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7208B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7208B
CN103327208B CN201310050042.1A CN201310050042A CN103327208B CN 103327208 B CN103327208 B CN 103327208B CN 201310050042 A CN201310050042 A CN 201310050042A CN 103327208 B CN103327208 B CN 1033272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alue
touch
touch operation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00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7208A (zh
Inventor
浅井伸一
后藤自朗
及川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27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7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7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7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2Other manual input means, e.g. digitisers or writing tabl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处理部(101)、存储部(103)以及触摸垫(131)。处理部(101)适合于接受针对图像形成作业的规定的处理条件的值的输入。存储部(103)适合于存储由处理部接受到的值。触摸垫(131)适合于接受触摸操作。处理部根据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的、上述触摸垫的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更新存储部中存储的值。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主张于2012年2月13日申请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28049号的优先权,在此引用并包含了该在先申请的所有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受理数值输入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向图像形成装置输入信息时的画面显示,公开了各种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3-174125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技术:用卡形状的图标表示存储在装置中的各个文件,并且将这些图标以重叠的状态显示,并将重叠的图标以能够感觉到与各图标对应的卡的重要性的形式进行滚动显示。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4-171512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在输入装置中,在对显示于触摸板的按钮图标按下的操作中,通过压电致动器的驱动,向使用者反馈力感。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6-42170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关于再生装置的音量控制,在触摸板上显示放射状排列的多个对象,根据描出这些对象的外缘的操作方向调高或调低音量。
但是,根据以往技术,在向显示装置输入数值等信息时,需要显示图标或对象等一些图像。并且,为了确保这种图像的显示区域,想要在输入数值时参考的信息等其他信息的显示受到阻碍,有可能减低使用者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想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图像形成装置中用户输入数值的便利性。
依照某一个方面,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处理部,适合于接受针对图像形成作业的规定的处理条件值的输入;存储部,适合于存储由处理部接受到的值;以及触摸垫,适合于接受触摸操作。处理部根据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的、触摸垫的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更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优选处理部根据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发生了变更的距离,更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优选在距离变化了与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变化量的最大值对应的长度以上时,即使距离变更了更大时,处理部也不进行值的更新。
优选要更新的值越大,处理部用越短的移动距离更新值。
优选处理部将存储部所存储的值显示于显示装置,进而在进行第一触摸操作时和不进行第一触摸操作时之间,改变值的显示方式。
优选在第二触摸操作结束之前第一触摸操作结束了的情况下,处理部不更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优选图像形成装置在每次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的开始时,能够设定是否将存储部所存储的值更新为预先决定的值。
优选在第二触摸操作开始了的触摸位置为相对于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是关于规定方向的一方侧时,处理部将存储部所存储的值进行加法运算更新,在第二触摸操作开始了的触摸位置为相对于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是关于规定方向的另一方侧时,处理部对存储部所存储的值进行减法运算更新。
优选在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位置未移动规定时间以上,并且,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在规定方向移动了时,处理部切换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正负符号。
优选在第一触摸操作及第二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有在与第一触摸操作及第二触摸操作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三触摸操作时,处理部切换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正负符号。
优选处理部按位接受值的输入。
优选触摸垫包括按照值的每一位预先决定的输入区域,处理部关于输入区域中第一触摸操作的操作对象所包含的输入区域所对应的位,接受值的输入。
优选处理部以第一触摸操作结束作为条件,更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优选处理部根据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的、与该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二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执行更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第一处理及变更显示的放大倍率的第二处理,并设定了优先执行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中的哪个。
依照其他方面,提供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部,用于接受针对图像形成作业的规定的处理条件的值的输入;存储部,用于存储由处理部接受到的值;以及触摸垫,用于接受触摸操作。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图像形成装置接受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接受触摸垫中的第二触摸操作;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第二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更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变更的距离,更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步骤。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在距离变化了与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变化量的最大值对应的长度以上时,即使距离变更了更大时,仍维持值。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要更新的值越大,以越短的移动距离更新值的步骤。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将存储部所存储的值显示于显示装置的步骤;以及在进行第一触摸操作时和不进行第一触摸操作时之间,改变值的显示方式的步骤。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在第二触摸操作结束之前第一触摸操作结束了的情况下,维持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步骤。
优选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每次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的开始时,设定是否将存储部所存储的值更新为预先决定的值。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在第二触摸操作开始了的触摸位置为相对于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是关于规定方向的一方侧时,将存储部所存储的值进行加法运算更新的步骤;以及在第二触摸操作开始了的触摸位置为相对于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是关于规定方向的另一方侧时,将存储部所存储的值进行减法运算更新。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在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位置未移动规定时间以上,并且,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在规定方向移动了时,切换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正负符号的步骤。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在第一触摸操作及第二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有在与第一触摸操作及第二触摸操作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三触摸操作时,切换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正负符号。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按位接受值的输入的步骤。
优选触摸垫包括按照值的每一位预先决定的输入区域,更新的步骤包括:对于输入区域中第一触摸操作的操作对象所包含的输入区域所对应的位,接受值的输入。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以第一触摸操作结束作为条件,更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步骤。
优选更新的步骤包括:根据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的、与该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执行更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第一处理及变更显示的放大倍率的第二处理的步骤,控制方法还包括设定图像形成装置优先执行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中的哪个的步骤。
本发明的其他目标、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将通过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MFP(Multi-FunctionalPeripheral: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1的外观的图。
图2是图1的MFP的框图。
图3是图2的操作部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显示于显示面板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在图1的MFP中执行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6A~6E是示出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的触摸操作及与其相应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MFP中执行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显示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10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关于加法运算值的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A~13D是示出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加法运算值和移动距离的关系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15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对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图。
图1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中显示于显示面板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MFP的设定内容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20A~20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图。
图21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23A~23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图。
图24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25A~25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图。
图26A~26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图。
图27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28A~28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图。
图29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图30A~30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的操作的图。
图31是示出显示于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设定面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2是本发明的某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发挥相同功能的要素标注同一参考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MFP1的外观的图。参照图1,对MFP1的外观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MFP1具备用于对该MFP1输入操作指示或文字、数字的操作部15。此外,MFP1具备扫描仪部13和打印机部14。扫描仪部13通过光电方式读取原稿而得到图像数据。打印机部14根据由扫描仪部13取得的图像数据或从经由网络连接的外部设备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印刷图像。
此外,MFP1在其主体上表面具备用于向扫描仪部13传送原稿的供给部17,在其主体下部具备用于向打印机部14供给纸张的供纸部18,此外,在其中央部具备托盘19,排出由打印机部14印刷了图像的纸张。
<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结构>
图2是MFP1的框图。参照图2,对MFP1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MFP1包括整体上控制该MFP1的动作的控制部100。控制部10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1、ROM(Read OnlyMemory)102、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03、NV-RAM(Non 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104以及时钟IC(Integrated Circuit)105。NV-RAM104存储MFP的初始设定等数据。MFP1还包括固定存储装置110,该固定存储装置110由用于存储CPU101执行的程序的硬盘驱动器等来实现。
CPU101执行的程序有些情况下在MFP1出厂等时预先保存在固定存储装置110中,而有时经由网络下载并保存在固定存储装置110中。此外,有时程序被保存在能够相对于MFP1安装或拆卸的存储介质中,CPU101从该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该程序。作为存储介质,可以例举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DigitalVersatile Disk-Read Only Memory)、USB(Universal Serial Bus)存储器、存储卡、FD(Flexible Disk)、硬盘、磁带、盒式磁带、MO(MagneticOptical Disc)、MD(Mini Disc)、IC(Integrated Circuit)卡(除了存储卡)、光卡、掩膜ROM、EPROM、EEPROM(Electron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等非易失性地保存程序的介质。
此外,MFP1包括图像读取装置120和图像输出装置140。图像读取装置120是用于读取原稿图像来生成图像数据的机构,包括扫描仪部13及供给部17。图像输出装置140是用于在纸张上印刷图像数据的机构,包括打印机部14。打印机控制器150对图像输出装置140的印刷定时等进行控制。
如后所述,MFP1的操作部(操作接口)15包括:设置于MFP1的主体的硬件键组(下面,简称为“硬键组”)190、以及操作面板130。操作面板130构成为能够相对于MFP1主体安装或拆卸,该操作面板130包括:触摸垫(touch pad)131、显示控制部132、短距离无线I/F(接口)133、显示面板134、以及硬键组135。关于对操作面板130的结构,将在后面参照图3等进行说明。
此外,MFP1包括短距离无线I/F180。在MFP1中,其主体侧和操作面板130经由短距离无线I/F180和短距离无线I/F133进行通信。此外,短距离无线I/F180也可以用于与操作面板130以外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此外,MFP1包括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网络I/F160及无线I/F170。
<操作部的结构>
图3是操作部15的放大图。参照图3,对操作部15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操作部15包括:硬键组190;以及能够相对于MFP1主体安装或拆卸的操作面板130。在操作面板130的外表面具备显示面板134及硬键组135。显示面板134利用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来实现。显示控制部132按照经由对硬键组135或其他装置的操作等而输入的信息,对显示面板134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132根据从CPU101发送的控制信号,对显示面板134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
硬键组190包括:MFP1的数字键、复位键、停止键、开始按钮等各种键。硬键组135包括:电源键、菜单键、指导键、以及预览键。
图4是示出显示于显示面板134的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4,画面1300是印刷动作的待机画面的一个例子。在画面1300中,显示“能够进行复印”的消息和用于显示复印份数值的显示栏1301。在显示面板13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设置了触摸垫131。由此,若对显示面板134实施触摸操作,则触摸垫131检测该触摸操作的位置等。CPU101从触摸垫131取得用户的触摸操作的位置等检测结果。例如,由能够进行多点检测的触摸垫实现触摸垫13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触摸垫131,设定了用于接受数值输入的区域(后述的“输入区域”)。在用户的第一根指头触摸了该区域之后,第二根指头触摸时,根据该2根指头的位置的移动方式,更新输入到显示栏1301中的值。
接着,对在MFP1中执行的用于接受数值输入的处理(数值输入处理)进行说明。
<数值输入处理的概要〉
图5是在本实施方式的MFP1中CPU101执行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此外,图6A~6E是示出数值输入处理中的针对显示面板134的触摸操作和与此对应的显示内容的图。
首先,参照图6A,说明数值输入处理的概要。在MFP1中,对触摸垫131的检测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定了在用于更新已经输入的数值的操作中所利用的区域即“输入区域”。在图6A示出输入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区域50被设为与显示所输入的数值的栏相同。即,输入区域50能够设为与图4的显示栏1301相同。在图6A,在输入区域50之中显示了所输入的数值的一个例子(“1”)。
通过这样设定输入区域,不将表示用于受理数据输入的区域的图形另行地显示于显示面板134,就能够使用户识别输入区域。其中,输入区域可以与显示面板134的显示内容无关地设为确定的部位(例如,显示板134的右上角的3cm四边的区域)。
在图6A~图6E中,以图形51表示进行触摸操作的第一根指头。此外,以图形52表示进行触摸操作的第二根指头。
若如图6B所示在输入区域50内进行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则MFP1识别出开始了用于数值更新的输入。具体而言,在显示面板134上重叠设置的触摸垫131检测出在与输入区域50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摸操作。对应于此,CPU101识别出在输入区域50内有触摸操作的情况。
此时,输入区域50的显示方式也可以以显示色发生变更等方式发生变更。在图6B和图6A中,用于记载输入区域50的线种类不同,由此表示显示方式发生了变更。
接着,如图6C所示,若在显示面板134中进行基于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则开始了基于该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的坐标被存储为起点。此外,根据检测到基于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输入区域50的显示方式(例如,显示色)也可以进一步发生变更。在图6C中,用于记载输入区域50的线种类相对于图6A及图6B进一步发生变更,由此表现出输入区域50的显示方式的变更。
之后,第二根指头如图6D所示移动。在图6D中,由箭头R1表示第二根指头的移动朝向。在MFP1中,定期(例如5msec)检测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之后,计算起点和该触摸位置的距离。所计算出的移动距离被换算为数值。之后,将该值与作为输入对象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由此更新该输入对象的数值。与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相对于图6C发生了变更的情况相对应,图6D的输入区域50内的数值被加法运算更新。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的移动距离(从起点起的距离)越长所输入的数值就越大的方式,更新该数值。
此外,以第1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继续进行为条件,进行这种与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的移动相应的数值的更新。
图6E示出对显示面板134的触摸操作被解除了的状态。当触摸操作被解除,数值可以确定为最新的值(更新后的值)。
关于MFP1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更新,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如参照图4或图6A~6E进行说明那样,在显示面板134中显示了复印份数等输入对象的数值时,CPU101首先读取存储于NV-RAM104等中的值作为该数值的初始值,并存储到S-RAM103。之后,将存储于S-RAM103的值显示于显示面板134,作为输入对象的数值。
之后,如参照图6C及图6D进行说明那样,若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发生变更,则输入对象的数值被更新。此时,CPU101更新存储于S-RAM103的值。由此,所显示的数值也被更新。
如参照图6E进行说明那样,若第一根指头和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被解除,则直到进行下一触摸操作之前,存储在S-RAM103中的数值不被更新。因此,所显示的数值也同样不被更新。
但是,在MFP1中,通过如参照图6A~6E说明那样的显示面板134中的触摸操作以外的操作(例如,对硬键组190中的数字键的操作),也能够更新输入对象的数值。此时,同样地,CPU101更新存储于S-RAM103的值,与此相应地更新显示于显示面板134的值。
之后,CPU101在接受了复印动作的指示的情况下,将存储于S-RAM103中的值设置为复印份数,生成复印的作业数据。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的变更”表示基于第二根指头的所谓拖拽操作(在保持触摸显示面板134的状态下变更触摸的位置的操作)或轻弹操作(在显示面板134的表面上弹拂的操作)。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这些操作总称为拖拽操作。
<数值输入处理的内容〉
接着,参照图5,对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5是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0,CPU101检测在输入区域50放置了第一根指头的情况。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20。
在步骤S20,CPU101检测出在设置于输入区域50或其周围的规定的检测区域放置了第二根指头。CPU101通过在与检测到第一根指头的触摸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检测出触摸,从而检测出放置了第二根指头。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30。
在步骤S30,CPU101以在步骤S20检测到的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例如,触摸垫131的检测区域中的坐标)作为起点,存储到S-RAM103等中。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40。
在步骤S40,CPU101判断第一根指头和第二根指头中至少一个是否离开了画面(显示面板134(触摸垫131的检测区域))。CPU101在判断为离开了时,其处理进入到步骤S90,在判断为没有任何指头离开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50。此外,CPU101通过判断在触摸垫131是否有任何指头的触摸操作在继续等,实现步骤S40的判断。
在步骤S50,CPU101计测第二根指头的当前位置坐标。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60。此外,除了在步骤S10检测到的触摸位置以外,CPU101将在触摸垫131检测的触摸位置作为第二根指头的坐标来进行处理。
在步骤S60,CPU101计算在步骤S30存储的起点的坐标和在步骤S50检测到的第二根指头的坐标的距离。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70。
在步骤S70,CPU101通过在步骤S60计算的距离除以预先决定的指定系数,得到加法运算值。之后,CPU101计算在输入对象的数值的初始值上加上了上述加法运算值而得到的值(以下,“最新值”)。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80。
在步骤S80,CPU101将存储于S-RAMl03中的输入对象的值更新为在步骤S70计算出的最新值。之后,CPU10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40。
另一方面,在步骤S90,CPU101用在该时刻存储于S-RAM103中的值确定输入对象的值,并结束数值输入处理。具体而言,在步骤S90,CPU101直到下一次对输入区域50进行触摸操作为止一直待机。
以上,根据参照图5说明的数值输入处理,在输入区域50中有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在该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有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并且第二根指头在不离开显示面板134的状态下移动,则对应于其移动距离,更新输入对象的数值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最好定期(例如,5msec)执行步骤S40的处理。由此,随着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的变更,定期更新输入对象的数值。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能够设定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图7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MFP1中执行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下面,对数值输入处理进行说明。
参照图7,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CPU101检测到在输入区域50放置了第一根指头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20,在步骤S20,若检测到第二根指头放置于输入区域50或其周围所设置的规定的检测区域,处理进入到步骤S30,之后,在步骤S30存储关于第二根指头的起点的坐标,并且,在步骤S31,放大显示输入对象的数值,处理进入到步骤S40。
之后,若步骤S40判断为第一根指头和第二根指头中某个离开了画面(显示面板134),则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41。
在步骤S41,CPU101对于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显示方式,解除步骤S31的放大显示,处理进入到步骤S90。
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40~步骤S80、步骤S90的各处理的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对应的各步骤相同。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34中的输入对象数值的显示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8中,示出输入区域50和表示变更了输入区域50的显示方式的状态的输入区域50A。
例如,通过输入区域50的显示方式从图8所示那样的输入区域50切换为输入区域50A,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31的数值的放大显示。此外,例如,通过显示方式从输入区域50A切换为输入区域50,实现步骤S41的解除数值的放大显示。
此外,在输入区域50A中,在其内部显示的数值比在输入区域50中显示的数值放大显示。
在图8,在输入区域50和输入区域50A中重心不同,但是在显示方式变更前后,也可以使显示数值的框体的图形的重心不发生变更,即,使在显示面板134中显示数值的位置实质上不发生变更。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于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和基于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这双方都继续的期间中,只要以与除此之外的期间不同的方式显示输入对象的数值就可以,没必要必需放大显示。通过在点亮/闪烁之间切换显示方式,或者切换显示色,可以变更显示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输入对象的数值(针对初始值)的变化量决定了上限值(最大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根指头的移动距离相应地更新输入对象的数值,在第二根指头超过与上述上限值对应的距离而移动时,其以上的移动距离实质上不用于上述数值的更新。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10A~10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134的操作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步骤S10~S60的各处理与在参照图5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对应的各处理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在步骤S60中,CPU101计算从起点到当前第二根指头的位置为止的距离。之后,在步骤S61,CPU101计算在第一实施方式提及的“加法运算值”,并判断该加法运算值是否超过了关于该加法运算值预先设定的上限值。之后,CPU101在判断为加法运算值超过了上限值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62,在判断为上限值以下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70。此外,上限值保存在例如NV-RAM104中。
在步骤S62,CPU101通过在初始值上加上有关加法运算值的上限值,由此计算出“最新值”。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80。
在本实施方式,步骤S61、步骤S62以外的处理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A所示,在显示面板134中有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接着,有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并且,若如图10B所示那样,在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移动,则输入对象的数值对应于移动距离而被进行加法运算更新。其中,在移动距离超过了与进行了加法运算的值的上限对应的距离时,即使移动距离更长,加法运算的值也不上升。即,在图10B的箭头R4示出与上限值对应的距离的情况下,即使成为如图10C所示第二根指头的移动距离比其更长的如箭头R5所示的距离,更新后的值也设为与图10B所示的值相同的值。
此外,也可以代替上限值而存储输入对象的数值上限。此时,CPU101通过从输入对象的数值的上限减去初始值,计算出上述上限值。例如,在复印份数的上限为“9”,其初始值为“1”时,上述加法运算值为“8”。之后,此时,在第二根指头的移动距离超过了加法运算值为“8”的距离时,即使移动距离更长,最新值也不超过初始值和加法运算值的上限值之和。由此,能够避免输入对象的数值更新为超过了该数值的上限的值的情况。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可以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对象的数值越大,就使将输入对象的数值加上“1”进行加法运算更新所需的单位移动距离越短。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13A~13D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134的操作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步骤S10~S60、S80、S90的各处理与在参照图5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对应的各处理相同。之后,代替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70计算加法运算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63计算加法运算值。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60,CPU101计算移动距离。之后,CPU101在步骤S63,通过参照预先存储的有关加法运算值的表,取得与移动距离对应的加法运算值。
之后,在步骤S64,CPU101通过将在步骤S63取得的加法运算值与初始值进行加法运算,计算出最新值。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80。
图12示出关于加法运算值的表的一个例子。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当移动距离为1~9(移动距离的单位例如为mm)的情况下,加法运算值设为“0”,移动距离为10~14时,加法运算值设为“1”,移动距离为15~17时,加法运算值设为“2”,移动距离为18~19时,加法运算值设为“3”。即,在移动距离从0变化为10(增加10)时,加法运算值增加1,移动距离从10变化为15(进一步增加5)时,加法运算值进一步增加1,此外,移动距离从15变化为18(进一步增加3)时,加法运算值进一步增加1。如上所示,通过将移动距离和数值对应起来,能够将用户频繁设定的数值和容易操作的距离对应起来,由此,能够提高操作性能。
参照图13A~13D,对本实施方式的加法运算值和移动距离的关系进行说明。如图13A所示,若第一根指头触摸输入区域50内,第二根指头触摸显示面板134,之后,第二根指头如图13B所示移动了距离Dl,则输入区域50内的数值进行加上1的加法运算更新。之后,将上述数值进一步进行加1的加法运算更新所需的距离(图13C的距离D2)比距离Dl短。此外,图13B的箭头R11表示从第二根指头的起点起的移动轨迹。距离D1是箭头R11的长度。此外,图13C的箭头R12表示从第二根指头的起点起的移动轨迹。箭头R12的长度是距离D1和距离D2之和。
此外,从图13C进一步将输入区域50内所显示的数值加1进行加法运算更新所需的距离(图13D的距离D3)比距离D2短。
图13D的箭头R13表示从第二根指头的起点起的移动轨迹。箭头R13的长度是距离D1、距离D2和距离D3之和。
[第五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在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结束(指头离开触摸垫131的检测区域)之前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结束(指头离开输入区域50)的情况下,CPU101不进行输入对象的数值更新。下面,参照图14及图15A~15C,对本实施方式的MFP1进行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15A~15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134的操作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步骤S10~S60、S90的各处理与参照图5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对应的各处理相同。之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60计算出移动距离之后,CPU101在步骤S65判断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位置是否离开了输入区域50。之后,CPU101在判断为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位置离开了输入区域50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66,若判断为指头没有离开输入区域50,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0。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步骤S70~S80的各处理与参照图5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对应的各处理相同。另一方面,在步骤S66,CPU101使存储于S-RAM103中的输入对象的值返回执行步骤S10之前的数值,并结束数值输入处理。之后,CPU101直到下一次在输入区域有触摸操作为止一直待机。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A所示,第一根指头触摸输入区域50内之后,第二根指头触摸显示面板134之后,若如图15B所示第二根指头移动,则输入区域50内的数值与移动距离等对应地进行更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C所示,在第二根指头离开显示面板134之前,若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位置如箭头R15所示那样离开输入区域50,则输入区域50内的数值在此刻不是存储于S-RAMl03中的值,而是更新为此次检测到第一根指头的触摸的时刻的即此次的数值输入处理开始时的值。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位置位于输入区域50内的情况称作第一触摸操作。之后,如图15C所示,在第一根指头触摸的同时其位置离开了输入区域50时,设为第一触摸操作结束。
由此,即使在输入对象的数值变化为离目标值相差很大的值时,也通过使第一根指头比第二根指头先离开,能够避免输入对象的值被那样的相差很大的值所确定的情况。即,能够取消值的更新。在通过相差很大的值来确定时,需要返回接近目标值的值的行为(操作),因此可以说本实施方式的取消是有效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根指头比第一根指头先离开时,在步骤S90,能够根据此刻存储于S-RAM103中的值确定输入对象的数值。
[第六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可以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MFP1中,用户在数值输入处理中检测到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时,能够设定是否将存储于S-RAM103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更新为预先决定的初始值。
图16是为了该设定而显示于显示面板134上的画面的一个例子。例如。在MFP1中选择了规定的菜单时显示这种画面。
图16的画面60是输入设定的画面。在画面60中,包含用于维持值的按钮62和用于初始化值的按钮63。通过操作这些按钮中某个,MFP1的设定内容不同,数值输入处理的处理内容也发生变化。
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检测到输入区域内的触摸操作时,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11。
在步骤S11,CPU101检查如参照图16说明那样的放大输入设定的设定内容。之后,若设定为能够维持值(与按钮62对应),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20。另一方面,若设定为对值进行初始化,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2。
在步骤S12,CPU101更新S-RAM103的存储内容,以将输入对象的数值初始化为预先决定的初始值。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13。
在步骤S13,CPU101根据更新后的S-RAM103的显示内容,更新显示面板134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显示。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20。CPU101执行与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步骤相同的处理,作为步骤S20~S90。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成为输入对象的数值(设定项目)的性质等,设定在执行用于输入数值的操作时,是将该数值进行初始化之后开始处理,还是根据在该时刻存储着的值来开始处理。
此外,也可以针对成为输入对象的数值的种类的每一个,预先设定是进行初始化之后开始处理,还是根据当前时刻存储着的值开始处理。将这种设定内容的一个例子示于图18。
在图18,所谓复印份数是用于规定印刷时的份数的数值。此外,所谓印刷布局是用于规定执行印刷动作时的余白的尺寸的数值。
在图18所示那样的设定内容存储在MFP1中的情况下,在步骤S11,CPU101根据该设定内容,取得与成为处理对象的数值的种类对应的设定。之后,若与该数值的种类对应的设定为“维持值”,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20,若为“初始值”,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2。
[第七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图19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20A~20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134的操作的图。
在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只提及输入对象的数值的加法运算更新。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及该数值的减法运算更新。此外,在数值输入处理中,在标注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的步骤中,除了特别提及的情况外,都执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在步骤S20检测出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之后,CPU101在步骤S21判断在显示面板134上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是否为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位置的上方。之后,若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比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位置靠下,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30,当判断为上方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22。
在步骤S22,CPU101设定减法运算标记。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3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CPU101在步骤S60计算出移动距离之后,在步骤S67判断是否设置了减法运算标记。之后,当判断为没有设置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70,当判断为设置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68。
在步骤S68,CPU101通过从初始值减去在第一实施方式计算为加法运算值的值,计算出最新值,处理进入到步骤S8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在步骤S60计算出的距离除以预先决定的指定系数而得到的值作为“减法运算值”,从初始值减去该减法运算值,由此计算出最新值。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若如图20A所示第一根指头触摸输入区域50之后,如图20B所示,在显示面板134中第二根指头触摸比输入区域50往上的位置,则以从初始值减去与第二根指头的移动距离对应的值的方式更新输入对象的数值。另一方面,如在图20B用虚线所示,第二根指头触摸比第一根指头往下的位置时,以在初始值上加上与第二根指头的移动距离对应的值的方式更新输入对象的数值。
此外,也可以在第二根指头触摸比第一根指头往上的位置时进行加法运算更新,在第二根指头触摸比第一根指头往下的位置时进行减法运算更新。即,第二根指头与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位置和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的关系只要适当设定就可以。此外,这种设定也可以根据输入对象的数值的种类(复印份数,余白的尺寸等)来决定。
[第八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也可以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图21及图22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23A~23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134的操作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没有移动规定时间(例如,2~3秒左右的预先决定的时间)以上的情况作为条件,转移到规定的模式。在该规定的模式中,根据第二根指头的移动方向,切换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正负。本实施方式对在接受输入的数值能够取正负中的某一值的情况有效,该情况例如是对在显示面板134上显示操作按钮的位置进行设定时的坐标的情况等。
即,如图23A所示,第二根指头移动了箭头R41所示的距离之后,若第二根指头不在该位置移动规定时间以上而是持续触摸显示面板134,则CPU101的动作模式转移到上述的规定模式。
在图23A~23C所示的例子中,作为移动方向定义了用线L1表示的第一方向、用线L2表示的第二方向这两个方向。如图23A所示那样,第二根指头在第一方向移动之后,如图23B的箭头R42或图23C的箭头R43所示那样,当第二根指头进一步在第二方向移动时,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正负被切换。
即,如图23B所示,当第二根指头沿着箭头R42移动时,输入区域50内的数值的正负被切换,进一步如图23C所示,当第二根指头沿着箭头R43移动时,输入区域50内的数值的正负进一步被切换。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21,在步骤S80,更新S-RAM103的数值,并更新输入区域50内的数值的显示之后,CPU101在步骤S100,判断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是否没有变更预先决定的规定时间。之后,当判断为变更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40,当判断为没有变更时,转移到正负切换检测处理。
图22示出正负切换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在正负切换检测处理的步骤SA10,CPU101检测出该时刻的放置了第二根指头的画面(显示面板134)上的坐标,并存储为起点。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A20。
在步骤SA20,与步骤S40同样,CPU101判断第一根指头和第二根指头中至少某一个是否离开了画面(显示面板134),在判断为离开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A30,在判断为任何指头都没有离开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A50。
在步骤SA30,CPU101对切换检测处理继续标记(在后述的步骤SA100设置的标记)进行清零。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A40。
在步骤SA40,与步骤S90同样,CPU101确定当前输入对象的数值。之后,CPU101结束正负切换检测处理及数值输入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A50,CPU101判断第二根指头是否从在步骤SA10存储的起点起移动了。之后,CPU101在判断为移动了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A60,在判断为未移动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A20。
在步骤SA60,CPU101检测第二根指头的当前触摸位置。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A70。
在步骤SA70,CPU101判断是否发生了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没有移动规定时间的状态。之后,CPU101在判断为发生了上述状态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A80,在判断为没有发生上述状态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A20。
在步骤SA80,CPU101判断从在步骤SA10存储的起点到当前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的移动距离中、X轴方向(图23A~23C的第二方向)的移动距离是否比Y轴方向(图23A~23C的第一方向)长,若判断为长,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A90,在判断为没有比Y轴方向长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A110。
在步骤SA90,CPU101将存储于S-RAM103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正负更新为相反,随之,更新输入区域50内的数值的显示。
接着,CPU101在步骤SA100设置切换检测处理继续标记。之后,CPU10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A10。
在步骤SA110,CPU101判断是否设置了上述的切换检测处理继续标记(设置后是否没进行清零)。之后,在判断为设置时,CPU10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A10。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没有设置时(或设置后已清零),则CPU101解除正负切换检测处理,处理返回到步骤S70(图21)。
[第九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能够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图24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25A~25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134的操作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如图25A所示,在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之后,执行第二根指头的触摸,在通过该第二根指头的拖拽该指头的触摸位置沿着箭头R44变更之后,如图25B所示,通过第三根指头(在该图中用图形53表现)触摸显示面板134,切换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正负。
关于具体的处理内容,参照图24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步骤S10~S80、S90的各处理与参照图5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对应的各处理相同。
之后,CPU101将在步骤S80存储于S-RAM103中的输入对象的值更新为在步骤S70计算出的最新值。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81。
在步骤S81中,CPU101在继续基于第一根及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的状态下,进一步判断是否进行了参照图25B说明那样的基于第三根指头的触摸操作,在判断为进行了那样的操作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82,当判断为没有进行那样的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40。例如,在触摸垫131,除了基于第一根及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之外还判断是否还检测到基于第三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由此实现这种判断。
在步骤S82,CPU101将存储于S-RAM103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正负更新为相反,进一步同样更新在显示面板134所显示的该数值的显示。之后,CPU10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40。
[第十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可以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CPU101接受多位的数值输入,之后,针对各位的每一位接受数值的输入。图26A~26D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134的操作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面板134上,针对每一位显示输入区域。在图26A中,示出了输入3位的数值的例子。在图26A,示出了3位数值的各个输入区域即输入区域50A、50B、50C。在输入区域50A、50B、50C的各区域显示了数值。具体而言,在输入区域50A显示百位的数值“0”,在输入区域50B显示十位的数值“0”,在输入区域50C显示个位的数值“1”。
在本实施方式,在NV-RAM104中存储了与每位的输入区域(输入区域50A、50B、50C)对应的触摸垫131的检测区域。之后,CPU101在有基于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时,判断是否是对这些区域中某个区域的操作,并将与操作区域对应的位决定为输入对象的位。例如,如图26B所示,在判断为基于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是与输入区域50B对应的区域内的操作时,CPU101将存储于S-RAM103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中第二位的数值决定为输入对象,并进入到步骤S10(图5等)的处理。
之后,如图26C所示,在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进行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并且,如图26D所示,当第二根指头的触摸位置如箭头R51所示移动时,根据其移动距离,更新存储于S-RAM103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中决定为输入对象的位的数值,之后,更新显示于输入区域(输入区域50B)内的数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步骤S61(图9)同样,对加法运算值设定上限值。具体而言,将各位的上限(若为十进数则为“9”)设定为加法运算值的上限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每位的输入区域对应的触摸垫131的检测区域也可以不存储到NV-RAM104中,而代之被记录在CPU101执行的程序中。
[第十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可以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图27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28A~28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134的操作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MFP1中,与第十实施方式的MFP1同样,对输入对象的数值设定了多个位,由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的位置决定该数值中成为输入对象的位。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MFP1中,在第一根指头被拖拽了时,将基于该拖拽操作的第一根指头的操作范围中包含的所有位决定为成为输入对象的位。具体而言,如图28A所示,在输入区域50B内进行了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之后,通过基于该第一根指头的拖拽操作而触摸的区域到达输入区域50C时,不仅是将输入区域50B对应的十位的位,而且还连同输入区域50C对应的个位的位也决定为输入对象的位。在图28C中,与图28B相比,由输入区域50A~50C显示的3位的数值从1变更为24。即,在该例子中,能够根据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的距离来输入2位的数值。
接着,参照图27,对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内容进行说明。CPU101在步骤S10在与输入区域50A~50C中某个对应的区域检测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14。
之后,在步骤S14,CPU101判断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位置通过拖拽操作是否进入了与之前检测到的输入区域相邻的输入区域内。并且,在判断为第一根指头的触摸位置进入了上述输入区域内时,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15,在判断为没有进入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20。
在步骤S15,CPU101将输入对象的数值范围变更为包含了在步骤S14判断为第一根指头进入了的输入区域的上限值,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14。即,在此之前输入对象为1位时,上限值虽然被设为“9”,但却被更新为2位的上限值即“99”。此外,在此之前输入对象为2位时,上限值被设为“99”,而通过步骤S15的处理,上限值被更新为3位的“999”。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步骤S20~S60的各处理与参照图5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对应的各处理相同。
之后,CPU101在步骤S60计算出从起点到当前第二个指头的位置为止的距离后,接着,在步骤S69A计算出在第一实施方式提及的“加法运算值”,并判断该加法运算值是否超过了在步骤S15设定的上限值。之后,在判断为超过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69B,在判断为上限值以下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70。
在步骤S69B,CPU101通过在初始值上加上有关加法运算值的上限值,从而计算出“最新值”。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80。
[第十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可以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图29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图30A~30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的对显示面板134的操作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MFP1中,在如图30A所示维持了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的状态下重复第二根指头的轻弹操作,由此对输入对象的数值连续进行加法运算。之后,当如图30B所示第一根指头离开显示面板134时,确定输入值。此外,在第二根指头离开显示面板134之前第一根指头离开了显示面板134时,输入对象的数值返回进行了第一根指头的触摸操作之前的值。
参照图2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内容。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当在步骤S10检测到第一根指头触摸了输入区域的情况时,CPU101在步骤Sl6在S-RAM103中存储预先存储于NV-RAM104等中的值,作为该输入对象的数值的输入候补值,将显示面板134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显示更新为该输入候补值之后,处理进入到步骤S20。
之后,CPU101在步骤S20检测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并在步骤S30以其触摸位置作为起点存储于S-RAM103中。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41。
在步骤S41,CPU101判断第一根指头是否离开了显示面板134,在判断为离开了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91,在判断为没有离开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42。
在步骤S42,CPU101判断第二根指头是否离开了显示面板134,在判断为离开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20,在判断为没有离开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50。
CPU101在步骤S50检测第二根指头的当前触摸位置,并在步骤S60计算从起点到在步骤S50检测到的当前位置为止的距离。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71。
在步骤S71,CPU101与步骤S70(图5等)同样计算加法运算值,通过对该加法运算值进行加法运算,更新输入候补值。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72。
在步骤S72,CPU101判断第一根指头是否离开了显示面板134。之后,CPU101在判断为第一根指头离开了显示面板134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73,在判断为没有离开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83。
在步骤S73,CPU101将显示面板134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的显示返回到在步骤S16更新之前的值。之后,CPU101结束处理。此时,即使至此在步骤S73更新了输入候补值,输入对象的数值本身也不被更新。
另一方面,在步骤S83,CPU101将显示面板134的输入对象的数值显示更新为步骤S73的更新后的输入候补值。之后,CPU10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41。
此外,在步骤S91,CPU101替代图5等的步骤S90,而将S-RAM103中的输入对象的数值更新为该时刻的输入候补值。之后,CPU101结束处理。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根指头离开显示面板134之前第一根指头离开了显示面板134时,在步骤S73,输入对象的数值保持图29所示的处理执行前的数值。
另一方面,在第二根指头离开显示面板134之后,第一根指头离开了显示面板134时,输入对象的数值更新为该时刻的输入候补值。此外,直到第一根指头离开之前,第二根指头每次进行拖拽操作(轻弹操作)时,根据该移动距离,对输入候补值进行加法运算更新。
[第十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MFP1的硬件结构可以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MFP1,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MFP1中,能够受理伴随显示面板134上的2根指头的触摸位置间的距离的变化的操作,即,基于2根指头的触摸位置间的距离变短实现的所谓收紧操作以及触摸位置的距离变长的所谓张开操作。之后,通过这种触摸位置间的距离变化,不仅能进行如在第一~第十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数值的变更,还能够进行画面的缩小显示或放大显示。
之后,在本实施方式的MFP1中,受理关于2根指头的触摸位置间的变更是用于如在第一~第十二实施方式说明的数值输入中还是用于画面的放大缩小显示中的设定。
图31是示出显示面板134所显示的这种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31,在画面70上表示出按钮72以及按钮73,按钮72将2根指头的触摸位置间的变更设定为用于画面的放大缩小,按钮73将2根指头的触摸位置间的变更设定为用于数值输入。
图32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步骤S10~S60的各处理与参照图5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值输入处理中对应的各处理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检测第一根指头的输入区域内的触摸操作,并且,在步骤S20检测到第二根指头触摸了显示面板134的情况之后,CPU101的处理进入到步骤S21。
在步骤S21,CPU101在如参照图31说明那样的设定中,判断2根指头的触摸位置间的变更是否被设定为用于数值输入中,在判断为2根指头的触摸位置间的变更被设定为用于数值输入中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30之后。另一方面,在设定了用于画面的放大缩小等其他情况时,在步骤S22执行按照该设定内容的处理。
[其他变形例等]
在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MFP1中,触摸操作作为基于人的指头的触摸操作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能够在触摸垫131中进行检测,则也可以是通过尖笔等人的指头以外的东西来进行的操作。
此外,在MFP1中,输入对象的数值主要作为复印份数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触摸操作更新的数值不限于此。也可以存在向印刷纸张印刷图像时的余白的长度、印刷倍率、印刷浓度、显示于显示面板134的图像(菜单按钮等)的位置坐标、时钟的时刻设定等情况。
此外,在MFP1中,关于基于第二根指头的触摸操作,根据其移动距离,决定了更新后的数值,但是也可以不根据移动距离,而是根据第二根指头的触摸的强度、触摸的持续时间、触摸的模式(例如,以比规定时间短的间隔连续进行的触摸操作的次数)等其他项目,决定更新后的数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具有图像形成功能的MFP1中,进行了基于触摸操作的数值的更新,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基于触摸操作的数值更新也可以在不具有图像形成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扫描仪等)或通用的信息处理装置(计算机)中实现。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包含规定区域中的触摸操作的多个触摸操作的组合,更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值。
由此,不将用于更新值的特别的对象显示于显示装置,就能够根据针对触摸垫的操作更新值。此外,在对规定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了触摸操作时不进行上述值的更新,因此即使在不意图更新上述值而进行触摸操作时也能够避免进行值的更新的情况。
虽然已详细描述和例示了本发明,但应该清楚理解,该描述是以例示和举例的方式而非以限制方式进行的,通过所附权利要求的术语来解释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部(101),用于接受针对图像形成作业的规定的处理条件值的输入;
存储部(103),用于存储由上述处理部接受到的值;以及
触摸垫(131),用于接受触摸操作,
上述处理部根据上述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的、上述触摸垫的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位置未移动规定时间以上,并且,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在规定方向移动了时,上述处理部切换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正负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部根据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发生了变更的距离,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距离变化了与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变化量的最大值对应的长度以上时,即使上述距离变更了更大时,上述处理部也不进行上述值的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要更新的值越大,上述处理部用越短的移动距离更新上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部将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显示于显示装置,在进行上述第一触摸操作时和不进行上述第一触摸操作时之间,改变上述值的显示 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结束之前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结束了的情况下,上述处理部不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每次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的开始时,能够设定是否将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更新为预先决定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开始了的触摸位置为相对于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是关于规定方向的一方侧时,上述处理部将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进行加法运算更新,
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开始了的触摸位置为相对于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是关于上述规定方向的另一方侧时,上述处理部对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进行减法运算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部按位接受上述值的输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触摸垫包括按照上述值的每一位预先决定的输入区域,
上述处理部关于上述输入区域中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的操作对象所包含的输入区域所对应的位,接受上述值的输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部以上述第一触摸操作已结束作为条件,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部(101),用于接受针对图像形成作业的规定的处理条件值的输入;
存储部(103),用于存储由上述处理部接受到的值;以及
触摸垫(131),用于接受触摸操作,
上述处理部根据上述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的、上述触摸垫的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在上述第一触摸操作及上述第二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有在与上述第一触摸操作及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三触摸操作时,上述处理部切换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正负符号。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部(101),用于接受针对图像形成作业的规定的处理条件值的输入;
存储部(103),用于存储由上述处理部接受到的值;以及
触摸垫(131),用于接受触摸操作,
上述处理部根据上述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的、上述触摸垫的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上述处理部根据上述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的、与该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二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执行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第一处理及变更显示的放大倍率的第二处理,并设定了优先执行上述第一处理和上述第二处理中的哪个。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部,用于接受针对图像形成作业的规定的处理条件的值的输入;存储部,用 于存储由上述处理部接受到的值;以及触摸垫,用于接受触摸操作,
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接受上述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接受上述触摸垫中的第二触摸操作;以及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
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触摸位置未移动规定时间以上,并且,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在规定方向移动了时,切换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正负符号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根据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变更的距离,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在上述距离变化了与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变化量的最大值对应的长度以上时,即使上述距离变更了更大时,仍维持上述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要更新的值越大,以越短的移动距离更新上述值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
将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显示于显示装置的步骤;以及
在进行上述第一触摸操作时和不进行上述第一触摸操作时之间,改变上述值的显示方式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
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结束之前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结束了的情况下,维持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每次检测到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的开始时,设定是否将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更新为预先决定的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
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开始了的触摸位置为相对于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是关于规定方向的一方侧时,将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进行加法运算更新的步骤;以及
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开始了的触摸位置为相对于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是关于上述规定方向的另一方侧时,将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进行减法运算更新。
22.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按位接受上述值的输入的步骤。
23.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触摸垫包括按照上述值的每一位预先决定的输入区域,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对于上述输入区域中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的操作对象所包含的输入区域所对应的位,接受上述值的输入。
24.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以上述第一触摸操作已结束作为条件,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步骤。
2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部,用于接受针对图像形成作业的规定的处理条件的值的输入;存储部,用于存储由上述处理部接受到的值;以及触摸垫,用于接受触摸操作,
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接受上述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接受上述触摸垫中的第二触摸操作;以及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
在上述第一触摸操作及上述第二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有在与上述第一触摸操作及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三触摸操作时,切换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正负符号。
2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部,用于接受针对图像形成作业的规定的处理条件的值的输入;存储部,用于存储由上述处理部接受到的值;以及触摸垫,用于接受触摸操作,
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接受上述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接受上述触摸垫中的第二触摸操作;以及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
上述更新的步骤包括:根据上述触摸垫的规定区域中的第一触摸操作继续的状态下的、与该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二触摸操作中的触摸位置的变更的方式,执行更新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值的第一处理及变更显示的放大倍率的第二处理的步骤,
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设定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优先执行上述第一处理和上述第二处理中的哪个的步骤。
CN201310050042.1A 2012-02-13 2013-02-08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327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28049A JP5561290B2 (ja) 2012-02-13 2012-02-13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2-028049 2012-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7208A CN103327208A (zh) 2013-09-25
CN103327208B true CN103327208B (zh) 2015-10-21

Family

ID=48945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0042.1A Active CN103327208B (zh) 2012-02-13 2013-02-08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00450B2 (zh)
JP (1) JP5561290B2 (zh)
CN (1) CN103327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5728B2 (ja) * 2013-04-18 2017-0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数量選択装置および端末
WO2015067166A1 (zh) * 2013-11-08 2015-05-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式输入方法及装置
WO2015078826A1 (en) * 2013-11-26 2015-06-0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User control device, user control method, system comprising the user control device and record carrier
JP5953321B2 (ja) * 2014-01-15 2016-07-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01663B2 (ja) * 2014-01-15 2016-04-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4777995B (zh) * 2014-01-15 2018-01-2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数值显示方法
JP2016103047A (ja) * 2014-11-27 2016-06-02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該電子機器を備えた車載機器及び該電子機器を用いて実行すべき処理の指示方法
JP6076320B2 (ja) * 2014-11-28 2017-02-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入力方法
US9916032B2 (en) * 2016-05-18 2018-03-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knob operation for touchscreen devices
JP2019024958A (ja) * 2017-07-29 2019-02-21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JP2019024968A (ja) * 2017-07-29 2019-02-21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JP2019024957A (ja) * 2017-07-29 2019-02-21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JP7055005B2 (ja) * 2017-11-28 2022-04-15 シュナイダーエレクトリ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数値入力装置
JP6730365B2 (ja) * 2018-04-16 2020-07-2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軸送り装置
JP7178810B2 (ja) * 2018-06-25 2022-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8190469A (ja) * 2018-08-22 2018-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1291A (ja) * 1993-10-25 1995-05-12 Toshiba Corp 数値入力制御装置及び同方法
JPH08249125A (ja) * 1995-03-14 1996-09-27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ポインタによる数値入力方法
CN1239786A (zh) * 1998-05-26 1999-12-29 株式会社山武 变更显示设备中显示的设定数值的方法及实现它的装置
JP2009080521A (ja) * 2007-09-25 2009-04-16 Yamatake Corp 数値設定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式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3241B2 (ja) 1987-01-14 1994-1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アイル検索装置
US7138983B2 (en) * 2000-01-31 2006-11-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interpreting path of designated position
JP4222160B2 (ja) 2002-10-30 2009-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040430A1 (ja) 2002-10-30 2004-05-13 Sony Corporation 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入力装置を備えた携帯型電子機器
JP4516371B2 (ja) 2004-07-29 2010-08-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カメラおよび再生装置の音量制御方法
US9875023B2 (en) * 2011-11-23 2018-01-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al-based user interfa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1291A (ja) * 1993-10-25 1995-05-12 Toshiba Corp 数値入力制御装置及び同方法
JPH08249125A (ja) * 1995-03-14 1996-09-27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ポインタによる数値入力方法
CN1239786A (zh) * 1998-05-26 1999-12-29 株式会社山武 变更显示设备中显示的设定数值的方法及实现它的装置
JP2009080521A (ja) * 2007-09-25 2009-04-16 Yamatake Corp 数値設定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式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7208A (zh) 2013-09-25
JP5561290B2 (ja) 2014-07-30
US9900450B2 (en) 2018-02-20
JP2013164769A (ja) 2013-08-22
US20130207915A1 (en) 201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72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U2018282404B2 (en) Touch-sensitive button
CN103197865B (zh) 移动终端、输出控制系统和移动终端的数据输出方法
CN100368970C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图像输出装置
EP1947556B1 (en) Mobi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touch input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2694939B (zh) 具有触摸面板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终端装置
CN103097989B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控制方法
CN101634931A (zh) 电子设备以及帮助显示方法
CN103092321A (zh) 用于控制便携式终端中的睡眠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09258B (zh) 信息显示装置、显示方法、终端装置
CN105247468A (zh) 可编程显示器及其画面操作处理程序
JP473114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入力プログラム
CN102141879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JP2012168631A (ja) 電子機器、手書き処理方法、および手書き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1464778B (zh) 触摸面板输入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06133887A (ja) 指示受付装置、認識領域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175260A (ja) トレーニング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JP2007334025A (ja) 操作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87311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6244377A (ja) 自動スクロール制御装置、自動スクロール制御方法及び自動スクロール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974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JP6024319B2 (ja) 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84862A (ja) 表示装置、そのカスタマイズ方法及びカスタマイズ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6558148A (zh) 画面转移控制方法以及画面转移控制装置
EP1564631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