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8417A - 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8417A
CN103188417A CN2012105497613A CN201210549761A CN103188417A CN 103188417 A CN103188417 A CN 103188417A CN 2012105497613 A CN2012105497613 A CN 2012105497613A CN 201210549761 A CN201210549761 A CN 201210549761A CN 103188417 A CN103188417 A CN 103188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copy
reading
pow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97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8417B (zh
Inventor
端山幸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8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8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3Read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7Detecting, i.e.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5Methods therefor in service, i.e.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04N1/0053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using rotatably mounted or foldabl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904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power to different circuits or for supplying power at different lev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04N1/00533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using slidably mounted components, e.g. reader in dra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读取装置,进行使读取画质和用户便利性并存的电力控制。作为执行降低对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的电力控制,供电控制部(53)执行:非读取时电力控制,在不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至少以判断为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作为一个条件,执行电力降低处理;以及读取时电力控制,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在判断为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至少在进行该原稿的读取的期间,不执行电力降低处理。

Description

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取原稿的读取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进行降低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控制的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过去,在扫描仪等读取装置中,为了实现省电化,装置在不使用的期间,进入到降低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省电模式。
作为控制电力供给的读取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扫描仪,具有相对于扫描仪主体能够开闭的折叠式的原稿台,与该原稿台的开闭联动而接通或断开扫描仪的电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4327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读取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扫描仪中,通过原稿台的开闭来进行电源的接通或断开。因此,若在读取中将原稿台移动到不使用时的位置,则会对读取画质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使电源的接通或断开控制与原稿台的开闭联动结构本身对用户来说使用很方便,若成为使电源的接通或断开控制与原稿台的开闭不联动结构,则用户的便利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读取装置所具有的问题点而发明的。即,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读取装置,进行使读取画质和用户便利性并存的电力控制。
以解决该课题为目的的读取装置具有:原稿支撑部,支撑原稿;检测部,检测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时的位置还是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供给部,向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要素供给电力;以及电力控制部,执行非读取时电力控制和读取时电力控制,该非读取时电力控制是在不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在满足了至少以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作为一个条件的变更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与不满足该变更条件的情况相比降低上述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该读取时电力控制是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至少在进行该原稿的读取的期间,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
本发明的读取装置执行降低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在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要素中包括读取原稿的图像的扫描仪、传送原稿的辊、对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绘图处理的基板中的至少一个。而且,本发明的读取装置执行非读取时电力控制和读取时电力控制作为执行电力降低处理的电力控制,该非读取时电力控制是在不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至少以判断为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作为一个条件,执行电力降低处理,该读取时电力控制是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在判断为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至少在进行该原稿的读取的期间,不执行电力降低处理。此外,原稿支撑部的使用时的位置是指,在进行不妨碍原稿读取时应使原稿支撑部移动的位置。
即,本发明的读取装置在不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与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联动而执行电力降低处理作为非读取时电力控制,由此确保用户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作为读取时电力控制,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在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至少在进行对该原稿的读取的期间不执行电力降低处理,由此确保完成该原稿的读取的时机,抑制画质的降低。由此,能够实现使读取画质和用户便利性并存。
另外,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情况下,电力控制部可以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读取时电力控制。在读取完成后执行电力降低处理,由此能够防止用户的便利性的恶化。此外,预定的待机时间也可以是0时间,此时,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立刻执行电力降低处理。
另外,在不能与作为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输出方的输出方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电力控制部可以采用与能够与上述输出方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相比更短的时间作为上述待机时间。在不能与输出方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读取装置的利用可能性低。因此,优选缩短在执行电力降低处理之前的待机时间。
另外,在经过上述待机时间之前,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在进行上述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电力控制部可以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读取时电力控制。退一步说,若执行电力降低处理,则恢复需要花费时间,从而使读取开始延迟。根据该结构,在经过待机时间之前,使原稿支撑部的位置返回到使用时的位置,由此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不执行电力降低处理。因此,例如,在原稿支撑部向不使用时的位置的移动是用户的误操作的情况下,若马上使原稿支撑部回到使用时的位置,则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不执行电力降低处理。因此,提高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另外,在经过上述待机时间之前存在外部输入的情况下,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电力控制部可以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读取时电力控制。作为外部输入,对应有例如从PC发送的读取命令。根据本结构,在存在外部输入的情况下,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不执行电力降低处理,由此能够抑制下一任务的读取开始的延迟。
另外,作为其他的上述变更条件,电力控制部以在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作为条件,在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之前,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情况下,在上述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上述电力控制部可以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非读取时电力控制。根据该结构,在原稿支撑部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定时没有经过作为原稿的读取和用户操作中的一个的上次处理完成之后的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情况下,即,尽管存在最近的上次处理,在原稿支撑部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即使原稿支撑部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后,在经过待机时间之前的期间,等待电力降低处理的执行。而且,在经过待机期间之前的期间原稿支撑部的位置回到使用时的位置时,在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不执行电力降低处理。由此,给予用户回避电力降低处理的执行的时机。因此,提高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另外,作为其他的上述变更条件,电力控制部以在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作为条件,在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在经过预定的待机时间之前存在外部输入的情况下,在上述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电力控制部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非读取时电力控制。即使是该结构,也能够给予用户回避电力降低处理的执行。因此,提高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另外,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时(或者存在上述外部输入时),电力控制部将上述待机时间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在以该重置的值为起点的计时时间经过了待机时间的情况下,电力控制部可以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读取时电力控制。上述非读取时电力控制也同样地,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时(或者存在上述外部输入时),电力控制部将上述待机时间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在以该重置的值为起点的计时时间经过了待机时间的情况下,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通过执行电力降低处理,能够实现省电化。
另外,本发明的读取装置可以具有读取控制部,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即使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仍继续该原稿的读取。尽管能够得到在原稿支撑部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时将原稿的读取暂时停止的结构,但从生产性和画质考虑,优选至少对读取中的原稿继续读取。
另外,上述读取控制部可以对继续读取的原稿的后续的原稿不进行读取。若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则原稿的支撑状态不稳定,若继续读取,则有可能使原稿破损。因此,优选对后续的原稿不进行读取。
另外,上述原稿支撑部可以支撑读取前的原稿。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进行使读取画质和用户便利性并存的电力控制的读取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扫描仪的供纸托盘为关闭状态的外观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扫描仪的供纸托盘为打开状态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状态的扫描仪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的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状态的扫描仪的内部结构的概略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扫描仪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供电控制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各种模式与供电状况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式切换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省电模式执行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省电切换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使本发明所涉及的读取装置具体化的实施方式。本方式将本发明适用于具有抑制耗电的模式即省电模式的扫描仪。
[扫描仪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式的扫描仪100具有覆盖扫描仪100主体的框体6;封闭框体6的上表面6A,且相对于扫描仪100主体能够开闭的供纸托盘91(原稿支撑部的一例);以及位于扫描仪100主体的下方的排纸托盘92。此外,在图1中,排纸托盘92侧为扫描仪100的前侧,与排纸托盘92相对时的左手侧为左侧,右手侧为右侧,从而规定前后左右的方向。以下,使图2~图4所示的各方向与图1对应。
供纸托盘91位于框体6的后方且上方,并且以能够围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心X进行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框体6。若将供纸托盘91从图1所示的覆盖框体6的上表面6A的状态围绕X轴而打开,则如图2所示,在框体6的后侧将纸张支撑面91A变位到朝向上方的位置。在本方式中,如图2所示,纸张支撑面91A露出的位置为供纸托盘91的“使用时的位置”,如图1所示,纸张支撑面91A不露出的位置为供纸托盘91的“不使用时的位置”。供纸托盘91在使用时的位置的状态下支撑读取前的原稿。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时的位置的状态下,由于纸张支撑面91A不露出,因此供纸托盘91不能够支撑原稿。
排纸托盘92位于框体6的下方,并且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进出的方式容纳于框体6。如图2所示,排纸托盘92取出到框体6的前方。在本方式中,如图2所示,设排纸托盘92从框体6取出的位置为排纸托盘92的“使用时的位置”,如图1所示,设排纸托盘92容纳于框体6的位置为排纸托盘92的“不使用时的位置”。排纸托盘92与供纸托盘91同样在使用时的位置的状态下支撑读取后的原稿。另一方面,排纸托盘92在不使用时的位置的状态下不能够支撑原稿。
另外,如图2所示,在框体6的上表面6A具有操作面板40,该操作面板40具有由各种按钮(例如,开始键,停止键,小键盘的各按钮)构成的按钮组41和由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42。关于操作面板40,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状态下,供纸托盘91封闭操作面板40(参照图1),因此由用户的输入操作被限制。另一方面,若供纸托盘91的位置位于使用时的位置,则操作面板40成为露出的状态,能够进行由用户的输入操作。
图3和图4表示扫描仪100的内部构成。图3表示供纸托盘91和排纸托盘92的位置分别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状态。图4表示供纸托盘91和排纸托盘92分别为使用时的位置的状态。
在扫描仪100的内部(即框体6的内侧)配置有供给辊62、第1传送辊63、图像传感器21、22、第2传送辊64。在本方式中,将这些图像读取所利用的读取要素统称为图像读取部20。图像读取部20可以进行彩色图像的读取,也可以专用于单色图像的读取。
图像传感器21、22中的一个用于读取原稿的一个面的图像,另一个用于读取原稿的另一个面的图像。图像传感器21、22的光学元件在左右方向(图4的进深方向)上排列成一排而配置,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而输出。作为图像传感器21、22,能够使用例如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或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
支撑于供纸托盘91上的原稿9朝向图2和图4中的箭头D的方向,从供纸托盘91传送到排纸托盘92。具体而言,本方式的扫描仪100在装载原稿9时,使供纸托盘91成为使用时的位置的状态。而且,如图4所示,用户将原稿9装载到供纸托盘91上。支撑于供纸托盘91上的原稿9由于自重而移动到供给辊62,通过供给辊62逐张传送到传送路径61的下游侧。在传送路径61中移动的原稿9在经过图像读取部20时被读取。而且,读取后的原稿排出到排纸托盘92上。即,供纸托盘91和排纸托盘92构成原稿的传送路径61的一部分。
另外,如图3所示,若扫描仪100的供纸托盘91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则传送路径61成为围绕供纸托盘91的转动轴心X方向转换成U字状的路径。因此,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图像读取部20不开始读取。
此外,在扫描仪100的内部,除了图像读取部20等以外,还容纳有控制图像读取部20等的控制部10和控制供电状态的供电控制系统50。下文详细说明控制部10和供电控制系统50。
[扫描仪的电气结构]
接着,说明扫描仪100的电气结构。如图5所示,本方式的扫描仪100具有:图像读取部20;检测供纸托盘91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时的位置还是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的传感器30(检测部的一例);操作面板40;控制对各种结构要素的电力供给的供电控制系统50;控制图像读取部20的控制部10;以及作为用于与外部设备(输出方设备的一例)连接的通信接口的USB接口15和网络接口16。
另外,控制部10具有CPU11、ROM12、RAM13、NVRAM(NonVolatile RAM:非易失性存储器)14。在ROM12中存储有用于控制扫描仪100的控制程序即固件和各种设定值等。RAM13用作各种控制程序被读出的作业区域,或者用作将图像数据暂时存储的存储区域。
CPU11(读取控制部的一例)根据从ROM12读出的控制程序和从各种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将该处理结果存储于RAM13或NVRAM14,并且控制扫描仪100的各结构要素。
USB接口15为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在例如USB存储器与USB接口15连接的情况下,扫描仪100能够将读取的图像数据输出到该USB存储器。USB接口15的连接方不限于USB存储器,例如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C)。在连接方为PC的情况下,还能够接收扫描命令、设定命令等各种命令。
与USB接口15同样地,网络接口16也是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与USB接口15同样地,扫描仪100例如能够将读取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经由网络接口16而连接的外部设备。另外,经由网络接口16能够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命令。
此外,扫描仪100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不限于经由USB接口15和网络接口16的方式。例如,在扫描仪100具有无线通信接口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而连接外部设备。
图像读取部20读取原稿并将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作为PDF等图像数据输出。另外,根据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作为图像数据的输出方,对应有例如经由USB接口15或网络接口16连接的外部设备。
传感器30输出辨别供纸托盘91的位置是处于使用时的位置(打开状态)还是处于不使用时的位置(关闭状态)的信号。传感器30例如由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构成,若供纸托盘91的位置位于使用时的位置,则受光元件接收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若供纸托盘91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则切断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并且受光元件不能接收该光。
[供电控制]
接着,说明扫描仪100的供电控制。如图6所示,作为扫描仪100的供电控制系统50,具有:电源部51(供给部的一例);将从电源部51供给的电力分配到扫描仪100的各种结构要素的开关电路52;以及控制开关电路52的各种开关的开闭的供电控制部53(电力控制部的一例)。
电源部51构成为与例如商用电源或者电池连接,转换为适合的电力的电路,将转换后的电力供给到扫描仪100的各种结构要素。开关电路52根据来自供电控制部53的信号,切换是否向扫描仪100的各种结构要素供电。具体而言,在扫描仪100中具有图像读取部20的电源系统、控制部10的电源系统、外部接口(在本方式中USB接口15和网络接口16)的电源系统的各种电源系统。开关电路52切换向各种电源系统的供电的接通或断开。此外,在传感器30和操作面板40中不经由开关电路52而总是供给有电力。
在此,说明通过开关电路52所进行的对各种电源系统的供电的接通或断开来实现的多个供电模式。在该供电模式中具有降低图像读取部20等耗电量的省电模式和不降低图像读取部20等耗电量的非省电模式。
具体而言,作为非省电模式,具有能够进行图像的读取、能够进行数据的收发、而且能够接收来自操作面板40的操作的待机模式。另一方面,作为省电模式,具有:第1省电模式,经由各种接口能够进行数据的收发,能够接收来自操作面板40的操作,但不能进行图像的读取;以及第2省电模式,不能进行图像的读取和数据的收发,仅能够使操作面板40、传感器30和供电控制系统50动作。
图7表示各种模式与供电状况的关系。图7中,“○”表示有供电,“×”表示没有供电。如图7所示,在待机模式中,图像读取部20、控制部10、操作面板40、外部接口、传感器30均供给有电力,能够进行扫描动作。扫描仪100启动后立刻以待机模式进行动作。另外,在以待机模式进行动作中,若满足进入到第1省电模式的条件,则进入到第1省电模式。另外,在以待机模式或第1省电模式进行动作中,若满足进入到第2省电模式的条件,则进入到第2省电模式。
在第1省电模式中,切断对图像读取部20的供电。即,切断对耗电大的图像传感器21、22等的供电,从而抑制耗电。另一方面,继续对控制部10、操作面板40和外部接口的供电,接收用户操作。另外,若满足进入到待机模式的条件,则进入到待机模式。
在第2省电模式中,除了切断对图像读取部20的供电以外,还切断对控制部10和外部接口的供电。即,不能收发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如上所述,比第1省电模式更抑制耗电。另一方面,继续对传感器30的供电。即,传感器30通过与控制部10不同的电路来控制,即使是第2省电模式,也能够检测供纸托盘91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时的位置还是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而且,在以第2省电模式进行动作时,若用户使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移动到使用时的位置,则基于传感器30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并进入到待机模式。另外,仍继续对操作面板40的供电。即,操作面板40通过与控制部10不同的电路来控制,即使是第2省电模式,也能够接收用户操作。
具体而言,供电控制部53存储有用于进入省电模式的阈值时间(待机时间的一例)。而且,在以读取原稿的期间结束的时候、或者用户操作(例如,对操作面板40的输入或者来自外部设备的命令)完成的时候为起点的计时器的计时时间经过了阈值时间的情况下,进入到省电模式。另外,在经过了阈值时间时,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为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进入第1省电模式,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进入第2省电模式。此外,在进入第2省电模式后,停止对控制计时器的控制部10的供电,因此计时器停止。
供电控制部53与当前的模式对应,对开关电路52输出使向各种电源系统的供电接通或断开的信号。此外,供电控制部53被电源部51直接供电,在第2省电模式中也进行动作。因此,即使是第2省电模式中,也能够监视来自传感器30的输出信号,控制开关电路52。
[模式切换处理]
接着,参照图8的流程图说明实现上述模式的切换动作的模式切换处理(检测部、电力控制部、读取控制部的一例)的顺序。模式切换处理以商用电源或者电池与电源部51连接且从电源部51向供电控制部53供给电力为契机,通过供电控制部53来执行。
若执行模式切换处理,则首先,供电控制部53以作为初始状态的待机模式进行动作(S101)。此外,刚刚启动后的模式也可以是待机模式以外的模式,但在启动时利用扫描仪100的可能性高,因此优选待机模式。
在S101后,使计时器起动(S102)。该计时器的计时时间用于模式的切换判断。另外,在原稿的读取开始时,计时器的计时时间的值重置为初始值。另外,在原稿的读取中,中断计时。而且,在原稿的读取完成时,再次开始计时。另外,也可以通过用户对操作面板40的操作或来自外部设备的信号的接收,使计时器的计时时间的值重置为初始值。
接着,判定能否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S151)。作为外部设备,对应有经由USB接口15能够连接的USB存储器或经由网络接口16能够连接的PC。
在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下(S151:是),将用于进入省电模式的阈值时间设定为时间T1(例如,15分钟)(S152)。另一方面,在不能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下(S151:否),不存在读取后的数据的输出方,因此与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相比,进行读取指示的可能性低。因此,为了促进省电化,将阈值时间设定为比时间T1短的时间T2(例如,3分钟)(S153)。在S152或者S153后,进入到S103。
接着,判断供纸托盘91的位置是否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S103)。通过来自传感器30的输出信号能够判断供纸托盘91的位置。此外,在检测到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时,在S103中得出肯定判断(是),在此以后直至再次检测到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之前不得出肯定判断。
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S103:是),判断计时器的计时时间是否超过了阈值时间(S104)。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间超过了阈值时间的情况下(S104:是),执行进入到第2省电模式的第2省电模式执行处理(S105)。
图9表示S105的第2省电模式执行处理的顺序。在第2省电模式执行处理中,首先,对开关电路52输出切换向各种电源系统供电的接通或断开的信号,使通过开关电路52接通或断开向各种电源系统的供电来实现的供电模式进入到第2省电模式(S181)。即,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状态中,不能进行操作面板40的操作和原稿的装载。因此,能够推测为用户没有要使用扫描仪100的意思。因此,供电控制部53进入到将耗电最大限地抑制的第2省电模式。
接着,基于来自传感器30的输出信号,判断供纸托盘91的位置是否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S182)。而且,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没有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的期间(S182:否),直至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之前进行待机。
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S182:是),能够推测为用户准备使用扫描仪100。因此,对开关电路52输出切换向各种电源系统供电的接通或断开的信号,使通过开关电路52接通或断开向各种电源系统的供电来实现的供电模式进入到待机模式(S183)。之后,将计时器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后,再次开始计时器的计时(S184)。在S184后,结束第2省电模式执行处理。
回到图8的模式切换处理的说明,在S105的第2省电模式执行处理的执行后,进入到S151。
另一方面,在S104中,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间没有超过阈值时间的情况下(S104:否),判断是否处于原稿的读取中(S131)。在开始了原稿的读取时,计时器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并且在原稿的读取中中断计时,因此在正在读取原稿的情况下,计时器的计时时间不超过阈值时间。因此,作为计时器的计时时间没有超过阈值时间的情况,存在正在读取原稿的情况、和以原稿的读取完成为起点的计时器的计时时间没有超过阈值时间的情况。
在正在读取原稿的情况下(S131:是),继续该原稿的读取,在进行读取该原稿的期间结束后,对后续的原稿中止读取动作(S132)。即,若在原稿的读取中途中止该原稿的读取,则读取后的图像数据不完整。另外,假设即使再次开始读取,因读取速度的偏差等而有可能降低画质。因此,对于读取中途的原稿,使读取继续并使该原稿的读取完成。另一方面,关于该原稿后续的原稿,有可能对该后续原稿的传送产生妨碍,因此不进行读取。此外,若S132完成,则完成原稿的读取,因此再次开始中断的计时器的计时。在S132后或者不是原稿的读取中的情况下(S131:否),进入到S151。
回到S103的说明,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没有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S103:否),判断供纸托盘91的位置是否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S111)。此外,S111在检测到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时得出肯定判断(是),在此之后直至再次检测到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之前不得出肯定判断。
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S111:是),对开关电路52输出使向各种电源系统供电的接通或断开切换的信号,使通过开关电路52接通或断开向各种电源系统的供电来实现的供电模式进入到待机模式(S112)。即,再次开始对扫描仪100的各结构要素进行供电,能够进行原稿的读取。此外,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的时候已是待机模式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S112。在S112后,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后,再次开始计时器的计时(S113)。在S113后,进入到S151。
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没有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S111:否),执行判断向第1或者第2省电模式的自动切换的省电切换处理(S121)。
图10表示S121的省电切换处理的顺序。在省电切换处理中,首先,判断计时器的计时时间是否超过了阈值时间(S201)。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间超过了阈值时间的情况下(S201:是),判断供纸托盘91的位置是否为使用时的位置(S202)。
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为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S202:是),对开关电路52输出使向各种电源系统供电的接通或断开切换的信号,使通过开关电路52接通或断开向各种电源系统的供电来实现的供电模式进入到第1省电模式(S203)。在该第1省电模式中,尽管停止对图像读取部20的供电,但对操作面板40、外部接口和控制部10进行供电。在第1省电模式中,能够接收来自操作面板40和外部设备的输入。此外,在执行S203时已经是第1省电模式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S203。
另一方面,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S202:否)下,进行第2省电模式执行处理(S221)。在第2省电模式中,除了停止对图像读取部20的供电以外,还停止对外部接口、控制部10的供电。因此,在第2省电模式中,不能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输入。S221的处理与S105相同。在完成S221后,结束省电切换处理。
在S203后或者计时器的计时时间没有超过阈值时间的情况下(S201:否),判断是否有对扫描仪100的用户操作(S204)。作为对扫描仪100的用户操作,对应有例如对操作面板40的输入操作、来自PC的扫描命令和数据访问。在没有对扫描仪100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S204:否),结束省电切换处理。
在有对扫描仪100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S204:是),进行与该用户操作对应的处理,因此对开关电路52输出使向各种电源系统供电的接通或断开切换的信号,使通过开关电路52接通或断开向各种电源系统的供电来实现的供电模式进入到待机模式(S205)。即,再次开始对扫描仪100的各结构要素进行供电,能够进行原稿的读取。此外,在执行S205时已经是待机模式的情况下,不需要执行S205。在S205后,在将计时器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后,再次开始计时器的计时(S206)。在S206后,结束省电切换处理。
回到图8的模式切换处理的说明,在S121的省电切换处理的执行后,进入到S151。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本方式的扫描仪100在不进行原稿9的读取期间,与从供纸托盘91的使用时的位置向不使用时的位置的移动联动而进入到省电模式(特别是,在本方式中第2省电模式),由此确保用户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向不使用时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至少在对该原稿进行读取的期间不进入第1省电模式和第2省电模式,由此确保使该原稿的读取完成的时机,抑制画质的降低。由此,在本方式的扫描仪100中,实现了使读取画质和用户便利性并存。
此外,本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单纯的例示,不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定。因此,本发明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变形。读取装置不限于扫描仪,只要是复合机、FAX等具备读取功能的装置,就能够适用。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以供纸托盘91的位置是使用时的位置还是不使用时的位置作为一个条件,进入到第1或第2省电模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排纸托盘92的位置是使用时的位置还是不使用时的位置作为向第1或第2省电模式进入的一个条件。即,在实施方式中,与供纸托盘91的位置是使用时的位置还是不使用时的位置联动而进行电源控制,但也可以将其直接置换为排纸托盘92。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具有待机模式、第1省电模式和第2省电模式这三个模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切换待机模式和第2省电模式(或者第1省电模式)这两个模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设置其他模式(例如,在从第1省电模式向第2省电模式进入之前的期间,继续对控制部10的供电并且切断对外部接口的供电的第3省电模式)。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总是进行对操作面板40的电力供给,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第2省电模式中切断对操作面板40的电力供给。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S103:是),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间经过了阈值时间后(S104:是)进入到第2省电模式,但不一定等到计时器的计时时间经过阈值时间,也可以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后立刻(若是原稿的读取中则该原稿读完后立刻)进入到第2省电模式。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后马上进入到第2省电模式,从而提高省电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通过能否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来变更阈值时间,但也可以不改变阈值时间。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供纸托盘91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时,仅对读取中途的原稿继续读取,但也可以对支撑于供纸托盘91的所有的原稿实施读取。其中,预测到供纸托盘91的位置为不使用时的位置时难以进行原稿传送,特别是对后续原稿可能产生破损等。因此,读取的继续优选仅对读取中途的原稿进行,而对在此以后的后续原稿不进行读取。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用于进入第1省电模式的阈值时间和用于进入第2省电模式的阈值时间是共通的,但也可以分开设置各自的阈值时间。另外,此时,也可以以能否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为条件,分开变更各自的阈值时间。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在第1省电模式时,通过切断对图像读取部20的供电来实现电力的降低,但也可以不切断供电,而通过减少对图像读取部20的供电量来实现电力的降低。同样地,在第2省电模式时,切断对图像读取部20、控制部10和外部接口的供电,但也可以不切断供电,通过减少图像读取部20、控制部10和外部接口中至少任一的供电量来实现电力的降低。

Claims (18)

1.一种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原稿支撑部,支撑原稿;
检测部,检测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时的位置还是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
供给部,向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要素供给电力;以及
电力控制部,执行非读取时电力控制和读取时电力控制,该非读取时电力控制是在不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在满足了至少以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作为一个条件的变更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与不满足该变更条件的情况相比降低上述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该读取时电力控制是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至少在进行该原稿的读取的期间,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情况下,上述电力控制部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读取时电力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能与作为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输出方的输出方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上述电力控制部采用与能够与上述输出方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相比更短的时间作为上述待机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经过上述待机时间之前,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在进行上述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上述电力控制部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读取时电力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时,上述电力控制部将上述待机时间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在以该重置为起点的计时时间经过了待机时间的情况下,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读取时电力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经过上述待机时间之前存在外部输入的情况下,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期间结束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上述电力控制部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读取时电力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上述外部输入时,上述电力控制部将上述待机时间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在以该重置的值为起点的计时时间经过了待机时间的情况下,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读取时电力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其他的上述变更条件,上述电力控制部以在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作为条件,
在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之前,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情况下,在上述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上述电力控制部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非读取时电力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时,上述电力控制部将上述待机时间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在以该重置的值为起点的计时时间经过了待机时间的情况下,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非读取时电力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其他的上述变更条件,上述电力控制部以在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作为条件,
在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在经过预定的待机时间之前存在外部输入的情况下,在上述原稿的读取或用户操作完成后,在经过了预定的待机时间的时刻,上述电力控制部不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非读取时电力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上述外部输入时,上述电力控制部将上述待机时间的计时时间重置为初始值,在以该重置的值为起点的计时时间经过了待机时间的情况下,执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作为上述非读取时电力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读取控制部,在进行原稿的读取的状态下,即使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不使用时的位置的情况下,仍继续该原稿的读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读取控制部对继续读取的原稿的后续的原稿不进行读取。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原稿支撑部支撑读取前的原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力控制部还降低通信要素的耗电量作为电力降低处理,该通信要素用于与作为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输出方的输出方设备进行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力控制部选择性的执行如下的电力控制:不执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而执行降低上述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以及执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和执行降低上述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
17.一种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原稿支撑部,支撑原稿;
检测部,检测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是位于使用时的位置还是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
供给部,对用于读取原稿的读取要素和用于与作为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输出方的输出方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要素供给电力;以及
电力控制部,进行电力控制,该电力控制执行降低上述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和执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
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位于使用时的位置时,上述电力控制部在进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时,执行降低上述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位于不使用时的位置时,上述电力控制部在进行上述电力降低处理时,执行降低上述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和执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力控制部在执行降低上述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和执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的状态下,在基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上述原稿支撑部的位置从不使用时的位置变为使用时的位置情况下,使降低上述读取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和降低上述通信要素的耗电量的电力降低处理的执行结束。
CN201210549761.3A 2011-12-27 2012-12-17 读取装置 Active CN103188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6379 2011-12-27
JP2011-286379 2011-12-27
JP2012096788A JP5935481B2 (ja) 2011-12-27 2012-04-20 読取装置
JP2012-096788 2012-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417A true CN103188417A (zh) 2013-07-03
CN103188417B CN103188417B (zh) 2015-12-23

Family

ID=48654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9761.3A Active CN103188417B (zh) 2011-12-27 2012-12-17 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413904B2 (zh)
JP (1) JP5935481B2 (zh)
CN (1) CN1031884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3466A (zh) * 2014-12-12 2016-12-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及印刷品的制造方法
CN108819498A (zh) * 2018-09-08 2018-11-1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基于微信硬件的远程无线打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7097B2 (ja) * 2012-11-29 2017-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1524980S (zh) * 2014-09-30 2015-06-01
JP1536672S (zh) * 2015-03-20 2015-11-02
JP6525708B2 (ja) * 2015-04-24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500714B2 (ja) * 2015-09-08 2019-04-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
JP1549837S (zh) * 2015-11-02 2016-05-23
USD780181S1 (en) * 2015-12-03 2017-02-28 Avision Inc. Scanner
JP1558461S (zh) * 2016-02-19 2016-09-12
JP1564554S (zh) * 2016-06-03 2017-11-20
JP1569581S (zh) * 2016-08-02 2018-02-05
USD794640S1 (en) * 2016-09-08 2017-08-15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Scanner
USD797744S1 (en) * 2016-09-30 2017-09-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ing device
JP1591417S (zh) * 2017-04-21 2017-11-20
JP1593606S (zh) * 2017-07-31 2018-11-19
JP1597537S (zh) * 2017-09-19 2018-02-13
JP6984339B2 (ja) * 2017-11-15 2021-12-1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1611360S (zh) * 2017-12-26 2018-12-10
JP7027994B2 (ja) * 2018-03-20 2022-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089669B2 (ja) 2018-08-31 2022-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7346833B2 (ja) 2019-01-31 2023-09-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1640742S (zh) * 2019-02-27 2020-03-02
TWD200035S (zh) * 2019-03-19 2019-10-0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掃描器
USD881887S1 (en) * 2019-03-19 2020-04-21 Avision Inc. Scanner
JP1647818S (ja) * 2019-06-14 2019-12-16 プリンター用給紙機
JP1647873S (ja) * 2019-06-19 2019-12-16 スキャナー
JP1647871S (ja) * 2019-06-19 2019-12-16 スキャナー
JP7247783B2 (ja) * 2019-06-25 2023-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10908855B1 (en) * 2019-09-11 2021-02-0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ower saving mode
JP7383977B2 (ja) * 2019-10-21 2023-1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D929995S1 (en) * 2020-03-31 2021-09-07 Avision Inc. Scanner
JP1685734S (ja) * 2020-07-07 2021-05-24 スキャナー
JP1685733S (ja) * 2020-07-07 2021-05-24 スキャナー
JP1686553S (zh) * 2020-11-13 2021-05-31
JP1686554S (zh) * 2020-11-13 2021-05-31
USD950553S1 (en) * 2020-11-17 2022-05-03 Avision Inc. Scanner
US11930143B2 (en) * 2022-02-25 2024-03-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utput modes and image reading speed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05A (zh) * 1996-01-08 1997-07-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图象阅读设备和检测原件馈送单元的开启/关闭状态的方法
US5764385A (en) * 1993-10-15 1998-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input apparatus to input an image of a document on an original mount
CN1251456A (zh) * 1998-10-05 2000-04-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象读取装置
US6316767B1 (en) * 1999-09-17 2001-11-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to reduce wait time for scanner light-source warm-up
US20050052680A1 (en) * 2003-05-29 2005-03-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scanner provided with power saving mode and a system having a power saving mode
JP2007295625A (ja) * 2007-07-27 2007-11-08 Pfu Ltd スキャナ装置
JP4012116B2 (ja) * 2003-05-14 2007-11-21 株式会社Pfu スキャナ装置
JP2009015649A (ja) * 2007-07-05 2009-01-22 Canon Inc 電源制御装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515976A (zh) * 2008-02-19 2009-08-26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570087A (zh) * 2008-05-02 2009-11-04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
CN101859083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电力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359A (ja) * 1984-07-10 1986-01-30 Sharp Corp 節電モ−ド自動解除機能を備えた複写機
US4743132A (en) * 1985-05-20 1988-05-10 Tokyo Electric Co., Ltd. Paper feed device
US5570160A (en) * 1994-07-14 1996-10-29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rotatable photoreceptor
JPH09304983A (ja) 1996-05-13 1997-11-28 Ricoh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
US5900950A (en) * 1997-08-19 1999-05-04 Mustek System Inc. Image scanner with a function of initiating scanning automatically
JP2001210003A (ja) 2000-01-28 2001-08-03 Ricoh Co Ltd 画像情報記憶装置及び該画像情報記憶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
JP2001309094A (ja) * 2000-04-20 2001-11-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5939A (ja) * 2002-04-22 2003-11-06 Sharp Corp 原稿読取装置の原稿カバー開閉機構
US6988982B2 (en) * 2002-08-19 2006-01-24 Cardioenergetics Heart wall actuation system for the natural heart with shape limiting elements
JP4078646B2 (ja) 2003-05-29 2008-04-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省電力モードを有するイメージ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の電力制御方法
JP2004357023A (ja) 2003-05-29 2004-12-16 Seiko Epson Corp 省電力モードを有するイメージ読取装置
JP3868930B2 (ja) 2003-07-30 2007-01-1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83949B2 (ja) * 2008-01-17 2010-06-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1073850A (ja) 2009-09-30 2011-04-14 Canon Electronics Inc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シート読取装置
JP5447028B2 (ja) 2010-03-12 2014-03-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節電中動作監視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節電中動作監視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772910B1 (en) * 2011-10-24 2019-06-19 ZTE Corporation Frame loss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oice frame signal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4385A (en) * 1993-10-15 1998-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input apparatus to input an image of a document on an original mount
CN1155205A (zh) * 1996-01-08 1997-07-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图象阅读设备和检测原件馈送单元的开启/关闭状态的方法
CN1251456A (zh) * 1998-10-05 2000-04-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象读取装置
US6316767B1 (en) * 1999-09-17 2001-11-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to reduce wait time for scanner light-source warm-up
JP4012116B2 (ja) * 2003-05-14 2007-11-21 株式会社Pfu スキャナ装置
US20050052680A1 (en) * 2003-05-29 2005-03-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scanner provided with power saving mode and a system having a power saving mode
JP2009015649A (ja) * 2007-07-05 2009-01-22 Canon Inc 電源制御装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295625A (ja) * 2007-07-27 2007-11-08 Pfu Ltd スキャナ装置
CN101515976A (zh) * 2008-02-19 2009-08-26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570087A (zh) * 2008-05-02 2009-11-04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
CN101859083A (zh) * 2009-04-08 2010-10-13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电力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3466A (zh) * 2014-12-12 2016-12-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及印刷品的制造方法
CN106183466B (zh) * 2014-12-12 2018-09-1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及印刷品的制造方法
CN108819498A (zh) * 2018-09-08 2018-11-1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基于微信硬件的远程无线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06121B2 (en) 2019-12-10
JP5935481B2 (ja) 2016-06-15
JP2013153401A (ja) 2013-08-08
CN103188417B (zh) 2015-12-23
US20160316087A1 (en) 2016-10-27
US20130163056A1 (en) 2013-06-27
US9413904B2 (en) 2016-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8417A (zh) 读取装置
KR101158715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저전력 제어방법
CN100570510C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CN102478770B (zh) 供电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和供电控制方法
CN113473006B (zh) 信息处理设备、图像拾取设备、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00231390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855880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according to movement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67063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219406B (zh) 显示控制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2625017A (zh) 能够控制电源的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4006357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canner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canner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US9585098B2 (en) Intra-body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harge contro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CN105376444A (zh) 便携式终端、其程序、装置、操作显示系统
CN112269086A (zh) 充电线缆的识别方法、装置、充电线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113651A (zh) 处理控制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和处理控制方法
CN103841291A (zh) 信息处理设备
CN108156345A (zh) 能够减少消耗电力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1932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96239A (zh) 信息处理装置、电源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
CN101995984A (zh) 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感测方法
CN103609092B (zh) 扫描系统
JP2011004235A (ja) ジョブ処理装置、ジョブ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79828B2 (ja) 読取装置
US20150102771A1 (en)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power receiving method
US2011013142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