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5225B - 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5225B
CN103285225B CN201310233535.9A CN201310233535A CN103285225B CN 103285225 B CN103285225 B CN 103285225B CN 201310233535 A CN201310233535 A CN 201310233535A CN 103285225 B CN103285225 B CN 103285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percentage
lung clearing
yinhuang lung
parts
yinhua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35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5225A (zh
Inventor
高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BANG PHARMACEUTIC Co Ltd HUNAN PROV
Original Assignee
ANBANG PHARMACEUTIC Co Ltd HUNAN PRO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BANG PHARMACEUTIC Co Ltd HUNAN PROV filed Critical ANBANG PHARMACEUTIC Co Ltd HUNAN PROV
Priority to CN2013102335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52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5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5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5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5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银黄清肺片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北葶苈子165~1195份;麻黄或炙麻黄102~120份;苦杏仁120~150份;浙贝母120~150份;枇杷叶120~150份;大青叶81~96份;石菖蒲120~150份;穿山龙120~150份;一枝蒿81~96份;银杏叶120~150份;五味子36~54份;枳实36~54份;生石膏165~195份;甘草36~54份。本发明提供的银黄清肺片剂中由于苦杏仁苷、辛弗林和贝母素含量较高,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Description

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由流感引起,属于中医咳嗽范围,每年冬春季节是其发作的高峰季节。该病涉及的地域广泛,人群基数大,而各地发病率并无明显的地域差异,并好发于儿童、中老年人群。目前我国该类病人至少有30000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代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号杀手”。据联合国人口司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将增至11.21亿,占世界人口13.7%,慢性支气管炎均随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亦随之上升;由于老年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且易引起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等,其将是老年引起死亡的直接因素。同时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大气污染加剧以及吸烟人数的增加,粉尘如二氧化碳、煤尘、棉尘等可刺激支气管粘膜、减损肺清除和自然防御功能,为微生物入侵创造条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显著增多。
现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大部分是胶囊剂型,但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由于咽喉不适,服用胶囊时多吞咽困难,患者常常将胶囊内容物倾出冲水调服。而且面对儿童患者时,由于胶囊的体积较大,为了吞服方便,一般儿童患者服药时往往将胶囊掰开倒出内容物冲水调服,在掰开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胶囊内容物洒落,同时也导致服用剂量不够准确,并且胶囊内容物味道较苦,这些均导致儿童在服用时比较困难。
另外,目前市售药物的止咳化痰和平喘等效果并不理想,使得慢性支气管炎的治愈周期延长,加之日前的“毒胶囊”风暴,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出现一种易于服用,效果优良的替代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银黄清肺片剂疗效好,见效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银黄清肺片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银黄清肺片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北葶苈子165~1195份;麻黄或炙麻黄102~120份;苦杏仁120~150份;浙贝母120~150份;枇杷叶120~150份;大青叶81~96份;石菖蒲120~150份;穿山龙120~150份;一枝蒿81~96份;银杏叶120~150份;五味子36~54份;枳实36~54份;生石膏165~195份;甘草36~54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银黄清肺片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北葶苈子180份;麻黄或炙麻黄112.5份;苦杏仁135份;浙贝母135份;枇杷叶135份;大青叶90份;石菖蒲135份;穿山龙135份;一枝蒿90份;银杏叶135份;五味子45份;枳实45份;生石膏180份;甘草45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银黄清肺片的原料还包括药物赋形剂;药物赋形剂选自微晶纤维素、聚维酮K30、预胶化淀粉、碳酸钙、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任一种银黄清肺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配方称取各味中药,并将麻黄或炙麻黄粉碎,得到麻黄或炙麻黄粉,备用;S2、采用动态连续提取工艺对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进行提取,得到醇提液和醇提渣;将醇提液浓缩,得到醇提膏;S3、将醇提渣与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混合,用水煎煮,得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浓缩,得到混合药液浓缩膏;S4、将醇提膏和混合药液浓缩膏干燥,粉碎,得到混合干膏粉;以及S5、将混合干膏粉与麻黄粉或炙麻黄粉混合,并加入药物赋形剂,制粒,压片,包衣,得到银黄清肺片剂。
进一步地,步骤S3中制备醇提膏的步骤包括:将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混合,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乙醇,在45℃~65℃下动态连续提取,过滤,得到醇提液和醇提渣;以及将醇提液在48℃~68℃和0.08~0.17MPa压力下浓缩得到醇提膏。
进一步地,乙醇的质量浓度为60~80%。
进一步地,步骤S3制备混合药液浓缩膏的步骤包括:S31、将醇提渣与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置入提取罐中,混合均匀;S32、向提取罐中加入7~10倍量的水,煎煮2~5次,合并煎液得到混合药液;以及S33、将混合药液在48℃~68℃和0.02~0.12MPa压力下浓缩,得到混合药液浓缩膏。按照权利要求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步骤S4中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对醇提膏和混合药液浓缩膏进行干燥;喷雾干燥的雾化频率为25~45Hz,进风温度为180℃~210℃,出风温度为80℃~120℃。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银黄清肺片剂,该银黄清肺片剂采用上述任一种方法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5%~1.05%,优选为0.96%~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5%~0.05%,优选为0.048%~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8%~0.062%,优选为0.059%~0.062%。
首先,本发明利用了合适的原料配方比,使得制得的银黄清肺片剂原料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其次,本发明采用了动态连续提取工艺对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五味药材进行提取,通过动态连续提取工艺将上述五味药剂中的有效成分苷类、盐类和生物碱类等充分溶出,提高了银黄清肺片剂中最终指标成分苦杏仁苷、辛弗林和贝母素的含量,使得银黄清肺片剂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等方面具有更好疗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乙醇多次浸泡的工艺,采用本发明的工艺不仅减少了溶媒的使用量,而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慢性支气管炎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银黄清肺片剂,该片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葶苈子165~1195份;麻黄或炙麻黄102~120份;苦杏仁120~150份;浙贝母120~150份;枇杷叶120~150份;大青叶81~96份;石菖蒲120~150份穿山龙120~150份;一枝蒿81~96份;银杏叶120~150份;五味子36~54份;枳实36~54份;生石膏165~195份;甘草36~54份。
采用上述原料配方,所制得的银黄清肺片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在中药组分中,浙贝母、枇杷叶、石菖蒲止咳化痰,麻黄宣肺平喘,生石膏清泄肺热,大青叶清热解毒,北葶苈子、枳实、苦杏仁利气降气,穿山龙止咳平喘,银杏叶敛肺平喘,一枝蒿消炎解毒,五味子益气、生津、消渴,甘草益气补肺虚、生津止渴并解一枝蒿毒性、和诸药,上述各味药合用,宣降相合、清肃协同,其效益彰,以达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综合治理效果。通过上述原料的合理配比,得到了一种治疗效果优良的银黄清肺药物。
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银黄清肺片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北葶苈子180份;麻黄或炙麻黄112.5份;苦杏仁135份;浙贝母135份;枇杷叶135份;大青叶90份;石菖蒲135份;穿山龙135份;一枝蒿90份;银杏叶135份;五味子45份;枳实45份;生石膏180份;甘草45份。采用上述原料组分制备的银黄清肺片,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效果较佳,在平喘、调节免疫、抗炎等方面疗效更明显。
除了药用成分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按重量份数计,银黄清肺片的原料还包括药物赋形剂;其中药物赋形剂包括微晶纤维素、聚维酮K30、聚维酮K30、预胶化淀粉、碳酸钙、二氧化硅、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中所添加药物赋形剂一般占原料总重量的15%~35%。通过在制备银黄清肺片的过程中添加,可以掩盖中药中的难闻气味,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并提高疗效,使得片剂质量稳定口感更好,便于服用,增加了服药的顺应性,确保了临床疗效。本发明优选上述赋形剂,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改善或屏蔽药物不良气味和味道,使病人难以觉察药物的强烈苦味,并且对人体无害即可。
另外,本发明还对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即对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五味药材采用了动态连续提取的工艺,通过动态连续提取工艺可以将上述五味药剂中的有效成分苷类、盐类和生物碱类等充分溶出,提高了银黄清肺片剂中最终指标成分苦杏仁苷、辛弗林和贝母素的含量,使得银黄清肺片剂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等方面具有更好疗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乙醇多次浸泡的工艺,采用本发明的工艺不仅减少了溶媒的使用量,而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制备工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按配方称取各味中药,并将麻黄或炙麻黄粉碎,得到麻黄或炙麻黄粉,备用;S2、对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采用动态连续提取,得到醇提液和醇提渣;将醇提液浓缩,得到醇提膏;S3、将醇提渣与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混合,加水煎煮得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浓缩,得到混合药液浓缩膏;S4、将醇提膏和混合药液浓缩膏干燥,粉碎,得到混合干膏粉;以及S5、将麻黄或炙麻黄粉和混合干膏粉混合,并加入适量药物赋形剂,制粒,压片,包衣,得到银黄清肺片剂。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得到的银黄清肺片剂中,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5%~1.05%,优选为0.96%~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5%~0.05%,优选为0.048%~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8%~0.062%,优选为0.059%~0.062%。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采用醇浸泡的工艺,一般需要浸泡三次左右,时间为72小时左右,这样导致提取周期太长,效率低,同时增加了人工成本和设备使用成本,由于多次浸泡提取,增加了溶媒的使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动态连续提取工艺采用连续动态逆流提取设备,通过对动态泵加压后,提取溶媒在中药材周围强制循环,使药物有效成分讯速向溶媒扩散,具有快速的扩散传质过程,不仅可以将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取物的质量,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步骤S3中制备醇提膏的步骤包括:将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混合,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5~7倍量乙醇,在50℃下动态连续提取,过滤,得到醇提液和醇提渣;以及将醇提液在48℃~68℃和0.08~0.17MPa压力下浓缩,得到醇提膏。
通过向混合物中加入重量为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总重量5倍的乙醇,对混合物动态连续提取,之后过滤分离,得到醇提液和醇提渣。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乙醇的质量浓度均为60~80%。动态连续提取工艺中一般采用连续动态逆流提取设备,开通蒸汽加热回流,打开动态泵开始加压,利用强制加压循环方式,将溶剂由提取罐内自上而下连续循环,流动浸出,使药材扩散界面周围的药物有效成分迅速向溶媒中扩散,使扩散界面内外始终保持较高的浓度差。通过动态连续提取工艺,可以将药材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苷类、盐类和生物碱类等充分溶出,提高了银黄清肺片剂中最终指标成分苦杏仁苷、辛弗林和贝母素的含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3中制备混合药液浓缩膏的步骤包括:S31、将醇提渣与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置入提取罐中,混合均匀;S32、向提取罐中加入7~10倍量的水,煎煮2~5次,合并煎液得到混合药液;以及S33、将混合药液在48℃~68℃和0.02~0.12MPa压力下浓缩,得到混合药液浓缩膏。本发明中加水煎煮法是指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该法是一种简易浸出方法,由于浸出溶煤通常用水,故有时也称为“水煮法”或“水提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4中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对醇提膏和混合药液浓缩膏进行干燥,喷雾干燥的喷雾速度为50%~60%,进风温度为150℃~160℃,出风温度为78℃~85℃。本发明优选但并不局限于喷雾干燥的方式,喷雾干燥具有颗粒均匀且效率高的优势。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1)原料如下:北葶苈子180g;麻黄112.5g;苦杏仁135g;浙贝母135g;枇杷叶135g;大青叶90g;石菖蒲135g;穿山龙135g;一枝蒿90g;银杏叶135g;五味子45g;枳实45g;生石膏180g;甘草45g。
2)按配方称取上述十四味中药,并将麻黄粉碎成粒径为125μm的麻黄粉,备用。
3)将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混合,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7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开通蒸汽加热回流,打开动态泵开始加压,利用强制加压循环方式,将溶剂由提取罐内自上而下连续循环,流动浸出,使药材扩散界面周围的药物有效成分迅速向溶媒中扩散,使扩散界面内外始终保持较高的浓度差,在50℃下动态连续提取6小时,过滤,得到醇提液和醇提渣;将得到的醇提液在58℃和0.12Mpa压力下浓缩3小时得到醇提膏(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02)。其中连续动态提取工艺中采用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连续动态逆流提取设备。
4)将醇提渣、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置入提取罐中,混合均匀;向提取罐中加入7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得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在50℃和0.10Mpa压力下浓缩2.5小时,得到混合药液浓缩膏(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01)。
5)将醇提膏和混合药液浓缩膏混合后喷雾干燥,其中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80℃,喷雾干燥的雾化频率为25Hz,得到粒径为850μm的混合干膏粉。将混合干膏粉与麻黄(炙)粉以及包合物混合,并加入适量微晶纤维素和聚维酮K30,制粒,压片,包衣,得到银黄清肺片剂。
实施例2
1)原料如下:北葶苈子1195g;炙麻黄120g;苦杏仁150g;浙贝母150g;枇杷叶120g;大青叶81g;石菖蒲120g;穿山龙150g;一枝蒿96g;银杏叶120g;五味子36g;枳实54g;生石膏165g;甘草54g。
2)按配方称取上述十四味中药,并将炙麻黄粉碎成粒径为130μm的炙麻黄粉,备用。
3)将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混合,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5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在45℃下采用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连续动态逆流提取设备提取9小时,过滤,得到醇提液和醇提渣;将得到的醇提液在48℃和0.08Mpa压力下浓缩2小时得到醇提膏(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06)。
4)将醇提渣、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置入提取罐中,混合均匀;向提取罐中加入7倍量水,煎煮5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得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在48℃和0.02Mpa压力下浓缩3小时,得到混合药液浓缩膏(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05)。
5)将醇提膏和混合药液浓缩膏混合,利用喷雾机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95℃,出风温度为85℃,喷雾干燥的雾化频率为30Hz,粉碎成粒径为875μm的颗粒,得到混合干膏粉。
将混合干膏粉与炙麻黄粉以及包合物混合,并加入药物赋形剂预胶化淀粉和碳酸钙,制粒,压片,包衣,得到银黄清肺片剂。
实施例3
1)原料如下:北葶苈子165g;麻黄102g;苦杏仁120g;浙贝母120g;枇杷叶150g;大青叶96g;石菖蒲150g;穿山龙120g;一枝蒿81g;银杏叶150g;五味子54g;枳实36g;生石膏195g;甘草36g。
2)按配方称取上述十四味中药,并将麻黄粉碎成粒径为122μm的麻黄粉,备用。
3)将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混合,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在50℃下采用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连续动态逆流提取设备动态连续提取8小时,过滤,得到醇提液和醇提渣;将得到的醇提液在6℃和0.17Mpa压力下浓缩4小时得到醇提膏(相对于水的密度为0.8)。
4)将醇提渣、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置入提取罐中,混合均匀;向提取罐中加入9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得到混合药液;将混合药液在68℃和0.12Mpa压力下浓缩4.5小时,得到混合药液浓缩膏(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10)。
5)将醇提膏和混合药液浓缩膏混合,利用喷雾机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203℃,出风温度为88℃,喷雾干燥的雾化频率为40Hz,粉碎成粒径为832μm的颗粒,得到混合干膏粉。
将混合干膏粉与麻黄粉以及包合物混合,并加入适量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制粒,压片,包衣,得到银黄清肺片剂。
对比例1
其原料与实施例1相同,工艺中缺少了步骤3)中对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的混合物并未采用动态连续提取的方式,而是采用常规的用乙醇浸泡的制备工艺,步骤3)如下:
在室温下将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置入提取罐中,向提取罐中加入15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在室温浸渍三次,每次24小时,共浸泡72小时,过滤,合并三次得到的醇提液和三次得到的醇提渣,回收醇提液中的乙醇。减压浓缩得到醇提膏(50℃下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05)。
将醇提渣、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置入提取罐中,混合均匀;向提取罐中加入7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0℃)的混合药液浓缩膏。真空干燥成干浸膏,并粉碎成细粉,然后加入上述麻黄细粉,加点淀粉适量,制粒,装成胶囊1000粒,每粒含0.15g,即得。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工艺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原料组分。原料组分如下:北葶苈子1205g;麻黄125g;苦杏仁115g;浙贝母160g;枇杷叶110g;大青叶100g;石菖蒲160g;穿山龙115g;一枝蒿100g;银杏叶110g;五味子60g;枳实30g;生石膏155g;甘草30g。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工艺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原料组分。原料组分如下:北葶苈子155g;麻黄95g;苦杏仁110g;浙贝母115g;枇杷叶155g;大青叶75g;石菖蒲115g;穿山龙155g;一枝蒿75g;银杏叶155g;五味子30g;枳实60g;生石膏200g;甘草60g。
将本发明的动态连续提取工艺来制备银黄清肺片剂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乙醇浸泡提取的原静态提取工艺所采用的技术参数和最终得到的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的重量含量进行比较。其中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本)中测定苦杏仁项下的测定方法检测苦杏仁苷在银黄清肺片剂中的含量、采用测定枳实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检测辛弗林在银黄清肺片剂中的含量、采用测定浙贝母项下含量的测定方法检测贝母素在银黄清肺片剂中的含量。其中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中的参数和结果具体见表1。
表1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静态的乙醇浸泡提取工艺,本发明的动态连续提取工艺不仅缩短了工艺时间,减少了溶媒的使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指标成分苦杏仁苷、辛弗林和贝母素在最终的银黄清肺片剂中的含量。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工艺仅1次动态连续提取就可以将药剂中的有效成分苷类、盐类和生物碱类充分溶出,进而提高了银黄清肺片剂中最终指标成分苦杏仁苷、辛弗林和贝母素的含量,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等方面具有更好疗效。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对实施例1~3中的银黄清肺片剂、对比例1中的银黄清肺胶囊以及对比例2~3中的银黄清肺片剂的进行药效学试验对比研究,以说明本发明制备的银黄清肺片剂在治疗平喘、调节免疫、抗炎疗效等方面的作用有所加强。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
1、平喘作用
实验方法:本试验用幼年豚鼠,雌雄各半,选用喘敏感的豚鼠(两分钟以内),每只体重150~200g,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只。其中三组实验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以及模型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依次口服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制备出的银黄清肺片剂,试验组和模型组均按照每天灌胃给药1次,剂量按下表所列,连续三天。
对照1组服用对比例1中制备的银黄清肺胶囊,按照每天灌胃给药1次,剂量按下表所,连续三天。对照2组和对照3组依次服用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中制备的银黄清肺片剂,服药方式同实施例1~3。剂量均按下表所列.
上述各组动物均于未次给药后1小时,将动物置4000ml玻璃成雾室观察豚鼠引喘潜伏期和发生跌倒的动物数,具体见表2:
表2.银黄清肺片剂和银黄清肺胶囊对豚鼠的平喘作用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试验1组的平喘潜伏期最长,平喘次数最少;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平喘潜伏期以及平喘次数次之,对照1组的平喘潜伏期和平喘次数仅优于模型组。因此,由于本发明采用采用动态连续提取的技术,可以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并有效地保存到银黄清肺片中,使得药品具有较强的平喘效果。综上,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银黄清肺片能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减少跌倒动物数,显示出非常显著的平喘作用。
2、调节免疫作用
实验方法:本试验用昆明种体重为18~20g的健康小鼠7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只。其中三组实验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三组对照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以及模型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依次口服实施例1~3中制备出的银黄清肺片剂,对照1组服用对比例1中制备的银黄清肺胶囊,对照2~3组再连续口服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中制备的银黄清肺片剂,均按每天灌胃给药1次,剂量见下表.连续口服给药三天后,于每只小鼠的颈背部致敏,然后试验1~3组和对照2---3组再口服银黄清肺片剂11天,对照组1组再口服银黄清肺胶囊11天。未次给药后1小时于小鼠耳廓涂对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20ul攻击,16小时后处死动物,用直径9mm打孔器打下左右耳廓,用扭力天平称重,以小鼠的左右耳片重量差表示肿胀度,取平均数进行统计学测验,具体数据见表3。
表3.银黄清肺片剂对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DTH反应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试验1组抑制鼠耳水肿最强,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抑制鼠耳水肿次之,对照1组抑制鼠耳水肿仅优于模型组。因此,由于本发明采用动态连续提取技术,可可以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并有效地保存到银黄清肺片剂中,使得药品具有较强的调节免疫作用。综上,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银黄清肺片剂对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影响表现为抗变态反应,抑制鼠耳水肿,表明该药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3、抗炎作用
实验方法:取体重为18~20g的健康小鼠7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只小鼠,其中三组实验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三组对照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以及模型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依次口服实施例1~3中制备出的银黄清肺片剂,其中对照1组服用对比例1中制备的银黄清肺胶囊,对照2~3组口服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中制备的银黄清肺片剂,均按每天灌胃给药1次,剂量见下表.连续口服给药三天后,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向每只小鼠左耳壳涂巴豆油致炎剂0.05ml,右耳涂生理盐水,2小时后处死动物,剪下左右耳,用直径9mm打孔器打下同一部位耳片,称重,以两耳片重量差作为鼠耳水肿程度。取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数与模型组比较,进行统计学测验,具体数据见表4。
表4.银黄清肺片对小鼠耳肿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从表3中可以看出,试验1组的小鼠耳肿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小鼠耳肿的抑制作用次之,对照1组的小鼠耳肿的抑制作用仅优于模型组。由于本发明采用采用动态连续提取的技术,可以将药材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并有效地保存到银黄清肺片中,使得药品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综上,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银黄清肺片能对小鼠耳肿的抑制作用明显,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提示该药较强的抗炎作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银黄清肺片剂的原料进行限定,并在制备工艺中对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的混合物采用动态连续提取的工艺,使得本发明制备出的银黄清肺片剂具有更佳的疗效。将本发明的工艺制备的银黄清肺片剂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乙醇浸泡静态提取的工艺制备的银黄清肺药物进行对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了合适的原料组分配比,使得原材料之间协同作用增强,得到了治疗效果优良的银黄清肺片剂;
(1)能够对有效成份进行充分提取。从原材料中选取出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五味药物并对其混合物进行动态连续提取工艺,使得提取溶媒在中药材周围强制循环,使药物有效成分讯速向溶媒扩散,具有快速的扩散传质过程,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2)生产效率高。动态提取工艺只需对药材提取1次就可将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提取时间短,较原工艺节约64小时,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从而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3)节省溶媒降低成本。由于动态提取工艺只需对药材提取1次,加乙醇量少,较原工艺节约10倍量乙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银黄清肺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黄清肺片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银黄清肺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配方称取各味中药,并将麻黄或炙麻黄粉碎,得到麻黄粉或炙麻黄粉,备用;
S2、采用动态连续提取工艺对北葶苈子、苦杏仁、浙贝母、枳实和五味子进行提取,得到醇提液和醇提渣,将所述醇提液浓缩,得到醇提膏;
S3、将所述醇提渣与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混合,用水煎煮,得到混合药液,将所述混合药液浓缩,得到混合药液浓缩膏;
S4、将所述醇提膏和所述混合药液浓缩膏干燥,粉碎,得到混合干膏粉;以及
S5、将所述混合干膏粉与所述麻黄粉或炙麻黄粉混合,并加入药物赋形剂,制粒,压片,包衣,得到所述银黄清肺片剂;
所述步骤S4中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对所述醇提膏和所述混合药液浓缩膏进行干燥;所述喷雾干燥的雾化频率为25~45Hz,进风温度为180℃~210℃,出风温度为8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银黄清肺片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银黄清肺片剂的原料还包括药物赋形剂;所述药物赋形剂选自微晶纤维素、聚维酮K30、预胶化淀粉、碳酸钙、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醇提膏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北葶苈子、所述苦杏仁、所述浙贝母、所述枳实和所述五味子混合,得到混合物;
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乙醇,在45℃~65℃下动态连续提取,过滤,得到所述醇提液和所述醇提渣;以及
将所述醇提液在48℃~68℃和0.08~0.17MPa压力下浓缩,得到所述醇提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的质量浓度为6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制备所述混合药液浓缩膏的步骤包括:
S31、将所述醇提渣与枇杷叶、大青叶、石菖蒲、穿山龙、一支蒿、银杏叶、生石膏以及甘草置入提取罐中,混合均匀;
S32、向所述提取罐中加入7~10倍量的水,煎煮2~5次,合并煎液得到所述混合药液;以及
S33、将所述混合药液在48℃~68℃和0.02~0.12MPa压力下浓缩,得到所述混合药液浓缩膏。
7.一种银黄清肺片剂,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种方法制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黄清肺片剂,其特征在于,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5%~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5%~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8%~0.06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黄清肺片剂,其特征在于,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5%~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5%~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9%~0.06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黄清肺片剂,其特征在于,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5%~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8%~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8%~0.062%。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黄清肺片剂,其特征在于,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6%~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8%~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9%~0.062%。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黄清肺片剂,其特征在于,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6%~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5%~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8%~0.062%。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黄清肺片剂,其特征在于,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6%~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5%~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9%~0.062%。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黄清肺片剂,其特征在于,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6%~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8%~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8%~0.062%。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银黄清肺片剂,其特征在于,银黄清肺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96%~1.05%,辛弗林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48%~0.05%,贝母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9%~0.062%。
CN201310233535.9A 2013-06-13 2013-06-13 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2852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3535.9A CN103285225B (zh) 2013-06-13 2013-06-13 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3535.9A CN103285225B (zh) 2013-06-13 2013-06-13 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5225A CN103285225A (zh) 2013-09-11
CN103285225B true CN103285225B (zh) 2015-07-15

Family

ID=4908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3535.9A Active CN103285225B (zh) 2013-06-13 2013-06-13 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52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9610B (zh) * 2021-12-22 2022-09-23 湖南安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鼻病毒性疾病药物和/或非治疗用试剂中的应用
CN115433254A (zh) * 2022-08-30 2022-12-06 四川大学 一种贝母生物碱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抗支气管炎的用途
CN115919963A (zh) * 2022-10-19 2023-04-07 湖南安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2828A (zh) * 2005-03-01 2005-10-19 佘定国 银黄清肺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2828A (zh) * 2005-03-01 2005-10-19 佘定国 银黄清肺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5225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2495B (zh) 一种过敏性咳嗽口服液
CN103768308A (zh) 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0061A (zh) 一种祛痰、消痰、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87952B (zh) 一种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85225B (zh) 银黄清肺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3257A (zh) 枳实或枳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90710A (zh) 一种治疗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6729140B (zh) 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114B (zh) 银黄清肺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113B (zh) 银黄清肺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0528B (zh)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98123A (zh) 抗病毒组合物及其在抗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中的应用
CN103446445B (zh) 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391A (zh) 一种治疗肺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7412462B (zh) 一种黄龙咳喘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239239A (zh)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11358906B (zh) 一种适用于外感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7763A (zh) 一种肉苁蓉水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4917298A (zh) 一种治疗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99471A (zh) 一种用于原发性肺癌的中药颗粒及其生产工艺
CN106310027A (zh) 一种复方石斛清肺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73705A (zh) 一种用于治疗间质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应用
CN104189833A (zh) 一种逍遥丸的制备工艺
CN103990091A (zh)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4758A (zh) 一种双黄连无糖速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283 Kangning Road, Liu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Anb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331 Liuyang biological medicine Park,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before: HUNAN ANBANG PHARMACEUT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