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6345B - 流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26345B CN102126345B CN2010106085039A CN201010608503A CN102126345B CN 102126345 B CN102126345 B CN 102126345B CN 2010106085039 A CN2010106085039 A CN 2010106085039A CN 201010608503 A CN201010608503 A CN 201010608503A CN 102126345 B CN102126345 B CN 1021263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accepting
- butt
- accept
- line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PEPBFCOIJRULGJ-UHFFFAOYSA-N 3h-1,2,3-benzodioxazol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NOOC2=C1 PEPBFCOIJRULG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6460 Alveol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18 DNA micro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9133 Hangov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9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60 aram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35 aromatic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30 carmin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49 in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67 inorganic solven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23 metal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60 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53 poly(benzobisoxazo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30 polya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577 polybenzoxazo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85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流体喷射装置,在使线状的接受部件移动到能接受从喷嘴喷出的流体的接受位置而停止时也能用该接受部件迅速且容易地接受从喷嘴喷出的流体。具有:记录头(25A~25E),具有喷射墨液的喷嘴;能接受从喷嘴喷出的墨液的线部件(39);支持线部件使其按线状延伸的送出部(41)以及卷绕部(42);使线部件位于接受位置并能使线部件位于退避位置的第一、第二移动机构(43、44);和相对于线部件在与线部件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相对移动而抵接于线部件的可动部件(31A~31C),可动部件在第一、第二移动机构使送出部及卷绕部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与线部件抵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的流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作为从形成于流体喷射头的喷嘴对目标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已知喷墨式的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如果在印刷中从特定的喷嘴不喷射墨液(流体)的状态长时间持续的话,则由于墨液的粘度增加和/或固化、尘埃的附着还有气泡的混入等,可能会发生墨液的喷射不良。因此,通常在打印机中,执行基于与印刷无关的控制信号使墨液从喷嘴喷射的冲刷(flushing)。
即,就例如使得记录头沿主扫描方向扫描而进行印刷的串行式的打印机而言,使记录头移动到离开印刷区域的位置,使其朝向配置于其正下方的冲刷槽喷射墨液。另外,就使用与用纸的宽度相对应的大型的记录头的行式记录头型(line head type)打印机而言,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传送用纸的传送带处设置有吸收部件(接受部件)并对该吸收部件喷射墨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9284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的情况下,在冲刷时必须使吸收部件和喷嘴直接相对。因此,在对连续纸等的长条状的用纸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就不能执行冲刷。而且,必须在被配置在用纸之间而被传送的吸收部件与记录头相对的定时进行喷射,因此也存在用纸的尺寸和/或传送速度受到限制这样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对平面形状的吸收部件执行冲刷,所以有可能由于与墨液的喷射相伴的风压使得雾状的墨液飞散而污染打印机内部。
相对于此,提出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使线状的吸收部件在成为用纸与记录头之间的空间区域内移动并使其与喷嘴相对,对在该相对位置停止了的吸收部件从喷嘴喷射墨液,而简单且快速地进行冲刷。
但是,在使吸收部件为线状的情况下,与吸收部件为平面形状的情况相比较,吸收部件中的能够接受墨液的面积减小。而且,在成为用纸和记录头之间的空间区域内移动的线状的吸收部件,在停止于与喷嘴相对的相对位置时,与平面形状的吸收部件相比较容易振动。
因此,在使吸收部件为线状的情况下,由于吸收部件振动,导致吸收部件可能会从能够接受墨液的区域偏离,可能会污染打印机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使线状的接受部件移动到能够接受从喷嘴喷射出的流体的接受位置为止而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用该接受部件迅速且容易地接受从喷嘴喷射出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具有:流体喷射头,其具有喷射流体的喷嘴;能够接受从所述喷嘴喷射出的流体的线状的接受部件;支持该接受部件使其按线状延伸的支持部件;支持部件移动机构,其使该支持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接受部件位于能够接受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所述流体的接受位置,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接受部件位于从所述接受位置偏离的退避位置;和抵接部件,其相对于处于下述状态的所述接受部件在与该接受部件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并抵接于该接受部件,上述状态为通过所述支持部件以按线状延伸的方式被支持的状态,该抵接部件,在所述支持部件移动机构使所述支持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接受部件抵接。
在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动的支持部件在第一位置停止时,被支持于该支持部件的线状的接受部件,可能会因向移动方向的惯性力和接受部件自身的回复力而在接受位置处振动。这一点,根据该构成,在接受部件随着支持部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移动而移动到接受位置时,通过与抵接部件抵接,就能够抑制在接受位置的振动。因此,即使在使线状的接受部件移动到能够接受从喷嘴喷射出的流体的接受位置为止而停止的情况下,仍能够用该接受部件迅速且容易地接受从喷嘴喷射出的流体。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接受部件与所述抵接部件抵接的抵接位置与所述接受位置的距离,比所述抵接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的距离短。
与缓缓移动时相比,迅速移动时的接受部件的振动较大。这一点,根据该构成,即使在从退避位置到抵接位置为止的较长距离内使接受部件迅速移动,在抵接位置处接受部件抵接于其他部件而抑制振动。因此,能够既抑制接受部件的振动,又迅速执行从退避位置向接受位置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接受部件到达所述接受位置之前以及到达之后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接受部件抵接。
根据该构成,在接受部件到达接受位置之前与抵接部件抵接的情况下,能够在抑制了接受部件的振动的状态下使该接受部件到达接受位置。另外,在接受部件到达了接受位置之后与抵接部件抵接的情况下,能够使位于接受位置的接受部件的振动衰减。因此,能够对于到达了接受位置的接受部件迅速地喷射流体。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抵接部件由在与所述接受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上不能移动地配置的固定部件和能够移动地配置的可动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构成,在由固定部件构成的情况下,还具有移动方向变更机构,其在所述接受部件从所述退避位置朝向所述接受位置移动的途中,使该接受部件的移动方向变更为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方向。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通过移动方向变更机构使接受部件的移动方向变更而使其与由固定部件构成的抵接部件抵接的情况下,即使在使由可动部件构成的抵接部件移动而使其与接受部件抵接的情况下,同样能够抑制接受部件的振动。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移动方向变更机构具有与所述接受部件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斜面。
根据该构成,当使支持部件移动时,接受部件沿着斜面而被改变移动方向。因此,能够容易地变更接受部件的移动方向而使接受部件与抵接部件抵接。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接受位置处与所述接受部件抵接。
根据该构成,对于在接受位置停止后的接受部件能够使其与抵接部件抵接,所以能够衰减接受部件的振动。
在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抵接部件,为所述可动部件,设置为在所述接受部件的移动路径上出现/隐没自如。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由可动部件构成的抵接部件出现/隐没自如地在接受部件的移动路径上移动,能够使接受部件和抵接部件抵接而抑制接受部件的振动。而且,在使在接受位置接受了流体的接受部件向退避位置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使其向不与接受部件的移动路径交叉的位置移动,能抑制接受部件与抵接部件的接触,能够降低流体附着于抵接部件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主视模式图。
图2是喷嘴形成面的模式图。
图3是抵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控制部的框图。
图5是位于第二位置的冲刷单元的模式图。
图6是位于第一位置的冲刷单元的模式图。
图7是线部件抵接于喷嘴形成面时的主视模式图。
图8是线部件抵接于喷嘴形成面时的侧视模式图。
图9是线部件抵接于可动部件时的主视模式图。
图10是线部件抵接于可动部件时的侧视模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打印机(流体喷射装置),25...记录头(流体喷射头、抵接部件、固定部件),29...喷嘴,31A~31C...可动部件(抵接部件),39...线部件(接受部件),41...送出部(支持部件),42...卷绕部(支持部件),43...第一移动机构(支持部件移动机构),44...第二移动机构(支持部件移动机构),75...凸轮部件(移动方向变更机构),L1、L2...距离,P1~P4...接受位置,P5...退避位置,P6...抵接位置,R...接受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提及“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时,分别指图1以及图2中箭头所示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下面也称为“打印机”)11具有:用于传送用纸12的传送单元13;和用于对用纸12实施印刷的记录头单元15。
传送单元13具有左右方向长的矩形板状的压板(platen)17。在压板17的右侧配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驱动辊18,该驱动辊18能够由驱动电机19驱动而旋转,另一方面,在压板17的左侧能够旋转地配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从动辊20。而且,在压板17的下侧能够旋转地配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张力辊21。
在驱动辊18、从动辊20以及张力辊21上以包围压板17的方式卷绕有具有多个贯通孔(没有图示)的环状的传送带22。此时,张力辊21由没有图示的弹簧部件朝向下侧被施力,对传送带22提供张力,从而抑制该传送带22的松弛。
而且,通过使得驱动辊18从前侧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地进行驱动,使得从前侧看传送带22在驱动辊18、张力辊21以及从动辊20的外侧沿着顺时针方向环绕移动。另外,用纸12,在处于与压板17的顶面相对的位置时,通过没有图示的吸引机构越过传送带22被向压板17侧吸引,从作为上游侧的左侧朝向作为下游侧的右侧被传送。
另外,在从动辊20的左侧斜上方,设置有用于将未印刷的多张用纸12一张张地按顺序对传送带22上供给的上下一对供纸辊23。另一方面,在驱动辊18的右侧斜上方,设置有用于将印刷后的用纸12一张张地从传送带22上排出的上下一对排纸辊24。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记录头单元15中,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作为流体喷射头的记录头25(25A~25E),以遍及用纸12的宽度方向(前后方向)成为交错状的配置状态的方式被支持于支持板27而设置。而且,在成为各记录头25的底面的喷嘴形成面25a,通过多个喷嘴29形成的沿着前后方向的多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列)的喷嘴列30(30A-30H)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有规则地形成。而且,对于这样构成的各喷嘴列30,按每两列供给同一种墨液(流体),并从喷嘴29喷射。
即,例如对第一、第二喷嘴列30A、30B供给黑色的墨液。另外,同样地对第三、第四喷嘴列30C、30D供给青绿色的墨液,对第五、第六喷嘴列30E、30F供给洋红色的墨液,对第七、第八喷嘴列30G、30H供给黄色的墨液。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记录头单元15中,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的作为抵接部件的第一~第三可动部件31A~31C,以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各记录头25之间的方式被支持于支持板27。而且,在可动部件31A~31C的底面31a,在整个前后方向上形成有与喷嘴列30相同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8个)的凹条32。即,凹条32侧视呈半凹球面状(参照图9),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分别与第一~第八喷嘴列30A~30H相对应。而且,各可动部件31A~31C,设置为能够与升降装置33(参照图4)的驱动相对应地上下移动。
即,如图4所示,在打印机11设置有统一控制打印机11的工作状态的控制部35。该控制部35由数字计算机构成,该数字计算机具有:通过作为中央处理装置发挥作用来执行各种演算的CPU36;和存储各种程序的存储部37。而且,CPU36,基于存储于存储部37的程序控制各记录头25而执行来自各喷嘴29的墨液的喷射控制,并且控制升降装置33的驱动而使可动部件31A~31C上下移动。
另外,如图5所示,打印机11具有冲刷单元40,该冲刷单元40中,伴随冲刷,使得作为线状的接受部件的线部件39接受从喷嘴29喷射的墨液(流体)。
冲刷单元40,具备:以在前后方向上夹着记录头单元15的方式设置的、能够装卸地支持至少1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根)线部件39的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即,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作为支持部件发挥作用,该支持部件支持作为接受部件的线部件39使其按线状延伸。
而且,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通过作为支持部件移动机构的1对移动机构43、44分别能够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因此,两端由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支持的线部件39,能够与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一起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移动机构43具有能够基于第一移动电机46的驱动力而旋转的第一驱动齿轮47和与第一驱动齿轮47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8。在从第一从动齿轮48的中心向右方延伸设置的第一轴49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贯通形成于第一移动台50的螺纹孔的内螺纹相对于该外螺纹啮合。而且,送出部41固定于该第一移动台50。因此,当第一移动电机46被驱动而使第一轴49旋转时,则送出部41与第一移动台50一起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同样地,第二移动机构44具有第二移动电机52、第二驱动齿轮53、第二从动齿轮54、带外螺纹的第二轴55和带内螺纹孔的第二移动台56。而且,通过基于第二移动电机52的驱动力使第二轴55旋转,从而使得固定于第二移动台56的卷绕部42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而且,送出部41具有固定于第一移动台50的第一工作台58。而且,在第一工作台58上,设置有一对卷轴59,该一对卷轴59随着送出电机60(参照图4)的驱动旋转自如,并且旋转自如地设置有各一对第一~第三辊61~63。在各卷轴59,分别能够一体旋转地卷绕有线部件39。而且,该线部件39在被顺次卷挂于第一辊61、第二辊62以及第三辊63之后,分别从送出部41被送出。
另外,第二辊62,以能够旋转的状态被支持于以卷轴59为中心自由摇动的一对臂64的前端侧。另一方面,在臂64的后端侧设置有拉伸弹簧65,对线部件39施加张力。
另一方面,卷绕部42具备固定在第二移动台56的第二工作台67。而且,在第二工作台67上,设置有一对卷绕轴68,该一对卷绕轴68随着回收电机69(参照图4)的驱动而旋转自如,并且旋转自如地设置有各一对的第四辊70、第五辊71。而且,从送出部41送出的一对线部件39,分别被顺次卷挂于第四辊70以及第五辊71,并且被卷绕于卷绕轴68。
另外,一对第三辊63彼此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隔和一对第四辊70彼此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隔,与喷嘴列30的左右方向的间隔相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线部件39的左右方向上的间隔,等于喷射同样的墨液的喷嘴列(例如第一喷嘴列30A、第二喷嘴列30B)在左右方向的间隔。
而且,线部件39的直径(粗细)设定为,比喷嘴形成面25a与用纸12之间的间隙小,而且比喷嘴29的口径大。即,例如在记录头25的喷嘴形成面25a与用纸12之间的间隙为大约2mm、喷嘴29的口径为大约0.02mm的情况下,优选,将线部件39的直径设定为0.2~1mm(喷嘴29的直径的10~50倍)。如果线部件39的直径为喷嘴29的口径的10倍左右,则即使考虑部件的制造误差和/或喷嘴29与线部件39的位置精度,也能够通过线部件39接受墨液。另外,如果线部件39的直径为喷嘴29的口径的50倍左右,能够使其在成为喷嘴形成面25a与用纸12之间的空间区域通过。
另外,如图5所示,在记录头单元15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一对旋转自如的凸轮部件75,该凸轮部件75具有随着凸轮电机73(参照图4)的驱动而在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上出现/隐没自如的凸轮面74(参照图7)。即,凸轮部件75,在第一角度(参照图7)时其凸轮面74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交叉,并且在第二角度(参照图9)时其凸轮面74不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交叉。
而且,如图4所示,CPU36基于存储于存储部37的程序,执行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送出电机60、回收电机69、凸轮电机73的驱动控制。
即,如图5所示,在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位于比记录头单元15靠左侧的位置的状态下,当控制部35驱动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正转时,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向右方移动而位于第一位置。
另外,所谓第一位置,是指如图6所示,使各线部件39在上下方向上与各喷嘴列30相对的位置。即,在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位于第一位置时,线部件39位于能够接受从喷嘴29喷射出的墨液的接受位置。另外,第一位置和接受位置,根据喷嘴列30和线部件39的数量来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8处(在左右方向上位置不同的喷嘴列30的数量除以线部件39的根数而得的商)。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记录头单元15中,与在左侧配置的第一~第三记录头25A~25C的第一、第二喷嘴列30A、30B相对的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成为第一接受位置P1。同样地,与第三、第四喷嘴列30C、30D相对的位置成为第二接受位置P2,与第五、第六喷嘴列30E、30F相对的位置成为第三接受位置P3,与第七、第八喷嘴列30G、30H相对的位置成为第四接受位置P4。
而且,在记录头单元15中,与在右侧配置的第四、第五记录头25D、25E的第一~第八喷嘴列30A~30H分别相对的位置成为第五~第八接受位置(省略图示)。另外,在图6中,图示了线部件39位于第六接受位置的状态。
而且,在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当控制部35驱动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逆转时,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向左方向移动而位于第二位置。另外,所谓第二位置,是指如图5所示,使各线部件39在上下方向上不与喷嘴列30相对的位置。即,在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位于第二位置时,线部件39位于从第一~第四接受位置P1~P4以及第五~第八接受位置偏离的退避位置P5(参照图7)。
下面,对于上述构成的打印机11的作用,尤其是着眼于冲刷时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在除了冲刷时之外位于第二位置。即,线部件39在除了冲刷时之外位于退避位置P5。另外,凸轮部件75的转动角度被设定为使凸轮面74配置于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相交叉的位置的第一角度。
而且,当在打印机11中开始印刷时,控制部35基于印刷数据对每个喷嘴29制定墨液的喷射定时,并且基于该喷射定时喷射墨液。于是,对被支持于传送带22而被传送的用纸12实施印刷。
但是,如果长时间没有从喷嘴29喷射墨液,则喷嘴29内的墨液粘度会增加,可能会引起喷射不良。因此,控制部35执行冲刷,即按预定时间在不同于印刷的喷射定时喷射墨液。
具体而言,控制部35驱动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正转而使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向右方移动。于是,被支持于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的线部件39也向右方移动。
此时,如图7以及图8所示,凸轮部件75变为第一角度,因此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与凸轮面74交叉。因此,线部件39搭到凸轮面74的斜面上、在与线部件39延伸的前后方向交叉的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抵接于第一~第三记录头25A~25C的喷嘴形成面25a。即,线部件39的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喷嘴列30的范围、且与喷嘴列30相对而能够接受墨液的接受区域R(参照图5),抵接于喷嘴形成面25a。由此,记录头25作为固定部件以及抵接部件发挥作用,并且凸轮部件75作为移动方向变更机构发挥作用。另外,即使在线部件39搭到凸轮面74上、移动路径变化了的情况下,被拉伸弹簧65施力的第二辊62移位,因此能减低过度的张力施加于线部件39的可能性。
而且,如图7所示,通过凸轮部件75而改变了移动方向的线部件39抵接于喷嘴形成面25a的抵接位置P6设定为,使得相比于抵接位置P6与退避位置P5的距离L1,抵接位置P6与第一接受位置P1的距离L2较短。
之后,控制部35,以使得线部件39位于与执行冲刷的第一、第二喷嘴列30A、30B相对应的第一接受位置P1的方式,停止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的驱动,使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位于第一位置。而且,控制部35,驱动凸轮电机73使凸轮部件75旋转为第二角度。于是,凸轮面74退避到不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交叉的位置。
另外,控制部35,驱动控制升降装置33而使可动部件31A~31C下降,使其在与线部件39延伸的前后方向交叉的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于是,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第一、第二可动部件31A、31B的形成于底面31a的凹条32与位于第一接受位置P1的线部件39以接触的方式抵接。即,可动部件31A~31C设置在各记录头25之间而与线部件39抵接,所以在位于两端被支持于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的线部件39的中央部分的接受区域R处抵接。另外,在第一、第二可动部件31A、31B与线部件39在第一接受位置P1抵接的情况下,抵接位置P6和第一接受位置P1为同一位置。因此,相比于抵接位置P6与退避位置P5的距离,抵接位置P6与第一接受位置P1的距离较短。
进而,控制部35控制记录头25,从第一、第二喷嘴列30A、30B喷射墨液。另外,线部件39,在到达第一接受位置P1之前抵接于喷嘴形成面25a而抑制了振动的发生,并且停止在第一接受位置P1后与可动部件31A~31C抵接而使得振动衰减。因此,从第一、第二喷嘴列30A、30B喷射出的墨液,被位于第一、第二喷嘴列30A、30B的下方的线部件39接受。
之后,控制部35驱动控制升降装置33使可动部件31A~31C上升,并且驱动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逆转,使位于第一位置的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向左方移动而向第二位置移动。因此,位于第一接受位置P1的线部件39,向退避位置P5移动。另外,此时凸轮部件75变为第二角度,因此凸轮面74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避开。因此,线部件39在维持其移动方向不变的状态下向退避位置移动。在移动到退避位置P5并停止时,线部件39振动,但在退避位置P5不接受墨液,所以即使振动也没有大问题。而且,控制部35,驱动送出电机60和回收电机69将接受了墨液的线部件39的接受区域R卷绕到卷绕轴68上,并且从卷轴59送出成为线部件39的新的接受区域R的部分。
另外,在执行全部的喷嘴列30的冲刷的情况下,控制部35从线部件39位于第一接受位置P1的状态起进一步驱动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正转,使线部件39向第二接受位置P2移动。然后,控制部35驱动控制升降装置33使可动部件31A~31C下降,使线部件39与第一、第二可动部件31A、31B抵接。然后,控制部35控制第一~第三记录头25A~25C,使得从第三、第四喷嘴列30C、30D喷射墨液。于是,墨液由在被抑制了振动的状态下位于第三、第四喷嘴列30C、30D的下方的线部件39接受。之后,使可动部件31A~31C上升。
下面,同样,控制部35控制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使线部件39顺次位于第三、第四接受位置P3、P4以及第五~第八接受位置,并且驱动控制升降装置33使得可动部件31A~31C抵接。接着,控制部35控制记录头25,使得从与线部件39相对的喷嘴列30喷射墨液而执行冲刷。
而且,如果执行了全部的喷嘴列30的冲刷,则控制部35驱动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使其逆转,使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向第二位置移动,并且使线部件39位于退避位置P5。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下面的效果。
(1)在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在第一位置停止时,被支持于该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的线部件39,由于向移动方向的惯性力和线部件39自身的回复力,可能会在接受位置振动。这一点,在线部件39随着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移动而移动到第一接受位置P1时,通过与记录头25以及第一、第二可动部件31A、31B抵接,能够抑制其在第一接受位置P1处的振动。因此,即使在线部件39移动到能够接受从喷嘴29喷射出的墨液的接受位置为止而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用该线部件39迅速且容易地接受从喷嘴29喷射出的墨液。
(2)与缓缓移动时相比,快速移动时线部件39的振动要大。这一点,即使在从退避位置P5到抵接位置P6为止的较长距离中使线部件39快速移动,线部件39与记录头25和可动部件31A~31C在抵接位置P6处抵接,抑制了振动。因此,能够一边抑制线部件39的振动,一边快速进行从退避位置P5向第一接受位置P1的移动。
(3)线部件39在到达第一接受位置P1之前与记录头25抵接,从而能够在抑制了线部件39的振动的状态下使线部件39到达第一接受位置P1。另外,线部件39在到达第一接受位置P1之后与可动部件31A~31C抵接,从而能够使位于第一接受位置P1的线部件39的振动衰减。因此,能够对到达第一接受位置P1的线部件39快速地喷射墨液。
(4)通过利用凸轮部件75变更线部件39的移动方向而使其与记录头25抵接,能够抑制线部件39的振动。另外,通过使可动部件31A~31C移动而使其抵接于线部件39,能够抑制线部件39的振动。
(5)当使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移动时,线部件39沿着凸轮面74改变移动方向。因此,能够容易地改变线部件39的移动方向而使线部件39与记录头25抵接。
(6)能够使可动部件31A~31C相对于在第一接受位置P1停止后的线部件39抵接,所以能够衰减线部件39的振动。
(7)通过使可动部件31A~31C在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上出现/隐没自如地移动,能够使线部件39与可动部件31A~31C抵接,抑制线部件39的振动。而且,在使在第一接受位置P1接受了墨液的线部件39向退避位置P5移动时,使可动部件31A~31C向不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交叉的位置移动,由此能够抑制线部件39与可动部件31A~31C的接触,能够降低墨液附着于可动部件31A~31C的可能性。
(8)通过将凸轮面74设置得相对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出现/隐没自如,能够变换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即,例如在使线部件39从退避位置P5向第一接受位置P1移动的情况下,凸轮部件75为第一角度而使凸轮面74位于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交叉的位置。于是,变更线部件39的移动方向,能够使线部件39与记录头25抵接。另一方面,在使线部件39从第一接受位置P1向退避位置P5移动的情况下,凸轮部件75为第二角度而使凸轮面74位于不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交叉的位置。于是,线部件39也能够不与记录头25抵接地向退避位置P5移动。因此,在使线部件39从退避位置P5向第一接受位置P1移动的情况下,能够使其与记录头25抵接而抑制振动。而且,在使在第一接受位置P1接受了墨液的线部件39向退避位置P5移动的情况下,抑制其与凸轮面74接触,能够降低墨液附着于凸轮面74的可能性。
(9)离送出部41以及卷绕部42的距离越远,线部件39振动时的振幅就越大。这一点,由于记录头25以及可动部件31A~31C抵接于线部件39的接受区域R,所以在振幅变大的线部件39的中央附近与线部件39抵接。因此,能够高效地使线部件39的振动衰减。
(10)可动部件31A~31C,在与线部件39接触的部分形成有凹条32,所以,与和平面部分抵接的情况相比,与线部件39抵接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通过使线部件39与凹条32抵接,能够提高振动的衰减效果。而且,即使在线部件39的停止位置偏离的情况下,与可动部件31A~31C抵接的线部件39沿着凹条32而移动,能够使线部件39与各喷嘴列30相对。因此,即使第一、第二移动电机46、52的精度低,也能够使线部件39位于接受位置。
(11)线部件39在成为喷嘴形成面25a与用纸12之间的空间区域中移动,所以不管用纸12的传送定时怎样都能够执行冲刷。另外,即使在对连续供给的长条的连续纸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冲刷。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以下的变形。
可以设置执行接受了墨液的线部件39的清洗的清洗机构,再次将暂时卷绕于卷绕部42的线部件39向送出部41侧送出而执行冲刷。
可以将线部件39的退避位置P5在与记录头25的喷嘴形成面25a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位置,设置得比用纸12的传送路径靠下方。即,从喷嘴29排出的墨液变为雾状,所以在线部件39位于从喷嘴形成面25a离开的位置的情况下,即使线部件39与喷嘴列30相对也不能接受墨液。因此,可以使线部件39在比用纸12的传送路径靠下方的退避位置和比用纸12的传送路径靠上方的接受位置之间移动。另外,作为能够将线部件39配置得比用纸12的传送路径靠下方的打印机,例如可以不使用传送带22而用供纸辊23和排纸辊24来传送用纸12。另外,也可以在传送带22和/或压板17设置收置槽和/或收置孔而收置线部件39。另外,线部件39没有必要在整个记录头单元15的前后方向的范围内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与各记录头25相对应的宽度。
只要具有可动部件31A~31C和凸轮部件75中的至少一方即可。即,在线部件39从退避位置P5向接受位置移动的情况下,只要其与可动部件31A~31C和记录头25中的至少一方抵接,就能够抑制位于接受位置的线部件39的振动。线部件39从抵接于记录头25的状态向接受位置P1的移动距离短,所以即使线部件39移动而振动,其振幅也小,在接受墨液这方面没有问题。
控制部35,仅在线部件39从退避位置P5向接受位置P1移动的情况下才控制升降装置33,使可动部件31A~31C与线部件39抵接,在各接受位置之间可以使可动部件31A~31C不与线部件39抵接。即,线部件39以与记录头25或可动部件31A~31C抵接而抑制了振动的状态位于接受位置。而且,各接受位置之间的距离L3(参照图7),比退避位置P5与抵接位置P6之间的距离L1短,所以即使线部件39在接受位置之间移动而振动,其振幅也小,与其从退避位置P5向接受位置移动时相比,该振幅迅速衰减。
可动部件31A~31C可以按每个喷嘴列30或每个执行冲刷的单位(例如2列)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另外,可动部件31A~31C只要以与至少一个喷嘴列30相对应的方式设置即可。即,例如可以将可动部件31A~31C固定于送出部41以及卷绕部42中的至少一方,能够移动地设置。
可以在可动部件31A~31C不形成凹条32,使平面部分抵接于线部件39。另外,凹条32的形状,能够任意变更为侧视U形、V形等,与线部件39的接触面积越大就越能提高振动的衰减效果。另外,也可以将与线部件39抵接的抵接部设定得从底面31a突出。
可动部件31A~31C,只要能够相对于线部件39转换抵接状态和非抵接状态,就能够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上使其向任意的方向移动。
可以设置多个凸轮部件75,与执行冲刷的喷嘴列30相应地变更抵接位置P6。
凸轮部件75,可以将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变更为下方,使线部件39与用纸12或传送带22抵接。即,将变更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的斜面作为凸轮面74设置,所以能够使线部件39从退避位置P5向接受位置移动的路径与从接受位置向退避位置P5移动的路径不同。因此,通过将接受墨液之前的干净的线部件39的移动方向向下侧变更而使其抵接于用纸12或传送带22,从而能够在抑制了线部件39的振动的状态下使该线部件39位于接受位置。另外,在使线部件39从接受位置向退避位置P5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使凸轮面74退避至不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相交叉的位置,从而能够减低附着有墨液的线部件39污染用纸12和传送带22的可能性。
可以使线部件39在接受区域R以外的区域与抵接部件抵接,该区域是在该线部件39延伸的方向上比记录头25靠送出部41或卷绕部42侧的区域。即,即使在使凸轮部件75作为抵接部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线部件39的振动。另外,凸轮部件75可以设置在各记录头25之间的位置。
也可以通过使送出部41和卷绕部42上下移动,使线部件39抵接。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凸轮部件75抵接于线部件39而变更线部件39的移动方向,但例如可以将凸轮部件75设置在送出部41以及卷绕部42的下方并按每个冲刷单元40使其上下移动。
可以在记录头25的喷嘴形成面25a形成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交叉的凸部,线部件39随着移动而抵接于凸部。
可以将可动部件31A~31C设置于退避位置P5与接受位置之间的位置,对于移动途中的线部件39使其抵接。
凸轮部件75,可以抵接于位于并停止于接受位置的线部件39而变更该线部件39的位置,使其与记录头25抵接。
移动方向变更机构,可以是以至少一个面与线部件39的移动路径倾斜交叉的方式固定的板部件和/或棒部件。
可以将线部件39仅设置与接受区域R相对应的长度,将其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地支持于不具有送出以及卷绕功能的支持部件。
可以将送出部41以及卷绕部42固定配置,使第三辊63以及第四辊70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即,当第三辊63以及第四辊70向右方移动时,线部件39也和第三辊63以及第四辊70一起向右方移动。而且,优选,除了第三辊63以及第四辊70的控制外,对送出电机60或回收电机69进行旋转控制。即,通过对送出电机60和回收电机69进行旋转控制,调整张力,能够抑制线部件39与第三辊63以及第四辊70分离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抑制由于施加过度的张力所导致的线部件39的损伤的可能性。此时,第三辊63以及第四辊70作为支持部件发挥作用。另外,作为使第三辊63以及第四辊70、送出部41、卷绕部42移动的支持部件移动机构,可以使用齿条和小齿轮、螺线管、凸轮机构等。
线部件39,能够使用例如丝织物、棉织物等的纤维和/或聚酰胺(例如尼龙)和/或聚酯等的合成纤维、不锈钢等金属等来形成。即,能够由例如施加了亲水性涂层的尼龙、芳香族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芳酯、PBO(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商品名为Zylon)等的纤维、或者包含这些纤维中的多种的复合纤维来形成。更加具体而言,由上述纤维或复合纤维形成的纤维束,通过多根捻合或捆束起来就能够形成线部件39。而且,在捻合多根纤维束形成线部件39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纤维束之间保持墨液,能够使墨液的可接受量增加。另外,也可以使用伸缩性优异的例如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线部件39,也可以通过形成为例如螺旋状来获得伸缩性。而且,线部件39,不仅可以在纤维间吸收附着的墨液,而且可以通过表面张力和/或静电力接受墨液。
记录头单元15,不仅可以是将多个记录头25交错状配置的单元,还可以具有与用纸12的宽度方向相对应的长条状的1个记录头。另外,打印机11不限定于行式的,也可以适用于具有能够移动的记录头25的串行式的打印机、横向(lateral)式的打印机。即,也可以使记录头25向冲刷单元40的位置移动而执行冲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流体喷射装置具体化为喷墨式的打印机11,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排出墨液以外的其他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具有排出微量的液滴的流体喷头等的各种流体喷射装置。另外,所谓液滴是指从上述流体喷射装置排出的流体的状态,包括拖尾呈粒状、泪滴状、丝线状的流体。另外,这里所说的流体,只要是流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那样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处于液相或气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那样的流体状态,而且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流体,还包括溶媒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包括颜料和/或金属微粒等固形物的功能材料的微粒所成的物质等。另外,作为流体的代表例,可以举出在上述实施例的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的墨液、液晶等。这里,所谓墨液,包括一般性的水性墨液、油性墨液以及凝胶墨液(gelink)、热熔墨液(hot melt ink)等的各种流体组成物。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可以是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方式包含例如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和/或色材料等的材料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的流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吸管使用的喷射作为试样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而且,也可以采用在时钟、相机等精密机械中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所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对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的透明树脂液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的蚀刻液的流体喷射装置。而且,也能够在这些之中的任一种流体喷射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接下来,对于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能够把握的技术思想作如下附加说明。
(1)技术方案5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为设置于能够旋转的凸轮部件的凸轮面。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斜面的位置相对于接受部件的移动路径出现/隐没自如,能够转换接受部件的移动路径。即,例如在使接受部件从退避位置向接受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使斜面位于与移动路径交叉的位置而改变接受部件的移动方向,能够使接受部件与抵接部件抵接。另一方面,在使接受部件从接受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使斜面位于不与移动路径交叉的位置,能够使接受部件不与抵接部件抵接地向退避位置移动。因此,在使接受部件从退避位置向接受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能够使其与抵接部件抵接而抑制振动。而且,在使在接受位置接受了流体的接受部件向退避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与凸轮面的接触而减少流体附着于凸轮面的可能性。
(2)技术方案1至7以及技术思想(1)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件抵接于在所述接受部件位于所述接受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喷嘴相对而能够接受流体的所述接受部件的接受区域。
接受部件振动时的振幅,距离支持部件越远就越大。这一点,根据该构成,由于抵接部件抵接于接受部件的接受区域,所以在振幅变大的接受部件的中央附近与接受部件抵接。因此,能够高效地使接受部件的振动衰减。
Claims (7)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体喷射头,其具有喷射流体的喷嘴;
能够接受从所述喷嘴喷射出的流体的线状的接受部件;
对该接受部件以使其按线状延伸的方式进行支持的支持部件;
支持部件移动机构,其使该支持部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使所述接受部件位于能够接受从所述喷嘴所喷射的所述流体的接受位置,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位置使所述接受部件位于从所述接受位置偏离的退避位置;和
抵接部件,其相对于处于下述状态的所述接受部件在与该接受部件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抵接于该接受部件,该状态为:通过所述支持部件以按线状延伸的方式被支持的状态,
在该抵接部件沿着所述接受部件的延伸方向形成有凹条,
在所述支持部件移动机构使所述支持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件的所述凹条与所述接受部件以接触的方式进行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受部件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件的抵接位置与所述接受位置的距离,比所述抵接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的距离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接受部件到达所述接受位置之前以及到达之后的至少一方,抵接于所述接受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由在与所述接受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上以不能移动的方式配置的固定部件和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的可动部件的至少一方构成,在由固定部件构成时,还具有移动方向变更机构,该移动方向变更机构在所述接受部件从所述退避位置朝向所述接受位置移动的途中,使该接受部件的移动方向变更为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方向变更机构具有与所述接受部件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接受位置与所述接受部件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件,为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接受部件的移动路径上以出现/隐没自如的方式设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95640/2009 | 2009-12-25 | ||
JP2009295640A JP2011131193A (ja) | 2009-12-25 | 2009-12-25 | 流体噴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26345A CN102126345A (zh) | 2011-07-20 |
CN102126345B true CN102126345B (zh) | 2013-11-06 |
Family
ID=44187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0850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6345B (zh) | 2009-12-25 | 2010-12-23 | 流体喷射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70710B2 (zh) |
JP (1) | JP2011131193A (zh) |
CN (1) | CN1021263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2387A (zh) * | 2012-10-19 | 2013-01-09 |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喷墨印刷设备 |
JP7415490B2 (ja) * | 2019-11-29 | 2024-01-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における吐出制御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69456A (en) * | 1981-08-26 | 1983-01-18 | Pitney Bowes Inc. | Cleaning device for writing heads used in ink jet recorders and printers |
US5557307A (en) * | 1994-07-19 | 1996-09-17 |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 Continuous cleaning thread for inkjet printing nozzle |
US5557306A (en) * | 1992-12-16 | 1996-09-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jet printer with a cleaning apparatus for removing hardened ink from a nozzle plate of a print head |
US5847674A (en) * | 1996-05-02 | 1998-12-08 |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optimum print quality in an ink jet printer after periods of inactivity |
CN101590731A (zh) * | 2008-05-26 | 2009-12-02 | 索尼株式会社 | 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控制该液体排出装置的方法 |
CN102029787A (zh) * | 2009-10-07 | 2011-04-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流体喷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89989B1 (en) * | 1993-04-12 | 2001-02-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mbroidering using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
US5790146A (en) * | 1995-12-04 | 1998-08-04 | Xerox Corporation | Fluid applicator for maintenance of liquid ink printers |
JP4790107B2 (ja) | 2000-10-13 | 2011-10-12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 |
US7562961B2 (en) * | 2003-09-22 | 2009-07-21 | Fujifilm Corporation |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discharge method |
JP3801604B2 (ja) | 2003-09-22 | 2006-07-26 |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予備吐出方法 |
US7401885B2 (en) | 2004-08-23 | 2008-07-22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roplet discharge apparatus |
KR20080114006A (ko) | 2007-06-26 | 2008-12-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잉크젯 프린터의 노즐칩 세척장치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잉크젯프린터 |
JP2009248333A (ja) * | 2008-04-01 | 2009-10-29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 |
JP2009279764A (ja) * | 2008-05-19 | 2009-12-03 | Seiko Epson Corp | 流体噴射装置 |
US8888230B2 (en) | 2008-11-13 | 2014-11-1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2009
- 2009-12-25 JP JP2009295640A patent/JP2011131193A/ja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12-22 US US12/975,598 patent/US8770710B2/en active Active
- 2010-12-23 CN CN2010106085039A patent/CN10212634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69456A (en) * | 1981-08-26 | 1983-01-18 | Pitney Bowes Inc. | Cleaning device for writing heads used in ink jet recorders and printers |
US5557306A (en) * | 1992-12-16 | 1996-09-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jet printer with a cleaning apparatus for removing hardened ink from a nozzle plate of a print head |
US5557307A (en) * | 1994-07-19 | 1996-09-17 |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 Continuous cleaning thread for inkjet printing nozzle |
US5847674A (en) * | 1996-05-02 | 1998-12-08 |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optimum print quality in an ink jet printer after periods of inactivity |
CN101590731A (zh) * | 2008-05-26 | 2009-12-02 | 索尼株式会社 | 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控制该液体排出装置的方法 |
CN102029787A (zh) * | 2009-10-07 | 2011-04-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流体喷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770710B2 (en) | 2014-07-08 |
JP2011131193A (ja) | 2011-07-07 |
US20110157287A1 (en) | 2011-06-30 |
CN102126345A (zh) | 2011-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29787B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102139569B (zh) | 流体喷射装置以及维护方法 | |
CN102398416A (zh) |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 |
CN102139571B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102126345B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101352968B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CN102152623B (zh) |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接受方法 | |
CN102180004B (zh) |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接受方法 | |
CN102514371A (zh) | 记录装置 | |
CN102152637B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102189772B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102079171A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US8511792B2 (en) |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US8517507B2 (en) |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CN102259498B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101734015B (zh) | 流体喷射装置 | |
CN102233745A (zh) | 记录装置 | |
US8888234B2 (en) |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US20110080446A1 (en) |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CN102555451A (zh) |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 |
US20110080448A1 (en) |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JP2012106458A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 |
JP2011194601A (ja) | 流体噴射装置 | |
JP2011240580A (ja) | 流体噴射装置 | |
JP2011245728A (ja) | 流体噴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