小型化的效果。
另外,优选的是,制动辊8具有旋转阻力产生部件38,该旋转阻力产生部件38用于产生限制自身的旋转的力,在介质M被介质输送机构30输送时,该旋转阻力产生部件38产生限制该旋转的力,从而对介质M施加返回方向上的张力。作为旋转阻力产生部件38,尤其优选设置在旋转时产生恒定的力所必需的转矩限制器。由此,与使用马达等来构成旋转阻力产生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以恒定的转矩进行滑动的滑动离合器来产生旋转的限制力,因此在运转时无需电力、控制装置,能够实现简便且低成本的装置。
另外,优选的是,拉伸辊7经由旋转力限制部件37而被马达39驱动,该旋转力限制部件37始终将马达39向拉伸辊7传递的传递转矩限制为恒定地进行传递,从而始终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供给方向上的张力。作为旋转力限制部件37,尤其优选设置转矩限制器。由此,能够利用转矩限制器始终对介质M施加恒定的张力,因此与使用马达等来构成旋转力限制部件的情况相比,无需设置控制装置等,能够实现简便且低成本的装置。
另外,优选的是,关于介质M的输送路径的在输送方向A上形成于制动辊8的上游的部分与介质M的输送路径的在输送方向A上形成于制动辊8的下游的部分的夹角θ为θ≤90°。由此,辊圆周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介质M相接触,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介质M的与制动辊8相接触的接触面积,因此介质M不产生滑动就能够利用制动辊8稳定地对介质M施加返回方向上的张力。
另外,优选的是,分别在输送方向A上的制动辊8的上游和输送方向A上的拉伸辊7的下游设有利用自重对介质M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件90、120。由此,在仅利用拉伸辊7和制动辊8施加于介质M的张力不足的情况下等,能够增强施加于介质M的张力。因而,能够提高抑制在介质M上产生挠曲、变形、褶皱等的效果,因此能够进行画质更高的印刷。
另外,优选的是,拉伸辊7和制动辊8在表面卷绕地设有树脂起毛片。由此,能够增加拉伸辊7和制动辊8与介质M相接触时的接触阻力,因此能够抑制介质M产生滑动,能够利用拉伸辊7和制动辊8稳定地施加张力。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墨记录装置;2、主体部;4、介质送出机构;5、介质卷取机构;7、拉伸辊;8、制动辊;20、介质支承部;25、墨接收部;30、介质输送机构;31、供给辊;36、夹送辊;37、旋转力限制部件(转矩限制器);38、旋转阻力产生部件(转矩限制器);40、滑架;60、记录头;81、卷管;90、张力施加部件(第1张力施加部件);111、卷管;120、张力施加部件(第2张力施加部件);M、介质(记录介质)。
Claims (6)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头,其用于向介质喷出液体;
介质输送机构,其用于夹持上述介质并将该介质向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
拉伸辊,其在上述输送方向上设于上述介质输送机构的下游,用于对该介质施加恒定的供给方向上的张力;以及
制动辊,其在上述输送方向上设于上述介质输送机构的上游,用于对该介质施加恒定的返回方向上的张力,
通过在上述介质输送机构与上述拉伸辊之间对上述介质进行空中输送,并且从上述记录头对该介质喷出液体,从而进行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动辊具有旋转阻力产生部件,该旋转阻力产生部件用于产生限制自身的旋转的力,在上述介质被上述介质输送机构输送时,该旋转阻力产生部件产生限制该旋转的力,从而对该介质施加返回方向上的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拉伸辊经由旋转力限制部件而被马达驱动,该旋转力限制部件始终将从该马达向该拉伸辊传递的传递转矩限制为恒定地进行传递,从而始终对上述介质施加恒定的供给方向上的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在上述输送方向上形成于上述制动辊的上游的部分与上述介质的输送路径的在上述输送方向上形成于上述制动辊的下游的部分的夹角为90度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别在上述输送方向上的上述制动辊的上游和上述输送方向上的上述拉伸辊的下游设有利用自重对上述介质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拉伸辊和上述制动辊在表面卷绕地设有树脂起毛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66443 | 2012-07-27 | ||
JP2012166443A JP6040505B2 (ja) | 2012-07-27 | 2012-07-27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68560A true CN103568560A (zh) | 2014-02-12 |
CN103568560B CN103568560B (zh) | 2015-10-07 |
Family
ID=50041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20727.3A Active CN103568560B (zh) | 2012-07-27 | 2013-07-26 | 喷墨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40505B2 (zh) |
CN (1) | CN103568560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79924A (zh) * | 2015-04-27 | 2016-11-09 |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 介质卷绕装置 |
CN106494086A (zh) * | 2016-11-14 | 2017-03-15 | 浙江美格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扫描式数码高速喷墨印花机 |
CN106976748A (zh) * | 2017-05-24 | 2017-07-25 | 北塘区军之印纸品加工厂 | 一种纸品加工送纸装置 |
CN106995152A (zh) * | 2017-05-16 | 2017-08-01 | 湖州优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印染布料的喷雾印花装置 |
CN108698402A (zh) * | 2016-02-12 | 2018-10-23 | 花王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装置 |
CN109230745A (zh) * | 2018-07-27 | 2019-01-18 | 郑州新世纪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走纸平稳带电控摆辊的写真机 |
CN110802956A (zh) * | 2019-11-11 | 2020-02-18 | 广州晶慧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62809B2 (ja) * | 2015-03-04 | 2019-08-21 |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媒体の搬送機構 |
WO2016140011A1 (ja) * | 2015-03-04 | 2016-09-09 |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媒体の搬送機構 |
CN109070583B (zh) * | 2016-07-28 | 2021-05-07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用于在打印介质上引起摩擦的方法和装置 |
JP7100997B2 (ja) * | 2018-03-08 | 2022-07-14 |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メディア巻き取り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メディアの巻き取り方法 |
JP7218996B2 (ja) * | 2020-04-09 | 2023-02-07 |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US11738573B2 (en) | 2021-10-08 | 2023-08-29 | Roland Dg Corporation | Ink jet printer |
CN114932747B (zh) * | 2022-05-12 | 2023-07-21 | 郑州新世纪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万米收放打印机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03752A (ja) * | 1998-11-10 | 2000-07-25 | Mimaki Engineering:Kk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ロッタ |
CN1756292A (zh) * | 2004-09-29 | 2006-04-05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描绘装置 |
CN101554806A (zh) * | 2008-04-10 | 2009-10-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及打印机 |
CN101564941A (zh) * | 2008-04-25 | 2009-10-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
JP2011062820A (ja) * | 2009-09-15 | 2011-03-31 | Ricoh Co Ltd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2371782A (zh) * | 2010-08-18 | 2012-03-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机 |
CN102442055A (zh) * | 2010-09-14 | 2012-05-09 | 施乐公司 | 成像系统及配准图像的方法 |
CN102501601A (zh) * | 2011-11-11 | 2012-06-20 | 江南大学 | 一种平板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18030A (en) * | 1979-07-27 | 1980-08-19 | Avery International Inc. | Web feed mechanism |
JP2003089966A (ja) * | 2001-09-14 | 2003-03-28 | Konica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装置 |
JP4178842B2 (ja) * | 2002-06-12 | 2008-11-12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JP4021736B2 (ja) * | 2002-09-11 | 2007-12-12 |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JP2005200188A (ja) * | 2004-01-19 | 2005-07-28 | Fujinon Corp | フィルム巻取り装置 |
JP2007046209A (ja) * | 2005-08-12 | 2007-02-22 | Seiwa Kogyo Kk | インクジェット法によるプリント方法と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織布の搬送装置 |
JP5384215B2 (ja) * | 2009-06-16 | 2014-01-08 |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プリンタ装置 |
-
2012
- 2012-07-27 JP JP2012166443A patent/JP6040505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7-26 CN CN201310320727.3A patent/CN1035685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03752A (ja) * | 1998-11-10 | 2000-07-25 | Mimaki Engineering:Kk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ロッタ |
CN1756292A (zh) * | 2004-09-29 | 2006-04-05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描绘装置 |
CN101554806A (zh) * | 2008-04-10 | 2009-10-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机的送纸控制方法及打印机 |
JP2009269399A (ja) * | 2008-04-10 | 2009-11-19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リンターの記録紙搬送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
CN101564941A (zh) * | 2008-04-25 | 2009-10-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
JP2011062820A (ja) * | 2009-09-15 | 2011-03-31 | Ricoh Co Ltd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2371782A (zh) * | 2010-08-18 | 2012-03-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机 |
CN102442055A (zh) * | 2010-09-14 | 2012-05-09 | 施乐公司 | 成像系统及配准图像的方法 |
CN102501601A (zh) * | 2011-11-11 | 2012-06-20 | 江南大学 | 一种平板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79924A (zh) * | 2015-04-27 | 2016-11-09 |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 介质卷绕装置 |
CN108698402A (zh) * | 2016-02-12 | 2018-10-23 | 花王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装置 |
CN108698402B (zh) * | 2016-02-12 | 2019-11-29 | 花王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装置 |
CN106494086A (zh) * | 2016-11-14 | 2017-03-15 | 浙江美格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扫描式数码高速喷墨印花机 |
WO2018086369A1 (zh) * | 2016-11-14 | 2018-05-17 | 浙江美格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扫描式数码高速喷墨印花机 |
CN106995152A (zh) * | 2017-05-16 | 2017-08-01 | 湖州优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印染布料的喷雾印花装置 |
CN106995152B (zh) * | 2017-05-16 | 2019-02-22 | 嘉兴市前荣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印染布料的喷雾印花装置 |
CN106976748A (zh) * | 2017-05-24 | 2017-07-25 | 北塘区军之印纸品加工厂 | 一种纸品加工送纸装置 |
CN109230745A (zh) * | 2018-07-27 | 2019-01-18 | 郑州新世纪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走纸平稳带电控摆辊的写真机 |
CN110802956A (zh) * | 2019-11-11 | 2020-02-18 | 广州晶慧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及方法 |
CN110802956B (zh) * | 2019-11-11 | 2021-11-05 | 广州晶慧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68560B (zh) | 2015-10-07 |
JP2014024643A (ja) | 2014-02-06 |
JP6040505B2 (ja) | 2016-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68560B (zh) | 喷墨记录装置 | |
US8374539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 |
CN100372683C (zh) | 图像记录装置 | |
CN101898698A (zh) | 介质进给装置、记录装置 | |
CN102431319A (zh) | 输送装置、记录装置以及输送方法 | |
CN102555533B (zh) | 记录装置 | |
US10850501B2 (en) |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 |
CN105984244A (zh) | 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 | |
CN102189827A (zh) |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
TWI708688B (zh) | 噴墨印刷裝置及噴墨印刷方法 | |
EP2857203B1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 |
US12017449B2 (en) | Medium supply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device | |
CN205471910U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CN106313920A (zh) | 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 |
CN101125493B (zh) | 喷墨记录设备 | |
CN102815099A (zh)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 |
CN102152623B (zh) |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接受方法 | |
CN102126345B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108883633A (zh) |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控制方法 | |
JP2017193140A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 |
JP2014000702A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CN206287665U (zh) | 记录装置 | |
US9579910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 |
CN207088751U (zh) | 张力调节装置及喷墨打印装置 | |
CN102189831B (zh) | 记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