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4417B - 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4417B
CN103534417B CN201280023046.4A CN201280023046A CN103534417B CN 103534417 B CN103534417 B CN 103534417B CN 201280023046 A CN201280023046 A CN 201280023046A CN 103534417 B CN103534417 B CN 103534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ylinder
boom
weighing arm
hatch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30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4417A (zh
Inventor
植木刚
立野至洋
平松秀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34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4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01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ith more than two arms (boom included), e.g. two-part boom with additional dipper-ar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6Component parts
    • E02F3/38Cantilever beams, i.e. boom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ms, geometry or materials used for booms; Dipper-arm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ms, geometry or materials used for dipper-arms; Bucket-a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6Component parts
    • E02F3/42Drives for dippers, buckets, dipper-arms or bucket-arms
    • E02F3/425Drive systems for dipper-arms, backhoe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91Lids or bonnets or door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6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ments for hydraulic drives
    • E02F9/2271Actuator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nd protection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Operation Control Of Exca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工程机械通过使左、右起重臂缸(9,10)伸长而使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向后侧转动,并且使定位缸(11)缩小而使第二起重臂(6)的前端向下侧转动,由此使作业装置(4)成为行驶姿势。在该作业装置(4)的行驶姿势中,右前舱室盖(23)的前面板(23A)沿左、右起重臂缸(9,10)的倾斜角(α)倾斜,并且右前舱室盖(23)的前面板(23A)配置于与形成各起重臂缸(9,10)的筒(9A,10A)的前端(9A1,10A1)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作业装置的液压挖掘机等的工程机械,该作业装置具有由第一起重臂和第二起重臂构成的二段起重臂。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工程机械代表例的液压挖掘机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可回转地搭载于该下部行驶体上的上部回转体;以及在该上部回转体的前侧可俯仰运动地设置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的作业装置。上部回转体包括:形成支撑结构体的回转框架;设置于该回转框架的左前侧并具备操作员就座的驾驶席的驾驶室;位于与该驾驶室在左、右方向上成为相反侧的右前侧并设置在上述回转框架上且在内部收纳物品的右前舱室罩;搭载于上述回转框架后侧的发动机;以及覆盖该发动机的后舱室罩。
作业装置包括:基端与上部回转体的回转框架可俯仰运动地连接的起重臂;与该起重臂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悬臂;与该悬臂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铲斗;以及使上述起重臂、悬臂、铲斗工作的起重臂缸、悬臂缸、铲斗缸。
另一方面,作为作业装置存在为了扩大可动范围而使用将起重臂分为第一起重臂和第二起重臂两部分的二段起重臂的作业装置。该二段起重臂包括:基端与回转框架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起重臂;与该第一起重臂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起重臂;位于比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基端更靠近前侧并设置于上述回转框架和第一起重臂的前端之间且相对于上述回转框架使上述第一起重臂俯仰运动的起重臂缸;以及位于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前侧并设置于上述第一起重臂和第二起重臂之间且相对于上述第一起重臂调整上述第二起重臂的弯折角度的定位缸,而且,在上述第二起重臂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悬臂。
使用二段起重臂模式的作业装置利用定位缸使第二起重臂相对于第一起重臂转动,由此能够适当地调整第二起重臂相对于第一起重臂的弯折角度。在使用作业装置进行挖掘作业的情况下,根据挖掘深度来调整第一起重臂与第二起重臂的弯折角度,由此能够扩大作业装置的可动范围。
再有,作为液压挖掘机存在为了能够在公路上行驶而具备轮式的下部行驶体的液压挖掘机。在该液压挖掘机的行驶时,采用使起重臂缸伸长而使第一起重臂的前端向后侧转动并且使定位缸缩小而使第二起重臂的前端向下侧转动的行驶姿势。如此,当作业装置采用行驶姿势时,能够将整体紧凑地折叠,能够易于进行驾驶操作。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起重臂的前端配置于后侧,能够使在驾驶室内驾驶的操作员的右侧方的视野变得开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612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的专利文献1通过将第一起重臂的前端配置于后侧使右侧方的视野变宽。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用作工具类的收纳箱的右前舱室盖与起重臂缸相比更向前侧较大地突出而配置。因此,在从驾驶室观察右侧方时,该右前舱室盖对操作员来说成为障碍,存在右侧方的视野狭窄的问题。
在该情况下,考虑使右前舱室盖向后侧降下而使右侧方的视野变宽。但是,在将右前舱室盖向后侧降下的情况下,存在右前舱室盖内的工具类的收纳空间变小的问题。再有,由于回转框架上的设置空间变窄,产生限制储油箱、热交换器等的设置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而做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确保右前舱室盖内的收纳空间的同时,通过将该右前舱室盖配置于不妨碍视野的位置,能够提高行驶时的操作性。
(1).本发明的工程机械包括:能够自行的车体;在该车体的前侧能够俯仰运动地设置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的作业装置;位于该作业装置的左侧并设置于上述车体的前部且具备操作员就座的驾驶席的驾驶室;以及位于上述作业装置的右侧并设置于上述车体的前部且在内部收纳物品的右前舱室盖,上述作业装置具备: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于上述车体的第一起重臂;能够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起重臂的前端的第二起重臂;起重臂缸,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在比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基端更靠近前侧的位置与上述车体的工作缸安装部连接,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前端侧连接且使上述第一起重臂相对于上述车体俯仰运动;以及定位缸,其位于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前面侧并设置于上述第一起重臂与第二起重臂之间且相对于上述第一起重臂调整上述第二起重臂的弯折角度,上述作业装置使上述起重臂缸伸长而使并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前端向后侧转动,并且使上述定位缸缩小而使上述第二起重臂的前端向下侧转动,由此成为行驶姿势。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构成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作业装置的行驶姿势中,上述起重臂缸以使上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位于比上述长度方向的一端更靠后侧的方式倾斜地配置,上述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沿上述起重臂缸的倾斜角倾斜地形成,并且上述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配置于与上述起重臂缸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将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配置于与作业装置采用行驶姿势时的起重臂缸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由此当就座于驾驶室内驾驶席的操作员向右侧观察时,右前舱室盖处于隐藏于起重臂缸的状态。因此,操作员不会被右前舱室盖遮挡视野,能够使工程机械以宽阔的视野行驶。而且,对于操作员来说,在行驶时确认右侧方的情况时,有时会将头向前侧移动而进行右侧方的确认动作。即使在进行这样的确认动作的情况下,因为右前舱室盖配置于与起重臂缸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的并列的位置,所以也能够从操作员的右侧方的视野范围脱离。
另一方面,因为右前舱室盖能够将其前面板向前侧配置至与起重臂缸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所以能够将该右前舱室盖较大地形成于前侧,能够使包含右前舱室盖的车体上的设置空间变大。
其结果,在确保了包含右前舱室盖的车体上的设置空间的同时搭乘于驾驶室进行行驶操作时,能够使右侧方的视野宽阔,因此能够提高行驶时的操作性、安全性。而且,因为右前舱室盖能够较大地形成,所以在车体上能够容易地安装各种设备,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等。
(2).根据本发明,上述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配置成具有与行驶姿势中的上述起重臂缸的前端相同的倾斜角(α)。在此,相同的倾斜角并不是字面上的同一角的意思,而是即使在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的倾斜角和起重臂缸的前端的倾斜角在设计上的允许范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角度差的情况下,也能够认为是相同的倾斜角。
根据该构成,在向右侧方观察时,右前舱室盖不遮挡视野,能够以宽阔的视野行驶工程机械。另一方面,因为右前舱室盖能够将其前面板配置于与起重臂缸的前端并列的位置,所以能够该右前舱室盖向前侧延伸至视野临界。
(3).根据本发明,在使上述起重臂缸伸长而使第一起重臂以倾斜角(α)向后侧倾斜、使上述定位缸缩小而使第二起重臂的前端向下侧转动的行驶姿势中,在将沿上述起重臂缸的前端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面作为倾斜面时,上述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形成为与上述倾斜面成为同一面。由此,行驶时右侧方的视野能够变得宽阔。
(4).根据本发明,在上述车体上,设置有覆盖搭载于后侧的发动机的后舱室盖,上述右前舱室盖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后舱室盖相同的高度尺寸。
根据该构成,因为使右前舱室盖的高度尺寸形成为与覆盖较大的原动机的后舱室盖相同的高度尺寸,所以能够较大地形成右前舱室盖内的收纳空间,能够收纳较大的设备、较多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压挖掘机的后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省略了驾驶室的上部回转体和作业装置的起重臂的主视图。
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所示IV-IV方向放大观察省略了驾驶室的上部回转体和作业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5是表示省略了驾驶室的上部回转体和作业装置的起重臂的分解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从斜前方观察省略了驾驶室的上部回转体、作业装置的起重臂、起重臂缸、定位缸等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以具备由二段起重臂等构成的作业装置的轮式液压挖掘机为例,并以图1至图6的顺序详细进行说明。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作为工程机械的轮式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1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2;可回转地搭载于该下部行驶体2上的上部回转体3;以及在该上部回转体3的前侧可俯仰运动地设置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并进行土砂的挖掘作业等的作业装置4。轮式液压挖掘机1通过轮式的下部行驶体2行驶于公路等,并在作业现场使用作业装置4进行土砂挖掘作业等。
在这里,作业装置4由后述的第一起重臂5、第二起重臂6、悬臂7、铲斗8、起重臂缸9、10、定位缸11、悬臂缸12、铲斗缸13等构成。
第一起重臂5与后述的第二起重臂6一同构成作业装置4的二段起重臂。该第一起重臂5可转动地安装于回转框架15的左、右纵板15B、15C之间、即回转框架15的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在这里,第一起重臂5以横截面为角筒状地形成,基端成为脚部5A并通过连接销5B可转动地连接于左、右纵板15B、15C的第一起重臂安装部15B1、15C1。另一方面,向上侧延伸的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成为双叉状的前端安装部5C,在该前端安装部5C上,第二起重臂6的基端与后述的起重臂缸9、10的杆侧安装部9E、10E通过连接销5D同轴且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起重臂5的前表面,位于脚部5A侧(基端)设置有工作缸托架5E。在该工作缸托架5E上,安装有后述的定位缸11的筒11A。
第二起重臂6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该第二起重臂6通过定位缸11的伸长、缩小,相对于第一起重臂5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在这里,第二起重臂6形成为横截面为四边形状的角筒体,其基端6A通过连接销5D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安装部5C。另一方面,第二起重臂6的前端成为双叉状的安装部6B,在该安装部6B上通过连接销6C可转动地连接有悬臂7的基端。
在第二起重臂6的基端6A的下表面,设置有供后述的定位缸11的杆11B安装的工作缸托架6D。再有,在基端6A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后述的悬臂缸12的筒安装的工作缸托架6E。
如图1、图2所示,悬臂7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起重臂6的前端,该悬臂7形成为横截面为四角形状的角筒体。该悬臂7的基端通过连接销6C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起重臂6的安装部6B,在前端可转动地安装有后述的铲斗8。另一方面,在悬臂7的基端设置有供悬臂缸12的杆安装的工作缸托架7A和供铲斗缸13的筒安装的工作缸托架7B。
铲斗8可转动地安装于悬臂7的前端。该铲斗8为作业工具的代表例且通过铲斗缸13的伸缩动作来转动,挖掘土砂等。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左起重臂缸9、右起重臂缸10、定位缸11进行叙述。
左起重臂缸9位于第一起重臂5的前侧并设置于该第一起重臂5的左侧面。该左起重臂缸9与后述的右起重臂缸10协作而使第一起重臂5相对于回转框架15俯仰运动,并且设置于回转框架15与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之间。在这里,左起重臂缸9由圆筒状的筒9A、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筒9A内的活塞(未图示)、基端侧与该活塞连接且前端侧从筒9A可伸缩地突出的杆9B构成。
就左起重臂缸9而言,成为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筒9A的底部成为底侧安装部9C,该底侧安装部9C使用连接销9D可转动地安装于回转框架15的左纵板15B的工作缸安装部15B2。据此,如图3、图5所示,左起重臂缸9的底侧安装部9C(连接销9D)配置于比使用连接销5B安装第一起重臂5的脚部5A的左纵板15B的第一起重臂安装部15B1更低高度尺寸H的位置且比第一起重臂安装部15B1更向前侧长度尺寸L的位置。另一方面,就左起重臂缸9而言,成为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杆9B的前端成为杆侧安装部9E,该杆侧安装部9E通过连接销5D与第二起重臂6的基端6A同轴且可转动的安装于位于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侧的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安装部5C。
右起重臂缸10夹持第一起重臂5并设置于左起重臂缸9的相反侧的第一起重臂5的右侧面。由于该右起重臂缸10除了配设位置之外的构成、动作等与左起重臂缸9相同,因此标注对应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即,就右起重臂缸10而言,其筒10A的底侧安装部10C使用连接销10D可转动地安装于构成回转框架15的右纵板15C的工作缸安装部15C2,杆10B的杆侧安装部10E通过连接销5D与第二起重臂6的基端6A、左起重臂缸9同轴且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安装部5C。在这里,右起重臂缸10的底侧安装部10C(连接销10D)与左起重臂缸9相同地配置于比右纵板15C的第一起重臂安装部15C1更低高度尺寸H的位置且比第一起重臂安装部15C1更靠前侧长度尺寸L的位置。
左、右左起重臂缸9、10使杆9B、10B相对于筒9A、10A缩小、伸长,由此使第一起重臂5和第二起重臂6相对于回转框架15进行俯仰运动。在这里,在液压挖掘机1行驶的情况下,为了抑制作业装置4向前侧的突出尺寸,使各起重臂缸9、10的杆9B、10B最大程度地(最大限度)伸长而使第一起重臂5配置于其前端向后侧转动的行驶姿势的位置(图1至图3所示的位置)。
在该第一起重臂5的行驶姿势中,位于前侧的各起重臂缸9、10与第一起重臂5一起向后侧倾斜。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若将在各起重臂缸9、10的连接销9D、10D的位置上的垂直线记作A-A,则行驶姿势中的各起重臂缸9、10的轴线O-O相对于垂直线A-A向后侧倾斜倾斜角α。在该行驶姿势中,位于驾驶室16侧的左起重臂缸9配置于比第一起重臂5、后述的定位缸11的下部更靠前侧,且成为左起重臂缸9的前端的筒9A的前端9A1成为就座于驾驶席17的操作员向右侧横向观察时的右侧方视野的临界位置。
定位缸11位于第一起重臂5的前侧并设置于第一起重臂5与第二起重臂6之间。该定位缸11通过伸缩动作,相对于第一起重臂5调整第二起重臂6的弯折角度。在这里,定位缸11包括:圆筒状的筒11A;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筒11A内的活塞(未图示);以及基端侧与该活塞连接且前端侧从筒11A可伸缩地突出的杆11B。就定位缸11而言,筒11A的下端(底部)可转动地安装在设置于第一起重臂5的工作缸托架5E上,杆11B的上端(前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设置于第二起重臂6的工作缸托架6D上。
定位缸11通过使杆11B相对于筒11A伸长、缩小而使第二起重臂6相对于第一起重臂5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在这里,在作业装置4的行驶姿势中,通过使定位缸11的杆11B最大程度地缩小,使第二起重臂6的前端向下侧(图1至图3所示的位置)转动。
悬臂缸12设置于第二起重臂6与悬臂7之间(参照图1、图2)。该悬臂缸12的基端(筒侧)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起重臂6的工作缸托架6E,前端(杆侧)可转动地连接于悬臂7的工作缸托架7A。据此,悬臂缸12通过缩小、伸长,能够在第二起重臂6的前端使悬臂7在上、下方向上转动。
铲斗缸13设置于悬臂7与铲斗8之间。该铲斗缸13的基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悬臂7的工作缸托架7B,铲斗缸13的前端通过铲斗连杆14与铲斗8连接。据此,铲斗缸13通过缩小、伸长,能够在悬臂7的前端使铲斗8在上、下方向上转动。
其次,对上部回转体3的构成进行叙述。即,上部回转体3由后述的回转框架15、驾驶室16、驾驶席17、发动机18、后舱室盖20、右前舱室盖23等构成。
回转框架15形成上部回转体3的支撑结构体,该回转框架15具备底板15A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竖立设置于该底板15A上的左纵板15B、右纵板15C。在左纵板15B的左侧设置有驾驶室框架部15D,在右纵板15C的右侧设置有箱体框架部15E。
在这里,在左、右纵板15B、15C的前侧设置有可转动地安装第一起重臂5的脚部5A的第一起重臂安装部15B1、15C1,在前端设置有可转动地安装起重臂缸9、10的底侧安装部9C、10C的工作缸安装部15B2、15C2。另一方面,在左、右的纵板15B、15C的后侧设置有后述的发动机18、配重19。
再有,在左侧的驾驶室框架部15D的前侧搭载有后述的驾驶室16。在右侧的箱体框架部15E设置有后述的液压油箱21、燃料箱22、右前舱室盖23等。
驾驶室16搭载于作业装置4左侧的回转框架15的驾驶室框架部15D的前部。该驾驶室16形成搭乘操作员的居住空间,在驾驶室16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员就座的驾驶席17(图1中用虚线表示)。据此,操作员能够以就座于驾驶席17的状态一边目视前方、侧方等,一边进行行驶操作、作业操作。
在这里,就座于驾驶席17的操作员的视线位置EP在驾驶室16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位于驾驶席17的靠枕的前方。该视线位置EP并不是不变的。例如,在行驶时进行左、右的安全确认的情况下,在作业时进行深坑挖掘作业的情况下,视线位置EP向前方或侧方移动。另一方面,在操作员按照操作员的体格调整了驾驶席17的位置的情况下,视线位置EP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上移动。即,各图所示的视线位置EP是平均体格的操作员就座于驾驶席17情况的参考例。
发动机18(图1中用虚线表示)搭载于回转框架15的后侧,该发动机18以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卧状态搭载。另一方面,配重19位于发动机18的后侧并安装于回转框架15的后端。此外,发动机18是原动机的代表例,在电动式工程机械中使用电动马达。
后舱室盖20以覆盖发动机18的方式设置于回转框架15上。该后舱室盖20包括:覆盖发动机18左侧的左侧面盖部20A;覆盖发动机18右侧的右侧面盖部20B;以及以覆盖发动机18上侧的方式遍及上述各侧面盖部20A、20B的上部而设置的上面盖部20C。在这里,因为后舱室盖20覆盖作为最大的搭载设备的发动机18,所以上面盖部20C的位置设定于较高的位置。
液压油箱21位于发动机18的前侧并搭载于回转框架15的箱体框架部15E。该液压油箱21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密闭容器,其内部储存有向各种驱动器供给的液压油。
燃料箱22位于液压油箱21的前侧并搭载于箱体框架部15E。该燃料箱22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密闭容器,其内部储存有向发动机18供给的燃料。
接下来,对设置于上部回转体3的本实施方式的右前舱室盖23进行说明。
该右前舱室盖23设置于构成作业装置4的第一起重臂5的右侧、即燃料箱22前侧的回转框架15的箱体框架部15E的前部。如图2至图4所示,右前舱室盖23构成为箱状体且包括:位于最前部的长方形状的前面板23A;与燃料箱22的前表面相对面的长方形状的后面板23B;配置于第一起重臂5侧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的梯形状的左侧面板23C;配置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梯形状的右侧面板23D;以及闭塞上侧的长方形状的上面板23E。据此,右前舱室盖23在其内部能够收纳后述的控制阀装置25、工具、注油枪等(均未图示)。
在这里,在左、右起重臂缸9、10的轴线O-O以倾斜角α向后侧倾斜的行驶姿势中,在其筒9A、10A的前端9A1、10A1的位置,将与各起重臂缸9、10的轴线O-O相平行的线记作斜线B-B。在该情况下,将沿筒9A、10A的前端9A1、10A1的斜线B-B的位置向左、右方向延展的面记作倾斜面24(图4、图6中以网格面图示)。
然而,右前舱室盖23的前面板23A配置于与采取行驶姿势的各起重臂缸9、10的筒9A、10A的前端9A1、10A1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具体来说,右前舱室盖23的前面板23A形成为实质上与以倾斜角α形成在各筒9A、10A的前端9A1、10A1的位置的倾斜面24成为同一面。即,各起重臂缸9、10和倾斜面24以实质上相同的倾斜角α且配置于同一面。此外,所谓的相同的倾斜角,并不是字面的相同角的意思,而是即使在右前舱室盖23的前面板23A的倾斜角和起重臂缸9、10的前端9A1、10A1的倾斜角在设计上的允许范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角度差的情况下,也能够认为是相同倾斜角。另外,就同一面而言,在具有一定程度的角度差的情况下,也能够认为是同一面。
据此,就座于驾驶室16内的驾驶席17的操作员从视线位置EP向右侧观察时,右前舱室盖23的前面板23能够隐藏于各起重臂缸9、10的阴影下。而且,在液压挖掘机1的行驶时确认右侧方的情况下,操作员将头向前侧移动进行右侧方的确认动作。即使在像这样地向前方探头进行确认动作的情况下,右前舱室盖23的前面板23A也配置于与各起重臂缸9、10的筒9A、10A的前端9A1、10A1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即倾斜面24的位置,因此该右前舱室盖23能够从操作员看不见的位置、即从操作员的右侧方的视野范围脱离。
另一方面,右前舱室盖23能够将其前面板23A向前侧配置至各起重臂缸9、10的筒9A、10A的前端9A1、10A1在左、右方向的并列的位置。这样,将前面板23A向前侧配置至各起重臂缸9、10的位置(倾斜面24)的右前舱室盖23能够配置于不妨碍操作员右侧方视野的位置的同时,向前侧延伸。
再有,右前舱室盖23形成为使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具有与覆盖较大的发动机18的后舱室盖20相同高度尺寸。据此,能够在上侧较大地设定右前舱室盖23,能够将上面盖部20C的位置设定为高的位置。因此,就右前舱室盖23而言,也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扩大其内部的收纳空间。
附图标记25是位于右前舱室盖23内并搭载于回转框架15的箱体框架部15E的控制阀装置(图2、图4中用虚线表示)。该控制阀装置25将按照操作员的各种操作被加压的液压油供排至作业装置4的各工作缸9、10、11、12、13等。由于在控制阀装置25上多根软管类连接于各个阀芯,所以作为该控制阀装置25的设置场所需要较宽的空间。然而,因为右前舱室盖23能够以上述的理由向前侧和上侧较大地形成,所以控制阀装置25能够有余量地收纳在右前舱室盖23内。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具有如上述的构成,接下来,对该液压挖掘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液压挖掘机1行驶的情况下,操作员搭乘于驾驶室16并就座于驾驶席17,通过使各起重臂缸9、10最大程度地伸长来使第一起重臂5向后侧倾倒,并通过最大程度地缩小定位缸11来使第二起重臂6向下侧折叠。再有,通过悬臂缸12使悬臂7处于向下侧延伸的状态,通过伸长铲斗缸13使铲斗8向上侧转动(回缩,クラウド)。根据这些动作,能够使作业装置4处于紧凑的行驶姿势。通过以该行驶姿势操作行驶用的转向轮、踏板等(均未图示),能够使下部行驶体2前进或后退。另一方面,就座于驾驶席17的操作员能够通过使作业装置4俯仰运动来进行土砂的挖掘作业等。
于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右前舱室盖23的前面板23A构成为,以沿在作业装置4处于行驶姿势时的左、右的起重臂缸9、10的倾斜角α倾斜的方式形成,并且使上述右前舱室盖23的前面板23A配置在与形成上述各起重臂缸9、10的筒9A、10A的前端9A1、10A1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即与倾斜面24实质上同一面的位置。
因此,当就座于驾驶室16内的驾驶席17的操作员向右侧观察时,右前舱室盖23处于隐藏在左起重臂缸9的状态。据此,操作员不会被右前舱室盖23遮挡视野,能够使液压挖掘机1以宽阔的视野行驶。而且,在行驶时确认右侧方的情况下,操作员有时会将头向前侧移动进行右侧方的确认动作。即使在进行这样的确认动作的情况下,因为右前舱室盖23配置在与各起重臂缸9、10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即与筒9A、10A的前端9A1、10A1实质上同一面的倾斜面24的位置,所以也能够将该右前舱室盖23从操作员的右侧方的视野范围排除。
另一方面,就右前舱室盖23而言,因为其前面板23A能够向前侧配置至与各起重臂缸9、10的前端9A1、10A1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所以能够使该右前舱室盖23向前侧延伸至视野临界,能够增大包含该右前舱室盖23的回转框架15上的设置空间。
其结果,即使在确保了包含右前舱室盖23的收纳空间的回转框架15上的设置空间的情况下,当搭乘于驾驶室16进行行驶操作时,能够使右侧方的视野变宽,所以能够提高行驶时的操作性、安全性。而且,因为能够较大地形成右前舱室盖23,所以能够在回转框架15上容易地组装发动机18、箱体21、22、控制阀装置25等,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等。
另一方面,将右前舱室盖23的高度尺寸形成为与为了覆盖发动机18而较大高度尺寸地形成的后舱室盖20相同高度尺寸。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较大地形成右前舱室盖23内的收纳空间,能够收纳较大的设备、较多的工具。
再有,各起重臂缸9、10的底侧安装部9C、10C安装于比设置在回转框架15的各纵板15B、15C的第一起重臂安装部15B1、15C1更低高度尺寸H的位置、比第一起重臂安装部15B1、15C1更向前侧长度尺寸L的位置的工作缸安装部15B2、15C2上。另一方面,各起重臂缸9、10的杆侧安装部9E、10E构成为与第二起重臂6同轴地连接在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安装部5C。因此,当作业装置4处于行驶姿势时,能够将起重臂缸9、10向后侧较大地倾斜,通过使此时的倾斜角α变大,能够使右侧方的视野变宽。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以在右前舱室盖23内收纳控制阀装置25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右前舱室盖23内收纳工具、箱体等其他的设备。
在实施方式中,以各起重臂缸9、10将筒9A、10A配置于下侧并将杆9B、10B配置于上侧而使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各起重臂缸9、10也可以构成为以将筒9A、10A配置于上侧并将杆9B、10B配置于下侧的倒立状态而使用。此外,在该情况下,杆9B、10B的下端作为长度方向的一端安装于工作缸安装部15B2、15C2,筒9A、10A的上端作为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一起重臂5的前端安装部5C。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中,以作为工程机械并具备轮式的下部行驶体2的液压挖掘机1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适用具备履带式的下部行驶体的液压挖掘机。
符号的说明
1—液压挖掘机(工程机械),2—下部行驶体,3—上部回转体,4—作业装置,5—第一起重臂,5A—脚部,5C—前端安装部,6—第二起重臂,6A—基端部,6B—安装部,7—悬臂,8—铲斗,9—左起重臂缸,9A、10A—筒,9A1、10A1—前端,9B、10B—杆,9C、10C—底侧安装部,9E、10E—杆侧安装部,10—右起重臂缸,11—定位缸,12—悬臂缸,13—铲斗缸,15—回转框架,15A—底板,15B—左纵板,15B1、15C1—第一起重臂安装部,15B2、15C2—工作缸安装部,15C—右纵板,16—驾驶室,17—驾驶席,18—发动机(原动机),20—后舱室盖,23—右前舱室盖,23A—前面板,24—倾斜面,O-O—起重臂缸的轴线,α—起重臂缸的倾斜角,B-B—沿起重臂缸前端的斜线,H—高度尺寸,L—长度尺寸。

Claims (4)

1.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能够自行的车体;在该车体的前侧能够俯仰运动地设置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的作业装置;位于该作业装置的左侧并设置于上述车体的前部且具备操作员就座的驾驶席的驾驶室;以及位于上述作业装置的右侧并设置于上述车体的前部且在内部收纳物品的右前舱室盖,
上述作业装置具备:
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于上述车体的第一起重臂;
能够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起重臂的前端的第二起重臂;
起重臂缸,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在比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基端更靠近前侧的位置与上述车体的工作缸安装部连接,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前端侧连接且使上述第一起重臂相对于上述车体俯仰运动;以及
定位缸,其位于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前面侧并设置于上述第一起重臂与第二起重臂之间且相对于上述第一起重臂调整上述第二起重臂的弯折角度,
上述作业装置使上述起重臂缸伸长而使上述第一起重臂的前端向后侧转动,并且使上述定位缸缩小而使上述第二起重臂的前端向下侧转动,由此成为行驶姿势,
在上述作业装置的行驶姿势中,上述起重臂缸以使上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位于比上述长度方向的一端更靠后侧的方式倾斜地配置,
上述工程机械的特征在于,
上述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沿上述起重臂缸的倾斜角倾斜地形成,
并且,在使上述起重臂缸伸长而使第一起重臂以倾斜角向后侧倾斜、使上述定位缸缩小而使第二起重臂的前端向下侧转动的行驶姿势中,上述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配置于与上述起重臂缸的前端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上述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配置成具有与行驶姿势中的上述起重臂缸的前端相同的倾斜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将沿着上述起重臂缸的前端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面作为倾斜面时,上述右前舱室盖的前面板形成为与上述倾斜面成为同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车体上,设置有覆盖搭载于后侧的发动机的后舱室盖,上述右前舱室盖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后舱室盖相同的高度尺寸。
CN201280023046.4A 2011-05-12 2012-04-25 工程机械 Active CN103534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7149 2011-05-12
JP2011107149 2011-05-12
PCT/JP2012/061102 WO2012153638A1 (ja) 2011-05-12 2012-04-25 建設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4417A CN103534417A (zh) 2014-01-22
CN103534417B true CN103534417B (zh) 2016-03-23

Family

ID=47139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3046.4A Active CN103534417B (zh) 2011-05-12 2012-04-25 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81675B2 (zh)
EP (1) EP2708660B1 (zh)
JP (1) JP5756171B2 (zh)
KR (1) KR101811771B1 (zh)
CN (1) CN103534417B (zh)
WO (1) WO20121536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2686B2 (ja) * 2014-01-30 2016-08-03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電装品冷却構造
EP3116900B1 (en) 2014-03-09 2020-07-08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ompositions useful in treatment of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otc) deficiency
JP6232643B2 (ja) * 2014-06-05 2017-11-2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ブーム
US9617709B2 (en) * 2015-02-02 2017-04-11 Komatsu Ltd. Work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work vehicle
WO2016130600A2 (en) 2015-02-09 2016-08-18 Duke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epigenome editing
CN104773671B (zh) * 2015-03-30 2017-01-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基于空间连杆多油缸协调驱动的折叠式雷达天线举升机构
EP3288594B1 (en) 2015-04-27 2022-06-29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ual aav vector system for crispr/cas9 mediated correction of human disease
US10494038B2 (en) 2015-05-13 2019-12-03 Kobe Steel, Ltd. Upper slewing body
CN104846860B (zh) * 2015-05-28 2017-08-25 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臂式挖掘机
WO2017015637A1 (en) 2015-07-22 2017-01-26 Duke University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regulatory element function with epigenome editing technologies
MX2018002339A (es) 2015-08-25 2018-12-19 Univ Duke Composiciones y metodos de mejora de la especificidad en ingenieria genomica usando endonucleasas guiadas por arn.
EP4089175A1 (en) 2015-10-13 2022-11-16 Duke University Genome engineering with type i crispr systems in eukaryotic cells
KR102565925B1 (ko) * 2015-12-18 2023-08-09 스미도모쥬기가이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쇼벨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119735B (zh) * 2017-07-07 2022-09-2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一种快速收取碎草料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1097A (zh) * 1997-06-03 1998-12-09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回转式建筑机械
JP2002061223A (ja) * 2000-08-21 2002-02-2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JP3668109B2 (ja) * 2000-08-15 2005-07-0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2006193913A (ja) * 2005-01-11 2006-07-2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旋回式建設機械
JP3845039B2 (ja) * 2002-05-20 2006-11-1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超小旋回作業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9539A (en) * 1969-06-27 1971-06-29 Hein Werner Corp Backhoe having an articulated gooseneck boom
US5975833A (en) * 1996-01-30 1999-11-02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Swing type hydraulic excavator
USD437602S1 (en) * 1998-12-28 2001-02-13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Hydraulic excavator
JP4950080B2 (ja) * 2008-01-08 2012-06-13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WO2009145000A1 (ja) * 2008-05-28 2011-10-0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1097A (zh) * 1997-06-03 1998-12-09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回转式建筑机械
JP3668109B2 (ja) * 2000-08-15 2005-07-0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2002061223A (ja) * 2000-08-21 2002-02-2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JP3845039B2 (ja) * 2002-05-20 2006-11-1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超小旋回作業車
JP2006193913A (ja) * 2005-01-11 2006-07-2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旋回式建設機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8660B1 (en) 2017-09-20
EP2708660A4 (en) 2015-04-22
EP2708660A1 (en) 2014-03-19
US9181675B2 (en) 2015-11-10
JP5756171B2 (ja) 2015-07-29
KR20140018323A (ko) 2014-02-12
CN103534417A (zh) 2014-01-22
WO2012153638A1 (ja) 2012-11-15
JPWO2012153638A1 (ja) 2014-07-31
US20130323001A1 (en) 2013-12-05
KR101811771B1 (ko) 2017-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4417B (zh) 工程机械
CN107306500B (zh) 作业机械的控制装置、作业机械以及作业机械的控制方法
JP3822155B2 (ja) 旋回作業機の掘削装置
KR20190112057A (ko) 건설 기계
JP2009113658A (ja) エンジンフードの開閉構造
EP2119835A2 (en) Construction vehicle with plural working units
JP2018059263A (ja) 作業車両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190019038A (ko) 작업 기계 및 작업 기계의 제어 방법
JP6518271B2 (ja) 地形測定機
JP7033938B2 (ja) 作業機械および作業機械の制御方法
US20130187354A1 (en) Stairway assembly for a machine
CN210422602U (zh) 一种可移动式土壤采样监测修复机器人
KR101449008B1 (ko) 중장비의 아우트리거 무빙장치
KR101754289B1 (ko) 건설 기계
CN110565724A (zh) 大臂和破岩装置
JP6850758B2 (ja) 作業車両
CN110226009A (zh) 液压挖掘机
JP6971212B2 (ja) 作業機械
JP4699343B2 (ja) 作業機械の転倒防止装置
JP2023063687A (ja) 作業機械およびブルドーザ
JP5941076B2 (ja) 建設機械
JP3950465B2 (ja) 超小旋回作業機
JP2006103594A (ja) 作業機械の視覚補助装置
JP2022161275A (ja) 高さ制限のある環境でアームおよびブームを用いて作業を行う装置
JP4292221B2 (ja) 旋回作業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