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9186A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框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框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9186A
CN103369186A CN2013101141892A CN201310114189A CN103369186A CN 103369186 A CN103369186 A CN 103369186A CN 2013101141892 A CN2013101141892 A CN 2013101141892A CN 201310114189 A CN201310114189 A CN 201310114189A CN 103369186 A CN103369186 A CN 103369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space
insertion groove
light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41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9186B (zh
Inventor
小林英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9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9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7Connection or assembly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02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28Moulds with mould parts forming holes in or through the moulded article, e.g. for bearing c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3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 H04N1/031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the photodetectors having a one-to-one and optically positiv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canned picture elements, e.g. linear contact sensors
    • H04N1/0318Integral pick-up heads, i.e. self-contained heads whose basic elements are a light-source, a lens array and a photodetector array which are supported by a single-piec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75Light guides, optic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487Manufacturing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2201/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 H04N2201/03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deleted
    • H04N2201/03104Integral pick-up heads, i.e. self-contained heads whose basic elements are a light source, a lens and a photodetector supported by a single-piece frame
    • H04N2201/03108Components of integral heads
    • H04N2201/03125Light guide upstream of the scanned pictur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2201/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 H04N2201/03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deleted
    • H04N2201/03104Integral pick-up heads, i.e. self-contained heads whose basic elements are a light source, a lens and a photodetector supported by a single-piece frame
    • H04N2201/03108Components of integral heads
    • H04N2201/03141Photodetector l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2201/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 H04N2201/03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deleted deleted
    • H04N2201/03104Integral pick-up heads, i.e. self-contained heads whose basic elements are a light source, a lens and a photodetector supported by a single-piece frame
    • H04N2201/03108Components of integral heads
    • H04N2201/03145Photo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组装无需粘接剂等附着固定单元、分解容易且实现了再循环性的提高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框体的制造方法。被插入斜槽(22)中的导光件(31)俯视与嵌合插入与斜槽(22)并排设置的凹槽(23)中的透镜单元(4)部分重叠地配置,从而通过导光件(31)限制透镜单元(4)从凹槽(23)脱离而将透镜单元(4)保持为嵌合插入状态,所以无需为了将导光件(31)以及透镜单元(4)在框架(2)的预定位置固定配置而使用粘接剂等附着固定单元,由于不使用粘接剂地组装CIS模块(1),能够提供废弃时分解容易且实现了再循环性的提高的CIS模块(1)。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框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来自于读取的对象物的反射光进行成像而形成正立等倍像的成像光学元件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图像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金融终端装置等中,将接触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模块(下面简称为“CIS模块”)用作图像读取装置。该CIS模块具备:对读取的对象物进行照明的照明单元;形成读取的对象物的正立等倍像的成像光学元件;和读取由成像光学元件成像的正立等倍像的传感器,来自于由照明单元照明的所述对象物的反射光通过成像光学元件聚光而在传感器上形成正立等倍像。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包括丙烯酸树脂等的透明部件的棒状的导光体被收置在壳体内而分别固定配置在设置于框体的顶面左右的凹部中,在设置在框体的导光体之间的贯通孔中固定配置有透镜阵列(成像光学元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4145271号公报(第0018~0024段、图1等)
但是,以往,导光体以及成像光学元件通过粘接剂附着固定于框体等保持单元的预定位置,所以在废弃图像读取装置时,难以从保持单元卸下导光体以及成像光学元件而进行分解(拆卸),从再循环性的观点出发,要求技术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组装中无需粘接剂等附着固定单元、分解容易且实现了再循环性的提高的图像读取装置,并提供该图像读取装置所具有的框体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照明单元,其具有将来自于光源的光向读取对象物导光的棒状的导光体、对所述对象物进行照明;成像光学元件,其与所述导光体并排设置,具有设置有多个透镜面按与所述导光体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列的入射面的透镜阵列,对入射到所述入射面的来自于所述对象物的反射光进行聚光而在传感器上形成正立等倍像;和保持所述导光体以及所述成像光学元件的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元具备:插入所述导光体的插入槽;和与所述插入槽并排设置的凹槽,所述成像光学元件嵌合插入该凹槽中,插入所述插入槽的所述导光体俯视与嵌合插入所述凹槽的所述成像光学元件部分重叠地配置,通过所述导光体限制所述成像光学元件从所述凹槽脱离而将所述成像光学元件保持为嵌合插入状态。
在这样构成的发明中,插入插入槽中的导光体俯视与嵌合插入与插入槽并排设置的凹槽中的成像光学元件部分重叠地配置,从而通过导光体限制成像光学元件从凹槽脱离来将成像光学元件保持为嵌合插入状态,所以为了将导光体以及成像光学元件在预定位置固定配置而无需粘接剂等附着固定单元,由于不用粘接剂地进行组装,能够提供废弃时分解容易且能实现再循环性的提高的图像读取装置。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保持单元具备:框架部件;和将所述框架部件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分隔部件,所述插入槽以及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第1空间侧,在所述凹槽的底面形成有连通到所述第2空间而使得从所述成像光学元件出射的光通过的缝隙,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2空间配置在与所述缝隙相对的位置。
如果这样构成,通过在将框架部件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分隔部件的第1空间侧形成插入槽以及凹槽、在插入槽中插入导光体并在凹槽中嵌合插入成像光学元件,使得导光体以及成像光学元件配置在第1空间。而且,在凹槽的底面形成连通于第2空间而使得从成像光学元件出射的光通过的缝隙,传感器在第2空间配置在与缝隙相对的位置,所以能够通过成像光学元件对来自于读取对象物的反射光进行聚光并经由缝隙在传感器上形成正立等倍像。另外,配置导光体的第1空间和配置传感器的第2空间由分隔部件隔离开,所以导光体的光不会泄漏到第2空间,能够防止发生从导光体泄漏的光向传感器入射所导致的噪声。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照明单元还具有安装有所述光源的光源用基板,通过从所述插入槽的一端侧插入所述导光体、使其抵接于所述光源用基板的所述光源的安装面而按压以由所述光源用基板防止其一端侧脱落,限制所述导光体从所述插入槽脱离而将所述导光体保持为插入状态。
如果这样,则从插入槽的一端侧插入的导光体的一端侧,以由光源用基板防止其脱离的方式抵接于光源用基板的光源的安装面并被按压,所以光源的光从导光体的一端侧可靠地入射该导光体,并且由光源用基板限制导光体从插入槽向长度方向脱离而使得导光体被保持为插入状态,所以即使不分别设置光源和防止导光体从插入槽脱离的部件也可以,所以能够实现构成装置的部件的简化。
另外,也可以为,在所述插入槽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对所述导光体向从所述插入槽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单元。
如果这样,则在导光体向插入槽的插入状态下,导光体由施力单元向从插入槽向长度方向脱离的方向施力,所以通过施力单元的施力将导光体的一端侧按压于光源用基板的光源的安装面并紧密附着,能够实现将光源的光入射导光体的入射效率的提高。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框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框体是图像读取装置所具有的框体,该图像读取装置通过导光体对来自于光源的光进行导光而照射读取对象物,通过传感器来读取通过成像光学元件对来自于所述对象物的反射光进行聚光而形成的正立等倍像,该框体中,在将框架部件的内部空间分隔成配置所述导光体以及所述成像光学元件的第1空间和配置所述传感器的第2空间而配设的分隔部件的所述第1空间侧即一方侧,形成插入槽和与该插入槽并排设置的凹槽,在所述插入槽中插入所述导光体,在所述凹槽中嵌合插入所述成像光学元件,以保持所述导光体以及所述成像光学元件,该框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形成所述分隔部件的一方侧的第1金属模和形成所述分隔部件的另一侧的第2金属模相对配置而形成成形空间,在所述成形空间按列状配置多个插入槽形成用模的步骤;和在所述成形空间中流入成为所述分隔部件的材料的液体并使其固化的步骤,在所述第1金属模中,按列状突出设置具有形成所述插入槽的底面的一部分的第1底面形成面的多个第1模,并且突出设置与所述第1模并排设置的形成所述凹槽的第2模,所述各插入槽形成用模有:形成所述插入槽的底面的剩余的一部分的第2底面形成面;和按压面形成面,其与该第2底面形成面相对配置,形成用于将插入所述插入槽的所述导光体按压于所述底面的按压面,在所述成形空间内交替地紧密附着地配置所述各第1模以及所述各插入槽形成用模。
在这样构成的发明中,将形成分隔部件的第1空间侧即一方侧的第1金属模和形成分隔部件的另一侧的第2金属模相对配置而形成成形空间,在该成形空间按列状配置多个插入槽形成用模,其中,该分隔部件配设为,将框架部件的内部空间分隔成配置导光体以及成像光学元件的第1空间和配置传感器的第2空间。接着,通过在成形空间中流入成为分隔部件的材料的液体并使其固化,制造图像读取装置的框体。
在第1金属模中,按列状突出设置具有形成插入槽的底面的一部分的第1底面形成面的多个第1模,并且与第1模并排设置地突出设置形成凹槽的第2模,各插入槽形成用模具有:形成插入槽的底面的剩余的一部分的第2底面形成面;和按压面形成面,其与该第2底面形成面相对配置,形成用于将插入插入槽中的导光体按压于底面的按压面,在成形空间内将各第1模以及各插入槽形成用模交替地紧密附着地配置,从而形成插入槽的底面的形成模,在分隔部件的一方侧形成具有底面以及按压面的插入槽,并且形成与插入槽并排设置的凹槽。因此,通过插入槽形成用模来形成插入槽的按压面,但是与在第2金属模中突出设置具有形成按压面的按压面形成面的模以形成所述按压面时不同,在将插入槽形成用模从成形物中拔出时所形成的孔,不会连通于通过第2金属模形成的分隔部件的另一侧,所以能够在第1空间与第2空间可靠地隔离开的状态下,制造在分隔部件的一侧形成有插入槽以及凹槽的框体。另外,插入地配置在制造出的框体的插入槽中的导光体的光,不会泄漏到配置传感器的第2空间,所以能够防止发生从导光体泄漏的光向传感器入射所导致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即CIS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处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3是图1的B-B线处的截面立体图。
图4是表示CIS模块所具有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CIS模块所具有的导光件的立体图。
图6是CIS模块的要部(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CIS模块的里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基于导光件的原稿的照明状态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比较例中的原稿的照明状态的图。
图10是用于成形框架的金属模的立体图。
图11是与图2所示的框架的截面相当的位置的金属模的剖视图。
图12是与图3所示的框架的截面相当的位置的金属模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金属模与按压部件形成用模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CIS模块(图像读取装置);2…框架(框体、保持单元);21a…框架部件;21b…中间部件(分隔部件);22…斜槽(插入槽);23…凹槽;24…缝隙;25…按压部件(插入槽);3…照明单元;31…导光件(导光体);32…LED基板(光源用基板);4…透镜单元(成像光学元件);5…传感器;201…上部金属模(第1金属模);201a…第1模;201b…第2模;211…第1底面形成面;202…下部金属模(第2金属模);203…按压部件形成用模(插入槽形成用模);213…第2底面形成面;223…按压面形成面;G…成形空间;R…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即CIS模块,参照图1~图7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图像读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即CIS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线处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图3是图1的B-B线处的截面立体图。图4是表示CIS模块所具有的框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CIS模块所具有的导光件的立体图。图6是CIS模块的要部放大图,图7是CIS模块的里面图。
CIS模块1(与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相当)是将在原稿玻璃GL上载置的原稿OB作为读取对象物而对印刷在原稿OB上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装置,在原稿玻璃GL的紧下方配置。CIS模块1具有延伸得比X方向上的原稿OB的读取范围长的长方体状的框架2(与本发明的“框体”、“保持单元”相当),照明单元3、透镜单元4(与本发明的“成像光学元件”相当)、传感器5和印刷电路基板6被保持于框架2地配置在框架2内。
框架2具有框架部件21a以及中间部件21b(与本发明的“分隔部件”相当),框架部件21a的内部空间由中间部件21b划分为用于配置照明单元3(导光件31)以及透镜单元4的上方空间(与本发明的“第1空间”相当)和用于配置设置有传感器5以及照明单元3的LED基板32的印刷电路基板6的下方空间(与本发明的“第2空间”相当)而分隔开。另外,在中间部件21b的上方空间侧,沿X方向延伸设置有用于插入地配置照明单元3所具有的导光件31的斜槽22和与斜槽22并排设置的用于嵌合插入地配置透镜单元4的凹槽23。在凹槽23的底面,沿X方向延伸设置有用于供从透镜单元4出射并在X方向上具有预定读取宽度的光通过的缝隙24,通过缝隙24连通框架2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
在斜槽22的底面的上方,用于从上方按压在斜槽22中配置的导光件31的多个按压部件25在X方向上按预定间隔设置于框架2。各按压部件25分别从沿斜槽22相邻的框架2的侧壁(框架部件21a)向内侧突出地与该框架2一体地形成。另外,将在按压部件25的底面侧配置的导光件31按压于斜槽22的底面的按压面,形成为与按压对象即导光件31的上侧的外周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
另外,从斜槽22的一端侧(朝向图1的纸面的跟前侧)被插入该斜槽22的导光件31,俯视与嵌合插入凹槽23中的透镜单元4沿X方向部分重叠地配置。另外,在导光件31由按压部件25从上方按压的状态下,导光件31的出射面31b的下侧的沿着长度方向(X方向)倒角后的部分沿X方向抵接于嵌合插入凹槽23中的状态的透镜单元4的壳体41的左上部的沿长度方向(X方向)倒角后的部分。而且,透镜单元4,通过由按压部件25按压的导光件31向凹槽23内按压,由此限制透镜单元4从凹槽23向箭头Z的朝向的相反方向脱离,使得透镜单元4保持为被嵌合插入该凹槽23内的状态。
此外,按压部件25的按压面的形状形成为与按压对象即导光件31的上侧的外周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所以在透镜单元4嵌合插入凹槽23中且导光件31插入斜槽22中的状态下,通过按压部件25限制导光件31向导光件31对斜槽22插入的插入方向(X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即限制从斜槽22脱离。另外,在框架2的侧壁(框架部件21a)的与各按压部件25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通过各按压部件的下方而与斜槽22连通的矩形状的孔25a。该孔25a如参照图10~图13在后面说明地那样,是通过倾斜地配置用于在框架2的上方空间形成斜槽22以及按压部件25的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而形成的。如上所述,由斜槽22以及按压部件25构成本发明的“插入槽”。
照明单元3以在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6的LED基板32(与本发明的“光源用基板”相当)上设置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省略图示)为光源,具有将LED的光向在原稿玻璃GL上载置的原稿OB导光的导光件31(与本发明的“导光体”相当),对原稿OB进行照明。此外,在图2中,LED基板32的上端部分的形状由虚线表示,从而其一部分省略图示。
导光件31由丙烯酸树脂和/或玻璃等透明部件形成,具有与CIS模块1的读取范围大致相同的长度,通过插入在中间部件21b的顶面设置的斜槽22中而沿X方向配设。另外,导光件31具有:形成有对从一端侧的端面(朝向图2的纸面的跟前侧)入射于导光件31内的LED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结构的反射面31a;和将由反射面31a反射的光朝向原稿OB出射的出射面31b。而且,反射面31a以及出射面32b分别在导光件31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而隔着透明部件相对配置。而且,导光件3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出射面31b的宽度形成得比反射面31a窄。
另外,导光件3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具有从反射面31a侧朝向出射面31b侧前端变细的六边形状,导光件31的与透镜单元4相对的部分沿出射面31b按长度方向倒角。而且,导光件31的倒角后的部分沿X方向与透镜单元4的同样地倒角后的部分接触地配置,从而出射面31b相对于透镜单元4接近配置。如图5所示,照明单元3还具有覆盖导光件31的除出射面31b外的外周面的遮光膜33,在遮光膜33的与导光件31(透明部件)相接的面形成有使光散射的散射面。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遮光膜33的厚度形成为约125μm。另外,图5中,覆盖在反射面31a上的遮光膜33的一部分省略图示。
另外,如图6以及图7所示,通过将导光件31从朝向纸面的跟前侧的一端侧以出射面31b朝向透镜单元4侧的方式插入沿X方向在框架2的中间部件21b的顶面形成的斜槽22中,在导光件31的跟前侧的端面的位置形成用于插入LED基板32的插入空间SP。而且,如图1以及图2所示,设置有LED基板32的印刷电路基板6,配设在框架2的下方空间中的预定位置,通过将LED基板32从下方侧插入插入空间SP,从而LED基板32的顶端侧的端面抵接于按压部件25的按压面而定位,在LED基板32设置的LED与导光件3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即跟前侧的端面相对配置。
如果来自于LED的照明光从导光件31的一端侧入射,则该照明光朝向导光件31的另一端侧在导光件31内传播,并且由反射面31a散射。由反射面31a散射了的照明光在导光件31内由外周面(遮光膜33)全反射而朝向出射面31b聚光。接着,聚光了的照明光从出射面31b朝向原稿玻璃GL出射、以聚光了的状态照射原稿玻璃GL上的原稿OB。这样,沿X方向延伸的带状的照明光照射原稿OB、由原稿OB反射。
此外,在与从LED被入射照明光的导光件31的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所抵接的框架2(框架部件21a)的内壁面,设置有由海绵和/或橡胶、弹簧等弹性部件形成的施力单元(省略图示)。导光件31由施力单元向从斜槽22滑出(脱离)的方向(与X箭头的朝向相反的方向)施力而抵接于在LED基板32设置的LED。从下方插入插入空间SP的LED基板32,在由受弹性部件施力的导光件31按压的方向上,抵接于与设置有施力单元的内壁面相对的框架2的内壁面而定位。因此,与LED基板32的LED的安装面抵接的导光件31的一端侧,由LED基板32按压以防脱,从而限制导光件31从斜槽22脱离,保持导光件31对斜槽22的插入状态,所以导光件31在斜槽22内在施力单元与LED基板32之间正确地定位而固定。
即,从斜槽22的一端侧插入的导光件31的一端侧,抵接于LED基板32的LED的安装面而被按压以由LED基板32防止其脱离,所以能够从导光件31的一端侧将LED的光可靠地入射于导光件31,并且导光件31从斜槽22的脱离受到LED基板32限制而导光件31保持插入状态,所以即使不分别设置LED和防止导光件31从斜槽22脱离的部件也可以,因此能够实现构成CIS模块1的部件的简单化。
另外,在导光件31向斜槽22插入的插入状态下,导光件31由施力单元向从斜槽22脱离的方向施力,所以通过施力单元的施力将导光件31的一端侧按压于LED基板32的LED的安装面而紧密附着,所以能够实现将LED的光入射导光件31的入射效率的提高。
另外,配置照明单元3的框架2的上方空间和配置传感器5(印刷电路基板6)的下方空间由中间部件21b分隔,所以照明单元3的光不会向下方空间泄漏,能够防止从照明单元3泄漏的光向传感器5入射导致的噪声发生。
在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的照射位置的正下方位置,沿X方向设置有上述的凹槽23,透镜单元4通过嵌合插入凹槽23中与导光件31并排设置。透镜单元4具有:设置有多个透镜的光轴相互平行、各透镜面沿与导光件31的长度方向相同的X方向排列的入射面的透镜阵列(省略图示);和收置透镜阵列的壳体41,将入射于入射面的来自于原稿OB的反射光聚光而在传感器5上形成原稿OB的正立等倍像。
透镜阵列按与CIS模块1的读取范围大致相同的长度沿X方向延伸设置,由相对于照明光有光透过性的树脂和/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一体成形。另外,在透镜阵列的入射侧的壳体41,沿X方向形成有在与各透镜分别相对应的位置穿通设置的多个贯通孔(省略图示),从原稿OB入射的反射光的入射方向由各贯通孔限制。另外,在透镜阵列的出射侧的壳体41,沿X方向形成有在与各透镜分别相对应的位置穿通设置的多个贯通孔(省略图示),从透镜阵列出射的出射光的出射方向由各贯通孔限制。
即,在透镜阵列的入射侧以及出射侧,分别沿X方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壳体41,作为相对于透镜阵列的孔径部件发挥作用,防止杂散光向传感器5入射。此外,在设置于框架2的中间部件21b的凹槽23的底面沿X方向形成的缝隙24,在构成透镜阵列的各透镜的出射侧的各光轴沿X方向排列的位置形成,缝隙24与各透镜的出射侧的各光轴在X方向上的宽度相比稍微要宽。而且,入射于透镜单元4的反射光,通过缝隙24聚光于在与该缝隙24相对的位置配置的传感器5上,在该传感器5上形成正立等倍像。
壳体41的与导光件31相对的部分沿X方向倒角,如上所述,导光件31的倒角了的部分抵接于该倒角部分而朝向凹槽23内按压壳体41,从而透镜单元4(壳体41)固定在框架2的凹槽23内。
如图2所示,传感器5沿X方向安装于搭载有LED基板32的印刷电路基板6,读取原稿OB的正立等倍像并输出与该正立等倍像相关联的信号。
以上那样构成的CIS模块1如下这样组装。即,如图6以及图7所示,首先,将透镜单元4嵌合插入在框架2的上方空间侧设置的凹槽23中,将导光件31插入斜槽22内。接着,如图1以及图2所示,通过以使LED基板32从下方侧插入插入空间SP的方式在框架2的下方空间的预定位置配置印刷电路基板6,完成CIS模块1的组装。
接下来,参照图8(a)、(b)就导光件31与透镜单元4的配置关系的一例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说明基于导光件的原稿的照明状态的图,(a)示出导光件以及透镜单元的配置关系,(b)示出原稿的照明状态。另外,在图8(b)中,Y方向上的原点O的位置与和X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透镜单元4的光轴CL的位置相当,Y(+)方向表示透镜单元侧,Y(-)方向表示导光件侧,原点O侧表示通过LED入射照明光的导光件31的端面侧。另外,图8(b)示出通过基于サイバネットシステム株式会社制造的照明解析软件“Light Tools”的模拟导出的光轴CL的位置的X方向上的亮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件3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反射面31a的宽度设定为2mm、出射面31b的宽度设定为0.8mm、反射面31a距出射面31b的距离设定为4mm。另外,原稿玻璃GL由折射率n为1.51的材质形成,所以如果导光件31的出射面31b的法线与原稿玻璃GL所成的角度为γ,则入射于原稿玻璃GL而折射了的光的行进方向与原稿玻璃GL所成的角度δ为sinδ=(sinγ)/1.51。
因此,如果将透镜单元4的上端面距原稿玻璃GL的底面的距离设为d1、将原稿玻璃GL的厚度设为d,则为了使从导光件31出射的光照射原稿玻璃GL的顶面与透镜单元4的光轴CL的交点,导光件3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出射面31b的中心距透镜单元4的光轴CL的距离L能够如下表达:
L=d1/tan(γ)+d/tan(δ)。
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透镜单元4的上端面距原稿玻璃GL的底面的距离d1设定为0.66mm、原稿玻璃GL的厚度d设定为2.8mm,所以如果将例如导光件31的出射面31b的法线与原稿玻璃GL所成的角度γ设为40度,则出射面31b的中心距透镜单元4的光轴CL的距离L变为约2.4mm。因此,在上述的条件中,如果以使出射面31b的中心与光轴CL之间的距离变为2.4mm地配置导光件31以及透镜单元4,则通过从出射面31b出射的照明光,适当地沿X方向按带状对原稿OB的光轴CL的位置进行照明。
另外,如图8(a)所示,构成为,框架2的侧壁、按压部件25的顶面和透镜单元4的壳体41的形成有贯通孔的上端面配置于大致相同的平面S,导光件31配置为不超过平面S向原稿玻璃GL突出。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对导光件31实施倒角以使其与出射面31b的角度α变为100度~140度,对透镜单元4实施倒角以使其与上端面的角度β变为100度~140度。因此,以使距离L变为2.4mm以内地将导光件31以及透镜单元4的入射面接近配置,并且配置导光件31以及透镜单元4以使上述的导光件31的倒角角度α、透镜单元4的倒角角度β、光线的入射角度γ的关系满足:
α+β+γ=270度,
从而从导光件31的出射面31b出射的光按带状照射原稿玻璃GL的顶面与透镜单元4的光轴CL相交的部分。
即,如图8(b)所示,在照射中心微小地靠导光件31侧的状态下,对原稿玻璃GL的顶面与透镜单元4的光轴CL相交的部分,按带状以19.2%的光利用效率适当地照射从导光件31的出射面31b出射的光。
比较例
接下来,参照图9(a)、(b)就比较例进行说明。图9是用于说明比较例中的原稿的照明状态的图,(a)示出导光件以及透镜单元的配置关系,(b)示出原稿的照明状态。如图9(a)所示,在比较例中,导光件131以及透镜单元104分别都没有在外周面实施上述那样的倒角,各自与长度方向(X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为矩形状。另外,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导光件131的出射面31b的宽度形成为与反射面31a相同的宽度。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的例子相同,所以通过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在该比较例中,分别不对导光件131以及透镜单元104实施倒角,无法将导光件131以及透镜单元104接近配置。而且,入射于导光件131的LED的照明光不朝向出射面31b聚光。因此,如图9(b)所示,成为照射中心大幅靠导光件131侧的状态,原稿玻璃GL的顶面与透镜单元4的光轴CL相交的部分成为基本不由从导光件131的出射面31b出射的光照明的状态。
另外,如图9(b)中虚线所示,为了使原稿玻璃GL的顶面与透镜单元4的光轴CL相交的部分由从导光件131的出射面31b出射的光照明,必须将导光件131大幅超过平面S地配置在上方,但是因为原稿玻璃GL配置在CIS模块1的紧上方,所以事实上不能在图9(b)中的虚线的位置配置导光件131。
框架的成形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2以及图3和图10~图13就框架的成形方法(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用于成形框架的金属模的立体图、图11是与图2所示的框架的截面相当的位置的金属模的截面图、图12是与图3所示的框架的截面相当的位置的金属模的截面图。另外,图13是用于说明金属模与按压部件形成用模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也是图11以及图12的C-C线处的与X-Z平面平行的截面图。用于成形框架2的金属模200具备:形成中间部件21b的一侧的上部金属模201(与本发明的“第1金属模”相当);形成中间部件21b的另一侧的下部金属模202(与本发明的“第2金属模”相当);和形成斜槽22的底面以及按压部件25的按压面的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与本发明的“插入槽形成用模”相当)。
另外,在上部金属模201的底面侧,沿X方向按列状突出设置有多个具有第1底面形成面211的第1模201a,该第1底面形成面211用于在配置于第1空间侧的中间部件21b的一侧(顶面)形成斜槽22的底面的一部分,并且,用于形成凹槽23的第2模201b与模201a并排设置地突出设置。另外,在下部金属模202的顶面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形成在第2空间侧配置的中间部件21b的另一侧(底面)的形状的模202a以及用于形成缝隙24的模202b。另外,在下部金属模202,沿长度方向(X方向)设置有朝向纸面从左侧的侧面连通到顶面的多个斜孔202c,在各斜孔202c中以使其顶端从侧面侧向顶面侧突出地插入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
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具有:第2底面形成面213,其用于在配置于第1空间侧的中间部件21b的一侧(顶面)形成斜槽22的底面的剩余的一部分;和按压面形成面223,其与底面形成面211相对配置而形成用于将插入斜槽22中的导光件31按压于斜槽22的底面的按压部件25的按压面。此外,从下部金属模202的顶面突出的各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的顶端的顶面侧的按压面形成面223的形状形成为,与插入框架2的斜槽22中的导光件31的上侧的周侧面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
接着,在各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插入下部金属模202的各斜孔202c中的状态下,通过将上部金属模201的底面紧密附着于下部金属模202的顶面而将上部金属模201以及下部金属模202接合,从而在上部金属模201的底面与下部金属模202的顶面之间形成填充用于形成框架2的树脂等液体R的成形空间G。此外,如图13所示,用于形成在上部金属模201的底面设置的斜槽22的模201a形成为,在上部金属模201以及下部金属模202组合了的状态下,在成形空间G内,无间隙地嵌入向下部金属模202的顶面侧突出的各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之间。即,通过将上部金属模201的模201a以及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沿长度方向(X方向)紧密附着地交替地排列,从而由紧密附着地配置的模201a以及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的下侧的底面形成面211、213形成用于形成框架2的斜槽22的底面的模,由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的上侧的按压面形成面223形成用于形成按压部件25的按压面的模。
通过组合这样构成的上部金属模201、下部金属模202以及按压形成用模203,上部金属模201与下部金属模202相对配置而形成成形空间G,在成形空间配置多个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接着,将熔融的树脂等液体R流入成形空间G,通过加热和/或进行紫外线照射使液体R固化,在拔出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后,通过取下上部金属模201以及下部金属模202而形成框架2。
如上所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插入斜槽22中的导光件31,在俯视状态下与嵌合插入于与斜槽22并排设置的凹槽23中的透镜单元4部分重叠地配置,从而通过导光件31限制透镜单元4从凹槽23脱离而使透镜单元4保持为嵌合插入状态,所以不需要为了将导光件31以及透镜单元4固定配置于框架2的预定位置而使用粘接剂等附着固定单元,由于不使用粘接剂地组装CIS模块1,能够提供在废弃时分解容易且实现了再循环性的提高的CIS模块1。
另外,通过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形成按压部件25的按压面,与在下部金属模202突出设置具有形成按压面的按压面形成面的模而形成该按压面时不同,在将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从成形物(框架2)拉出时所形成的孔,不会连通于通过下部金属模202形成的中间部件21b的另一侧(下方空间)。
即,通过将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在比与中间部件21b相当的位置靠上方的位置,从侧方插入由上部金属模201以及下部金属模202组合而成的金属模200内,形成在框架2的斜槽22的上方配置的按压部件25,所以在形成框架2时,除为了在传感器5上形成正立等倍像而用于从透镜单元4出射的光通过的缝隙24外,不会在中间部件21b形成连通上方空间与下方空间的孔(洞)。因此,能够在上方空间与下方空间可靠地隔离开的状态下,成形在中间部件21b的一方侧的顶面形成有斜槽22(按压部件25)以及凹槽23的框架2。因此,插入成形了的框架2的斜槽22中而配置于上方空间的导光件31的光不会向配置传感器5的下方空间泄漏,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从导光件31泄漏的光向传感器5入射造成的噪声的发生。另外,能够可靠地防止照明单元3的光向传感器5泄漏,所以也能够省略覆盖导光件31的遮光膜33。
另外,将LED的光向原稿OB导光的棒状的导光件31由透明部件形成。另外,导光件31具有:反射面31a,其形成有对从该导光件31的至少一方的端面入射该导光件31内的LED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结构;和将由反射面31a反射的光朝向原稿OB出射的出射面31b,反射面31a以及出射面31b分别在该导光件31的外周面沿长度方向(X方向)形成,夹着透明部件相对配置。而且,导光件3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出射面31b的宽度形成得比反射面31a窄,所以从导光件31的端面入射而在反射面31a遍及其整个长度方向散射的LED的光,在透明部件的内部由导光件31的外周面全反射而向出射面31b聚光、从该出射面31b朝向原稿OB按带状出射。
因此,在导光件31的内部朝向出射面31b聚光的状态的光从该出射面31b朝向原稿OB按带状出射,所以能够提供具备以下照明单元3的CIS模块1:能够通过照明单元3按带状高效地对原稿OB与透镜单元4所具备的透镜阵列的光轴CL相交的部分进行照明。
另外,导光件3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从反射面31a侧向出射面31b侧前端变细的形状,所以能够通过导光件31的外周面使在反射面31a沿其整个长度方向散射了的LED的光全反射,以将其更加高效地向出射面31b聚光。因此,能够通过从出射面31b向原稿OB按带状出射的光更加高效地对原稿OB进行照明。另外,导光件3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从反射面31a侧向出射面31b侧前端变细的形状,所以能够将与长度方向(X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出射面31b的中心和与各透镜面的排列方向(X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透镜阵列的光轴CL更加接近地配置。
另外,导光件31的与透镜单元4相对的部分沿出射面31b按长度方向被倒角,所以能够将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出射面31b的中心和与各透镜面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透镜单元4的光轴CL更加接近地配置,而通过照明单元3按带状对该光轴CL上的更加靠近透镜单元4的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上端面的位置进行照明。另外,通过将导光件31的出射面31b与透镜单元4的入射面接近配置,能够实现CIS模块的小型化。
另外,收置透镜阵列的壳体41的与导光件31相对的部分沿透镜面的排列方向倒角,所以能够将导光件3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出射面31b的中心和与各透镜面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透镜单元4的光轴CL更加接近地配置。
另外,通过遮光膜33的散射面使在形成导光件31的透明部件内由反射面31a反射的光更加高效地全反射,由此能够将其更加高效地朝向出射面31b聚光。另外,能够通过遮光膜33来防止入射于导光件31的LED的光从导光件31的外周面向外部泄漏。另外,以往,为了防止光的泄漏,导光件31被收置在壳体地设置于框架2,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将导光件31由与壳体相比较非常薄的遮光膜33覆盖而防止光的泄漏,能够将导光件31与透镜单元4更加接近地配置。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追加各种变更。例如对导光体31或透镜单元4实施的倒角的方式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只要能够通过插入斜槽22中的导光件31可靠地对嵌合插入在凹槽23中的透镜单元4进行按压,按怎样对导光件31或透镜单元4实施倒角都可以。另外,如果能够通过导光件31将透镜单元4按压在凹槽23中,则也不是必需对导光件31或透镜单元4实施倒角,但是优选,对导光件31或透镜单元4实施倒角,以使导光件31以及透镜单元4接近地配置,使得从导光件31的出射面31b出射的光适当地照射到透镜单元4的光轴CL上。
另外,透镜单元4(成像光学元件)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在传感器5上适当地形成正立等倍像的结构,是任何结构都可以,能够采用由1列透镜列构成的透镜阵列和/或排列多个透镜列而构成的透镜阵列等。另外,能够采用在透镜阵列的入射侧以及出射侧分别配置有孔径部件的成像光学元件和/或、多个透镜阵列沿光轴方向排列且在入射侧、透镜阵列之间、出射侧分别配置有孔径部件而构成的成像光学元件等。另外,也可以由SLA(セルフォック(注册商标)透镜阵列)构成成像光学元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利用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将按压部件25一体成形于框架2,但是通过取代按压部件形成用模203,在下部金属模202的顶面突出设置具有与按压部件25的按压面相同的顶端面形状的模,也可以在框架2形成按压部件25。
另外,导光件3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六边形状,也可以是梯形和/或长方形、五边形状等任何形状。
而且,能够将本发明广泛地应用于具备对来自于读取对象物的反射光进行成像而形成正立等倍像的成像光学元件的图像读取装置。

Claims (5)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照明单元,其具有将来自于光源的光向读取对象物导光的导光体,对所述对象物进行照明;
成像光学元件,其与所述导光体并排设置,具有设置有多个透镜面按与所述导光体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列而成的入射面的透镜阵列,对入射到所述入射面的来自于所述对象物的反射光进行聚光而在传感器上形成正立等倍像;和
保持所述导光体以及所述成像光学元件的保持单元,
所述被保持的所述导光体与所述被保持的所述成像光学元件部分重叠地配置,通过所述导光体限制所述成像光学元件从保持单元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单元具备:
框架部件;和
将所述框架部件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分隔部件,
所述导光体以及所述成像光学元件被保持在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第1空间侧,
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2空间中配置在与所述成像光学元件相对的位置,
所述第1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在所述成像光学元件与所述传感器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从所述成像光学元件出射的光通过的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单元还具有安装有所述光源的光源用基板,
所述保持单元还具有所述导光体从该保持单元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被插入的插入槽,
通过从所述插入槽的一端侧插入所述导光体、使其抵接于所述光源用基板的所述光源的安装面而按压以由所述光源用基板防止其一端侧脱落,来限制所述导光体从所述插入槽脱离、以将所述导光体保持为插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槽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对所述导光体向从所述插入槽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单元。
5.一种框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框体是图像读取装置所具有的框体,该图像读取装置通过导光体对来自于光源的光进行导光而照射读取对象物,通过传感器来读取通过成像光学元件对来自于所述对象物的反射光进行聚光而形成的正立等倍像,该框体中,在将框架部件的内部空间分隔成配置所述导光体以及所述成像光学元件的第1空间和配置所述传感器的第2空间而配设的分隔部件的所述第1空间侧即一方侧,形成有插入槽和与该插入槽并排设置的凹槽,在所述插入槽中插入所述导光体、在所述凹槽中嵌合插入所述成像光学元件,以保持所述导光体以及所述成像光学元件,
该框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形成所述分隔部件的一方侧的第1金属模和形成所述分隔部件的另一方侧的第2金属模相对配置来形成成形空间,在所述成形空间按列状配置多个插入槽形成用模;和
向所述成形空间中流入成为所述分隔部件的材料的液体并使其固化,
在所述第1金属模中,按列状突出设置有具有形成所述插入槽的底面的一部分的第1底面形成面的多个第1模,并且突出设置有与所述第1模并排设置的形成所述凹槽的第2模,
所述各插入槽形成用模具有:形成所述插入槽的底面的剩余的一部分的第2底面形成面;和按压面形成面,其与该第2底面形成面相对配置,形成用于将插入所述插入槽中的所述导光体按压于所述底面的按压面,
在所述成形空间内交替地紧密附着地配置所述各第1模以及所述各插入槽形成用模。
CN201310114189.2A 2012-04-05 2013-04-03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框体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3691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6228/2012 2012-04-05
JP2012086228A JP6028894B2 (ja) 2012-04-05 2012-04-05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筐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186A true CN103369186A (zh) 2013-10-23
CN103369186B CN10336918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9292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4189.2A Active CN103369186B (zh) 2012-04-05 2013-04-03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框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83832B2 (zh)
JP (1) JP6028894B2 (zh)
CN (1) CN103369186B (zh)
TW (1) TWI5260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1019A (zh) * 2017-03-29 2017-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结构和电烤箱
CN114143409A (zh) * 2017-02-22 2022-03-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8539B (zh) * 2011-08-09 2016-02-03 佳能元件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单元以及使用它的图像读取装置
JP5815782B2 (ja) * 2013-05-08 2015-11-17 キヤノン・コンポーネンツ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50177454A1 (en) * 2013-12-23 2015-06-25 Pixon Technologies Corp. Coverless linear light source light guide with light reflecting patterned surface
JP1553412S (zh) * 2015-06-18 2016-07-11
JP1553846S (zh) * 2015-06-18 2016-07-11
JP1553414S (zh) * 2015-06-18 2016-07-11
JP1553848S (zh) * 2015-06-18 2016-07-11
JP1553845S (zh) * 2015-06-18 2016-07-11
JP1553847S (zh) * 2015-06-18 2016-07-11
JP1553417S (zh) * 2015-06-18 2016-07-11
CN105338213A (zh) * 2015-11-23 2016-02-17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US20170295287A1 (en) * 2016-04-08 2017-10-12 Canon Components, In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nsor unit and reading apparatus
CN205987207U (zh) * 2016-06-22 2017-02-22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机顶盒及其导光遮光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16213B (en) * 1998-05-15 2000-12-21 Rohm Co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lluminator used for the same
CN1314614A (zh) * 2000-03-16 2001-09-26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线照明装置
JP4145271B2 (ja) * 2004-06-28 2008-09-03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3893B2 (ja) * 1996-12-27 2007-11-07 ローム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3008267B2 (ja) * 1997-01-30 2000-02-14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チップおよびイメージセンサ
JP3939879B2 (ja) * 1999-06-08 2007-07-04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カラー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1174934A (ja) * 1999-12-14 2001-06-29 Fujitsu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それに適用される照明装置、それに適用される導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で適用される製造装置
CN101228779A (zh) 2005-09-08 2008-07-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7659503B2 (en) * 2007-08-02 2010-02-09 Rohm Co., Ltd. Image sensor module and light guiding member used for the same
JP2010021983A (ja) * 2007-12-21 2010-01-28 Rohm Co Ltd 導光体、導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962469B2 (ja) * 2008-10-23 2012-06-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画像読取装置
JP2010130056A (ja) 2008-11-25 2010-06-10 Ricoh Co Ltd 光照射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55550B2 (ja) * 2012-04-05 2017-07-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102091B2 (ja) * 2012-06-21 2017-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16213B (en) * 1998-05-15 2000-12-21 Rohm Co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lluminator used for the same
CN1314614A (zh) * 2000-03-16 2001-09-26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线照明装置
JP4145271B2 (ja) * 2004-06-28 2008-09-03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409A (zh) * 2017-02-22 2022-03-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14143409B (zh) * 2017-02-22 2024-01-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06871019A (zh) * 2017-03-29 2017-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结构和电烤箱
CN106871019B (zh) * 2017-03-29 2023-06-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结构和电烤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186B (zh) 2015-11-25
TW201347509A (zh) 2013-11-16
US20130265618A1 (en) 2013-10-10
JP6028894B2 (ja) 2016-11-24
JP2013219451A (ja) 2013-10-24
TWI526043B (zh) 2016-03-11
US9083832B2 (en) 2015-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9186A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框体的制造方法
JP4271841B2 (ja) レンズアレイ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US20130038915A1 (en) Erecting equal-magnification lens array plate,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US8576460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3369185B (zh) 图像读取装置
KR102334464B1 (ko) 카메라 모듈, 이의 성형된 감광성 어셈블리 및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전자 장치
CN109661538A (zh) 光学部件、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JP2010224164A (ja) 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プレート、光走査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165016A (ja) 光学プリズム、光学プリズムの製造方法、接合プリズム、映像表示装置、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映像撮像装置
CN103516948A (zh) 图像读取装置
JP2020160239A (ja) 光学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21526A (ja) レンズアレイ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
CN100541322C (zh) 背投型屏幕和背投型图像显示设备
JPH09274177A (ja) 光学的2次元画像伝送装置
JP2012163742A (ja) 結像光学素子、結像光学アレイ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US8081353B2 (en) Enhanced illuminated scanning unit reference marker
JP610208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3441549B2 (ja) ルーフミラーレンズアレイ
JPH0876056A (ja) 光学系
JP2000121936A (ja) 結像素子及び読取装置
JPH10187944A (ja) 画像取得装置、画像照射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H10164329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処理装置
JPH03136454A (ja) 密着型イメージセンサ
JP2013029617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2004071A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