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6420B -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6420B
CN103496420B CN201310464582.4A CN201310464582A CN103496420B CN 103496420 B CN103496420 B CN 103496420B CN 201310464582 A CN201310464582 A CN 201310464582A CN 103496420 B CN103496420 B CN 103496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axletree
rear wheel
hol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45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6420A (zh
Inventor
江君波
江锦标
江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ANGJI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ANGJI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ANGJI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645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96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96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6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6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64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对于普通使用者来说无法自行换胎,造成使用不便等技术问题。本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后摆臂和车轮轴,后摆臂为单臂结构,后摆臂一端与车架铰接,后摆臂另一端具有固定孔,车轮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孔内,车轮轴相对固定孔轴向固定,后车轮位于后摆臂的一侧且与前车轮位于同一平面,后车轮可拆卸固定在车轮轴伸出固定孔的一端。本发明具有换胎过程操作步骤少,操作简单且换胎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车,具有轻便灵活、操作方便的优点,广泛应用与日常生活中,同时摩托车具有行驶迅速的特点,也被应用与竞速比赛中。
摩托车的后车轮通过后悬架与车身连接的,目前的后悬架均为双摆臂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摩托车后轮锁安装固定结构【CN201753081U】,该摩托车的后车轮固定在后叉杆之间,后叉杆包括两个摆臂,车轮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摆臂之间。该结构为能稳定的将后车轮与车架连接,但是该结构具有以下缺点:由于后车轮位于摆臂之间,在需要跟换后车轮或者跟换外胎时均需要将后车轮整个从摆臂之间拆卸下来,同时由于制动盘和齿盘均固定在车轮和摆臂之间,因此也需要将制动盘和齿盘也拆卸下来,对于普通使用者来说无法自行换胎,需要找专业的技术人员,增加了摩托车的使用成本,造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得摩托车后车轮换胎易操作和提高换胎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所述摩托车包括后车轮和车架,其特征在于,本连接机构包括后摆臂和车轮轴,所述后摆臂为单臂结构,所述后摆臂一端与车架铰接,所述后摆臂另一端具有固定孔,所述车轮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孔内,所述车轮轴相对固定孔轴向固定,所述后车轮位于后摆臂的一侧且与前车轮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后车轮可拆卸固定在车轮轴伸出固定孔的一端。
后摆臂为单臂结构,结构更简单,由于后车轮位于后摆臂的一侧,后车轮的固定只与车轮轴相关,因此在换胎时直接将后车轮从车轮轴上拆卸下来,无需其他操作,再将新轮胎装上去,整个换胎过程操作步骤少,操作简单且换胎效率高;通过为单臂结构的后摆臂连接后车轮降低了整车的质量,提高了燃油效率,增加了摩托车运行性能。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中,所述摩托车包括制动盘和链轮,所述车轮轴的两端均伸出固定孔,所述制动盘位于后车轮和后摆臂之间,所述制动盘固定在车轮轴与后车轮固定的一端,所述链轮固定在车轮轴的另一端。制动盘位于后车轮和后摆臂之间在换胎时无需将制动盘拆卸下来,链轮固定在车轮轴的另一端在换胎时也无需将链轮拆卸下来,降低了换胎时的工序,简化了换胎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换胎的效率。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中,所述车轮轴与后车轮固定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安装孔一和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安装孔二,所述后车轮的轮毂一侧与安装板远离后摆臂的一侧面抵靠,所述后车轮的轮毂通过螺栓一穿过安装孔一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制动盘与安装板靠近后摆臂的一侧面抵靠,所述制动盘通过螺栓二穿过安装孔二固定在安装板上。后车轮和制动盘同时固定在安装板上保持制动盘和后车轮转速的一致,在刹车时后车轮能迅速相应,增加刹车灵敏性;刹车时的阻力不经过车轮轴传动降低了对车轮轴强度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中,所述链轮通过花键与车轮轴周向固定,所述车轮轴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链轮抵靠。链轮通过花键与车轮轴周向固定,通过固定螺母与车轮轴轴向固定,只需将固定螺母拧开就能将链轮安装或拆卸下来,操作方便,方便摩托车的保养。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中,所述固定孔内固定有套筒,所述车轮轴穿过套筒,所述套筒与固定孔固定,所述套筒靠近链轮一端的内筒壁上开设有环形凹肩,所述套筒靠近制动盘一端的内筒壁上开设有环形凹口,所述车轮轴和套筒之间设有轴承一和轴承二,所述车轮轴中部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套筒的内筒壁抵靠,所述轴承一套在车轮轴上且与环形凸台的抵靠,所述轴承二套在车轮轴上且位于环形凹口内。由于轴承一靠近链轮受到的周向力较大,轴承一采用深沟球轴承,轴承二位于套筒中部受到轴向力较大,轴承二采用滚针轴承;套筒的两端与车轮轴之间均固定有油封,通过油封防止灰尘进入,保证轴承一和轴承二的有效运行。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中,所述链轮包括牙盘和牙盘架,所述牙盘架包括呈筒状的套接管和位于套接管一端呈盘状的凸环,所述牙盘通过螺钉固定在凸环上,所述套接管与车轮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套接管固定有凸环的一端与固定螺母抵靠,所述套接管另一端与轴承一抵靠。牙盘架一端与固定螺母抵靠,另一端与轴承一抵靠,牙盘架沿车轮轴的轴向方向固定,通过花键连接沿车轮轴周向方向固定,固定结构简单,且拆卸安装时非常方便。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中,所述后摆臂包括与车架铰接的铰接端、开设有固定孔的固定端以及连接铰接端和固定端的连接部,所述铰接端中部具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中轴线与固定孔的中轴线垂直,所述连接部为弯折的单臂结构,所述连接部形成一让位凹口,所述后车轮的一侧位于让位凹口内。让位孔用于供减震器穿过,铰接端的外部铰接在车架上且位于车架的中部,在摩托车遇到颠簸时配合减震器起到减振的作用;连接部弯折呈弓形,抗弯折强度强,同时便于后车轮的安装使得后车轮与前车轮位于同一平面,结构合理。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中,所述固定端包括夹臂一和夹臂二,所述夹臂一和夹臂二均呈圆弧形,所述夹臂一和夹臂二形成固定孔,所述夹臂一的端部和夹臂二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夹臂一的端部具有固定部一,所述夹臂二的端部具有固定部二,所述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之间设有能调节夹臂一的端部和夹臂二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大小的调节结构。套筒在摩托车运行时需要与固定孔保持固定,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结构使得夹臂一和夹臂二夹紧,使得套筒与固定孔之间为紧配合,防止套筒转动;在对摩托车进行保养时,通过调节结构使得夹臂一和夹臂二张开,扩大固定孔,套筒便能相对固定孔转动,也方便将车轮轴拆卸下来保养。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开设在固定部一上的通孔一、开设在固定部二上的通孔二和螺栓三,所述通孔一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二直径大于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中轴线和通孔二的中轴线在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贴合抵靠时共线,所述螺栓三穿过通孔二与通孔一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三的螺帽与固定部二抵靠。通过转动螺栓三调整夹臂一和夹臂二之间间隙的大小,操作方便。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开设在固定部一上的通孔一、开设在固定部二上的通孔二、螺栓三和螺母,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的直径均大于螺栓三螺杆的直径,所述通孔一的中轴线和通孔二的中轴线在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贴合抵靠时共线,所述螺栓三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拧紧螺母或松开螺母调节夹臂一和夹臂二之间间隙的大小,操作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后摆臂为单臂结构,后车轮位于后摆臂一侧,因此可以直接从车轮轴上将后车轮拆卸下来或安装上去,换胎过程操作步骤少,操作简单且换胎效率高。
2、牙盘固定在车轮轴上,因此在换胎时无需将牙盘拆卸下来,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提高了换胎效率和使得操作简洁;在保养牙盘时不用将后车轮拆卸下来,提高了效率。
3、制动盘位于后车轮的中心,与摩托车的重心共面,在刹车时摩托车更稳定,且刹车响应迅速,提高了刹车效果,同时后车轮固定在车轮轴的安装板上,才换胎时无需将牙盘拆卸下来,提高了换胎效率和使得操作简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后摆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摆臂和套筒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摆臂和套筒装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一中后摆臂与减震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11、车架;211、后摆臂;221、铰接端;222、让位孔;231、固定端;232、固定孔;233、夹臂一;233a、固定部一;234、夹臂二;234a、固定部二;241、连接部;242、让位凹口;311、车轮轴;321、安装板;331、环形凸台;411、套筒;421、偏心孔;431、调节齿;441、环形凹肩;442、轴承一;451、环形凹口;452、轴承二;461、油封;511、链轮;521、牙盘;531、牙盘架;532、套接管;533、凸环;541、固定螺母;551、锁紧螺母;611、后车轮;621、螺栓一;711、制动盘;721、螺栓二;811、刹车架;821、铰接块;831、卡簧;911、摆动件;921、连接支架;941、减震器;951、铰接点一;952、铰接点二;953、铰接点三;954、铰接点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摩托车包括后车轮611和车架111,本连接机构包括后摆臂211和车轮轴311,后摆臂211为单臂结构,后摆臂211一端与车架111铰接,后摆臂211另一端具有固定孔232,车轮轴311转动连接在固定孔232内,车轮轴311相对固定孔232轴向固定,后车轮611位于后摆臂211的一侧且与前车轮位于同一平面,后车轮611可拆卸固定在车轮轴311伸出固定孔232的一端。
如图1至图3所示,后摆臂211包括与车架111铰接的铰接端221、开设有固定孔232的固定端231以及连接铰接端221和固定端231的连接部241,铰接端221中部具有让位孔222,让位孔222的中轴线与固定孔232的中轴线垂直,连接部241为弯折的单臂结构,连接部241形成一让位凹口242,后车轮611的一侧位于让位凹口242内。让位孔222用于供减震器941穿过,铰接端221的外部铰接在车架111上且位于车架111的中部,在摩托车遇到颠簸时配合减震器941起到减振的作用;连接部241弯折呈弓形,便于后车轮611的安装使得后车轮611与前车轮位于同一平面。固定端231包括夹臂一233和夹臂二234,夹臂一233和夹臂二234均呈圆弧形,夹臂一233和夹臂二234形成固定孔232,夹臂一233的端部和夹臂二234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夹臂一233的端部具有固定部一233a,夹臂二234的端部具有固定部二234a,固定部一233a和固定部二234a之间设有能调节夹臂一233的端部和夹臂二234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大小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开设在固定部一233a上的通孔一、开设在固定部二234a上的通孔二和螺栓三,通孔一上开设有内螺纹,通孔二直径大于通孔一,通孔一的中轴线和通孔二的中轴线在固定部一233a和固定部二234a贴合抵靠时共线,螺栓三穿过通孔二与通孔一螺纹连接,螺栓三的螺帽与固定部二234a抵靠。
如图4所示,摩托车包括制动盘711,车轮轴311的两端均伸出固定孔232,制动盘711位于后车轮611和后摆臂211之间,车轮轴311与后车轮611固定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321,安装板321上具有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安装孔一和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安装孔二,后车轮611的轮毂包括外圈和若干辐条,辐条呈圆弧形,辐条一端固定在外圈内周面的中部,辐条另一端位于外圈的中心且与外圈的其中一侧的端面齐平,后车轮611的轮毂与安装板321远离后摆臂211的一侧面抵靠,后车轮611的轮毂通过螺栓一621穿过安装孔一固定在安装板321上,制动盘711与安装板321靠近后摆臂211的一侧面抵靠,制动盘711通过螺栓二721穿过安装孔二固定在安装板321上,制动盘711位于后车轮611的中心。后车轮611和制动盘711同时固定在安装板321上保持制动盘711和后车轮611转速的一致,在刹车时后车轮611能迅速相应,增加刹车灵敏性;刹车时的阻力不经过车轮轴311传动降低了对车轮轴311强度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制动盘711固定在安装板321上在换胎时无需将制动盘711拆卸下来。
如图2至图4所示,固定孔232内固定有套筒411,套筒411具有偏心设置的偏心孔421,车轮轴311穿过套筒411的偏心孔421,套筒411位于固定孔232内,套筒411相对固定孔232轴向固定,套筒411一端穿出固定孔232为穿出端,穿出端的周面上具有若干用于转动套筒411的调节齿431;通过将夹臂一233的端部和夹臂二234的端部之间的间隙调大使得套筒411能在固定孔232内转动,在带动调节齿431转动套筒411使得车轮轴311偏心转动,调节固定在偏心轴上的牙盘521与驱动牙盘521之间的距离,实现调节链条张紧度的目的,调节完成后再将夹臂一233的端部和夹臂二234的端部之间的间隙调小,使得套筒411与后摆臂211固定。
如图4所示,套筒411靠近链轮511一端的内筒壁上开设有环形凹肩441,套筒411靠近制动盘711一端的内筒壁上开设有环形凹口451,车轮轴311和套筒411之间设有轴承一442和轴承二452,车轮轴311中部具有环形凸台331,环形凸台331与套筒411的内筒壁抵靠,轴承一442套在车轮轴311上且与环形凸台331的抵靠,轴承二452套在车轮轴311上且位于环形凹口451内。由于轴承一442靠近链轮511受到的周向力较大,轴承一442采用深沟球轴承,轴承二452位于套筒411中部受到轴向力较大,轴承二452采用滚针轴承;套筒411的两端与车轮轴311之间均固定有油封461,通过油封461防止灰尘进入,保证轴承一442和轴承二452的有效运行。
如图4所示,摩托车包括链轮511,链轮511包括牙盘521和牙盘架531,牙盘架531包括呈筒状的套接管532和位于套接管532一端呈盘状的凸环533,牙盘521通过螺钉固定在凸环533上,套接管532通过花键与车轮轴311另一端周向固定,车轮轴311另一端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541,套接管532固定有凸环533的一端与固定螺母541抵靠,套接管532另一端与轴承一442抵靠,车轮轴311上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551,锁紧螺母551与固定螺母541抵靠。牙盘架531一端与固定螺母541抵靠,另一端与轴承一442抵靠,牙盘架531沿车轮轴311的轴向方向固定,通过花键连接沿车轮轴311周向方向固定。
如图4所示,后摆臂211的连接部241靠近后车轮611的一侧固定有刹车架811,连接部241上固定有铰接块821,所述刹车架811的一端开设有长条形的调节孔,铰接块821穿过调节孔与孔壁抵靠,铰接块821与孔壁抵靠的两侧面为圆弧面,刹车架811另一端通过卡簧831套在套筒411上,刹车架811另一端固定刹车钳,刹车钳能夹紧制动盘711。刹车架811通过铰接块821和卡簧831定位,在转动套筒411时刹车架811也会随着偏心转动,铰接块821与孔壁抵靠的两侧面为圆弧面能在刹车架811转动起到让位作用。
如图5所示,摩托车还包括减震器941、连接支架921和呈三角形的摆动件911,摆动件911与后摆臂211的铰接端221铰接于铰接点一951,连接支架921与车架111铰接于铰接点二952,连接支架921与摆动件911铰接于铰接点三953,减震器941一端铰接在车架111上,另一端与摆动件911铰接于铰接点四954,铰接点一951、铰接点三953和铰接点四954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铰接点一951、铰接点三953和铰接点四954分别位于摆动件911的三个顶点上,且铰接点四954位于铰接点二952和铰接点三953之间,铰接点四954能够绕铰接点一951摆动使减震器941相对于车架111摆动。后摆臂211的铰接端221、摆动件911、连接支架921和车架111的连接处形成封闭的铰链,且铰接点四954位于后摆臂211的铰接端221下方,后摆臂211和车架111相对运动能够带动减震器941在让位孔222内摆动。铰接端221端从外端到内端厚度逐渐增大,使后摆臂211的承压能力更强,并且提高了铰接点一951处的抗拉性能。乘客上车时或者车轮与路面障碍物接触时,车架111与后摆臂211发生相对运动,减震器941多次伸缩运动并通过阻尼吸收车身受到的冲击力。由于摆动件911上的铰接点一951、铰接点三953和铰接点四954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减震器941吸收冲击力的过程中,摆动件911能够绕接点一摆动,铰接点四954的位置随着摆动件911的摆动发生变化,使减震器941相对于车架111的摆动范围更大,改善了减震器941的减震效果。并且,连接支架921对摆动件911起到限位作用,铰接点四954位于铰接点二952和铰接点三953之间,连接支架921能使减震器941随摆动件911摆动的幅度与伸缩运动相适应,从而避免因为减震器941的摆动幅度过大或者过小导致减震器941额外振动的发生,提高了乘客乘车舒适性。另外,摆动件911和连接支架921通过铰接结构将减震器941端部的受力分散到后摆臂211和车架111上,减少了后摆臂211上减震器941安装位置的受力负担,延长了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
后摆臂211为单臂结构,结构更简单;后车轮611位于后摆臂211一侧,可以直接从车轮轴311上将后车轮611拆卸下来或安装上去,换胎过程操作步骤少,操作简单。在换胎时可以不用将牙盘521和制动盘711拆下来,简化了换胎的步骤,提高了换胎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调节结构包括开设在固定部一上的通孔一、开设在固定部二上的通孔二、螺栓三和螺母,通孔一和通孔二的直径均大于螺栓三螺杆的直径,通孔一的中轴线和通孔二的中轴线在固定部一和固定部二贴合抵靠时共线,螺栓三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拧紧螺母或松开螺母调节夹臂一和夹臂二之间间隙的大小,间接的调节了固定孔的大小,使得套筒和后摆臂在固定孔变大后能相对转动,在固定孔变小后相对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后摆臂211;铰接端221;让位孔222;固定端231;固定孔232;夹臂一233;固定部一233a;夹臂二234;固定部二234a;连接部241;让位凹口242;车轮轴311;安装板321;环形凸台331;套筒411;偏心孔421;调节齿431;环形凹肩441;轴承一442;环形凹口451;轴承二452;油封461;链轮511;牙盘521;牙盘架531;套接管532;凸环533;固定螺母541;锁紧螺母551;后车轮611;螺栓一621;制动盘711;螺栓二721;刹车架811;铰接块821;卡簧83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所述摩托车包括后车轮(611)和车架(111),其特征在于,本连接机构包括后摆臂(211)和车轮轴(311),所述后摆臂(211)为单臂结构,所述后摆臂(211)一端与车架(111)铰接,所述后摆臂(211)另一端具有固定孔(232),所述车轮轴(311)转动连接在固定孔(232)内,所述车轮轴(311)相对固定孔(232)轴向固定,所述后摆臂(211)包括与车架(111)铰接的铰接端(221)、开设有固定孔(232)的固定端(231)以及连接铰接端(221)和固定端(231)的连接部(241),所述后车轮(611)位于后摆臂(211)的一侧且与前车轮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后车轮(611)能够拆卸地固定在车轮轴(311)伸出固定孔(232)的一端;摩托车还包括减震器(941)、连接支架(921)和呈三角形的摆动件(911),摆动件(911)与后摆臂(211)的铰接端(221)铰接于铰接点一(951),连接支架(921)与车架(111)铰接于铰接点二(952),连接支架(921)与摆动件(911)铰接于铰接点三(953),减震器(941)一端铰接在车架(111)上,另一端与摆动件(911)铰接于铰接点四(954),铰接点一(951)、铰接点三(953)和铰接点四(954)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铰接点一(951)、铰接点三(953)和铰接点四(954)分别位于摆动件(911)的三个顶点上,且铰接点四(954)位于铰接点二(952)和铰接点三(953)之间,铰接点四(954)能够绕铰接点一(951)摆动使减震器(941)相对于车架(111)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包括制动盘(711)和链轮(511),所述车轮轴(311)的两端均伸出固定孔(232),所述制动盘(711)位于后车轮(611)和后摆臂(211)之间,所述制动盘(711)固定在车轮轴(311)与后车轮(611)固定的一端,所述链轮(511)固定在车轮轴(311)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轴(311)与后车轮(611)固定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321),所述安装板(321)上具有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安装孔一和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安装孔二,所述后车轮(611)的轮毂一侧与安装板(321)远离后摆臂(211)的一侧面抵靠,所述后车轮(611)的轮毂通过螺栓一(621)穿过安装孔一固定在安装板(321)上,所述制动盘(711)与安装板(321)靠近后摆臂(211)的一侧面抵靠,所述制动盘(711)通过螺栓二(721)穿过安装孔二固定在安装板(3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511)通过花键与车轮轴(311)周向固定,所述车轮轴(311)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541),所述固定螺母(541)与链轮(511)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232)内固定有套筒(411),所述车轮轴(311)穿过套筒(411),所述套筒(411)与固定孔(232)固定,所述套筒(411)靠近链轮(511)一端的内筒壁上开设有环形凹肩(441),所述套筒(411)靠近制动盘(711)一端的内筒壁上开设有环形凹口(451),所述车轮轴(311)和套筒(411)之间设有轴承一(442)和轴承二(452),所述车轮轴(311)中部具有环形凸台(331),所述环形凸台(331)与套筒(411)的内筒壁抵靠,所述轴承一(442)套在车轮轴(311)上且与环形凸台(331)的抵靠,所述轴承二(452)套在车轮轴(311)上且位于环形凹口(45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511)包括牙盘(521)和牙盘架(531),所述牙盘架(531)包括呈筒状的套接管(532)和位于套接管(532)一端呈盘状的凸环(533),所述牙盘(521)通过螺钉固定在凸环(533)上,所述套接管(532)与车轮轴(311)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套接管(532)固定有凸环(533)的一端与固定螺母(541)抵靠,所述套接管(532)另一端与轴承一(442)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端(221)中部具有让位孔(222),所述让位孔(222)的中轴线与固定孔(232)的中轴线垂直,所述连接部(241)为弯折的单臂结构,所述连接部(241)形成一让位凹口(242),所述后车轮(611)的一侧位于让位凹口(24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231)包括夹臂一(233)和夹臂二(234),所述夹臂一(233)和夹臂二(234)均呈圆弧形,所述夹臂一(233)和夹臂二(234)形成固定孔(232),所述夹臂一(233)的端部和夹臂二(234)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夹臂一(233)的端部具有固定部一(233a),所述夹臂二(234)的端部具有固定部二(234a),所述固定部一(233a)和固定部二(234a)之间设有能调节夹臂一(233)的端部和夹臂二(234)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大小的调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开设在固定部一(233a)上的通孔一、开设在固定部二(234a)上的通孔二和螺栓三,所述通孔一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通孔二直径大于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中轴线和通孔二的中轴线在固定部一(233a)和固定部二(234a)贴合抵靠时共线,所述螺栓三穿过通孔二与通孔一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三的螺帽与固定部二(234a)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开设在固定部一(233a)上的通孔一、开设在固定部二(234a)上的通孔二、螺栓三和螺母,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的直径均大于螺栓三螺杆的直径,所述通孔一的中轴线和通孔二的中轴线在固定部一(233a)和固定部二(234a)贴合抵靠时共线,所述螺栓三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与螺母螺纹连接。
CN201310464582.4A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6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4582.4A CN103496420B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4582.4A CN103496420B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6420A CN103496420A (zh) 2014-01-08
CN103496420B true CN103496420B (zh) 2016-03-23

Family

ID=4986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458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6420B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96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9563A (zh) * 2022-07-27 2022-11-15 江苏炬瑞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排量摩托车后轮减震单摇臂总成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0701A1 (de) * 1984-01-11 1985-07-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ünchen Vorrichtung fuer die befestigung eines fahrzeugrades an einem drehbar gelagerten achsteil
JPH08216964A (ja) * 1995-02-17 1996-08-27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取付構造
CN2600332Y (zh) * 2003-01-10 2004-01-21 兰永福 分体式链轮
CN2905639Y (zh) * 2006-05-10 2007-05-30 胡济荣 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及滑板车单摇臂总成
CN202783570U (zh) * 2012-08-08 2013-03-13 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后单臂结构
CN203544264U (zh) * 2013-09-30 2014-04-16 浙江长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6513B2 (ja) * 2001-03-30 2007-09-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の偏心式チェーンアジャスター構造
CN102923237A (zh) * 2012-11-21 2013-02-13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摇架式摩托车后减震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0701A1 (de) * 1984-01-11 1985-07-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ünchen Vorrichtung fuer die befestigung eines fahrzeugrades an einem drehbar gelagerten achsteil
JPH08216964A (ja) * 1995-02-17 1996-08-27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取付構造
CN2600332Y (zh) * 2003-01-10 2004-01-21 兰永福 分体式链轮
CN2905639Y (zh) * 2006-05-10 2007-05-30 胡济荣 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及滑板车单摇臂总成
CN202783570U (zh) * 2012-08-08 2013-03-13 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后单臂结构
CN203544264U (zh) * 2013-09-30 2014-04-16 浙江长江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6420A (zh) 2014-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21835B2 (en) Self-propelled wheel for bicycles and similar vehicles
US7204333B2 (en) Suspension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S5970277A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支持装置
US6964314B1 (en) Three wheel motorcycle conversion assembly
US7228930B1 (en) Three wheel motorcycle conversion assembly
US7556275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WO2023077702A1 (zh) 一种可摇摆的轴传动三轮车
CN103496420B (zh)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JP2003508286A (ja) 後輪用揺動クランクを有する自転車
CN209776031U (zh) 一种减震器、自行车减震车轮及减震自行车
US7287621B2 (en) Vehicular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N203544264U (zh) 一种摩托车后车轮的连接机构
CN203544284U (zh) 一种摩托车的链条张紧调节机构
CN208119354U (zh) 一种中置电机的电动车
US10836231B2 (en) Automatic adjustment device for front suspension of driverless formula racing car
CN112061286A (zh) 一种具有中置电机和皮带轮传动机构的摇摆车
CN201116147Y (zh) 半踏式轻便快捷自行车
CN103482013A (zh) 一种摩托车的链条涨紧调节机构
CN1756694A (zh) 悬架跨乘式车辆的后轮驱动单元的方法和跨乘式车辆
CN101618748A (zh) 电动摩托车
CN204915166U (zh) 一种悬架下摆臂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独立悬架系统
CN1314563C (zh) 一种四轮车转向装置
CN113291401B (zh) 一种摇摆车后平叉组件及其摇摆车
CN211032894U (zh) 轻型全地形车的后摇架总成
CN216332488U (zh) 一种全地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0

Address after: 317500 east of Baizhang Road, Chengdong Stree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Qiangj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500 No. 9 Changjiang Road, Wen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Taizhou,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CHANGJIANG MACHINER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