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33485A - 一种镍包铝粉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镍包铝粉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33485A
CN103433485A CN201310359074XA CN201310359074A CN103433485A CN 103433485 A CN103433485 A CN 103433485A CN 201310359074X A CN201310359074X A CN 201310359074XA CN 201310359074 A CN201310359074 A CN 201310359074A CN 103433485 A CN103433485 A CN 103433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nickel
aluminum powder
concentration
aluminium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90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33485B (zh
Inventor
夏志东
李哲
王晓雅
周虎
李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3590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33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33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3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33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34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ly Coa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镍包铝粉及制备方法。镍包铝粉为铝粉外包覆纳米镍镀层,纳米镍镀层外连有镍磷合金镀层,其中,铝粉为粒度为10~100μm球形铝粉,或径长10~100μm和径厚1~5μm片状铝粉。制备方法为置换法与化学还原法相结合的连续反应方法。a.NaOH溶液清洗铝粉;b.置换法镀纳米镍:取第一主盐溶液预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加入铝粉,最后滴加NH4F溶液;c.还原法镀镍磷合金:待滴加完NH4F溶液3~5min后,向镀液中依次加入第二主盐溶液、表面活性剂和次亚磷酸钠溶液,通过添加氨水调节pH值,最后加入硫酸铵溶液;d.用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清洗三次再真空烘干。本发明工艺简洁、包覆完全。

Description

一种镍包铝粉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体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铝粉表面包覆镍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镍包铝粉包覆完整,镀层均匀且结合力好,且镍包铝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磁性和抗氧剂性。 
背景技术
铝粉质量轻且价格低廉,广泛运用于冶金、化工、装饰、建筑、农药、烟火、化工催化剂、炸药等行业。片状铝粉由于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屏蔽作用主要用于颜料涂料;超细铝粉因具有极高的燃烧焓而被作为火药和推进剂的能量添加剂。 
但是,铝本身的化学性质活泼,极易在空气中被氧化腐蚀。特别是对于铝粉来说,比表面积的增大进一步提高了铝粉的表面能和表面活性,这一方面会引起颗粒之间的团聚,另一方面导致铝粉更容易在表层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这样就导致铝粉良好导电性、高金属光泽和高燃烧焓等优点的失效。因此,铝粉的表面改性尤为重要。目前,在铝粉的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铜、镍、银等是最常见的铝粉表面改性方法。由于铜的抗氧化性不够理想,而银的高成本又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镍包铝粉应用范围最广。镍包铝粉有很多重要用途,可作热喷涂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有机化工催化剂、高温合金的粉末成型材料、固体燃料、电磁屏蔽导电填料等。 
镍包铝粉可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制备,物理方法主要是指气相沉积法,化学方法则是化学镀法。气相沉积法工艺参数复杂,成本很高,化学镀法成本低,但由于铝粉的表面活性大、电位负,又属于两性金属,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因此铝粉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的镀液中都极易发生溶解,并 造成镀液不稳定,与其它被镀材料相比,镀覆难度大。 
为了得到包覆良好的镍包铝粉,专利CN101927343A(申请日2010年8月9日,公开日为2010年12月29日)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镍包铝粉,先将铝粉用氨水进行碱洗后,然后置入第一络合剂与氨水的混合液中,加入第二络合剂和第三络合剂,再进行预镀,再将经预镀处理的铝粉浸入化学镀液中进行一次或两次化学镀镍,最后将镀镍铝粉用有机酸酯类混合液浸泡并过滤干燥得产品。该方法需要对铝粉进行预清洗和预镀两部步前处理,在预镀之后还需进行一次或两次的化学镀镍,在配置镀液时需要三次络合处理,且每次的络合剂不完全一致,增加了工艺环节,工艺复杂,造成时间和原料的浪费,也残留了更多的化学废液。该专利在铝粉前处理与镀液络合时都必须大量使用氨水,对环境污染严重。 
专利CN101041180A(申请日2007年4月28日,公开日为2007年9月26日)公开了一种纳米镍包铝粉及其制备方法,在球形铝粉表面包覆一层镍。其制备方法以镍盐和球形铝粉为原料,用硼氢化物加水合肼为还原剂,把镍盐水溶液导入盛有还原剂水溶液浸泡的球形铝粉容器中,快速搅拌,直到镍盐水溶液变为无色时就生成了纳米镍包铝粉。该专利使用的水合肼具有较强的毒性,腐蚀玻璃、橡胶、皮革、软木等,对设备的密封性、耐蚀性要求较高。该专利称其制备方法只适用于10~30μm的球形铝粉。专利CN102717065A(申请日2012年6月5日,公开日为2012年10月10日)利用羰基镍分解制备镍包覆铝粉,将加热的一氧化碳和羰基镍蒸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充有铝粉的流化床反应器反应,羰基镍分解出的镍物理沉积包覆在铝粉上,制得镍包铝粉。该方法中铝粉颗粒在流化床反应器内与流化床反应器下侧部喷嘴喷入的羰基镍蒸汽与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形成逆流,流化床反应器的铝粉颗粒通过列管加热器加热后,温度 达到180~300℃,高温的存在会造成铝基体与镍镀层之间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破坏了粉体的导电性,只能应用于热喷涂打底料。由于该方法中需要在流化床中通入镍蒸汽和一氧化碳气体,温度的升高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对工业化生产设备提高了要求;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高温的一氧化碳和羰基镍蒸汽混合气体的使用对于设备的安全性要求极高。 
美国专利5458847(申请日1993年9月22日,公开日1995年10月17日)和专利5466311(申请日1994年2月10日,公开日1995年11月14日)在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前期准备阶段包含了对平均粒径22μm的铝粉进行化学镀Ni-B合金,这两个专利提供的化学镀方法主要采用氯化镍和硼氢化钠作主盐,柠檬酸钠作络合剂,氯化铵做缓冲剂,用氨水调节pH对铝粉进行超声清洗和分散,同时选择了硝酸铅作稳定剂。铅离子作为重金属不仅对产品的应用有毒害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有极大地伤害。此外,这两个专利本来目的是通过对化学镀制备的Ni-B-Al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和烧结来获得Ni-Al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因此对粉体本身的包覆状况没有高的关注度和高的质量要求。 
美国专利5455001(申请日1994年7月7日,公开日1995年10月3日)在制备Ni-B-Al金属间化合物时提供了通过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制备镍铝复合粉末的方法。该通过添加氟化钠激发置换反应的开始,并且为了调节后期Ni-B-Al金属间化合物中的镍含量和硼含量,在镀液中还添加了平均粒径为5μm的纯镍粉,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制备成本。与美国专利5458847(申请日1993年9月22日,公开日1995年10月17日)和专利5466311(申请日1994年2月10日,公开日1995年11月14日)一样,由于该专利的目的是热处理和烧结来后的Ni-B-Al金属间化合物,因此对粉体本身的包覆状况没有高的关注度和 高的质量要求。 
除了上述专利,熊晓东([1]熊晓东,翟玉春,田彦文,翟秀静,铝粉化学镀纯镍的机理,东北大学学报,1996,17(5):512~515;[2]熊晓东,田彦文,翟秀静,翟玉春,化学镀法制备镍包覆铝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6(4):39~41)等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对铝粉化学镀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镍能否良好包覆铝粉颗粒取决于铝粉的溶解腐蚀速度与镍还原速度的竞争结果并通过实验探究出一组最佳化学镀工艺,其工艺参数为温度在86~89℃,pH=12.5~13.2,硫酸镍加入量为35~45g/L、还原剂加入量为75~95mL/L,该论文称此种情况下能得到结晶态镍包覆良好的铝粉。陈尚东(陈尚东,郭虹,孙挺,微细铝粉硫酸镍体系化学镀镍研究,材料保护,2008,41(6):14~16)等采用250g/L硫酸镍、90g/L次亚磷酸钠、35g/L柠檬酸钠、9g/L柠檬酸、4g/L硫脲配置镀液,镀液pH在10.0~11.2,温度为80~90℃,直接在微细铝粉基体上镀镍,得到的镀层晶胞外观规则,晶粒大小均匀,结合紧密,厚度适中,没有明显缺陷和空隙,化学镀层完整。但是这两者的实验中,镀液温度都不低于80℃,造成了镀覆成本的增加,同时文献中铝粉的加载量只有10g,未见较大铝粉加载量的报道。 
J.LChen(J.L.Cheng,H.H.Hng et al.Deposition of nickel nanoparticles onto aluminum powders using a modified polyol process[J].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2009,(44):95–99.)等在铝粉上镀镍,用N2H4作还原剂,Ni(OH)2作为主盐,在镀液中用NaOH控制反应的pH值,同时对氧化膜的除去有一定的作用,但最终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大小为325目的铝粉表面有一部分裸露,没有得到包覆质量良好的镍包铝粉。程志鹏等(程志鹏,李凤生,杨毅,杨永林,刘小娣,一种制备核.壳纳米Ni/Al复合粉末的新方法,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36(4):713~716)采用铝粉直接置换还原Ni盐的方法,在平均粒径7.13μm的铝颗粒表 面包覆了一层纳米镍,该方法将0.5g的NiCl2·6H2O和适量表面活性剂溶解于50mL水中,然后在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将预先超声分散1gA1粉悬浊液与上述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升温至40℃后,滴入0.2mol/L的NH4F溶液50mL;反应约10min后将产物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制备的黑色复合粉末交替洗涤3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该方法工艺相对简单,但文中所选用的铝粉为平均粒径7.13μm的超细铝粉,且复合粉末镀层约有30nm,镍含量只有8.93%。 
总结来说,目前已有的镍包铝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专利中采用羰基还原镍物理沉积法,设备成本高,高温混合蒸汽的使用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极高,且高温环境会破坏镍包铝粉的电性能。 
(2)现有专利中化学还原法需要对铝粉进行碱洗和预镀等多步前处理,还需进行二次或多次镀镍,工艺复杂。 
(3)现有研究中,镀液环境所需的温度大都在80~90℃范围,不仅增加了能源消耗,还提高了对镀覆工艺控制要求也相对较高。 
(4)化学还原法中还原剂大都选择联氨(水合肼),有较强的毒性和腐蚀性,不仅对设备的密封性、耐蚀性要求较高,对环境也有较大污染。在配置络合剂和调节镀液pH值时主要添加氨水,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5)某些专利提供了制备Ni-B合金包覆铝粉的化学镀方法,但其最终目的是制备Ni-B-Al金属间化合物,对镍包铝粉的包覆质量没有明确的要求。 
(6)现有专利以及文献给出的实例中,采用化学镀法制备镍包铝粉的实验批量小,是否能放量到工业大批量生产镍包铝粉暂无相关实例和说明。 
(7)现有的制备方法对镍包铝粉的镍含量没有精确的控制,不能实现镀层厚度的可控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研究现状,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工艺简洁、包覆完全的室温制备镍包铝粉的方法。 
一种镍包铝粉,其特征在于,通过置换法和化学还原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镀覆工艺的稳定性,铝粉(1)外包覆纳米镍镀层(2),纳米镍镀层外连有镍磷合金镀层(3),其中,铝粉为粒度为10~100μm球形铝粉,或径长10~100μm和径厚1~5μm片状铝粉。 
制备上述镍包铝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铝粉预处理:将铝粉置入浓度为0.03~0.1mol/L的NaOH溶液,搅拌0.5~1min至溶液产生气泡,快速稀释溶液或水洗涤置换至NaOH浓度在0~0.01mol/L,然后用水清洗多次,最后一次清洗后使铝粉浸泡在水中。 
b.置换法镀纳米镍:配置硫酸镍与柠檬酸组成的第一主盐溶液,将a步骤中的铝粉加入该主盐溶液中搅拌,并加入配置好的表面活性剂;最后向镀液中匀速滴加NH4F溶液; 
c.还原法镀镍磷合金:待b步骤中滴加完NH4F溶液3~5min后,向镀液中依次加入高浓度的硫酸镍、柠檬酸钠组成的第二主盐溶液、表面活性剂和次亚磷酸钠溶液,再通过添加氨水将镀液的pH值调节至10.5~11.5,最后加入硫酸铵溶液作为缓冲液; 
d.后处理:用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清洗多次c步骤中所得的镍包铝粉,再真空烘干得到最终产品。 
上述b步骤中的第一主盐溶液混合溶液中硫酸镍的浓度为35~64g/L,柠檬酸的浓度为4~10g/L;NH4F溶液浓度为100~150g/L,NH4F的质量为所镀铝粉质量的0.37倍。 
上述b步骤、c步骤中添加的表面活性剂为5~12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并且添加后,表面活性剂在b步骤、c步骤的镀液中的浓度为0.1~0.6g/L. 
上述c步骤中的第二主盐混合溶液中硫酸镍的浓度为100~200g/L,柠檬酸钠的浓度为100~300g/L;次亚磷酸钠的浓度为200~300g/L;硫酸铵的浓度为166~240g/L,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并且随着反应的进行,适当的添加氨水,保持镀液的pH在10~11.5,镀液的温度在30~40℃,镀覆时间在15~40min。 
上述d步骤中的烘干环境为真空度0.08Pa,温度60~80℃,时间6~8h。 
发明原理 
在化学镀镍体系中,铝本身不具有催化活性,不能完成脱氢和氢化作用,因此,镍在原则上不能直接在铝表面析出。但是铝的电位比镍负,可以依靠置换反应将镍离子沉积在铝表面,置换反应可表达为: 
Al-3e=Al3+     E1 0=-1.662V 
Ni2++2e=Ni     E2 0=-0.275V 
2Al+3Ni2+=2Al3++3Ni ΔE=1.387V 
在置换镀镍中,当基材表面的铝全部被置换还原的镍所覆盖,反应就会发生终止。在置换法镀镍过程中,本专利用NaOH溶液清洗铝粉,目的是去除铝粉表面的氧化膜,之后用水清洗铝粉则是为了去除NaAlO2,防止置换过程中生成NaAlO2析出覆盖在铝粉表面,这两步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如下: 
Al2O3+2OH-=2AlO2 -+H2
另一方面,虽然块体的铝材在化学镀镍中不具有催化活性,但是铝粉的比表面积很大,其结果就是铝粉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这就增大了铝粉表面还原镀镍的可能性。当铝粉表面有置换出的镍或还原出的镍沉积后,沉积出的镍表面本身具有催化活性,这就使得沉积反应继续进行下去。因此,在置换法后紧 跟着进行还原法镀镍,可以通过添加主盐,还原剂等继续在铝粉表面沉积镍磷合金。此时的反应主要是: 
阳极反应: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阴极反应:Ni2++2e→Ni 
H++2e→H2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在置换法镀镍中,当基材表面被镀液中析出的镍完全覆盖后,反应就会立刻停止,所以镀层很薄。而在化学还原法中,只要有足够的还原剂,就能把镀液中的镍离子都还原沉积在基材表面。 
本发明将置换法和化学还原法相结合,利用置换法在铝粉表面沉积一层纳米镍层,再通过化学还原法在纳米镍层外包覆一层镍磷合金。制备出的镍包铝粉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导电性和导磁性。 
进一步本发明可通过调节c步骤的工艺配方参数来控制镍包铝粉的镍含量: 
若铝粉的加载量为Mg,设计的镍含量为x%,x应大于20,则b步骤中的第一主盐溶液所需的硫酸镍的质量为1.12Mg,柠檬酸的质量为0.112Mg;NH4F的质量为0.37Mg;c步骤中的第二主盐溶液所需的硫酸镍的质量为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柠檬酸钠的质量为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2DEST_PATH_IMAGE005
次亚磷酸钠的质量为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2DEST_PATH_IMAGE006
硫酸铵的质量为0.5Mg。通过设计的x的不同来调整配方,从而控制镍含量。 
本发明与现有的镍包铝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无复杂的前处理和预镀过程,置换镀纳米镍和化学还原镀镍磷合金过程中间没有停顿和替换镀液,而是在置换法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化学还原法镀镍,因此,工艺过程较简单,极大地减少水的使用,还原法镀镍过程还可以将前一步置换法中的镍离子继续还原出来,减少镍离子的浪费。 
(2)本发明只在化学还原法中调节pH时添加了氨水,使用量相对较少,对环境污染较少;整个制备工艺过程都是在室温环境中进行,不需要额外的热源,减少了能量的输入和制备成本。 
(3)本发明采用置换法镀镍使得铝颗粒外先连接的是一层纳米镍层,纳米镍层的加入能够增大铝粉的燃烧焓,同时纳米镍颗粒在置换出的铝原子处形核,增强了镀层和铝基体之间的结合力。 
(4)本发明能够根据所需要的镍含量来设计最佳的工艺配方,镍含量不同,镀层的厚度与镍包铝粉的特性也不同,这就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镍包铝粉能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镍包球形铝粉的制备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实例1制备的镍包铝粉的微观形貌。 
以下实施例是针对本发明的配方而设计的不同铝粉粒径,不同铝粉加载量和不同的镍含量实验。 
实施例1: 
设计配方镍含量30%,选用平均粒径为40μm的球形铝粉10g。按照以下配方和步骤制备镍包铝粉: 
a.将铝粉置入体积100mL、浓度0.03mol/L的NaOH溶液,搅拌0.5~1min 至溶液产生气泡,快速将溶液稀释至500mL,然后用水清洗三次,最后一次清洗后使铝粉浸泡在水中。 
b.置换法:称取11.2g硫酸镍和2g的柠檬酸,溶解在500mL水中,将a步骤中的铝粉加入该主盐溶液中搅拌,称取0.08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在20mL水中;称取3.7g的NH4F溶解在30mL水中;待镀液混合均匀后,在1min内匀速滴加完配置好的NH4F溶液。 
c.化学还原法:称取8g硫酸镍和9g柠檬酸钠溶解在50mL水中;称取8g次亚磷酸钠溶解在50mL水中;称取0.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在10mL水中;称取5g硫酸铵溶解在20mL水中;依次将第二主盐溶液、次亚磷酸钠溶液和表面性剂加入搅拌着的镀液中,再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至镀液的pH=11,最后添加硫酸铵溶液。 
d.用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清洗三次c步骤中所得的镍包铝粉,再真空烘干得到14.1g镍包铝粉,估算镍含量在29.1%,粉体镀层包覆完整,镀层均匀。 
实施例2: 
设计配方镍含量30%,选用平均粒径为10μm的球形铝粉100g。按照以下配方和步骤制备镍包铝粉: 
a.将铝粉置入体积500mL、浓度0.04mol/L的NaOH溶液,搅拌0.5~1min至溶液产生气泡,快速将溶液稀释至3000mL,然后用水清洗三次,最后一次清洗后使铝粉浸泡在水中。 
b.置换法:称取112g硫酸镍和11.2g的柠檬酸,溶解在2000mL水中,将a步骤中的铝粉加入该主盐溶液中搅拌,再称取0.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在60mL水中;称取37g的NH4F溶解在370mL水中;待镀液混合均匀后,在1min内匀速滴加完配置好的NH4F溶液。 
c.化学还原法:称取80g硫酸镍和90g柠檬酸钠溶解在800mL水中;称取80g次亚磷酸钠溶解在400mL水中;称取1.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在100mL水中;称取50g硫酸铵溶解在300mL水中;依次将第二主盐溶液、亚磷酸钠溶液和硫酸铵溶液加入搅拌着的镀液中,最后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至镀液的pH=11。 
d.用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清洗三次c步骤中所得的镍包铝粉,再真空烘干得到138g镍包铝粉,估算镍含量在27.5%,镀层报读状况良好。 
实施例3: 
设计配方镍含量43%,选用平均粒径为30μm的球形铝粉100g。其制备镍包铝粉过程与实施例2不同的在于:b步骤中NH4F溶液由37gNH4F溶解于250mL水中配制而成;c步骤中的1100mL第二主盐溶液含有227g硫酸镍和252g柠檬酸钠;220g次亚磷酸钠配制成800mL溶液。 
最后获得171g镍包铝粉,估算镍含量在41.5%,镀层均匀完整。 
实施例4: 
设计配方镍含量48%,选用平均粒径为75μm的球形铝粉100g。其制备镍包铝粉过程与实施例3不同的在于:b步骤中NH4F溶液由37gNH4F溶解于300mL水中配制而成,c步骤中的1500mL第二主盐溶液含有302g硫酸镍和380g柠檬酸钠;300g次亚磷酸钠配制成1500mL溶液。 
最后获得190g镍包铝粉,估算镍含量在47.4%,镀层均匀完整。 
实施例5: 
设计配方镍含量40%,选用平均粒径为100μm的球形铝粉200g。其制备镍包铝粉过程与实施例2不同的在于: 
b步骤中的第一主盐由3500mL的硫酸镍224g和柠檬酸22.4g配制而成; NH4F的质量为74g,配制成500mL溶液;表面活性剂是由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在200mL溶液中配制而成。 
c步骤中的2000mL第二主盐溶液含有375g硫酸镍和600g柠檬酸钠;450g次亚磷酸钠配制成1500mL溶液;表面活性剂是由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在250mL溶液中配制而成。 
最后获得328g镍包铝粉,估算镍含量在39%,镀层均匀完整。 

Claims (10)

1.一种镍包铝粉,其特征在于,镍包铝粉为铝粉(1)外包覆纳米镍镀层(2),纳米镍镀层外连有镍磷合金镀层(3),其中,铝粉为粒度为10~100μm球形铝粉,或径长10~100μm和径厚1~5μm片状铝粉。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包铝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铝粉预处理:将铝粉置入浓度为0.03~0.1mol/L的NaOH溶液,搅拌0.5~1min至溶液产生气泡,快速稀释溶液或水洗涤置换至NaOH浓度在0~0.01mol/L,然后用水清洗多次,最后一次清洗后使铝粉浸泡在水中; 
b.置换法镀纳米镍:配置硫酸镍与柠檬酸组成的第一主盐溶液,将a步骤中的铝粉加入该主盐溶液中搅拌,并加入配置好的表面活性剂;最后向镀液中匀速滴加NH4F溶液; 
c.还原法镀镍磷合金:待b步骤中滴加完NH4F溶液3~5min后,向镀液中依次加入高浓度的硫酸镍、柠檬酸钠组成的第二主盐溶液、表面活性剂和次亚磷酸钠溶液,再通过添加氨水将镀液的pH值调节至10.5~11.5,最后加入硫酸铵溶液作为缓冲液; 
d.后处理:用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清洗多次c步骤中所得的镍包铝粉,再真空烘干得到最终产品。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的第一主盐溶液中硫酸镍的浓度为35~64g/L,柠檬酸的浓度为4~10g/L。 
4.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NH4F溶液浓度为100~150g/L,NH4F的质量为所镀铝粉质量的0.37倍。 
5.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c步骤中添加的表面活性剂为5~12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并且添加后,表面活性剂在b步骤、c步骤的镀液中的浓度为0.1~0.6g/L。 
6.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中的第二主盐混合溶液中硫酸镍的浓度为100~200g/L,柠檬酸钠的浓度为100~300g/L。 
7.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中次亚磷酸钠的浓度为200~300g/L;硫酸铵的浓度为166~240g/L,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5%,并且随着反应的进行,适当的添加氨水,保持镀液的pH在10~11.5。 
8.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骤中镀液的温度在30~40℃,镀覆时间在15~40min。 
9.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中的烘干环境为真空度0.08Pa,温度60~80℃,时间6~8h。 
10.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c步骤的工艺配方参数来控制镍包铝粉的镍含量: 
若铝粉的加载量为Mg,设计的镍含量为x%,x应大于20,则b步骤中的第一主盐溶液所需的硫酸镍的质量为1.12Mg,柠檬酸的质量为0.112Mg;NH4F的质量为0.37Mg;c步骤中的第二主盐溶液所需的硫酸镍的质量为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柠檬酸钠的质量为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次亚磷酸钠的质量为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1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201310359074X100001DEST_PATH_IMAGE005
硫酸铵的质量为0.5Mg。通过设计的x的不同来调整配方,从而控制镍含量。 
CN201310359074.XA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镍包铝粉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33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9074.XA CN103433485B (zh)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镍包铝粉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9074.XA CN103433485B (zh)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镍包铝粉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3485A true CN103433485A (zh) 2013-12-11
CN103433485B CN103433485B (zh) 2015-08-12

Family

ID=49687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907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33485B (zh)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镍包铝粉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33485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7341A (zh) * 2014-03-04 2014-05-28 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放热镍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6077670A (zh) * 2016-08-03 2016-11-09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复合共沉积—共烧结制备超细合金粉末的方法
CN107189504A (zh) * 2017-06-30 2017-09-2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低频电磁波防护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7363A (zh) * 2019-06-11 2019-08-23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磁屏蔽导电胶用导电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10369712A (zh) * 2019-08-29 2019-10-25 嘉兴学院 一种覆银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1774579A (zh) * 2019-04-04 2020-10-1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Al/Ni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7276A (zh) * 2020-10-16 2021-01-12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微米镀镍铝粉的制备方法
CN112264613A (zh) * 2020-10-20 2021-01-26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镍包铝粉的制备方法
CN113583536A (zh) * 2021-07-26 2021-11-02 苏州市万利成制桶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金属桶的外层防刺镀层配方以及制造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77371A (en) * 1954-05-18 1957-06-19 Gen Am Transpor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rocesses of chemical nickel plating
JPS56127763A (en) * 1980-03-05 1981-10-06 Katsuyuki Hikami Powder material for electroless niclel plating bath
CN101041180A (zh) * 2007-04-28 2007-09-26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纳米镍包铝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1751A (zh) * 2007-12-17 2008-05-21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镍包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1239390A (zh) * 2007-02-09 2008-08-13 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核-壳结构功能包覆纳米铝-镍粉的制备方法
CN101927343A (zh) * 2010-08-09 2010-12-29 山东天诺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镀镍铝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77371A (en) * 1954-05-18 1957-06-19 Gen Am Transpor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rocesses of chemical nickel plating
JPS56127763A (en) * 1980-03-05 1981-10-06 Katsuyuki Hikami Powder material for electroless niclel plating bath
CN101239390A (zh) * 2007-02-09 2008-08-13 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核-壳结构功能包覆纳米铝-镍粉的制备方法
CN101041180A (zh) * 2007-04-28 2007-09-26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纳米镍包铝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1751A (zh) * 2007-12-17 2008-05-21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镍包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1927343A (zh) * 2010-08-09 2010-12-29 山东天诺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镀镍铝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7341A (zh) * 2014-03-04 2014-05-28 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放热镍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3817341B (zh) * 2014-03-04 2016-02-03 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放热镍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6077670A (zh) * 2016-08-03 2016-11-09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复合共沉积—共烧结制备超细合金粉末的方法
CN106077670B (zh) * 2016-08-03 2018-07-24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复合共沉积—共烧结制备超细合金粉末的方法
CN107189504A (zh) * 2017-06-30 2017-09-2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低频电磁波防护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4579A (zh) * 2019-04-04 2020-10-1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Al/Ni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7363A (zh) * 2019-06-11 2019-08-23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磁屏蔽导电胶用导电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10369712A (zh) * 2019-08-29 2019-10-25 嘉兴学院 一种覆银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0369712B (zh) * 2019-08-29 2021-08-20 嘉兴学院 一种覆银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2207276A (zh) * 2020-10-16 2021-01-12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微米镀镍铝粉的制备方法
CN112264613A (zh) * 2020-10-20 2021-01-26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电磁屏蔽的镍包铝粉的制备方法
CN113583536A (zh) * 2021-07-26 2021-11-02 苏州市万利成制桶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金属桶的外层防刺镀层配方以及制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3485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3485B (zh) 一种镍包铝粉及制备方法
CN108103485B (zh) 一种在石墨烯表面包覆金属铜或镍的制备方法
Guo et al. The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alkaline NaBH4 solution by using electroplated amorphous Co–Ni–P film catalysts
CN101423398A (zh) 陶瓷包覆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He et al. Electroless nickel–phosphorus plating on silicon carbide particles for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CN103008675B (zh) 一种镍包覆铜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4862676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镍磷复合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83102B (zh) 一种重质粉体的分散脉冲电镀方法
CN105063580A (zh) 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导电橡胶用镍包覆石墨粉的制备方法
CN107737593A (zh) 一种TiO2纳米管负载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8193191A (zh) 掩膜板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Pretreatment and deposition process of electroless Ni plating on polyimide film for electronic field applications
JP2012052222A (ja) ナノ粒子の組成物
CN104999077A (zh) 一种高比重合金用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8986A (zh) 一种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的方法
CN102554218A (zh) 一种通过化学镀铜制备钨铜复合粉末的方法
CN110527943B (zh)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镁及镁合金防腐蚀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CN109112508B (zh) 一种钴包覆氧化铝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9537030B (zh) 一种碳纳米颗粒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镍涂层中的应用
WO2006118006A1 (ja) 電気化学的反応方法及び複合材料形成方法
CN103273061A (zh) 一种电镀分散剂镍包铝粉的制备方法
CN103871540B (zh) 一种导电橡胶用镍包玻璃导电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02699C (zh) 一种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硼合金的方法
CN102041543B (zh) 金属表面富勒烯/金属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US20060035101A1 (en) Multinary bulk and thin film alloys and methods of ma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