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1390B -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1390B
CN103141390B CN201310077762.7A CN201310077762A CN103141390B CN 103141390 B CN103141390 B CN 103141390B CN 201310077762 A CN201310077762 A CN 201310077762A CN 103141390 B CN103141390 B CN 103141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sucrose
iba
culture medium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77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1390A (zh
Inventor
石雷
贾蕙宁
陈维伦
郭东红
邢全
李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0777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1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1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1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1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1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02P60/216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2)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光强为20μmol·m-2·s-1以下的条件下培养,获得不定芽;(3)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0-28℃光照培养,获得丛生芽;(4)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0-28℃光照培养至生根。本发明开辟了一条人工快速繁殖红苞半蒴苣苔的途径,使红苞半蒴苣苔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为今后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约有150属370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至墨西哥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现已知的有58属463种(27属特产于中国),均属苦苣苔亚科,绝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中药用植物约100多种,且有相当一部分为濒危植物。
半蒴苣苔属为中国特有属,共24种,5个变种,其中贵州半蒴苣苔(Hemiboeacavaleriei)、峨眉半蒴苣苔(Hemiboea omeiensis)、半蒴苣苔(Hemiboeasubcapitata)、短茎半蒴苣苔(Hemiboea subacaulis)、华南半蒴苣苔(Hemiboeafollicularis)等均为民间传统草药,但由于分布范围狭窄、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生境恶劣,致使种群数量过少,而在自然状态下该属植物常籍匍匐枝行营养繁殖,增殖速度较慢。
红苞半蒴苣苔(Hemiboea rubribracteata)是2004年发表的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的新种,为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花和红色总苞美丽,供观赏。目前仅在广西靖西发现一个分布点,生于石灰岩山地峡谷疏林中潮湿岩石上,数量稀少,个体总数不及60株,急需保护。因此,如何妥善保存稀有的种植资源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
(2)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如23±1℃-25±1℃、25±1℃-27±1℃、23±1℃、25±1℃或27±1℃)、光强为20μmol·m-2·s-1以下(如10-20μmol·m-2·s-1、10μmol·m-2·s-1、20μmol·m-2·s-1或黑暗)的条件下培养,获得不定芽;
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诱导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如20g·L-1或30g·L-1)、KT的浓度为0.1-1.0mg·L-1(如0.1-0.2mg·L-1、0.2-0.5mg·L-1、0.5-1.0mg·L-1、0.1mg·L-1、0.2mg·L-1、0.5mg·L-1或1.0m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1(如0.1-0.2mg·L-1、0.2-0.3mg·L-1、0.3-0.5mg·L-1、0.1mg·L-1、0.2mg·L-1、0.3mg·L-1或0.5mg·L-1);
(3)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0-28℃(如23±1℃-25±1℃、25±1℃-27±1℃、23±1℃、25±1℃或27±1℃)光照培养,获得丛生芽;
所述繁殖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繁殖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NA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如20g·L-1或30g·L-1)、KT的浓度为0.1-1.0mg·L-1(如0.1-0.2mg·L-1、0.2-0.5mg·L-1、0.5-1.0mg·L-1、0.1mg·L-1、0.2mg·L-1、0.5mg·L-1或1.0mg·L-1)、NAA的浓度为0.1-0.5mg·L-1(如0.1-0.2mg·L-1、0.2-0.3mg·L-1、0.3-0.5mg·L-1、0.1mg·L-1、0.2mg·L-1、0.3mg·L-1或0.5mg·L-1);
(4)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0-28℃(如23±1℃-25±1℃、25±1℃-27±1℃、23±1℃、25±1℃或27±1℃)光照培养至生根;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8-6.0;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培养基甲或培养基乙;
所述培养基甲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和IBA,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如20g·L-1或30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1(如0.1-0.2mg·L-1、0.2-0.5mg·L-1、0.1mg·L-1、0.2mg·L-1或0.5mg·L-1);
所述培养基乙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IBA和活性炭,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如20g·L-1或30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1(如0.1-0.2mg·L-1、0.2-0.5mg·L-1、0.1mg·L-1、0.2mg·L-1或0.5mg·L-1)、活性炭的浓度为0.1-0.5g/100mL(如0.1-0.2g/100mL、0.2-0.5g/100mL、0.1g/100mL、0.2g/100mL或0.5g/100mL)。
所述步骤(1)中: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成0.5-0.8cm2大小,即为外植体;
所述步骤(1)中所述灭菌的方法为:用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HgCl2水溶液侵泡1.5-2.5分钟(如1.5-2分钟、2-2.5分钟、1.5分钟、2分钟或2.5分钟)。
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的时间为30-50天(如30-40天、40-45天、45-50天、40天、45天、50天或30天)。
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为光照培养,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
所述步骤(3)中,所述光照培养的光强为50-80μmol·m-2·s-1(如50-60μmol·m-2·s-1、60-80μmol·m-2·s-1、50μmol·m-2·s-1、60μmol·m-2·s-1或80μmol·m-2·s-1),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4小时。
所述步骤(3)中,每30-45天继代一次,每个继代周期增殖3.6-4.3倍(如3.6-3.9倍、3.9-4.3倍、3.6倍、3.9倍或4.3倍)。
所述步骤(3)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30-45天。
所述步骤(4)中,所述光照培养的光强为50-80μmol·m-2·s-1(如50-60μmol·m-2·s-1、60-80μmol·m-2·s-1、50μmol·m-2·s-1、60μmol·m-2·s-1或80μmol·m-2·s-1),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4小时。
所述步骤(4)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30天。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得到的生根的幼苗移栽至培养基质并培养,获得栽培苗的步骤;所述培养基质由1-2质量份石灰石、2-5质量份蛭石和1-2质量份河沙混合得到。所述培养的时间可为20-30天。所述培养的条件为:湿润、遮阴的环境。
外植体处理是影响外植体存活的重要因素,由于红苞半蒴苣苔叶片略为革质,单薄,两面无毛或仅脉上疏生短柔毛,在灭菌处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时间控制,避免过分杀菌而导致外植体死亡。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用培养基均以MS培养基或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根据不同的培养目的,附加不同剂量的活性炭和激素类物质(KT、NAA和IBA)。MS为国际通用的培养基。1/2MS培养基于MS培养基的差别仅在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减半。
本发明通过摸索一系列合理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实现了使红苞半蒴苣苔有效繁殖的目的,可有目的地诱导外植体细胞不定芽的形成、丛生芽繁殖体系的建立以及生根。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快速繁殖,试管苗的繁殖速度是以几何级数增殖的,本发明从外植体的诱导到获得栽培苗只需要130天,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本发明开辟了一条人工快速繁殖红苞半蒴苣苔的途径,使红苞半蒴苣苔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为今后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KT即激动素。IBA即3-吲哚丁酸。NAA即α-萘乙酸。
红苞半蒴苣苔(Hemiboea rubribracteata):李振宇,刘演.广西半蒴苣苔属(苦苣苔科)一新种----红苞半蒴苣苔.植物分类学报,2004,42(6):537-540.。
MS培养基的组成见表1。
表1MS培养基的组成
Figure BDA00002908180200041
实施例1、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
1、制备外植体(在超净台操作)
取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然后用0.1%(质量比)HgCl2水溶液侵泡2分钟,用无菌水洗涤4次,然后将叶片切成0.8cm2大小,即为外植体。
2、不定芽的诱导
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5±1℃黑暗培养50天(其中从第20天开始陆续形成不定芽)。
诱导培养基(pH值6.0)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30g·L-1、KT的浓度为1.0mg·L-1、IBA的浓度为0.5mg·L-1
3、增殖继代培养
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5±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50μmol·m-2·s-1)培养30天(从第20天开始陆续形成丛生芽);如需进一步扩繁,可以每30天继代一次,每个继代周期增殖3.6倍。
繁殖培养基(pH值6.0)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NA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30g·L-1、KT的浓度为0.5mg·L-1、NAA的浓度为0.3mg·L-1
4、生根培养
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5±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50μmol·m-2·s-1)培养30天,得到生根的试管苗。
生根培养基(pH值6.0)是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IBA和活性炭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g·L-1、IBA的浓度为0.1mg·L-1、活性炭的浓度为0.2g/100mL。
5、试管苗的移栽
将200株步骤4得到的试管苗单株移栽至培养基质(将2体积份石灰石、5体积份河沙和2体积份蛭石混合得到),放置于湿润、遮阴的环境培养30天。试管苗的成活率(即成活植株占移栽至培养基质的单株总株数的百分比)为90%(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苗高均为4~6cm。
实施例2、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
1、制备外植体(在超净台操作)
取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然后用0.1%(质量比)HgCl2水溶液侵泡2分钟,用无菌水洗涤4次,然后将叶片切成0.8cm2大小,即为外植体。
2、不定芽的诱导
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3±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10μmol·m-2·s-1)培养45天(其中从第20天开始陆续形成不定芽)。
诱导培养基(pH值5.8)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30g·L-1、KT的浓度为0.2mg·L-1、IBA的浓度为0.2mg·L-1
3、增殖继代培养
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3±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80μmol·m-2·s-1)培养30天(从第20天开始陆续形成丛生芽);如需进一步扩繁,可以每30天继代一次,每个继代周期增殖3.9倍。
繁殖培养基(pH值5.8)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NA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30g·L-1、KT的浓度为0.1mg·L-1、NAA的浓度为0.1mg·L-1
4、生根培养
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3±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80μmol·m-2·s-1)培养30天,得到生根的试管苗。
生根培养基(pH值5.8)是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g·L-1、IBA的浓度为0.5mg·L-1
5、试管苗的移栽
将200株步骤4得到的试管苗单株移栽至培养基质(将1体积份石灰石、2体积份河沙和1体积份蛭石混合得到),放置于湿润、遮阴的环境培养30天。试管苗的成活率为93%(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苗高均为4~6cm。
实施例3、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
1、制备外植体(在超净台操作)
取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然后用0.1%(质量比)HgCl2水溶液侵泡2.5分钟,用无菌水洗涤4次,然后将叶片切成0.8cm2大小,即为外植体。
2、不定芽的诱导
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7±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20μmol·m-2·s-1)培养40天(其中从第20天开始陆续形成不定芽)。
诱导培养基(pH值5.8)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30g·L-1、KT的浓度为0.5mg·L-1、IBA的浓度为0.3mg·L-1
3、增殖继代培养
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7±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60μmol·m-2·s-1)培养30天(从第20天开始陆续形成丛生芽);如需进一步扩繁,可以每30天继代一次,每个继代周期增殖4.3倍。
繁殖培养基(pH值5.8)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NA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30g·L-1、KT的浓度为0.2mg·L-1、NAA的浓度为0.2mg·L-1
4、生根培养
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7±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60μmol·m-2·s-1)培养30天,得到生根的试管苗。
生根培养基(pH值5.8)是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IBA和活性炭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g·L-1、IBA的浓度为0.2mg·L-1、活性炭的浓度为0.5g/100mL。
5、试管苗的移栽
将200株步骤4得到的试管苗单株移栽至培养基质(将1体积份石灰石、3体积份河沙和1体积份蛭石混合得到),放置于湿润、遮阴的环境培养30天。试管苗的成活率为95%(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苗高均为4~6cm。
实施例4、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
1、制备外植体(在超净台操作)
取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然后用0.1%(质量比)HgCl2水溶液侵泡1.5分钟,用无菌水洗涤4次,然后将叶片切成0.5cm2大小,即为外植体。
2、不定芽的诱导
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5±1℃、每天光照12h(光强为10μmol·m-2·s-1)培养30天(其中从第20天开始陆续形成不定芽)。
诱导培养基(pH值6.0)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g·L-1、KT的浓度为0.1mg·L-1、IBA的浓度为0.1mg·L-1
3、增殖继代培养
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5±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60μmol·m-2·s-1)培养45天(从第20天开始陆续形成丛生芽);如需进一步扩繁,可以每45天继代一次,每个继代周期增殖4.3倍。
繁殖培养基(pH值6.0)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NA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g·L-1、KT的浓度为1.0mg·L-1、NAA的浓度为0.5mg·L-1
4、生根培养
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5±1℃、每天光照14h(光强为60μmol·m-2·s-1)培养30天,得到生根的试管苗。
生根培养基(pH值6.0)是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IBA和活性炭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30g·L-1、IBA的浓度为0.5mg·L-1、活性炭的浓度为0.1g/100mL。
5、试管苗的移栽
将200株步骤4得到的试管苗单株移栽至培养基质(将1体积份石灰石、3体积份河沙和1体积份蛭石混合得到),放置于湿润、遮阴的环境培养30天。试管苗的成活率为95%(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苗高均为4~6cm。
实施例5、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
生根培养基(pH值6.0)是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30g·L-1、IBA的浓度为0.1mg·L-1
其它均同实施例4。
试管苗的成活率为93%(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苗高均为4~6cm。
实施例6、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
生根培养基(pH值5.8)是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30g·L-1、IBA的浓度为0.2mg·L-1
其它均同实施例4。
试管苗的成活率为94%(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苗高均为4~6cm。

Claims (9)

1.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苞半蒴苣苔的叶片灭菌后切块,即为外植体; 
(2)将步骤(1)得到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0-28℃、光强为20μmol·m-2·s-1以下的条件下培养,获得不定芽; 
所述诱导培养基的pH值为5.8-6.0;所述诱导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IB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KT的浓度为0.1-1.0m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1; 
(3)将步骤(2)得到的不定芽转接至繁殖培养基,20-28℃光照培养,获得丛生芽; 
所述繁殖培养基的pH值为5.8-6.0;所述繁殖培养基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KT和NAA得到的,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KT的浓度为0.1-1.0mg·L-1、NAA的浓度为0.1-0.5mg·L-1; 
(4)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分后转接至生根培养基,20-28℃光照培养至生根;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8-6.0;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培养基甲或培养基乙; 
所述培养基甲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和IBA,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1; 
所述培养基乙的制备方法:在1/2M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蔗糖、IBA和活性炭,蔗糖的浓度为20-30g·L-1、IBA的浓度为0.1-0.5mg·L-1、活性炭的浓度为0.1-0.5g/100mL; 
所述步骤(1)中所述灭菌的方法为:用质量百分含量为0.1%的HgCl2水溶液浸泡1.5-2.5分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的时间为30-50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为光照培养,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光照培养的光强为50-80μmol·m-2·s-1,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4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30-45天继代一次,每个继代周期增殖3.6-4.3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30-45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光照培养的 光强为50-80μmol·m-2·s-1,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4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光照培养的时间为30天。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步骤(4)得到的生根的幼苗移栽至培养基质并培养,获得栽培苗的步骤;所述培养基质由1-2质量份石灰石、2-5质量份蛭石和1-2质量份河沙混合得到。 
CN201310077762.7A 2013-03-12 2013-03-12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Active CN103141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7762.7A CN103141390B (zh) 2013-03-12 2013-03-12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7762.7A CN103141390B (zh) 2013-03-12 2013-03-12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1390A CN103141390A (zh) 2013-06-12
CN103141390B true CN103141390B (zh) 2014-03-19

Family

ID=48539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7762.7A Active CN103141390B (zh) 2013-03-12 2013-03-12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13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0729B (zh) * 2013-07-19 2015-09-0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双片苣苔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03461129B (zh) * 2013-09-17 2015-05-2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光萼唇柱苣苔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04041412B (zh) * 2014-06-09 2016-02-10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一种贵州半蒴苣苔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4488718B (zh) * 2014-12-23 2017-10-13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一种黄花马铃苣苔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5309312B (zh) * 2015-11-09 2017-10-24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一种中华石蝴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12159268B (zh) * 2020-09-22 2022-07-0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德国甘菊种子丸粒化组合物及其丸粒化方法
CN115644059B (zh) * 2022-10-08 2023-07-11 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园林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植物研究所) 一种辐花苣苔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423A (zh) * 2007-09-17 2008-02-06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Hance)组织培养繁殖及野外栽培方法
CN101965800A (zh) * 2010-11-19 2011-02-0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单座苣苔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CN102144556A (zh) * 2011-01-29 2011-08-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瑶山苣苔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423A (zh) * 2007-09-17 2008-02-06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Hance)组织培养繁殖及野外栽培方法
CN101965800A (zh) * 2010-11-19 2011-02-0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一种单座苣苔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CN102144556A (zh) * 2011-01-29 2011-08-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瑶山苣苔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半蒴苣苔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汤正辉;《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0630;第41卷(第3期);第333页左栏第1段至右栏第1段 *
汤正辉.半蒴苣苔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第41卷(第3期),第333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1390A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1390B (zh) 红苞半蒴苣苔的繁殖方法
CN103477981B (zh) 鸡爪槭青龙组培繁殖工艺
CN104585033B (zh) 血叶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3477983B (zh) 鸡爪槭赤枫组培繁殖工艺
CN103190343B (zh) 一种有机添加物对金线莲产业化快速繁殖关键技术
CN103493729B (zh) 鸡爪槭青龙简易组培繁殖工艺
CN103598101A (zh) 一种兜唇石斛组培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04041412A (zh) 一种贵州半蒴苣苔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5494098B (zh) 一种快速繁殖金铁锁种苗的方法
CN104041418B (zh) 一种诱导楸树体细胞胚发生的方法
CN109247238A (zh) 一种五小叶槭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
CN104663451A (zh) 一种乳白石蒜组培快繁方法
CN105191792A (zh) 扁桃斑鸠菊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5145365A (zh) 一种中华桫椤绿色球状体途径的组培繁殖方法
CN103371103A (zh) 一种马缨杜鹃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4686329A (zh) 一种杜仲组织培养方法
CN103477982B (zh) 鸡爪槭赤枫简易组培繁殖工艺
CN104255480A (zh) 一种青冈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3461126A (zh) 一种榈木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3583371B (zh) 山杨良种银×山1333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3548695A (zh) 一种岩黄连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2771392B (zh) 红叶黄连木组培快繁工艺
CN104770297B (zh) 一种以金钱松叶片为外植体的金钱松植株再生方法
CN104488718A (zh) 一种黄花马铃苣苔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4604676A (zh) 一种用于红百合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