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9822A -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59822A CN103159822A CN2013100674828A CN201310067482A CN103159822A CN 103159822 A CN103159822 A CN 103159822A CN 2013100674828 A CN2013100674828 A CN 2013100674828A CN 201310067482 A CN201310067482 A CN 201310067482A CN 103159822 A CN103159822 A CN 1031598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iptolide
- cyclodextrin
- beta
- preparation
- elici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诱导子作用于雷公藤悬浮细胞液后,得到高产量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该方法所得到的提取物具有抑制肿瘤,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良好作用,该提取物可以单独或与其它药物配伍或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备成软胶囊、或硬胶囊、或滴丸、或片剂、或分散片、或颗粒剂、或注射液、或口服液、或栓剂经口服或皮肤或粘膜或直肠方式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属卫矛科植物,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尤以福建泰宁地区所产最优。雷公藤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药用历史,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麻风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皮肤病,雷公藤成分至少有100多种,其中大约有70种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而雷公藤的植物化学成分大体上可分成3类:生物碱类(如烟酰倍半萜、雷公藤碱、雷公藤定碱、雷公藤亭等)、二萜类(如雷公藤甲素、乙素等)和三萜类等成分(如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内酯乙等)。其中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和雷公藤红素(celastrol)具有抗肿瘤、抑制免疫反应、抗炎和抑制血管生成等药理作用;而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定碱(wilforine)、雷公藤酯甲(Wilforlide A)和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等也具有抗风湿、驱虫和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而这其中,雷公藤甲素药理作用最为突出,其可以对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所列出的全部60种癌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此,雷公藤这一古老的、中国地产的植物药有望继青蒿素、紫杉醇提取物之后,成为又一种重要的植物新药来源。目前雷公藤单体如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甲素市场需求量较大,达到40kg/年,按照平均单价为40000万元/kg,其产值将达到1.6亿,但是目前国内年产量仅有10kg左右,而且更有甚者,由于国内外对雷公藤提取物的需求量巨大,导致雷公藤野生植物资源锐减,难于满足市场需求;而在另一方面,雷公藤属多年生木质藤本,生长缓慢,以生长8-20年的雷公藤根入药为最佳质量,大量的采伐,致使其野生资源遭到很大破坏,雷公藤资源已日趋接近枯竭。
而雷公藤药理活性成分多为雷公藤次生代谢产物,在原生药材中含量极低,例如以福建泰宁40年野生道地雷公藤去皮根为例,其原药材中直接化学提取的雷公藤甲素(TP)含量仅为0.012%(120 mg/kg),生长年限在7年以下的,其含量更低,小于80 mg/kg。目前尽管TP的全化学合成法已有多条路线获得成功,但因路线太长(均在15步反应以上),反应条件苛刻,收率低;或是需要采用部分毒性较大的原料,而不利于药物安全而无法实现绿色工业化生产。由于半合成法仍需要采用植物体的合成前体,因此化学合成方法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雷公藤野生资源匮乏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生产周期短、产率高、环保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野生两年雷公藤幼苗经室温二次栽培以后的新生根系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1500lx-2500lx,温度25±1℃,18-25天形成愈伤组织;
步骤二:将成熟质地疏松的愈伤组织投入6,7-V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g,置于转速为120r/min摇床上,振荡培养18天,18天继代一次,连续继代5-8代,即得雷公藤悬浮细胞液;
步骤三:调节所述雷公藤悬浮细胞液的pH至5.0,按照每200ml,10g的接种量,加入诱导子,在25℃、振荡速度为120r/min的摇瓶振荡培养18天;此后每隔3天检测反应体系的pH值使pH保持在5.0,当反应体系中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的总含量低于0.0001mg/L后,停止震荡培养,过滤除菌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于8000 r/min,离心10min去除沉淀;
步骤四:将经过步骤三处理所得的上清液与等体积石油醚充分混合,于分液漏斗中静置至分层,弃去石油醚层,再用相对于所述上清液1/2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过中性氧化铝层析柱脱去色素,再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20ml淋洗,然后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60ml冲洗柱子,收集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将洗脱液蒸干,加3ml色谱纯甲醇溶解,过0.22μm微孔滤膜,即得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之间还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愈伤组织作为初始材料,每20天继代一次,经过10-20代继代即可获得质地疏松的成熟愈伤组织;其中,继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2,4-二氯苯氧乙酸0.6mg/L、萘乙酸0.6mg/L、6-糖基氨基嘌呤1mg/L、蔗糖30g/L、琼脂3.5g/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的总含量采用HPLC检测,HPLC检测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2-C18 250mm、吸收波长:218n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ml/min、柱稳:25℃、进样量:20μ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诱导子为下述物质中任意两种及两种以上组合:
α-环糊精、β-环糊精、2,6-二甲基-β-环糊精、2-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化-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葡萄糖-β-环糊精,磺丁基-β-环糊精、γ-环状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酵母抽提物、绿色木霉、大豆褐杆病菌、黄萎病原菌、蜡、样芽胞杆菌、腐霉菌、灭蚊真菌、黑曲霉、根腐霉诱导子、大豆褐杆病菌、根癌农杆坂崎肠杆菌、白腐霉浆、立枯丝核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菌、美丽镰刀菌培养液、绿色木霉、大豆褐杆病菌、隐地疫霉、菜豆炭疽病、灵芝、孔球孢、蓝藻、无根根霉、真菌诱导子;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壳聚糖、茉莉酸、真菌聚糖类、β-葡聚糖、谷胱甘肽、2-羟乙基茉莉、油菜素内酯、云酯、甲壳素、硫酸铜、氯化镉、Ag+、Al3+、Co2+、Va2+、Cd2+、Ni2+、Zn2+、Hg2+、乙烯、280-315nm的UV照射。
进一步地,所述诱导子具体为:
A1∶C1=1∶1、A9∶C6=5∶3、A1∶D1=1∶1、A1∶B1∶C1=1∶1∶1、A1∶B1∶C1=2∶3∶1、A1∶B1∶C1:=1∶2∶3、A3∶B10∶C6=1∶3∶1、A4∶B6∶C9=2∶3∶1、A8∶B1∶C6=3∶1∶4、A1∶B1∶D1=1∶1∶1、A1∶B1∶D1=3∶1∶3、A1∶B1∶D1=2∶3∶4、A4∶B6∶D3=3∶1∶3、A 3∶B8∶D6=3∶6∶6、A 6∶B1∶D1 0=4∶7∶1、A 1∶C1∶D1=1∶1∶1、A 1∶C1∶D1=5∶1∶3、A1∶C1∶D1=1∶2∶2、A10∶C11∶D3=1∶6∶2、A7∶C11∶D6=2∶9∶1、A3∶C1∶D13=3∶1∶6、B1∶C1∶D1=1∶1∶1、B1∶C1∶D1=5∶1∶3、B1∶C1∶D1=1∶2∶2、B10∶C11∶D3=1∶6∶2、B7∶C11∶D6=2∶9∶1、B3∶C1∶D13=3∶1∶6、A1∶B1∶C1∶D1=1∶1∶1∶1、A1∶B1∶C1∶D1=5∶1∶10∶5、A1∶B1∶C1∶D1=1∶2∶5∶3、A6∶B9∶C3∶D2=1∶5∶2∶1、A3∶B6∶C5∶D9=1∶8∶3∶4、A7∶B3∶C8∶D6=4∶1∶5∶2、B1∶C1=1∶1、B3∶C9=3∶5或B1∶D10=1∶30;
其中,上述各成分之间的配比均为摩尔比;所述A1为α-环糊精,A2为β-环糊精,A3为2,6-二甲基-β-环糊精,A4为2-羟丙基-β-环糊精,A5为甲基化-β-环糊精、A6为羟乙基-β-环糊精,A7为葡萄糖-β-环糊精,A8为磺丁基-β-环糊精,A9为γ-环状糊精,A10为羧甲基-β-环糊精;B1为酵母抽提物,B2为绿色木霉,B3为大豆褐杆病菌,B4为黄萎病原菌,B5为蜡样芽胞杆菌,B6为腐霉菌,B7为灭蚊真菌,B8为黑曲霉,B9为根腐霉诱导子,B10为大豆褐杆病菌,B11为根癌农杆坂崎肠杆菌,B12为白腐霉浆,B13为立枯丝核菌,B14为白色念珠菌,B15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菌,B16为美丽镰刀菌培养液,B17为绿色木霉,B18为大豆褐杆病菌,B19为隐地疫霉,B20为菜豆炭疽病,B21为灵芝,B22为孔球孢,B23为蓝藻,B24为无根根霉,B25为真菌诱导子;C1为茉莉酸甲酯,C2为水杨酸,C3为壳聚糖,C4为茉莉酸,C5为真菌聚糖类,C6为β-葡聚糖,C7为谷胱甘肽,C8为2-羟乙基茉莉,C9为油菜素内酯,C10为云酯,C11为甲壳素;D1为硫酸铜,D2为氯化镉,D3为Ag+,D4为Al3+,D5为Co2+,D6为Va2+,D7为Cd2+,D8为Ni2+,D9为Zn2+,D10为Hg2+,D11为乙烯,D12为UV照射。
进一步地,所述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具体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定碱和羟基雷公藤甲素。
进一步地,所述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定碱和羟基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之和为0.0001mg/L~1000mg/L。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也可用于制备植物醇、维生素A、穿心莲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M、银杏内酯J、紫杉醇、雷公藤乙素、芜花酯甲、瑞香毒素、截短侧耳素;甜菊苷、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毛萼乙素、苞叶香茶菜庚、香茶菜甲素、丹参酮、岩大戟内酯A、B、翠雀索灵、滇乌碱、爱沙乌头碱、去甲乌药碱、氢溴酸高乌甲素、3-乙乌头碱或粗茎乌碱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生产周期短、产率高,对环境没有污染等特点,是一种可以代替从野生雷公藤植物中提取雷公藤衍生物的方法,为雷公藤野生资源的枯竭,提供一种有益的补充。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野生两年雷公藤幼苗经室温二次栽培以后的新生根系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1500lx-2500lx,温度25±1℃,18-25天形成愈伤组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以福建泰宁地区的野生两年雷公藤幼苗经室温二次栽培以后的新生根系为外植体,置于自来水下,流水冲洗3个小时,然后置于含有少量表面活性剂的蒸馏水中,于磁力搅拌器上低速搅拌2个小时。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2遍后,分别用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振荡8分钟。弃去次氯酸钠溶液,灭菌水冲洗一遍后,再用75%乙醇,振荡20秒。弃去75%乙醇后,用灭菌水冲洗3遍,取出外植体放置于无菌吸水纸上,充分洗去外植体表面水分,即获得无菌外植体;
将无菌外植体的幼根切成小段,放置在培养室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为激素改良MS培养基,培养温度为25±1℃,保持每天10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w为1500lx-2500lx,18-25天形成愈伤组织。
所述激素改良MS培养基包括下述各成分:硝酸钾1900mg/L;硝酸铵1650mg/L,磷酸二氢钾170mg/L;硫酸镁MgSO4.7H2O370mg/L;氯化钙CaCl2.2H2O440mg/L;碘化钾0.83mg/L;硼酸6.2mg/L;硫酸锰MnSO4.4H2O22.3mg/L;硫酸锌ZnSO4.7H2O8.6mg/L,钼酸钠Na2MoO4.2H2O0.25mg/L,硫酸铜CuSO4.5H2O 0.025mg/L;氯化钴CoCl2.6H2O 0.025m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 37.3mg/L;硫酸亚铁FeSO4.7H2O 27.8mg/L;肌醇100mg/L,甘氨酸2mg/L,盐酸硫胺素2mg/L,VB10.1mg/L,盐酸吡哆醇VB6 0.5mg/L,烟酸VB5或VPP 0.5 mg/L,蔗糖30g/L,琼脂8 g/L;生长素:2,4-二氯苯氧乙酸(2,4-D)0.6mg/L,萘乙酸0.6mg/L;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腺嘌呤(6-BA)0.6mg/L;激动素:6-糖基氨基嘌呤(KT)0.6mg/L;溶液的pH为6.3-6.8。
将所述愈伤组织作为初始材料,每20天继代一次,经过10-20代继代即可获得质地疏松、生长旺盛、浅黄色的成熟愈伤组织;其中,继代培养基为:MS(穆拉希吉克(Murashige,T.)和斯科克(Skoog,F.)培养基,g/L)、2,4-D(2,4-二氯苯氧乙酸)0.6mg/L、NAA(萘乙酸)0.6mg/L、KT(6-糖基氨基嘌呤)1mg/L、蔗糖30g/L、琼脂3.5g/L。
步骤二:将成熟质地疏松的愈伤组织投入6,7-V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g,置于转速为120r/min摇床上,振荡培养18天,18天继代一次,连续继代5-8代,即得雷公藤悬浮细胞液;
所述6,7-V培养基包括下述各成分:氯化钾200mg/L,硝酸钾800mg/L,硫酸铵100mg/L,硫酸镁MgSO4·7H2O 250mg/L;磷酸二氢纳150mg/L,磷酸氢二钠20 mg/L,氯化钙200mg/L;微量元素:硫酸锰MnSO4·4H2O 4mg/L,硫酸锌ZnSO4·7H2O 1.5 mg/L,碘化钾KI 0.055 mg/L,硼酸H3BO3 5mg/L;氯化钴CoCl2·6H2O 0.25mg/L,钼酸钠Na2 MoO4·2H2O 0.25mg/L;铁盐(母液III):FeSO4·7H2O 27.85m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a2-EDTA·2H2O 37.25mg/L;有机成分:肌醇100 mg/L,烟酸1.5mg/L;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0.5 mg/L,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0.5 mg/L。
步骤三:调节所述雷公藤悬浮细胞液的pH至5.0,按照每200ml,10g的接种量,加入诱导子,在25℃、振荡速度为120r/min的摇瓶振荡培养18天;此后每隔3天检测反应体系的pH值使pH保持在5.0,当反应体系中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的总含量低于0.0001mg/L后,停止震荡培养,过滤除菌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于8000 r/min,离心10min去除沉淀;该上清液可直接做为药品或者用于制备药品的原料。其中,对照组实验中不加诱导子。
所述诱导子的制备方法如下:
酵母抽提物:在30g酵母中加入100ml无菌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搅拌均匀后将溶液温度升温至55℃,保温30h并不断搅拌,然后,离心、分离即得用0.3g/ml的酵母发酵培养液,然后将其pH调节至5.8,121℃,15min灭菌;即制得酵母抽提物。
茉莉酸甲酯:用95%乙醇溶解茉莉酸甲酯,配制成30 mM/L溶液,过0.22μm滤膜除菌;
Ag+溶液:AgNO3现用现配,使Ag+达到10mM/L,过0.22μm滤膜除菌;
其中,其他诱导子根据情况,选择相应溶剂溶解制备。
步骤四:将经过步骤三处理所得的上清液与等体积石油醚充分混合,于分液漏斗中静置至分层,弃去石油醚层;再用相对于所述上清液1/2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若上清液过于粘稠,则不容易分层,这时可以进行超声处理,打碎气泡,使其易于分层。),过中性氧化铝层析柱(中性氧化铝填料量为5g)脱去色素,再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20ml淋洗,然后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60ml冲洗柱子,收集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将洗脱液蒸干,加3ml色谱纯甲醇溶解,过0.22μm微孔滤膜,获得产品即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
步骤五:HPLC检测所述产品中各成分的含量,HPLC检测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2-C18 250mm、吸收波长:218n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ml/min、柱温:25℃、进样量:20 μl。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均按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五的操作方法进行,各实施例中所用的诱导子的具体成分和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1
表1中的T1为雷公藤甲素,T2为雷公藤红素,T3为雷公藤内酯甲,T4为雷公藤内酯酮,T5为雷公藤次碱,T6为雷公藤定碱,T7为羟基雷公藤甲素;所述A1为α-环糊精,A2为β-环糊精,A3为2,6-二甲基-β-环糊精,A4为2-羟丙基-β-环糊精,A5为甲基化-β-环糊精、A6为羟乙基-β-环糊精,A7为葡萄糖-β-环糊精,A8为磺丁基-β-环糊精,A9为γ-环状糊精,A10为羧甲基-β-环糊精;B1为酵母抽提物,B2为绿色木霉,B3为大豆褐杆病菌,B4为黄萎病原菌,B5为蜡样芽胞杆菌,B6为腐霉菌,B7为灭蚊真菌,B8为黑曲霉,B9为根腐霉诱导子,B10为大豆褐杆病菌,B11为根癌农杆坂崎肠杆菌,B12为白腐霉浆,B13为立枯丝核菌,B14为白色念珠菌,B15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菌,B16为美丽镰刀菌培养液,B17为绿色木霉,B18为大豆褐杆病菌,B19为隐地疫霉,B20为菜豆炭疽病,B21为灵芝,B22为孔球孢,B23为蓝藻,B24为无根根霉,B25为真菌诱导子;C1为茉莉酸甲酯,C2为水杨酸,C3为壳聚糖,C4为茉莉酸,C5为真菌聚糖类,C6为β-葡聚糖,C7为谷胱甘肽,C8为2-羟乙基茉莉,C9为油菜素内酯,C10为云酯,C11为甲壳素;D1为硫酸铜,D2为氯化镉,D3为Ag+,D4为Al3+,D5为Co2+,D6为Va2+,D7为Cd2+,D8为Ni2+,D9为Zn2+,D10为Hg2+,D11为乙烯,D12为UV照射。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改良寇氏方法对小鼠给药,根据预试结果,以所述产品中的雷公藤甲素的相对含量为基准(HPLC测定),设置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雷公藤甲素各自试验组。每组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g,把小鼠随机分为5小组,每小组10只,实验前小鼠禁食(不禁水)14小时后,腹腔注射或灌胃给小鼠给药,给药体积均为每20g体重0.2mL。给药后于常温下观察动物行为活动,记录死亡情况,观察至7天,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采用LD50数据处理软件1.0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LD50,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和雷公藤甲素的急性毒性比较
项目 | LD50(95%平均可信限)(腹腔注射) |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 | 8.13±0.1901 mg/kg |
雷公藤甲素 | 0.91±0.0236 mg/kg |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LD5值明显大于雷公藤甲素,说明所述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毒性小于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NCI-H446肺癌细胞,按每孔100μL将3×103细胞/孔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细胞培养24h后,加入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以所述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中的雷公藤甲素的相对含量为基准(HPLC测定),使各实验组加药浓度相当于200nM,对照组取含相同雷公藤甲素含量的对照溶液。细胞培养至指定时间后,每孔加入噻唑蓝(MTT)5mg/ml溶液20μL,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小心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00μLDMSO,置于摇床上低速振荡10 min,在酶标仪上测量各孔在570nm处的吸光值,细胞增殖抑制率按下式计算,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和雷公藤甲素的对照液抑制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率
项目 | 24h | 48h | 72h |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 | 30.12±1.0113 | 51.23±0.3213 | 92.32±1.1165 |
对照液 | 17.52±1.3905 | 32.51±0.7681 | 55.21±1.7111 |
表4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和雷公藤甲素的对照液抑制肺癌细胞NCI-H446增殖的抑制率
项目 | 24h | 48h | 72h |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 | 27.16±1.0213 | 36.12±0.2654 | 73.24±1.1363 |
对照液 | 15.01±1.4562 | 23.42±0.8351 | 45.16±1.8914 |
从表3和表4可见,对肺癌A549细胞和NCI-H446细胞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显著强于雷公藤甲素的对照液,其中72h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对肺癌A549为92.32%,对肺癌NCI-H44为673.24%),说明本发明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抗癌活性高于雷公藤甲素的对照液。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抗乙肝病毒活性
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2.15细胞,按2×104/mL孔密度接种于24孔细胞培养板中,1000μL/孔,置于细胞培养箱(37℃,5%CO2)中培养。隔日待细胞贴壁且生长良好,吸去培养液,加入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以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中雷公藤甲素的相对含量为基准(HPLC测定),使各实验组加药浓度相当于200nM,对照组取含相同雷公藤甲素含量的对照溶液。按倍比稀释法稀释后,分别加入24孔培养板,设置三个平行孔,37℃,5%CO2培养,每3天换原浓度药液培养,第8天时收集培养液,-20℃冰冻保存。用ELISA法分别检测HBsAg和HBeAg的水平,读取OD值,检测波长为450nm,并参照上述抗肿瘤活性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其抗原抑制百分率(%)。
表5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和雷公藤甲素的对照液抑制HepG2.2.15细胞的抑制率
两种药物对HepG2.2.15细胞中的HBsAg和HBeAg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HBsA的抑制作用好于HBeAg。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显著强于雷公藤甲素对照液,说明本发明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其抑制乙肝病毒活性高于雷公藤甲素对照液。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抗艾滋病病毒活性
取对数生长期的TZM-bl细胞,按2×104/mL孔密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100μL/孔,置于细胞培养箱(37℃,5%CO2)中培养。隔日待细胞贴壁且生长良好,吸去培养液,加入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以其中雷公藤甲素的相对含量为基准(HPLC测定),使各实验组加药浓度相当于200nM,对照组取含相同雷公藤甲素含量的对照溶液。按倍比稀释法稀释后,分别加入96孔培养板,设置三个平行孔,37℃,5%CO2培养3h后,加入1000×TCID50的HIV-1 IIIB病毒100μL感染细胞,然后继续培养24h后,利用Bright-Glo Luciferase Assay试剂(Promega)测定每孔的相对荧光单位(RLU)。用GraphPad Prism软件计算半数有效抑制病毒剂量IC50值,结果见表6所示:
表6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和雷公藤甲素的在TZM-bl细胞中抑制HIV-1 IIIB病毒活性
项目 | IC50 |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 | 1.5nM |
对照液 | 1.1nM |
从表6结果可以看出,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和雷公藤甲素对照液均具有较强的抑制HIV-1 IIIB病毒活性,而且二者作用相当,由此说明雷公藤悬浮细胞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本发明所制得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属于二萜类天然化合物,本发明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也可用于制备植物醇、维生素A、穿心莲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M、银杏内酯J、紫杉醇、雷公藤乙素、芜花酯甲、瑞香毒素、截短侧耳素;甜菊苷、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毛萼乙素、苞叶香茶菜庚、香茶菜甲素、丹参酮、岩大戟内酯A、B、翠雀索灵、滇乌碱、爱沙乌头碱、去甲乌药碱、氢溴酸高乌甲素、3-乙乌头碱或粗茎乌碱A。
其中,萜类产物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本发明操作过程简单,提取物经过简单分离就可以使用,不需要附加的化学、物理措施做进一步处理。本发明利用雷公藤悬浮细胞体系,产生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定碱和羟基雷公藤甲素等天然雷公藤衍生物,且含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的总量产率可达0.0001mg/L~1000mg/L。本发明制得的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定碱和羟基雷公藤甲素等,可以用于多种癌症、乙肝和艾滋病等疾病,癌症包括肝癌、胃癌、白血病和肺癌等,与一线的抗癌化和物雷公藤甲素相比其抗癌作用具有显著增强的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可以按中国药典2010版的标准制成各种制剂,包括栓剂、片剂、丸剂、颗粒剂、膜剂、微囊剂、滴丸剂、气雾剂、酒剂、糖浆剂、口服液、注射液或注射粉针剂,这些药物组合物可以含有0.0001mg/L~1000mg/L的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定碱和羟基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提取物。
Claims (8)
1.一种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野生两年雷公藤幼苗经室温二次栽培以后的新生根系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为1500lx-2500lx,温度25±1℃,18-25天形成愈伤组织;
步骤二:将成熟质地疏松的愈伤组织投入6,7-V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g,置于转速为120r/min摇床上,振荡培养18天,18天继代一次,连续继代5-8代,即得雷公藤悬浮细胞液;
步骤三:调节所述雷公藤悬浮细胞液的pH至5.0,按照每200ml,10g的接种量,加入诱导子,在25℃、振荡速度为120r/min的摇瓶振荡培养18天;此后每隔3天检测反应体系的pH值使pH保持在5.0,当反应体系中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的总含量低于0.0001mg/L后,停止震荡培养,过滤除菌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于8000r/min,离心10min去除沉淀;
步骤四:将经过步骤三处理所得的上清液与等体积石油醚充分混合,于分液漏斗中静置至分层,弃去石油醚层,再用相对于所述上清液1/2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过中性氧化铝层析柱脱去色素,再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20ml淋洗,然后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60ml冲洗柱子,收集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将洗脱液蒸干,加3ml色谱纯甲醇溶解,过0.22μm微孔滤膜,即得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之间还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愈伤组织作为初始材料,每20天继代一次,经过10-20代继代即可获得质地疏松的成熟愈伤组织;其中,继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2,4-二氯苯氧乙酸0.6mg/L、萘乙酸0.6mg/L、6-糖基氨基嘌呤1mg/L、蔗糖30g/L、琼脂3.5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的总含量采用HPLC检测,HPLC检测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2-C18250mm、吸收波长:218n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ml/min、柱稳:25℃、进样量:20μ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诱导子为下述物质中任意两种及两种以上组合:
α-环糊精、β-环糊精、2,6-二甲基-β-环糊精、2-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化-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葡萄糖-β-环糊精,磺丁基-β-环糊精、γ-环状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酵母抽提物、绿色木霉、大豆褐杆病菌、黄萎病原菌、蜡、样芽胞杆菌、腐霉菌、灭蚊真菌、黑曲霉、根腐霉诱导子、大豆褐杆病菌、根癌农杆坂崎肠杆菌、白腐霉浆、立枯丝核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菌、美丽镰刀菌培养液、绿色木霉、大豆褐杆病菌、隐地疫霉、菜豆炭疽病、灵芝、孔球孢、蓝藻、无根根霉、真菌诱导子;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壳聚糖、茉莉酸、真菌聚糖类、β-葡聚糖、谷胱甘肽、2-羟乙基茉莉、油菜素内酯、云酯、甲壳素、硫酸铜、氯化镉、Ag+、Al3+、Co2+、Va2+、Cd2+、Ni2+、Zn2+、Hg2+、乙烯、280-315nm的UV照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子具体为:
A1∶C1=1∶1、A9∶C6=5∶3、A1∶D1=1∶1、A1∶B1∶C1=1∶1∶1、A1∶B1∶C1=2∶3∶1、A1∶B1∶C1∶=1∶2∶3、A3∶B10∶C6=1∶3∶1、A4∶B6∶C9=2∶3∶1、A8∶B1∶C6=3∶1∶4、A1∶B1∶D1=1∶1∶1、A1∶B1∶D1=3∶1∶3、A1∶B1∶D1=2∶3∶4、A4∶B6∶D3=3∶1∶3、A3∶B8∶D6=3∶6∶6、A6∶B1∶D10=4∶7∶1、A1∶C1∶D1=1∶1∶1、A1∶C1∶D1=5∶1∶3、A1∶C1∶D1=1∶2∶2、A10∶C11∶D3=1∶6∶2、A7∶C11∶D6=2∶9∶1、A3∶C1∶D13=3∶1∶6、B1∶C1∶D1=1∶1∶1、B1∶C1∶D1=5∶1∶3、B1∶C1∶D1=1∶2∶2、B10∶C11∶D3=1∶6∶2、B7∶C11∶D6=2∶9∶1、B3∶C1∶D13=3∶1∶6、A1∶B1∶C1∶D1=1∶1∶1∶1、A1∶B1∶C1∶D1=5∶1∶10∶5、A1∶B1∶C1∶D1=1∶2∶5∶3、A6∶B9∶C3∶D2=1∶5∶2∶1、A3∶B6∶C5∶D9=1∶8∶3∶4、A7∶B3∶C8∶D6=4∶1∶5∶2、B1∶C1=1∶1、B3∶C9=3∶5或B1∶D10=1∶30;
其中,上述各成分之间的配比均为摩尔比;所述A1为α-环糊精,A2为β-环糊精,A3为2,6-二甲基-β-环糊精,A4为2-羟丙基-β-环糊精,A5为甲基化-β-环糊精、A6为羟乙基-β-环糊精,A7为葡萄糖-β-环糊精,A8为磺丁基-β-环糊精,A9为γ-环状糊精,A10为羧甲基-β-环糊精;B1为酵母抽提物,B2为绿色木霉,B3为大豆褐杆病菌,B4为黄萎病原菌,B5为蜡样芽胞杆菌,B6为腐霉菌,B7为灭蚊真菌,B8为黑曲霉,B9为根腐霉诱导子,B10为大豆褐杆病菌,B11为根癌农杆坂崎肠杆菌,B12为白腐霉浆,B13为立枯丝核菌,B14为白色念珠菌,B15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菌,B16为美丽镰刀菌培养液,B17为绿色木霉,B18为大豆褐杆病菌,B19为隐地疫霉,B20为菜豆炭疽病,B21为灵芝,B22为孔球孢,B23为蓝藻,B24为无根根霉,B25为真菌诱导子;C1为茉莉酸甲酯,C2为水杨酸,C3为壳聚糖,C4为茉莉酸,C5为真菌聚糖类,C6为β-葡聚糖,C7为谷胱甘肽,C8为2-羟乙基茉莉,C9为油菜素内酯,C10为云酯,C11为甲壳素;D1为硫酸铜,D2为氯化镉,D3为Ag+,D4为Al3+,D5为Co2+,D6为Va2+,D7为Cd2+,D8为Ni2+,D9为Zn2+,D10为Hg2+,D11为乙烯,D12为UV照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具体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定碱和羟基雷公藤甲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定碱和羟基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之和为0.0001mg/L~1000mg/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也可用于制备植物醇、维生素A、穿心莲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M、银杏内酯J、紫杉醇、雷公藤乙素、芜花酯甲、瑞香毒素、截短侧耳素;甜菊苷、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毛萼乙素、苞叶香茶菜庚、香茶菜甲素、丹参酮、岩大戟内酯A、B、翠雀索灵、滇乌碱、爱沙乌头碱、去甲乌药碱、氢溴酸高乌甲素、3-乙乌头碱或粗茎乌碱A。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7482.8A CN103159822B (zh) | 2013-03-04 | 2013-03-04 |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67482.8A CN103159822B (zh) | 2013-03-04 | 2013-03-04 |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59822A true CN103159822A (zh) | 2013-06-19 |
CN103159822B CN103159822B (zh) | 2016-05-18 |
Family
ID=4858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6748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9822B (zh) | 2013-03-04 | 2013-03-04 |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59822B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7772A (zh) * | 2013-11-21 | 2014-03-12 | 华侨大学 | 一种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
CN103642887A (zh) * | 2013-11-21 | 2014-03-19 | 华侨大学 | 一种雷公藤红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
CN104991020A (zh) * | 2015-06-29 | 2015-10-21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
CN105121455A (zh) * | 2013-12-11 | 2015-12-02 | 香港浸会大学 | 新的雷公藤甲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7753546A (zh) * | 2017-11-27 | 2018-03-06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雷公藤在制备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108012698A (zh) * | 2017-12-06 | 2018-05-11 | 中国药科大学 | 一种模拟生物应激反应诱导银杏快速积累银杏内酯的方法 |
WO2019011230A1 (en) * | 2017-07-11 | 2019-01-17 | Gs Therapeutics Limited | TRIPTONIDE OR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RIPTONID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ORDERS |
KR20190006523A (ko) * | 2016-05-12 | 2019-01-18 | 삐에르화브르데르모-코스메띠끄 | 셀라스트롤 및 펜타사이클릭 트리테르펜 유도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
CN111407766A (zh) * | 2020-05-08 | 2020-07-14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雷公藤内酯酮在制备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
CN114209705A (zh) * | 2022-01-13 | 2022-03-22 | 牡丹江医学院 | 一种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14573656A (zh) * | 2022-02-09 | 2022-06-03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多氧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亚乎奴三萜c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4642171A (zh) * | 2022-03-30 | 2022-06-21 | 华侨大学 | 一种高活性雷公藤代谢产物的诱导方法及雷公藤活性代谢组合物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8757A (zh) * | 2008-03-13 | 2008-08-27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 一种由雷公藤悬浮细胞诱导不定根的方法 |
CN101358180A (zh) * | 2008-08-25 | 2009-02-0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 一种由雷公藤细胞培养法生产雷公藤甲素和生物碱的方法 |
CN101367862A (zh) * | 2008-09-25 | 2009-02-18 |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从雷公藤中快速大量分离高纯度雷公藤甲素的方法 |
US20120225936A1 (en) * | 2009-11-05 | 2012-09-06 | Pierre Fabre Medicament | Method for producing triptolide |
-
2013
- 2013-03-04 CN CN201310067482.8A patent/CN1031598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8757A (zh) * | 2008-03-13 | 2008-08-27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 一种由雷公藤悬浮细胞诱导不定根的方法 |
CN101358180A (zh) * | 2008-08-25 | 2009-02-0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 一种由雷公藤细胞培养法生产雷公藤甲素和生物碱的方法 |
CN101367862A (zh) * | 2008-09-25 | 2009-02-18 |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从雷公藤中快速大量分离高纯度雷公藤甲素的方法 |
US20120225936A1 (en) * | 2009-11-05 | 2012-09-06 | Pierre Fabre Medicament | Method for producing triptolide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琰等: "雷公藤组培产物中雷公藤甲素和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农药学学报》 * |
韩娟等: "茉莉酸甲酯处理雷公藤悬浮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42887A (zh) * | 2013-11-21 | 2014-03-19 | 华侨大学 | 一种雷公藤红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
CN103627772B (zh) * | 2013-11-21 | 2017-01-04 | 华侨大学 | 一种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
CN103627772A (zh) * | 2013-11-21 | 2014-03-12 | 华侨大学 | 一种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
CN105121455A (zh) * | 2013-12-11 | 2015-12-02 | 香港浸会大学 | 新的雷公藤甲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5121455B (zh) * | 2013-12-11 | 2017-06-16 | 香港浸会大学 | 新的雷公藤甲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4991020A (zh) * | 2015-06-29 | 2015-10-21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验方法 |
KR20190006523A (ko) * | 2016-05-12 | 2019-01-18 | 삐에르화브르데르모-코스메띠끄 | 셀라스트롤 및 펜타사이클릭 트리테르펜 유도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
KR102513830B1 (ko) * | 2016-05-12 | 2023-03-23 | 삐에르화브르데르모-코스메띠끄 | 셀라스트롤 및 펜타사이클릭 트리테르펜 유도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
CN110785174A (zh) * | 2017-07-11 | 2020-02-11 | 广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治疗病症的雷公藤内酯酮或包含雷公藤内酯酮的组合物 |
WO2019011230A1 (en) * | 2017-07-11 | 2019-01-17 | Gs Therapeutics Limited | TRIPTONIDE OR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RIPTONID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ORDERS |
JP2020528078A (ja) * | 2017-07-11 | 2020-09-17 | ジーエス・セラピューティクス・リミテッド | 障害治療用のトリプトニドまたはトリプトニド含有組成物 |
JP7349983B2 (ja) | 2017-07-11 | 2023-09-25 | ジーエス・セラピューティクス・リミテッド | 障害治療用のトリプトニドまたはトリプトニド含有組成物 |
CN107753546B (zh) * | 2017-11-27 | 2021-06-29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雷公藤在制备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107753546A (zh) * | 2017-11-27 | 2018-03-06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雷公藤在制备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108012698A (zh) * | 2017-12-06 | 2018-05-11 | 中国药科大学 | 一种模拟生物应激反应诱导银杏快速积累银杏内酯的方法 |
CN111407766A (zh) * | 2020-05-08 | 2020-07-14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雷公藤内酯酮在制备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
CN114209705A (zh) * | 2022-01-13 | 2022-03-22 | 牡丹江医学院 | 一种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14209705B (zh) * | 2022-01-13 | 2023-08-18 | 牡丹江医学院 | 一种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14573656A (zh) * | 2022-02-09 | 2022-06-03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多氧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亚乎奴三萜c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4573656B (zh) * | 2022-02-09 | 2024-03-15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多氧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亚乎奴三萜c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4642171A (zh) * | 2022-03-30 | 2022-06-21 | 华侨大学 | 一种高活性雷公藤代谢产物的诱导方法及雷公藤活性代谢组合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59822B (zh) | 2016-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59822A (zh) |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Kornienko et al. | Chemistry, biology, and medicinal potential of narciclasine and its congeners | |
CN106176716B (zh) | 瑞香烷型二萜化合物pimelotide C的新用途 | |
CN114642171B (zh) | 一种高活性雷公藤代谢产物的诱导方法及雷公藤活性代谢组合物 | |
CN114478521B (zh) | 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627772B (zh) | 一种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 |
CN103948936B (zh) | 一种小分子修饰的靶向性紫杉醇前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396470B (zh) | Withanolides型化合物及其抗肿瘤的用途 | |
CN102603856B (zh) | 银莲花属植物中一种抗肿瘤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030813B (zh) | 一种具有高效抗癌活性的黄姜盾叶新苷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Saravanan et al. | Occurrence of camptothecin an anticancer drug from Ixora coccinea Linn | |
CN106928064A (zh) | 一种从拟缺香茶菜中提取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Kumar et al. | Endophytic fungi: novel sources of anticancer molecules | |
CN102659746A (zh) | 一种臭椿花提取物与其活性成分短叶苏木酚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3058974A (zh) | 天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7674054B (zh) | 一类新骨架杂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抗肿瘤应用 | |
CN105152921A (zh) | 一种三环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5198951A (zh) | 一种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3420971B (zh) | 来源于怒江藤黄的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Gospodinova et al. | Cichorium intybus L. from Bulgaria inhibits viability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in vitro | |
CN101284835A (zh) | 双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906684A (zh) | 一种氟哌啶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 |
CN107043795B (zh) | 利用喜树悬浮细胞生产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方法 | |
CN105296566A (zh) | 一种制备可皆霉素的方法 | |
CN101245048A (zh) | 一种抗肿瘤化合物红波罗花碱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