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2685B - 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2685B
CN103492685B CN201280020636.1A CN201280020636A CN103492685B CN 103492685 B CN103492685 B CN 103492685B CN 201280020636 A CN201280020636 A CN 201280020636A CN 103492685 B CN103492685 B CN 103492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ant
temperature
cooling system
cooling
pilo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06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2685A (zh
Inventor
H·维克斯特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ania CV AB
Original Assignee
Scania CV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ania CV AB filed Critical Scania CV AB
Publication of CN103492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2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6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7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by adjusting the pre-set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engine parameters, e.g. engine load, engin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30Automatic controllers with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affecting the sensing element, e.g. for anticipat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737Thermal respons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7With flow control means for branched passages
    • Y10T137/87788With valve or movable deflector at j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内燃机(1)的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先导管线(12),所述先导管线具有进口(12a)以接收来自冷却系统的管线(3)的冷却剂;和恒温器(6),所述恒温器包括感测元件(6b),所述感测元件适于监视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的温度,所述恒温器还包括阀(6a)。冷却系统包括在感测元件(6b)的上游位置处与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接触的热力装置(13,26,31),和控制单元(15)适于估算何时改变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操作温度是适当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启动热力装置(13,26,31),以使得所述热力装置加热或冷却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

Description

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冷却车辆中的内燃机的冷却系统通常包括恒温器,所述恒温器调节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的温度。恒温器包括感测元件和阀。感测元件可以包含蜡物质,所述蜡物质在恒温器调节温度下相变。感测元件使得当冷却剂的温度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时,阀将冷却剂在不冷却的情况下引向发动机。感测元件使得当冷却剂的温度高于恒温器调节温度时,阀将冷却剂引向散热器用于冷却。这种恒温器是廉价的,并且在操作上是可靠的。
恒温器维持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的基本恒定操作温度。然而,并非期望一直维持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的恒定操作温度。改变冷却剂的操作温度的一种已知方式是提供具有电加热元件的感测元件。这种加热元件可以被用于当冷却剂的温度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时使得感测元件中的蜡物质被加热并且相变。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操作温度可以借助于改变将蜡物质加热的程度被改变。
SE532354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系统中的恒温器。恒温器包括定位在管线中的阀,所述管线从发动机接收暖的冷却剂,所述恒温器还包括定位在冷却系统中的先导管线中的感测元件,所述感测元件在先导管线中监视被引导至发动机的冷却剂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被引导至发动机中的冷却剂的温度用作操作温度。在多种情况下,所述温度是比离开发动机的暖的冷却剂的温度更相关的控制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冷却系统,其具有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循环冷却剂,由此能够以简单和可靠的方式控制冷却剂操作温度。
所述目的借助于在技术领域部分中提到的类型的冷却系统实现,所述冷却系统的特征借助于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指出的特征限定。借助于先导管线,冷却剂能够从冷却系统的基本上任何区域被引导至恒温器的感测元件。冷却系统的所述区域中的冷却系统操作温度从而用作恒温器的控制参数。冷却系统包括热力装置,所述热力装置能够在先导管线中的感测元件的上游位置处加热或冷却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当热力装置未启动时,感测元件监视靠近先导管线进口的冷却剂操作温度。在这种情况下,恒温器维持冷却剂的恒定操作温度,所述恒定操作温度对应于恒温器调节温度。
当热力装置启动并且加热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时,冷却剂在靠近感测元件处获得与冷却剂操作温度加上热力装置传递给先导管线装置中的冷却剂的升温对应的温度。先导管线中的靠近感测元件的冷却剂从而起初获得高于调节温度的温度。恒温器打开,从而将基本上全部冷却剂引向散热器用于冷却。所述冷却导致冷却剂操作温度下降。冷却剂操作温度下降至与热力装置的升温相配合的值导致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获得对应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从而获得更低的操作温度。当热力装置启动并且冷却冷却剂时,冷却剂在靠近感测元件处获得与冷却剂操作温度减去热力装置传递给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的降温对应的温度。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感测元件检测到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的温度低于调节温度。恒温器因此将基本上全部冷却剂在不冷却的情况下引向发动机。冷却剂操作温度上升至与热力装置的升温相配合的值导致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获得对应于恒温器操作温度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从而获得更高的操作温度。加热或冷却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使得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操作温度即使在相反方向上也能够经历对应的温度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热力装置包括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在启动状态下适于加热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以使得所述冷却剂获得高于其在先导管线进口处的温度。电加热装置可以是构造相对简单的电加热导体的形式。借助于电加热装置,还易于以良好的精度使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的升温。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恒温器,所述恒温器具有对应于冷却剂的最大操作温度的调节温度。当电加热装置启动时,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被加热与其操作温度在冷却系统中被降低的度数类似的度数。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热力装置在先导管线中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在启动状态下适于使介质经过,所述介质的温度高于或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温度高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介质可以是排气、机油、减速器油或车辆中可用的其他暖的介质。温度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介质可以是空气,所述空气的温度有利地对应于周围环境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替代实施例,热力装置包括冷却剂管线,所述冷却剂管线在开启状态下适于将温度高于或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冷却剂在感测元件的上游位置处供应至先导管线。暖的冷却剂有利地从冷却剂在冷却系统中处于其最高温度的区域取得。冷却剂具有在其已冷却发动机之后(如适用,在冷却冷却系统中的一些其他部件之后)的最高温度。冷的冷却剂有利地从冷却剂在冷却系统中处于其最低温度的区域取得。冷却剂具有在散热器中被冷却之后在冷却系统中的最低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控制单元适于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的信息控制热力装置的启动,所述温度传感器在先导管线中的热力装置的下游位置处监视冷却剂的温度。借助于这种传感器,控制单元接收与热力装置将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加热或冷却多少度有关的快捷信息。基于所述信息和恒温器调节温度,冷却剂操作温度能够以良好的精度被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控制单元适于接收与发动机上的负载有关的信息,并且适于带着以下目的启动热力装置,即给予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与发动机负载中的变化一起改变的操作温度。通常正确的是当发动机负载低时给予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高的操作温度,并且当发动机负载高时给予所述冷却剂低的操作温度。冷却剂温度的渐进或阶梯式调节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载实施。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可以旨在冷却除发动机以外的至少一个其他部件,并且控制单元可以适于接收提前指出所述部件需要借助于冷却系统冷却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适于启动热力装置,以使得冷却剂操作温度在所述部件的冷却开始之前下降。特定部件(诸如液力减速器)当其启动时需要大的冷却能力。定位指示器(诸如GPS)可以被用于确定车辆的位置,并且因此确定车辆是否接近下坡路,减速器非常有可能在所述下坡路上启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先导管线进口定位在将冷却剂引导至发动机的管线中。在这种情况下,冷却剂从而被引导至先导管线中,所述先导管线的温度将与被引导至发动机中的冷却剂相同。通向发动机的冷却剂的进口温度是对于恒温器而言非常好的控制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感测元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含适于在恒温器调节温度下相变并且继而改变体积的物质。这种物质有利地是蜡物质,所述蜡物质在恒温器调节温度下从固态相变为液态。恒温器可以包括运动传递机构,所述运动传递机构适于将来自感测元件的运动传递至阀,以使得所述阀当所述物质相变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运动传递机构可以包括杆等。所述杆可以延伸穿过将定位有感测元件的先导管线与定位有阀的冷却系统的管线分隔的至少一个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文中借助于示例并参照附图描述,其中
图1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图2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内燃机的冷却系统,并且
图3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绘了用于冷却内燃机1的冷却系统,所述内燃机驱动车辆。冷却剂泵2使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循环。冷却剂泵2定位在通向发动机1的进口管线3中。在循环通过发动机之后,冷却剂被引导至油冷却器4,以冷却在液力减速器中使用的油。冷却剂随后被引导通过管线5到达恒温器6。当冷却剂的温度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时,恒温器6将管线5中的冷却剂经由返回管线7和进口管线3引向发动机。当冷却剂的温度高于恒温器调节温度时,所述冷却剂的至少一部分经由管线8被引导至散热器9,所述散热器可以被装配在车辆的前部处。散热器扇10抽吸冷却空气使之流经散热器9,以使得冷却剂在散热器9中受到有效冷却。在冷却剂已在散热器9中被冷却之后,所述冷却剂经由返回管线11和进口管线3被引导回到发动机1。
冷却系统包括先导管线12,所述先导管线经由进口12a接收进口管线3中的冷却剂流的一小部分。先导管线12将冷却剂引导至恒温器6。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经由出口12b被引导回到返回管线7。被引导至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的温度从而将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的温度相同。被引导至发动机中的冷却剂的温度在此被称为冷却系统操作温度。所述温度在多种情况下是比冷却剂在其已冷却发动机和油冷却器4中的减速器油之后在冷却系统中在管线5中获得的最高温度更好的控制参数。先导管线12包括热力装置,所述热力装置能够在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到达恒温器6之前将其加热和/或冷却。图1中的实施例中的热力装置是示意性描绘的电加热装置13。传感器14监视电加热装置13的下游位置处的冷却剂的温度。控制单元15适于基于来自传感器14的信息、涉及发动机上的负载的信息16和来自监视车辆的位置的位置指示器17(可能是GPS)的信息控制电加热装置13的启动。
在内燃机1运转期间,冷却剂泵2使冷却剂循环通过冷却系统。为了发动机的最佳冷却,冷却剂在适当的操作温度下被引导至所需位置。进口管线3中的冷却剂流的一小部分因此不被引导至发动机,而是被引导至先导管线12中。恒温器6监视电加热装置13下游的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温度。如果其发现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的温度低于调节温度,那么恒温器将管线5中的冷却剂在不冷却的情况下引向发动机。如果其检测到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的温度高于调节温度,那么恒温器将冷却剂从管线5引向散热器9用于冷却。常规的恒温器6将竭力给予冷却剂对应于调节温度的恒定操作温度。然而,并非在所有操作情况中都期望维持冷却剂的恒定操作温度。例如在发动机处于重负载时,期望的是冷却剂的操作温度低于发动机处于轻负载时的操作温度。对于配备有不时将重负载施加至冷却系统上的部件的车辆而言,适当的是可以在部件启动之前降低冷却剂操作温度。这种部件可以是液力减速器。
控制单元15基本上持续地接收与发动机上的负载有关的信息16。其还基本上持续地从位置指示器17接收与车辆的位置有关的信息。控制单元15可以具有存储信息(诸如地图等),其能够将所述信息与车辆的当前位置配合使用,以预测车辆是否接近下坡路,液力减速器非常有可能在所述下坡路上启动。由于重型车辆通常跟随预定路径,因此控制单元15可以,作为替代或附加,具有预测液力减速器将启动的点的存储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具有一调节温度的恒温器6,所述调节温度对应于当发动机上几乎不存在负载时和/或当液力减速器未启动时的冷却剂的适当操作温度。当接收到发动机处于重负载或车辆接近下坡路的信息时,控制单元15启动电加热装置13,所述电加热装置继而加热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冷却剂从而在先导管线中获得高于其在进口管线3中的操作温度的温度。先导管线12中的被加热的冷却剂从而起初获得高于调节温度的温度。恒温器6因此被置于打开位置,由此管线5中的全部冷却剂被引导至散热器9。结果,冷却剂操作温度被降低,并且因此冷却剂在其被引导至先导管线进口12a中时所处于的温度也被降低。当操作温度已下降与电加热装置13将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加热的度数相同的度数时,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再次获得对应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温度。只要电加热装置13启动,冷却剂就将从而处于低于调节温度的操作温度。电加热装置13将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加热的度数越多,操作温度能够被降低的度数就越多,导致更有效地冷却发动机和油冷却器4中的减速器油。当控制单元15将电加热装置13停用时,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起初获得冷却剂操作温度。恒温器6因此被置于关闭位置,由此其将管线5中的基本上全部冷却剂在不在散热器9中冷却的情况下引向管线7和发动机。结果,冷却剂操作温度升高直到其达到恒温器调节温度。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恒温器6可以如何配置。恒温器定位在壳体中,所述壳体具有通向四个管线5、7、8和12的连接部。恒温器包括紧固至杆19的阀6a,所述杆具有紧固在感测元件6b内的上端部。感测元件定位在先导管线12中的适当位置处,以使得冷却剂与感测元件接触良好。感测元件具有由薄壁刚性材料制成的壳体18,所述薄壁刚性材料有利地是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特性的金属材料。壳体具有包围蜡物质的内部空间,所述蜡物质具有在恒温器调节温度下从固态相变至液态的特性。当蜡物质处于液态时,其体积大于处于固态时的体积。
壳体18具有除了一方向以外在所有方向上包围蜡物质的刚性壁,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向是向下方向。当蜡物质融化并且体积增加时,其能够因此在壳体内仅向下膨胀。当蜡物质体积增加时,杆19向下移动。将壳体18内的蜡物质的体积变化转换为杆19的直线运动是常规的现有技术,并且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完成。阀6a具有返回弹簧20,所述返回弹簧适于当蜡物质固化并且因此在壳体18内占据较小体积时使杆19和阀6a向上移动。返回弹簧20在杆19上施加弹性力,所述弹性力的强度不足以当蜡物质融化并且在壳体18中膨胀时防止杆19和阀6a的向下移动。阀6a具有第一阀盘21,所述第一阀盘适于当阀6a如图2中所示处于其上部第一位置时关闭管线5和管线8之间的孔口22。阀6a还包括第二阀盘23,所述第二阀盘适于当阀处于下部第二位置时关闭管线5和返回管线7之间的孔口24。第二阀盘23借助于弹簧25相对于杆19张紧。
在这种情况下,先导管线12配备有热交换器26形式的热力装置。热交换器26包括环路管道,所述环路管道连接至包含温度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介质的第一介质源27和包含温度高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介质的第二介质源28。第一介质可以是处于周围环境温度下的空气,并且第二介质可以是来自发动机的暖的排气。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5可以借助于打开阀29将空气从第一介质源27引向热交换器26,并且借助于打开阀30将暖的排气从第二介质源28引向热交换器26。控制单元15还在此接收与发动机上的负载相关的信息16和来自位置指示器17(例如GPS)的与车辆的位置有关的信息。
在发动机运转期间,冷却剂泵2使冷却剂循环通过冷却系统。进口管线3中的冷却剂流的一小部分从而不被引导至发动机,而是被引导至先导管线12中。被引导至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的温度将与被引导至发动机中的冷却剂的温度相同。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从而流动以与恒温器的感测元件6b接触。当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的温度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时,壳体18内的蜡物质将处于固态,并且将因此在壳体内占据最小体积。返回弹簧20将因此使杆19和阀6a保持在上部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阀盘21关闭孔口22,同时第二阀盘23打开孔口24。来自发动机和管线5的冷却剂在这种情况下被引导至返回管线7。其继而被引导至进口管线3和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冷却剂从而不在散热器9中受到冷却。
当冷却剂在不在散热器9中冷却的情况下被引导至发动机时,其在冷却系统中温度升高。一旦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的温度升高到调节温度以上,那么蜡物质开始融化。当蜡物质融化时,其体积增加。蜡物质在壳体18中向下膨胀,导致杆19和阀6a向下移动。当基本上全部的蜡物质均已融化时,阀6a到达下部位置,第二阀盘23在所述下部位置处关闭孔口24。当阀到达所述位置时,第一阀盘21将已打开孔口22。弹簧25允许杆19相对于阀6a继续向下膨胀特定程度。来自发动机和管线5的冷却剂在这种情况下被引导至管线8,所述管线将冷却剂带至散热器9。冷却剂在经由管线11被引导至进口管线3和发动机1之前在散热器9中借助于周围环境空气被冷却。
在操作期间,控制单元15基本上持续地接收与发动机上的负载有关的信息16和与车辆的位置有关的来自位置指示器17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恒温器6,所述恒温器具有对应于当发动机负载正常时的冷却剂的适当操作温度的调节温度。当控制单元15接收到车辆上的负载大于正常或车辆正接近下坡路的信息时,其打开阀30,以使得来自排气源28的暖的排气流经热交换器26。热交换器26中的暖的排气加热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以使得所述冷却剂当其到达感测元件6b时获得升高的温度。蜡物质开始在感测元件6b中融化,并且管线5中的冷却剂借助于阀6a被引向管线8并且从而被引向散热器9以便被冷却。冷却剂的增加的冷却将其操作温度降低。在冷却剂已由热交换器26中的排气加热之后,控制单元15从传感器14接收与冷却剂的温度有关的信息。控制单元15能够使用阀30以调节暖的排气向热交换器的流动,以使得冷却剂操作温度被降低至适当的值。冷却剂被引导至发动机中从而为发动机和油冷却器4中的减速器油提供有效冷却。
如果与此相反,所述控制单元15接收到车辆上的负载小于正常的信息,那么其打开阀29,以使得自空气源27的冷的空气来流动至热交换器26。热交换器中的冷的空气冷却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以使得所述冷却剂当其到达感测元件6b时获得较低温度。感测元件中的蜡物质变化为固相,并且恒温器将冷却剂从管线5引向管线7。这意味着冷却剂在散热器9中不受到冷却并且其操作温度升高。冷却剂从而获得高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操作温度。冷却剂操作温度和恒温器调节温度之间的差距对应于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所经历的冷却量。当发动机上的负载低时,冷却剂的高操作温度从而是能够期望的。
图3描绘了又一替代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先导管线12配置有冷却剂管线31形式的热力装置,所述冷却剂管线在恒温器的感测元件6b的上游位置处连接至先导管线。管线31能够连接至冷的冷却剂32形式的第一介质源,所述冷却剂可以从冷却系统的管线11取得,并且所述管线能够连接至可以从冷却系统的管线5取得的暖的冷却剂形式的第二介质源33。冷却剂管线包括泵34,用于将冷却剂从所述介质源32、33中的一个输送至先导管线。泵34借助于控制单元15启动。当冷的冷却剂将被引导至先导管线中时,泵34启动,与此同时控制单元15打开连接至第一介质源32的阀35。当暖的冷却剂将被引导至先导管线12中时,泵34启动,与此同时控制单元15打开连接至第二介质源33的阀36。
在此再次地,控制单元15基本上持续地接收与发动机上的负载有关的信息16,和来自位置指示器17的信息。恒温器6具有对应于当发动机负载正常时的冷却剂的适当操作温度的调节温度。当控制单元15接收到车辆上的负载大于正常或车辆正接近下坡路的信息时,其启动泵34并且同时打开阀36,以使得来自介质源33的暖的冷却剂被导引通过冷却剂管线31并且被引向先导管线12中。对于暖的冷却剂的所述补充使得到达先导管线中的感测元件6b的冷却剂起初获得升高的温度。恒温器6因此将管线5中的基本上全部冷却剂引向散热器9。冷却剂操作温度因此下降至调节温度以下。冷却剂被引导至发动机中从而为发动机和/或油冷却器4中的油提供有效冷却。控制单元15能够借助于调节由阀36导入先导管线12中的暖的冷却剂的量确定操作温度需要比调节温度低多少。
如果与此相反,控制单元接收到车辆上的负载小于正常的信息,那么其启动泵34并且同时打开阀35,以使得来自第一介质源32的冷的冷却剂被引导至先导管线12中。对于先导管线中的冷的冷却剂的所述补充使得到达感测元件6b的冷却剂起初获得低于调节温度的温度。恒温器6因此被置于一位置,由此其将基本上全部冷却剂在不冷却的情况下引向发动机。冷却剂操作温度从而升高至超过调节温度一值的水平,所述值对应于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借助于热力装置的冷却量。当发动机上的负载低时,升高的冷却剂操作温度从而是能够期望的。
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被限制到附图所涉及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被自由改变。图2和3中的实施例使用暖的和冷的介质以改变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的温度,并且先导管线中的这种加热或冷却足以相对于调节温度调节冷却剂操作温度。在图2中的实施例中,基本上任何气态或液态介质均可以被用于加热或冷却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

Claims (9)

1.一种用于冷却发动机(1)的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散热器(9),其用于冷却在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冷却剂;先导管线(12);恒温器(6),其包括感测元件(6b)和阀(6a),所述感测元件适于监视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的温度,所述阀适于当感测元件(6b)检测到先导管线中的冷却剂(12)的温度低于调节温度时将冷却剂在不在散热器(9)中冷却的情况下从冷却系统的管线(5)引向发动机(1),并且适于当感测元件(6b)检测到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的温度高于调节温度时在冷却剂被引导至发动机(1)之前将其从冷却系统的管线(5)引向散热器(9)用于冷却;和热力装置(13,26,31),其在感测元件(6b)的上游处与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5),所述控制单元适于估算适于改变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操作温度的时机并且适于在所述时机启动热力装置(13,26,31),以使得所述热力装置加热或冷却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
控制单元(15)持续地接收与发动机上的负载有关的信息(16),并且还持续地从监视车辆位置的位置指示器(17)接收与车辆的位置有关的信息;
控制单元(15)具有存储的信息,并且能够将所述存储的信息与车辆的当前位置配合使用,以预测车辆是否接近下坡路;
控制单元(15)基于来自位置指示器(17)的信息控制热力装置(13,26,31)的启动;以及
所述先导管线(12)经由进口(12a)接收进口管线(3)中的冷却剂流的一小部分,所述进口管线将冷却剂引导至发动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装置包括电加热装置(13),所述电加热装置在启动状态下适于将先导管线(12)中的冷却剂的温度加热至高于先导管线进口(12a)处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装置在先导管线(12)中包括热交换器(26),所述热交换器在启动状态下适于使得温度高于或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介质流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装置包括冷却剂管线(31),所述冷却剂管线在启动状态下适于将温度高于或低于恒温器调节温度的冷却剂在感测元件(6b)的上游位置处供应至先导管线(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5)适于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14)的信息控制热力装置(13,26,31)的启动,所述温度传感器监视在先导管线(12)中的热力装置(13,26,31)的下游位置处的冷却剂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5)适于接收与发动机上的负载有关的信息(16),并且适于启动热力装置(13,26,31),以便给予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随发动机上的负载而变化的操作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旨在冷却除发动机(1)以外的至少一个其他部件(4),并且所述控制单元适于接收提前指出所述部件(4)需要借助于冷却系统冷却的信息,并且适于在这种情况下启动热力装置(13,26,31),以使得冷却剂操作温度在所述部件(4)需要借助于冷却系统冷却之前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元件(6b)包括壳体(18),所述壳体包含适于在恒温器调节温度下相变并且继而改变体积的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器(6)包括运动传递机构(19),所述运动传递机构适于在感测元件(6b)和阀(6a)之间传递运动,以使得当所述物质相变时所述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CN201280020636.1A 2011-04-29 2012-04-12 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26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150379-4 2011-04-29
SE1150379A SE535781C2 (sv) 2011-04-29 2011-04-29 Kylsystem för kylning av en förbränningsmotor
PCT/SE2012/050397 WO2012148344A1 (en) 2011-04-29 2012-04-12 Cooling system for cooling of a combustion eng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2685A CN103492685A (zh) 2014-01-01
CN103492685B true CN103492685B (zh) 2017-02-22

Family

ID=47072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063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2685B (zh) 2011-04-29 2012-04-12 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833314B2 (zh)
EP (1) EP2702255B1 (zh)
JP (1) JP2014513763A (zh)
KR (1) KR101877945B1 (zh)
CN (1) CN103492685B (zh)
RU (1) RU2536469C1 (zh)
SE (1) SE535781C2 (zh)
WO (1) WO20121483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36475C2 (sv) * 2012-05-04 2013-12-10 Scania Cv Ab Kylsystem och ett motorfordon innefattande ett sådant kylsystem
SE536826C2 (sv) 2012-12-17 2014-09-23 Scania Cv Ab Kylsystem
SE536681C2 (sv) * 2012-12-18 2014-05-20 Scania Cv Ab Kylsystem i ett fordon
CN107407704B (zh) * 2015-03-23 2021-05-18 伟巴斯特充电系统公司 监测电源连接器及电缆健康的系统
CN108368950B (zh) * 2015-10-02 2019-08-23 康卓(马克多夫)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回路布置和方法
CN108699946B (zh) * 2016-03-16 2020-09-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冷却系统
SE540767C2 (en) * 2017-03-06 2018-11-06 Scania Cv Ab A thermostat device for a cooling system
JP6695433B2 (ja) * 2018-03-28 2020-05-20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及び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GB201820328D0 (en) * 2018-12-13 2019-01-30 Rolls Royce Plc Depressurisation valv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23523A1 (de) * 1979-06-09 1980-12-11 Daimler Benz Ag Thermostatisches regelventil zum einhalten eines im wesentlichen konstanten sollwertes der betriebstemperatur eines fluessigen kuehlmittel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H061727U (ja) * 1992-06-05 1994-01-14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エンジンの水温制御構造
JPH09303147A (ja) * 1996-02-21 1997-11-25 Behr Thermot Tronik Gmbh & Co 内燃機関の冷却システム
WO2002092986A1 (en) * 2001-05-08 2002-11-21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artridge thermostat system
JP2005188327A (ja) * 2003-12-24 2005-07-14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冷却装置
JP2010007479A (ja) * 2008-06-24 2010-01-14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冷却液通路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3646A (en) * 1978-02-16 1980-09-23 Trw Inc. Hydraulic fan drive system
DE3700037C2 (de) * 1987-01-02 1995-12-21 Voith Turbo Kg Kühlanlage für die gemeinsame Kühlflüssigkeit der Antriebsmaschine sowie eines Retarders eines Fahrzeuges
US5531190A (en) * 1994-12-09 1996-07-02 Sauer Inc. Electrohydraulic fan control
RU2212549C2 (ru) * 1998-04-03 2003-09-20 Йосиказу Кузе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US6508212B2 (en) * 2000-04-17 2003-01-21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artridge thermostat system
US6427663B1 (en) * 2000-12-08 2002-08-06 Robert H. Breeden Inlet throttle pump assembly for diesel engine and method
JP4012421B2 (ja) * 2002-03-20 2007-11-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2003328753A (ja) * 2002-05-10 2003-11-19 Nippon Thermostat Co Ltd 電子制御サーモスタット
RU2272160C1 (ru) * 2004-11-17 2006-03-20 Общевойсковая Академия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а Вс Рф) Система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режима работы двигателя и трансмиссии
JP2007211715A (ja) * 2006-02-10 2007-08-23 Aisin Seiki Co Ltd 弁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システム
SE532354C2 (sv) * 2007-09-11 2009-12-22 Scania Cv Abp Kylsystem och termostatanordning för motorfordon
US8109242B2 (en) * 2008-10-17 2012-02-07 Caterpillar Inc. Multi-thermostat engine cooling system
EP2314902A3 (en) * 2009-10-21 2012-04-2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Fluid control valv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23523A1 (de) * 1979-06-09 1980-12-11 Daimler Benz Ag Thermostatisches regelventil zum einhalten eines im wesentlichen konstanten sollwertes der betriebstemperatur eines fluessigen kuehlmittel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H061727U (ja) * 1992-06-05 1994-01-14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エンジンの水温制御構造
JPH09303147A (ja) * 1996-02-21 1997-11-25 Behr Thermot Tronik Gmbh & Co 内燃機関の冷却システム
WO2002092986A1 (en) * 2001-05-08 2002-11-21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artridge thermostat system
JP2005188327A (ja) * 2003-12-24 2005-07-14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冷却装置
JP2010007479A (ja) * 2008-06-24 2010-01-14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冷却液通路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2255A4 (en) 2015-04-08
US20140026830A1 (en) 2014-01-30
EP2702255B1 (en) 2018-11-28
KR101877945B1 (ko) 2018-07-13
US8833314B2 (en) 2014-09-16
EP2702255A1 (en) 2014-03-05
SE1150379A1 (sv) 2012-10-30
SE535781C2 (sv) 2012-12-18
CN103492685A (zh) 2014-01-01
KR20140024003A (ko) 2014-02-27
WO2012148344A1 (en) 2012-11-01
JP2014513763A (ja) 2014-06-05
RU2536469C1 (ru) 2014-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2685B (zh) 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CN110603164B (zh) 用于冷却电力单元电机和至少一另外部件的冷却装置及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车辆
US8534569B2 (en) Cool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7002514B (zh) 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SE540376C2 (en) A cool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cooling circuits and a common expansion tank
KR102114411B1 (ko) 차량 내 열교환기로 냉각제를 운송하는 냉각 시스템 제어 방법
KR20150002744A (ko) 서모스탯 장치 및 냉각 시스템
US11199125B2 (en) Cooling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cooling circuits connected to a common expansion tank
US20180179944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thermostat device
CN110709592B (zh) 用于燃式发动机和whr系统的冷却系统
US6929189B2 (en) Thermostat devic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gine coolant
SE1250449A1 (sv) Kylsystem och ett motorfordon innefattande ett sådant kylsystem
CN111886433B (zh) 用于冷却系统的恒温器装置和包括所述恒温器装置的冷却系统
JP5517814B2 (ja) エンジン冷却系システム
KR19980702303A (ko) 내연엔진내에 온도제어 시스템 및 온도제어유체의 흐름을 제어하는 방법
CN109844278B (zh) 冷却系统的恒温器装置和包括所述恒温器装置的冷却系统
CN108425733B (zh)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JP2010121456A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システム
JP2007205197A (ja)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WO2018056885A1 (en) A cool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JP2005069192A (ja) 熱量分配制御弁
JP2015071955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サーモスタッ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