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8335A - 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8335A
CN103368335A CN2013100662765A CN201310066276A CN103368335A CN 103368335 A CN103368335 A CN 103368335A CN 2013100662765 A CN2013100662765 A CN 2013100662765A CN 201310066276 A CN201310066276 A CN 201310066276A CN 103368335 A CN103368335 A CN 103368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otor
circuit board
power supply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62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8335B (zh
Inventor
户田益资
川田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8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8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8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83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7Heat sin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驱动装置(1),其包括散热器(44),电源模块(41)布置在所述散热器(44)上。控制电路板(43)和电源电路板(42)布置在所述散热器(44)的轴向相反的两侧上。部件承载架(61)在与电机壳(90)的输出部(10)相反的一侧靠近所述电源电路板(42)布置。电连接器(60)从所述部件承载架(61)延伸,穿过覆盖部(70)的孔(72)并与所述输出部(10)相反地延伸到外部。即使在在电机壳的径向方向上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容易地将所述电连接器(60)连接到车辆的外部连接器上。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机驱动装置,其中,电机与电子控制单元结合,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制造该电机驱动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通过电机的驱动力为驾驶员的转向操作提供助力。
JP2011-176998A(US2012/0098361A1)公开了一种应用到EPS上的示例性电机驱动装置。该电机驱动装置将转矩供给至布置在转向柱轴上的齿轮减速器,转向柱轴与车辆的方向盘联接,由此给转向操作提供助力。在该电机驱动装置中,布置在垂直于电机轴的方向中的连接器连接至设置在该车辆中的外部连接器上。经由电机驱动装置的连接器从设置在车辆中的外部连接器向该电机驱动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供给用于驱动该电机的电流和信号。
在一些情形中,EPS的电机驱动装置被固定到用于连接车辆的左右驱动轮的齿条。在该情形中,发动机被安装在该齿条上方,因而设置该电机驱动装置的空间是有限的。为此,在该电机驱动装置中,电机轴平行于齿条的轴被固定。
电机驱动装置具有布置在与电机轴垂直的方向中的连接器。因此,当电机驱动装置被固定至齿条时,难以将电机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到车辆的外部连接器上。
此外,布置齿条的车辆发动机室暴露于雨水。因此,当电机驱动装置被固定到齿条上时,水或异物可能从电子控制单元的覆盖部与连接器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该覆盖部之中。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驱动装置,其中,连接器布置在与电机的输出部相反的一侧上,并且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该电机驱动装置的方法。
根据一个方面,电机驱动装置具有在散热器的对面沿电机的电机轴方向布置在输出部侧上的控制电路板以及布置在与输出部相反的一侧上的电源电路板。电机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从部件承载架延伸、穿过覆盖部的孔并延伸向与输出部相反的一侧。
以这样的方式,在沿径向方向尺寸较小的、具有电机控制单元的电机驱动装置中,连接器布置在与电机的输出部相反的一侧上。为此,即使在电机驱动装置所设置的空间在电机的电机轴的径向方向中有限的情形中,仍然能够容易地将电机驱动装置的连接器连接到车辆的外部连接器上。因此,能够简化该电机驱动装置在车辆中的安装工作。
用于制造电机驱动装置的方法包括:第一安装步骤:从连接器侧将所述信号配线的一个端部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板中,并在使所述信号配线垂直于所述连接器板上升的状态下将所述连接器板和所述信号配线锡焊在一起;弯曲步骤:将所述信号配线弯向控制电路板侧;以及第二安装步骤:将所述信号配线的另一个端部安装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以这样的方式,能够容易地将信号线安装到连接器板和控制电路板上。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上面的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文的参考附图做出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所应用的EPS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布线图;
图3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沿图4中的线V-V截取的仅示出电子控制单元部分的截面图;
图6为沿图5中的箭头VI中的方向获取的顶部平面图,并且,上半部示出布置有覆盖部的示图,下半部示出覆盖部被移除的示图。
图7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信号线的平面图;
图9示出固定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信号线的方法;
图10示出固定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信号线的方法;
图11示出固定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信号线的方法;
图12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部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信号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在附图中示例性地示出的多个实施方式,详细地描述电机驱动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电机驱动装置1被应用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用于通过电机单元2的驱动力给驾驶员的转向操作提供助力。电机驱动装置1包括电机单元2和电子控制单元(ECU)3。电机驱动装置1以电机驱动装置1的电机轴(旋转轴)83平行于用于连接车辆的左右轮胎4的齿条5的轴的方式固定至该齿条5。在电机驱动装置1中,电机单元2的电机轴83的用于输出转矩的输出部(输出齿轮)经由皮带20联接至用于在轴向或横向(左右)方向中移动齿条5的齿轮减速器6。
当驾驶员操作方向盘7时,通过转向操作在转向轴8中产生的转矩被转矩传感器9(图2)检测到。电机驱动装置1基于从转矩传感器9输出的信号以及从CAN(控制局域网,未示出)传输的车辆速度信号产生转矩以给转向操作提供助力。该转矩从电机驱动装置1的输出部10通过皮带20经由齿轮减速器6传递至齿条5。
在电机驱动装置1中,布置在与输出部10相反的一侧上的电连接器60连接有车辆的外部连接器(未示出)。用于驱动电机驱动装置1的电流和信号从车辆的外部连接器经由电机驱动装置1的电连接器60供给至电子控制单元3。
如图2中所示,电子控制单元3包括电源电路11和控制电路30,用于驱动电机单元2的电流通过该电源电路11流动,控制电路30用于控制该电源电路11的操作。
电源电路11包括第一电容器12、扼流线圈13及两个逆变器14和15。逆变器14由多个转换元件16至21、多个第二电容器22、功率继电器22、23以及多个分流电阻器25形成。逆变器15也与逆变器14类似地形成。
从DC电源100向电源电路11供给电力。设置在电源电路11中的第一电容器12和扼流线圈13构成滤波电路。此外,串联连接在电源100和功率继电器23、24之间的扼流线圈13削弱电压变化。
由于逆变器14和15具有相同的构造,下文将详细地描述其中一个逆变器14。
功率继电器23、24和转换元件16至21为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并且通过栅电压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接通和断开。功率继电器23、24插置在转换元件16至21与扼流线圈13之间并且在异常时干扰通过转换元件16至21流至电机单元2的电流。
在电源侧上的三个转换元件16至18的漏极连接至电源侧并且源极连接至在接地侧上的三个转换元件19至21的漏极,在接地侧上的这三个转换元件19至21与在电源侧上的相应的三个转换元件16至18对应。在接地侧上的三个转换元件19至21的源极经由分流电阻器25接地。在电源侧上的转换元件16至18与在接地侧上的转换元件19至21的连接点分别连接至电机单元2的三相绕组。
分流电阻器25分别被连接在转换元件19至21和地面之间。通过检测施加到分流电阻器25上的电压或电流,检测流动通过电机单元2的电流。
第二电容器22连接至转换元件16至21的在电源侧上的配线上以及在接地侧上的配线上。简而言之,第二电容器22被连接为分别与转换元件16至21平行。第二电容器22储存电荷,因而辅助对转换元件16至21的电力供给并且吸收电流被转换时产生的纹波电流。
控制电路30包括定制IC31、旋转角传感器32、微型计算机33和前级驱动器34和35。
定制IC31为集成电路,其包括调节器36、旋转角传感器信号放大器37和检测电压放大器38。
调节器36为用于稳定从电源100供给的电力的稳定电路。微型计算机33可在通过调节器36调节的给定电压(例如,5V)下操作。
从旋转角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旋转角传感器信号放大器37。旋转角传感器32布置在设置于电机单元2的电机轴83上的磁体的磁场中并且检测磁场的变化。通过旋转角传感器32输出的信号作为与电机单元2的转子的旋转角度相关的信号被传输至旋转角传感器信号放大器37。旋转角传感器信号放大器37放大从旋转角传感器32传输的信号并将该放大的信号输出至微型计算机33。
检测电压放大器38检测分流电阻器25两端之间的电压并且放大检测的值并将该放大的值输出至微型计算机33。
旋转角传感器信号放大器37的信号、检测电压放大器38的信号、转矩传感器9的信号以及来自CAN的车辆速度信息被输入到微型计算机33。
当这些信号被输入到微型计算机33时,微型计算机33根据车辆速度以给方向盘7的转向操作提供助力的方式基于转子的旋转角经由前级驱动器34和35产生通过PWM控制生成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控制两个系统的逆变器14和15的转换元件16至21的接通和断开的转换操作。此外,微型计算机33以使得将被供给至电机单元2的电流变为接近正弦波的方式基于检测电压放大器38的信号控制逆变器14和15。以这样的方式,具有不同相位的正弦波的电流被供给至电机单元2,因而在电机单元2的定子的绕组中产生旋转磁场。电机单元2通过旋转磁场产生转矩,因而能够通过该转矩给驾驶员的转向操作提供助力。
接着,将描述电机单元2和电子控制单元3的机械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单元2具有电机80、电机壳90、以及输出部10。电机80包括定子81和包括电机轴83的转子82。
定子81具有交替地布置在圆周方向上的凸极和狭槽。线圈84被接收在定子81的狭槽中。各个线圈84绕各个凸极缠绕。线圈84形成两个系统的三相线圈组。电机端子85从线圈84引出,延伸至电子控制单元3侧并连接到电源电路板42上。
转子82以在定子81的径向内侧部分处相对于该定子81旋转的方式布置。转子82设置有转子芯86和用于容纳转子芯86的转子壳87,在转子芯86中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有不同种磁极。
电机轴83固定在转子82的旋转中心。电机轴83的一个端部被布置在前端框架92处的轴承(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另一个端部被布置在后端框架93处的轴承94可旋转地支撑。在电机轴83的在控制电路板侧上的端部部分处布置有用于检测转子82的旋转角的磁体99。
电机壳90包括圆筒形电机壳本体91、前端框架92和后端框架93。定子81固定在电机壳本体91的径向方向上的内部。电机壳本体91的一个轴向端部经由O形环(未示出)配装在前端框架92中,并且另一个轴向端部配装在后端框架93中。前端框架92和后端框架93通过贯穿螺栓95固定,而电机壳本体91插置在它们之间。
当电流从转换元件16至21经由电机端子85流过定子81的线圈84时,形成旋转磁场,并且转子82和电机轴83相对于定子81正常地或者反向地旋转。转矩从布置在电机轴83的前端框架侧的输出部10经由皮带20输出至齿条5的齿轮减速器6。
如图3至图7中所示,电子控制单元3包括散热器44、控制电路板43、电源电路板42、电连接器60、部件承载架61、以及覆盖部70。
散热器44由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属形成,例如,由铝形成,并且在与输出部10相反的一侧固定至后端框架93。散热器44具有隔着电机80的电机轴83对称地布置的两个侧壁部分46、47。一个电源模块40固定至一个壁部分46的外壁,而另一个电源模块41固定至另一壁部分47的外壁。散热器44能够吸收由这两个电源模块40和41产生的热。
一个电源模块40由电源继电器23、24、转换元件16至21和分流电阻器25——它们形成一个逆变器14——以及用于连接这些部件的配线与例如树脂的密封本体一起构造而成。
另一个电源模块41由形成另一个逆变器15的转换元件等与例如树脂的密封本体一起构造而成。电源模块40与电源模块41大体相同。
电源电路板42在与电机单元2相反的一侧上固定于散热器44。电源电路板42安装有构成上述电源电路11的第一电容器12、扼流线圈13和第二电容器22。第二电容器22被插置于两个侧壁部分46和47之间。电源电路板42设置有配线和第二电容器22,配线能够使经由电连接器60从车辆的电源100供给的电流经由两个电源模块40和41所包括的转换元件16至21和第二电容器22流动通过电机单元2的线圈84。
控制电路板43固定至散热器44的电机侧。控制电路板43安装有构成控制电路30的定制IC31、旋转角传感器32、微型计算机33以及前级驱动器34和35。以这样的方式,控制电路板43在其上构造有控制电路30。控制电路30基于供给至电连接器60等的信号控制接通和断开两个电源模块40和41的转换元件16至21的转换操作。
电连接器60和部件承载架61由例如PBT的树脂成整体地形成,并且从散热器44观察时其设置在与输出部10相反的一侧上。电连接器60由电源连接器62、传感器连接器63和信号连接器64构成。用于驱动电机80的电流被供给至电源连接器62的电源端子621。转矩传感器9等的信号被供给至传感器连接器63的信号端子631。CAN等的信号被供给至信号连接器64的信号端子641。
在将电连接器60和电源模块40、41投影到垂直于电机轴83的假想平面上的情况下,电源连接器62、传感器连接器63和信号连接器64中的一部分或所有定位在电源模块40和41之间。
部件承载架61具有板65,其几乎成形为类似于矩形的形状并且几乎垂直于电机80的电机轴83延伸,部件承载架65还具有从板65的矩形的角部延伸向散热器44侧的四个腿部。螺栓67被插入到形成在腿部66的轴向方向中的孔中。螺栓67穿过形成在散热器44的轴向方向中的孔并且螺纹连接到形成在后端框架93中的内螺纹中。以这样的方式,部件承载架61、散热器44和后端部框架93彼此固定。
覆盖部70形成为具有封闭底部的圆筒的形状并且容纳散热器44、控制电路板43、电源电路板42以及部件承载架61。覆盖部70通过螺钉71固定至后端框架93。
覆盖部70在与输出部10相反的一侧上形成有孔72,电连接器60穿过该孔72。电连接器60从覆盖部70的内部穿过该孔72并向与输出部10相反的一侧延伸。
密封构件73以围绕覆盖部70的孔72的径向外侧的方式布置在部件承载架61的板65和覆盖部70之间。在图6中,由虚线和实线示出布置密封构件73的位置。密封构件73为例如FIPG(原位成形密封垫)的液态密封垫。密封构件73在覆盖部70被固定于后端框架93之前以液体状态施加到部件承载架61的板65上或者施加到该覆盖部70的内壁上。然后,当覆盖部70通过螺钉71固定到部件承载架61上时,密封构件73在覆盖部70和部件承载架61之间处于紧密接触状态。
部件承载架61设置有连接器板68。在这点上,扼流线圈13和第一电容器12可固定至电源电路板42或部件承载架62,或者可安装在连接器板68上,如图7中所示。
连接器板68上连接有电源连接器62的电源端子621、传感器连接器63的信号端子631、以及信号连接器64的信号端子641。连接器板68为多层板,连接至电源端子621和信号端子631、641的配线层压在该多层板中。连接至信号端子631、641或连接至电源端子621的配线铺设在连接器板68上并且布置在适合连接信号配线50或连接端子55的位置处。
信号配线50将控制电路板43的控制电路电连接至连接器板68。当从电机80的电机轴83的方向观察时,信号配线50定位在与电源模块40和电源模块41彼此对置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在图8中示出尚未固定于电子控制单元3的信号配线50。
信号配线50具有并行布置的多个端子51以及用于将该多个端子51成整体地模制成型的树脂模52。每个树脂模52垂直于端子51延伸并且将该多个端子51以这样的方式模制成型:使该多个端子51除了要进行弯曲的弯曲部分以外彼此成整体。该多个端子51具有切口部分53,在切口部分53中,弯曲部分的厚度较小,以便通过较小的力进行弯曲。
如图7中所示,电源连接器62的电源端子621安装在连接器板68上。此外,电源电路板42上安装有连接端子55。连接端子55经由扼流线圈13和第一电容器12电连接至电源端子621。连接端子55的在与电源电路板42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通过部件承载架61模制成型。
另一方面,电源电路板42上安装有两个电源配线56,这两个电源配线56对应电源100和地面。这两个电源配线56与树脂561成整体地模制成型。连接端子55和电源配线56中形成有孔(未示出)。当螺栓57被插入到连接端子55和电源配线56的孔中并且螺母58螺纹连接在螺栓57上时,连接端子55电连接至电源配线56。连接端子55连接至电源配线56的连接部分59通过部件承载架61支撑。以这样的方式,螺栓57能够容易地与螺母58螺纹连接,即,连接端子55能够容易地连接至电源配线56。在此,连接端子55可通过焊接连接至电源配线56。
接着,将参照图9至图11描述与制造电机驱动装置1的方法有关的、用于固定信号配线50的方法。用于固定信号配线50的方法包括第一安装步骤、弯曲步骤、以及第二安装步骤。
如图9中所示,在第一安装步骤,将信号配线50的端子51的一个端部、扼流线圈13的引线、以及第一电容器12的引线从一个方向插入到连接器板68的通孔中。信号配线50具有多个端子51,该多个端子51并行地布置并且与树脂模52成整体地模制而成,以使得信号配线50基本上垂直于连接器板68垂直地上升。
这里,在此时,可以将电源连接器62的电源端子621、传感器连接器63的信号端子631以及信号连接器64的信号端子641从与信号配线50相同的方向插入到连接器板68的通孔中。
随后,将信号配线50的端子51、扼流线圈13的引线以及第一电容器12的引线从一个方向锡焊到连接器板68上。即,从与信号配线50的端子51所插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锡焊它们。
以这样的方式,通过一个步骤将信号配线50、扼流线圈13以及第一电容器12安装到连接器板68上。在此,信号配线50在与连接器板68的锡焊这些部件的表面相反的一侧上垂直地上升,并且因而不会干扰锡焊操作。
接着,如图10中所示,在弯曲步骤中,在第一预定树脂模52和与第一预定树脂模52相邻的第二预定树脂模52之间,将信号配线50的端子51弯曲大约90度到与连接器板68平行的方向上。
接着,如图11中所示,在第二预定树脂模52和与第二预定树脂模52相邻的第三预定树脂模52之间,将信号配线50的端子51进一步弯曲大约90度到与连接器板68垂直的方向上。
最后,如图7中所示,在第二安装步骤中,将信号配线50的端子51的另一个端部插入到控制电路板43的通孔中,然后通过锡焊安装在控制电路板43上。以这样的方式,信号配线50将控制电路板43的控制电路30电连接至连接器板68。
本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功能和优点。
(1)电机驱动装置1的电子控制单元3设置有电连接器60,该电连接器60从部件承载架61穿过覆盖部70的孔72并沿电机轴83的轴向方向向与输出部10相反的一侧延伸。以这样的方式,即使电机驱动装置1所设置的空间在电机轴83的径向方向上是有限的,电机驱动装置1的电连接器60依然能够沿电机80的轴向方向连接至车辆的外部连接器。因此,电机驱动装置1在车辆中的安装操作能够得到改善。
(2)由例如FIPG的液态密封垫制成的密封构件73以包围电连接器60的方式被布置在部件承载架61和覆盖部70之间。这能够防止水或异物从部件承载架61和覆盖部70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壳中。因此,电机驱动装置1能够被容易地固定在车辆的发动机室中。
(3)在将包括转换元件16至21的电源模块40和41以及电连接器60投影到与电机轴83垂直的假想平面的情况下,电连接器60的一部分或全部定位在电源模块40和41之间。即,电连接器60部分或全部地定位于电源模块40和41之间。这能够增加将密封构件73围绕电连接器60施加到部件承载架61上的区域。因此,电机驱动装置1能够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和防尘性。
(4)连接器板68电连接至电连接器60的信号端子631、641以及信号配线50。通过使用连接器板68,用于将信号端子631和641连接至信号配线50的配线能够铺设在连接器板68中。因此,能够减少电机驱动装置1的制造成本,并减小电机驱动装置1的尺寸。
(5)当沿电机轴83的方向观察时,信号配线50被定位在与电源模块40和电源模块41彼此对置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中。这能够增加在信号配线50与电源模块40和41之间的距离,并且因此能够减少由经过电源模块40和41的大量电流所生成的电磁波在信号配线50上产生的影响。
(6)信号配线50具有从连接器60侧插入到连接器板68的通孔中的一个端部,并且以信号配线50与连接器板68垂直地上升的状态被安装到连接器板68上。之后,信号配线50被弯向控制电路板43侧并且因此平行于电机轴83延伸,信号配线50的另一个端部安装在控制电路板43上。以这样的方式,电连接器60的信号端子631、641和信号配线50能够从相同的方向安装到连接器板68上。为此,电连接器60的信号端子631、641和信号配线50能够通过一个步骤锡焊到连接器板68上。此外,信号配线50在与锡焊那些部件的表面相反的一侧从连接器板68垂直地上升,因而不会干扰锡焊操作。
(7)信号配线50具有多个端子51和树脂模52,树脂模52用于将该多个端子51——除了该多个端子51进行弯曲的部分之外——成整体地模制成型。以这样的方式,能够将该多个端子51一次固定到连接器板68或控制电路板43上。此外,能够在信号配线50被安装到连接器板68上之后一次弯曲该多个端子51。因此,固定信号配线50的施工性能够改善。
(8)该多个端子51具有切口部分53,弯曲部分在切口部分53上具有比其他笔直部分小的厚度。以这样的方式,该多个端子51能够在预定的位置被容易地弯曲。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12和图13中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大体相同的构造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信号配线500形成为柔韧的扁平线组。在图13中示出被固定到电子控制单元3上之前的柔韧的扁平线组。该柔韧的扁平线组通过用例如纸的绝缘本体520覆盖多个板状传导体510而制成。如图12中所示,信号配线500的一个端部从连接器侧安装到连接器板68上并向控制电路板侧弯曲,并且另一个端部安装在控制电路板43上。信号配线500将控制电路板43的控制电路30电连接到连接器板68。
此外,用于将安装在连接器板68上的连接端子55连接到电源电路板42的电源配线560也形成为柔韧的扁平线组。
柔韧的扁平线组用于信号配线500和电源配线560,因此可容易地布置信号配线500。因此,固定信号配线500和电源配线560的施工性能可得到改善,并且,组装电子控制单元3所需的工时能够减少。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机驱动装置被示例为平行于车辆的齿条的轴固定。然而,该电机驱动装置可固定到车辆的转向柱轴上。电机驱动装置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

Claims (11)

1.一种电机驱动装置(1),包括:
电机(80),所述电机(80)具有电机轴(83);
电机壳(90),所述电机壳(90)用于容纳所述电机;
输出部(10),所述输出部(10)沿所述电机轴(83)的一个方向从所述电机壳伸出,用于输出所述电机的转矩;
散热器(44),所述散热器(44)布置在沿轴向与所述电机壳的输出部相反的一侧上;
连接器(60),所述连接器(60)布置在沿轴向相对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输出部相反的一侧上并设置有电源端子(621)和信号端子(631、641),所述电源端子(621)供给用于驱动所述电机的电流,所述信号端子(631、641)供给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驱动的信号;
部件承载架(61),所述部件承载架(61)与所述连接器成整体地形成并且固定于所述散热器;
多个转换元件(16-21),所述多个转换元件(16-21)固定于所述散热器并且用于将供给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电源端子的电流转变成用于驱动所述电机的电流;
电源电路板(42),所述电源电路板(42)在与所述输出部相反的一侧布置在所述散热器上并且设置有配线,用于驱动所述电机的电流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电源端子经由所述转换元件通过所述配线;
控制电路板(43),所述控制电路板(43)在输出部侧布置在所述散热器上并且设置有控制电路(30),所述控制电路(30)用于基于供给至所述连接器的所述信号端子的信号来控制所述转换元件的操作;以及
覆盖部(70),所述覆盖部(70)容纳所述散热器、所述部件承载架、所述转换元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电源电路板,并且所述覆盖部(70)具有孔(72),所述连接器在与所述输出部相反的一侧穿过所述孔(72),
其中,所述连接器(60)从所述部件承载架延伸以在与所述输出部相反的一侧穿过所述覆盖部的所述孔到达所述覆盖部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还包括:
密封构件(73),所述密封构件(73)围绕所述连接器并且插置在所述部件承载架与所述覆盖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散热器(44)具有相对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轴线对称地布置的多个侧壁部分(46、47);
所述多个转换元件(16-21)固定于所述多个侧壁部分;并且
在将所述连接器和所述转换元件投影到垂直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假想平面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器(60)部分地或完全地定位在一部分所述转换元件与另一部分所述转换元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还包括:
连接器板(68),所述连接器板(68)在控制电路板侧布置在所述部件承载架上并且电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信号端子;以及
信号配线(50、500),所述信号配线(50、500)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到所述连接器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配线(50、500)的一个端部从连接器侧安装到所述连接器板上,并且所述信号配线(50、500)的另一个端部安装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所述信号配线被弯曲成在所述一个端部与所述另一个端部之间平行于所述电机轴的所述轴线朝所述控制电路板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其中:
当沿所述电机轴的方向观看时,所述信号配线(50、500)沿垂直于一部分所述转换元件与另一部分所述转换元件的面对方向的方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配线(50)具有树脂模(52)和多个端子(51),所述树脂模(52)用于将除所述多个端子进行弯曲的弯曲部分之外的所述多个端子成整体地模制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端子(51)具有切口部分(53),在所述切口部分(53)上,所述弯曲部分的厚度较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配线(500)形成为柔韧的扁平线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还包括:
连接端子(55),所述连接端子(55)电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电源端子;
电源配线(56),所述电源配线(56)从所述电源电路板延伸;以及
连接部分(59),所述连接部分(59)用于将所述连接端子连接到所述电源配线;
其中,所述连接部分(59)由所述部件承载架支承。
11.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安装步骤:从所述连接器侧将所述信号配线的一个端部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板中,并在使所述信号配线垂直于所述连接器板上升的状态下将所述信号配线锡焊至所述连接器板;
弯曲步骤:将所述信号配线朝所述控制电路板弯曲;以及
第二安装步骤:将所述信号配线的另一个端部安装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CN201310066276.5A 2012-03-29 2013-03-01 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8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6142 2012-03-29
JP2012076142A JP5561301B2 (ja) 2012-03-29 2012-03-29 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8335A true CN103368335A (zh) 2013-10-23
CN103368335B CN103368335B (zh) 2015-09-09

Family

ID=49233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627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8335B (zh) 2012-03-29 2013-03-01 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57193A1 (zh)
JP (1) JP5561301B2 (zh)
CN (1) CN10336833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896A (zh) * 2013-10-30 2015-05-06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
CN106256075A (zh) * 2014-05-01 2016-12-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控制装置
CN106864581A (zh) * 2015-12-08 2017-06-20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CN107404196A (zh) * 2016-04-06 2017-11-28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设备以及使用该驱动设备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CN110365169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设备
CN111052570A (zh) * 2017-09-07 2020-04-2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1937279A (zh) * 2018-04-10 2020-11-13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及驱动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404255B1 (it) * 2011-01-25 2013-11-15 Gate Srl Dispositivo regolatore di tensione per un motoventilatore associato ad uno scambiatore di calore di un autoveicolo
ITBO20120682A1 (it) * 2012-12-18 2014-06-19 Spal Automotive Srl Macchina elettrica
JP6172217B2 (ja) * 2014-07-31 2017-08-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6024358A1 (ja) * 2014-08-15 2016-0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並びに制御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999152B2 (ja) * 2014-09-01 2016-09-2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とその制御装置との接続部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モータとその制御装置との接続構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車両
JP5837176B1 (ja) * 2014-12-12 2015-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一体型回転電機
CN104993646A (zh) * 2015-07-22 2015-10-21 徐州南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器一体复合型电机
DE102015120563A1 (de) * 2015-11-26 2017-06-01 Stabilus Gmbh Antriebseinrichtung
JP6589656B2 (ja) * 2016-01-21 2019-10-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505038B2 (ja) * 2016-03-09 2019-04-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7175325A1 (ja) * 2016-04-06 2017-10-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554690B2 (ja) 2016-09-01 2019-08-07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496794B1 (ja) * 2017-09-28 2019-04-10 Kyb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体及び電子機器
JP6467478B1 (ja) * 2017-09-28 2019-02-13 Kyb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体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135888A (ja) * 2018-02-05 2019-08-1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
WO2020026398A1 (ja) * 2018-08-02 2020-0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JP7077859B2 (ja) * 2018-08-10 2022-05-3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モータ装置
JP2020045893A (ja) * 2018-09-21 2020-03-26 サンデ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
JP7085458B2 (ja) * 2018-11-02 2022-06-16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222221B2 (ja) * 2018-11-06 2023-02-1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装置
US11956900B2 (en) * 2019-03-19 2024-04-09 Hitachi Astemo, Lt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JP7211259B2 (ja) * 2019-05-17 2023-0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2021036743A (ja) * 2019-08-30 2021-03-04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電子基板、車載電動機及び電動ポンプ
WO2021059793A1 (ja) * 2019-09-26 2021-04-01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R3109037B1 (fr) * 2020-04-02 2022-12-16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apot pour une machine électrique tournante
JP7472745B2 (ja) * 2020-09-30 2024-04-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1667A1 (de) * 2000-09-07 2002-03-14 Stribel Gmbh Elektrischer antrieb
JP2010028925A (ja) * 2008-07-16 2010-02-04 Asmo Co Ltd 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WO2010150529A1 (ja) * 2009-06-24 2010-12-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CN102248963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8278B1 (en) * 1994-02-15 1998-06-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ductive device comprising connection members
DE10130118C2 (de) * 2001-06-22 2003-05-08 Minebea Co Ltd Träg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elektronisch kommunitierten Gleichstrommotor
ATE467940T1 (de) * 2007-09-26 2010-05-15 Ebm 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Elektromotor
JP5692588B2 (ja) * 2010-12-28 2015-04-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1667A1 (de) * 2000-09-07 2002-03-14 Stribel Gmbh Elektrischer antrieb
JP2010028925A (ja) * 2008-07-16 2010-02-04 Asmo Co Ltd 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
WO2010150529A1 (ja) * 2009-06-24 2010-12-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CN102248963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896A (zh) * 2013-10-30 2015-05-06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
CN106256075A (zh) * 2014-05-01 2016-12-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控制装置
CN106256075B (zh) * 2014-05-01 2018-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控制装置
CN106864581A (zh) * 2015-12-08 2017-06-20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CN106864581B (zh) * 2015-12-08 2020-07-31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CN107404196A (zh) * 2016-04-06 2017-11-28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设备以及使用该驱动设备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CN107404196B (zh) * 2016-04-06 2021-01-08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设备以及使用该驱动设备的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CN111052570A (zh) * 2017-09-07 2020-04-2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1052570B (zh) * 2017-09-07 2022-04-29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0365169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设备
CN111937279A (zh) * 2018-04-10 2020-11-13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及驱动单元
CN111937279B (zh) * 2018-04-10 2023-05-26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及驱动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07963A (ja) 2013-10-07
US20130257193A1 (en) 2013-10-03
CN103368335B (zh) 2015-09-09
JP5561301B2 (ja)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8335B (zh) 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23023B (zh) 电动设备
CN103066754B (zh) 驱动设备
CN102223045B (zh) 电机装置
JP5435285B2 (ja) 駆動装置
US9088195B2 (en) Drive apparatus
JP5177711B2 (ja) 電動装置
CN102223121B (zh) 电动机的驱动单元及利用该驱动单元的电动设备
US8471417B2 (en) Semiconductor module device and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2570723B (zh) 驱动装置
JP4957815B2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回路内蔵型モータ
US9124160B2 (en) Drive unit
JP5927836B2 (ja) 駆動装置
US20120307476A1 (en) Control unit and driv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5322725A (zh) 驱动单元和包括驱动单元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US20100327678A1 (en) Drive apparatus
US20110285336A1 (en) Semiconductor module device and driv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523044B2 (ja) 駆動制御装置、およびモータ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