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0418A - 含有聚苯硫醚纤维的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含有聚苯硫醚纤维的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0418A
CN103080418A CN2011800428396A CN201180042839A CN103080418A CN 103080418 A CN103080418 A CN 103080418A CN 2011800428396 A CN2011800428396 A CN 2011800428396A CN 201180042839 A CN201180042839 A CN 201180042839A CN 103080418 A CN103080418 A CN 103080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nwoven fabric
paper
contact angle
water
varn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28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0418B (zh
Inventor
山田贤孝
成子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80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0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0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0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3/00Other non-wove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3/00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synthetic cellulose or non-cellulose fibres or web-forming material
    • D21H13/10Organic non-cellulose fibres
    • D21H13/20Organic non-cellulose fibres from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5/00After-treatment of paper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21H17/00 - D21H23/00
    • D21H25/08Rearranging applied substances, e.g. metering, smoothing; Removing excess material
    • D21H25/12Rearranging applied substances, e.g. metering, smoothing; Removing excess material with an essentially cylindrical body, e.g. roll or rod
    • D21H25/14Rearranging applied substances, e.g. metering, smoothing; Removing excess material with an essentially cylindrical body, e.g. roll or rod the body being a casting drum, a heated roll or a calen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30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B3/302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4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fibrous materials
    • H01B3/485Other fibrous materials fabr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aper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漆的含浸性高、高温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也极其优异的、适于电绝缘用、电池隔板用的无纺布。本发明的无纺布含有PPS纤维,该无纺布是用抄纸法得到的,无纺布正面的接触角比无纺布背面的接触角大5°以上。适于制造该无纺布的方法中,将未拉伸的聚苯硫醚纤维分散在水中,抄起后,用压光设备进行加热加压处理,其中,在压光设备的2根辊的表面温度相差1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含有聚苯硫醚纤维的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聚苯硫醚纤维的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适于电绝缘用或电池隔板用的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耐热性和耐化学药品性优异的聚苯硫醚纤维(以下有时简称为PPS纤维)作为高功能纤维,用途扩大了。具体用途为用于高温气体集尘的过滤器、在工业制造品的干燥工序中使用的干燥机用帆布、和办公用复印机的辊擦拭材料等。预测今后用途也会扩大。
其中办公用复印机的辊擦拭材料所采用的是由PPS纤维构成的纸。由于纸特有的轻质性和柔软性、擦去性能优异,所以采用由PPS纤维构成的纸作为辊擦拭材料的复印机增多了。据说所述由PPS纤维构成的纸通过采用具有卷曲的纤维作为PPS纤维,可以制成即使每单位面积重量低、片材强力也高、且致密、均匀的纸(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作为具体用途,提出了耐热性电绝缘材料、电池隔板。
近年来,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所代表的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飞跃性增加,进而在车载用电池用途中大容量化也有了快速发展。
对在电池、马达、变换器等中使用的电绝缘材料所要求的性能也变得更加严格。例如关于马达用绝缘材料,在将线圈与定子或转子绝缘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有时使其含浸由树脂构成的清漆。对于绝缘材料所使用的片材,在使片材含浸清漆时要求对清漆溶液的良好的含浸性。另外,能量密度增加了的二次电池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有时空气中的湿度导致发生结露。为了防止由结露所致的二次电池的性能降低,要求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发挥稳定的防湿效果,使结露的水分不渗透到绝缘材料中。即,要求清漆溶液的含浸性高且抑制水分渗透这样的两种性能。进而,为了易于将线圈的线圈产生的热扩散到周围,抑制所使用的机器的温度升高,对电绝缘材料还要求热扩散性能等。
如上所述要求马达用绝缘材料具有与清漆的良好的含浸性、可以抑制水分渗透的性能、热扩散性能等。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由PPS纤维构成的湿式无纺布(用抄纸法得到的无纺布)中可以含有粘合剂的内容、以及在压光设备上通过来进行加热加压的内容。但是,专利文献1的发明并不是足以解决上述的要求或课题的策略,特别是没有解决树脂溶液向湿式无纺布(用抄纸法得到的无纺布)的含浸性良好且可以抑制水分渗透到内部的这样的课题。
另外,作为其他技术,提出了将耐热性纤维与未拉伸聚苯硫醚纤维混棉而成的耐热性无纺布适用于高耐热电绝缘片材(参见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公开了,使未拉伸聚苯硫醚纤维的混纺率小于8%,之后使其热粘接。其结果,耐热性无纺布的密度不会过高,不推进纸的平滑化和薄片化,因而清漆含浸性变好。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将PPS的短纤维梳理、成网后,通过使热粘接压力小于100kg/cm以便不过度提高耐热性无纺布的密度,从而得到无纺布。用专利文献2的方法得到的无纺布唯有清漆含浸性好,但并没有充分解决在抑制水分渗透的同时也维持清漆含浸性的这样的课题。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无纺布是通过梳理法或气流成网法这样的干式法得到的无纺布,在不过度提高密度的方面是适宜的。用梳理法或气流成网法得到的无纺布一般使用具有卷曲的纤维长度为38mm以上的短纤维,所得到的网的体积大、且纤维的分散状态也比用抄纸法得到的无纺布差。因此,专利文献2公开的无纺布并不像用本发明的抄纸法得到的无纺布那样兼具纹理均一度和薄度,所以并没有解决兼具与清漆的良好的含浸性和可以控制水分渗透的性能的课题、以及作为电绝缘材料所必须的轻质性的课题。
另外,作为此外的技术,已知通过湿式法得到的印刷用的抄纸(参见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3公开了,在使用纸浆抄造后进行压光处理时,通过附着有水分来提高不透明度、白色光泽度、平滑性。具体地说,在利用热软辊压光机压光处理时,压光设备以优选6辊(nip)以上对无纺布的两面进行处理。
另外,迄今为止已知的用抄纸法得到的PPS纤维的无纺布虽然具有纸特有的轻质性和柔软性,并且具有耐热性,但是并不满足对电绝缘材料来说所必须的与清漆的含浸性高、且在湿热或干热等高温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要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67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1372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74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PPS纤维的无纺布,且该无纺布对清漆的含浸性高。其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在要求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的情况下上述特性也优异的无纺布。
本发明达成了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纺布的特征在于,该无纺布是含有PPS纤维的用抄纸法得到的无纺布,无纺布正面的水的接触角比无纺布背面的水的接触角大5°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无纺布的优选方式,上述的无纺布正面和无纺布背面的接触角都在70°~110°的范围内。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无纺布的优选方式,在上述的PPS纤维的一部分中包含未拉伸的PPS纤维,该未拉伸的PPS纤维通过熔融粘接构成无纺布,进而所述熔融粘接选择性地存在于无纺布正面。
本发明公开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是适于制造上述任一无纺布的方法。即,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未拉伸的PPS纤维分散在水中,抄起在网(抄纸网)上,干燥除去水分后,用压光设备进行加热加压处理,其中,通过压光设备的2根辊以表面温度为相差10℃以上的温度进行处理,来制造无纺布。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兼具清漆含浸性和高温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的无纺布。另外,通过在一部分PPS纤维中包含未拉伸的PPS纤维,该未拉伸的PPS纤维以熔融粘接方式构成无纺布,进而所述熔融粘接选择性地存在于无纺布正面,从而清漆的含浸性优异,高温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并且还发挥可以提高绝缘性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使用PPS纤维的用抄纸法得到的无纺布中,通过使无纺布正面的接触角比无纺布背面的接触角大5°以上,可以提高清漆含浸性,减小高温下的尺寸变化。进而,本发明人等着眼于由例如泵马达那样的多湿中的结露现象导致绝缘材料尺寸变化的问题,发现通过使上述的无纺布正面和背面的接触角都在70°~110°的范围内,也可以解决和防止高温多湿环境下的尺寸变化,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中规定的接触角是对水的接触角,是用基于JIS R3257(1999)“6静滴法”的方法测定的。无纺布正面的接触角比无纺布背面的接触角大5°以上是指,无纺布正面侧比无纺布背面侧排斥液滴的程度大。接触角大的一面定义为正面。在电绝缘材料中通过将无纺布正面侧配置在线圈侧,将无纺布夹在线圈与定子之间,可以防止在线圈侧结露使线圈劣化,而且,由于选择性地在定子侧的无纺布背面清漆含浸性高,所以可以提高绝缘耐久性,还兼具热扩散性能。本发明中,更优选无纺布正面的接触角比无纺布背面的接触角大9°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无纺布优选无纺布正面和无纺布背面的接触角都在70°~110°的范围内、进而在70°至100°的范围内。这是因为,通过使接触角为70°以上,特别易于排斥来自空气中的水分(水滴),高湿度-高温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另外,当接触角在上述角度以下时,清漆含浸性、特别是以水为介质的清漆的含浸性变得良好,所以是优选的。进而,接触角在80°~100°的范围内的无纺布由于因附着水滴而导致的劣化少,且兼具充分的清漆含浸性,所以是更优选的。由于无纺布正面的水的接触角比无纺布背面的接触角大5°以上,所以正面的接触角优选在75°~110°、进而75°~100°的范围。另一方面,背面的接触角优选在70~105°、进而70~95°的范围。
在此,无纺布正面是指构成无纺布的、接触角大的一面,另一方面,无纺布背面是指另一面。本发明的无纺布是用抄纸法得到的。所谓抄纸法是,将成为原料的纤维分散在水中,根据需要加入分散剂、消泡剂等,调制抄纸原液。其后,将抄纸原液在抄纸机上通过,抄起,制成抄纸。只要为一般结构的抄纸机,就可以毫无问题地采用。作为抄纸机,可以为圆网、长网和短网的任一种。将所得到的湿纸置于带上,一边挤出水一边干燥、卷绕,由此可以制成用抄纸法得到的无纺布。
本发明中使用的PPS纤维是由聚合物结构单元以-(C6H4-S)-为主要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形成的合成纤维。作为这些PPS聚合物的代表例,可以举出聚苯硫醚、聚苯硫醚砜、聚苯硫醚酮、它们的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这些的混合物等。作为特别优选的PPS聚合物,理想的是含有优选90摩尔%以上的-(C6H4-S)-所表示的对亚苯基单元作为聚合物主要结构单元的聚苯硫醚。从质量的观点出发,优选含有80质量%、进而90质量%以上的对亚苯基单元的聚苯硫醚。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PPS纤维由于用于抄纸法,所以优选其纤维长度在2~38mm的范围内。只要纤维长度为2~38mm的范围内,就可均匀分散在抄纸用的原液中,在刚抄纸后的浸湿状态(湿纸)具有必要的拉伸强力以通过干燥工序。另外,对于PPS纤维的粗细度,也是由于可以使纤维均匀分散在抄纸用的原液中而不发生凝集,所以单纤维细度优选在0.1~10dtex的范围内。
本发明中使用的PPS纤维的制造方法优选将具有上述的亚苯基硫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在其熔点以上的温度下熔融、通过从喷丝头纺出而制成纤维状的方法。纺出的纤维在该状态下为未拉伸的PPS纤维。未拉伸的PPS纤维的大部分为非晶结构,通过施加热,可以作为使纤维彼此粘合的粘合剂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这样的纤维由于缺乏对热的尺寸稳定性,所以市售的拉伸丝是连续纺出并将其热拉伸发生取向、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强度和热尺寸稳定性的拉伸丝。作为PPS纤维,正在流通的有“Torcon”(注册商标)(东丽制造)、“Procon”(注册商标)(东洋纺织制造)等多种PPS纤维。
本发明的无纺布优选具有10~800g/m2的每单位面积重量、10~800μm的厚度,根据所要求的绝缘性能适宜选择。其中在马达用绝缘材料的情况下,由于插入线圈与定子、转子之间使用,所以有时要求适度的柔软性,注重每单位面积重量时优选每单位面积重量为40~300g/m2的范围,注重厚度时具有40~300μm的厚度为宜。更优选厚度为40~230μm。这是因为,通过使每单位面积重量为40g/m2以上,可以满足绝缘性能,另一方面,如果每单位面积重量为300g/m2以下,则具有装入马达内时的柔软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无纺布是含有PPS纤维的无纺布。进而作为所述无纺布,优选在一部分PPS纤维中包含未拉伸的PPS纤维,该未拉伸的PPS纤维通过熔融粘接构成无纺布,进而所述熔融粘接大量存在于无纺布正面方向。通过一部分PPS纤维使用未拉伸的PPS纤维,并加热,从而可使构成无纺布的纤维彼此固着,可以提高无纺布的断裂拉伸强度,所以是优选的。进而,熔融粘接部分一般是通过利用2根平滑辊对无纺布加热加压来形成的。如本发明所述未拉伸的PPS纤维通过熔融粘接构成无纺布,这样,一部分PPS纤维从纤维状态的形式发生变化,变平滑,从而变得易于排斥水。其结果,结露而引起性能降低的情况、或吸湿使尺寸变化的情况减少。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如后所述,通过使2根平滑辊的表面温度为相差10℃以上的温度进行加热加压处理,从而选择性地在无纺布正面侧存在大量熔融粘接部分,选择性地在正面易于排斥水,另一方面,无纺布背面与水的亲和性比无纺布正面的亲水性好,从而发挥清漆含浸性,所以是优选的。也可以使用低熔点的聚酯成分代替PPS未拉伸丝,但是由于PPS未拉伸丝可在更低的加热加压温度选择性地热粘接,所以作为热粘接的成分优选为PPS未拉伸丝。
此处,在对比无纺布正面和无纺布背面的两面时熔融粘接部分以相同的程度存在的情况下,难以同时满足预防由无纺布的氛围气中的水分所致的结露、和清漆含浸性的这两种性能,因而优选熔融粘接部分大量存在于无纺布正面,无纺布背面的熔融粘接部分少。
本发明的无纺布由于可以抑制由氛围气中的水分所致的结露,而且清漆含浸性也高,所以当用于电绝缘用途时,绝缘耐久性提高,也兼具热扩散性能,因而可以很好地用于电绝缘用途。
在本发明的无纺布中含浸了清漆的物资器材由于兼具高绝缘破坏电压和优异的湿热尺寸稳定性能,所以可以很好地用作电绝缘材料。作为使用的清漆的材料,可以使用环氧树脂、酚树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等各种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
本发明的无纺布例如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制造。将含有未拉伸PPS纤维的材料分散在水中,抄起在网(抄纸网)上,然后干燥除去水分(至此的工序为抄纸法)。其后,用压光设备进行加热加压处理。此时以压光设备的2根辊的表面温度相差10℃以上的温度进行处理。
在将未拉伸的PPS纤维分散于水中时,可以加入PPS纤维的拉伸丝,根据需要也可以添加分散剂、消泡剂,使PPS纤维均匀分散。通过加入PPS纤维的拉伸丝,所得到的无纺布的拉伸强度提高,所以是优选的。但是,如果未拉伸的PPS纤维变少,则用压光设备实施加热加压处理时,没有充分产生熔融粘接部分,因而预防结露的效果有降低的倾向。所以,所用的未拉伸PPS纤维优选为无纺布整体的20质量%以上。进而从用于电绝缘用途时适合的结露赋予和清漆含浸性并存的方面考虑,未拉伸的PPS纤维更优选为无纺布整体的3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在抄起于网上并干燥除去水分时,可以使用抄纸机和其附带的干燥机部。在干燥机部中可以采用下述工序:将在前面的工序中用抄纸机抄起的湿纸移至带上,夹在两带间挤水,用滚筒干燥。滚筒的干燥温度优选为90~120℃。这是因为,为该温度时,可以有效除去水分,并且,在未拉伸的PPS纤维中所含有的非晶成分残留下来而不软化,通过后续的压光设备的加热加压,充分产生熔融粘接。
本发明的无纺布的优选制造方法是在干燥除去水分后用压光设备进行加热加压处理时,以压光设备的2根辊表面温度相差10℃以上的温度进行处理。压光设备只要是2根辊以1对以上形成并具有加热和加压设备即可。作为辊的材质,可以适宜选择金属、纸、橡胶等使用。其中,为了减少无纺布正面的微细的绒毛,优选使用铁等金属的辊。另外,对于辊的材质,作为其他的优选方式,设定2根中的一根的材质为金属、另一根的材质为纸。通过设定金属辊的表面温度高、另一侧的纸辊为表面温度低的一侧,可以使所得到的无纺布的正和背的表面状态存在更显著的差异,所以是优选的。特别是通过采用纸辊并将其设定为低温侧,纤维间的空隙残留下来,与水和清漆良好得融合,可以发挥优异的清漆含浸性。进而在使用纸辊时,与仅使用金属辊时相比,具有如下特长:可以缓和所得无纺布在宽度方向上的褶皱产生,不易产生厚度不均。
通过在2根辊表面温度相差10℃以上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加压处理,可对正背各面提供本发明的特征。在辊表面温度高的一侧的无纺布面,选择性地存在大量熔融粘接部分,可以使该面平滑化。通过熔融粘接部分的存在和平滑化,变得易于排斥水,同时可以提高无纺布整体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在辊表面温度低的一侧的无纺布面,由于纤维间的空隙残留下来,所以与水和清漆的融合良好,清漆的含浸性优异。用2根金属辊处理时,优选温度是一根为150~190℃的范围内、另一根为190~220℃的范围内,通过使2根辊表面温度为相差10℃以上的温度,所得到的无纺布更显著得具有湿热尺寸稳定性和清漆含浸性这两种性能,所以是优选的。
在2根辊采用纸辊和金属辊的情况下,优选的辊的温度是金属辊为150~190℃的范围内、纸辊为105~130℃的范围内,将2根辊表面温度设定为相差20℃以上的温度,这样可以毫无问题地实施加热加压处理,并且所得到的无纺布在湿热尺寸稳定性和清漆含浸性两种性能上优异,所以是优选的。更优选2根辊表面温度相差15℃以上,因为这样可以使吸湿尺寸稳定性和吸水性都作为优异的性能并存。对于辊间的压力,可以优选采用100~8,000N/cm的线性压力范围。通过采用100~8,000N/cm的线性压力,未拉伸的PPS纤维充分熔融粘接,表现出无纺布的强度,并且可得到兼具预防结露和清漆含浸性这两种性能的无纺布。
实施例
下面,利用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定。
[测定·评价方法]
(1)每单位面积重量
按照JIS L 1913(2010),采集3片25cm×25cm的试验片,称量标准状态(20℃±2℃、65±4%RH)下各自的质量(g),以每1m2的质量(g/m2)表示每单位面积重量。
(2)厚度
按照JIS L 1906(2000)中适用的JIS L 1096(1999),在由直径22mm的压脚所产生的2kPa的加压下保持10秒以使厚度稳定后,使用厚度测定机对试样的10个不同位置测定厚度,计算出平均值。
(3)接触角
接触角的测定在20℃、65%RH的环境下进行。按照JIS R3257(1999)的“6.”的静滴法,采集1片8cm×3.5cm的试验片,使用双面胶带贴在标本上固定。准备具有22G号针的注射筒,以液滴量2.0μl制作液滴。制作液滴时设定400ms的负荷时间、2000mV的负荷电压。液滴使用蒸馏水。另外,液滴静置在试验片上后,经过1秒,测定接触角。液滴的接触角采用协和界面科学(株)制造的DropMaster700,利用协和界面科学(株)的FAMAS接触角测定[液滴法]内加软件通过θ/2法进行解析,计算出10点的平均值。
(4)清漆含浸性
采集2片5cm×5cm的试验片,作为清漆使用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东洋纺织社制造的“Vylomax”HR-11NN,在塑料制的盘内于室温向试验片含浸30秒,轻轻拧,然后在150℃用热风干燥机干燥20分钟,测定质量。清漆含浸量用以下的式子计算。
清漆含浸量(g/m2)=(干燥后的质量-含浸前的质量)/0.0025
清漆含浸量(%)=(清漆含浸量(g/m2)/压光后的无纺布每单位面积重量(g/m2)×100
(5)绝缘破坏电压
使用2片含浸有清漆的5cm×5cm的试验片,按照JIS K6911(1995)测定。用直径25mm、质量250g的圆盘状的电极夹持试验片,试验介质采用空气,一边以0.25kV/秒使电压升高,一边施加频率60Hz的交流电压,测定绝缘破坏时的电压。使用绝缘破坏耐电压试验机(安田精机制作所制造)进行测定。
(6)湿热尺寸稳定性
采集5片没有含浸清漆的20cm×20cm的试验片,在温度20℃、湿度65%RH的室内在干燥器中保存24小时。然后,在调整为温度25℃、湿度80%RH的恒温恒湿室中静置6小时后,测定试验片的大小,用下式计算纵向和横向的收缩率。使用的恒温恒湿室是TABAIESPEC社制造的。
收缩率(%)=(试验前的长度-试验后的长度)/(试验前的长度)×100
(PPS纤维的未拉伸丝)
作为未拉伸的PPS纤维,使用单纤维细度3.0dtex(直径17μm)、切断长度6mm的东丽制造的“Torcon”(注册商标)、批号S111。
(PPS纤维的拉伸丝)
作为已拉伸的PPS纤维,使用单纤维细度1.0dtex(直径10μm)、切断长度6mm的东丽制造的“Torcon”(注册商标)、批号S301。
(聚酯纤维的拉伸丝)
作为已拉伸的聚酯纤维,将单纤维细度2.2dtex(直径14μm)的东丽制造的“涤特纶(Tetoron)”(注册商标)、批号T9615切断成6mm后使用。
(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拉伸丝)
作为已拉伸的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使用单纤维细度1.7dtex(直径12μm)、切断长度6mm的东丽·杜邦制造的“Kevlar”(注册商标)。
(手动抄纸机)
使用底部设置有140目的手动抄纸网的大小为25cm×25cm、高度为40cm的手动抄纸机(熊谷理机工业制造)。
(旋转型干燥机)
手动抄纸后的干燥中使用旋转型干燥机(熊谷理机工业制造的ROTARY DRYER DR-200)。
(加热·加压工序)
使用由铁辊和纸辊构成的油压式三辊压光加工机(由利辊制造,型号IH式H3RCM),实施加热·加压工序。
[实施例1]
准备PPS纤维的未拉伸丝和PPS纤维的拉伸丝以形成表1的质量比例,将它们分散在水中制作分散液。从分散液中用手动抄纸机制作湿纸。使用旋转型干燥机将湿纸在110℃进行70秒加热、干燥,接着设定成铁辊侧和纸辊侧的温度如表1所述相差45℃的条件,以线性压力490N/cm、辊旋转速度5m/分钟使同一面为铁辊侧进行2次加热加压,得到无纺布。所得到的无纺布的湿热尺寸稳定性优异,并且具有充分的清漆含浸性能。
另外,含浸了清漆后的样品的绝缘破坏电压高,作为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实施例2]
准备PPS纤维的未拉伸丝和PPS纤维的拉伸丝以形成表1的质量比例,将它们分散在水中制作分散液。从分散液中用手动抄纸机制作湿纸。使用旋转型干燥机将湿纸在110℃进行70秒加热、干燥,接着设定成铁辊侧和纸辊侧的温度如表1所述相差55℃的条件,以线性压力490N/cm、辊旋转速度5m/分钟使同一面为铁辊侧进行2次加热加压,得到无纺布。所得到的无纺布的湿热尺寸稳定性优异,并且与实施例1同样地具有高清漆含浸性能。
[参考例1]
准备聚酯纤维的拉伸丝和PPS纤维的拉伸丝以形成表1的质量比例,将它们分散在水中制作分散液。从分散液中用手动抄纸机制作湿纸。使用旋转干燥机将湿纸在110℃进行70秒加热、干燥。接着,欲将所得到的纸在铁辊侧和纸辊侧的温度如表1所述相差55℃的条件下以线性压力490N/cm、辊旋转速度5m/分钟进行加热加压,但在辊面产生粘着,无法得到良好的无纺布。
[实施例3]
与参考例同样地准备聚酯纤维的拉伸丝和PPS纤维的拉伸丝以形成表1的质量比例,将它们分散在水中,制作分散液。从分散液中用手动抄纸机制作湿纸,用旋转干燥机在110℃加热干燥70秒。接着,设定成铁辊侧和纸辊侧的温度如表1所述相差60℃的条件,以线性压力490N/cm、辊旋转速度5m/分钟仅进行1次加热加压,得到无纺布。与实施例2同样,所得到的无纺布具有充分的清漆含浸性能。绝缘破坏电压虽然低于实施例1,但是良好。
[实施例4]
准备PPS纤维的未拉伸丝和PPS纤维的拉伸丝以形成表2的质量比例,将它们分散在水中,制作分散液。从分散液中用手动抄纸机制作湿纸。使用旋转型干燥机将湿纸在110℃干燥70秒,接着设定成铁辊侧和纸辊侧的温度如表1所述相差35℃的条件,以线性压力490N/cm、辊旋转速度5m/分钟仅进行1次加热加压,得到无纺布。所得到的无纺布的湿热尺寸稳定性优异,并且与实施例3同样具有高清漆含浸性能。
[比较例1]
准备PPS纤维的未拉伸丝和PPS纤维的拉伸丝以形成表2的质量比例。将它们分散在水中制作分散液。从分散液中用手动抄纸机制作湿纸。使用旋转型干燥机将湿纸在110℃进行70秒加热、干燥。接着,在铁辊侧和纸辊侧的温度如表1所述的条件下以线性压力490N/cm、辊旋转速度5m/分钟并使同一面为铁辊侧,将所得到的纸进行2次加热加压处理。由于压光加工的温度高,所以与正面同样,背面的PPS纤维的未拉伸丝也发生熔融粘接,所得到的无纺布在正面和背面上其表面状态没有差异,清漆含浸性能低。
另外,含浸了清漆后的样品的绝缘破坏电压也低。
[比较例2]
准备PPS纤维的未拉伸丝和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拉伸丝以形成表2的质量比例。将它们分散在水中制作分散液。从分散液中用手动抄纸机制作湿纸。使用旋转型干燥机将湿纸在110℃进行70秒加热、干燥。接着,将所得的纸在铁辊侧和纸辊侧的温度如表1所述的条件下以线性压力490N/cm、辊旋转速度5m/分钟并使不同的面为铁辊侧各进行1次加热加压,得到无纺布。所得到的无纺布在无纺布的正面、背面上都有PPS纤维的未拉伸丝发生熔融粘接而存在于其上,清漆含浸性能和湿热尺寸稳定性大大劣化。
含浸了清漆后的样品的绝缘破坏电压也低。
[参考例2]
准备PPS纤维的未拉伸丝和PPS纤维的拉伸丝以形成表2的质量比例。将它们分散在水中制作分散液。从分散液中用手动抄纸机制作湿纸。不使用旋转干燥机,将所得到的湿纸在室内干燥,得到无纺布。所得到的无纺布的正面和背面的接触角无差别。另外,由于无纺布强度低,所以无法进行清漆含浸加工。
[表1]
Figure BPA00001688123900141
[表2]
Figure BPA00001688123900142
由表1和表2可知,实施例1~3的任一无纺布都是优异的,湿热尺寸稳定性低,没有发生由吸湿导致的尺寸变化。而且,清漆含浸性充分,作为电绝缘材料具有极为适合的绝缘破坏电压。另外,实施例4是仅由PPS纤维构成的纸,与构成相同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比,由于正面接触角的绝对值高,所以易于排斥来自空气中的水分,并且可以提高清漆含浸性。另外,与其构成相同的参考例2即使提高了接触角,但由于无纺布强度低,所以无法含浸清漆。

Claims (8)

1.一种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是含有聚苯硫醚纤维的无纺布,该无纺布是用抄纸法得到的,并且,无纺布正面的水的接触角比无纺布背面的接触角大5°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无纺布正面和无纺布背面的接触角都在70°~110°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在一部分聚苯硫醚纤维中包含未拉伸的聚苯硫醚纤维,该未拉伸的聚苯硫醚纤维通过熔融粘接构成无纺布,进而,所述熔融粘接选择性地存在于无纺布正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用于电绝缘用途。
5.一种电绝缘材料,其使用了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
6.一种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无纺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中将未拉伸的聚苯硫醚纤维分散在水中,抄起在抄纸网上,干燥除去水分后,用压光设备进行加热·加压处理,将压光设备的2根辊的表面温度设定为相差10℃以上的温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光设备具有的第1辊的表面温度为105~130℃,第2辊的表面温度为150~19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光设备具有的第1辊的材质为纸、表面温度为105~130℃,第2辊的材质为金属、表面温度为150~190℃。
CN201180042839.6A 2010-09-07 2011-09-06 含有聚苯硫醚纤维的无纺布 Active CN103080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9559 2010-09-07
JP2010-199559 2010-09-07
PCT/JP2011/070239 WO2012033085A1 (ja) 2010-09-07 2011-09-06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繊維含有不織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0418A true CN103080418A (zh) 2013-05-01
CN103080418B CN103080418B (zh) 2014-04-02

Family

ID=45810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2839.6A Active CN103080418B (zh) 2010-09-07 2011-09-06 含有聚苯硫醚纤维的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0413B2 (zh)
EP (1) EP2615206A4 (zh)
JP (1) JP5640993B2 (zh)
CN (1) CN103080418B (zh)
WO (1) WO2012033085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7337A (zh) * 2013-07-17 2013-12-04 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无纺布
CN103417338A (zh) * 2013-07-17 2013-12-04 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无纺布
CN105408111A (zh) * 2013-07-25 2016-03-16 东丽株式会社 由膜与纤维片材形成的层合体
CN107034678A (zh) * 2017-05-15 2017-08-11 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与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796822A (zh) * 2018-07-26 2018-11-13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用于降低焦油量的熔喷聚苯硫醚无纺布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2606A (zh) * 2017-06-15 2019-12-17 东丽株式会社 包含间位芳族聚酰胺和聚苯硫醚的湿式无纺布及其层叠片材
CN111491708A (zh) * 2017-12-15 2020-08-04 东洋纺株式会社 过滤材料用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44322A (zh) * 2019-03-07 2021-10-22 株式会社可乐丽 连续长纤维无纺布、层叠体、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3518B1 (ja) * 2012-03-01 2013-06-05 北越紀州製紙株式会社 半透膜支持体用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20617B (zh) * 2014-07-18 2017-01-18 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无纺布湿法成网工艺
JP7190856B2 (ja) * 2018-09-28 2022-12-16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繊維含有湿式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7260A (ja) * 1989-10-23 1991-06-11 Teijin Ltd 耐熱性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H0967786A (ja) * 1995-08-25 1997-03-11 Toray Ind Inc 耐熱性湿式不織布
JP2000299096A (ja) * 1999-04-15 2000-10-2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5310625A (ja) * 2004-04-23 2005-11-04 Jsr Corp アルカリ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CN101532212A (zh) * 2009-04-23 2009-09-16 华南理工大学 Pps纺粘非织造布及其复合产品以及制备方法
JP2009277653A (ja) * 2008-04-18 2009-11-26 Toray Ind Inc 電気絶縁紙
WO2010007919A1 (ja) * 2008-07-18 2010-01-21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湿式不織布、湿式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10133034A (ja) * 2008-12-02 2010-06-17 Toray Ind Inc 電気絶縁紙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9162A (ja) 1985-06-11 1986-12-19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耐熱性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H01272899A (ja) * 1988-04-22 1989-10-31 Teijin Ltd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繊維紙
BRPI0714681B1 (pt) * 2006-09-21 2018-10-09 Asahi Kasei Fibers Corp pano não tecido resistente ao calor
WO2008105337A1 (ja) * 2007-02-28 2008-09-04 Tomoegawa Co., Ltd.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ガス拡散電極、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膜-電極接合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JP5065104B2 (ja) 2007-03-30 2012-10-31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印刷用紙の製造方法
WO2008149737A1 (ja) * 2007-05-31 2008-12-11 Toray Industries, Inc. 円筒状バグフィルター用不織布、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円筒状バグフィルター
CA2737586C (en) * 2008-09-26 2016-11-08 Whitford Corporation Blended fluoro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coatings for flexible substrat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7260A (ja) * 1989-10-23 1991-06-11 Teijin Ltd 耐熱性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H0967786A (ja) * 1995-08-25 1997-03-11 Toray Ind Inc 耐熱性湿式不織布
JP2000299096A (ja) * 1999-04-15 2000-10-24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5310625A (ja) * 2004-04-23 2005-11-04 Jsr Corp アルカリ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JP2009277653A (ja) * 2008-04-18 2009-11-26 Toray Ind Inc 電気絶縁紙
WO2010007919A1 (ja) * 2008-07-18 2010-01-21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湿式不織布、湿式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10133034A (ja) * 2008-12-02 2010-06-17 Toray Ind Inc 電気絶縁紙の製造方法
CN101532212A (zh) * 2009-04-23 2009-09-16 华南理工大学 Pps纺粘非织造布及其复合产品以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7338A (zh) * 2013-07-17 2013-12-04 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无纺布
CN103417338B (zh) * 2013-07-17 2016-04-13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无纺布
CN103417337A (zh) * 2013-07-17 2013-12-04 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无纺布
CN105408111A (zh) * 2013-07-25 2016-03-16 东丽株式会社 由膜与纤维片材形成的层合体
CN105408111B (zh) * 2013-07-25 2017-11-24 东丽株式会社 由膜与纤维片材形成的层合体
CN107034678A (zh) * 2017-05-15 2017-08-11 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与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034678B (zh) * 2017-05-15 2019-05-10 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与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582606A (zh) * 2017-06-15 2019-12-17 东丽株式会社 包含间位芳族聚酰胺和聚苯硫醚的湿式无纺布及其层叠片材
CN111491708A (zh) * 2017-12-15 2020-08-04 东洋纺株式会社 过滤材料用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91708B (zh) * 2017-12-15 2022-05-27 东洋纺株式会社 过滤材料用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96822A (zh) * 2018-07-26 2018-11-13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用于降低焦油量的熔喷聚苯硫醚无纺布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4322A (zh) * 2019-03-07 2021-10-22 株式会社可乐丽 连续长纤维无纺布、层叠体、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44322B (zh) * 2019-03-07 2022-10-11 株式会社可乐丽 连续长纤维无纺布、层叠体、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44322B9 (zh) * 2019-03-07 2022-11-25 株式会社可乐丽 连续长纤维无纺布、层叠体、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15206A4 (en) 2015-04-01
WO2012033085A1 (ja) 2012-03-15
US8900413B2 (en) 2014-12-02
JPWO2012033085A1 (ja) 2014-01-20
CN103080418B (zh) 2014-04-02
JP5640993B2 (ja) 2014-12-17
US20140144599A1 (en) 2014-05-29
EP2615206A1 (en)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0418B (zh) 含有聚苯硫醚纤维的无纺布
CN102099514B (zh) 聚苯硫醚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湿式非织布、湿式非织布的制备方法
CA2522935C (en) Nonwoven mat,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fibre composite
TWI598226B (zh) Aromatic polyamine resin film laminated bod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125857B (zh) 半透膜支撑体用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9833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2979855B1 (en)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8486949A (zh) 一种多层复合芳纶纸的制备方法
EP0400494B1 (en) Thin, resin-saturable aromatic polyamide pap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EP4130370A1 (en) Non-woven fabric for supporting solid electrolyte, and solid electrolyte sheet
KR20180012743A (ko) 아라미드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8232086A (zh) 一种一次成形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723758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繊維を含有する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H07299891A (ja) アラミド−ポリエステル積層体、その中間素材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4099282A (ja) 絶縁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836112B2 (en) Laminate of aramid paper sheet and polyimid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7176410B2 (ja) メタアラミドと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とを含む湿式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TWI775846B (zh) 用於電絕緣的紡織面料,用於電絕緣的紡織面料的用途以及用於製備用於電絕緣的紡織面料的方法
JP4549237B2 (ja) ポリケトン不織布及びポリケトン繊維フィブリル状物
JP6256229B2 (ja) 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3157826A (ja)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ー
JP2685365B2 (ja) 多孔質炭素板の製造法
JPH06313290A (ja) アラミドクレープ紙の製造法
WO2009060988A1 (ja) 薄葉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電子部品
JP2017226928A (ja) 耐熱性湿式不織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