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7608A - 更换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设备和方法;锁闭和夹紧系统;包括这种系统的轧机机架 - Google Patents

更换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设备和方法;锁闭和夹紧系统;包括这种系统的轧机机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7608A
CN103237608A CN2011800575874A CN201180057587A CN103237608A CN 103237608 A CN103237608 A CN 103237608A CN 2011800575874 A CN2011800575874 A CN 2011800575874A CN 201180057587 A CN201180057587 A CN 201180057587A CN 103237608 A CN103237608 A CN 103237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stacks
side back
grip block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75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7608B (zh
Inventor
弗朗西斯·沙雷
伯纳德·罗西尼厄
伊夫·吉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ecim SAS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SAS filed Critical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03237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7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7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7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14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having counter-pressure devices acting on rolls to inhibit deflection of same under load; Back-up rolls
    • B21B13/142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having counter-pressure devices acting on rolls to inhibit deflection of same under load; Back-up rolls by axially shifting the rolls, e.g. rolls with tapered ends or with a curved contour for continuously-variable crown CV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7/00Rolls, roll alloys or roll fabrication; 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while in use
    • B21B27/02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rolls
    • B21B27/021Rolls for sheets or 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08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e.g. using C-hooks; Replacing roll chocks on roll shafts
    • B21B31/10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e.g. using C-hooks; Replacing roll chocks on roll shafts by horizontally displacing, i.e. horizontal roll changing
    • B21B31/103Manipulators or carriag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67/00Roll parameters
    • B21B2267/18Roll crown; roll prof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69/00Roll bending or shifting
    • B21B2269/12Axial shifting the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08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e.g. using C-hooks; Replacing roll chocks on roll shafts
    • B21B31/10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e.g. using C-hooks; Replacing roll chocks on roll shafts by horizontally displacing, i.e. horizontal roll chan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796Puller or pusher means, contained force multiplying ope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Reduction Rolling/Reduction Stand/Operation Of Reduction Machine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被侧支撑的六辊型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轧辊和/或一个轧辊组的拆卸设备和更换方法,所述拆卸设备包括:–装卸底座(1),包括能保证其移动及定位的定位和移动装置;–活动的往返装置(2),能在所述底座(1)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装置(2)包括能通过移动机构移动,且能从轧机机架中拆卸或在轧机机架中安装一组和/或一个侧支撑轧辊的拔取装置(26),所述拔取装置(26)包括上横杆(265),该上横杆(265)通过活动支撑件(267)与下横杆(266)联接,各所述横杆在其各端,包括活动夹持板(261),所述夹持板包括至少一个锁舌(262),同一横杆的所述夹持板(261),被用于通过致动所述锁舌(262)而夹持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

Description

更换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设备和方法;锁闭和夹紧系统;包括这种系统的轧机机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和15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适于更换轧机设备的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拆卸设备以及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方法。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借助轧机设备对金属带材,尤其是例如不锈钢等特殊钢材的轧制领域,轧机设备通常包括至少一个轧机机架。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侧支撑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拆卸/重新安装设备及其运行,所述轧机机架被用于轧制任何类型的金属,特别是不锈钢。轧机机架的所述轧辊和轧辊组将在本文件的以下部分被详细介绍和描述。
背景技术
通常,轧机机架配有二个竖直叠置的工作轧辊,各自具有平行于金属带材行进平面的旋转纵轴线且被设置在所述二个工作轧辊之间基本垂直于带材行进平面方向的同一夹持平面上。待轧带材在二个工作轧辊之间以连续方式通过,例如总是在同一方向上行进,或以可逆方式通过,例如以一个方向随后以另一个方向交替行进。
在轧制过程中,工作轧辊通常通过一对支承轧辊相互挤压,支承轧辊在所述同一夹持平面上(或靠近所述夹持平面)各自具有其纵轴线,且在彼此之间施加轧制压力——或力。在通常名为“六辊”或“6-high”轧机机架的特殊构造中,中间轧辊被插入位于待轧带材同一侧的工作轧辊与支承轧辊之间。轧机机架因此由上下竖直叠置的六个轧辊构成:一对工作轧辊夹持待轧带材,分别是位于带材行进平面上方的上工作轧辊以及位于带材行进平面下方的下工作轧辊,其被由中间轧辊构成的第一对轧辊围着,分别是位于带材行进平面上方的上中间轧辊与位于带材行进平面下方的下中间轧辊,其本身最终被由支承轧辊构成的第二对轧辊围着,分别是位于带材行进平面上方的上支承轧辊与位于带材行进平面下方的下支承轧辊。
最终,六辊型轧制机的轧机机架可被称为“侧支撑”,此时其包括工作轧辊的侧支承机构。工作轧辊的这些侧支承机构被用于吸收由各工作轧辊和与其接触的中间轧辊因摩擦驱动旋转所形成的弯曲应力。实际上,直径较小的工作轧辊,在其因摩擦驱动旋转的过程中,承受来自中间轧辊的较大切向应力,且这些应力——其没有附加弯曲不能仅由工作轧辊承受——必须由其各自的侧支承机构吸收,所述侧支承机构因而允许限制因所述工作轧辊弯曲导致的变形。因此,各工作轧辊特别地在夹持平面的两侧,与至少一个侧支承机构侧接触,侧支承机构例如包括本身由二排并列安装的侧支承导轮侧向支撑的侧支撑轧辊。
已知地,侧支承机构或者被设置在夹持平面仅一侧上,特别地位于轧机机架内带材的输入侧,或者被设在夹持平面的二侧,即带材进入轧机机架内的输入侧,以及带材露出轧机机架外的输出侧。因此,六辊型构造的特点在于,一方面,一个,或分别二个上侧支承机构侧向支撑仅一侧,或分别支撑上工作轧辊的二侧,另一方面,一个,或分别二个下侧支承机构侧向支撑仅一侧,或分别支撑下工作轧辊的二个侧向侧。特别地,各上侧支承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上侧支撑轧辊,上侧支撑轧辊能侧向支撑上工作轧辊,上工作轧辊本身由能侧向支撑上侧支撑轧辊的二排上支承导轮支撑,且各下侧支承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下侧支撑轧辊,下侧支撑轧辊能侧向支撑下工作轧辊,下工作轧辊本身由能侧向支撑下侧支撑轧辊的二排下支承导轮支撑。
分别为上或下的各侧支撑轧辊,以及分别为上或下的多排支承导轮,被安装在轧机机架的分别为上横梁或下横梁的横梁上,且与所述横梁构成“轧辊组”,分别为上或下的轧辊组。各轧辊组被安装在能支撑其的支撑臂上,且支撑臂相对于轧机机架的组成部分,例如相对于中间轧辊的轴承座,或相对于轧机机架本身,或相对于支承轧辊的轴承座转动和/或滑移。特别地,对这种由申请人实现的六辊型轧机机架的最新发展已经显示:侧支承机构的各支撑臂有利地由被轧机机架支撑的至少一个中间机构承载,所述中间机构能支撑中间轧辊的轴承座,同时可相对于所述轧机机架移动,在出现意图将中间轧辊弯曲的弓形块时,能相对于轧机机架竖直移动。
无论侧支承机构具有怎样的承载构造,即通过中间轧辊的轴承座、或通过支承轧辊的轴承座,或通过机架本身,或通过中间机构对侧支承机构的承载,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一个困难在于,必须为轧机设备提供允许有效拆卸和重新安装轧机机架的轧辊及轧辊组的装置,即,尤其为工作轧辊、中间轧辊、侧支承机构、侧支撑轧辊,以及支承轧辊,从而当所述轧辊和/或轧辊组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时,允许进行检测、修理或更换所述轧辊和/或轧辊组,或轧机机架的其它难以接近的元件。
正因如此,申请人在专利EP 0908246中,描述了对六辊型轧机机架的中间和/或工作轧辊的更换装置,其侧支承机构围绕与中间轧辊轴承座联接的枢转轴线旋转。该文献描述了应用于该类型轧机上现有技术的改进方法,特别是通过与其联接的侧支承机构,从轧机机架中仅拔出工作轧辊和/或中间轧辊的方法。可惜,所描述的技术和装置不允许分别拆卸中间轧辊的侧支承机构。实际上,由中间轧辊和侧支承机构构成的组件在被拆卸之前必须首先从轧机机架中拔出,一方面,必须具有需要在能更换、修理或检测中间轧辊和/或侧支承机构之前,拆卸至所述轧机机架外的附加步骤,而另一方面,必须具有尤其在返回所述组件时,能防止侧支承机构任何意外且危险的移动的特殊的处理工具。此外,基于对所述组件的拆卸和重新安装的中间轧辊的更换装置,意味着必须保持较大的零件装载场,这些零件不仅包括从中间轧辊上分离下的侧支承机构,也包括用于替换瑕疵组件的完整的备用组件,由此才能保证所述组件的旋转不会在有关拆卸所述瑕疵组件时损失时间。
尤其在申请人专利WO01/21334,或WO2004/041456中描述的另一结构性设置中,其特征在于侧支承机构由轧机机架本身承载,侧支撑六辊型轧机机架的所述轧辊组可在与轧机机架联接的滑轨中,以与轧辊纵轴线平行的方向,沿轧辊组的支撑臂滑动。根据此另一种结构性设置,中间轧辊可方便地从轧机机架中拔出,并以传统方式进行维护,无需特殊工具,也无需拆卸其轴承座。但是,在轧机机架的运动学原理上,其依然存在缺点。实际上,拆卸此另一种结构性设置的中间轧辊,当拔出所述中间轧辊必须打开轧机机架时,且工作轧辊连续竖直移动时,存在工作轧辊与侧支承机构的二个侧支撑轧辊之间干扰的风险。
实际上,工作和侧支撑轧辊的总体排列使得:在操作位置,上侧支撑轧辊的旋转轴位于上工作轧辊的旋转轴上方,且当二个侧支撑轧辊与工作轧辊接触时,二个侧支撑轧辊之间的距离不允许工作轧辊向上,即在上支承轧辊的方向上通过。上工作轧辊任何向上的竖直移动,因而会被并不伴随上工作轧辊竖直移动的二个上侧支撑轧辊的存在阻挡。否则,相应地,所述竖直移动可在间隔过大的侧支撑轧辊中进行,但不保证工作轧辊的侧向稳定性。对于即,位于工作轧辊中夹持的带材行进平面下方的下侧工作和支撑轧辊,情况正相反。
在工作轧辊的任何竖直移动前,因而必须使二个侧支撑轧辊安全地移动距离工作轧辊间隔足够大的距离,从而不会阻挡工作轧辊的竖直移动,并同时保证所述工作轧辊的侧向稳定性。实现该间距,通常由操作者实现,一方面增加了拆卸轧机机架的轧辊所必需的时间,且并非总是很可靠。
与拆卸所述另一种轧机机架设置的中间轧辊有关的第二个缺点在于,当关闭轧机机架时,且工作轧辊连续竖直移动时,工作轧辊和侧支承机构的二个侧支撑轧辊之间存在干扰。工作轧辊和侧支撑轧辊之间的这种干扰的原因存在于,例如,当操作者对轧机机架进行维护时,侧支撑轧辊的错误定位(侧支撑轧辊的位置相对于工作轧辊的位置太过靠拢),或安装新的工作轧辊,其直径大于被替换的工作轧辊的直径,或者,轧机机架的运行故障,或不同轧辊的错误定位。在所有这些情况中,当轧机机架闭合时,工作轧辊和侧支撑轧辊之间都会产生干扰,从而需要再次拆卸,用以检测、甚至校正或替换相互干扰的轧辊。
最终,通过轧机机架和中间轧辊轴承座之间的中间机构对侧支承机构的承载,当遇到中间轧辊的弓形块时,允许解决在侧支承机构围绕与中间轧辊轴承座联接的枢轴旋转的轧机机架中,或在侧支承机构与机架本身联接的滑轨中滑动的轧机机架中由于更换轧辊或轧辊组而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可惜,该类型的轧机机架的特征在于,由中间机构支承侧支承机构,要求用于拆卸轧辊和轧辊组的特殊装置,而目前还不存在,或没有这种适合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定一种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至少一个更换装置和方法,适于更换六辊型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其中,侧支承机构由所述中间机构支撑,且特别地围绕与中间轧辊弓形块联接的枢轴旋转。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设备,其一方面尽可能地高效,尤其在必须更换所述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期间内将轧机机架中止时间缩小到最低,且另一方面,赋予使用更大的灵活性,尤其允许对各不同轧辊和/或轧辊组完成目标性或选择性的更换,由此减小与所述更换相关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损坏风险。
为此,所述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拆卸设备,以及所述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方法由权利要求1和15提出。一组从属权利要求还提出了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因此在于提出适于更换用于轧制金属带材的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拆卸设备,所述拆卸设备能更换所述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和/或至少一组轧辊,特别地能更换至少一个和/或至少一组侧支撑轧辊,且包括:
–装卸底座,包括能保证其沿可相对于所述轧机机架限定的至少第一方向移动及定位的定位和移动装置。特别地,所述底座能在尤其是直线的滑轨上移动,滑轨可设置在所述轧机机架的一侧,特别是靠近轧机设备操作者的一侧,且平行于所述轧机机架的工作轧辊的旋转纵轴线,或换言之,垂直于带材行进平面。更好地,当底座被安设好后,在使用尤其被安装在所述滑轨上靠近轧机机架一侧的拆卸设备时,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工作轧辊的旋转纵轴线,此时,工作轧辊被安装在轧机机架上。在任何情况中,允许所述底座自由移动的所述第一方向都允许例如通过使所述底座靠近,或远离所述轧机机架,来更换所述轧辊和/或轧辊组。通过更换轧辊和/或轧辊组,显然可替换至少一个轧辊和/或至少一个轧辊组,所述轧辊尤其可以是工作轧辊、中间轧辊或侧支撑轧辊。替换轧辊和/或轧辊组,一方面包括拆卸所述轧辊和/或所述轧辊组,但另一方面也包括安装相同的轧辊和/或相同的轧辊组,或不同的轧辊和/或不同的轧辊组,在该文献以下部分所提出的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方法中对此描述;
–活动的往返装置,能在所述底座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装置包括能从轧机机架中拆卸,或在所述轧机机架上安装所述轧辊组和/或所述轧辊,尤其是侧支撑轧辊的拔取装置,所述拔取装置包括:
–上横杆,通过活动支撑件与下横杆联接,所述下横杆被设置在所述上横杆的下方,所述各横杆在其各端,包括尤其为活动的夹持板,夹持板包括至少一个锁舌,同一横杆的所述夹持板,例如分别为上横杆的二个夹持板以及下横杆的二个夹持板,被用于通过致动所述锁舌,夹持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特别地,配备上横杆的二个夹持板能通过致动锁舌联接/脱离上侧支撑轧辊,或上轧辊组,或二个上侧支撑轧辊,或二个上轧辊组,或上侧支撑轧辊和上轧辊组。类似地,配备下横杆的二个夹持板能通过致动锁舌联接/脱离下侧支撑轧辊,或下轧辊组,或二个下侧支撑轧辊,或二个下轧辊组,或下侧支撑轧辊和下轧辊组;
–所述拔取装置的移动机构,能通过对与所述上下横杆联接的所述支撑件作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拔取装置。
特别地,拔取装置能安装在轧机机架上,或从轧机机架拆卸轧辊组,使之脱离中间轧辊或工作轧辊,或侧支撑轧辊,使之脱离其导轮排列,或中间轧辊,或工作轧辊。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拔取装置能拔取或安装轧辊组和/或侧支撑轧辊,所述轧辊组能脱离与工作轧辊,或与中间轧辊,或与其支承导轮排列的任何联接。根据本发明,对轧辊组和/或侧支撑轧辊的安装或拆卸步骤分离于,或换言之,独立于对工作轧辊或中间轧辊的拆卸或安装步骤,因为拔取装置能负责使轧辊组和/或侧支撑轧辊分别脱离工作轧辊或中间轧辊或侧支撑轧辊的支承导轮排列。因此,对中间轧辊的拆卸与安装,以及对工作轧辊的拆卸与安装,独立于轧辊组和/或侧支撑轧辊的拆卸与安装,且对侧支撑轧辊的拆卸与安装可以独立于对其所属的轧辊组的拆卸与安装。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因此在于提出对侧向支撑的六辊型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方法,轧机机架包括由一对中间轧辊围着的一对工作轧辊,中间轧辊本身被一对支承轧辊围着,所述各工作轧辊由侧支承机构在侧向上支撑,侧支承机构包括由支承导轮支撑的一侧支撑轧辊,所述侧支撑轧辊及其导轮被安装在横梁上,从而构成由支撑臂承载的轧辊组,对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所述更换方法,特征在于,其特别根据时间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a)当拆卸时:
–至少一个轧辊组,特别是上轧辊组和/或下轧辊组的支撑臂第一次枢转,从而为拔取装置释放出通道,能够拆卸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组,所述拔取装置从属于适合更换所述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拆卸设备;
–拆卸轧机机架的工作轧辊和中间轧辊,特别是拆卸上下工作和中间轧辊;
–将所述拔取装置定位在所述通道的延长线上;
–对夹持板进行可能的竖直移动,使之分别安设在所述拔取装置横杆的一端以及同一横杆的另一端,从而将所述夹持板设置在竖直位置上,该竖直位置允许所述夹持板的水平移动,且在所述夹持板在所述轧机机架内水平移动,例如从轧机机架外部的停放位置向所述轧机机架内部的夹持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免于与轧机机架的其它元件相互干扰。特别地,安装在上横杆端部的第一对夹持板,以及安装在例如位于所述上横杆下方的下横杆端部的第二对夹持板,可被竖直移动,从而可将其至少竖直定位,由此允许所述夹持板从轧机机架的外部向所述轧机机架的内部水平移动,且不与轧机机架的其它部分或元件产生干扰;
–所述拔取装置沿第一方向,在远离轧机机架的停放位置与轧辊组和/或轧辊的夹持位置之间移动,特别是水平移动,所述夹持位置允许,通过所述轧辊组支撑臂的枢转,将轧辊组插入同一横杆的所述二个夹持板之间,且当工作轧辊被安装在轧机机架时,所述第一方向尤其平行于工作轧辊的旋转轴;
–轧辊组的支撑臂的第二次枢转,能将所述轧辊组定位在所述夹持板之间;
–夹持板附加的竖直移动,用于使同一横杆的所述夹持板相对于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定位,从而允许各夹持板与至少所述轧辊组和/或至少所述侧支撑轧辊联接;
–通过致动同一横杆的所述各夹持板的至少一个锁舌,使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与所述夹持板联接,所述锁舌能将所述轧辊组和/或所述侧支撑轧辊与所述夹持板联接;
–对于联接在所述夹持板上的各轧辊组,通过轧辊组夹紧系统的解锁,所述轧辊组脱离所述其支撑臂,且对于与所述夹持板联接的各侧支撑轧辊,通过对所述侧支撑轧辊锁闭系统的解锁,侧支撑轧辊脱离其轧辊组;
在与拔取装置分开的位置上,所述轧辊组的支撑臂枢转,从而为其释放一自由通道;
对与所述轧辊组和/或侧支撑轧辊联接的所述夹持板进行可能的竖直移动,从而允许拔取装置在轧机机架的外部水平移动,免于与轧机机架的其它元件或部分相互干扰。
–将装载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的拔取装置,移动至轧机机架的外部,直到所述停放位置;
–将由拔取装置承载的各轧辊组和/或由所述拔取装置承载的各侧支撑轧辊装载在装载托架上,通过在所述托架的方向上竖直移动所述夹持板,且通过对各夹持板的至少一个锁舌的解锁,松开各侧支撑轧辊和各轧辊组,实现所述装载;
b)在安装时:
–一方面通过在装载托架方向上竖直移动至少一个夹持板,所述装载托架用于支撑用于通过所述拔取装置装载的各轧辊组与各侧支撑轧辊,且另一方面,对于有待被装载的各轧辊组与各侧支撑轧辊,通过所述夹持板的至少一个锁舌,其与所述夹持板锁闭或联接,从而允许其与所述夹持板联接,由拔取装置装载至少一组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侧支撑轧辊与轧辊组可在所述装载之前,被装载于同一装载托架上,或者与装载托架座不同的装载托架上。
–在拔取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水平移动之后,将与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联接的夹持板,从装载的中间位置竖直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上,所述装载的中间位置位于所述停放位置和所述夹持位置之间;
–用于支撑同一轧辊组的各支撑臂枢转从与拔取装置分开的位置枢转到所述夹持板之间的位置,且允许由支撑相同轧辊组的所述支撑臂装载轧辊组或侧支撑轧辊;
–各轧辊组通过夹紧系统的锁闭,与其支撑臂联接,或各侧支撑轧辊通过锁闭系统的锁闭,与所述轧辊组联接;
–各轧辊组与各侧支撑轧辊,通过缩回所述夹持板的至少一个锁舌,与所述夹持板脱离;
-支撑臂在与所述拔取装置分开的位置上枢转,从而释放出用于将所述拔取装置移动至轧机机架外部的通道;
-将拔取装置移动至轧机机架外部。
本发明因此涉及通过根据所述轧机机架适用的本发明的拆卸设备,更换待轧带材的轧机机架的轧辊,例如工作轧辊、中间轧辊、侧支撑轧辊,和/或轧辊组。特别地,其描述了对具有特殊构造的侧支撑六辊型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能进行更换的拆卸设备,一方面,其通常包括:
–能夹持所述待轧制带材的二个工作轧辊,更确切地,位于待轧带材行进平面上方的上工作轧辊,以及位于待轧带材行进平面下方的一下工作轧辊,上和下工作轧辊在基本垂直于待轧带材行进平面的夹持平面中,具有其旋转纵轴线,
–二个中间轧辊,分别是能与上工作轧辊接触的上中间轧辊以及能与下工作轧辊接触的下中间轧辊,
–二个支承轧辊,分别是能与上中间轧辊接触的上支承轧辊,以及能与下中间轧辊接触的下支承轧辊,上和下支承轧辊能通过中间轧辊向工作轧辊传递夹持力,
–能侧向支撑所述工作轧辊之一的至少一个侧支承机构,特别是分别位于所述夹持平面两侧且能侧向支撑所述上工作轧辊的第一和第二上侧支承机构,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夹持平面两侧且能侧向支撑下工作轧辊的第一和第二下侧支承机构,
其特征在于,另一方面,特别地,中间轧辊的轴承座包括移动装置,能允许在弓形块或侧支承机构的滑动或滚动表面,例如安装在或者用于使中间轧辊弯成弓形的弓形块上,或者至少一个侧支承机构上的滑轨中,移动所述轴承座。特别地,上侧支承机构的各上轧辊组的各支撑臂适于包括能与配备在上轴承座耳柄的滚轮或滑块协作的滑动或滚动表面。因此,根据本发明,分别在通过拆卸设备拆卸及安装至少一个轧辊时,通过所述滑块或所述滚轮在所述滑动或滚动表面上轴向移动轴承座,如有必要,分别允许将上中间轧辊从轧机机架的夹持位置拔出至活动的往返装置的停放位置,且通过在设于活动的往返装置的滑轨上移动其轴承座完成安装,并通过配备弓形块或侧支承机构的所述滑轨,从活动的往返装置的停放位置延长至轧机机架中的夹持位置。类似地,下侧支承机构的各下轧辊组的各支撑臂适于包括滑动或滚动表面,允许下轴承座分别通过配备在所述下轴承座表面的滑块或滚轮,通过滑动或滚动产生轴向移动,所述滑块或滚轮被用于与滑动或滚动表面协作,从而在拆卸时,允许将下中间轧辊及其下轴承座从拔出轧机机架的外部,夹持位置到停放位置,且在安装时反向操作。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特别适于更换这种轧机机架的所述侧支承机构的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和/或至少一轧辊组,其中,弓形块竖直移动且作为侧支承机构的支架。为此,本发明描述了一套轧辊和轧辊组的拆卸装置,允许更换这种具有特殊构造的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和/或至少一个轧辊组,能自由地同时拆卸侧支撑轧辊或所述轧辊组,以及中间轧辊或工作轧辊,从而能更好地取消必须在轧机机架外部进行的至少一个附加拆卸步骤,例如拆卸轧辊组与中间轧辊轴承座的联接,其必须具有其它拆卸装置,且会造成有关所述附加拆卸的时间损耗。
为了允许对侧支撑轧辊和/或轧辊组进行有效地拆卸,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的特征在于,拔取装置包括夹持板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能至少竖直移动至少一个所述夹持板。例如,在一端安装有所述夹持板的联接在至少一个横杆上的电机允许操控竖直移动,例如,使配备所述横杆的夹持板或二个夹持板垂直于横杆纵轴线。更好地,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的各夹持板通过这种夹持板的移动装置因此可竖直移动,从而允许将各夹持板定位在前方位置,所述前方位置允许带有其夹持板的拔取装置,在轧机机架内部方向上的水平或向前移动,且能免于与轧机机架,特别是中间轧辊的弓形块的任何干扰作用,并特别允许拔取装置从停放位置向夹持位置的连续直线移动。
在夹持位置,拔取装置尤其可自动定位在以轧机机架为中心的位置上,从而允许各侧支承机构,特别是各轧辊组,从远离拔取装置的位置枢转至靠近所述拔取装置的位置,直到将轧辊组插入配备同一横杆的二个夹持板之间。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更换轧辊组和/或侧支撑轧辊时,轧机机架的任何轧辊组都被定位在靠近的位置上,且被插入上下横杆的夹持板之间,致动仅能将待更换的轧辊组以及包括待更换侧支撑轧辊的轧辊组,锁闭和联接在所述夹持板上的锁舌,使之与夹持板联接,从而使不应被更换的轧辊组和侧支撑轧辊保持与夹持板的联接。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仅有待更换的轧辊组以及包括待更换侧支撑轧辊的轧辊组被插入夹持板之间,从而通过所述锁舌的锁闭使之与夹持板联接。
更好地,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其特征也在于各夹持板包括二个侧支撑轧辊锁舌以及二个轧辊组锁舌,分别用于锁闭/解锁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特别地二个侧支撑轧辊,以及锁闭/解锁至少一个轧辊组,特别地二个轧辊组。因此,配备所述横杆之一的一对夹持板,通过轧辊组和/或侧支撑轧辊的所述锁舌,可与一个或二个轧辊组,或者一个或二个侧支撑轧辊,或者一个轧辊组和一个侧支撑轧辊相联接。因此,上横杆(分别地下横杆),经由能与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联接的夹持板,能装载至少一个上轧辊组(分别地下轧辊组),或至少一个上侧支撑轧辊(分别地下侧支撑轧辊),或上侧支撑轧辊与上轧辊组(分别地下侧支撑轧辊与下轧辊组)。
各轧辊组的支撑臂的枢转允许将由所述支撑臂支撑的轧辊组引向靠近拔取装置的位置,如果涉及的是上轧辊组,便位于上横杆的夹持板之间,或如果涉及下横杆,便位于下横杆的夹持板之间。一旦轧辊组定位在所述靠近位置,如果是上轧辊组,其能由上横杆的夹持板装载,或如果是下横杆,则由下横杆的夹持板装载。所述装载包括与夹持板的联接,或者是通过侧支撑轧辊的锁舌与所述轧辊组的侧支撑轧辊的联接,如果需更换侧支撑轧辊,或者是通过轧辊组的锁舌与所述轧辊组的联接,如果需更换轧辊组。
更好地,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的特征在于,侧支撑轧辊的至少锁舌之一能致动所述侧支撑轧辊的锁闭系统,从而保证所述侧支撑轧辊以及所述轧辊组的联接。因此,侧支撑轧辊的锁舌与所述侧支撑轧辊的锁闭系统能彼此协作,从而保证侧支撑轧辊与锁舌从属的夹持板分别发生锁闭,与解锁,由此使所述夹持板分别联接或脱离所述侧支撑轧辊。为了保证侧支撑轧辊的锁舌与所述锁闭系统的这种协作与互补,本发明提出适用于根据本发明拆卸装置的轧机机架的所述侧支撑轧辊的锁闭系统。实际上,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锁闭系统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轴向锁闭装置,所述轴向锁闭装置被设置在所述侧支撑轧辊的旋转轴的端部,特别地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各端,所述轴向锁闭装置能一方面通过弹性机构,被保持在锁闭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侧支撑轧辊的所述锁舌在所述轴向锁闭装置上的作用,被保持在解锁位置上,侧支撑轧辊的所述锁舌的所述致动,能抵消弹性机构的作用力。
因此,本发明确定了能与夹持板的锁舌协作的侧支撑轧辊的锁闭系统。特别地,侧支撑轧辊可以在其各端配备所述锁闭系统,所述侧支撑轧辊的各锁闭系统的各轴向锁闭装置因此能通过用于夹持所述侧支撑轧辊的各夹持板的侧支撑轧辊的所述锁舌,同时被致动,特别地自动被致动。特别地,轴向锁闭装置包括用于与侧支撑轧辊的锁舌一端接触的一表面,且其几何形状与所述端部的几何形状互补。其例如涉及轴向锁闭装置的一狭缝,侧支撑轧辊锁舌的所述端部可插入该狭缝中。特别地,侧支撑轧辊的所述锁舌能在所述轴向锁闭装置上施加一压力,从而使该轴向锁闭装置通过挤压所述弹性机构,从锁闭位置变为解锁位置。相反,释放由侧支撑轧辊的锁舌在轴向锁闭装置上施加的压力,允许所述弹性机构松开,从而使所述轴向锁闭装置从其解锁位置移动至其锁闭位置。在其锁闭位置,轴向锁闭装置能将侧支撑轧辊联接在轧辊组上,而在其解锁位置,所述轴向锁闭装置一方面将侧支撑轧辊从其轧辊组上释放,且同时将侧支撑轧辊联接在用于装载其的夹持板上。因此,分别配备二个夹持板用于装载所述侧支撑轧辊的侧支撑轧辊的锁舌,特别地能通过致动可能在侧支撑轧辊各端上配备的锁闭系统的所述轴向锁闭装置,同时使所述侧支撑轧辊脱离其轧辊组,且通过同一唯一的动作,将其联接在夹持板上。更好地,一旦所述侧支撑轧辊脱离其轧辊组且与夹持板联接,或相反,脱离夹持板且与轧辊组联接,保证将侧支撑轧辊预装载在其支承导轮列上的压力机构会被松开,或反之被致动,且支撑臂枢转,从而在轧机机架外部释放出用于所述拔取装置的一通道。
同样,所述轧辊组的锁舌至少其中之一,分别在对所述轧辊组锁闭与解锁时,能致动,特别地自动致动所述轧辊组的至少一个夹紧系统,所述夹紧系统能使所述轧辊组,分别与其支撑臂联接与脱离。优选地,同一轧辊组的各支撑臂的各夹紧系统,可通过相同且唯一的轧辊组锁舌被致动,从而使唯一的轧辊组锁舌能操控或致动,分别用于进行锁闭及解锁的轧辊组整套夹紧系统。优选地,所述各轧辊组锁舌尤其能与待更换轧辊组的横梁一端一起被锁闭。因此,所述轧辊组的横梁,在其各端,包括用于与所述轧辊组锁舌协作的至少一个空腔,从而保证所述轧辊组与支承所述轧辊组锁舌的夹持板的联接。例如,所述空腔与所述轧辊组锁舌具有互补的几何形状,从而使所述轧辊组锁舌可被插入所述空腔中,或者,所述空腔例如包括弹簧推杆,其一端超出所述空腔之外,所述端部被用于与本发明之后将描述的支座协作。特别地,所述横梁包括二个空腔,分别是位于横梁一端的空腔,以及位于横梁另一端的另一空腔,所述端部参照所述横梁的纵端。各空腔例如被用于在其内部接收一轧辊组锁舌,分别是配备在(上、下)横梁一端的夹持板的二个轧辊组锁舌之一,以及配备在同一横梁另一端的另一夹持板的二个轧辊组锁舌的另一个。
优选地,至少空腔之一还包括一机械或电子,甚至电磁操控系统,一方面,当所述操控系统与轧辊组锁舌交互作用时,尤其当后者进入所述空腔或挤压所述弹簧推杆时,能致动,尤其自动致动所述夹紧系统,另一方面,一旦夹紧系统与轧辊组联接,能致动,尤其自动致动至少一个轧辊组的锁舌,从而使所述轧辊组从其夹持板中脱离。特别地,在横梁的所述空腔中,仅有一个空腔可配备这种操控系统。更好地,后者还特别能同时致动同一轧辊组的各夹紧系统。因此,仅有用于与唯一空腔协作的轧辊组锁舌,才能致动轧辊组的整套夹紧系统,例如分别配备在所述轧辊组的二个支撑臂之一上的分别二个夹紧系统。此外,至少一个轧辊组的所述夹紧系统特别能在夹紧系统与轧辊组结合时,例如通过发送电信号或通过电磁耦合,或通过机械耦合,致动所述操控系统,从而使操控系统致动至少一个轧辊组锁舌,由此为所述轧辊组解锁,优选地,所有轧辊组锁舌被用于锁闭/解锁所述轧辊组。
特别地,适用拆卸设备且能与所述轧辊组锁舌协作的轧机机架的轧辊组的所述夹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轧辊组支撑臂联接的千斤顶,在通过轧辊组锁舌,尤其经由所述操控系统致动所述夹紧系统时,该千斤顶能使所述轧辊组联接或脱离其支撑臂。特别地,可由所述轧辊组锁舌致动的所述操控系统,能操控所述千斤顶。相反,所述千斤顶的所述活动杆的位置,特别能自动致动所述操控系统,从而使后者对至少一轧辊组锁舌,或特别地,对所述轧辊组的所有锁舌操控解锁。根据所述夹紧系统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千斤顶的所述活动杆包括呈T形的一端,用于通过将所述T形端插入轧辊组横梁的锁闭空间内,锁闭所述横梁,所述锁闭空间包括在能支撑所述T形端的边上的锁闭凹槽,以及能使所述T形端通到锁闭空间外部的一镂空部分。根据所述夹紧系统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千斤顶的活动杆包括呈楔形的一端,用于通过将所述楔形端插入与轧辊组横梁联接的锁闭零件的狭缝中,锁闭所述横梁。
更好地,轧辊组因此可与其支撑臂联接并同时与支撑其的夹持板脱离,或相反,同时与其支撑臂脱离并与用于装载其的夹持板联接,且尤其完全自动地,或部分自动地以唯一同样的步骤完成。实际上,能以其夹持板使轧辊组联接/脱离的所述轧辊组二个锁舌的至少其中之一进入所述空腔中,能致动所述操控系统,这次轮到操控系统能实时操控至少一个千斤顶,从而轧辊组的至少一个夹紧系统使轧辊组的所述横梁与其支撑臂脱离。相反,通过夹紧系统使轧辊组与其支撑臂的联接,能致动所述操控系统,这次轮到操控系统能实时操控至少一个轧辊组锁舌,从而轧辊组锁舌的至少其中之一使支撑所述轧辊组的所述横梁解锁,或换言之,从其夹持板中脱离。
显然,夹紧系统、操控系统和锁闭系统的远程手动操控,尤其从轧机设备的远程控制台开始,或从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的控制台开始,可能实现。一旦轧辊组分别联接于夹持板且与其支撑臂脱离,或脱离其夹持板且与其支撑臂联接,后者都在分开位置上枢转,从而为拔取装置释放出通向轧机机架外部的通道。
当所述夹紧系统的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允许通过缩回与横梁联接的锁闭零件的所述千斤顶,松开轧辊组,或通过插入与横梁联接的锁闭零件的所述千斤顶,使之联接,所述夹紧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必须要求轧辊组的第一水平移动,从而将所述千斤顶的T形端定位在锁闭凹槽的镂空部分中,用于使所述轧辊组脱离其支撑臂,以及分别地,与第一水平移动相反的第二水平移动,用于将所述T形端从所述镂空部分中的位置移动到锁闭凹槽中的位置,其中,所述千斤顶端部的T形可适于收紧所述凹槽的边,且当所述轧辊组与其支撑臂联接时,横梁因此阻碍轧辊组的支撑臂。更好地,所述第一水平移动与所述第二水平移动可通过所述拔取装置实现,例如通过可同时移动上横杆与下横杆的所述移动机构实现。
此外,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夹持轧辊组的活动支座。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横杆的至少一个夹持板能与夹持轧辊组的活动支座协作,可在配备在相同横杆上的所述夹持板与另一夹持板之间定位,所述支座包括允许通过所述夹持板支撑所述支座的至少一个支撑机构。特别地,各活动支座能与夹持板之一协作,从而通过所述夹持板的锁舌,尤其保证轧辊组或侧支撑轧辊的锁闭/解锁。更好地,二个活动支座,例如与位于上横杆,以及分别地下横杆一端上的夹持板协作的第一活动支座,以及与位于所述上横杆,以及分别地下横杆另一端上的夹持板协作的第二活动支座,特别地通过支撑梁彼此联接,从而分别构成由上横杆夹持板及所述上横杆围合成的倒U形,以及由下横杆夹持板及所述下横杆围合成的正U形。因此,特别地,所述二个活动支座分别与所述支撑梁的一端联接,且具有二个活动支座的所述支撑梁由此构成可插入上,或下横杆的夹持板之间的轧辊组夹持工具,且能经由其二个支座,被所述夹持板支撑。
特别地,所述轧辊组夹持工具能相对于围绕其的夹持板,垂直于上或下横杆的纵轴线移动,在拆卸或安装所述轧辊组时,尤其能装载轧辊组,并与所述夹持板协作。为此,更好地,其可以具有移动工具,该移动工具允许所述夹持工具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上或下横杆的纵轴线中心初始位置,移动至在初始位置两侧对称分布且适于各自装载上或下轧辊组的第二远离位置。优选地,所述夹持工具的所述移动装置还特别地能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夹持工具。
更好地,当轧辊组位于所述靠近位置时,所夹持工具能,沿处于靠近位置的所述组件的方向,从初始位置移动至远离位置,从而使所述轧辊组插入活动支座,与所述支撑梁联接的活动支座能同时地相对于夹持板移动。一旦轧辊组被插入夹持工具的所述活动支座之间,围绕所述轧辊组夹持工具的各夹持板锁舌,能将所述轧辊组与所述支座联接,或换言之,与所述夹持工具联接,并使所述轧辊组与其支撑臂松开。联接在所述轧辊组上的夹持工具,随后回到其初始位置,之后由所述拔取装置从轧机机架中拔出。反向运行允许与夹持工具联接的轧辊组在机架中的安装。
在另一构造中,所述夹持工具还特别地,能通过所述移动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例如,纵向相对于侧支撑轧辊)移动,且特别地,能使所述轧辊组执行所述第一移动以及所述第二移动。特别地,当轧辊组位于二个夹持板之间的靠近位置时,所述夹持工具能装载所述轧辊组。一旦夹持板的锁舌将所述轧辊组与活动支座联接,根据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夹紧系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锁舌与所述轧辊组的交互作用,例如被自动致动,从而将所述轧辊组从其支撑臂中松开。随后,夹持工具特别地能执行所述第一移动,从而将千斤顶的T形端定位在横梁锁闭空间的所述镂空部分中。更好地,夹持板与所述支座之间的空间允许所述第一移动,且锁舌具有适于所述空间的长度且能在轧辊组通过夹持工具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从所述空间缩回,从而允许所述移动。
此外,特别地,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上和下横杆各自包括能在滑轨上引导各横杆的导向装置,滑轨尤其被设置在活动的往返装置上且可在轧机机架中,例如通过中间轧辊的拆卸滑轨被延长,用以支持其轴承座的滑动或滚动。所述横杆例如包括能在轧机机架中,在所述延长滑轨上移动的导轮或导块,作为导向装置。更好地,用于协作横杆滑动或滚动的活动的往返装置各滑轨可通过至少另一滑轨获得延长,更好地,该另一滑轨可以是用于拆卸中间轧辊的所述滑轨之一。因此,所述各横杆能在所述滑轨上移动,从而允许拔取装置在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上,从夹持位置移动到停放位置,且反之亦然。所述停放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的移动,特别地能由所述拔取装置的移动机构实现,该移动机构能作用于联接所述上和下横杆的支撑件,从而使之在所述滑轨上移动。
此外,特别地,所述拔取装置可安设在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的隔室中,该隔室适于通过所述拔取装置更换所述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所述隔室特别地包括至少一个侧开口和至少一个前开口,当使用拆卸装置时,所述前开口被用于面对所述轧机机架,且允许至少一部分所述拔取装置移动至所述隔室外部。所述前开口例如允许所述横杆从所述隔室内的停放位置移动至所述隔室外部的夹持位置。此外,所述隔室尤其通过至少一个活动装载托架座到达所述侧开口,活动装载托架座包括上托架和下托架,各自用于作为分别为上和下的至少一个轧辊组的支架,或作为分别为上和下的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的支架。所述装载托架座以穿过所述侧开口,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的运动,可以插入或从所述隔室中取出,特别地实施所述运动且使之由所述装载托架座的移动装置操控,从而将托架插入所述隔室中或从中取出。特别地,所述移动装置可以是自动的或可自动化。
更好地,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可以包括多个连续的隔室,各自用于安设允许拔取轧辊和/或轧辊组的装置,例如允许更换侧支撑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所述拔取装置,以及例如能拔取工作轧辊和/或中间轧辊的可被安设在其它隔室中的其它拔取装置。因此,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其它隔室,该隔室特别地包括至少一个前开口,且靠近由所述装载托架座到达的所述隔室,沿所述第二方向被侧向设置。特别地,可由所述装载托架座到达的与所述隔室并列的第一其它隔室,可边靠边安装在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上,从而构成一组三个连续的隔室。
优选地,能由所述装载托架座到达的所述隔室,尤其在相同一侧,包括至少二个侧开口,如上所述,各侧开口可以由装载托架座到达。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方法,特别地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移动,优选地用于拆卸所述侧支撑轧辊和/或轧辊组,且包括用于装载轧辊组或侧支撑轧辊的至少一个托架的第一装载托架座,以及优选地用于安装所述侧支撑轧辊和/或轧辊组,且包括用于装载新的轧辊组或新的侧支撑轧辊的至少一个托架的第二装载托架座。所述第一托架尤其能在停放位置与装载使用过或有待替换或修理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位置之间移动,且第二装载托架座则能在装载的中间位置与例如进给新的或已经修好的新轧辊和/或轧辊组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装载位置例如位于所述隔室的外部,靠近所述侧开口之一的一侧,面对位于所述侧开口另一侧的所述停放位置,且进给位置例如位于所述隔室的外部,靠近所述开口的另一侧,与所述装载位置并列,且面对位于所述另一开口的另一侧的所述中间位置。
此外,为了保证拆卸除侧支撑轧辊外的其它轧辊,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另其它隔室,例如所述所述第一和第二其它隔室,各自包括能更换至少一个工作轧辊和/或至少一个中间轧辊的所述其它拔取装置。优选地,所述其它拔取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延长主体,能在所述其它隔室中,在长度方向上,基本水平地沿所述第一方向被设置,例如,在所述第一其它隔室中延长的第一主体,以及在所述第二其它隔室中延长的第二主体;
–工作轧辊的夹持机构,包括能各自抓住工作轧辊辊颈的二个固定卡爪,夹持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延长主体的一端且被固定在该端部,特别地,所述夹持机构可移动至所述其它隔室外部,例如配备在第一延长主体上且能移动至第一其它隔室外部的第一夹持机构,以及配备在第二延长主体上且能移动至第二其它隔室外部的第二夹持机构;
-各自由千斤顶致动,或可能由同一千斤顶致动的二个锁舌,被设置在所述延长主体上,且可以从中脱离。此外,其能各自被锁闭在中间轧辊的轴承座或被锁闭在附接于所述轴承座的机构上。为此,所述轴承座或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的所述机构的表面,允许与所述延长主体的所述锁舌一起锁闭,例如构成与所述锁舌的几何形状互补的几何表面。
–所述延长主体的移动机构能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延长主体,所述延长主体特别地可与工作轧辊、中间轧辊及其轴承座联接或不联接。在任何情况下,所述移动机构都能在更换工作和/或中间轧辊时移动所述其它拔取装置。
优选地,所述二个固定卡爪分别是设在下卡爪上方的上卡爪,能分别抓住上工作轧辊的辊颈和下工作轧辊的辊颈,上卡爪通过支撑件连接下卡爪,从而更好地允许下工作轧辊和上工作轧辊同时被夹持。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尤其,所述二个卡爪各自包括相对于上固定钳口的下固定隆凸钳口,当所述其它拔取装置的延长主体在工作轧辊的方向上前进时,所述下钳口被用于在工作轧辊的辊颈下方滑动,且当所述延长主体前进时,所述上固定钳口允许所述辊颈在所述下钳口与所述上钳口之间滑动。
为此,所述下钳口和上钳口各自在其入口具有圆锥形表面,所述圆锥形表面在中心具有较小的角度,从而便于工作轧辊的辊颈被引入所述钳口之间。甚至在辊颈和钳口高度不同的情况下,为了允许这种引入,所述二个卡爪的所述钳口优选地被安装在可自由竖直移动的装置上,从而允许自动对齐钳口与辊颈。自由竖直移动例如由二个连杆保证,连杆能被铰接在包括上下卡爪的头部,且支撑件使之联接。所述头部被铰接在包括低位限位块的一支架上,允许调节至少一个所述卡爪的最小竖直位置。优选地,所述支架被活动安装在所述延长机构上。为此,所述延长机构的支架的第一连接装置允许所述支架,围绕所述延长主体所包括的基本水平的旋转轴微微旋转,且所述支架的第二连接装置允许所述支架围绕基本水平上所述旋转轴选择,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保证所述支架二个者都与延长主体联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例如包括一连接千斤顶。得益于这种在相对于所述延长主体微微枢转的支架上竖直活动的头部构造,在二个卡爪的所述钳口之间引入轧辊的二个辊颈之后,得益于所述连接千斤顶,拔取装置的头部在一竖直平面中,围绕所述旋转轴微微向上旋转,从而保证用于被装载的各辊颈在用于装载其的各钳口之间被临时卡住。
为了保证更换至少一个工作轧辊和/或至少一个中间轧辊,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方法特征在于,工作和/或中间轧辊包括以下步骤:
–在位于所述通道延长部分的卸载位置中,沿所述其它拔取装置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沿所述其它拔取装置的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卸载位置移动到至少一个工作轧辊和/或至少一个中间轧辊的夹持位置;
–装载至少一个工作轧辊和/或至少一个中间轧辊。特别地,分别通过所述上和下钳口,分别同时首次装载上工作轧辊和下工作轧辊,所述首次同时装载包括将各工作轧辊的辊颈之一插入所述钳口之一,例如,位于所述其它拔取装置一侧的上工作轧辊的辊颈能通过所述头部的上钳口获得装载,而所述头部的下钳口能装载与所述其它拔取装置位于同一侧的下工作轧辊的辊颈。此外,所述首次同时装载还包括,朝向所述其它拔取装置的所述头部上方的微微枢转,从而允许将所述上和下工作轧辊通过其分别的辊颈,维持悬伸在二个彼此竖直分开的区域中。此外,所述装载还可包括上和下中间轧辊的第二次同时装载,其借助所述延长主体的所述锁舌,将在更换轧辊过程中位于其它拔取装置一侧的上中间轧辊的轴承座,或与所述轴承座连接的机构,或分别地,在更换轧辊过程中位于所述其它拔取装置一侧的下中间轧辊,或与所述下中间轧辊的轴承座连接的机构,锁闭在所述延长主体上。因此,所述主体的第一锁舌,能将上中间轧辊的轴承座或与后者连接的机构与所述延长主体联接,且所述延长主体的第二锁舌,能将下中间轧辊的轴承座或与后者连接的机构与所述延长主体联接,在更换轧辊时,所述轴承座是位于所述延长主体附近的轴承座;
–通过将所述延长主体移动至所述轧机机架外部,将至少一个工作轧辊和/或至少一个中间轧辊取出到轧机机架的外部,借助所述延长主体的所述锁舌,各工作轧辊从机架中取下,相对于其辊颈呈悬伸状,且各中间轧辊被取下,由其轴承座之一被锁闭在所述延长主体上。特别地,所述其它拔取装置的所述其它隔室包括一对上滑轨,以及分别地,一对下滑轨,分别用于延长上中间轧辊的轴承座的第一对支承滑轨,以及下轧辊的轴承座的第二对支承滑轨。多对上、下滑轨,以及第一和第二对滑轨,在将所述中间轧辊拔出至轧机机架外部直到其它隔室时,都被用于保证引导中间轧辊的轴承座的平移。更好地,所述中间轧辊的各轴承座包括在所述滑轨上的移动装置,例如导轮或滑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借助以下附图提出实施及应用实例:
图1根据本发明的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轧辊和/或至少一个轧辊组的更换设备的实施示例。
图2根据本发明的能更换至少一个工作轧辊和/或至少一个中间轧辊的所述其它拔取装置的实施示例。
图3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其它拔取装置的夹持机构的实施示例。
图4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其它拔取装置的锁舌的实施示例,用于与中间轧辊的轴承座联接/脱离。
图5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的拔取装置的实施示例。
图6由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实现的步骤示例,允许同时更换轧机机架的四轧辊组。
图7由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实现的步骤示例,允许同时更换四个侧支撑轧辊。
图8所述拔取装置的实施示例,包括可与轧辊组联接的至少一个支座。
图9由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实现的步骤示例,允许同时更换二个轧辊组或四个侧支撑轧辊。
图10适合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的轧机机架的实施示例。
图11根据本发明的能与轧辊组联接的拔取装置的实施示例。
图12适合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的轧机机架的夹紧机构的实施示例。
图13根据本发明的锁舌致动装置的实施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侧支撑六辊型轧机机架至少一个轧辊和/或至少一个轧辊组的拆卸设备的实施示例,尤其例如之后对图10的描述。拆卸装置适于更换所述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且能更换所述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轧辊和/或至少一轧辊组。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包括:
-装卸底座1,特别地可定位在轧机设备的操作者一侧,其包括能保证其沿平行于工作轧辊旋转纵轴线的第一方向移动及定位的定位和移动装置,此时工作轧辊被安装在轧机机架上。特别地,所述底座1能借助尤其在直线滑轨111上来往的导轮11移动,滑轨可设在靠近轧机设备操作者的一侧,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活动的往返装置2,例如借助能在与所述底座1联接的滑轨241上来往的导轮24,能在所述底座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第二方向移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往返装置2包括能从轧机机架中拆卸,或在所述轧机机架上安装一组或多组和/或一个或多个侧支撑轧辊的拔取装置26,所述拔取装置26以更详细地方式在图5中描述,包括:
–上横杆265,用于拆卸至少一个上轧辊组26u和/或至少一个上侧支撑轧辊,其通过活动支撑件267与下横杆266联接,下横杆266被用于更换至少一个下轧辊组26d和/或至少一个下侧支撑轧辊,所述下横杆266被设置在所述上横杆265的下方。特别地,所述各横杆在其各端,包括活动夹持板261,活动夹持板包括至少一个锁舌262,同一横杆的所述夹持板261,分别为上横杆265的二个夹持板以及下横杆266的二个夹持板,被用于通过致动所述锁舌262,夹持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特别地,为上横杆265配备的二个夹持板,尤其能同时地且通过致动其锁舌的至少其中之一联接/脱离上侧支撑轧辊,或上轧辊组26u,或二个上侧支撑轧辊,或二个上轧辊组26u,或上侧支撑轧辊和上轧辊组26u。类似地,为下横杆265配备的二个夹持板,尤其能同时地且通过致动其锁舌的至少其中之一各自联接/脱离下侧支撑轧辊,或下轧辊组26d,或二个下侧支撑轧辊,或二个下轧辊组26d,或下侧支撑轧辊和下轧辊组26d。特别地,分别为上下横杆配备的各夹持板,一方面包括用于分别锁闭上轧辊组26u和下轧辊组26d的二个锁舌,也就是分别为上、下轧辊组的第一锁舌,用于锁闭分别在侧向上位于上、下工作轧辊一端的上轧辊组26u、下轧辊组26d,以及分别为上、下轧辊组的第二锁舌,用于锁闭分别在侧向上位于所述上、下工作轧辊另一端的上轧辊组26u、下轧辊组26d,且另一方面包括分别为上、下侧支撑轧辊的二个锁舌,也就是分别为上、下侧支撑轧辊的第一锁舌,用于锁闭分别为上、下侧支撑轧辊,在侧向上位于分别为上、下工作轧辊的一端,以及分别为上、下侧支撑轧辊的第二锁舌,能锁闭分别为上、下侧支撑轧辊,在侧向上位于分别为上、下工作轧辊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各横杆包括能在位于活动锁中的滑轨269上移动的导轮或引导滑块(未示出),所述滑轨与活动的往返装置联接,且可通过其它滑轨在轧机机架内延长,尤其更好地,其它滑轨可以是用于更换中间轧辊的滑轨;
–所述拔取装置的移动机构268,能通过作用于与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联接的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拔取装置26。特别地,所述支撑件267可与所述移动机构268保持机械连接,从而使后者因此可通过移动所述支撑件,保证同时移动上下横杆,以及拔取装置26。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268允许在适于装载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的轧机机架的夹持位置,在轧机机架外部位于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上的停放位置232之间定位和移动所述拔取装置26,且位于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上且介于所述停放位置和所述夹持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231,例如允许由拔取装置26装载至少一个新的或修理好的轧辊组和/或工作轧辊。该移动机构可以例如是齿轮263,该齿轮由电机(未示出)驱动且啮合于齿条264,如图1或图7所示。
更好地,图1中描述的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2尤其包括以下连续的多个隔室:
–隔室23,能安设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的所述拔取装置26。更好地,所述拔取装置的所述移动机构能将至少一个部分拔取装置,尤其沿垂直于带材行进方向的移动方向,从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上的所述隔室23的停放位置或中间位置,移动至所述轧机机架内所述隔室23外的夹持位置,从而保证在更换一轧辊或一轧辊组时,使所述一部分拔取装置分别在轧机机架的内部与外部,分别前进与回缩;
–第一其它隔室21,适于安设能更换至少一个工作轧辊和/或至少一个中间轧辊的第一其它拔取装置25A。在使用拆卸设备时,所述第一其它隔室21例如被清空,以备拔取一个或多个工作轧辊或中间轧辊,
–第二其它隔室22,适于安设类似于第一其它拔取装置的第二其它拔取装置25B,其也能更换至少一个工作轧辊和/或至少一个中间轧辊。在使用拆卸设备时,所述第二其它隔室22例如配备一套新的预备好被安装的工作轧辊或中间轧辊,用于替换可由所述第一其它拔取装置替换的已使用工作或中间轧辊。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适于安设拔取装置26的隔室23侧向,包括上托架271和下托架272,且各自允许装载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一侧支撑轧辊的至少一个装载托架座27,例如通过平行于带材行进的运动,被插入隔室23中,或可从隔室23中取出,从而分别装载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尤其在上托架271上的至少一个上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上侧支撑轧辊,以及分别地,在下托架272上的至少一个下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下侧支撑轧辊。
特别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其它隔室25A、25B相同,且根据本发明,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
–延长主体25,其在所述其它隔室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基本水平地,在长度方向上被设置,例如,在所述第一其它隔室中延长的第一主体,以及在所述第二其它隔室中延长的第二主体;
–工作轧辊的夹持机构253,尤其能通过至少一个固定卡爪抓住至少一个工作轧辊,或优选地,包括二个固定卡爪,能各自同时由其辊颈之一抓住二个工作轧辊。根据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一示例在图3中被更详细地描述。
–各自由同千斤或不同的千斤顶致动的二个锁舌255,所述锁舌能将中间轧辊的轴承座或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的机构与所述延长主体锁闭或联接。在图4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锁舌示例。
–所述延长主体25的移动机构,能在垂直于带材行进的方向上,将所述延长主体25从位于其隔室内部的位置,移动到位于所述隔室外部的位置,且在使用拆卸设备时,尤其允许夹持机构抓住至少一个工作轧辊和/或使之联接在至少一个中间轧辊上。特别地,第一移动机构允许使所述第一其它拔取装置相对于其隔室移动,且第二移动机构允许使所述第二拔取装置相对于其隔室移动。该移动机构可例如,如图1所示,是由电机(未示出)驱动且啮合于齿条252上的齿轮251。
图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工作轧辊的夹持机构253的实施示例。该夹持机构253特别地包括二个固定卡爪254,分别是用于抓住上工作轧辊辊颈的上卡爪,以及用于抓住下工作轧辊的辊颈的下卡爪,并由支撑件2543接合,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固定卡爪254各自抓住其分别的辊颈之一,从而允许同时夹持下工作轧辊和上工作轧辊。二个卡爪254为此各自包括:当所述延长主体25在所述辊颈方向前进时在辊颈下方滑动的一隆凸的固定下钳口2541,以及辊颈在其下方滑动,直到所述延长主体25前进终点的固定上钳口。
下钳口2541,以及分别地上钳口2542,各自在其入口,具有下圆锥形表面25411,以及分别地上圆锥形表面25421,所述圆锥形表面在中心具有较小的角度,从而便于工作轧辊的辊颈被引入所述钳口中。甚至在上工作轧辊的辊颈与上钳口,下工作轧辊的辊颈与下钳口高度不同的情况下,为了允许这种引入,所述钳口更好地被安装在可自由竖直移动的装置上,从而允许各钳口与其分别的辊颈自动对齐。例如,二个连杆2544能在包括低位限位块2534的支架2531上,铰接包含所述卡爪与联接其的支撑件的头部253,从而相对于所述支架限定头部的最小竖直位置,支架被活动安装在所述延长主体上。为了更换工作轧辊,在同时将上工作轧辊的辊颈引入上卡爪的钳口,以及将下工作轧辊的辊颈引入下卡爪的钳口之后,得益于连接千斤顶2533,头部253的支架2531,在竖直平面中,向上微微围绕旋转轴2532旋转,从而保证辊颈在钳口之间被临时卡住,且由此允许通过其辊颈悬伸地抓取工作轧辊。
图4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锁舌255的一示例,所述锁舌被安装在延长主体25中,被用于拔取中间轧辊,且各自作为千斤顶运行。特别地,通过在所述轴承座或与所述轴承座相连的机构的凹槽中插入所述锁舌,所述各锁舌255能将中间轧辊的轴承座与所述延长主体锁闭或联接,特别地,所述凹槽具有与所述锁舌互补的几何形状。特别地,所述二个锁舌255分别是用于将上中间轧辊的轴承座之一联接在延长主体上的上锁舌,以及将下中间轧辊的轴承座之一联接在所述延长主体上的一下锁舌。
图6描述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实现的一组步骤,特别地允许同时更换轧机机架的四轧辊组:
首先,工作和中间轧辊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其它拔取装置从轧机机架中拔取。随后,侧支承机构4在千斤顶(未示出)的作用力下,围绕其枢轴41向如图6A所示的分开位置旋转。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拔取装置能从其停放位置232(参考图5)向轧机前进,直到轧机机架中的夹持位置。特别地,所述拔取装置的所述移动机构能相对于轧机机架对后者定中心,从而允许各侧支承机构从分开位置向靠近位置枢转,从而允许在二个夹持板261中插入其轧辊组,如图6B所示。由此,各横杆的夹持板能装载二个轧辊组。
其次,在靠近位置上完成所述枢转之后,各轧辊组的各横梁42,使由横杆的夹持板261支承的二个轧辊组锁舌262获得装载,即由安装在横杆一端的夹持板支承,且例如通过将所述锁舌插入横梁42的空腔中,而能将横梁4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锁闭或联接的一轧辊组锁舌,以及由安装在横杆另一端的夹持板支承,且例如通过将所述锁舌插入横梁另一空腔中,能将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板锁闭或联接的第二轧辊组锁舌。所述夹持板一旦被联接在轧辊组上,对于横梁42的支撑臂43,分别用于保证所述横梁42与所述支撑臂42联接的所述夹紧系统,特别地同时被松开,从而允许通过拔取装置拔出轧辊组。优选地,,适于以机械、电子,或机械电子的方式,由操控系统操控夹紧系统的松开,操控系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轧辊组锁舌与轧辊组的交互作用可被致动。因此,横杆的夹持板与轧辊组的联接,经由所述操控系统,可自动驱使轧辊组松开,或脱离其支撑臂。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夹紧系统的实施示例被示出在图13上。
第三,从横梁42中脱离的支撑臂43,特别地同时在分开位置上枢转,从而为拔取装置脱离机架留出自由通道,如图6C所示。拔取装置随后由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活动的往返装置上的停放位置232。由所述拔取装置支承的四轧辊组,例如由上横杆的二个上夹持板装载的二个上轧辊组,以及由下横杆的二个夹持板装载的二个下轧辊组,因此被从轧机机架中拔出。
第四,如图6D所示,第一装载托架座27可更好地,相对于包括所述拔取装置的活动的往返装置隔室23(参考图1)呈侧向设置,且包括上托架271和下托架272,通过平行于带材行进的运动,第一装载托架座被插入该活动的往返装置隔室23中,从而分别在上托架271上装载二个上轧辊组,在下托架272上装载二个下轧辊组,特别地,所述轧辊组可自动脱离为所述各托架配备的可移除支架,特别地,在通过所述拔取装置装载所述轧辊组时,各可移除支架被用于将至少一个轧辊组支撑在其配备的托架上。
所述第一装载托架座27及其分别承载二个轧辊组的托架271、272因而可从活动的往返装置隔室中拔取,清空拔取装置用于装载新的轧辊组,从而在之前拆卸的轧辊组地点和位置上将新的轧辊组引入轧机机架。为此,移动机构在轧机机架方向上,从停放位置向中间位置231(参考图1)移动拔取装置。更好地,所述中间位置能到达第二装载托架座,该第二装载托架座,以与第一装载托架座相同的方式,包括分别用于承载二个新轧辊组的上托架与下托架。第二装载托架座,通过平行于带材的运动被插入隔室23中,从而将由其上托架支承的二个新的上轧辊组,以及由其下托架支承的二个新的下轧辊组,设置在允许通过拔取装置对其装载的位置。
第五,在由所述拔取装置装载所述轧辊组之后,拔取装置被所述移动机构,由中间位置231移动到轧机机架的夹持位置。各支撑臂43,特别地同时,从分开位置向靠近位置枢转,并插入二个夹持板261之间,直到与新轧辊组的横梁42接触。一旦实现接触,随后特别地自动,致动夹紧机构,从而保证新轧辊组的横梁在其各自的支撑臂上的联接。各夹持板261的各轧辊组锁舌262被松开。特别地,当将新轧辊组联接在其支撑臂上时,新轧辊组的至少一个夹紧机构特别在轧辊组所述夹紧机构之一的千斤顶杆的位置上的致动,能自动驱使轧辊组锁舌从所述新轧辊组中解锁/或脱离。为此,操控系统,例如通过与所述千斤顶的交互作用,或通过测量所述夹紧机构的千斤顶位置,特别地能识别所述夹紧机构的双重联接状态(例如,第一状态对应与横梁联接的夹紧系统,而第二状态对应不与横梁联接,例如从横梁上脱离的夹紧系统)。一旦所述新轧辊组与其支撑臂联接,重新组成的四侧支承机构4因而可在分开位置枢转,从而为拔取装置留下一自由通道,所述拔取装置因而能被移动机构移动到活动的往返装置隔室23的停放位置232。
图7描述了由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实现的一组步骤示例,特别地允许同时更换四个侧支撑轧辊:
首先,工作和中间轧辊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其它拔取装置从轧机机架中拔取。随后,侧支承机构4在千斤顶(未示出)的作用力下,围绕其枢轴41向如7A所示的分开位置旋转,从而为拔取装置释放一通道。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拔取装置能从其停放位置232向轧机机架前进,直到轧机机架中的夹持位置。特别地,所述拔取装置的所述移动机构能相对于轧机机架对后者定中心,从而允许各侧支承机构从分开位置向靠近位置枢转,从而允许在二个夹持板261之间插入其轧辊组,如图7B所示。由此,各横杆的夹持板能装载同一工作轧辊的二个侧支撑轧辊。
其次,在靠近位置上完成所述枢转之后,各轧辊组的侧支撑轧辊5,使由横杆的夹持板261支承的侧支撑轧辊的二个锁舌262获得装载,即由安装在横杆一端的夹持板支承,且能将所述侧支撑轧辊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板锁闭或联接的一侧支撑轧辊锁舌,以及由安装在横杆另一端的夹持板支承,且能将所述侧支撑轧辊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板锁闭或联接的第二侧支撑轧辊锁舌。特别地,通过所述侧支撑轧辊锁舌对侧支撑轧辊的锁闭,可以自动致动所述侧支撑轧辊的锁闭系统,该锁闭系统通过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锁舌,能同时开启侧支撑轧辊的锁闭,以及所述侧支撑轧辊与其轧辊组的脱离。
第三,各轧辊组的支撑臂43,特别地同时在分开位置上枢转,从而为拔取装置脱离机架留出一自由通道,如图8C所示。拔取装置,一旦支撑轧机机架的四个侧支撑轧辊,随后由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活动的往返装置上的停放位置232。四个侧支撑轧辊,例如由上横杆的二个上夹持板装载的二个上侧支撑轧辊,以及由下横杆的二个夹持板装载的二个下侧支撑轧辊,因此被从轧机机架中拔出。
第四,如图8D所示,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隔室23的第一装载托架座27,包括上托架271和下托架272,其通过所述平行于带材行进的运动,被插入该活动的往返装置隔室中,从而分别在上托架271上装载二个上侧支撑轧辊,在下托架272上装载二个下侧支撑轧辊,特别地,所述侧支撑轧辊可自动脱离为所述各托架配备的可移除支架,特别地,在通过所述拔取装置装载所述侧支撑轧辊时,所述各可移除支架能将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支撑在配备所述可移除支架的托架上。
所述第一装载托架座27及其分别承载二个侧支撑轧辊的托架271、272因而可从所述活动的往返装置隔室中拔取,因而清空拔取装置用于装载新的侧支撑轧辊,从而在之前拆卸的侧支撑轧辊的地点和位置上将新的侧支撑轧辊引入轧机机架。为此,移动机构在轧机机架方向上,从停放位置向中间位置231移动拔取装置。更好地,所述中间位置能到达第二装载托架座,其上托架与下托架能各自承载二个新的侧支撑轧辊。第二装载托架座,通过平行于带材的所述运动被插入隔室23中,从而将由其上托架支承的二个新的上侧支撑轧辊,以及由其下托架支承的二个新的下侧支撑轧辊,设置在允许通过拔取装置对其装载的位置。
第五,拔取装置被所述移动机构,由中间位置移动到可相对于轧机机架被定中心的夹持位置。各轧辊组的各支撑臂43,特别地同时,从分开位置向靠近位置枢转,并插入二个夹持板261之间,直到允许侧支撑轧辊与其轧辊组锁闭的位置。各侧支撑轧辊的锁舌随后同时被松开,驱使各侧支撑轧辊与其夹持板的同时解锁。所述解锁同时地致动了所述侧支撑轧辊的锁闭系统,所述锁闭系统能使侧支撑轧辊联接在其轧辊组上,并同时与其夹持板脱离。重新组成的四个侧支承机构4因而可在分开位置枢转,从而为拔取装置留下自由通道,所述拔取装置因而能被移动机构移动到活动的往返装置隔室23的停放位置232。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可配备在活动的往返装置上的拔取装置的一实施示例。如之前所示,所述拔取装置包括通过活动支撑件267与下横杆266联接的上横杆265,移动机构268,能优选地在轧机机架内部与外部,且尤其在停放位置232与中间位置231之间移动所述拔取装置。各上或下横杆,在其各端具有夹持板261,夹持板包括至少四锁舌:特别地,二个轧辊组锁舌262a和二个侧支撑轧辊锁舌262b。位于横杆一端的夹持板的各轧辊组锁舌262a用于与位于所述横杆另一端的另一夹持板的另一轧辊组锁舌协作,从而允许轧辊组与所述拔取装置联接/脱离。同样,位于横杆一端的夹持板的各侧支撑轧辊锁舌262b,用于与位于所述横杆另一端的另一夹持板的另一侧支撑轧辊锁舌262b协作,从而允许侧支撑轧辊262b与所述拔取装置联接/脱离。锁舌之间的所述协作尤其允许其同时致动。
优选地,各夹持板261能与活动夹持支座281、283协作,且为作为其的支架。特别地,在根据/拆卸轧辊组或侧支撑轧辊时,所述支座可在所述夹持板与所述轧辊组之间定位,而且包括能依靠在所述夹持板上的一支撑机构,并同时允许所述支座相对于所述夹持板相对移动,且允许所述支座可能脱离与其协作的夹持板。特别地,支撑横梁282将第一支座281与第二支座283联接。因此,支撑横梁282在其端部之一带有所述第一支座281,且在其另一端部带有所述第二支座283,从而构成夹持工具。当夹持工具装备下横杆时,该夹持工具尤其呈正U形,且当夹持工具装配上横杆时,其例如呈对称的倒U形。更好地,在轧辊组或侧支撑轧辊与所述拔取装置联接/脱离时,所述夹持工具特别地能与所述夹持板协作。因此,上横杆265和下横杆266适于各自配备所述夹持工具之一,所述夹持工具包括在其各端带有支座281、283的所述支撑横梁282。
优选地,夹持工具包括允许使所述夹持工具垂直于用于装备其的横杆的纵轴线移动的移动装置,以及所述轧辊组的稳定装置,例如定位在所述支撑横梁上且可以对接所述轧辊组的可调节稳定棘爪。此外,在将轧辊组装载在轧机机架外的装载托架上时,各夹持工具特别地适于从配备其的上横杆或下横杆上脱离,并尤其保持与轧辊组的联接。为此,各轧辊组的各横梁特别地可在其纵向端包括,用于与夹持板的所述轧辊组锁舌协作的所述空腔。该空腔允许轧辊组与其夹持板联接,例如通过将各夹持板的轧辊组锁舌262a插入其各自的空腔中,或者通过在位于所述空腔内的弹簧推杆上挤压轧辊组锁舌完成,推杆一端可从所述空腔中伸出。同样,所述空腔允许夹持板与所述轧辊组脱离,例如通过将所述轧辊组锁舌262a取出到所述空腔之外,或通过由轧辊组锁舌在所述弹簧推杆上施加压力完成。更好地,在松开由所述轧辊组锁舌262a在所述空腔方向上施加的压力时,所述弹簧推杆特别地,允许轧辊组与夹持工具的支座281、283的联接。实际上,由所述轧辊组锁舌对所述弹簧推杆施加的所述压力,能压缩所述弹簧推杆,且释放由所述轧辊组锁舌对所述弹簧推杆施加的压力,可松开所述弹簧推杆,并因而能将所述轧辊组锁闭在所述夹持工具上。
图9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实现的步骤示例,允许通过配备夹持工具的拔取装置,同时更换二个轧辊组或四个侧支撑轧辊,所述夹持工具例如是在其各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支座的支撑横梁。为同时更换四侧支撑轧辊而需要实现的步骤与图7描述的步骤相同。对于拆卸一套轧辊组,例如同时拆卸上轧辊组26u和下轧辊组26d,工作和中间轧辊被事先从机架中拔取,且侧支承机构4在千斤顶(未示出)的作用力下,围绕其各自的枢轴41向分开位置旋转,如图9A所示,从而在机架轴线(带材行进轴)上,在所述侧支承机构4之间释放出用于拔取装置的一通道。拔取装置因而可在轧机机架的方向上在所述侧支承机构4之间,从其停放位置开始移动。其被定位在所述通道中,位于机架轴线上,从而允许涉及的二个轧辊组26u、26d的侧支承机构4在靠近位置上旋转,并插入支撑横梁的二个夹持支座281之间,所述支撑横梁与其支座281一起位于上横杆,或分别的下横杆的夹持板261之间。特别地,夹持工具相对于夹持板261,沿平行于带材行进方向的方向移动,用以装载枢转的上轧辊组26u和下轧辊组26d。用于将所述轧辊组26u、26d与拔取装置联接的各轧辊组锁舌262a被致动,从而将所述轧辊组26u、26d与所述拔取装置联接,尤其是上轧辊组26u的横梁与配备上横梁的夹持板261联接,下轧辊组26d的横梁与配备下横梁的夹持板261联接。为此,各轧辊组锁舌262a能或者被插入轧辊组横梁的空腔中,或者对弹簧推杆的一端挤压,使之能作为锁扣运行,所述端部例如是能超出所述空腔外部的杆,所述弹簧推杆主体的其余部分被包含在所述空腔中。弹簧推杆因此特别地包括所述杆和一弹簧装置。当轧辊组与夹持板261连接时,所述弹簧推杆因此可由所述轧辊组锁舌262a压缩在所述空腔内,且当释放由所述轧辊组锁舌262a施加的压力时,其被松开。在弹簧推杆松开时,弹簧推杆的杆能作为锁扣运行,并在纵向上超出所述空腔之外。更好地,所述弹簧推杆特别允许轧辊组与夹持工具的联接,此时轧辊组锁舌262a释放出分别对弹簧推杆的所述杆施加的压力,所述弹簧推杆可为轧辊组各横梁的各空腔配备。
优选地,由所述轧辊组锁舌262a对所述弹簧推杆的压缩,能使轧辊组的横梁42脱离其支撑臂42,如图9B所示。特别地,所述推杆的所述压缩,分别为松开或释放,能松开,分别地致动夹紧系统,所述夹紧系统能使所述横梁脱离,分别地联接其支撑臂43。支撑臂一旦与其各自的横梁脱离,就在分开位置上枢转,从而允许拔取装置退回到其活动的往返装置隔室的停放位置,并同时装载有二个轧辊组,如图9C和9D所示。
图9E示出相对于活动的往返装置2的隔室23侧向设置的装载托架座27,且包括上托架271和下托架272。通过平行于带材行进的运动,所述装载托架座被插入活动的往返装置2的隔室23中,从而分别装载上轧辊组26u和下轧辊组26d,各轧辊组与其夹持工具联接,与拔取装置脱离。装载托架座27以及各自支撑带有夹持工具的轧辊组的其上托架271和下托架272,因而可通过侧向运动从活动的往返装置2的隔室23中拔出,如图9F所示。将装载托架座27拔出所述隔室23的外部尤其释放出用于装载新轧辊组的拔取装置,从而能将新轧辊组引入轧机机架内之前拆卸的轧辊组地点和位置上。
为此,特别地,拔取装置能通过向轧机机架的前进,被定位在一中间位置上,并面对与所述装载托架座27相同的另一装载托架座,但另一装载托架座包括位于其各上托架与下托架上,联接另一夹持工具的一新轧辊组。另一装载托架座因而可通过平行于带材行进的运动,被插入活动的往返装置2的隔室23中,从而将上和下轧辊组设置在允许通过拔取装置装载夹持工具的位置,特别地,通过所述夹持板261装载各支座支撑机构的支架的位置。
拔取装置随后在轧机机架的轴线上前进,位于由轧辊组的支撑臂43的枢转而释放的通道中。一旦被定位在夹持位置,有待被安装的各轧辊组的支撑臂43在靠近位置枢转,并插入夹持工具的二个支座281之间,特别地,所述夹持工具各自能,通过平行于带材行进平面,在所述支撑臂43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夹持工具,允许有待被安装的所述轧辊组的所述横梁42对接所述支撑臂43。轧辊组锁舌262a随后被致动,用于通过上述描述的夹紧系统,保证轧辊组与支座281的脱离,以及同时与其支撑臂43的联接。二个侧支承机构4因而可在分开位置上枢转,从而为拔取装置留下自由通道,所述拔取装置退回活动的往返装置2的隔室23的停放位置。
如果必须更换四轧辊组,在以上由图9描述的用于更换一上轧辊组和一下轧辊组的步骤,在有待被更换的所述另一轧辊组方向上移动各夹持工具之后,可对于另一上轧辊组及另一下轧辊组完整复制,尤其如图9D所示。
图10示出适合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的轧机机架,且对此,侧支承机构位于分开位置且工作轧辊已经被取下。这种轧机机架是六辊型轧机机架,通常包括分别位于待轧带材行进平面上方的上工作轧辊以及位于所述待轧带材行进平面下方的下工作轧辊,能与上工作轧辊接触的上中间轧辊以及能与下工作轧辊接触的下中间轧辊,能与上中间轧辊接触的上支承轧辊以及能与下中间轧辊接触的下支承轧辊,上和下支承轧辊能通过中间轧辊向工作轧辊传递夹持力。根据六辊型构造,根据本发明的轧机机架包括能通过工作轧辊侧向支撑所述工作轧辊之一的至少一个侧支承机构,特别地是分别位于被夹持的带材的平面的两侧,且能侧向支撑所述上工作轧辊的第一和第二上侧支承机构,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夹持平面两侧且能侧向支撑下工作轧辊的第一和第二下侧支承机构。
适用于本发明设备的轧机机架,其特征在于,特别地,上轧辊组26u的各支撑臂适于包括一滑动或滚动表面,能与配备在上中间轧辊3u的轴承座21u的耳柄211u上的滚轮或滑块(未示出)相协作。因此,在拆卸时,对由在所述表面711u上分别滑动或滚动所述滑块或所述滚轮轴向移动的轴承座21u支承的上中间轧辊3u的拔取,可通过在侧支承机构的上轧辊组26u的支撑臂上轴向移动所述轴承座,使之到达轧机机架外的拆卸设备的第一装载托架座来实现。特别地,固定在轧机机架内所述侧支承机构4上的拆卸滑轨44,可作为所述轴承座的滑块或滚轮的滑动或滚动表面,且更好地,可由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设备的活动的往返装置上的其它滑轨延长,从而允许通过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动或滚动移动中间轧辊,当通过所述其它拔取装置安装或拆卸所述中间轧辊时。类似地,各下支撑臂26d也适于包括一滑动或滚动表面,允许下中间轧辊的轴承座,分别借助可配备在下中间轧辊的所述轴承座表面711d上的滑块或滚轮,通过滑动或滚动产生轴向移动,所述滑块或滚轮被用于例如与安装在下轧辊组26d的支撑臂上的滑轨44协作,从而允许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拆卸装置,拔出或安装下中间轧辊3d及其轴承座21d,所述滑轨44可由安装在所述拆卸设备的活动的往返装置上的滑轨延长。而且,适合本拆卸设备的轧机机架的特征还在于,各侧支撑轧辊包括所述侧支撑轧辊的所述锁闭系统,且在于,其侧支承机构特别地包括尤其如图12描述的所述夹紧系统。
举例而言,图1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拔取装置。该拔取装置特别地包括上横杆265,上横杆在其各端,包括一活动夹持板261,各夹持板261包括至少一轧辊组锁舌262a以及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锁舌262b。拔取装置的下横杆与所述上横杆265相同,但是相对于带材行进平面呈对称设置,位于所述上横杆265的下方。夹持板261特别地适于接合在轧辊组的夹持工具上,所述夹持工具包括通过支撑横梁282与第二支座283联接的第一支座281。根据本发明的各锁舌,例如轧辊组锁舌262a,或侧支撑轧辊锁舌262b,是可以由致动装置,通过例如液压致动的活动件,由此使轧辊组锁舌262a的一端能与轧辊组横梁的空腔421协作,且侧支撑轧辊锁舌262b的一端能致动如图13描述的轴向锁闭装置。特别地,所述空腔421包括一弹簧推杆4211,其一端可超出所述空腔421之外且可被所述轧辊组锁舌262a挤压。特别地,所述弹簧推杆包括一弹簧和一杆,所述杆构成超出所述空腔之外的所述端部。特别地,所述弹簧推杆的杆被用于使所述轧辊组与夹持工具的支座281、283联接。为此,各夹持工具的夹持支座包括用于允许侧支撑轧辊锁舌262b穿过所述支座的第一狭缝,以及用于容纳弹簧推杆的所述杆的端部,从而可将所述轧辊组联接在支座上的第二狭缝。因此,在取下轧辊组时,夹持工具,通过垂直于与带材行进平面平行的所述上横杆,从初始位置向远离位置的移动,能使配备在支撑轧辊组的横梁的各空腔内的弹簧推杆的所述杆插入其各支座的所述第二狭缝中,随后所述轧辊组锁舌各自同时挤压弹簧推杆的所述杆之一,从而借助夹紧系统使轧辊组从其支撑臂脱离,弹簧推杆的所述杆足够长,才能被保持在所述第二狭缝之中,此时杆被所述轧辊组锁舌挤压。当在支撑臂上安装轧辊组时,轧辊组锁舌首先致动弹簧推杆的杆,所述致动导致轧辊组通过所述夹紧系统与其支撑臂联接,随后轧辊组锁舌松开施加在所述弹簧推杆的杆上的压力,且夹持工具从其远离位置移动到其初始位置,为拆卸另一轧辊组做好准备。
图1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的二个实施示例,所述夹紧机构可配备如图10描述的所述轧机机架上。这些夹紧机构能使轧辊组42联接/脱离其支撑臂43。
图12A示出根据本发明,用于配备在轧辊组各支撑臂上的所述夹紧机构的第一实施示例。根据该第一实施示例,夹紧机构包括与轧辊组42的支撑臂43联接的千斤顶431,所述千斤顶包括一端成T形的一活动杆4311,能被锁闭在轧辊组42的横梁的锁闭空间421中。该锁闭空间421特别地包括在能支撑所述T形端431111的边上的锁闭凹槽4211,从而能将所述横梁压在所述支撑臂43上,由此使之保持与后者的联接。所述锁闭空间421还包括与所述凹槽一同构成开口空间的一镂空部分4212。所述镂空部分4212能使所述T形端431111通到锁闭空间421的外部。此外,弹性挤压机构4312还能施加锁闭压力,使支撑臂43与轧辊组42的横梁保持联接。
各支撑臂43与轧辊组42及横梁的脱离,首先包括对千斤顶的杆4311的向前推进,特别地由所述操控系统致动或操控所述向前推进,从而释放弹性挤压机构4312在所述横梁上的压力,其次包括轧辊组42的横梁的纵向滑动,从而将所述T形端431111引导至镂空部分4212。由根据本发明的拔取装置的横杆的夹持板装载的横梁,因此可通过所述臂围绕其各自的旋转轴41的简单旋转,与其支撑臂43分离。
图12B示出根据本发明,用于配备在轧辊组各支撑臂上的所述夹紧机构的第二实施示例。根据该第二实施示例,夹紧机构包括与支撑臂43联接的千斤顶431,所述千斤顶包括一端成楔形43112的一活动杆4311,能被锁闭在轧辊组42的横梁的锁闭零件422的狭缝4221中。弹性挤压机构4312能施加一闭压力,所述压力能使支撑臂43和横梁42保持联接。
各支撑臂43与其联接的轧辊组42的横梁的脱离,包括所述千斤顶431的杆4311的后退,所述后退能释放弹性挤压机构4312施加的锁闭压力且能拔取锁闭零件422的楔形端43112。特别地,所述后退由所述操控系统操控或致动。由根据本发明的拔取装置的横杆之一的夹持板装载的轧辊组42的横梁,因此可通过所述各支撑臂围绕其各自的旋转轴41的简单旋转,与其支撑臂43脱离。
根据本发明,由夹持板支承的各锁舌,无论轧辊组锁舌,还是侧支撑轧辊锁舌,都可通过可联接在所述夹持板上的锁舌致动装置获得致动,或被操控。所述锁舌的所述致动装置尤其能将所述锁舌从锁闭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且反之亦然。锁舌致动装置的例如是千斤顶,能被固定在所述夹持板上,且包括一杆,所述杆的一自由活动端包括所述锁舌,或被作为锁舌。千斤顶能将其活动杆,以及因此所述锁舌,从例如允许使轧辊组或侧支撑轧辊锁闭在所述夹持板上的所述锁闭位置,移动到允许使所述轧辊组或所述侧支撑轧辊松开所述锁舌的所述解锁位置。
特别地,图13描述了锁舌致动装置的一实施示例,其能致动或操控侧支撑轧辊5的侧支撑轧辊锁舌262b。夹持板261被固定在上横杆265的一端,在图上被部分示出。致动装置例如是能向活动件2622,例如杆,传递运动的一活塞2621,所述杆能作为锁舌262b。所述锁舌262b的端部能被锁闭在旋转轴51的一端部,所述端部相对于轧辊组的一部分4旋转固定,且侧支撑轧辊5可借助轴承52在其上转动。旋转轴51包括锁闭系统,所述锁闭系统包括可被弹性挤压机构512保持在锁闭位置的轴向锁闭装置511。千斤顶262的杆2621的前进允许释放被弹性挤压机构512施加的压力,用于将轴向锁闭装置511保持在锁闭位置(例如侧支撑轧辊锁闭在轧辊组的部分4上)并从轧辊组的部分4中拔出轴向锁闭装置511。显然,在轧辊组支撑臂枢转时,轧辊组的部分4允许轧辊组相对于其侧支撑轧辊自由枢转,此时,后者通过所述侧支撑轧辊锁舌被联接在夹持板上。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轧辊组的特征在于,其结构性设置能允许轧辊组脱离其侧支撑轧辊枢转,此时后者由拔取装置装载。这种结构性设置例如是用于使侧支撑轧辊联接在所述轧辊组上的轧辊组各部分4的狭缝,在轧辊组支撑臂枢转时,所述狭缝允许锁闭在所述侧支撑轧辊上的侧支撑轧辊各锁舌在所述狭缝外部自由通过。侧支撑轧辊5一旦由拔取装置装载,可通过所述轧辊组的支撑臂的简单枢转,与其轧辊组脱离,杆2621例如进入在轧辊组部分4上开辟的狭缝中,所述狭缝例如图7C所示。特别地,之前描述的弹簧推杆以及轴向锁闭装置511可以类似方式运行。
因此,各锁舌可由这种致动装置致动,且分别操控轧辊组锁舌或侧支撑轧辊锁舌的整套致动装置,对其而言,可以由中央操控装置以集中的方式被操控。在一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后者还能操控或控制夹紧机构、操控系统、拔取装置以及所述其它拔取装置的移动机构,以及装载托架座、活动的往返装置、装卸底座,所述拔取装置以及最后,所述一个或多个其它拔取装置,从而允许自动化更换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轧辊和/或至少一个轧辊组。
总之,根据本发明的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拆卸设备和更换方法,比起现有设备和方法具有多个优点,且在于:
–在更换轧机机架的轧辊/轧辊组时,其允许限制轧机的中止时间;
–其允许选择性更换轧辊/轧辊组;
–其允许更换轧机机架的轧辊/轧辊组,其中,侧支承机构围绕与中间轧辊的弓形块联接的枢轴枢转;
–其允许以更简单且更快速的方法组装中间轧辊,尤其能使中间轧辊免受保证其轴颈的轴向移动所受的轴承使用限制,鉴于侧支承机构具有与弓形块联接的枢轴点,所述枢轴点允许轧辊组的支撑臂枢转。

Claims (16)

1.一种适于更换用于轧制金属带材的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拆卸设备,所述拆卸设备能更换所述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轧辊和/或至少一个轧辊组,且包括:
–装卸底座1,其包括能保证其沿能相对于所述轧机机架限定的至少一个第一方向移动及定位的定位和移动装置;
–活动的往返装置2,其能在所述底座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装置2包括能从轧机机架中拆卸所述轧辊组和/或所述轧辊或在所述轧机机架上安装所述轧辊组和/或所述轧辊的拔取装置26,所述拔取装置26包括:
–上横杆265,其通过活动支撑件267与下横杆266联接,所述下横杆266被设置在所述上横杆265的下方,每个所述横杆在其各端处包括夹持板261,所述夹持板261包括至少一个锁舌262,同一横杆的所述夹持板261被用于通过致动所述锁舌262而夹持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
–所述拔取装置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能通过对与所述上横杆265和下横杆266联接的所述支撑件267作用而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拔取装置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取装置26包括用于夹持板261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能至少竖直移动至少一个所述夹持板26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夹持板261包括二个侧支撑轧辊锁舌262以及二个轧辊组锁舌262,所述二个侧支撑轧辊锁舌262以及二个轧辊组锁舌262分别用于锁闭/解锁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以及用于锁闭/解锁至少一个轧辊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侧支撑轧辊锁舌262能致动所述侧支撑轧辊的锁闭系统,所述锁闭系统能使所述侧支撑轧辊和所述轧辊组连接或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任一项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轧辊组锁舌262能致动所述轧辊组的夹紧系统,所述夹紧系统能使所述轧辊组与其支撑臂联接或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横杆的至少一个夹持板261适于与夹持轧辊组的活动支座协作,所述支座能被定位在所述夹持板与配备在同一横杆上的另一夹持板之间,所述支座包括允许通过所述夹持板支撑所述支座的至少一个支撑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265和下横杆266各自包括能在所述轧机机架中的可延长滑轨269上引导所述横杆的导向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取装置能安设在所述往返装置2的隔室23内,所述隔室适于通过所述拔取装置更换所述轧机机架的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所述隔室23能被至少一个活动装载托架座27到达,所述装载托架座包括上托架271和下托架272,所述上托架和所述下托架各自作为至少一个轧辊组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的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装置2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被侧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其它隔室21、22,所述至少一个其它隔室靠近由所述装载托架座27到达的所述隔室23,且包括能更换工作轧辊和/或中间轧辊的其它拔取装置25A、25B,所述其它拔取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延长主体,其能在所述其它隔室21、22中在长度方向上基本水平地沿所述第一方向被设置;
–工作轧辊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延长主体的一端且被固定在该端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能各自抓住工作轧辊的辊颈的二个固定卡爪,
–各自能由千斤顶致动的二个锁舌,所述锁舌在所述延长主体内且能够从所述延长主体中脱离,所述锁舌能各自被锁闭在中间轧辊的轴承座或被锁闭在附接于所述轴承座的机构上。
所述延长主体的移动机构能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延长主体。
10.一种轧机机架的所述侧支撑轧辊的锁闭系统,所述锁闭系统适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支撑轧辊的旋转轴的端部内的轴向锁闭装置,且能够被弹性机构保持在锁闭位置以及能通过所述侧支撑轧辊锁舌262的作用而保持在解锁位置上。
11.一种轧机机架的轧辊组的夹紧系统,所述夹紧系统适合根据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系统包括与轧辊组的支撑臂联接的千斤顶,在被轧辊组锁舌262致动时,所述千斤顶能使所述轧辊组与其支撑臂联接/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包括具有T形端的活动杆,所述T形端能被锁闭在所述轧辊组的横梁的锁闭空间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配备有具有楔形端的杆,所述楔形端被锁闭在与轧辊组的横梁联接的锁闭零件的狭缝中。
14.一种适合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拆卸设备的轧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机架包括:
-能夹持待轧带材的二个工作轧辊,所述二个工作轧辊分别是位于所述待轧带材的行进平面上方的上工作轧辊,以及位于所述待轧带材的所述行进平面下方的下工作轧辊;
-二个中间轧辊,其分别是能与上工作轧辊接触的上中间轧辊以及能与下工作轧辊接触的下中间轧辊;
-二个支承轧辊,其分别是能与上中间轧辊接触的上支承轧辊以及能与下中间轧辊接触的下支承轧辊,所述上和下支承轧辊能通过所述中间轧辊向工作轧辊传递夹持力;
-至少一个侧支承机构,其包括能由支撑臂支撑的轧辊组,所述侧支承机构能借助所述轧辊组中包括的侧支撑轧辊而侧向支撑所述工作轧辊之一;
其特征在于,
-每个中间轧辊的轴承座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能允许所述轴承座在所述侧支承机构的滑动或滚动表面上移动;
-每个侧支撑轧辊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支撑轧辊的锁闭系统;
-每个侧支承机构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夹紧系统。
15.一种侧向支撑的六辊型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方法,所述轧机机架包括由一对中间轧辊围着的一对工作轧辊,所述中间轧辊本身被一对支撑轧辊围着,每个所述工作轧辊由侧支承机构侧向支撑,所述侧支承机构包括由支承导轮支撑的侧支撑轧辊,所述侧支撑轧辊及其导轮被安装在横梁上,从而构成由支撑臂承载的轧辊组,所述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当拆卸时:
–使至少一个轧辊组的支撑臂进行第一次枢转,从而为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和/或至少一个轧辊组的拔取装置26释放出通道;
–拆卸所述轧机机架的所述工作轧辊和所述中间轧辊;
–将用于轧辊组和/或轧辊的所述拔取装置26定位在所述通道的延长线上;
–使所述拔取装置26沿第一方向在所述轧辊组和/或轧辊的停放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持位置使得能够通过其支撑臂的枢转将所述轧辊组插入二个夹持板261之间,所述二个夹持板分别被设置在所述拔取装置26的横杆265、266的一端以及同一横杆265、266的另一端;
–使所述轧辊组的支撑臂进行第二次枢转,所述第二次枢转能将所述轧辊组定位在所述夹持板261之间;
–使所述夹持板261进行附加的竖直移动,该附加的竖直移动用于使所述夹持板261相对于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定位,从而允许每个夹持板261与至少所述轧辊组和/或至少所述侧支撑轧辊联接;
–通过致动每个所述夹持板261的至少一个锁舌262,使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与所述夹持板261联接;
–对于联接至所述夹持板261上的每个轧辊组,通过对轧辊组夹紧系统的解锁而使得所述轧辊组脱离其支撑臂,且对于与所述夹持板261联接的每个侧支撑轧辊,通过对所述侧支撑轧辊锁闭系统的解锁而使所述侧支撑轧辊脱离其轧辊组;
–在与所述拔取装置分开的位置上,使所述轧辊组的支撑臂枢转,从而使其释放自由通道;
–将所述拔取装置26移出轧机机架而至所述停放位置;
–通过所述夹持板261在所述托架271、272的方向上的竖直移动,且通过对至少一个锁舌262的解锁而释放每个侧支撑轧辊和每个轧辊组,从而将每个轧辊组和/或每个侧支撑轧辊放置在装载托架271、272上,
在安装时:
–由所述拔取装置26装载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是通过这样实现的:一方面通过至少一个夹持板261在装载托架271、272方向上的竖直移动,所述装载托架用于支撑用于被所述拔取装置26装载的每个轧辊组与每个侧支撑轧辊,且另一方面,对于待被装载的每个轧辊组与每个侧支撑轧辊,通过所述夹持板261的至少一个锁舌262,将其与所述夹持板261锁闭,从而允许其与所述夹持板联接;
–在所述拔取装置26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水平移动之后,将与至少一个轧辊组和/或至少一个侧支撑轧辊联接的夹持板261从装载的中间位置竖直移动至所述夹持位置上,所述装载的中间位置位于所述停放位置和所述夹持位置之间;
–使得用于支撑同一轧辊组的每个支撑臂从与拔取装置26分开的位置枢转到位于所述夹持板261之间的位置,且允许由支撑相同的所述轧辊组的所述支撑臂装载轧辊组或侧支撑轧辊;
–使每个轧辊组通过夹紧系统的锁闭与其支撑臂联接,或每个侧支撑轧辊通过所述锁闭系统的锁闭与所述轧辊组联接;
–使每个轧辊组和每个侧支撑轧辊通过缩回所述夹持板261的至少一个锁舌262与所述夹持板脱离;
-使所述支撑臂在与所述拔取装置26分开的位置上枢转,从而释放出用于将所述拔取装置26移出所述轧机机架的通道;
-将所述拔取装置26移出轧机机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使第一装载托架座27和第二装载托架座移动,所述第一装载托架座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装载轧辊组或侧支撑轧辊的托架271,所述第二装载托架座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装载新的轧辊组或新的侧支撑轧辊的托架,所述使第一装载托架座27移动是使所述第一装载托架座27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在所述停放位置和所述装载位置之间的移动,所述使所述第二装载托架座移动是使所述第二装载托架座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在所述装载中间位置和进给位置之间的移动。
CN201180057587.4A 2010-12-02 2011-01-12 更换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设备和方法;锁闭和夹紧系统;包括这种系统的轧机机架 Active CN103237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290636.9 2010-12-02
EP10290636 2010-12-02
PCT/EP2011/050355 WO2012072274A1 (fr) 2010-12-02 2011-01-12 Installation pour et methode de changement des cylindres et/ou grappes d'une cage de laminage; systeme de verrouillage et de clamage; cage de laminage comprenant de tels system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7608A true CN103237608A (zh) 2013-08-07
CN103237608B CN103237608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584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7587.4A Active CN103237608B (zh) 2010-12-02 2011-01-12 更换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设备和方法;锁闭和夹紧系统;包括这种系统的轧机机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511400B2 (zh)
EP (1) EP2646179B1 (zh)
KR (1) KR101755071B1 (zh)
CN (1) CN103237608B (zh)
BR (1) BR112013015742B1 (zh)
ES (1) ES2729482T3 (zh)
TR (1) TR201906213T4 (zh)
WO (1) WO201207227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5011A (zh) * 2017-10-16 2018-03-02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换辊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31335A (zh) * 2017-11-28 2018-04-2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辊装置及基于其的快速更换工作辊方法
CN108580557A (zh) * 2018-01-26 2018-09-28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轧辊轴承的拆卸装置
CN108778541A (zh) * 2016-03-17 2018-11-09 法孚斯德姆斯公司 用于金属带材的轧机
CN111842484A (zh) * 2020-07-23 2020-10-30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两轧辊交替工作的连铸板坯热芯轧制方法
CN114515760A (zh) * 2022-04-21 2022-05-20 常州德哈斯制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磨损的支撑辊换辊装置
CN117428009A (zh) * 2023-12-20 2024-01-23 涿州市飞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共用结构布置的双铝铸轧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1494A (zh) * 2013-06-11 2013-10-0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退线纠偏上辊拆装方法
WO2015050823A2 (en) * 2013-10-02 2015-04-09 Fives Bronx, Inc. Roll change apparatus
RU2707434C2 (ru) 2014-08-18 2019-11-26 Флексибл Стил Лейсинг Компани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конвейерных лент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D808253S1 (en) 2014-08-18 2018-01-23 Flexible Steel Lacing Company Fastener for a conveyor belt
CN106466826A (zh) * 2015-08-18 2017-03-01 天津市宇润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带钢加工设备用辅助工装
EP3380244A4 (en) * 2015-11-24 2019-05-08 FLSmidth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A ROLL PRESS DRIVE
GB2545224B (en) * 2015-12-09 2018-08-01 Terex Gb Ltd Material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rotor control system
KR101688783B1 (ko) * 2016-10-07 2016-12-21 케이디엠테크 주식회사 4면입체클램프 및 측방평면롤러를 구비한 밴딩장치
CN107063658B (zh) * 2017-03-13 2023-12-29 天津城建大学 结构试验室中墙体、节点或梁试验用的侧向支撑装置
CN115042112B (zh) * 2022-05-25 2023-12-29 天津保富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较重铜排结构的装配专用工装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0125A (en) * 1962-08-15 1965-04-27 United Eng Foundry Co Roll changing apparatus
US3203346A (en) * 1961-05-02 1965-08-31 Harris Intertype Corp Three cylinder convertible printing press
JPS59183912A (ja) * 1983-04-04 1984-10-19 Nippon Steel Corp 6段圧延機のロール組替装置
US5107695A (en) * 1989-10-17 1992-04-28 Jacky Vandenbroucke Roll former and/or cutter with quick automated tool
EP0908246A1 (fr) * 1997-10-10 1999-04-14 Kvaerner Metals Clecim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es cylindres de travail et/ou des cylindres intermédiaires d'une cage de laminoir, et ratelier de stockage pour un tel dispositif
CN1310061A (zh) * 2000-02-23 2001-08-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带轧机和带轧方法
US7104101B1 (en) * 1999-09-17 2006-09-12 Sundwig Gmbh Roll stand
KR100685041B1 (ko) * 2005-11-18 2007-02-2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선재압연롤 고정용 슬리브 탈착장치
CN201008878Y (zh) * 2007-02-14 2008-01-23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辊轧机
CN201529662U (zh) * 2009-11-12 2010-07-21 无锡五冶金属压延有限公司 带材十八辊冷轧机侧压辊系支持结构
CN201534169U (zh) * 2009-11-12 2010-07-28 无锡五冶金属压延有限公司 冷轧机侧压辊系斜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970188A (en) * 1971-08-24 1975-07-01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Three roll type shape steel rolling mill
US4222258A (en) * 1978-11-17 1980-09-16 Co-Steel International Limited Mill stand
JPS61206509A (ja) * 1985-03-12 1986-09-1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圧延機のロ−ル組替装置
JPH0683851B2 (ja) * 1986-04-03 1994-10-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圧延機のロ−ル組替装置
DE19747013A1 (de) 1997-10-24 1999-04-29 Schloemann Siemag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schnellen Walzenwechsel an einem Sechswalzen-Walzgerüst
KR200181433Y1 (ko) 1999-11-19 2000-05-15 포항종합제철주식회사 수평식 가열로 롤 교환 장치
KR200215199Y1 (ko) 2000-09-09 2001-03-02 포항종합제철주식회사 스킨패스 밀 설비의 롤 교환장치
FR2846579B1 (fr) * 2002-11-05 2006-05-05 Vai Clecim Procede pour elargir la gamme de production d'une installation de laminage de produits metalliques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03346A (en) * 1961-05-02 1965-08-31 Harris Intertype Corp Three cylinder convertible printing press
US3180125A (en) * 1962-08-15 1965-04-27 United Eng Foundry Co Roll changing apparatus
JPS59183912A (ja) * 1983-04-04 1984-10-19 Nippon Steel Corp 6段圧延機のロール組替装置
US5107695A (en) * 1989-10-17 1992-04-28 Jacky Vandenbroucke Roll former and/or cutter with quick automated tool
EP0908246A1 (fr) * 1997-10-10 1999-04-14 Kvaerner Metals Clecim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es cylindres de travail et/ou des cylindres intermédiaires d'une cage de laminoir, et ratelier de stockage pour un tel dispositif
US7104101B1 (en) * 1999-09-17 2006-09-12 Sundwig Gmbh Roll stand
CN1310061A (zh) * 2000-02-23 2001-08-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带轧机和带轧方法
KR100685041B1 (ko) * 2005-11-18 2007-02-2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선재압연롤 고정용 슬리브 탈착장치
CN201008878Y (zh) * 2007-02-14 2008-01-23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辊轧机
CN201529662U (zh) * 2009-11-12 2010-07-21 无锡五冶金属压延有限公司 带材十八辊冷轧机侧压辊系支持结构
CN201534169U (zh) * 2009-11-12 2010-07-28 无锡五冶金属压延有限公司 冷轧机侧压辊系斜拉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8541A (zh) * 2016-03-17 2018-11-09 法孚斯德姆斯公司 用于金属带材的轧机
CN107745011A (zh) * 2017-10-16 2018-03-02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换辊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31335A (zh) * 2017-11-28 2018-04-2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辊装置及基于其的快速更换工作辊方法
WO2019105112A1 (zh) * 2017-11-28 2019-06-06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换辊装置及基于其的快速更换工作辊方法
US11364525B2 (en) 2017-11-28 2022-06-21 Wisdri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imited Roll changing device and work roll changing method based on roll changing device
CN108580557A (zh) * 2018-01-26 2018-09-28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轧辊轴承的拆卸装置
CN108580557B (zh) * 2018-01-26 2023-09-29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轧辊轴承的拆卸装置
CN111842484A (zh) * 2020-07-23 2020-10-30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两轧辊交替工作的连铸板坯热芯轧制方法
CN114515760A (zh) * 2022-04-21 2022-05-20 常州德哈斯制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磨损的支撑辊换辊装置
CN114515760B (zh) * 2022-04-21 2022-07-12 常州德哈斯制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磨损的支撑辊换辊装置
CN117428009A (zh) * 2023-12-20 2024-01-23 涿州市飞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共用结构布置的双铝铸轧机
CN117428009B (zh) * 2023-12-20 2024-03-08 涿州市飞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共用结构布置的双铝铸轧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3015742A2 (pt) 2018-05-15
US20130327112A1 (en) 2013-12-12
WO2012072274A1 (fr) 2012-06-07
EP2646179A1 (fr) 2013-10-09
EP2646179B1 (fr) 2019-03-06
KR20130118334A (ko) 2013-10-29
ES2729482T3 (es) 2019-11-04
BR112013015742B1 (pt) 2020-12-29
TR201906213T4 (tr) 2019-05-21
CN103237608B (zh) 2015-11-25
KR101755071B1 (ko) 2017-07-06
US9511400B2 (en) 2016-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7608A (zh) 更换轧机机架的轧辊和/或轧辊组的设备和方法;锁闭和夹紧系统;包括这种系统的轧机机架
JP4996617B2 (ja) 圧延機工場においてロールを管理する方法と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設備
KR101139609B1 (ko) 다중롤 스트레이트너의 스트레이트닝 조립체를 해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6276182B1 (en) Rolling stand, having three or more swinging and adjustable arms
EP1951453B1 (de) Vorrichtung zum wechseln/transportieren von walzen
US9636726B2 (en) Apparatus for changing rolls of a straightening machine
KR101591563B1 (ko) 롤 스탠드
DE102004037253B4 (de) Sleevewechselsystem
JPH0375678B2 (zh)
CN109153054B (zh) 更换轧机上轧辊的方法
EP2753437B1 (de) Kombinierte walzenverriegelung/ antriebsspindelhalterung für walzanlagen
US5816154A (en) Print cylinder support for axial removal of a cylindrical sleeve
US11207723B2 (en) Straightening apparatus for metal products and method to replace at least one straightening roll of said apparatus
CN108778541B (zh) 用于金属带材的轧机
US4038855A (en) Stretch reducing mill
US4781052A (en) Actuator device for axially moving rolling mill rolls
US5782126A (en) Device to replace the rolls in a four-high rolling stand for sheet and/or wide plate
US20140137620A1 (en) Drive roller changing system for drivers of a rolling mill system
US20040144150A1 (en) Device for disassembling rolling mill cylinders
US7032424B2 (en) Cluster mill, in particular, a six-high cluster mill, comprising an axial displacement and holding device for displaceably mounted intermediates rolls and or working rolls
JPH0760319A (ja) 圧延機におけるチョックの脱着装置
DE102019001672A1 (de) Schienenladezug zum Transport von Langschienen
RU231343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борки и разборки прокатных валков
CZ3775U1 (cs) Dcmontážní stend válcovací stol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rench Savini Maher

Patentee after: PRIMETALS TECHNOLOGIES FRANCE S.A.S.

Address before: Saint Etienne, France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S.A.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French Savini Maher

Patentee after: Clecim

Address before: French Savini Maher

Patentee before: PRIMETALS TECHNOLOGIES FRANCE S.A.S.

Address after: French Savini Maher

Patentee after: CLECIM

Address before: French Savini Maher

Patentee before: Clecim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