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2514B - 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2514B
CN107002514B CN201580061747.0A CN201580061747A CN107002514B CN 107002514 B CN107002514 B CN 107002514B CN 201580061747 A CN201580061747 A CN 201580061747A CN 107002514 B CN107002514 B CN 107002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ant
cooling
radiator
condenser
cool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17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2514A (zh
Inventor
Z·卡多斯
O·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ania CV AB
Original Assignee
Scania CV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ania CV AB filed Critical Scania CV AB
Publication of CN107002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2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5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3/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 F01K23/02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 F01K23/06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combustion heat from one cycle heating the fluid in another cycle
    • F01K23/065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combustion heat from one cycle heating the fluid in another cycle the combustion taking plac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piston engine, e.g. a diesel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3/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 F01K23/02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 F01K23/06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combustion heat from one cycle heating the fluid in another cycle
    • F01K23/1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combustion heat from one cycle heating the fluid in another cycle with exhaust fluid of one cycle heating the fluid in another cycle
    • F01K23/101Regul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9/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rs arranged or modifi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ngines
    • F01K9/003Plant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rs arranged or modifi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ngines condenser coolin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GHOT 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USE OF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0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2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exhaust gases
    • F02G5/04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exhaust gase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waste heat from combustion eng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一散热器(9),其中循环的冷却剂被冷却至第一温度(T1);第二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二散热器(14),循环的冷却剂在该第二散热器中被冷却至低于第一温度(T1)的第二温度(T2);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三散热器(25),冷却剂在该第三散热器中被冷却至低于第二温度(T2)的第三温度(T3)。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器入口管线(17),其将冷却剂从第二散热器(14)引导到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凝器(19),冷却剂在冷凝器中冷却废热回收系统的工作介质;以及冷却调节构件(13、16、24、38),利用冷却调节构件并借助第一冷却回路中具有较高温度(T1)的冷却剂和/或第三冷却回路中具有较低温度(T2)的冷却剂能够调节第二冷却回路中的流向冷凝器(19)的冷却剂的温度和/或流动。

Description

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废热回收(WHR)系统能够被用在车辆中,用以回收废热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废热回收系统包括泵,泵对工作介质加压并使工作介质在闭合回路中循环。回路包括一个或多个蒸发器,工作介质在蒸发器中被一个或多个热源(例如来自内燃机的废气)加热并蒸发。受压并受热的气态工作介质被引导到膨胀器中并在膨胀器中膨胀。膨胀器产生机械能,该机械能能够用于操作车辆或车辆上的设备。可选地,膨胀器连接至用于产生电能的发电机。离开膨胀器的工作介质被引导到冷凝器中。工作介质在冷凝器中冷却至使工作介质冷凝的温度。液态工作介质被重新引导到泵中,泵对工作介质加压。这样,能够借助废热回收系统回收例如来自车辆中的内燃机的废气的废热能。因此,废热回收系统能够降低车辆的燃料消耗量。
为了实现废热回收系统中的高热效率,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要冷却至尽量低的冷凝温度并且基本上没有局部冷却。因此,为了实现废热回收系统中的高热效率,工作介质必须以适当的冷却效果进行冷却。然而,在不同的操作条件期间,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的适当冷却效果例如随着从例如废气供应至蒸发器的热效果而变化。由于从废气供应来的热能可能迅速地变化,所以难以持续地提供废热回收系统的适当冷却效果和高热效率。
US 2013/0118423示出一种冷却回路,该冷却回路具有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循环冷却剂。冷却回路包括:冷却管线,其中,冷却剂冷却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以及旁路管线,其引导工作介质绕过冷凝器。由在特定压力下打开的泄压阀控制穿过旁路管线的冷却剂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够以使得废热回收系统基本上持续地以高热效率操作的方式提供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
上述目的利用根据下述的冷却装置实现。为了持续地保持废热回收系统中的高热效率,需要在不同的操作条件期间调节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冷却装置包括三条不同的冷却回路,它们设置有三种不同温度的冷却剂。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具有居中的冷却剂温度并被引导到冷凝器中。冷却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用以基本上持续地从传感器接收与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相关的参数有关的信息。如果参数指示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提供的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不足,则控制单元控制冷却调节构件,以使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在它进入冷凝器之前被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冷却至适当的更低温度。如果参数指示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提供的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过度,则控制单元控制冷却调节构件,以使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在它进入冷凝器之前被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加热至适当的更高温度。用于改变进入冷凝器的冷却剂的温度的可选方案是调节进入冷凝器的冷却剂流。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与冷却剂的温度及流动相关。借助上述冷却调节构件,能够调节第二冷却回路中的流向冷凝器的冷却剂的温度和/或流动。能够以迅速的方式对引导到冷凝器的冷却剂的温度和流动进行这种调节。结果,能够在操作期间获得废热回收系统的基本上持续的高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冷却调节构件包括:热交换器,其用于与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接触;以及控制阀,其配置成将第一冷却回路或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的可调节部分引导到在热交换器中与第二冷却管线中的冷却剂的热传导接触。借助这种热交换器和控制阀,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改变引导到冷凝器中的冷却剂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冷却调节构件包括:入口管线,其从第一冷却回路接收冷却剂;以及控制阀,其配置成将入口管线中的冷却剂可调节的第一部分引导到第二散热器并且将冷却剂的其余第二部分引导到旁路管线,旁路管线引导冷却剂绕过第二散热器,其中,冷却剂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冷却剂进入冷凝器之前混合。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二散热器的尺寸设置成将冷却剂冷却至相对于第一散热器中的冷却剂而言较低的温度。如果要将工作介质冷却至最佳冷却效果,则阀引导全部冷却剂流穿过第二散热器。如果要将工作介质冷却至较低的冷却效果,则阀将冷却剂适当的第一部分引导到第二散热器并使冷却剂流的其余适当第二部分从旁路管线穿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以检测与冷凝器中的冷凝压力相关的参数。为了实现废热回收系统中的膨胀器的热效率,冷凝器中的冷凝压力应该尽量低。传感器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它检测冷凝器中或紧靠废热回收回路中的冷凝器的下游位置的压力。可选地,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冷凝器中或紧靠冷凝器的下游位置的介质的冷凝温度。冷凝温度对应特定的冷凝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控制单元配置成估测工作介质的冷却,以使工作介质获得处于预定压力范围内的冷凝压力。由于实际原因,许多时候适宜避免废热回收系统中出现负压。在这种情况下,适于获得刚好高于1bar的冷凝压力。预定的压力范围可以是例如1.1bar至1.5bar。预定压力范围与用于工作介质的相应温度范围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冷却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检测冷却剂经过冷凝器后的温度差异。借助冷却剂经过冷凝器后的温度差异、冷却剂流以及冷却剂的比热容,能够计算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控制单元可以具有与不同操作条件期间的适当冷却效果有关的信息。如果冷却效果太低,则控制冷却调节构件以便将温度较低的冷却剂引导到冷凝器中。如果冷却效果太高,则控制冷却调节构件以便将温度较高的冷却剂引导到冷凝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配置成冷却内燃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可以具有处于90℃至100℃的温度范围内的第一温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冷却回路是用于车辆中的内燃机的常规冷却系统。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具有最低的冷却温度并且可以配置成冷却冷却器中的至少一种介质。第三冷却回路可以冷却不同类型的介质,例如增压空气冷却器中的增压空气、AC冷却器中的制冷剂、油冷却器中的变速箱油以及EGR冷却器中的再循环废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应的散热器中的冷却剂被空气流冷却,其中,第二散热器布置在第一散热器的上游位置。这样,与第一散热器中的冷却剂相比,第二散热器中的冷却剂被温度更低的空气冷却。因此,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冷却至比第一散热器中的冷却剂低的温度。空气流可以是由车辆的向前移动而产生的冲击空气。通常,当废热回收系统启动时,散热器风扇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冷却回路包括:入口管线,其从第一冷却回路接收冷却剂;以及返回管线,其引导冷却剂返回第一冷却回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具有共同的冷却剂。第二冷却回路的入口管线可以在泵的非常下游位置从第一冷却回路接收冷却剂,该泵使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循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中使用一个并且是同一个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冷却回路构成独立的回路,该回路具有相对于第一冷却回路及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独立的冷却剂。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冷却回路包括独立的冷却剂,从而能够使得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达到非常低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工作介质在废热回收系统的蒸发器中被来自驱动车辆的内燃机的废气加热。废气含有大量热能,这些热能通常供应到环境中。利用废热回收系统,能够回收废气中的大部分热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废热回收系统中的工作介质是乙醇。乙醇在1bar下的蒸发温度大约为78℃。相对容易达到低于乙醇的蒸发温度的适当水平的冷却剂温度并且将冷凝器中的乙醇冷却至刚好高于78℃的冷凝温度。然而,可以使用其他工作介质,例如R245fa。R245fa在1bar下的蒸发温度大约为15℃。在这种情况下,冷却剂需要相当低的温度。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作为实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本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并且
图2示出本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驱动示意性地公开的车辆1的内燃机2。内燃机2可以是柴油机。车辆1可以是重型车辆。车辆1包括第一高温冷却回路。第一冷却回路包括发动机入口管线3,该发动机入口管线设置有泵4,该泵使第一冷却剂在第一冷却回路中循环。泵4使冷却剂循环至内燃机2。当冷却剂已经循环穿过内燃机2时,它被接收到发动机出口管线6中,该发动机出口管线包括延时器冷却器5。当启动延时器时,冷却剂用于冷却延时器冷却器5中的油。恒温器7布置在发动机出口管线6的端部。如果冷却剂的温度低于恒温器7的调节温度,则冷却剂经由第一返回管线8被引导返回泵4。如果冷却剂的温度高于恒温器7的调节温度,则冷却剂被引导到布置在车辆1的前部的第一散热器9。冲击空气和散热器风扇10能够提供穿过第一散热器8的冷却空气流。当冷却剂循环穿过第一散热器9时,冷却剂经由第二返回管线11被引导返回发动机入口管线3和泵4。
车辆1包括第二高温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在泵4的下游位置经由入口管线12接收来自第一冷却回路的发动机入口管线3的冷却剂。这样,泵4也能够使冷却剂循环穿过第二冷却回路。入口管线12包括控制阀13,利用该控制阀调节穿过入口管线12的冷却剂流。入口管线12将冷却剂引导到第二散热器14。第二散热器14和第一散热器8并排地布置并且靠近第一散热器9的出口部。当冷却剂已经穿过第二散热器14时,冷却剂已经在第一步骤中在第一散热器9中冷却并且在第二步骤中被第二散热器14冷却。离开第二散热器14的冷却剂经由散热器出口管线15被引导到热交换器16。冷却剂经由冷凝器入口管线17从热交换器16流入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凝器19。
冷凝器入口管线17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8a,其布置在冷凝器入口管线17中;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18b,其布置在冷凝器出口管线20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8a检测进入冷凝器19的冷却剂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18b检测离开冷凝器19的冷却剂的温度。冷凝器出口管线20将冷却剂引导到第一冷却回路的发动机出口管线6。这样,冷凝器出口管线20引导冷却剂返回第一冷却回路。
车辆1包括第三低温冷却回路。第三冷回路包括泵21。第三冷却回路在泵21的下游位置分支成冷却管线22和旁路管线23。冷却管线22包括热交换器16,其中,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用于冷却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第三冷却回路包括控制阀24,该控制阀连接至冷却管线22和旁路管线23。控制阀24的任务是调节穿过冷却管线22和旁路管线23的冷却剂流。当控制阀24处于第一位置时,它阻断冷却管线22,因而来自泵21的全部冷却剂流循环穿过旁路管线23。当控制阀24处于第二位置时,它阻断旁路管线23,因而来自泵21的全部冷却剂流循环穿过热交换管线22。控制阀24能够设定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多个位置,其中,它以可变的方式在热交换管线22与旁路管线23之间分配来自泵21的冷却剂流。
控制阀24将冷却剂引导到布置在车辆1的前部的第三散热器25。在由散热器风扇11限定的空气流方向上,第三散热器25布置在第一散热器9和第二散热器14的上游位置。因此,与第一散热器9中的冷却剂及第二散热器14中的冷却剂相比,第三散热器25中的冷却剂被温度更低的空气冷却。离开第三散热器25的冷却剂用于冷却压缩空气冷却器26中的压缩空气、AC冷却器27中的制冷剂以及油冷却器28中的变速箱油。控制单元29对控制阀13和控制阀24进行控制。
车辆设置有废热回收(WHR)系统。废热回收系统包括泵31,该泵对工作介质加压并使工作介质在闭合回路30中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介质是乙醇。然而,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工作介质,例如R245fa。泵31对工作介质加压并使工作介质循环进入蒸发器32。工作介质在蒸发器32中被废气加热。废气经由排气管线33从内燃机2供应至蒸发器32。排气管线33分支成热管线33a和旁路管线33b,该热管线贯穿蒸发器32,该旁路管线引导废气绕过蒸发器32。由第一阀门34a控制穿过热管线33a的废气流,并由第二阀门34b控制穿过旁路管线33b的废气流。控制单元29控制第一阀门34a和第二阀门34b,由此控制穿过蒸发器32的废气流。在大多数操作条件下,引导全部废气流穿过热管线33a。工作介质被蒸发器32中的废气加热至使工作介质蒸发的温度。
工作介质从蒸发器32循环至膨胀器35。受压并受热的工作介质在膨胀器35中膨胀。膨胀器35产生旋转运动,该旋转运动可以经由适当传动机构传递到车辆1的传动系的轴。可选地,膨胀器35可以连接至发电机,用以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可以存储在电池中。在工作介质穿过膨胀器35之后,它被引导到冷凝器19。工作介质在冷凝器19中被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冷却至使工作介质冷凝的温度。压力传感器37在紧靠冷凝器19下游的位置检测回路30中的压力。控制单元29接收来自冷凝器19中的冷凝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的信息。工作介质从冷凝器19引导到接收器36中。泵31从接收器36的底部吸取工作介质,以确保只有呈液态的工作介质被供应到泵31。废热回收系统能够将来自废气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或电能。
在操作内燃机2期间,泵4使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循环,用以冷却内燃机2。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在第一散热器9中冷却至第一温度T1。控制单元29对控制阀13进行控制,以便将第一冷却回路中适当部分的冷却剂引导到第二冷却回路的入口管线12中。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已经在第一步骤中在第一散热器9中冷却,并且在第二步骤中在第二散热器14中冷却。冷却剂在第二散热器中冷却至温度T2,温度T2比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的温度T1低。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经由散热器出口管线15被引导到热交换器16。冷却剂流经由冷凝器入口管线17从热交换器16被引导到冷凝器19中。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使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冷却。
泵21使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循环。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在第三散热器25中被温度比第一散热器9和第二散热器14中的冷却剂低的空气冷却。这样,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被冷却至比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的温度T2低很多的温度。当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已经冷却过冷却器26至28中的介质时,它的温度T3仍然低于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的温度T2。因此,能够在热交换器16中使用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来冷却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由控制阀24对穿过热交换器16的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流进行调节。
为了实现废热回收系统中的高热效率,在不同的操作条件期间,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被冷却至不同的冷却效果。由于从废气供应的热能对蒸发器32的影响是变化的,所以需要提供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可变的冷却效果。有利的是,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建立尽量低的冷凝压力。然而,由于实际原因,适宜避免废热回收系统中出现负压。考虑到这些现实,适宜为冷凝器19中的冷却工作介质提供刚好高于1bar的冷凝压力。考虑到从内燃机2供应的热能,为了保持高热效率,需要调节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以使冷凝压力将会刚好高于1bar。在冷凝压力为1bar时,工作介质乙醇的冷凝温度为78℃。在这种情况下,适宜在冷凝器19中达到刚好高于78℃的冷凝温度。
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被第一散热器9冷却至温度T1,该温度适于冷却内燃机2。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能够冷却至温度T1,该温度处于90℃至100℃的温度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二散热器14的尺寸设置成将冷却剂冷却至温度T2,该温度处于例如60℃至70℃的温度范围内。控制单元29借助控制阀24调节从第三冷却回路穿过热交换器16的冷却剂流。由于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的温度T3低于温度T2,所以控制单元29能够使温度低于T2的冷却剂供应至冷凝器19。控制单元借助控制阀13调节进入第二冷却回路和冷凝器19的冷却剂流。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与冷却剂的温度及流动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9配置成将冷凝器19中的冷凝压力保持在例如1.1bar至1.5bar的压力范围内。控制单元29基本上持续地从压力传感器37接收与冷凝器19中当前的冷凝压力有关的信息。如果冷凝压力高于1.5bar,则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太低。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9对控制阀24进行控制,从而将第三冷却回路中更大部分冷却剂流引导到具有热交换器16的冷却管线22中,并且使更小部分冷却剂流穿过旁路管线22。因此,温度较低的冷却剂将会进入冷凝器19。此外或同时,控制单元29能够调节控制阀13,从而将更大的冷却剂流引导到第二冷却回路和冷凝器19中。此外,当冷却剂冷却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时,控制单元29从温度传感器18a、18b接收与冷却剂的温度升高有关的信息。控制单元26能够利用冷凝器19中的冷却剂的温度下降、穿过冷凝器19的冷却剂流以及工作介质的比热容的信息来计算冷凝器19中的冷却效果。
如果控制单元29接收到指示冷凝压力低于1.1bar的信息,则废热回收系统中存在负压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9对控制部件24进行控制,以便将第三冷却回路中更小部分的冷却剂引导到冷却管线23和热交换器16并且将第三冷却回路中更大部分的冷却剂引导到旁路管线22。因此,温度更高的冷却剂将会进入冷凝器19。此外或同时,控制单元可以调节控制阀13,以便将更小的冷却剂流引导到第二冷却回路和冷凝器19。由于控制单元29能够利用控制阀13调节进入冷凝器19的冷却剂的温度,并且利用控制阀24调节进入冷凝器19的冷却剂流,所以能够以简单且迅速的方式改变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
图2示出本冷却装置的可选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冷却装置也包括三条冷却回路,这些冷却回路分别包括散热器9、14、25。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比,第一冷却回路无变化。第二冷却回路包括比图1中的实施例中更大的第二散热器14。因此,能够将第二散热器14中的冷却剂冷却至比图1中的实施例中更低的温度T2。第二冷却回路在泵4的下游位置将来自第一冷却回路的发动机入口管线3的冷却剂接收到入口管线12中。入口管线12包括控制阀38,该控制阀接收入口管线12中的冷却剂流。阀38配置成将穿过第二散热器14的冷却剂流的第一部分引导到旁路管线39,并将冷却剂流的第二部分引导到散热器入口管线40和第二散热器14。控制阀38能够以无级的方式将冷却剂流分配至旁路管线39和散热器入口管线40。冷却剂的第一部分具有较高的温度T1,冷却剂的第二部分具有较低的温度T2。冷却剂的第一部分和冷却剂的第二部分在冷凝器入口管线17中混合。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使用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9也配置成将冷凝压力保持在例如1.1bar至1.5bar的压力范围内。控制单元29基本上持续地从压力传感器37接收与冷凝器19中的冷凝压力有关的信息。如果冷凝压力高于1.5bar,则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太弱。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9对控制阀38进行控制,从而使散热器入口管线40接收入口管线12中更大部分的冷却剂流,并使旁路管线39接收入口管线12中更小部分的冷却剂流。因此,入口管线12中更大部分的冷却剂流在第二散热器14中冷却至较低的温度T2,同时更小部分的冷却剂流被引导到旁路管线39中并具有较高的温度T1。在入口管线17中混合后进入冷凝器19的冷却剂获得更低的温度,结果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提高。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提高使得冷凝器19中的冷凝压力降低。
如果控制单元29接收到指示冷凝压力低于1.1bar的信息,则废热回收系统中存在负压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9对控制阀38进行控制,以使散热器入口管线40从入口管线12接收更小部分的冷却剂流,并使旁路管线39从入口管线12接收更大部分的冷却剂流。因此,更小部分的冷却剂流在第二散热器14中冷却至较低的温度T2,同时更大部分的冷却剂流被引导到旁路管线39中并具有较高的温度T1。在入口管线17中混合后进入冷凝器19的冷却剂获得更高的温度,结果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降低。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降低导致冷凝压力升高。由于控制单元29能够利用控制阀38调节进入冷凝器19的冷却剂的温度,所以能够以简单且迅速的方式改变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还可以设置如下控制阀38:该控制阀能够对从第一冷却系统进入第二冷却部分的入口管线12的冷却剂流进行调节。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改变进入冷凝器19的冷却剂流。
本发明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而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自由地改变。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其中,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一散热器(9),循环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散热器中被冷却至第一温度(T1);第二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二散热器(14),循环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二散热器中被冷却至低于第一温度(T1)的第二温度(T2);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三散热器(25),冷却剂在所述第三散热器中被冷却至低于第二温度(T2)的第三温度(T3),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器入口管线(17),其将冷却剂从第二散热器(14)引导到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凝器(19),冷却剂在所述冷凝器中冷却废热回收系统的工作介质;以及冷却调节构件(13、16、24、38),利用所述冷却调节构件,能够借助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和/或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调节第二冷却回路中的流向冷凝器(19)的冷却剂的温度和/或流动;传感器(37),其检测与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相关的参数;以及控制单元(29),其配置成接收所述参数的信息,估测冷凝器中的工作介质的适当冷却,并控制冷却调节构件(13、16、24、38)以便冷凝器入口管线(17)中的冷却剂提供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所述估测的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调节构件包括:热交换器(16),其用于与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接触;以及控制阀(24),其配置成将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的可调节部分引导到在热交换器(16)中与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的热传导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调节构件包括:入口管线(12),其从第一冷却回路接收冷却剂;以及控制阀(38),其配置成将入口管线(12)中的冷却剂可调节的第一部分引导到所述第二散热器(14)并且将冷却剂的其余第二部分引导到旁路管线(39),所述旁路管线引导冷却剂绕过第二散热器(14),其中冷却剂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冷却剂进入冷凝器(19)之前混合。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37)检测与冷凝器(19)中的冷凝压力相关的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控制单元配置成估测工作介质的冷却,以使工作介质获得处于预定压力范围内的冷凝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18a、18b),所述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检测冷却剂经过冷凝器(19)后的温度差异。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配置成冷却内燃机(2)。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配置成冷却至少一个冷却器(26-28)中的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散热器(9)、第二散热器(14)和第三散热器(25)中的冷却剂被空气流冷却,其中,在穿过第一散热器(9)、第二散热器(14)和第三散热器(25)的空气流方向上,第三散热器(25)布置在第一散热器(9)和第二散热器(14)的上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散热器(14)和第一散热器(9)并排地布置在共同的平面中,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在第一步骤中在第一散热器(9)中冷却并且在第二步骤中在第二散热器(14)中冷却。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冷却回路包括:入口管线(12),其从第一冷却回路接收冷却剂;以及返回管线(20),其引导冷却剂返回第一冷却回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冷却回路的入口管线(12)在泵(4)的下游位置从第一冷却回路接收冷却剂,所述泵使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循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三冷却回路构成独立回路,所述独立回路具有相对于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独立的冷却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工作介质在废热回收系统的蒸发器中被来自驱动车辆(1)的内燃机(2)的废气加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废热回收系统中的工作介质是乙醇。
CN201580061747.0A 2014-12-05 2015-11-04 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25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451488-9 2014-12-05
SE1451488A SE538836C2 (en) 2014-12-05 2014-12-05 A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a WHR system
PCT/SE2015/051166 WO2016089276A1 (en) 2014-12-05 2015-11-04 A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a whr-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2514A CN107002514A (zh) 2017-08-01
CN107002514B true CN107002514B (zh) 2019-06-14

Family

ID=5609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174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2514B (zh) 2014-12-05 2015-11-04 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227536B1 (zh)
KR (1) KR102009970B1 (zh)
CN (1) CN107002514B (zh)
BR (1) BR112017008114A2 (zh)
SE (1) SE538836C2 (zh)
WO (1) WO20160892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40918C2 (en) 2016-01-15 2018-12-18 Scania Cv Ab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oling system delivering coolant to heat exchanger in a vehicle
DE102016207978A1 (de) * 2016-05-10 2017-11-16 Robert Bosch Gmbh Abwärmenutzungsanordnung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 Abwärmenutzungsanordnung
SE540324C2 (en) * 2016-10-28 2018-06-26 Scania Cv Ab A cooling system for cooling a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WHR system
SE542064C2 (en) 2017-06-07 2020-02-18 Scania Cv Ab A cooling system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WHR system
SE541209C2 (en) 2017-08-25 2019-04-30 Scania Cv Ab A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a hybrid vehicle comprising an electric drive unit, a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WHR system
EP3534105B1 (en) * 2018-03-01 2020-08-19 Innio Jenbacher GmbH & Co OG Control plate for cooling circuit
SE543214C2 (en) 2018-12-14 2020-10-27 Scania Cv Ab Hybrid Electric Powertrain, and Vehicle
SE543213C2 (en) 2018-12-14 2020-10-27 Scania Cv Ab Hybrid Electric Powertrain, and Vehicle
KR102380796B1 (ko) 2019-12-02 2022-03-31 주식회사 위즈켐 다중 층상 라멜라 에멀젼 타입 화장료 조성물
AT524156B1 (de) * 2020-08-04 2022-07-15 Man Truck & Bus Se Vorrichtung zur Energierückgewinnung mit einem Abwärmenutzungskreislauf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097A (zh) * 2003-07-31 2006-09-13 贝洱两合公司 增压空气的冷却回路布置以及这种回路布置的运行方法
CN101749096A (zh) * 2008-12-10 2010-06-23 曼商用车辆奥地利股份公司 具有冷却回路和单独的热量回收回路的驱动单元
CN101809262A (zh) * 2007-10-05 2010-08-18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车辆的变速箱中的油的装置
DE102009028467A1 (de) * 2009-08-12 2011-02-17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Nutzung von Abwärme
CN103237967A (zh) * 2010-05-25 2013-08-07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用于由增压式内燃机驱动的机动车的冷却器装置
CN104011343A (zh) * 2011-12-23 2014-08-27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对车辆内的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进行冷却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4544B4 (de) * 1998-11-26 2004-06-17 Mtu Friedrichshafen Gmbh Kühlsystem für eine aufgeladene Brennkraftmaschine
US8627663B2 (en) * 2009-09-02 2014-01-14 Cummins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Energy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n organic rankine cycle with condenser pressure regulation
DE102010003906A1 (de) * 2010-04-13 2011-10-13 Behr Gmbh & Co. Kg Verbrennungsmotor
WO2012021757A2 (en) * 2010-08-11 2012-02-16 Cummi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Split radiator design for heat rejection optimization for a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JP5481737B2 (ja) * 2010-09-30 2014-04-23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廃熱利用装置
SE535775C2 (sv) * 2010-12-14 2012-12-11 Scania Cv Ab Kylarrangemang i ett fordon som är drivs av en förbränningsmotor
SE535316C2 (sv) * 2011-02-25 2012-06-26 Scania Cv Ab System för att omvandla värmeenergi till mekanisk energi i ett fordon
ES2635548T3 (es) * 2013-04-08 2017-10-04 Fpt Motorenforschung Ag Sistema para la recuperación de calor de un motor de combustió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097A (zh) * 2003-07-31 2006-09-13 贝洱两合公司 增压空气的冷却回路布置以及这种回路布置的运行方法
CN101809262A (zh) * 2007-10-05 2010-08-18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用于冷却车辆的变速箱中的油的装置
CN101749096A (zh) * 2008-12-10 2010-06-23 曼商用车辆奥地利股份公司 具有冷却回路和单独的热量回收回路的驱动单元
DE102009028467A1 (de) * 2009-08-12 2011-02-17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Nutzung von Abwärme
CN103237967A (zh) * 2010-05-25 2013-08-07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用于由增压式内燃机驱动的机动车的冷却器装置
CN104011343A (zh) * 2011-12-23 2014-08-27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对车辆内的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进行冷却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E1451488A1 (sv) 2016-06-06
EP3227536A1 (en) 2017-10-11
SE538836C2 (en) 2016-12-20
BR112017008114A2 (pt) 2018-02-20
KR20170083139A (ko) 2017-07-17
KR102009970B1 (ko) 2019-08-12
CN107002514A (zh) 2017-08-01
EP3227536A4 (en) 2018-10-24
WO2016089276A1 (en) 2016-06-09
EP3227536B1 (en) 2020-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2514B (zh) 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CN107109965A (zh) 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KR102116537B1 (ko) 연소 엔진용 냉각 시스템 및 whr 시스템
SE541771C2 (en) A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cooling of an electric machine and at least one further component of an electric power unit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cooling arrangement
CN108474285B (zh) 用于控制将冷却剂输送至车辆中的热交换器的冷却系统的方法
CN108025634B (zh) 用于车辆中的电力单元的冷却装置
CN109863285A (zh) 用于冷却燃式发动机和whr系统的冷却系统
CN110709592B (zh) 用于燃式发动机和whr系统的冷却系统
SE540931C2 (en) A cooling system for a WHR system
KR102086020B1 (ko) Whr 시스템 및 연소 엔진용 냉각 시스템
KR20190087618A (ko) 연소기관 냉각용 냉각 시스템
SE542237C2 (en) A cooling system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WHR system
SE541668C2 (en) A cooling system for a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WHR system
SE541554C2 (en) A cooling system for cooling of objects with coolant at thre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