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8562A - 天线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8562A
CN103538562A CN201310288863.9A CN201310288863A CN103538562A CN 103538562 A CN103538562 A CN 103538562A CN 201310288863 A CN201310288863 A CN 201310288863A CN 103538562 A CN103538562 A CN 103538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ignal
control part
drive control
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88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8562B (zh
Inventor
田端恒博
萩本将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38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8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8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85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1Detail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75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 G07C2009/0076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 G07C2009/0079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by Hertzian wav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 - G07C9/38
    • G07C2209/6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roups G07C9/00174 - G07C9/00944
    • G07C2209/63Comprising locat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data carrier, i.e. within the vehicle or within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vehicle
    • G07C2209/65Comprising locat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data carrier, i.e. within the vehicle or within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vehicle using means for sensing the user's h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损害用于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构件的可靠性,即能够减少与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的天线驱动装置。利用从驱动ECU(50)分别经由第一电线(Wl)及第二电线(W2)供给的交流信号,以共振频率(f1)驱动LF天线(21)。利用从驱动ECU分别经由第一电线及第二电线供给的交流信号,以共振频率(f2、f3)驱动被驱动构件(22、23)。利用从驱动ECU分别经由第一电线及第二电线供给的直流信号,驱动传感器IC(30),该传感器IC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经由第一电线,向驱动ECU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当检测出向LF天线或被驱动构件供给的交流信号时,停止控制部(30c)停止传感器IC的功能。

Description

天线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发送用天线的天线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天线驱动装置,已知的有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记载的装置。该天线驱动装置为如下的装置:通过驱动控制部(驱动ECU)的驱动电路,使构成全桥式电路(H桥式电路)的四个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动作,生成具有规定频率的交流信号,并将该交流信号供给于具有相当于该频率的共振频率的天线。此外,为了抑制从电连接驱动控制部及天线的线束泄漏电磁波等,同时还提出了将配设在该线束的两个电线之间的两个模拟电路部的阻抗值设为相等的方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48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6224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l中,没有提及任何利用驱动控制部驱动天线以外的元件的内容。然而,人们希望利用驱动控制部同时驱动检测构件,该检测构件是指,用于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构件。
即,如图7所示,在搭载天线91的被驱动控制部90上搭载有检测构件92。利用一对电线W91、W92将作为驱动控制部的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电连接,该一对电线W91、W92用于向天线91供给交流信号。另外,利用一对电线W93、W94将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电连接,该一对电线W93、W94用于向检测构件92供给直流信号。利用一对电线W95、W96将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电连接,该一对电线W95、W96用于向驱动ECU95输出表示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信号(在此,为闭锁检测信号及解锁检测信号)。
在该情况下,需要六条连接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的电线W91~W96,这不能不使得装置整体变得大型化、重量化。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经由共同的电线(连接线)将驱动控制部(车载机器控制器)和天线及检测构件(触摸传感器)电连接,并且通过将这些天线及检测构件所具有的共振频率设定为彼此不同,从而能够选择性地驱动天线及检测构件。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给出了伴随检测构件的驱动而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方法的启示,但没有提及任何向驱动控制部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的电气结构的内容。换言之,推断出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向驱动控制部输出检测构件的检测信号的电线。
于是,还研究出如下的技术:将连接驱动ECU95及被驱动控制部90的电线(连接线)设为两条,将这两条电线作为天线91的电源供给用、检测构件92的电源供给用及检测信号的输出用的电线而共用。然而,例如,若在驱动天线91的过程中输出检测信号,则有可能因与该检测信号叠加的交流信号等而使驱动ECU95误检测。另外,当检测构件92自身的检测性能因受到天线91驱动时的电磁场的影响而恶化时,则检测信号的可靠性也会自然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损害用于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构件的可靠性,即能够减少与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的天线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天线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控制部;天线,其分别经由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与该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第一共振频率驱动。所述天线驱动装置具有:第一被驱动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不同的第二共振频率驱动;检测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直流信号驱动,从而能够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并且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向所述驱动控制部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停止单元,当检测出向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的交流信号时,停止所述检测构件的功能。
根据该结构,通过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所述第一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来驱动所述天线。此时,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也向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所述第一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但由于采用的频率与所述第二共振频率不同,所以不驱动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
另一方面,通过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所述第二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来驱动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此时,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也向所述天线供给所述第二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但由于采用的频率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不同,所以不驱动所述天线。
通过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直流信号,来驱动所述检测构件,能够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然后,所述检测构件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向所述驱动控制部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但是,在检测出向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的交流信号时,所述检测构件的功能被所述停止单元停止。因此,在驱动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时,无法同时进行所述检测构件的检测动作。由于在驱动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时,所述检测构件不输出所述检测信号,所以能够降低因该检测信号叠加在所述第一连接线上而产生误检测等的可能性。
另外,在向所述检测构件供给直流信号时,虽然也向所述天线及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直流信号,但由于该直流信号被各个共振电路(电容)切断,所以不会驱动所述天线及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
像这样,即使减少与所述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也能够使各所述天线、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及所述检测构件很好地工作。然后,因能够减少用于电连接与所述驱动控制部之间的电线的条数,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实现作为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轻量化。
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基础上,还具有第二被驱动构件,所述第二被驱动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联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及所述第二共振频率不同的第三共振频率驱动。
根据该结构,即使进一步具有所述第二被驱动构件,也能够以减少了与所述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的状态使所述第二被驱动构件很好地工作。
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连接线为将所述驱动控制部以及所述天线、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及所述检测构件接地的框体。
根据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线由所述框体构成。因此,不需要遍及整个与所述驱动控制部之间的区域而配置作为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电线,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实现作为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轻量化。
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一种不会损害用于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构件的可靠性,即能够减少与驱动控制部之间的连接线的个数的天线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外侧门把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
图3是表示同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
图4(a)是表示信息信号及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图(b)是表示第一LED驱动信号及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图(c)是表示第二LED驱动信号及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
图7是表示现有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电路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W1 第一电线(第一连接线),
W2 第二电线(第二连接线),
W3 电线(第二连接线),
10 模块,
11 天线用共振电容(天线),
12 天线用线圈(天线),
13 第一LED用电容(被驱动构件),
14 第一LED用线圈(被驱动构件),
15a、15b LED (被驱动构件),
16 第二LED用电容(被驱动构件),
17 第二LED用线圈(被驱动构件)
18a、18b LED (被驱动构件),
21LF天线 (天线),
22、23、65 被驱动构件,
30 传感器IC(检测构件),
30a 闭锁/解锁检测部,
30b 交流驱动检测部,
30c 停止控制部(停止单元),
50 驱动ECU(驱动控制部),
50a 闭锁/解锁控制部,
50b 电源供给部,
61 蜂鸣器(被驱动构件),
62 蜂鸣器用电容(被驱动构件),
63 蜂鸣器用线圈(被驱动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智能进入系统(Smart entry system)(注册商标)的天线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智能进入系统利用与车辆用户携带的手机之间的无线通信,对车门进行闭锁和解锁。
如图l所示,在构成车门的车门外板1设置有外侧门把手2。该外侧门把手2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安装于车门外板1的前后两处。此外,在车门外板1形成有与外侧门把手2相向并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a。这是为了使人能够易于用手把持外侧门把手2的中央附近。
外侧门把手2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形成具有内部空间的中空形状。然后,在外侧门把手2的外壁面设置有能够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的检测区域。即,在外侧门把手2的车辆前侧部的外壁面设置有闭锁检测区域3,该闭锁检测区域3能够检测出意图将车门闭锁(lock)的人的手的接近或接触。另外,在外侧门把手2的成为把持部的中间部的外壁面设置有解锁检测区域4,该解锁检测区域4能够检测意图将车门解锁(unlock)的人的手的接近或接触。然后,由例如金属板构成的大致长方形状的闭锁传感器电极5,以对准闭锁检测区域3且靠近与车门外板l具有距离的表面的方式容置在外侧门把手2内,并且,由例如金属板构成的大致长方形状的解锁传感器电极6,以对准解锁检测区域4且靠近车门外板1的方式容置在外侧门把手2内。解锁传感器电极6成形得比闭锁传感器电极5大。
此外,在外侧门把手2内,容置有与闭锁传感器电极5及解锁传感器电极6电连接的模块10。
接着,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天线驱动装置具有所述闭锁传感器电极5、所述解锁传感器电极6、所述模块10、作为驱动控制部的驱动ECU50。模块10在第一模块侧端子T11处,与作为第一连接线的第一电线Wl的一端连接,并且该第一电线Wl的另一端与驱动ECU50的第一控制部侧端子T21连接。另外,模块10在第二模块侧端子T12处,与作为第二连接线的第二电线W2的一端连接,并且该第二电线W2的另一端与驱动ECU50的第二控制部侧端子T22连接。即,用第一电线Wl及第二电线W2这两条电线连接模块10及驱动ECU50。
在模块10中,设置有一端与第一模块侧端子T11连接的天线用共振电容11,并且,设置有一端与该天线用共振电容11的另一端连接的天线用线圈12。天线用线圈12的另一端与第二模块侧端子T12连接。这些天线用共振电容11及天线用线圈12为构成LF(低频)天线21的元件,构成具有作为第一共振频率的共振频率f1的LC串联共振电路。因此,若经由第一电线Wl及第二电线W2,从驱动ECU50供给具有与共振频率f1一致的频率的交流信号,则天线用线圈12被驱动,从该天线用线圈12输出无线信号。此外,无线信号为例如向车辆用户携带的手机发出的询问信号(请求信号),接收了该询问信号的手机发送具有固有的1D编码的信号。
另外,在模块10中,设置有一端与第一模块侧端子T11连接的第一LED用电容13,并且,设置有一端与该第一LED用电容13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LED用线圈14。第一LED用线圈14的另一端与第二模块侧端子T12连接。这些第一LED用电容13及第一LED用线圈14构成具有作为第二共振频率的共振频率f2的LC串联共振电路。在第一LED用线圈14的一端连接有LED15a的阳极及LED15b的阴极,并且,在第一LED用线圈14的另一端经由电阻15c,连接有LED15a的阴极及LED15b的阳极。因此,若经由第一电线Wl及第二电线W2,从驱动ECU50供给具有与共振频率f2一致的频率的交流信号,则与流过第一LED用线圈14的交流电流的极性相对应地,点亮驱动LED15a、15b的某一个。即,利用由第一LED用电容13及第一LED用线圈14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的共振电流,驱动LED15a、15b。LED15a、15b与第一LED用电容13及第一LED用线圈14等,共同构成第一被驱动构件22。
而且,在模块10中,设置有一端与第一模块侧端子T11连接的第二LED用电容16,并且,设置有一端与该第二LED用电容16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LED用线圈17。第二LED用线圈17的另一端与第二模块侧端子T12连接。这些第二LED用电容16及第二LED用线圈17构成具有作为第三共振频率的共振频率f3的LC串联共振电路。第二LED用线圈17的一端与LED18a的阳极及LED18b的阴极连接,并且,第二LED用线圈17的另一端经由电阻18c,与LED18a的阴极及LED18b的阳极连接。因此,若经由第一电线W1及第二电线W2,从驱动ECU50供给具有与共振频率f3一致的频率的交流信号,则与流过第二LED用线圈17的交流电流的极性相对应地,点亮驱动的LED18a、18b的某一个。即,利用由第二LED用电容16及第二LED用线圈17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的共振电流,驱动LED18a、18b。LED18a、18b与第二LED用电容16及第二LED用线圈17等,共同构成第二被驱动构件23。
此外,将共振频率f1~f3设定为彼此不同的频率。例如,将共振频率f1~f3设定为按照f1、f2、f3的顺序越来越小的频率。另外,将共振频率f2、f3设定为能够将被驱动构件的共振系统彼此分得开的频率,从而能够防止在一个LED点亮时另一个LED微微点亮之类的同时动作。
在模块10设置有作为检测构件的传感器IC30。该传感器IC30在闭锁检测输入端子31及解锁检测输入端子32处,分别与所述闭锁传感器电极5及所述解锁传感器电极6连接,并且,在检测信号输出端子33处,与第一模块侧端子T11连接。
传感器IC30具有与所述闭锁传感器电极5或所述解锁传感器电极6共同构成公知的静电容量式传感器等的闭锁/解锁检测部30a,利用该闭锁/解锁检测部30a,经由闭锁检测输入端子31及解锁检测输入端子32,向闭锁传感器电极5及解锁传感器电极6供电。然后,闭锁/解锁检测部30a通过分别检测出这些闭锁传感器电极5及解锁传感器电极6与车门外板l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是否有人的手接近或接触闭锁检测区域3或解锁检测区域4。另外,闭锁/解锁检测部30a从检测信号输出端子33向第一模块侧端子T11(第一电线W1)输出作为表示上述检测的检测信号的闭锁检测信号或解锁检测信号。具体来说,闭锁/解锁检测部30a具有公知的开关单元,生成并输出例如彼此以不同的周期接通/断开(ON/OFF)的脉冲状的信号,来作为闭锁检测信号及解锁检测信号。
另外,传感器IC30在电源端子34处,与电阻41的一端连接,并且该电阻41的另一端与用于保护IC的二极管42的阴极连接,而且,该二极管42的阳极与第一模块侧端子T11连接。传感器IC30在接地端子35处,与第二模块侧端子T12连接。因此,通过经由第一电线W1及第二电线W2从驱动ECU50向电源端子34及接地端子35供给直流信号,来驱动传感器IC30。
而且,传感器IC30在电源端子34处,与电阻43的一端连接,并且该电阻4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二极管44的阴极连接。这些二极管44的阳极分别经由天线用共振电容11、第一LED用电容13及第二LED用电容16与第一模块侧端子T11连接。在电源端子34及接地端子35之间,连接有平滑用电容45。因此,在经由第一电线W1及第二电线W2,从驱动ECU50供给具有与共振频率f1~f3的某一个一致的频率的交流信号时(即,在驱动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中的某一个时),利用相应的二极管44对该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在电容45将整流之后的信号平滑化,将平滑处理之后的信号作为直流信号供给于传感器IC30的电源端子34及接地端子35,由此,来驱动传感器IC30。
另外,传感器IC30在交流驱动检测端子36处,与分压电阻46的一端连接,并且该分压电阻46的另一端与接地端子35连接。另外,传感器IC30在交流驱动检测端子36处,与分压电阻47的一端连接,并且该分压电阻47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二极管48的阴极连接。这些二极管48的阳极分别经由天线用共振电容11、第一LED用电容13及第二LED用电容16与第一模块侧端子T11连接。因此,在经由第一电线W1及第二电线W2,从驱动ECU50供给与共振频率f1~f3的某一个一致的频率的交流信号时(即,在驱动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中某一个时),利用相应的二极管48对该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将利用分压电阻46、47分压而得到的电压供给交流驱动检测端子36。
传感器IC30具有交流驱动检测部30b,利用该交流驱动检测部30b检测由分压电阻46、47分压而得到的电压。然后,交流驱动检测部30b基于由分压电阻46,47分压而得到电压的电平(有效值),判断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中的某一个(判断LF天线21、被驱动构件22及被驱动构件23中的某一个是否处于交流驱动状态)是否处于驱动状态。具体来说,交流驱动检测部30b例如具有比较器等,当所述电压的电平超过事先设定的阈值时,判断为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的某一个处于驱动状态。
另外,传感器IC30具有作为停止单元的停止控制部30c,利用该停止控制部30c获取交流驱动检测部30b的判断结果。然后,在判断为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的某一个处于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控制部30c停止传感器IC30的功能。具体来说,停止控制部30c向所述闭锁/解锁检测部30a发送停止指令,使从检测信号输出端子33输出检测信号的动作停止。或者,停止控制部30c可以使闭锁/解锁检测部30a向闭锁传感器电极5及解锁传感器电极6供电的动作停止。或者,停止控制部30c还可以使闭锁/解锁检测部30a的功能整体停止。
此外,在通过交流驱动检测部30b判断为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的全部都没有处于驱动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控制部30c必然解除传感器IC30的功能停止。
另一方面,驱动ECU50为例如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构成的元件,具有闭锁/解锁控制部50a、电源供给部50b。闭锁/解锁控制部50a通过经由第一电线W1,从第一控制部侧端子T21输入闭锁检测信号,来发出将车门闭锁(lock)的指令,并且通过输入解锁检测信号,来发出将车门解锁(unlock)的指令。
如图3所示,电源供给部50b具有由例如nMOS晶体管构成的四个开关元件51、52、53、54和使这些开关元件51~54进行开关动作的驱动电路55。
开关元件51的漏极与电池Va连接,并且源极与开关元件52的漏极连接,而且,栅极与驱动电路55连接。开关元件52的源极接地,并且栅极与驱动电路55连接。开关元件52的漏极(及开关元件51的源极)经由电阻R与第一控制部侧端子T21连接。
同样地,开关元件53的漏极与电池Va连接,并且源极与开关元件54的漏极连接,而且,栅极与驱动电路55连接。开关元件54的源极接地,并且栅极与驱动电路55连接。开关元件54的漏极(及开关元件53的源极)与第二控制部侧端子T22连接。
开关元件51~54为构成所谓的H桥式电路的元件,根据从驱动电路55输出的驱动信号Sa、Sb、Sc、Sd,进行开关动作,由此,来生成交流信号或直流信号,并经由第一电线W1及第二电线W2向模块10输出供给所生成的信号。
例如,在驱动天线用线圈12时,如图4(a)所示,在采用与共振频率f1相比足够小的频率进行接通/断开(ON/OFF)的(H(高)电平及L(低)电平切换)信息信号的接通(ON)期间内,驱动信号Sa、Sd采用与共振频率f1一致的频率呈脉冲状地重复接通/断开(ON/OFF),并且驱动信号Sb、Sc采用与共振频率f1一致的频率以与驱动信号Sa、Sd成反极性的方式呈脉冲状地重复接通/断开(ON/OFF)。因此,例如,设定为驱动信号Sa、Sd处于接通(ON)状态,并且,驱动信号Sb、Sc处于断开(OFF)状态。此时,仅使开关元件51、54接通(ON),由此,与第一控制部侧端子T21连接的第一电线W1经由电阻R及开关元件51,与电池Va连接,并且与第二控制部侧端子T22连接的第二电线W2,经由开关元件54接地。
相反地,设为驱动信号Sa、Sd处于断开(OFF)状态,并且,驱动信号Sb、Sc处于接通(ON)状态。此时,仅使开关元件52、53接通(ON),由此,与第一控制部侧端子T21连接的第一电线W1,经由电阻R及开关元件52接地,与第二控制部侧端子T22连接的第二电线W2,经由开关元件53与电池Va连接。
由此,与信息信号的接通(ON)期间相对应地,向由天线用共振电容11及天线用线圈12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LF天线)供给具有与共振频率f1一致的频率的交流信号,从而驱动天线用线圈12。由此,从天线用线圈12输出上述的无线信号。此外,虽然也向由第一LED用电容13及第一LED用线圈14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由第二LED用电容16及第二LED用线圈17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供给该交流信号,但由于并非采用共振频率f2、f3,所以不驱动LED15a和LED15b或LED18a和LED18b。
另外,在驱动LED15a、15b时,如图4(b)所示,在采用与共振频率f2相比足够小的频率进行接通/断开(ON/OFF)的第一LED驱动信号的接通(ON)期间内,驱动信号Sa、Sd采用与共振频率f2一致的频率呈脉冲状地重复接通/断开(ON/OFF),并且驱动信号Sb、Sc采用与共振频率f2一致的频率以与驱动信号Sa、Sd成反极性的方式呈脉冲状地重复接通/断开(ON/OFF)。因此,例如,设定为驱动信号Sa、Sd处于接通(ON)状态,并且,驱动信号Sb、Sc处于断开(OFF)状态。此时,仅使开关元件51、54接通(ON),由此,与第一控制部侧端子T21连接的第一电线W1,经由电阻R及开关元件51与电池Va连接,并且与第二控制部侧端子T22连接的第二电线W2经由开关元件54接地。
相反地,设为驱动信号Sa、Sd处于断开(OFF)状态,并且,驱动信号Sb、Sc处于接通(ON)状态。此时,仅使开关元件52、53接通(ON),由此,与第一控制部侧端子T21连接的第一电线W1,经由电阻R及开关元件52接地,并且与第二控制部侧端子T22连接的第二电线W2,经由开关元件53与电池Va连接。
由此,与第一LED驱动信号的接通(ON)期间相对应地,向由第一LED用电容13及第一LED用线圈14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供给具有与共振频率f2一致的频率的交流信号,从而与流过第一LED用线圈14的交流电流的极性相对应地,点亮驱动LED15a、15b的某一个。此外,虽然也向由天线用共振电容11及天线用线圈12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由第二LED用电容16及第二LED用线圈17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供给该交流信号,但由于并非采用共振频率f1、f3,所以不驱动天线用线圈12或LED18a和LED18b。
而且,在驱动LED18a、18b时,如图4(c)所示,在采用与共振频率f3相比足够小的频率进行接通/断开(ON/OFF)的第二LED驱动信号的接通(ON)期间内,驱动信号Sa、Sd采用与共振频率f3一致的频率呈脉冲状地重复接通/断开(ON/OFF),并且驱动信号Sb、Sc采用与共振频率f3一致的频率以与驱动信号Sa、Sd成反极性的方式呈脉冲状地重复接通/断开(ON/OFF)。因此,例如,设定为驱动信号Sa、Sd处于接通(ON)状态,并且,驱动信号Sb、Sc处于断开(OFF)状态。此时,仅使开关元件51、54接通(ON),由此,与第一控制部侧端子T21连接的第一电线W1,经由电阻R及开关元件51与电池Va连接,并且与第二控制部侧端子T22连接的第二电线W2经由开关元件54接地。相反地,设为驱动信号Sa、Sd处于断开(OFF)状态,并且,驱动信号Sb、Sc处于接通(ON)状态。此时,仅使开关元件52、53接通(ON),由此,与第一控制部侧端子T21连接的第一电线W1,经由电阻R及开关元件52接地,并且与第二控制部侧端子T22连接的第二电线W2,经由开关元件53与电池Va连接。
由此,与第二LED驱动信号的接通(ON)期间相对应地,向由第二LED用电容16及第二LED用线圈17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供给具有与共振频率f3一致的频率的交流信号,从而与流过第二LED用线圈17的交流电流的极性相对应地,点亮驱动LED18a、18b的某一个。此外,虽然也向由天线用共振电容11及天线用线圈12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由第一LED用电容13及第一LED用线圈14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供给该交流信号,但由于并非采用共振频率f1、f2,所以不驱动天线用线圈12或LED15a和LED15b。
在此,在驱动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中的某一个时,将利用相应的二极管44进行整流并在电容45处进行平滑化之后的信号,作为直流信号供给于电源端子34及接地端子35,由此来驱动传感器IC30。或者,若驱动信号Sa、Sd变为接通(ON)状态并且驱动信号Sb、Sc变为断开(OFF)状态,则在上述方式下,第一电线W1与电池Va连接,并且第二电线W2接地,由此向电源端子34及接地端子35供给直流信号,从而驱动传感器IC30。
接着,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从驱动ECU50经由共用的第一电线W1及第二电线W2而供给的交流信号的频率,选择性地驱动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另外,利用从驱动ECU50同样地经由共用的第一电线W1及第二电线W2而供给的直流信号,来驱动传感器IC30。然后,传感器IC30(闭锁/解锁检测部30a)同样地经由共用的第一电线W1向驱动ECU50输出闭锁检测信号或解锁检测信号。因此,利用第一电线W1及第二电线W2这两条电线,即完成了模块10(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传感器IC30)及驱动ECU50之间的电连接。
特别是,当在传感器IC30中,通过交流驱动检测部30b判断为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中的某一个处于驱动状态的时候,利用停止控制部30c停止传感器IC30(闭锁/解锁检测部30a)的功能。因此,在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中的某一个处于驱动时,无法同时地进行闭锁/解锁检测部30a的检测动作。在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中的某一个处于驱动状态时,闭锁/解锁检测部30a不输出闭锁检测信号或解锁检测信号,因此,降低因该检测信号叠加在第一电线W1的交流信号上而产生误检测等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示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利用第一电线W1及第二电线W2这两条电线(多条通信电线)来完成模块10及驱动ECU50之间的电连接,也能够使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传感器IC30各自恰当地动作。由于能够减少用于电连接模块10及驱动ECU50的电线的条数,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实现作为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轻量化,从而能够削减成本。
(2)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ECU50(电源供给部50b)能够以控制多个开关元件51~54的开关动作的这种极其简单的电路结构,来生成彼此频率不同的多种交流信号,或者直流信号。
(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只要在模块10侧配设两个用于将模块10及驱动ECU50电连接的端子(第一及第二模块侧端子T11、T12),在驱动ECU50侧配设两个用于将模块10及驱动ECU50电连接的端子(第一及第二控制部侧端子T21、T22)即可,所以能够削减成本。
(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驱动ECU50的共用的电源供给部50b(开关元件51~54及驱动电路55)来驱动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传感器IC30,能够简化电路结构,削减成本。
(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中的某一个处于驱动状态时,将利用相应的二极管44进行整流并在电容45处进行平滑化之后的信号,作为直流信号供给,由此来驱动传感器IC30。或者,在天线用线圈12、LED15a和LED15b、LED18a和LED18b的全部都不处于驱动状态时,通过从驱动ECU50经由第一电线Wl及第二电线W2供给直流信号,来驱动传感器IC30。像这样,通过向传感器IC30持续地供给直流信号,能够维持该传感器IC30的驱动状态。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下述的方式进行变更。
如图5所示,取代第二电线W2,可以经由电线W3将模块10的第二模块侧端子T12接地(例如,将车身的框体接地)。然后,同样地,可以将驱动ECU50侧与模块10独立地接地(例如车身的框体接地)。在该情况下,将模块10及驱动ECU50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线由作为框体的车身构成。因此,电线W3不需要像第二电线W2那样遍及整个模块10及驱动ECU50之间的区域而配置,相应地能够缩短长度,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实现作为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轻量化。
如图6所示,可以驱动蜂鸣器61,来取代LED18a、18b。即,在模块10中,设置有一端与第一模块侧端子T11连接的蜂鸣器用电容62,并且设置有一端与该蜂鸣器用电容62的另一端连接的蜂鸣器用线圈63。蜂鸣器用线圈63的另一端与第二模块侧端子T12连接。这些蜂鸣器用电容62及蜂鸣器用线圈63构成具有作为第三共振频率的共振频率f11(≠fl、f2)的LC串联共振电路。在蜂鸣器用线圈63并联连接有电阻64及所述蜂鸣器61的串联电路。因此,若经由第一电线Wl及第二电线W2从驱动ECU50供给具有与共振频率f11一致的频率的交流信号,则蜂鸣器61被驱动。即,利用由蜂鸣器用电容62及蜂鸣器用线圈63构成的LC串联共振电路的共振电流,来驱动蜂鸣器61。蜂鸣器61与蜂鸣器用电容62及蜂鸣器用线圈63等,共同构成第二被驱动构件65。
在该情况下,通过供给相应的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能够选择性地驱动LED15a、15b及蜂鸣器61。因此,例如与周围环境相对应地,能够选择性地利用基于LED15a、15b的光的报知及基于蜂鸣器61的声音的报知。
此外,可以使共振频率f11与共振频率f2一致。在该情况下,通过供给具有共振频率f2(f11)的交流信号,能够同时驱动LED15a、15b及蜂鸣器61。由此,能够组合基于LED15a、15b的光的报知及基于蜂鸣器61的声音的报知。从而,例如,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向车辆用户显示车辆的状态。
另外,还可以省略LED15a、15b及点亮LED15a、15b的第一LED用电容13及第一LED用线圈14等。在该情况下,能够仅利用基于蜂鸣器61的声音的报知。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省略LED15a、15b及LED18a、18b的某一个LED及驱动该LED的电路。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彼此不同的频率进行驱动的LED(或LED对)可以是三个(或三对)以上。另外,在这些采用彼此不同的频率进行驱动的LED为多个的情况下,这些LED可以为彼此不同的发光颜色。在该情况下,能够选择性地驱动发光颜色不同的LED。从而,例如,能够采用发光颜色向车辆用户显示车辆的状态。例如,可以在发光颜色为红色的情况下,表示车门处于解锁状态,在发光颜色为绿色的情况下,表示车门处于闭锁状态。或者,在发光颜色为白色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迎宾灯或脚旁照明,起作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LED(或LED对)为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该LED的点亮模式(闪烁、总是点亮等),向车辆用户显示车辆的状态(例如车门的解锁状态/闭锁状态)。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蜂鸣器为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该蜂鸣器的发声模式(长音/短音等),向车辆用户显示车辆的状态(例如车门的解锁状态/闭锁状态)。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驱动ECU50供给交流信号来驱动的被驱动构件只要至少有一个即可。在该情况下,通过组合构成被驱动构件的共振电路(LC串联共振电路)的L、C,能够采用任意的频率驱动相应的被驱动构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驱动ECU50(电源供给部50b)控制开关元件51~54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改变向模块10供给的各种交流信号的输出。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在驱动过程中的任意时间点,调整天线用线圈12(LF天线21)的输出,或者调整LED15a、15b或LED18a、18b的发光强度,或者调整蜂鸣器61的音量水平。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可以设定为在驱动ECU50的电源供给部50b驱动天线用线圈12、LED15a、15b及LED18a、18b(或蜂鸣器61)的某一个LED时,闭锁/解锁控制部50a不输入闭锁检测信号或解锁检测信号。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使与各种交流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周期为与驱动天线用线圈12的交流信号的频率(共振频率f1)对应的周期的倍数的方式,生成各种交流信号。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使闭锁检测信号及解锁检测信号彼此具有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识别闭锁检测信号及解锁检测信号。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可以适当地改变外侧门把手2的闭锁检测区域3及解锁检测区域4的配置,以及可以适当地改变与这些区域相对应的闭锁传感器电极5及解锁传感器电极6的配置和形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通过闭锁/解锁检测部30a检测有人的手接近或接触闭锁检测区域3及通过闭锁/解锁检测部30a检测有人的手接近或接触解锁检测区域4的某一方。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传感器IC30的交流驱动检测部30b可以为如下的检测部:通过检测例如电源端子34的电压变化,来检测天线用线圈12等的驱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传感器IC30的交流驱动检测部30b可以为如下的检测部:例如,通过监视电源端子34的电压变化,来检测天线用线圈12等的驱动。或者,可以在天线用线圈12、第一LED用线圈14及第二LED用线圈17(或蜂鸣器用线圈63)的附近,配设所谓的用于变压器耦合的线圈,并且,可以利用传感器IC30的交流驱动检测部30b监视诱导至这些线圈的交流电压,来检测天线用线圈12等的驱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传感器IC30可以以静电容量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shock sensor)、热释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等的接触/靠近传感器的单独一个或这些传感器的任意组合,来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从LF天线21输出的无线信号不限于AM调制,例如,还可以为FM调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模块10可以设置在车门内或门把手内、车柱(pillar)、侧视镜、车内等。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轮胎压力检测系统(TPMS),所谓的轮胎压力检测系统(TPMS)是指,利用与车辆的轮胎或车轮内部设置的传感器之间的无线通信,来检测轮胎的空气压或温度的系统。
接着,针对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它的例子能够掌握的技术思想,追加如下的内容。
(甲)如第一~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构成所述被驱动构件的多个LC串联共振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具有彼此不同的发光颜色,
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向相应的所述LC串联共振电路供给具有作为所述第二共振频率的彼此不同的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由此,选择性地驱动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根据该结构,能够选择性地驱动具有彼此不同的发光颜色的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
(乙)如第一~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构成所述被驱动构件的LC串联共振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构成所述被驱动构件的LC串联共振电路及蜂鸣器;
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从所述驱动控制部向相应的所述LC串联共振电路供给具有作为所述第二共振频率的彼此不同的共振频率的交流信号,由此,选择性地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及所述蜂鸣器。根据该结构,能够选择性地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及所述蜂鸣器。因此,例如,能够根据周围环境,选择性地利用基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的报知及基于所述蜂鸣器的声音的报知。
(丙)如第一~第三技术方案及上述(甲)(乙)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控制部具有与电池电源连接的多个开关元件,所述驱动控制部通过控制这些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周期,来改变交流信号的频率。根据该结构,所述驱动控制部能够利用控制多个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这种非常简单的电路结构,来改变交流信号的频率。
(丁)如上述(丙)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控制部通过控制多个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来改变交流信号的输出。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所述驱动控制部控制多个所述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的占空比,能够改变交流信号的输出,从而调整所述天线等的输出。

Claims (3)

1.一种天线驱动装置,其具有:
驱动控制部,
天线,其分别经由第一连接线及第二连接线与该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第一共振频率驱动,
所述天线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被驱动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不同的第二共振频率驱动,
检测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直流信号驱动,从而能够检测人的接近或接触,并且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向所述驱动控制部输出表示该检测的检测信号,
停止单元,当检测出向所述天线或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供给的交流信号时,停止所述检测构件的功能。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二被驱动构件,所述第二被驱动构件以与所述天线并联连接的方式,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及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驱动控制部电联连接,并被所述驱动控制部供给的交流信号以与所述第一共振频率及所述第二共振频率不同的第三共振频率驱动。
3.如权利要求l或者2所述的天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线为将所述驱动控制部以及所述天线、所述第一被驱动构件及所述检测构件接地的框体。
CN201310288863.9A 2012-07-10 2013-07-10 天线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85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4421A JP5974693B2 (ja) 2012-07-10 2012-07-10 アンテナ駆動装置
JP2012-154421 2012-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8562A true CN103538562A (zh) 2014-01-29
CN103538562B CN103538562B (zh) 2016-12-28

Family

ID=4874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88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8562B (zh) 2012-07-10 2013-07-10 天线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54114B2 (zh)
EP (1) EP2685435B1 (zh)
JP (1) JP5974693B2 (zh)
CN (1) CN10353856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6981A (zh) * 2015-06-19 2016-12-2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装置
CN106256980A (zh) * 2015-06-19 2016-12-2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驱动装置和车辆通信设备
CN106408692A (zh) * 2015-07-30 2017-02-1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开合构件锁定与解锁装置
CN106394489A (zh) * 2015-07-30 2017-02-1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天线驱动装置
CN106688019A (zh) * 2014-09-24 2017-05-17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门把手的数据采集和测量采集的装置以及用于这种装置的方法
CN107806294A (zh) * 2016-09-08 2018-03-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交通工具的门把手装置
CN108365855A (zh) * 2018-01-03 2018-08-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TWI692638B (zh) * 2019-01-04 2020-05-01 益力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聲音檢測胎皮厚度的裝置、方法及非暫存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1829B2 (en) * 2011-05-31 2015-11-17 Facebook, Inc. Sensing proximity utilizing a wireless radio subsystem
FR3007876B1 (fr) * 2013-06-28 2016-09-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signal de presence dans un systeme d'acces main libre d'un vehicule a capteurs capacitifs
JP2016142045A (ja) * 2015-02-02 2016-08-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開閉体開閉装置
DE102016106385A1 (de) * 2016-04-07 2017-10-1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Fahrzeugtürgriff mit Steuerschaltung
US10522674B2 (en) 2016-05-18 2019-12-31 Rohm Co., Ltd. Semiconductor with unified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voltage regulator diode
US10692863B2 (en) 2016-09-30 2020-06-23 Rohm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package
JP7004139B2 (ja) * 2017-08-10 2022-01-21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EP3627457A1 (de) * 2018-09-24 2020-03-25 Hoppe Ag Zutrittsystem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4868Y (zh) * 1992-12-12 1993-10-27 杨秉瑞 天线驱动器
CN1188573A (zh) * 1995-06-22 1998-07-22 富士通坦株式会社 发射机应答器用天线驱动装置
CN2325876Y (zh) * 1997-10-16 1999-06-23 吴荣真 卫星天线驱动器
CN1443014A (zh) * 2002-03-04 2003-09-17 株式会社舒伯尔 天线驱动装置
CN2689484Y (zh) * 2004-03-01 2005-03-30 创宇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碟形天线驱动装置
CN101159473A (zh) * 2007-10-27 2008-04-09 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天线驱动的卫星接收机
JP2009021829A (ja) * 2007-07-12 2009-01-29 Omron Corp 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1584649U (zh) * 2010-01-15 2010-09-15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避雷器及电调天线系统
CN201898206U (zh) * 2010-08-12 2011-07-13 青岛优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驱动装置
CN201975500U (zh) * 2010-12-28 2011-09-14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电机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3626A (en) * 1985-04-11 1987-05-05 Smith Eldon L Remote control vehicle unlocking device
DE10060431A1 (de) * 2000-12-05 2002-06-20 Delphi Tech Inc Anordnung für ein Fernbedienungssystem an Kraftfahrzeugen
JP3901034B2 (ja) * 2002-06-24 2007-04-0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JP4096178B2 (ja) * 2003-01-20 2008-06-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検知装置及び錠制御装置
FR2864379B1 (fr) * 2003-12-23 2009-01-23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filaire a une platine electronique distante
JP4240307B2 (ja) * 2004-06-22 2009-03-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JP4257601B2 (ja) * 2004-06-24 2009-04-2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JP2007162246A (ja) * 2005-12-12 2007-06-28 Calsonic Kansei Corp キーレスドアロック装置
JP2007254993A (ja) 2006-03-22 2007-10-04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の外装用ドアハンドル
WO2009014212A1 (ja) * 2007-07-26 2009-01-29 Omron Corporation 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4934560B2 (ja) * 2007-09-28 2012-05-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マートキーシステム
US8269615B2 (en) * 2008-05-16 2012-09-18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oor handle and locking system
FR2969430B1 (fr) * 2010-12-15 2014-09-05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Module electronique de communication pour le verrouillage/deverrouillage d'un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unite centrale de commande associee et systeme d'acces mains-libres
JP5589869B2 (ja) 2011-01-27 2014-09-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EP2688140A3 (en) * 2012-07-18 2014-04-30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Antenna driv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4868Y (zh) * 1992-12-12 1993-10-27 杨秉瑞 天线驱动器
CN1188573A (zh) * 1995-06-22 1998-07-22 富士通坦株式会社 发射机应答器用天线驱动装置
CN2325876Y (zh) * 1997-10-16 1999-06-23 吴荣真 卫星天线驱动器
CN1443014A (zh) * 2002-03-04 2003-09-17 株式会社舒伯尔 天线驱动装置
CN2689484Y (zh) * 2004-03-01 2005-03-30 创宇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碟形天线驱动装置
JP2009021829A (ja) * 2007-07-12 2009-01-29 Omron Corp 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159473A (zh) * 2007-10-27 2008-04-09 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天线驱动的卫星接收机
CN201584649U (zh) * 2010-01-15 2010-09-15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避雷器及电调天线系统
CN201898206U (zh) * 2010-08-12 2011-07-13 青岛优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调天线驱动装置
CN201975500U (zh) * 2010-12-28 2011-09-14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电机天线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8019B (zh) * 2014-09-24 2019-11-26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门把手的数据采集和测量采集的装置以及用于这种装置的方法
CN106688019A (zh) * 2014-09-24 2017-05-17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门把手的数据采集和测量采集的装置以及用于这种装置的方法
CN106256981B (zh) * 2015-06-19 2019-02-1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装置
CN106256980A (zh) * 2015-06-19 2016-12-2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驱动装置和车辆通信设备
CN106256981A (zh) * 2015-06-19 2016-12-2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装置
CN106256980B (zh) * 2015-06-19 2019-03-1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驱动装置和车辆通信设备
CN106394489A (zh) * 2015-07-30 2017-02-1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天线驱动装置
CN106394489B (zh) * 2015-07-30 2019-01-1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天线驱动装置
CN106408692B (zh) * 2015-07-30 2019-03-1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开合构件锁定与解锁装置
CN106408692A (zh) * 2015-07-30 2017-02-1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开合构件锁定与解锁装置
CN107806294A (zh) * 2016-09-08 2018-03-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交通工具的门把手装置
CN108365855A (zh) * 2018-01-03 2018-08-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08365855B (zh) * 2018-01-03 2021-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号处理方法
TWI692638B (zh) * 2019-01-04 2020-05-01 益力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聲音檢測胎皮厚度的裝置、方法及非暫存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74693B2 (ja) 2016-08-23
US20140015597A1 (en) 2014-01-16
EP2685435A2 (en) 2014-01-15
US8854114B2 (en) 2014-10-07
EP2685435B1 (en) 2019-01-16
JP2014017701A (ja) 2014-01-30
EP2685435A3 (en) 2017-06-07
CN103538562B (zh)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8562A (zh) 天线驱动装置
CN107210418B (zh) 用于机动车电池的电池单体、电池以及机动车
CN103098344B (zh) 非接触供电装置
JP6232091B2 (ja) 車両適用のための高電圧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TWI425738B (zh) Vehicle induction charging method
CN105122538B (zh) 电池系统
CN105939884B (zh) 用于检查在低压电网与电池之间的连接的方法和机动车
US9710986B2 (en)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KR102291154B1 (ko) 차량용 전원 커넥터 연결 확인 장치
US10615464B2 (en) Battery cell for a battery of a motor vehicle, battery and motor vehicle
KR102325135B1 (ko) 차량 배터리용 배터리 셀, 배터리 및 차량
KR20140005959A (ko) 제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및 상기 배터리의 작동 방법
KR20100027657A (ko) 자가 발전 장치를 이용한 도로 led 점등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034593A (zh) 充电管理装置
US20140354069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o transmit wireless power signal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CN103889108B (zh) 机动车中的车载照明设备和控制光源的相关方法
JP5455063B2 (ja) 車輪情報送信装置
CN115003548A (zh) 蓄电组的认证方法、蓄电组、充电装置、电动移动体、以及电动移动体的控制装置
CN203104033U (zh) 太阳能供电装置及采用它的太阳能显示器与胎压监视器
WO2018159540A1 (ja) 地上側給電装置
CN205195349U (zh) 车载供电集成控制装置
KR101025590B1 (ko) 전기 차량용 배터리 충전 시스템
CN105813885A (zh) 电池系统
CN104340187A (zh) 汽车及用于汽车的胎压补偿装置
CN205440018U (zh) 具状态指示的充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