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0200B - 机动二轮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0200B
CN103180200B CN201180051737.0A CN201180051737A CN103180200B CN 103180200 B CN103180200 B CN 103180200B CN 201180051737 A CN201180051737 A CN 201180051737A CN 103180200 B CN103180200 B CN 103180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airfilter
vehicle frame
frame
clean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17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0200A (zh
Inventor
中田正人
金井祐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0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0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201Housings; Ca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Lid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thereof
    • F02M35/0202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terials for air cleaner housings
    • F02M35/0203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terials for air cleaner housings by using clamps, catches, locks or the like, e.g. for disposable plug-in filter cartrid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4Air cleaners specially arranged with respect to engine, to intake system or specially adapted to vehicle; Mounting thereon ; Combinations with other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8Air cleaners with means for removing dust, particles or liquids from cleaners; with mean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with by-pass means; Regeneration of clea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6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in vehicles
    • F02M35/162Motorcycles; All-terrain vehicles, e.g. quads, snowmobiles; Small vehicles, e.g. forkli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有:车架(5),该车架(5)从前叉立管(6)向后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和空气滤清器(23),该空气滤清器(23)以沿车宽方向跨车架(5)的方式向车架(5)的左右伸出。空气滤清器(23)沿车宽方向被分割开,用于过滤外部空气的空气滤清器单元(35)被保持在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面(E),空气滤清器(23)由空气滤清器单元(35)划分成污浊侧(D)和清洁侧(C),污浊侧(D)及进气导管(34)隔着车架(5)与清洁侧(C)及连结管(22)左右分开配置。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的向发动机中导入空气用的空气滤清器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过去的机动二轮车的空气滤清器结构,已知有这样的结构,即,在低骨架式车架(日文:アンダーボーンフレーム)的主车架下部配置空气滤清器,使该空气滤清器可前后分割从而提高组装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37817号公报
不过,如果是低骨架式车架,由于从前叉立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下部的空间有余地,所以空气滤清器的前后分割是容易的。然而,如果是低骨架式车架以外的车架形式,在将空气滤清器制成前后可分割的结构的场合,或难以将空气滤清器组装到车体上,或难以增大空气滤清器的容量。特别是,在将空气滤清器配置在机动二轮车的前后方向中心附近的场合,或者为了确保车体的刚性车架的构成变得复杂的场合,车架自身成为障碍,难以制成前后可分割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空气滤清器结构,这种空气滤清器结构针对各种车架形式,都既能够维持空气滤清器的容量,又能谋求组装性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机动二轮车可以设有从前叉立管6向后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5和在车宽方向跨车架5伸出到车架5的左右的空气滤清器23。空气滤清器23可以沿车宽方向被分割开。用于过滤外部空气的空气滤清器单元35可以被该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面(E)保持。空气滤清器23可以由空气滤清器单元35划分成污浊侧D和清洁侧C。污浊侧D及进气导管34,可以隔着车架5与清洁侧C及连结管22左右分开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面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的俯视图。
图3是上述空气滤清器的分解俯视图。
图4是图2的A-A截面图。
图5是上述空气滤清器的将污浊侧箱拆下后的状态的右侧面图。
图6是从左斜前方观察上述空气滤清器时看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右斜后方观察上述空气滤清器时看到的立体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空气滤清器的分解俯视图。
图10是从左斜前方观察图8的空气滤清器时看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8的B-B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是发明的示例,而不是用来限定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述的所有特征及其组合,并非一定是发明的实质性的特征。
(第1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说明第1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FR表示车辆前方,LH表示车辆左方,UP表示车辆上方。
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的前轮2轴支承在左右一对的前叉3的下端部。各前叉3的上部通过转向柱4以可转向的方式枢支于车架体5前端的前叉立管6。转向柱4的上部安装有前轮转向用的转向把7。机动二轮车1的后轮8轴支承在摆动臂10的后端部的后轴11上,摆动臂10以枢轴9为轴进行摆动。
车架体5具有:前叉立管6;主车架12,该主车架12从前叉立管6的上部向后方延伸;下车架13,该下车架13从前叉立管6的下部朝着斜后下方延伸;座椅栏杆14,该座椅栏杆14从主车架12的后端沿左右中央向后方延伸;枢轴架15,该枢轴架15从主车架12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和左右一对的后车架16、16,该左右一对的后车架16、16将座椅栏杆14的前后中间部和枢轴架15的上下中间部连结起来。车架体5汇集在车体左右中央地进行配置。
座椅栏杆14、枢轴架15和后车架16以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三角形形状的方式装配起来,下文将描述的空气滤清器23配置在由这些车架14、15、16围起来的三角形形状的空间T中。
构成车架体5的主车架12、下车架13、座椅栏杆14、枢轴架15及后车架16都是截面为四边形形状的中空状架子,其可由方形钢管或钢板的冲压成型品等获得。
由主车架12、下车架13、枢轴架15围起来的空间里搭载有发动机17。发动机17的曲轴箱18的前端部通过支架40支承在下车架13的下部,曲轴箱18的后端部在枢轴9的上、下支承于枢轴架15。
座椅栏杆14的后端形成有向车辆后方开口的开口部14a(参照图7),外部空气可在座椅栏杆14的内部通过。
发动机17在曲轴箱18上面设有相对于上下方向而言呈前倾姿势的汽缸19。汽缸19的前部连接有排气管20,排气管20以从曲轴箱18的前方及下方通过的方式弯曲着向后方延伸,并连接于配设在车体后部右侧的排气消音器20a。汽缸19的后部连接有化油器21,向该化油器21的后方延伸的连结管22连接于空气滤清器23。
座椅栏杆14的上部以可拆装(或者可开闭)的方式安装有乘员乘坐用的骑式座椅25。座椅25的前方设有支承在主车架12上面的燃油箱26。
在后车架16和摆动臂10的后部之间配设有左右一对的后减震30,该左右一对的后减震30分别以相对于上下方向而言前倾的姿势配设。
下面,关于空气滤清器23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空气滤清器23具有:空气滤清器箱36,该空气滤清器箱36以可在左右方向上分割的方式构成;空气滤清器单元35,该空气滤清器单元35被沿空气滤清器箱36的分割面E保持,其介于清洁侧箱24和污浊侧箱32之间;和侧罩33,该侧罩33覆盖清洁侧箱24的左侧方。空气滤清器箱36及侧罩33由合成树脂(PP、PE、ABS树脂等)形成。
空气滤清器23以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横跨车架体5且向车架体5的左右伸出的方式进行配置。空气滤清器箱36被分割成污浊侧箱32和清洁侧箱24,污浊侧箱32位于与车宽方向垂直相交的分割面E的右侧方,其形成污浊侧D,清洁侧箱24位于分割面E的左侧方,其形成清洁侧C。
如图3所示,清洁侧箱24具有法兰部41和箱形形状的本体部42,法兰部41设于车架体5的车宽方向外侧(右侧方),本体部42从法兰部41朝着左侧方,以横跨车架体5且向左侧方伸出的方式形成。本体部42的4个侧面中,面向前方且上方的侧面42c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连结管22的管安装孔42d。
法兰部41具有平面部41a和壁部41b,平面部41a沿着垂直于车宽方向的面延伸,壁部41b从平面部41a的周围垂直地向右侧方竖起。平面部41a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凸台43...(“...”表示多个。下同。),清洁侧箱24通过该安装凸台43...安装于车架体5。
如图4所示,箱形形状的本体部42的右端为开口部42a,该开口部42a上形成有单元壁部42b,单元壁部42b是以本体部42的4个侧壁延长出来的形式形成的。
空气滤清器单元35位于分割面E上面,其以将清洁侧箱24的本体部42的开口部42a覆盖的方式配置。空气滤清器单元35是干式的,是将滤纸以规定的幅宽呈百褶状折叠而确保了过滤面积的空气滤清器单元,其周围被保持在单元保持架47上。单元保持架47呈将厚板形状的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四个方向的侧面覆盖的方筒形状,其外周部形成有能夹住开口部42a的单元壁部42b的夹钳部47a。由此,空气滤清器单元35通过单元保持架47安装于清洁侧箱24的开口部42a。
从图5所示的侧面观察时,法兰部41伸出到空间T的外侧,其外周部被以与座椅栏杆14、枢轴架15和后车架16重叠的方式设置。
法兰部41的从侧面观察时的外形呈四边形形状,该四边形具有沿着座椅栏杆14的上表面的大致水平的上边及与其隔开间隔位于其下方的下边,和大致沿着枢轴架15的前表面的基板上垂直的前边及与其隔开间隔位于其后方的后边,法兰部41的下部后方被沿着后车架16的下表面斜着切掉。此外,法兰部41的上部形成有凹部41c。
污浊侧箱32向车架体5的右侧方伸出的方式形成,并以覆盖清洁侧箱24的右侧部的方式安装在车架体5的右侧方。污浊侧箱32的从侧面观察时的外形与上述法兰部42的外形大致相同。即,污浊侧箱32的上部形成有与清洁侧箱24同样的凹部32a。污浊侧箱32的左端被设为开口部32b,构成该开口部32b的面与分割面E一致。开口部32b上形成有夹钳部32c,该夹钳部32c能够跨整周将清洁侧箱24的法兰部41的壁部41b夹住。
凹部32a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长圆形的导管安装孔32d,进气导管34被连接于该导管安装孔32d。
污浊侧箱32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凹部44及安装孔44a,污浊侧箱32由安装孔44a和螺钉45固定于清洁侧24的法兰部41。污浊侧箱32同法兰部41一起形成与空气滤清器23左侧相对称的外观面(外观设计面)。
如图6所示,在车架体5的左侧方设有侧罩33,该侧罩33以覆盖清洁侧箱24的本体部42的方式设置。侧罩33的外形以与清洁侧箱24的法兰部41及污浊侧箱32的从侧面观察时的外形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与污浊侧箱32同样,侧罩33上也形成有安装凹部46与安装孔46a,侧罩33由螺钉45直接安装在车架体5上。侧罩33在车架体5的左侧方形成与空气滤清器右侧相对称的外观面(外观设计面)。
如图4所示,进气导管34是把形成在座椅栏杆14的侧面的长圆形状的导管安装孔14b和形成在污浊侧箱32的上表面的长圆形状的导管安装孔32d连接起来的构件,是截面为长圆形形状、折弯成90°的管。通过该进气导管34,中空状的座椅栏杆14的内部和污浊侧箱32的内部的污浊侧D被连接了起来。
此外,进气导管34形成为:在被安装到了座椅栏杆14和污浊侧箱32上的状态下,被收纳在法兰部41的凹部41c和污浊侧箱32的凹部32a中,而不会从空气滤清器23的外观设计面大幅度地突出。
如图1及图6所示,化油器21通过燃油管连接于燃油箱26,并且通过进气管48连接于发动机17的汽缸19。此外,化油器21的进气口49上安装有连结管22,通过该连结管22,化油器21和空气滤清器23被连接起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在将混合气体供给到发动机17的时候,空气从座椅栏杆14的后端的开口部14a流入,通过进气导管34流入到被作为污浊侧D而被区划出的污浊侧箱32的内部。接着,空气通过穿过空气滤清器单元35被净化后,流入到作为清洁侧C而被区划出的清洁侧箱24的本体部42。接着,通过安装于管安装孔42d的连结管22供给到化油器21。化油器21把从燃油箱26通过燃油管供给的燃油与净化后的空气混合,把所生成的混合气通过进气管48供给到发动机17的汽缸19。
此外,在更换空气滤清器单元35时,把污浊侧箱32拆下,把露出在车辆右侧方的空气滤清器单元35连同单元保持器47一起拆下后进行更换。这个时候,由于用于保持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分割面E被配置在车架体5的外侧,所以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装配性容易,维护性优良。
此外,通过把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结构采用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分割的结构,即使将空气滤清器23配置在由座椅栏杆14、枢轴架15和后车架16围起来的三角形的空间T中,也能确保空气滤清器23的容量。
此外,由于将空气滤清器23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分割,进气导管34和连结管22隔着车架体5被配置在左右的缘故,所以既能够维持空气滤清器23的容量,又能够谋求装配性的改善。
此外,由于除了侧罩33之外,污浊侧箱32及清洁侧箱24的法兰部41也兼作可从外侧看到的外观设计面的缘故,所以不必另外设置构成车辆的外观的罩子,能够进一步减少零部件件数。
此外,由于把污浊侧箱32和清洁侧箱24连结起来的清洁侧箱24的法兰部41被配置在车架体5的外侧的缘故,所以装配性优良。
此外,因为保持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面E的面积能够选取得较大,所以能够配置较大面积的空气滤清器单元35。
此外,因为用侧罩33把伸出来的清洁侧箱24的本体部42覆盖,所以能够根据与排气量相对应的容量等条件自由地设计清洁侧箱24的形状。
此外,由于把构成车架体5的座椅栏杆14的内部作为了进气导管的一部分的缘故,所以不必把进气导管34设成很大,车辆的紧凑化成为可能。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8~图11说明第2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的空气滤清器23B在以沿车宽方向横跨车架体5的方式向车架体5的左右伸出且沿车宽方向被分割等基本结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特别是,在清洁侧箱24B也沿车宽方向被分割这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对于其它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23B以沿车宽方向跨车架体5且向车架体5的左右伸出的方式配置。
如图9所示,清洁侧箱24B具有:第1箱51,该第1箱51设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法兰部41相当的第1法兰部51a;第2箱52,该第2箱52连结于第1箱51,其在与污浊侧箱32相反一侧的车架体5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第2法兰部52a;和第3箱53,该第3箱53连结于第2法兰部52a。
第1箱51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法兰部41大致相同形状的第1法兰部51a和向第1箱51的左侧方突出的第1本体部51b。与第1实施方式的本体部42相比较而言,第1本体部51b设有向左侧方开口的开口部51c这一点有所不同。开口部51c的开口面在车架体5的左右宽度范围内,且位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此外,第1法兰部51a上设有凸台51d...,该凸台51d...朝着车宽方向外侧右侧方设置,其用于安装污浊侧箱32。
第2箱52具有第2本体部52b和第2法兰部52a,第2本体部52b向第2箱52的右侧方伸出,其在分割面F(参照图11)处与第1箱51的第1本体部51b连结,该第2本体部52b呈方筒形状,第2法兰部52a呈与第1法兰部51a相对称的形状,其设于车架体5的车宽方向外侧。第2本体部52b设有向右侧方开口的开口部52c。开口部52c上为了能与第1箱51的开口部51c连结而设有夹钳部52d。此外,第2法兰部52a上设有凸台52e...,该凸台52e...朝着车宽方向外侧左侧方设置,其用于安装第3箱53。
如图10所示,第2箱52的内部空间被肋54分割成2个空间。具体而言,肋54从第2法兰部52a的上部一直斜着向后下部延续,将第2箱52的内部空间区分为清洁侧C和物品收纳部S。
第3箱53以向车架体5的左侧方伸出的方式形成,其形成为将第2箱52的左侧部覆盖的形状。此外,第3箱53以如下方式构成:第3箱53被分割成第3箱本体53a和盖子53b,第3箱本体53a将第2箱52的清洁侧C覆盖,盖子53b将第2箱52的物品收纳部S覆盖。第3箱本体53a的右端被设为开口部,该开口部上与污浊侧箱32的开口部同样地形成有夹钳部,该夹钳部被连结于第2箱52的开口部52f。
此外,第3箱本体53a上形成有2个安装孔53c...(图10中仅表示1处),第3箱本体53a由2个螺钉55...安装于第2箱52。
盖子53b的开口部也设有夹钳部,为了能分别开闭第2箱52的物品收纳部S,该夹钳部利用了合成树脂的弹性以卡扣配合形式安装于肋54(详细的图示省略了。)。
此外,第3箱本体53a的前端形成有管安装孔53d,第3箱本体53a和化油器21通过连结管22连接起来。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清洁侧C是由第1箱51、第2箱52和第3箱53划定的空间。
另外,进气导管34、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构成,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更换方法等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把清洁侧箱24B制成左右可分割的结构,并将其分割面F作为与车架体5重叠的位置,能够确保车架体5的左侧方的清洁侧C的容量更大。此外,由于构成清洁侧箱24B的第1箱51与第2箱52的分割面设于与车架体5重叠的位置的缘故,分割线不会从外侧看到。
此外,污浊侧箱32、清洁侧箱24B的第1法兰部51a、第2法兰部52a及第3箱53也兼作可从外侧看到的外观设计面,因此,不必另外设置用于构成车辆的外观的罩子,能够进一步减少零部件件数。
此外,通过将清洁侧C的一部分作为物品收纳部S,不必在其它的空间里设置物品收纳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
此外,由于用构成空气滤清器23B的污浊侧箱32、第1箱51、第2箱52、第3箱53和盖子53b这5个零部件能够容易地设置物品收纳部的缘故,所以,减少零部件件数成为可能。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机动二轮车可以设有车架5和空气滤清器23,其中,车架5从前叉立管6向后方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空气滤清器23以在车宽方向跨车架5的方式向车架5的左右伸出。空气滤清器23可以沿车宽方向分割。可以在该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面(E)保持用于过滤外部空气的空气滤清器单元35。空气滤清器23可以用空气滤清器单元35划分成污浊侧D和清洁侧C。污浊侧D及进气导管34可以隔着车架5与清洁侧C及连结管22左右分开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空气滤清器在左右方向上分割开,进气导管和连结管隔着车架配置在左右的缘故,所以既能够维持空气滤清器的容量,又能够谋求装配性的提高。
在上述的结构中,用于保持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面E可以配置在车架5的车宽方向外侧。
根据该结构,由于用于保持空气滤清器单元的分割面配置在车架的外侧的缘故,所以空气滤清器单元的装配性、维护性优良。
在上述的结构中,用于保持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面E,可以是形成污浊侧D的污浊侧箱32和形成清洁侧C的清洁侧箱24、24B的接合面。清洁侧箱24可以在车架5的车宽方向外侧具有法兰部41。可以用法兰部41将清洁侧箱24与污浊侧箱32连结起来。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污浊侧箱和清洁侧箱连结起来的清洁侧的法兰部被配置在车架的外侧的缘故,所以装配性优良。
在上述的结构中,法兰部41可以一直伸出到从侧面观察时与车架5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因为保持空气滤清器单元的空气滤清器的分割面的面积能够选取得较大,所以能够配置较大面积的空气滤清器单元。
在上述的结构中,机动二轮车还可以具有把向车架5的左右一侧伸出的清洁侧箱24覆盖的侧罩33。
根据该结构,因为用侧罩覆盖伸出的清洁侧箱,所以能够根据与排气量相对应的容量等调节自由地设计清洁侧箱的形状。
在上述的结构中,清洁侧箱24B可以沿车宽方向分割成多个。该清洁侧箱24B的分割面F在俯视观察时可以与车架5重叠。
根据该结构,由于清洁侧箱的分割面设于与车架重叠的位置的缘故,所以分割线不会从外侧看到。
在上述的结构中,机动二轮车还可以具有设在向车架5的左右一侧伸出的清洁侧箱24B的一部分的物品收纳部S。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清洁侧的一部分作为物品收纳部,不必在其它的空间里设置物品收纳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
在上述的结构中,清洁侧箱24B可以分割成:第1箱51,该第1箱51与污浊侧箱32连结;第2箱52,该第2箱52与第1箱51连结,其在车架5的污浊侧箱32的相反侧的车宽方向外侧具有第2法兰部52a;和第3箱53,该第3箱53与第2法兰部52a连结。可以将第2箱52及第3箱53的一部分作为物品收纳部S。可以在第2箱52上设置用于将清洁侧C和所述物品收纳部S隔开的肋54。可以将第3箱53进行分割后设置与肋54卡合、能与第3箱53分别开闭的盖子53b。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用构成空气滤清器的污浊侧箱、第1箱、第2箱、第3箱和盖子这5个零部件容易地设置物品收纳部,所以零部件减少的减少成为可能。
在上述的结构中,车架5为中空状,外部空气可以在车架5内通过。进气导管34可以将车架5和污浊侧D连结起来。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车架的内部作为了进气导管的一部分,所以不必将进气导管设置得很大,车辆的紧凑化成为可能。
在上述的结构中,车架5可以具有从前叉立管6向后方延伸的主车架12和从主车架12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座椅栏杆14。枢轴架15可以从主车架12的后部向下方延伸。座椅栏杆14和枢轴架15可以通过后车架16、16连接起来。空气滤清器23可以配置在由座椅栏杆14、枢轴架15和后车架16围起来的空间T里。
根据该结构,通过把空气滤清器的分割结构制成了在左右方向上分割的结构,即使是在由多个车架构件围起来的场所里配置空气滤清器的场合,也能确保空气滤清器的容量。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污浊侧及进气导管配置在车体右侧,将清洁侧及连结管配置在车体左侧的构成,但不限于该构成,也可以采用将清洁侧及连结管配置在车体右侧,将污浊侧及进气导管配置在车体左侧的构成。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在第2箱52上设置肋54,由盖子53b覆盖第2箱52的一部分而将其作为物品收纳部S的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不设肋54及盖子53b,将第2箱52整体作为清洁侧C的构成。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化油器21作为燃油供给装置,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喷射式的燃油供给装置。
并且,不限于机动二轮车,只要是骑式车辆,本发明也能适用于三轮、四轮沙滩车。
附图标记说明
C:清洁侧D:污浊侧E:分割面F:分割面S:物品收纳部1:机动二轮车5:车架体(车架)6:前叉立管17:发动机(动力单元)22:连结管23:空气滤清器24、24B:清洁侧箱32:污浊侧箱33:侧罩34:进气导管35:空气滤清器单元41:法兰部51:第1箱52:第2箱53:第3箱54:肋

Claims (9)

1.一种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车架(5),该车架(5)从前叉立管(6)向后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和
空气滤清器(23),该空气滤清器(23)以沿车宽方向横跨所述车架(5)的方式向所述车架(5)的左右伸出,
所述空气滤清器(23)沿车宽方向被分割开,
用于过滤外部空气的空气滤清器单元(35)被所述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面(E)保持,
所述空气滤清器(23)由所述空气滤清器单元(35)划分成污浊侧(D)和清洁侧(C),
所述污浊侧(D)及进气导管(34),隔着所述车架(5)与所述清洁侧(C)及连结管(22)左右分开配置,
保持所述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所述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面(E),是形成所述污浊侧(D)的污浊侧箱(32)和形成所述清洁侧(C)的清洁侧箱(24、24B)的接合面,
所述清洁侧箱(24)在所述车架(5)的车宽方向外侧具有法兰部(41),
所述清洁侧箱(24)在所述法兰部(41)与所述污浊侧箱(32)连结。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空气滤清器单元(35)的所述空气滤清器(23)的分割面(E)被配置在所述车架(5)的车宽方向外侧。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部(41)从侧面观察时一直伸出到与所述车架(5)重叠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将向所述车架(5)的左右一侧伸出的所述清洁侧箱(24)覆盖的侧罩(33)。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侧箱(24B)沿车宽方向被分割成多个,该清洁侧箱(24B)的分割面(F)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车架(5)重叠。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在向所述车架(5)的左右一侧伸出的所述清洁侧箱(24B)的一部分的物品收纳部(S)。
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侧箱(24B)被分割为:
第1箱(51),该第1箱(51)连结于所述污浊侧箱(32);
第2箱(52),该第2箱(52)连结于所述第1箱(51),并在所述车架(5)的与所述污浊侧箱(32)相反侧的车宽方向外侧具有第2法兰部(52a);和
第3箱(53),该第3箱(53)连结于所述第2法兰部(52a),
在所述第2箱(52)及所述第3箱(53)的一部分设有所述物品收纳部(S),
在所述第2箱(52)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清洁侧(C)和所述物品收纳部(S)隔开的肋(54),
所述第3箱(53)被分割开地设有盖子(53b),该盖子(53b)与所述肋(54)卡合并能够与所述第3箱(53)分别开闭。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5)为中空状,外部空气在所述车架(5)内通过,
所述进气导管(34)将所述车架(5)和所述污浊侧(D)连结。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5)具有从前叉立管(6)向后方延伸的主车架(12)和从该主车架(12)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座椅栏杆(14),
枢轴架(15)从所述主车架(12)的后部向下方延伸,
所述座椅栏杆(14)和所述枢轴架(15)通过后车架(16、16)连接,
所述空气滤清器(23)被配置在由所述座椅栏杆(14)、所述枢轴架(15)和所述后车架(16)围起来的空间(T)中。
CN201180051737.0A 2010-10-27 2011-10-25 机动二轮车 Active CN1031802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1021 2010-10-27
JP2010-241021 2010-10-27
PCT/JP2011/074581 WO2012057160A1 (ja) 2010-10-27 2011-10-25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0200A CN103180200A (zh) 2013-06-26
CN103180200B true CN10318020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5993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1737.0A Active CN103180200B (zh) 2010-10-27 2011-10-25 机动二轮车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5501472B2 (zh)
CN (1) CN103180200B (zh)
AR (1) AR083545A1 (zh)
BR (1) BR112013010321B1 (zh)
CL (1) CL2013001117A1 (zh)
CO (1) CO6670550A2 (zh)
MX (1) MX2013004704A (zh)
WO (1) WO20120571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05946A (ja) * 2014-05-30 2016-01-1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6455742B2 (ja) * 2017-03-17 2019-01-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吸気構造
JP7251311B2 (ja) * 2019-05-24 2023-04-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吸気構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442A (zh) * 1997-02-17 1998-10-2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用空气滤清器
JP3154327B2 (ja) * 1998-11-24 2001-04-0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CN1366129A (zh) * 2001-01-19 2002-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气滤清器的结构
CN1721264A (zh) * 2004-07-14 2006-01-18 铃木汽车株式会社 摩托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7385Y2 (ja) * 1989-11-21 1997-05-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アクリーナ装置の配置構造
JP3588514B2 (ja) * 1996-01-29 2004-11-1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JP2003127950A (ja) * 2001-10-23 2003-05-08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アクリーナの配置構造
JP4926108B2 (ja) * 2008-03-31 2012-05-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442A (zh) * 1997-02-17 1998-10-2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用空气滤清器
JP3154327B2 (ja) * 1998-11-24 2001-04-0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CN1366129A (zh) * 2001-01-19 2002-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气滤清器的结构
CN1721264A (zh) * 2004-07-14 2006-01-18 铃木汽车株式会社 摩托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0200A (zh) 2013-06-26
BR112013010321B1 (pt) 2020-03-17
CL2013001117A1 (es) 2013-11-04
BR112013010321A2 (pt) 2016-09-20
WO2012057160A1 (ja) 2012-05-03
AR083545A1 (es) 2013-03-06
CO6670550A2 (es) 2013-05-15
JP5501472B2 (ja) 2014-05-21
JPWO2012057160A1 (ja) 2014-05-12
MX2013004704A (es)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77552B2 (en) Fuel tank for straddle vehicle
US20110232983A1 (en) Air cleaner device
JP5865224B2 (ja) 四輪車両
CN104925180A (zh) 摩托车的前部结构
CN102654088B (zh) 小型车辆用空气滤清器结构
JP5437756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2691600B (zh) 空气滤清器结构
CN104421070B (zh) 摩托车型车辆
JP611783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構造
CN103180200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3182929B (zh) 骑乘型车辆
CN102822045B (zh) 两轮机动车
JP2000087817A (ja) 自動2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EP2711275A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03492260B (zh) 机动二轮车用框架
CN102785729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4141566A (zh) 踏板式车辆的空气净化器单元
JP582012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CN104925189A (zh) 摩托车
CN102556242B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
WO2021200021A1 (ja) 吸気浄化装置
CN103359220B (zh) 骑乘型车辆
JP2012056497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H0437267B2 (zh)
CN104925182A (zh) 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