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3639B - 无线订合装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订合装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3639B
CN103153639B CN201180049126.2A CN201180049126A CN103153639B CN 103153639 B CN103153639 B CN 103153639B CN 201180049126 A CN201180049126 A CN 201180049126A CN 103153639 B CN103153639 B CN 103153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movable body
guide rail
mensuration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91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3639A (zh
Inventor
多胡重克
胁本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rizon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Horizon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rizon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Horizon Internation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53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3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6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1/00Casing-in
    • B42C11/04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casing-in or applying covers to boo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9/00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 B42C19/02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starting with single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9/00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 B42C19/04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starting with sign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9/00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 B42C19/08Conveying between operating stations in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5/00Preparing the edges or backs of leaves or signatures for bi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9/00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 B42C9/0006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by applying adhesive to a stack of sheets
    • B42C9/0012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by applying adhesive to a stack of sheets with a roller
    • B42C9/0018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by applying adhesive to a stack of sheets with a roller for binding stacks of sheets one at the time
    • B42C9/0025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by applying adhesive to a stack of sheets with a roller for binding stacks of sheets one at the time and subsequently applying a c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订合装订装置。测定单元(6)具备固定在基台(17)上且具有基准面(19a)的固定体(19)。可动体(21)在基台内沿着导轨滑动,并且具有计测面(22b)的测定体(22)在可动体内沿着导轨滑动。测定体通过螺旋弹簧(24)被始终压抵于可动体的第一侧壁(21a)。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具备检测本体被放置于基准面的前方的时刻的第一传感器(27)、以及检测测定体从可动体的第一侧壁离开规定的距离的时刻的第二传感器(28)。在第一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时,可动体自动地朝向固定体滑动越过计测面与本体抵接而将该本体压抵于基准面的位置,然后,在第二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时,可动体停止,由此测定本体的厚度。根据测定值而以与本体的厚度对应的方式预先调节一对夹持板的间隔及装订处理单元的一对构件的间隔。

Description

无线订合装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输送路、沿着输送路配置且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的一系列的处理单元、沿着输送路移动的至少一个夹持单元,且本体被夹持单元的一对夹持板夹持而在依次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单元的期间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目前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已知有如下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即,例如具备输送路、沿着输送路配置且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的一系列的处理单元、沿着输送路移动的至少一个夹持单元,且本体被夹持单元的一对夹持板夹持而在依次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单元的期间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2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具有与从一对夹持板之间伸出的本体的背部的两侧卡合或接触的一对构件,进而还具备测定本体的厚度的测定单元,在装订处理开始前,通过测定单元测定本体的厚度,根据得到的测定值对一对夹持板的间隔及处理单元的一对构件的间隔以与本体的厚度对应的方式预先进行调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4是表示该无线订合装订装置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参照图4,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具备:输送路F、沿着输送路F配置且执行无线订合处理的一系列的处理单元(铣削单元B、粘糊单元C及封面粘贴单元D)、能够沿着输送路F进行往复运动的单一的夹持单元(在图4中仅图示夹持单元的夹持板1a、1b)、使夹持单元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未图示)。
当装订处理开始时,在本体插入位置A,本体P放置在配置于本体插入位置A的整合板1c上,并插入在夹持单元的一对夹持板1a、1b之间,在由它们夹持之后,通过夹持单元沿着输送路F向铣削单元B输送。
铣削单元B具备铣削刀具2a及一对引导板2b、2c。并且,在被一对 夹持板1a、1b夹持的本体P通过铣削刀具2a上的期间,从一对夹持板1a、1b伸出的本体P的背部的两侧插入一对引导板2b、2c间。如此,在本体P的背部的两侧由一对引导板2b、2c支承的同时切削本体P的背部。然后,被一对夹持板1a、1b夹持的本体P向粘糊单元C输送。
粘糊单元C具有收容糊剂的糊剂箱3a、粘糊滚子3b、拭去多余的糊剂的滚子3c,在本体P的背部粘上适当厚度的糊剂。在粘糊结束时,被一对夹持板1a、1b夹持的本体P向封面粘贴单元D输送。
封面粘贴单元D具备底板4c及一对夹压板4a、4b。在装订处理开始时,印刷后的封面Q通过传送带等适当的输送机构从封面集成部(未图示)沿箭头S方向向底板4c及一对夹压板4a、4b上输送。然后,夹持在一对夹持板1a、1b之间的本体P在本体P的背部与封面Q的背部部分对置的位置停止。然后,底板4c及一对夹压板4a、4b上升,封面Q通过上升的底板4c而向本体P的背部按压,与此同时,可动夹压板4a向接近固定夹压板4b的方向移动,由此封面Q被按压在本体P的背部的两侧,封面Q与本体P粘结,完成装订物。然后,夹持单元返回至本体插入位置A,并且一对夹持板1a、1b在此打开至最大限度,由此将装订物排出。
无线订合装订装置还具备测定本体P的厚度的测定单元。图8A是测定单元的俯视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测定单元的立面图。
如图8A及图8B所示,测定单元具备:基台40a、在基台40a上隔开间隔固定的一对支承构件40b、在所述的支承构件40b之间延伸且通过支承构件40b支承的水平的直线状的导轨40c。
测定单元还具有安装成能够沿导轨40c滑动的滑动体40d。滑动体40d具有相对于导轨40c垂直延伸的平坦的计测面40e。
测定单元还具备固定在基台40a上的固定体40f。滑动体40d向相对于固定体40f接近及分离的方向滑动,固定体40f具有与滑动体40d的计测面40e对置且能够被计测面40e抵接的平坦的基准面40g。
测定单元还具有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该移动距离测定机构以滑动体40d的计测面40e与固定体40f的基准面40g抵接的位置为零点而测定测定面40e相对于基准面40g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测定机构具有:配置在导轨40c的两端且安装在基台40a上的一对带轮40h、40i;张设在所述带 轮40h、40i之间的传动带40j。在传动带40j上连结有滑动体40d。移动距离测定单元还具有与一方的带轮40h的旋转轴连结的旋转编码器40k。
测定单元与用于使本体P对齐的工作台相邻配置,所述工作台与装订装置的本体插入位置A相邻设置。这种情况下,测定单元具有以成为与工作台相同的高度的方式与工作台连结的辅助工作台部分40m。在辅助工作台部分40m上设置有沿着导轨40c延伸的插口(未图示),基台40a固定在辅助工作台部分40m的下表面,并且至少固定体40f的基准面40g及滑动体40d的计测面40e通过插口向辅助工作台部分40m的上表面突出,计测面40e配置成可自由滑动。
如此,在装订处理之前,本体P通过操作者的手在工作台上对齐后,插入测定单元的基准面40g及计测面40e之间。
接下来,本体P通过操作者的一只手支承成直立状态,并且,通过操作者的另一只手使滑动体40d滑动,本体P以通过滑动体40d的计测面40e而被压抵于固定体40f的基准面40g的状态夹在基准面40g与计测面40e之间,由此测定本体P的厚度。
根据得到的测定值,通过控制部以与本体P的厚度对应的方式预先调节本体P的夹持前的一对夹持板1a、1b的间隔、铣削单元B的一对引导板2b、2c的间隔、粘糊单元C的一对横向粘糊滚子3c、3d的间隔、封面粘贴单元D的一对夹压板4a、4b的间隔及封面提供单元E的一对折痕形成滚子5a、5b的间隔。
然而,在该无线订合装订装置中,在测定本体P的厚度时,操作者必须通过一只手将本体P支承成直立状态并同时通过另一只手使滑动体40d移动,因此在小批量生产多种的装订物的情况下,测定需要花费时间,生产性变差。另外,由于必须通过单手支承本体P,因此若本体P厚,则暂时对齐了的本体P可能在滑动体40d移动的期间溃散,必须重新进行测定,测定操作对操作者而言成为严重的负担。
进而,在将本体P夹在基准面40g与计测面40e之间时,需要通过滑动体40d将本体P压抵于固定体40f,但由于这需要手动操作进行,因此按压力不固定,若本体P变厚,则无法充分进行来自本体P的除气,因此,测定值的误差变大,存在装订的完成情况变差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212789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无线订合装订装置中,使本体的厚度的测定简单且以短时间进行,并且能够以高精度进行测定。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该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具备:输送路;一系列的处理单元,其沿着所述输送路配置,且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至少一个夹持单元,其能够沿着所述输送路移动;第一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夹持单元移动,本体被所述夹持单元的一对夹持板夹持,在依次通过所述一系列的处理单元的期间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2个以上的所述处理单元具有:一对构件,其与从所述一对夹持板之间伸出的所述本体的背部的两侧卡合或接触;间隔调节机构,其使所述一对构件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运动,并且,所述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具备:第一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夹持单元及所述间隔调节机构;测定单元,其测定所述本体的厚度,在装订处理开始前,通过所述测定单元测定所述本体的厚度,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根据得到的测定值以与所述本体的厚度对应的方式预先调节所述一对夹持板的间隔及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一对构件的间隔,所述无线订合装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测定单元具备:基台,其具有放置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固定体,其安装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上,所述固定体具有与所述上表面垂直的基准面,所述测定单元还具备:导轨,其安装在所述基台上,且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垂直地延伸;可动体,其安装在所述导轨上,能够向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接近或分离的方向滑动;第二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滑动运动,所述可动体具有在所述导轨的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定位的2个壁面,在所述2个壁面之间形成有空间,所述测定单元还具有测定体,该测定体配置在所述可动体的空间内,并且安装在所述导轨上,从而能够在所述2个壁面之间滑动,所述测定体具有与所述固定体的基准面对置的计测面,所述测定单元还具备:弹性施力机构,其配置在 所述可动体与所述测定体之间,将所述测定体始终压抵于所述2个壁面中的接近所述固定体的一方的壁面上;第一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基台或所述固定体上,检测所述本体被放置于所述固定体的基准面的前方的时刻;第二传感器,其配置在所述可动体或所述测定体或者这两方上,检测所述测定体克服所述弹性施力机构的弹力而从接近所述固定体的一方的壁面离开规定的距离的时刻;移动距离测定机构,其以所述测定体的计测面与所述固定体的基准面抵接的位置为零点而测定所述计测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移动距离;第二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及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在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时,所述可动体朝向所述固定体滑动并越过所述测定体的计测面与本体抵接而将该本体压抵于所述基准面的位置,然后,在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时,所述可动体停止,此时通过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测定,由此测定该本体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测定单元的所述弹性施力机构由螺旋弹簧构成。
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感器由光电传感器构成,所述第二传感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构成。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基台具有形成所述上表面的上壁和形成在所述上壁的下侧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安装有所述导轨,所述可动体具有分别形成所述2个壁面的第一及第二侧壁、将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的上端彼此连接的连接壁,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导轨的开口,在所述测定体上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导轨的贯通孔,所述可动体配置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所述测定体配置在所述可动体的空间内,并且,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测定体分别通过所述开口及贯通孔而嵌入所述导轨,在所述导轨上,在所述可动体的远离所述固定体的一方的壁面与所述测定体之间以压缩状态嵌入有所述螺旋弹簧,在所述可动体的连接壁及所述基台的上壁上形成有相互对应并且与所述导轨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及第二引导孔,所述测定体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引导孔从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扩张部,在所述扩张部设有所述计测面。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基台具有形成所述上表面的上壁 和形成在所述上壁的下侧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安装有所述导轨,所述可动体具有分别形成所述2个壁面的第一及第二侧壁、将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的上端彼此连接的连接壁,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导轨的开口,在测定体上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导轨的第一贯通孔,在所述可动体的空间内安装有在所述测定体的两侧分别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之间延伸且与所述导轨平行的杆,在所述测定体上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杆的第二贯通孔,所述可动体配置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所述测定体配置在所述可动体的空间内,并且,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测定体分别通过所述开口及所述第一贯通孔而嵌入所述导轨,并且所述测定体通过所述第二贯通孔嵌入所述杆,在所述杆上,在远离所述固定体的一方的壁面与所述测定体之间以压缩状态嵌入有所述螺旋弹簧,在所述可动体的连接壁及所述基台的上壁形成有相互对应且与所述导轨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及第二引导孔,所述测定体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引导孔从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扩张部,在所述扩张部设有所述计测面。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具有在所述导轨的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第一带轮,所述一对第一带轮分别具有与所述导轨的轴垂直的旋转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具备:第一同步带,其张设在所述一对第一带轮之间,在其一部分上连结有所述可动体;电动机,其配置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且与一方的所述第一带轮的旋转轴连结。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具备在所述导轨的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第二带轮,所述一对第二带轮分别具有与所述导轨的轴垂直的旋转轴,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还具备:第二传动带,其张设在所述一对第二带轮之间,在其一部分上连结有所述测定体;与一方的所述第二带轮的旋转轴连结,将所述第二带轮的旋转量换算成所述测定体的计测面的移动距离,并输出所述移动距离的机构。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的所述第二引导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引导孔平行地延伸的滑动促进板。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仅在从所述第一传感器持续输出规定 的时间的检测信号时,所述可动体朝向接近所述固定体的方向滑动。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在从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时,若从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则通过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测定,而若未从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则不通过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测定,所述可动体朝向远离所述固定体的方向滑动至原始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通过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的测定在从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而所述可动体停止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进行。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当在前一本体的无线订合装订处理的执行中由所述测定单元测定了下一本体的厚度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将所述下一本体的厚度的测定值记录于存储器中,在被所述一对夹持板夹持的所述前一本体到达所述输送路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时,根据记录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值调节位于比所述前一本体的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一对构件的间隔,然后,在所述前一本体通过了比所述预先确定的位置靠下游侧的所述处理单元时,根据记录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值调节该处理单元的所述一对构件的间隔,然后,在所述前一本体的无线订合装订处理结束后,根据记录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值调节一对夹持板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一系列的处理单元至少包括铣削单元、粘糊单元及封面粘贴单元,所述铣削单元具有在所述本体的背部的切削处理期间支承从所述一对夹持板伸出的所述本体的背部的两侧的一对引导板来作为所述一对构件,所述封面粘贴单元具有在向所述本体的背部粘结封面时将所述封面压抵于所述本体的背部的两侧的一对夹压板来作为所述一对构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操作者仅通过将对齐的本体放置在固定体的基准面的前方并用手将其支承成直立状态,可动体即可自动地移动,从而测定本体的厚度,因此能够以短时间进行测定,并且,在测定时能够使用双手支承本体,因此在本体厚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暂时对齐了的本体溃散的情况,由 此避免重新测定而减少操作者的操作负担。此外,根据本发明,特别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能够与以往相比大幅度提高生产性。
进而,在测定时,由于通过可动体的计测面将本体始终以固定的压力压抵于固定体的基准面,因此在本体厚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除气,由此,测定精度提高,装订物的完成情况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1实施例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的测定单元的图,(A)是立体图,(B)是取下基台后的状态的与(A)类似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图3所示的测定单元的测定动作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5是说明图3所示的测定单元的测定动作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的测定单元的图,(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取下基台后的状态的测定单元的立体图,(B)是从下方观察到的取下基台后的状态的测定单元的立体图,(C)是测定单元的测定体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目前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的装订装置所具备的测定单元的图,(A)是俯视图,(B)是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1实施例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具备:输送路F、沿着输送路F配置且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的一系列的处理单元(铣削单元B、粘糊单元C、封面粘贴单元D)、能够沿着输送路F进行往复运动的单一的夹持单元1、使夹持单元1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及图2中,A表示本体(未图示)插入并夹持在夹持单元1的一对夹持板1a、1b之间的本体插入位置,在本体插入位置A具备在本体夹持于一对夹持板1a、1b时支承本体的背部的整合板1c。另外,E表示向封面粘贴单元D提供封面Q的封面提供单元。
第一驱动机构在各处理单元B~D的上方隔开间隔配置,具有沿着输送路F延伸的导轨10。虽未图示,但导轨10具备沿导轨10并列设置并进行往复回旋运动的传动链。
然后,夹持单元1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导轨10滑动运动,并且与传动链的一部分连结,随着传动链的往复回旋运动而沿着输送路F往复运动。
导轨10安装成位于封面粘贴单元D侧的一端10a能够绕固定在装订装置的框架12上的回旋轴11回旋。另外,在导轨10的另一端10b侧配置有电动机13,其相对于框架12固定。在电动机13的旋转轴上安装有旋转板14,杆15的一端通过销16a能够回旋地安装在旋转板14的外周,杆15的另一端通过销16b能够回旋地安装在导轨10的另一端10b。
如此,通过在电动机13的旋转驱动的作用下使杆15上下运动,由此导轨10绕回旋轴11而取到导轨10沿着输送路F水平延伸的第一位置和导轨10以回旋轴11为支点倾斜而向上方避让各处理单元B~D的第二位置。
夹持单元1的一对夹持板1a、1b包括固定夹持板1a和可动夹持板1b。可动夹持板1b通过设置在夹持单元1上的电动机M1的驱动而能够向相对于固定夹持板1a接近及分离的方向运动。
并且,导轨配置于第一位置,在本体插入位置A,本体以背部向下的方式放置在整合板1c上,并被一对夹持板1a、1b夹持。这种情况下,本体相对于一对夹持板1a、1b配置成背部的两侧向一对夹持板1a、1b的下侧伸出。然后,本体通过夹持单元1被输送,在依次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单元B~D的期间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
在通过封面粘贴单元D进行的处理结束时,导轨10从第一位置回旋至第二位置,夹持单元1沿着导轨10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返回至本体插入位置A,在此,粘结有封面Q的本体从一对夹持板1a、1b排出。
铣削单元B具备铣削刀具2a及一对平行的引导板2b、2c。一对引导 板2b、2c包括固定引导板2b和可动引导板2c。可动引导板2c通过铣削单元B所具备的电动机M2的驱动而向相对于固定引导板2b接近或分离的方向动作,由此能够调节一对引导板2b、2c的间隔。
然后,在装订处理开始之前,一对引导板2b、2c在它们的间隔与本体的厚度对应地被预先调节的状态下待机。在装订处理开始后,在被一对夹持板1a、1b夹持的本体通过铣削刀具2a上的期间,从一对夹持板1a、1b伸出的本体的背部的两侧插入一对引导板2b、2c之间。
如此,在本体的背部的两侧通过一对引导板2b、2c支承的同时本体的背部被切削,并进行用于使糊剂均匀地附着在本体的背部的整体上的前期处理。然后,被一对夹持板1a、1b夹持的本体向粘糊单元C输送。
粘糊单元C具有:收容糊剂的糊剂箱3a、在本体的背部上粘糊的粘糊滚子3b、在本体的背部的两侧粘糊的一对横向粘糊滚子3c、3d、拭去本体的多余的糊剂的滚子3e。一对横向粘糊滚子3c、3d包括固定横向粘糊滚子3c和可动横向粘糊滚子3d,可动横向粘糊滚子3d能够通过电动机M3的驱动而向相对于固定横向粘糊滚子3c接近及分离的方向运动。
然后,在装订处理开始之前,一对横向粘糊滚子3c、3d在它们的间隔与本体的厚度对应地被预先调节的状态下待机。如此,在被一对夹持板1a、1b夹持的本体通过糊剂箱3a上期间,一对横向粘糊滚子3c、3d卡合于本体的背部的两侧,从而在本体的背部的两侧进行粘糊。
当粘糊结束时,被一对夹持板1a、1b夹持的本体向封面粘贴单元D输送。
封面粘贴单元D具备底板4c及一对夹压板4a、4b。一对夹压板4a、4b包括固定夹压板4b和可动夹压板4a。可动夹压板4a在封面粘贴单元D所具备的电动机M4的驱动作用下向相对于固定夹压板4b接近及分离的方向动作,由此能够调节一对夹压板4a、4b的间隔。
然后,在装订处理开始之前,一对夹压板4a、4b在它们的间隔与本体的厚度对应地被预先调节的状态下待机。
封面提供单元E具备放置封面Q的托盘、从托盘向封面粘贴单元D的底板4c及一对夹压板4a、4b上输送封面Q的封面输送机构。
封面输送机构具有对封面Q的规定位置赋予折痕的一对折痕形成滚 子5a、5b。一对折痕形成滚子5a、5b包括固定折痕形成滚子5a和可动折痕形成滚子5b。可动折痕形成滚子5b在电动机M5的驱动作用下向相对于固定折痕形成滚子5a接近及分离的方向移动,由此一对折痕形成滚子5a、5b在它们的间隔与本体的厚度对应地被预先调节的状态下待机。
当装订处理开始时,封面Q通过输送机构从封面提供单元E向封面粘贴单元D的底板4c及一对夹压板4a、4b上输送。在该输送期间,通过一对折痕形成滚子5a、5b在封面Q的规定位置形成2条平行的折痕。
然后,被一对夹持板1a、1b夹持的本体在本体的背部与封面Q的背部的部分(封面Q的平行的折痕之间的部分)对置的位置停止。然后,底板4c及一对夹压板4a、4b上升,封面Q通过上升的底板4c被压抵于本体的背部,与此同时地,可动夹压板4a向接近固定夹压板4b的方向动作,由此封面Q压抵于本体的背部的两侧,封面Q粘结于本体P,完成装订物。
在该实施例中,输送路形成为直线状,单一的夹持单元在该输送路上往复运动,但根据其它的优选实施例,输送路形成为环状,多个夹持单元隔开固定的间隔而在该输送路上单向地循环运动,在此期间,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单元进行装订处理。
根据本发明,还具备测定本体的厚度的测定单元6。图3是表示测定单元的图,(A)是立体图,(B)是取下基台后的状态的与(A)类似的图。另外,图4及图5是说明图3所示的测定单元的测定动作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参照图3~图5,测定单元6具备基台17,该基台17具有放置本体P的上表面17d。在该实施例中,基台17具有形成上表面17d的上壁17a和与上壁17a的两侧缘连接并作为腿部发挥功能的侧壁17b、17c,在上壁17a的下侧形成有内部空间18。
在基台17的上表面17d安装有固定体19。固定体19具有与上表面17d垂直的基准面19a。在该实施例中,固定体19由实质上折弯成L字形的板状构件构成,一方的折片部分安装在上表面17d上,而另一方的折片部分相对于上表面17d垂直地直立,由此形成基准面19a。
在基台17的内部空间18内安装有导轨20,其与基准面19a垂直地 延伸。
测定单元6还具备安装于导轨20上且能够向相对于固定体19接近或分离的方向滑动的可动体21。
可动体21具有:在导轨20的轴向上隔开间隔地定位的第一侧壁21a及第二侧壁21b、将第一及第二侧壁21a、21b的上端彼此连接的连接壁21c,在第一及第二侧壁21a、21b之间形成有空间21d。
并且,在可动体21的空间21d内配置有测定体22,测定体22安装于导轨20上且能够在2个侧壁21a、21b(壁面21e、21f)之间滑动。
这种情况下,在可动体21的第一及第二侧壁21a、21b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导轨20的开口,在测定体22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导轨20的贯通孔。并且,可动体21配置在基台17的内部空间18内,测定体22配置在可动体21的空间21d内,且可动体21及测定体22分别通过开口及贯通孔而嵌入导轨20。
另外,在导轨20上,在可动体21的第二侧壁21b的壁面21f(远离固定体19的一方的壁面)与测定体22之间以压缩状态嵌入有螺旋弹簧24,由此,测定体22始终被压抵于可动体21的第一侧壁21a的壁面21e(接近固定体19的一方的壁面)。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取代螺旋弹簧24而使用遵循胡克定律的公知的适当的弹性施力机构。
在可动体21的连接壁21c及基台17的上壁17a上形成有相互对应且与导轨20平行延伸的第一及第二引导孔21g、17e。这种情况下,可动体21的第一引导孔21g的一端位于不妨碍测定体22与可动体21的第一侧壁21a的壁面21e抵接的位置,基台17的第二引导孔17e的一端位于不妨碍测定体22的计测面22b与固定体19的基准面19a抵接的位置。
并且,测定体22具有通过第一及第二引导孔21g、17e而从基台17的上表面17d向上方突出的扩张部22a,在扩张部22A上形成有与固定体19的基准面19a对置的计测面22b。
测定单元6还具备使可动体21滑动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在基台17的内部空间18内具备沿导轨20的轴向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第一带轮25a、25b。一对第一带轮25a、25b分别具有与导轨20的轴垂直的旋转轴。
第二驱动机构还具备:张设在一对第一带轮25a、25b之间,在其一部分上连结有可动体21的第一同步带25c;配置在基台17的内部空间18内且与一方的第一带轮25a的旋转轴连结的电动机25d。
并且,通过电动机25d驱动第一带轮25a旋转,由此,可动体21进行滑动运动。
另外,测定单元6具备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该移动距离测定机构将测定体22的计测面22b与固定体19的基准面19a抵接的位置作为零点而测定计测面22b相对于基准面19a的移动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移动距离测定机构在基台17的内部空间18内具备沿导轨20的轴向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第二带轮26a、26b。一对第二带轮26a、26b分别具有与导轨20的轴垂直的旋转轴。
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还具备:张设在一对第二带轮26a、26b之间且在其一部分上连结有测定体22的第二同步带26c;与一方的第二带轮26b的旋转轴连结,将第二带轮26b的旋转量换算成测定体22的计测面22b的移动距离并输出移动距离的机构,例如旋转编码器26d。
第二驱动机构及移动距离测定机构由第二控制单元7b控制。
测定单元6还具备设置在基台17或固定体19上并检测本体P放置在固定体19的基准面19a的前方的时刻的第一传感器27。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27由光电传感器构成,其在固定体19的一方的折片部分上以检测部朝向直立的另一方的折片部分的方式安装。并且,在另一方的折片部分上,在与第一传感器27的检测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检测窗19b。
如此,当在基准面19a的前方放置有本体P时,到达第一传感器27的检测部的光被遮挡,由此,从第一传感器27输出检测信号。
另外,测定单元6具备第二传感器28,第二传感器28配置在可动体21或测定体22或该两方上,检测测定体22克服螺旋弹簧24的弹力而从可动体21的第一侧壁21a的壁面21e(接近固定体的一方的壁面)离开规定的距离的时刻。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28由非接触式传感器构成,以检测部朝上的方式安装在可动体21的连接壁21c的上表面。另一方面,在测定体22的上表面安装有与第二传感器28成对的金属板29。金属板29位于在测定体22从可动体21的壁面21e离开规定的距离时接 近第二传感器28的检测部而被第二传感器28检测的位置。
在基台17的上表面17d的第二引导孔17e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第二引导孔17e平行延伸的滑动促进板30a、30b。
基于测定单元6进行的测定以如下方式进行。
在测定开始前,通过可动体21使测定体22的计测面22b位于从固定体19的基准面19a离开最大距离的初始位置(参照图4A)。
然后,在通过操作者使本体P在设于装订装置上的适当的平面上对齐后,在基准面19a的前方以遮挡第一传感器27的检测部的方式放置本体P,并通过操作者的手支承为直立状态。此时,本体P由第一传感器27检测,第一传感器27输出检测信号。第二控制单元7b接受该检测信号而使第二驱动机构工作,由此,可动体21开始朝向固定体19进行滑动运动。
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并非出于测定的意图遮挡第一传感器27的检测部而使其误工作的情况,优选仅在从第一传感器27持续输出规定时间的检测信号时使可动体21开始滑动。
在可动体21的滑动运动的中途,本体P通过测定体22的计测面22b被朝向基准面19a按压直至无间隙地夹在基准面19a与计测面22b之间(参照图4B)。此时,在滑动促进板30a、30b的作用下,即使厚的本体P也能够顺畅地压动。
在该位置,测定体22由于计测面22b与本体P抵接,因此无法进一步朝向固定体19移动。另一方面,可动体21在此后继续滑动运动。由此,螺旋弹簧24逐渐被压缩,并且测定体22逐渐从可动体21的第一侧壁21a的壁面21e离开(参照图5A)。
当测定体22从可动体21的壁面21e离开规定的距离时,测定体22的金属板29被可动体21的第二传感器28的检测部检测,从第二传感器28输出检测信号。然后,第二控制单元7b接受该检测信号,使第二驱动机构停止,由此可动体21停止。接下来,第二控制单元7b使移动距离测定机构工作,由此测定本体P的厚度(参照图5B)。测定值的数据向第二控制单元7b发送。
如此,在测定时,本体P在测定体22的计测面22b的作用下始终以固定的压力被压抵于固定体19的基准面19a。这种情况下,通过调节可动体21停止时的测定体22及可动体21的壁面21e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在测定时作用于本体P上的压力的大小。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为了避免误测定,在从第二传感器28输出检测信号时,若从第一传感器27输出有检测信号,则通过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测定,但若未从第一传感器27输出检测信号,则不通过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测定,可动体21向远离固定体19的方向滑动至初始位置。
另外,优选通过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的测定在从第二传感器28输出检测信号而可动体21停止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进行。由此,在本体P厚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除气,提高测定精度。
如此,根据本发明,操作者仅通过将对齐了的本体P放置在固定体19的基准面19a的前方并用手将其支承成直立状态,可动体21即可自动地移动,测定本体P的厚度,因此,能够以短时间进行测定,并且在测定时能够使用双手支承本体P,因此在本体P厚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暂时对齐了的本体P溃散的情况,由此避免重新测定从而减少操作者的操作负担。并且,特别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能够与以往相比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性。
进而,在测定时,由于通过测定体22的计测面22b使本体P始终以固定的压力压抵于固定体19的基准面19a,因此在本体P厚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除气,由此提高测定精度,改善装订物的完成情况。
根据本发明,还具备控制夹持单元1的电动机M1、铣削单元B的电动机M2、粘糊单元C的电动机M3、封面粘贴单元D的电动机M4及封面提供单元E的电动机M5的第一控制单元7a;存储器8;以及显示器9。并且,在第一及第二控制单元7a、7b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在本体P的装订处理的开始前,当通过测定单元6测定了本体P的厚度时,测定值的数据从第二控制单元7b向第一控制单元7a发送,并显示在显示器9上。然后,通过控制部7,根据得到的测定值以与本体P的厚度对应的方式预先调节本体P的夹持前的一对夹持板1a、1b的间隔、铣削单元B的一对引导板2b、2c的间隔、粘糊单元C的一对横向粘糊滚子3c、3d的间隔、封面粘贴单元D的一对夹压板4a、4b的间隔及封面提供单元E的一对折痕形成滚子5a、5b的间隔。
然后,当在前一本体P的装订处理的执行中通过测定单元6测定了下一本体P的厚度时,第一控制单元7a将下一本体P的厚度的测定值记录在存储器8中。然后,在被一对夹持板1a、1b夹持的前一本体P到达输送路F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时,根据记录在存储器8中的测定值调节位于比前一本体P的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的处理单元B~E的一对构件2b、2c;3c、3d;4a、4b;5a、5b的间隔。然后,在前一本体通过了比预先确定的位置靠下游侧的处理单元B~E时,根据记录在存储器8中的测定值调节该处理单元B~E的一对构件2b、2c;3c、3d;4a、4b;5a、5b的间隔,然后,在前一本体P的装订处理的结束后,根据记录在存储器8中的测定值调节一对夹持板1a、1b的间隔。
这种情况下,在使构成第一驱动机构的传动链回旋运动的一对链轮的一方上安装有旋转式编码器。并且,在夹持单元1在本体插入位置A夹持本体P后,当从本体插入位置出发时,从配置在夹持单元1或本体插入位置上的传感器输出输送开始信号。然后,控制部7在接收该输送开始信号的同时开始对从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进行计数,由此计测本体P的输送距离。然后,在到达预先确定的输送距离时,检测本体P已到达预先确定的位置这一情况。在该实施例中,以本体P到达封面粘贴单元D的时刻作为到达了预先确定的位置的时刻。
以上,根据优选的一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结构的范围内思考各种变形例。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的测定单元的图,(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取下基台后的状态的测定单元的立体图,(B)是从下方观察到的取下基台后的状态的测定单元的立体图,(C)是测定单元的测定体的立体图。
图6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仅测定单元的可动体及测定体的结构不同。因此,以下对与图1~图5所示的部件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6,在该实施例中,可动体31具有无底的中空长方体形状,其具有上壁31c、相互对置的第一及第二侧壁31a、31b以及相互对置的 第三及第四侧壁31d、31e。
并且,在第一及第二侧壁31a、31b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导轨20的开口。
测定体32在与可动体31的第一侧壁31a对置的端面上具有比第一侧壁31a小的长方形的扩张板33。在测定体32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导轨20的第一贯通孔32c。
在可动体31的空间内,在测定体3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在第一及第二侧壁31a、31b之间延伸且与导轨20平行的杆34。在测定体32的扩张板33的两侧形成有用于插入杆34的第二贯通孔33a、33b。
此外,可动体31配置在基台17的内部空间18内,测定体32配置在可动体31的空间内,且可动体31及测定体32分别通过开口及第一贯通孔32c嵌入导轨20,并且测定体32通过第二贯通孔33a、33b嵌入杆34。
在杆34上,在可动体31的第二侧壁31b的壁面(远离固定体19的一方的壁面)与测定体32的扩张板33之间以压缩状态嵌入有螺旋弹簧35。如此,测定体32(扩张板33)在螺旋弹簧35的弹性作用力下被始终压抵于可动体31的第一侧壁31a的壁面(接近固定体19的一方的壁面)。
在可动体31的上壁31c及基台17的上壁17a上形成有相互对应且与导轨20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及第二引导孔31f、17e。测定体32具有通过第一及第二引导孔31f、17e从基台17的上表面17d向上方突出的扩张部32a,在扩张部32a上设有计测面32b。
在可动体31的第三侧壁31d上以检测部朝向外侧的方式安装有第二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28,在第三侧壁31d的上部形成有与导轨20平行的插口31g。并且,在测定体32的上表面安装有金属板29,其通过插口31g向外部突出。此外,随着测定体32相对于可动体31的运动,金属板29沿着插口31g运动,并且在测定体32(扩张板33)从可动体31的第一侧壁31a的壁面离开规定的距离时,金属板29接近第二传感器28的检测部并被第二传感器28检测。
根据该实施例,可动体及测定体能够显著地紧凑化,并且能够确保螺旋弹簧的一定长度,能够简单地进行厚度测定时的压力调节。
【符号说明】 
1  夹持单元
1a、1b  夹持板
1c  整合板
2a  铣削刀具
2b、2c  引导板
3a  糊剂箱
3b  粘糊滚子
3c、3d  横向粘糊滚子 
3e  拭去多余的糊剂的滚子
4a、4b  夹压板
4c  底板
5a、5b  折痕形成滚子 
6  测定单元
7a  第一控制单元
7b  第二控制单元
8  存储器
9  显示器
10  导轨
11  回旋轴
12  框架
13  电动机
14  旋转板
15  杆
16a、16b  销
17  基台
17a  上壁
17b、17c  侧壁
17d  上表面
17e  第二引导孔
18  内部空间
19  固定体
19a  基准面
19b  检测窗
20  导轨
21  可动体
21a  第一侧壁
21b  第二侧壁
21c  连接壁
21d  空间
21e、21f  壁面
21g  第一引导孔
22 测定体
22a  扩张部
22b  计测面
24  螺旋弹簧
25a、25b  第一带轮
25c  第一同步带
25d  电动机
26a、26b  第二带轮
26c  第二同步带
26d  旋转编码器
27  第一传感器
28  第二传感器
29  金属板
30a、30b  滑动促进板 
A  本体插入位置 
B  铣削单元
C  粘糊单元
D  封面粘贴单元 
E  封面提供单元 
F  输送路
P  本体
Q  封面

Claims (13)

1.一种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具备:
输送路;
一系列的处理单元,其沿着所述输送路配置,且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
至少一个夹持单元,其能够沿着所述输送路移动;
第一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夹持单元移动,
本体被所述夹持单元的一对夹持板夹持,在依次通过所述一系列的处理单元的期间进行无线订合装订处理,
2个以上的所述处理单元具有:一对构件,其与从所述一对夹持板之间伸出的所述本体的背部的两侧卡合或接触;间隔调节机构,其使所述一对构件向相互接近或分离的方向运动,并且,
所述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具备:
第一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夹持单元及所述间隔调节机构;
测定单元,其测定所述本体的厚度,
在装订处理开始前,通过所述测定单元测定所述本体的厚度,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根据得到的测定值以与所述本体的厚度对应的方式预先调节所述一对夹持板的间隔及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一对构件的间隔,
所述无线订合装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具备:
基台,其具有放置所述本体的上表面;
固定体,其安装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上,所述固定体具有与所述上表面垂直的基准面,
所述测定单元还具备:
导轨,其安装在所述基台上,且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垂直地延伸;
可动体,其安装在所述导轨上,能够向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接近或分离的方向滑动;
第二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滑动运动,
所述可动体具有在所述导轨的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定位的2个壁面,在所述2个壁面之间形成有空间,
所述测定单元还具有测定体,该测定体配置在所述可动体的空间内,并且安装在所述导轨上,从而能够在所述2个壁面之间滑动,所述测定体具有与所述固定体的基准面对置的计测面,
所述测定单元还具备:
弹性施力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可动体与所述测定体之间,将所述测定体始终压抵于所述2个壁面中的接近所述固定体的一方的壁面上;
第一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基台或所述固定体上,检测所述本体被放置于所述固定体的基准面的前方的时刻;
第二传感器,其配置在所述可动体或所述测定体或者这两方上,检测所述测定体克服所述弹性施力机构的弹力而从接近所述固定体的一方的壁面离开规定的距离的时刻;
移动距离测定机构,其以所述测定体的计测面与所述固定体的基准面抵接的位置为零点而测定所述计测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移动距离;
第二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及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
在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时,所述可动体朝向所述固定体滑动并越过所述测定体的计测面与本体抵接而将该本体压抵于所述基准面的位置,然后,在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时,所述可动体停止,此时通过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测定,由此测定该本体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的所述弹性施力机构由螺旋弹簧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感器由光电传感器构成,所述第二传感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台具有形成所述上表面的上壁和形成在所述上壁的下侧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安装有所述导轨,
所述可动体具有分别形成所述2个壁面的第一及第二侧壁、将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的上端彼此连接的连接壁,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导轨的开口,
在所述测定体上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导轨的贯通孔,
所述可动体配置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所述测定体配置在所述可动体的空间内,并且,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测定体分别通过所述开口及贯通孔而嵌入所述导轨,
在所述导轨上,在所述可动体的远离所述固定体的一方的壁面与所述测定体之间以压缩状态嵌入有所述螺旋弹簧,
在所述可动体的连接壁及所述基台的上壁上形成有相互对应并且与所述导轨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及第二引导孔,
所述测定体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引导孔从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扩张部,在所述扩张部设有所述计测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台具有形成所述上表面的上壁和形成在所述上壁的下侧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安装有所述导轨,
所述可动体具有分别形成所述2个壁面的第一及第二侧壁、将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的上端彼此连接的连接壁,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导轨的开口,
在测定体上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导轨的第一贯通孔,
在所述可动体的空间内安装有在所述测定体的两侧分别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之间延伸且与所述导轨平行的杆,在所述测定体上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杆的第二贯通孔,
所述可动体配置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所述测定体配置在所述可动体的空间内,并且,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测定体分别通过所述开口及所述第一贯通孔而嵌入所述导轨,并且所述测定体通过所述第二贯通孔嵌入所述杆,
在所述杆上,在远离所述固定体的一方的壁面与所述测定体之间以压缩状态嵌入有所述螺旋弹簧,
在所述可动体的连接壁及所述基台的上壁上形成有相互对应且与所述导轨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及第二引导孔,
所述测定体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引导孔从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扩张部,在所述扩张部设有所述计测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具有在所述导轨的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第一带轮,所述一对第一带轮分别具有与所述导轨的轴垂直的旋转轴,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具备:
第一同步带,其张设在所述一对第一带轮之间,在其一部分上连结有所述可动体;
电动机,其配置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且与一方的所述第一带轮的旋转轴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在所述基台的内部空间内具备在所述导轨的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第二带轮,所述一对第二带轮分别具有与所述导轨的轴垂直的旋转轴,
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还具备:
第二同步带,其张设在所述一对第二带轮之间,在其一部分上连结有所述测定体;
与一方的所述第二带轮的旋转轴连结,将所述第二带轮的旋转量换算成所述测定体的计测面的移动距离,并输出所述移动距离的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台的上表面的所述第二引导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引导孔平行地延伸的滑动促进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仅在从所述第一传感器持续输出规定时间的检测信号时,所述可动体朝向接近所述固定体的方向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时,若从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有检测信号,则通过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测定,而若未从所述第一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则不通过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测定,所述可动体朝向远离所述固定体的方向滑动至原始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移动距离测定机构进行的测定在从所述第二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而所述可动体停止后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前一本体的无线订合装订处理的执行中由所述测定单元测定了下一本体的厚度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将所述下一本体的厚度的测定值记录于存储器中,在被所述一对夹持板夹持的所述前一本体到达所述输送路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时,根据记录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值调节位于比所述前一本体的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一对构件的间隔,然后,在所述前一本体通过了比所述预先确定的位置靠下游侧的所述处理单元时,根据记录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值调节该处理单元的所述一对构件的间隔,然后,在所述前一本体的无线订合装订处理结束后,根据记录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测定值调节一对夹持板的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订合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系列的处理单元至少包括铣削单元、粘糊单元及封面粘贴单元,所述铣削单元具有在所述本体的背部的切削处理期间支承从所述一对夹持板伸出的所述本体的背部的两侧的一对引导板来作为所述一对构件,所述封面粘贴单元具有在向所述本体的背部粘结封面时将所述封面压抵于所述本体的背部的两侧的一对夹压板来作为所述一对构件。
CN201180049126.2A 2011-05-23 2011-05-23 无线订合装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3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61729 WO2012160633A1 (ja) 2011-05-23 2011-05-23 無線綴じ製本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3639A CN103153639A (zh) 2013-06-12
CN103153639B true CN103153639B (zh) 2015-10-14

Family

ID=47216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912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3639B (zh) 2011-05-23 2011-05-23 无线订合装订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50994B2 (zh)
EP (1) EP2666644B1 (zh)
JP (1) JP5713510B2 (zh)
CN (1) CN103153639B (zh)
DK (1) DK2666644T3 (zh)
WO (1) WO20121606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413A (zh) * 2015-07-13 2015-12-23 陈璟 一种胶订包本一体化设备
US20170129269A1 (en) 2015-11-11 2017-05-11 Sasha Dobrovolsky Automated book assembly system and method
CN106427267B (zh) * 2016-11-29 2017-12-22 湖州佳宁印刷有限公司 装订方便的桌面胶装机
EP3406456B1 (de) * 2017-05-24 2019-08-21 Müller Martini Holding AG Klebebinder
CN110576692A (zh) * 2019-09-30 2019-12-17 温州锐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书夹板机构
GB202210552D0 (en) * 2022-07-19 2022-08-31 Elanders Ltd Nipping station improvem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98A (zh) * 1992-09-28 1994-09-07 诺菲公司 制备书皮的方法和设备系统
CN2430282Y (zh) * 2000-06-29 2001-05-16 浙江先锋机械厂 包本机上用于粘贴封面的包本机构
CN101112841A (zh) * 2007-08-29 2008-01-30 武汉玛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本册书刊无线胶装订方法
CN101628515A (zh) * 2008-05-28 2010-01-20 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 无线装订装置
CN101676128A (zh) * 2008-09-19 2010-03-24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装订装置
CN201471876U (zh) * 2009-07-23 2010-05-19 何立峰 胶装机夹面台的机械定位夹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13120C2 (de) * 1986-04-18 1994-07-07 Kolbus Gmbh & Co Kg Einrichtung an einer Buchbindemaschine zum Positionieren von Maschinengliedern über Stellantriebe für die Umstellung auf unterschiedliche Formate von Buchblocks
JP3361744B2 (ja) * 1998-05-28 2003-01-07 廣 小林 自動化された製本方法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自動製本機
JP4706486B2 (ja) * 2006-01-18 2011-06-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765640B2 (ja) * 2006-01-26 2011-09-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8307616A (ja) * 2007-06-12 2008-12-25 Canon Finetech Inc 用紙断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98A (zh) * 1992-09-28 1994-09-07 诺菲公司 制备书皮的方法和设备系统
CN2430282Y (zh) * 2000-06-29 2001-05-16 浙江先锋机械厂 包本机上用于粘贴封面的包本机构
CN101112841A (zh) * 2007-08-29 2008-01-30 武汉玛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本册书刊无线胶装订方法
CN101628515A (zh) * 2008-05-28 2010-01-20 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 无线装订装置
CN101676128A (zh) * 2008-09-19 2010-03-24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装订装置
CN201471876U (zh) * 2009-07-23 2010-05-19 何立峰 胶装机夹面台的机械定位夹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94868A1 (en) 2013-11-07
JP5713510B2 (ja) 2015-05-07
EP2666644B1 (en) 2015-12-30
EP2666644A4 (en) 2014-10-29
DK2666644T3 (en) 2016-03-14
WO2012160633A1 (ja) 2012-11-29
EP2666644A1 (en) 2013-11-27
CN103153639A (zh) 2013-06-12
US8950994B2 (en) 2015-02-10
JPWO2012160633A1 (ja) 2014-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3639B (zh) 无线订合装订装置
EP2127898B1 (en) Book binding apparatus for perfect book binding
CN205580873U (zh) 一种用于环氧树脂的弯曲测试夹具装置
CN108290203B (zh) 辊式输送机、冲压系统、以及带状材输送方法
KR101820690B1 (ko) 강판 두께 측정장치
CN103949884A (zh) 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EP1832402B1 (en) Shaping machine for longitudinally shaping elongated component parts of wood or similar, in particular component parts of door and window frames
CN103196344A (zh) 一种偏心齿轮偏心体同步校验方法及其专用校验装置
CN106352752B (zh) 止通规自动检测装置
CN105910740A (zh) 汽车门铰链扭矩测量装置
CN201993099U (zh) 交叉杆尺寸自动测量机
CN205501551U (zh) 一种穿经机钢筘全自动输送及检测装置
CN203804551U (zh) 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CN110806314B (zh) 一种六工位机器人减速器性能测试机
CN103537446B (zh) 一种基于plc的粉末冶金产品分拣设备
CN211332080U (zh) 一种发动机端盖用压合装置
CN207061273U (zh) 一种自动移料机构
CN204330793U (zh) 一种诊断试纸传送机构
CN210128897U (zh) 一种瓷砖抗折性能的检测试验机
CN202033019U (zh) 一种异步测量长度的设备
CN106802140A (zh) 一种玻璃检测机
CN210220943U (zh) 用于检测型材的直线度的检具
CN203993099U (zh) 龙门式三工位板簧加工装置
CN102659304A (zh) 温度计压泡吹泡机
CN207215028U (zh) 玻璃长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