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3306A - 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3306A
CN103223306A CN2013101424783A CN201310142478A CN103223306A CN 103223306 A CN103223306 A CN 103223306A CN 2013101424783 A CN2013101424783 A CN 2013101424783A CN 201310142478 A CN201310142478 A CN 201310142478A CN 103223306 A CN103223306 A CN 103223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ion exchange
polystyrene
kynoar
solution
alloy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24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引林
梅乐和
罗云杰
陈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ZJU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ZJU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ZJU
Priority to CN2013101424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3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3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3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先将氯甲基苯乙烯、交联剂和引发剂组成的聚合单体溶液,滴加到聚偏氟乙烯溶液之中,随后加热共聚,再经过挤出、固化、造粒、干燥、粉碎等步骤,得到聚氯甲基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合金粉末;将合金粉末与胺化溶液反应,洗涤、转型、干燥之后得到阴离子交换粉末;最后用热压成型方法,加入辅料,经过密炼、开炼、拉片、热压,制得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用本发明制造的阴离子交换合金膜,具有高分子互穿网络结构,膜面电阻大幅低于传统异相阴离子交换膜,膜综合性能接近于均相阴离子交换膜。并且避免了致癌性试剂氯甲醚的使用,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膜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膜由于具有独特的离子交换(传导)特性,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能量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适合于现代工业对脱盐(或浓缩)分离、新能源、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离子交换膜大致可以分为异相膜和均相膜。其中,异相离子交换膜一般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也较低。但是,起骨架支撑作用的疏水性粘结聚合物(如低密度聚乙烯)与起离子传导(交换)作用的亲水性离子交换树脂粉之间的极性相差较大,使得异相离子交换膜在电驱动膜分离应用时容易出现结构分离现象,存在明显的“脱粉”和“空穴”的缺陷。另一方面,均相离子交换膜的制造,通常是预先由单体聚合成基膜,或者由多孔基膜(如聚丙烯多孔膜)浸吸单体后聚合成膜,再实施功能基化反应,来引入离子交换基团。如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膜,通常需要将聚苯乙烯基膜先实施氯甲基化,再实施胺化反应而得。而要对整膜实施功能基化反应,特别是氯甲基化反应,反应过程难以予以精确操控,对过程控制和装备的要求都很高,且难以保证每个批次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为此,雷引林等人结合借鉴我国现有的离子交换树脂产业和异相离子交换膜产业的技术路线和装备条件,提出了一种聚苯乙烯系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417296.3)。然而,该发明所采用的聚偏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聚异丁烯复合颗粒,对单体(由苯乙烯和交联剂组成)的浸吸能力很弱,因此难以在氯甲基化、胺化之后获得高离子交换容量的阴离子交换合金膜。同时,工业氯甲醚(一般含量约为40%),和其中含有的二氯甲醚,都易挥发、刺激性大、有强腐蚀性,是两种已知的强致癌物质。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采用氯甲基苯乙烯代替苯乙烯,作为高分子合金的聚合单体,来制造高离子交换容量的季铵型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且不再需要氯甲基化过程,因此杜绝了氯甲醚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传统聚苯乙烯系异相阴离子交换膜的综合性能,提供一种具有高分子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造的阴离子交换膜的结构和性能,均优于阴离子交换异相膜,而接近于阴离子交换均相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氯甲基苯乙烯、交联剂和引发剂按照质量配比100:2~10:3~10组成的聚合单体溶液,滴加到聚偏氟乙烯溶液之中,聚合单体溶液与聚偏氟乙烯溶液的质量配比为5~40:100,充分混合,得到均匀的高分子复合溶液;
2、将复合溶液加热至60~120℃,聚合8~30小时,得到果冻状的高分子胶状物;将胶状物挤出、水沉淀固化、拉丝、造粒,得到聚氯甲基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合金颗粒;将合金颗粒烘干、粉碎,得到合金粉末;
3、将合金粉末与胺化溶液在30~60℃下反应3~15小时,胺化溶液的使用量为合金粉末质量的200%~1000%;洗涤、稀盐酸浸泡转型、再洗涤,烘干之后即制得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粉末;
4、将阴离子交换粉末送入密炼机,添加颜料、增柔剂、抗氧化剂和脱模剂等辅料,在160~210℃下密炼15~60分钟,出料;然后送入开炼机,在150~200℃下开炼10~30分钟,拉片;再送入热压机中,于160~210℃,压力为25~60兆帕下热压15~60分钟。冷却成型,制得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制得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起基膜作用的偏氟乙烯组分与起离子交换作用的季铵化聚苯乙烯组分之间相互缠绕,具有互相贯穿的高分子合金结构,消除了传统异相阴离子交换膜中树脂粉与高分子粘结剂之间不相容的结构缺陷,膜电阻大为降低,膜的电化学综合性能明显优于阴离子交换异相膜,而接近于阴离子交换均相膜。并且,制得的阴离子交换合金膜即使不覆盖增强网布,它的机械强度也足够高,可以满足电驱动膜过程的实际应用要求。而且,避免了致癌性试剂氯甲醚的使用,容易实现工业化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由氯甲基苯乙烯、交联剂和引发剂按照质量配比100:2~10:3~10组成的聚合单体溶液滴加到聚偏氟乙烯溶液之中,聚合单体溶液与聚偏氟乙烯溶液的质量配比为5~40:100,充分混合,得到均匀的高分子复合溶液。
所采用的聚合单体溶液,由氯甲基苯乙烯、交联剂和引发剂均匀混合而成。所采用的氯甲基苯乙烯,为间氯甲基苯乙烯或对氯甲基苯乙烯,以及两者以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所采用的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使用量为氯甲基苯乙烯质量的2%~10%;比例太小会导致膜的含水量和溶胀度过大,比例太大则难以实施后续的热塑加工成膜。所采用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的加量为氯甲基苯乙烯质量的3%~10%。所采用的溶解聚偏氟乙烯的有机溶剂,包括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加入量为聚偏氟乙烯质量的2~10倍,溶解温度为50~120℃。视溶解温度,一般需要30~150分钟才能完全溶解。为了防止聚合单体溶液在聚偏氟乙烯溶液之中沉淀析出,需要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将聚合单体溶液缓慢加到聚偏氟乙烯溶液之中。聚合单体溶液与聚偏氟乙烯溶液的质量配比为5~40:100。比例太高,会导致合金粉末的热塑性消失,无法进行后续的热压操作得到合金膜产品;比例太低,则会导致最终制得的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交换容量不够,膜面电阻偏大。
2、将复合溶液加热至60~120℃,聚合8~30小时,得到果冻状的高分子胶状物;将胶状物挤出、水沉淀固化、拉丝、造粒,得到聚氯甲基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合金颗粒;将合金颗粒烘干、粉碎,得到合金粉末。
加热聚合时的温度一般维持在60~120℃,并控制温度聚合8~30小时,以使聚合单体交联共聚完全。优选程序升温法,如65℃聚合2小时,75℃聚合2小时,85℃聚合8小时。聚合之后得到果冻状的聚氯甲基苯乙烯/聚偏氟乙烯胶状物。对胶状物实施挤出、水沉淀固化、拉丝、造粒等操作,可以在一体化挤出造粒机上连续进行。沉淀池的水温度,控制在40~90℃,造粒得到的聚氯甲基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合金颗粒的尺寸大小,控制在3毫米以下,以利于彻底烘干。将烘干的合金颗粒,机械粉碎至0.2~1.0毫米,以利于随后胺化反应的进行。
3、将合金粉末与胺化溶液在30~60℃下反应3~15小时,胺化溶液的使用量为合金粉末质量的200%~1000%;洗涤、稀盐酸浸泡转型、再洗涤,烘干之后即制得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粉末。
所采用的胺化溶液,为三甲胺水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40%。胺化时,可以用液碱将pH调节至12以上,更有利于胺化反应的进行。胺化反应完成之后用清水洗涤至pH小于8.0,再用稀盐酸溶液(质量浓度3%~6%),浸泡1~5小时,将膜由氢氧型转成氯型,随后再用清水洗涤至pH大于6.0。
4、将阴离子交换粉末送入密炼机,添加颜料、增柔剂、抗氧化剂和脱模剂等辅料,在160~210℃下密炼15~60分钟,出料;然后送入开炼机,在150~200℃下开炼10~30分钟,拉片;再送入热压机中,于160~210℃,压力为25~60兆帕下热压15~60分钟。冷却成型,即制得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
颜料可以采用酞菁蓝,添加量为阴离子交换粉末质量的0.1~1%;增柔剂可以采用聚异丁烯(牌号B200),添加量为阴离子交换粉末质量的0~10%;抗氧化剂可以采用季戊四醇酯,添加量为阴离子交换粉末质量的0.01~0.1%;脱模剂可以采用硬脂酸钙、有机硅或高熔点石蜡,添加量为阴离子交换粉末质量的0.1~1%。密炼温度为160~210℃,密炼时间为15~60分钟;开炼温度为150~200℃,开炼时间为10~30分钟。通过调整开炼机两辊之间的距离,控制热压之前膜的厚度为0.3~0.6毫米。热压温度为160~210℃,压力为25~60兆帕,热压时间为15~60分钟。热压之后,通过热压机的水冷系统快速冷却,合金膜变薄、变致密。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第1步:于5升玻璃夹层反应釜中,加入500克聚偏氟乙烯粉末(牌号FR904,上海三爱富公司),冲入2升二甲基乙酰胺,加热至80℃,搅拌2小时,形成溶解完全的聚偏氟乙烯溶液。于5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412克氯甲基苯乙烯(含对氯甲基苯乙烯75.2%,间氯甲基苯乙烯21.9%)、34克二乙烯基苯(含量为63.2%)和24克过氧化苯甲酰,室温下搅拌1小时,得聚合单体溶液。将聚合单体溶液,通过恒压漏斗缓慢滴加到快速搅拌的聚偏氟乙烯溶液中,控制在30分钟之内加完,之后再继续搅拌30分钟,得到均匀的高分子复合溶液。
第2步:将此含有聚合单体和偏氟乙烯的高分子复合溶液,通过程序升温加热,75℃聚合2小时,85℃聚合2小时,95℃聚合20小时。打开反应釜盖,将聚合得到的聚氯甲基苯乙烯/聚偏氟乙烯胶状物分批取出,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的加料斗中,挤出,经过70~80℃热水沉淀池,拉丝,用切粒机切成3毫米以下长度,得到聚氯甲基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合金颗粒。将合金颗粒置于鼓风干燥箱内,105℃烘干,然后用机械粉碎机粉碎至0.5毫米以下,得到聚氯甲基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合金粉末。
第3步:将上述粉末(约910克)再投入回5升玻璃反应釜中,加入3升浓度为10%三甲胺水溶液,滴加液碱调节pH为12~13,38~42℃下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插入抽滤棒,抽干反应残液;用自来水洗涤数遍,至pH小于8.0;再加入3升稀盐酸溶液(质量浓度6%)搅拌2小时,将膜由氢氧型转成氯型,随后抽干,用自来水洗涤至pH大于6.0。放料,抽干,将固体粉末置于流化床热风干燥箱内,105℃烘干,得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强碱性(即季铵型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粉末。
第4步:取上述阴离子交换粉末500克,与0.4克季戊四醇酯、2.0克酞菁蓝、2.5克有机硅脱模剂、35克聚异丁烯(牌号B200,巴斯夫公司),在高速混料机中预混5分钟。送入密炼机中,180℃左右密炼30分钟,出料。将密炼产物送入开炼机中,170℃左右开炼20分钟,出料后经两辊压延机拉出膜片,通过调整两辊之间的距离,控制热压之前膜的厚度为0.45~0.6毫米。将膜片送入油压机,于175℃左右、表压40兆帕下热压30分钟,膜变薄、变致密。快速冷却后取出,即制得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
按照国家标准(HY/T 034.2-1994)所述测定方法,测出所制得的阴离子交换合金膜性能参数如下:膜平均厚度为0.37毫米,含水率为41.2%,交换容量为1.87 mmol/g干膜,膜面电阻为5.6 Ω﹒cm2,离子选择透过率为97.6%,膜爆破强度为0.58 MPa。
实施例2
用500克氯甲基苯乙烯(含对氯甲基苯乙烯75.2%,间氯甲基苯乙烯21.9%)、45克二乙烯基苯(含量为63.2%)和26克过氧化苯甲酰,分别代替实施例1中第1步的412克氯甲基苯乙烯、34克二乙烯基苯和24克过氧化苯甲酰;其余配比和制造条件不变。
按照国家标准(HY/T 034.2-1994)所述测定方法,测出所制得的阴离子交换合金膜性能参数如下:膜平均厚度为0.37毫米,含水率为45.2%,交换容量为2.25 mmol/g干膜,膜面电阻为3.7 Ω﹒cm2,离子选择透过率为97.6%,膜爆破强度为0.58 MPa。
上述实施例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由氯甲基苯乙烯、交联剂和引发剂按照质量配比100:2~10:3~10组成的聚合单体溶液,滴加到聚偏氟乙烯溶液之中,聚合单体溶液与聚偏氟乙烯溶液的质量配比为5~40:100,充分混合,得到均匀的高分子复合溶液;
(2)将复合溶液加热至60~120℃,聚合约8~30小时,得到高分子胶状物;将胶状物挤出、水沉淀固化、拉丝、造粒,得到聚氯甲基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合金颗粒;将合金颗粒烘干、粉碎,得到合金粉末;
(3)将合金粉末与胺化溶液在30~60℃下反应约3~15小时,胺化溶液的使用量为合金粉末质量的200%~1000%;洗涤、稀盐酸浸泡转型、再洗涤,烘干之后即制得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粉末;
(4)将阴离子交换粉末送入密炼机,添加颜料、增柔剂、抗氧化剂和脱模剂等辅料,在160~210℃下密炼约15~60分钟,出料;然后送入开炼机,在150~200℃下开炼10~30分钟,拉片;再送入热压机中,于160~210℃,压力为25~60兆帕下热压15~60分钟;冷却成型,即制得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氯甲基苯乙烯为间氯甲基苯乙烯或对氯甲基苯乙烯,或者两者以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甲基吡咯烷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胺化溶液为三甲胺水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增柔剂为聚异丁烯,添加量为与阴离子交换合金粉质量的0~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膜厚度为0.2~0.5毫米。
CN2013101424783A 2013-04-24 2013-04-24 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223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24783A CN103223306A (zh) 2013-04-24 2013-04-24 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24783A CN103223306A (zh) 2013-04-24 2013-04-24 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3306A true CN103223306A (zh) 2013-07-31

Family

ID=4883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24783A Pending CN103223306A (zh) 2013-04-24 2013-04-24 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330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2705A (zh) * 2014-11-21 2015-05-06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pvdf阴离子交换膜的溶液接枝制备法
CN106589432A (zh) * 2015-10-20 2017-04-26 辽宁易辰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式双极膜的制造方法
CN109954410A (zh) * 2017-12-26 2019-07-02 绿邦膜分离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半均阴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N112452160A (zh) * 2020-11-24 2021-03-09 南通市赛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相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9530A (ja) * 1983-03-29 1984-10-12 Nok Corp 陰イオン交換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1306331A (zh) * 2008-02-01 2008-11-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均相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2979A (zh) * 2011-12-14 2012-06-27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聚苯乙烯系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造方法
CN102814125A (zh) * 2012-07-25 2012-12-1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9530A (ja) * 1983-03-29 1984-10-12 Nok Corp 陰イオン交換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1306331A (zh) * 2008-02-01 2008-11-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均相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2979A (zh) * 2011-12-14 2012-06-27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聚苯乙烯系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造方法
CN102814125A (zh) * 2012-07-25 2012-12-1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2705A (zh) * 2014-11-21 2015-05-06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pvdf阴离子交换膜的溶液接枝制备法
CN106589432A (zh) * 2015-10-20 2017-04-26 辽宁易辰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式双极膜的制造方法
CN106589432B (zh) * 2015-10-20 2020-11-27 衢州蓝然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卷式双极膜的制造方法
CN109954410A (zh) * 2017-12-26 2019-07-02 绿邦膜分离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半均阴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N109954410B (zh) * 2017-12-26 2021-11-05 绿邦膜分离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半均阴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N112452160A (zh) * 2020-11-24 2021-03-09 南通市赛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相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4125B (zh) 一种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N102512979B (zh) 一种聚苯乙烯系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造方法
CN102453175B (zh) 一种高吸油率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223306A (zh) 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CN102070908A (zh) 一种含有秸秆乙醇发酵残渣的防水卷材用改性沥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2633B (zh) 高缩醛度、高流动性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807726B (zh) 一种改性的耐寒abs板材的加工方法
CN103342842A (zh) 一种微孔膜用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1421A (zh) 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使用了该复合材料的粒料和成型体、以及分散有纤维素纤维的聚烯烃树脂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3223305A (zh) 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季铵型阴离子交换合金膜制备方法
CN106466561B (zh) 一种高致密性阳离子交换膜的连续制造方法
CN113583186A (zh) 一种连续本体abs树脂的生产方法
CN102952334A (zh) 一种耐老化pp餐盒及其制作工艺
CN109316979B (zh) 一种高致密性聚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膜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03182255A (zh) 一种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造方法
CN103059180A (zh) 一种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海泡石粒子的方法
CN102512974B (zh) 一种高选择透过率异相离子交换膜的制造方法
JPS5827709A (ja) 粉末状の乳化重合ブタジエンゴムの製造方法
CN101649031B (zh) 一种三元乙丙橡胶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23307B (zh) 聚偏氟乙烯/聚脂肪酸酯基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CN106512761B (zh) 一种半均相阴离子交换膜的制造方法
CN109289547A (zh) 一种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离子交换膜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03223303A (zh) 聚偏氟乙烯/聚烯类季铵盐阴离子交换合金膜的制备方法
CN101402765A (zh) 原位反应增容制备聚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方法
CN106466559B (zh) 一种高致密性阴离子交换膜的连续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