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2485B - 嵌入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嵌入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2485B
CN103492485B CN201280019929.8A CN201280019929A CN103492485B CN 103492485 B CN103492485 B CN 103492485B CN 201280019929 A CN201280019929 A CN 201280019929A CN 103492485 B CN103492485 B CN 103492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insert molding
pbt
molding product
carbodii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99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2485A (zh
Inventor
山田真也
坂田耕一
大竹史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Tech Polym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07232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492485(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ch Polymer Ltd filed Critical WinTech Polymer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92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2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2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9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iron or st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aluminium or cop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53Polyolefin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10Inorganic fibres
    • B32B2262/101Glass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12Conjugate fibres, e.g. core/sheath or side-by-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0/00Resin or rubber layer containing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6Resistant to heat
    • B32B2307/3065Flame resistant or retardant, fire resistant or retard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8Impact strength, tough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3/2279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ntimony
    • C08K2003/2282Antim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3/2279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ntimon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9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n-to-nitrogen double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耐热冲击性、阻燃性及耐水解性优异的树脂构件和嵌入构件的嵌入成型品。其为具备嵌入构件和树脂构件的嵌入成型品,作为上述树脂构件的原料,使用在(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配混具有特定分子量的(B)卤代环氧化合物、(C)氧化锑化合物、及(D)碳二亚胺化合物而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B)成分的特定分子量是指数均分子量为2000以上且20000以下。

Description

嵌入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耐热冲击性、阻燃性、及耐水解性优异的树脂构件和嵌入构件的嵌入成型品。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具有机械性质、电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各种优异的性质且加工性良好,因此被用于汽车部件、电气/电子部件等各种用途。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可以通过配混玻璃纤维等纤维状填充剂来改善耐热和强度,因此,常常以利用纤维状填充剂强化了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形式来使用。
如上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质,但由于其为聚酯树脂,因此也存在容易发生由水解导致的物性降低的缺点。因此,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配混碳二亚胺化合物来提高耐水解性是众所周知的。
如上所述配混纤维状填充剂、碳二亚胺化合物而改良了物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特别是汽车领域中常常作为用于电气控制的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外壳材料使用。在用于所述用途的产品为嵌入成型品时,由于是在汽车发动机室等温度升降剧烈的环境中使用,因此,因由金属嵌件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线膨胀差异所产生的变形而容易产生裂纹。因此,用于所述用途的产品需要不易因剧烈温度差而产生裂纹的耐热冲击性。此外,用于所述用途的产品有时还需要高阻燃性。
根据以上情况,进行了抑制由剧烈温度升降带来的热冲击导致的裂纹的产生的研究,例如,提出了一种与丙烯酸(酯)类橡胶、环氧化合物、季戊四醇酯及纤维状增强剂一起添加有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0030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虽然耐热冲击性、耐水解性得到改善,但阻燃性没有得到改良。因此,期望包含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阻燃化,但是,例如即使组合使用溴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等阻燃剂和碳二亚胺化合物,也无法得到期望的耐热冲击性的改良效果。此外,即使组合使用溴代聚碳酸酯和碳二亚胺化合物,也会由碳二亚胺化合物的高反应性导致一些副反应发生而无法得到期望的耐热冲击性的改良效果。如上所述,对于包含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阻燃化而言,尚未得到充分的成果。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耐热冲击性、阻燃性、及耐水解性优异的树脂构件和嵌入构件的嵌入成型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嵌入成型体的树脂构件由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配混具有特定分子量的卤代环氧化合物、氧化锑化合物、及碳二亚胺化合物而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构成,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本发明。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嵌入成型品,其是具备树脂构件和嵌入构件的嵌入成型品,前述树脂构件由包含(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数均分子量2000以上且20000以下的(B)卤代环氧化合物、(C)氧化锑化合物、和(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构成。
(2)一种金属嵌入成型品,其包含(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其中,前述(B)卤代环氧化合物是下述式(1)所示的溴代环氧化合物。
(3)根据(1)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前述(B)卤代环氧化合物是两末端被溴苯酚封端的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
(4)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将前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设为1当量时,前述(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碳二亚胺基量为0.3当量以上且5.0当量以下。
(5)根据(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前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
(6)根据(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还包含(E)填充剂。
(7)根据(6)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前述(E)填充剂为玻璃纤维。
(8)根据(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还包含(F)弹性体。
(9)根据(8)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前述(F)弹性体为接枝化的烯烃系弹性体或核壳系弹性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嵌入成型品的树脂构件由配混有具有特定分子量的卤代环氧化合物、氧化锑化合物、及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构成,因此上述树脂构件的耐热冲击性、阻燃性、及耐水解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加以变更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说明重复的地方,有时适当省略说明,但并不限定发明的主旨。
以下,依次对(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B)卤代环氧化合物、(C)氧化锑化合物、(D)碳二亚胺化合物、(E)填充剂、(F)弹性体、其它成分、嵌入构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嵌入成型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是使至少包含对苯二甲酸或其成酯性衍生物(C1~C6烷基酯、酰卤等)的二羧酸成分与至少包含碳原子数4的亚烷基二醇(1,4-丁二醇)或其成酯性衍生物的二醇成分进行缩聚而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不限定于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也可以为含有60摩尔%以上(特别是75摩尔%以上且95摩尔%以下)的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的共聚物。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就没有特别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优选为30meq/kg以下、更优选为25meq/kg以下。在使用所述范围的末端羧基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时,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变得特别优异,并且变得更加不易发生因湿热环境下的水解而导致的强度降低。
(A)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meq/kg以上、更优选为5meq/kg以上。使用所述末端羧基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时,容易制备耐热冲击性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末端羧基不足5meq/k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制造是困难的。
此外,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制。(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IV)优选为0.60dL/g以上且1.2dL/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5dL/g以上且0.9dL/g以下。使用所述范围的特性粘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时,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变得特别优异。此外,也可以将具有不同特性粘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共混来调整特性粘度。例如,通过将特性粘度1.0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与特性粘度0.7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共混,可以制备特性粘度0.9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IV)例如可以在邻氯苯酚中、在温度35℃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使用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作为对苯二甲酸及其成酯性衍生物以外的二羧酸成分(共聚单体成分),例如可列举出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4,4’-二羧基二苯基醚等C8~C14芳香族二羧酸;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等C4~C16烷基二羧酸;环己烷二甲酸等C5~C10环烷基二羧酸;这些二羧酸成分的成酯性衍生物(C1~C6烷基酯衍生物、酰卤等)。这些二羧酸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这些二羧酸成分当中,更优选间苯二甲酸等C8~C12芳香族二羧酸、及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等C6~C12烷基二羧酸。
在本发明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作为1,4-丁二醇以外的二醇成分(共聚单体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3-辛二醇等C2~C10亚烷基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等聚氧亚烷基二醇;环己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等脂环式二醇;双酚A、4,4’-二羟基联苯等芳香族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2摩尔加成物、双酚A的环氧丙烷3摩尔加成物等双酚A的C2~C4环氧烷加成物;或这些二醇的成酯性衍生物(乙酰化物等)。这些二醇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这些二醇成分当中,更优选乙二醇、1,3-丙二醇等C2~C6亚烷基二醇、二乙二醇等聚氧亚烷基二醇、或环己烷二甲醇等脂环式二醇等。
将以上说明的共聚单体成分共聚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均可以适宜地用作(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此外,作为(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也可以将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合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含有(B)卤代环氧化合物作为阻燃剂。对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而言,通过组合使用(B)卤代环氧化合物和后述(D)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赋予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以较高的阻燃性,并且显示出显著的耐热冲击性的改善效果。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嵌入成型体的树脂构件由于上述成分的组合,阻燃性优异,而且耐热冲击性也优异。在将(D)碳二亚胺化合物和(B)卤代环氧化合物以外的阻燃剂组合并配混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时,耐热冲击性的改善效果小。
[(B)卤代环氧化合物]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B)卤代环氧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以上且20000以下,并且可作为阻燃剂来使用。优选为3000以上且15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0以上且10000以下。该数均分子量小于2000时,(B)卤代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当量变大,难以抑制由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反应导致的成型加工性的降低,此外,数均分子量大于20000时,难以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流动性的降低、耐热冲击性的效果。
作为(B)卤代环氧化合物,优选溴代环氧化合物,特别优选下述式(1)所示的聚(四溴)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
此外,作为上述卤代环氧化合物,也可以使用末端被封端了的化合物。使用将末端封端了的卤代环氧化合物时,成型时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提高,故而优选。“流动性提高”是指利用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熔融粘度为220Pa·s以下。
在末端封端了的卤代环氧化合物当中,优选末端被封端了的溴代环氧化合物、特别优选下述式(2)所示的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使用末端被封端了的卤代环氧化合物时,与使用末端未被封端的卤代环氧化合物时相比,存在树脂构件的耐水解性、耐热冲击性差化的倾向,但在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情况下,这些物性仍具有非常高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末端封端中优选使用溴苯酚,在溴苯酚当中,特别优选使用三溴苯酚。
(上述式(2)中的x为1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
对于本发明中的(B)卤代环氧化合物的用量,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质量份(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B)卤代环氧化合物的用量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下。(B)卤代环氧化合物的用量不足10质量份时,有时不能得到期望的阻燃性,(B)卤代环氧化合物的用量超过50质量份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机械性质容易降低,熔融时的热稳定性的降低变得容易发生。此外,通过使用上述范围的量的(B)卤代环氧化合物,可以制备不仅阻燃性及耐热冲击性优异而且机械性质也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结果,本发明的嵌入成型品的树脂构件的阻燃性、耐热冲击性、机械性质优异。
卤代环氧化合物的制造可使用公知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在使四溴双酚A和表氯醇反应而得到的四溴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进一步混合四溴双酚A,使得相对于其环氧基1当量,其羟基为0~0.96当量,在碱性催化剂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锂、三丁基胺等的存在下、在100~250℃下进行加热反应而得到。
[(C)氧化锑化合物]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含有(C)氧化锑化合物作为阻燃助剂。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C)氧化锑化合物,可列举出三氧化锑、五氧化锑或锑酸钠等。
对于(C)氧化锑化合物的用量,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质量份(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C)氧化锑化合物的用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C)锑化合物的用量不足1质量份时,有时不能得到期望的阻燃性,超过30质量份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机械性质容易降低,耐热冲击性的降低变得容易发生。通过使用所述范围的量的(C)氧化锑化合物,可以制备阻燃性特别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D)碳二亚胺化合物]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D)碳二亚胺化合物,只要是分子中具有碳二亚胺基(-N=C=N-)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发明使用的(D)碳二亚胺化合物中,对键合于碳二亚胺基的基团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出脂肪族基团、脂环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或这些有机基团键合成的基团(例如、苄基、苯乙基、1,4-亚二甲苯基等)等。作为本发明中适宜使用的碳二亚胺化合物的例子,可列举出碳二亚胺基上连结有脂肪族基团的脂肪族碳二亚胺化合物、碳二亚胺基上连结有脂环族基团的脂环族碳二亚胺化合物、及碳二亚胺基上连结有芳香族基团或连结有包含芳香族基团的基团的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等。(D)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脂肪族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二辛基癸基碳二亚胺等,作为脂环族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
作为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二苯基碳二亚胺、二-2,6-二甲基苯基碳二亚胺、N-甲苯基-N’-苯基碳二亚胺、二-对硝基苯基碳二亚胺、二-对氨基苯基碳二亚胺、二-对羟基苯基碳二亚胺、二-对氯苯基碳二亚胺、二-对甲氧基苯基碳二亚胺、二-3,4-二氯苯基碳二亚胺、二-2,5-氯苯基碳二亚胺、二-邻氯苯基碳二亚胺、对亚苯基-双-二-邻甲苯基碳二亚胺、对亚苯基-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对亚苯基-双-二-氯苯基碳二亚胺、亚乙基-双-二苯基碳二亚胺等单碳二亚胺化合物或二碳二亚胺化合物、及聚(4,4’-二苯甲烷碳二亚胺)、聚(3,5’-二甲基-4,4’-二苯甲烷碳二亚胺)、聚(对亚苯基碳二亚胺)、聚(间亚苯基碳二亚胺)、聚(亚萘基碳二亚胺)、聚(1,3-二异丙基亚苯基碳二亚胺)、聚(1-甲基-3,5-二异丙基亚苯基碳二亚胺)、聚(1,3,5-三乙基亚苯基碳二亚胺)、聚(三异丙基亚苯基碳二亚胺)等聚碳二亚胺化合物。
(D)碳二亚胺化合物为聚碳二亚胺化合物时,其分子量优选为2000以上。通过使用所述分子量的聚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抑制熔融混炼时、成型时的气体、臭味的产生。
在这些(D)碳二亚胺化合物当中,二-2,6-二甲基苯基碳二亚胺、聚(4,4’-二苯甲烷碳二亚胺)、聚(亚苯基碳二亚胺)、及聚(三异丙基亚苯基碳二亚胺)等芳香族碳二亚胺化合物从在湿热环境下的碳二亚胺基的稳定性、耐水解性改善及耐热冲击性改善效果的观点出发是更优选的。
本发明中,对于(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用量,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就没有特别限制。(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用量优选为在将(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设定为1当量时碳二亚胺基量为0.3当量以上且5.0当量以下的量、更优选为碳二亚胺基量为0.5当量以上且3.0当量以下的量。
(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用量过少时,有时无法得到期望的耐热冲击性,用量过多的情况下,熔融混炼时、成型加工时容易产生凝胶化物、碳化物的生成,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机械性质容易降低,容易发生在湿热下的急剧的强度降低,此外,容易发生流动性的降低。
[(E)填充剂]
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而言,在包含(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B)卤代环氧化合物、(C)氧化锑化合物、及(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包含(E)填充剂。(E)填充剂可根据目的而使用纤维状、非纤维状(粉粒状、片状)等各种填充剂。这些填充剂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所述填充剂中的纤维状填充剂,可列举出玻璃纤维、碳纤维、钛酸钾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纤维、氧化锆纤维、二氧化硅纤维、氮化硼纤维、氮化硅纤维、硼纤维、硼酸铝纤维、金属纤维、有机纤维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另一方面,作为粉粒状填充剂,可列举出二氧化硅、石英粉末、玻璃微珠、玻璃粉、硅酸钙、高岭土、硅藻土、硅灰石之类的硅酸盐;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之类的金属氧化物;碳酸钙、碳酸镁之类的金属碳酸盐;硫酸钙、硫酸钡之类的金属硫酸盐;以及碳化硅、氮化硅、氮化硼、各种金属粉末,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此外,作为片状填充剂,可列举出云母、玻璃鳞片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在这些(E)填充剂当中,从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机械性质优异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使用纤维状填充剂。在纤维状填充剂当中,从机械性质的改良效果和成本的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玻璃纤维。
本发明中使用的玻璃纤维不受纤维直径、截面形状(例如圆形、茧形、椭圆等)等的限制,公知的玻璃纤维均可以优选地使用。此外,玻璃纤维可以使用短切原丝、研磨纤维、粗纱等各种形态的纤维。在本发明中,对构成玻璃纤维的玻璃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在品质上,优选使用E玻璃、含有锆元素的耐蚀玻璃。
在本发明中,在使用(E)填充剂时,为了提高填充剂和树脂基质的界面特性,优选使用用氨基硅烷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等有机处理剂进行过表面处理的填充剂。在使用用有机处理剂进行过表面处理的填充剂时,有机处理剂的用量相对于进行过表面处理的填充剂的质量优选为0.03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3质量%以上且2质量%以下。有机处理剂的用量可以通过测定进行过表面处理的填充剂的热失重值来了解。本发明中,对用于填充剂的表面处理的有机处理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目前用作填充剂的表面处理的各种表面处理剂。
对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中的(E)填充剂的用量,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质量份(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E)填充剂的用量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且9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且80质量份以下。通过将(E)填充剂的用量设为所述范围的量,可以改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机械性质、表面特性,并且可以使耐热冲击性优异。
[(F)弹性体]
对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而言,更优选在包含上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B)卤代环氧化合物、(C)氧化锑化合物、及(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基础上,还包含(F)弹性体。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中配混(F)弹性体,可得到更高的耐热冲击性的改善效果。在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中配混(F)弹性体时,可以将前述(E)填充剂与(F)弹性体一同配混。
如上所述,通过弹性体的配混,可以使耐热冲击性显著地提高,但根据本发明,即使不配混弹性体,树脂构件的耐热冲击性也比现有的树脂构件更优异。此外,不配混弹性体时,树脂构件的机械性质变得非常高。
作为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适宜的(F)弹性体,可列举出热塑性弹性体、核壳系弹性体。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接枝化的烯烃系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等。
对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中的(F)弹性体的用量,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100质量份(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F)弹性体的用量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通过将(F)弹性体的用量设为所述范围,可以使其耐热冲击性特别优异。
<接枝化的烯烃系弹性体>
对于适宜作为本发明中用作(F)弹性体的接枝化的烯烃系弹性体的物质,可列举出将作为以乙烯和/或丙烯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的(a-1)乙烯-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共聚物或(a-2)由α-烯烃和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形成的烯烃系共聚物与(b)主要由下述式(3)所示的重复单元构成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支链或交联结构化学键合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式(3)中,R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X表示选自由-COOCH3、-COOC2H5、-COOC4H9、-COOCH2CH(C2H5)C4H9、苯基及氰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基团。)
作为(a-1)乙烯-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共聚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无规共聚物。此外,对于(a-1)乙烯-不饱和羧酸烷基酯共聚物而言,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是使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共聚而成的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此外,对于作为构成(a-2)的烯烃系共聚物的一种单体的α-烯烃,可列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等,其中,更优选使用乙烯。
作为构成(a-2)成分的其它单体的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为下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在这些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当中,特别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式(4)中,R1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
由乙烯等α-烯烃和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形成的烯烃系共聚物可以依照常法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使α-烯烃和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共聚从而得到。制造共聚物时的α-烯烃和α,β-不饱和酸的缩水甘油酯的适宜的比率为:α-烯烃为70质量%以上且99质量%以下,α,β-不饱和脂肪酸的缩水甘油酯为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与烯烃系共聚物(a-1)或(a-2)接枝聚合的聚合物或共聚物(b)为仅由一种式(3)所示的重复单元构成的均聚物、或由两种以上构成的共聚物。作为聚合物或共聚物(b)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等。在这些聚合物或共聚物(b)当中,特别优选使用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这些聚合物或共聚物(b)可以按照常法使对应的乙烯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来制备。
本发明中适宜使用的接枝共聚物是具有烯烃系共聚物(a-1)或(a-2)与聚合物或共聚物(b)在至少一点进行化学键合而成的支链或交联结构的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通过具有所述支链或交联结构,可以获得比将烯烃系共聚物(a-1)、(a-2)、聚合物或共聚物(b)单独配混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中时更优异的耐热冲击性的改善效果。此处,构成接枝共聚物的(a-1)或(a-2)与(b)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优选为95:5~5:95、更优选为80:20~20:80。
<苯乙烯系弹性体>
关于在本发明中作为(F)弹性体使用的苯乙烯系弹性体,适宜使用由聚苯乙烯嵌段与聚烯烃结构的弹性体嵌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作为苯乙烯系弹性体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EPS)等。
<核壳系弹性体>
在本发明中作为(F)弹性体使用的核壳系弹性体具有由核层(核部)和被覆该核层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的壳层构成的多层结构。核壳系弹性体的核层优选由橡胶成分(软质成分)构成,作为橡胶成分可适宜地使用丙烯酸(酯)类橡胶。核层中使用的橡胶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不足0℃(例如-1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例如-180℃以上且-25℃以下),特别优选为-30℃以下(例如-150℃以上且-40℃以下)。
作为橡胶成分使用的丙烯酸(酯)类橡胶优选为将丙烯酸烷基酯等丙烯酸(酯)类单体作为主要成分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用作丙烯酸(酯)类橡胶的单体的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为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的C1~C12烷基酯、更优选为丙烯酸的C2~C6烷基酯。
丙烯酸(酯)类橡胶可以是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丙烯酸(酯)类橡胶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物时,可以是丙烯酸(酯)类单体之间的共聚物,也可以是丙烯酸(酯)类单体与其它含有不饱和键的单体的共聚物。丙烯酸(酯)类橡胶为共聚物时,丙烯酸(酯)类橡胶可以是将交联性单体共聚而得到的橡胶。
壳层中优选使用乙烯基系聚合物。乙烯基系聚合物例如通过将选自由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及丙烯酸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单体聚合或共聚得到。所述核壳系弹性体的核层与壳层可以通过接枝共聚来结合。根据需要,该接枝共聚化可以通过在核层聚合时添加与壳层反应的接枝交叉剂来对核层赋予反应基之后形成壳层而获得。作为接枝交叉剂,使用有机硅系橡胶时,使用具有乙烯键的有机硅氧烷或具有巯基的有机硅氧烷,优选使用丙烯酰氧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氧烷、乙烯基硅氧烷。
<聚酯系弹性体>
本发明中用作(F)弹性体的聚酯系弹性体只要弯曲模量为1000MPa以下、优选700MPa以下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弹性体,聚醚型或聚酯型均可使用。
聚醚型的聚酯系弹性体是指以芳香族聚酯单元为硬链段、并以由氧亚烷基二醇的聚合物与二羧酸形成的聚酯为软链段的聚酯弹性体。
硬链段中的芳香族聚酯单元有源于二羧酸化合物与二羟基化合物的缩聚物、羟基羧酸化合物的缩聚物、或二羧酸化合物与二羟基化合物与羟基羧酸化合物的缩聚物的单元。作为硬链段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源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单元。
软链段利用通过聚亚烷基醚与二羧酸化合物的缩聚而生成的化合物导入到聚酯系弹性体中。作为软链段的具体例子,例如可列举出源于由四氢呋喃衍生出的聚氧四亚甲基二醇的酯化合物的单元。
聚醚型弹性体可以使用合成品,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聚醚型弹性体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TOYOBOCO.,LTD.制造的PELPRENEP-30B、P-70B、P-90B、P-208B;东丽·杜邦株式会社制造的HYTREL4057、4767、6347、7247;Ticona公司制造的RITEFLEX655。
聚酯型弹性体是指以芳香族聚酯单元为硬链段、并以非晶性聚酯单元为软链段的聚酯弹性体。硬链段中的芳香族聚酯单元与聚醚型弹性体相同。作为软链段中的非晶性聚酯单元,可列举出源于内酯的开环聚合物、或脂肪族二羧酸与脂肪族二醇的缩聚物的单元。
聚酯型弹性体可以使用合成品、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聚酯型弹性体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TOYOBOCO.,LTD.制造的PELPRENES-1002、S-2002等。
[其它成分]
根据成型品的用途,有时需要成型品为UL标准94的阻燃分类“V-0”。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中与阻燃剂一同使用氟系树脂等抗滴落剂。
对于适宜作为抗滴落剂的氟系树脂,可列举出四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等含氟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上述含氟单体与乙烯、丙烯、(甲基)丙烯酸酯等共聚性单体的共聚物。这些氟系树脂可以使用一种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这样的氟系树脂,例如可例示出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等均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等共聚物。
相对于100质量份(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氟系树脂的添加量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
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根据其目的还可以进一步含有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剂、染料、颜料、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结晶促进剂、结晶成核剂、环氧化合物等各种添加剂。
[嵌入构件]
本发明的嵌入成型品所具备的嵌入构件可以使用至今用于嵌入成型体的通常的嵌入构件。具体而言,嵌入构件为金属、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均可。例如可列举出钢、铸铁、不锈钢、铝、铜、金、銀、黄铜等金属、导热性的陶瓷、碳材料等。此外,在表面形成有金属薄膜的金属等也可作为嵌入构件来使用。作为金属薄膜,例如可以例示出通过镀覆处理(湿式镀覆处理、干式镀覆处理等)而形成的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嵌入构件不仅是指金属、无机材料等单一物质,有时还指具有多种金属、树脂等的复合体。
构成嵌入构件的材料例如可考虑用途等而适当选择优选的材料。
对用于制造嵌入构件的成型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金属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现有公知的机床的切削加工等加工、压铸、注射成型、冲压等模铸等的方法,可以制造期望形状的嵌入构件。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目前作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而已知的各种方法来制造。对于适宜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使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等熔融混炼装置,将各成分熔融混炼并挤出制成颗粒的方法。
此外,(D)碳二亚胺化合物也可以以将热塑性树脂作为基质的母料的形式来配混。(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母料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作为基质,也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其它热塑性树脂作为基质。
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可以将根据ISO11443测定的、温度260℃、剪切速度1000sec-1下的熔融粘度设为300Pa·s以下、更优选设为250Pa·s以下。由于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表现出所述熔融粘度,因此,成型时显示出优异的流动性,短射等成型不良的产生少。
[嵌入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通过将嵌入构件配置在模具中,将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注射到模具内,从而可以制造本发明的嵌入成型体。
如上那样操作而得到的本发明的嵌入成型品由于树脂构件的耐热冲击性、阻燃性、及耐水解性优异,因此适宜用于嵌入部件等各种用途。特别是即使在承受剧烈的温度升降的情况下,也不容易产生由热冲击造成的裂纹,因此适宜用作汽车用途的嵌入成型品的材料。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15、及比较例1~7>
在实施例1~15、及比较例1~7中,使用以下材料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分。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
A-1: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制造的(特性粘度0.69、末端羧基量24meq/kg)
[阻燃剂]
B-1:溴代环氧化合物[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缩水甘油醚共聚物](阪本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R-T2000、溴含量52质量%、数均分子量4000、无末端封端)
B-2:溴代环氧化合物[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缩水甘油醚共聚物](阪本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R-T2040、溴含量54质量%、数均分子量4000、有末端封端)
B-3:溴代环氧化合物[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缩水甘油醚共聚物](阪本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R-T5000S、溴含量52质量%、数均分子量10000、无末端封端)
B-4:溴代环氧化合物[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缩水甘油醚共聚物](阪本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R-T20000、溴含量52质量%、数均分子量30000、无末端封端)
B-5:溴代环氧化合物[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缩水甘油醚共聚物](ICL-IPJAPANLtd.制造的F3100、溴含量55质量%、数均分子量15000、有末端封端)
B-6:溴代聚碳酸酯(帝人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FIREGUARD7500、溴含量52质量%)
B-7:溴代邻苯二甲酰亚胺(AlbemarleJapanCorporation制造的SAYTEXBT93W、溴含量67质量%)
[锑化合物]
C-1:三氧化锑(日本精矿株式会社制造的PATOX-M)
[碳二亚胺化合物]
D-1芳香族碳二亚胺(RheinChemieJapan制造的STABAXOLP-400)
D-2脂肪族碳二亚胺(日清纺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CarbodiliteLA-1)
[玻璃纤维]
E-1:玻璃纤维(NittoBosekiCo.,Ltd.制造的CS3J948S)
[弹性体]
F-1:接枝化的烯烃系弹性体[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接枝-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NOFCORPORATION制造的MODIPERA5300)
F-2:核壳聚合物[核:聚丙烯酸丁酯、壳: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Rohm·and·Haas·JapanCompany、ParaloidEXL2314)
F-3(聚苯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嵌段·聚苯乙烯共聚物)株式会社可乐丽制造的SEPTON4055
F-4(聚酯系弹性体)TOYOBOCO.,LTD.制造的PELPRENEP90BD
[PTFE]
聚四氟乙烯树脂(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造的FluonCD-076)
[增塑剂]
均苯四酸混合醇酯(株式会社ADEKA制造的ADKCIZERUL-100)
将表1、2所示的成分按照表1、2所示的含量(质量份)的比率进行干混,用双螺杆挤出机(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制造的TEX-30),在料筒温度260℃、喷出量15kg/hr、螺杆转速150rpm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制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颗粒。使用所得到的颗粒制作试验片,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拉伸强度、拉伸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夏比冲击强度、阻燃性、及耐水解性(压力锅试验)。将实施例1~15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拉伸强度、拉伸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夏比冲击强度、及阻燃性的测定结果记载于表1,将耐水解性的测定结果记载于表3。此外,将比较例1~7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拉伸强度、拉伸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夏比冲击强度、及阻燃性的测定结果记载于表2,将耐水解性的测定结果记载于表4。需要说明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各物性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
<耐热冲击性>
用在长22mm、宽22mm、高51mm的棱柱内部嵌入长18mm、横18mm、高30mm的铁芯的模具,以使一部分树脂部的最小壁厚为1mm的方式将嵌入成型品注射成型,制造试验片。对于所得到的嵌入成型品,使用冷热冲击试验机在140℃下加热1小时30分后,降温至-40℃冷却1小时30分,然后再升温至140℃,以这样的过程作为1个循环进行耐热冲击性试验,测定直至成型品产生裂纹为止的循环数,由此评价耐热冲击性。进行试验直至400个循环为止。
<熔融粘度>
根据ISO1143,在料筒温度260℃、剪切速度1000sec-1下测定。
<拉伸强度及拉伸伸长率>
根据ISO527-1、2进行拉伸强度、及拉伸伸长率的测定。
<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
根据ISO178进行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的测定。
<夏比冲击强度>
根据ISO179/1eA进行夏比冲击强度的测定。
<阻燃性>
对试验片(0.75mm厚)通过美国保险商实验室的UL-94标准垂直燃烧试验来实施。
<耐水解性(压力锅试验)>
在树脂温度260℃、模具温度80℃、注射时间15秒、冷却时间15秒的条件下注射成型,制成ISO3167的拉伸试验片,按照ISO527-1、2测定得到的试验片的拉伸强度和拉伸伸长率。接着,用压力锅试验机在121℃、100%RH的条件下将拉伸试验片分别暴露25hr、50hr、75hr,测定暴露后的试验片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从而测定相对于暴露前的试验片的、暴露后的试验片的拉伸强度保持率、拉伸伸长率保持率。
[表1]
*1:相对于PBT的末端羧基量的、碳二亚胺化合物中的碳二亚胺基的当量
*2:“400<”表示在直至400个循环为止的耐热冲击性试验中未发现裂纹。
[表2]
*3:“<20”表示在未达到20个循环的耐热冲击性试验中产生裂纹。
[表3]
[表4]
由表1~表4可知,将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配混溴代环氧化合物、氧化锑化合物、及碳二亚胺化合物而成的实施例1~15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制成嵌入成型品的树脂构件时,树脂构件的耐热冲击性、阻燃性、及耐水解性优异、机械性质也没受到损害。

Claims (7)

1.一种嵌入成型品,其是具备树脂构件和嵌入构件的嵌入成型品,所述树脂构件由包含(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数均分子量2000以上且20000以下的(B)卤代环氧化合物、(C)氧化锑化合物、和(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构成,
所述(B)卤代环氧化合物是两末端被溴苯酚封端的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
上述式(2)中的x为1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将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设为1当量时,所述(D)碳二亚胺化合物的碳二亚胺基量为0.3当量以上且5.0当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所述(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末端羧基量为30meq/kg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还包含(E)填充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所述(E)填充剂为玻璃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还包含(F)弹性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入成型品,其中,所述(F)弹性体为接枝化的烯烃系弹性体或核壳系弹性体。
CN201280019929.8A 2011-04-26 2012-04-25 嵌入成型品 Active CN1034924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8276 2011-04-26
JP2011098276 2011-04-26
PCT/JP2012/061131 WO2012147811A1 (ja) 2011-04-26 2012-04-25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2485A CN103492485A (zh) 2014-01-01
CN103492485B true CN103492485B (zh) 2016-05-11

Family

ID=47072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9929.8A Active CN103492485B (zh) 2011-04-26 2012-04-25 嵌入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58015A1 (zh)
JP (1) JP5875579B2 (zh)
CN (1) CN103492485B (zh)
TW (1) TW201309464A (zh)
WO (1) WO20121478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6104B2 (ja) * 2014-06-05 2019-07-03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円環状インサー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WO2016076135A1 (ja) * 2014-11-14 2016-05-19 東洋紡株式会社 柔軟で接着力に優れた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WO2016076136A1 (ja) * 2014-11-14 2017-08-17 東洋紡株式会社 柔軟で高流動性の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6405954B2 (ja) * 2014-12-03 2018-10-17 東洋紡株式会社 柔軟で汚れの付着しにくい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EP3239237B1 (en) * 2014-12-26 2020-09-09 Polyplastics Co., Ltd. Polyalk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composition
PL3369777T3 (pl) * 2015-10-30 2020-11-02 Polyplastics Co., Ltd. Kompozycja żywicy w postaci poli(tereftalanu butylenu)
EP3467016B1 (en) * 2016-05-27 2020-09-09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Glass flakes and resin composition
JP6800096B2 (ja) * 2017-06-19 2020-12-1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導電性エンドレスベルト
EP3431538A1 (de) * 2017-07-17 2019-01-23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Zusammensetzungen enthaltend polymeres carbodiimid, epoxid und polyester-basierte polymere,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JP7174602B2 (ja) * 2018-11-22 2022-11-17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EP4079801A4 (en) * 2019-12-17 2023-01-18 Polyplastics Co., Lt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COMPOSITION, MOLDED ARTICLE, THICKENING INHIBITOR FOR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COMPOSITIONS, AND HYDROLYSIS INHIBITOR FOR MOLDED ARTICLES FORMED FROM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COMPOSITIONS BUTYLENE)
JP7261841B2 (ja) * 2021-08-16 2023-04-20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二色成形品の強度低下抑制方法、二色成形用樹脂組成物、並びに二色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232449B (zh) * 2022-08-08 2023-08-25 湖北合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双85的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6994A (zh) * 2022-10-10 2022-12-30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热高流动性的阻燃pbt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1973B (zh) * 2000-02-23 2008-01-01 Ajinomoto Kk
WO2004101678A1 (ja) * 2003-05-19 2004-11-25 Nippon Shokubai Co., Ltd. 熱伝導性材料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熱伝導性材料
US8052830B2 (en) * 2003-10-07 2011-11-08 Wintech Polymer Ltd. Resin composition for laser welding and molded article
JP4438471B2 (ja) * 2004-03-24 2010-03-24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JP2006104363A (ja) * 2004-10-07 2006-04-20 Wintech Polymer Ltd 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7138019A (ja) * 2005-11-18 2007-06-07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難燃性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7138018A (ja) * 2005-11-18 2007-06-07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難燃性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
US8445570B2 (en) * 2008-06-11 2013-05-21 Wintech Polymer Lt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nsert injection-molded article exhibiting improved resistance to heat shock utilizing a specifically define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composition
US8404763B2 (en) * 2008-06-11 2013-03-26 Wintech Polymer Lt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nsert injection-molded article exhibiting improved resistance to heat shock comprising a specifically define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composition
EP2325258B1 (en) * 2008-08-12 2014-12-03 Wintech Polymer Lt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mixture and film
TWI549985B (zh) * 2009-11-10 2016-09-21 Wintech Polymer Lt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147811A1 (ja) 2014-07-28
CN103492485A (zh) 2014-01-01
US20140058015A1 (en) 2014-02-27
TW201309464A (zh) 2013-03-01
WO2012147811A1 (ja) 2012-11-01
JP5875579B2 (ja)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2485B (zh) 嵌入成型品
CN102612540B (zh)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EP1704179B1 (en) Thermally conductive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s
CN102056986B (zh)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
JP5616532B2 (ja) 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溶着体
JP6805536B2 (ja) 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
JP5312783B2 (ja) 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1148997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2009046678A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50324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射出成形してなる自動車部品
JP2018528306A (ja) ポリアリールエーテルケトンおよ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マーを含むポリマー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から得ることができる成形品
WO2012044903A1 (en) Thermally conductive resin composition
JP3889122B2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
JP3993002B2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TW201922861A (zh) 具有良好機械性質之玻璃纖維填充熱塑性組成物
CN103562310A (zh) 嵌入成型体
JP2022147198A (ja) ポリエステルエラストマー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ケーブル被覆材
JP2004091504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
JPWO2020032083A1 (ja) 熱可塑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H04222864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法
JP708112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エラストマーを溶着する成形体用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複合成形体
JP2005162886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
JP7074055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エラストマーを溶着する成形体用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複合成形体
JP2018012209A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品
JP2001172500A (ja) ポリアリーレンサルファイド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Poly Plast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Win Tech Polymer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