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8889A - 进气格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进气格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8889A
CN103358889A CN2013101050569A CN201310105056A CN103358889A CN 103358889 A CN103358889 A CN 103358889A CN 2013101050569 A CN2013101050569 A CN 2013101050569A CN 201310105056 A CN201310105056 A CN 201310105056A CN 103358889 A CN103358889 A CN 103358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power line
dutycycle
line voltag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50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山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58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8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60K11/085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with adjustable shutters or bli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25/00Measuring
    • F01P2025/60Operating parameters
    • F01P2025/66Vehicl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F01P7/1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by throttling amount of air flowing through liquid-to-air heat exchan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即便在电源电压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时实现高安静性与响应性。微型计算机(23)对设置于车载电源(21)与马达(18)之间的电力供给路径(Lp)的中途的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进行控制。并且,微型计算机(23)检测电源电压(Vb)。进而,基于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修正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以便抑制因该电源电压(Vb)的变动而导致的马达速度的变化、即百叶窗机构(11)的动作速度的变化。

Description

进气格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气格栅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能够基于设置在车身前部的格栅开口部的百叶窗机构的开闭动作控制从该格栅开口部流入发动机室内的空气的流量的进气格栅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即,例如,在高速行驶时,使百叶窗机构成为关闭状态以限制空气流入发动机室内,由此能够提高空气动力性能(例如“Cd值”)。并且,在发动机起动时,抑制被导入散热器的流量,由此能够缩短预热时间。进而,当发动机温度存在上升倾向的情况下,使百叶窗机构成为打开状态以增加流入发动机室内的流量,由此能够恰当地管理发动机温度。
并且,搭载于车辆的蓄电池等车载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源电压)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周围环境(例如发动机转速、外界气温)等而变动。鉴于该情况,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结构:在朝百叶窗机构的驱动马达供给的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强制结束通常的开闭控制,并使该百叶窗机构打开动作。
即,防止因伴随着电源电压降低的马达输出功率的降低而导致百叶窗机构被固定在关闭状态。进而,由此,避免因该关闭固定而导致流入车身内的空气量不足的情形,形成为能够确保充分的冷却性能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0440号公报
然而,如上所述的电源电压的变动在装置的安静性方面也是应当解决的课题之一。即,根据百叶窗机构本来的功能,希望通过大的马达输出使其迅速地动作。然而,通过加快其动作速度,动作声音也会变大。因此,以往,通过探寻满足上述两个相反的要求的协调点来决定马达输出、即朝马达供给驱动电力的驱动电路的占空比。
然而,在电源电压变动的情况下,由于该电源电压的变动,马达的输出变化。结果,百叶窗机构以比当初设想的速度快的速度动作,由此产生大的动作声音。或者,存在产生因动作速度变慢而导致响应性降低的问题的可能性,在这点上尚存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电源电压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时实现高安静性和响应性的进气格栅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技术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该百叶窗机构被设置在车身前部的格栅开口部内,从而能够对流入所述车身内的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以马达作为驱动源而使所述百叶窗机构开闭动作;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马达供给驱动电力而对所述驱动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具备: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设置在车载电源与所述马达之间的电力供给路径的中途;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对所述驱动电路的占空比进行控制;以及电源电压检测部,该电源电压检测部检测所述车载电源的电源电压,所述控制电路具备修正部,该修正部基于所述电源电压对所述占空比进行修正,以便抑制因所述电源电压的变动而导致的马达速度的变化。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车载电源的电源电压变动的情况下,因该电源电压的变动而导致的马达速度的变化也被抑制。结果,能够抑制百叶窗机构的动作速度变化,能够同时实现高安静性与响应性。
技术方案2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源电压超过第一电压值的情况下,所述修正部将所述占空比修正成比修正前的值小的值。
根据上述结构,驱动电路的占空比被修正为较小的值,由此,因电源电压的上升而导致的马达输出的增大被抑制。结果,能够防止因马达速度上升而导致百叶窗机构的动作速度高速化,从而能够抑制其动作声音,由此,能够确保高安静性。
技术方案3或4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源电压小于第二电压值的情况下,所述修正部将所述占空比修正成比修正前的值大的值。
根据上述结构,驱动电路的占空比被修正为较大的值,由此,因电源电压的降低而导致的马达输出的降低被抑制。结果,能够防止因马达速度降低而导致百叶窗机构的动作速度低速化,从而能够确保高响应性。除此之外,还能够避免因马达输出的降低而导致的开闭动作的不稳定化。
技术方案5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部对所述占空比进行修正以使所述马达速度恒定。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较高的水准同时实现高安静性与响应性。
技术方案6中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装置具备检测车速的车速检测单元,所述修正部基于所述车速使所述占空比的修正量变化。
即,当车速上升时,车辆行驶声音、发动机声音等其他噪音变大,由此,进气格栅装置的动作声音会变得不明显。因而,例如,在该情况下,通过减小占空比的修正量或者使其为“0”,因电源电压的上升而导致的马达输出的增大能够对响应性的提高作出贡献。并且,当车速上升时,作用于百叶窗机构的风压也变大。因而,例如,当在这种状况下电源电压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该占空比的修正量,能够更安定地使百叶窗机构进行开闭动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在电源电压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时实现高安静性与响应性的进气格栅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搭载有本发明所涉及的进气格栅装置的车辆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进气格栅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3是示出开闭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基于电源电压进行的占空比修正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其他例的占空比修正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其他例的占空比修正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其他例的占空比修正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车辆;2…车身;7…格栅开口部;10…进气格栅装置;11…百叶窗机构;12…致动器部(驱动装置);14…活动翅片;18…马达;20…ECU(控制装置、车速检测单元、发动机转速检测单元);21…车载电源;22…驱动电路;23…微型计算机(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检测单元以及修正单元);27…电压传感器(电源电压检测单元);Lp…电力供给路径;D(D1、D2)、D'…占空比;Vb…电源电压;V0…基准值;V1、V2…阈值;α1、α2…修正量;β…电源电压变动值;Ssp…车速;Se…发动机转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具体化了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所示的车辆中,在形成于车身2的内部的发动机室3收纳有用于对发动机4进行冷却的散热器5。并且,在车身2的前部(在该图中为左侧的端部)形成有连通车辆前方的外部空间和车身2的内部空间的格栅开口部7。进而,上述散热器5以暴露于从该格栅开口部7流入发动机室3的空气的方式配置于发动机4的前方。
另外,在散热器5的后方(在该图中为右侧)设置有风扇6。进而,通过该风扇6旋转,空气高效地流过散热器5。
在本实施方式中,格栅开口部7形成在保险杠8的下方。并且,在格栅开口部7的开口端7a安装有构成其外观面(下格栅)的前格栅9。进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具备能够控制从格栅开口部7流入发动机室3内的空气的流量的进气格栅装置10。
详细叙述,进气格栅装置10具备:百叶窗机构11,能够基于该百叶窗机构11的开闭动作来控制空气的流量;以及致动器部12,该致动器部12是使该百叶窗机构11开闭动作的驱动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百叶窗机构11通过在形成为大致方框状的框架13内排列配置多个活动翅片而形成。具体地,框架13通过其上端固定于保险杠加强件15而被配置在格栅开口部7内。并且,各活动翅片14具有沿框架13的宽度方向(在该图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架设的转动轴16,从而被支承为转动自如。进而,各活动翅片14具有翅片部17,通过该翅片部17以其转动轴16为中心转动,能够封闭框架13的框架内部。
即,对于百叶窗机构11,通过各活动翅片14朝使翅片部17成为与从格栅开口部7流入的空气的流入方向平行的状态的方向(参照图1,顺时针方向)转动,百叶窗机构11变成打开状态。并且,通过各活动翅片14朝使翅片部17成为与空气的流入方向交叉的状态的方向(参照图1,逆时针方向)转动,百叶窗机构11变成关闭状态。进而,当各活动翅片14处于与完全关闭状态对应的转动位置的情况下,相邻的各活动翅片14的前端(翅片部17的风扇尖端)互相重叠,由此能够封闭框架13的框架内部。
另一方面,致动器部12通过马达驱动使百叶窗机构11的各活动翅片14转动。进而,如图2所示,作为驱动源的马达18基于ECU 20供给的驱动电力旋转。
即,作为控制装置的ECU20通过对马达18供给驱动电力来控制致动器部12的动作、即百叶窗机构11的开闭动作。进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进气格栅装置10能够基于通过各活动翅片14的转动实现的百叶窗机构11的开闭动作来控制从格栅开口部7流入发动机室3内的空气的流量。
详细叙述,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ECU 20具备:驱动电路22,其设置于车载电源(蓄电池)21与马达18之间的电力供给路径Lp的中途;以及微型计算机23,该微型计算机23构成对驱动电路22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具体地说,驱动电路22具备将串联连接的一对开关元件作为开关臂、并将多个各开关臂并联连接而成的公知的PWM逆变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8采用带电刷的直流马达,在驱动电路22设置有与此对应的所谓H桥型的PWM逆变器。进而,微型计算机23通过输出规定各开关元件的打通/截止的马达控制信号来控制驱动电路22的动作。
即,对驱动电路22输入从车载电源21输出的电源电压Vb。另外,对微型计算机23输入在电源电路24中被调整后的控制电路用电压。进而,微型计算机23通过变更导通动作的开关元件的组合来切换驱动电路22向马达18供给驱动电力的通电方向。
并且,微型计算机23对导通动作的各开关元件的占空比、即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进行控制。进而,驱动电路22对马达18输出基于所被输入的电源电压Vb以及马达控制信号所显示的占空比的驱动电力。
更详细地叙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致动器部12设置有输出与马达18的旋转同步的脉冲信号Sp的马达旋转传感器25。进而,微型计算机23通过对该脉冲信号Sp(的边沿)进行计数来检测百叶窗机构11的动作位置(开闭状态)。并且,经由车内网络26对ECU 20输入车速Ssp、发动机转速Se、冷却水温度Tw以及外界气温Ta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ECU20构成车速检测单元以及发动机转速检测单元。进而,微型计算机23基于对上述各种车辆状态量的检测实行该百叶窗机构11的开闭控制。
具体地说,如图3的流程图所示,微型计算机23在检测各种状态量(步骤101)、并实行百叶窗机构的动作开始判定(步骤102)后,首先判定关闭动作条件是否成立(步骤103)。进而,在关闭动作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步骤103:是),对驱动电路22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流过有使百叶窗机构11关闭动作的方向的马达电流(关闭动作控制,步骤104)。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103中,当判定为关闭动作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步骤103:否),微型计算机23接下来判定打开动作条件是否成立(步骤105)。进而,在打开动作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步骤105:是),对驱动电路22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流过有使百叶窗机构11打开动作的方向的马达电流(打开动作控制,步骤106)。
另外,在上述关闭动作控制(步骤104)中,本实施方式的微型计算机23将该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设定为“D1”(D=D1)。进而,在打开动作控制(步骤106)中,本实施方式的微型计算机23将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设定为“D2”(D1=D2)。
并且,如图2所示,作为电源电压检测单元的微型计算机23基于电压传感器27的输出信号检测输入至驱动电路22的车载电源21的电源电压Vb。进而,本实施方式的微型计算机23基于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对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进行修正,以便抑制因该电源电压Vb的变动而导致的马达速度的变化。
具体地说,如图4的流程图所示,作为修正单元的微型计算机23在检测电源电压Vb(步骤201)后,将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与被设定成比该电源电压Vb的基准值(V0)高的值的规定的阈值(上升侧阈值)V1进行比较(步骤202)。进而,在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超过阈值V1的情况下(步骤202:是),执行从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减去规定的修正量α1的修正(D’=D-α1)(占空比负向修正,步骤203),使得修正后的值(D')小于修正前的值(D)。
并且,在上述步骤202中,当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在阈值V1以下的情况下(步骤202:否),微型计算机23接下来将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与设定成比该电源电压Vb的基准值(V0)低的值的规定的阈值(降低侧阈值)V2进行比较(步骤204)。进而,在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小于V2的情况下(步骤204:是),执行对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上加上规定的修正量α2的修正(D'=D+α2)(占空比正向修正,步骤205),使得修正后的值(D')大于修正前的值(D)。
即,在上述关闭动作控制(参照图3,步骤104)以及打开动作控制(参照图3,步骤106)中,微型计算机23所设定的占空比D的值“D1”、“D2”是与该电源电压Vb为基准值(V0)的情况相对应的值。进而,在上述步骤204中,当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在阈值V2以上的情况下(步骤204:否),即电源电压Vb处于距其基准值(V0)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V2≦Vb≦V1),微型计算机23不对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进行修正。
其次,对上述步骤201~步骤205的处理步骤所示的基于电源电压Vb的占空比修正控制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电源电压Vb上升而超过阈值V1(>V0)的情况下,对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进行修正而使其成为比修正前的值小的值,由此,因电源电压Vb的上升而导致的马达输出的增大被抑制。进而,由此,马达速度的变化、即百叶窗机构11的动作速度的变化被抑制。
并且,当电源电压Vb降低而低于阈值V2(<V0)的情况下,对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进行修正而使其成为比修正前的值大的值,由此,因电源电压Vb的降低而导致的马达输出的降低被抑制。进而,由此,马达速度的变化、即百叶窗机构11的动作速度的变化被抑制。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如下效果。
(1)微型计算机23对设置在车载电源21与马达18之间的电力供给路径Lp中途的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进行控制。并且,微型计算机23检测电源电压Vb。进而,基于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对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进行修正,以便抑制因该电源电压Vb的变动导致的马达速度的变化。
(2)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车载电源21的电源电压Vb变动的情况下,因该电源电压Vb的变动而导致的马达速度的变化也被抑制。结果,能够抑制百叶窗机构11的动作速度变化,同时实现高安静性与响应性。
(3)在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超过规定阈值V1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3执行从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减去规定的修正量α1的修正(D'=D-α1),以便修正后的值(D')小于修正前的值(D)。
根据上述结构,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被修正成较小的值,由此,因电源电压Vb的上升而导致的马达输出的增大被抑制。结果,能够防止由于马达速度上升而导致百叶窗机构的动作速度高速化,从而抑制动作声音,由此能够确保高安静性。
(3)在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小于规定阈值V2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3执行对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加上规定的修正量α2的修正(D'=D+α2),以便修正后的值(D')大于修正前的值(D)。
根据上述结构,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被修正成较大的值,由此,因电源电压Vb的降低而导致的马达输出的降低被抑制。结果,能够防止由于马达速度降低而导致百叶窗机构11的动作速度低速化,从而能够确保高响应性。除此之外,还能够避免因马达输出的降低而导致的开闭动作不稳定化。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变更。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从格栅开口部7流入的空气被引入到形成在车身2内的发动机室3内。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基于百叶窗机构11的开闭动作控制所流入的空气的流量的车身2的内部空间即可,空气的引入目的地也可以不是发动机室3。即,例如,也可以是散热器5这样的热交换器的收容室等,只要具有可导入从格栅开口部7流入的空气的空间即可,也可以应用于发动机配置在车身的后部或中央的车辆,或者电动汽车等不将发动机搭载于比车厢靠前方的车身内空间的车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格栅开口部7形成于保险杠8的下方。然而,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设置在保险杠8的上方的格栅开口部7。即,前格栅9可以为上格栅。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百叶窗机构11基于各活动翅片14的转动进行开闭动作。但是,不限于此,对于百叶窗机构的方式,除了这样的所谓的转动式之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谓的滑动式、或者是活动体摆动的百叶窗机构等。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与规定的阈值V1、V2进行比较来判定该电源电压是否处于距基准值(V0)的规定范围内(参照图4,步骤202、步骤204)。进而,在电源电压Vb超出该规定范围变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规定的修正量α1、α2进行的正向修正或负向修正,由此来对该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进行修正(步骤203、步骤205)。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为形成为如下结构:在电源电压Vb变动的情况下,对驱动电路22的占空比D进行修正,以使马达速度恒定。
具体地说,如图5的流程图所示,检测电源电压Vb(步骤301),并通过用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除以该电源电压的基准值V0来计算电源电压变动值β(β=Vb/V0,步骤302)。进而,进行将利用占空比D处于该电源电压变动值β而得的值设定成新的占空比D'的修正(D'=D/β,步骤303)。若为这样的结构,则能够以更高的水准同时实现高安静性与响应性。进而,关于这样的对占空比进行修正以使得马达速度恒定的结构,可以在电源电压Vb超过规定范围(V2≦Vb≦V1)变动的情况下开始该修正。
·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基于车速Ssp使占空比的修正量变化的结构。
例如,如图6的流程图所示,检测车速Ssp(步骤401),判定该车速Ssp是否在规定的阈值SP1以上(步骤402)。进而,当车速Ssp在阈值SP1以上的情况下(步骤402:是),不执行如上所述的占空比D的负向修正(参照图4,步骤203)(步骤403)。
即,当车速Ssp上升时,车辆行驶声音、发动机声音等其他噪音变大,进气格栅装置10的动作声音变得不明显。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如上所述的负向修正、即使修正量为“0”,由此,因电源电压Vb的上升而导致的马达输出的增大能够对响应性的提高作出贡献。并且,形成为将该修正量变更为较小的值的结构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检测车速Ssp(步骤501),判定该车速是否在规定的阈值SP2以上(步骤502)。进而,当车速Ssp在阈值SP2以上的情况下(步骤502:是),在如上所述的占空比D的正向修正(参照图4,步骤205)中,将该修正量α2变更为较大的值。即,在车速Ssp上升时,作用于百叶窗机构11的风压也变大。因而,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更稳定地使百叶窗机构11开闭动作。
·并且,也可以形成为根据车速Ssp变更与电源电压Vb相关的阈值V1、V2的结构。即便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获得与如上所述的基于车速Ssp使修正量变化的结构(参照图6以及图7)同样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形成为代替车速Ssp而使用发动机转速的结构。即便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关闭动作控制时(D=D1)与打开动作控制时(D=D2)设定不同的占空比D,但也可以形成为无论开闭都使用相同的占空比D的结构。并且,对于根据电源电压变动以外的因素控制该占空比D的值的结构,也可以具体化为对该占空比D进行修正的结构。
·并且,负向修正以及正向修正的各修正量α1、α2可以是相同的值。
·此外,也可以形成为电源电压脱离规定范围(V2≦Vb≦V1)的幅度越大,则越大幅地修正占空比D的结构。例如,在负向修正的情况下,可以设定成“D'=D-α0×(Vb-V1)”;在正向修正的情况下,可以设定成“D'=D+α0×(V2-Vb)”。另外,“α0”为基础修正量。由此,能够以更高的水准同时实现高安静性与响应性。
·并且,仅进行使修正后的值(D')小于修正前的值(D)的修正、或者使修正后的值(D')变大的修正中的任一方的结构也并不排除在外。即,具体的修正内容可以考虑马达速度变化的影响而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与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上升到高于基准值V0的值的情况对应的“上升侧的阈值”设定规定的阈值V1,作为与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降低到低于基准值V0的值的情况对应的“降低侧的阈值”设定规定的阈值V2。进而,由此形成夹着该基准值V0而以上述各阈值V1、V2作为上限值及下限值的“不进行修正的范围(V2≦Vb≦V1)”。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各阈值V1、V2中的任一方或双方设定成与基准值V0相等的值。
即,通过将规定的阈值V1设定成与基准值V0相等的值,在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超过基准值V0的情况下,迅速地进行使该占空比D变小的修正。并且,通过将规定的阈值V2设定成与基准值V0相等的值,在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小于基准值V0的情况下,迅速地进行使该占空比D变大的修正。进而,通过将各阈值V1、V2双方均设定成与基准值V0相等的值、即将各阈值V1、V2设定成相等的值,在所检测出的电源电压Vb与基准值V0不同的情况下,迅速地对该占空比D进行修正。
下面,将从以上实施方式能够掌握的技术思想与效果一起叙述。
(一)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发动机转速的发动机转速检测单元,上述控制单元基于上述发动机转速使上述占空比的修正量变化。
根据上述各结构,能够以更高的水准同时实现高安静性与响应性。

Claims (10)

1.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格栅装置具备:
百叶窗机构,该百叶窗机构被设置在车身前部的格栅开口部内,从而能够对流入所述车身内的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以马达作为驱动源而使所述百叶窗机构开闭动作;以及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马达供给驱动电力而对所述驱动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设置在车载电源与所述马达之间的电力供给路径的中途;
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对所述驱动电路的占空比进行控制;以及
电源电压检测部,该电源电压检测部检测所述车载电源的电源电压,
所述控制电路具备修正部,该修正部基于所述电源电压对所述占空比进行修正,以便抑制因所述电源电压的变动而导致的马达速度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源电压超过第一电压值的情况下,所述修正部将所述占空比修正成比修正前的值小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源电压小于第二电压值的情况下,所述修正部将所述占空比修正成比修正前的值大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源电压小于第二电压值的情况下,所述修正部将所述占空比修正成比修正前的值大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部对所述占空比进行修正以使所述马达速度恒定。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格栅装置具备检测车速的车速检测单元,
所述修正部基于所述车速使所述占空比的修正量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车速大于第一车速值的情况下,所述修正部减小将所述占空比修正成比修正前的值小的值时的修正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车速在第二车速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修正部增大将所述占空比修正成比修正前的值大的值时的修正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电压值设定成高于第三电压值的值,将所述第二电压值设定成低于所述第三电压值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压值设定成相等的值。
CN2013101050569A 2012-04-06 2013-03-28 进气格栅装置 Pending CN1033588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7641A JP5880229B2 (ja) 2012-04-06 2012-04-06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JP2012-087641 2012-04-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8889A true CN103358889A (zh) 2013-10-23

Family

ID=4812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50569A Pending CN103358889A (zh) 2012-04-06 2013-03-28 进气格栅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68164A1 (zh)
EP (1) EP2647515A1 (zh)
JP (1) JP5880229B2 (zh)
CN (1) CN10335888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5501A (zh) * 2013-11-27 2015-06-0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基于车速和格栅启闭器调节的方向调节车辆格栅启闭器的方法
CN104972894A (zh) * 2014-04-01 2015-10-1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栅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219239A (zh) * 2020-03-16 2020-06-02 广州大华德盛热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
CN111890738A (zh) * 2019-05-06 2020-11-06 弗斯伯股份公司 控制生产线的双面机中的瓦楞纸板的牵引的方法和设备
CN111942144A (zh) * 2020-08-17 2020-11-1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汽车
CN113829868A (zh) * 2021-09-17 2021-12-24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主动进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602A (zh) * 2005-10-18 2007-04-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空间中为用户定向的方法和装置
JP5411186B2 (ja) * 2011-03-18 2014-02-1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ー制御装置
JP5807486B2 (ja) * 2011-09-28 2015-11-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JP5497866B2 (ja) * 2012-09-27 2014-05-2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開口調整装置の取付構造
JP5470431B1 (ja) 2012-09-28 2014-04-16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開口調整装置の取付構造
US9533565B2 (en) 2013-02-05 2017-01-03 Montaplast of North America, Inc. Active grille shutter assembly
JP5458200B1 (ja) * 2013-03-28 2014-04-0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可変ダクト装置
JP5895893B2 (ja) * 2013-04-02 2016-03-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US10363811B2 (en) * 2013-06-13 2019-07-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peed controlled active grille shutter system
US9409474B2 (en) * 2013-11-27 2016-08-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grille shutters based on temperature and position feedback
KR102161252B1 (ko) * 2014-10-31 2020-09-2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제어 방법
KR101567733B1 (ko) * 2014-11-12 2015-11-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외장형 액티브 에어플랩 장치
KR102241456B1 (ko) * 2014-12-30 2021-04-19 에스엘 주식회사 플랩 개폐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9969342B2 (en) * 2015-03-26 2018-05-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ody-on-frame bumper step pad with seal between bumper beam and radiator grill
US9840144B2 (en) * 2015-08-19 2017-12-1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ront air-rectifying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US9828044B2 (en) * 2015-09-25 2017-11-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eedback control of vehicle aerodynamics
US10100707B2 (en) 2016-02-29 2018-10-16 Montaplast of North America, Inc. Active grille shutter and shutter subassembly for use with active grill shutters
CN106956587B (zh) * 2017-01-20 2020-03-2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车辆动力舱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
NL2018212B1 (en) 2017-01-23 2018-07-30 Mci Mirror Controls Int Netherlands B V control module for adjusting flaps of a vehicle
US11512623B2 (en) 2017-07-17 2022-11-29 Kohler Co.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oling airflow to an intenr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engines and methods utilizing the same
JP6879175B2 (ja) * 2017-11-14 2021-06-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US10538214B2 (en) 2017-11-15 2020-01-2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Controlled in-tank flow guide for heat exchanger
JP7014082B2 (ja) * 2018-07-31 2022-02-0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の制御装置
KR20210056798A (ko) * 2019-11-11 2021-05-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차량 전방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9680A (en) * 1984-01-23 1984-12-25 Borg-Warner Corporation Engin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O2006042648A1 (de) * 2004-10-15 2006-04-27 Behr Gmbh & Co. Kg Lüfter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424022B2 (ja) * 2009-03-25 2014-02-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可動フィンの駆動装置
JP5454909B2 (ja) * 2009-03-25 2014-03-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可動部材の駆動装置
JP5344233B2 (ja) 2009-05-07 2013-11-2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グリル装置
JP5005073B2 (ja) * 2010-07-20 2012-08-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ャッタ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5501A (zh) * 2013-11-27 2015-06-0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基于车速和格栅启闭器调节的方向调节车辆格栅启闭器的方法
CN104675501B (zh) * 2013-11-27 2019-05-2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基于车速和格栅启闭器调节的方向调节车辆格栅启闭器的方法
CN104972894A (zh) * 2014-04-01 2015-10-1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栅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890738A (zh) * 2019-05-06 2020-11-06 弗斯伯股份公司 控制生产线的双面机中的瓦楞纸板的牵引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90738B (zh) * 2019-05-06 2024-03-01 弗斯伯股份公司 控制生产线的双面机中的瓦楞纸板的牵引的方法和设备
CN111219239A (zh) * 2020-03-16 2020-06-02 广州大华德盛热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
CN111942144A (zh) * 2020-08-17 2020-11-1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汽车
CN113829868A (zh) * 2021-09-17 2021-12-24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主动进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29868B (zh) * 2021-09-17 2023-08-2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主动进气格栅系统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68164A1 (en) 2013-10-10
JP5880229B2 (ja) 2016-03-08
JP2013216186A (ja) 2013-10-24
EP2647515A1 (en)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8889A (zh) 进气格栅装置
CN105102248B (zh) 马达控制装置
CN203995651U (zh) 格栅风门装置
CN103492203A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
CN102720603A (zh) Egr阀初始位置自学习方法
CN103381742A (zh) 车用空气调节系统
KR20110026845A (ko) 라디에이터 플랩 제어 장치를 갖는 차량 및 이의 라디에이터 플랩 제어 방법
US20150167533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02250418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节气门控制装置
CN104234841A (zh) 一种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方法和装置
US96671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an electromotive fan drive
CN101594104B (zh) 马达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3158485A (zh) 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74469A (zh)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纯电动汽车空调控制器
JP200713734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9067191A (ja) 車両の調光ガラス用電源制御装置
JP7452027B2 (ja) 車両用開閉体制御装置
JP6048285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7155998B2 (ja) モータ
CN204432307U (zh) 一种汽车空调进气压力调节结构
KR101987158B1 (ko) 차량 엔진 룸 공기 유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221678B2 (ja) 空調装置
JP6191818B2 (ja) デシカント式車両空調装置
CN201953486U (zh) 汽车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装置
JP7462613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モ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モータ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