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1893B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1893B
CN103391893B CN201180067979.9A CN201180067979A CN103391893B CN 103391893 B CN103391893 B CN 103391893B CN 201180067979 A CN201180067979 A CN 201180067979A CN 103391893 B CN103391893 B CN 1033918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hoistway
position detector
side position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79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1893A (zh
Inventor
川村智信
翠徹
神山徹
森将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9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1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8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92Position or motion detectors or driving means for the det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2Position or depth indic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电梯装置中,多个井道侧板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在井道中。在轿厢安装有以非接触方式检测井道侧板的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并且,在轿厢安装有轿厢侧板。另外,以非接触方式检测轿厢侧板的多个井道侧位置检测器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在井道中。轿厢位置检测电路根据来自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和井道侧位置检测器的信号,检测轿厢的位置。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多个板与检测这些板的非接触式位置检测器的组合来检测轿厢位置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中,多个水平的臂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在井道内。在各臂安装有各3个板。在轿厢处安装有检测板的6个位置检测器。板在臂上的安装位置因每个臂而不同。由此,对应于轿厢的上下方向的位置,通过不同的位置检测器的组合来检测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38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轿厢侧位置检测装置中,位置检测器和板沿水平方向配置成6列,因而在井道内的水平方向的平面布局中占据的设备空间较大,不能充分应对节省井道空间的要求。另外,在安装时与板和位置检测器的位置调节相关的作业性极差。此外,例如在位置检测器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检测器出现OFF(断开)故障的情况下,很难判别故障,导致轿厢紧急停止的可能性比较大。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能够减小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设置空间,实现井道的空间节省,并能够改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安装作业性,使得容易判别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故障。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多个井道侧板,其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井道;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其安装于轿厢,以非接触方式检测井道侧板;轿厢侧板,其安装于轿厢;多个井道侧位置检测器,其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井道,以非接触方式检测轿厢侧板;以及轿厢位置检测电路,其根据来自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和井道侧位置检测器的信号,检测轿厢的位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在井道设置多个井道侧板,在轿厢安装检测井道侧板的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并且在轿厢安装轿厢侧板,且在井道设置检测轿厢侧板的多个井道侧位置检测器,因而能够减少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在井道侧的设备的设置列数,并且能够根据来自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和井道侧位置检测器的信号的匹配性进行故障检测器的确定。因此,能够减小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设置空间,实现井道的空间节省,并能够改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安装作业性,使得易于判别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部分模块化示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中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轿厢位置检测电路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同步/编码处理电路中使用的模式表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同步/编码处理电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1的轿厢位置检测电路进行的末端楼层减速控制中的超速检测等级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机房2。在机房2设有曳引机(驱动装置)3、偏导器轮4和运行控制装置(控制盘)5。曳引机3具有驱动绳轮6、使驱动绳轮6旋转的曳引机电机、和对驱动绳轮6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曳引机制动器(电磁制动器)。
悬挂单元7卷绕于驱动绳轮6和偏导器轮4。悬挂单元7使用多条绳索或者多条带。悬挂单元7的第1端部与轿厢8连接。悬挂单元7的第2端部与对重9连接。
轿厢8和对重9通过悬挂单元7被吊挂在井道1内,并借助曳引机3在井道1内升降。运行控制装置5通过控制曳引机3的旋转,而控制轿厢8的运行。
在井道1内设有:一对轿厢导轨10,其对轿厢8的升降进行引导;以及一对对重导轨11,其对对重9的升降进行引导。在井道1的底部设有:轿厢缓冲器12,其缓冲轿厢8对井道底部的冲击;以及对重缓冲器13,其缓冲对重9对井道底部的冲击。
图2是部分模块化示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在机房2设有与运行控制装置5独立的轿厢位置检测专用盘21。在运行控制装置5设有电梯控制电路5a。在轿厢位置检测专用盘21设有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与电梯控制电路5a连接。
在井道1的上部末端楼层附近,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上部井道侧板22。在井道1的下部末端楼层附近,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下部井道侧板23。井道侧板22、23沿着与轿厢8的升降方向平行的第1直线配置成1列。
在轿厢8安装有以非接触方式检测井道侧板22、23的轿厢侧位置检测器(TSC)24。作为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例如使用检测井道侧板22、23进入槽内而导致的磁通的变化并输出检测信号的电磁检测器。
在轿厢8的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附近安装有轿厢侧板25。轿厢侧板25配置为与轿厢8的升降方向平行。
在井道1的上部井道侧板22的附近,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以非接触方式检测轿厢侧板25的上部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在该示例中,从井道1的中间侧朝向上方采用0U~8U、USR这10个上部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
在井道1的下部井道侧板23的附近,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以非接触方式检测轿厢侧板25的下部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7。在该示例中,从井道1的中间侧朝向下方采用0D~8D、DSR这10个下部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7。
作为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例如使用检测轿厢侧板25进入槽内而导致的磁通的变化并输出检测信号的电磁式检测器。
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沿着与第1直线平行的第2直线配置成1列。即,在井道壁,左右排列有各1列、合计配置有2列井道侧板22、23和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并且,在轿厢8,以与井道侧板22、23相对的方式配置有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并且以与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相对的方式配置有轿厢侧板25。
在轿厢8之上安装有轿厢上接线盒28。在井道1设有第1及第2中间接线盒29、30和专用接线盒31。挠性的控制线缆32连接在轿厢8与第1中间接线盒29之间。在机房2设有机房接线盒33。
来自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的检测信号被输入轿厢上接线盒28,并通过控制线缆32、第1中间接线盒29和机房接线盒33传送给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
来自上部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机房接线盒33,并传送给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来自下部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7的检测信号被输入专用接线盒31,并通过第2中间接线盒30和机房接线盒33传送给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
在由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检测到井道侧板22、23时,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判断为轿厢8已进入上部或者下部末端楼层。并且,在由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检测到轿厢侧板25时,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判断为轿厢8已到达与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动作点。
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动作点的数量(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的个数)能够根据轿厢8的额定速度和加/减速度求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起见,假设在井道1的上部是10点、在下部也是10点。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的框图。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具有输入电路34、同步/编码处理电路35、输出电路36和电源电路37。
来自位置检测器24、26、27的接点输出TSC、0U~8U、USR、0D~8D、DSR合计21点,在输入电路34中被与内部的低压电路绝缘,并输入同步/编码处理电路35。
同步/编码处理电路35例如由CPU构成。并且,在同步/编码处理电路35中,按照S/W的运算周期或者每隔一定时间取所有接点输入的同步。并且,在同步/编码处理电路35中,如图4所示,根据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预先记录的模式表的个体设定信息,将来自位置检测器24、26、27的接点输出编码(数据转换)成TS0~TS5的合计6点,并传递给输出电路36。
在图4中,用“0”表示检出状态,用“1”表示非检出状态。并且,“-”处表示不关注信号的状态。
在输出电路36中,按照来自位置检测器24、26、27的接点输出的逻辑,针对例如电源故障或轿厢位置检测专用盘21与运行控制装置5之间的断线等异常状态,实现产品失效保护(fail-safe)(作为异常时1的情况而进行数据输出)。
另外,当在任意的位置检测器24、26、27中发生了重大故障(ON(接通)故障或者OFF(断开)故障)或者接点输出的传递延迟等情况下,将与图4中的模式表不一致,产生与应该根据轿厢8的升降而连续变化的模式之间的顺序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电路36向外部输出以位置检测器24、26、27的故障为前提分配的数据(作为异常时2的情况而进行数据输出)。此时,也能够根据模式的不一致之处进行故障检测器的确定。故障信息可以记录于存储器中,也可以利用LED等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来自输出电路36的输出TS0~TS5合计6点被输入电梯控制电路5a。并且,来自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的TSC信号在输入电路34的前段被并联分支后,也直接输入电梯控制电路5a。由此,在电梯控制电路5a中能够检测轿厢8进入末端楼层的情况,而不存在同步/编码所需要的处理时间的延迟。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同步/编码处理电路35的动作(S/W的主循环处理)的流程图。另外,1个循环的处理时间是考虑位置检测器24、26、27的反应时间导致的延迟时间、利用布线传送导致的延迟时间、相邻的动作点处的板的检测时间、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的传递时间、以及电梯控制电路5a的运算周期等而确定的。
同步/编码处理电路35在进行初始设定(步骤S1)后,进行输入数据处理(21点同步)(步骤S2)。在该输入数据处理中,针对非同步输入的21点接点信息,按照S/W的运算周期或者每隔一定时间取同步,使输入数据的状态确定。此时,也可以与TSC信号的下降沿同步地进行输入处理。
接着,判定所确定的数据是否与模式表的设定信息一致(步骤S3)。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确认从前一次值起的顺序匹配性,来判别是相邻的两个动作点同时进行了动作、还是位置检测器24、26、27发生了故障(步骤S4)。
作为此时的判别方法,可以根据前一次值以前的连续值的趋势进行判别,但也可以通过在电梯控制电路5a侧使用根据来自安装于曳引机电机或限速器的编码器的速度信息估计出的相对位置进行判别,在此省略图示说明。
当在步骤S3中数据与模式表一致的情况下、以及在步骤S4中相邻的两个动作点同时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进行数据转换处理(21点→6点编码)(步骤S5)。在数据转换处理中,按照模式表的个体设定信息,将输入数据的合计21点编码(数据转换)成TS0~TS5合计6点。
然后进行输出数据处理(步骤S6)。此时,对于源自步骤S5的流程直接进行输出处理,对于源自步骤S4的流程判定为异常时2的情况,无论TSC信号的状态如何,都进行输出故障代码的处理。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在井道1设置井道侧板22、23,在轿厢安装检测井道侧板22、23的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还在轿厢8安装轿厢侧板25,并且在井道1设置检测轿厢侧板25的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因而能够减少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在井道1侧的设备的设置列数。
因此,能够减小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设置空间,实现井道1的水平方向的空间节省。另外,能够将安装于轿厢8的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设为最小限度,实现在轿厢8上的空间节省。
另外,用于得到各位置动作点的板与位置检测器的配合点减少,因而安装作业性大幅改善。
另外,与控制线缆32独立地另外引出来自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的输出布线,因而实现了控制线缆32的芯线数量的削减。
另外,能够根据来自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和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的信号的匹配性进行故障检测器的确定,使得能够容易地进行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故障的判别。
另外,在轿厢侧板25同时被相邻的两个以上的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检测到的情况下,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判断为轿厢8已到达更接近末端楼层的动作点,因而能够使轿厢8更安全地在末端楼层停靠。
另外,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对来自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和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的输出信号进行同步及编码处理,并按照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及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的输出逻辑,输出给电梯控制电路5a。因此,能够减少从轿厢位置检测专用盘21到运行控制装置5的接点输出数量。并且,能够唯一地确定来自各位置检测器的位置动作点的信息并输出给电梯控制电路5a,能够减轻在电梯控制电路5a的等待时间的负担。另外,能够在失效保护状态下检测轿厢位置检测专用盘21与运行控制装置5之间的信号线的断线。
另外,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根据来自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和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的输出信号的顺序匹配性,检测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和井道侧位置检测器26、27的故障,并将故障信息输出给电梯控制电路5a。因此,在电梯控制电路5a中容易进行故障检测器的确定。
另外,来自轿厢侧位置检测器24的输出信号被分支分别输入到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和电梯控制电路5a中,因而电梯控制电路5a能够不受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的处理时间的影响地接收轿厢8进入上下末端楼层的进入信息,并将其用作中断信号。
另外,也可以是,在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中只进行来自位置检测器24、26、27的信号的编码处理(图5的步骤S1→S2→S5→S6→S1),在电梯控制电路5a侧进行同步处理及异常时2的情况(图4)的故障判定处理(步骤S3→S4)。此时,电梯控制电路5a也能够将TSC信号用作在CPU中的处理使用的中断信号。
另外,在图2示出了管理一台轿厢8时的结构,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控制多台轿厢8的组群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轿厢位置检测专用盘21内设置数量与轿厢8的台数对应的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
另外,也可以省略轿厢位置检测专用盘21,在运行控制装置5内安装轿厢位置检测电路。
另外,也可以通过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与电梯控制电路5a之间的通信单元来取接点信息的同步。
另外,在上述的示例中,考虑到现行方式的电梯控制电路中的输入部的硬件互换性,将来自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的输出信号设为合计6点(TS0~TS5)的接点输出(因为在现行方式中井道侧板被配置成6列),但是也可以采用RS-232C或RS-485等通信单元作为轿厢位置检测电路21a与电梯控制电路5a之间的信号传递单元。
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绕绳比为1:1的电梯装置,但是绕绳比方式不限于此,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例如绕绳比为2:1的电梯装置。因此,电梯设备的布局(曳引机3和对重9的数量和位置等)不限于图1的示例。
另外,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没有机房2的无机房电梯和各种类型的电梯装置。
在此,图6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1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末端楼层减速控制中的超速检测等级的曲线图。作为一例,利用实施方式1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得到的轿厢位置信息被用于末端楼层减速控制中。
末端楼层减速控制中的超速检测等级即TSD模式被设定成在检测到超速时使制动器进行动作,使得能够减速到缓冲器12、13的容许冲击速度以下。另外,控制CC模式是指在轿厢8通常行进于末端楼层附近时检测出的轿厢速度模式。
当轿厢8在末端楼层附近行进时,根据通过对来自设于曳引机电机的速度检测器(电机编码器)的脉冲输出进行计数而得到的轿厢位置信息、和预先记录的末端楼层的位置信息,运算从轿厢8到末端楼层的剩余距离。控制CC模式作为对应于该剩余距离的正规减速指令值,被从电梯控制电路5a(控制S/W)的ROM表中读出。
另外,根据由设置在末端楼层附近的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离散地检测出的轿厢位置信息,以离散方式运算从轿厢8到末端楼层的剩余距离。并且,通过从作为其基准的剩余距离减去基于速度检测器(电机编码器)的计数值的变化量,对从轿厢8到末端楼层的剩余距离进行线性插值。TSD模式作为对应于该剩余距离的末端楼层减速指令值,被从电梯控制电路5a(控制S/W)的ROM表中读出。此时,每当检测到末端楼层附近的位置检测器时,轿厢位置信息被预置。
并且,将控制CC模式(正规减速指令值)和TSD模式(末端楼层减速指令值)进行比较,轿厢8按照等级更低的模式在末端楼层进行减速平层。并且,在轿厢速度超过由TSD模式设定的超速检测等级的情况下,轿厢8被强制减速停止。

Claims (7)

1.一种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具有:
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
多个井道侧板,其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井道;
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其安装于所述轿厢,以非接触方式检测所述井道侧板;
其特征在于,该电梯装置还具有:
轿厢侧板,其安装于所述轿厢;
多个井道侧位置检测器,其沿上下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井道,以非接触方式检测所述轿厢侧板;以及
轿厢位置检测电路,其根据来自所述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和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的信号,检测所述轿厢的位置,
所述井道侧板包括:多个上部井道侧板,其设置在所述井道的上部末端楼层附近;以及多个下部井道侧板,其设置在所述井道的下部末端楼层附近,
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包括:多个上部井道侧位置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井道的上部末端楼层附近;以及多个下部井道侧位置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井道的下部末端楼层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井道侧板沿着与所述轿厢的升降方向平行的第1直线配置成1列,
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沿着与所述第1直线平行的第2直线配置成1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轿厢侧位置检测器检测到所述井道侧板时,所述轿厢位置检测电路判断为所述轿厢已进入上部末端楼层或下部末端楼层,并且在由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检测到所述轿厢侧板时,所述轿厢位置检测电路判断为所述轿厢已到达与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动作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在所述轿厢侧板被相邻的两个以上的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同时检测到的情况下,所述轿厢位置检测电路判断为所述轿厢已到达更接近末端楼层的动作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装置还具有控制所述轿厢的运行的电梯控制电路,
所述轿厢位置检测电路对来自所述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和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同步及编码处理,并按照所述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及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的输出逻辑,输出给所述电梯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装置还具有控制所述轿厢的运行的电梯控制电路,
所述轿厢位置检测电路根据来自所述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和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的顺序匹配性,检测所述轿厢侧位置检测器和所述井道侧位置检测器的故障,并将故障信息输出给所述电梯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装置还具有控制所述轿厢的运行的电梯控制电路,
来自所述轿厢侧位置检测器的输出信号被分支而分别输入到所述轿厢位置检测电路和所述电梯控制电路。
CN201180067979.9A 2011-06-09 2011-06-09 电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1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63243 WO2012169042A1 (ja) 2011-06-09 2011-06-09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893A CN103391893A (zh) 2013-11-13
CN103391893B true CN103391893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295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797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1893B (zh) 2011-06-09 2011-06-09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31489B2 (zh)
KR (1) KR101545800B1 (zh)
CN (1) CN103391893B (zh)
WO (1) WO20121690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8995B2 (ja) * 2013-01-23 2016-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WO2014184869A1 (ja) * 2013-05-14 2014-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715312B (zh) * 2014-11-26 2018-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JP6549065B2 (ja) * 2016-07-01 2019-07-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360833B1 (en) * 2017-02-10 2019-10-16 KONE Corporation A method, a safety control unit and an elevator system for defining absolute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an elevator car
JP6994791B1 (ja) 2021-02-03 2022-01-14 日本昇降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監視装置、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14A (zh) * 1993-12-28 1995-11-29 科恩股份公司 电梯轿厢位置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597001A (zh) * 2009-07-03 2009-12-09 江门市蒙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电梯平层位置的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5366B2 (zh) * 1974-10-23 1979-11-02
JPS57203674A (en) * 1981-06-05 1982-12-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etector for position of elevator
JP3373222B2 (ja) * 1992-04-14 2003-0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3478258B2 (ja) * 2000-08-29 2003-12-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JP4732578B2 (ja) 2000-11-29 2011-07-2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DE10156043B4 (de) * 2001-11-15 2006-03-02 Otis Elevator Co., Farmington Positionsermittlungsvorrichtung
JP4907097B2 (ja) * 2005-04-19 2012-03-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864468B2 (ja) * 2006-01-18 2012-02-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位置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14A (zh) * 1993-12-28 1995-11-29 科恩股份公司 电梯轿厢位置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597001A (zh) * 2009-07-03 2009-12-09 江门市蒙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电梯平层位置的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31489B2 (ja) 2014-11-26
WO2012169042A1 (ja) 2012-12-13
CN103391893A (zh) 2013-11-13
JPWO2012169042A1 (ja) 2015-02-23
KR101545800B1 (ko) 2015-08-19
KR20140009469A (ko)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1893B (zh) 电梯装置
US9708158B2 (en) Multi-car elevator using an exclusion zone and preventing inter-car collision
CN103429516B (zh) 多轿厢式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76474B (zh) 电梯的安全系统
CN105555697A (zh) 电梯装置
US10858218B2 (en) Elevator apparatus
CN103818794B (zh)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CN102869594A (zh) 电子安全电梯
CN103879853B (zh) 电子安全电梯
CN104860148B (zh) 电梯系统
CN103391894B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2530666A (zh) 电梯设备
CN105384037B (zh) 电梯轿厢编码定位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531305A (zh) 电梯的强制减速控制系统
EP2546182B1 (en) Suspension body supporting device for elevator
CN102725218A (zh) 设置有安全位置传感器的电梯
KR20120123124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CN107882384A (zh) 一种一机多板钢丝绳曳引装置
CN108529371B (zh) 电梯维护作业支援系统
CN104891296B (zh) 电梯设备及其控制装置
CN102530660A (zh) 电梯
CN109850714A (zh) 电梯
CN102015508B (zh) 电梯装置
JP2018070338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3903710U (zh)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