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6723A -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6723A
CN103426723A CN2012101664640A CN201210166464A CN103426723A CN 103426723 A CN103426723 A CN 103426723A CN 2012101664640 A CN2012101664640 A CN 2012101664640A CN 201210166464 A CN201210166464 A CN 201210166464A CN 103426723 A CN103426723 A CN 103426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region
carry out
improving
width ratio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64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伟
洪文田
赵丹
朱东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jia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jia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jia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jia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664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67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6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6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蚀刻形成一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步骤2.对间隔区进行二次蚀刻,步骤3.按照方法需要对间隔区进行相应填充;本发明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一到二次蚀刻(酸洗)过程,降低了间隔区的深宽比,增强了芯片制作中的空隙填充能力,随着空隙填充能力的增强,填充过程中,出现孔隙的可能性减小,从而由于孔隙而引起的电路短接等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亦随之减小,即增强了芯片的电性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芯片成品的良率,提高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制作领域,特别是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方法中,对集成电路的元件尺寸要求越来越小,使得一个半导体芯片上可容纳较多的元件,随着电路边的越小和越快,元件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而基于电性上电击穿的特殊要求,需要较宽的间隔区作为阻挡层,但是,由于半导体方法中小线宽的特性,阻挡层的宽度会使得Poly之间的间隔变得更窄,而其深度则不会因为这些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Poly之间的间隔深宽比较大,造成后续填充能力的降低,在后续填充中,容易产生孔隙,而这些孔隙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后续的CONT填充,填充中产生的孔隙在CONT填充时发生扩散,会造成CONT之间的短接,造成器件无法工作。
在传统方法中,如图1a,1b,1c,1d所示,间隔区1的宽度在蚀刻停留时间之后固定下来,尽管后续会经过一些植入层(implant layer)的酸槽,但是这些光阻去除的步骤对氧化层的蚀刻率较低,对间隔区的宽度基本没有影响,这种方式产生的间隔区,具有很大的深宽比(如图1a所示),从而会引起后续填充能力的降低(例如:ILD的填充),会在填充物(例如:ILD)之间形成孔隙(如图1b所示)。孔隙(void)3的存在会在电路中形成导通的通道,在后续的CONT钨填充过程中,金属钨会填充到孔隙连接的通道中(如图1d所示),造成电路的短接,给器件造成致命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能够使间隔区的深宽比降低,提高填充能力,避免填充时孔隙的产生,从而避免由此产生的电路短接。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蚀刻形成一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
步骤2:对间隔区进行二次蚀刻;
步骤3:按照方法需要对间隔区进行相应填充。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二次蚀刻采用DHF进行蚀刻。
进一步地,所述DHF(稀的氟化氢)浓度范围为90:1~110:1,停留时间范围为270s~360s。
进一步地,所述DHF浓度范围优选为100:1,停留时间范围优选为270s。
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填充包括ILD填充。
进一步地,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ONO结构上通过蚀刻形成一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
步骤2:采用DHF对间隔区进行二次蚀刻,DHF蚀刻停留时间根据不同的方法需要来确定,降低间隔区的深宽比;
步骤3:对间隔区进行ILD填充;
步骤4:进行金属钨薄膜生长。
一种芯片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作晶园作为基板;
步骤2:在步骤1制成的基板上生成氧化层、对氧化层进行光刻胶涂布、曝光、显影和烘烤;
步骤3:进行酸蚀刻,形成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
步骤4:采用DHF进行二次蚀刻,降低步骤3中的深宽比;
步骤5:清洗甩干;
步骤6:进行等离子体浴和金属蚀刻,去除光刻胶,制作金属薄膜,在芯片中制造通路;
步骤7:进行离子注入制作,根据需要改变部分区域的电学特性;
步骤8:对芯片进行后封装。
进一步地,步骤7所述离子注入注入制作包括ILD空隙填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一到二次蚀刻(酸洗)过程,降低了间隔区的深宽比,增强了芯片制作中的空隙填充能力。
2.随着空隙填充能力的增强,填充过程中,出现孔隙的可能性减小,从而由于孔隙而引起的电路短接等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亦随之减小,即增强了芯片的电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图1d为传统方法中对间隔区进行空隙填充的方法流程剖面图;
图2a,图2b,图2c,图2d为本发明提供的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流程剖面图。
其中:1间隔区,2基板,3孔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蚀刻形成一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1;步骤2:对间隔区进行二次蚀刻;步骤3:按照方法需要对间隔区进行相应填充。其中,二次蚀刻可以采用DHF进行,DHF的浓度为100:1,二次蚀刻停留时间为270s;空隙填充可以是针对ILD的填充。通过二次蚀刻,可以扩大间隔区1的宽度,扩大填充的窗口,降低了间隔区1的深宽比,从而在填充过程中,避免孔隙的产生,提高了填充能力,避免孔隙引起的电路短接等问题。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ONO结构上通过蚀刻形成一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1;步骤2:采用DHF对间隔区1进行二次蚀刻,DHF蚀刻停留时间根据不同的方法需要来确定,降低间隔区的深宽比;步骤3:对间隔区进行ILD填充;步骤4:进行金属钨薄膜生长。其中,ONO结构为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层,形成的方法是化学气相沉积法(VCD)。
本是实施例中,相对于传统方法增加了一道酸槽蚀刻过程,由于DHF对氧化层有很高的ET(停留时间)选择比,经过DHF的酸槽蚀刻之后,扩大了间隔区上部的宽度,从而扩大了ILD填充的窗口,降低了间隔区的深宽比,提高了ILD的空隙填充能力,避免孔隙3的形成,而引起的短路短接问题。
实施例2
一种芯片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晶园,芯片的作为基板2;步骤2.在步骤1制成的基板上生成氧化层、对氧化层进行光刻胶涂布、曝光、显影和烘烤;步骤3.进行酸蚀刻,形成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步骤4.采用DHF进行二次蚀刻,降低步骤3中的深宽比;步骤5.清洗甩干;步骤6.进行等离子体浴和金属蚀刻,去除光刻胶,制作金属薄膜,在芯片中制造通路;步骤7.进行离子注入制作,根据需要改变部分区域的电学特性;步骤8.对芯片进行后封装。
采用本实施例制成的芯片,由于改善了对间隔区的空隙填充能力,有效避免了填充过程中孔隙3的产生,避免后续填充材料由孔隙中扩散,从而避免电路短接等问题的出现,增强电路稳定性,由于上述改善,可以有效增加芯片的良率,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蚀刻形成一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1);
步骤2:对间隔区进行二次蚀刻;
步骤3:按照方法需要对间隔区进行相应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二次蚀刻采用DHF进行蚀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HF浓度范围为90∶1~110∶1,停留时间范围为180s~360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HF浓度范围优选为100∶1,停留时间范围优选为270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填充包括ILD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ONO结构上通过蚀刻形成一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
步骤2:采用DHF对间隔区进行二次蚀刻,DHF蚀刻停留时间根据不同的方法需要来确定,降低间隔区的深宽比;
步骤3:对间隔区进行ILD填充;
步骤4:进行金属钨薄膜生长。
7.一种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作晶园,芯片的作为基板(2);
步骤2:在步骤1制成的基板上生成氧化层、对氧化层进行光刻胶涂布、曝光、显影和烘烤;
步骤3:进行酸蚀刻,形成具有一定深宽比的间隔区;
步骤4:采用DHF进行二次蚀刻,降低步骤3中的深宽比;
步骤5:清洗甩干;
步骤6:进行等离子体浴和金属蚀刻,去除光刻胶,制作金属薄膜,在芯片中制造通路;
步骤7:进行离子注入制作,根据需要改变部分区域的电学特性;
步骤8:对芯片进行后封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离子注入制作包括ILD空隙填充。
CN2012101664640A 2012-05-25 2012-05-25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 Pending CN1034267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64640A CN103426723A (zh) 2012-05-25 2012-05-25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64640A CN103426723A (zh) 2012-05-25 2012-05-25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6723A true CN103426723A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51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64640A Pending CN103426723A (zh) 2012-05-25 2012-05-25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672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69812A (ko) * 2003-01-30 2004-08-06 아남반도체 주식회사 듀얼 대머신 공정의 토폴로지 개선 및 불순물 제거 방법
CN101207036A (zh) * 2006-12-22 2008-06-2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通孔刻蚀方法
CN101728307A (zh) * 2008-10-24 2010-06-0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1789389A (zh) * 2009-01-23 2010-07-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69812A (ko) * 2003-01-30 2004-08-06 아남반도체 주식회사 듀얼 대머신 공정의 토폴로지 개선 및 불순물 제거 방법
CN101207036A (zh) * 2006-12-22 2008-06-2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通孔刻蚀方法
CN101728307A (zh) * 2008-10-24 2010-06-0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1789389A (zh) * 2009-01-23 2010-07-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2949B (zh) 沟槽型双层栅mos的多晶硅间的热氧介质层的形成方法
CN110911476B (zh) 一种埋入式栅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74394B (zh) 免金属cmp的tsv工艺方法
CN104966720A (zh) Tft基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48741A (zh) 屏蔽栅沟槽型mosfet工艺方法
US20130313682A1 (en) Isolated Through Silicon Via and Isolated Deep Silicon Via Having Total or Partial Isolation
CN103151309A (zh) 深沟槽功率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9831A (zh) 层间介质层的填充方法
CN104701161B (zh) 一种沟槽型肖特基二极管的制备工艺方法
CN108091574A (zh)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74393B (zh) 免cmp的电镀面铜去除及阻挡层复用的工艺方法
CN205645810U (zh) 集成电子器件
CN104465728B (zh) 分离栅功率器件的栅极结构及工艺方法
CN103050433A (zh) 半导体的接触孔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56967B (zh) 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26723A (zh) 一种改善空隙填充能力的方法
CN105448981A (zh) 一种vdmos器件及其漏极结构和制作方法
KR20100079157A (ko) 반도체 소자의 mim 캐패시터 형성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mim 캐패시터
CN208848895U (zh) 一种元胞结构、功率半导体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3187356B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以及金属间介质层的制作方法
CN209045527U (zh) 浅沟槽隔离结构
CN106876471A (zh) 双槽umosfet器件
CN108987458B (zh) 一种双向低压平面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01242B (zh) 接触孔的刻蚀方法
CN102779729B (zh) 一种形成多层台阶结构的工艺路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