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1218A - 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1218A
CN103221218A CN2011800555921A CN201180055592A CN103221218A CN 103221218 A CN103221218 A CN 103221218A CN 2011800555921 A CN2011800555921 A CN 2011800555921A CN 201180055592 A CN201180055592 A CN 201180055592A CN 103221218 A CN103221218 A CN 103221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int head
nozzle
ink
scanning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55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贤史
水上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21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1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0Modules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方法的课题在于:消除在多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中印刷的各条带之间的条纹。作为解决方案,使印刷头(2)在主扫描方向(X)上移动,并使印刷头(2)相对于印刷介质(11)在副扫描方向(Y)上逐次移动条带宽度(BW),由此进行印刷。印刷头(2)具有由沿着副扫描方向(Y)排列为一列的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列。喷嘴列被分割为分别与多个路径(例如第一~第四路径)对应的路径列(P)(P1~P4),在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分别包含由不喷出墨水的喷嘴构成的跳过列(S)(S1~S3)。进行控制使得各路径列(P)的喷嘴喷出墨滴,各跳过列(S)的喷嘴不喷出墨滴。由此,能够使下面的条带的端部的位置与形成在其上的条带的端部的位置错开。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多个路径进行印刷的多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具备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的多个喷嘴的印刷头的喷墨打印机。对于这样的喷墨打印机的图像的形成方法之一,具有叠印记录方式。叠印记录方式是指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多次扫描中使用不同的喷嘴形成一个主扫描线上的图像的记录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
另外,对于上述的喷墨打印机,存在使用了多路径方式的机种,该多路径方式通过用与多个路径对应的喷嘴反复进行主扫描方向的扫描来形成图像。
在此,说明多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印刷方法。图6用平面视图表示出多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印刷状态,图7用记录介质的侧面视图(从主扫描方向X看到的状态)表示出同一印刷状态。
另外,在图6和图7所示的印刷状态下,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将路径数设为4。另外,在图6中,为了易于理解印刷头101相对于印刷介质102的相对移动状态,以与主扫描方向X错开的状态来示出各扫描的印刷头101的位置。
如图6所示,印刷头101的喷嘴列(未图示)被分割为四个的第一路径列P1~第四路径列P4,用构成各路径列P1~P4的多个喷嘴进行对应的路径的印刷。由一次扫描形成的印刷区域为具有条带(band)宽度BW的条带。在第四扫描以后,通过一次扫描进行四个路径的印刷,在四次扫描结束的部分完成图像。
当一次扫描结束时,通过印刷头101或印刷介质102(参照图7)的移动,印刷头101的扫描位置向副扫描方向Y移动条带宽度BW。由此,在每次扫描时印刷头101的印刷都逐次向副扫描方向Y前进条带宽度BW。
这时,在印刷介质102上,如图7那样重叠有条带。首先,在第一扫描中,在印刷介质102上通过第一路径列P1形成条带。在第二扫描中,通过第一路径列P1,在印刷介质102上形成与第一扫描的条带相邻的条带,并且通过第二路径列P2,以重叠在第一扫描的条带上的方式形成条带。这样,在每次反复进行扫描时,都在前次扫描所形成的条带上重叠新的条带。另外,在通过四个路径重叠了四个条带时,完成图像。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9-51063号公报(2009年3月12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印刷方法中,在同一行上进行路径的切换,因此各条带的端部排列在同一行上。由此,在条带的边界部分出现条纹状的条纹图案(banding:条纹),印刷画质降低。
在此,详细说明产生带条的原理。图8为了说明该原理而示出墨滴103在着落后的状态变化。
如图8A所示,墨滴103在着落在印刷介质102上后,马上处于因其表面张力而鼓起的状态,但接着扩大而逐渐接近扁平状态,不久在与相邻的墨滴之间接触后,以液体状态渗开。另外,最终各墨滴103相互结合而形成一个墨水层104,干燥后硬化。
如图8B所示,在下一次扫描中,在上述墨水层104成为硬化了的硬化层105的状态下,进行墨滴103的喷出。这时,在印刷介质102上的与硬化层105相邻的区域中,墨滴103着落,由此形成墨水层104。另外,同时墨滴103还着落在硬化层105上,由此在硬化层105上形成墨水层104。墨水层104和硬化层105在印刷介质102上接触,但墨水层104是液体,硬化层105是固体,因此两者不相互混合,不进行结合。因此,在两者之间形成边界线106。另外,形成在硬化层105上的墨水层104其基底是固体,因此并不扩展到硬化层105的端部。
因此,如图8C所示,在硬化层105上重叠了硬化层105时,在所重叠的各硬化层105之间形成谷部107。这样的谷部107被识别为条带之间的凹部、颜色浅的部分。
在上述专利文件1所记载的喷墨打印机中,使用了叠印记录方式,因此通过各扫描而记录的层重叠,因此还是会产生上述那样的不适合。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多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中消除各条带之间的条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具备:印刷头,其具有由沿着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列;喷出控制单元,其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喷嘴与印刷数据相对应地喷出墨滴,其中,使该印刷头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并且使上述印刷头在每次扫描时相对于印刷介质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条带宽度,对上述印刷介质通过一次扫描进行多个路径的印刷,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喷墨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将应该记录到上述印刷介质上的图像按照多个条带分割为多个,上述印刷头具有将上述喷嘴列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以与上述多个条带对应的方式分割而成的路径列、以及在相邻的上述路径列之间不喷出上述墨滴的非喷出区域,上述非喷出区域的上述副扫描方向的非喷出区域长度比相邻的两个上述喷嘴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长。
根据上述结构,一边使印刷头相对于印刷介质移动一边反复进行扫描,由此在全部路径列的印刷结束的条带处完成图像。另外,在印刷头中,在各路径列之间设置有非喷出区域,因此在该非喷出区域中进行扫描时,在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上形成与非喷出区域对应的空白行(无记录区域)。由此,由本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位于相对于由前次扫描形成的下面的条带的端部向内侧错开的位置(参照图5)。另外,非喷出区域的副扫描方向的非喷出区域长度(图3的d1)比相邻喷嘴间距离(图3的d2)长,由此能够设置至少一行的空白行。相反,如果非喷出区域长度为相邻喷嘴间距离以下,则实质上无法设置空白行。
这样,即使在各扫描中使印刷头相对于印刷介质移动,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由本次扫描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也不一致,而如上述那样位于错开的位置。由此,在印刷时各层的条带的端部不会成为相同行,因此条带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能够消除条纹。
上述喷墨打印机如以下的(1)或(2)那样构成。
(1)在上述喷墨打印机中,理想的是上述非喷出区域具有一个或多个上述喷嘴,上述喷出控制单元使空白行的数据与上述非喷出区域的上述喷嘴对应。这样,通过喷出控制单元使空白行的数据与非喷出区域的喷嘴对应,来使非喷出区域的喷嘴不喷出墨滴。因此,通过适当地变更空白行的数据所对应的喷嘴,能够与印刷条件等对应地在具有相同结构的喷嘴列的印刷头中设置不同的非喷出区域。
(2)在上述喷墨打印机中,上述非喷出区域不具有上述喷嘴。如果使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非喷出区域的印刷头,则不需要如上述那样使空白行的数据与非喷出区域的喷嘴对应的动作,能够简化为此的控制。
在如上述(1)或(2)那样构成的上述喷墨打印机中,优选上述非喷出区域长度是上述相邻喷嘴间距离的10~40倍。
或者,在上述喷墨打印机中,理想的是上述印刷头通过由至少具有一个上述路径列的多个头单元结合而构成,使用构成为上述非喷出区域的上述副扫描方向的非喷出区域长度比相邻的两个上述喷嘴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长的上述印刷头。
由此,不需要准备构成为在单一的框体中具有全部路径列的特殊的印刷头,能够使用与路径列对应的一般容易得到的小型的头等作为头单元。因此,能够廉价地构成印刷头。另外,通过与路径数的增减对应地变更头单元的个数,能够实现与所要求的路径数对应的印刷头。进而,通过偏移地配置头单元等,能够得到构成为希望的形式的印刷头。
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的印刷方法是如下喷墨打印机的印刷方法,该喷墨打印机具备:印刷头,其具有由沿着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列,其中,进行控制使上述喷嘴与印刷数据对应地喷出墨滴,使该印刷头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并且在每次扫描时使上述印刷头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印刷介质每次移动条带宽度,对上述印刷介质通过一次扫描进行多个路径的印刷,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进行印刷使得在同一层中连续地形成在各扫描中通过同一路径形成的条带,并且通过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错开地形成。
根据上述方法,通过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通过本次扫描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不一致,而如上述那样位于错开的位置。由此,在印刷时各层的条带的端部不会成为相同行,因此条带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能够消除条纹。
理想的是上述喷墨打印机的印刷方法将上述喷嘴列分为喷出墨滴的多个喷出喷嘴列、以及由不喷出墨滴的一个或多个上述喷嘴构成的多个非喷出喷嘴列,使空白行的数据与各非喷出喷嘴列对应,不使上述空白行的数据与各喷出喷嘴列对应,使得上述非喷出喷嘴列位于相邻的上述喷出喷嘴列之间,使空白行的数据与各非喷出喷嘴列对应使得相邻的上述喷出喷嘴列之间的距离比相邻的两个上述喷嘴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长。
由此,当通过非喷出喷嘴列进行扫描时,在通过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上形成与非喷出喷嘴列对应的空白行(无记录区域)。因此,能够相对于通过前次扫描形成的下方的条带的端部而向内侧错开地形成通过本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参照图5)。
或者,理想的是上述喷墨打印机的印刷方法使用以下的上述印刷头,该印刷头是通过将多个具有至少一个路径列的头单元结合而构成的,且构成为在相邻的上述路径列之间具有不喷出上述墨滴的非喷出区域,并且上述非喷出区域的上述副扫描方向的非喷出区域长度比相邻的两个上述喷嘴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长,其中,上述路径列是将上述喷嘴列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以与多个上述条带对应的方式分割而成的。
由此,与上述喷墨打印机同样地,在印刷头的各路径列之间设置非喷出区域,因此,当在该非喷出区域中进行扫描时,在通过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上形成与非喷出区域对应的空白行。另外,非喷出区域的副扫描方向的非喷出区域长度比相邻喷嘴间距离长,由此能够设置至少一行的空白行。因此,即使在各扫描中使印刷头相对于印刷介质移动,也能够使得通过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通过本次扫描而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不一致来错开。
另外,不需要准备构成为在单一的框体中具有全部路径列的特殊的印刷头,能够使用与路径列对应的一般容易得到的小型的头等作为头单元。因此,能够廉价地构成印刷头。并且,通过与路径数的增减对应地变更头单元的个数,能够实现与所要求的路径数对应的印刷头。进而,通过偏移地配置头单元等,能够得到构成为希望的形式的印刷头。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如以上那样构成,因此能够实现在相邻的条带之间没有条纹而提高印刷画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喷墨打印机的印刷头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由上述喷墨打印机以多路径方式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由上述喷墨打印机以多路径方式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由以往的喷墨打印机以多路径方式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由现有的喷墨打印机以多路径方式在印刷介质上进行印刷的状态的剖视图。
在图8A~图8C中,图8A是表示从墨滴着落到印刷介质上到各墨滴结合而形成一个层为止的墨滴的状态变化的剖视图,图8B和图8C是表示在各层上进一步重叠层的状态的剖视图。
在图9A和图9B中,图9A是表示四个头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直线状地结合而构成的印刷头的结构的俯视图,图9B是其仰视图。
在图10A和图10B中,图10A是表示四个头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错列状的配置而结合所成的印刷头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0B是其仰视图。
在图11A和图11B中,图11A是表示四个头单元以雁行状的配置结合而成的印刷头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1B是其仰视图。
在图12A和图12B中,图12A是表示两个头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直线状地结合而构成的印刷头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2B是表示两个头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以错列状的配置结合而成的印刷头的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5、图9(图9A和图9B)~图12(图12A和图12B)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时,其内容如下。
(喷墨打印机的结构)
图1是表示喷墨打印机1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喷墨打印机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印刷头2的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喷墨打印机1具备印刷头2、导轨3、台板4、驱动辊5、从动辊6以及控制部7。该喷墨打印机1是以多路径方式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另外,喷墨打印机1使用UV硬化墨水作为印刷用的墨水。
印刷头2是向印刷介质11喷出墨滴的印刷用的头,在扫描时沿着导轨3在主扫描方向X上被驱动。印刷头2如图3所示,在墨水喷出面开口,沿着副扫描方向Y设置有排列为一列的多个喷嘴21,由这些喷嘴21构成喷嘴列22。
喷嘴列22被分割为分别与第一路径~第n路径对应的第一路径列P1~第n路径列Pn(喷出喷嘴列)。以后,在不确定第一路径列P1~第n路径列Pn的情况下,简称为“路径列P”。
对各路径列P分配的喷出喷嘴的喷出颜色、即喷嘴21喷出的每个路径列P的的墨滴的颜色(以后称为“路径列喷出颜色”)既可以单一(相同),也可以不同的。或者,也可以构成为针对每个印刷头2来使印刷头2的全部喷嘴21喷出的喷出颜色相同,在多色印刷的情况下,将颜色数量的印刷头2结合,在以结合后的印刷头2进行扫描时喷出全部颜色的墨滴。但是,从提高画质的观点出发,优选在一次扫描中使路径列喷出颜色或每个印刷头2的喷出颜色相同。
通过使路径列喷出颜色或每个印刷头2的喷出颜色在一次扫描中相同,由此在一次扫描时从各路径列P或印刷头2的全部路径列P喷出而着落在印刷介质11上的墨滴的颜色相同。由此,如后述那样,多个颜色的墨滴在着落时不会渗透,因此印刷的图像的显色变好。另外,着落的墨滴的颜色的顺序在同一层的条带之间相同,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着落顺序不同而条带间的颜色搭配的变化。
另外,在喷嘴列22中,在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分别设置由不喷出墨滴的一个或多个喷嘴21构成的第一跳过列S1~第n-1跳过列Sn-1(非喷出喷嘴列)。以后,在不确定第一跳过列S1~第n-1跳过列Sn-1的情况下,简称为“跳过列S”。
在印刷头2中,设置了第一跳过列S1~第n-1跳过列Sn-1的区域为非喷出区域(图3中的相邻的路径列之间的区域(d1所示的区域))。
构成路径列P的喷嘴21和构成跳过列S的喷嘴21并不固定,与画质等印刷条件对应地适当地设定。另外,也可以在多次扫描中,根据需要来变更路径列P中的喷嘴21的结构和跳过列S中的喷嘴21的结构。
另外,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的距离即跳过间距离d1(非喷出区域长度)比相邻的两个喷嘴21之间的距离即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并且优选为,跳过间距离d1是相邻喷嘴间距离d2的10倍~40倍,更加优选为30倍左右。
进而,优选为,构成跳过列S的喷嘴21的喷嘴数N是全部喷嘴数的10%左右。由此,能够谋求提高印刷画质,并且能够将印刷速度降低抑制为在实用中能够忍受的范围。
台板4是设置在与印刷头2移动的导轨相向的位置的支持台。该台板4对印刷介质11的位置进行规定,并且具有用于通过吸附等而固定印刷介质11的机构。
驱动辊5是经由驱动轴被赋予驱动力而旋转的辊,在主扫描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配置有两个。从动辊6是与驱动辊5抵接从而向与驱动辊5相反的方向旋转的辊,在与驱动辊5相向的位置配置有两个。驱动辊5和从动辊6之间夹持印刷介质11,由此与驱动辊5的旋转相应地,向相对于与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副扫描方向Y相反的方向以规定的间距输送印刷介质11。该间距是在一次扫描中印刷头2印刷的部分(条带)的副扫描方向Y的宽度(后述的条带宽度BW)。
控制部7具有主扫描控制部71、副扫描控制部72、喷出控制部73(喷出控制单元)。
主扫描控制部71为了使印刷头2向主扫描方向X移动,而控制用于驱动印刷头2的马达等的动作。另外,主扫描控制部71为了在每次扫描时进行换行,而在扫描开始前输出扫描开始信号,在扫描结束后输出扫描结束信号。
副扫描控制部72为了向与副扫描方向Y相反的方向输送印刷介质11,而控制用于驱动驱动辊的马达等的动作。该副扫描控制部72对马达的旋转进行控制,使得在各扫描每次结束时以上述间距的输送量输送印刷介质11。
喷出控制部73针对不喷出墨滴的跳过列S来传送空白行的数据,针对喷出墨滴的路径列P不传送空白行的数据。与空白行的数据的行数对应地,确定跳过间距离d1的长度。喷出控制部73根据印刷数据进行喷出控制,使得随着印刷头2向主扫描方向X的移动,从各路径列P的喷嘴21喷出墨滴。另外,喷出控制部73根据从主扫描控制部71输出的上述扫描开始信号,将喷出墨水的路径列P切换到下一个路径列P来进行喷出控制。
另外,上述喷墨打印机1为了使印刷介质11上的印刷区域向副扫描方向Y移动,而采用了以下的结构:向与副扫描方向Y相反的方向输送印刷介质11,不使印刷头2向副扫描方向Y移动。但是,本发明如果印刷头2能够相对于印刷介质11移动即可,并不限于上述结构。
例如,喷墨打印机1也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不输送印刷介质11而固定,使印刷头2向副扫描方向Y移动,由此使印刷头2相对于印刷介质11相对地移动。在该结构中,不需要驱动辊5和从动辊6,而需要用于将印刷头2向副扫描方向Y驱动的机构。作为这样的机构,例如能够列举将印刷头2按照每个导轨3向副扫描方向Y驱动的机构。另外,副扫描控制部72代替驱动辊5的控制,而控制上述机构的动作。
(喷墨打印机的印刷动作)
对上述那样构成的喷墨打印机1的多路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图4以俯视图示出喷墨打印机1的印刷状态,图5以记录介质的侧视图(从主扫描方向X看到的状态)示出同一印刷状态。
另外,在图4和图5所示的印刷状态下,为了易于理解说明,而将路径数n设为4。因此,印刷头2的喷嘴列22被分割为第一路径列P1~第四路径列P4,具有第一跳过列S1~第三跳过列S3。另外,在图4中,为了易于理解印刷头2相对于印刷介质11的相对移动状态,以向主扫描方向X错开的状态示出各扫描的印刷头2的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那样,首先,在第一扫描中,从图像的原点开始,进行基于第一路径列P1的印刷。由此,在印刷介质11上,形成具有条带宽度BW的条带。
在接着的第二扫描中,向与副扫描方向Y相反的方向输送印刷介质11条带宽度BW,由此印刷头2相对于印刷介质11向副扫描方向Y移动条带宽度BW。在该状态下,从图像的原点开始,进行第二路径列P2和第一路径列P1的印刷。由此,在印刷介质11上,与由第一扫描形成的条带相邻地新形成条带,在通过第一扫描形成的条带上也形成条带。
进而,在第三扫描中,与上述同样的,在印刷头2相对于印刷介质11向副扫描方向Y移动了条带宽度BW的状态下,从图像的原点开始,进行第三路径列P3、第二路径列P2、第一路径列P1的印刷。由此,在印刷介质11上,与由第二扫描形成的条带相邻地新形成条带,在由第二扫描形成的条带上也形成条带。
然后,在第四扫描中,也与上述同样地,在印刷头2移动了的状态下,从图像的原点开始,进行第四路径列P4、第三路径列P3、第二路径列P2、第一路径列P1的印刷。由此,在印刷介质11上,与由第三扫描形成的条带相邻地新形成条带,在由第三扫描形成的条带上也形成条带。
这样,一边使印刷头2相对于印刷介质11移动,一边反复进行扫描。由此,在同一层上连续地形成在各扫描中由相同的路径列P形成的条带,在第一路径列P1~第四路径列P4的印刷结束的条带处完成图像。另外,在印刷头2中,在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设置有跳过列S,因此在以该跳过列S进行扫描时,在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上形成空白行(无记录区域)。由此,由本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如图5所示那样,位于相对于由前次扫描形成的下面的条带的端部向内侧错开距离D的位置(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的位置)。另外,图3所示的跳过间距离d1比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由此能够设置至少一行的空白行。相反,如果跳过间距离d1为相邻喷嘴间距离d2以下,则实质上无法设置空白行。
另外,在针对各颜色准备印刷头2而进行多色印刷的情况下,从印刷速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使全部的印刷头2一次进行扫描而喷出全部颜色的墨滴。但是,从提高画质的观点出发,优选在一次扫描中喷出单一颜色的墨滴。例如,在使用青色和洋红色的墨水进行印刷时,如果第一次的扫描的喷出颜色是青色,则青色的墨滴着落在印刷介质11上,由此形成由青色构成的第一层。如果第二次的扫描的喷出颜色是洋红色,则洋红色的墨滴进一步着落在印刷介质11上,由此形成由洋红色构成的第二层。这与一次扫描的路径列喷出颜色单一的情况也一样。
由此,从各路径列P喷出的墨滴在着落时在条带内不会渗开,因此所印刷的图像的显色变好。另外,着落在下层的条带上的墨滴的渗开情况在同一层的条带之间没有不同,因此能够防止条带间的颜色搭配的变化。
与此相对,在路径列喷出颜色不是单一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的不适合。第一,从各路径列P喷出的墨滴在着落时会渗开。第二,在同一层中在条带之间不同的墨滴按照不同的顺序着落。因此,着落在下层的条带上的墨滴的渗开情况在同一层的条带之间不同,因此在条带之间会产生色调的变化。因此,为了不损伤印刷图像优选路径列喷出颜色单一。
(实施方式的总结)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将印刷头2的喷嘴列22与各路径对应地分割为路径列P,并且在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设置跳过列S,由此以相邻的条带之间的边界部分在各层不同的方式进行扫描。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由第二扫描和第三扫描形成与下层(第一层)的条带对应的上层(第二层)的条带。即,在由第三扫描形成的一个条带中,以与第一扫描和第二扫描的条带对应的方式进行印刷。
由此,与图6所示的以往的喷墨打印机的印刷方法相同,即使在各扫描中使印刷头2相对于印刷介质11移动条带宽度BW,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由本次扫描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也不一致,而位于如上述那样错开的位置。因此,在印刷时各层的条带的端部不为同一行,因此条带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能够消除条纹。
在通过上述的印刷方法,使用具有300DPI的喷嘴列的印刷头2进行印刷时,印刷速度只降低5~10%左右。这样,根据上述的印刷方法,不大幅降低印刷速度就能够提高印刷画质。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印刷头2中,构成路径列P的喷嘴21和构成跳过列S的喷嘴21并不固定,而与画质等印刷条件对应地适当地设定。由此,需要进行使印刷数据与各路径列P的喷嘴21对应这样的喷出控制部73的控制,能够与各种印刷条件对应地变更设置空白行的位置。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子1)
上述的喷墨打印机1通过在印刷头2中设置跳过列S,从而使各层的条带的边界错开,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喷墨打印机1也可以采用在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具有不设置构成跳过列S的喷嘴21的非喷出区域(相当于跳过间距离d1的区域)的印刷头。在该印刷头中,将非喷出区域的长度(非喷出区域长度)设定得比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
如果使用这样的印刷头,则不需要通过喷出控制部73使印刷数据与各路径列P的喷嘴21相对应,能够简化喷出控制部73的控制。在这样的印刷头中,由不设置喷嘴21的非喷出区域形成的空白行是固定的,但如果进一步设定非喷出喷嘴,则能够根据印刷条件改变空白行。例如,在具有由没有喷嘴21的非喷出区域分割而成的四个路径列P的印刷头的情况下,将路径列P的中间的喷嘴21设为非喷出喷嘴,由此能够形成空白行。这样,即使在上述那样的印刷头中,也能够形成与印刷条件对应的空白行。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子2)
图9(图9A和图9B)~图11(图11A和图11B)是表示本变形例子的印刷头31~33的结构的俯视图和仰视图。图12(图12A和图12B)是表示本变形例子的印刷头34、35的结构的俯视图。
喷墨打印机1具备如上述那样在单一的框体中形成喷嘴列22的印刷头2,但也可以代替印刷头2,而具备如下这样构成的印刷头31~35的任意一个。
(四个头单元的印刷头)
如图9A和图9B所示那样,印刷头31具有四个头单元HU1。各头单元HU1设置有排列为一列的多个喷嘴21,并且在使设置了喷嘴21的喷嘴面露出的状态下容纳在头壳体41中。各头单元HU1通过将头壳体41的底面固定在头结合构件42上而以直线状排列的方式被结合。头结合构件42是形成为长矩形的板状的构件。
四个头单元HU1中的配置在一个端部的头单元HU1的喷嘴21相当于第一路径列P1,与该头单元HU1相邻的头单元HU1的喷嘴21相当于第二路径列P2。另外,配置在另一个端部的头单元HU1的喷嘴21相当于第四路径列P4,与该头单元HU1相邻的头单元HU1的喷嘴21相当于第三路径列P3。进而,相邻的路径列P在副扫描方向Y上隔开跳过间距离d1,该路径列P之间的区域成为不具有喷嘴21的非喷出区域。这样的各头单元HU1的喷嘴21与路径列P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路径列P之间的区域成为非喷出区域的情况与后述的印刷头32、33对应。
上述那样构成的印刷头31被配置为各头单元HU1的喷嘴21沿着副扫描方向Y排列。另外,在印刷头31中,由所结合的四个头单元HU1的喷嘴21(第一路径列P1~第四路径列P4)构成排列为一列的喷嘴列22。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那样,印刷头32也具有四个头单元HU1。印刷头32的各头单元HU1通过将头壳体41的底面固定在头结合构件43上,从而以在与副扫描方向Y正交的方向上交替反向地偏移、即所谓的错列配置(锯齿型配置)的方式排列而结合。头结合构件43是形成为错列形状的板状的构件。另外,相邻的两个头壳体41在长边侧的侧面的端部相互相接。
上述那样构成的印刷头32被配置为各头单元HU1的喷嘴21沿着副扫描方向Y排列。另外,在印刷头32中,所结合的四个头单元HU1的喷嘴21(第一路径列P1~第四路径列P4)构成为错列状排列的喷嘴列22。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印刷头33具有四个头单元HU1。印刷头33的各头单元HU1通过将头壳体41的底面固定在头结合构件44上,从而以在与副扫描方向Y正交的相同方向上顺序地偏移的、即所谓雁行型配置的方式排列而结合。头结合构件44是形成为雁行形状的板状的构件。另外,相邻的两个头壳体41在长边侧的侧面的端部相互相接。
上述那样构成的印刷头33被配置为各头单元HU1的喷嘴21沿着副扫描方向Y排列。另外,在印刷头33中,被结合的四个头单元HU1的喷嘴21(第一路径列P1~第四路径列P4)构成排列为雁行状的喷嘴列22。
在上述的印刷头31~33中,通过分别具有第一路径列P1~第四路径列P4的四个头单元HU1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印刷头。由此,不需要准备图3所示那样的形成为长条的特殊的印刷头2,能够使用与路径列P对应的一般容易得到的小型的头作为头单元HU1。因此,能够比印刷头2更廉价地构成印刷头31~33。另外,通过与路径数的增减相应地改变头单元HU1的个数,能够实现与所要求的路径数相应的印刷头。进而,通过如印刷头32、33那样偏移地配置头单元HU1,能够得到构成为希望的形式的印刷头。
在印刷头32、33中,以头壳体41的侧面彼此相接的方式配置头单元HU1壳体。由此,能够使印刷头32、33的副扫描方向Y的全长比将头单元HU1配置为排列为一列的印刷头31的全长短。
另外,在印刷头31~33中,通过头结合构件42~44使头单元HU1进行结合,但头单元HU1的结合构造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将各头单元HU1容纳在能够容纳在每个头壳体41中的壳体中,从而将各头单元HU1结合。
另外,在本变形例子中,表示了图9(图9A和图9B)~图11(图11A和图11B)所示的印刷头31~33的头单元HU1的结合形式,但头单元HU1的结合形式并不限于它们,当然能够考虑各种结合形式。
(两个头单元的印刷头)
如图12A所示,印刷头34具有两个头单元HU11。各头单元HU11设置有排列为一列的多个喷嘴21,并且在使设置了喷嘴21的喷嘴面露出的状态下容纳在头壳体45中。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各头单元HU11通过将头壳体45的底面固定在与上述的头结合构件42相同的头结合构件上而结合使得排列为直线状。
在配置在印刷头34的一侧端的头单元HU11中,排列在与中央部相邻的头单元HU11侧的喷嘴21相当于第二路径列P2,排列在其相反侧的喷嘴21相当于第一路径列P1。另一方面,在配置在印刷头34的另一端侧的头单元HU11中,排列在与中央部相邻的头单元HU11侧的喷嘴21相当于第三路径列P3,排列在其相反侧的喷嘴21相当于第四路径列P4。
第一路径列P1和第二路径列P2隔开跳过间距离d1,第一路径列P1和第二路径列P2之间的区域成为非喷出区域。另外,第三路径列P3和第四路径列P4隔开跳过间距离d1,第三路径列P3和第四路径列P4之间的区域成为非喷出区域。进而,在头单元HU11中相邻的第二路径列P2和第三路径列P3之间,也成为隔开了跳过间距离d1的非喷出区域。
在头单元HU11的上述非喷出区域中,既可以如图3所示的印刷头2那样,设置成为跳过列S的喷嘴21,也可以如上述变形例子1那样,不设置喷嘴21。另外,在形成在两个头单元HU11之间的非喷出区域中当然不存在喷嘴21。
上述那样构成的印刷头34被配置为各头单元HU11的喷嘴21沿着副扫描方向Y排列。另外,在印刷头34中,在由被结合的两个头单元HU11的喷嘴21(第一路径列P1~第四路径列P4)构成排列为一列的喷嘴列22。
如图12B所示,印刷头35也具有两个头单元HU11。虽然没有图示,但各头单元HU11通过将头壳体45的底面固定在头结合构件上,偏移地排列来结合。上述头结合构件成为与上述的头结合构件44同样的雁行形状,形成为与两个头单元HU11对应的形状。另外,相邻的两个头壳体45在长边侧的侧面的端部相互相接。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也可以是,各头单元HU11以在与图12B所示的头单元HU11相反的方向上偏移的方式结合。
在配置在印刷头35的一端侧的头单元HU11中,排列在与中央部相邻的头单元HU11侧的喷嘴21相当于第二路径列P2,排列在其相反侧的喷嘴21相当于第一路径列P1。另一方面,在配置在印刷头35的另一端侧的头单元HU11中,排列在与中央部相邻的头单元HU11侧的喷嘴21相当于第三路径列P3,排列在其相反侧的喷嘴21相当于第四路径列P4。
第一路径列P1和第二路径列P2隔开跳过间距离d1,第一路径列P1和第二路径列P2之间的区域成为非喷出区域。另外,第三路径列P3和第四路径列P4隔开跳过间距离d1,第三路径列P3和第四路径列P4之间的区域成为非喷出区域。进而,相邻的第二路径列P2与第三路径列P3之间不同于印刷头34的第二路径列P2与第三路径列P3之间,而成为在副扫描方向Y隔开比跳过间距离d1短的跳过间距离d11的非喷出区域。但是,跳过间距离d11(非喷出区域)与跳过间距离d1同样地比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使得能够设置至少一行空白行。
在头单元HU11的上述非喷出区域中,与印刷头34同样地,既可以设置喷嘴21也可以不设置喷嘴21。另外,在形成在两个头单元HU11之间的非喷出区域,当然不存在喷嘴21,但在相对于希望的空白行仅利用跳过间距离d11(非喷出区域长度)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非喷出区域的紧邻的喷嘴21用作非喷出喷嘴,或者变更头单元间距离而得到希望的跳过间距离d11。
在头单元HU11的非喷出区域设置相当于上述的跳过列S的喷嘴21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分配空白行的数据,来适当地设定跳过列S的数量和配置位置。由此,在头单元HU11中也能够设置三个以上的路径列P。
上述那样构成的印刷头35被配置为各头单元HU11的喷嘴21沿着副扫描方向Y排列。另外,在印刷头35中,由在被结合的两个头单元HU11的喷嘴21(第一路径列P1~第四路径列P4)构成以偏移的方式排列的喷嘴列22。
在上述的印刷头34、35中,分别具有第一路径列P1和第二路径列P2、第三路径列P3和第四路径列P4的两个头单元HU11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印刷头。由此,不需要准备图3所示那样的形成为长条的特殊的印刷头2,虽然比头单元HU1大,但能够使用在一般的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头作为头单元HU11。因此,能够比印刷头2更廉价地构成印刷头34、35。另外,通过与路径数的增减相应地改变头单元HU11的个数,能够实现与所要求的路径数对应的印刷头。进而,通过如印刷头35那样偏移地配置头单元HU11,能够得到构成为希望的形式的印刷头。
另外,在印刷头34、35中,与印刷头31~33同样地,对头单元HU11进行结合的头单元HU11的结合构造并不限于上述头结合构件的结合构造。
另外,在本变形例子中,对与路径数为4对应的印刷头31~35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与印刷头31~35同样地,分别将多个头单元HU1、HU11结合,从而实现与4以外的路径数对应的印刷头。特别在使用头单元HU11的情况下,应用于与6以上的路径数对应的印刷头。
另外,在本变形例子中,对使用了具有一个路径列P的头单元HU1的印刷头31~33和使用了具有两个路径列P的头单元HU11的印刷头34、35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具有三个以上的路径列P的头单元。在使用具有三个以上的路径列的头单元的情况下,如头单元HU11那样,在路径列P之间分别设置非喷出区域。
进而,在本变形例子中,对将同种类的头单元HU1彼此组合或者同种类的头单元HU11彼此组合而构成印刷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头单元HU1与头单元HU11组合起来等,组合不同种类的头单元而构成印刷头。
(通过软件实现控制部)
控制部7的各模块、特别是主扫描控制部71、副扫描控制部72、以及喷出控制部73既可以由硬件逻辑构成,也可以如下这样使用CPU由软件实现。
即,控制部7具备对用于实现主扫描控制部71、副扫描控制部72、以及喷出控制部73的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指令进行执行的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控制程序的ROM(只读存储器)、装载控制程序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另外,也能够通过将计算机可读取地记录了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可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提供给喷墨打印机1,由CPU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而执行,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例如能够使用磁带、盒式磁带等磁带类、包含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CD-ROM/MO/MD/BD/DVD/CD-R等光盘在内的盘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烧录ROM(mask ROM)/EPROM/EEPROM/快闪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等。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将喷墨打印机1与通信网络连接,经由通信网络供给上述程序代码。作为该通信网络,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利用因特网、内部网、外联网、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IEEE1394、USB、电力线传输、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有线、IrDA、遥控器那样的红外线、蓝牙(注册商标)、802.11无线、HDR、便携电话网、卫星线路、地上波数字网等无线都能够利用。另外,也能够以通过电子传输来实现上述程序代码的嵌入到载波中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形式来实现本发明。
(附注事项)
喷墨打印机1具备:印刷头2、31~35,其具有由沿着与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副扫描方向Y排列的多个喷嘴21构成的喷嘴列22;喷出控制部73,其进行控制使喷嘴21与印刷数据相对应地喷出墨滴,其中,使印刷头2、31~35在主扫描方向X上移动,并且在每次扫描时使印刷头2、31~35在副扫描方向Y上相对于印刷介质11移动条带宽度BW,对印刷介质11通过一次扫描进行多个路径的印刷,在该喷墨打印机1中,将应该记录到印刷介质11上的图像按照多个条带被分割为多个,印刷头2、31~35具有将喷嘴列22在副扫描方向Y上以与多个条带对应的方式而被分割而成的路径列P、在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不喷出墨滴的非喷出区域,非喷出区域的副扫描方向Y的非喷出区域长度d1、d11比相邻的两个喷嘴21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
在上述喷墨打印机1中,一边使印刷头2、31~35相对于印刷介质11移动一边反复进行扫描,由此由全部路径列P的印刷结束的条带来完成图像。另外,在印刷头2、31~35中,在各路径列P之间设置有非喷出区域,因此当该非喷出区域进行扫描时,在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上形成有与非喷出区域对应的空白行(无记录区域)。由此,由本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位于相对于由前次扫描形成的下方的条带的端部向内侧错开的位置(参照图5)。另外,非喷出区域的副扫描方向Y的非喷出区域长度d1、d11比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由此能够设置至少一行的空白行。相反,如果非喷出区域长度d1、d11为相邻喷嘴间距离d2以下,则实质上无法设置空白行。
像这样,即使在各扫描中使印刷头2、31~35相对于印刷介质11移动,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由本次扫描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也不一致,而如上述那样位于错开的位置。由此,在印刷时各层的条带的端部不会成为相同行,因此条带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能够消除条纹。
更具体地说,喷墨打印机1如以下的(1)或(2)那样构成。
(1)在喷墨打印机1中,优选非喷出区域具有一个或多个喷嘴21,喷出控制部73使空白行的数据与非喷出区域的喷嘴21相对应。这样,通过喷出控制部73使空白行的数据与非喷出区域的喷嘴21相对应,来使非喷出区域的喷嘴21不喷出墨滴。因此,通过适当地变更与空白行的数据相对应的喷嘴21,能够与印刷条件等对应地在具有相同结构的喷嘴列22的印刷头2中设置不同的非喷出区域。
(2)在喷墨打印机1中,非喷出区域不具有喷嘴21。如果使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非喷出区域的印刷头2、31~33,则不需要如上述那样使空白行的数据与非喷出区域的喷嘴21对应的动作,能够简化为此的控制。
在如(1)或(2)那样构成的喷墨打印机1中,优选非喷出区域长度d1、d11是相邻喷嘴间距离d2的10~40倍。
或者,在喷墨打印机1中,优选为,印刷头2、31~35通过由至少具有一个路径列P的多个头单元HU1、HU11结合而构成,使用构成为非喷出区域的副扫描方向Y的非喷出区域长度d1、d11比相邻的两个喷嘴21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的印刷头2、31~35。
由此,不需要准备以在单一的框体中具有全部路径列P而构成的特殊的印刷头2,能够使用与路径列P对应的一般容易得到的小型的头等作为头单元HU1、HU11。因此,能够廉价地构成印刷头31~35。另外,通过与路径数的增减对应地改变头单元HU1、HU11的个数,能够实现与所要求的路径数对应的印刷头31~35。进而,通过偏移地配置头单元HU1、HU11等,能够得到构成为希望的形式的印刷头31~35。
一种喷墨打印机1的印刷方法,该喷墨打印机1具备:具有喷嘴列22的印刷头2、31~35,该喷嘴列22由沿着与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副扫描方向Y排列的多个喷嘴21构成,在该喷墨打印机1的印刷方法中,进行控制使喷嘴21与印刷数据相对应地喷出墨滴,使印刷头2、31~35在主扫描方向X上移动,并且在每次扫描时使印刷头2、31~35在副扫描方向Y上相对于印刷介质11移动条带宽度BW,对印刷介质11通过一次扫描进行多个路径的印刷,在该印刷方法中,进行印刷使得通过各次扫描由同一路径形成的条带连续地形成在同一层中,并且通过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错开地形成。
根据上述方法,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由本次扫描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不一致,而如上述那样位于错开的位置。由此,在印刷时各层的条带的端部不会成为相同行,因此条带之间的边界不明显,能够消除条纹。
上述印刷方法优选为,将喷嘴列21分为喷出墨滴的多个路径列P(喷出喷嘴列)、以及由不喷出墨滴的一个或多个上述喷嘴构成的多个跳过列S(非喷出喷嘴列),使空白行的数据与各跳过列S相对应,不使空白行的数据与各路径列P相对应,使得跳过列S位于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使空白行的数据与各跳过列S相对应使得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的跳过间距离d1、d11比相邻的两个喷嘴21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
由此,在由跳过列S进行扫描时,在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上形成与跳过列S对应的空白行(无记录区域)。因此,能够相对于由前次扫描形成的下方的条带的端部而向内侧错开地形成由本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参照图5)。
或者,上述印刷方法优选为,使用以下的印刷头31~35:该印刷头31~35是通过将多个具有至少一个路径列P的头单元HU1、HU11结合而构成的,并且构成为在相邻的路径列P之间具有不喷出墨滴的非喷出区域,并且非喷出区域的副扫描方向Y的非喷出区域长度d1、d11比相邻的两个喷嘴21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其中,该路径列P是将喷嘴列22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以与上述多个条带对应的方式分割而成的。
由此,与上述喷墨打印机1同样地,在印刷头31~35的各路径列P之间设置非喷出区域,因此,在该非喷出区域中进行扫描时,在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上形成与非喷出区域对应的空白行。另外,非喷出区域的副扫描方向Y的非喷出区域长度d1、d11比相邻喷嘴间距离d2长,由此能够设置至少一行的空白行。因此,即使在各扫描中使印刷头31~35相对于印刷介质11移动,也能够使得由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由本次扫描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不一致而错开。
另外,不需要准备构成为在单一的框体中具有全部路径列P的特殊的印刷头,能够使用与路径列P对应的一般容易得到的小型的头等作为头单元HU1、HU11。因此,能够廉价地构成印刷头31~35。并且,通过与路径数的增减相应地改变头单元HU、HU11的个数,能够实现与所要求的路径数对应的印刷头HU1、HU11。进而,通过偏移地配置头单元HU1、HU11等,能够得到构成为希望的形式的印刷头31~35。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即,对于将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适当地变更所得的技术方案组合起来所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采用多路径方式的喷墨打印机中,消除各条带之间的条纹,因此能够适合地利用于使用UV硬化墨水等的UV打印机等。

Claims (8)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具备:印刷头,其具有由沿着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列;喷出控制单元,其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喷嘴与印刷数据相对应地喷出墨滴,其中,使该印刷头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并且使上述印刷头在每次扫描时相对于印刷介质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条带宽度,对上述印刷介质通过一次扫描进行多个路径的印刷,该喷墨打印机的特征在于,
将应该记录到上述印刷介质上的图像按照多个条带分割为多个,
上述印刷头具有将上述喷嘴列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以与上述多个条带对应的方式分割而成的路径列、以及在相邻的上述路径列之间不喷出上述墨滴的非喷出区域,上述非喷出区域的上述副扫描方向的非喷出区域长度比相邻的两个上述喷嘴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喷出区域具有一个或多个上述喷嘴,
上述喷出控制单元使上述非喷出区域的上述喷嘴与空白行的数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喷出区域不具有上述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喷出区域长度是上述相邻喷嘴间距离的10倍~4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印刷头使用如下印刷头:该印刷头是通过将多个具有至少一个上述路径列的头单元结合而构成的,构成为上述非喷出区域的上述副扫描方向的非喷出区域长度比相邻的两个上述喷嘴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长。
6.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印刷方法,该喷墨打印机具备印刷头,该印刷头具有由沿着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列,该喷墨打印机以使上述喷嘴与印刷数据相对应地喷出墨滴的方式进行控制,使该印刷头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并且在每次扫描时使上述印刷头相对于印刷介质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条带宽度,来对上述印刷介质通过一次扫描进行多个路径的印刷,该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进行印刷:通过各次扫描由同一路径形成的条带连续地形成在同一层中,并且使通过前次扫描形成的条带的端部与在其上重叠形成的条带的端部错开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喷嘴列分为喷出墨滴的多个喷出喷嘴列、以及不喷出墨滴的多个非喷出喷嘴列,
以上述非喷出喷嘴列位于相邻的上述喷出喷嘴列之间的方式使各非喷出喷嘴列与空白行的数据相对应,不使各喷出喷嘴列与上述空白行的数据相对应,
以相邻的上述喷出喷嘴列之间的距离比相邻的两个上述喷嘴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长的方式使各非喷出喷嘴列与空白行的数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印刷头使用如下印刷头:该印刷头是通过将多个具有至少一个路径列的头单元结合而构成的,且构成为在相邻的上述路径列之间具有不喷出上述墨滴的非喷出区域,并且上述非喷出区域的上述副扫描方向的非喷出区域长度比相邻的两个上述喷嘴之间的相邻喷嘴间距离长,其中,上述路径列是将上述喷嘴列在上述副扫描方向上以与多个上述条带对应的方式分割而成的。
CN2011800555921A 2010-11-18 2011-11-14 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方法 Pending CN1032212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7906 2010-11-18
JP2010257906 2010-11-18
JP2011-148421 2011-07-04
JP2011148421A JP2012121317A (ja) 2010-11-18 2011-07-04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印刷方法
PCT/JP2011/076170 WO2012067064A1 (ja) 2010-11-18 2011-11-14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印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1218A true CN103221218A (zh) 2013-07-24

Family

ID=46083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55921A Pending CN103221218A (zh) 2010-11-18 2011-11-14 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65367A1 (zh)
EP (1) EP2641739A1 (zh)
JP (1) JP2012121317A (zh)
KR (1) KR20130100336A (zh)
CN (1) CN103221218A (zh)
WO (1) WO201206706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4827A (zh) * 2016-01-25 2017-08-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CN107025471A (zh) * 2015-10-30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
CN108237783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09300697A (zh) * 2016-05-28 2019-02-01 蓝色地平线创新有限公司 先进的电介质能量存储器件及制造方法
CN110385924A (zh) * 2018-04-19 2019-10-29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借助油墨对基底进行印刷的方法
CN110549737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方法
CN111376626A (zh) * 2020-06-01 2020-07-07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打印图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5297B2 (ja) * 2015-04-22 2019-08-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2652755B1 (ko) * 2018-04-09 2024-04-01 세메스 주식회사 액적 토출 방법 및 장치
JP7266783B2 (ja) * 2019-03-16 2023-05-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印刷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4590048B (zh) * 2022-03-09 2023-03-14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往复式扫描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102480007B1 (ko) 2022-07-11 2022-12-22 주식회사 딜리 마스크를 이용하여 덴서티 밴딩을 개선하는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7714A1 (en) * 1992-11-12 1994-05-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H08174808A (ja) * 1994-12-22 1996-07-09 Canon Inc 記録ヘッド、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US6007181A (en) * 1996-10-30 1999-12-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for reducing density unevenness in a printed image due to deviation of ink application position
EP0992937A2 (en) * 1998-09-30 2000-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pass ink jet printing
JP2001277658A (ja) * 2000-03-29 2001-10-09 Seiko Epson Corp 複数の印刷ヘッドユニットを装着可能な印刷装置
EP0744706B1 (en) * 1995-04-27 2001-1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lour inket printing
CN101186147A (zh) * 2006-11-24 2008-05-28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9703B2 (ja) * 1997-11-14 2005-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9051063A (ja) 2007-08-24 2009-03-12 Roland Dg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724234B2 (ja) * 2010-07-14 2015-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7714A1 (en) * 1992-11-12 1994-05-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H08174808A (ja) * 1994-12-22 1996-07-09 Canon Inc 記録ヘッド、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EP0744706B1 (en) * 1995-04-27 2001-1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lour inket printing
US6007181A (en) * 1996-10-30 1999-12-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for reducing density unevenness in a printed image due to deviation of ink application position
EP0992937A2 (en) * 1998-09-30 2000-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pass ink jet printing
JP2001277658A (ja) * 2000-03-29 2001-10-09 Seiko Epson Corp 複数の印刷ヘッドユニットを装着可能な印刷装置
CN101186147A (zh) * 2006-11-24 2008-05-28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5471A (zh) * 2015-10-30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
CN107025471B (zh) * 2015-10-30 2021-07-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
CN106994827B (zh) * 2016-01-25 2021-04-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CN106994827A (zh) * 2016-01-25 2017-08-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CN109300697A (zh) * 2016-05-28 2019-02-01 蓝色地平线创新有限公司 先进的电介质能量存储器件及制造方法
CN108237783B (zh) * 2016-12-26 2020-02-0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08237783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10385924A (zh) * 2018-04-19 2019-10-29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借助油墨对基底进行印刷的方法
CN110385924B (zh) * 2018-04-19 2022-09-02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借助油墨对基底进行印刷的方法
CN110549737A (zh) * 2018-05-31 2019-12-1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方法
CN110549737B (zh) * 2018-05-31 2021-11-16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喷出装置和液体喷出方法
CN111376626A (zh) * 2020-06-01 2020-07-07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打印图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76626B (zh) * 2020-06-01 2020-10-16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打印图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65367A1 (en) 2013-10-10
KR20130100336A (ko) 2013-09-10
EP2641739A1 (en) 2013-09-25
WO2012067064A1 (ja) 2012-05-24
JP2012121317A (ja) 201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1218A (zh) 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方法
JP5347300B2 (ja) 印刷装置
JP5228410B2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CN103732411B (zh) 喷墨打印机及其印刷方法
KR20080015798A (ko) 도트 매트릭스 프린터의 이미지 품질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이미지 인쇄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4268565A (ja) マルチ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16055463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US789646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H10337863A (ja) ド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ドット記録装置、並びに、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651426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印刷方法
JP3353828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H0725014A (ja) 液滴噴射型走査記録装置
JP20110567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9745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27635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記録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7815285B2 (en) Printhead having a plurality of print modes
JP2009045800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3601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734303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958020A (ja) カラー印字およびモノクロ印字をするプリンタ
JPH05338210A (ja) マルチヘッドプリンタ
JP2001071467A (ja) 基体を印刷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の使用に適した印刷装置
JP2002192719A (ja) 千鳥配列を有する印刷ヘッドを用いた印刷
JP681573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20019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