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4565B - 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4565B
CN103184565B CN201110443094.6A CN201110443094A CN103184565B CN 103184565 B CN103184565 B CN 103184565B CN 201110443094 A CN201110443094 A CN 201110443094A CN 103184565 B CN103184565 B CN 103184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critical fluid
fibrid
homogeneous phase
ito
in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30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4565A (zh
Inventor
张迎晨
张夏楠
吴红艳
肖俊
张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4430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45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4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4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4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45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organic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将铟前驱体、锡前驱体、表面活性剂、有机粘结剂和溶胶稳定助剂一起混合在溶剂中,将超临界流体导入高压反应釜内,与上述共混物混合;将上述均匀混合材料定量喂入螺杆;在过滤器部分,均相体经过过滤介质,滤去杂质和聚合反应后残留的催化剂;在计量泵部分,均相体经齿轮计量泵进行熔体计量,以精确控制纤维细度和均匀度;均相体经熔喷模头入口区、孔流区和膨化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经自然冷却后得到纤维放入烘箱,制备出浅黄色纳米ITO超细微孔类纤维。所制备的纳米ITO超细微孔类纤维可满足平面显示、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功能性玻璃和宽频谱轻质伪装隐身材料等军事难题等方面的需求。

Description

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光电产品的飞跃发展,n型半导体材料掺锡氧化铟纳米微粉以其良好的导电性能、较高的可见光范围内的透光率和化学稳定性以及与基体的良好结合性能,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平面显示(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电致变色灵巧窗、汽车挡风玻璃、冰柜的透明隔热层、微波屏蔽和防护镜以及太阳能电池等功能性玻璃和军事航空等方面。此外,因为ITO粉末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和中远外波段优良的红外反射性能及微波衰减性能: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达95%以上,对红外光的发射率大于70%,对紫外的吸收率大于85%,对微波的衰减达85%以上,这种新型材料有可能实现红外和雷达及可见光隐身的一体化,可望解决宽频谱轻质伪装隐身材料难题.
我国作为铟资源大国,具有丰富的生产ITO纳米微粉的原材料一金属铟,每年铟产量居世界首位(50t),但铟年消费量却极少,还不至7t,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产的金属铟主要供外销,对其高技术产品的深加工尚不及美国、欧洲和日本,像lTO靶材、ITO薄膜等铟的深加工产品主要靠进口。因此,研究ITO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开发高品质的ITO纳米微粉产品,对于改变目前我国这种出口原材料进口加工产品的被动局面,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丰富的铟资源,提高其科技含量和应用价值,并进一步振兴我们的民族工业,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制备ITO膜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喷雾热解法、真空蒸发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其中最为成熟的是磁控溅射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但其关键技术被美日德等国所垄断,并且所需设备非常复杂,需要高压或大功率直流电源,设备投资高;其次,该法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尤其是ITO靶材质量的影响,要获得高性能的1TO薄膜,必须首先制备出高质量的ITO靶材,这些缺点使其应用受到大大限制。其它几种方法基本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产业化生产。其中,溶胶-凝胶法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技术,以其多方面的优点,立刻在众多方法中脱颖而出,利用这种技术制得的ITO膜均匀度可达分子或原子尺度;成膜温度低,可避免杂相的生成;化学、光学、热学及机械稳定性好,适合在严酷条件下使用;可在任意形状的基体上成膜;通过选择溶剂、调整浓度、添加催化剂,可以改变溶胶性质,控制膜厚,最重要的一点是该方法无需真空装置,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大面积成膜,易于产业化。因此,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在较低成本下制备出性能优异的ITO膜,对于迅速形成我国完全国产化的ITO膜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熔喷纤维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促进了高性能聚合物的使用,以满足产业用纺织品的特别需求,如纤维细度小,耐高温、耐化学性、良好的强度和弹性、医疗用产品舒适性、与食品接触的安全性等要求。
超临界流体,是指某种物质在临界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以上,所具有不同于液体或气体的独特物性的流体,既具有气体的特性又具有液体的特性,因此可以说,超临界流体是存在于气体、液体这两种流体状态以外的第三流体。超临界流体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因而有很强的溶剂强度,同时具有与气体相近的粘度,流动性比液体好得多,传质系数也比液体大得多。且流体的密度、溶剂强度和粘度等性能均可通过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方便地进行调节,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超临界CO2进行萃取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工业应用。在聚合物加工中采用超临界CO2虽然不多,但已得到相当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如超临界CO2为介质的聚合反应、采用超临界CO2向聚合物中加入添加剂、超临界CO2溶胀聚合得到共混物和复合材料、聚合物分级、萃取齐聚物和溶剂、微球和微纤制备、结晶等。
在微孔聚合物制备中使用超临界流体具有以下优点:
(1)传质系数高,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平衡浓度,因而缩短了加工时间,使微孔聚合物制备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
(2)在相同温度下,使用超临界CO2可达到更高的平衡浓度,因而可得到更高的泡孔密度和更小的泡孔直径。
(3)由于超临界流体溶入聚合物可大大降低聚合物的粘度,从而减少了熔喷压力并提高熔体的流动性。
通过改变超临界流体的温度或压力,可以得到处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任一密度;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可导致密度的巨大变化。由于粘度、介电常数、扩散系数和溶解能力都与密度有关,因此可以方便地调节压力和温度来控制超临界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微孔聚合物的制备主要基于气体过饱和法。基本过程为:首先使高压气体(CO2和N2)溶解于聚合物中形成聚合物/气体饱和体系;然后通过压力骤降和(或)温度骤升使之进入过饱和状态,从而大量气核同时引发和增长;最后通过淬火等方法使微孔结构定型。传统泡沫塑料物理发泡的改进在于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参数,使得大量气核能够同时引发,且不归并成大泡,从而得到微孔结构。采用过饱和原理制备微孔聚合物的工艺方法,根据操作的连续程度不同主要有分步法、半连续法以及挤出、注塑、滚塑等连续法。分步法及半连续法由于形成聚合物/气体饱和体系所需时间由气体向聚合物基体的扩散速度决定,因而耗时长,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主要应用于理论研究。而与实际熔喷加工相一致的连续法的出现,使得微孔ITO类纤维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微孔ITO类纤维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与微孔结构(包括:孔尺寸、孔密度、孔分布、和孔取向)以及分子链取向。而通过优化工艺,控制微孔结构和分子链取向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微孔ITO类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超细纤维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铟前驱体、锡前驱体、表面活性剂、机粘结剂和溶胶稳定助剂一起混合在溶剂中,按离子比为铟锡比例按90:10-80:20的比例称取,其中金属离子浓度调整在0.6M-0.7M之间,将以上材料导入装有内衬的高压反应釜内均匀搅拌混合得到共混物;其中表面活性剂为1/1000-1/100、有机粘结剂5/1000-5/100和溶胶稳定助剂1/1000-5/1000的添加比例;
(2)将超临界流体导入高压反应釜内,与上述共混物混合并维持压力为7-17MPa,在50-380℃下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同时在超临界流体中反应合成20-28小时;
(3)将上述均匀混合材料定量喂入螺杆,在螺杆进料段被输送和均匀共混,继而经螺杆压缩段压实并逐渐成均相体;
(4)在过滤器部分,均相体经过过滤介质,滤去杂质和聚合反应后残留的催化剂;
(5)在计量泵部分,均相体经齿轮计量泵进行熔体计量,以精确控制纤维细度和均匀度;
(6)均相体经熔喷模头入口区、孔流区和膨化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
(7)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的均相体细流因环境压力突然降低发生膨化胀大的同时,受到两侧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处于粘流态的熔体细流被迅速拉细;同时,两侧的室温空气掺入牵伸热空气流,使熔体细流冷却固化成形,形成超细微孔类纤维。
(8)经自然冷却后得到纤维放入烘箱,再进行烘干和锻烧工艺就可以制备出ITO超细微孔类纤维。将其加热到100℃左右进行烘干,再经高温600℃-1000℃锻烧5-25小时,使其氧化成In203和Sn02,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备出浅黄色纳米ITO超细微孔类纤维。
所述的铟前驱体为丁氧基铟(In(OC4H9)3)、异丙氧基铟(In(OC3H7)3)、五水硝酸铟、铟醇盐(甲醇铟、乙醇铟、异丁醇铟)等,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的锡前驱体为丁氧基锡(Sn(OC4H9)4)或异丙氧基锡(Sn(OC3H7)4)、氯化锡、锡醇盐(乙醇锡、丙醇锡、正丁醇锡)等,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的溶剂为乙醇、丁醇等异丙醇(IPA)、无水乙醇、乙酰丙酮等,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的溶胶稳定助剂氨水、二元醇、乙酰丙酮等,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等,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的有机粘结剂为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等,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N2或者超临界CO2
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N2时,其温度为50~380℃,压力为7~17MPa,超临界N2与共混物的质量比为1:400-1:10。
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CO2时,其温度为50~380℃,临界压力为7~17MPa,超临界CO2与共混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
所述均相体与外界的压力差为7~40MPa,熔喷速率为10~2000cm3/s。
本发明的优点显著,采用本发明的以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聚合物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可制得超细(20-90000nm)的微孔ITO类纤维。以满足平面显示(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电致变色灵巧窗、汽车挡风玻璃、冰柜的透明隔热层、微波屏蔽、防护镜以及太阳能电池等功能性玻璃和宽频谱轻质伪装隐身材料等军事难题等方面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以In(N03)3·4.5H20和SnCl·5H20为前驱物,将其溶于硝酸中,然后加入氨水,经过搅拌和洗涤处理,得到白色凝胶状沉淀,再加入适量硝酸得到溶胶,再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将溶胶中的金属离子浓度调整在0.6M.0.7M之间,导入装有内衬的高压反应釜内均匀混合。将温度为50-380℃,压力为7-40MPa的超临界CO2导入高压反应釜内与上述材料均匀混合,超临界CO2与共混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在上述保温温度下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超临界流体中反应合成时间为24小时。将上述均匀混合材料定量喂入螺杆,在螺杆进料段被输送和均匀共混,继而经螺杆压缩段压实并逐渐均相体。均相体应经过过滤介质,滤去杂质和聚合反应后残留的催化剂。均相体经齿轮计量泵进行熔体计量,以精确控制纤维细度和均匀度。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1表示均相混合物熔体的注入方向,箭头2表示牵伸用热空气流动方向,箭头6表示冷空气流动方向。均相体经熔喷模头入口区3、孔流区4和膨化区5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熔喷速率为10-2000cm3/s。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的均相体体细流因环境压力突然降低发生膨化胀大的同时,受到两侧90℃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处于粘流态的熔体细流被迅速拉细。同时,两侧的室温空气掺入牵伸热空气流,使熔体细流冷却固化成形,形成超细微孔类纤维。将其加热到100℃左右进行烘干,再经高温600℃-1000℃锻烧5-25小时,使其氧化成In203和Sn02,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备出浅黄色纳米ITO超细微孔类纤维。
实施例2
将五水硝酸铟晶体加入乙酰丙酮,以DTA作为溶胶稳定助剂形成液体,氯化锡溶解在微量乙醇形成液体,将以上液体同时导入装有内衬的高压反应釜内均匀混合。将80℃,16MPa超临界CO2导入高压反应釜内与上述材料均匀混合。在上述保温温度下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超临界流体中反应合成时间为24小时。高压反应釜上述均匀混合材料定量喂入螺杆,在螺杆进料段被输送和均匀共混,继而经螺杆压缩段压实并逐渐均相体;均相体应经过过滤介质,滤去杂质和聚合反应后残留的催化剂;均相体经齿轮计量泵进行熔体计量,以精确控制纤维细度和均匀度;均相体经熔喷模头入口区、孔流区和膨化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的均相体体细流因环境压力突然降低发生膨化胀大的同时,受到两侧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处于粘流态的熔体细流被迅速拉细。同时,两侧的室温空气掺入牵伸热空气流,使熔体细流冷却固化成形,形成超细微孔类纤维;将其加热到100℃左右进行烘干,再经高温600℃-1000℃锻烧5-25小时,使其氧化成In203和Sn02,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备出浅黄色纳米ITO超细微孔类纤维。
实施例3
将三氯化铟和二氯化锡为前驱物,将其分别溶于乙酰丙酮和无水乙醇中,而后同时导入装有内衬的高压反应釜内均匀混合。将50℃,7MPa超临界N2导入高压反应釜内与上述材料均匀混合。在上述保温温度下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超临界流体中反应合成时间为24小时。高压反应釜上述均匀混合材料定量喂入螺杆,在螺杆进料段被输送和均匀共混,继而经螺杆压缩段压实并逐渐均相体。均相体应经过过滤介质,滤去杂质和聚合反应后残留的催化剂。均相体经齿轮计量泵进行熔体计量,以精确控制纤维细度和均匀度。均相体经熔喷模头入口区、孔流区和膨化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的均相体体细流因环境压力突然降低发生膨化胀大的同时,受到两侧290℃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处于粘流态的熔体细流被迅速拉细。同时,两侧的室温空气掺入牵伸热空气流,使熔体细流冷却固化成形,形成超细微孔类纤维。将其加热到100℃左右进行烘干,再经高温600℃-1000℃锻烧5-25小时,使其氧化成In203和Sn02,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备出浅黄色纳米ITO超细微孔类纤维。
实施例4
将利用三氯化铟和二氯化锡(铟锡摩尔比按4:1)的乙醇溶液,添加聚乙烯醇PVA及表面活性剂吐温-80等形成溶液,导入装有内衬的高压反应釜内均匀混合。将80℃,16MPa超临界N2导入高压反应釜内与上述材料均匀混合。在上述保温温度下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超临界流体中反应合成时间为24小时。高压反应釜上述均匀混合材料定量喂入螺杆,在螺杆进料段被输送和均匀共混,继而经螺杆压缩段压实并逐渐均相体;均相体应经过过滤介质,滤去杂质和聚合反应后残留的催化剂;均相体经齿轮计量泵进行熔体计量,以精确控制纤维细度和均匀度;均相体经熔喷模头入口区、孔流区和膨化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的均相体体细流因环境压力突然降低发生膨化胀大的同时,受到两侧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处于粘流态的熔体细流被迅速拉细。同时,两侧的室温空气掺入牵伸热空气流,使熔体细流冷却固化成形,形成超细微孔类纤维;将其加热到100℃左右进行烘干,再经高温600℃-1000℃锻烧5-25小时,使其氧化成In203和Sn02,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备出浅黄色纳米ITO超细微孔类纤维。

Claims (6)

1.一种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铟前驱体、锡前驱体、表面活性剂、有机粘结剂和溶胶稳定助剂一起混合在溶剂中,按离子比为铟锡比例按90:10-80:20的比例称取,其中金属离子浓度调整在0.6M-0.7M之间,将以上材料导入装有内衬的高压反应釜内均匀搅拌混合得到共混物;其中表面活性剂为1/1000-1/100、有机粘结剂5/1000-5/100和溶胶稳定助剂1/1000-5/1000的添加比例;
(2)将超临界流体导入高压反应釜内,与上述共混物混合并维持一定压力为7-17MPa,在50-380℃下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同时在超临界流体中反应合成20-28小时;
(3)将上述均匀混合材料定量喂入螺杆,在螺杆进料段被输送和均匀共混,继而经螺杆压缩段压实并逐渐成均相体;
(4)在过滤器部分,均相体经过过滤介质,滤去杂质和聚合反应后残留的催化剂;
(5)在计量泵部分,均相体经齿轮计量泵进行熔体计量,以精确控制纤维细度和均匀度;
(6)均相体经熔喷模头入口区、孔流区和膨化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
(7)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的均相体细流因环境压力突然降低发生膨化胀大的同时,受到两侧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处于粘流态的熔体细流被迅速拉细;同时,两侧的室温空气掺入牵伸热空气流,使熔体细流冷却固化成形,形成超细微孔类纤维;
(8)经自然冷却后得到纤维放入烘箱,将其加热到95-105℃进行烘干,再经高温600℃-1000℃煅烧5-25小时,使其氧化成In203和Sn02,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备出浅黄色纳米ITO超细微孔类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铟前驱体为丁氧基铟、异丙氧基铟、五水硝酸铟或铟醇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铟醇盐包括甲醇铟、乙醇铟、异丁醇铟;
所述的锡前驱体为丁氧基锡、异丙氧基锡、氯化锡、锡醇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锡醇盐包括乙醇锡、丙醇锡、正丁醇锡;
所述的溶剂为乙醇、丁醇、异丙醇或乙酰丙酮;
所述的溶胶稳定助剂为氨水、二元醇、或乙酰丙酮;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所述的有机粘结剂为聚乙烯醇或聚乙二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N2或者超临界CO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N2时,其温度为50~380℃,压力为7~17MPa,超临界N2与共混物的质量比为1:400-1: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CO2时,其温度为50~380℃,临界压力为7~17MPa,超临界CO2与共混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相体与外界的压力差为7~40MPa,熔喷速率为10~2000cm3/s。
CN201110443094.6A 2011-12-27 2011-12-27 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45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3094.6A CN103184565B (zh) 2011-12-27 2011-12-27 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3094.6A CN103184565B (zh) 2011-12-27 2011-12-27 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4565A CN103184565A (zh) 2013-07-03
CN103184565B true CN103184565B (zh) 2015-12-09

Family

ID=48675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309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4565B (zh) 2011-12-27 2011-12-27 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45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5374A (zh) * 2014-11-19 2015-03-2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太阳能电池用微孔it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74303B (zh) * 2015-08-07 2017-08-04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ito中空微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8660522B (zh) * 2018-05-31 2021-02-23 苏州大学 毛细管静电纺丝装置及纺丝方法
CN110368807A (zh) * 2019-07-05 2019-10-25 南京中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氧化铟锡纳米纤维复合三维体块的制备方法
CN114990753A (zh) * 2022-06-17 2022-09-02 烟台经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变色纤维及其一步成型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5776A (zh) * 2002-10-18 2005-12-07 可隆株式会社 微孔泡沫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0852A (zh) * 2008-11-27 2009-06-10 长沙星纳气凝胶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孔SiO2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7618580B2 (en) * 2005-10-03 2009-11-1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a polymeric, conductive optical transparency
TW201028506A (en) * 2009-01-20 2010-08-01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A sol-gel composition for fabricating conductive fib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5884A1 (en) * 2002-10-18 2004-04-29 Kolon Industries, Inc A microcellular foamed fiber, and a process of preparing for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5776A (zh) * 2002-10-18 2005-12-07 可隆株式会社 微孔泡沫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US7618580B2 (en) * 2005-10-03 2009-11-1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a polymeric, conductive optical transparency
CN101450852A (zh) * 2008-11-27 2009-06-10 长沙星纳气凝胶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孔SiO2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201028506A (en) * 2009-01-20 2010-08-01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A sol-gel composition for fabricating conductive fiber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eparation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spun tin-doped indium oxide nanowaires;Dandan Lin,Hui Wu,Rui Wang,Wei Pan;《nanotechnology》;IOP Publishing Ltd;20071017;第18卷(第46期);第2页第1、3段 *
熔喷法非制造布结构域性能分析;徐家福,杨雅光,郭秉臣;《非制造布》;20050930;第13卷(第3期);全文 *
纳米复合熔喷法非织造布材料的研制;储长中,钱晓明;《非织造布》;20070430;第15卷(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4565A (zh)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4565B (zh) 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CN102206387B (zh) 一种高分子和无机纳米粒子杂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2781B (zh) 一种氧化锌铝溅射靶材的制造方法
CN103525320B (zh) 热致变色pvb中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4740B (zh) 海鞘纤维素胆甾相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4057947B (zh) 一种双向快速光热响应PVA-PNIPAM/MxWO3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7461A (zh) 一种纳米光催化剂钨酸铋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7338B (zh) 钒电池用复合全氟离子交换膜的制造装置和方法
CN103787289B (zh) 一种带宽可调的石墨相硼碳氮及其合成方法
CN103184568B (zh) 微孔离子液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4753061B (zh) 基于离子液体基的透明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175769A (zh) 一种含硅光学增透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184540B (zh) 应用三螺杆密炼挤出机纺丝制备LiMn2O4的微孔类纤维的方法
CN104724757A (zh) 基于溶剂热低温直接合成金红石相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03184585B (zh) 应用三螺杆密炼挤出机纺丝制备微孔ito类纤维的方法
CN101586270A (zh) 多晶钇铝石榴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586741A (zh) 一种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390856A (zh) 一种低温制备高稳定性γ相纳米硫化镧粉体的方法
CN104445374A (zh) 太阳能电池用微孔it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94073B (zh) 一种烧结ito低密度圆柱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943314A (zh) 一种全造粒法制备远红外纺织品的方法
CN114409972B (zh) 一种兼具氨气响应与抗菌功能的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3809A (zh) 一种生产氧化锌基透明导电膜玻璃的方法
CN113637941B (zh) 一种氧化锌镓磁控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
CN103882384A (zh) 一种azo靶材及az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