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9171A - 流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9171A
CN102079171A CN2010105366815A CN201010536681A CN102079171A CN 102079171 A CN102079171 A CN 102079171A CN 2010105366815 A CN2010105366815 A CN 2010105366815A CN 201010536681 A CN201010536681 A CN 201010536681A CN 102079171 A CN102079171 A CN 102079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piece
aforementioned
nozzle
nozzle rows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66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泽久
林贵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79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9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41J2/1742Open waste ink collectors, e.g. ink receiving from a print head above the collector during borderless print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其中,若成为冲洗模式,则吸收部件12沿着扫描方向R从一端侧RS至另一端侧RE,以一定的速度中途不停止地进行移动(扫描)。在这样的吸收部件12的扫描的过程中,在吸收部件12到达了与喷嘴列L重合的位置,则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对于沿着扫描方向R移动中的吸收部件12进行冲洗工作。吸收部件12吸收从喷嘴列L喷射(冲洗)的流体(墨)。

Description

流体喷射装置
2009年11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252768、2010年1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012983的整体公开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喷射装置,具体地涉及记录头的冲洗工作。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对记录纸(介质)喷射墨滴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广为已知。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存在着以下问题:由于墨从记录头的喷嘴蒸发所引起的墨的增稠和/或固化、尘埃的附着、进而气泡的混入等,在喷嘴中会发生堵塞,导致印刷不良。因此,通常,打印机,在对于记录纸的喷射之外,进行使喷嘴内的墨强制地排出的冲洗工作。
在扫描型的打印机中,使记录头移动到记录区域以外的区域而进行冲洗工作,但是在具备记录头被固定了的行式头的打印机中,不能在冲洗工作时使记录头移动。因此,例如,考虑向在记录纸的输送带的表面设置的吸收部件排出墨的方法(特开2005-119284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会产生下述问题:由于在输送带上按照记录纸的尺寸以等间隔配置有多个吸收件,所以在冲洗时必须以记录纸间的间隙为目标喷射墨,会对记录纸的尺寸和/或输送速度产生制约。此外,如果对平面形状的吸收件进行冲洗,则由于与墨滴的排出相伴的风压,雾状的墨会扩散,也有可能污染记录纸和/或输送带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几种方式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实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以简单的结构可以在短时间进行清洗(冲洗)工作的流体喷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几种方式提供以下的流体喷射装置。
即,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具备在与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嘴列,该流体喷射装置具备:线状的吸收部件,其相对于前述喷嘴列平行或者以预定的角度倾斜而伸展架设;第一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吸收部件及前述喷嘴列的至少一方在与前述喷嘴列交叉的方向相对移动;以及控制单元,其边进行由前述第一移动单元实现的移动,边进行使流体从与前述吸收部件相对的前述喷嘴选择性地向前述吸收部件喷射的冲洗工作。
前述吸收部件的数量可以比前述喷嘴列少。
可以还具备:检测单元,其检测与前述吸收部件相对的前述喷嘴;其中,前述控制单元,参照使用前述检测单元预先生成的、存储有各个喷嘴的喷射定时的喷射定时数据,进行冲洗工作时的各喷嘴的喷射控制。
此外,可以还具备:检测单元,其检测与前述吸收部件相对的前述喷嘴;其中,前述控制单元,在冲洗工作时,输出相对于前述吸收部件依次相对的喷嘴的位置信息,基于从前述检测单元实时地输出的前述位置信息,选择性地仅使与前述吸收部件相对的前述喷嘴喷射流体。
优选地,具备:第二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吸收部件沿着其伸展架设方向移动。
优选地,前述第二移动单元,具备能够卷绕前述吸收部件的旋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流体喷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的底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仰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及冲洗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看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头单元和冲洗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所具备的吸收部件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冲洗工作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冲洗工作的说明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冲洗工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记录头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冲洗工作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冲洗工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的流体吸收的检测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图12中的电压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成为可以辨识的大小,适宜改变了各部件的比例尺。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作为本发明的流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备头单元2、输送记录纸(介质)的输送装置3、供给记录纸的供纸单元4、排出由头单元2进行了印刷的记录纸的排纸单元5以及对头单元2进行维护处理的维护装置10。
输送装置3,以在与构成头单元2的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参照图2)之间隔开预定的间隔的状态保持记录纸。输送装置3具备驱动滚轴部31、从动滚轴部32和在该滚轴部31、32之间架设旋转的、包括多个带的输送带部33。此外,在输送装置3的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排纸单元5侧),在与排纸单元5之间,设置有保持记录纸的保持部件34。
驱动滚轴部31,其旋转轴方向的一端侧连接至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由驱动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驱动滚轴部31的旋转动力被传递至输送带部33,对输送带部33进行旋转驱动。在驱动滚轴部31与驱动电动机之间根据需要设置传动齿轮。从动滚轴部32,是所谓的自由滚轴,其支持输送带部33并且从动于输送带部33(驱动滚轴部31)的旋转驱动而旋转。
排纸单元5具备排纸用滚轴51和保持通过排纸用滚轴51输送的记录纸的排纸托盘52。
图2是表示头单元2的底面侧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头单元2具有行状的记录头21(流体喷射头)和支持该记录头21的安装板22。
记录头21遍及头单元2的有效印刷宽度而形成,其具备排出墨的多个喷嘴24。并且,排出同一种(例如黑色B、品红色M、黄色Y、蓝绿色C)墨的喷嘴24,在记录头21的延伸方向排列,构成1个喷嘴列L。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备记录头21,该记录头21具有包括喷射墨的多个喷嘴24的喷嘴列L。
更详细地,记录头21具有4列与4色(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Bk))对应的喷嘴列(L(Y)、L(M)、L(C)、L(Bk))。在各喷嘴列(L(Y)、L(M)、L(C)、L(Bk))中,构成该喷嘴列(L(Y)、L(M)、L(C)、L(Bk))的喷嘴24,在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交差的水平方向排列,更优选地在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排列。
如图2所示,头单元2其记录头21配置于在安装板22形成的开口部25内。具体地,通过将记录头21螺纹止动在安装板22的背面22b侧,喷嘴面23配置为经由上述开口部25从安装板22的表面22a侧突出的状态。此外,头单元2,其上述安装板22固定于未图示的滑架,由此构成为可以移动到后述的维护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头单元2,通过上述未图示的滑架可以在记录位置与维护位置之间移动。在此,所谓记录位置,是与输送装置3相对且对记录纸进行记录的位置。另一方面,所谓维护位置,是从输送装置3上退避开的位置、是与维护装置10所具备的盖单元6(参照图1)相对的位置。在该维护位置,实施对于头单元2的维护处理(吸引处理、擦拭处理)。
返回到图1,维护装置10构成为具有对头单元2进行吸引处理的盖单元6和对头单元2进行冲洗工作的冲洗单元11。
盖单元6,是进行对上述头单元2的封盖和/或吸引工作等维护处理的单元,其具有与记录头21对应的盖部61。该盖单元6配置在从头单元2的记录区域离开的位置。
盖部61构成为可以与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接触。该盖部61通过相对于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分别紧密附着,可以良好地进行封盖,并且在吸引工作中能够良好地进行使墨从喷嘴面23排出的吸引工作。
此外,如图1所示,盖单元6具有在拂拭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的擦拭处理时使用的擦拭部件63。
图3是从输送装置3侧看头单元2和冲洗单元11的立体图。此外,图4是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看头单元2和冲洗单元11的示意图。
如这些图3、4所示,冲洗单元11具备吸收在冲洗工作时排出的墨的吸收部件12和支持该吸收部件12的支持机构9。
吸收部件12是吸收从各喷嘴24排出的墨的线状部件,其沿着各色的喷嘴24排列构成的喷嘴列(L(Y)、L(M)、L(C)、L(Bk))延伸,位于喷嘴面23与记录纸的输送区域之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仅设置一条上述的吸收部件12。即,吸收部件12的数量比喷嘴列L少。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关于可以优选地使用的吸收部件12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吸收部件12例如包含SUS304、尼龙、施加了亲水性涂层的尼龙、芳族聚酰胺、绢、绵、聚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芳基化合物、ザイロン(商品名)等纤维或包含这些物质中的多种的复合纤维。
更详细地,通过将多条由上述纤维或复合纤维形成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或捆扎在一起,可以形成吸收部件12。
图5是表示吸收部件12的一例的示意图,(a)是剖面图,(b)是俯视图。如该图所示,吸收部件12,例如通过将2条(多条)由纤维形成的纤维束12a捻合在一起而形成。如图5所示,在通过捻合多条纤维束12a而形成吸收部件12的情况下,在形成于纤维束12a之间的沟部12b中也可以保持墨,能够使吸收部件12的墨吸收量增加。
此外,作为一例,优选地能够使用下述线状部件作为吸收部件12:将多条包含SUS304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多条包含尼龙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多条包含施加了亲水性涂层的尼龙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多条包含芳族聚酰胺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多条包含绢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多条包含绵的纤维束捻合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包含ベリ一マ(商品名)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包含ソアリオン(商品名)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包含ハミロン03T(商品名)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包含ダイニ一マハミロンDB-8(商品名)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包含ベクトランハミロンVB-30(商品名)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包含ハミロンS-5コアケブラ一スリ一ブポリエステル(商品名)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包含ハミロンS-212コアカブラ一スリ一ブポリエステル(商品名)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包含ハミロンSZ-10コアザイロンスリ一ブポリエステル(商品名)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将包含ハミロンVB-3ベクトラン(商品名)的纤维束捆扎在一起而成的线状部件。
使用了尼龙纤维的吸收部件12,由于通过作为通用水系而广泛使用的尼龙形成,所以成为低价格的部件。
使用了SUS材料的金属纤维的吸收部件12,由于耐腐蚀性优异所以可以吸收多种墨,并且由于与树脂比较耐磨耗性高所以可以实现反复的使用。
使用了超高分子聚乙烯的吸收部件12,切断强度以及耐药品性高,成为抗有机溶剂和/或酸、碱强的部件。这样,使用了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的吸收部件12,由于切断强度高,所以可以由强的张力拉伸,能够抑制挠曲。因此,例如,在使吸收部件12的直径变粗而使吸收容量增加、此外不使吸收部件12的直径变粗的情况下,能够使从记录头21到记录纸的输送区域为止的距离变短而使印刷精度提高。此外,对于使用了ザイロン和/或芳族聚酰胺纤维的吸收部件12,也能够期待与使用了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的吸收部件12同样的效果。
使用了绵纤维的吸收部件12,成为墨吸收性优异的部件。
在这样的吸收部件12中,所滴落的墨,由于表面张力而保持在形成于纤维间及纤维束12a间的沟部12b(参照图5),由此成为被吸收了的状态。
此外,滴落到吸收部件12的表面的墨,其一部分直接浸透到吸收部件12的内部,剩余部分顺着形成于纤维束12a间的沟部12b流动。并且,浸透到了吸收部件12的内部的墨,一部分在吸收部件12的内部缓慢地在吸收部件12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分散保持在吸收部件12的延伸方向。顺着吸收部件12的沟部12b流动的墨,边顺着沟部12b流动边其一部分缓慢地浸透到吸收部件12的内部,剩余部分则残存于沟部12b,由此分散保持在吸收部件12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说,滴落到吸收部件12的表面的墨,并不是全部留在所滴落的位置,而是分散到所滴落的位置的周围而被吸收。
另外,实际在打印机1中设置的吸收部件12的形成材料,考虑吸墨性、保持墨性、拉伸强度、耐墨性、成形性(起毛和/或绽线的发生量)、扭曲性、成本等而进行选择。
此外,吸收部件12的墨吸收量,是在吸收部件12的纤维间能够保持的墨量与在沟部12b中能够保持的墨量的合计。因此,以考虑吸收部件12的更换频率等而使该墨吸收量与通过冲洗而排出的墨量相比充分大的方式,选择吸收部件12的形成材料。
另外,在吸收部件12的纤维间能够保持的墨量以及在沟部12b中能够保持的墨量,能够通过墨与纤维的接触角、依赖于墨的表面张力的纤维间隙的毛细管力来规定。也就是说,通过由细的纤维形成,纤维间的间隙变多,作为整体、纤维的表面积增加,由此即使吸收部件12的剖面面积相同,吸收部件12也可以吸收更多量的墨。因此,为了更多地获得纤维间的间隙,作为形成纤维束12a的纤维,也可以使用超细纤维(极细纤维)。
但是,吸收部件12的墨保持力,由于纤维间的间隙变大、毛细管力降低而降低。因此,纤维间的间隙,需要设定为吸收部件12的墨保持力不会因吸收部件12的移动而使墨滴落的程度。
此外,吸收部件12的粗细,以满足上述的墨吸收量的方式而设定。具体地,例如,吸收部件12的粗细,设定为0.3~1.0mm,更优选地设定为0.5mm左右。
但是,为了防止与记录头21及记录纸的接触,吸收部件12的粗细,设定为其剖面最大尺寸小于等于下述尺寸,即该尺寸是将从记录头21到记录纸的输送区域为止的间隔距离减去因吸收部件12的挠曲引起的变位量而得到的尺寸。
此外,该吸收部件12,相对于喷嘴直径具有15~50倍左右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与记录纸之间的间隙为2mm左右、喷嘴直径为约0.02mm,所以吸收部件12如果其直径小于等于1mm,则便能够配置在喷嘴面与记录纸之间,并且即使考虑部件的误差,也能够由吸收部件捕获所排出的墨。
另外,吸收部件12的剖面形状,不需要一定是圆形,而也可以是多角形等。在此,由于吸收部件难以制作为完全的圆形,所以所谓圆形,也包含大致圆形。
此外,吸收部件12的长度,优选相对于头单元2的有效印刷宽度具有充分的长度。虽然在后面详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采用下述结构:依次卷起吸收部件12的使用完毕(墨吸收完毕)的区域,当在吸收部件12的全部区域吸收了墨的情况下更换吸收部件12本身。因此,为了使吸收部件12的更换期间成为耐实用的时间,吸收部件12的长度优选是头单元2的有效印刷宽度的数百倍左右。但是,当在打印机1内进行清洗等、由此进行吸收部件12的再生的情况下,吸收部件12的长度,只要比头单元2的有效印刷宽度的2倍长一些即可。
这样的吸收部件12,通过支持机构9,伸展架设(支持)为与喷嘴列L的延伸方向平行。
如图3及图4所示,支持机构9具备卷绕机构(第二移动单元)13及移动机构(第一移动单元)14。
移动机构14(第一移动单元),通过使吸收部件12在与喷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正交)的方向移动,使吸收部件12在与喷嘴列24相对的冲洗位置和不相对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此外,卷绕机构13(第二移动单元)通过卷绕吸收部件12,使吸收部件12沿着喷嘴列的延伸方向移动。
卷绕机构13(第二移动单元),如图3及图4所示,在头单元2的喷嘴排列方向的两侧,在安装板22的背面22b侧(与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相反侧),具有旋转部15、16,该旋转部15、16其各自的旋转轴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平行。旋转部15、16,如后所述其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旋转部15)构成为绕出吸收部件12,另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旋转部16)构成为卷起吸收部件12。但是,卷绕机构13,实际通过组合“绕出”和“卷起”这双方的工作,来如前所述使吸收部件12移动。这些旋转部15、16设置在支持板17上,该支持板17设置在打印机1的框体内。
这样的卷绕机构13及移动机构14,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单元)19来适宜控制其移动量和/或移动速度。此外,在控制机构19上,连接有检测机构(检测单元)29。该检测机构29,包括检测卷绕机构13的移动量的装置、例如线性编码器等,在后述的冲洗时,实时地检测吸收部件12在与喷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位于哪一位置,并将该位置信号(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机构19。
旋转部15、16与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连接,其通过各自的旋转进行上述的吸收部件12的绕出及卷起。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的旋转部15用作为绕出用,另一方的旋转部16用作为卷起用。并且,这些旋转部15、16构成为可以装卸。
移动机构14通过支持支持板17并且使该支持板17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移动,来按每一旋转部15、16使吸收部件12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与喷嘴列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作为该移动机构14,例如,能够使用线性滑动装置。
另外,支持机构9具备轴支持而固定在支持板17的背面(与设置旋转部15、16的面相反的面)的滑轮20。
滑轮20具有将凸条部20b螺旋状地卷绕于轴部20a而形成的结构,其相对于各支持板17而设置(滑轮20A、20B)。并且,在由轴部20a和凸条部20b形成的引导沟内保持吸收部件12。
在此,在使用这样螺旋状地卷绕凸条部20b而形成的结构的滑轮20A、20B的情况下,作为前述移动机构14,也可以代替使支持板7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移动的结构,而采用使滑轮20A、20B旋转的结构。也就是说,通过这样使滑轮20A、20B旋转,使吸收部件12在由凸条部20b螺旋状地形成的沟内、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与喷嘴列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传送。因而,能够通过控制滑轮20A、20B的转速,使吸收部件12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移动所期望的距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滑轮20A、20B之间仅伸展架设一条吸收部件12,所以关于这些滑轮20A、20B,只要至少形成一个沟即可,能够作为前述的螺旋状地卷绕凸条部20b而形成的结构的替代来使用。当然,在伸展架设多条吸收部件12的情况下,也只要形成与所伸展架设的吸收部件12的数量相同或其以上的数量的沟,便可以作为滑轮20A、20B而使用。
并且,滑轮20A、20B如图3及图4所示,经由轴支持部18设置于支持板17,其在头单元2的喷嘴排列方向上的两侧,配置在安装板22的表面22a(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侧。卷架于移动机构13的旋转部15和旋转部16的多个吸收部件12架设于滑轮20A、20B。并且,引导沟20c的在与喷嘴面23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相对于喷嘴面23位于从喷嘴面23远离的方向。因此,架设于滑轮20A、20B的吸收部件12,不与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接触地被保持。
即,滑轮20A、20B也作为使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与吸收部件12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的定位部件而起作用。
另外,若不设置滑轮20A、20B,而在这些滑轮20A、20B的位置直接配置旋转部15、16,则吸收部件12会随着在旋转部15、16之间移动而相对于喷嘴面23的位置偏离,从而不优选。即,从旋转部15绕出并且被旋转部16卷起的吸收部件12,随着在旋转部15、16之间移动,其被绕出的位置和/或被卷起的位置,在旋转部15(16)上,在其各自的轴的长度方向、在与轴正交的方向(厚度方向)上都发生变化。于是,通过这样被绕出的位置和/或被卷起的位置发生变化,结果吸收部件12相对于喷嘴面23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和/或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都会偏离。
此外,支持机构9通过在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中分别控制旋转部15、16的旋转速度,对于吸收部件12不使其挠曲而以适度地提供了张力的状态进行保持。由此,可防止吸收部件12挠曲、与喷嘴面23和/或记录纸接触。
在这样的支持机构9中,通过由配置在支持板17上的旋转部15、16和配置在安装板22的表面22a侧的滑轮20A、20B支持吸收部件12,从旋转部15绕出的各吸收部件12经过与记录头21的喷嘴面23相对的位置(喷嘴面23与输送带33之间)而在旋转部16中被卷起。因此,吸收部件12伴随着旋转部15、16的旋转,向头单元2的各喷嘴列L的延伸方向、即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此外,通过移动机构14,支持板17在记录纸的输送方向移动,由此可以使吸收部件12相对于头单元2(喷嘴列L)的位置变化。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向与喷嘴列L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以下称为吸收部件12的扫描方向R),在记录头21的扫描方向上的一端侧RS与另一端侧RE之间,吸收部件12相对于喷嘴面23保持预定的间隔且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扫描(移动)。由此,吸收部件12在一次扫描中相对于全部的喷嘴列L依次相对。
另外,所谓冲洗位置,如图6(b)~(d)、图7(a)所示,是吸收部件12与各喷嘴列L(构成喷嘴列L的多个喷嘴24)相对(与喷嘴面23在垂直方向重合)的状态,是在冲洗工作时能够由吸收部件12吸收从正上方的喷嘴列L排出的墨的位置(墨的飞行路径上的位置)。另一方面,所谓吸收部件12的退避位置,是冲洗位置以外的位置、即吸收部件12从与各喷嘴列L相对的位置离开的位置。另外,在此所谓喷嘴列L与吸收部件12相对,并不一定仅指喷嘴24的中心与吸收部件12的中心在俯视的状态下重合,而是指在俯视的状态下喷嘴24位于吸收部件12的宽度之中的状态。只要是这样的状态,吸收部件12便能够吸收从喷嘴24排出的墨。
通过移动机构14使支持板17移动且滑轮20移动,由此如图6及图7所示,吸收部件12沿着吸收部件12的扫描方向R移动,在一次扫描中从记录头21的一端侧RS至另一端侧RE,边交替地重复冲洗位置与退避位置,边以一定的速度中途不停止地进行移动。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全部的工作由控制装置19进行控制,在冲洗时,吸收部件12从扫描方向R的一端侧RS向另一端侧RE,以一定速度进行移动(扫描)。并且,检测机构29始终向控制装置19输出吸收部件12在扫描方向R的位置,对于相对于吸收部件12相对的喷嘴列L,以进行冲洗工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图8是表示这样的冲洗工作时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例如,如图6(a)所示,在冲洗步骤以外的时间,吸收部件12退避至扫描方向R的一端侧RS(退避位置)。并且,若成为冲洗模式,则吸收部件12沿着扫描方向R从一端侧RS至另一端侧RE(参照图7(b)),以一定的速度中途不停止地进行移动(扫描)(图8:S1)。在这样的吸收部件12的扫描的过程中,若基于来自检测机构29的位置信息检测为如图6(b)所示,吸收部件12到达了与喷嘴列L之中的第1列的喷嘴列L(Bk)重合的位置(图8:S2),则控制装置19进行控制,使得第1列的喷嘴列L对于沿着扫描方向R移动中的吸收部件12进行冲洗工作(图8:S3)。吸收部件12吸收从第1列的喷嘴列L(Bk)喷射(冲洗)的流体(墨)。
接着,在吸收部件12进行扫描的过程中,若通过检测机构29检测为如图6(c)所示,吸收部件12到达了与喷嘴列L之中的第2列的喷嘴列L(C)重合的位置(图8:S2),则控制装置19进行控制,使得第2列的喷嘴列L(C)对于移动中的吸收部件12进行冲洗工作(图8:S3)。吸收部件12吸收从第2列的喷嘴列L(C)喷射(冲洗)的流体(墨)。
进而,吸收部件12进行移动,若通过检测机构29检测为如图6(d)所示,吸收部件12到达了与喷嘴列L之中的第3列的喷嘴列L(M)重合的位置,则控制装置19进行控制,使得从第3列的喷嘴列L(M)对于移动中的吸收部件12进行冲洗工作。吸收部件12吸收从第3列的喷嘴列L(M)喷射(冲洗)的流体(墨)。
然后,若通过检测机构29检测为如图7(a)所示,吸收部件12到达了与喷嘴列L之中的第4列的喷嘴列L(Y)重合的位置,则控制装置19进行控制,使得从第4列的喷嘴列L(Y)对于移动中的吸收部件12进行冲洗工作。吸收部件12吸收从第4列的喷嘴列L(Y)喷射(冲洗)的流体(墨)。此后,若吸收部件12到达图7(b)所示的扫描方向R的另一端侧RE、即退避位置(图8:S4),则吸收部件12停止(图8:S5)。
另外,在这样的冲洗时的吸收部件12的扫描中,使吸收部件12在扫描方向R移动,并且驱动卷绕机构13而使吸收部件12向其伸展架设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沿着喷嘴列L的方向)移动,由此进行吸收部件12的吸收了流体(墨)的部分的卷起工作。由此,从喷嘴列(Bk)、(C)、(M)、(Y)排出的墨,由于始终排出到吸收部件12的不包含墨的新的部分,所以在吸收部件12内迅速地被吸收。
卷绕机构13对于吸收部件12的卷起速度,优选根据墨的排出量而调整,在排出量多时以吸收部件12不饱和的方式提高卷起速度,以不发生墨的吸收漏出的方式以高速进行卷起。
此外,通过由卷绕机构13卷起吸收部件12,可以在吸收部件12的整个区域承接墨,可以更长时间不更换吸收部件12而使用。
另一方面,在相对于喷嘴直径能够充分大地确保吸收部件12的剖面最大尺寸的情况下,吸收部件12的墨吸收量变大。因此,也可以不边进行冲洗工作边进行吸收部件12的卷起工作。在该情况下,还优选地,在使吸收部件12从一端侧RS至另一端侧RE结束一次移动(扫描)之后,驱动卷绕机构13而使吸收部件12向其伸展架设方向移动,由此进行吸收部件12的吸收了流体(墨)的部分的卷起工作。由此,可以减少吸收部件12的使用量。
这样的冲洗工作,优选地,例如边持续由输送装置3进行的记录纸的输送,边在记录纸与记录纸之间进行。由此,无需特别地设定冲洗工作的时间,便能够边连续地对于多张记录纸持续打印边还进行冲洗。
此外,优选地,各喷嘴列L的冲洗频率相同。为此,优选使吸收部件12通过各喷嘴列L1~L4的各个的正下方的时间之差成为最小限(优选为0)。即,优选使吸收部件12的扫描时的移动速度保持为一定。
另外,冲洗时的吸收部件12的扫描,也可以是例如在第1次的冲洗步骤中使吸收部件12从扫描方向R的一端侧RS向另一端侧RE以一定速度移动(扫描),在第2次的冲洗步骤中使吸收部件12从另一端侧RE向一端侧RS以一定速度移动(扫描)。
此外,除此以外,如果还是在第1次的冲洗步骤中仅使喷嘴列(Bk)、(C)进行冲洗、在第2次的冲洗步骤中使喷嘴列(M)、(Y)进行冲洗等边使吸收部件12移动(扫描)、边进行冲洗的方式,则使吸收部件12相对于喷嘴列L怎样移动(扫描)都可。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使吸收部件12沿着与喷嘴列L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扫描方向R)以预定的速度移动(扫描),并且依次使处于与吸收部件12重合的位置的喷嘴列L进行冲洗,由此与在冲洗时使吸收部件移动至与喷嘴列L重合的位置之后、使吸收部件在其每次停止后进行冲洗的方法比较,无需进行按每一喷嘴列重复移动、停止的复杂的控制,便可以在短时间完成全部喷嘴列的冲洗。
此外,在本申请这样的使细的吸收部件12移动而停止的情况下,吸收部件12会较大地振动,特别是在吸收部件12的中央附近会出现从与喷嘴列L相对的位置离开的部分。若在吸收部件12振动着的状态下进行冲洗,则由于会出现所排出的墨与吸收部件不接触的情况,所以有可能会污染其他部分。或者,需要等待至振动停止为止,除了重复移动、停止的时间之外,进一步耗费时间。通过如本申请那样边使吸收部件12移动边进行冲洗,可抑制吸收部件12的振动,不会存在墨附着于其他的部位和/或等待振动停止为止的时间的情况。
因此,也可以例如边持续由输送装置3进行的记录纸的输送,边在记录纸与记录纸之间进行冲洗工作,无需特别设定冲洗工作的时间,便能够边连续地对于多张记录纸持续打印边还进行冲洗,能够有效地使用打印机。
此外,通过使吸收部件12移动,通过使其沿着扫描方向R移动,能够用比喷嘴列L少的条数、例如一条的吸收部件12进行全部喷嘴列L的冲洗,在将吸收部件12配置在记录头21与记录纸8的输送区域之间的情况下,与使用与喷嘴列L的数量相同量的吸收部件12的情况比较,也能够抑制因记录纸8与吸收部件12的端部的接触引起的堵纸的发生。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与使用与喷嘴列L的数量相同量的吸收部件12的情况相比,由于成为维护对象的吸收部件12的数量变少,所以能够缩小使吸收部件12退避而设置的空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卷绕机构13具有可以卷绕吸收部件12并且可以装卸的旋转部15、16。因此,通过更换卷绕吸收部件12的旋转部15、16,可以容易地进行吸收部件12的更换。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并不限于这样的例子,而也可以使上述各实施方式相组合。显然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想到各种变形例或修改例,并且关于这些变形例或修改例也理解为当然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方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具备单个行式头作为记录头2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而也可以遍及有效印刷宽度而排列多个头。此时,如图9所示,多个头21a不需要排列为一直线,而也可以以整体成为交错配置的方式进行排列。
在这样使多个头21a交错配置的情况下,在喷嘴列的排列方向(记录纸的输送方向),多个喷嘴列配置在相同位置,但是在冲洗工作时,通过将在这些喷嘴列的排列方向配置于相同位置的多个喷嘴列设定为一个喷嘴列,能够用与前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控制进行冲洗工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也可以设置进行吸收部件12的清洗的清洗机构。在此情况下,通过配置在吸收部件12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与滑轮20B相比靠下游侧),能够实施对于吸收了墨的吸收部件12进行清洗等清洗处理。在旋转部16上卷起清洗后的可再利用的吸收部件12,例如通过使旋转部15、16向相反方向旋转,可以再次实施冲洗工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吸收部件12平行地沿着喷嘴列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不一定需要使吸收部件12的延伸方向与喷嘴列的延伸方向完全成为平行。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所谓沿着喷嘴列延伸,并不仅限定于与喷嘴列完全成为平行的状态,而是也包含在喷嘴列的延伸方向上延长的延长线与在吸收部件的延伸方向上延长的延长线在前方的区域交叉的情况的含义。
以下,在图10中分阶段地示出打印机中的这样的相对于喷嘴列以预定的角度倾斜地伸展架设的冲洗单元的结构和工作。另外,关于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同样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此外,在图11中,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冲洗时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0中所示的打印机的冲洗单元71,具备吸收在冲洗工作时排出的墨的线状的吸收部件72和支持该吸收部件72的支持机构73。此外,在记录头81中,形成有各色的喷嘴74排列构成的喷嘴列(L(Y)、L(M)、L(C)、L(Bk))。
吸收部件72保持于由滑轮80A、80B的轴部80a和凸条部80b形成的引导沟内,该滑轮80A、80B分别设置于记录头81的喷嘴列的延伸方向的两侧。并且,吸收部件72沿着相对于喷嘴列L的延伸方向、以预定的角度倾斜的伸展架设方向Q伸展架设于滑轮80A与滑轮80B之间。此外,滑轮80A和滑轮80B构成使吸收部件72在与喷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R移动的移动机构75(第一移动单元)。
这样的结构的打印机,在转移至冲洗工作之前,首先记录沿着方向R移动的吸收部件72与伴随移动与该吸收部件72依次重合的喷嘴74(与喷嘴74的流体喷射方向重合的吸收部件72)的对应关系。参照存储有全部喷嘴的、伴随着该吸收部件的移动的喷射定时的冲洗模式(喷射定时数据),进行冲洗工作时的各喷嘴74的喷射控制。
作为生成冲洗模式(喷射定时数据)的步骤,首先从与记录头81的喷嘴列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R的一端侧至另一端侧,使吸收部件72以一定的速度中途不停止地进行移动(图11:S1、S4)。与此同时,进行全部喷嘴74的冲洗,记录表示吸收部件74的位置与此时喷射所吸收的流体(墨)的喷嘴的对应性的冲洗模式。
作为检测从某特定的喷嘴喷射的流体被吸收部件72吸收的、即某特定的喷嘴与以恒速移动中的吸收部件72重合的定时的方法,例如举出检测通过静电感应而产生的感应电压的方法。
图12是表示利用这样的通过静电感应而产生的感应电压来检测流体被吸收部件72吸收的情况的方法的说明图。即,图12(a)表示流体(墨滴D)刚刚被排出之后的状态,图12(b)表示墨滴D着落(吸收)于吸收部件72的状态。
例如,用在纤维状的基材77中织入有细的电线等导电体79而成的物质构成吸收部件72。若从某喷嘴74排出墨滴D,则带负极电的喷嘴74的一部分负电荷移动至墨滴D,所排出的墨滴D带负电。并且,随着该墨滴D相对于织入到吸收部件72中的导电体79接近,通过静电感应而在导电体79的表面78增加正电荷。
由此,如图13所示,喷嘴74与导电体79之间的电压,由于通过静电感应而产生的感应电压,与未排出墨滴D的状态下的初始的电压值相比变高(图13中的区域a)。
此后,若如图12(b)所示,墨滴D着落于吸收部件72,则通过墨滴D的负电荷将导电体79的正电荷抵消。因此,喷嘴74与导电体79之间的电压低于初始的电压值(图13中的区域b)。
并且,此后,喷嘴74与导电体79之间的电压恢复至初始的电压值。从而,如图13所示,从墨滴传感器7输出的检测波形,成为下述波形:电压在暂时升高之后,下降至低于初始的电压值,此后恢复至初始的电压值。
通过用电压传感器检测这样的波形的变化(图11:S2),能够检测从各喷嘴74排出的墨滴D是否着落(吸收)于吸收部件72、即能够检测某特定的喷嘴与以恒速移动中的吸收部件72重合的定时。并且,参照与该喷嘴74对应的吸收部件72在方向R的位置(图11:S3)。
在以上的步骤中,关于记录头81的全部喷嘴74,生成记录冲洗模式(喷射定时数据),该冲洗模式记录有全部喷嘴74与吸收部件72重合的定时。
接着,在使用这样的冲洗单元71的冲洗时,首先读入最初用上述的步骤生成的冲洗模式(喷射定时数据)(图11:S5)。
接着,如图10(a)所示,使相对于喷嘴列L的延伸方向以预定的角度倾斜地伸展架设的吸收部件72沿着扫描方向R从一端侧至另一端侧,以一定的速度中途不停止地进行移动(扫描)(图11:S6)。进行这样的吸收部件72的扫描,并且始终参照所读入的冲洗模式,使处于与吸收部件72重合的位置的喷嘴Lv依次进行冲洗(图11:S7),由吸收部件72吸收从喷嘴Lv喷射的流体(墨滴)(图10(b)~(d))。
并且,若吸收部件72到达扫描方向R的另一端侧、即退避位置(图11:S8),则使吸收部件72停止(图11:S9)。
这样,通过相对于喷嘴列L的延伸方向以预定的角度倾斜地伸展架设吸收部件72,能够抑制因记录纸8与吸收部件72的端部的接触引起的堵纸的发生。
此外,通过预先记录冲洗模式(喷射定时数据),该冲洗模式记录有全部喷嘴的伴随着吸收部件的移动的喷射定时,在冲洗工作时进行参照来进行各喷嘴74的喷射控制,还能够灵活地应对喷嘴列的排列的改变等多样的记录头的喷嘴排列。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将本发明应用于行式头方式的打印机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也能够应用于串行方式的打印机。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吸收部件12始终在记录头21的正下方移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也能够采用在使吸收部件12退避时,使其移动到从记录头21的正下方离开的区域(例如,记录头21的侧方)的结构。
或者,也可以使吸收部件相对于记录头向远离输送带33等的输送路径的一侧移动。由此,不会使吸收部件与记录介质接触,而能够防止因所吸收的墨而污染记录介质的情况。另外,在使吸收部件位于输送路径与记录头之间的情况下,若通过卷绕机构13定位未吸收墨的部分,则能够防止记录介质的污染。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移动吸收部件12而使吸收部件12与记录头21的位置关系变化的结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也可以采用通过移动记录头21而使吸收部件12与记录头21的位置关系变化的结构。
当然,在使记录头和吸收部件双方移动的情况下,以使它们相对地移动的方式,改变其各自的移动方向或移动速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喷墨式的打印机,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排出墨以外的其他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和收置该流体的流体容器。可以应用于具备排出微小量的液滴的流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流体喷射装置。另外,所谓液滴,指从上述流体喷射装置排出的流体的状态,也包含以粒状、泪状、线状拖尾的状态。此外,在此所谓流体,只要是能够使流体喷射装置进行喷射那样的材料即可。
例如,物质只要是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含:粘性高或低的液体状态,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溶液)这样的流体状态,此外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流体,而且还将包含颜料和/或金属微粒等固体物质的功能材料的微粒溶解、分散或混合在溶剂中而成的物质等。此外,作为流体的代表性例子,举出在上述实施例的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的墨和/或液晶等。在此,所谓墨,包含一般的水性墨和油性墨以及凝胶墨、热熔性墨等各种流体组成物。
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包括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色材等材料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射生物芯片制造中所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流体喷射装置、用作为精密移液管而喷射成为试料的流体的流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和/或微喷注器等。
进而,也可以采用在钟表、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上以针点方式喷射润滑油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喷射在基板上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流体喷射装置。而且,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它们之中的任何一种喷射装置及流体容器。

Claims (6)

1.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具备在与喷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嘴列,其特征在于,该流体喷射装置具备:
线状的吸收部件,其相对于前述喷嘴列平行或者以预定的角度倾斜而伸展架设;
第一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吸收部件及前述喷嘴列的至少一方在与前述喷嘴列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其边进行由前述第一移动单元实现的移动,边进行使流体从与前述吸收部件相对的前述喷嘴选择性地向前述吸收部件喷射的冲洗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吸收部件的数量比前述喷嘴列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检测单元,其检测与前述吸收部件相对的前述喷嘴;
其中,前述控制单元,参照使用前述检测单元预先生成的、存储有各个喷嘴的喷射定时的喷射定时数据,进行冲洗工作时的各喷嘴的喷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检测单元,其检测与前述吸收部件相对的前述喷嘴;
其中,前述控制单元,在冲洗工作时,输出相对于前述吸收部件依次相对的喷嘴的位置信息,基于从前述检测单元实时地输出的前述位置信息,选择性地仅使与前述吸收部件相对的前述喷嘴喷射流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二移动单元,其使前述吸收部件沿着其伸展架设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二移动单元,具备能够卷绕前述吸收部件的旋转体。
CN2010105366815A 2009-11-04 2010-11-04 流体喷射装置 Pending CN1020791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2768 2009-11-04
JP252768/2009 2009-11-04
JP2010012983A JP5741787B2 (ja) 2009-11-04 2010-01-25 流体噴射装置
JP012983/2010 2010-0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9171A true CN102079171A (zh) 2011-06-01

Family

ID=4392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66815A Pending CN102079171A (zh) 2009-11-04 2010-11-04 流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20888B2 (zh)
JP (1) JP5741787B2 (zh)
CN (1) CN10207917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2658A (zh) * 2014-02-19 2015-08-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CN113771496A (zh) * 2020-06-09 2021-12-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7138A1 (en) 2016-10-05 2018-04-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iping nozzles of fluid ejection dies
EP4313606A1 (en) 2021-05-24 2024-02-07 Memjet Technology Limited System for removing condensate from printhea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9810A (ja) * 1997-05-12 1998-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3182102A (ja) * 2001-12-21 2003-07-03 Hitachi Printing Solution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5022305A (ja) * 2003-07-04 2005-01-27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US20050078145A1 (en) * 2003-09-22 2005-04-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discharge method
JP2006116808A (ja) * 2004-10-21 2006-05-1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06104089A1 (ja) * 2005-03-28 2006-10-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の吐出面清掃装置
JP2007055130A (ja) * 2005-08-25 2007-03-0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8254190A (ja) * 2007-03-30 2008-10-23 Sony Corp 液体吐出装置
CN101332711A (zh) * 2007-06-26 2008-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喷嘴基片清洁装置和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N101531093A (zh) * 2008-03-10 2009-09-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及冲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7885A (ja) * 1997-06-06 1998-12-22 Kano Densan Hongkong Yugenkoshi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790107B2 (ja) * 2000-10-13 2011-10-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3801604B2 (ja) 2003-09-22 2006-07-2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予備吐出方法
EP1717175A4 (en) * 2004-02-16 2008-05-14 Seiko Epson Corp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US8888230B2 (en) * 2008-11-13 2014-11-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316277B2 (ja) * 2009-07-16 2013-10-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フラッシン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9810A (ja) * 1997-05-12 1998-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3182102A (ja) * 2001-12-21 2003-07-03 Hitachi Printing Solution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5022305A (ja) * 2003-07-04 2005-01-27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US20050078145A1 (en) * 2003-09-22 2005-04-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discharge method
JP2006116808A (ja) * 2004-10-21 2006-05-1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06104089A1 (ja) * 2005-03-28 2006-10-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の吐出面清掃装置
JP2007055130A (ja) * 2005-08-25 2007-03-0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8254190A (ja) * 2007-03-30 2008-10-23 Sony Corp 液体吐出装置
CN101332711A (zh) * 2007-06-26 2008-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喷嘴基片清洁装置和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N101531093A (zh) * 2008-03-10 2009-09-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及冲洗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2658A (zh) * 2014-02-19 2015-08-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CN113771496A (zh) * 2020-06-09 2021-12-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16098A (ja) 2011-06-16
US20110102500A1 (en) 2011-05-05
JP5741787B2 (ja) 2015-07-01
US8820888B2 (en) 2014-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9787B (zh) 流体喷射装置
CN102139571B (zh) 流体喷射装置
CN102079171A (zh) 流体喷射装置
CN102398416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2139569B (zh) 流体喷射装置以及维护方法
CN102152637B (zh) 流体喷射装置
JP562131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
CN102161262B (zh) 流体喷射装置
CN101734015B (zh) 流体喷射装置
CN102259498A (zh) 流体喷射装置
US8517505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fluid receiving method
CN102126345B (zh) 流体喷射装置
US8517506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10080446A1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2180004A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接受方法
JP5713066B2 (ja) 流体噴射装置
US20110080448A1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1240580A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2011079233A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2011240578A (ja) 流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