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7943A -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7943A
CN103377943A CN2012101338533A CN201210133853A CN103377943A CN 103377943 A CN103377943 A CN 103377943A CN 2012101338533 A CN2012101338533 A CN 2012101338533A CN 201210133853 A CN201210133853 A CN 201210133853A CN 103377943 A CN103377943 A CN 103377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manufacturing
semi
metal
substrate
ann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38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军
邓坚
赵超
钟汇才
李俊峰
陈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1338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79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7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7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在衬底上形成栅极堆叠结构;在栅极堆叠结构以及衬底上形成栅极保护层;执行非晶化离子注入,在栅极堆叠结构两侧的衬底中形成非晶硅区;在栅极堆叠结构以及非晶硅区上淀积金属层;执行退火,使得金属层与非晶硅区反应形成金属硅化物,作为器件的源漏区,同时注入的离子在金属硅化物与衬底之间形成分凝区,降低了肖特基势垒高度。依照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通过离子注入在衬底中形成非晶硅区,限制了金属扩散方向,抑制了金属硅化物的横向延伸,并进一步提高了器件的性能。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控制金属硅化物侧向延伸以及降低源漏接触电阻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IC集成度不断增大需要器件尺寸持续按比例缩小,然而电器工作电压有时维持不变,使得实际MOS器件内电场强度不断增大。高电场带来一系列可靠性问题,使得器件性能退化。例如,MOSFET源漏区之间的寄生串联电阻会使得等效工作电压下降,容易造成器件性能降低。 
一种能有效降低源漏电阻的器件结构是在衬底中利用自对准硅化工艺(SALICIDE)形成金属硅化物,通常为Ni、NiPt、NiCo、NiPtCo等镍基金属的相应硅化物。制造方法通常是在器件中栅极堆叠结构上和栅极侧墙两侧的衬底上溅射镍基金属,然后进行较低温度(例如450~550℃)的快速热退火,使得镍基金属与衬底中的硅反应形成具有较低薄膜电阻的镍基金属硅化物,并且以此直接作为器件的源漏区,从而有效降低源漏接触、寄生电阻。 
然而,由于镍基金属不仅位于衬底待形成源漏区的位置上还位于栅极侧墙和栅极堆叠上,以及在上述SALICIDE工艺期间执行快速热退火,上述镍基金属不仅与暴露出的衬底反应,而且还会有一部分扩散进入栅极侧墙下方,使得形成的镍基金属硅化物横向扩散、侵犯到栅极侧墙下方,甚至进入沟道区。而随着器件工艺发展到亚50nm节点,上述镍基金属硅化物的横向扩展将导致重大问题,例如增大了栅极泄漏电流、降低了器件可靠性、源漏区可能接合短路、栅极对于沟道区的控制减弱,最终造成器件失效。特别地,由于SOI顶Si层较薄,较少的Si含量可能使得金属硅化物横向扩散问题更严重。 
针对这种横向扩散问题,一种方案是采用两步退火法。具体地,在栅极堆叠结构和栅极侧墙两侧以及两侧的衬底上沉积镍基金属层, 执行温度较低的第一退火,例如约300℃,使得镍基金属层与衬底中Si反应形成富镍相的金属硅化物,由于该第一退火温度足够低,抑制了Ni基金属的扩散,使得反应形成的富镍相金属硅化物较少延展到栅极侧墙下方、更不会突入沟道区中。剥除未反应的镍基金属层之后,执行温度较高的第二退火,例如450~500℃,使得富镍相的金属硅化物转化为具有较低电阻的镍基金属硅化物。然而在上述方法中,由于镍基金属层剥除不完全而在栅极侧墙上有残留、或者是由于富镍相镍基金属硅化物中镍基金属含量较高,在第二退火时,仍然有少量的镍基金属硅化物会突入栅极侧墙下方,严重时甚至会进入沟道区乃至连通源漏区,造成器件性能下降或者失效。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难以完全抑制镍基金属硅化物的横向延伸,严重制约了器件性能的提高。 
发明内容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金属硅化物横向延伸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在衬底上形成栅极堆叠结构;在栅极堆叠结构以及衬底上形成栅极保护层;执行离子注入,在栅极堆叠结构两侧的衬底中形成非晶硅区;在栅极堆叠结构以及非晶硅区上形成金属层;执行退火,使得金属层与非晶硅区反应形成金属硅化物,作为器件的源漏区。 
其中,执行退火的同时,离子注入的离子在金属硅化物与衬底之间的界面处形成离子分凝区。 
其中,在执行离子注入之前或者之后,刻蚀栅极保护层形成栅极侧墙。 
对于NMOS而言,离子注入的离子包括As、P、Sb、AsH3、PH3及其组合;对于PMOS而言,离子注入的离子包括B、BF2、B2F4、Al、Ga、In及其组合。 
其中,非晶化离子注入的剂量为1E15~1E17cm-2,注入能量为5KeV~200KeV。 
其中,金属层为镍基金属层,包括Ni、Ni-Pt、Ni-Co、Ni-Pt-Co。其中,非Ni元素的总含量小于等于10%。 
其中,退火为两步退火,先执行第一退火使得金属层与非晶硅区反应形成富金属相硅化物,然后执行第二退火使得富金属相硅化物转变为金属硅化物。其中,第一退火温度低于第二退火温度。 
其中,金属硅化物包括NiSi、NiPtSi、NiCoSi、NiPtCoSi。 
依照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通过离子注入在衬底中形成非晶硅区,限制了金属扩散方向,抑制了金属硅化物的横向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器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中: 
图1至图5为依照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6为依照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示意性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征及其技术效果,公开了可有效抑制金属硅化物横向延伸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结构,本申请中所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上”、“下”等等可用于修饰各种器件结构或制造工序。这些修饰除非特别说明并非暗示所修饰器件结构或制造工序的空间、次序或层级关系。 
图1至图5为依照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剖面示意图。 
参照图6以及图1,形成基础MOSFET结构,也即在衬底1上形成栅极堆叠结构3,在栅极堆叠结构3以及两侧衬底1上形成栅极保护层4。 
提供衬底1,衬底1为含硅材质,例如体硅(Si)、绝缘体上硅(SOI)、SiGe、SiC、应变硅、硅纳米管等等。在衬底1中形成有源区隔离2,例如先刻蚀形成浅沟槽然后填充氧化硅等绝缘材质形成浅沟槽隔离(STI)2。 
在有源区内的衬底1上通过LPCVD、PECVD、HDPCVD、ALD、MBE、MOCVD、溅射等常规方法依次形成栅极绝缘层3A、栅极填充 层3B、栅极盖层3C并刻蚀形成栅极堆叠结构3。前栅工艺中,栅极堆叠结构3在后续工艺中得以保留,因此栅极绝缘层3A为氧化硅或高k材料,高k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物(例如SiN、AlN、TiN)、金属氧化物(主要为副族和镧系金属元素氧化物,例如Al2O3、Ta2O5、TiO2、ZnO、ZrO2、HfO2、CeO2、Y2O3)、钙钛矿相氧化物(例如PbZrxTi1-xO3(PZT)、BaxSr1-xTiO3(BST));栅极填充层3B包括掺杂多晶硅、金属、金属合金、以及金属氮化物,其中所述金属例如包括W、Cu、Mo、Ti、Al、Ta;栅极盖层3C例如为氮化硅,用于保护栅极堆叠结构。在后栅工艺中,栅极堆叠结构3为伪栅极堆叠结构,在形成源漏区之后需要刻蚀去除然后再填充,因此栅极绝缘层3A为氧化硅,栅极填充层3B为多晶硅、微晶硅、非晶硅,栅极盖层3C仍为氮化硅。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直接采用金属硅化物作为器件的源漏区,因此在形成栅极堆叠结构3之后,不必执行源漏注入以及掺杂剂激活退火的工序。 
之后,在栅极堆叠结构3上沉积绝缘介质,形成栅极保护层4,其材质例如为氮化硅、氮氧化硅、类金刚石无定形碳(DLC)、高应力金属氧化物(应力大于1GPa)及其组合。栅极保护层5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上述这些材料的叠层,例如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的ONO结构,或是氮化物与DLC的叠层结构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图1所示的形成基础结构的步骤中,栅极保护层4并不立即刻蚀形成栅极侧墙,而是仍有部分保留在衬底1以及STI2上。 
参照图6以及图2A、图2B、图3A、图3B,执行非晶化离子注入,在栅极堆叠结构3两侧的衬底1中形成无定形区或非晶硅区1A。非晶化离子注入为高剂量、高能量的离子注入,注入剂量例如1E15~1E17cm-2,注入能量例如5KeV~200KeV。对于NMOS而言,非晶化离子注入的注入离子包括As、P、Sb、AsH3、PH3及其组合。对于PMOS而言,非晶化离子注入的注入离子包括B、BF2、B2F4、Al、Ga、In及其组合。图2所示的离子注入产生了图3所示的非晶硅区1A。图2A以及图3A中显示的是刻蚀栅极保护层4形成栅极侧墙4A的示意图,也即在执行非晶化离子注入之前,刻蚀栅极保护层4形成栅极侧墙4A。图2B以及图3B显示的是不刻蚀栅极保护层4而是保留在衬底1以及STI2上的部分的示意图,也即在执行非晶化离子注入之后,再刻蚀栅 极保护层4形成栅极侧墙4A,如此可以通过选择栅极保护层5的材质和厚度来优化非晶化离子注入的深度和最终掺杂浓度。在图2以及图3中,由于栅极保护层4在栅极堆叠结构3侧面上高度要大于在衬底1上的厚度,非晶化离子注入难以抵达该较厚区域下方,因此最终形成的非晶硅区1A将位于未来的栅极侧墙4A的外侧(远离沟道方向),优选地,非晶硅区1A的近沟道区端面与栅极侧墙4A的外侧面齐平。 
参照图6以及图4,在整个器件上通过例如PECVD、MOCVD、溅射的常规方法沉积镍基金属层5,覆盖了STI2、非晶硅区1A。镍基金属层5用作稍后形成金属硅化物的前驱物,其材质为镍基金属,例如包括Ni、Ni-Pt、Ni-Co、Ni-Pt-Co,优选地其中非Ni元素(Pt和/或Co)总含量小于等于10%(摩尔比)。金属层5的厚度例如1~30nm。 
参照图6以及图5,执行退火,使得镍基金属层5与非晶硅区1A中的Si反应形成镍基金属硅化物6,作为器件的源漏区6。优选地,该硅化反应完全消耗了非晶硅区1A中的Si。形成的金属硅化物6包括NiSi、NiPtSi、NiCoSi、NiPtCoSi。退火可以是单独的快速退火,例如450~500℃下退火30s,一步形成镍基金属硅化物6。退火也可是两步退火,例如先在较低的250~300℃下执行第一退火1min形成富镍相金属硅化物,然后在较高的450~500℃下执行第二退火30s使得富镍相金属硅化物转化成较低电阻的镍基金属硅化物6。由于镍基金属在硅化退火过程中与非晶硅区1A中的Si反应速度要高于与晶体的衬底1中的Si反应速度,因此硅化反应将基本集中在沿非晶硅区1A的垂直方向上,而在非晶硅区1A以外的水平方向上基本没有金属扩散也不会形成金属硅化物,最终使得镍基金属硅化物6不会延伸到栅极侧墙4A的下方,更不会进入沟道区中,由此避免了源漏连通,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此外,在上述退火过程中,非晶硅区1A中保留的非晶化离子注入带来的掺杂离子也会受到退火驱动,从而聚集在镍基金属硅化物6与衬底1的界面处,形成离子分凝区7,该离子分凝区将有效降低镍基金属硅化物6与Si材质的衬底之间的肖特基势垒高度(SBH),从而在减小了接触电阻的同时还提高了驱动能力。 
之后,与传统的MOSFET工艺类似,形成后续器件结构。例如在整个器件上沉积形成低k材料的层间介质层、(后栅工艺中,还可包括去除伪栅极堆叠结构3,重新淀积高k材料、金属氮化物阻挡层、金 属功函数层、盖层的最终栅极堆叠结构)、刻蚀层间介质层形成源漏接触孔、在源漏接触孔中沉积金属及其氮化物形成接触塞。 
依照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通过离子注入在衬底中形成非晶硅区,限制了金属扩散方向,抑制了金属硅化物的横向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器件的性能。 
尽管已参照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无需脱离本发明范围而对器件结构做出各种合适的改变和等价方式。此外,由所公开的教导可做出许多可能适于特定情形或材料的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不在于限定在作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而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所公开的器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将包括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在衬底上形成栅极堆叠结构;
在栅极堆叠结构以及衬底上形成栅极保护层;
执行离子注入,在栅极堆叠结构两侧的衬底中形成非晶硅区;
在栅极堆叠结构以及非晶硅区上淀积金属层;
执行退火,使得金属层与非晶硅区反应形成金属硅化物,作为器件的源漏区。
2.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中,执行退火的同时,离子注入的离子在金属硅化物与衬底之间的界面处形成离子分凝区。
3.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中,在执行离子注入之前或者之后,刻蚀栅极保护层形成栅极侧墙。
4.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对于NMOS而言,离子注入的离子包括As、P、Sb、AsH3、PH3及其组合;对于PMOS而言,离子注入的离子包括B、BF2、B2F4、Al、Ga、In及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中,离子注入的剂量为1E15~1E17cm-2,注入能量为5KeV~200KeV。
6.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中,金属层为镍基金属层,包括Ni、Ni-Pt、Ni-Co、Ni-Pt-Co。
7.如权利要求5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中,非Ni元素的总含量小于等于10%。
8.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中,退火为两步退火,先执行第一退火使得金属层与非晶硅区反应形成富金属相硅化物,然后执行第二退火使得富金属相硅化物转变为金属硅化物。
9.如权利要求8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中,第一退火温度低于第二退火温度。
10.如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其中,金属硅化物包括NiSi、NiPtSi、NiCoSi、NiPtCoSi。
CN2012101338533A 2012-04-29 2012-04-29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33779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38533A CN103377943A (zh) 2012-04-29 2012-04-29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38533A CN103377943A (zh) 2012-04-29 2012-04-29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7943A true CN103377943A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6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38533A Pending CN103377943A (zh) 2012-04-29 2012-04-29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794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382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复旦大学 金属源漏接触、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1820A (zh) * 2017-01-10 2017-04-2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54063A (zh) * 2019-11-21 2020-02-28 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14857A (zh) * 2022-01-25 2022-03-01 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平面VDMOS中overlay偏差效应的解决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6491A1 (en) * 2001-11-20 2003-05-22 Kazuya Hizaw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metallic silicide layer
CN1716553A (zh) * 2004-06-02 2006-01-04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315196C (zh) * 2003-04-16 2007-05-0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肖特基势垒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US20090004788A1 (en) * 2002-07-08 2009-01-01 Raminda Udaya Madurawe Thin film transistor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6491A1 (en) * 2001-11-20 2003-05-22 Kazuya Hizaw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metallic silicide layer
US20090004788A1 (en) * 2002-07-08 2009-01-01 Raminda Udaya Madurawe Thin film transistor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CN1315196C (zh) * 2003-04-16 2007-05-0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肖特基势垒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716553A (zh) * 2004-06-02 2006-01-04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兴、黄如、刘晓彦: "《微电子学概论 第三版》", 28 February 2010, article "版权页" *
张兴、黄如、刘晓彦: "《微电子学概论 第三版》", 28 February 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1382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复旦大学 金属源漏接触、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1820A (zh) * 2017-01-10 2017-04-2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54063A (zh) * 2019-11-21 2020-02-28 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14857A (zh) * 2022-01-25 2022-03-01 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平面VDMOS中overlay偏差效应的解决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114857B (zh) * 2022-01-25 2022-05-10 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平面VDMOS中overlay偏差效应的解决方法、装置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7948B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CN102593000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00675B (zh) 低源漏接触电阻mosfets及其制造方法
US7723762B2 (en) Schottky barrier FinFET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8609484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high-K metal gate device
CN102983163B (zh) 低源漏接触电阻MOSFETs及其制造方法
US7683441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582934B2 (en) Isolation spacer for thin SOI devices
KR101482200B1 (ko) 트랜지스터에서의 개선된 실리사이드 형성과 결합되는 리세스된 드레인 및 소스 영역
CN103077887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11247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11079596A1 (zh) Mosfet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83105A (zh) 用于高-k金属栅极器件的自对准绝缘膜
CN103165457A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KR20120133652A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3377943A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CN103579314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4111479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93917B (zh) 热稳定性镍基硅化物源漏mosfets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77944B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CN102315268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24164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90549A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CN102737996A (zh) 一种制作晶体管和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2593173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