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9809B - 密封片材以及使用该密封片材的喷液头及喷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密封片材以及使用该密封片材的喷液头及喷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9809B
CN103009809B CN201210350429.4A CN201210350429A CN103009809B CN 103009809 B CN103009809 B CN 103009809B CN 201210350429 A CN201210350429 A CN 201210350429A CN 103009809 B CN103009809 B CN 103009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liquid
seal stock
ink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04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9809A (zh
Inventor
前田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09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9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9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98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Ink Je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构造成限制液体漏进及漏出至少之一的密封片材。该密封片材包括:膜件,其对于液体是不可透过的,并且构造成覆盖需要被密封的区域;以及电线,其布置在膜件上。从该电线可获得对应因为接触液体而导致电阻变化的电信号。

Description

密封片材以及使用该密封片材的喷液头及喷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造成防止液体漏进装置及从装置漏出的密封片材,以及,涉及使用该密封片材的喷液头及喷墨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095224披露了用于检测酸性液体诸如电池液泄漏的液体泄漏传感器,以及在该液体泄漏传感器中使用的电绝缘材料。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带状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在片状基材上以一定间隔平行布置,并且覆盖有覆盖层。覆盖层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在与电池液反应时该电绝缘材料的电绝缘特性降低。另一种液体泄漏传感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将电绝缘材料制成的粘合层布置在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之间,各导体层对酸性液体都是可透过的,以及,在与酸液反应时该电绝缘材料的绝缘特性降低。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095224提出了用于电子方式检测电池液体泄漏的电路构成;然而,所提出的液体泄漏传感器由液体可透过膜构成,并且覆盖层由与电池液反应时溶解的材料制成,这意味着传感器自身不能作为密封件来防止液体泄漏。
例如,在喷墨头中,必须避免内部液体(例如墨水或流道清洁液)自喷墨头结构中的内部流道泄漏。此外,在向喷墨头的喷嘴面(喷射面)施加清洁液以清洁由墨水喷射弄脏的喷嘴面的情况下,如果包括清洁液和先前所喷射墨水等的外部液体泄漏进入喷墨头并粘附于压电元件和驱动电路布线,那么,会出现喷射电路系统故障的问题。
发明内容
需要充分的防范措施以防止液体漏进喷墨头及从喷墨头漏出,进一步地,要求密封机构能快速地检测喷墨头的内部液体漏出以及外部液体漏进喷墨头,即使在液体渗漏发生时,也能让液体泄漏的进程放慢。这些问题并不局限于喷墨头,对于运用液体的种种设备、以及在使用液体的环境中使用的种种设备、电子装置等来说,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考虑到这些情况提出本发明,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止液体泄漏又可检测出液体泄漏(密封破损)的密封片材,以及,提供使用这种密封片材的喷液头及喷墨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片材,其构造成限制液体漏进及漏出的至少之一,该密封片材包括:膜件,其对于液体是不可透过的,并且构造成覆盖需要被密封的区域;以及电线,其布置在膜件上,其中,从该电线可获得对应因为接触液体而导致电阻变化的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将用于检测内部液体漏出或外部液体漏进或二者的电线布置在覆盖面积足以覆盖需要被密封区域的不透液膜件上。在此密封片材中,膜件自身具有防止液体泄漏的功能,并且可以覆盖并密封需要被密封的界面区。此外,如果密封效果被破坏并出现液体漏进或漏出,通过电线可以快速检测出此异常状态。
该电线可以用作检测内部液体漏出用的装置、或检测外部液体漏进用的装置。
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模式,其中既包括作用为检测内部液体漏出用装置的电线,也包括作用为检测外部液体漏进用装置的电线。
优选地,膜件由树脂、金属、以及树脂与金属结合中的一种制成。
优选地,电线包括一对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该电线对构成检测电路。
当液体与一对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接触时,电流通过液体在电线之间流动,从而导致电阻下降。
优选地,膜件构造成通过粘合剂而与具有需要被密封区域的被覆对象相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可以使密封片材紧紧地粘附于被覆对象,并且可以容易地覆盖需要被密封的区域。此外,即使液体通过密封片材与被覆对象之间的结合界面漏进或漏出,可以通过从电线得到的电信号检测出此异常。
优选地,膜件包括包含有粘合剂的结合层,结合层构造成使密封片材与被覆对象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通过预先在密封片材上布置结合层,可以获得适合于后施加的容易操作且方便的密封片材。
优选地,电线布置在膜件中与被覆对象相结合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可以有效地检测内部液体漏出,以及,还可以有效地检测外部液体漏进需要被密封的界面区。
优选地,在电线周围形成没有粘合剂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如果液体漏进或漏出发生,泄漏液体优先流进该间隔。所以,可以改善泄漏检测灵敏度。此外,可以延长泄漏液体进一步前进至内侧或外侧所花费的时间。
优选地,电线包括多对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这些电线对构成多个检测电路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例如,有一种模式,其中布置用于检测内部液体漏出的电线以及用于检测外部液体漏进的电线。此外,还可以采用一种模式,其中布置构成多个检测电路系统的多个电线对,用于检测内部液体漏出;以及采用一种模式,其中布置构成多个检测电路系统的多个电线对,用于检测外部液体漏进。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可以单独检测内部液体漏出以及外部液体漏进,并且可以单独地辨识泄漏的部位。
优选地,电线包括各自具有梳状电极的一对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以及,正极电线的电极和负极电线的电极在膜件的最上表面上交替方式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通过交替方式布置梳状电极,可以改进泄漏检测灵敏度。
优选地,膜件具有与电线端部连接的多端子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可以通过将电线的连接端汇入连接器而引出电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喷液头,其包括:喷嘴,其具有构造成喷射液体的喷液口;流道,其构造成将液体引导至喷嘴;喷射能量产生元件,其构造成产生喷射能量,以从喷嘴喷射液体;以及,前述的密封片材,其与喷液头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可以实现可靠性高的喷液头。此外,还可以构造出这样的系统,其能电子方式检测异常诸如液体漏进及漏出等,并且执行适当控制。
优选地,喷液头包括多个联接在一起的头模块,以及,密封片材与各头模块的侧面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可以获得一种可靠性高的宽行打印头(longlinehead)。此外,由于在各模块中可以快速检测出因液体漏进或漏出所导致的异常状态,然后,可以容易地辨识异常部位,并通过更换或修理泄漏头模块而适当地处理异常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喷墨设备,其包括:前述的喷液头;以及,告警装置,其构造成根据从电线获得的电信号报告异常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可以实现可靠性高的喷墨设备。此外,可以快速检测出因液体漏进或漏出所导致的异常,并且使损害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获得了一种密封片材,其具有防止液体泄漏的功能,以及,具有检测液体漏进或液体漏出或二者的功能。
此外,根据采用本发明密封片材的喷液头,可以防止内部液体漏出及外部液体漏进,并且能获得可靠性高的喷液头。
此外,根据使用本发明喷液头的喷墨设备,如果检测到诸如液体漏进或漏出的异常,则可以进行适当的控制,诸如发出告警、通知用户喷墨头更换时间等等。
附图说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示例方式对本发明原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这些特点以及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将更为明了,所有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密封片材组成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密封片材结合到被覆对象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俯视图,示出在密封片材中布线区周围所形成的没有粘合剂的间隔;
图4A和图4B是说明图,示出用粘合剂直接将图案形成到膜件上的制造过程;
图5A至图5C是说明图,示出在膜件上通过光刻工艺形成壁区然后接着转印粘合剂的制造过程;
图6是示出在使用金属膜的情况下电极布置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密封片材组成的示意图;
图8是示意性俯视图,示出在第二实施例密封片材中形成在布线区周围的没有粘合剂的间隔;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密封片材组成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密封片材的梳状检测电极结构的分解轴测图;
图11是沿图10中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A是图10中所示密封片材的最上表面的俯视图,图12B是形成从最上表面连通至第二层的通孔所在平面的水平剖视图,以及,图12C是示出第二层中所形成布线图的图;
图13是应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片材的喷墨头的轴测图;
图14是示出将头模块安装在壳体上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5是头模块的喷嘴面的俯视图;
图16是头模块的轴测图;
图17是示出头模块中喷射装置基板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8是结合有密封片材的头模块的外观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的示意图;以及
图20是示出构成喷墨记录设备系统的主要部件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密封片材构造的示意图。密封片材10是能防止液体泄漏的密封部件,并且构造成与目标装置(未示出)外表面的一部分相结合,在这一部分处需要避免液体漏进目标装置及从目标装置漏出。密封片材10可以在后期施加至目标装置的外表面。
密封片材10具有这样的组成,其中将电线22、24和电线32、34布置在由液体不可透过的材料(不透液材料)所制成的膜件12上,作为内部泄露检测电极20的电线22、24构造成检测内部液体从目标装置漏出,而作为外部泄漏检测电极30的电线32、34构造成检测外部液体漏进目标装置。
图1中用虚线限定的矩形部分40是构造成覆盖并密封目标装置上需要被密封的界面区的部分(下文称为密封部)。这里,出于说明的原因将矩形密封部40示为示例,但密封部的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而是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模式。根据密封部40的形状及大小,将膜件12设计成合适的大小及形状,以便具有足以包括密封部40的大小及形状,从而覆盖并密封待密封的目标区。
对于膜件12,例如,可使用树脂薄膜,诸如聚酰亚胺(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薄膜,或者金属薄膜,诸如压展的金属箔,其典型地由不锈钢(SUS)或铝(Al)制成。还可使用除上述示例给出的材料之外的任何其他不透液材料。膜件12的膜厚可以适当设定在数微米(μm)至数十微米的范围。膜件12可以构成为单一材料制成的单层结构、相同材料制成的多层结构、或者不同材料制成的多层结构。
膜件12构成的密封片材10是片状(膜状)件,其自身作为防止液体透过的密封件,并且使密封片材10与目标装置结合,以用密封部40覆盖并密封目标装置的被密封区。此外,密封片材10具有传感器功能(检测电路组成),以电子方式对液体通过密封片材10与结合密封片材10的目标装置表面之间的片材结合界面发生的漏进及漏出进行检测。
内部泄漏检测电极20包括并排布置的电线对,其中电线22作为正(+)极,而电线24作为负(-)极。两个电线22、24形成为围绕密封部40的圈状图案。内部液体与电线22、24接触时使电线22、24所构成电路的电阻减小,因此,可以基于电阻的这种变化检测到内部液体的泄漏。
形成为围绕密封部40的电线22、24布线图大体垂直于漏进密封部40及从密封部40漏出的液体流动方向,并且,电线22、24可以阻碍液体流动。因此,电线22、24自身具有限制液体泄漏的功能(即减慢泄漏的进度)。
类似地,外部泄漏检测电极30包括并排布置的电线对,其中电线32作为正(+)极,而电线34作为负(-)极。两个电线32、34形成为围绕内部泄漏检测电极20(其围绕密封部40)的圈状图案。外部液体与电线32、34接触时使电线32、34所构成电路的电阻减小,因此,可以基于电阻的这种变化检测到外部液体泄漏。
形成为围绕密封部40的电线32、34布线图大体垂直于漏进密封部40及从密封部40漏出的液体流动方向,并且,电线32、34可以阻碍液体流动。因此,电线32、34自身具有限制液体泄漏的功能(即减慢泄漏的进度)。
电线22、24、32、34的连接端汇入多端子连接器46,并且通过连接器46与电路板(未示出)电连接。对于电连接的具体模式没有特别限制,以及,例如可以通过连接器46经连接中间板等形成布线路径(wiringpath)。即使电线数量增加,也可以在第一次将电线聚集于多端子连接器中并且引出电线端子之后,使用中间板等将电线与期望电路连接。
图2A和图2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密封片材10与被覆对象(待密封装置)50结合的模式的示意图。用粘合剂52将密封片材10与被覆对象50结合。粘合剂52可以预先涂覆至密封片材10的表面,或者根据要求可以沉积到其上。适宜的是,粘合剂52也可以作为密封剂,以防止液体通过(即:密封及结合剂)。
当用粘合剂52将密封片材10与被覆对象50结合时,适宜的是,不将粘合剂52涂覆至作为泄漏检测电极的电线22、24(或者32、34)所在的布线区,并且在电线22、24(或者32、34)的布线区周围形成中空间隔56,如图2B所示。
图3是示出形成在布线区周围的间隔56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在泄漏检测电极20、30的布线区周围形成没有粘合剂52的空白间隔56。通过采用这种组成,正负极电线22、24、32、34的表面暴露于间隔56内(处于裸露状态)。所以,进入间隔56的液体易于与电线22、24(或者32、34)构成接触,并且导致电线之间的电阻下降。因此,可以提高对泄漏的电子检测灵敏度。
此外,根据图3的组成,由于泄漏检测电极20、30布置成大体垂直于泄漏液体沿密封片材10与结合密封片材10的目标装置表面之间的片材结合界面的移动方向(液体漏出及漏进的流动方向),于是,泄漏液体优先进入形成在布线区周围的间隔56中,并且,可以使泄漏液体进一步前进至外侧(或内侧)所花费的时间延长。换而言之,如果内部液体已经从密封部40漏出或者外部液体已经从密封片材10外部通过片材结合界面漏进,那么,因为形成在布线区周围的间隔56的流动通道阻力较低,泄漏液体优先流进间隔56中。因此,将泄漏液体保持在间隔56内,直到达到间隔56中所能容纳的量,减缓了液体随后的进一步泄漏。
在液体泄漏风险较低的部分处,还可以在各间隔56中布置大气连通孔。“液体泄漏风险较低的部分”根据密封片材10的使用模式具体规定。例如,如果将密封片材10与被覆对象50的竖向表面结合,同时使密封片材10保持处于图3中所示的直立姿势,使得图3中密封片材10的下侧主要暴露于外部液体,在这种片材密封10的使用模式下,间隔56中处在比图3中密封部40上缘更高位置的上部与“液体泄漏风险较低的部分”相对应。
取代在间隔56中形成大气连通孔的模式,或者与这种模式相接合,还可以用诸如氮气的气体或其他树脂材料或多孔材料填充间隔56。
构成泄漏检测电极20、30的正(+)极电线与负(-)极电线之间的间隔可以适当地进行设计,以及,为了提高泄漏检测灵敏度,并且也出于使没有粘合剂52的区域最小化的观点,适宜的是,线(L)与间隔(S)处在例如L/S不小于10/10(微米)且不大于50/50(微米)的范围内。
此外,电线附近没有粘合剂52的区域(间隔56)的宽度(于垂直于电线的方向)Wa可以根据布线间隔(L/S)设计为适当宽度。例如,适宜的是,Wa适当设计为处在不小于50微米且不大于150微米的范围内。
《制造过程的实施方式》
图4A和图4B以及图5A至图5C示出涂覆粘合剂52(优选也作为密封剂)同时在布线区留出间隔56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图4A和图4B示出通过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等在膜件12上直接形成粘合剂52图案(直接形成图案)的过程。
如图4A所示,准备布置有泄漏检测电极20(和30)布线图的膜件12,以及,如图4B所示,在膜件12中与布置有泄漏检测电极20(和30)的表面相同的表面上,通过丝网印刷、喷墨印刷使粘合剂52形成图案。图4B中所示的由粘合剂52形成的部分起到“结合层”的作用。
图5A至图5C示出将通过光刻工艺形成壁区与转印粘合剂相结合的过程。
如图5A所示,准备布置有泄漏检测电极20(和30)布线图的膜件12,以及,如图5B所示,在膜件12中与布置有泄漏检测电极20(和30)的表面相同的表面上,使用光敏材料形成壁部53的图案。例如,光敏材料可以是NipponKayaku的SU-8(产品名称)。通过将光敏树脂涂覆至膜件12,然后利用光刻技术进行曝光及显影,可以形成期望的图案。
随即,如图5C所示,将粘合剂52转印到已经形成图案的壁部53的上面或顶面。例如,将粘合剂52涂覆至辊面,然后从辊面转印至壁部53。从而,形成具有叠层结构的壁区(粘合剂密封层),其中粘合剂52叠置于光敏材料构成的壁部53上。如图5C中所示的由壁部53与粘合剂52的叠层结构构成的壁区起到“结合层”的作用。
适宜的是,形成间隔56的壁区的高度h1(图4B中粘合剂52的膜厚,或者图5C中光敏材料的壁部53与粘合剂52所构成叠层体的厚度)与泄漏检测电极20或30的电线高度(厚度)h2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如果被覆对象50的表面是绝缘体,则可以采用布线部分高度h2低于壁部高度h1(即h1>h2)或者二者高度相同(即:h1=h2)的组成,反之,如果被覆对象50的表面是导体,则适宜的是布线部分高度h2低于壁部高度h1(即:h1>h2)。
此外,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组成,其中,通过如图4A和图4B或图5A至图5C所述的方法,在膜件12上形成粘合剂密封层,并且用隔离衬垫(防粘衬里)(未示出)等覆盖已形成有粘合剂密封层的表面。根据这种方法,根据需要将隔离衬垫剥去以露出粘合剂密封层,然后,可以使密封片材与被覆对象结合。这种模式的密封片材是作为密封件的简单装置,其可用于后施加。
<使用金属薄膜时的组成>
适宜的是,膜件12还可以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或者被覆对象50,以及,膜件12可以由金属箔(金属薄膜)诸如铝箔或不锈钢箔制成。如果将金属箔用于膜件12,则适宜的是,至少正(+)极和负(-)极之一布置成与金属箔电气绝缘,如图6所示。图6示出一种组成示例,其中由绝缘层54使正(+)极电线22(或32)与由金属箔制成的膜件12电气绝缘。取代图6中的组成,也可以采用将绝缘层置于负(-)极电线24(或34)与膜件12之间的组成。
膜件12并不局限于单层金属薄膜或单层树脂薄膜,还可以通过适当地组合金属薄膜与树脂薄膜(例如,由多层构成的叠层结构)来构成膜件12。
<第一实施例的作用及有益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密封片材10构造成作为与被覆对象50结合的密封膜,以覆盖并密封被覆对象50中需要用密封部40密封的区域。此外,尽管具有膜件12,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密封部40未能防止内部液体从被覆对象50漏出,则通过密封部40与被覆对象50表面之间的片材结合界面的泄漏液体使内部泄漏检测电极20的正极电线22与负极电线24短路。从而,可以通过测量电线22与电线24之间的电阻,检测出内部液体漏出。
当液体跨越于电线22与电线24之间时,电线22与电线24之间的电阻变小。如果电线22与电线24之间不存在液体,则电线22与电线24之间的电阻呈现高值(大体开路状态)。因此,可以根据电线22与电线24之间电阻的不同,辨识液体存在与否,以及,如果阻值下降,可以检测到异常(内部液体泄漏)。更具体而言,从通过电线22、24获得的电信号来测量电阻值,以及,如果此测量结果在正常范围(预定允许范围)之外,则辨识为异常,并可以发出出错信号。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密封片材10未能避免外部液体通过密封片材10与被覆对象50表面之间的片材结合界面漏进,泄漏液体使外部泄漏检测电极30的正极电线32与负极电线34短路。从而,可以通过测量电线32、34之间的电阻,检测出外部液体漏进。
当液体跨越于电线32与电线34之间时,电线32与电线34之间的电阻变小。如果电线32与电线34之间不存在液体,则电线32与电线34之间的电阻呈现高值(大体开路状态)。因此,可以根据电线32与电线34之间电阻的不同,辨识液体存在与否,以及,如果阻值下降,可以检测到异常(外部液体泄漏)。更具体而言,从通过电线32、34获得的电信号来测量电阻值,以及,如果此测量结果在正常范围(预定允许范围)之外,则辨识为异常,并可以发出出错信号。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快速地检测由于液体漏进及漏出所导致的异常。
<变更实施例1>
在参照图1至图6说明的实施例中,为了单独辨识内部液体泄漏与外部液体泄漏,准备了双系统的检测电极(检测电路),也就是,包括构造成检测内部液体漏出的正极电线22和负极电线24的系统,以及,包括构造成检测外部液体漏进的正极电线32和负极电线34的系统;然而,可以根据装置中待密封部分或者需要被密封的界面形状,自由地设计用于检测泄漏的电极对的布线模式。
此外,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模式,其中省略构造成检测内部液体漏出的内部泄漏检测电极,或者,省略构造成检测外部液体漏进的外部泄漏检测电极。例如,如果只需检测内部液体泄漏即可,则可以省略外部泄漏检测电极30。另一方面,如果只需检测外部液体泄漏即可,则可以省略内部泄漏检测电极20。
可选择地,可以在内部泄漏检测电极20与外部泄漏检测电极30的至少一个中,布置多个系统的正负极电线,以辨识泄漏部位。
<第二实施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密封片材70组成的示意图。在图7中,与参照图1至图6说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并在此省略其说明。
在图7所示的密封片材70中,为了辨识外部液体泄漏的部位,将多个系统电极对布置为构造成检测外部液体漏进的电路。在图7中,泄漏检测电极30A包括一对电极32、34A,并构造成检测位于图7中密封片材70上部的外部液体泄漏,泄漏检测电极30B包括一对电极32、34B,并构造成检测位于图7中密封片材70侧部的外部液体泄漏,以及,检测电极30C包括一对电极32、34C,其构造成检测位于图7中密封片材70下部的外部液体泄漏,这些检测电极30A、30B、30C相对于密封部40以横向对称方式布置。
因此,图7中所示的密封片材70具有六个系统的电线作为外部泄漏检测电路,藉此,可以分别地检测来自右上方向、右侧方向、右下方向、左下方向、左侧方向、以及左上方向的外部液体泄漏。
虽然图7中没有示出连接器46,但将电线22、24、32、34A、34B和34C的端部汇入多端子连接器(这里,连接器具有不少于12个接脚)(未示出),并且类似于图1中实施例所示引出至外部。
在图7中,电线32作为外部泄漏检测电路所有系统的正(+)极共用,而电线34A、34B和34C分别布置成作为各自系统中的负(-)极,但与此相反,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模式,其中,公共电线作为负(-)极,而作为正(+)极的电线分别布置用于各系统。
图8是俯视图,示出在根据图7中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密封片材70中形成没有粘合剂的间隔的情况。在图8中,与参照图3和图7所说明的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并在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在外部泄漏检测电路的各系统泄漏检测电极30A、30B和30C周围,分别地形成间隔56A、56B和56C。因此,通过在系统各电线对中泄漏检测电极周围分别形成没有粘合剂52的间隔56A、56B和56C,则可以改进泄漏检测灵敏度,并且使任何液体漏进及漏出的进度放慢。
虽然为图7和图8中的外部泄漏检测电路布置多个系统,但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组成,其中,为构造成检测内部液体漏出的内部泄漏检测电路布置多个系统,因而,可以辨识内部液体的任何泄漏部位。
<第三实施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密封片材80组成的示意图。在图9中,与参照图1至图6所说明的元件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并在此省略进一步的说明。图9没有示出连接器46,但与图1类似,电线的端部汇入多端子连接器(未示出)并引出。
在图9所示的密封片材80中,构成外部泄漏检测电极30的正极电线82和负极电线84各自形成为梳状,并且将两种电极交替方式布置在膜件12表面上。
图9是泄漏检测电极的布线图的概念图,并且示出的梳状正电极82与梳状负电极84彼此相交,但在实际使用中,各电极的布线图在垂直于膜面的方向(厚度方向)布置在三维间隔的不同层中,所以,在电极82与电极84之间布置有绝缘层,而电极82与电极84彼此没有接触。
图10是图9所示梳状检测电极的示意性分解轴测图。图11是沿图10中11-11线的剖视图。图12A是图10中的最上表面(第一层)的俯视图,图12B是连接最上表面电极与下层(第二层)电极的通孔82B的俯视图,以及,图12C是图10的第二层中所形成布线图的俯视图。
如图10至图12A所示,密封片材80的膜件12具有双层结构,其中,第一薄膜86和第二薄膜87结合在一起,并且,正极电线82和负极电线84暴露于第一薄膜86的最上表面。负极电线84在第一薄膜86的最上表面形成梳状图案。在第一薄膜86的最上表面上形成多个线状电极82A,作为正极电线82。
在第一薄膜86中形成通孔82B,通孔82B与各线状电极82A连接。在第二层的第二薄膜87上形成正极布线图82C,并且,线状电极82A通过通孔82B共同连接至正极布线图82C。利用穿过第一薄膜86的通孔82B,将形成在第一薄膜86最上表面上的线状电极82A与第二层中的布线图82C连接。实现下述组成:利用第二层的布线图82C,将与电极82A连接的电线引至连接端子(未示出)。从而,由线状电极82A、通孔82B和布线图82C构成正极电线82。
在根据图9至图12C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密封片材80中,形成为梳状的正负电极交替方式布置在最上表面上。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非常精细的布线图,可以进一步改善泄漏检测灵敏度。此外,采用以这种方式平行布置电线的布线模式,沿与外部液体顺着薄膜表面(与目标装置表面的接触界面)漏进方向大体一致的方向,布置电线,所以,泄漏液体可以容易地沿电线移动(即:泄漏液体可容易地吸附在电线周围)。因此,如果外部液体漏进,密封片材80的这种模式易于将泄漏液体引导至布线部分,因此,可以快速检测与外部液体漏进有关的异常。
虽然在图9中没有示出内部泄漏检测电极20,但可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密封片材10来布置内部泄漏检测电极20。
<变更实施例2>
在膜件上布置内部泄漏检测电极和外部泄漏检测电极的情况下,该布置无需局限于将这些检测电极布置在膜件相同表面上的模式。例如,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模式,其中,内部泄漏检测电极形成于膜件12的一个表面(结合面)上,而外部泄漏检测电极形成于膜件12的相反表面上。在密封片材的外表面很少会直接暴露于液体的密封片材的使用模式下,例如,在单独布置盖件等以进一步覆盖密封片材外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将泄漏检测电极布置在膜件结合面的相反表面上的组成。
<变更实施例3>
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密封片材在膜件12表面上具有由粘合剂52所构成的结合层,但也可以采用没有该层粘合剂52的密封片材模式。当使用没有预先形成由粘合剂52所构成结合层的密封片材时,根据需要将粘合剂涂覆至结合面。
<喷墨头组成的实施例>
接着,说明应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片材的喷墨头的组成。图13是应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密封片材的喷墨头110的轴测图。图13示出从喷墨头110的斜下方朝上观察喷墨头110喷射面的状态。喷墨头110是打印头,构造成布置在喷墨打印机的图像形成单元中,并且是全线式条形头(fullline-typebarhead)(用于单次通过打印方法的页宽头(page-widehead)),通过将多个头模块112于纸张宽度方向联接在一起形成为较长尺寸。这里,示出一种实施例,其中,将17个头模块112联接在一起,但模块的组成、模块的数量及其布置并不局限于所示的实施例。喷墨头110包括:壳体114,其为用于固定头模块112的框架(用于构成条状线型头的壳体);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116,其与头模块112连接。
图14是示出将出头模块112之一安装在壳体114上的状态的放大图。各头模块112包括:喷射装置基板130,其具有喷射面(也称为“喷嘴面”)124,其中形成有作为墨滴喷射口的多个喷嘴孔122;以及壳体140,其保持喷射装置基板130。壳体140的底部具有翼部142,其延伸至喷射装置基板130的侧面,并且将喷射装置基板130布置在翼部142之间。翼部142的底面覆盖有板状翼罩144,以及,通过将带有翼罩144的翼部142与壳体114固定,使头模块112与条形头的壳体114联结。
翼部142的底面具有阶部,阶部按不小于翼罩144厚度的距离自喷射装置基板130的喷射面124后退,成这样一种方式,使得翼罩144的底面与喷射面124齐平或者稍稍退后。
虽然在图14中未示出,将具有检测液体漏进及漏出的传感器功能的密封片材410(参见图18)在各头模块112的横向侧面与其结合,该横向侧面垂直于条形头的长度方向(头模块112的布置方向)。
对于在各头模块112的喷射面124中所形成的喷嘴孔122的数量及布置方式没有特殊限制,以及,图15中示出一种示例。
图15是从喷射侧观察头模块112的喷嘴面124的俯视图。图15示出减少了数量的喷嘴孔122,以及,例如,将32×64个喷嘴孔二维方式布置在一个头模块112的喷射面124中。在图15中,Y方向是记录媒体(例如纸张)的传送方向(也称为“副扫描方向”),以及,X方向是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也称为“主扫描方向”)。头模块112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平面形状,其具有位于长边侧(其顺着以角度γ相对X方向倾斜的V方向)的端面、以及位于短边侧(其顺着以角度α相对Y方向倾斜的W方向)的端面。通过于X方向(纸张宽度方向)组合多个头模块112,如图13所示,在纸张宽度方向形成覆盖整个图像形成范围的喷嘴排,因此,组成全线列式头,其可以在一次图像形成扫描过程中以预定记录分辨率(例如,1200dpi)执行图像记录。
图16是头模块112的轴测图(包括部分剖视图)。在图16中的上侧或者喷射装置基板130中与喷射面124相反的一侧,头模块112具有墨水供给及循环单元,包括墨水供给室152和墨水循环室156等。通过墨水供给管154使墨水供给室152与墨水供给容器(未示出)相连接,以及,通过墨水循环管158使墨水循环室156与墨水循环容器(未示出)相连接。
头模块112的壳体140具有包括内壳体160和覆盖内壳体160的外壳体162的双重结构。分隔件164用于分隔墨水供给室152和墨水循环室156,分隔件164布置在内壳体160的大体中央,而两个室152、156的间隔分隔于分隔件164的两侧。虽然图16中没有示出,但柔性印刷电路板116布置在内壳体160与外壳体162之间,并且向图16上方引出(参见图13)。
图17是剖视图,示出头模块112中喷射装置基板130的内部结构。喷射装置基板130包括:墨水供给道(供给侧共用流道)314;个体墨水供给道(供给限制流道)316,其使墨水供给道314与压力室318连接;喷嘴连接道320,其使压力室318与喷嘴380(图14和图15中所示的孔122)连接;以及个体墨水循环道(循环限制流道)326,其使喷嘴连接道320与墨水循环道(循环侧共用流道)328连接。形成有喷嘴380的喷嘴板384布置于流道结构本体310(其形成有墨水流道314、316、318、320、326和328)的下侧。隔板366布置于流道结构本体310的上侧。压电元件330由包括下电极(共用电极)365、压电层331、以及上电极(个别电极)364的分层结构构成,通过结合层367将压电元件330布置于隔板366上。上电极364是个体电极,其形成有图案以分别地对应于压力室318的形状,以及,压电元件330(作为“喷射能量产生元件”)分别布置于各压力室318。
墨水供给道314与图16中所示的墨水供给室152连接,并且,通过供给限制流道316将墨水从墨水供给道314供给至压力室318。根据待形成图像的图像信号,将驱动电压施加至对应布置于与指定执行喷墨的喷嘴380相连接的压力室318的压电元件330中的上电极364,压电元件330和隔板366改变形状,导致压力室318的容积改变,而所导致的压力改变促使压力室318中的墨水通过喷嘴连接道320从喷嘴380喷出。
循环限制流道326布置在喷嘴380附近,并且将未喷射的墨水通过循环限制流道326循环至墨水循环流道328。墨水循环流道328与图16所示的墨水循环室156连接。通过循环限制流道326不断地将墨水循环进入墨水循环流道328,避免了没有执行喷射时喷嘴380附近的墨水粘度增大。
喷嘴板384、流道结构本体310、隔板366、以及压电元件330构成的分层结构形成喷射装置结构或喷射装置基板130。在压电元件330上方布置中间板356(也称为“压电元件盖板”),中间板356覆盖压电元件330,同时保证间隔355以允许压电元件330移置。
图18是示出将密封片材410与头模块112横侧面结合的状态的图。密封片材410与头模块112横侧面的一部分结合,如图18所示。对于密封片材410,可以采用前文参照图1至图12C所述的密封片材10、70、80的任一组成。
图18示出头模块112的一个横侧面,而另一密封片材410类似方式在该头模块112的相反横侧面(图18中未示出)与其结合。如参照图16和图17所述,头模块112的喷射装置基板130具有分层结构,其趋于允许液体容易通过分层结构的横侧面漏进及漏出喷射装置基板130。所以,适宜的是,应用密封片材410,以覆盖并密封分层结构的横侧面。在本实施例中,将头模块112中的喷射装置基板130的横侧面视为需要密封的界面区(密封区),并且结合密封片材410,以便覆盖并密封该密封区。
通过采用上述组成,可限制内部液体漏出以及外部液体漏进,而且,如果出现内部液体漏出及外部液体漏进,可以用电子方式检测出,并且可以使用检出信号来实现适当控制,诸如发送告警或暂停设备等。
<喷墨记录设备组成的实施例>
下面,说明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的喷墨头110的喷墨记录设备。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600组成的示意图。喷墨记录设备600是单次通过喷墨记录设备,通过从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喷射并沉积多色(例如,品红色(M)、黑色(K)、蓝绿色(C)、黄色(Y))墨滴到保持于图像形成单元616的加压鼓(图像形成鼓)670的记录媒体624(下文为了方便起见也称为“纸张”)上,形成期望的彩色图像。喷墨记录设备600是一种采用两种液体反应(凝聚)方法的液滴应求式(dropon-demandtype)图像形成设备,在该方法中,在沉积墨滴之前,通过将处理液(这里,凝聚处理液)沉积到记录媒体624上,并且使处理液与墨水液体一起反应,在记录媒体624上形成图像。
如图19所示,喷墨记录设备600包括供纸单元612、处理液沉积单元614、图像形成单元616、干燥单元618、定影单元620、以及出纸单元622。
《供纸单元》
供纸单元612包括供纸托盘650,将记录媒体624一次一张地从供纸托盘650供至处理液沉积单元614。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纸张裁切片(切纸)作为记录媒体624;然而,也可以采用从连续辊供给纸张(卷纸)并且将其切割成要求尺寸的组成。
《处理液沉积单元》
处理液沉积单元614是将处理液沉积到记录媒体624记录面上的机构。处理液包括着色材料凝聚剂,其使图像形成单元616所沉积墨水中的着色材料(本实施例中,颜料)凝聚,并且,由于处理液与墨水互相接触,促进墨水分离成着色材料和溶剂。
处理液沉积单元614包括供纸鼓652、处理液鼓654、以及处理液涂布装置656。处理液鼓654在其外周面上具有钩状保持装置(叼纸牙)655,以可以保持记录媒体624的前端。
处理液涂布装置656具有:处理液贮器,其中贮存处理液;网纹传墨辊(aniloxroller),其局部浸在处理液贮器中;以及橡胶辊,其将处理液从网纹传墨辊转印至处理液鼓654上的记录媒体624。在处理液涂布装置656中,可在定量施投处理液量的状态下将处理液涂布至记录媒体624。取代使用辊的涂布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同方法,诸如喷涂法、喷墨法等,以将处理液沉积至记录媒体624。
由处理液沉积单元614沉积有处理液的记录媒体624,从处理液鼓654通过中间传送单元626传送至图像形成单元616的图像形成鼓670。
《图像形成单元》
图像形成单元616包括图像形成鼓670、压纸鼓674、以及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类似于处理液鼓654,图像形成鼓670在鼓的外周面上具有钩状保持装置(叼纸牙)671。从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将墨滴沉积到固定在图像形成鼓670上的记录媒体624上。
各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是全线列式喷墨记录头(full-linetypeinkjetrecordinghead),其长度对应于记录媒体624上图像形成区的最大宽度,并且,在各头的喷墨面中形成一排用于喷射墨滴的喷嘴,其遍布图像形成区的整个宽度布置。各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的组成与前文参照图13至图18所述的喷墨头110的组成类似。通过将头模块112联接在一起并且将密封片材410与各头模块112的各横向端面结合(参见图18),将各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形成为达到较长尺寸。
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布置成在与记录媒体624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图像形成鼓670的转动方向)延伸。
当从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将对应的有色墨滴喷射并沉积至紧紧保持于图像形成鼓670的记录媒体624的记录面上时,墨水与预先沉积在记录面上的处理液接触,使散布在墨水中的着色材料(颜料)凝聚,从而形成着色材料凝聚体。借助于这种方式,避免记录媒体624上的着色材料流动等,并且在记录媒体624的记录面上形成图像。
将在图像形成单元616中形成有图像的记录媒体624从图像形成鼓670通过中间传送单元628传送至干燥单元618的干燥鼓676。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具有CMYK标准四色的结构,但墨水颜色的组合以及墨水颜色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浅墨、深墨、和/或特定颜色墨水。例如,可采用添加用于喷射诸如浅蓝绿色及浅品红色的浅色墨水的喷墨头的结构。此外,对于各颜色头布置的顺序没有任何特别限制。
《干燥单元》
干燥单元618包括干燥鼓676和溶剂干燥装置678,并且是对通过着色材料凝聚作用而分离的溶剂中所包含水分进行干燥的机构。
干燥鼓676具有布置于其外周面的钩状保持装置(叼纸牙)677,从而可以由保持装置677保持记录媒体624的前端。
溶剂干燥装置678包括多个卤素加热器680以及分别布置在卤素加热器680之间的热空气喷嘴682。通过中间传送单元630,将在干燥单元618中进行了干燥处理的记录媒体624从干燥鼓676传送至定影单元620的定影鼓684。
《定影单元》
定影单元620包括定影鼓684、卤素加热器686、定影辊688、以及在线传感器(in-linesensor)690。定影鼓684具有布置于其外周面的钩状保持装置(叼纸牙)685,以这种方式可以由保持装置685保持记录媒体624的前端。
利用定影鼓684的转动,以记录面面对外侧的方式传送记录媒体624,以及,对于记录面,由卤素加热器686进行预热、由定影辊688进行定影处理、以及由在线传感器690进行检查。
定影辊688是这样一种辊件,其构造成对记录媒体624加热加压,用于熔融墨水中所含的自分散型聚合物微粒,从而导致墨水形成薄膜。更具体而言,定影辊688布置成压迫定影鼓684,以在定影辊688与定影鼓684之间形成夹紧辊(niproller)的方式压迫定影鼓684。
取代含有高沸点溶剂和聚合物微粒(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墨水,也可以使用含有单体的墨水,这种单体用紫外(UV)光照射时可以聚合并固化。在这种情况下,取代包括加热辊(定影辊688)的热压定影单元,喷墨记录设备600设置有紫外线照射单元,其构造成用紫外光照射记录媒体624上的墨水。以这种方式,如果使用含有活性光固化树脂诸如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墨水,取代用于热定影的定影辊688,布置用活性光照射墨水的装置,诸如紫外灯或紫外激光二极管(LD)阵列。
在线传感器690是一种读取装置,用于测量已经记录在记录媒体624上的喷射缺陷检查图案、或图像浓度、图像缺陷等(包括测试图案等),以及,对于在线传感器690,采用CCD线状传感器等。
《出纸单元》
出纸单元622包括出纸托盘692,以及,在出纸托盘692与定影单元620的定影鼓684之间,出纸单元622进一步包括传送鼓694、传送带696、以及张紧辊698,这些部件布置成与出纸托盘692和定影鼓684相对。由传送鼓694将记录媒体624送至传送带696,并输出至出纸托盘692。由传送带696建立的纸张传送机构的细节没有示出,由横跨在环形传送带696之间挡板(bar)上的叼纸牙,对打印之后的记录媒体624的前端部进行保持,并且,由于传送带696的转动,将记录媒体624传送到出纸托盘692附近。
此外,虽然图17中未示出,但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设备600还包括:墨水贮存及加载单元,其将墨水供入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以及将处理液供给至处理液沉积单元614的装置;头维护单元,其进行喷墨头672M、672K、672C、672Y的清洁(喷嘴面擦拭、清洗、喷嘴抽吸等);位置确定传感器,其确定记录媒体624在纸张传送路径中的位置;温度传感器,其确定喷墨记录设备600中各单元的温度,等等。头维护单元设置有将清洁液沉积到喷嘴面上的装置,以及作为擦拭喷嘴面的擦拭装置的丝网(web)。
《控制系统说明》
图20是示出构成喷墨记录设备600系统主要部件的方块图。喷墨记录设备600包括通信接口770、系统控制器772、存储器774、电机驱动器776、加热器驱动器778、打印控制器780、图像缓冲存储器782、头驱动器784等。
通信接口770是一种接口单元,用于接收从主计算机786发送的图像数据。串行接口诸如USB(通用串行总线)、IEEE1394、以太网以及无线网、或者并行接口诸如Centronics接口都可以用作通信接口770。为了提高通信速度,在通信接口770中可以安装缓冲存储器(未示出)。从主计算机786发送的图像数据由喷墨记录设备600通过通信接口770接收,并且临时存储在存储器774中。
存储器774是一种存储装置,用于临时存储通过通信接口770输入的图像,并且通过系统控制器772向存储器774写入以及读取数据。存储器774并不局限于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存储器,可以使用硬盘驱动器或其他磁介质。
系统控制器772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及其外围电路等构成,并且,系统控制器772作为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预定程序控制整个喷墨记录设备600,还作为计算装置用于执行各种计算。各种控制程序以及各类参数等存储在ROM790中,以及,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772的指令,读出并执行控制程序。
存储器774用作图像数据的临时存储区,并且还用作程序的扩展区以及CPU的计算操作区。
电机驱动器776是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772的指令驱动电机788的驱动器。在图20中,布置在喷墨记录设备600各单元中的种种电机用附图标记788表示。
加热器驱动器778是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772的指令驱动加热器789的驱动器。在图20中,布置在喷墨记录设备600的各单元中的种种加热器用附图标记789表示。
打印控制器780具有执行不同任务、补偿、以及其他类型处理用的信号处理功能,用于按照来自系统控制器772的指令,根据存储在存储器774中的图像数据,产生打印控制信号,以将所产生的打印数据(点像数据)供给至头驱动器784。
将输入的多色调图像数据经过色转换处理和半色调处理产生点像数据。色转换处理是这样一种处理,用于将由sRGB系统例如(8比特RGB彩色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数据转换成由喷墨记录设备600所使用各色墨水的图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KCMY色数据)。
半色调处理是这样一种处理,用于通过误差扩散法等将由色转换处理所产生的各色颜色数据转换成各颜色的网点数据(在本实施例中,KCMY的网点数据)。
前述信号处理在打印控制器780中进行,而来自各喷墨头750(这里,各色喷墨头672M、672K、672C和672Y用附图标记750表示)的墨滴的喷射量及喷射定时,则基于所得到的点数据通过头驱动器784进行控制。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预定的网点大小及网点位置。
图像缓冲存储器782布置在打印控制器780中,以及,当在打印控制器780中处理图像数据时,将图像数据、参数以及其他数据临时存储在图像缓冲存储器782中。还可以是将打印控制器780和系统控制器772集成以形成单个处理器的模式。
头驱动器784可以将用于维持驱动条件一致的反馈控制系统加入喷墨头750中。
本实施例中的喷墨图像记录设备600采用这样一种驱动方法,其中将共用驱动功率波形信号施加至喷墨头750的压电致动器(压电元件330),以及,按照各压电致动器的喷射定时,通过使与压电致动器中各个电极相连接的开关元件(未示出)接通及断开,从对应的各压电致动器的喷嘴380喷射墨滴。
形成用户界面的操作单元792包括由操作人员(用户)进行各种输入的输入装置793、以及显示单元(显示器)794。输入装置793可以采用各种模式,诸如键盘、鼠标、触控板、按钮等。通过操作输入装置793,操作人员可以执行诸如输入打印条件、输入并编辑附加信息、搜索信息、输入各种指令等的动作,以及,通过显示在显示单元794上,可以确认各种信息,诸如输入内容、搜索结果等。
密封片材410分别与构成头750的头模块112结合(参见图18)。在图20中,用附图标记810表示由形成在各密封片材410上的泄漏检测电极20、30所构成的传感器区。
传感器区810与系统控制器772连接,以及,系统控制器772基于从传感器区810获得的电信号确定电阻值的变化,并且判断头模块112的内部液体漏出(例如,墨水泄漏)、或是外部液体漏向头模块112(例如,清洁液和先前喷射墨水的泄漏)、或是二者都发生。基于从传感器区810获得的信息,系统控制器772可以辨识多个头模块112中哪个模块中发生了液体漏出或漏进。
当基于从传感器区810获得的信息检测到异常时,系统控制器772执行规定控制,诸如在显示单元794上显示告警。例如,在显示单元794上显示信息,指示检测到液体漏出或漏进头模块112的部位,并且示出建议更换头模块112的告警消息。可选择地,当检测到液体漏出或漏进时,取代上述告警显示,或者与之配合,还可以实现暂停打印操作并强制切断电源等控制。
本实施例中系统控制器772与显示单元794的组合对应于“告警装置”。通过将本实施例的头模块112联接起来构成的各头模块112或喷墨头110对应于“喷液头”。系统控制器772与打印控制器780的组合对应于喷射控制装置,其控制由喷液头进行的喷射操作。
<记录媒体>
“记录媒体”是用于介质的泛称,在其上由从喷墨头喷射的小滴记录点,并且其包括各种术语,诸如打印介质、记录媒体、图像形成介质、图像接纳介质、喷射接纳介质等。在实现本发明时,对于记录媒体的材料或形状或其他特征没有特殊限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介质,而与介质的材料或形状无关,诸如连续纸、切纸、密封纸、OHP片材或其他树脂片材、薄膜、织造布、非织造布、形成布线图等的印刷电路板用基材、或橡胶片材。
<促使头及纸张相对移动用的装置>
在以上所述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示例,其中相对于静止头传送记录媒体,但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也可以相对于静止记录媒体(图像信息接纳介质)移动头。通常在垂直于介质馈送方向(传送方向)的方向布置基于单次通过方法的全线式记录头,但也可采用这样的模式,其中将头布置在相对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形成一定预定角度的倾斜方向。
此外,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基于线型头(linetypeofhead)单次通过的打印方法,也可应用于在记录媒体宽度方向通过用短头执行扫描动作进行打印的方法,所采用的短头在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上没有覆盖记录媒体的长度。
<喷射方法>
产生喷射用压力(喷射能量)以便从喷墨头的喷嘴喷射小滴的装置并不局限于压电致动器(压电元件)。除了压电元件,还可以采用各种压力产生元件(喷射能量产生元件),诸如热发泡喷墨法(使用由来自加热器的热量导致膜沸腾所产生的压力喷射墨水的方法)中的加热器(加热元件),或者基于其他方法的各种致动器。根据头的喷射方法将对应的能量产生元件布置在流道结构中。
<设备应用示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例方式说明了分类为喷墨打印机的喷墨记录设备;然而,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用于图形打印应用的喷墨系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使用液体形式的功能材料建立各种形状或图案的设备(统称为“喷墨设备”),诸如形成用于电路布线图的图像的布线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各种装置的制造设备、使用树脂液作为用于喷射的功能液体的保护层打印设备、滤色片制造设备、使用材料沉积用材料形成精细结构的精细结构形成设备等。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密封片材并不局限于应用于喷墨头,还可以应用于移动电话、摄像机(cameras)、音频设备、便携式游戏装置、个人计算机、以及各种其他电子器材、装置、以及设备。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披露的确切形式,本发明涵盖在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进行的所有修改、替代结构以及等效置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构造成限制液体漏进及漏出的密封片材,所述密封片材包括:
膜件,其对于所述液体是不可透过的,以及,构造成覆盖需要被密封的区域;以及
电线,其布置在所述膜件上;
其中,从所述电线可获得对应因为接触所述液体而导致电阻变化的电信号,
其中,所述电线包括:
内部泄露检测电极,其构造成检测内部液体从所述需要被密封的区域漏出;以及
外部泄漏检测电极,其构造成检测外部液体漏进所述需要被密封的区域,
其中,所述密封片材布置为覆盖分层结构的横侧面,该分层结构包括喷嘴板、流道结构本体、以及喷射能量产生元件,所述喷嘴板形成有喷嘴,所述喷嘴具有构造成喷射液体的喷液口,所述流道结构本体形成有构造成将所述液体引导至所述喷嘴的流道,以及,所述喷射能量产生元件构造成产生喷射能量,以从所述喷嘴喷射所述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所述电线布置为围绕所述需要被密封的区域的圈状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所述外部泄漏检测电极布置成围绕所述内部泄漏检测电极的圈状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所述膜件由树脂、金属、以及树脂与金属的结合中的一种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所述电线包括一对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所述电线对构成检测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所述膜件构造成通过粘合剂与具有所述需要被密封的区域的被覆对象相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所述膜件具有包含有所述粘合剂的结合层,所述结合层构造成使所述密封片材与所述被覆对象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所述电线布置在所述膜件的与所述被覆对象相结合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在所述电线周围形成没有粘合剂的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所述电线包括多对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所述多对电线构成多个检测电路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
所述电线包括各自具有梳状电极的一对正极电线和负极电线;以及
所述正极电线的电极与所述负极电线的电极在所述膜件的最上表面上交替方式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片材,其中,所述膜件具有与所述电线的端部连接的多端子连接器。
13.一种喷液头,包括:
喷嘴,其具有构造成喷射液体的喷液口;
流道,其构造成将所述液体引导至所述喷嘴;
喷射能量产生元件,其构造成产生喷射能量,以从所述喷嘴喷射所述液体;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密封片材,将其与所述喷液头结合,
其中,所述喷液头包括多个联接在一起的头模块,所述头模块具有所述分层结构,以及,所述密封片材与各所述头模块的侧面结合。
14.一种喷墨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液头;以及
告警装置,其构造成根据从所述电线获得的电信号报告不正常的状态。
CN201210350429.4A 2011-09-20 2012-09-19 密封片材以及使用该密封片材的喷液头及喷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9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5076 2011-09-20
JP2011205076A JP5517265B2 (ja) 2011-09-20 2011-09-20 封止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体吐出ヘッド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9809A CN103009809A (zh) 2013-04-03
CN103009809B true CN103009809B (zh) 2016-03-30

Family

ID=47880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042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9809B (zh) 2011-09-20 2012-09-19 密封片材以及使用该密封片材的喷液头及喷墨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50837B2 (zh)
JP (1) JP5517265B2 (zh)
CN (1) CN1030098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14669B1 (en) * 2012-04-19 2020-10-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cting a drive bubble formation and collapse
JP6052617B2 (ja) * 2013-05-16 2016-12-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KR101605244B1 (ko) * 2014-04-23 2016-03-21 (주)유민에쓰티 누설 감지 장치
KR101544855B1 (ko) * 2014-08-14 2015-08-17 플루오르테크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시트형 물성감지 리크센서장치
KR102328803B1 (ko) * 2014-12-16 2021-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접속부의 이상 여부 판단 방법
JP2016172344A (ja) * 2015-03-17 2016-09-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6841133B2 (ja) * 2017-03-31 2021-03-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KR101923131B1 (ko) * 2017-05-29 2019-02-27 (주)드림팩토리 물질유출감지 및 알림 시스템
US10725117B2 (en) * 2018-05-30 2020-07-28 Landis+Gyr Technologies, Llc Component leak detec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JP2023005959A (ja) * 2021-06-30 2023-01-18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流路型デバイス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0030U (zh) * 1987-02-17 1988-08-25
JPH06340089A (ja) * 1993-06-02 1994-12-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インク漏れ検出方法
US6526807B1 (en) * 1998-06-18 2003-03-04 Joseph Doumit Early warning water leak detection system
CN1448716A (zh) * 2002-03-28 2003-10-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体液检查部件
JP2004095224A (ja) * 2002-08-29 2004-03-25 Origin Electric Co Ltd 酸性液漏れセンサおよび電気絶縁材
JP2011079272A (ja) * 2009-10-09 2011-04-21 Fujifilm Corp 複数の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で構成され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の交換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5948B2 (ja) * 1990-09-27 1995-07-19 タツタ電線株式会社 漏液センサ
US6826948B1 (en) * 2003-10-09 2004-12-0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Leak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a liquid circulation cool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30030U (zh) * 1987-02-17 1988-08-25
JPH06340089A (ja) * 1993-06-02 1994-12-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インク漏れ検出方法
US6526807B1 (en) * 1998-06-18 2003-03-04 Joseph Doumit Early warning water leak detection system
CN1448716A (zh) * 2002-03-28 2003-10-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体液检查部件
JP2004095224A (ja) * 2002-08-29 2004-03-25 Origin Electric Co Ltd 酸性液漏れセンサおよび電気絶縁材
JP2011079272A (ja) * 2009-10-09 2011-04-21 Fujifilm Corp 複数の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で構成され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の交換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50837B2 (en) 2015-02-10
JP2013068420A (ja) 2013-04-18
JP5517265B2 (ja) 2014-06-11
CN103009809A (zh) 2013-04-03
US20130070016A1 (en) 201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9809B (zh) 密封片材以及使用该密封片材的喷液头及喷墨设备
US9238361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S2228902T3 (es) Aparato y metodo para la impresion por chorros, para la fabricacion de circuitos impresos.
US20170157940A1 (en) Printhead assembly
US20060209141A1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ejection head
US9393783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0059099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3009811A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US9840076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8602527B2 (en) Printhead assembly
CN102555455B (zh) 液体喷射设备和控制液体喷射设备的方法
JP2004148816A (ja) エッジ封止基板と、エッジ封止基板を得る方法
JP2007076327A (ja) 電気接続構造、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34740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2205740B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2008030363A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2016165873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234087A (ja) 配線構造体及び接合方法並びに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液体吐出ヘッド
CN105984224B (zh)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24031157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05313476B (zh) 液体供应装置
US10322578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07443899A (zh) 液体喷出头基板、液体喷出头和液体喷出设备
JP7094772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06237387A (ja) 配線基板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並びに配線基板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