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5155B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5155B
CN103365155B CN201310224348.4A CN201310224348A CN103365155B CN 103365155 B CN103365155 B CN 103365155B CN 201310224348 A CN201310224348 A CN 201310224348A CN 103365155 B CN103365155 B CN 103365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pid
data
panel data
toner
limpid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43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5155A (zh
Inventor
宫崎亮乃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5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5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5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51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G03G15/6585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by using non-standard toners, e.g. transparent toner, gloss ad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21Machines other than electrographic copiers, e.g. electrophotographic cameras, electrostatic typewriters
    • G03G15/224Machines for forming tactile or three dimensional images by electrographic means, e.g. braille, 3d prin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5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e.g. contrast, dens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4Conversion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to a plurality of signals some of which represent particular mixed colours, e.g. for textile prin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5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总量控制单元,其应用总量控制处理以执行校正,使得组成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变成不大于特定值;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其基于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差值计算单元,其为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和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和显示单元,其显示由其中差值不小于预定阈值的像素组成的不一致区域。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3月22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066407的优先权,并且通过引用其全部内容进行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除C(蓝绿色)、M(品红色)、Y(黄色)和K(黑色)四种颜色的调色剂之外,传统成像设备配备有清澈调色剂(cleartoner),其是不具有颜色材料的无色调色剂。由这样的清澈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诸如转印纸之类的记录介质上,其上由CMYK调色剂形成图像,并且作为结果,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实现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此后,称为“表面效果”)。
依赖于由清澈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及其定影方式,所要实现的表面效果是不同的。存在简单地应用光泽的表面效果和降低光泽的表面效果。另外,除了应用于整个表面的表面效果以外,也要求利用清澈调色剂仅应用于一部分的表面效果和提供纹理和水印的表面效果。也存在其中要求表面保护的情况。
因为当调色剂的使用量太大时由于散射的调色剂(scatteredtoner)引起的字符模糊或不均匀的定影会恶化打印时的图像质量,已知执行总量控制处理以限制所要使用的调色剂的总量,以免当由通常的CYMK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时大于特定阈值。
在通过将清澈调色剂加入到配备有四种颜色的调色剂的成像设备中所获得的五色成像设备中,所要使用的调色剂总量的最大值通常也是固定的,使得当颜色材料的数量增加时用于每种颜色材料的总量控制变得更加严格。
由于以该种方式存在清澈调色剂附加量的限制,因此存在以下情况:清澈调色剂并不如用户指定地被附加;预先对其进行确认的技术是已知的。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9-265405公开了一种转换打印处理的方法,其中调色剂的附加量自动变大以避免由于特定调色剂的小附加量而视觉度恶化。具体地,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9-265405的技术具有以下功能:在测试图中预先预览显示关于调色剂附加量的效果,并允许用户对其进行指定,并转换为双通道打印,其中当执行打印时在不能获得指定效果时,允许记录介质通过定影设备两次以执行打印。据此,在打印前用户可确认是否可实现预期的清澈调色剂的附加量。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9-265405的技术中,存在用户不能确认其中不能通过清澈调色剂获得指定效果的文档的一部分的问题。
也就是说,传统的技术具有以下问题:用户不能了解其中由于在通过打印设备执行打印作业之前预先的像素级的调色剂的总量控制处理的效果的清澈调色剂的缺乏不能获得清澈调色剂的效果的部分。甚至当执行打印后检查印刷品时,难于发现颜色的细微差异以及其中不能获得像素级的清澈调色剂的效果的部分。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9-265405的技术中,虽然通过转换为双通道打印可避免总量控制的效果,要求通过定影设备两次的系统配置以实现双通道打印,使得存在要求过多的系统配置的问题。
考虑到以上所述,存在以下需要,提供能够允许用户了解其中由于执行打印前像素级的调色剂的总量控制处理而不能获得清澈调色剂的效果的部分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及显示方法,因此容易获得具有期望的清澈调色剂的效果的印刷品,同时保持打印质量而无需过多的系统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决传统技术中的问题。
信息处理装置连接于打印设备,该打印机配备有有色的彩色调色剂和无色的清澈调色剂,并基于附加彩色调色剂的彩色平面数据和附加清澈调色剂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总量控制单元,其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彩色平面数据和用以指定通过清澈调色剂指定透明图像的密度值的清澈平面数据,以执行校正来使得组成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变得不大于预定情况下的特定值;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其基于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中表面效果的类型和密度值被指定,所述表面效果是应用于记录介质的视觉或触觉效果,所述密度值指定表面效果应用于的记录介质中的区域;确定单元,其确定是否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差值计算单元,当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时,其对于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和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提取单元,其提取由其中该差值不小于预定阈值的像素组成的不一致区域;和显示单元,其显示该不一致区域。
信息处理系统连接于打印机,该打印机配备有有色的彩色调色剂和无色的清澈调色剂,并基于附加彩色调色剂的彩色平面数据和附加清澈调色剂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总量控制单元,其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彩色平面数据和用以指定通过清澈调色剂指定透明图像的密度值的清澈平面数据,以执行校正来使得组成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变得不大于预定情况下的特定值;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其基于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所述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中表面效果的类型和密度值被指定,所述表面效果是应用于记录介质的视觉或触觉效果,所述密度值指定表面效果应用于的记录介质中的区域;确定单元,其确定是否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差值计算单元,当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时,其对于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和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提取单元,其提取由其中差值不小于预定值的像素组成的不一致区域;和显示单元,其显示不一致区域。
由连接到打印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执行显示方法,该打印机配备有有色的彩色调色剂和无色的清澈调色剂,并基于附加彩色调色剂的彩色平面数据和附加清澈调色剂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显示方法包括:总量控制步骤,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彩色平面数据和用以指定通过清澈调色剂指定透明图像的密度值的清澈平面数据,以执行校正来使得组成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变得不大于预定情况下的特定值;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步骤,基于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中表面效果的类型和密度值被指定,所述表面效果是应用于记录介质的视觉或触觉效果,所述密度值指定表面效果应用于的记录介质中的一区域;确定步骤,确定是否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差值计算步骤,当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时,对于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和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提取步骤,提取由其中差值不小于预定值的像素组成的不一致区域;和显示步骤,显示不一致区域。
当连同附图进行考虑时,通过阅读本发明目前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配置的视图;
图2是示出彩色平面的图像数据的例子的视图;
图3是示出关于光泽的呈现的表面效果的类型的视图;
图4是示出作为图像的光泽控制平面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的视图;
图5是示出清澈平面的图像数据的例子的视图;
图6是示出密度值选择表的例子的视图;
图7是示出图4中光泽控制平面的图像数据中的绘制对象、坐标和密度值中的对应关系的视图;
图8是示例性示出打印数据的配置例子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文档数据的配置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DFE的功能配置的视图;
图11是示出表面效果选择表的数据配置的视图;
图12是用于示出总量控制处理的图形;
图13是示出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屏幕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4是打印设备的配置图;
图15是示出作业选择屏幕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6是示意性示出显示处理的全部流程的示例图;
图17是示出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显示处理的(其余)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显示设备502上所显示的打印前预览屏幕的例子的示例图;
图20是示出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差值信息表的例子的示例图;
图22是示出总量控制确认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其中显示其中执行总量控制确认显示的预览图像的预览屏幕的例子的示例图;
图24是示出详细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配置的视图;
图2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2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DFE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28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的预览图像的显示处理的过程流程图;
图29是示出总量控制确认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的详细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1是其中在云上提供两个服务器的网络配置图;
图32是主机设备、DFE和服务器设备的硬件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方法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1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配置。在该实施例中,成像系统由相互连接的打印机控制设备(DFE:数字前端)50(此后称为“DFE50”)、接口控制器(MIC:机械I/F控制器)60(此后称为“MIC60”)、打印机70和作为后处理单元的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组成。DFE50通过MIC60与打印机70通信以通过打印机70控制图像形成。同时,诸如PC(个人计算机)之类的主机设备10连接于DFE50,并且DFE50从主机设备10接收图像数据,并生成用于打印机70的图像数据以通过使用图像数据形成对应于CMYK调色剂和清澈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以通过MIC60传送给打印机70。打印机70配备有至少CMYK调色剂和清澈调色剂以及用于每一种调色剂的包括光敏元件、充电器、显影单元、光敏元件清理器、曝光单元和定影单元的成像单元。
同时,打印机70、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组成打印设备30。
在此,清澈调色剂是不具有颜色材料的透明的(无色的)调色剂。同时,例如,透明的(无色的)意图意味着透射率是70%或更高。
打印机70根据通过MIC60从DFE50传送的图像数据应用来自曝光单元的光束以在光敏元件上形成对应于每一种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将其转印给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并通过定影单元以预定范围(常温)中的温度施加热量和压力将其定影。据此,在纸上形成图像。这样的打印机70的配置是公知的,所以在此忽略其详细描述。同时,所述纸是记录介质的例子并且所述记录介质并不限于此。例如,合成纸、塑胶纸等也可被应用为记录介质。
通过DFE50指定的开/关信息加光泽器80被控制以开启或关断,并且当其被开启时,其在高温和高压下通过打印机70向所述纸上形成的图像施加压力,接着对其冷却并从主体分离其上形成图像的纸。据此,在纸上形成的全部图像上均匀地压缩向其附加预定的或更大量的调色剂的每一个像素的调色剂的总附加量。低温定影单元90配备有包括用于清澈调色剂的光敏元件、充电器、显影单元和光敏元件清理器、曝光单元和定影清澈调色剂的定影单元的成像单元,并且向其输入DFE50生成的之后要描述的清澈调色剂平面的图像数据(此后也称为“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以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当DFE50生成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的图像数据(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低温定影单元90通过使用其形成清澈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并通过施加低于定影单元通常的热量和压力在由加光泽器80向其施加压力的纸上叠加调色剂图像,以将其定影在纸上。
在此,描述从主机设备10输入的图像数据(文档数据)。在主机设备10中,图像数据由预先安装的图像处理应用(诸如之后要描述的数据处理单元120、平面数据生成单元122、打印数据生成单元123)生成并被传送给DFE50。与其中为每一个像素定义每种颜色的密度的值(称为密度值)的诸如RGB平面和CMYK平面之类的每一个彩色平面的图像数据相对,这样的图像处理应用可处理专用彩色平面的图像数据。专用彩色平面是附加除诸如CMYK和RGB之类的基本颜色之外的诸如白色、金色、银色之类的专用调色剂和墨水的图像数据,并且是用于配备有这样的专用调色剂和墨水的打印机的数据。专用彩色平面可能将R加入到CMYK基本颜色或将Y加入到RGB基本颜色,以提高颜色重现性。通常,清澈调色剂也被处理为专用颜色之一。
在该实施例中,清澈调色剂作为专用颜色使用以形成表面效果,该表面效果是要被应用于纸上的视觉或触觉效果,并且形成与以上描述的纸上表面效果不同的诸如水印和纹理之类的透明图像。
因此,主机设备10的图像处理应用根据用户指定,关于输入图像数据生成光泽控制平面的图像数据(此后也称为“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和/或清澈平面的图像数据(此后也称为“清澈平面数据”),作为除彩色平面的图像数据之外的专用彩色平面的图像数据(此后也称为“彩色平面数据”)。
此处,彩色平面数据是其中为每一个像素定义诸如RGB和CMYK之类的颜色的密度值的图像数据。在彩色平面数据中,根据用户的颜色的指定,由8位表示一个像素。图2是示出彩色平面数据的例子的示例图。在图2中,将对应于用户通过图像处理应用指定的颜色的密度值应用于诸如“A”、“B”和“C”的每一个绘制对象。
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是其中指定应用表面效果的区域和表面效果的类型以根据表面效果执行控制以附加清澈调色剂的图像数据,所述表面效果是被应用到纸上的视觉或触觉效果。
在光泽控制平面中,和在诸如RGB和CMYK之类的彩色平面中一样,由8位的从“0”到“255”范围内的密度值表示每一个像素,并且表面效果的类型关联于密度值(可以由16位或32位或0到100%表示密度值)。同样的值被设置为在不考虑实际附加的清澈调色剂的密度的情况下同样的表面效果被应用到的范围,使得如果需要甚至当不存在指示所述区域的数据时,可容易地从图像数据识别所述区域。也就是说,通过光泽控制平面(分别添加指示所述区域的数据)指示表面效果的类型和表面效果被应用到的区域。
此处,和密度值一样作为用于每一个绘制对象的光泽控制值,通过设置用于由用户通过图像处理应用指定的绘制对象的表面效果的类型,主机设备10生成矢量格式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
组成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的每一个像素对应于彩色平面数据的像素。同时,在每一个图像数据中每一个像素的密度值成为像素值。彩色平面数据和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包含在页面单元中。
表面效果大致包括作为类型的关于光泽存在的表面效果、表面保护、具有嵌入信息的水印、纹理等。作为关于光泽存在的表面效果,如图3中示出大致存在四种类型:以光泽度(光泽性)降序排列为镜面光泽(PG:高级光泽)、立体光泽(solidgloss)(G:光泽)、半色调网点亚光(M:亚光)、和亚光(PM:高级亚光)。此后,镜面光泽、立体光泽、半色调网点亚光和亚光有时分别称为“PG”、“G”、“M”和“PM”。
镜面光泽和立体光泽具有高光泽度,另一方面,半色调网点亚光和亚光降低光泽,并且具体地,亚光实现比普通纸的光泽度低的光泽度。在附图中,镜面光泽指示80或更高的光泽度Gs,立体光泽指示原色或合成色的立体光泽度,半色调网点亚光指示具有半色调网点的30%的原色的光泽度,并且亚光指示10或更低的光泽度。由△Gs表示光泽度的偏差并且其被设置为10或更低。对于表面效果的每一种类型,高密度值与给予高级别光泽的表面效果相关联,并且低密度值与降低光泽的表面效果相关联。诸如水印和纹理之类的表面效果与中等密度值相关联。例如,字符、背景图案等被用作水印。纹理指示字符和图案并且除视觉效果之外还应用触觉效果。例如,可通过清澈调色剂实现彩色玻璃图案。镜面光泽和立体光泽被使用为用于表面保护的替代品。同时,借助图像处理应用,用户指定由图像数据指示的图像的区域以及要应用到所述区域的表面效果的类型,所述区域是处理目标,表面效果被应用到所述区域。在执行图像处理应用的主机设备10中,为绘制对象设置对应于由用户指定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该绘制对象组成由用户指定的区域,并且据此,生成光泽控制平面数据。随后描述密度值和表面效果的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4是示出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的例子示例图。在图4中的光泽控制平面的例子中,示出以下例子,其中用户将表面效果“PG(镜面光泽)”应用于绘制对象“ABC”,将表面效果“G(立体光泽)”应用于绘制对象“(矩形)”,并将表面效果“M(半色调网点亚光)”应用于绘制对象“(圆形)”。同时,为每一个表面效果所设置的密度值是对应于随后要描述的密度值选择表(参考图9)中的表面效果的类型所定义的密度值。
清澈平面数据是其中指定除了以上描述的表面效果之外的诸如水印和纹理的透明图像的图像数据。图5是示出清澈平面数据的例子的示例表。在图5的例子中,由用户指定了水印“Sale”。
以这样的方式,通过不同于彩色平面数据的平面的平面由主机设备10的图像处理应用生成作为专用彩色平面的图像数据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使用PDF(可移植文本格式)作为彩色平面数据、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格式,并且每一个平面的PDF图像数据的片段被结合到文档数据中。同时,每一个平面的图像数据的数据格式不限于PDF并且也可使用任意格式。
此处,主机设备10的图像处理应用将由用户指定的表面效果的类型转换为密度值以生成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参考主机设备10的存储单元中预先存储的密度值选择表执行这样的转换。密度值选择表是其中表面效果的类型和对应于表面效果的类型的光泽控制平面的密度值互相关联的表格数据。图6是示出密度值选择表的例子的视图。在图6的例子中,分别地,对应于由用户为其指定“PG”(镜面光泽)的区域的光泽控制平面的密度值是“98%”,对应于为其指定“G”(立体光泽)的区域的光泽控制平面的密度值是“90%”,对应于为其指定“M”(半色调网点亚光)的区域的光泽控制平面的密度值是“16%”,并且对应于为其指定“PM”(亚光)的区域的光泽控制平面的密度值是“6%”。
密度值选择表是存储在DFE50中的表面效果选择表(在随后描述)的数据的一部分,该密度值选择表依据在预定时间由主机设备10的控制单元获得以存储到存储单元中的表面效果选择表生成。同时,还可能配置使得表面效果选择表存储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上的存储服务器(云)中,并且控制单元15从服务器获得表面效果选择表以依据所获得的表面效果选择表执行生成。然而,要求的是存储在DFE50中的表面效果选择表和存储在主机设备的存储单元中的表面效果选择表是相同的数据。
具体地,通过设置绘制对象的密度值(光泽控制值),主机设备10的图像处理应用生成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由用户参考图6中示出的密度值选择表为所述绘制对象指定预定表面效果为对应于表面效果的类型的值。例如,在用户指定将“PG”、“G”和“M”应用于显示“ABC”的区域的情况下,分别假定是图2中示出的彩色平面数据的目标图像的矩形区域和圆形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主机设备10参考密度值选择表设置由用户为其指定“PG”的绘制对象(“ABC”)的密度值为“98%”,设置为其指定“G”的绘制对象“矩形”的密度值为“90%”和设置为其指定“M”的绘制对象(“圆形”)的密度值为“16%”,由此生成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由主机设备10生成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是表示为一组点坐标、连接点的线和平面的方程的参数、和指示填充部分和专用效果的绘制对象的矢量格式的数据。图4是示出作为图像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的视图并且图7是示出图4中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中的绘制对象、坐标和密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视图。
主机设备10生成通过将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目标图像的图像数据(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进行结合所获得的文档数据。
接着,主机设备10基于所述文档数据生成打印数据。所述打印数据包括例如用于打印机的目标图像的图像数据(彩色平面数据)、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清澈平面数据以及指定打印机设置、聚集设置、和双工设置的作业命令。图8是示意性示出打印数据的配置例子的示意图。虽然图8中使用JDF(作业定义格式)作为作业命令,但是作业命令不限于此。图8中示出的JDF是一命令,其指定“具有装订的单面打印”作为聚集设置。另外,当DFE50对其支持时,打印数据可被转换为诸如PostScript之类的页面描述语言(PDL)或者其可被保存在PDF中。
图9是示出打印数据的详细配置的例子的视图。打印数据包括一个页面(同一页)中指示由彩色平面数据、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指定的一个或多个绘制区域(对象)的绘制信息。图9示出其中例如在第一页面中打印数据包括是对象1至5的5个对象的情况的例子。
在图9示出的例子中,对象1指示由彩色平面数据指定的彩色图像的绘制区域。对象2指示由清澈平面数据指定的透明图像的绘制区域。对象3至5的每一个指示由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指定的绘制区域。
打印数据包括作为用于每一个对象的绘制信息的指示绘制区域的位置、彩色空间和密度的信息。例如,绘制区域的所述位置例如由坐标信息或一组坐标信息片段指示。彩色空间指示每一个绘制区域(对象)是彩色图像、透明图像和光泽区域中的哪一个。由彩色平面数据指定彩色图像。由清澈平面数据指定透明图像。由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指定光泽区域。在图9的例子中,作为例子示出其中密度值(0至100%)被设置为每一个对象的密度的情况。另外,在图9示出的例子中,示出其中由彩色平面数据指定的彩色图像的绘制区域组被处理为一个对象(绘制区域)的情况。
接着,描述DFE50的功能配置。图10是示出DFE5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如图10中所示,DFE50主要提供有操作/显示单元500、数据处理单元520和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
数据处理单元520主要被配置为从主机设备10接收打印数据,基于所接收的打印数据中包含的彩色平面数据、清澈平面数据和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并且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组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
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将由数据处理单元520生成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传送给MIC60作为打印数据。
操作/显示单元500向用户显示各种屏幕和信息并接受由用户输入的操作。在该实施例中,操作/显示单元500生成通过评估打印结果获得的预览图像以向用户显示,并比较总量控制处理之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和向其执行总量控制处理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以向用户显示比较结果。
首先,详细描述数据处理单元520。如图10所示,数据处理单元520主要提供有输入单元521、平面数据生成单元530、密度校正单元540、半色调屏幕处理单元522、RAM(随机访问存储器)540和HDD(硬盘驱动器)。
输入单元521接收从主机设备10传送的图像数据(例如,图8中示出的打印数据)以在HDD530中进行存储,并且读取存储在HDD530中的打印数据以在RAM540中展开(develop)。此处,使用RAM540作为工作存储器。在HDD530中,除了从主机设备10接收的打印数据之外还存储随后要被描述的表面效果选择表。
平面数据生成单元530提供有转换单元531和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转换单元531执行输入打印数据的语言翻译以转换以矢量格式表示的打印数据为光栅格式,并转换以RGB格式等表示的彩色空间为CMYK格式的彩色空间,因此输出每一个CMYK的彩色平面的8位图像数据(彩色平面数据)、8位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和8位清澈平面数据。此处,DFE50转换从主机设备10输出的矢量格式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为光栅格式,并且结果,DFE50通过设置用于用户通过图像处理应用指定的绘制对象的表面效果的类型,输出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作为每一个像素的密度值。
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输入由转换单元531转换的8位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并且输入通过校准单元541对其执行伽马校正的每一个CMYK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和从输入单元521传送的清澈平面数据。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通过使用每一个CMYK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和8位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例如,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参考随后要描述的表面效果选择表依据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确定组成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的每一个像素的密度值(像素值)的表面效果,并根据所述确定决定开启或关断加光泽器80,并通过使用被输入的每一个CMYK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适当地生成反掩码和立体掩码,因此适当地生成2位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以附加清澈调色剂。接着,根据表面效果的确定结果,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适当地生成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以及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以进行输出,并且输出指示加光泽器80开或关的开/关信息。
此处,反掩码被配置以均匀化通过将组成要被应用表面效果的目标区域的每一像素上的CMYK调色剂和清澈调色剂进行组合所获得的总附加量。具体地,通过将组成目标区域的像素的所有密度值添加到CMYK的彩色平面数据中以及从预定值中减去添加的值所获得的图像数据成为反掩码。例如,以上描述的反掩码1表示为以下等式(1)。
Clr=100-(C+M+Y+K),其中满足当Clr<0时Clr=0(1)
在等式(1)中,Clr、C、M、Y和K中的每一个分别表示从用于清澈调色剂和C、M、Y和K调色剂中的每一个的每一个像素的密度值转换的密度比。也就是说,通过等式(1),对于组成向其应用表面效果的目标区域的所有像素,通过将清澈调色剂的附加量添加到C、M、Y和K的调色剂的总附加量中所获得的总附加量被设置为100%。同时,当C、M、Y和K的调色剂的总附加量等于或大于100%时,不附加清澈调色剂并且其密度比被设置为0%。这是因为通过定影处理使其中C、M、Y和K的调色剂的总附加量大于100%的部分被平滑。以这样的方式,通过设置组成向其应用表面效果的目标区域的所有像素上的总附加量等于或大于100%,消除目标区域中的由调色剂的总附加量中的差值引起的表面不规则,并且结果,通过规则反射光生成光泽。然而,存在由不同于等式(1)的等式获得的反掩码,并且可能存在多种类型的反掩码。
例如,反掩码可配置为均匀地将清澈调色剂附加到每一个像素。这种情况下反掩码也被称为立体掩码并且由以下等式(2)表示。
Clr=100(2)
同时,可能存在具有不同于100%的密度比的像素关联于向其应用表面效果的目标像素,并且可能存在多种图案的立体掩码。
例如,也可通过相乘每种颜色的背景暴露比获得反掩码。例如,这种情况下反掩码由以下等式(3)表示。
Clr=100×{(100-C)/100}×{(100-M)/100}×{(100-Y)/100}×{(100-K)/100}
(3)
在以上描述的等式(3)中,分别地,(100-C)/100表示C的背景暴露比,(100-M)/100表示M的背景暴露比,(100-Y)/100表示Y的背景暴露比,并且(100-K)/100表示K的背景暴露比。
例如,也可通过基于具有最大区域比的半色调网点控制平滑度的假设的方法获得反掩码。例如,这种情况下的反掩码由以下等式(4)表示。
Clr=100–max(C,M,Y,K)(4)
在以上描述的等式(4)中,max(C,M,Y,K)表示CMYK中具有最大密度值的颜色的密度值成为代表值。
简言之,反掩码可由以上描述的等式(1)至(4)中的任意一个表示。
表面效果选择表是以下表,其指示作为指示表面效果的光泽控制值的密度值和表面效果的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指示关于对应于图像信息系统的配置的后处理单元的控制信息、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和由后处理单元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它们中的对应关系。成像系统的配置可以很不相同;在该实施例中,其是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作为后处理单元连接于打印机70的配置。因此,关于对应于成像系统的配置的后处理单元的控制信息是指示加光泽器80的开或关的开/关信息。此外,存在作为由后处理单元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图11是示出表面效果选择表的数据配置的视图。同时,虽然表面效果选择表可配置以指示关于后处理单元的控制信息、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1的图像数据(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1)、由后处理单元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2的图像数据(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2)、用于成像系统的每一不同配置的表面效果的类型和密度值中的对应关系,根据依照该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配置的数据配置在图11中示出。在图中示出的密度值和表面效果的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表面效果的每一种类型关联于密度值的每一个范围。另外,表面效果的每一种类型关联于从所述值转换来的密度率(密度比),其以2%为单位表示密度值的范围(代表值)。具体地,应用光泽的表面效果(镜面效果和立体效果)关联于具有84%或更高的密度比的密度值的范围(“212”至“255”),并且降低光泽的表面效果(半色调网点亚光和亚光)关联于具有16%或更低的密度比的密度值的范围(“1”至“43”)。另外,诸如纹理和背景水印之类的表面效果关联于具有20%至80%的密度比的密度值的范围。
更具体地,例如,镜面光泽(PM:高级光泽)作为表面效果关联于像素值“238”至“255”,并且镜面光泽的不同类型关联于三个范围像素值“238”至“242”、像素值“243”至“247”和像素值“248”至“255”。另外,立体光泽(G:光泽)关联于像素值“212”至“232”,并且立体光泽的不同类型关联于四个范围像素值“212”至“216”、像素值“217”至“221”、像素值“222”至“227”和像素值“228”至“232”。另外,半色调网点亚光(M:亚光)关联于像素值“23”至“43”,并且半色调网点亚光的不同类型关联于四个范围像素值“23”至“28”、像素值“29”至“33”、像素值“34”至“38”和像素值“39”至“43”。另外,亚光(PM:高级亚光)关联于像素值“1”至“17”,并且亚光的不同类型关联于三个范围像素值“1”至“7”、像素值“8”至“12”和像素值“13”至“17”。相同表面效果的不同类型在等式中是不同的,以获得由打印机70和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但是由打印机主体和后处理单元执行的操作是相同的。同时,没有应用表面效果的事实与密度值“0”相关联。
图11示出指示加光泽器80的开或关的开/关信息和对应于像素值和表面效果的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1(图1中的Clr-1)和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2的内容。例如,当表面效果是镜面光泽时,指示所述加光泽器80开启以及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1指示反掩码以及不存在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2(图1中的Clr-2)。例如,通过以上描述的等式(1)获得反掩码。
另外,当密度值处在“228”至“232”范围内并且表面效果是立体光泽时,指示所述加光泽器80关断以及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1是反掩码1并且不存在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2。同时,通过以上等式(1)至(4)中的任意一个可以表示反掩码1。由于加光泽器80关断,被平滑的调色剂的总附加量是不同的,使得与镜面光泽相比表面不规则性提高,并且结果,获得具有比镜面光泽低的光泽度的立体光泽。当表面效果是半色调网点亚光时,指示加光泽器80关断以及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1指示半色调(半色调网点)并且不存在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2。当表面效果是亚光时,指示加光泽器80可能开启或关断并且不存在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1以及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2指示立体掩码。例如,通过以上描述的等式(2)获得立体掩码。
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参考以上描述的表面效果选择表确定关联于由光泽控制平面指示的每一个像素值的表面效果,并确定加光泽器80的开或关以确定由打印机70和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同时,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对每一页面确定加光泽器80的开或关。如以上描述,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根据输出的确定结果适当地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并输出用于加光泽器80的开/关信息。由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生成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被称为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
再次参考图10,密度校正单元540提供有校准单元541和总量控制单元542。校准单元541输入从转换单元530输出的每一个CMYK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并通过使用由通过所述校准生成的1D_LUT的伽马曲线对每一个CMYK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执行伽马校正。校准单元541将对其执行伽马校正的每一个CMYK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输出给平面数据生成单元530的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作为生成反掩码的数据。
总量控制单元542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由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生成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以进行校正,使得组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为一特定值或更小。对其应用总量控制处理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被称为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
此后,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有时被称为“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并且由对其应用总量控制处理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被称为“总量控制处理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或“对其应用总量控制处理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
具体地,总量控制单元542关于每一个CMYK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每一个像素的密度执行每一个CMYK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密度的校正,以便不大于打印机的调色剂总附加量。
通常,当认为C、M、Y和K的每一个图像的密度值0至255中的最大密度值为100%时,调色剂量大约是260%。例如,当在特定像素中关于255的C、M、Y和K的调色剂的密度值的总和的比率为200%时,清澈调色剂必定不大于60%,也就是说,密度值153。因此,总量控制单元542校正清澈调色剂的密度值,使得密度值不变成大于153。实际打印作为结果所获得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
图12是用于示出总量控制处理的图形。在图12示出的图形中,横轴表示C、M、Y和K的彩色平面数据以及清澈平面数据上的像素位置i。纵轴表示每一个像素位置i中的C、M、Y和K的调色剂和清澈调色剂的密度值的组合值。
在图12的例子中,清澈平面数据中的清澈调色剂的像素的理想密度值X1是254(X1=254)并且C、M、Y和K的彩色平面数据的每一个像素位置中的密度值X3是421(X3=421)。因此,C、M、Y和K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组合密度值是675并且其大于对应于通常260%的密度值665值10。因此,总量控制单元542通过从组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中减去密度值10,校正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密度值为清澈调色剂的像素的密度值X2=244。据此,在获得密度值的校正之后,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
将伽马校正之后的每一个CMYK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输入给半色调屏幕处理单元522,并且这执行半色调屏幕处理以将所输入的彩色平面数据转换为每一个CMYK的2位图像数据等的数据格式,例如以输出给打印机70,并且在半色调屏幕处理后输出每一个CMYK的2位彩色平面数据等。同时,2位是例子并且不存在限制。
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将半色调屏幕处理后的每一个CMYK的2位数据和由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生成的2位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进行结合,并将所结合的图像数据传送给MIC60。同时,因为存在其中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不生成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和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所以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将由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生成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进行结合,并且当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不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从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输出通过将每一个CMYK的2位彩色平面数据进行结合所获得的图像数据。结果,将4至6个2位图像数据从DFE50传送给MIC60。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也将由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输出的用于加光泽器80的开/关信息输出给MIC60。
接着,再次参考图10详细描述DFE50的操作/显示单元500。如图10中所示,操作/显示单元500主要提供有输入设备501、显示设备502、控制单元503、设置单元504、预览图像生成单元506、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510、HDD505和RAM560。
在HDD505中存储有各种设置值。RAM560被用作工作存储器。
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510将应用总量控制处理之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应用总量控制处理之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进行比较。如图10中所示,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510提供有确定单元513、差值计算单元512和提取单元511。
确定单元513通过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确定是否总量控制单元542的总量控制处理被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
当确定单元513确定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对于每一像素,差值计算单元512计算应用总量控制处理之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的像素的密度值和应用总量控制处理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
更具体地,差值计算单元512基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中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对于生成的像素的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的像素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另外,差值计算单元512基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中的清澈平面数据,对于生成的像素的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的透明图像的像素的密度值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的透明图像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
提取单元511确定是否由差值计算单元512计算出的差值不小于作为阈值的同一密度范围的值,并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中提取不一致区域。在此,不一致区域是由其中由差值计算单元512计算出的差值不小于同一密度范围的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另一方面,除了不一致区域之外的区域,也就是说,由差值计算单元512计算出的差值小于同一密度范围的值的像素组成的区域被称为一致区域。
例如,输入设备501是诸如键盘和鼠标之类的输入设备。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其接受在显示设备502上显示的预览图像上的来自用户的预定输入。
显示设备502是诸如显示设备之类的显示设备。控制单元503执行来自输入设备501的输入控制以及到显示设备502的显示控制。在该实施例中,显示设备502显示由预览图像生成单元506生成的预览图像,其是通过估计打印结果所获得的图像。显示设备502也在预览图像上显示之后要描述的不一致区域和一致区域。
显示设备502和控制单元503用作显示单元。另外,输入设备501和控制单元503用作输入单元。
显示设备502通过控制单元503的显示控制以彼此不同的显示形式显示不一致区域和一致区域;更具体地,显示设备502通过控制单元503的显示控制以彼此不同的特定颜色显示不一致区域和一致区域。
另外,当控制单元503确定在不一致区域中包括由输入设备501的用户输入的操作的位置时,显示设备502在不一致区域中显示表面效果和差值的名称。
设置单元504允许显示设备502显示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备屏幕。接着,设置单元504借助输入设备501从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屏幕接受用户的同一密度范围的值、作为不一致区域的显示形式的颜色说明和作为一致区域的显示形式的颜色说明的输入,并通过将它们存储到HDD505中设置被接受的同一密度范围的值、不一致区域的颜色说明和一致区域的颜色说明。
图13是示出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屏幕的示意图。在清澈调色剂比较设置屏幕中,如在图13中示出的,显示同一密度范围的值的输入区1301和指定不一致区域的颜色和一致区域的颜色的显示颜色的说明区1302。设置单元504在输入区1301中设置由用户指定的值作为同一密度范围的值,并在显示颜色的说明区1302中设置由用户指定的颜色作为不一致区域的颜色和一致区域的颜色。
再次参考图10,预览图像生成单元基于当未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当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生成预览图像。
MIC60输出指示将设备配置配备为后处理单元的设备配置信息给DFE50。MIC60连接至DFE50和打印机70,从DFE50接收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以将每一个图像数据分配给对应的设备,并且控制后处理单元。更具体地,MIC60将从DFE50输出的图像数据的CMYK彩色平面数据输出给打印机70,另外如果其存在则将由打印机7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输出给打印机70,通过使用从DFE50输出的开/关信息开启或关断加光泽器80,并且如果其存在则将由低温定影单元90使用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输出给低温定影单元90。加光泽器80通过开/关信息可切换其上执行定影的路径以及其上不执行定影的路径。低温定影单元90依靠存在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可像在加光泽器80中一样切换开或关并且切换路径。
另外,如图14所示,由打印机70、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组成的打印设备30提供有传递作为记录介质的纸的传递路径20。同时,详细地,打印机70提供有多个电子照相感光鼓71B、形成在感光鼓71B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其上被传送的传送带71C、将传送带71C上的调色剂图像传送至纸上的传送设备71D和将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上的定影单元71A。由未示出的传递构件在传递路径20上按照这样的顺序通过打印机70、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的位置进行传递所述纸。接着,在通过由设备顺序地执行的处理形成图像和应用表面效果之后,由未示出的传递机构在传递路径上传递所述纸以从打印设备30排出。
接着,描述如上描述地配置的DFE50的显示处理。图15是示出作业选择屏幕的例子的示意图。首先,控制单元503在显示设备502上显示图15中示出的作业选择屏幕。接着,用户通过检查来自作业选择屏幕的期望的检查框选择期望的作业,并进一步从菜单屏幕选择是否“打印”或“预览”。当选择“打印”时,执行由所选择的作业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打印处理,并且当选择“预览”时,执行由所选择的作业指定的图像数据的预览显示处理。
图16是示意性示出显示处理的全部流程的示意图。图17和18是示出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当DFE50从主机设备10接收到图像数据(参考图8)时(步骤S1),在HDD505中临时存储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输入单元521从HDD505读取图像数据并在RAM560中存储所述图像数据。接着,转换单元531执行对RAM560中的图像数据的语言解释以将以矢量格式表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光栅格式,并且将以RGB格式表示的彩色空间转换为CMYK格式的彩色空间,因此获得每一个CMYK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以及8位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步骤S2)。
在转换处理中,图4中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也就是说,关于如图7中所示的每一个绘制对象指定用以指定表面效果的密度值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被转换为关于组成绘制对象的每一个像素指定密度值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
也就是说,转换单元531将为绘制对象设置的密度值应用于对应于图7中示出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的绘制对象的坐标的范围中的像素,因此转换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据此,光泽控制平面数据被转换为其中为每一个像素设置表面效果的光泽控制平面数据。
当8位光泽控制平面数据被输出时,DFE50的校准单元541通过使用通过校准生成的1D_LUT的伽马曲线对每一个CMYK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执行伽马校正,并且半色调屏幕处理单元522执行半色调处理以转换伽马校正之后的图像数据为每一个CMYK的2位彩色平面数据的数据格式以输出给打印机70,因此在半色调处理之后获得每一个CMYK的2位彩色平面数据(步骤S3)。
另外,DFE50的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通过使用8位光泽控制平面数据参考以上描述的表面效果选择表,确定为由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指示的每一个像素值指定的表面效果。接着,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为组成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的所有像素以这种方式进行确定。同时,为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中组成应用每一表面效果的区域的所有像素基本指示同一范围的密度值。因此,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确定具有同一表面效果的附近中的像素包含在应用同一表面效果的区域中。以这种方式,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确定应用表面效果的区域以及应用到所述区域的表面效果的类型。接着,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根据所述确定决定开启或关断加光泽器80(步骤S4)。
接着,DFE50的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在伽马校正之后通过适当地使用CMYK中的每一个的8位彩色平面数据,适当地生成8位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以附加清澈调色剂(步骤S5)。
接着,总量控制单元542基于组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确定对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是否需要总量控制处理(S6)。接着,总量控制单元542例如通过确定是否组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的总量不小于预定值,确定是否需要总量控制处理。
当组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不小于预定值等时并且当确定需要总量控制处理时(步骤S6:“是”),总量控制单元542将以上描述的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也就是说,组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以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步骤S7)。
另一方面,当组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小于预定值等时并且当在步骤S6确定不需要总量控制处理时(步骤S6:“否”),不执行步骤7的总量控制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被处理为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
接着,控制单元503确定图15中示出的作业选择屏幕上的菜单屏幕中用户输入的选择(步骤S8)。当用户选择菜单屏幕中的“打印”时(步骤S8:“打印”),半色调屏幕处理单元522将通过使用8位图像数据获得的8位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转换为半色调处理的2位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步骤S9)。
接着,DFE50的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将在步骤S3获得的半色调处理之后的每一个CMYK的2位彩色平面数据和在步骤S9生成的2位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进行结合,并将所结合的图像数据和在步骤S4决定的指示加光泽器80的开或关的开/关信息输出给MIC60(步骤S10)。
同时,当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532在步骤S5不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在步骤S10仅将步骤S3获得半色调处理后的每一个CMYK的2位彩色平面数据进行结合以输出给MIC60。
在步骤S8,当用户选择菜单屏幕中的“预览”时(步骤S8:“预览”),预览图像生成单元506生成通过将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转换为RGB获得的预览图像(步骤S11)。接着,控制单元503在显示设备502上显示所生成的预览图像(步骤S12)。
图19是示出在显示设备502上显示打印之前预览屏幕的例子的示意图。如图19中所示,除预览图像1403之外,页面翻转按钮1401和总量控制确认按钮1402被显示在预览屏幕上。页面翻转按钮1401是由用户按压以在预览图像具有多个页面时翻转页面的按钮。
总量控制确认按钮1402是由用户按压以确认/显示当应用总量控制处理时是否清澈调色剂的效果没有作为总量控制处理的结果而降低的按钮。
再次参考图18,当显示预览图像时,控制单元503确定总量控制确认按钮1402是否通过事件通知等被按压(步骤S13)。当总量控制确认按钮1402一段时间没有被按压时(步骤S13:“否”),完成处理。
另一方面,当总量控制确认按钮1402被按压时(步骤S13:“是”),确定单元513确定是否总量控制处理被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步骤S14)。具体地,确定单元513确定是否通过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密度值的总和应用总量控制处理。当确定没有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步骤S14:“否”),完成处理。
另一方面,当确定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步骤S14:“是”),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510执行总量控制处理之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总量控制处理之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的比较处理(步骤S15)。
此处,详细描述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图20是示出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首先,差值计算单元512从HDD505读取由设置单元504设置的同一密度范围的值并设置其为K(步骤S21)。接着,差值计算单元512在从1顺序递增像素位置i的同时,一次一个像素地挑选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并在此后描述的步骤S23至S32为每一像素执行处理,并通过像素编号对此进行重复(步骤S22)。
也就是说,差值计算单元512设置总量控制处理之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的位置i中的像素的密度为A[i]并设置总量控制处理之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的位置i中的像素的密度为B[i](步骤S23)。
接着,差值计算单元512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的位置i中的像素的密度A[i]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的位置i中的像素的密度B[i]之间的差值|A[i]-B[i]|。接着,提取单元511确定是否差值|A[i]-B[i]|不小于同一密度范围K的值(步骤S24)。当差值|A[i]-B[i]|小于同一密度范围K的值时(步骤S24:否),i被递增(步骤S32)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23。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4差值|A[i]-B[i]|不小于同一密度范围K的值时(步骤S24:“是”),提取单元511设置比较结果数据C[i]为1(步骤S25)并进一步设置差值信息表中像素位置i中的差值|A[i]-B[i]|(步骤S26)。接着,提取单元511从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中提取像素位置i中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并设置所提取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为E[i](步骤S27)。
接着,提取单元511确定是否所提取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大于0(步骤S29)。当表面效果的密度值大于0时(步骤S29:是),其确定表面效果被设置,也就是说,不是清澈平面数据而是光泽控制平面数据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被用在像素位置i中,并且在差值信息表中设置像素位置i中的所提取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和表面效果“光泽控制平面”(步骤S30)。同时,在RAM560中生成差值信息表。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9表面效果的密度值不大于0时(步骤S29:否),提取单元511确定没有设置表面效果,也就是说,不是光泽控制平面数据而是清澈平面数据的密度值用在像素位置i中,并且其从清澈平面数据中提取像素位置i中的密度值,并且在差值信息表中设置所提取的密度值和表面效果“清澈平面”(步骤S31)。接着,其递增i(步骤S32)并返回到步骤S23。
提取单元511在步骤S23至S32为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每一个像素重复执行以上描述的处理。据此,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之间的比较结果被登记在差值信息表中。也就是说,差值信息表是利用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之间的比较结果通过提取具有不小于同一密度范围的值的差值的像素的范围所获得的数据。
图21是示出差值信息表的例子的示意图。如图20中示出的,其中|A[i]-B[i]|不小于同一密度范围K的值的像素的像素位置、表面效果、密度值和差值|A[i]-B[i]|以一个记录为单位被登记在差值信息表中。由这样的差值信息表指示的像素的区域是不一致区域。也就是说,通过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其中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之间的密度值的差值|A[i]-B[i]|不小于同一密度范围K的值的不一致区域,换句话说,其中清澈调色剂的效果不能如期望地被获得的不一致区域被提取。
接着,再次参考图18,当通过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提取不一致区域时(步骤S15),操作/显示单元500执行总量控制确认显示处理(步骤S16)并完成处理。
接着,详细描述步骤16的总量控制确认显示处理。图22是示出总量控制确认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首先,预览图像生成单元506将预览图像的全部区域转换为一致区域的显示颜色(步骤S41)。
接着,预览图像生成单元506读取RAM560中的差值信息表中登记的记录(步骤S42)。接着,预览图像生成单元506将像素位置中的像素转换为预览图像中的不一致区域的显示颜色(步骤S43)。
接着,预览图像生成单元506在步骤S42和S43为差值信息表中登记的所有记录重复性地执行所述处理(步骤S44,S44:“是”)。当为差值信息表中登记的所有记录完成步骤S42和S43的处理时(步骤S44:“否”),控制单元503在显示设备502上显示其中不一致区域和一致区域被转换为各自显示颜色的预览图像(步骤S45)。据此,其中执行总量控制确认显示的预览图像被显示。
图23是示出其上显示其中执行总量控制确认显示的预览图像的预览屏幕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23中,由参考标号1501表示的显示颜色的白色部分是不一致区域并且其它区域是以一致区域的显示颜色显示的一致区域。
在预览屏幕中,当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按钮1504被按压时,图13中示出的以上描述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屏幕被显示并且指定同一密度范围的值和不一致区域和一致区域的显示颜色成为可能。
当用户通过输入设备501的鼠标指针在图23中的预览屏幕上指示(悬停鼠标)不一致区域时,控制单元503执行显示框1503中的不一致区域的详细显示(步骤S46)。
图24是示出详细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当控制单元503检测到鼠标指针在预览图像上时(步骤S51),其清理显示框1503中的内容(步骤S52)。接着,控制单元503关于鼠标指针的位置提取预览图像上的图像位置(步骤S53)。
接着,控制单元503检查是否所提取的图像位置(X,Y)呈现在差值信息表中(步骤S54)。当所提取的图像位置(X,Y)没有呈现在差值信息表中时(步骤S54:“否”),完成处理。
另一方面,当所提取的图像位置(X,Y)呈现在差值信息表时(步骤S54:“是”),图像位置(X,Y)的行的记录被提取并且所提取的记录被设置为K(步骤S55)。接着,控制单元503提取所提取的行K的表面效果并设置其为E(步骤S55)。
接着,控制单元503从差值信息表提取行K的密度值并设置其为N(步骤S57)。接着,控制单元503检查是否E是“光泽控制平面”(步骤S58)。当E是“光泽控制平面”时(步骤S58:“是”),控制单元503从表面效果选择表(参考图11)中提取对应于密度值N的表面效果的名称并将其显示在显示框1503中(步骤S60)。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8E不是“光泽控制平面”时(步骤S58:“否”),控制单元503在显示框1503中显示“清澈绘制”作为表面效果的名称(步骤S59)。
接着,控制单元503在显示框1503中显示K行中存在密度差值以及密度差值的值的事实(步骤S61)。据此,不一致区域的详细信息显示于显示框1503中。
以这样的方式,由于该实施例的DFE50将总量控制之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总量控制处理之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进行比较,提取由其中密度值的差值不小于同一密度范围的值的像素组成的不一致区域以进行显示,可能的是在执行打印前允许用户了解其中由于像素级调色剂的总量控制处理而不能获得清澈调色剂的效果的位置,因此容易获得清澈调色剂的期望效果的印刷品,同时保持打印质量而无需过多的系统配置。
第二实施例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DFE50执行了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和预览图像生成处理,但是不存在限制。
也就是说,也可能配置使得由经由网络连接到一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设备执行由所述一个设备执行的多个处理中的任意一个。
作为例子,第二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配置有网络上的服务器设备上的DFE的功能的一部分。
图2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配置的视图。如图25中所示,该实施例的成像系统提供有主机设备3010、DFE3050、MIC60、打印机70、加光泽器80、低温定影单元90和云上的服务器设备3060。诸如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之类的后处理设备不被限于此。
在该实施例中,其被配置使得经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将主机设备3010和DFE3050连接到服务器设备3060。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其被配置使得第一实施例的DFE50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预览图像生成单元和设置单元被提供在服务器设备3060上。
在此,主机3010的功能和配置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主机设备10的功能和配置。主机设备3010、DFE3050、MIC60、打印机70、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的连接配置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配置。
也就是说,具体地,其被配置使得经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云)将主机设备3010和DFE3050连接到单个服务器设备3060,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2510、预览图像生成单元2506和设置单元2504被提供到服务器设备3060上,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由服务器设备3060执行预览图像的生成处理和总量控制处理前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
接着,描述服务器设备3060。图2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306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如图26中所示,服务器设备3060主要提供有通信单元2503、设置单元2504、预览图像生成单元2506、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2510、HDD2505和RAM2560。
通信单元2503控制主机设备3010和DFE3050的多种数据的传送和接收。在该实施例中,通信单元2503从DFE3050接收应用总量控制处理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应用总量控制处理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通信单元2503也将由预览图像生成单元2506生成的预览图像传送给DFE3050。
设置单元2504通过通信单元2503将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屏幕传送给DFE3050,并允许DFE3050的显示设备502显示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屏幕。设置单元504通过通信单元2503从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屏幕接收用户的以上描述的同一密度范围的值、作为不一致性区域的显示形式的颜色说明和作为一致区域的显示形式的颜色说明的输入事件,并通过将它们存储在HDD3505中设置所接收的同一密度范围的值、不一致区域的颜色说明和一致区域的颜色说明。此处,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屏幕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设置屏幕。
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2510将由通信单元2503接收到的应用总量控制处理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总量控制处理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进行比较。如图26中所示,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2510提供有确定单元513、差值计算单元512和提取单元511。每一个单元的功能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DFE50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510的每一个单元的功能。
接着,描述DFE3050。图2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DFE305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该实施例的DFE3050提供有操作/显示单元2600、数据处理单元520和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
如图27中所示,操作/显示单元2600提供有输入设备501、显示设备502和控制单元503,并且每一个单元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DFE50的每一个单元的功能的功能。换句话说,该实施例的操作/显示单元2600具有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显示单元500中去除预览图像生成单元、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设置单元、HDD和RAM所获得的配置。
数据处理单元520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DFE50的数据处理单元520的功能和配置的功能和配置。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也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DFE50的打印数据传送单元550的功能和配置的功能和配置。
接着,描述根据以上述方式配置的该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处理。在该实施例中,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由主机设备3010生成打印数据并将打印数据传送给DFE3050。接着,在DFE3050中,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接收打印数据并执行在图17中示出的步骤S1至S10的处理,并据此,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并且生成通过将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进行结合而获得的图像数据以输出给MIC60。
此处,描述在步骤S8用户发出预览显示的指令的情况。在步骤S8,当用户选择菜单屏幕中的“预览”时(步骤S8:“预览”),DFE3050将应用总量控制处理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应用总量控制处理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传送给服务器设备3060。
图28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3060的预览图像的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在图28中,示出当用户在图17中的步骤S8发出预览显示的指令时在服务器设备3060的处理过程。
服务器设备3060的通信单元2503从DFE3050接收应用总量控制处理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应用总量控制处理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步骤S2801)。接着,预览图像生成单元2506生成通过将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转换为RGB而获得的预览图像(步骤S11)。接着,通信单元2503将所生成的预览图像传送给DFE3050并发出指令以进行显示(步骤S2812)。据此,在DFE3050的显示设备502上显示预览图像。
此处,打印前所显示的预览屏幕类似于图19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例子中的预览屏幕。
当通过DFE3050显示预览屏幕时,通信单元2503确定是否从DFE3050接收预览屏幕中的总量控制确认按钮1402的按压事件(步骤S2813)。当在特定时间段总量控制确认按钮1402未被按压时(步骤S2813:“否”),完成处理。
另一方面,当总量控制确认按钮1402的按压事件被接收到时(步骤S2813:“是”),确定单元513确定是否总量控制处理被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步骤S14)。具体地,确定单元513通过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密度值的总和确定是否应用总量控制处理。当确定没有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步骤S14:“否”),完成处理。
另一方面,当确定总量控制处理被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步骤S14:“是”),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510对总量控制处理前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α和总量控制处理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β执行比较处理(步骤S15)。此处,如参考图20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清澈调色剂平面的比较处理那样,执行清澈调色剂平面的比较处理。
此后,服务器设备3060执行总量控制确认显示处理(步骤S16)并完成处理。
接着,详细描述在步骤S16的总量控制确认显示处理。图29是示出总量控制确认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如在第一实施例的DFE50的总量控制确认显示处理中(图22),执行在S41至S44的处理。
当对差值信息表中登记的所有记录完成在步骤S42和S43的处理时(步骤S44:“否”),通信单元2503将其中不一致区域和一致区域被转换为各自的显示颜色的预览图像传送给DFE3050,并发出指令以进行显示(步骤S2945)。据此,在DFE3050的显示设备502上显示其中执行总量控制确认显示的预览图像。此处,其中显示其中执行总量控制确认显示的预览图像的预览屏幕的例子类似于图23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屏幕。
当在预览屏幕中用户通过输入设备501的鼠标指针指令(悬停鼠标)不一致区域时,通信单元2503接收事件并执行显示框1503中不一致区域详细的显示(步骤S46)。
图3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3060的详细显示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当通信单元2503从DFE3050接收指示鼠标指针在预览图像上的检测通知时(步骤3051),其将清除显示框1503的内容的指令传送给DFE3050(步骤S3052)。据此,在DFE3050的显示设备502中清除预览屏幕的显示框1503中的内容。接着,通信单元2503关于鼠标指针的位置提取预览图像上的图像位置(步骤S53)。如在由第一实施例的DFE50执行的详细显示处理中(图24),执行在步骤S54至S58的后续处理。
当在步骤S58处E是“光泽控制平面”时(步骤S58:“是”),控制单元503从表面效果选择表(参考图11)提取对应于密度值N的表面效果的名称,并将其传送给DFE3050以发出显示指令(步骤S3060)。据此,在DFE3050的显示设备502的预览屏幕的显示框1503中显示表面效果的名称。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58E不是“光泽控制平面”时(步骤S58:“否”),通信单元2503将作为表面效果的名称的“清澈绘制”传送给DFE3050,并发出显示指令(步骤S3059)。据此,在DFE3050的显示设备502中,“清澈绘制”作为表面效果的名称被显示在预览屏幕的显示框1503中。
接着,通信单元2503将K行中存在密度差值和密度差值的值的事实传送给DFE3050,并发出显示指令(步骤S3060)。据此,在DFE3050的显示设备502中,在显示框1503中显示不一致区域的详细信息。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执行DFE3050、MIC60、打印机70、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中的后续处理。
以这样的方式,在该实施例中由云上的服务器设备3060执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和预览图像生成处理,以便,除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之外,甚至当存在多个DFE3050时,共同地执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和预览图像生成处理是可能的,并且其方便用户和管理员。
同时,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其被配置使得在云上的单个服务器设备3060上提供设置单元2504、预览图像生成单元2506和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2510,并且在服务器设备3060处执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和预览图像的生成处理,但是不存在限制。
例如,也可能配置使得在云上提供两个或更多服务器设备,并且将以上描述的处理分配到两个或更多服务器设备以执行。图31是其中在云上提供两个服务器(第一服务器设备3860和第二服务器设备3861)的网络配置图。在图31的例子中,其被配置以使得将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和预览图像的生成处理分配给第一服务器设备3860和第二服务器设备3861以执行。例如,可能的是配置使得第一服务器设备3860提供有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以执行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比较处理,并且第二服务器设备3861提供有预览图像生成单元以执行预览图像的生成处理。同时,将处理分配给服务器设备的模式不限于此并且其可被可选择地执行。
也就是说,可以可选择地集中提供组成云上的一个服务器设备上的设置单元2504、预览图像生成单元2506、清澈调色剂平面比较单元2510和数据处理单元520的单元中的一部分或所有,或在多个服务器设备上分配它们,好像在DFE3050上提供诸如输入设备501和显示设备502之类的最小配置。
换句话说,可能的是配置使得如以上描述的例子中那样经由网络连接到一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设备执行由一个设备执行的多个处理中的任意一个。
另外,在“用以由经由网络连接到一个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其它设备执行的配置”的以上描述的情况中,其被配置以包括在一个设备和其它设备之间以及进一步地在其它设备之间执行的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诸如将由以一个设备执行的处理生成的数据(信息)从一个设备输出到其它设备的处理以及由其它设备输入数据的处理。
也就是说,当其它设备的数量为1时,其被配置以包括一个设备和其它设备之间执行的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并且当其它设备的数量为2或更多时,其被配置以包括一个设备和其它设备之间以及其它设备之间的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诸如在第一其它设备和第二其它设备之间。
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云上提供服务器设备3060或诸如第一服务器设备3860和第二服务器设备3861的多个服务器设备,但是服务器设备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配置使得在诸如内部网之类的任意网络上提供服务器3060或诸如第一服务器设备3860和第二服务器设备3861的多个服务器设备。
描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主机设备10和3010、DFE50和3050、服务器设备3060、第一服务器设备3860和第二服务器设备3861的硬件配置。图32是主机设备10和3010、DFE50和3050、服务器设备3060的硬件配置图。主机设备10和3010、DFE50和3050、服务器设备3060、第一服务器设备3860和第二服务器设备3861主要提供有控制整个设备的诸如CPU之类的控制设备2901、存储多种数据和多种程序的诸如ROM和RAM之类的主存储单元2902、存储多种数据和多种程序的诸如HDD之类的辅助存储单元2903、诸如键盘和鼠标之类的输入设备2905和诸如显示设备之类的显示设备2904,作为硬件配置,并且具有使用常规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主机设备10和301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包括图像处理应用,在以下同样适用)作为文件以可安装格式或可执行格式记录在诸如CD-ROM、软盘(FD)、CD-R、DVD(数字通用光盘)之类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以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
也可能的是配置以在连接到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上的计算机上存储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主机设备10和301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并且经由网络下载其以进行提供。也可能的是配置以经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提供或分配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主机设备1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
也可能的是配置以预先在ROM等中合并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主机设备10和301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以进行提供。
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主机设备10和301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具有包括每一个处理单元的模块配置,并作为实际硬件,CPU(处理器)从以上描述的存储介质读取多种处理程序以进行执行,因此在主存储单元上装载每一个处理单元以在主存储单元上进行生成。
另外,除了由硬件实现外,可由作为软件的多种处理程序实现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DFE50和3050执行的多种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预先在ROM等中合并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DFE50和305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以进行提供。
也可能的是配置使得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DFE50和305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作为文件以可安装格式或可执行格式记录在诸如CD-ROM、软盘(FD)、CD-R、DVD(数字通用光盘)之类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以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
此外,也可能的是配置以在连接到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上的计算机上存储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DFE50和305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并且经由网络下载其以进行提供。也可能的是配置以经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提供或分配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DFE5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
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DFE50和305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具有包括以上描述的每一个单元的模块配置,并作为实际硬件,CPU(处理器)从ROM读取打印控制程序以进行执行,因此在主存储单元上装载以上描述的每一个单元以在主存储单元上进行生成。
另外,除了由硬件实现外,可由作为软件的多种处理程序实现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3060执行的多个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预先在ROM等中合并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306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以进行提供。
可能的是配置使得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3060执行的多种处理作为文件以可安装格式或可执行格式记录在诸如CD-ROM、软盘(FD)、CD-R、DVD(数字通用光盘)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
此外,也可能的是配置以在连接到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上的计算机上存储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306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并且经由网络下载其以进行提供。也可能的是配置以经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提供或分配由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服务器设备306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
由以上描述的服务器设备3060执行的多种处理程序具有包括以上描述的每一个处理单元的模块配置,并作为实际硬件,CPU(处理器)从以上描述的ROM读取生成程序以进行执行,因此在主存储单元上装载以上描述的每一个单元以在主存储单元上进行生成。
同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实现阶段组件可被修改以在不脱离其精神的情况下具体化。另外,可通过适当地组合实施例中公开的多个组件以做出多种发明。例如,可从实施例中描述的所有组件中删除一些组件。此外,也可能的是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例中的组件。另外,如此后示出的多个实施例是可得到的。
虽然在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成像系统被配置以提供有主机设备10和3010、DFE50和3050、MIC60、打印机70、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但是不存在限制。例如,也可能的是将DFE50和3050、MIC60、打印机70整体地形成为一个成像设备,以及形成为进一步提供有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的成像设备。
虽然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通过使用CMYK的多个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但是也可能的是通过使用一个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
同时,虽然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提供有MIC60,但是打印机系统并不限于此。也可能的是配置使得诸如DFE50的另一设备提供有由以上描述的MIC60执行的处理和功能,并且不提供MIC60。
同时,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实现阶段组件可被修改以在不脱离其精神的情况下具体化。另外,可通过适当地组合实施例中公开的多个组件以做出多种发明。例如,可从实施例中描述的所有组件中删除一些组件。此外,也可能的是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例中的组件。另外,如此后示出的多种修改是可得到的。
虽然在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成像系统被配置以提供有主机设备10、DFE50、MIC60、打印机70、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但是成像系统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能的是将DFE50、MIC60和打印机70整体地形成为一个成像设备,以及形成为进一步提供有加光泽器80和低温定影单元90的成像设备。
虽然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通过使用CMYK的多个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但是也可能的是通过使用一个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
同时,虽然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系统提供有MIC60,但是打印机系统并不限于此。也可能的是配置使得诸如DFE50的另一设备提供有由以上描述的MIC60执行的处理和功能,并且不提供MIC60。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其被配置使得DFE50执行预览图像的显示处理,但是不存在限制并且也可能的是配置以通过由多个设备组成的图像系统实现预览图像的显示处理。
实施例具有允许用户了解其中由于执行打印前的像素级的调色剂的总量控制处理而不能获得清澈调色剂的效果的部分的效果,因此容易获得具有期望的清澈调色剂的效果的打印品,同时维持打印质量而无需过多的系统配置。
虽然为了完整和清楚的公开关于特定实施例已经描述本发明,但是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因此被限制,而是解释为具体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清楚地落入此处阐述的基本教导内的所有修改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到打印设备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打印设备配备有有色的彩色调色剂和无色的清澈调色剂并基于附加彩色调色剂的彩色平面数据和附加清澈调色剂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总量控制单元,其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使得组成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变成不大于预定情况中的特定值;
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其基于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其中在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中指定表面效果的类型和密度值,所述表面效果是应用于记录介质的视觉或触觉效果,所述密度值用于指定表面效果应用于的记录介质中的区域;
确定单元,其确定是否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
差值计算单元,当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其为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和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
提取单元,其提取由其中该差值不小于预定阈值的像素组成的不一致区域;和
显示单元,其显示该不一致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差值计算单元为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和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表面效果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差值计算单元为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透明图像的像素的密度值和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透明图像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显示单元以与一致区域的显示形式不同的显示形式显示不一致区域,所述一致区域是除不一致区域之外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设置单元,其从用户接受不一致区域的阈值和显示形式的指定,其中
显示单元以指定的显示形式显示不一致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显示形式是指定颜色。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预览图像生成单元,其基于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生成预览图像,所述预览图像是通过估计打印结果所获得的图像,其中
显示单元显示预览图像并且在预览图像上显示不一致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输入单元,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预览图像上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其中
当不一致区域中包括操作输入的位置时,显示单元进一步显示不一致区域中的表面效果和差值。
9.一种连接到打印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所述打印设备配备有有色的彩色调色剂和无色的清澈调色剂并基于附加彩色调色剂的彩色平面数据和附加清澈调色剂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总量控制单元,其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使得组成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变成不大于预定情况中的特定值;
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单元,其基于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所述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中表面效果的类型和密度值被指定,所述表面效果是应用于记录介质的视觉或触觉效果,所述密度值用于指定表面效果应用于的记录介质中的区域;
确定单元,其确定是否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
差值计算单元,当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其为每一个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和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
提取单元,其提取由其中差值不小于预定阈值的像素组成的不一致区域;和
显示单元,其显示不一致区域。
10.一种由连接到打印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执行的显示方法,所述打印设备配备有有色的彩色调色剂和无色的清澈调色剂并基于附加彩色调色剂的彩色平面数据和附加清澈调色剂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总量控制步骤,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使得组成彩色平面数据和清澈平面数据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值的总和变成不大于预定情况中的特定值;
清澈调色剂平面生成步骤,基于光泽控制平面数据、清澈平面数据和彩色平面数据生成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在所述光泽控制平面数据中表面效果的类型和密度值被指定,所述表面效果是应用于记录介质的视觉或触觉效果,所述密度值用于指定表面效果应用于的记录介质中的区域;
确定步骤,确定是否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
差值计算步骤,当将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时,为每一像素计算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和总量控制处理应用于的清澈调色剂平面数据的像素的密度值之间的差值;
提取步骤,提取由其中差值不小于预定值的像素组成的不一致区域;和
显示步骤,显示不一致区域。
CN201310224348.4A 2012-03-22 2013-03-21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5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6407 2012-03-22
JPJP2012-066407 2012-03-22
JP2012066407A JP5928051B2 (ja) 2012-03-22 2012-03-22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出力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5155A CN103365155A (zh) 2013-10-23
CN103365155B true CN103365155B (zh) 2016-03-23

Family

ID=47997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434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5155B (zh) 2012-03-22 2013-03-21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8837000B2 (zh)
EP (1) EP2642350A3 (zh)
JP (1) JP5928051B2 (zh)
CN (1) CN103365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5986B2 (ja) 2011-03-18 2016-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28051B2 (ja) * 2012-03-22 2016-06-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出力方法
JP2014199644A (ja) * 2013-03-15 2014-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6116131A1 (en) 2015-01-19 2016-07-28 Hewlett-Packard Indigo B.V. Printing methods
US10197935B2 (en) 2015-01-19 2019-02-05 Hp Indigo B.V.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composition
US10042274B2 (en) 2015-01-19 2018-08-07 Hp Indigo B.V. Primer composition and method
JP6225946B2 (ja) * 2015-05-27 2017-11-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6452574B2 (ja) * 2015-08-07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85873B2 (en) * 2016-02-16 2017-10-10 Ricoh Company, Ltd. Halftone calibration mechanism
JP6597386B2 (ja) * 2016-02-24 2019-10-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CN109976119B (zh) * 2017-12-27 2021-10-08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JP2020082585A (ja) * 2018-11-28 2020-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603A (zh) * 2007-06-04 2008-12-3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135747A (zh) * 2010-01-22 2011-07-2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5712B2 (en) * 2001-07-06 2003-03-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Glo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disposable tone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lear toners
US20060110194A1 (en) * 2004-11-23 2006-05-25 Emmert James 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document effects
JP4732031B2 (ja) * 2005-06-30 2011-07-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300530B2 (ja) * 2008-04-22 2013-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JP5111222B2 (ja) 2008-04-25 2013-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9294309A (ja) * 2008-06-03 2009-12-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5459612B2 (ja) * 2009-04-16 2014-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88364A (ja) * 2009-10-23 2011-05-06 Canon Inc 出力装置
JP5495802B2 (ja) 2010-01-06 2014-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34729B2 (ja) * 2010-03-23 2014-03-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42488B2 (ja) * 2010-09-15 2016-0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印刷物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94062B2 (ja) 2010-09-15 2015-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85380A (ja) * 2011-03-07 2012-09-2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62081B2 (ja) * 2011-03-17 2016-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45986B2 (ja) * 2011-03-18 2016-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19635B2 (ja) * 2011-03-18 2016-11-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874572B2 (ja) * 2011-09-16 2016-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928051B2 (ja) * 2012-03-22 2016-06-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出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603A (zh) * 2007-06-04 2008-12-3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135747A (zh) * 2010-01-22 2011-07-2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46849B2 (en) 2015-06-02
JP5928051B2 (ja) 2016-06-01
US20130250312A1 (en) 2013-09-26
US8837000B2 (en) 2014-09-16
US20140341601A1 (en) 2014-11-20
EP2642350A2 (en) 2013-09-25
EP2642350A3 (en) 2017-06-28
US9342028B2 (en) 2016-05-17
CN103365155A (zh) 2013-10-23
JP2013195981A (ja) 2013-09-30
US20150227104A1 (en) 2015-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5155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方法
CN100387439C (zh) 打印控制装置及方法
US8164766B2 (en) Electronic format file content sensitive user interface
CN10138894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US9344604B2 (en)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correcting color saturation due to glos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EP2592480B1 (en)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70228621A1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278952A1 (en) Print controlling apparatus, print controlling system, print controll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1571689A (zh) 打印控制装置及该打印控制装置的打印控制方法
US2010014956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inting support method and printing support program
CN110879691B (zh) 计算机、图像形成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
US20140085648A1 (en)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ed with printing control program
US20080079976A1 (en) Electronic format file content sensitive user interface
EP1871090A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print data
JP4153567B2 (ja) 背景依存の黒色のイメージを生成するカラー印刷における色料決定方法
CN10109043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013524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53876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and storing medium
US7672018B2 (en) Image generation such that halftone colors are expressed with dither patterns selected based on densities of gross areas of dots
JP545425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2544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388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320284B2 (en) Non-offset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stimulated ink key interface and method
JP49002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21057735A (ja) 色変換パラメーター生成装置、色変換パラメーター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