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0468A - 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0468A
CN103370468A CN2011800674719A CN201180067471A CN103370468A CN 103370468 A CN103370468 A CN 103370468A CN 2011800674719 A CN2011800674719 A CN 2011800674719A CN 201180067471 A CN201180067471 A CN 201180067471A CN 103370468 A CN103370468 A CN 103370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cord
pneumatic tire
tire
band
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74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0468B (zh
Inventor
小山祐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805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0260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078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1807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318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180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318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1808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318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1808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70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0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0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0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0007Reinforcements made of metallic elements, e.g. cords, yarns, filaments or fibres made from metal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opes or cables
    • D07B1/005Composite ropes, i.e. ropes built-up from fibrou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and metal wires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opes or cables
    • D07B1/06Ropes or cables built-up from metal wires, e.g. of section wires around a hemp core
    • D07B1/0606Reinforcing cords for rubber or plastic articles
    • D07B1/062Reinforcing cords for rubber or plastic articles the reinforcing cords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and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2009/0071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inforcements
    • B60C2009/0092Twist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7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belt cord
    • B60C2009/2077Diameters of the cords; Linear density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7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belt cord
    • B60C2009/2096Twist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9/2003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the belt cords
    • B60C9/2006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the belt cords consisting of steel cord plies only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201/00Ropes or cables
    • D07B2201/20Rope or cable components
    • D07B2201/2001Wires or filaments
    • D07B2201/2006Wires or filaments characterised by a value or range of the dimension given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201/00Ropes or cables
    • D07B2201/20Rope or cable components
    • D07B2201/2015Strands
    • D07B2201/2016Strand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ross-sectional shape
    • D07B2201/2018Strand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ross-sectional shape oval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201/00Ropes or cables
    • D07B2201/20Rope or cable components
    • D07B2201/2015Strands
    • D07B2201/2024Strands twisted
    • D07B2201/2025Strands twisted characterised by a value or range of the pitch parameter given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201/00Ropes or cables
    • D07B2201/20Rope or cable components
    • D07B2201/2015Strands
    • D07B2201/2024Strands twisted
    • D07B2201/2029Open winding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201/00Ropes or cables
    • D07B2201/20Rope or cable components
    • D07B2201/2047Cores
    • D07B2201/2051Cores characterised by a value or range of the dimension given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201/00Ropes or cables
    • D07B2201/20Rope or cable components
    • D07B2201/2047Cores
    • D07B2201/2052C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 D07B2201/2059C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comprising wires
    • D07B2201/206C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comprising wires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401/00Aspects related to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 D07B2401/20Aspects related to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related to ropes or cables
    • D07B2401/208Enabling filler penet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501/00Application field
    • D07B2501/20Application field related to ropes or cables
    • D07B2501/2046Tire 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和使用其的充气轮胎,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具有橡胶浸透性和生产性两者并且当应用于轮胎时允许减小轮胎的重量而不降低轮胎的强度。本发明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包括芯和捻合在所述芯的周围的六根外鞘丝,芯通过不将丝捻合地平行并列配置两根芯丝而形成。芯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c,外鞘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s,外鞘丝的加捻节距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p,使由下面的公式(I)表示的平均外鞘丝间隔D在25~80μm的范围内:D=[L-6ds{1﹢(L/p)2}1/2]/6(I),其中,L=(π﹢2)dc﹢πds。

Description

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以下也简称作“钢丝帘线”)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以下也简称作“轮胎”)。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实现橡胶浸透性(rubber penetration)和生产性两者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在应用于轮胎时,能减小轮胎的重量,而不损失轮胎的强度,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的充气轮胎。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实现重量减小而不降低耐久性和生产性的充气轮胎、在提高转向稳定性、耐久性和生产性的情况下实现重量减小的充气轮胎、具有优异生产性并且在与传统轮胎相比提高耐久性的情况下实现重量减小的充气轮胎以及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生产性并且实现重量减小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性能的重要性增强,减小使用钢丝帘线作为加强构件的橡胶制品或轮胎的重量的要求不断增加。为了减小轮胎的重量,有效的是减小带束的厚度。为了减小带束的厚度,有效的是将钢丝帘线的截面制成扁平形状并且使钢丝帘线的直径(短轴)小。
通常,当利用诸如加压辊等夹具将(1×N)结构的钢丝帘线制成扁平形状时,由于当将拉伸输入施加至钢丝帘线时出现初始伸长(initialelongation),因此降低加强构件的效果。因此,提案例如专利文献1-4描述的结构作为具有扁平形状而不损失钢丝帘线的拉伸刚性的帘线结构。在专利文献1描述的钢丝帘线中,在提案的技术中,采用2+6结构,并且通过在外鞘丝之间提供空间,橡胶浸透进丝之间。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钢丝帘线试图通过限定芯丝的直径和外鞘丝的直径来克服上述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3描述的钢丝帘线中,公开的技术通过限定芯丝的直径和外鞘丝的直径,改进橡胶浸透到钢丝帘线的浸透性。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技术通过采用6-10根钢丝的单捻结构或层捻结构,来保证橡胶浸透性。
特别地,在重载荷用轮胎中,存在轮胎的尺寸大型化的倾向,提高诸如转向稳定性或耐久性等各种性能的需求不断增大。通常,随着轮胎的尺寸变大,当轮胎充气至内压时,轮胎的直径增长变大,这显著影响轮胎的性能或耐久性。为此,在大轮胎中,通过使用沿大致轮胎周向(换言之,与轮胎赤道线平行地)配置的加强层来抑制轮胎的直径增长。
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通过使钢丝帘线束的短轴与钢丝帘线束的束宽之间具有预定的关系并且还使钢丝帘线束的束宽与束间隔满足预定的关系来作为改进这种重载荷用轮胎的技术,可在减小轮胎重量的情况下提高转向稳定性和耐久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580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204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6372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90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1733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4中,尽管核查了橡胶浸透性、即耐久性,但是未充分核查钢丝帘线的生产性。当外鞘丝之间生成过大空间时,外鞘丝不能均匀地分散在芯丝周围,这产生生产性差的问题。换言之,由于当钢丝帘线整体弯曲时各丝上的张力趋于不均一,丝的一部分有时会突出和飞出。由于当拉钢丝帘线丝时张力不均匀地分散在丝中,还存在韧性减小的问题。类似地,在专利文献5描述的充气轮胎中,尽管轮胎具有优异的转向稳定性或耐久性,但是未充分核查钢丝帘线的生产性。
由于轻型卡车用轮胎与乘用车用轮胎相比一般在高内压和高负荷的情况下使用,已经提案带束加强层由非金属帘线构成的各种结构。近来,期望进一步提高带束部的耐久性。
此外,特别地,期望建筑车辆用轮胎或重载荷用轮胎的重量减小并且同时提高抗剪切性,用于延长轮胎寿命的目的。这是因为,建筑车辆用轮胎具有如下问题:因建筑车辆被迫在碎石散乱的路面上行驶,趋于发生带束的剪切故障,归因于直接归因于剪切的轮胎故障或因水从切口处渗入而诱发钢丝帘线腐蚀的脱层故障,轮胎寿命减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其改进橡胶浸透性和生产性两者并且在应用于轮胎时,能减小轮胎的重量,而不损失轮胎的强度,本发明还涉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实现重量减小而不降低耐久性和生产性。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在提高转向稳定性、耐久性和生产性的情况下实现重量减小。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优异生产性并且在与传统轮胎相比提高耐久性的情况下实现重量减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生产性并且实现重量减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发明人锐意研究发现,可通过将构成结构为(2+6)的钢丝帘线的外鞘丝之间的间隔设定在预定范围内或者通过优化构成结构为(2+6)的钢丝帘线的外鞘丝之间的间隔以及帘线间隔来解决上述问题。
换言之,本发明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是如下的一种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其包括包括芯和捻合在所述芯的周围的六根外鞘丝,所述芯通过不将丝捻合地并列配置两根芯丝而形成,
其中,所述芯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c,所述外鞘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s,所述外鞘丝的加捻节距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p,使由下面的公式(I)表示的平均外鞘丝间隔D在25~80μm的范围内:
D=[L-6ds{1﹢(L/p)2}1/2]/6    (I)
其中,L=(π﹢2)dc﹢πds。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是如下的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一对胎圈部;一对胎侧部,其分别与两所述胎圈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相连;以及胎面部,其在两个所述胎侧部之间延伸,所述充气轮胎包括胎体和带束,所述胎体由在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地延伸的并且用于加强各部分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组成,所述带束由配置在所述胎体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带束层组成,
其中,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被用作所述带束层中的至少一个带束层的加强构件,所述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包括芯和捻合在所述芯的周围的六根外鞘丝,所述芯通过不将丝捻合地并列配置两根芯丝而形成,其中,所述芯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c,所述外鞘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s,所述外鞘丝的加捻节距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p,使由下面的公式(I)表示的平均外鞘丝间隔D在25~80μm的范围内:
D=[L-6ds{1﹢(L/p)2}1/2]/6    (I)
其中,L=(π﹢2)dc﹢πds。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其具有橡胶浸透性和生产性两者并且当应用于轮胎时能减小轮胎的重量而不损失轮胎的强度,还可提供一种使用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的充气轮胎,特别地,提供一种实现重量减小而不减小耐久性和生产性的充气轮胎,提供一种在提高转向稳定性、耐久性和生产性的情况下实现重量减小的充气轮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生产性并且在与传统轮胎相比提高耐久性的情况下实现重量减小的充气轮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生产性并且实现重量减小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的截面图。
图2是D小于25μm的钢丝帘线的截面图。
图3是D大于80μm的钢丝帘线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半侧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半侧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半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现在将对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的截面图。本发明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10由芯和六根外鞘丝2组成,芯通过不将丝捻合地并列配置两根芯丝1而形成,六根外鞘丝2在芯的周围捻合。使用二根芯丝1的原因是,如果使用三根以上的芯丝1,则难以不将丝实质捻合地并列配置丝。通过使用六根外鞘丝2,可有效确保橡胶侵入到需要确保耐久性的钢丝帘线10的中心部。当使用五根以下的外鞘丝时,尽管橡胶侵入性良好,但是外鞘丝分散性恶化,钢丝帘线的强度不够。另一方面,当使用七根以上的外鞘丝时,不能确保橡胶侵入的充足空间,耐久性降低。
这里,从钢丝帘线的截面观察,未加捻的芯丝为大体圆形,外鞘丝的截面形状根据加捻节距而改变。换言之,钢丝帘线具有如下特征:当加捻节距变大时,外鞘丝的截面接近圆形;当加捻节距变小时,外鞘丝的截面的椭圆度(扁率)变大。因此,在本发明中,重要的是,芯丝1的直径表示为dc(mm)、外鞘丝2的直径表示为ds(mm)和外鞘丝的加捻节距表示为p(mm),使由以下公式(I)表示的平均外鞘丝间隔D在25~80μm的范围内:
D=[L-6ds{1﹢(L/p)2}1/2]/6    (I)
(其中,L=(π﹢2)dc﹢πds)。通过采用满足上述公式(I)的芯丝1的直径dc、外鞘丝2的直径ds和外鞘丝的加捻节距p的组合,可充分地确保橡胶浸透到外鞘丝2的空间,同时,由于分散性良好,不生成过剩空间,可抑制钢丝帘线弯曲变形期间的丝突出或韧性下降。
当D小于25μm时,如例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使得橡胶不能侵入外鞘丝2的空间,当带束剪切破损时,水浸透并且传播,产生所谓的剪切脱层。另一方面,当D大于80μm时,例如如图3所示,由于外鞘丝2不能均一地分散在芯丝1的周围,生产性劣化,并且橡胶不能充分地浸透到外鞘丝集中的区域。这可使出现丝突起或韧性下降的可能性增大。适当地,D在30~70μm的范围内,更适当地在50~60μm的范围内。通过将D的值设定在该范围内,可最佳地实现橡胶浸透性和外鞘丝2的分散性之间的平衡。
在本发明中,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优选满足由下面的式(II)至(IV)所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以及
0.27≤ds≤0.43    (IV)。
换言之,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不同的组合是优选的,特别地,芯丝1的直径dc小于外鞘丝2的直径ds是优选的。与采用直径相同的芯丝和外鞘丝的组合的情况相比,这样可使所获得的扁平形状的钢丝帘线的短轴小。通过满足上述(III)和(IV),钢丝帘线可获得高韧性。适当地,0.23≤dc≤0.27,0.30≤ds≤0.35,更适当地,0.24≤dc≤0.26,0.32≤ds≤0.34。通过将芯丝的直径dc和外鞘丝的直径ds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在维持钢丝帘线的橡胶浸透性和韧性的情况下,可以以良好平衡实现轮胎重量减小。
此外,在本发明中,外鞘丝的加捻节距p优选在5~18mm的范围内。当外鞘丝的加捻节距小于5mm时,不能充分地确保外鞘丝的空间;另一方面,当外鞘丝的加捻节距大于18mm时,外鞘丝2的分散性趋于劣化,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外鞘丝的加捻节距p在5~18mm的范围内时,可有利地提高生产性。为了有利地获得上述效果,外鞘丝的加捻节距p优选在10~16mm的范围内。
此外,当使用本发明的钢丝帘线作为轮胎的带束的加强材料时,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90GPa以上。通过使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90GPa以上,充分发挥带束层的箍(hoop)效果,可有利地确保轮胎的形状保持性或转向稳定性。当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小于190GPa时,钢丝帘线在充气至内压期间可具有初始伸长,这在一些情况下劣化轮胎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钢丝帘线中,短轴优选为0.85~1.05mm的范围内。当使用本发明的钢丝帘线作为轮胎的带束的加强构件时,通过使钢丝帘线的短轴为1.05mm以下,可有效地使带束薄。当短轴为1.00mm以下时,重量减小效果变大,这是更优选的。然而,由于当短轴小于0.85mm时,钢丝量显著减小,在一些情况下,不能确保带束所需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所用的钢丝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任意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传统使用的材料即可。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是优选的。通过采用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可有利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当碳含量为1.5质量%以上时,展延性降低,耐疲劳性变差,这不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钢丝帘线的表面优选是镀层的。在帘线表面上镀层的成分没有特殊限制,适当地,是由铜锌组成的黄铜镀层,更适当地,铜含量为60质量%以上。这样,可提高钢丝和橡胶之间的附着性。
用作本发明的涂布橡胶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已知的橡胶。门尼粘度为50~110的材料是适当的。当门尼粘度小于50时,轮胎性能恶化;当门尼粘度高于110时,产生橡胶局部地未充分浸透在外鞘丝之间的区域。这里,门尼粘度是指根据JIS-K6300进行测量而获得的值。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涉及用作带束的加强构件的钢丝帘线的结构的改进,其中,对于至少一个带束层而言,本发明的钢丝帘线用作加强构件。这样,能够减小轮胎重量,而不损失轮胎的强度。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其他结构和材料没有任何特别限定,可适当地采用已知的结构和材料。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后述)的充气轮胎的半侧截面图。图4所示的轮胎具有:一对胎圈部11;一对胎侧部12,其分别与两胎圈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相连;以及胎面部13,其在两个胎侧部12之间延伸。图4所示的轮胎还包括:胎体14,其由在一对胎圈部11之间环状地延伸并且用于加强胎圈部11、胎侧部12和胎面部13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有两个)组成;以及带束15,其由配置在胎体14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带束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有四个)组成。
图示的胎体14由两个折返胎体帘布层构成,折返胎体帘布层由主体部和折返部构成,主体部在一对胎圈芯16之间环状地延伸,胎圈芯16均埋设在胎圈部11中,折返部绕各胎圈芯16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沿轮胎径向向外卷起。胎体14的帘布层的数目和结构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是轻质的并且具有优异耐久性,轮胎特别适合轻质卡车用轮胎和卡车或公共汽车用轮胎。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可使用通常空气或氧气分压改变的空气、或者如氮气等惰性气体作为填充轮胎用气体。
接着,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半侧截面图。图5所示的轮胎具有:一对胎圈部21;一对胎侧部22,其分别与两胎圈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相连;以及胎面部23,其在两个胎侧部22之间延伸。图5所示的轮胎还包括:胎体24,其由在一对胎圈部21之间环状地延伸并且用于加强胎圈部21、胎侧部22和胎面部23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有一个)组成;以及带束25,其由配置在胎体24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至少两层交叉带束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有四个)组成。
图示的胎体24由两个折返胎体帘布层构成,折返胎体帘布层由主体部和折返部构成,主体部在一对胎圈芯26之间环状地延伸,胎圈芯26均埋设在胎圈部21中,折返部绕各胎圈芯26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沿轮胎径向向外卷起。胎体24的帘布层的数目和结构不限于此。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作为交叉带束层的至少一层加强材料。通过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扁平钢丝帘线作为带束的加强材料,可实现轮胎的重量减小而不降低耐久性和生产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交叉带束中相邻的钢丝帘线的间隔为0.50mm~1.40mm。当钢丝帘线间隔小于0.50mm时,由发生在钢丝帘线的端部的龟裂的发展所引起的带束层的剥离、即所谓的带束端脱层(BES)显著恶化。另一方面,当钢丝帘线间隔大于1.40mm时,钢丝帘线的排列密度过小,不能获得轮胎的足够强度。优选地,钢丝帘线间隔在0.70mm~1.20mm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优选满足由下面的式(II)至(IV)所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以及
0.27≤ds≤0.43    (IV)。
换言之,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不同的组合是优选的,特别地,芯丝1的直径dc小于外鞘丝2的直径ds是优选的。与采用直径相同的芯丝和外鞘丝的组合的情况相比,这样可使所获得的扁平形状的钢丝帘线的短轴小。通过满足上述(III)和(IV),钢丝帘线可获得高韧性。适当地,0.23≤dc≤0.27,0.30≤ds≤0.35,更适当地,0.24≤dc≤0.26,0.32≤ds≤0.34。通过将芯丝的直径dc和外鞘丝的直径ds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在维持钢丝帘线的橡胶浸透性和韧性的情况下,可以以良好平衡实现轮胎重量减小。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带束层的厚度优选为1.30mm~1.65mm。当带束层的厚度小于1.30mm时,不能获得足够的耐久性,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带束层的厚度大于1.65mm时,可能不能获得轮胎重量减小效果,这不是优选的。从减小轮胎重量的角度看,带束层的厚度适当地为1.40mm~1.55mm。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p优选在5~18mm的范围内。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小于5mm时,不能充分地确保外鞘丝2的空间;另一方面,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大于18mm时,外鞘丝2的分散性趋于劣化,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p在5~18mm的范围内时,可有利地提高生产性。为了有利地获得上述效果,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p优选在10~16mm的范围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硫化成型后,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90GPa以上。通过使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90GPa以上,充分发挥带束层的箍效果,可有利地确保轮胎的形状保持性或转向稳定性。当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小于190GPa时,钢丝帘线在充气至内压期间可具有初始伸长,这在一些情况下劣化轮胎的形状。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钢丝帘线的短轴优选为0.85mm~1.05mm的范围内。通过使钢丝帘线的短轴为1.05mm以下,可有效地使带束薄。当短轴为1.00mm以下时,重量减小效果变大,这是更优选的。然而,由于当短轴小于0.85mm时,钢丝量显著减小,在一些情况下,不能确保带束所需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可以是只要带束具有至少两层交叉带束层的任意轮胎,交叉带束层的至少一层加强材料是由芯和六根外鞘丝组成的钢丝帘线,芯通过不将丝捻合地并列配置两根芯丝而形成,六根外鞘丝在芯的周围捻合,其中,平均外鞘丝间隔D满足上述关系,相邻钢丝帘线之间的间隔在0.50mm~1.40mm的范围内。带束层的数目和带束层的结构不特别地限制于此。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所用的钢丝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任意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传统使用的材料即可。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是优选的。通过采用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可有利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当碳含量为1.5质量%以上时,展延性降低,耐疲劳性变差,这不是优选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钢丝帘线的表面优选是镀层的。在帘线表面上镀层的成分没有特殊限制,适当地,是由铜锌组成的黄铜镀层,更适当地,铜含量为60质量%以上。这样,可提高钢丝和橡胶之间的附着性。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上述本发明的钢丝帘线的涂布橡胶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已知的橡胶。门尼粘度为50~110的材料是适当的。当门尼粘度小于50时,轮胎性能恶化;当门尼粘度高于110时,产生橡胶局部地未充分浸透在外鞘丝之间的区域。这里,门尼粘度是指根据JIS-K6300进行测量而获得的值。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是轻质的并且具有优异耐久性,轮胎特别适合轻质卡车用轮胎和卡车或公共汽车用轮胎。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使用通常空气或氧气分压改变的空气、或者如氮气等惰性气体作为填充轮胎用气体。
接着,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6所示的轮胎具有:一对胎圈部(未示出);一对胎侧部(未示出),其分别与两胎圈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相连;以及胎面部31,其在两个胎侧部之间延伸。图6所示的轮胎还包括:胎体32,其由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地延伸并且用于加强各部分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有一个)组成。
图示的胎体32由一个折返胎体帘布层构成,折返胎体帘布层由主体部和折返部构成,主体部在一对胎圈芯(未示出)之间环状地延伸,胎圈芯均埋设在胎圈部中,折返部绕各胎圈芯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沿轮胎径向向外卷起。胎体32的帘布层的数目和结构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包括位于胎体32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35,带束35具有至少一个周向带束层33和至少一个倾斜带束层34,周向带束层33是对沿轮胎赤道面延伸的钢丝帘线涂布橡胶而成,倾斜带束层34是对沿相对于轮胎赤道面倾斜的倾斜方向延伸的钢丝帘线涂布橡胶而成。通过提供至少一个周向带束层33,可抑制充气至内压时的直径增长,可保持轮胎的形状,还可提高转向稳定性。适当地,可使用周向带束层33作为最内层带束层。至少一个倾斜带束层34优选是交叉带束,其中带束被层叠成使得帘线夹着轮胎赤道面彼此交叉。通过配置周向带束层33和交叉带束层34,可进一步提高转向稳定性。
构成周向带束层33的钢丝帘线的初始伸长量优选在0.3%~3.0%的范围内。当钢丝帘线的初始伸长量小于0.3%时,当充气至内压时和直径增长期间,钢丝帘线完全拉伸,因此轮胎弯曲(buckle)并且不具有正常形状,这使得耐磨损性恶化。另一方面,当钢丝帘线应变的初始伸长量大于3.0%时,归因于内压的直径增大过大。这样,轮胎表面上的胎面橡胶处于拉伸状态,导致耐偏磨损性和耐剪切性恶化。初始伸长量在0.3%~3.0%的范围内的钢丝帘线的实施例包括波形或螺旋形钢丝帘线、开放捻合帘线和多跟丝宽松地捻合在一起的所谓的高伸长帘线。构成周向带束层33的钢丝帘线的帘线结构没有特别限制。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作为至少一个倾斜带束层34的钢丝帘线。通过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扁平钢丝帘线作为带束的加强材料,可实现轮胎的重量减小而不降低耐久性和生产性。
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优选满足由下面的式(II)至(IV)所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以及
0.27≤ds≤0.43    (IV)。
换言之,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不同的组合是优选的,特别地,芯丝1的直径dc小于外鞘丝2的直径ds是优选的。与采用直径相同的芯丝和外鞘丝的组合的情况相比,这样可使所获得的扁平形状的钢丝帘线的短轴小。通过满足上述(III)和(IV),钢丝帘线可获得高韧性。适当地,0.23≤dc≤0.27,0.30≤ds≤0.35,更适当地,0.24≤dc≤0.26,0.32≤ds≤0.34。通过将芯丝的直径dc和外鞘丝的直径ds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在维持钢丝帘线的橡胶浸透性和韧性的情况下,可以以良好平衡实现轮胎重量减小。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带束层的厚度优选为1.30mm~1.65mm。当带束层的厚度小于1.30mm时,不能获得足够的耐久性,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带束层的厚度大于1.65mm时,可能不能获得轮胎重量减小效果,这不是优选的。从减小轮胎重量的角度看,带束层的厚度适当地为1.40mm~1.55mm。
此外,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p优选在5~18mm的范围内。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小于5mm时,不能充分地确保外鞘丝2的空间;另一方面,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大于18mm时,外鞘丝2的分散性趋于劣化,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p在5~18mm的范围内时,可有利地提高生产性。为了有利地获得上述效果,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p优选在10~16mm的范围内。
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硫化成型后,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90GPa以上。通过使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90GPa以上,可提高带束层的面内刚性(轮胎接地面内的刚性),可有利地确保转向稳定性。当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小于190GPa时,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充分发挥带束的面内刚性,并且可能使转向稳定性劣化。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钢丝帘线的短轴优选为0.85mm~1.05mm的范围内。通过使钢丝帘线的短轴为1.05mm以下,可有效地使带束薄。当短轴为1.00mm以下时,重量减小效果变大,这是更优选的。然而,由于当短轴小于0.85mm时,钢丝量显著减小,在一些情况下,不能确保带束所需的强度。
此外,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相邻钢丝帘线之间的间隔优选在0.50mm~1.40mm的范围内。当钢丝帘线间隔小于0.50mm时,由发生在钢丝帘线的端部的龟裂的发展所引起的带束层的剥离、即所谓的带束端脱层可能显著恶化。另一方面,当钢丝帘线间隔大于1.40mm时,钢丝帘线的排列密度过小,在一些情况下不能获得轮胎的足够强度。优选地,钢丝帘线间隔在0.70mm~1.20mm的范围内。
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钢丝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任意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传统使用的材料即可。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是优选的。通过采用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可有利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当碳含量为1.5质量%以上时,展延性降低,耐疲劳性变差,这不是优选的。
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钢丝帘线的表面优选是镀层的。在帘线表面上镀层的成分没有特殊限制,适当地,是由铜锌组成的黄铜镀层,更适当地,铜含量为60质量%以上。这样,可提高钢丝和橡胶之间的附着性。
此外,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上述本发明的钢丝帘线的涂布橡胶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已知的橡胶。门尼粘度为50~110的材料是适当的。当门尼粘度小于50时,轮胎性能恶化;当门尼粘度高于110时,产生橡胶局部地未充分浸透在外鞘丝之间的区域。这里,门尼粘度是指根据JIS-K6300进行测量而获得的值。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是轻质的并且具有优异转向稳定向和耐久性,轮胎特别适合轻质卡车用轮胎和卡车或公共汽车用轮胎。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使用通常空气或氧气分压改变的空气、或者如氮气等惰性气体作为填充轮胎用气体。
接着,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
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半部截面图。图7所示的轮胎具有:一对胎圈部41;一对胎侧部42,其分别与两胎圈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相连;以及胎面部43,其在两个胎侧部42之间延伸。图7所示的轮胎还具有:胎体44,其由在一对胎圈部41之间环状地延伸并且用于加强胎圈部41、胎侧部42和胎面部43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有两个)组成;以及带束45,其由配置在胎体44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带束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有两个,即带束层45a、45b)组成,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带束层45a、45b的轮胎径向外侧还包括配置在带束层45a、45b的整个宽度上的盖层46和配置在带束的两端区域上的层叠层47。
图示的胎体44由两个折返胎体帘布层构成,折返胎体帘布层由主体部和折返部构成,主体部在一对胎圈芯48之间环状地延伸,胎圈芯48均埋设在胎圈部41中,折返部绕各胎圈芯48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沿轮胎径向向外卷起。胎体44的帘布层的数目和结构不限于此。带束45适当的是交叉带束,其中,带束被层叠成使得钢丝帘线夹着轮胎赤道面彼此交叉。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作为构成带束层的钢丝帘线。通过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扁平钢丝帘线作为带束的加强材料,可实现轮胎的重量减小而不降低耐久性和生产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优选满足由下面的式(II)至(IV)所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以及
0.27≤ds≤0.43    (IV)。
换言之,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不同的组合是优选的,特别地,芯丝1的直径dc小于外鞘丝2的直径ds是优选的。与采用直径相同的芯丝和外鞘丝的组合的情况相比,这样可使所获得的扁平形状的钢丝帘线的短轴小。通过满足上述(III)和(IV),钢丝帘线可获得高韧性。适当地,0.23≤dc≤0.27,0.30≤ds≤0.35,更适当地,0.24≤dc≤0.26,0.32≤ds≤0.34。通过将芯丝的直径dc和外鞘丝的直径ds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在维持钢丝帘线的橡胶浸透性和韧性的情况下,可以以良好平衡实现轮胎重量减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盖层46和/或层叠层47被配置为带束加强层(见图7),其中,盖层46由大体平行于轮胎周向配置的涂布橡胶的非金属帘线层构成,该盖层在带束层45a、45b的整个宽度上配置在带束层45a、45b的轮胎径向外侧,层叠层47由大体平行于轮胎周向配置的涂布橡胶的非金属帘线层构成,该层叠层配置在带束层45a、45b的两端区域。由于存在沿轮胎周向配置的带束加强层,因此轮胎可在高内压或高负荷下十分耐用。
例如由诸如尼龙或聚芳酰胺等聚酰胺、诸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酯、诸如人造丝、聚酮或维尼纶等有机纤维构成的加捻帘线可适当地用作非金属帘线。可组合考虑带束帘线的构成适当地确定排列密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带束层的厚度优选为1.30mm~1.65mm。当带束层的厚度小于1.30mm时,不能获得足够的耐久性,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带束层的厚度大于1.65mm时,可能不能获得轮胎重量减小效果,这不是优选的。从减小轮胎重量的角度看,带束层的厚度适当地为1.40mm~1.55mm。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p优选在18mm以下。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大于18mm时,外鞘丝2的分散性趋于劣化,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在18mm以下时,可更好地提高生产性。为了有利地获得上述效果,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优选在16mm以下。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小于1mm时,难以制造钢丝帘线,这不是优选的。
此外,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硫化成型后,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90GPa以上。这是因为,与乘用车用轮胎相比,轻载卡车用轮胎一般在高内压下使用,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地高。通过使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90GPa以上,可提高带束层的面内刚性(轮胎接触面内的刚性),可有利地提高带束耐久性。由于带束刚性提高,可减小施加到使用非金属帘线的带束加强层的拉伸负载,并且可防止以非金属帘线为起点的故障。另一方面,当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小于190GPa时,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充分发挥带束的面内刚性,并且可能使转向稳定性劣化。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钢丝帘线的短轴优选为0.85mm~1.05mm的范围内。通过使钢丝帘线的短轴为1.05mm以下,可有效地使带束薄。当短轴为1.00mm以下时,重量减小效果变大,这是更优选的。然而,由于当短轴小于0.85mm时,钢丝量显著减小,在一些情况下,不能确保带束所需的强度。
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相邻钢丝帘线之间的间隔优选在0.50mm~1.40mm的范围内。当钢丝帘线间隔小于0.50mm时,由发生在钢丝帘线的端部的龟裂的发展所引起的带束层的剥离、即所谓的带束端脱层可能显著恶化。优选地,钢丝帘线间隔在0.70mm~1.20mm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当钢丝帘线间隔大于1.40mm时,钢丝帘线的排列密度过小,在一些情况下不能获得轮胎的足够强度。
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钢丝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任意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传统使用的材料即可。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是优选的。通过采用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可有利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当碳含量为1.5质量%以上时,展延性降低,耐疲劳性变差,这不是优选的。
此外,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钢丝帘线的表面优选是镀层的。在帘线表面上镀层的成分没有特殊限制,适当地,是由铜锌组成的黄铜镀层,更适当地,铜含量为60质量%以上。这样,可提高钢丝和橡胶之间的附着性。
此外,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上述本发明的钢丝帘线的涂布橡胶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已知的橡胶。门尼粘度为50~110的材料是适当的。当门尼粘度小于50时,轮胎性能恶化;当门尼粘度高于110时,产生橡胶局部地未充分浸透在外鞘丝之间的区域。这里,门尼粘度是指根据JIS-K6300进行测量而获得的值。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是轻质的并且具有优异耐久性,轮胎特别适合轻质卡车用轮胎和卡车或公共汽车用轮胎。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使用通常空气或氧气分压改变的空气、或者如氮气等惰性气体作为填充轮胎用气体。
接着,将再次参照图4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上述)和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半侧截面图。图4所示的轮胎具有:一对胎圈部11;一对胎侧部12,其分别与两胎圈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相连;以及胎面部13,其在两个胎侧部12之间延伸。图4所示的轮胎还包括:胎体14,其由在一对胎圈部11之间环状地延伸并且用于加强胎圈部11、胎侧部12和胎面部13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有两个)组成;以及带束15,其由配置在胎体14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至少三个带束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有四个)组成。
图示的胎体14由两个折返胎体帘布层构成,折返胎体帘布层由主体部和折返部构成,主体部在一对胎圈芯16之间环状地延伸,胎圈芯16均埋设在胎圈部11中,折返部绕各胎圈芯16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向外侧沿轮胎径向向外卷起。胎体14的帘布层的数目和结构不限于此。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作为构成带束的最外带束层的钢丝帘线。通过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扁平钢丝帘线作为最外带束层的加强材料,可实现轮胎的重量减小而不降低耐久性和生产性。
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优选满足由下面的式(II)至(IV)所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以及
0.27≤ds≤0.43    (IV)。
换言之,芯丝1的直径dc和外鞘丝2的直径ds不同的组合是优选的,特别地,芯丝1的直径dc小于外鞘丝2的直径ds是优选的。与采用直径相同的芯丝和外鞘丝的组合的情况相比,这样可使所获得的扁平形状的钢丝帘线的短轴小。通过满足上述(III)和(IV),钢丝帘线可获得高韧性。适当地,0.23≤dc≤0.27,0.30≤ds≤0.35,更适当地,0.24≤dc≤0.26,0.32≤ds≤0.34。通过将芯丝的直径dc和外鞘丝的直径ds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在维持钢丝帘线的橡胶浸透性和韧性的情况下,可以以良好平衡实现轮胎重量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除最外带束层之外具有层叠成使帘线夹着轮胎赤道面彼此交叉的交叉带束层,构成交叉带束的钢丝帘线的帘线直径大于构成最外带束层的钢丝帘线的短轴的帘线直径。这样,可获得轮胎的足够强度。可适当地使用层捻钢丝帘线或复捻钢丝帘线作为构成交叉带束层的钢丝帘线。层捻钢丝帘线的实施例包括(2+8)的结构和(3+9+15)结构;复捻钢丝帘线的实施例包括7×(1+6)结构和7×(3+9+15)结构。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最外带束层的厚度优选为1.30mm~1.65mm。当最外带束层的厚度小于1.30mm时,可能不能获得足够的耐久性,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最外带束层的厚度大于1.65mm时,可能不能获得轮胎重量减小效果,这不是优选的。从减小轮胎重量的角度看,带束层的厚度适当地为1.40mm~1.55mm。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构成最外带束层的钢丝帘线的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优选在5~18mm的范围内。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小于5mm时,不能充分地确保外鞘丝2的空间;另一方面,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大于18mm时,外鞘丝2的分散性趋于劣化,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在5~18mm的范围内时,可更好地提高生产性。为了有利地获得上述效果,外鞘丝2的加捻节距优选在10~16mm的范围内。
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构成最外带束层的钢丝帘线的短轴优选为0.85mm~1.05mm的范围内。通过使钢丝帘线的短轴为1.05mm以下,可有效地使带束薄。当短轴为1.00mm以下时,重量减小效果变大,这是更优选的。然而,由于当短轴小于0.85mm时,钢丝量显著减小,在一些情况下,不能确保带束所需的强度。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最外带束层中的相邻钢丝帘线之间的间隔优选在0.50mm~1.80mm的范围内。当钢丝帘线间隔小于0.50mm时,由发生在钢丝帘线的端部的龟裂的发展所引起的带束层的剥离、即所谓的带束端脱层可能显著恶化。另一方面,当钢丝帘线间隔大于1.80mm时,钢丝帘线的排列密度过小,在一些情况下不能获得轮胎的足够强度。优选地,钢丝帘线间隔在0.70mm~1.50mm的范围内。
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钢丝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任意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传统使用的材料即可。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是优选的。通过采用碳含量为0.80质量%以上的高碳钢,可有利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当碳含量为1.5质量%以上时,展延性降低,耐疲劳性变差,这不是优选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钢丝帘线的表面优选是镀层的。在帘线表面上镀层的成分没有特殊限制,适当地,是由铜锌组成的黄铜镀层,更适当地,铜含量为60质量%以上。这样,可提高钢丝和橡胶之间的附着性。
此外,还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上述本发明的钢丝帘线的涂布橡胶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已知的橡胶。门尼粘度为50~110的材料是适当的。当门尼粘度小于50时,轮胎性能恶化;当门尼粘度高于110时,产生橡胶局部地未充分浸透在外鞘丝之间的区域。这里,门尼粘度是指根据JIS-K6300进行测量而获得的值。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是轻质的并且具有优异耐久性,轮胎特别适合轻质卡车用轮胎和卡车或公共汽车用轮胎以及建筑车辆用轮胎。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可使用通常空气或氧气分压改变的空气、或者如氮气等惰性气体作为填充轮胎用气体。
实施例
下文,将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1至1-9,比较例1-1至1-8和传统例1>
制造轮胎规格为11R22.5/14PR的如图4所示类型的轮胎。带束由四层带束层组成;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从轮胎径向内侧起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形成主交叉层;如表1-4所示的各钢丝帘线均作为加强构件被应用至轮胎。对于获得的试验轮胎,根据下述程序评价轮胎的橡胶浸透性、直径增长和带束重量。同时,还评价钢丝帘线的生产性。由下述程序计算从轮胎切出的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剖开实施例1-1至1-9,比较例1-1至1-8和传统例1的钢丝帘线并且从轮胎中取出钢丝帘线,然后去除附着在夹持部分的帘线表面的过剩橡胶,以利用帘线拉伸试验机执行拉伸试验。在该情况下,由视频拉伸测量仪测量拉伸应变。在测量中,标记之间的距离为100mm,拉伸试验速度为10mm/min。在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计算拉伸应变为0.1%的应力点与拉伸应变为0.5%的应力点的两点之间的斜率,并且计算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结果在表1-4中列出。使用公式π×(dc2×2﹢ds2×6)/4来计算应力计算中的帘线截面积。
<橡胶浸透性>
剖开实施例1-1至1-9,比较例1-1至1-8和传统例1的钢丝帘线并且从轮胎中取出钢丝帘线,然后用NaOH-10%的水溶液浸泡各钢丝帘线的一端,静止放置24小时,然后测量“剥离橡胶长度”。当橡胶浸透帘线内部时,橡胶不剥离。当剥离橡胶长度与传统例1的钢丝帘线的剥离橡胶长度相同或者比传统例1的钢丝帘线的剥离橡胶长度小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4中组合列出。
<直径增长>
各试验轮胎安装到规格为8.25英寸的轮辋上,然后当内压从50kPa充至700kPa时,测量带束中央部的直径增长量。当直径增长量比传统例1的带束的情况下的直径增长量更好地被抑制并且箍效果等于或好于传统例1的效果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4中组合列出。
<带束重量>
剖开各试验轮胎,并且将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主交叉层切成宽度方向长度100mm×周向长度500mm的尺寸,并且沿着在带束层之间(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之间,以及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之间)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橡胶切出,以测量重量。当切出部分的重量大体比传统例1的带束的重量轻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4中组合列出。
<帘线生产性>
对实施例1-1至1-9,比较例1-1至1-8和传统例1的各钢丝帘线施加弯曲变形,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是否出现丝突起。用夹钳切开钢丝帘线,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丝散开性(所谓的张散性)是否恶化。当评价为与传统例1相比未恶化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4中组合列出。
<实施例2-1至2-9、传统例2和比较例2-1至2-8>
制造轮胎规格为11R22.5/14PR的如图5所示类型的轮胎。带束由四层带束层组成;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从轮胎径向内侧起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形成主交叉层;如表5-7所示的各钢丝帘线均作为所有带束层的加强构件被应用至轮胎,钢丝帘线被配置成使得主轴方向与带束宽度方向一致。第一带束层至第四带束层相对于周向的带束层角度分别为﹢52°、﹢16°、-16°和-16°。对于获得的试验轮胎,根据下述程序评价轮胎的橡胶浸透性、耐久性、直径增长和带束重量。同时,还评价钢丝帘线的生产性。由下述程序评价从轮胎切出的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剖开实施例2-1至2-9、传统例2和比较例2-1至2-8的钢丝帘线并且从轮胎中取出钢丝帘线,然后去除附着在夹持部分的钢丝帘线表面的过剩橡胶,以利用帘线拉伸试验机执行拉伸试验。在该情况下,由视频拉伸测量仪测量拉伸应变。在测量中,标记之间的距离为100mm,拉伸试验速度为10mm/min。在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计算拉伸应变为0.1%的应力点与拉伸应变为0.5%的应力点的两点之间的斜率,并且计算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当获得的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比传统例2的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更好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5-7中列出。使用公式π×(dc2×2﹢ds2×6)/4来计算应力计算中的钢丝帘线截面积。
<橡胶浸透性>
剖开实施例2-1至2-9、传统例2和比较例2-1至2-8的钢丝帘线并且从轮胎中取出钢丝帘线,然后用NaOH-10%的水溶液浸泡各钢丝帘线的一端,静止放置24小时,然后测量“剥离橡胶长度”。当橡胶浸透帘线内部时,橡胶不剥离。当剥离橡胶长度与传统例2的钢丝帘线的剥离橡胶长度相同或者比传统例2的钢丝帘线的剥离橡胶长度小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5-7中组合列出。
<耐久性>
将所获得的轮胎安装到规格为8.25英寸的轮辋上,然后在轮胎充气至700kPa的内压条件下,加载26.7kN的负荷,间歇地施加13.4kN的横向力,以鼓的周向速度为60km/h进行耐久性鼓试验。在行驶24小时之后,测量带束端部的龟裂。当龟裂的长度与传统例2相同或小于传统例2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5-7中组合列出。
<直径增长>
各试验轮胎安装到规格为8.25英寸的轮辋上,然后当内压从50kPa充至700kPa时,测量带束中央部的直径增长量。当直径增长量比传统例2的带束的情况下的直径增长量更好地被抑制并且箍效果等于或好于传统例2的效果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5-7中组合列出。
<带束重量>
剖开各试验轮胎,并且将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主交叉层切成宽度方向长度100mm×周向长度500mm的尺寸,并且沿着在带束层之间(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之间,以及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之间)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橡胶切出,以测量重量。当切出部分的重量大体比传统例2的带束的重量轻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5-7中组合列出。
<帘线生产性>
对实施例2-1至2-9、传统例2和比较例2-1至2-8的钢丝帘线的各钢丝帘线施加弯曲变形,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是否出现丝突起。用夹钳切开钢丝帘线,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丝的散开性(所谓的张散性)是否恶化。当评价为与传统例2相比未恶化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5-7中组合列出。
<实施例3-1至3-9、比较例3-1至3-8和传统例3>
制造轮胎规格为445/50R22.5的如图6所示类型的轮胎。带束由四层带束层组成;如表8-10所示的钢丝帘线被用作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的加强构件。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从轮胎径向的内侧起的第三层和第四层)形成以±50°的角交叉的主交叉层,钢丝帘线被配置成使得主轴方向与带束宽度方向一致。初始伸长量为1.2%的波形式的钢丝帘线(3﹢9﹢15)的结构以平行于赤道面、22根/50mm的方式埋设在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中。对于获得的试验轮胎,根据下述程序评价轮胎的橡胶浸透性、转向稳定性和带束重量。同时,还评价钢丝帘线的生产性和钢丝帘线的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由下述程序评价从轮胎切出的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剖开构成实施例3-1至3-9、比较例3-1至3-8和传统例3的轮胎的交叉带束的钢丝帘线并且从轮胎中取出钢丝帘线,然后去除附着在夹持部分的钢丝帘线表面的过剩橡胶,以利用帘线拉伸试验机执行拉伸试验。在该情况下,由视频拉伸测量仪测量拉伸应变。在测量中,标记之间的距离为100mm,拉伸试验速度为10mm/min。在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计算拉伸应变为0.1%的应力点与拉伸应变为0.5%的应力点的两点之间的斜率,并且计算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当获得的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比传统例3的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更好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8-10中列出。使用公式π×(dc2×2﹢ds2×6)/4来计算应力计算中的帘线截面积。
<橡胶浸透性>
剖开构成实施例3-1至3-9、比较例3-1至3-8和传统例3的轮胎的交叉带束的钢丝帘线并且从轮胎中取出钢丝帘线,然后用NaOH-10%的水溶液浸泡各钢丝帘线的一端,静止放置24小时,然后测量“剥离橡胶长度”。当橡胶浸透帘线内部时,橡胶不剥离。当剥离橡胶长度与传统例3的钢丝帘线的剥离橡胶长度相同或者比传统例3的钢丝帘线的剥离橡胶长度小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8-10中组合列出。
<转向稳定性>
将各试验轮胎安装到规格为14英寸的轮辋上,然后当轮胎充气至760kPa的内压、加载41.7kN的负荷并且应用偏行角(slip angle)时,鼓试验机测量横向力。当横向力与传统例3的轮胎相同或好于传统例3的轮胎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8-10中组合列出。
<带束重量>
剖开各试验轮胎,并且将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主交叉层切成宽度方向长度100mm×周向长度500mm的尺寸,并且沿着在带束层之间(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之间,以及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之间)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橡胶切出,以测量重量。当切出部分的重量大体比传统例3的带束的重量轻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8-10中组合列出。
<帘线生产性>
对用作实施例3-1至3-9、比较例3-1至3-8和传统例3的各轮胎的交叉带束的各钢丝帘线施加弯曲变形,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是否出现丝突起。用夹钳切开钢丝帘线,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丝的散开性(所谓的张散性)是否恶化。当评价为与传统例3相比未恶化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8-10中组合列出。
<实施例4-1至4-13、比较例4-1至4-8和传统例4-1、4-2>
将下述表11-14所示的钢丝帘线和非金属帘线均应用到带束层和带束加强层,以制造规格为205/65R16的轮胎。带束由三层带束层组成;表11-14所示的钢丝帘线被用作所有带束层的加强材料。从轮胎径向内侧起,带束层角度为﹢50°、﹢20°和-20°。钢丝帘线被配置成使得主轴方向与带束宽度方向一致。对于带束加强层的加强帘线,使用1400dtex的双捻尼龙,帘线被配置成使得每50mm的端部数量为48根,且使得帘线平行于轮胎周向。对于获得的试验轮胎,根据下述程序评价轮胎的橡胶浸透性、高速耐久性试验、直径增长和带束重量。同时,还评价钢丝帘线的生产性和钢丝帘线的帘线拉伸弹性模量。由下述程序评价从轮胎切出的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剖开实施例4-1至4-13、比较例4-1至4-8和传统例4-1、4-2的钢丝帘线并且从轮胎中取出钢丝帘线,然后去除附着在夹持部分的钢丝帘线表面的过剩橡胶,以利用帘线拉伸试验机执行拉伸试验。在该情况下,由视频拉伸测量仪测量拉伸应变。在测量中,标记之间的距离为100mm,拉伸试验速度为10mm/min。在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上,计算拉伸应变为0.1%的应力点与拉伸应变为0.5%的应力点的两点之间的斜率,并且计算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结果在表11-14中列出。使用公式π×(dc2×2﹢ds2×6)/4来计算应力计算中的帘线截面积。
<橡胶浸透性>
剖开实施例4-1至4-13、比较例4-1至4-8和传统例4-1、4-2的钢丝帘线并且从轮胎中取出钢丝帘线,然后用NaOH-10%的水溶液浸泡各钢丝帘线的一端,静止放置24小时,然后测量“剥离橡胶长度”。当橡胶浸透帘线内部时,橡胶不剥离。当剥离橡胶长度与传统例4-1、4-2的钢丝帘线的剥离橡胶长度相同或者比传统例4-1、4-2的钢丝帘线的剥离橡胶长度小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1-14中组合列出。
<高速耐久性>
将所获得的轮胎安装到规格为6J的轮辋上,然后,轮胎充气至600kPa的内压、加载8.9kN的负荷、每30分钟速度增加8km/h,进行高速耐久性鼓试验。测量出现以带束部为起点的故障的时间,将该时间与传统例4-1、4-2的轮胎相比较来进行评价。当时间等于或长于传统例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1-14中组合列出。
<直径增长>
各试验轮胎安装到规格为6J的轮辋上,然后当内压从50kPa充至600kPa时,测量带束中央部的直径增长量。当直径增长量比传统例4-1、4-2的带束的情况下的直径增长量更好地被抑制并且箍效果等于或好于传统例4-1、4-2的效果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1-14中组合列出。
<带束重量>
剖开各试验轮胎,并且将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交叉层切成宽度方向长度100mm×周向长度500mm的尺寸,并且沿着在带束层之间(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之间,以及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之间)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橡胶切出,以测量重量。当切出部分的重量大体比传统例4-1、4-2的带束的重量轻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1-14中组合列出。
<帘线生产性>
对实施例4-1至4-13、比较例4-1至4-8和传统例4-1、4-2的钢丝帘线的各钢丝帘线施加弯曲变形,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是否出现丝突起。用夹钳切开钢丝帘线,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丝的散开性(所谓的张散性)是否恶化。当评价为与传统例4-1、4-2相比未恶化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1-14中组合列出。
<实施例5-1至5-6、比较例5-1至5-4和传统例5-1>
制造轮胎规格为12.00R20的如图4所示类型的轮胎。带束由四层带束层组成;采用表15和16所示的钢丝帘线作为最外带束层的加强材料。钢丝帘线被配置成使得主轴方向与带束宽度方向一致。带束角度设定为相对于轮胎周向成﹢18°。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从轮胎径向的内侧起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形成以±18°的角交叉的主交叉层;加强材料的钢丝帘线的帘线结构为3﹢9﹢15×0.23﹢0.23,排列密度为21根/50mm。第一带束层的钢丝帘线的帘线结构为1﹢6×0.34,带束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50°,排列密度为18根/50mm。对于获得的试验轮胎,根据下述程序评价轮胎的橡胶浸透性、耐剪切性和带束重量。同时,还根据下述程序评价实施例5-1至5-6、比较例5-1至5-4和传统例5-1的钢丝帘线的生产性。
<耐剪切性>
将所获得的轮胎安装到规格为8.50英寸的轮辋上,然后将轮胎充气至700kPa的内压。将轮胎装配到车辆上,通过使车辆在大体凹凸路面上行驶一定的时间直到胎面部完全磨损为止来进行实地试验。在实地试验之后,剖开轮胎,测量带束部上的切口的数量以及从切口起的腐蚀传播性。当切口的数量以及腐蚀传播性与传统例5-1相同或好于传统例5-1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5-16中组合列出。
<带束重量>
剖开各试验轮胎,并且将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最外层切成宽度方向长度100mm×周向长度500mm的尺寸,并且沿着在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之间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以及第四带束层和胎面胶之间的交界处切出,以测量重量。当切出部分的重量大体比传统例5-1的带束的重量轻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5-16中组合列出。
<帘线生产性>
对实施例5-1至5-6、比较例5-1至5-4和传统例5-1的钢丝帘线的各钢丝帘线施加弯曲变形,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是否出现丝突起。用夹钳切开钢丝帘线,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丝的散开性(所谓的张散性)是否恶化。当评价为与传统例5-1相比未恶化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5-16中组合列出。
<实施例5-7至5-13、比较例5-5至5-8和传统例5-2>
制造轮胎规格为12.00R35的如图4所示类型的轮胎。带束由三层带束层组成;采用表17和18所示的钢丝帘线作为最外带束层的加强材料。钢丝帘线被配置成使得主轴方向与带束宽度方向一致,带束的角度设定为相对于轮胎周向成﹢22°。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从轮胎径向的内侧起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形成以±22°角交叉的主交叉层;加强材料的钢丝帘线的帘线结构为7×(1﹢6)×0.21,排列密度为17根/50mm。对于获得的试验轮胎,根据下述程序评价轮胎的橡胶浸透性、耐剪切性和带束重量。同时,还根据下述程序评价实施例5-7至5-13、比较例5-5至5-8和传统例5-2的钢丝帘线的生产性。
<耐剪切性>
将所获得的轮胎安装到规格为15.00英寸的轮辋上,然后将轮胎充气至500kPa的内压。将轮胎装配到车辆上,通过使车辆在大体凹凸路面上行驶一定的时间直到胎面部完全磨损为止来进行实地试验。在实地试验之后,剖开轮胎,测量带束部上的切口的数量以及从切口起的腐蚀传播性。当切口的数量以及腐蚀传播性与传统例5-2相同或好于传统例5-2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7-18中组合列出。
<带束重量>
剖开各试验轮胎,并且将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的最外层切成宽度方向长度100mm×周向长度500mm的尺寸,并且沿着在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之间的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以及第三带束层和胎面胶之间的交界处切出,以测量重量。当切出部分的重量大体比传统例5-2的带束的重量轻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7-18中组合列出。
<帘线生产性>
对实施例5-7至5-13、比较例5-5至5-8和传统例5-2的各钢丝帘线施加弯曲变形,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是否出现丝突起。用夹钳切开钢丝帘线,以通过视觉观察评价丝的散开性(所谓的张散性)是否恶化。当评价为与传统例5-2相比未恶化时,评价指定为“○”;反之,评价指定为“×”。结果在表17-18中组合列出。
【表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2】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3】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35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4】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36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5】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37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6】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38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7】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39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8】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0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9】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1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10】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2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11】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3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12】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4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13】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5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14】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61
※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
【表15】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71
【表16】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81
【表17】
Figure BDA0000366006020000491
【表18】
从上述表1-4看出,本发明的钢丝帘线具有橡胶浸透性和生产性两者。发现应用本发明的钢丝帘线的轮胎具有优异的强度。
从上述表5-7确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实现重量减小而不降低耐久性和生产性。
此外,从上述表8-10确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在提高转向稳定性、耐久性和生产性的同时实现重量减小。
此外,从上述表11-14确认,与传统轮胎相比在提高耐久性的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有优异的生产性并且实现重量减小。
从上述表15-18确认,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生产性并且实现重量减小。
附图标记说明
1  芯丝
2  外鞘丝
10 钢丝帘线
11 胎圈部
12 胎侧部
13 胎面部
14 胎体
15 带束
16 胎圈芯
21 胎圈部
22 胎侧部
23 胎面部
24 胎体
25 带束
26 胎圈芯
31 胎面部
32 胎体
33 周向带束层
34 倾斜带束层
35 带束
41 胎圈部
42 胎侧部
43 胎面部
44 胎体
45a、45b 带束层
46盖层
47层叠层
48胎圈芯

Claims (32)

1.一种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其包括芯和捻合在所述芯的周围的六根外鞘丝,所述芯通过不将丝捻合地并列配置两根芯丝而形成,
其中,所述芯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c,所述外鞘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s,所述外鞘丝的加捻节距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p,使由下面的公式(I)表示的平均外鞘丝间隔D在25~80μm的范围内:
D=[L-6ds{1﹢(L/p)2}1/2]/6    (I)
其中,L=(π﹢2)dc﹢πd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dc和所述ds满足由下面的公式(II)-(IV)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
0.27≤ds≤0.43    (I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丝的加捻节距p在5~18m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其特征在于,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90GPa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其特征在于,短轴在0.85~1.05mm的范围内。
6.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一对胎圈部;一对胎侧部,其分别与两所述胎圈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相连;以及胎面部,其在两个所述胎侧部之间延伸,所述充气轮胎包括胎体和带束,所述胎体由在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地延伸的并且用于加强各部分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组成,所述带束由配置在所述胎体的胎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至少一个带束层组成,
其中,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被用作所述带束层中的至少一个带束层的加强构件,所述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包括芯和捻合在所述芯的周围的六根外鞘丝,所述芯通过不将丝捻合地并列配置两根芯丝而形成,其中,所述芯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c,所述外鞘丝的直径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ds,所述外鞘丝的加捻节距表示为以mm为单位的p,使由下面的公式(I)表示的平均外鞘丝间隔D在25~80μm的范围内:
D=[L-6ds{1﹢(L/p)2}1/2]/6    (I)
其中,L=(π﹢2)dc﹢πd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具有至少两层交叉带束层,所述交叉带束层的至少一层的加强材料是所述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以及
相邻的所述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之间的间隔在0.50mm~1.40m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dc和所述ds满足由下面的公式(II)-(IV)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
0.27≤ds≤0.43    (IV)。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的厚度在1.30mm~1.65mm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丝的加捻节距p在5~18mm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90GPa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帘线的短轴在0.85mm~1.05mm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具有至少一个周向带束层和至少一个倾斜带束层,所述周向带束层是对沿轮胎赤道面延伸的钢丝帘线涂布橡胶而成,所述倾斜带束层是对相对于所述轮胎赤道面倾斜的倾斜方向上延伸的钢丝帘线涂布橡胶而成,以及
所述倾斜带束层的钢丝帘线是所述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dc和所述ds满足由下面的公式(II)-(IV)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
0.27≤ds≤0.43    (IV)。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的厚度在1.30mm~1.65mm的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丝的加捻节距p在5~18mm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90GPa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帘线的短轴在0.85mm~1.05mm的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倾斜带束层中相邻的钢丝帘线之间的间隔在0.50mm~1.40mm的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带束层的钢丝帘线是所述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
其中,盖层和/或层叠层被配置为带束加强层,所述盖层由大体平行于轮胎周向配置的涂布橡胶的非金属帘线层组成,该盖层在所述带束层的整个宽度上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外侧,所述层叠层由大体平行于轮胎周向配置的涂布橡胶的非金属帘线层构成,该层叠层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两端区域。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dc和所述ds满足由下面的公式(II)-(IV)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
0.27≤ds≤0.43    (IV)。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的厚度在1.30mm~1.65mm的范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丝的加捻节距在18mm以下。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从轮胎切出的涂布橡胶的钢丝帘线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90GPa以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帘线的短轴在0.85mm~1.05mm的范围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束层中相邻的钢丝帘线之间的间隔在0.50mm~1.40mm的范围内。
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具有至少三层带束层,构成所述带束的最外带束层的钢丝帘线是所述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
其中,所述带束具有交叉带束层,所述交叉带束层以使得帘线夹着轮胎赤道面彼此交叉的方式层叠,构成所述交叉带束层的钢丝帘线的帘线直径比构成所述最外带束层的钢丝帘线的短轴大。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dc和所述ds满足由下面的公式(II)-(IV)表示的关系:
dc<ds    (II)
0.20≤dc≤0.32    (III),
0.27≤ds≤0.43    (IV)。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交叉带束层的钢丝帘线是复捻钢丝帘线。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最外带束层的钢丝帘线的外鞘丝的加捻节距在5~18mm的范围内。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最外带束层的钢丝帘线的短轴在0.85mm~1.05mm的范围内。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外带束层中相邻的钢丝帘线之间的间隔在0.50mm~1.80mm的范围内。
CN201180067471.9A 2010-12-16 2011-12-14 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Active CN103370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0551 2010-12-16
JP2010280551A JP5602609B2 (ja) 2010-12-16 2010-12-16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007882A JP5718070B2 (ja) 2011-01-18 2011-01-18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007882 2011-01-18
JP2011-031868 2011-02-17
JP2011-031869 2011-02-17
JP2011-031870 2011-02-17
JP2011031870A JP5718087B2 (ja) 2011-02-17 2011-02-17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031868A JP5718085B2 (ja) 2011-02-17 2011-02-17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031869A JP5718086B2 (ja) 2011-02-17 2011-02-17 空気入りタイヤ
PCT/JP2011/078925 WO2012081624A1 (ja) 2010-12-16 2011-12-14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0468A true CN103370468A (zh) 2013-10-23
CN103370468B CN103370468B (zh) 2015-09-02

Family

ID=4624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7471.9A Active CN103370468B (zh) 2010-12-16 2011-12-14 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68787B2 (zh)
EP (1) EP2653608B1 (zh)
CN (1) CN103370468B (zh)
BR (1) BR112013015146A2 (zh)
RU (1) RU2570190C2 (zh)
WO (1) WO201208162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5790A (zh) * 2014-10-01 2017-05-2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用于增强橡胶物品的钢帘线及使用该钢帘线的充气轮胎
CN108588331A (zh) * 2018-05-29 2018-09-28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喂线机组合压线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97588A (zh) * 2017-11-17 2019-05-24 贝卡尔特公司 用于橡胶强化的钢帘线
CN110546324A (zh) * 2017-04-28 2019-12-0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物品增强用钢丝帘线及其制造方法和轮胎
CN111386202A (zh) * 2017-11-24 2020-07-0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乘用车辆的轮胎
CN111684127A (zh) * 2017-12-19 2020-09-18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极低、低和中等的模量的双层多线股帘线
CN113330149A (zh) * 2019-01-24 2021-08-3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8810A (zh) * 2014-06-18 2016-06-08 贝卡尔特公司 用于加强充气轮胎的钢丝帘线
JP6689747B2 (ja) * 2014-07-28 2020-04-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
RU2671112C1 (ru) * 2017-12-06 2018-10-29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 Торговл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Грузовая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радиального тип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6987A (en) * 1988-07-27 1993-07-13 Toyo Tire & Rubber Company Limited Radial ti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s including a rubber reinforcing layer between belt and tread
JPH06128883A (ja) * 1992-10-19 1994-05-10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タイヤ用スチールコード
JPH09158066A (ja) * 1995-12-14 1997-06-17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および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5120491A (ja) * 2003-10-14 2005-05-12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およびタイヤ
JP2007063724A (ja) * 2005-09-01 2007-03-15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
CN101272922A (zh) * 2005-09-27 2008-09-2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子午线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35587A (ja) * 1986-11-25 1988-09-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879574B2 (ja) 1989-07-25 1999-04-05 旭産業株式会社 竪型スクリューコンベア
JP3032540B2 (ja) * 1989-12-28 2000-04-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荒地走行重車両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4100702A (ja) 1990-08-16 1992-04-0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524413A (ja) * 1991-07-25 1993-02-02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FR2725730A1 (fr) * 1994-10-12 1996-04-19 Michelin & Cie Fil en acier inoxydable pour renforcer le sommet des enveloppes de pneumatiques
JPH09156314A (ja) * 1995-12-08 1997-06-17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大型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1181168A (ja) * 1997-09-01 1999-03-26 Bridgestone Metalpha Kk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ルコ−ド及び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DE69909561T2 (de) 1998-06-16 2004-06-09 Bridgestone Corp. Stahlseile zur Verstärkung von Gummiartikeln
JP2000008281A (ja) * 1998-06-16 2000-01-11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
KR100385400B1 (ko) * 2001-04-11 2003-05-23 주식회사 효성 승용차용 래디얼 타이어
FR2870264B1 (fr) 2004-05-12 2006-07-14 Michelin Soc Tech Cable metallique pour pneumatique
JP2008254671A (ja) 2007-04-06 2008-10-23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EP2388372B1 (en) 2008-12-22 2013-09-1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Steel cord for reinforcement of rubber article and pneumatic tire using same
JP5403733B2 (ja) 2009-01-27 2014-01-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6987A (en) * 1988-07-27 1993-07-13 Toyo Tire & Rubber Company Limited Radial tire for heavy load vehicles including a rubber reinforcing layer between belt and tread
JPH06128883A (ja) * 1992-10-19 1994-05-10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タイヤ用スチールコード
JPH09158066A (ja) * 1995-12-14 1997-06-17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および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5120491A (ja) * 2003-10-14 2005-05-12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およびタイヤ
JP2007063724A (ja) * 2005-09-01 2007-03-15 Bridgestone Corp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
CN101272922A (zh) * 2005-09-27 2008-09-2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子午线轮胎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05991B2 (en) 2014-10-01 2018-10-2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Steel cord for reinforcing rubber article, and pneumatic tire using same
CN106715790A (zh) * 2014-10-01 2017-05-2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用于增强橡胶物品的钢帘线及使用该钢帘线的充气轮胎
US11220136B2 (en) 2017-04-28 2022-01-1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Steel cord for reinforcing rubber articl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tire
CN110546324B (zh) * 2017-04-28 2022-02-1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物品增强用钢丝帘线及其制造方法和轮胎
CN110546324A (zh) * 2017-04-28 2019-12-0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物品增强用钢丝帘线及其制造方法和轮胎
CN109797588A (zh) * 2017-11-17 2019-05-24 贝卡尔特公司 用于橡胶强化的钢帘线
CN109797588B (zh) * 2017-11-17 2023-03-24 贝卡尔特公司 用于橡胶强化的钢帘线
CN111386202A (zh) * 2017-11-24 2020-07-0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乘用车辆的轮胎
CN111386202B (zh) * 2017-11-24 2022-04-05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乘用车辆的轮胎
CN111684127A (zh) * 2017-12-19 2020-09-18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极低、低和中等的模量的双层多线股帘线
CN108588331A (zh) * 2018-05-29 2018-09-28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喂线机组合压线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330149A (zh) * 2019-01-24 2021-08-3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CN113330149B (zh) * 2019-01-24 2023-08-15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子午线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53608A4 (en) 2015-07-29
US9168787B2 (en) 2015-10-27
CN103370468B (zh) 2015-09-02
RU2570190C2 (ru) 2015-12-10
WO2012081624A1 (ja) 2012-06-21
EP2653608B1 (en) 2017-05-10
RU2013132757A (ru) 2015-01-27
EP2653608A1 (en) 2013-10-23
US20130248074A1 (en) 2013-09-26
BR112013015146A2 (pt) 2016-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0468B (zh) 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及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JP5799594B2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29437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442908B (zh) 用于增强橡胶物品的钢帘线以及使用该钢帘线的充气子午线轮胎
JP520069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256809A (zh) 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圆周增强元件层的胎冠增强件的重型车辆轮胎
US20020011296A1 (en) Pneumatic tire
US20130206308A1 (en) Pneumatic tire
JP651695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926053B2 (en) Pneumatic tire variable elasticity modules metallic band cord
JP571808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941046A (zh) 充气轮胎
US7438104B2 (en) Radial tire
JP521316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723804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089725A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0301121B1 (ko) 타이어용 단일 필라멘트 코드 및 이를 사용한 래디얼 타이어
JP2007314012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6838613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16759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964495B2 (ja) ゴムとスチ−ル補強材との複合体、及びこれをベルト部に使用した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6809548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6849703B2 (ja) タイヤ
JP2009062655A (ja) 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8295102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