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3950B - 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及由其所形成的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及由其所形成的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3950B
CN103183950B CN201210059460.2A CN201210059460A CN103183950B CN 103183950 B CN103183950 B CN 103183950B CN 201210059460 A CN201210059460 A CN 201210059460A CN 103183950 B CN103183950 B CN 103183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styrene
rubber
acrylonitrile
polymer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94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3950A (zh
Inventor
戴嘉宏
许顺益
李书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83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3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3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3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聚合物混合物(A);5重量份~30重量份的磷系难燃剂(B);及0.1重量份~2.0重量份的氟系聚合物(C)。该聚合物混合物(A)包括50重量份~98重量份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及2重量份~50重量份的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包括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且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3重量%,以及该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20,000~80,000。

Description

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及由其所形成的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制备电气器材、办公器材、汽车部件、家庭用品等用的塑料成型品的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含有橡胶系聚合物组分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由该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碳酸酯系聚合物(polycarbonate)具有耐冲击性及单位体积质量轻、易加工、绝缘性强等优点,而已被广泛生产与应用于光电产业、生物科技产业或资讯电子产业等领域。然而,该碳酸酯系聚合物为易燃物质,为了强化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的难燃性,通常通过添加磷系难燃剂来提升其难燃性,但添加磷系难燃剂会影响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的物理性质,使得该碳酸酯系聚合物产生脆化、耐冲击性不佳及成型性不佳等缺点。
为改善其耐冲击性,目前通过添加橡胶改性苯乙烯系树脂来提升,使其同时具有难燃性及耐冲击性。但随着成型加工条件越趋严苛,例如:电视或电脑等大型成型品及薄壳成型品的要求,更需具有较佳外观、高耐冲击性或高刚性等物理性质。于是,通过添加苯乙烯系-二烯系-(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来提升碳酸酯系聚合物与橡胶改性苯乙烯系树脂的相容性,使由其所形成的成型品能更符合所需。然而,虽在相容性上有些微改善,但该方式对于成型加工时流动性改善的幅度不大,且其所形成的成型品的加工焊接线(welding line)外观不佳。
为改善由碳酸酯系聚合物与橡胶改性苯乙烯系树脂混炼所形成的成型品的加工焊接线外观不佳的缺点,仍需开发一种较佳流动性及相容性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且其于后续加工形成成型品后,可使该成型品具有较佳难燃性及加工焊接线外观,以符合业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为提供一种较佳流动性及相容性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本发明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包含:
100重量份的聚合物混合物(A),包括50重量份~98重量份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及2重量份~50重量份的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
5重量份~30重量份的磷系难燃剂(B);及
0.1重量份~2.0重量份的氟系聚合物(C);
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包括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且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3重量%,以及该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20,000~80,000。
根据本发明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述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2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述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1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述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25,000~70,000。
根据本发明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述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30,000~60,000。
根据本发明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基于所述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总量为100重量%,所述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的含量范围为15重量%~85重量%,及所述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含量范围为15重量%~85重量%。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较佳难燃性及加工焊接线外观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成型品。
本发明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成型品,由如上所述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控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使得该组成物具有较佳流动性,并且提升该组成物中各成分的相容性,且使得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成型品具有较佳难燃性及加工焊接线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图,说明比较例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成型品的加工焊接线外观;及
图2是示意图,说明比较例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成型品的加工焊接线外观。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述及的“(甲基)丙烯酸”指的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而“(甲基)丙烯酸酯”指的是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本发明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包含:
100重量份的聚合物混合物(A),包括50重量份~98重量份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及2重量份~50重量份的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
5重量份~30重量份的磷系难燃剂(B);及
0.1重量份~2.0重量份的氟系聚合物(C);
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包括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且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3重量%,以及该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20,000~80,000。
当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3重量%以上,且与该磷系难燃剂(B)混合时,会造成该磷系难燃剂(B)易裂解,而使得由该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难燃性变差,并且造成成型品的加工焊接线外观变得极差。较佳地,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2重量%。更佳地,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1重量%。
制备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且使其水含量范围小于3重量%的方法可在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聚合反应后经凝结步骤,再经脱水、干燥步骤而完成。在脱水步骤中可使用脱水机等进行脱水;在干燥步骤中可使用烘干机(auto oven)等进行干燥;或使用同时具有脱水及干燥功能的挤出装置来完成。
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粒径大小并无特定的限制,较佳地,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粒径范围为小于1,500μm;更佳地,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粒径范围为1,000μm以下。
以下将逐一对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磷系难燃剂(B)及氟系聚合物(C)进行详细说明:
[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
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的合成方法及种类并无特别的限制,可采用以往所属领域常使用的。其合成方法例如有光气法、酯交换法、开环聚合法及二氧化碳聚合法等。该光气法为在均质系统或非均质系统中使溶于碱液的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和溶于溶剂(如二氯甲烷)的光气(phosgene)于胺类催化剂下进行聚合反应。该酯交换法为在熔融状态将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与碳酸酯系化合物(如二苯基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又例如美国发明专利第2964974号、第2970137号、第2999835号、第3999846号、第3028365号、第3153008号、第3187065号、第3215668号、第3258414号及第5010162号所揭示的内容。此外,又如日本公开特许平1-158033号专利案的制法中,是将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与双羟苯基碳酸酯系化合物预先聚合成低分子量聚合物后,再经过结晶化过程进行固态聚合,即可得到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
较佳地,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可选择地利用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与碳酸酯系化合物进行酯交换反应而制得。
该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选自二羟基联苯类化合物、双-(羟苯基)烷类化合物、双-(羟苯基)双烷类化合物、双-(羟苯基)-硫化物、双-(羟苯基)醚类化合物、双-(羟苯基)酮类化合物、双-(羟苯基)亚砜类化合物、双-(羟苯基)砜类化合物、烷基环亚己基双酚类化合物、双-(羟苯基)-二异丙基苯类化合物、上述化合物的烷化衍生物、上述化合物的卤化衍生物,或它们的组合。
该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具体例如4,4′-二羟基联苯、2,2′-双-(4-羟苯基)-丙烷、2,4′-双-(4-羟苯基)-2-甲基丁烷、1,1-双-(4-羟苯基)-环己烷、α,α-双-(4-羟苯基)-二异丙基苯、2,2-双-(3-甲基-4-羟苯基)-丙烷、2,2-双-(3-氯-4-羟苯基)-丙烷、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甲烷、2,2-双-(3,5-二甲基-4-羟苯基)-丙烷、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2,4-双-(3,5-二甲基-4-羟苯基)-2-甲基丁烷、1,1-双-(3,5-二甲基-4-羟苯基)-环己烷、α,α-双-(3,5-二甲基-4-羟苯基)-对-二异丙基苯、2,2-双-(3,5-二氯-4-羟苯基)-丙烷、2,2-双-(3,5-二溴-4-羟苯基)-丙烷等。较佳地,该二羟基芳基类化合物为2,2′-双-(4-羟苯基)-丙烷[俗称双酚A(bisphenolA)]。
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10,000~100,000。较佳地,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20,000~100,000。当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中使用两种不同重均分子量的碳酸酯系聚合物时,较佳地,以重均分子量为20,000~100,000的碳酸酯系聚合物及重均分子量为3,000~20,000的碳酸酯系聚合物并用;更佳地,以重均分子量为21,000~50,000的碳酸酯系聚合物及重均分子量为10,000~19,000的碳酸酯系聚合物并用。
当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的使用量大于98重量份时,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流动性差;当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的使用量小于50重量份时,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的冲击强度不佳。较佳地,基于聚合物混合物(A)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的使用量范围为60重量份~97重量份;更佳地,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的使用量范围为70重量份~96重量份。
[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
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是由包含40重量%~90重量%的橡胶乳液(固成分)及10重量%~60重量%的单体组分经接枝聚合反应所制得。该单体组分包含50重量%~90重量%的苯乙烯系单体及10重量%~50重量%的丙烯腈系单体。该接枝聚合反应中,选择性地可添加乳化剂、聚合引发剂或链转移剂等。进一步地在接枝聚合反应后选择性的可再经由凝结、脱水、干燥等步骤。较佳地,该接枝聚合反应的操作温度范围为90℃以下;更佳地,该接枝聚合反应的操作温度范围为30℃~80℃。
该橡胶乳液是由橡胶组分经乳化聚合法所获得,以及选择性的于乳化聚合反应中添加其他可共聚合单体,且在乳化聚合反应后选择地再进一步予以附聚(Agglomeration)处理。该其他可共聚合单体包含但不限于苯乙烯、丙烯腈及(甲基)丙烯酸酯等。该橡胶组分选自二烯系橡胶、聚丙烯酸酯系橡胶,或聚硅氧烷系橡胶。
较佳地,该二烯系橡胶是由二烯系单体经阴离子聚合反应后所制得,且二烯系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0℃以下。较佳地,该二烯系单体包含但不限于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该二烯系橡胶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二烯系橡胶包含但不限于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二烯系橡胶、丙烯腈橡胶等。该丁二烯橡胶包含但不限于高顺式(Hi-Cis)含量的丁二烯橡胶及低顺式(Low-Cis)含量的丁二烯橡胶。该高顺式含量的丁二烯橡胶中的顺式(Cis)/乙烯基(Vinyl)的典型重量组成为(94~98重量%)/(1~5重量%),其余组成则为反式(Trans)结构,且门尼粘度(mooney viscosity)在20~120之间,分子量范围以100,000~800,000为佳。该低顺式含量的丁二烯橡胶中的顺式/乙烯基的典型重量组成范围在(20~40重量%)/(1~20重量%),其余为反式结构,且门尼粘度在20~120之间。
该苯乙烯-二烯系橡胶包含但不限于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tyrene-butadiene rubber,简称SBR)。该苯乙烯-二烯系橡胶的结构可为二嵌段(di-block)共聚合、三嵌段(tri-block)共聚合、无规(random)共聚合或星式共聚合(star type)。较佳地,该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中苯乙烯单体单元与丁二烯单体单元的重量比例范围为5/95~80/20。较佳地,该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分子量范围为50,000~600,000。该橡胶组分选自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或它们的组合。较佳地,该橡胶组分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该附聚处理可采用一般的冷冻附聚法、添加剂附聚法或机械附聚法等。该添加剂附聚法中使用的添加剂包含但不限于(1)酸性物质:醋酸酐、氯化氢、硫酸等;(2)盐基化合物: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等;(3)含羧酸基的高分子凝集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如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举例来说,二烯系橡胶乳液制造方法可使用二烯系单体(例如丁二烯)以乳化聚合法聚合,或者,将50重量%~100重量%的二烯系单体与0重量%~50重量%的苯乙烯及/或丙烯腈等单体以乳化聚合法聚合,制得重量平均粒径0.05μm~0.15μm的小粒径二烯系橡胶乳液后,再予以附聚处理,将该小粒径二烯系橡胶乳液附聚成重量平均粒径0.15μm~0.45μm的大粒径二烯系橡胶乳液。
该苯乙烯系单体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苯乙烯系单体包含但不限于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氯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邻-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2,5-二氯苯乙烯、3,4-二氯苯乙烯、2,4,6-三氯苯乙烯、2,5-二溴苯乙烯等。较佳地,该苯乙烯系单体选自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或它们的组合。较佳地,基于单体组分的总量为100重量%,该苯乙烯系单体的含量范围为50重量%~85重量%。
该丙烯腈系单体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丙烯腈系单体包含但不限于丙烯腈、α-甲基丙烯腈等。较佳地,该丙烯腈系单体为丙烯腈。较佳地,基于单体组分的总量为100重量%,该丙烯腈系单体的含量范围为15重量%~50重量%。
该接枝聚合反应中,选择性地可添加聚合引发剂。该聚合引发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聚合引发剂包含但不限于过氧化二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过氧化氢双苯异丙基(dicumylhydroperoxide)、过氧化叔丁基(t-butyl peroxide)、过氧化氢异丙苯(cumene peroxide)、过硫酸钾等。其中以有机过氧化氢类较佳。
该接枝聚合反应中,选择性地可添加链转移剂。该链转移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链转移剂包含但不限于正-十二烷基硫醇(n-dodecyl mercaptan,简称NDM)、叔-十二烷基硫醇(t-dodecyl mercaptan,简称TDM)、正-丁基硫醇(n-butylmercaptan)、正-辛基硫醇(n-octyl mercaptan)等。
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包括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该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选自第一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1)、第二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2),或它们的组合。该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的重量平均粒径范围为0.2μm~0.5μm。
该第一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1)是由包括一个或多个的苯乙烯系共聚物、包覆苯乙烯系共聚物的第一橡胶本体,及接枝于第一橡胶本体上的第一接枝共聚物所构成;而该第二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2)是由包括第二橡胶本体及该接枝于第二橡胶本体上的第二接枝共聚物所构成。该第一橡胶本体与第二橡胶本体可为相同或不同,且该第一接枝共聚物与第二接枝共聚物可为相同或不同。该苯乙烯系共聚物、第一接枝共聚物或第二接枝共聚物分别是由上述单体组分经聚合反应所形成。该第一橡胶本体或第二橡胶本体分别是由上述橡胶组分所形成。
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第一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1)的第一橡胶本体或第二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2)的第二橡胶本体的接枝率可通过聚合反应条件加以控制,例如:聚合温度、聚合引发剂、乳化剂、链转移剂的用量及种类、单体组分的添加方法等加以控制。所谓单体组分的添加方法指的是可一次加入该单体组分中的各单体,也可分批加入,也可连续加入或将各单体分段加入。
上述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包含未接枝于上述第一橡胶本体上或未接枝于上述第二橡胶本体上的共聚物。
基于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总量为100重量%,该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的含量范围为15重量%~85重量%,及该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含量范围为15重量%~85重量%。该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20,000~80,000。较佳地,该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25,000~70,000。更佳地,该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30,000~60,000。当该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大于80,000时,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的加工焊接线外观极差;当该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小于20,000时,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的冲击强度物理性质不佳。
[磷系难燃剂(B)]
该磷系难燃剂(B)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磷系难燃剂(B)包含但不限于芳香族磷酸酯或芳香族磷酸酯聚合物等。该芳香族磷酸酯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芳香族磷酸酯的具体实例如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简称TPP)、磷酸三甲苯酯(tricresyl phosphate,简称TCP)、磷酸三(二甲基苯)酯(trixylylphosphate)、磷酸甲苯二苯酯(cresyldiphenyl phosphate,简称CDP)、三异丙苯基磷酸酯[tri(isopropylphenyl)phosphate,简称TIPP]、磷酸三(2,6-二甲基)苯酯、磷酸-双(2,6-二甲基苯)苯酯、磷酸-(2,6-二甲基苯)二苯酯、间苯二酚双(二苯磷酸酯)[resorcinol bis diphenylphosphate,简称RDP]、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bisphenol A bis-diphenylphosphate,简称BDP)。较佳地,基于聚合物混合物(A)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该磷系难燃剂(B)的使用量范围为10重量份~25重量份。
[氟系聚合物(C)]
该氟系聚合物(C)的种类并无特别的限制,可采用以往所属领域常使用的,较佳地,该氟系聚合物(C)为水含量为3重量%以下的粉状氟系聚合物。该氟系聚合物(C)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氟系聚合物(C)包含但不限于聚四氟乙烯树脂(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PTFE)。该氟系聚合物(C)的平均粒径范围为60μm~2,000μm。当该氟系聚合物(C)的使用量大于2重量份时,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的表面外观不佳;该氟系聚合物(C)的使用量小于0.1重量份时,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的难燃性不佳。较佳地,基于聚合物混合物(A)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该氟系聚合物(C)的使用量范围为0.5重量份~1.5重量份。
[添加剂(D)]
在不损及本发明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效果的范围内,必要时可添加各种添加剂(D)。该添加剂(D)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添加剂(D)包含但不限于润滑剂、离型剂、难燃剂、增塑剂、增粘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导电剂,着色剂,填充剂、增强剂(reinforcing agent)以及难燃助剂等。较佳地,基于聚合物混合物(A)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该添加剂(D)的使用量范围为0.02重量份~2.0重量份。
该润滑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润滑剂包含但不限于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等的金属皂盐、次乙基双硬脂酰胺(ethylene bis stearyl amide,简称EBA)、次甲基双硬脂酰胺、棕榈酸酰胺、硬脂酸丁酯、硬脂酸棕榈酯、单硬脂酸丙三醇酯、正二十二烷酸、硬脂酸、聚乙烯蜡、褐煤蜡(montan wax)等。
该抗氧化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且该抗氧化剂包含但不限于2,6-二-叔丁基-4-甲基酚(2,6-di-tert-butyl-4-methyl phenol)、亚磷酸三(壬基苯酯)[tri-(nonyl phenyl)pho sphate]、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醇酯[octadecyl-3-(3,5-di-tert-butyl-4-hydroxy phenyl)propionate]、双(3,5-二-叔丁基-4-羟基-β-苯丙酸)硫代-二次乙酯[thio diethylenebis(3,5-di-t-butyl-4-hy droxy hydrocinnamate)]、四[(3,5-二-叔丁基-4-羟基-β-苯丙酸次甲酯)]甲烷{tetrakis[methylene(3,5-di-butyl-4-hydroxy-hydrocinnamate)]methane}、2,4-双[(硫代辛基)甲基]邻-甲酚{2,4-bis[(octylthio)methyl]O-cresol}、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酯[tris(2,4-di-tert-butyl-phenyl)phosphite]、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dilauryl thio dipropionate)、硫代二丙酸二硬酯酸酯(distearylthio dipropionate)、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三乙二醇酯[tri-ethylene glycol-bis-3-(3-t-butyl-4-hydroxy-5-methylphenyl)propionate]、1,1-双(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1-bis(2-methyl-4-hydroxy-5-t-butylphenyl)butane]等。
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制法可采用一般的混合方式,将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磷系难燃剂(B),及氟系聚合物(C),放置于搅拌器中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必要时可添加添加剂(D),即可获得本发明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
本发明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成型品,是由如上所述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其形成方法可采用混炼方式、加工成型方式,或它们的组合。该混炼方式及加工成型方式可采用以往习知的方式,所以不再赘述。
本发明将就以下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所述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
实验材料:
1.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
由奇美实业公司制,型号为WONDERLITE PC-110。
2.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
A2-a: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A2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国乔公司制造,产品型号60P,水含量为0.67重量%,外观为粉状物;
A2-b: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A2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锦湖公司制造,产品型号HR-181,水含量为0.36重量%,外观为粉状物;
A2-c: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A2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常州新湖公司制造,产品型号B-338,水含量为0.74重量%,外观为粉状物;
A2-d: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A2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奇美公司制造,产品型号60R(已脱水),水含量为0.43重量%,外观为粉状物;
A2-e:第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A212)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奇美公司制造,产品型号60R(未脱水),水含量为3.8重量%;
A2-f:第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A212)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奇美公司制造,商品名为PolylacPA-709M,水含量为0.1重量%;
A2-g:第一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A21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奇美公司制造,商品名为PolylacPA-705N,水含量为0.6重量%;
A2-h:4.7重量份的A2-f与3重量份的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MB S,台化公司制造,商品名M-51)并用,水含量为0.8重量%;
A2-i:2重量份的A2-g与3重量份的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MBS,台化公司制造,商品名M-51)并用,水含量为0.1重量%。
3.磷系难燃剂(B):
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由日本旭电(ADEKA)化学公司制,型号FP-700。
4.氟系聚合物(C):
平均粒径500μm的粉状聚四氟乙烯树脂,由三菱(RAYON)公司制,型号为A-3750。
[实施例1]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及其成型品
将90重量份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及10重量份的A2-a的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混合,形成聚合物混合物(A),接着,加入0.7重量份的氟系聚合物(C),并以重量式螺杆喂料机送料至附有多个排气口的双轴挤出机混炼(德制W & PZSK-25),且双轴挤出机的料筒温度设定在210℃~240℃。接着,于双轴挤出机的中段中加入19重量份的磷系难燃剂(B)一起混炼,即可得到本发明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该评价结果见表1。
[实施例2~4以及比较例1~5]
实施例2~4及比较例1~5是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来制备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不同的地方在于:改变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及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种类及其使用量。该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种类及其使用量如表1所示,以及评价结果见表1。
【检测项目】
1.冲击强度评价(Izod)测定:
将实施例1~4及比较例1~5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进行注射,并依据ASTM D-256的标准方法制备标准试片,接着依ASTM D-256的规定进行测试(单位:Kg-cm/cm)。
2.熔融系数(表示流动性,melt index,220℃,10kg;简称MI)评价测定:
将实施例1~4及比较例1~5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依ASTM标准D-1238方法进行测试,单位:g/10分钟。
3.难燃性测定:
将实施例1~4及比较例1~5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依美国Underwriter Laboratory(UL)所规定(UL 94规范)的垂直火焰测定规范,测试厚度为1.5mm。◎及○表示通过V-0燃烧测定;X表示无法通过V-0燃烧测定。
4.加工焊接线外观测定:
将实施例1~4及比较例1~5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注射成型制作出液晶电视的显示面用的边框,以目视方式观察边框表面白雾缺陷及焊接线差异,评价结果如图1~图2所示;
◎表示加工焊接线外观佳;
XX表示加工焊接线外观差,如图1;及
XXX表示加工焊接线外观极差,如图2。
由表1的数据结果可知,实施例1~4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中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为0.36重量%~0.74重量%,且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中的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重均分子量为37,200~51,200,可使得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具有较佳流动性(熔融系数为50g/10分钟~59g/10分钟),且由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具有较佳的难燃性以及加工焊接线外观。
由比较例1的数据可知,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使用水含量为3.8重量%的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使得由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的冲击强度差、难燃性不佳及加工焊接线外观极差。
由比较例2~5的数据可知,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使用重均分子量为133,000或180,000的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使得由该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的成型品的加工焊接线外观极差。
综上所述,通过调控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分子量,使得该组成物具有较佳流动性,并且提升该组成物中各成分的相容性,且由该组成物形成的成型品具有较佳难燃性及加工焊接线外观,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100重量份的聚合物混合物(A),包括50重量份~98重量份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分(A1)及2重量份~50重量份的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
5重量份~30重量份的磷系难燃剂(B);及
0.1重量份~2.0重量份的氟系聚合物(C);
所述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包括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及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且所述橡胶系聚合物(A2)组分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3重量%,以及所述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20,000~80,000;
基于所述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总量为100重量%,所述苯乙烯-丙烯腈-二烯系共聚物(A21)的含量范围为77重量%~85重量%,及所述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含量范围为15重量%~23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2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系聚合物组分(A2)的水含量范围为小于1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25,000~7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A22)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30,000~60,000。
6.一种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其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所形成。
CN201210059460.2A 2011-12-30 2012-03-08 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及由其所形成的成型品 Active CN1031839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9830A TWI450930B (zh) 2011-12-30 2011-12-30 碳酸酯系聚合物組成物及由其所形成的成型品
TW100149830 2011-12-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3950A CN103183950A (zh) 2013-07-03
CN103183950B true CN103183950B (zh) 2015-05-20

Family

ID=4867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9460.2A Active CN103183950B (zh) 2011-12-30 2012-03-08 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及由其所形成的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3950B (zh)
TW (1) TWI4509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74802B1 (ko) 2011-12-30 2014-12-22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US9732211B2 (en) 2013-10-30 2017-08-15 Lotte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weather resist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01050A1 (de) * 1998-01-14 1999-07-15 Bayer Ag Polycarbonat-ABS-Formmassen
DE19856485A1 (de) * 1998-12-08 2000-06-15 Bayer Ag Polycarbonat-Formmassen mit verbesserten mechanischen Eigenschaften
KR100463960B1 (ko) * 2002-07-11 2004-12-30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조성물
MXPA05001111A (es) * 2002-07-29 2005-04-28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Composiciones de moldeado de policarbonato resistente a la flama.
CA2508794C (en) * 2002-12-10 2012-09-25 Johnson Polymer, Llc High flow engineering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JP4090893B2 (ja) * 2003-01-15 2008-05-28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4196861B2 (ja) * 2004-03-23 2008-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難燃剤、難燃性樹脂組成物、難燃剤の製造方法
CN101121816B (zh) * 2006-08-07 2011-07-20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共混物及制法
CN101429331A (zh) * 2008-12-15 2009-05-13 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抗冲无卤阻燃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6302A (zh) 2013-07-01
TWI450930B (zh) 2014-09-01
CN103183950A (zh)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5739B (zh) 高光泽、耐刮擦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KR101599084B1 (ko) 본래 색조, 가수분해 안정성 및 용융 안정성의 우수한 조합을 갖는 내충격성 개질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조성물
JP5030965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組成物
TWI580728B (zh) 濕熱儲存後具有改善之表面的abs組成物
KR101678240B1 (ko) 산성 인 화합물을 함유하고 염기성 조건하에 침전된 유화 그라프트 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충격 개질된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조성물
JP2003525991A (ja) 特定のグラフトゴムを有す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成形用組成物
TW201035235A (en) Flameproofed impact-modified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JP2011518904A (ja) 高い加水分解耐性と明るい本来の色を有する衝撃性が改良された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JP7386159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から形成された成形品
TW201434895A (zh) 阻燃性聚碳酸酯模塑組成物ii
CN101341211A (zh) 防火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JP6619670B2 (ja) 押出積層による3次元造形物作成用樹脂フィラメント及びその造形品
CN104962059B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040807A (ko) 방염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조성물
KR101134016B1 (ko) 고내열 내스크래치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KR100877291B1 (ko) 비할로겐계 난연성 폴리카보네이트계 수지 조성물
TWI568790B (zh) 用於簡易製造具有高光澤與無光澤組份型材之低溫韌性組份之經衝擊改質聚碳酸酯組成物
CN103183950B (zh) 碳酸酯系聚合物组成物及由其所形成的成型品
TWI519597B (zh) 具有改善之斷裂伸長度之衝擊-改質之聚酯/聚碳酸酯組成物
KR102135991B1 (ko) 난연성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성형 물질 i
EP2336232B1 (en) Non-halogen flameproof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JP2006336007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系樹脂組成物
JP2014501314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含む成形品
KR101803131B1 (ko) 난연성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KR20110078470A (ko) 난연성이 우수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