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7007A - 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7007A
CN103087007A CN2013100299339A CN201310029933A CN103087007A CN 103087007 A CN103087007 A CN 103087007A CN 2013100299339 A CN2013100299339 A CN 2013100299339A CN 201310029933 A CN201310029933 A CN 201310029933A CN 103087007 A CN103087007 A CN 103087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odiphenylamine
acetylize
phenothiazine
acetylated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99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婷
付青
尹大伟
蒋闪闪
李鑫
梁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0299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70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7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7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itrogen- Or Sulfur-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 Compounds With Rings Of Six Or Mor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首先向反应器中加入吩噻嗪和乙腈,再加入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搅拌下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1~2小时,即得到浑浊液;然后将浑浊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即制得N-乙酰化吩噻嗪。本发明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简便;同时,本发明后处理简单,只需要在反应完成后,将得到的浑浊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无需重结晶即可得接近理论量的N-乙酰化吩噻嗪,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吩噻嗪作为一种含有氮和硫两个杂原子的富电子芳香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作农药(果树杀虫剂)、医药(广泛见于精神病类、抗组胺类药物)、染料中间体以及作为合成材料的助剂(橡胶防老剂),其在医药和电致发光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前景。N-乙酰化吩噻嗪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医药方面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近年来N-乙酰化吩噻嗪类衍生物称为化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引起了国内外化学家的广泛关注。
由卢丙成等在Chemical Industry Times,Volume23,2009,Number11,pp.32-34中发表的N-乙酰化吩噻嗪的文献中,介绍用吩噻嗪和乙酸酐进行反应,得到N-乙酰化吩噻嗪,该方法虽然成功的合成了产率很高的目标产物,但其反应温度较高,耗时长,后处理过程复杂,在工业生产中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合成工艺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以解决反应温度较高,耗时长,后处理过程复杂,在工业生产中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A mol吩噻嗪和B mL乙腈,再加入C mol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搅拌下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1~2小时,即得到浑浊液;其中,A:C=1:(1~1.5),B=1000A;
2)将浑浊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即制得N-乙酰化吩噻嗪。
所述的吩噻嗪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2。
所述的步骤1)中的混合体系是采用80℃的水浴加热至回流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乙腈为反应溶剂,吩噻嗪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由于乙腈的沸点低,所以,反应条件温和;又因为本发明采用“一锅煮”的方法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因此本发明操作过程简便;同时,本发明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单,只需要在反应完成后,将得到的浑浊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无需重结晶即可得接近理论量的N-乙酰化吩噻嗪,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反应路线图;
图2为N-乙酰基吩噻嗪的质谱图,其中,(A)为本发明制备的N-乙酰基吩噻嗪,(B)为N-乙酰基吩噻嗪的标准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方法采用乙腈为溶剂,将乙酸酐和吩噻嗪溶于乙腈中,然后加热至回流状态发生酰化反应即生成N-乙酰化吩噻嗪。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0050mol的吩噻嗪和5.0mL的乙腈,再加入0.0055mol的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80℃的水浴下搅拌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1小时,即得到白色浑浊液;
2)将白色浑浊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即N-乙酰化吩噻嗪,产率为83%,mp为90~92℃;IR(υmax,KBr,cm-1):3061(Ar-H的伸缩振动),2927(-CH3伸缩振动),1670(-C=O伸缩振动),1571、1458(苯环的呼吸振动),1318(-C-N),766(苯环上邻位取代C-H的弯曲振动);1HNMR(δppm,CDCl3):7.23-7.54(m,8H,Ar-H),2.23(s,3H,-CH3)。
实施例2:
1)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0050mol的吩噻嗪和5.0mL的乙腈,再加入0.0055mol的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80℃的水浴下搅拌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1.5小时,即白色浑浊液;
2)将白色浑浊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即N-乙酰化吩噻嗪,产率为85%,mp为90~92℃。
实施例3:
1)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0050mol的吩噻嗪和5.0mL的乙腈,再加入0.0055mol的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80℃的水浴下搅拌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2小时,即制得到白色浑浊液;
2)将白色浑浊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即N-乙酰化吩噻嗪,产率为86%,mp为90~92℃。
实施例4:
1)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0050mol的吩噻嗪和5.0mL的乙腈,再加入0.0060mol的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80℃的水浴下搅拌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2小时,即得到白色浑浊液;
2)将白色浑浊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即N-乙酰化吩噻嗪,产率为93%,mp为90~92℃。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5:
1)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0050mol的吩噻嗪和5.0mL的乙腈,再加入0.0065mol的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80℃的水浴下搅拌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2小时,即得到白色浑浊液;
2)将白色浑浊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即N-乙酰化吩噻嗪,产率为90%,mp为90~92℃。
实施例6:
1)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0050mol的吩噻嗪和5.0mL的乙腈,再加入0.0070mol的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80℃的水浴下搅拌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2小时,即得到白色浑浊液;
2)将白色浑浊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即N-乙酰化吩噻嗪,产率为88%,mp为90~92℃。
实施例7:
1)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0050mol的吩噻嗪和5.0mL的乙腈,再加入0.0050mol的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80℃的水浴下搅拌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1小时,即得到白色浑浊液;
2)将白色浑浊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即得到N-乙酰化吩噻嗪。
实施例8:
1)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0.0050mol的吩噻嗪和5.0mL的乙腈,再加入0.0075mol的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80℃的水浴下搅拌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2小时,即得到白色浑浊液;
2)将白色浑浊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即N-乙酰化吩噻嗪。
1、实施例1-6所制备的N-乙酰化吩噻嗪的产率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 产率/%
1 83
2 85
3 86
4 93
5 90
6 80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4的N-乙酰化吩噻嗪的产率最高,因此吩噻嗪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2为本发明的最佳原料比,且在最佳原料比的条件下,水浴下反应2小时得到的N-乙酰化吩噻嗪的产率最高,其中,
Figure BDA00002778511600051
2、本发明采用裂解气质联用仪S48006890-5975(日本日立公司)测定了本发明制备的N-乙酰化吩噻嗪及N-乙酰化吩噻嗪标准品,其中色谱柱选择美国Agilent公司生产的DP-5ms色谱柱,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N-乙酰化吩噻嗪的分子离子峰的m/z为199.1,N-乙酰化吩噻嗪的的标准品的分子离子峰的m/z为199,因此,可以确认本发明得到的产品即为目标产物N-乙酰化吩噻嗪。

Claims (3)

1.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A mol吩噻嗪和B mL乙腈,再加入C mol乙酸酐,将得到的混合体系在搅拌下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持回流1~2小时,即得到浑浊液;其中,A:C=1:(1~1.5),B=1000A;
2)将浑浊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减压抽滤,即制得N-乙酰化吩噻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吩噻嗪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混合体系是采用80℃的水浴加热至回流状态。
CN2013100299339A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 Pending CN1030870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99339A CN103087007A (zh)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99339A CN103087007A (zh)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7007A true CN103087007A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00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99339A Pending CN103087007A (zh)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70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9132A (zh) * 2014-06-26 2014-10-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n-乙酰基吩噻嗪的制备方法
CN104109130A (zh) * 2014-06-26 2014-10-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n-乙酰基吩噻嗪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049A (zh) * 2005-08-19 2008-09-24 陶氏康宁东丽株式会社 制备含有甲基丙烯酰氧基或丙烯酰氧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049A (zh) * 2005-08-19 2008-09-24 陶氏康宁东丽株式会社 制备含有甲基丙烯酰氧基或丙烯酰氧基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9132A (zh) * 2014-06-26 2014-10-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n-乙酰基吩噻嗪的制备方法
CN104109130A (zh) * 2014-06-26 2014-10-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制备n-乙酰基吩噻嗪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1765B (zh) 一种恩康唑的制备方法
CN108129393A (zh) 一种甲硝唑生产中副产物和溶剂循环套用的方法
CN103087007A (zh) 一种制备n-乙酰化吩噻嗪的方法
CN104370767B (zh) 一种n-乙酰乙酰苯胺类化合物的结晶方法
CN104356018A (zh) 一种n-乙酰乙酰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晶方法
CN105348249A (zh) 一种4-氯甲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的合成方法
CN103435500B (zh) 一种新型的二乙醇单异丙醇胺制备方法
CN103554498A (zh) 一种聚醚砜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08997305A (zh) 一种新型化合物3-甲基-4,5-二氯噻吩-2-羧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6260B (zh) 一种呋塞米的制备方法
CN104926618A (zh) 一种苯氧乙醇的制备方法
CN105061154A (zh) 一种可连续制备百里香酚的方法
CN110950838A (zh)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尼古丁盐的方法
CN102408377B (zh) 一种苯并咪唑席夫碱及其合成方法
CN112094237A (zh) 氟苯咪唑的合成方法
CN107488111B (zh) 一种固体酸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的方法
CN105001232A (zh) 一种莫昔克丁的提纯方法
JP2006232677A (ja) スチレ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09761894A (zh) 一种5-溴-2-吡啶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8822060B (zh) 一种3-芳基取代氧杂环丁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3804A (zh) 一种制备3-吗啉酮的方法
CN110724276B (zh) 一种酸-碱双功能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催化剂合成3,4-二甲基呋咱的方法
CN112239401B (zh) 一种高效合成1,3-二(4-羟基苯基)-2-丙烯-1-酮的方法
CN102050729A (zh)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
CN103435499A (zh) 一种新型的单乙醇二异丙醇胺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