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9509A - 行人保护气囊 - Google Patents

行人保护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9509A
CN103129509A CN201210495232XA CN201210495232A CN103129509A CN 103129509 A CN103129509 A CN 103129509A CN 201210495232X A CN201210495232X A CN 201210495232XA CN 201210495232 A CN201210495232 A CN 201210495232A CN 103129509 A CN103129509 A CN 103129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arts
described air
tie
pedestrian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52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9509B (zh
Inventor
E·伯根海姆
T·V·艾希瓦尔德
G·哈伦诺伊斯
M·艾琳福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vo C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olvo Ca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vo Car Corp filed Critical Volvo Ca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29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9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1/36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air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2Tear s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1)的行人保护气囊(5)。所述气囊(5)适于沿所述车辆(1)的挡风玻璃(9)和/或A柱(11)展开,且可被充气至展开状态和具有突起周缘。所述气囊(5)包括至少一个栓系部件(27,33;39,41;51,53;65,67,69,71),当所述气囊(5)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将所述气囊(5)的第一区域(25)与所述气囊(5)的第二区域(23)沿路径连接,所述路径被设置在所述气囊(5)的所述突起周缘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样一种行人保护气囊(5)的车辆(1)和用于展开这种行人保护气囊(5)的方法。

Description

行人保护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保护气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样一种行人保护气囊的车辆和用于展开这种行人保护气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果车辆如小车辆发生车祸了,其中车辆的前部撞击了行人或骑车人,行人/骑车人可能被扔向挡风玻璃和/或A柱。为减小这种车祸的严重性,已知使用可充气行人保护气囊,其展开且至少部分覆盖挡风玻璃和/或A柱,因此行人/骑车人就撞在了柔软的气囊上。
在正常情形下,气囊存储于车辆发动机罩下面的外壳内。但是,当车内的传感器系统检测到例如与行人或骑车人存在潜在碰撞风险时,气囊展开即膨胀从而至少部分覆盖挡风玻璃和/或A柱。
文献US2006/0151228A1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行人和骑车人的行人保护气囊系统。该气囊可展开以保护与车辆相撞的行人或骑车人。为避免在车辆A柱前面展开的气囊的区段横向移动,从发动机罩下面的外壳展开的气囊包括在发动机罩的铰链附近的部段或腔室。因此,气囊可在发动机罩之上沿车辆的整个宽度在挡风玻璃和A柱的下区域前面展开。气囊的横向末端以下面的方式延伸越过A柱,即以使横向末端向上定向并且在展开后被形为条带的栓系部件额外地固定的方式。多个实施例公开了栓系部件的不同设置,例如将气囊的上角连接于发动机罩或外壳。
但是,US2006/0151228A1提出的气囊具有极其复杂的形状,特别是接近发动机罩的铰链附近的部段或腔室。此外,示出的栓系部件可能在展开时纠缠在一起。这也可能造成行人/骑车人可能纠缠在栓系部件里并且被栓系部件所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或改良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或提供有用的替换方案。
优选提供与当今使用的行人保护气囊相比更简单的行人保护气囊,该气囊还能减少气囊横向移动的风险。特别希望的是气囊保持就位,即使行人/骑车人相对车辆挡风玻璃以斜角撞击时亦如此。
还优选减少撞击的行人/骑车人纠缠在用于将展开的气囊保持就位的栓系部件里且被其所伤的风险。
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行人保护气囊。所述气囊适于沿所述车辆的挡风玻璃和/或A柱展开,且可被充气至展开状态和具有突起周缘。所述气囊包括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当所述气囊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将所述气囊的第一区域与所述气囊的第二区域沿路径连接,所述路径设置在所述气囊的所述突起周缘内。
术语气囊的突起周缘涉及当气囊在展开状态时朝形成车辆挡风玻璃的主平面的一个平面突出。该突起周缘因此基本为二维结构。对于许多行人保护气囊来说,气囊的周缘接缝基本、至少部分地与突起周缘重合。
本发明使用的术语路径涉及处于展开状态的气囊并且描述了当气囊处于其展开状态时栓系部件沿其延伸的路径。在正常状况下,气囊存储于车辆发动机罩下面的外壳内。发动机罩在美语里常常称为引擎罩。
路径在此处用于限定了栓系部件的作用部分(active part),即形成栓系部件有效长度的部分。优选地,栓系部件的两个末端连接于气囊,从而栓系部件的整个长度形成了构成路径的有效长度。但是,在某些情形下,栓系部件不在末端处连接,而是在与末端间隔一定距离处连接,这样就具有松散的末端。这种情形下,松散末端对于稳定正在展开/已展开的气囊来说是无效的,并且因此松散末端不形成路径的一部分。
下面进一步详述,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可在气囊内或沿气囊外表面延伸。在任何情形下,根据本发明,路径不延伸出气囊的突起边缘外。因此,所提出发明的栓系部件不是如US2006/0151228A1公开的那样在气囊的两部分之间的自由空间中延伸,其中示出一条带在气囊的上角与中央区域的上缘之间延伸。该条带在其末端处连接于气囊,但当气囊展开时其整个长度基本都在气囊的突起周缘外部的自由空间中延伸。US2006/0151228A1的条带既不在气囊内侧延伸,也不沿着气囊的外表面延伸。
此外,因为路径设置在气囊的突起边缘内,栓系部件不延伸至气囊外部的连接位置,例如车辆发动机罩下面的行人保护气囊的外壳、发动机罩自身、发动机舱内的位置或车辆的通风区域。
行人保护气囊可形成行人保护气囊系统的一部分,其可选地容纳至少一个外部稳定部件,将气囊连接于气囊外部的上述位置中任意一个。这种外部稳定部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并且此处不再赘述。此外,至少部分地在气囊的突起周缘外部延伸的这种外部稳定部件应当与形成本发明一部分的在气囊的突起周缘内侧延伸的栓系部件区分开。
当栓系部件的路径位于气囊的突起周缘内时,如本公开中的行人保护气囊中那样,该行人保护气囊与常规的行人保护气囊相比更容易整合在车辆内。由于栓系部件的定位,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气囊比常规的行人保护气囊更容易折叠在外壳内并且更容易安装在车辆内。在展开气囊期间本发明的栓系部件还可用于控制展开的过程。
在行人/骑车人撞击气囊时,特别是如果他/她相对挡风玻璃以斜角撞上时,栓系部件将有助于将气囊保持在期望位置,其中它至少部分覆盖挡风玻璃和/或车辆的A柱。如果不使用栓系部件,气囊将可能被推离位置。
本发明的栓系部件可被制成比现有技术例如US2006/0151228A1中的栓系部件更短。因此制造起来便宜并且在制造期间和安装期间更容易操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栓系部件,在气囊展开期间栓系部件纠缠在例如刮水器摇臂中的风险与现有技术的栓系部件相比降低了。此外,撞击的行人/骑车人纠缠在栓系部件中且由此受伤的风险也降低了。
由于与常规的栓系部件相比该栓系部件损坏的风险减小,可使用更简单的构造、更脆弱的材料和/或更少的材料,导致重量更小和/或成本更低。
此处使用的术语前面、后面和横向指的是从驾驶员的位置来观察车辆。此外,与气囊有关的术语,例如上角、上部区域、上缘、下部区域、下缘、左边、右边等以及气囊的百分比测定值指的都是气囊的展开状态。
气囊的第一区域可为上部区域,并且气囊的第二区域可为下部区域。气囊的上部区域被定义为展开气囊位于沿挡风玻璃在中心线处的一半高度h处横向穿过展开气囊的假想线L以上的区域。下部区域被定义为位于假想线L下部的区域。中心线将气囊划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这两半通常是彼此镜像对称的。
可使用任意数目的栓系部件,例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为了对称的原因,通常优选对气囊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均使用相同数目的栓系部件,但是两半使用的数目也可各异。当气囊的一半使用两个或多个栓系部件时,栓系部件的一端或两端的连接点可在栓系部件之间变化。
用于栓系部件的适宜材料是织物、塑料和/或金属线。栓系部件优选为带或条带。它可与气囊本身使用的材料相同或被制成与气囊的主体部分一体的单元。
行人保护气囊可作为车辆的备件或一部分被出售和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并且两个末端连接于气囊。藉此,栓系部件的全长形成路径并且避免了松散末端。
栓系部件的至少一个末端可连接在气囊的突起周缘处或附近例如下缘或上缘处。此外由于气囊的特定截面,通过在突起周缘处或附近连接栓系部件,可在气囊的突起周缘内得到最大的延伸。该末端可连接在气囊的周缘接缝内。藉此,当形成周缘接缝时可进行连接。此处使用的术语接缝包括实际的缝合(seeming),但也包括接合技术如焊接或胶粘。
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可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连接于其自身或所述气囊的撕缝。该撕缝可被设计为以期望的可选施加力被撕开。该撕缝可提供用于控制栓系部件的有效长度的装置,例如通过形成栓系部件的环,这样当撕缝完好无损时栓系部件具有一定长度,并且当撕缝被撕开时栓系部件将具有另一进一步延伸的有效长度。此外,通过连续地给气囊的不同部分充气,撕缝可用于在气囊展开期间控制气囊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被设置在所述气囊内。它因此延伸穿过气囊内部。这样栓系部件可有助于在展开期间和展开时形成气囊的形状,赋予气囊更稳定的形状。为此,栓系部件可被预拉伸。通过在气囊内延伸,栓系部件可在其连接点之间采取最短的路线。相比而言,在外部延伸的栓系部件遵循展开气囊的弯曲外表面。
当在气囊内延伸时,栓系部件受到保护免受外界的影响。这就降低了在展开期间或当将气囊折叠在外壳内时损伤栓系部件的风险。损伤的风险降低就可能将栓系部件制造的比常规栓系部件更简单、更轻便和便宜。当栓系部件仅在气囊内延伸时,也避免了撞击的行人/骑车人与栓系部件纠缠并且可能被栓系部件所伤的风险。
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在与所述气囊的所述突起周缘不同的至少一个其它位置处连接于所述气囊内部。藉此例如在展开过程期间拐角部被充气的时刻,通过影响充气气囊的连续形状可控制展开过程。
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在至少一个其它位置处通过至少一个撕缝连接于所述气囊内部。栓系部件可额外地或可选地包括将栓系部件连接于自身的撕缝。通过控制展开期间撕缝被撕开的时机,可控制充气过程。栓系部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撕缝。可有多个包括撕缝的栓系部件。撕缝可被设置为在不同时刻被撕开,藉此控制展开期间气囊的形状。这也有助于防止展开的气囊与外壳、刮水器、发动机罩、发动机罩铰链等互相干涉。
撕缝可被如此设置以使首先仅气囊的第一部分被充气,产生在外壳外的良好膨胀。随后,撕缝被撕开并且气囊伸展至其最终展开形状。通过使用这种设置,与普通的气囊展开过程相比,可能更快地对气囊下部区域产生保护作用,因为下部区域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了其工作压力。该设置可用于将栓系部件连接于自身的撕缝,以及用于将栓系部件连接于气囊的撕缝,或这些撕缝的组合。也可在为气囊的连续部分充气的多个步骤中进行展开过程。
作为设置在气囊内的内部栓系部件的可选方案或补充,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沿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置。这种栓系部件无论如何都在气囊的突起周缘内延伸。通过影响其曲率,它可用于控制气囊的形状。
这种栓系部件可在与所述气囊的所述突起周缘不同的至少一个其它位置处连接于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它可在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其它位置处例如通过至少一个不同连接装置(如突片、条带、环或维可牢尼龙搭扣型(Velcro-type)连接)连接于所述气囊。可选地或补充地,所述栓系部件沿气囊的外表面例如通过胶粘被至少部分连续地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可被设置为从所述气囊的上角至所述气囊的下缘或从中央区域的上缘至所述气囊的下角。中央区域被定义为覆盖挡风玻璃的区域,而上角基本位于A立柱上或附近。
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可延伸过气囊宽度的一半以下,优选小于40%并且最优选小于30%。藉此与已知的栓系部件相比该栓系部件可被制造的相对短。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行人保护气囊和适于存储该气囊的外壳的行人保护气囊系统。该外壳还适于位于车辆的发动机罩下面。行人保护气囊系统可作为备件被出售和使用。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行人保护气囊或行人保护气囊系统的车辆。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上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在用于稳定正在展开/已展开的行人保护气囊中的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还可用于防止展开气囊的横向摆动。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沿车辆的挡风玻璃和/或A柱展开行人保护气囊的方法。所述气囊具有突起周缘,可被充气为展开状态,且包括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当气囊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沿路径将所述气囊的第一区域连接于所述气囊的第二区域,所述路径被设置在所述气囊的突起周缘内,其中在展开过程期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来控制所述气囊的形状。
此外,所述栓系部件可包括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与所述气囊和/或其自身的至少一个撕缝,在展开过程期间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来控制所述气囊的形状:
a)为所述气囊的第一部分充气,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所限制,
b)撕开所述至少一个撕缝,
c)为所述气囊的随后部分充气。
因此所述至少一个撕缝用于控制气囊的不同部分充气的顺序。通过控制展开期间撕缝被撕开的时机,可控制充气过程。
气囊的第一部分的充气导致在外壳外的良好膨胀。随后撕缝可被撕开并且气囊伸展至其最终展开形状。通过使用这种设置,与普通的气囊展开过程相比,可能更快地起到最气囊下部区域的保护作用,因为下部区域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了其工作压力。该设置可用于作为栓系部件一部分的撕缝,以及用于将栓系部件连接于气囊的撕缝,或这些撕缝的组合。也可在为气囊的连续部分充气的多个步骤中进行展开过程。
附图说明
下面将进一步通过非限定示例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配备有行人保护气囊的车辆在展开气囊后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的行人保护气囊;
图3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气囊;
图4示出栓系部件的路径的某些可能位置;
图5a、b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气囊;以及
图6a、b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气囊。
要注意,附图不是一定按比例绘制的并且为清楚起见本发明的某些特征的尺寸已被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来例示本发明。但是要认识到,包括的实施例目的是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该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两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可彼此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配备有包括行人保护气囊5的行人保护气囊系统3的车辆1的示意图。气囊5在正常状况下存储于外壳7内。但是,当车内传感器系统(未示出)检测到例如与行人或骑车人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气囊5展开,即膨胀至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展开气囊5的目的是防止行人/骑车人直接撞在车辆的挡风玻璃9和/或A柱11上。而是使行人/骑车人撞在更柔软的气囊上。此外,相同的传感器系统还用于启动发动机罩13的展开,即升起发动机罩13的后端。藉此在发动机罩13与发动机舱15之间提供了间隙,这也有助于最小化对行人/骑车人的撞击力。气囊可穿过后发动机罩开口17展开,这由发动机罩13的后端升起而引起。
在图2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行人保护气囊系统3的更详细的示意图,其中气囊5处于展开状态。展开气囊5通过充气通道19连接于外壳7,气囊5穿过该通道被充气。展开气囊5具有横向延伸长度w。中心线21把气囊5分为左右两半。这两半通常是彼此镜像对称的,如图2所示。下部区域23被定义为展开气囊5的位于横向假想线L以下的区域,假想线沿挡风玻璃在中心线21的一半高度h处穿过展开气囊5。上部区域25被定义为展开气囊5位于假想线L上方的区域。假想线L可与最大横向延伸长度w重合,如图2所示,但最大横向延伸长度w也可在另一高度处。
图2还示出此处形为条带的栓系部件27,其在气囊5的突起周缘处从右上角29延伸至下缘31。第一末端27a在右上角29处气囊5的突起周缘附近连接于气囊。第二末端27b在下缘31处连接于气囊5的突起周缘附近。同样,另一栓系部件33从气囊5的左上角35延伸至下缘31,且其末端33a、33b连接于气囊5的突起周缘附近,例如连接在周缘接缝中。栓系部件27、33延伸过的宽度小于气囊5宽度w的一半。从图2可看出,栓系部件27、33设置在气囊5内。藉此不存在撞击的行人/骑车人纠缠在栓系部件27、33内的风险。
在行人/骑车人撞击气囊5的情形下,特别是相对车辆挡风玻璃以斜角撞上时,栓系部件27、33将有助于将气囊5保持在期望位置,其中它至少部分地覆盖车辆的挡风玻璃9和/或A柱11。如果不使用栓系部件27、33,气囊5可能被推离适当的位置。在气囊5的展开期间栓系部件27、33也是有用的,目的是控制展开过程,例如引导展开气囊的形状。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不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外部稳定部件37连接于位于充气通道19外部的气囊5下缘31与外壳7之间。可选地,气囊5的下缘31可通过外部稳定部件37连接于发动机罩、通风区域(plenum)或发动机舱内的位置。这种外部稳定部件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并且此处不再赘述。
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不同的是沿气囊5的外表面设置栓系部件39、41。在所示实施例中,栓系部件39、41借助于至少一个不同的连接装置如突片43、条带或环连接于气囊5的外表面。可选地或额外地,栓系部件39、41可沿气囊5的外表面至少部分连续地连接,例如通过被胶粘。除了沿外表面的这些连接外,栓系部件39、41的末端39a、39b、41a、41b连接于气囊的突起周缘附近,例如连接在周缘接缝中。
图4示出用于栓系部件的多种可能路径:
A:将上角29、35连接于下角43、45附近的下缘;
B:将上角29、35连接于充气通道19附近的下缘,如图2和3所示;
C:将下角43、45与中央区域49的上缘47连接。
中央区域被定义为覆盖挡风玻璃9的区域,而上角29、35基本位于A柱之上或附近。
可使用这些路径的一个或多个。可使用任意数目的栓系部件,例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为了对称的原因,通常优选对每一半的气囊均使用相同数目的栓系部件,但是数目也可各异。栓系部件可延伸过小于一半的气囊横向宽度w,优选小于40%并且最优选小于30%。
栓系部件的末端优选在气囊的突起周缘处连接,最优选在周缘接缝中连接,但也可在气囊的任何位置处连接。因此,原则上存在栓系部件的无限个可能的不同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栓系部件还可用于在展开过程期间控制气囊5的形状。示例如图5a、5b和6a、6b示出。
在图5a和5b中,公开了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栓系部件51、53在气囊5内延伸。它们除了在末端处连接外,还在气囊5内部处的其它位置处通过撕缝(tear seam)55、57连接,在这种情形下邻近于气囊5的突起周缘处的侧边缘59、61。撕缝被设计为以期望的可选施加力被撕开。在展开过程的第一阶段,气囊5的第一部分63被充气,如图5a所示。由于在该阶段期间仍然连接于气囊5内部的栓系部件51、53限制了上角29、35,第一部分63受到限制。在充气气囊施加于栓系部件51、53的期望可选力下,撕缝55、57裂开并且气囊5进一步膨胀至其完全展开体积,如图5b所示。随后上角29、35升至各自的位置,其中它们至少部分位于车辆的A柱之上或接近A柱。
虽然图5a和5b公开了在气囊5内延伸的栓系部件51、53,但是可能将撕缝用于沿气囊5外表面延伸的栓系部件。于是撕缝将位于气囊5外部上。
图6a和6b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栓系部件65、67、71、79包括在末端之间的某位置处将每个栓系部件连接于其自身的撕缝73、75、77、79。在展开过程的第一阶段,气囊的第一部分81被充气,如图6a所示。第一部分81受到在该阶段仍然连接于自身的栓系部件65、67、71、79的限制。在充气气囊施加于栓系部件65、67、71、79的期望可选力下,撕缝65、67、71、79裂开并且气囊5进一步膨胀至其完全展开体积,如图6b所示。栓系部件65、67、71、79可如图所示在气囊5内部延伸或沿气囊5外表面延伸。虽然图6a和6b示出了四个栓系部件,可使用任何数目的部件如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此外,令撕缝裂开的力可根据每个撕缝分别进行选择从而更精细地控制气囊的展开过程。
对此处描述的实施例的其它改进也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这样,本发明不应当视为被此处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所限。相反,发明的全部范围被参照说明书和附图的所附权利要求所确定。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1)的行人保护气囊(5),所述气囊(5)适于沿所述车辆(1)的挡风玻璃(9)和/或A柱(11)展开且可被充气至展开状态,所述气囊(5)具有突起周缘,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5)包括至少一个栓系部件(27,33;39,41;51,53;65,67,69,71),当所述气囊(5)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将所述气囊(5)的第一区域(25)与所述气囊(5)的第二区域(23)沿路径连接,所述路径被设置在所述气囊(5)的所述突起周缘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行人保护气囊(5),所述栓系部件(27,33;39,41;51,53;65,67,69,71)具有第一末端(27a;33a;39a;41a)和第二末端(27b;33b;39b;41b),其中所述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都连接于所述气囊(5)。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栓系部件的所述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至少一个末端(27a,27b;33a,33b)连接于所述气囊(5)的所述突起周缘处或附近,优选连接在周缘接缝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包括撕缝(55,57;73,75,77,79),所述撕缝将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51,53;65,67,69,71)连接于自身或所述气囊(5)。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27,33;51,53;65,67,69,71)被设置在所述气囊(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51,53)在与所述气囊(5)的所述突起周缘不同的至少一个其它位置处连接于所述气囊(5)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51,53)在所述至少一个其它位置处借助于撕缝(55,57)连接于所述气囊(5)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39,41)沿所述气囊(5)的外表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39,41)在与所述气囊(5)的所述突起周缘不同的至少一个其它位置处连接于所述气囊(5)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39,41)在所述至少一个其它位置处由至少一种不同的连接装置,例如突片(43)、条带、环或维可牢尼龙搭扣型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气囊(5)的外表面,或者所述栓系部件(39,41)沿气囊(5)的外表面被至少部分连续地连接,例如通过胶粘。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27,33;39,41;51,53;67,71)被设置为从所述气囊(5)的上角(29,35)至所述气囊(5)的下缘(31)。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的行人保护气囊(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被设置为从中央区域(49)的上缘(47)至所述气囊(5)的下角(43,45)。
13.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的行人保护气囊(5)的车辆。
14.一种沿车辆(1)的挡风玻璃(9)和/或A柱(11)展开行人保护气囊(5)的方法,所述气囊(5)可被充气为展开状态,并具有突起周缘,且包括至少一个栓系部件(27,33;39,41;51,53;65,67,69,71),当所述气囊(5)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沿路径将所述气囊(5)的第一区域(25)连接于所述气囊(5)的第二区域(23),所述路径被设置在所述气囊(5)的突起周缘内,其中,在所述气囊(5)展开过程期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27,33;39,41;51,53;65,67,69,71)来控制所述气囊(5)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51,53;65,67,69,71)包括至少一个撕缝(55,57;73,75,77,79),所述至少一个撕缝将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连接至所述气囊(5)和/或连接至自身,在展开过程期间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来控制所述气囊的形状:
a)为所述气囊(5)的第一部分(63,81)充气,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至少一个栓系部件(51,53;65,67,69,71)所限制,
b)撕开所述至少一个撕缝(55,57),
c)为所述气囊(5)的随后部分充气。
CN201210495232.XA 2011-11-29 2012-11-28 行人保护气囊 Active CN1031295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91104.6 2011-11-29
EP11191104.6A EP2599669B1 (en) 2011-11-29 2011-11-29 Pedestrian protection airba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9509A true CN103129509A (zh) 2013-06-05
CN103129509B CN103129509B (zh) 2016-08-17

Family

ID=45044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5232.XA Active CN103129509B (zh) 2011-11-29 2012-11-28 行人保护气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55634B2 (zh)
EP (1) EP2599669B1 (zh)
CN (1) CN10312950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7483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行人保护安全气囊及装置
CN107933486A (zh) * 2016-10-11 2018-04-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保护行人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08995622A (zh) * 2018-08-09 2018-12-1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防摔落行人保护气囊及汽车
CN110682888A (zh) * 2018-07-05 2020-01-14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行人保护气囊装置
CN111795048A (zh) * 2019-04-01 2020-10-20 沃尔沃汽车公司 可充气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81647B1 (en) * 2011-01-26 2013-10-0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edestrian airbag arrangement
JP5761260B2 (ja) * 2013-06-25 2015-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衝突被害軽減システム
GB2520686B (en) * 2013-11-27 2020-04-15 Autoliv Dev Pedestrian airbag with internal tether
US9399441B2 (en) * 2014-03-25 2016-07-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hape adaptive passenger airbag
KR20150124003A (ko) * 2014-04-25 2015-11-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보행자 에어백 시스템
KR101664017B1 (ko) * 2014-07-25 2016-10-1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보행자 보호용 에어백장치
KR101640247B1 (ko) * 2014-08-29 2016-07-15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보행자 보호용 에어백장치
JP6327108B2 (ja) * 2014-10-21 2018-05-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19275B2 (ja) * 2015-03-31 2019-05-29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97782B2 (ja) * 2015-03-31 2017-03-15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外用エアバッグ
DE102015214354B4 (de) * 2015-07-29 2020-01-02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Gassack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2508056B1 (ko) * 2015-08-13 2023-03-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어백 장치
JP6451597B2 (ja) * 2015-11-06 2019-0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011243B2 (en) * 2016-01-29 2018-07-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ssenger airbag having head orienting extension and depression
US9956937B2 (en) * 2016-09-07 2018-05-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with at least one extension
US10391968B2 (en) 2016-10-21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assembly inclu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thers
FR3065929B1 (fr) 2017-05-05 2021-01-08 Paul Philippe Cord Systeme de protection des personnes et des biens comprenant une structure gonflable a longue duree d’action
JP7332349B2 (ja) * 2018-07-05 2023-08-23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歩行者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518335B2 (en) * 2019-07-02 2022-12-06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Driver side airbag module
US11274791B2 (en) * 2019-09-12 2022-03-15 Michael Francis Pelc Vehicular fluid capture system
KR20210034249A (ko) * 2019-09-20 2021-03-3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어백 장치
JP2022053575A (ja) * 2020-09-25 2022-04-06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車外保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6131A1 (en) * 1992-09-01 1994-03-09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Tethers with tearseams for air bag cushion
US20070114090A1 (en) * 2005-11-18 2007-05-24 Honda Motor Co., Ltd. Collision object protection device
CN101327774A (zh) * 2008-08-01 2008-12-24 王运韬 汽车主动保护防撞安全气囊
CN101374699A (zh) * 2006-01-17 2009-02-25 高田株式会社 行人用气囊装置
US20090102167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e apparatus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3696A (en) * 1996-10-28 1998-09-29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tether
US7134691B2 (en) * 2001-05-23 2006-11-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ir bag cushion including break-away tethers
JP3975866B2 (ja) * 2002-08-30 2007-09-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歩行者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341368A1 (de) 2003-09-03 2005-04-07 Takata-Petri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an einem Kraftfahrzeug zum Schutz von Fußgängern und Radfahrern
US7195281B2 (en) * 2003-12-11 2007-03-27 Autoliv Asp, Inc. Expansion-controlled joints in airbags for out-of-position occupants and cushion positioning
US7377548B2 (en) * 2005-05-06 2008-05-27 Tk Holdings Inc. Adaptive depth airbag
DE102006033670B4 (de) * 2005-07-26 2011-08-25 Honda Motor Co., Ltd. Fahrzeug mit Kollisionsobjekt-Schutzeinrichtung
EP1997695B1 (en) * 2006-02-27 2010-12-1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irbag device
US8262130B2 (en) * 2007-07-30 2012-09-11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improved tear stitch
US8016066B1 (en) * 2010-06-10 2011-09-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Pedestrian air bag
EP2502794B1 (en) * 2011-03-25 2013-12-1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 pedestrian airbag arrangement
EP2520471B1 (en) * 2011-05-05 2014-02-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 pedestrian airbag arrangement
EP2548772B1 (en) * 2011-07-20 2014-03-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n airbag arran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6131A1 (en) * 1992-09-01 1994-03-09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Tethers with tearseams for air bag cushion
US20070114090A1 (en) * 2005-11-18 2007-05-24 Honda Motor Co., Ltd. Collision object protection device
CN101374699A (zh) * 2006-01-17 2009-02-25 高田株式会社 行人用气囊装置
US20090102167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e apparatus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CN101327774A (zh) * 2008-08-01 2008-12-24 王运韬 汽车主动保护防撞安全气囊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7483A (zh) * 2013-08-30 2015-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行人保护安全气囊及装置
CN104417483B (zh) * 2013-08-30 2018-08-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行人保护安全气囊及装置
CN107933486A (zh) * 2016-10-11 2018-04-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保护行人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07933486B (zh) * 2016-10-11 2020-07-3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保护行人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10682888A (zh) * 2018-07-05 2020-01-14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行人保护气囊装置
CN110682888B (zh) * 2018-07-05 2022-02-1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行人保护气囊装置
CN108995622A (zh) * 2018-08-09 2018-12-1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防摔落行人保护气囊及汽车
CN111795048A (zh) * 2019-04-01 2020-10-20 沃尔沃汽车公司 可充气结构
US11491360B2 (en) 2019-04-01 2022-11-08 Volvo Car Corporation Inflatable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9509B (zh) 2016-08-17
EP2599669A1 (en) 2013-06-05
US8955634B2 (en) 2015-02-17
EP2599669B1 (en) 2015-07-22
US20130200603A1 (en) 201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9509A (zh) 行人保护气囊
US9669793B2 (en) Airbag for knee airbag apparatus
JP6734880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一体成形織り布地の費用効果的使用
CN105764755B (zh) 卷绕式侧面撞击气囊系统和方法
JP4714596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03631B2 (ja)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592787B2 (en) Airbag for knee airbag apparatus
US7731225B2 (en) Airbag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4808437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該エアバッグの折畳み方法
JP4700450B2 (ja) 歩行者等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937591B2 (ja)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
JP5401288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9244767A1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10338097A (ja) 車両の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26026B2 (ja) エアバッグ
JP2008114615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の折畳方法
JP5398898B2 (ja) 車両の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23621B2 (ja) エアバッグ
JP2019001213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160845B2 (ja) 車両の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4725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570078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非乗員保護装置
JP7223620B2 (ja) エアバッグ
JP5634186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37168B2 (ja) 車外用エア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