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0366B - 用于调整热噪声增加量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整热噪声增加量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0366B
CN103250366B CN201180056628.8A CN201180056628A CN103250366B CN 103250366 B CN103250366 B CN 103250366B CN 201180056628 A CN201180056628 A CN 201180056628A CN 103250366 B CN103250366 B CN 1032503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mto nodes
base station
path loss
threshold value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66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0366A (zh
Inventor
Y·托克格兹
M·亚武兹
F·梅什卡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50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0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3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9Out-of-cell user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提供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包括:自适应地配置基站处的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以改善与一个或多个设备的通信,同时减轻对一个或多个其它基站的干扰。可以基于测量的到宏小区的路径损耗、一个或多个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等来计算到宏小区的潜在设备路径损耗,其中,向该测量的路径损耗应用低功率基站的覆盖区域以模拟最差情况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路径损耗和/或宏小区处的最大干扰电平来计算RoT阈值。此外,可以基于反向链路衰减电平来适配RoT阈值。

Description

用于调整热噪声增加量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享受2010年9月29日递交的、题目为“ADAPTIVE RoTTHRESHOLD AND REVERSE LINK ATTENUATION FOR LOW POWERBASE STATIONS”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387,891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方式将其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以下描述涉及无线网络通信,具体地说,以下描述涉及调整热噪声增加量阈值。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例如语音、数据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系统。这样的多址系统的示例可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此外,这些系统遵从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例如,3GPP LTE(长期演进)/高级LTE)、超移动宽带(UMB)、演进数据优化(EV-DO)等规范。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移动设备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另外,移动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等来建立。
为了补充常规基站,可以部署另外的受限基站以提供对移动设备的更稳健的无线覆盖。举例来说,可以部署无线中继站和低功率基站(例如,该低功率基站通常可称为家庭NodeB或家庭eNB(统称为H(e)NB)、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等等),以实现增加的容量增长、更丰富的用户体验、室内或其它特定地理覆盖等等。在某些配置中,这样的低功率基站可以通过宽带连接(例如,数字用户线(DSL)路由器、电缆或其它调制解调器等)连接至互联网,这些宽带连接可以提供去往移动运营商网络的回程链路。因此,例如,可以在用户家中部署低功率基站,以通过宽带连接向一个或多个设备提供移动网络接入。
例如,低功率基站可被部署在宏小区基站覆盖区域内。由于常规宏小区基站以比低功率基站高很多的功率进行操作,因此与低功率基站的通信可能很容易受到宏小区基站和/或与其通信的设备的干扰。在该方面,低功率基站可以设置可允许的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以改善设备通信。例如,通过增加RoT阈值,设备可以持续地增加用于与低功率基站进行通信的传输速率并由此增加传输功率,直到达到RoT阈值为止,此时,低功率基站可以通知设备并且/或者发送命令,以限制针对该低功率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速率/功率。另外,RoT阈值被设置为减轻来自与低功率基站通信的设备的、对宏小区基站和/或与该宏小区基站通信的设备的干扰。按照低功率基站的配置,RoT阈值通常被设置成固定参数。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了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单概括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括不是所有预期方面的详尽评述,并且其目的既不是确定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是描绘任意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目的只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给出的更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以及其相应的公开内容,本发明结合以下内容描述了各个方面:对低功率基站的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进行适配,使得设备不会导致对另一基站的干扰高于最大干扰电平。例如,这可以包括确保潜在设备在最差情况下不超过另一基站处的本底噪声。在该方面,例如,可以根据在低功率基站处测量的和/或接收的各种参数来设置RoT阈值。例如,基于低功率基站的覆盖区域以及从低功率基站到另一基站的路径损耗,低功率基站可以估计潜在设备到另一基站的路径损耗。基于估计的路径损耗,低功率基站可以确定RoT电平,其中,潜在设备可以按该RoT电平维持上行链路SINR以便与低功率基站进行通信,而在另一基站处仍然在本底噪声电平以下接收,并且低功率基站可以基于所确定的RoT来配置RoT阈值。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另外地或替代地基于以下各项来计算RoT:根据在一段时间内从一个或多个设备接收的测量报告而计算出的路径损耗差异、应用的反向链路衰减、等等。
根据一个示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以及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该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所述毫微微节点的RoT阈值。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干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后者被配置为: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以及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所述毫微微节点的RoT阈值。该装置还包括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干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并且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的单元。该装置还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所述毫微微节点的RoT阈值的单元。
另外,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干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的代码;以及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的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所述毫微微节点的RoT阈值的代码。
此外,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干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其用于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并且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该装置还包括:RoT阈值计算组件,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所述毫微微节点的RoT阈值。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和有关目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中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说明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仅仅指示了可采用各个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方式,并且该说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效物。
附图说明
下文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所公开的方面,提供这些附图以进行说明而非限制所公开的方面,其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元素,并且其中:
图1是用于自适应地配置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的系统的一个方面的框图。
图2是用于计算RoT阈值的系统的一个方面的框图。
图3是用于为毫微微节点生成RoT阈值的方法的一个方面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基于反向链路衰减电平生成RoT阈值的方法的一个方面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方面的系统的框图。
图6是用于生成RoT阈值的系统的一个方面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方面的框图。
图8是可以结合本文描述的各种系统和方法而使用的无线网络环境的一个方面的示意性框图。
图9示出了配置为支持若干设备的示例性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实现本文的方面。
图10示出了使得能够在网络环境中部署毫微微小区的示例性通信系统。
图11示出了具有若干定义的跟踪区域的覆盖图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个方面。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给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全面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方面可以不使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
本文还描述了与自适应地配置针对低功率基站的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相关的各种考虑因素。低功率基站在本文中可称为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微节点或类似的基站,然而应当明白,本文描述的方面基本可适用于任何低功率基站。例如,毫微微节点可以确定适当的RoT阈值以改善设备吞吐量,而不对另一基站造成不适当的干扰。例如,毫微微节点可以计算RoT阈值,该RoT阈值不会导致设备在另一基站处超出最大干扰电平。这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以及从毫微微节点到另一基站的测量的路径损耗来计算RoT,以便潜在最差情况设备(worst-casedevice)在另一基站处不超过本底噪声。在另一示例中,可以部分地基于根据一段时间内的实际设备测量报告对毫微微节点与另一基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差值进行确定,来类似地计算RoT。在任一情况下,RoT阈值可以被设置为在考虑对一个或多个其它基站造成的潜在干扰的同时改善设备通信。
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意在包括计算机相关的实体,例如但不限于硬件、固件、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软件、或者执行中的软件,等等。例如,组件可以是但并不限于: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而言,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此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驻留在执行中的进程和/或线程内,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于两个或更多哦计算机之间。另外,可以从其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多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组件。这些组件可以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进行交互,并且/或者以信号的方式通过诸如互联网之类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的信号、以本地和/或远程进程的方式进行通信。
此外,本文结合终端描述了各个方面,该终端可以是有线终端或无线终端。终端也可以被称为系统、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备或用户设备(UE)等。无线终端可以是蜂窝式电话、卫星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计算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本、上网本、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等。此外,本文结合基站描述了各个方面。基站可以用于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还可以被称为接入点、节点B、演进节点B(eNB)或某种其它术语。
此外,术语“或”意在表示包容性的“或”而不是排斥性的“或”。即,除非另有说明,或者由上下文可明显看出,否则短语“X使用A或B”意在表示正常包容性置换中的任何一个。即,以下例子中的任何一个都满足短语“X使用A或B”: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和B二者。另外,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应当通常被解释为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有说明或者由上下文可明显看出指的是单数形式。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之类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和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通常可互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型。另外,cdma2000覆盖了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版本,该版本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高级LTE和GSM。此外,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另外,这类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对等(例如,移动站对移动站)自组织(ad hoc)网络系统,该自组织网络系统通常使用非成对未授权频谱、802.xx无线LAN、蓝牙和任何其它短距离或者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围绕可包括若干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给出各个方面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种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能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也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图1示出了示例性系统100,该系统用于将RoT阈值配置为减轻对一个或多个基站的干扰。系统100可以是异构部署的无线网络,其包括:基站102,该基站102可以是处于第一功率等级的宏小区基站或类似的基站(例如,eNB);以及基站104,该基站104可以是处于低于第一功率等级的第二功率等级的、诸如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微节点等之类的低功率基站。该网络还可以包括与基站102和/或104通信的设备106。设备106可以是UE、调制解调器(或其它系留(tethered)设备)、它们的一部分等。此外,基站102和104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宏节点、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微节点或类似基站、移动基站、中继站、设备(例如,以对等模式或自组织模式与设备106通信)、它们的一部分和/或其它。
设备106可以与基站104进行通信以接收对无线网络的接入。例如,设备106可以与基站104通信,然而,基站102的信号强度可能高于基站104的信号强度,并且/或者到基站102的路径损耗可能更小。在该示例中,基站104可以是毫微微节点,该毫微微节点为设备106提供诸如额外服务、增加的带宽等之类的额外激励。为了允许设备106与基站104进行通信,基站104可以使用RoT阈值来进行操作,其中,该RoT阈值用于在面对来自基站102的可能干扰时从设备106接收通信。本文描述了一些机制,用于自适应地设置基站104处的RoT阈值,以便改善设备106通信而不对基站102带来不适当的干扰。
根据一个示例,基站104可以部分地基于基站102处所允许的最大干扰电平来配置RoT的阈值。这可以对应于本底噪声,并且可以从基站102或其它网络组件接收、基于基站104的本底噪声进行估计,等等。另外,基站104可以确定:与基站104通信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例如设备106)和/或潜在最差情况设备的到基站102的路径损耗(例如路径损耗108)。在一个示例中,基站104可以将潜在最差情况设备的路径损耗计算为从基站104到基站102的测量的路径损耗110(同时向该路径损耗应用基站104的覆盖区域),因为最差情况设备可以在基站104的小区边缘处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示例中,基站104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获取来自设备106和/或一个或多个其它设备的测量报告,并且可以计算所报告的到基站104的路径损耗与所报告的到基站102的路径损耗108之间的路径损耗差值。例如,基站104可以利用路径损耗测量结果中的所报告的最低差值、差值的至少一部分的平均值等等来确定针对基站104的RoT阈值,以减轻对基站102的干扰。
在又一个示例中,当检测到高于阈值的小区外干扰时,基站104可以实现反向链路衰减,以减少对较高RoT阈值的需求。这能够防止设备106和/或与基站104通信的其它设备以高于所需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例如,当处于基站104的覆盖区域之内时,与基站102通信的设备可能导致基站104处的热噪声增加,这可能导致基站104处的RoT超过阈值。例如,基站104可以实现受限关联,使得设备不被允许接入基站104(例如,称为非成员设备)。因此,与基站102通信的这些设备不能执行到基站104的切换,并且可能对基站104和与其通信的设备(例如,设备106)造成相当大的干扰。一旦RoT超过基站104处的RoT阈值,与基站104通信的设备(例如设备106)就可以降低功率和/或数据速率以帮助降低RoT,这在该情况下可能不是所期望的。应用反向链路衰减使得基站104能够降低非成员设备所导致的干扰的敏感性。这还导致降低RoT,并且使得与基站104通信的设备根据降低的RoT与RoT阈值之间增加的空间来提高发射速率/功率,以便克服干扰。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结合自适应RoT阈值使用反向链路衰减。例如,一旦基站104确定了RoT阈值,基站104就可以将RoT阈值映射到反向链路所允许的最大衰减电平。在该示例中,当基站104确定要应用反向链路衰减时,基站104可以部分地基于先前RoT阈值与最大衰减电平之间的差值来计算经适配的RoT阈值。
图2示出了用于配置RoT阈值以减轻与一个或多个基站的干扰的示例性装置200。如文中所描述的,装置200可以是为一个或多个设备提供网络接入的基站,例如毫微微节点或其它低功率基站。
装置200可以包括:可选的最大干扰确定组件202,其用于获取或确定与宏小区基站相关的最大干扰电平;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其用于获取或估计到宏小区基站的路径损耗;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路径损耗的RoT阈值函数210来确定RoT阈值208;和/或RoT阈值执行组件212,其用于确保与装置200的通信不超过RoT阈值(例如,通过向设备通知被超过的RoT阈值,向设备发出断电命令,等等)。装置200可以可选地包括:测量报告接收组件214,其用于从一个或多个设备获取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216;和/或反向链路(RL)衰减组件218,其用于根据衰减电平220对在反向链路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衰减,以降低所检测到的小区外干扰的敏感性。
根据一个示例,最大干扰确定组件202可以获取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的指示。例如,可以从宏小区基站、从无线网络组件、从与宏小区基站通信的设备等接收本底噪声参数。在另一个示例中,最大干扰确定组件202可以基于装置200的本底噪声来确定宏小区基站的本底噪声。在一个示例中,这可以包括通过从装置200的本底噪声中减去一个或多个可配置的值或者接收的值,来计算本底噪声。在任一情况下,最大干扰确定组件202都可以向RoT阈值计算组件206提供本底噪声参数。在又一个示例中,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可以假定或者硬编码有用于计算RoT阈值的最大干扰电平。
此外,例如,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可以获取一个或多个实际设备、潜在最差情况设备等的到宏小区基站的路径损耗。在一个示例中,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可以测量装置200到宏小区基站的路径损耗,并且可以利用装置200的覆盖区域来修改所测量的路径损耗,以模拟覆盖区域边缘处的最差情况设备到宏小区基站的路径损耗。例如,这可以包括基于从宏小区基站接收的导频信号来测量路径损耗。
在另一个示例中,测量报告接收组件214可以获取来自一个或多个设备的测量报告216(例如,作为切换过程的一部分,响应于由毫微微节点或以其它方式发送的测量请求),并且可以计算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216中报告的到宏小区基站的路径损耗测量结果与到装置200的路径损耗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在该示例中,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可以基于计算出的差值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最低差值、平均差值、百分比差值(例如5%)等等,部分地基于这些差值的至少一个子集)来获取路径损耗。在任一情况下,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都可以向RoT阈值计算组件206提供路径损耗。
在该方面,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可以获取路径损耗和/或最大干扰电平,并且可以基于这些参数来计算RoT阈值208。例如,可以将这些参数提供给RoT阈值函数210,以产生所得的RoT阈值208。RoT阈值函数210可以计算RoT阈值208,以改善与装置200的设备通信,同时基于最大干扰电平减轻到一个或多个宏小区基站的干扰。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可以向RoT阈值执行组件212提供RoT阈值,其中,RoT阈值执行组件212可以尝试至少部分地通过以下操作来确保RoT阈值不被超过:提供相对于RoT阈值的RoT电平的指示;向一个或多个设备传送用于直接降低上行链路数据速率的命令,或者导致设备降低上行链路数据速率和功率的其它命令,等等。
例如,设备的RL发射导频功率(用P表示)可以是毫微微节点处呈现的导频信号质量(Ecp/Iof))和RoT的量(Iof/Nof)的函数,其中该导频信号质量使得能够实现通信。Io和No可以分别表示总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和本底噪声。下标f表明这些测量结果是在毫微微节点处获得的。
P=(Ecp-lof)+laf+PLf
P=(Ecp-laf)+(RoTf+Nof)+PLf
PLf是从设备到装置200的路径损耗,其中装置200可以是服务毫微微节点。如文中所描述的,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可以计算RoT阈值208,以便将宏小区基站处的从与装置200通信的设备的导频信号接收到的接收干扰限制为低于宏小区基站的本底噪声的某个水平(例如,20分贝(dB))。因此,例如,RoT阈值208可以至少是宏小区基站的本底噪声Nom的函数,其中,该本底噪声由最大干扰确定组件202确定,或者被设置为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硬编码的或配置的参数。在该方面,即使有大量设备与装置200进行通信,对宏小区基站造成的总体干扰也可以相对较低。例如,可以如下示出该约束条件,其中,PLm是从设备到最接近的宏小区基站的路径损耗。
P-PLm≤Nom-20
对P进行替换,该约束条件可以被重写为:
(Ecp-Iof)+(RoTf+Nof)+PLf-PLm≤Nom-20
重新组织各项,装置200(在本说明书中也被称为毫微微节点)的RoT可以小于下面的表达式:
RoTf≤(PLm-PLf)-(Ecp-Iof)-(Nof-Nom)-20
在一个示例中,RoT阈值函数210可以利用该公式或类似的公式来计算RoT阈值208,其中20dB是低于宏小区基站处的本底噪声的所期望的限制性干扰,并且,可以基于在超过宏小区基站处的本底噪声的情况下对改善设备通信进行权衡,来调整RoT阈值函数210。
此外,在具体示例中,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可以估计从设备(例如,最差情况设备)到宏小区基站的PLm,其中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使用宏小区基站的测量结果(用Ecm表示)来获取PLm,该测量结果来自网络监听模块(NLM)或者与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相关的用于接收无线网络中的信号的类似模块。在一个示例中,这些可以是从宏小区基站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在另一个示例中,如文中所描述的,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来自设备的测量报告216以其他方式接收PLm。此外,例如,为了考虑设备路径损耗测量结果与来自装置200的测量结果之间的最差情况RF失配,可以假定PLm比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的估计结果低10dB。例如,该10dB失配也可以与装置200的覆盖区域有关。宏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可以是43dB。因此,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或类似的公式在RoT阈值函数210中计算RoT阈值208,在一个示例中:
RoTf≤(43-EcM-10-PLf)-(Ecp-Iof)-(Nof-Nom)-20
RoTf≤-EcM-PLf+13-(Ecp一Iof)-(Nof一Nom)
在另外的具体示例中,可以假定毫微微节点(例如,装置200)的本底噪声比宏小区基站的本底噪声高9dB(例如,为了减少设计复杂性)。此外,可以假定的是,假定潜在最差情况设备位于毫微微节点小区边缘(例如,假定离开90dB)。应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设备都可位于边缘;因此来自其它设备的影响可能不会像潜在最差情况设备这么大。然后,可以选择毫微微节点位置和功率电平,以确保所期望的覆盖的大部分处于自毫微微节点的85dB路径损耗之内。利用毫微微节点处的双工接收分集,设备可以保持约-23dB Ecp/Nt(导频码片能量与干扰之比),这约等于所要求的Ecp/Iof。将这些项代入方程,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可以替代地在RoT阈值函数210中使用与以下公式类似的公式来计算RoT阈值208:
RoTf≤-EcM-63
因此,在该示例中,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可以确定来自宏小区基站的导频信号的测量结果,并且实际本底噪音信息是不需要的(例如,如文中所描述地假定该信息)。另外,在任何情况下,RoT阈值计算组件206都可以对RoT阈值208施加绝对最小值(例如,5dB)和/或绝对最大值(例如,40dB)。
在又一个示例中,RL衰减组件218可以向输入信号应用衰减电平220,以降低该输入信号上的干扰的敏感性,并且RoT阈值计算组件206还可以基于衰减电平220为装置200生成RoT阈值208。当检测到来自与宏小区基站通信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的小区外干扰高于阈值时,RL衰减组件218可以开始应用衰减电平220以减轻干扰的影响。例如,取决于允许的最大衰减电平和小区外干扰的电平,可以根据步进大小(例如,5dB)向上步进或向下步进衰减电平220。在一个示例中,RL衰减组件218可以基于小区外干扰的当前电平来动态地向上步进或向下步进衰减电平220。例如,在出现大的突发干扰的情况下,RL衰减组件218针对第一突发应用衰减电平220,并且当第二突发到达时,该电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被保留。在该方面,第二突发不会导致RoT的大幅增加。
因此,使用RL衰减可以提供改进的RoT控制,并且可以限制设备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电平的波动,因为该设备已经针对衰减电平220对发射功率进行了适配。另一方面,衰减电平220的向上步进或向下步进可以发生在某些时间段中,并且因此,设备可以在某些持续时间内按较高的功率电平进行发射。在一个示例中,可以结合以上描述的自适应RoT阈值来使用自适应RL衰减。例如,当RoT阈值计算组件206计算RoT阈值208时,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可以将RoT阈值208映射到允许的最大衰减电平220。例如,
其中,上文所描述的步进大小是5dB。然后,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可以调整RoT阈值,以将衰减实现为原始阈值与计算出的最大衰减电平之间的差值。这可以将有效RoT阈值限制在20dB以内;然而,应当明白的是,可以修改这些参数以得到不同的最大RoT阈值。
图3-图4示出了与计算RoT阈值相关的示例性方法。虽然为了使说明简单,而将该方法示出并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应该理解和明白的是,这些方法并不受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照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顺序发生和/或与本申请中示出和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例如,应当理解并明白的是,一种方法也可以表示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和事件(如在状态图中)。此外,为了实现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并不是所有示出的动作都是需要的。
图3示出了用于生成RoT阈值的示例性方法300。在302,可以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路径损耗。可以基于从毫微微节点到宏小区基站的测量的路径损耗,利用覆盖区域或应用的RF失配值来确定路径损耗。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路径损耗或者毫微微节点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差值(例如,基于最低路径损耗差值、平均路径损耗差值,等等)来确定路径损耗,其中,该路径损耗或路径损耗差值是在从一个或多个实际设备接收的测量报告中报告的。
在304,可以确定潜在设备处的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例如,这可以包括:在假定针对最差情况设备的RF失配时确定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否则从一个或多个实际设备接收路径损耗测量结果,等等。
在306,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路径损耗与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或者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来生成针对毫微微节点的RoT阈值。在一个示例中,这可以包括生成RoT阈值以改善设备通信,同时减轻对宏小区基站的干扰。如文中所描述的,RoT阈值可以作为路径损耗和/或最大干扰电平的函数来计算。此外,可以基于毫微微节点处的绝对最大或绝对最小RoT阈值来计算RoT阈值。另外,可以通过以下各项来执行RoT阈值:相对于RoT阈值的RoT的指示,基于相对于RoT阈值的RoT来传送用于调整功率或传输速率的命令,等等。
图4示出了用于生成RoT阈值的示例性方法400。在402,可以生成针对毫微微节点的RoT阈值。如文中所描述的,这可以基于毫微微节点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路径损耗差值、宏小区基站的最大干扰电平等等。在404,可以将RoT阈值映射到最大RL衰减电平。例如,这可以基于公式,该公式用于基于RoT阈值来计算允许的最大RL衰减电平(例如,
在406,可以将新的RoT阈值生成为RoT阈值与最大RL衰减电平之间的差值。在408,可以向接收到的信号应用RL衰减。例如,可以将RL衰减应用于从与宏小区基站通信的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以便降低干扰敏感性。这可以包括:通过衰减来降低接收到的能量的电平并从而降低RoT,该操作可以使得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能够在RoT阈值未被超过的情况下提高传输速率。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申请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进行关于下述的推论:如文中所描述的,确定路径损耗、最大干扰电平、衰减电平和/或用于RoT阈值的其它参数等等。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推断”或“推论”通常是指:根据通过事件和/或数据获得的一组观察结果而进行的、关于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推理或推论过程。例如,推论可以用来识别特定的背景或动作,或者可以生成状态的概率分布。这种推论可以是概率性的,也就是说,根据对数据和事件的考虑,对感兴趣的状态的概率分布进行计算。推论还可以是指用于根据一组事件和/或数据来构成高级事件的技术。这种推论使得根据观察到的一组事件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来构造新的事件或动作,而不管事件是否在极接近的时间上相关,也不管事件和数据是否来自一个或数个事件和数据源。
图5示出了有助于自适应地配置RoT阈值的系统500。系统500包括具有接收机510和发射机532的基站502,其中,接收机510通过多个接收天线506(例如,其可以具有文中所描述的多种网络技术)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504的信号,发射机532通过多个发射天线508(例如,其可以具有文中所描述的多种网络技术)向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504进行发射。接收机510可以从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506接收信息,并且可操作地与解调器512相关联,其中解调器512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虽然示为分离的天线,但应当理解的是,接收天线506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508中相应的一个发射天线可以组合成同一天线。解调符号由处理器514进行分析,该处理器514耦合到存储器516,该存储器516存储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关的信息。
例如,处理器514可以是:专用于对接收机510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或生成针对发射机532的传输的信息的处理器;用于对基站502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或模块进行控制的处理器;以及/或者用于对接收机510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生成针对发射机532的传输的信息,并且控制基站502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或模块的处理器。此外,处理器514可以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并且/或者可以与组件或模块进行通信以实现该目的。
如文中所描述的,存储器516可操作地耦合到处理器514,并且可以存储要发送的数据、接收到的数据,有关可用信道的信息,与分析的信号和/或干扰强度相关的数据、与分配的信道、功率、速率等相关的信息,以及用于估计信道和经由信道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合适的信息。此外,存储器516还可以存储与本文所描述的方面(例如生成RoT阈值)相关联的协议、用于由处理器514执行的指令、算法等等。
应当明白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数据存储(例如,存储器516)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通过说明而非限定的方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 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通过说明而非限定的方式,RAM在许多形式中可用,例如同步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Synchlink DRAM(SLDRAM)以及直读式Rambus RAM(DRRAM)。主题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516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存储器以及任何其它适当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514还可选地耦合到最大干扰确定组件518(其可以类似于最大干扰确定组件202)、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520(其可以类似于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RoT阈值计算组件522(其可以类似于RoT阈值计算组件206)、RoT阈值执行组件524(其可以类似于RoT阈值执行组件212)、测量报告接收组件526(其可以类似于测量报告接收组件214)以及/或者RL衰减组件528(其可以类似于RL衰减组件218)。
此外,例如,处理器514可以使用调制器530来调制要发送的信号,并且使用发射机532来发送经调制的信号。发射机532可以通过Tx天线508向移动设备504发送信号。另外,基站502可以包括回程通信组件534,以用于在回程接口上与一个或多个eNB536进行通信。例如,回程通信组件534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回程接口(例如,LTE中的X2接口)在有线或无线回程链路上与eNB536进行通信。例如,当回程链路例如是无线的时,应当明白的是,基站502可以使用Rx天线506和接收机510从eNB536接收通信,并且/或者使用Tx天线508和发射机532向eNB536传送信号。
此外,虽然被示为与处理器514相分离,应当理解的是,最大干扰确定组件518、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520、RoT阈值计算组件522、RoT阈值执行组件524、测量报告接收组件526、RL衰减组件528、回程通信组件534、解调器512和/或调制器530可以是处理器514的一部分或多个处理器(未示出),并且/或者作为指令存储在存储器516中以用于由处理器514执行。
图6示出了用于生成RoT阈值的系统600。例如,系统600可以至少部分地驻留在毫微微节点或其它基站之内。应当理解的是,系统600被示为包括功能框,后者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框。系统600包括可以联合操作的电组件的逻辑组602。例如,逻辑组602可以包括:用于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以及潜在设备处的到毫微微节点604的第二路径损耗的电组件。如文中所描述的,可以基于从系统600到宏小区的测量的路径损耗(例如,使用NLM,未示出)、基于从一个或多个设备接收的测量报告等等来确定第一路径损耗,并且可以基于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来自一个或多个设备的测量报告等等来确定第二路径损耗。
此外,逻辑组602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路径损耗与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和/或宏小区基站606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毫微微节点的RoT阈值的电组件。例如,可以设置RoT阈值,以便改善设备通信,同时减轻对宏小区基站的干扰。例如,如上所述,电组件604可以包括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204。此外,例如,在一个方面,电组件606可以包括RoT阈值计算组件206(如上所述)。
此外,系统600可以包括存储器608,该存储器608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604和606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虽然被示为在存储器608的外部,应当理解的是,电组件604和60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存在于存储器608内。在一个示例中,电组件604和60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者,电组件604和606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的相应模块。此外,在另外的或替代的示例中,电组件604和606可以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电组件604和606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相应的代码。
图7示出了根据本文给出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700。系统700包括基站702,该基站702可包含多个天线组。例如,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704和天线706,另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708和天线710,另外的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712和天线714。针对每个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针对每个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应当明白的是,基站702还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中,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中的每一个可以进而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或模块(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等)。
基站702可以与诸如移动设备716和移动设备722之类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通信;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基站702可以与类似于移动设备716和移动设备722的基本上任意数量的移动设备进行通信。移动设备716和7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电脑、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设备、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700上通信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如图所示,移动设备716与天线712和天线714进行通信,其中,天线712和天线714在前向链路718上向移动设备716发送信息,并且在反向链路720上从移动设备716接收信息。此外,移动设备722与天线704和天线706进行通信,其中,天线704和天线706在前向链路724上向移动设备722发送信息,并且在反向链路726上从移动设备722接收信息。例如,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前向链路718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720所使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并且前向链路724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726所使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718和反向链路720可以使用共同的频带,并且前向链路724和反向链路726可以使用共同的频带。
每组天线和/或它们被设计为进行通信的区域通常称为基站702的扇区。例如,天线组可以被设计为与基站702所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在通过前向链路718和724进行的通信中,基站702的发射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改善移动设备716和722的前向链路718和724的信噪比。另外,当基站702利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分散在相关覆盖中的移动设备716和722进行发射时,与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移动设备进行发射的基站相比,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可能经受更小的干扰。此外,移动设备716和移动设备722可以使用所描述的对等技术或ad hoc技术来直接互相通信。根据一个示例,系统700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或类似的系统,该系统允许在基站702和移动设备716和/或移动设备722之间分配多个载波。
图8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800。为简洁起见,无线通信系统800示出了一个基站810和一个移动设备850。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系统800可以包括多于一个基站和/或多于一个移动设备,其中,额外的基站和/或移动设备可以与下面所描述的示例性基站810和设备850基本上类似或不同。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基站810和/或移动设备850可以使用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图1-图2以及图5-图7)和/或方法(图3-图4)以有助于它们之间的无线通信。例如,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的组件或功能可以是下面所描述的存储器832和/或872或者处理器830和/或870的一部分,并且/或者可以由处理器830和/或处理器870执行以执行本公开的功能。
在基站810处,将若干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812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814。根据一个示例,每个数据流可以通过相应的天线进行发送。TX数据处理器814根据针对业务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该业务数据流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可以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另外或替代地,可以对导频符号进行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码分复用(CDM)。导频数据通常是采用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其可以在移动设备850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可以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等),对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例如,符号映射),以便提供调制符号。可以通过由处理器830执行的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针对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可以将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820,该TX MIMO处理器820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然后,TX MIMO处理器820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发射机(TMTR)822a至822t。在各个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820对数据流的符号和正发送符号的天线应用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发射机822接收并处理相应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然后,分别通过NT个天线824a至824t发送来自发射机822a至8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接收机系统850处,发送的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852a至852r接收,并且来自每个天线852的接收信号被提供给相应的接收机(RCVR)854a至854r。每个接收机8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相应的接收信号,数字化所调节的信号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采样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的”符号流。
然后,RX数据处理器860可以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并处理来自NR个接收机854的NR个接收的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的”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860可以解调、解交织并解码每个检测的符号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860执行的处理与由基站810处的TX MIMO处理器820和TX数据处理器814执行的处理是互补的。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的数据流有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可以由TX数据处理器838处理,由调制器880调制,由发射机854a至854r调节,并被发送回基站8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838还从数据源836接收若干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基站810处,来自移动设备8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824接收,由接收机822调节,由解调器840解调,并且由RX数据处理器842处理,以提取由移动设备8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然后,处理器830可以处理提取的消息以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
处理器830和870可以在基站810处和移动设备850处分别指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操作。处理器830和870可以分别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832和872相关联。例如,处理器830和/或870可以执行,并且/或者存储器832和/或872可以存储与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和/或组件相关的指令,例如,如文中所描述的,计算RoT阈值、确定潜在设备路径损耗、获取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等等。
图9示出了配置为支持若干用户的无线通信系统900,其中可以在该系统中实现本文的教导。系统900为多个小区902(例如,宏小区902A-902G)提供通信,其中,每个小区由相对应的接入节点904(例如,接入节点904A-904G)进行服务。如图9中所示,接入终端906(例如,接入终端906A-906L)可以在时间上分散在整个系统中的各个位置。例如,根据每个接入终端906是否是激活的以及其是否处于软切换,该接入终端906可以在给定的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904进行通信。无线通信系统900可以在较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
图10示出了示例性通信系统1000,其中在网络环境内部署了一个或多个毫微微节点。具体地说,该系统1000包括安装在相对小规模的网络环境中(例如,在一个或多个用户居所1030中)的多个毫微微节点1010A和1010B(例如,毫微微节点或H(e)NB)。每个毫微微节点1010可以通过数字用户线(DSL)路由器、电缆调制解调器、无线链路或其它连接方式(未示出)耦合到广域网1040(例如,互联网)和移动运营商核心网1050。如下面将要讨论的,每个毫微微节点1010可以被配置为对相关联的接入终端1020(例如,接入终端1020A)进行服务,并且可选地,对外来的接入终端1020(例如,接入终端1020B)进行服务。换言之,可以限制对毫微微节点1010的接入,使得给定的接入终端1020可以由一组指定的(例如,家庭)毫微微节点1010进行服务,但可能无法由任何非指定的毫微微节点1010(例如,邻居的毫微微节点)进行服务。
图11示出了定义了若干跟踪区域1102(或者路由区域或位置区域)的覆盖图1100的示例,其中每个跟踪区域包括若干宏覆盖区域1104。这里,用粗线描绘了与跟踪区域1102A、1102B和1102C相关联的覆盖区域,并且用六边形表示宏覆盖区域1104。跟踪区域1102还包括毫微微覆盖区域1106。在该示例中,每个毫微微覆盖区域1106(例如,毫微微覆盖区域1106C)被示为在宏覆盖区域1104(例如,宏覆盖区域1104B)之内。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毫微微覆盖区域1106可能不完全位于宏覆盖区域1104之内。在实践中,可以用给定的跟踪区域1102或宏覆盖区域1104来定义大量的毫微微覆盖区域1106。此外,可以在给定的跟踪区域1102或宏覆盖区域1104内定义一个或多个微微覆盖区域(未示出)。
再次参照图10,毫微微节点1010的所有者可以预订通过移动运营商核心网1050提供的移动服务,例如,3G移动服务。此外,接入终端1020在宏环境和较小规模(例如,居所的)网络环境中都能够操作。因此,换言之,根据接入终端1020的当前位置,接入终端1020可以由接入节点1060来服务,或者可以由一组毫微微节点1010(例如,位于相应用户居所1030中的毫微微节点1010A和毫微微节点1010B)中的任意一个来服务。例如,当用户不在家时,他由标准宏接入节点(例如,节点1060)进行服务,而当用户在家时,他由毫微微节点(例如,节点1010A)进行服务。在这里,应当理解的是,毫微微节点1010可以与现有的接入终端1020后向兼容。
毫微微节点1010可以部署在单个频率上,或者部署在多个频率上。根据具体的配置情况,该单个频率或者该多个频率中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可以与宏小区接入节点(例如,节点1060)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频率重叠。在一些方面,接入终端1020可以配置为连接到优选的毫微微节点(例如,接入终端1020的家庭毫微微节点),只要这种连接是可能的。例如,只要接入终端1020位于用户居所1030中,它就可以与家庭毫微微节点1010进行通信。
在一些方面,如果接入终端1020在移动运营商核心网1050中操作,但并不位于其最优选网络(例如,如优选漫游列表中所定义的最优选网络)上,则接入终端1020可以使用更优系统重选(BSR)来继续搜索最优选网络(例如,毫微微节点1010),这可能涉及对可用系统的定期扫描,以便确定更优系统是否当前可用,并随后尝试与该优选系统相关联。在一个示例中,利用(例如,优选漫游列表中的)捕获表条目,接入终端1020可以限制对特定频带和信道的搜索。例如,可以定期地重复对最优选系统的搜索。当发现优选的毫微微节点(例如毫微微节点1010)时,接入终端1020选择该毫微微节点1010,以便驻扎在其覆盖区域中。
在一些方面,毫微微节点可以是受限的。例如,给定的毫微微节点可以只向特定的接入终端提供特定的服务。在具有所谓的受限(或封闭)关联的部署中,给定的接入终端可以只由宏小区移动网络和定义的一组毫微微节点(例如,位于相应的用户居所1030中的毫微微节点1010)来服务。在一些实现中,毫微微节点可以被限制为不向至少一个接入终端提供信令、数据接入、注册、寻呼或服务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方面,受限毫微微节点(其还可以称为封闭用户组H(e)NB)是向受限设定的接入终端集合提供服务的一种毫微微节点。必要时,可以临时扩展或者永久扩展该集合。在一些方面,可以将封闭用户组(CSG)定义成共享接入终端的共同接入控制列表的接入节点(例如,毫微微节点)集合。区域中的所有毫微微节点(或者所有受限毫微微节点)在其上操作的信道可以称为毫微微信道。
因此,在给定的毫微微节点和给定的接入终端之间可以存在各种关系。例如,从接入终端的角度来看,开放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具有非受限关联的毫微微节点。受限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以某种方式受到限制(例如,针对关联和/或注册而受限)的毫微微节点。家庭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接入终端被授权以接入和在其上操作的毫微微节点。访客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接入终端被临时授权以接入或在其上操作的毫微微节点。外来毫微微节点可以是指除了可能的紧急情况(例如,911呼叫)以外,接入终端不被授权以接入或在其上操作的毫微微节点(例如,该接入终端是非成员)。
从受限毫微微节点的角度来看,家庭接入终端可以是指被授权以接入该受限毫微微节点的接入终端。访客接入终端可以是指具有对受限毫微微节点的临时接入的接入终端。外来接入终端可以是指除了可能的紧急情况(例如,如911呼叫)以外,不具有接入受限毫微微节点的许可的接入终端(例如,不具有向受限毫微微节点注册的授权或许可的接入终端)。
为了方便起见,本文的公开内容以毫微微节点为背景描述了各个功能。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微微节点可以为较大的覆盖区域提供相同或类似的功能。例如,微微节点可以是受限的,可以为给定的接入终端定义家庭微微节点,等等。
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接入终端的通信。如上所述,每个终端可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该通信链路可以通过单输入单输出系统、MIMO系统或某种其它类型的系统来建立。
可以使用设计为执行本申请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方面而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单元、逻辑框、模块、组件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此外,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步骤和/或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示例性的存储介质可以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并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另外,在某些方面,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本文所述的功能、方法或算法。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并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任意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意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基本上任何连接都可以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的,则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本文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以光的方式再现数据。上述各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中。
尽管上述公开内容论述了说明性的方面和/或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可以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所描述方面和/或实施例的范围的前提下,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尽管以单数形式描述或者要求所描述的方面和/或实施例的要素,但是除非明确说明了限于单数形式,否则应设想到复数形式。另外,除非另有说明,任何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可以与任何其它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一起使用。

Claims (28)

1.一种用于管理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干扰的方法,包括:
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
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步骤包括测量从所述毫微微节点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并且其中,确定所述第二路径损耗的步骤是基于所述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测量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其中,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所述路径损耗的步骤包括应用所述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至少一个移动设备接收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以及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所述第一路径损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所述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包括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多个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以及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多个宏小区路径损耗,其中,确定所述第二路径损耗的步骤是基于所述多个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的,并且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损耗的步骤是基于所述多个宏小区路径损耗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部分地基于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本底噪声电平与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本底噪声电平的差值,确定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所述最大干扰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要向小区外干扰应用的最大反向链路RL衰减电平;
将所述RoT阈值映射到所述最大RL衰减电平;以及
将新的RoT阈值生成为所述RoT阈值与所述最大RL衰减电平之间的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RoT阈值的步骤还基于绝对最大RoT阈值或绝对最小RoT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一个或多个设备指示相对于所述RoT阈值的当前Ro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一个或多个设备传送命令,以便部分地基于相对于所述RoT阈值的当前RoT来适配上行链路数据速率。
11.一种用于管理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干扰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
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以及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部分地基于测量从所述毫微微节点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来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基于所述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来确定所述第二路径损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测量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部分地通过应用所述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来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所述路径损耗。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从至少一个移动设备接收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以及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所述第一路径损耗。
15.一种用于管理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并且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的单元;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的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确定的单元部分地通过测量从所述毫微微节点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来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并且所述用于确定的单元基于所述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来确定所述第二路径损耗。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确定的单元测量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并且至少部分地通过应用所述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来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所述路径损耗。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从至少一个移动设备接收测量报告的单元,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以及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所述第二路径损耗。
19.一种用于管理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设备与宏小区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干扰的装置,包括:
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其用于确定与毫微微节点通信的潜在设备处的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路径损耗,并且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路径损耗;以及
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计算组件,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之间的差值以及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最大干扰电平,生成针对所述毫微微节点的RoT阈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部分地通过测量从所述毫微微节点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来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损耗,并且基于所述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来确定所述第二路径损耗。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测量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并且至少部分地通过应用所述毫微微节点的覆盖区域来确定所述潜在设备处的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所述路径损耗。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测量报告接收组件,其用于从至少一个移动设备接收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以及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所述第一路径损耗。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测量报告接收组件,其用于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所述一个或多个测量报告包括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到所述毫微微节点的多个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以及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到所述宏小区基站的多个宏小区路径损耗,其中,所述设备路径损耗确定组件基于所述多个毫微微节点路径损耗来确定所述第二路径损耗,并且所述第一路径损耗是基于所述多个宏小区路径损耗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最大干扰确定组件,其用于部分地基于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本底噪声电平与所述毫微微节点的第二本底噪声电平的差值,确定所述宏小区基站处的所述最大干扰电平。
25.根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反向链路RL衰减组件,其用于确定要向小区外干扰应用的最大RL衰减电平并且将所述RoT阈值映射到所述最大RL衰减电平,其中,所述RoT阈值计算组件将新的RoT阈值生成为所述RoT阈值与所述最大RL衰减电平之间的差值。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RoT阈值计算组件还基于绝对最大RoT阈值或绝对最小RoT阈值来生成所述RoT阈值。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RoT阈值执行组件,其用于向一个或多个设备指示相对于所述RoT阈值的当前RoT。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RoT阈值执行组件,其用于向一个或多个设备传送命令,以便部分地基于相对于所述RoT阈值的当前RoT来适配上行链路数据速率。
CN201180056628.8A 2010-09-29 2011-09-28 用于调整热噪声增加量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0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789110P 2010-09-29 2010-09-29
US61/387,891 2010-09-29
US13/246,491 US9065584B2 (en) 2010-09-29 2011-09-2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rise-over-thermal threshold
US13/246,491 2011-09-27
PCT/US2011/053739 WO2012050911A1 (en) 2010-09-29 2011-09-2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rise-over-thermal threshol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0366A CN103250366A (zh) 2013-08-14
CN103250366B true CN103250366B (zh) 2016-08-10

Family

ID=44764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662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0366B (zh) 2010-09-29 2011-09-28 用于调整热噪声增加量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65584B2 (zh)
EP (1) EP2622762A1 (zh)
JP (1) JP5607256B2 (zh)
KR (1) KR101528232B1 (zh)
CN (1) CN103250366B (zh)
WO (1) WO20120509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4979B2 (en) 2007-09-21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employing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US9066306B2 (en) 2007-09-21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tilizing power control
US9078269B2 (en) 2007-09-21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tilizing HARQ interlaces
US9137806B2 (en) 2007-09-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employing fractional time reuse
US9374791B2 (en) 2007-09-21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tilizing power and attenuation profiles
US8948095B2 (en) 2007-11-27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requency selective transmission
US8837305B2 (en) 2007-11-27 2014-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beam and null steering
US8630683B2 (en) * 2008-11-24 2014-01-14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cellular device on a user specified display unit
GB2470037B (en) * 2009-05-07 2013-07-10 Picochip Designs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n uplink
US8676216B2 (en) * 2010-06-29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femtocell deployments
WO2012080258A1 (de) * 2010-12-17 2012-06-21 Eyesense Ag Verwendung von hydrogelen für biosensoren mit erhöhter sensitivität
US9008015B2 (en) * 2011-03-11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assisted reverse 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CN103597885A (zh) * 2011-06-07 2014-02-1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设置RoT限值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11116B (zh) * 2012-06-05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ma微型基站动态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930981B1 (en) * 2014-04-08 2018-02-2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of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ng with low power base station and high power base st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4694A (zh) * 2004-08-31 200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测量热噪声增量特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78534A (zh) * 2007-08-29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层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0566291C (zh) * 2003-06-19 2009-12-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反向链路速率分配动态调整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82430A (zh) * 2007-04-24 2010-03-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热噪声和热增量的估计
CN101754314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小区选择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00213A (en) 1990-12-07 1995-03-30 Qualcomm Inc Mikrata Kedma phone system and its antenna distribution system
US5210770A (en) 1991-09-27 1993-05-11 Lockheed Missiles & Space Company, Inc. Multiple-signal spread-spectrum transceiver
JP2701626B2 (ja) 1991-10-25 1998-01-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接続方式
KR960000147B1 (ko) 1992-11-05 1996-0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라 무선전화시스템의 송신전력 제어방법
ZA948134B (en) 1993-10-28 1995-06-13 Quaq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ff between sectors of a common base station
US6005856A (en) 1993-11-01 1999-12-21 Omnipoint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301242B1 (en) 1998-07-24 2001-10-09 Xircom Wireles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ast control traffic
US5594720A (en) 1993-11-24 1997-01-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acc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with dynamic slot allocation and reduced co-channel interferences
US5528597A (en) 1994-04-18 1996-06-18 At&T Corp. Autonomous synchronization of base stations in a digital wireless radiotelephone network
US5722063A (en) 1994-12-16 1998-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receiver immunity to interference
CA2175860C (en) 1995-06-02 2001-03-27 Randall Wayne Ric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quality of a received signal in a radio receiver
US5582597A (en) 1995-07-11 1996-12-10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Rotary ram collet lock needle point guard
JPH09163431A (ja) 1995-12-12 1997-06-20 Fujitsu Ltd 無線チャネル割当て方法
JPH09261730A (ja) 1996-03-26 1997-10-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5892796A (en) 1996-05-10 1999-04-06 Rypinski; Chandos A. Frame format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equalization within an integrated service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6597668B1 (en) 1996-11-07 2003-07-22 Harris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ximizing efficiency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employing dynamic asymmetry
US6061549A (en) 1997-02-20 2000-05-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Support of multiple modulation levels for a cellular traffic channel
US5852630A (en) 1997-07-17 1998-12-22 Globespan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ADSL transceiver warm start activation procedure with precoding
US6134231A (en) 1997-08-08 2000-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channel puncturing for reduced interference with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038223A (en) 1997-10-22 2000-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cess scheme for packet data in a digital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315196A1 (en) 1997-12-19 1999-07-01 Rice University Spectral optimization and joint signaling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ross talk
WO1999049595A1 (en) 1998-03-23 1999-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verse link common channe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542484B1 (en) 1998-05-15 2003-04-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 allocation for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594238B1 (en) 1998-06-19 2003-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connection stat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IL140856A0 (en) 1998-07-28 2002-0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ated transmission in control hold state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107878A (en) 1998-08-06 2000-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variable gain amplifier stages while estimating received signal power
US6285664B1 (en) 1998-09-08 2001-09-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pilot coverages
US6597705B1 (en) 1998-09-10 2003-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optimal reverse link scheduling of resources, such as a rate and pow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397328B2 (ja) 1998-09-30 2003-04-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Tdma無線通信方式並びに無線通信を行う基地局装置及び加入者局装置
JP2000287250A (ja) 1999-03-31 2000-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マイクロセル基地局
ES2432033T3 (es) 1999-04-12 2013-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étodo para controlar la transmisión regulada de un canal dedicad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W-CDMA
GB2349045A (en) 1999-04-16 2000-10-18 Fujitsu Ltd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beam pattern forming; interference reduction
JP2000316183A (ja) 1999-04-30 2000-11-14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割当て方法
CA2307532A1 (en) 1999-05-06 2000-11-06 Cell-Loc Inc. Wireless location system
CN1115930C (zh) 1999-07-16 2003-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层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方法
US6496706B1 (en) 1999-07-23 2002-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 g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90657B1 (en) 2000-02-25 2004-02-10 Berkeley Concept Research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distributed wireless repeater network
EP1079544A1 (de) 1999-08-20 2001-02-28 Alcatel CDMA-Mobilfunksystem
RU2242091C2 (ru) 1999-10-02 2004-12-1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тробирования данных, передаваемых по каналу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мдкр
AU767981B2 (en) 1999-10-02 2003-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ating data on a control channel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769432B2 (ja) 1999-11-01 2006-04-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符号分割多重セルラにおける拡散符号割り当て方法及び基地局
US6975666B2 (en) 1999-12-23 2005-12-13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CDMA systems
JP3872953B2 (ja) 1999-12-27 2007-01-24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ダプティブアンテナ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US6577671B1 (en) 1999-12-29 2003-06-10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Enhanced code allocation method for CDMA systems
US6680902B1 (en) 2000-01-20 2004-01-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preading code selection process for equalization in C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0318901B1 (ko) 2000-03-22 2001-12-29 윤종용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의 혼변조 특성 개선장치
US6535739B1 (en) 2000-04-07 2003-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off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taining digital base stations with different spectral capabilities
FI108769B (fi) 2000-04-07 2002-03-15 Nokia Corp Liityntäpisteen liittäminen langattomassa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JP3655169B2 (ja) 2000-05-26 2005-06-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基地局装置
JP4212768B2 (ja) 2000-07-13 2009-0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GB2402023B (en) 2000-07-14 2005-02-09 Ip Access Ltd Cellular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02014896A1 (en) 2000-08-11 2002-02-21 Alenia Marconi Systems Limited Method of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a radar system
JP3828730B2 (ja) 2000-09-01 2006-10-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GB2367455A (en) 2000-09-29 2002-04-03 Roke Manor Research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beamed downlink
US7512109B2 (en) 2000-09-29 2009-03-31 Intel Corporation Slot structure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RU2235437C2 (ru) 2000-10-21 2004-08-27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гибридного запрос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повторения для системы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264301C (zh) 2000-10-21 2006-07-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混合自动请求重复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JP2002218528A (ja) 2001-01-15 2002-08-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同期方法
GB2371947B (en) 2001-02-01 2005-02-23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031292B2 (en) 2001-03-09 2006-04-18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scheduling regula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cellular wireless system
US8199696B2 (en) 2001-03-29 2012-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78151B2 (en) 2001-05-10 2005-12-2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Updating path loss estimation for power control and link adaptation in IEEE 802.11h WLAN
DE10127571A1 (de) 2001-05-30 2002-12-05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für digitale Übertragung mit AM-Sendern
CN1448039A (zh) 2001-06-21 2003-10-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基站系统、方法、程序及其记录媒体
JP2003018074A (ja) 2001-06-29 2003-01-17 Toshiba Corp 無線基地局及びビーム制御方法
GB2378328B (en) 2001-08-01 2005-07-13 Ipwireless Inc AGC scheme and receiver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3051775A (ja) 2001-08-06 2003-0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W−cdma/tdd基地局及びアレイアンテナ指向性制御方法
US7003310B1 (en) 2001-09-28 2006-02-21 Arraycomm Llc. Coupled uplink/downlink power control and spatial processing with adaptive antenna arrays
RU2208880C2 (ru) 2001-10-01 2003-07-20 Хабар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нуля диаграммы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фазированной антенной решетки в направлении помехи
US8089940B2 (en) 2001-10-05 2012-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and reliable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US7564827B2 (en) 2001-10-19 2009-07-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Adaptive hybrid retransmissio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7088673B2 (en) 2001-11-02 2006-08-08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ally-scalab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user access utilzing multi-bit and multi-code orthogonal multiplexing
US6952591B2 (en) 2001-11-20 2005-10-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Uplink power control algorithm
JP2003174400A (ja) 2001-12-06 2003-06-20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端末、干渉除去システム、干渉除去方法、及び基地局
JP2003179450A (ja) 2001-12-12 2003-06-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gc制御装置
US7106707B1 (en) 2001-12-20 2006-09-12 Mesh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de and frequency channel selection for combined CDMA/FDM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014898B1 (ko) 2002-01-07 2011-02-15 지멘스 악티엔게젤샤프트 비트 레이트 적응 모델이 송신기와 수신기 사이에 시그널링되는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1525669A1 (en) 2002-05-07 2005-04-27 IPR Licensing, Inc. Antenna adaptation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US7539165B2 (en) 2002-05-24 2009-05-26 Antti Toskal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signaling for uplink rate control
US8504054B2 (en) 2002-09-10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scheduling
US7239622B2 (en) 2002-09-19 2007-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ified scheduling technique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4038549A2 (en) 2002-10-24 2004-05-06 Bbnt Solutions Llc Spectrum-adaptive networking
US7555300B2 (en) 2002-10-25 2009-06-30 Intel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using timeslot resource management
US7489720B2 (en) 2002-11-04 2009-02-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transmit pulse design for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s
KR100461537B1 (ko) 2002-11-27 2004-12-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빔 위성 통신 시스템의 순방향 링크에서의 패킷 전송장치 및 그 방법
US7974237B2 (en) 2003-12-08 2011-07-05 Bryan Kattwinkel Cost efficient spectral-reuse transceiver
JP4167485B2 (ja) 2002-12-26 2008-10-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7379958B2 (en) 2002-12-30 2008-05-27 Nokia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d dynamic service information delivery from service providers to data terminals in an access point network
US7289560B2 (en) 2003-01-17 2007-10-30 Freesystems Pte. Ltd. Digit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ique for reliable wireless (both RF and IR) and wired high bandwidth data transmission
US7995684B2 (en) 2003-02-01 2011-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of a multi-carrier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receiver
TWI347523B (en) 2003-02-05 2011-08-21 Panasonic Corp Peripher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mai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thereof
WO2004073243A2 (en) 2003-02-13 2004-08-26 Wavelink Corporation Channel, coding and power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KR100584431B1 (ko) 2003-02-14 2006-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데이터재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JP3930441B2 (ja) 2003-02-25 2007-06-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干渉を回避するための受信品質制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20040179480A1 (en) 2003-03-13 2004-09-16 Attar Rashid Ahm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parameters of a link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16319B2 (en) 2003-03-24 2006-03-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12912B2 (en) 2003-05-14 2006-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and scheduling in an OFDM system
US6879829B2 (en) 2003-05-16 2005-04-12 Mobile Satellite Venture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between space based and terrestrial radioterminal communications, and for monitoring terrestrially reused satellite frequencies at a radioterminal to reduce potential interference
CN1788435A (zh) 2003-06-20 2006-06-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
US7738901B2 (en) 2003-07-10 2010-06-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ondary 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162204B2 (en) 2003-11-24 2007-01-09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spectral mask for use in a high data through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155655B2 (en) 2003-07-22 2006-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hybrid ARQ algorithms
ATE315290T1 (de) 2003-07-28 2006-02-15 Cit Alcatel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swahl von unterträgern gemäss dienstqualitätsanforderungen in einem mehrträgerkommunikationssystem
KR100579695B1 (ko) 2003-09-15 2006-05-15 주식회사 엘지텔레콤 빔 스위칭 안테나 시스템
EP1665457A1 (en) 2003-09-15 2006-06-07 LG Telecom, Ltd. Beam switching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50070287A1 (en) 2003-09-26 2005-03-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oft/softer handov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26412B2 (en) 2003-10-24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multiple data streams in a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276458C2 (ru) 2003-11-26 2006-05-10 Институт радиотехники и электрон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пособ прямохаотической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с заданной спектральной маской
US7539501B2 (en) 2003-11-24 2009-05-26 Broadcom Corporation High data throughput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receiver
US7302276B2 (en) 2003-11-25 2007-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uplink/downlink path-loss difference
US7430431B2 (en) 2003-12-03 2008-09-3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Recovering the reverse link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42861B2 (en) 2003-12-12 2006-1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a 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
US7373128B2 (en) 2003-12-15 2008-05-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ter-cellula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05062798A2 (en) 2003-12-19 2005-07-14 Ibis Telecom, Inc.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using timeslot resource management
ATE367016T1 (de) 2003-12-22 2007-08-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ssverfahren zur räumlichen ablaufplanung
JP4425777B2 (ja) 2003-12-24 2010-03-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基地局並びに周波数配置方法
WO2005071865A1 (ja) 2004-01-21 2005-08-04 Nec Corporation 送信指向性アンテナ制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送信指向性アンテナ制御方法
GB2411328B (en) 2004-02-23 2007-05-16 Toshiba Res Europ Ltd Adaptive MIMO systems
JP4619150B2 (ja) 2004-02-27 2011-01-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レート制御方法
US20050201351A1 (en) 2004-02-27 2005-09-15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a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KR100735346B1 (ko) 2004-05-04 200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향상된 상향 링크 전용 채널에서 harq 동작을 고려한tti 변경 방법 및 장치
JP2005341415A (ja) 2004-05-28 2005-12-08 Sharp Corp 通信チャネルの選択方法、無線通信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8089855B2 (en) 2004-06-04 2012-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overhead information for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52316B2 (en) 2004-06-18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orthogonal multiplexing
US20050286547A1 (en) 2004-06-24 2005-12-29 Baum Kevin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31686B2 (en) 2004-06-30 2011-10-04 Neocifi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systems
US20080144493A1 (en) 2004-06-30 2008-06-19 Chi-Hsiang Yeh Method of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interference/collision prevention/avoidance and spatial reuse enhancement
KR20070089119A (ko) 2004-07-23 2007-08-30 와이어리스 밸리 커뮤니케이션 인크 무선 네트워크 향상을 위해 무선 장치 또는 기반 구조의 위치를 결정하고 이용하는 방법
CN100362767C (zh) 2004-07-27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cdma系统中信道质量指示的跟踪纠偏方法
US8484272B2 (en) 2004-08-20 2013-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pulse shaping for multi-carrier and single-carrier waveforms
US8139518B2 (en) 2004-08-31 2012-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for measuring a rise-over-thermal characteristic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798884A4 (en) 2004-10-07 2012-12-19 Sharp Kk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KR100606083B1 (ko) 2004-11-04 2006-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채널 할당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519606B2 (ja) 2004-11-05 2010-08-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8139523B2 (en) 2004-11-10 2012-03-20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KR100663278B1 (ko) 2004-11-15 2007-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KR100630196B1 (ko) 2004-11-15 2006-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KR100628740B1 (ko) 2004-12-01 2006-09-29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채널별 송출전력 제어장치및 그 방법
US7593473B2 (en) 2004-12-01 2009-09-22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Tree structured multicarrier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US7693125B2 (en) 2004-12-27 2010-04-06 Lg Electronics Inc. Supporting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radio access system
US7468966B2 (en) 2004-12-30 2008-12-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eighbor tracking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4869657B (zh) 2005-02-07 2019-07-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电信网络中的不可靠调度许可的方法和布置
US20060203757A1 (en) 2005-03-11 2006-09-14 Spotwave Wireless Inc. Adaptive repeater system
US8942639B2 (en) 2005-03-15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19324B2 (en) 2005-03-16 2009-04-14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US7920544B2 (en) 2005-03-28 2011-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signal-to-noise ratio of position location measurements
EP1710920A1 (en) 2005-04-06 2006-10-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ceiving modulated radio signals
US7916681B2 (en) 2005-05-20 2011-03-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channel error rate estimation
US7724813B2 (en) 2005-05-20 2010-05-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US7885604B2 (en) 2005-05-23 2011-0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ES2330950T3 (es) 2005-06-15 2009-12-17 Alcatel Lucent Un metodo para coordinar la interferencia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redes de frecuencia unica, una estacion base y una red movil para la misma.
IL169417A (en) 2005-06-27 2011-05-31 Alvario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signal recep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subjected to interference caused by transmissions in neighboring cells
WO2007007662A1 (ja) 2005-07-07 2007-01-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制御局、基地局、スロット割当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07020512A2 (en) 2005-08-12 2007-02-2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lacing pilots in a multicarrier mimo system
US7653357B2 (en) 2005-08-22 2010-01-26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Access point interference control and selection methods
US7903628B2 (en) 2005-08-22 2011-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pilo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7074047A (ja) 2005-09-05 2007-03-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FI20055516A0 (fi) 2005-09-28 2005-09-28 Nokia Corp Tiedonsiirto viestintäjärjestelmässä
US8918114B2 (en) 2005-10-26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messages in a multi-carrier MAC to achieve fairness
US20070147226A1 (en) 2005-10-27 2007-06-28 Aamod Khandek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flexible bandwidth using variable guard bands
JP2007129497A (ja) 2005-11-02 2007-05-24 Ricoh Co Ltd 無線装置
US20070141995A1 (en) 2005-12-15 2007-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804424A1 (en) 2005-12-27 2007-07-04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electing a channel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664085B2 (en) 2005-12-30 2010-02-16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an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BWA) networks
US8072929B2 (en) 2006-01-03 2011-12-06 Amosmet Investments Llc Method, apparatus, software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7715800B2 (en) 2006-01-13 2010-05-11 Airdefens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intrusion detection using spectral analysis
US8254977B2 (en) 2006-01-27 2012-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ntraliz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algorithm for CDMA reverse link
FI20065057A0 (fi) 2006-01-27 2006-01-27 Nokia Corp Tehoa säästävä langaton tiedonsiirto
WO2007094733A2 (en) 2006-02-13 2007-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method for bursty or intermitted transmissions
WO2007095860A1 (en) 2006-02-24 2007-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1395942B (zh) 2006-03-01 2012-10-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其扰码指派方法、移动站和基站
JP4167691B2 (ja) 2006-03-06 2008-10-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イ基地局
JP4790462B2 (ja) 2006-03-24 2011-10-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07124111A2 (en) 2006-04-19 2007-11-01 Telsima Corporation Tdd secto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70259682A1 (en) 2006-05-08 2007-11-08 Jorma Kaikkonen Enhanced uplink power control with gated up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JP2007306407A (ja) 2006-05-12 2007-11-22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セル形成制御方法
US8320924B2 (en) 2006-05-25 2012-11-27 Nokia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32963B2 (ja) 2006-06-09 2011-07-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基地局試験装置
US7881725B2 (en) * 2006-06-30 2011-02-0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daptive thresholding for adjustment to loading conditions
JP2008017325A (ja) 2006-07-07 2008-01-24 Nec Corp 無線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593729B2 (en) 2006-07-13 2009-09-22 Designart Networks Ltd Point to point link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7620370B2 (en) 2006-07-13 2009-11-17 Designart Networks Lt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network with wireless backhaul
US7574179B2 (en) 2006-07-13 2009-08-11 Designart Networks Lt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chanism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within a cluster during multiple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TWI510015B (zh) 2006-08-21 2015-11-2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上行鏈路中動態配置harq程序的方法及裝置
US8160629B2 (en) 2006-09-07 2012-04-17 Airvana, Corp. Controlling reverse link interference in private access points for wireless networking
US7646704B2 (en) 2006-10-31 2010-01-1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ur cancell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405499B2 (ja) 2006-12-04 2010-01-2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627293B2 (en) 2006-12-28 2009-12-01 Alcatel-Lucent Usa Inc. Strategic predistortion function selection
CN101578898A (zh) 2007-01-15 2009-11-11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有效频谱利用的方法和无线电基站
US20080205332A1 (en) 2007-02-22 2008-08-28 Stmicroelectronics, Inc. Hybrid proactive on-demand rout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08109641A2 (en) 2007-03-06 2008-09-12 Anansi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KR100972405B1 (ko) 2007-03-14 2010-07-26 이노베이티브 소닉 리미티드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mimo)기능을개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7756519B2 (en) 2007-05-06 2010-07-13 Designart Networks Lt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
FI20075343A0 (fi) 2007-05-11 2007-05-11 Nokia Corp Lähettimen häiriönpäästön ohjaus
JP4955810B2 (ja) 2007-05-31 2012-06-2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Wcdma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干渉回避
EP2015462A1 (en) 2007-06-04 2009-01-14 STMicroelectronics N.V. Beamforming in UWB with dynamic frequency assignment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8059735B2 (en) 2007-06-04 2011-11-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llocation of block spreading sequences
US8169950B2 (en) 2007-06-21 2012-05-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lection of orthogonal covering sequences and phase ramped sequences
US8014356B2 (en) 2007-07-13 2011-09-06 Cisco Technology, Inc. Optimal-channel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TWI455534B (zh) 2007-08-06 2014-10-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Egprs-2脈衝整形方法及基地台
US9491722B2 (en) 2007-08-10 2016-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ation of transmit power based on channel quality
US8923212B2 (en) 2007-08-17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8121089B2 (en) 2007-08-22 2012-02-21 Cellco Partnership Femto-BTS RF access mechanism
US20090059907A1 (en) 2007-08-30 2009-03-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cking station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974230B1 (en) 2007-09-12 2011-07-05 Sprint Spectrum L.P.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by low-cost internet-base-station (LCIB) pilot beacons with macro-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8824979B2 (en) 2007-09-21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employing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US9078269B2 (en) * 2007-09-21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tilizing HARQ interlaces
US9374791B2 (en) 2007-09-21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tilizing power and attenuation profiles
US9066306B2 (en) 2007-09-21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tilizing power control
US9137806B2 (en) 2007-09-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employing fractional time reuse
US20090080499A1 (en) 2007-09-21 2009-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employing fractional code reuse
US7948966B2 (en) 2007-10-01 2011-05-24 Powerwave Cognition, Inc. Multi-metric routing calculations
US11212733B2 (en) 2007-10-08 2021-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based on node status
US7826848B2 (en) 2007-10-31 2010-11-02 Miti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US8948095B2 (en) 2007-11-27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requency selective transmission
US8837305B2 (en) 2007-11-27 2014-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beam and null steering
US20090203320A1 (en) 2008-02-07 200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based on timeslot overlap
US9094986B2 (en) 2008-02-07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8483620B2 (en) 2008-02-07 2013-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8280387B2 (en) 2008-05-22 2012-10-02 Ntt Docomo, Inc. Femtocell channel assignment and power control for improved femtocell coverage and efficient cell search
US8060104B2 (en) 2008-05-30 2011-11-1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Coexistence and incumbent protection in a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US8509133B2 (en) 2008-07-07 2013-08-13 Apple Inc. Wireless schedu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GB2462063B (en) 2008-07-15 2010-11-10 Ip Acces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n uplink transmit power lev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US8279991B2 (en) 2008-10-03 2012-10-0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of efficiently synchronizing to a desired timeslot in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26409B2 (en) 2008-10-24 2017-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mi-static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cellular networks
US8311005B2 (en) 2008-11-13 2012-11-1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llocation of macro cell resources in a distributed femto cell network and a distributed relay station network
US8548455B2 (en) 2009-01-16 2013-10-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a femtocell
US7907571B2 (en) 2009-06-30 2011-03-15 Airvana, Corp. Mobile aware beacon
GB2471681B (en) * 2009-07-07 2011-11-02 Ubiquisys Lt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femtocell access poi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6291C (zh) * 2003-06-19 2009-12-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反向链路速率分配动态调整热噪声增加量(rot)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44694A (zh) * 2004-08-31 200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测量热噪声增量特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82430A (zh) * 2007-04-24 2010-03-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热噪声和热增量的估计
CN101378534A (zh) * 2007-08-29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层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1754314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小区选择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网络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FDD Home NodeB RF Requirements Work Item Technical eport(Release 8).《3GPP TR 25.967 2.0.0》.20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58746A1 (en) 2012-10-11
JP2013543701A (ja) 2013-12-05
US9065584B2 (en) 2015-06-23
CN103250366A (zh) 2013-08-14
EP2622762A1 (en) 2013-08-07
WO2012050911A1 (en) 2012-04-19
JP5607256B2 (ja) 2014-10-15
KR101528232B1 (ko) 2015-06-11
KR20130072255A (ko) 201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366B (zh) 用于调整热噪声增加量阈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71977B (zh) 用于在毫微微小区部署中对干扰进行抑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2613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频率选择性传输进行干扰管理
CN102474834B (zh) Mimo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CN106165512B (zh) 在未经许可频谱中适应性地使用子帧来进行雷达检测
CN10192619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自适应路径损耗调整进行干扰管理
CN103477687B (zh) 用于校准毫微微节点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27786B (zh) 下行链路发射功率的自校准
CN103648153B (zh) 用于对在节点b处自调整发射功率和灵敏度电平进行补偿的自动参数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38350B (zh) 用于在毫微微小区部署中减轻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91446B (zh) 用于小型蜂窝小区中的动态功率调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10676B (zh) 地理位置辅助感测
CN104185244B (zh) 用于ad-hoc小覆盖基站的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813401B (zh) 无线网络中的混合小区管理
CN103765964B (zh) 用于部署和控制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91333B (zh) 用于在毫微微蜂窝小区网络中校准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2619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波束和置零控制进行干扰管理
US201501331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a rise-over-thermal or noise rise threshold
CN105814927A (zh) 使用无执照频谱的网络部署中的负载平衡
CN105900372A (zh) 小型蜂窝小区对高功率基站蜂窝小区频谱的时间和空间利用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