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1440A - 着色粘合片 - Google Patents

着色粘合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1440A
CN103421440A CN2013101967544A CN201310196754A CN103421440A CN 103421440 A CN103421440 A CN 103421440A CN 2013101967544 A CN2013101967544 A CN 2013101967544A CN 201310196754 A CN201310196754 A CN 201310196754A CN 103421440 A CN103421440 A CN 103421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acrylate
thickness
adhesive tape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67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俊英
吉田升
水鸟乔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21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1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rier lay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着色粘合片。本发明在实现粘合带的薄型化的同时可以得到胶粘有该粘合带的被粘物的外观性或装饰性、或者通过遮蔽性而遮蔽被粘物的缺陷的性能。半透明着色带(10),具有基材层(20)和粘合剂层(30)。基材层(20)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塑料材料形成。粘合剂层(30)层压到基材层(20)的一个主表面上。作为粘合剂层(30)优选使用丙烯酸类聚合物。粘合剂层(30)中添加有染料。半透明着色胶带(10)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0.30~60%。

Description

着色粘合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着色层的粘合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遮光用途的胶带,已知将黑色的颜料分散油墨或染料印刷到基材上,并将透射率调节为0.3%以下的胶带(参考专利文献1)。另外,已知有机发光装置中使用的彩色粘合剂(参考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40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917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便携式电子设备近年来进行薄型化,随着使用构件的薄型化,也要求接合用的双面胶带或保护用的单面胶带也薄型化,需要0.030mm以下厚度的胶带。
另外,以往,优选使用透明的胶带,但是从设计的变化或外观设计性的观点考虑,要求为了遮蔽粘贴构件的粘贴面的缺陷而进行黑色或白色着色的胶带。
另一方面,无光透射性的胶带在加工工序或粘贴等作业中难以掌握位置。有透射性时可以从粘贴相反侧的背面照射背光来掌握被粘物的形状,并沿该形状进行粘合带的切割加工。因此,在不需要遮光性的用途中,从作业性的观点考虑,透光是很重要的。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透射率为0.3%以下的胶带,透射性不充分,在加工工序或粘贴等作业中难以掌握位置。另外,在基材上印刷颜料分散油墨时,基材层的厚度变厚,胶带厚度变薄时,基材层相对于胶带厚度的比例增大,难以确保粘合剂层的厚度,难以发挥良好的胶粘强度。
另外,在粘合剂中配合颜料分散油墨时,粘合剂的厚度为颜料分散油墨的颜料的分散粒径以下时,涂布时产生条纹,或者颜料粒子的麻点(ブツ)突出而得不到平滑的表面,因此难以薄层化。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实现粘合带的薄型化的同时得到粘贴有该粘合带的被粘物的外观设计性或装饰性、或者通过遮蔽性而遮蔽被粘物的缺陷的性能的技术。
本发明的某一方式为着色粘合片,该着色粘合片的特征在于,具备包含塑料材料的基材和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由染料着色的粘合剂层,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0.30%以上。另外,在此所说的“粘合片”的概念中可以包括称为粘合带、粘合标签、粘合薄膜等的材料。
上述方式的着色粘合片的总厚度可以为0.030mm以下。所述基材的厚度可以为0.025mm以下。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为0.025mm以下。所述染料可以为黑色。所述粘合剂层可以含有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另外,将上述各要素适当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包括在通过本申请要求专利保护的发明的范围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实现粘合带的薄型化的同时得到粘贴有该粘合带的被粘物的外观性或装饰性、或者通过遮蔽性而遮蔽被粘物的缺陷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半透明着色胶带的层构成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半透明着色胶带
20      基材层
30      粘合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半透明着色胶带10的层构成的示意图。半透明着色胶带10,具有基材层20和粘合剂层30。实施方式的半透明着色胶带10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0.30%以上。所述透射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设定为80%以下,优选70%以下,更优选60%以下。基材层20的厚度与粘合剂层30的厚度之和即半透明着色胶带10的总厚度,优选为0.030mm以下,更优选0.025mm以下,进一步优选0.020m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0.015mm以下,特别优选0.010mm以下。半透明着色胶带10的总厚度的下限只要比0.000mm厚即可,例如,可以设定为0.001mm以上。
另外,半透明着色胶带10的透射率(%)可以使用日立制作所制造的分光光度计(装置名“U4100型分光光度计”),从半透明着色胶带10的一个面侧照射波长550nm的光,并测定透射到另一侧的光的强度来求出。
作为基材层20,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塑料材料。作为该塑料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基材层20是将所述塑料材料成形为薄膜状或片状而得到的材料。在满足上述透射率的范围内,基材层20中可以添加炭黑等黑色颜料。即,可以使用在塑料材料中添加有炭黑等黑色颜料并成形为薄膜状或片状而得到的材料。基材层20的厚度只要使得半透明着色胶带10的总厚度为0.030mm以下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0.025mm以下,更优选0.0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0.015m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0.010mm以下,特别优选0.0050mm以下。基材层20的厚度下限只要比0.000mm厚即可,例如,可以设定为0.001mm以上。
<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30层叠在基材层20的一个主表面上。作为粘合剂层30,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聚硅氧烷类粘合剂等各种粘合剂。其中,可以适合使用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100质量%)中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50质量%以上(例如50~100质量%),更优选60质量%以上(例如6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65质量%以上(例如65~100质量%)。
作为构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必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单体,优选含有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以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必要单体成分而构成的聚合物。换句话说,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含有来源于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作为构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可以含有下述的含极性基团单体等可共聚单体。另外,所述“(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中的一方或双方),其它也同样。另外,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所述可共聚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所述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下有时简称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例如: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酯等。另外,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更优选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壬酯。
构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量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优选为65~99质量%,更优选85~99质量%。
作为上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可以列举例如:含羧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它们的酸酐(例如含有酸酐的单体,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等;含羟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乙烯醇、烯丙醇等;含酰胺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氨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含环氧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等;含氰基单体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杂环乙烯基单体如N-乙烯基-2-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酰吗啉、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哌嗪、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等;含磺酸基单体如乙烯基磺酸钠等;含磷酸基单体如丙烯酰磷酸2-羟基乙酯等;含亚氨基单体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异丙基马来酰亚胺等;含异氰酸酯基单体如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等;等。另外,所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作为所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优选含羧基单体、含羟基单体,更优选丙烯酸(A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
构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中,所述含极性基团的单体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1~15质量%,更优选1~5质量%。
另外,作为可共聚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烷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乙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乙氧基丁酯等;前述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含极性基团的单体、多官能单体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如具有脂环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或者具有芳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等;乙烯酯类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如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烯烃类或二烯类如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异丁烯等;乙烯基醚类如乙烯基烷基醚等;氯乙烯等。另外,有时将这些可共聚单体统称为“其它可共聚单体”。
另外,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可以含有多官能单体。作为多官能单体,可以列举例如:(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2-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2-十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基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可以适合使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聚合引发剂>
作为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或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聚合法(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等。其中,从作业性和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溶液聚合法。
所述溶液聚合时,可以使用各种普通的溶剂。作为这样的溶剂,可以列举有机溶剂,例如:酯类如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等;芳香烃类如甲苯、苯等;脂肪烃类如正己烷、正庚烷等;脂环烃类如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酮类如甲乙酮、甲基异丁酮等;等。所述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所述聚合时,可以使用光聚合引发剂或热聚合引发剂等聚合引发剂。另外,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所述溶液聚合时,可以使用热聚合引发剂。作为所述热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物类引发剂(例如,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马来酸叔丁酯等)、氧化还原类聚合引发剂等。其中,特别优选日本特开2002-69411号公报中公开的偶氮类引发剂。对于所述偶氮类引发剂而言,引发剂的分解物难以作为引起加热产生气体(释气)的产生的部分而残留在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因此优选。作为上述偶氮类引发剂,可以例示2,2’-偶氮二异丁腈(以下有时称为AIBN)、2,2’-偶氮二-2-甲基丁腈(以下有时称为AMBN)、2,2’-偶氮二(2-甲基丙酸)二甲酯、4,4’-偶氮二-4-氰基戊酸等。另外,热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作为可以得到所期望的分子量、反应性的聚合引发剂能够使用的范围即可。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400000~700000的范围,更优选400000~650000,进一步优选400000~600000。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说的重均分子量,是通过用四氢呋喃(以下称为THF)萃取所得到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不挥发成分而得到的可溶成分(也称为溶胶成分的重均分子量)进行GPC测定而求出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增粘剂>
在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中可以配合增粘剂。作为所述增粘剂,可以使用例如选自松香类树脂、松香衍生物树脂、石油类树脂、萜烯类树脂、酚醛类树脂、酮醛类树脂等各种增粘树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增粘剂的添加量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为10~50质量份,优选15~40质量份。
<交联剂>
为了调节凝聚力,在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中可以含有交联剂。交联剂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交联剂,可以列举例如:环氧类交联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聚硅氧烷类交联剂、
Figure BDA00003242606400091
唑啉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硅烷类交联剂、烷基醚化的三聚氰胺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等。特别可以适合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交联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通常为0.001~10质量份,优选0.001~5质量份。
具体而言,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例子,可以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及它们与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的加成物。
作为环氧类交联剂,可以列举双酚A、表氯醇型环氧树脂、亚乙基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三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氨基缩水甘油基胺、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和1,3-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等。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30用染料着色。染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染料,可以使用天然染料或合成染料(例如单偶氮类染料、二偶氮类染料、金属络合物类染料、酸性染料、反应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等)中任意一种形态的染料,优选单偶氮染料、二偶氮染料、金属络合物类染料等有机染料。另外,染料可以为水溶性染料,也可以为油溶性染料,可以根据要着色的粘合剂适当选择。例如,在使含有通过溶液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并且含有有机溶剂的粘合剂组合物着色时,可以使用油溶性染料,在使含有通过乳液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并且含有水的粘合剂组合物着色时,可以使用水溶性染料。染料的颜色从符合待粘贴的材料的颜色的目的考虑,没有特别限制,从外观性或者遮蔽粘贴材料的缺陷等目的考虑,优选遮蔽性高的黑色。粘合剂层30中染料的含量只要可以着色为所希望的颜色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设定为粘合剂层中的0.3~20质量%,优选0.5~15质量%。
粘合剂中,除了上述染料以外,还可以配合各种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交联促进剂、硅烷偶联剂、抗老化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塑剂、软化剂、防静电剂等。
粘合剂层30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基材的单面或双面涂布(涂敷)溶剂型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和/或固化而形成。另外,可以通过在隔片等上涂布(涂敷)溶剂型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然后干燥和/或固化,并将由此得到的粘合剂层转印到基材的单面或双面而形成。
另外,上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涂敷)时,可以使用公知的涂布法,可以使用惯用的涂布机,例如凹版辊式涂布机、反转辊式涂布机、辊舔式涂布机、浸渍辊式涂布机、刮棒式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逗点型刮刀涂布机、直接涂布机等。
粘合剂层30的厚度,只要为使得半透明着色胶带10的总厚度为0.030mm以下的范围则没有特别限制,优选0.025mm以下,更优选0.0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0.015m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0.010mm以下,特别优选0.005mm以下。粘合剂层30的厚度下限只要比0.000mm厚即可,可以优选设定为0.001mm以上。通过将粘合剂层30的厚度设定为0.001mm以上,具有粘合力提高的倾向,可以更可靠地保持被粘物。
根据以上说明的半透明着色胶带10,可以对粘贴有该胶带的被粘物得到外观性或装饰性、或者通过遮蔽性而遮蔽被粘物的缺陷的性能、以及背光照射时的透光性。因此,将尺寸大于被粘物的半透明着色胶带胶粘到被粘物上后,从粘合剂层30一侧照射背光,由此可以通过半透明着色胶带掌握被粘物的形状。另外,基于掌握的形状,可以可靠且容易地切割其余部分的半透明着色胶带。
另外,在将半透明着色胶带10着色时,不印刷颜料,而是在粘合剂层30中添加染料。因此,不必另外设置用于着色的印刷层,因此可以实现半透明着色胶带10的薄型化,或者即使为相同厚度,与具有印刷层的构成相比也可以增厚粘合剂层的厚度,因此可以实现良好的胶粘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基材层20的一个面上层叠有粘合剂层30的单面粘合带形式的半透明着色胶带10,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在基材层20的两面上各自层叠有粘合剂层30的双面粘合带形式。此时的半透明着色带10的总厚度为基材层20的厚度与两个粘合剂层30的厚度之和。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本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份”是指质量份。
(粘合剂组合物的制作)
将丙烯酸丁酯7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30份、丙烯酸3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05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08份在甲苯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甲苯/乙酸乙酯(质量比)=1/1]中进行6小时聚合,得到重均分子量5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在该丙烯酸类聚合物100份中添加聚合松香季戊四醇酯树脂(商品名“ペンセルD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软化点125℃)30份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商品名“コロネート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3份,搅拌混合均匀,由此制备了粘合剂(压敏胶粘剂组合物)。
(实施例1)
在上述粘合剂中添加溶解12质量份调色为黑色的油溶性二偶氮类染料,并充分搅拌。使用该溶剂型粘合剂溶液(粘合剂1),将其涂布到厚度0.038mm的PET隔片(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ルMRF-38”,三菱树脂化学公司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干燥涂膜厚度为0.002mm,在100℃干燥2分钟,并在该粘合剂层面上粘贴包含聚酯的薄膜基材(商品名“ルミラー#5AF53”,东丽公司制造,厚度0.004mm),制作厚度为0.006mm的单面粘合带。
(实施例2)
使用实施例1中使用的粘合剂1,将其涂布到厚度0.038mm的PET隔片(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ルMRF-38”,三菱树脂化学公司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干燥涂膜厚度为0.002mm,在100℃干燥2分钟,并在该粘合剂层面上粘贴包含聚酯的薄膜基材(商品名“ルミラー#2DC61”,东丽公司制造,厚度0.002mm),得到工序品1。
然后,将上述粘合剂1涂布到厚度0.075mm的PET隔片(商品名“ピューレックスフィルムA31-75μ”,帝人杜邦薄膜公司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干燥涂膜厚度为0.002mm,在100℃干燥2分钟,并将该粘合剂层面与上述工序品1的PET基材面粘贴,制作总厚度0.006mm的双面粘合带。
(实施例3)
在上述粘合剂中添加溶解1质量份调色为黑色的油溶性二偶氮类染料,并充分搅拌。使用该溶剂型粘合剂溶液(粘合剂2),将其涂布到厚度0.038mm的PET隔片(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ルMRF-38”,三菱树脂化学公司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干燥涂膜厚度为0.002mm,在100℃干燥2分钟,并在该粘合剂层面上粘贴包含聚酯的薄膜基材(商品名“ルミラー#2DC61”,东丽公司制造,厚度0.002mm),得到工序品2。
然后,将上述粘合剂2涂布到厚度0.075mm的PET隔片(商品名“ピューレックスフィルムA31-75μ”,帝人杜邦薄膜公司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干燥涂膜厚度为0.002mm,在100℃干燥2分钟,并将该粘合剂层面与上述工序品2的PET基材面粘贴,制作总厚度0.006mm的双面粘合带。
(比较例1)
在上述粘合剂中添加溶解炭黑的油性颜料分散油墨12质量份,并充分搅拌。使用该溶剂型粘合剂溶液(粘合剂3),将其涂布到厚度0.038mm的PET隔片(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ルMRF-38”,三菱树脂化学公司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干燥涂膜厚度为0.002mm,在100℃干燥2分钟,并在该粘合剂层面上粘贴包含聚酯的薄膜基材(商品名“ルミラー#5AF53”,东丽公司制造,厚度0.004mm),制作厚度为0.006mm的单面粘合带。需要说明的是,整个胶糊面由于条纹和麻点而不能制作漂亮的涂布物。
(比较例2)
在包含聚酯的薄膜基材(商品名“ルミラー#5AF53”,东丽公司制造,厚度0.004mm)的一个面的整个面上使用黑色油墨进行印刷(印刷次数5次),形成厚度0.005mm的遮光层,得到工序品3。将上述的粘合剂3涂布到厚度0.038mm的PET隔片(商品名“ダイヤホイルMRF-38”,三菱树脂化学公司制造)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干燥涂膜厚度为0.001mm,在100℃干燥2分钟,在该粘合剂层面上粘贴工序品3的遮光层,制作厚度0.010mm的单面粘合带。
以下,对于各粘合带的特性评价方法和结果进行说明。另外,比较例1中,整个胶带表面由于条纹和麻点而不能均匀地涂布粘合剂,因此任一项特性均不能测定。
(粘合力评价)
单面胶粘带在基材面侧粘贴单面胶带(商品名“No.31B”,日东电工公司制造)进行加衬。双面胶粘带的情况下将一个面的剥离衬垫剥离,并粘贴到厚度0.025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上进行加衬。将该加衬后的胶粘带切割为宽20mm、长100mm的尺寸,制作试样片。从上述试样片的另一个面上将剥离衬垫剥离,将该试样片通过使2kg的辊一次往返的方法压接到被粘物上。被粘物使用SUS304BA板。压接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测定环境下放置20分钟,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拉伸角度180勭的条件下测定剥离强度(N/20mm)。
(保持力评价)
将与粘合力评价同样地加衬后的胶粘带切割为宽10mm、长100mm的尺寸,制作试样片。从上述试样片的另一个面上将剥离衬垫剥离,将该试样片通过使2kg的辊一次往返的方法以宽10mm、长20mm的胶粘面积压接到作为被粘物的电木板上。将该试样片在40℃的环境下悬垂放置30分钟,然后对试样片的自由端施加500g的负荷,根据JIS Z0237,在施加该负荷的状态下在40℃的环境下放置1小时后,测定试样片的偏移距离(mm)。
(透射率评价)
对于实施例1、2、3、比较例1、2的各粘合带,从粘合带的一个面侧照射波长550nm的光,并测定透射到另一个面侧的光的强度,由此评价透射率的波长依赖性。透射率的评价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装置:U-4100,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日立公司制造)
光入射角度:0°
表1所示的实施例1、2、3的粘合带兼具外观性和0.30~60%范围的透射率并且可以实现总厚为0.030mm以下的薄型化。另外,粘合力为3.0N以上,确认作为粘合带具备充分的胶粘性。
另一方面,比较例2的遮光性虽然良好,但是粘合力低至1N,胶粘性差。
表1
Figure BDA00003242606400151

Claims (6)

1.一种着色粘合片,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材和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由染料着色的粘合剂层,
对550nm光的透射率为0.30%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粘合片,其中,
总厚度为0.030m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合片,其中,
所述基材的厚度为0.025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片,其中,
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0.025m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片,其中,
所述染料为黑色。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粘合片,其中,
所述粘合剂层含有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CN2013101967544A 2012-05-25 2013-05-24 着色粘合片 Pending CN1034214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0194 2012-05-25
JP2012120194A JP2013245298A (ja) 2012-05-25 2012-05-25 着色粘着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1440A true CN103421440A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4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67544A Pending CN103421440A (zh) 2012-05-25 2013-05-24 着色粘合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245298A (zh)
KR (1) KR20130132313A (zh)
CN (1) CN103421440A (zh)
TW (1) TW20140058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6864A (zh) * 2015-06-19 2016-12-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
CN106916541A (zh) * 2015-09-18 2017-07-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片
CN108059930A (zh) * 2017-12-21 2018-05-22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
CN115335485A (zh) * 2020-03-31 2022-11-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红外光透射粘合剂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4558B2 (ja) 2019-03-15 2022-11-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及び粘着シート
JP2020196820A (ja) * 2019-06-03 2020-12-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粘着キットおよび積層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6864A (zh) * 2015-06-19 2016-12-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
CN106916541A (zh) * 2015-09-18 2017-07-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片
CN106916541B (zh) * 2015-09-18 2021-11-0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片
CN108059930A (zh) * 2017-12-21 2018-05-22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
CN115335485A (zh) * 2020-03-31 2022-11-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红外光透射粘合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32313A (ko) 2013-12-04
TW201400582A (zh) 2014-01-01
JP2013245298A (ja) 2013-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1440A (zh) 着色粘合片
CN102051132B (zh) 光学用粘合片
CN101857777B (zh) 双面压敏胶粘片、双面压敏胶粘片制造方法、压敏胶粘型光学功能膜和压敏胶粘型硬涂层膜
CN102812100B (zh) 光学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及光学用丙烯酸类粘合带
CN102453445B (zh) 光学压敏胶粘片、光学膜和显示装置
CN102046746B (zh) 丙烯酸类压敏胶粘带或胶粘片
CN106916541A (zh) 粘合片
CN103992753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粘合片、光学构件以及触控面板
CN101688090B (zh) 彩色丙烯酸类树脂粘合剂和标记膜
CN104995276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粘合片、光学构件及触控面板
CN102051133A (zh) 光学用粘合片
CN107109155A (zh) 石墨片用粘合片
CN103571351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059754A (zh) 双面胶粘带
CN106957611A (zh) 单面粘接性粘合片
CN104342041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带或粘合片
CN103059755A (zh) 粘合带
CN101501156A (zh) 双面粘合带或片以及长带状物的卷绕体
CN103992754B (zh) 光学用粘合剂层、粘合片、光学构件以及触控面板
CN102443360A (zh) 粘合片
CN207619318U (zh) 粘着膜
CN108611004A (zh) 着色粘着膜
JP2014105326A (ja) 粘着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
CN103254829A (zh) 耐指纹性粘合带
CN102443359A (zh) 粘合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