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2225A - 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2225A
CN103522225A CN201310512881.0A CN201310512881A CN103522225A CN 103522225 A CN103522225 A CN 103522225A CN 201310512881 A CN201310512881 A CN 201310512881A CN 103522225 A CN103522225 A CN 103522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cting unit
parts
unit
objective table
pos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128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128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22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2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22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涉及显示设备制造领域,在显示器件的制造过程中运用机械方式对部件的位置进行高精度定位。该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载物台四周的至少一个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进行移动,从而将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
背景技术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因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以及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当中。
在TFT-LCD的生产过程中,可以依靠人工完成背光源的组装定位。然而人工操作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定位过程中误差概率较高以及作业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然而随着显示产品逐渐向超薄化的趋势发展,例如手机的背光源规格的公差标准越来越小,人力组装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技术要求。
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装置)实现背光源的组装定位,该技术虽然可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然而由于该方法需要CCD相机以及其配套软件,因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在显示器件的制造过程中运用机械方式对部件的位置进行高精度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位于所述基座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的载物台,还包括:
至少一个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设置于所述载物台的四周,用于将所述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四周,且与至少一个所述校正单元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校正单元,以使得所述校正单元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整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定位装置。
本发明实施实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位于所述基座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的载物台,所述方法包括:
驱动单元驱动至少一个校正单元,以使得所述校正单元移动;
所述校正单元将所述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该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的载物台,还包括设置于载物台四周的至少一个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进行移动,从而将所述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这样一来,可以采用低成本的机械方式对部件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0以及位于基座10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20的载物台11,还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校正单元12,该校正单元设置于载物台11的四周,用于将待定位部件20定位至预设位置。
驱动单元13,该驱动单元13固定于基座10的四周,且与至少一个校正单元12相连接,用于驱动校正单元12,以使得校正单元12移动。该驱动单元13可以是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在机械设备领域常见的用于向机械部件提供源动力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定位置具体是指,显示器件的部件在制造过程中处于的理想位置,例如当显示器件的背光源在组装时,预设定位置可以是指各个部件的预组装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的载物台,还包括设置于载物台四周的至少一个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进行移动,从而将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这样一来,可以采用低成本的机械方式对部件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精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定位装置还可以包括探测单元14,用于探测待定位部件20,当探测单元14探测到待定位部件20位于载物台11时,驱动单元13驱动校正单元12移动,以使得待定位部件20被定位至预设位置。具体的,该探测单元14可以采用光纤感应器。当光线感应器探测到载物台11上放置有待定位部件20时,将该探测数据输入至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然后PLC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单元13驱动校正单元12进行移动,以使得待定位部件20被定位至预设位置。这样一来,探测单元可以开启定位装置对待定位部件进行定位,而无需人工手动开启定位装置。从而提升机械自动化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在载物台11的四周设置有两组校正单元组,两组校正单元组垂直设置,具体的,如图3所示(沿图2中A方向的俯视图),两组校正单元组垂直设置是指在定位装置未开始实施定位之前每个校正单元都处于初始位置,第一校正单元组的中心线B-B’与第二校正单元组中心线C-C’垂直。
每一组校正单元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载物台11两侧的校正单元。每一校正单元对应一个驱动单元13。具体的,第一校正单元组包括相对设置于载物台11左、右两侧的第一校正单元121与第三校正单元123;第二校正单元组包括相对设置于载物台11前、后两侧的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四校正单元124。这样一来,定位装置可以从载物台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位于该载物台上的待定位部件进行定位。使得待定位部件20的四周都能与校正单元相抵接,然后在校正单元的进一步移动下使得待定位部件20移至预设定位置,从而使得待定位部件在定位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不偏移。
以下结合图4对定位装置的定位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当探测单元14探测到载物台11上放置有待定位部件20时,该探测单元14向PLC发出探测信号,该PLC根据该探测信号开启定位装置。由于该定位部件20的形状如图所示为L形。因此,PLC控制驱动单元13驱动各个校正单元进行移动,具体的,第一校正单元121和第四校正单元124分别沿X轴负向和Y轴正向向待定位部件20靠近直至与该待定位部件20相抵接,而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三校正单元123分别沿Y轴负向和X轴正向向部件20靠近的同时,第二校正单元122还需要沿X负向移动,第三校正单元123还需要沿Y负向移动,这样一来才能保证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三校正单元123与该待定位部件20相抵接。从而再驱动单元13的进一步驱动下,各个校正单元使得该待定位部件20移动至预设定位置。当定位部件20移至预设定位置后,可以通过机械手将该定位部件20直接安装于背光源组件上。由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批量生产,即下一次需要定位的待定位部件20很可能与上述L形待定位部件20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因此,上述定位过程结束以后,各个校正单元无需还原至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而是采用第一校正单元121和第三校正单元123沿X轴远离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一定的距离,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四校正单元沿Y轴远离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与第一校正单元121和第三校正单元123沿X轴远离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同样的距离,然后,在载物台11上放入新的L形定位部件,接下来,PLC只需控制驱动单元使得第一校正单元121和第三校正单元123沿X轴靠近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直至与该定位部件20相抵接,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四校正单元沿Y轴靠近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直至与该定位部件20相抵接,就可以完成对新放入的L形定位部件的定位。这样一来,可以简化定位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又例如,当待定位部件20为正方形时,在未对正方形的待定位部件20进行定位时,各个校正单元还原至初始位置,当PLC控制驱动单元13对该正方形的待定位部件20进行定位时,由于正方形待定位部件20的各个边长相等,从而使得各个校正单元可以同时向靠近部件20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就可以与该正方形的待定位部件20相抵接。当然以上仅仅是对部件20形状的举例说明,该校正模块12对其他形状的部件20的定位在此不再一一举例,但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该校正单元12可以包括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当校正单元12沿载物台11的一侧边以及垂直于该侧边的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沿侧边相对移动,并将待定位部件20定位至预设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沿侧边相对移动具体是指,如图5所示,当校正单元12沿载物台11的一侧边(例如沿与X轴相平行的侧边)或垂直于该侧边的方向(例如沿与Y轴相平行的侧边)进行移动时,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可以在基座10表面沿X轴或Y轴平行的侧边相对开合移动(如图中双向箭头所示)。由于图5中待定位部件20的形状为长方形,这样一来,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可以根据该待定位部件20长度和宽度,调整沿X轴和Y轴开合移动的距离。在该待定位部件20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增加了对其的支撑点。从而能够确保待定位部件20在定位过程中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定位装置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该定位装置还可以包括微调单元15。用于对校正单元12进行微调,以使得校正单元12微量移动。具体的,当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在驱动单元13的驱动下对位于载物台11上的待定位部件20进行自动定位后,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微调单元15上的微分头151,该微分头151可以为千分尺,使得校正单元12微量移动。这样一来,可以对待定位部件20的位置进一步进行细微的调整,从而提高该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由于在显示器件额生产加工中,其部件大多由薄膜材料制成,所以各个部件会自身带有一定的静电。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基座1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进行接地处理,例如,基座10可以采用铜质金属材料制成。载物台11可以非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碳纤维材料。这样一来,当带有静电的待定位部件20放置于载物台11上时,可以将其自身的静电消除,从而避免了组装后的显示器件受到静电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可以将校正单元12和驱动单元1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进行接地处理,也可以起到消除待定位部件20自身静电的有益效果。当然以上仅仅是对定位装置采用不同材料或接地处理消除静电方案的举例说明,其它可以对定位装置采用不同材料或特殊处理的用于消除静电的方案在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但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实例提供一种整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定位装置。具有与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由于定位装置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整机设备。该整机设备包括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的载物台,还包括设置于载物台四周的至少一个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进行移动,从而将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这样一来,可以采用低成本的机械方式对部件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该定位装置包括基座10以及位于基座10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的载物台11,如图7所示,该定位方法包括:
S101、驱动单元13驱动至少一个校正单元12,以使得校正单元12移动。其中,该驱动单元13可以是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在机械设备领域常见的用于向机械部件提供源动力的设备。
S102、校正单元12将待定位部件20定位至预设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定位置具体是指,显示器件的部件在制造过程中处于的理想位置,例如当显示器件的背光源在组装时,预设定位置可以是指各个部件的预组装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该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的载物台,还包括设置于载物台四周的至少一个校正单元,该校正单元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进行移动,从而将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这样一来,可以采用低成本的机械方式对部件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精度。
进一步地,驱动单元13驱动校正单元12之前,该定位方法还可以包括:
探测单元14探测待定位部件20。
当探测单元14探测到待定位部件20位于载物台11时,驱动单元13驱动校正单元12移动,以使得待定位部件20被定位至预设位置。具体的,该探测单元14可以采用光纤感应器。当光线感应器探测到载物台11上放置有待定位部件20时,将该探测数据输入至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然后PLC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单元13驱动校正单元12进行移动,以使得待定位部件20被定位至预设位置。这样一来,探测单元可以开启定位装置对待定位部件进行定位,而无需人工手动开启定位装置。从而提升机械自动化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该定位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1、每一组校正单元组的两个相对设置于载物台11两侧的校正单元12分别与待定位部件20相抵接。其中,两组校正单元组垂直。如图3所示(沿图2中A方向的俯视图),两组校正单元组垂直设置是指在定位装置未开始实施定位之前每个校正单元都处于初始位置,第一校正单元组的中心线B-B’与第二校正单元组中心线C-C’垂直。每一校正单元对应一个驱动单元13。具体的,第一校正单元组包括相对设置于载物台11左、右两侧的第一校正单元121与第三校正单元123;第二校正单元组包括相对设置于载物台11前、后两侧的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四校正单元124。
S202、校正单元12将待定位部件20定位至预设位置。
这样一来,定位装置可以从载物台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位于该载物台上的待定位部件进行定位。使得待定位部件20的四周都能与校正单元相抵接,然后在校正单元的进一步移动下使得待定位部件20移至预设定位置,从而使得待定位部件在定位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不偏移。
以下结合图4对定位装置的定位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当探测单元14探测到载物台11上放置有待定位部件20时,该探测单元14向PLC发出探测信号,该PLC根据该探测信号开启定位装置。由于该定位部件20的形状如图所示为L形。因此,PLC控制驱动单元13驱动各个校正单元进行移动,具体的,第一校正单元121和第四校正单元124分别沿X轴负向和Y轴正向向待定位部件20靠近直至与该待定位部件20相抵接,而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三校正单元123分别沿Y轴负向和X轴正向向部件20靠近的同时,第二校正单元122还需要沿X负向移动,第三校正单元123还需要沿Y负向移动,这样一来才能保证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三校正单元123与该待定位部件20相抵接。从而再驱动单元13的进一步驱动下,各个校正单元使得该待定位部件20移动至预设定位置。当定位部件20移至预设定位置后,可以通过机械手将该定位部件20直接安装于背光源组件上。由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批量生产,即下一次需要定位的待定位部件20很可能与上述L形待定位部件20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因此,上述定位过程结束以后,各个校正单元无需还原至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而是采用第一校正单元121和第三校正单元123沿X轴远离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一定的距离,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四校正单元沿Y轴远离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与第一校正单元121和第三校正单元123沿X轴远离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同样的距离,然后,在载物台11上放入新的L形定位部件,接下来,PLC只需控制驱动单元使得第一校正单元121和第三校正单元123沿X轴靠近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直至与该定位部件20相抵接,第二校正单元122和第四校正单元沿Y轴靠近待定位部件20的方向相对移动直至与该定位部件20相抵接,就可以完成对新放入的L形定位部件的定位。这样一来,可以简化定位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又例如,当待定位部件20为正方形时,在未对正方形的待定位部件20进行定位时,各个校正单元还原至初始位置,当PLC控制驱动单元13对该正方形的待定位部件20进行定位时,由于正方形待定位部件20的各个边长相等,从而使得各个校正单元可以同时向靠近部件20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就可以与该正方形的待定位部件20相抵接。当然以上仅仅是对部件20形状的举例说明,该校正模块12对其他形状的部件20的定位在此不再一一举例,但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当校正单元12沿载物台11的一侧边(例如沿与X轴相平行的侧边)或垂直于该侧边的方向(例如沿与Y轴相平行的侧边)进行移动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校正单元12的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沿该侧边相对移动,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可以在基座10表面沿X轴或Y轴平行的侧边相对开合移动(如图中双向箭头所示)。并将待定位部件20定位至预设位置。由于图5中待定位部件20的形状为长方形,这样一来,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可以根据该待定位部件20长度和宽度,调整沿X轴和Y轴开合移动的距离。在该待定位部件20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增加了对其的支撑点。从而能够确保待定位部件20在定位过程中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定位装置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该定位方法还可以包括:
微调单元15对校正单元12进行微调,以使得校正单元12微量移动。具体的,当第一校正部1201和第二校正部1202在驱动单元13的驱动下对位于载物台11上的待定位部件20进行自动定位后,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微调单元15上的微分头151,该微分头151可以为千分尺,使得校正单元12微量移动。这样一来,可以对待定位部件20的位置进一步进行细微的调整,从而提高该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位于所述基座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设置于所述载物台的四周,用于将所述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四周,且与至少一个所述校正单元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校正单元,以使得所述校正单元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测单元,用于探测所述待定位部件;
当所述探测单元探测到所述待定位部件位于所述载物台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校正单元移动,以使得所述待定位部件被定位至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物台的四周设置有两组校正单元组,两组所述校正单元组垂直设置;
每一组所述校正单元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载物台两侧的所述校正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单元包括第一校正部和第二校正部;
当所述校正单元沿所述载物台的一侧边或垂直于所述侧边的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一校正部和所述第二校正部沿所述侧边相对移动,并将所述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调单元,用于对所述校正单元进行微调,以使得所述校正单元微量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进行接地处理;
所述载物台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
7.一种整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
8.一种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位于所述基座表面用于承载待定位部件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驱动单元驱动至少一个校正单元,以使得所述校正单元移动;
所述校正单元将所述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校正单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探测单元探测所述待定位部件;
当所述探测单元探测到所述待定位部件位于所述载物台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校正单元移动,以使得所述待定位部件被定位至预设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一组校正单元组的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载物台两侧的所述校正单元分别与所述待定位部件相抵接;
所述校正单元将所述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
其中,当所述校正单元沿所述载物台的一侧边或垂直于所述侧边的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校正单元的第一校正部和第二校正部沿所述侧边相对移动,并将所述待定位部件定位至预设位置。
CN201310512881.0A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 Pending CN1035222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2881.0A CN103522225A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2881.0A CN103522225A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2225A true CN103522225A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24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12881.0A Pending CN103522225A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222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1012A (zh) * 2017-07-04 2017-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定位方法
CN108387259A (zh) * 2018-03-22 2018-08-10 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觉检测机构及视觉检测系统
CN109230534A (zh) * 2018-09-18 2019-01-18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1783A (ja) * 1992-12-28 1994-07-22 Tokyo Electron Ind Co Ltd 被検査体の装着位置及びプローブコンタクト位置への移動装置
CN101221045A (zh) * 2007-01-12 2008-07-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柔性定位系统
CN101306521A (zh) * 2007-05-17 2008-11-19 Icf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48788U (zh) * 2010-08-05 2011-06-0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共用置台定位装置
CN102689272A (zh) * 2012-06-04 2012-09-26 昆山市三众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校正定位装置
CN202862040U (zh) * 2012-09-21 2013-04-10 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治具
CN202862767U (zh) * 2012-08-21 2013-04-10 东莞市长天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模块自动贴膜机的定位整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1783A (ja) * 1992-12-28 1994-07-22 Tokyo Electron Ind Co Ltd 被検査体の装着位置及びプローブコンタクト位置への移動装置
CN101221045A (zh) * 2007-01-12 2008-07-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柔性定位系统
CN101306521A (zh) * 2007-05-17 2008-11-19 Icf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48788U (zh) * 2010-08-05 2011-06-0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共用置台定位装置
CN102689272A (zh) * 2012-06-04 2012-09-26 昆山市三众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校正定位装置
CN202862767U (zh) * 2012-08-21 2013-04-10 东莞市长天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模块自动贴膜机的定位整形装置
CN202862040U (zh) * 2012-09-21 2013-04-10 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治具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1012A (zh) * 2017-07-04 2017-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定位方法
CN107351012B (zh) * 2017-07-04 2020-04-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定位方法
CN108387259A (zh) * 2018-03-22 2018-08-10 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觉检测机构及视觉检测系统
CN108387259B (zh) * 2018-03-22 2024-05-17 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觉检测机构及视觉检测系统
CN109230534A (zh) * 2018-09-18 2019-01-18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9376B (zh) 一种打标方法及设备
CN204769409U (zh) 一种一体化点胶固化设备
US9741597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glass substrate
CN102706889B (zh) 料盘装卸方便的视觉检测设备
CN203460598U (zh) 一种新型高效精雕机
CN103522225A (zh) 一种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整机设备
CN101118308A (zh) 托盘定位装置
CN204353048U (zh) 封框胶涂布装置
CN102674007B (zh) 液晶面板搬运方法及搬运装置
CN103823311B (zh) 一种压合治具及整机设备
CN201455546U (zh) 激光加工设备和被加工件的对位装置
CN207606400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的激光雕刻控制系统
CN204431215U (zh) 一种oca全贴合产品定位装置
CN203329923U (zh) 一种封框胶涂布装置
CN201845148U (zh) 背光设备和阵列基板检测装置
CN104185383A (zh) 电子零部件安装头种类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
CN204090327U (zh) 一种贴片机的传动导轨
CN211838796U (zh) 一种点胶机
CN108305589A (zh) 显示设备的驱动模块及驱动方法
CN210734831U (zh) 背光源载具和背光源安装运输装置
CN208471032U (zh) 导向轮及传送装置
CN204746762U (zh) 一种固化剂循迹点胶设备
CN103523555A (zh) 一种基板反转装置
CN202217652U (zh) 一种模块化基板载物台及其应用设备
CN203530142U (zh) 一种玻璃贴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