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2578B -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及介质送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及介质送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2578B
CN103052578B CN201180037629.8A CN201180037629A CN103052578B CN 103052578 B CN103052578 B CN 103052578B CN 201180037629 A CN201180037629 A CN 201180037629A CN 103052578 B CN103052578 B CN 103052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por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carrier
roller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76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2578A (zh
Inventor
桧山千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52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2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25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3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separating from the bottom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2Friction retainers acting on under or rear side of article being separated
    • B65H3/5246Driven retainers, i.e. the motion thereof being provided by a dedicated drive
    • B65H3/5276Driven retainers, i.e. the motion thereof being provided by a dedicated drive the retainers positioned over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pile
    • B65H3/5284Retainers of the roller type, e.g.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6Elements, e.g. scrapers, fingers, needles, brushes, acting on separated article or on edge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4Cards, e.g. telephone, credit and identity c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无论所使用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如何,均能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适当分开。用于将多张重叠状态的信息记录介质(2)一张张送出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包括:搬运辊(11),其与信息记录介质(2)抵接来搬运信息记录介质(2);分离辊(12),其与搬运辊(11)相对配置且被朝搬运辊(11)施力,并朝与搬运辊(11)相同的方向旋转来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2)分开;以及闸门机构(13),其具有能供一张信息记录介质(2)经过但重叠状态的两张信息记录介质(2)无法经过的闸门部(20)。闸门部(20)配置得比连接搬运辊(11)旋转中心与分离辊(12)旋转中心的假想线(L)更靠信息记录介质(2)送出方向的下游侧(X1方向侧)。

Description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及介质送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多张重叠状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一张张送出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及包括该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的介质送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用于将多张重叠的介质一张一张分开来进行搬运的介质分离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介质分离机构中,用于将介质从介质的搬运方向的上游侧朝下游侧搬运的拉入辊及运送辊沿着搬运方向以隔着规定间隔的状态配置在搬运路径的下侧。在拉入辊及运送辊上,从上侧相对配置有张紧辊。此外,在搬运方向上的拉入辊与运送辊之间,在搬运路径的上侧配置有反转辊,该反转辊朝与拉入辊及运送辊相同的方向旋转。在反转辊的下侧,配置着具有与反转辊相对的相对面的固定块。在固定块的相对面与反转辊之间形成有能供一张介质经过、但两张介质无法经过的间隙。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介质分离机构中,在以沿上下方向重叠的状态搬运的两张介质到达反转辊与相对面之间后,由于上侧的介质的前端与反转辊抵接,因此,上侧的介质从反转辊承受返回上游侧的力,并阻止上游的介质朝下游侧搬运。另一方面,下侧的介质在拉入辊的搬运力的作用下而被朝下游侧搬运。这样,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介质分离机构中,利用在固定块的相对面与反转辊之间形成的间隙和反转辊的旋转力,将被重叠运送的介质分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1880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介质分离机构中,当所使用的介质的厚度比较厚时,能使被重叠运送的两张介质中的上侧介质与反转辊适当抵接来使两张介质分开。然而,在上述介质分离机构中,当所使用的介质的厚度较薄时,若不高精度地设定固定块的相对面与反转辊之间的间隙,则上侧的介质不会与反转辊抵接,而可能与下侧的介质一起经过固定块的相对面与反转辊之间。另一方面,若所使用的介质的厚度变薄,则很难高精度地设定固定块的相对面与反转辊间的间隙,从而能供一张介质经过而使两张介质无法经过。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介质分离机构中,一旦所使用的介质的厚度较薄,便可能产生无法将被重叠运送的介质分开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无论所使用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如何,均能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适当分开。此外,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的介质送出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用于将处于多张重叠的状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一张张送出,其特征是,包括:搬运辊,该搬运辊与信息记录介质抵接来搬运信息记录介质;分离辊,该分离辊与搬运辊相对配置,并被朝向搬运辊施力,且用于朝与搬运辊相同的方向旋转来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分开;以及闸门机构,该闸门机构具有闸门部,该闸门部能供一张信息记录介质经过,但使处于重叠的状态的两张信息记录介质无法经过,闸门部配置在比将搬运辊的旋转中心与分离辊的旋转中心连接的假想线更靠信息记录介质的送出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中,用于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分离的分离辊与搬运辊相对配置,并且被朝向搬运辊施力。因此,当信息记录介质经过搬运辊与分离辊之间时,根据所使用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使分离辊朝靠近搬运辊的方向及远离搬运辊的方向移动。因而,无论所使用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如何,均能使分离辊与信息记录介质抵接。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无论所使用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如何,均能利用在分离辊与信息记录介质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分开。
在此,若受到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间产生的静电、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间因结露等而产生的水膜、或是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间的没有充分干燥的印刷墨水等的影响,而使作用在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间的吸附力比分离辊与信息记录介质间的摩擦力大,则可能无法利用分离辊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分开。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能供一张信息记录介质经过、但使重叠状态的两张信息记录介质无法经过的闸门部配置在比将搬运辊的旋转中心与分离辊的旋转中心连接的假想线更靠信息记录介质的送出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因此,即便在无法利用分离辊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分开的情况下,也能使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与闸门部抵接,来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分开。特别是,在本发明中,由于闸门部配置在比假想线更靠送出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因此,能利用分离辊与信息记录介质间的摩擦力,在使朝分开方向的力作用在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状态下、或是在使朝分开方向的力作用在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上之后,使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与闸门部抵接。因而,即便作用在信息记录介质间的吸附力很大,也能使用闸门部容易地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分开。
这样,由于本发明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包括与搬运辊相对配置且被朝向搬运辊施力的分离辊和配置在比将搬运辊的旋转中心与分离辊的旋转中心连接的假想线更靠送出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的闸门部,因此,利用分离辊和闸门部,就能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适当地分开。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闸门部配置于在信息记录介质在送出方向上的后端从搬运辊与分离辊之间脱离之前,信息记录介质在送出方向上的前端到达闸门部的位置处。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利用分离辊与信息记录介质之间的摩擦力,在使朝分开方向的力作用在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状态下,使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与闸门部抵接。因而,即便作用在信息记录介质间的吸附力很大,也能使用闸门部更容易地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分开。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假想线与闸门部在送出方向上的距离比搬运辊的半径及分离辊的半径小。在这种情况下,更为理想的是,闸门部配置在假想线的附近。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当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与闸门部抵接时,从信息记录介质的被搬运辊和分离辊夹住的部分至信息记录介质在送出方向上的前端的距离变短。因而,即便在所使用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刚性很低、信息记录介质很柔软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与闸门部抵接时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压曲。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搬运辊及分离辊的至少表面由弹性构件构成,闸门部配置于在被搬运辊和分离辊夹住的、信息记录介质在送出方向上的前端从朝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搬运辊及分离辊离开之前,信息记录介质在送出方向上的前端到达闸门部的位置。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即便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送出方向上信息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发生弯曲或翘曲,也能利用闸门部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恰当地分开。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闸门部在与送出方向正交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与搬运辊及分离辊相邻配置。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即便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信息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发生弯曲或翘曲,也能利用闸门部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恰当地分开。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闸门部能以与搬运辊的转轴的轴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为轴向摆动。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使闸门部以顺着经过闸门部的信息记录介质的方式摆动。因此,即便在信息记录介质很柔软的情况下,也能防止信息记录介质在经过闸门部时的压曲。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闸门机构包括对信息记录介质经过的闸门部的间隙进行调节的间隙调节机构。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根据所使用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来对闸门部的间隙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中,例如,闸门部由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第一闸门部和第二闸门部构成,闸门机构包括:形成有第一闸门部的第一闸门构件;形成有第二闸门部的第二闸门构件;以及以使第二闸门构件能相对于第一闸门构件相对转动的方式与第一闸门构件及第二闸门构件卡合的卡合构件,通过使第二闸门构件相对于第一闸门构件相对转动,来对闸门部的间隙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闸门部由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第一闸门部和第二闸门部构成,第一闸门部配置在分离辊侧,第二闸门部配置在搬运辊侧,第一闸门部在送出方向上的后端为越是朝向第二闸门部、越是朝向送出方向倾斜的倾斜面。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即便在信息记录介质很柔软的情况下,通过恰当地设定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就能利用倾斜面,来将信息记录介质朝闸门部的间隙恰当地引导。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闸门部由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第一闸门部和第二闸门部构成,第一闸门部配置在分离辊侧,第二闸门部配置在搬运辊侧,第二闸门部形成为比第一闸门部更朝向送出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反送出方向延伸。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利用第二闸门部,就能将信息记录介质朝闸门部的间隙恰当地引导。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分离辊经由转矩限制器而与搬运辊的驱动机构连接。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在将经过闸门部的间隙的信息记录介质送出时,能减少由分离辊与信息记录介质间的摩擦力引起的搬运阻力。
本发明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能使用在包括介质收纳部和介质送出机构的介质送出装置中,其中,上述介质收纳部可将信息记录介质层叠并收纳在其中,上述介质送出机构将被收纳在介质收纳部中的信息记录介质朝向搬运辊及分离辊送出。在上述介质送出装置中,能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恰当地分开。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及介质送出装置中,能将被重叠运送的信息记录介质恰当地分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介质送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从侧面对图1所示的介质送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将图2所示的送出辊及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等抽取出来从介质送出装置的里侧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E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的闸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介质送出装置的示意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介质送出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从侧面对图1所示的介质送出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3是将图2所示的送出辊4、5及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等抽取出来从介质送出装置1的里侧表示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介质送出装置1是用于将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卡片2朝向规定的方向送出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卡片2朝图1、图2等中的X1方向侧送出。即,X1方向为卡片2的送出方向。此外,X1方向的相反方向、即X2方向为反送出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等中的X1方向侧称为介质送出装置1的“外(前)”侧,将X2方向侧称为介质送出装置1的“里(后)”侧。
介质送出装置1包括:作为介质收纳部的卡片收纳部3,将多张卡片2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收纳在上述卡片收纳部3;作为介质送出机构的送出辊4,该送出辊4将收纳于卡片收纳部3的多张卡片2中的、收纳在最下面的卡片2朝介质送出装置1的前表面侧送出;送出辊5,该送出辊5将被送出辊4送出的卡片2朝介质送出装置1的前表面侧进一步送出;以及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该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用于将卡片收纳部3内处于多张重叠的状态的卡片2一张一张送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介质送出装置1中所使用的卡片2是厚度为0.7~0.8mm左右的氯乙烯制的卡片、厚度为0.18~0.36mm左右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卡片、或是规定厚度的纸卡片等。即,在本实施方式的介质送出装置1中,能使用各种各样厚度的卡片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介质送出装置1中,能使用从比较柔软的卡片2至比较坚硬的卡片2的具有各种各样的刚性的卡片2。卡片2例如是非接触式的IC卡片,卡片2内置有通信用的天线。另外,在卡片2的表面上,既可以形成有磁条,也可以固定有IC芯片。
卡片收纳部3形成为侧面一部分及上表面开口的长方体的箱状。如图2所示,在卡片收纳部3的底面部3a与前侧壁3b的下端之间,形成有供收纳在卡片收纳部3中的卡片2朝向前侧经过的开口部3c。开口部3c形成为能供多张卡片2经过。
送出辊4是偏心辊。送出辊4的上端侧配置在形成于底面部3a的通孔中。在送出辊4上连接有未图示的电动机。此外,在卡片收纳部3的下侧配置有支承辊7、8,该支承辊7、8从下侧对收纳在卡片收纳部3中的卡片2进行支承。支承辊7与送出辊4配置在相同的轴上。支承辊8配置在比支承辊7更靠前侧的位置。
送出辊5以与卡片2的下表面抵接的方式配置在卡片2的搬运路径的下侧。在送出辊5上连接有未图示的电动机。此外,在送出辊5的上侧相对配置有垫辊9。将垫辊9朝向送出辊5施力。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配置在送出辊5及垫辊9与卡片收纳部3之间。以下,对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的结构进行说明。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的结构)
图4是图2的E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3所示的闸门机构13的分解立体图。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包括:搬运辊11,该搬运辊11与卡片2抵接来对卡片2进行搬运;分离辊12,该分离辊12用于将以多张重叠的状态朝向送出辊5搬运(即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分开;以及闸门机构13,该闸门机构13配置在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的前侧。
搬运辊11是在外周侧配置有橡胶轮的橡胶辊。即,搬运辊11的表面由作为弹性构件的橡胶构成。上述搬运辊11以与卡片2的下表面抵接的方式配置在卡片2的搬运路径的下侧。在搬运辊11上,经由包括齿轮14(参照图3)在内的齿轮组等连接有电动机(未图示)。由上述齿轮组及电动机等,来构成搬运辊11的驱动机构。
分离辊12与搬运辊11同样,是在外周侧配置有橡胶轮的橡胶辊。即,分离辊12的表面由作为弹性构件的橡胶构成。上述分离辊12从搬运辊11的上方与搬运辊11相对配置。此外,分离辊12在施力构件15(参照图1)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而被朝向搬运辊11施力。施力构件15例如是拉伸螺旋弹簧。如图1所示,在分离辊12的转轴16上固定有齿轮17,该齿轮17与固定在搬运辊11的转轴上的齿轮19啮合。分离辊12隔着转矩限制器18(参照图3)而安装在转轴16上。即,分离辊12经由转矩限制器18、转轴16及齿轮17等而与搬运辊11的驱动机构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分离辊12为了将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分开而朝与搬运辊11相同的方向旋转。即,在将卡片2从卡片收纳部3送出时,搬运辊11朝图2、图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分离辊12也朝图2、图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若将多张卡片2以重叠的状态从卡片收纳部3送出,则下表面与搬运辊11抵接的卡片被朝外侧搬运,上表面与分离辊12抵接的卡片2被朝卡片收纳部3一侧(即里侧)返回。
如上所述,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是橡胶辊,且分离辊12被朝向搬运辊11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片2被夹在搬运辊11与分离辊12之间的状态下,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朝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搬运辊11与卡片2面接触,此外,分离辊12与卡片2面接触。
如图4所示,在闸门机构3上形成有闸门部20,该闸门部20具有供卡片2经过的间隙G。闸门部20的间隙G被设定成能供一张卡片2经过,但重叠状态的两张卡片2无法经过。例如,间隙G为与大约1.5张卡片2的厚度相同的间隙。此外,闸门部20由在卡片2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闸门部21a和第二闸门部22a构成。即,第一闸门部21a与第二闸门部22a之间为闸门部20的间隙G。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闸门部21a配置在分离辊12侧(即上侧),第二闸门部22a配置在搬运辊11侧(即下侧)。
如图5所示,第一闸门部21a形成在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闸门构件21上。第一闸门构件21由以朝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后端侧部21b和以从后端侧部21b的前端侧朝斜前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前端侧部21c构成,后端侧部21b的后端部为第一闸门部21a。如图4所示,第一闸门部21a的下端面比后端侧部21b的其它部分的下端面更朝下侧突出。
第一闸门部21a的后端为越是朝向里侧,越是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21d。将倾斜面21d相对于上下方向的角度θ(参照图4)设定成比倾斜面21d与卡片2的前端面的摩擦角稍大。这是为了在以没有重叠的状态朝向闸门部20搬运的一张卡片2的前端面与倾斜面21d抵接时能使卡片2被倾斜面21d引导而进入闸门部21,且是为了不使以重叠的状态搬运至闸门部20的两张卡片2中的上侧的卡片2进入闸门部20。角度θ例如为大约16°~30°。
在第一闸门构件21的大致中心形成有圆孔状的通孔21e。此外,在第一闸门构件21的上端侧也形成有圆孔状的通孔21f。
如图5所示,第二闸门部22a形成在第二闸门构件22上,该第二闸门构件22是通过将平板状的构件折曲来形成的。第二闸门构件22由侧面部22b和底面部22c构成,其中,上述侧面部22b与第一闸门构件21以隔着规定间隔的状态大致平行地配置,上述底面部22c以从侧面部22b的下端侧朝向第一闸门构件21延伸的方式形成。
侧面部22b形成为与第一闸门构件21大致相同的形状。但是,侧面部22b的后端侧比第一闸门构件21的后端侧更朝向里侧延伸。在侧面部22b的大致中心形成有圆孔状的通孔22e,在侧面部22b的上端侧形成有长孔状的通孔22f。
底面部22c形成为从侧面部22b的后端侧部分朝向第一闸门构件21延伸的大致平面状。底面部22c的靠第一闸门构件21侧部分为第二闸门部22a,第一闸门部21a的下表面与第二闸门部22a的上表面隔着间隙G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第二闸门部22a的上表面比底面部22c的其它部分的上表面更朝上侧突出。此外,底面部22c的后端侧以越是朝向里侧、越是朝向下方倾斜的方式折曲。如上所述,侧面部22b的后端侧比第一闸门构件21的后端侧更朝向里侧延伸,第二闸门部22a比第一闸门部21a更朝向里侧延伸。
在第一闸门构件21与第二闸门构件22的侧面部22b之间,配置有六棱柱状的轴构件23。在轴构件2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阴螺纹,将插通于第一闸门构件21的通孔21f的螺钉25与插通于第二闸门构件22的通孔22f的螺钉26卡合。利用轴构件23和螺钉25、26,来将第一闸门构件21与第二闸门构件22彼此固定。
此外,在第一闸门构件21与第二闸门构件22的侧面部22b之间,配置有大致圆筒状的筒构件24。筒构件24的一端以插通于通孔22e中的状态固定在侧面部22b。另一方面,筒构件24的另一端虽然被插通于通孔21e中,但没有被固定在第一闸门构件21上。在筒构件24的内周侧插通有固定在介质送出装置1的框上的固定轴(未图示)。上述固定轴与搬运辊11的转轴的轴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闸门构件21及第二闸门构件22在彼此被固定的状态下能以上述固定轴为中心稍微摆动。即,闸门部20能以筒构件24的中心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稍微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螺钉26拧松来使第二闸门构件22以筒构件24为中心相对于第一闸门构件21相对转动,就能对闸门部20的间隙G进行调节。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轴构件23、筒构件24及螺钉26等,来构成对闸门部20的间隙进行调节的间隙调节机构。本实施方式的筒构件24是以能使第二闸门构件22相对于第一闸门构件21相对转动的方式与第一闸门构件21及第二闸门构件22卡合的卡合构件。
如图4所示,闸门部20配置在比将搬运辊11的旋转中心与分离辊12的旋转中心连接的假想线L更靠前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闸门部20配置于在卡片2的后端从搬运辊11与分离辊12之间脱离之前卡片2的前端会到达闸门部20的位置处。具体来说,闸门部20配置在假想线L的附近(更具体来说是假想线L的稍前侧),假想线L与闸门部20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比搬运辊11的半径及分离辊12的半径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闸门部20配置于在处于被搬运辊11和分离辊12夹住的状态的卡片2的前端从朝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离开之前,卡片2的前端到达闸门部20的位置处。即,在卡片2的前端到达闸门部20时,卡片2的前端被夹在发生弹性变形的搬运辊11与分离辊12之间,并与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接触。
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闸门构件21及第二闸门构件22配置在比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更靠图3的纸面外侧(图2的纸面外侧)的位置。具体来说,对第一闸门构件21及第二闸门构件22进行配置,以便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卡片2的宽度方向(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使闸门部20与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相邻配置。闸门部20配置成在卡片2的宽度方向上隔着些许间隙而与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相邻。另外,第一闸门部21a的里端配置在比假想线L更靠前侧的位置,第二闸门部22a的里端配置在比假想线L更靠里侧的位置。
(介质送出装置的概略动作)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介质送出装置1中,在利用送出辊4将一张卡片2从卡片收纳部3送出时,卡片2经过闸门部20,而被送出辊5进一步朝前侧送出。由于闸门部20能以筒构件24的中心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因此,当卡片2经过闸门部20时,闸门部20会顺着卡片2的形状及运动而摆动。另外,在将一张卡片2从卡片收纳部3送出时,即便卡片2的前端面与倾斜面21d抵接,卡片2的前端面也会被倾斜面21d朝闸门部20引导。
另一方面,在将两张以上的卡片2以重叠的状态从卡片收纳部3送出时(即重叠运送时),在分离辊12的作用下,除了最下面的卡片2A(参照图4)之外,均朝里侧返回。在此,若受到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A、2B(参照图4)间产生的静电、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A、2B间因结露等而产生的水膜、或是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A、2B间的没有充分干燥的印刷墨水等的影响,而使作用在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A、2B间的吸附力比和分离辊12抵接的卡片2B与分离辊12间的摩擦力大,则存在如图4所示卡片2B的前端经过假想线L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假想线L的卡片2B的前端会与构成闸门部20的第一闸门部21a的倾斜面21d立即抵接,使卡片2A与卡片2B分开。此外,在分离辊12的作用下,使分开后的卡片2B朝里侧返回。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朝与搬运辊11相同的方向旋转来将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分开的分离辊12被朝向搬运辊11施力。因此,在卡片2经过搬运辊11与分离辊12间时,根据所使用的卡片2的厚度,分离辊12会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所使用的卡片2的厚度如何,均能使分离辊12与卡片2抵接。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所使用的卡片2的厚度如何,均能利用在分离辊12与卡片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将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分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闸门部20配置在比将搬运辊11的旋转中心与分离辊12的旋转中心连接的假想线L更靠前侧的位置,因此,即便作用在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间的吸附力变得比和分离辊12抵接的卡片2与分离辊12间的摩擦力大,而无法利用分离辊12将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分开,也能使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与第一闸门部21a的倾斜面21d抵接,来将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分开。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卡片2的后端从搬运辊11与分离辊12间脱离之前,卡片2的前端到达闸门部20,因此,能在利用分离辊12与卡片2间的摩擦力使朝向分离方向的力作用在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上的状态下,使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与第一闸门部21a的倾斜面21d抵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作用在卡片2间的吸附力很大,也能利用闸门部20将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更容易地分开。
这样,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包括被朝向搬运辊11施力的分离辊12和配置在比将搬运辊11的旋转中心与分离辊12的旋转中心连接的假想线L更靠前侧的位置的闸门部20,因此,利用分离辊12和闸门部20,就能将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恰当地分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闸门部20配置于在处于被搬运辊11和分离辊12夹住的状态的卡片2的前端从朝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离开之前,卡片2的前端到达闸门部20的位置处。因此,当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与闸门部20抵接时,卡片2的前端被搬运辊11和分离辊12夹着。因而,即便在所使用的卡片2的刚性很低、卡片2很柔软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与闸门部20抵接时的卡片2的压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闸门部20能以筒构件24的中心轴为中心稍许摆动,当卡片2经过闸门部20时,闸门部20顺着卡片2的形状及运动而摆动,因此,即便在卡片2很柔软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卡片2在经过闸门部20时的压曲。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闸门部20配置于在处于被搬运辊11和分离辊12夹住的状态的卡片2的前端从朝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离开之前,卡片2的前端到达闸门部20的位置处。因此,即便在卡片2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上卡片2的前端侧弯曲或翘曲,也能防止卡片2的前端进入在上下方向上的分离辊12与第一闸门构件21之间,其结果是,利用闸门部20,能将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恰当地分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闸门部20配置成在卡片2的宽度方向上与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相邻,因此,即便在卡片2的宽度方向上卡片2的前端侧发生弯曲或是翘曲,也能防止卡片2的前端进入在卡片2的宽度方向上的分离辊12与第一闸门构件21之间,其结果是,利用闸门部20,能将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恰当地分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螺钉26拧松来使第二闸门构件22以筒构件24为中心相对于第一闸门构件21相对转动,就能对闸门部20的间隙G进行调节。因此,能根据所使用的卡片2的厚度,来对闸门部20的间隙G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倾斜面21d相对于上下方向的角度θ设定成比倾斜面21d与卡片2的前端面的摩擦角稍大。因此,即便在卡片2很柔软的情况下,也能利用倾斜面21d将以没有重叠的状态朝向闸门部20搬运的一张卡片2朝闸门部20的间隙G引导。此外,能防止以重叠的状态被搬运至闸门部20的两张卡片2中的、上侧的卡片2进入闸门部2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闸门部22a比第一闸门部21a更朝向里侧延伸。因此,利用第二闸门部22a,就能将卡片2朝闸门部20的间隙G恰当地引导。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底面部22c的后端侧以越是朝向里侧、越是朝向下方倾斜的方式折曲,因此,利用底面部22c的后端侧,就能将卡片2朝第二闸门部22a的上表面恰当地引导。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辊12经由转矩限制器18、转轴16及齿轮17等而与搬运辊11的驱动机构连接。因此,当将经过闸门部20的间隙G的卡片2送出时,能减少因分离辊12与卡片2间的摩擦力引起的搬运阻力。
(其它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较为理想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能在不变更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闸门部20配置于在处于被搬运辊11和分离辊12夹住的状态的卡片2的前端从朝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离开之前,卡片2的前端到达闸门部20的位置处。除此之外,例如也可将闸门部20配置于在处于被搬运辊11和分离辊12夹住的状态的卡片2的前端从搬运辊11及分离辊12离开之后,卡片2的前端到达闸门部20的位置处。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闸门部20配置在离假想线L比较近的位置,当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与闸门部20抵接时,从卡片2的被搬运辊11和分离辊12夹住的部分至卡片2的前端的距离变短。因而,即便在所使用的卡片2的刚性很低、卡片2很柔软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被重叠运送的卡片2与闸门部20抵接时的卡片2的压曲。
此外,闸门部20也可以不是配置在离假想线L比较近的位置,而是配置在远离假想线L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闸门部20配置于在卡片2的后端从搬运辊11与分离辊12之间脱离之后卡片2的前端会到达闸门部20的位置处。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闸门部20能以筒构件24的中心轴为中心摆动,但闸门部20也可以被固定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卡片2朝介质送出装置1的前表面侧送出的介质送出机构是送出辊4,但也可以利用与卡片2的后端面抵接的爪构件及对该爪构件进行驱动的爪构件驱动机构等来构成介质送出机构。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介质送出装置1为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6能用在需要防止介质的重叠运送的各种装置中。
(符号说明)
1 介质送出装置
2 卡片(信息记录介质)
3 卡片收纳部(介质收纳部)
4 送出辊(介质送出机构)
6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
11 搬运辊
12 分离辊
13 闸门机构
18 转矩限制器
20 闸门部
21 第一闸门构件
21a 第一闸门部
21d 倾斜面
22 第二闸门构件
22a 第二闸门部
23 轴构件(间隙调节机构的一部分)
24 筒构件(间隙调节机构的一部分、卡合构件)
26 螺钉(间隙调节机构的一部分)
G 间隙
L 假想线
X1 送出方向
X2 反送出方向

Claims (10)

1.一种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用于将处于多张重叠的状态的信息记录介质一张张送出,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运辊,该搬运辊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抵接来搬运所述信息记录介质;
分离辊,该分离辊与所述搬运辊相对配置,并被朝向所述搬运辊施力,且用于朝与所述搬运辊相同的方向旋转来将被重叠运送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分开;以及
闸门机构,该闸门机构具有闸门部,该闸门部能供一张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经过,但无法使处于重叠的状态的两张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经过,
所述搬运辊及所述分离辊的至少表面由弹性构件构成,
所述闸门部配置在比将所述搬运辊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分离辊的旋转中心连接的假想线更靠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送出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并且,所述闸门部配置于被所述搬运辊与所述分离辊夹住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前端从朝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的所述搬运辊及所述分离辊分开之前,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前端到达所述闸门部的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部配置在所述假想线的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部在与所述送出方向正交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搬运辊及所述分离辊相邻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部能以与所述搬运辊的转轴的轴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为轴向摆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机构包括对供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经过的所述闸门部的间隙进行调节的间隙调节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门部由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第一闸门部和第二闸门部构成,
所述闸门机构包括:形成有所述第一闸门部的第一闸门构件;形成有所述第二闸门部的第二闸门构件;以及以使所述第二闸门构件能相对于所述第一闸门构件相对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闸门构件及所述第二闸门构件卡合的卡合构件,
通过使所述第二闸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闸门构件相对转动,来对所述闸门部的间隙进行调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门部由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第一闸门部和第二闸门部构成,
所述第一闸门部配置在所述分离辊侧,所述第二闸门部配置在所述搬运辊侧,
所述第一闸门部在所述送出方向上的后端为越是朝向所述第二闸门部、越是朝向所述送出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门部由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第一闸门部和第二闸门部构成,
所述第一闸门部配置在所述分离辊侧,所述第二闸门部配置在所述搬运辊侧,
所述第二闸门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闸门部朝向所述送出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反送出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辊经由转矩限制器而与所述搬运辊的驱动机构连接。
10.一种介质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将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层叠并收纳在其中的介质收纳部;以及将收纳在所述介质收纳部中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朝向所述搬运辊及所述分离辊送出的介质送出机构。
CN201180037629.8A 2010-08-04 2011-07-12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及介质送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2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5108A JP5563400B2 (ja) 2010-08-04 2010-08-04 媒体重送防止機構および媒体送出装置
JP2010-175108 2010-08-04
PCT/JP2011/065883 WO2012017785A1 (ja) 2010-08-04 2011-07-12 媒体重送防止機構および媒体送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2578A CN103052578A (zh) 2013-04-17
CN103052578B true CN103052578B (zh) 2015-09-16

Family

ID=45559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762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2578B (zh) 2010-08-04 2011-07-12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及介质送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85432B2 (zh)
JP (1) JP5563400B2 (zh)
CN (1) CN103052578B (zh)
WO (1) WO20120177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4033B2 (ja) * 2013-12-27 2018-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424650B2 (ja) * 2015-01-29 2018-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545028B2 (ja) * 2015-07-27 2019-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924464A (zh) * 2020-08-11 2020-11-13 安徽长青建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下料定位机构
CN112249743B (zh) * 2020-12-16 2021-06-08 佛山市金页盈信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出纸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5832A (ja) * 1987-04-24 1987-12-11 Hitachi Ltd 媒体繰出し機構
JPS6443036U (zh) * 1987-09-09 1989-03-15
JPH04106688A (ja) * 1990-08-27 1992-04-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カード取出装置
JPH06166446A (ja) * 1992-11-30 1994-06-14 Canon Inc シート分離給送装置
US5599011A (en) * 1993-07-26 1997-02-04 Uarco Incorporated Sheet feeder
CN1766751A (zh) * 2004-10-29 2006-05-03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8136U (zh) * 1989-07-31 1991-03-20
JP2500112Y2 (ja) * 1994-01-19 1996-06-05 株式会社精工舎 紙送り装置
JP3328528B2 (ja) 1996-12-24 2002-09-24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複数枚媒体の分離機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5832A (ja) * 1987-04-24 1987-12-11 Hitachi Ltd 媒体繰出し機構
JPS6443036U (zh) * 1987-09-09 1989-03-15
JPH04106688A (ja) * 1990-08-27 1992-04-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カード取出装置
JPH06166446A (ja) * 1992-11-30 1994-06-14 Canon Inc シート分離給送装置
US5599011A (en) * 1993-07-26 1997-02-04 Uarco Incorporated Sheet feeder
CN1766751A (zh) * 2004-10-29 2006-05-03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75140A1 (en) 2013-07-11
CN103052578A (zh) 2013-04-17
WO2012017785A1 (ja) 2012-02-09
US9085432B2 (en) 2015-07-21
JP5563400B2 (ja) 2014-07-30
JP2012035930A (ja) 201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2578B (zh)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及介质送出装置
CN1904908B (zh) 卡片处理装置
CN102126627B (zh) 装载装置、传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N203714879U (zh) 介质供给装置
US8382098B2 (en) Recording medium overturn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876110B2 (en) Credential manufacturing device substrate shuttle
US8167205B2 (en) Card reader with first operation part and second operation part
CN102089771A (zh) 卡处理单元及发卡装置
CN203714873U (zh) 介质供给装置
CN105580030A (zh) 读卡器
US20120104684A1 (en) Sheet Media Feeding Device, Sheet Media Separation Method, and Sheet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CN107430696A (zh) Ic卡读卡器
CN1930003B (zh) 卡片印刷机以及在卡片上印刷的方法
CN103906629A (zh) 介质处理装置
CN211942685U (zh) 夹取装置及制证设备
US10204242B2 (en) Card insertion and ejection mechanism and card processing device
JP2008105832A (ja) 媒体処理装置
CN216885893U (zh) 用于一体化自助无人机的再转印证卡打印机
JP2018190242A (ja) 媒体処理装置
CN103448384A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中的检测构造
JP2017159999A (ja) 紙葉類取扱装置及び紙葉類取扱方法
JP4136873B2 (ja) 紙幣収納装置
JP6886411B2 (ja) スタッカ、および、スタッカの制御方法
US20190144222A1 (en) Medium processing device
JP3676118B2 (ja) カード搬送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