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8923A - 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8923A
CN102998923A CN2012103344327A CN201210334432A CN102998923A CN 102998923 A CN102998923 A CN 102998923A CN 2012103344327 A CN2012103344327 A CN 2012103344327A CN 201210334432 A CN201210334432 A CN 201210334432A CN 102998923 A CN102998923 A CN 102998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resin
acid
adhesive resin
devel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44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8923B (zh
Inventor
森屋芳洋
山田雅英
根本太一
中岛由纪子
山内祥敬
山下大树
真壁启司
左部显芳
雨森凉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570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1002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377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7697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98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8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8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89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88Block polym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03G9/0806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whereby chemical synthesis of at least one of the toner components takes pl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5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non-homogenuous distribution of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1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or side chai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着色剂和第一粘合剂树脂的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第一粘合剂树脂在-20℃~20℃的温度Tg1和35℃~65℃的温度Tg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玻璃化转变点是以5℃/分钟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1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1/h2小于1.0。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第一和第二相分别包含大于和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值的部分,该中间值在通过使用敲击模式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经二值化的相图中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

Description

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色剂、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或静电记录装置中,将电的或磁的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例如,在电子照相法中,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并将其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诸如纸的记录介质上,并通过施加热等定影在记录介质上。
调色剂通常包括其中分散有着色剂、带电控制剂等的树脂颗粒,调色剂可通过多种方法诸如粉碎、悬浮聚合、溶解悬浮、乳液聚集、相转变乳化以及扩链聚合(elongation polymerization)来制造。
树脂颗粒可以包括例如诸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以及多元醇树脂的热塑性树脂。与苯乙烯-丙烯酸树脂相比,聚酯树脂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在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和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软化点。因此,聚酯树脂被广泛用于尤其是需要低温定影性的调色剂。特别是,聚酯树脂广泛用于针对全色印刷的调色剂。
粘合剂树脂通常占据调色剂组合物的70%或更多。大部分粘合剂树脂是来源于目前正在逐渐枯竭的石油资源。石油资源导致全球变暖,这是因为当它们被消耗时会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目前已经提出将来源植物资源的粘合剂树脂用于调色剂。因为植物资源在其生长的过程中会从空气中并入二氧化碳,由植物资源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仅在空气和植物资源之间循环。因此,植物资源具有解决枯竭和全球变暖两方面问题的潜力。
日本专利第2909873号描述了包括聚乳酸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调色剂。来源于植物资源的聚乳酸被广泛使用并且易于获得。日本专利第3347406号和第59-096123号描述了通过乳酸单体的脱水缩合或乳酸的环状丙交酯(cycliclactide)的开环聚合来获得聚乳酸。与聚酯树脂相比,聚乳酸通常包括更高含量的酯基。酯基仅包括碳原子。仅利用聚乳酸可能难以调节着色剂的性质。
进行了利用聚乳酸与其它树脂的组合或使聚乳酸与其它树脂共聚的尝试。日本专利第3785011号描述了包括基于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的可生物降解树脂与萜烯苯酚共聚物的组合的调色剂。聚乳酸与广泛用作粘合剂树脂的聚酯树脂或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之间的相容性较差,或不易分散在聚酯树脂或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这对于会影响诸如储存稳定性、带电性以及流动性的调色剂性质的调色剂表面组合物的可控性是较为不利的。
通常难以控制调色剂使其同时获得低温定影性以及耐热保存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310018号描述了包含低分子量聚酯树脂与通过扩链预聚物而得到的高分子量聚酯树脂的组合的调色剂。设计该调色剂使得低分子量聚酯树脂赋予低温定影性以及高分子量聚酯树脂赋予耐热反印性(hot offsetresistance)和耐热储存稳定性。但是高分子量聚酯树脂可能会抑制调色剂在纸上的定影。混合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树脂还不足以获得兼具低温度定影性和耐热储存稳定性的调色剂。
降低树脂的热特性改善了低温定影性,但这样会降低树脂的耐热储存稳定性和硬度。具有较低硬度的树脂可能会导致诸如调色剂成膜以及带电性能(chargeability)变差的各种问题。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262179号描述了包括嵌段共聚物树脂和另外树脂的组合的调色剂,该嵌段共聚物树脂是具有拥有特定D/L比率的聚乳酸骨架的聚酯和另一聚酯的嵌段共聚物树脂。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设备消耗了电力的一大半。为了进一步节省能源,设计该调色剂使其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定影。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着色剂和第一粘合剂树脂的调色剂。第一粘合剂树脂在-20°C~20°C的温度Tg1和35°C~65°C的温度Tg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该玻璃化转变点是以5°C/分钟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baselinedisplacement)h1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1/h2小于1.0。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第一和第二相分别包含具有大于和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值的部分,该中间值在通过使用敲击模式(tapping mode)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经二值化的相图(binarized phase image)中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述详细的描述以及同时参考附图,对于本公开内容的更完整的理解以及其多种伴随的优点将会容易地获得,同时更好地被理解。其中:
图1为在第二次加热中获得的第一粘合剂树脂的吸热曲线的实例;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树脂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6是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示意图;
图7是由AFM的敲击模式获得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粘合剂树脂的相图;
图8是图7相图的经二值化的图;以及
图9是由AFM的敲击模式获得的比较树脂的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描述附图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时,出于清楚的目的,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本申请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意在被限制于所选择的特定的术语,并且应当理解每个特定的元素均包括以相同的方式操作且获得相同的结果的所有的技术上的等同物。
出于简化的目的,对于相同的构成元素,诸如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和材料给予相同的参考符号,且除非另有说明省略对其的多余的描述。
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包括第一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第一粘合剂树脂在-20°C~20°C的温度Tg1和35°C~65°C的温度Tg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该玻璃化转变点是以5°C/分钟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1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1/h2小于1.0。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第一和第二相分别包含具有大于和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值的部分,该中间值在通过使用敲击模式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AFM)获得的经二值化的相图中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相畴(the first phase domain)中的最大费雷特直径(Feret diameter)的平均值小于100nm。
在本说明书中,在第一和第二相的边界是能够识别的并且在第一粘合剂树脂的经二值化的AFM相图中能够测定第一相的费雷特直径的情况下,判定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当第一相过小难以与图像噪音相区别,或者第一相的费雷特直径无法以明确的方式测定时,判定第一相未分散在第二相中。当第一相无法与图像噪音区别以及第一和第二相的边界无法识别时,无法以明确的方式测定费雷特直径。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调色剂还包括第二粘合剂树脂。第二粘合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25000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3)为-5°C~15°C。
通常,为了在特定的温度下将调色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粘合剂树脂需要在该温度时能够粘附至记录介质。尤其是,需要无定形粘合剂树脂从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和/或粘性。因此,为了在低得多温度条件下将调色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需要粘合剂树脂具有低得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这可能会因为调色剂颗粒在存储时彼此之间发生接合或聚集从而不利地导致调色剂粘连的问题。调色剂粘连问题的出现可以通过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来防止,但损害低温定影性。
根据一实施方式,当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海-岛结构时可以同时实现低温定影性和储存稳定性,在海-岛结构中,赋予低温定影性的低Tg单元被细分散在赋予储存稳定性的高Tg单元中。另外,当调色剂包括数均分子量8000~25000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3)为-5°C~15°C的第二粘合剂树脂与第一粘合剂树脂的组合时,有利的是,调色剂具有提高的耐热储存稳定性;以及即使在显影设备中长期保持搅拌的过程中接受热应力时也能够更为有效地防止调色剂形成松散的聚集,从而还可以防止生产出具有白点的有缺陷的图像;以及即使当低Tg单元的比例相对较高时,也可以更进一步地防止在载体颗粒上形成不期望的调色剂膜以及载体颗粒带电能力的降低。这被认为是由于第二粘合剂树脂与第一粘合剂树脂的低Tg单元相容,并且在没有降低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的程度下,抑制低Tg单元从调色剂中渗出。
第一和第二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Tg2和Tg3)是通过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诸如来自TA Instruments的Q2000)获得的吸热曲线来确定的。在铝简易密封的盘(pan)中填充5~10mg的样品,并使其经历如下步骤。
第一次加热:以5°C/分钟的加热速率从3°C加热至220°C,并保持在220°C 1分钟。
冷却:在没有温度控制的情况下骤冷至-60°C并在-60°C保持1分钟。
第二次加热:以5°C/分钟的加热速率从-60°C加热至180°C。
根据在基于根据ASTM D3418/82的中点方法的第二次加热中得到的吸热曲线来确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就第一粘合剂树脂而言,在较低温侧观察到的第一玻璃化转变温度被定义为Tg1,以及在较高温侧观察到第二玻璃化转变温度被定义为Tg2。可以根据吸热曲线的拐点来确定玻璃化转变点。该拐点可以通过画出是吸热曲线的一次求导数的DrDSC曲线来确定。将第一粘合剂树脂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中的吸热曲线的基线的位移量(以下称为“基线位移”)分别定义为h1和h2。基线位移h1和h2中的每一个分别通过在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的低温侧起始点和高温侧结束点之间的差值来确定。图1是在第二次加热中获得的第一粘合剂树脂的吸热曲线的实例。
第一粘合剂树脂的第一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为-20~20°C。当Tg1低于-20°C时,容易发生调色剂粘连问题。当Tg1高于20°C时,在内部低Tg单元和外部高Tg单元之间的热特性方面存在的差异过小,从而会导致调色剂无法展现出足够的低温定影性。第一粘合剂树脂的第二玻璃化转变温度Tg2为35~65°C。当Tg2低于35°C时,高Tg单元无法充足地保护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的低Tg单元,并且容易出现调色剂粘连问题。当Tg2高于65°C时,在将调色剂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时,高Tg单元会阻止内部的低Tg单元从调色剂中渗出。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1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1/h2小于1.0。在上述结构中,低Tg单元分散在高Tg单元中,Tg1和Tg2不是必须与骨架A和骨架B(将在下文中描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关,这是因为树脂可能会具有部分溶解的或微相分离的结构。可以在骨架B和骨架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观察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g1和Tg2。出于相同的原因,基线位移比率h1/h2不是必须与第一粘合剂树脂的原料的重量比例相关。基线位移比率h1/h2基本上与作为最终产品的第一粘合剂树脂中的低Tg单元和高Tg单元之间的比例相关。基线位移比率h1/h2小于1.0。当h1/h2超过1.0时,低Tg单元所占的比率过大,从而会导致出现调色剂粘连问题,调色剂在载体颗粒上形成不期望的膜,和/或不期望地形成高Tg单元分散在低Tg单元中的反相相分离结构。
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且赋予低温定影性的单元被细分散在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2且赋予储存稳定性的单元中。这样的分散状态是通过具有被称为敲击模式的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AFM)而得到的相图来确定的。在技术文献“Surface Science letter,290,668(1993)”中描述了AFM的敲击模式的细节。如技术文献“Polymer,35,5778(1994)”和“Macromolecules,28,6773(1995)”所描述的一样,通过在样品的表面上振荡悬臂来获得相图。取决于在样品的测量表面上的粘弹性性质,在驱动悬臂的驱动器和实际振动之间产生相位差。通过画出这些相位差从而得到相图。在软的部分相位差大。在硬的部分相位差小。
在第一粘合剂树脂中,观察到具有较低Tg的单元作为具有大相位差的部分,即软的部分,而观察到具有较高Tg的单元作为具有小相位差的部分,即硬的部分。具有小相位差的硬的部分形成了构成外部相的第二相,而具有较大相位差的软的部分形成了构成内部相的第一相。
为了利用AFM获得相图,在下述条件下,利用超薄切片机(ultramicrotome)ULTRACUT(由Leica制造)将每种样品(即树脂)块切割成超薄切片。将该超薄切片用AFM观察。
切割厚度:60nm
切割速度:0.4mm/秒
切割仪器:金刚钻刀(Ultra Sonic 35°)
作为AFM仪器,可以在下述条件下使用安装有悬臂OMCL-AC240TS-C3(来自Asylum Technology Co.,Ltd.)的MFP-3D。
目标振幅(target amplitude):0.5V
目标百分比(target percent):-5%
振幅设定点(amplitude set point):315mV
扫描速率(Scan rate):1Hz
扫描点(Scan points):256×256
扫描角度(Scan angle):0°
利用由AFM敲击模式得到的相图的经二值化的相图来确定第一相畴(即软的和低Tg单元)中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二值化基于相图中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的中间值。在通过AFM敲击模式获得的相图中,具有较小相位差的部分通过较深色的区域来表示,而具有较大相位差的部分通过较亮色区域来表示。利用在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的中间值对该相图进行二值化。经二值化的图具有300nm×300nm的大小。在十张随机获得的经二值化的图中,挑选出具有第一至第三十大的最大费雷特直径的第一相畴并计算它们的平均直径。将无法与图像噪音相区别的超细的畴从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的计算中排除。更具体来说,将具有的面积为具有第一大最大费雷特直径的第一相畴的面积的1/100或更小的第一相畴从平均最大费雷特直径的计算过程中排除。最大费雷特直径被定义为相畴的平行切线对之间的最大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小于100nm且在20nm以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为30~70nm。当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为100nm或更多时,可能会发生调色剂粘连问题。当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小于20nm时,可能会使低温定影性变差。
图7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粘合剂树脂的相图(即,在实施例中制备的树脂1)。图8是图7相图经二值化的图。在图8中,亮区域表示具有较大相位差的第一相,而暗区域表示具有较小相位差的第二相。
根据一实施方式,当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海-岛结构时可以同时实现低温定影性和储存稳定性,在海-岛结构中,具有大相位差且赋予低温定影性的低Tg单元被细分散在具有小相位差且赋予储存稳定性的高Tg单元中。根据一实施方式,第一粘合剂树脂是聚酯骨架A和另一骨架B的嵌段共聚物。聚酯骨架A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骨架B不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这样的嵌段共聚物对于获得具有大相位差的低Tg单元的细分散且明确的畴是有利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的骨架B具有-20°C或更小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主要由骨架B构成的内部相被细分散在主要由骨架A构成的外部相中。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树脂的示意图。
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的聚酯骨架A具有如下结构:其由一种羟基羧酸聚合而成或由多种羟基羧酸共聚而成。聚酯骨架A可以通过例如羟基羧酸的水解缩合或者羟基羧酸的环状酯的开环聚合来获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酯骨架A是通过羟基羧酸的环状酯的开环聚合而得到的。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增加得到的聚羟基羧酸骨架的分子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透明性和热特性,聚羟基羧酸骨架是由脂肪族羟基羧酸获得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羟基羧酸骨架通过具有2~6个碳原子的羟基羧酸诸如乳酸、羟乙酸、3-羟丁酸或4-羟丁酸来获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考虑到透明性和与树脂的相容性,使用了乳酸。
当使用羟基羧酸的环状酯时,得到的聚羟基羧酸骨架具有其中羟基羧酸被聚合的构型。例如,由乳酸丙交酯得到的聚羟基羧酸骨架具有其中乳酸被聚合的构型。
当使用L-单体和D-单体的混合物时,可以获得外消旋树脂。例如可以使用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作为原料。另外,聚羟基羧酸骨架通过内消旋丙交酯的开环聚合来获得。内消旋丙交酯可以与L-丙交酯或D-丙交酯组合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剂树脂中的由羟基羧酸的脱水缩合得到的单元具有80摩尔%或更少或60摩尔%或更少的光学纯度X(摩尔%),光学纯度由下式表示:
X(摩尔%)=|X(L-型)–X(D-型)|
其中X(L-型)和X(D-型)分别表示L-型羟基羧酸和D-型羟基羧酸的比率(摩尔%)。
光学纯度X可以如下测定。首先混合分析物(例如具有聚酯骨架的树脂或调色剂)与纯水、1N氢氧化钠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并在70°C搅拌该混合物以引发水解。接下来,过滤混合物以除去固体成分,并添加硫酸以中和滤液。由此获得了含有分析物(例如聚酯树脂)的分解产物的L-型和/或D-型单体(例如L-型和/或D-型乳酸)的水性溶液。利用安装有手性配体交换柱SUMICHIRAL OA-5000(来自Sumika Analysis Chemical Service,Ltd.)的高速液相色谱(HPLC)来对水性溶液进行测定。通过得到的色谱图像,分别确定相当于L-型单体(例如L-乳酸)和D-型单体(例如D-乳酸)的峰面积S(L)和S(D)。按照下述式通过峰面积来计算光学纯度X。
X(L-型)(%)=100×S(L)/(S(L)+S(D))
X(D-型)(%)=100×S(D)/(S(L)+S(D))
光学纯度X(摩尔%)=|X(L-型)-X(D-型)|
L-型和D-型单体为光学异构体。除了光学性质之外,光学异构体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聚合反应性方面是相等的。单体的比率与得到的聚合物的比率相同。当光学纯度为80摩尔%或更少时,树脂的溶剂溶解性和透明性得到改善。
X(D-型)和X(L-型)分别与用于形成聚羟基羧酸骨架的D-型和L-型单体的比率相同。可以通过使用L-型单体和D-型单体的外消旋混合物来控制聚羟基羧酸骨架的光学纯度X(摩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的聚酯骨架A为聚乳酸骨架。聚乳酸是其中乳酸与酯键键合的聚合物。近年来,聚乳酸作为环境友好型可生物降解塑料而备受关注。因为在自然界中广泛地分布有用于切割酯键的酶(即酯酶),聚乳酸被逐渐分解为乳酸并最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可以通过例如如下方法来获得聚乳酸树脂:通过发酵淀粉(诸如玉米)来制备乳酸,然后直接使乳酸进行脱水缩合;或者由乳酸形成环状二聚体丙交酯并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环状二聚体丙交酯进行开环聚合。在开环聚合中,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引发剂的量来控制所得的树脂的分子量,以及可以在短时间内终止反应,这对于生产方面是有利的。
反应引发剂可以为例如醇,该醇只要是在约100°C和20mmHg或更少的减压条件下干燥或甚至在聚合时被加热至约200°C的高温时也不会挥发即可,不论其所具有的官能团的数量。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具有由羟基羧酸的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的骨架B具有-20°C或更小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20°C或更小的Tg1,并且其具有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主要由骨架B构成的内部相被细分散在主要由骨架A构成的外部相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具有由羟基羧酸的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的骨架B是由具有至少两个羟基的化合物制备的。这样的化合物作用为用于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的丙交酯开环聚合的反应引发剂。在骨架B是由这样具有至少两个羟基的化合物形成的情况下,提高了第一粘合剂树脂对于着色剂的亲和性。当化合物在其两个末端具有来自于骨架A的高Tg单元时,来自于骨架B的低Tg单元很大可能地分散到内部。
骨架B可以是例如聚醚、聚碳酸酯、聚酯、具有羟基的乙烯基树脂或具有末端羟基的有机硅树脂的骨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与着色剂的亲和性方面来考虑,骨架B是聚酯骨架。
作为骨架B的聚酯骨架可以通过聚酯的开环加成聚合来获得,该聚酯是由至少一种具有下述式(1)的多元醇和至少一种具有下述式(2)的多元羧酸而得到的。
A-(OH)m    (1)
在式(1)中,A代表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芳族基团或杂环芳族基团,以及m代表2~4的整数。
B-(COOH)n    (2)
在式(2)中,B代表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芳族基团或杂环芳族基团,以及n代表2~4的整数。
具有式(1)的多元醇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山梨糖醇、1,2,3,6,-己四醇、1,4-脱水山梨糖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2,5-戊三醇、甘油、2-甲基丙三醇、2-甲基-1,2,4-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3,5-三羟基甲基苯、双酚A、双酚A的氧化乙烯加成物、双酚A的氧化丙烯加成物、氢化双酚A、氢化双酚A的氧化乙烯加成物、以及氢化双酚A的氧化丙烯加成物。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具有式(2)的多元羧酸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丙二酸、正十二烯基琥珀酸、异辛基琥珀酸、异十二烯基琥珀酸、正十二烷基琥珀酸、异十二烷基琥珀酸、正辛烯基琥珀酸、正辛基琥珀酸、异辛烯基琥珀酸、异辛基琥珀酸、1,2,4-苯三甲酸、2,5,7-萘三甲酸、1,2,4-萘三甲酸、1,2,4-丁烷三羧酸、1,2,5-己烷三羧酸、1,3-二羧基-2-甲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1,2,4-环己烷三羧酸、四(亚甲基羧基)甲烷、1,2,7,8-辛烷四羧酸、均苯四甲酸、enpol三聚体酸、环己烷二羧酸、环己烯二羧酸、丁烷四羧酸、二苯基砜四羧酸、以及乙二醇二(偏苯三酸)。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作为骨架B的聚酯骨架是由包括1.5摩尔%或更多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酸成分得到的。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偏苯三酸。通过引入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使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分枝或交联结构。由此可以实质地缩短第一粘合剂树脂的分子链。具有这样的分枝结构,可以减小形成内部相的骨架B的畴的尺寸。因此,还能够减少在AFM相图中观察到的具有大相位差的第一相畴中的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当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含量小于1.5摩尔%时,分枝的程度过小从而使得骨架B的畴的尺寸不必要地增加,由此导致在具有大相位差的第一相畴中的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也不必要地增加。结果,可能会损害调色剂的耐热储存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含量为3摩尔%或更小。当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含量超过3摩尔%时,分枝或交联结构变得过于复杂从而导致分子量不必要地增加或可能会损害溶剂溶解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骨架B在第一粘合剂树脂中所占的重量比率为25~50%或25~40%。当骨架B的重量比率小于25%时,低Tg单元无法充分地赋予低温定影性。当骨架B的重量比率高于50%时,可能会出现调色剂的粘连问题或调色剂可能在载体颗粒上形成不期望的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骨架B的数均分子量(Mn)为3000~5000或3000~4000。当骨架B的Mn小于3000时,低Tg单元的畴可能过于微细导致无法赋予低温定影性。当骨架B的Mn高于5000时,低Tg单元会暴露在调色剂的表面。结果,可能会出现调色剂粘连问题或者可能会在载体颗粒上形成不期望的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为20000或更小,或8000~15000。当第一粘合剂树脂的Mn高于20000时,调色剂的定影性和溶剂溶解性可能会较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剂树脂在调色剂中的含量为60重量%或更多或80重量%或更多。当第一粘合剂树脂的含量小于60重量%时,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和调色剂粘连抗性可能会较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调色剂组合包括第一粘合剂树脂和第二粘合剂树脂的组合。第二粘合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25000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3)为-5~-15°C。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粘合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为10000~20000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3)为5~10°C。认为第二粘合剂树脂与第一粘合剂树脂的低Tg单元相容,并抑制低Tg单元从调色剂中渗出。结果,可以在不降低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的同时改善调色剂粘连抗性和调色剂的抗成膜性。当数均分子量(Mn)小于8000时,第二粘合剂树脂无法充分抑制低Tg单元从调色剂的渗出。结果,调色剂粘连抗性和调色剂的成膜抗性可能会较差。当数均分子量(Mn)超过25000时,第二粘合剂树脂阻碍调色剂粘附在纸上。结果,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可能变差。另外,由于溶剂溶解性较差可能会难以在调色剂颗粒中形成这样的第二粘合剂树脂。当玻璃化转变温度(Tg3)小于5°C时,调色剂粘连抗性和调色剂成膜抗性可能变差。当玻璃化转变温度(Tg3)超过10°C时,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可能变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与第一粘合剂树脂的低Tg单元(即骨架B)的溶解性的方面考虑,第二粘合剂树脂是不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的聚酯。
作为第二粘合剂树脂的不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的聚酯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利用具有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来扩链具有官能团的聚酯树脂。聚酯树脂的官能团可以是例如与活性氢反应的官能团,诸如异氰酸酯基团。
具有异氰酸酯基团的聚酯树脂可以通过使多异氰酸酯(PIC)与具有活性氢基团的聚酯反应来获得。
活性氢基团可以是例如羟基(例如醇羟基、酚羟基)、氨基、羧基或巯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醇羟基。
多异氰酸酯(PIC)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6-二异氰酸甲酯基丙酸酯(2,6-dissocyanatomethyl caproate);脂环族多异氰酸酯(例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芳族二异氰酸酯(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芳族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例如α,α,α’,α’-四甲基亚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异脲氰酸酯;上述多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基团与酚衍生物、肟或己内酰胺嵌段共聚得到的物质;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反应性来考虑,使用了IPDI。
作为延长剂的具有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可以为胺。胺和具有异氰酸酯基团的聚酯树脂之间的反应产生脲改性聚酯(UMPE)。
胺可以是例如二胺(B1)、三价以上的多胺(B2)、氨基醇(B3)、氨基硫醇(B4)、氨基酸(B5)、或胺(B1)~(B5)中的任何胺的氨基经嵌段的嵌段胺(blockedamine)(B6)。
二胺(B1)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芳族二胺(例如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脂环族二胺(例如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二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胺);以及脂肪族二胺(例如乙二胺、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
三价以上的多胺(B2)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二亚乙基三胺和三亚乙基四胺。
氨基醇(B3)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醇胺和羟乙基苯胺。
氨基硫醇(B4)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氨基乙硫醇和氨基丙硫醇。
氨基酸(B5)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氨基丙酸和氨基己酸。
嵌段胺(B6)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由上述胺(B1)~(B5)和酮(例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得到的酮亚胺化合物,以及噁唑啉化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粘合剂树脂比第一粘合剂树脂的重量比率为40/60~10/90。当第二粘合剂树脂重量比率超过40/60时,阻止了从调色剂渗出第一粘合剂树脂的低Tg单元(即骨架B)。结果,低温定影性可能变差。当第二粘合剂树脂的重量比率小于10/90,调色剂粘连抗性和调色剂的成膜抗性可能变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剂树脂或第二粘合剂树脂包括不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的聚酯,且该聚酯具有分枝结构。就第一粘合剂树脂而言,分子链由于分枝结构被实质地缩短了,因此骨架B可以被分散到小畴中。
就第二粘合剂树脂而言,分子链由于分枝结构被实质地缩短了,由此可以提高与第一粘合剂树脂的Tg单元(即骨架B)的相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剂树脂或第二粘合剂树脂包括不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的聚酯,且该聚酯是由包括1.5摩尔%或更多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酸成分得到的聚酯。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偏苯三酸。通过引入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诸如偏苯三酸),使树脂具有分枝或交联结构。当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含量小于1.5摩尔%,分枝的程度过小从而使得骨架B的畴的尺寸不必要地增加。作为结果,调色剂耐热储存稳定性可能会变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含量为3摩尔%或更少。当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超过3摩尔%时,分枝或交联的结构变得过于复杂从而导致分子量不必要地增加或可能会损害溶剂溶解性。
可以使用的着色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炭黑、苯胺黑染料、铁黑、萘酚黄S、汉萨黄(10G、5G、G)、镉黄、氧化铁黄、赭黄、铬黄、钛黄、多偶氮黄、油黄、汉萨黄(GR、A、RN、R)、颜料黄L、联苯胺黄(G、GR)、永久黄(NCG)、富尔坎坚牢黄(5G、R)、酒石黄色淀、喹啉黄色淀、蒽黄BGL、异二氢吲哚酮黄、铁丹、铅丹、红丹、镉红、镉汞红、锑红、永久红4R、对位红、火红、对氯邻硝基苯胺红、立索尔坚牢猩红G、亮坚牢猩红、亮洋红BS、永久红(F2R、F4R、FRL、FRLL、F4RH)、坚牢猩红VD、富尔坎坚牢玉红B、亮猩红G、立索尔玉红GX、永久红F5R、亮洋红6B、颜料猩红3B、酒红5B、甲苯胺栗、永久酒红F2K、埃利奥酒红BL、酒红10B、淡BON栗、中BON栗、曙红色淀、若丹明色淀B、若丹明色淀Y、茜素色淀、硫靛红B、硫靛栗、油红、喹吖啶酮红、吡唑啉酮红、多偶氮红、铬朱红、联苯胺橙、芘橙、油橙、钴蓝、青天蓝、碱性蓝色淀、孔雀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无金属酞菁蓝、酞菁蓝、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RS、BC)、靛青、深海蓝、铁蓝、蒽醌蓝、坚牢紫B、甲基紫色淀、钴紫、锰紫、二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141
烷紫、蒽醌紫、铬绿、锌绿、氧化铬、翠绿、翡翠绿、颜料绿B、萘酚绿B、绿金、酸性绿色淀、孔雀石绿色淀、酞菁绿、蒽醌绿、氧化钛、氧化锌和锌钡白等。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对于可使用的着色剂的颜色没有限定。调色剂可以包括黑色、青色、品红或黄色着色剂或它们组合。
可使用的黑色着色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炭黑例如炉黑、灯黑(C.I.颜料黑7)、乙炔黑和槽法炭黑;金属例如铜、铁(C.I.颜料黑11)和氧化钛;和有机颜料例如苯胺黑(C.I.颜料黑1)。
可使用的品红着色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C.I.颜料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1、22、23、30、31、32、37、38、39、40、41、48、48:1、49、50、51、52、53、53:1、54、55、57、57:1、58、60、63、64、68、81、83、87、88、89、90、112、114、122、123、163、177、179、202、206、207、209和211;C.I.颜料紫19;和C.I.还原红1、2、10、13、15、23、29和35。
可使用的青色着色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C.I.颜料蓝2、3、15、15:1、15:2、15:3、15:4、15:6、16、17和60;C.I.还原蓝6;C.I.酸性蓝45、各自在酞菁骨架上具有1~5个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作为取代基的铜酞菁颜料;和绿7和绿36。
可使用的黄色着色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C.I.颜料黄0-16、1、2、3、4、5、6、7、10、11、12、13、14、15、16、17、23、55、65、73、74、83、97、110、151、154和180;C.I.还原黄1、2和20、以及橙3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着色剂在调色剂中的含量为1重量%~15重量%或3重量%~10重量%。当着色剂的含量小于1重量%时,调色剂的着色力可能变差。当着色剂含量大于15重量%时,由于着色剂可能无法均匀地分散在调色剂中,因此可能会导致着色力降低和调色剂的电学性能降低。
所述着色剂还可作为通过与树脂组合获得的母料使用。可用树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酯、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的聚合物、基于苯乙烯的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树脂、环氧多元醇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类树脂、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脂肪族烃树脂或脂环族烃树脂、芳族石油树脂、氯化石蜡和石蜡。另外,也可以使用具有聚羟基羧酸骨架的聚酯树脂。这些树脂可以来自于植物。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可使用的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的聚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和聚乙烯基甲苯。基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
可通过将树脂和着色剂在施加高剪切力下混合和捏合而获得母料。可以使用有机溶剂以增强着色剂与树脂间的相互作用。更具体来说,母料还可使用所谓的闪蒸(flashing)法(其中将着色剂的水性糊料与树脂和有机溶剂混合并捏合以将着色剂转移至树脂侧,然后除去有机溶剂和水分)而得到。因为着色剂湿饼可在不干燥该饼的情况下直接使用,所以该方法是有利的。当进行混合和捏合时,可以使用高剪切力分散设备诸如三辊磨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包括熔点50~120°C的脱模剂。在这样低熔点的脱模剂分散到粘合剂树脂中的情况下,当通过定影辊按压将调色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时,调色剂可以有效地从定影辊上脱模。由此,即使当定影辊中不使用任何脱模剂(诸如油)时,调色剂也不会引起反印问题。
脱模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蜡。可使用的蜡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天然蜡诸如植物蜡(例如巴西棕榈蜡、棉蜡、漆树蜡、米蜡)、动物蜡(例如蜂蜡、羊毛脂)、矿物蜡(例如地蜡、微晶蜡)、以及石油蜡(例如石蜡、微晶蜡、石油蜡)。可使用的蜡的具体实例还包括但不限于:合成烃蜡(例如费-托蜡、聚乙烯蜡)以及合成蜡(例如酯蜡、酮蜡、醚蜡)。另外,下述材料也可以用作脱模剂:脂肪酸酰胺诸如1,2-羟基硬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邻苯二甲酸酐酰亚胺、以及氯代烃;聚丙烯酸酯(例如正硬脂基聚甲基丙烯酸酯、正月桂基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其为低分子量结晶聚合物;以及具有长烷基侧链的结晶聚合物。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脱模剂的熔点为50~120°C或60~90°C。当熔点低于50°C时,调色剂的耐热储存稳定性可能变差。当熔点大于120°C时,调色剂的耐冷反印性(cold offset resistance)可能变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高于熔点20°C的温度条件下,脱模剂的熔体粘度为5~1000cps或10~100cps。当熔体粘度小于5cps时,调色剂的脱模性可能变差。当熔体粘度高于1000cps时,调色剂的耐热反印性和低温定影性可能变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脱模剂在调色剂中的含量为40重量%或更小或3~30重量%。当脱模剂的含量高于40重量%时,调色剂的流动性可能变差。
可使用的蜡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脱游离脂肪酸的巴西棕榈蜡、聚乙烯蜡、褐煤蜡、氧化的米蜡、以及它们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具有5或更小的酸值的微晶巴西棕榈蜡,其可以以1μm或更小的分散体直径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具有5~14的酸值的微晶褐煤蜡,其是从矿物中纯化得到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具有10~30酸值的氧化米蜡,氧化米蜡是通过在空气中氧化米糠蜡而获得的。这些蜡可以细分散在一实施方式的树脂中,其可以提供具有耐热反印性、转印性能和耐久性良好组合的调色剂。可以组合使用上述蜡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可以用作脱模剂的具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固体硅蜡、高级脂肪酸高级醇、褐煤酯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以及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脱模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0~90°C。当Tg小于70°C时,调色剂的耐热储存稳定性可能变差。当Tg高于90°C时,调色剂的耐冷反印性可能变差,即在低温条件下调色剂可能不会脱模并且调色剂可能不期望地围绕定影部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脱模剂在调色剂中的含量为1~20重量%或3~10重量%。当脱模剂的含量低于1重量%时,调色剂的耐反印性可能变差。当脱模剂的含量高于20重量%时,调色剂的转印性能和耐久性可能变差。
带电控制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胺黑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含铬金属络合物染料、钼酸螯合物颜料、若丹明染料、烷氧基胺、季铵盐(包括氟改性季铵盐)、烷基酰胺、磷、含磷化合物、钨、含钨化合物、氟活化剂、水杨酸金属盐、和水杨酸衍生物的金属盐。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带电控制剂的可商购产品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由Orient ChemicalIndustries Co.,Ltd制造的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171
03(苯胺黑染料)、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172
P-51(季铵盐)、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173
S-34(含金属偶氮染料)、E-82(羟萘甲酸的金属络合物)、E-84(水杨酸的金属络合物)和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176
E-89(苯酚缩合物);由Hodogaya Chemical Co.,Ltd.制造的TP-302和TP-415(季铵盐钼络合物);Hoechst AG制造的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177
PR(三苯基甲烷衍生物)、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178
NEG VP2036和COPY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179
NXVP434(季铵盐);由Japan Carlit Co.,Ltd.制造的LRA-901和LR-147(硼络合物);以及铜酞菁、苝、喹吖啶酮、偶氮颜料、和含有例如磺酸酯基团和羧基、或季铵基团的官能团的聚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粘合剂树脂100重量份,带电控制剂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或0.2~5重量份。当带电控制剂的含量低于0.1重量份时,不易控制调色剂的带电。当带电控制剂的含量高于10重量份时,调色剂可能被过度带电,使得调色剂吸附至显影辊的静电力过大,从而导致显影剂的流动性变差以及图像密度低。
带电控制剂的具体实例还包括但不限于:苯胺黑染料、经审查的日本申请公开第42-1627号中描述的含有具有2~16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吖嗪染料、碱性染料(例如C.I.碱性黄2(C.I.41000)、C.I.碱性黄3、C.I.碱性红1(C.I.45160)、C.I.碱性红9(C.I.42500)、C.I.碱性紫1(C.I.42535)、C.I.碱性紫3(C.I.42555)、C.I.碱性紫10(C.I.45170)、C.I.碱性紫14(C.I.42510)、C.I.碱性蓝1(C.I.42025)、C.I.碱性蓝3(C.I.51005)、C.I.碱性蓝5(C.I.42140)、C.I.碱性蓝7(C.I.42595)、C.I.碱性蓝9(C.I.52015)、C.I.碱性蓝24(C.I.52030)、C.I.碱性蓝25(C.I.52025)、C.I.碱性蓝26(C.I.44045)、C.I.碱性绿1(C.I.42040)、C.I.碱性绿4(C.I.42000)),以及色淀颜料;季铵盐(例如C.I.溶剂黑8(C.I.26150)、苯甲酰基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癸基三甲基氯化物);二烷基(例如二丁基、二辛基)锡化合物;二烷基硼酸锡化合物;胍衍生物;多胺树脂(例如具有氨基的乙烯基聚合物、具有氨基的缩合聚合物);经审查的日本申请公开第41-20153、43-27596、44-6397和45-26478号中描述的单偶氮染料的金属络合物盐;如经审查的日本申请公开第55-42752和59-7385号中描述的水杨酸、二烷基水杨酸、萘甲酸和二羧酸与Zn、Al、Co、Cr和Fe的金属络合物;磺化铜酞菁颜料;有机硼盐;含氟季铵盐;以及杯芳烃化合物。
当调色剂包括除了黑色之外的着色剂时,可以使用发白的带电控制剂诸如水杨酸衍生物的金属盐从而使着色剂表现出其颜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100份的粘合剂树脂,带电控制剂的含量为0.01~2重量份或0.02~1重量份。当带电控制剂的含量为0.01重量份或更多时,可以提供良好的带电控制性。当带电控制剂的含量为2重量份或更小时,可以在保持良好的带电控制性的同时,不会使调色剂过度带电,也不会使其粘附至显影辊的静电力过大,并能够防止流动性和图像密度的劣化。
调色剂还包括在调色剂表面上的无机材料的微粒以提高流动性、显影性能和带电性能。
可使用的无机材料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钛酸钡、钛酸镁、钛酸钙、钛酸锶、氧化锌、氧化锡、硅砂、粘土、云母、硅灰石、硅藻土、氧化铬、氧化铈、氧化铁红、三氧化锑、氧化镁、氧化锆、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碳化硅和氮化硅。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机微粒具有5nm~2μm或5nm~500nm的初级粒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机微粒在调色剂中的含量为0.01~5.0重量%或0.01~2.0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利用流动性改进剂对无机材料(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钛)进行了表面处理以改善其疏水性,流动性改进剂例如硅烷偶联剂、甲硅烷化试剂、含有氟化烷基的硅烷偶联剂、有机钛酸酯的偶联剂、铝偶联剂、硅油和改性硅油。即使在高潮湿条件下,这样的疏水化材料也不会损害流动性和带电性质。
调色剂还可以包括清洁性改进剂从而可以容易地除去在图像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体或一次转印介质上的显影剂。清洁性改进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酸金属盐(例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通过无皂乳液聚合等获得的聚合物微粒(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苯乙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聚合物微粒具有较窄的粒度分布,并且其体均粒径为0.01μm~1μm。
可使用的磁性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铁粉、磁铁矿和铁氧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白色磁性材料。
可以使用形状控制剂来控制调色剂的形状。可作为形状控制剂使用的具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含有其中层间离子的至少一部分用有机离子改性的层状无机矿物(以下称为“改性的层状无机矿物”)。该改性的层状无机矿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用有机阳离子改性的基于蒙脱石的材料。还可通过将层状无机矿物中的部分二价金属用三价金属代替而将金属阴离子引入到层状无机矿物中。在这种情况下,至少部分引入的金属阴离子用有机阴离子改性从而不会升高层状无机矿物的亲水性。
可用作有机阳离子改性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烷基季铵盐、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191
盐和咪唑盐。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烷基季铵盐。烷基季铵盐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三甲基硬脂基铵、二甲基硬脂基苄基铵和油烯基二(2-羟基乙基)甲基铵。
可用作有机阳离子改性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具有支化、非支化或环状烷基(C1-C44)、烯基(C1-C22)、烷氧基(C8-C32)、羟基烷基(C2-C22)、氧化乙烯或氧化丙烯的硫酸盐、磺酸盐、羧酸盐或磷酸盐。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氧化乙烯骨架的羧酸。
通过用有机离子进行改性,可使得经改性的层状无机矿物具有适当疏水性。包含这样的经改性的层状无机矿物的调色剂成分液体表现出非牛顿粘度,其能够控制或改变得到的调色剂的形状。
经改性的层状无机矿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蒙脱土、膨润土、锂蒙脱石、绿坡缕石、海泡石、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有机改性的蒙脱土或膨润土。它们可以以不会不良地影响其他调色剂性质的少量容易地控制调色剂成分液体的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色剂中的经改性的层状无机矿物的含量为0.05~10重量%或0.05~5重量%。
市售有机阳离子改性的层状无机矿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季铵18膨润土例如3、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02
38和38V(由Rheox制造);TIXOGEL VP(由United Catalyst制造);34、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05
40和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06
XL(由Southern Clay Product制造);和司拉氯铵(stearalkonium)膨润土例如27(由Rheox制造)、TIXOGEL LG(由United Catalyst制造)、以及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08
AF和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09
APA(由SouthernClay Product制造);以及季铵18/苯甲烃铵膨润土例如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010
HT和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011
PS(由Southern Clay Products制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012
AF或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013
APA。
市售有机阳离子改性的层状无机矿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HITENOL 330T(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其是通过用下通式(3)表示的有机阴离子改性DHT-4A(Kyowa Chemical Industry Co.,Ltd.)而获得的层状无机矿物。
R1(OR2)nOSO3M    (3)
其中R1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R2表示具有2~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n为2~10的整数;和M表示一价金属元素。
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可以多种方法来制造,该方法诸如:捏合-粉碎、乳液聚集、溶解悬浮、溶解乳化、悬浮造粒、悬浮聚合以及酯扩链(esterelongation)。在这种情况下,其中利用具有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来扩链具有官能团的聚酯树脂来获得第二粘合剂树脂,优选酯扩链法。
A)捏合粉碎法:捏合-粉碎法包括第一预混合步骤、第二熔融-捏合步骤、第三粉碎步骤、以及第四分级步骤。
在第一预混合步骤中,在干燥条件下将诸如粘合剂树脂、着色剂、以及疏水化颗粒的调色剂成分混合。调色剂成分还可以包括例如脱模剂和带电控制剂。
可以使用的混合器包括但不限于:Henschel型混合器诸如FM混合器(由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Ltd.制造)、SUPER混合器(由KAWATA MFGCo.,Ltd.制造),以及MECHANOMILL(由Okada Seiko Co.,Ltd.制造);ONGMILL(由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制造);HYBRIDIZATION系统(由NaraMachinery制造);以及COSMO系统(由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Ltd.制造)。
在第二熔融-捏合步骤中,第一预混合步骤中的混合物被熔融-捏合。在如下温度下对混合物进行熔融-捏合,该温度不低于粘合剂树脂的软化点以及低于粘合剂树脂的热分解温度,从而使得除了粘合剂树脂之外的调色剂成分分散在熔融或软化的粘合剂树脂中。
可以使用捏合机来进行熔融-捏合,捏合机诸如:双轴挤出机、双辊磨、三辊磨或密炼机(labo plastomill)。更具体来说,可以使用单轴或双轴挤出机诸如TEM-100B(由Toshiba Machine Co.,Ltd.制造)、PCM-65/87和PCM-30(均由Ikegai Co.,Ltd.制造);以及开放辊捏合机诸如MOS320-1800和KNEADEX(均由Nippon Coke and Engineering Co.,Ltd.制造)。可以使用两种或更多种这些捏合机来捏合混合物。
在第三粉碎步骤中,通过冷却使在第二熔融-捏合步骤中制备的经熔融-捏合的混合物固化,并进一步对固化的经熔融-捏合的混合物进行粉碎。首先,通过锤磨机或剪切磨,对固化的经熔融-捏合的混合物进行粗粉碎形成具有约100μm~5mm的体均粒径的粗颗粒。并进一步对这些粗颗粒进行粉碎使其形成为具有约15μm以下的体均粒径。
可以通过如下设备来进行微粉碎:利用超音速喷射空气的喷射型粉碎机或向在高速旋转的转子和定子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注入样品的冲击式粉碎机。可以利用喷射型粉碎机或冲击式粉碎机直接将固化的经熔融-捏合的混合物粉碎成微粒,而无需通过形成粗颗粒。
在第四分级步骤中,通过尺寸对在第三粉碎步骤中制备的颗粒进行分级,从而除去过度粉碎的颗粒和尺寸过大的颗粒。可以再循环这样过度粉碎的颗粒和尺寸过大的颗粒以用于生产另外的调色剂。可以利用除去过度粉碎的颗粒的旋转风力分级机(rotary wind power classifier)以及利用离心力和风力除去过大的颗粒来进行分级。设定分级条件从而得到了具有3~15μm体均粒径的调色剂颗粒。
B)乳化聚集法:乳化聚集法包括第一聚集步骤、第二粘附步骤以及第三熔合步骤。首先,例如通过传统的乳液聚合来制备粘合剂树脂颗粒。
在第一聚集步骤中,将通过乳液聚合获得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分散在具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剂中。将其它调色剂成分(诸如着色剂)分散在具有相反极性的另外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剂中。混合这些分散液以引起异相聚集(hetero aggregation)。由此,形成了聚集的颗粒。
在第二粘附步骤中,任选添加树脂颗粒并使其粘附至聚集的颗粒的表面,从而在聚集的颗粒上形成包覆层。该步骤可以使得到的调色剂具有核-壳结构。
在第三熔合步骤中,在粘合剂树脂的最高玻璃化转变点或熔点或其上的温度,使经过了聚集和任选经过了粘附步骤的聚集的颗粒彼此熔合。然后洗涤并干燥熔合后的颗粒以得到调色剂颗粒。
如上所述,第二粘附步骤是任选的。在应用了粘附步骤的情况下,在第一聚集步骤中,使各自分散液中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初始量是不平衡的。然后在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或熔点或更小的温度条件下,利用无机金属盐(例如硝酸钙)或无机金属盐聚合物(例如聚氯化铝)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离子中和以形成并稳定聚集的颗粒(即核颗粒)。
在粘附步骤中,添加另外的粘合剂树脂颗粒并使其粘附到核颗粒的表面。利用特定量的具有特定极性的分散剂处理另外的粘合剂树脂颗粒从而补偿分散液之间的不平衡。任选地,在被加热到等于或高于另外的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的温度进行彼此熔合之前,略微加热粘附了另外的粘合剂树脂颗粒的核颗粒至等于或低于粘合剂树脂或另外的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化点的温度,并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稳定化。可以重复进行粘附步骤几次。
C)溶解悬浮法:溶解悬浮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中溶解调色剂成分诸如粘合剂树脂、着色剂以及脱模剂;并且,通过利用均化器(诸如TK HOMOMIXER)施加机械剪切力将得到的溶液分散在具有无机微粒(例如磷酸钙)或有机分散剂(例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的水性介质中。
向得到的分散液中添加1M盐酸水性溶液从而溶解并除去分散剂,进一步对其进行过滤从而得到经分离的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最终,除去残留在所得到的颗粒中的溶剂。由此,得到了调色剂颗粒。
D)溶解乳化法:溶解乳化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有机溶剂(例如乙酸乙酯)中溶解粘合剂树脂;通过来自均化器(诸如TK HOMOMIXER)的机械剪切力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烷基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作用力对得到的溶液进行乳化来形成粘合剂树脂颗粒;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残留溶剂以获得粘合剂树脂颗粒的分散液。随后的步骤与上述乳液聚集方法相同。
E)悬浮造粒法:悬浮造粒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包含重均分子量(Mw)为3000~15000(由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预聚物的聚合物溶液;向聚合物溶液中添加调色剂成分诸如着色剂、单体、聚合引发剂以及脱模剂;在存在无机或有机分散剂的条件下,通过施加机械剪切力悬浮得到的溶液;以及通过施加搅拌剪切力向得到的分散液施加热能以制备聚合物颗粒。
当预聚物具有3000~15000的重均分子量(Mw),上述溶液具有合适的粘度以及得到的调色剂具有合适的定影特性。另外,不需要链转移剂,包含在得到的调色剂中的粘合剂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是可控制的。
F)悬浮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含有悬浮稳定剂的水性介质中搅拌包含单体、聚合引发剂、着色剂、脱模剂等的可聚合混合物来制备聚合物颗粒。备选地,悬浮聚合法包括在含有阴离子分散剂的水性介质中搅拌包含单体、聚合引发剂、着色剂、脱模剂以及阳离子聚合物的可聚合混合物来制备聚合物颗粒的步骤。得到的调色剂具有如下结构:脱模剂被包封在悬浮的颗粒中。由此,该调色剂具有改善的定影性和耐反印性。
G)酯扩链法:酯扩链法包括乳化至少包含粘合剂树脂的调色剂成分液体和形成调色剂颗粒的步骤。更具来说,酯扩链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调色剂成分液体:在第一步骤中,通过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或分散诸如着色剂和粘合剂树脂的调色剂成分来制备调色剂成分液体。
除了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之外,调色剂成分还可以包括例如脱模剂、带电控制剂等。在形成调色剂颗粒的过程中或形成了调色剂颗粒之后,除去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可以是具有低于150°C的沸点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可以容易地除去该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苯、二甲苯、苯、四氯化碳、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氯仿、单氯苯、偏二氯乙烷、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甲乙酮和甲基异丁基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酯溶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乙酸乙酯。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溶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成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为40~300重量份、60~140重量份或80~120重量份。
(2)制备水性介质:在第二步骤中,利用水性溶剂诸如水、水混溶性溶剂以及其混合物来制备水性介质。
可使用的水混溶性介质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醇类、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溶纤剂和低级酮。醇类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醇、异丙醇和乙二醇。低级酮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酮和甲乙酮。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通过在水性溶剂中分散树脂颗粒来制备水性介质。树脂颗粒的添加量可以为例如0.5~10重量%。
树脂颗粒可以由其能够形成水性分散液的树脂构成。这样的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热塑性和热固性的树脂,诸如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硅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脲树脂、苯胺树脂、离聚物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树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或它们的组合,这是因为可容易地获得理想球形的树脂细颗粒的水性分散液。
可使用的乙烯基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单体均聚物或共聚物,该共聚物诸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可由包含两个或更多个不饱和基团的单体来获得树脂颗粒。包含两个或更多个不饱和基团的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的氧化乙烯加成物的硫酸酯的钠盐(ELEMINOL RS-30,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二乙烯基苯和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
可以例如如下水性分散液的形式获得树脂颗粒。
(i)如下获得乙烯基树脂的水性分散液:直接使包括乙烯基单体的原料进行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种子聚合或分散聚合。
(ii)如下获得加聚或缩聚树脂的水性分散液:在分散剂的存在下将树脂的前体(例如单体、低聚物)或其溶液分散在水性介质中,然后通过施加热或加入固化剂使前体固化。
(iii)如下获得加聚或缩聚树脂(例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的水性分散液:通过将乳化剂溶解在树脂前体(例如单体、低聚物)或其溶液(优选为液体状态或可以通过施加热来液化)中,然后进一步向其中加入水以实施相转变乳化。
(iv)如下获得由聚合反应(例如加成聚合、开环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制备的树脂的水性分散液:使用机械旋转型粉碎机、射流型粉碎机将树脂粉碎成颗粒,并且通过尺寸来对颗粒进行分级以收集所期望尺寸的颗粒,并在分散剂的存在下将收集的颗粒分散在水性介质中。
(v)如下获得由聚合反应(例如加成聚合、开环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制备的树脂的水性分散液:使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喷雾得到的树脂溶液以形成树脂颗粒,然后在分散剂的存在下将树脂颗粒分散在水性介质中。
(vi)如下获得由聚合反应(例如加成聚合、开环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制备的树脂的水性分散液:使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并进一步向得到的树脂溶液中添加贫溶剂,或者通过加热将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并且冷却所得树脂溶液冷却以沉淀出树脂颗粒,除去溶剂以分离树脂颗粒,然后在分散剂的存在下将树脂颗粒分散在水性介质中。
(vii)如下获得由聚合反应(例如加成聚合、开环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制备的树脂的水性分散液:将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在分散剂的存在下将得到的树脂溶液分散在水性介质中,并通过施加热和/或减压来除去溶剂。
(viii)如下获得由聚合反应(例如加成聚合、开环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制备的树脂的水性分散液:将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并将乳化剂溶解在得到的树脂溶液中,并向其中添加水以引起相转变乳化。
水性介质可以包括分散剂以获得具有期望的形状和较窄颗粒尺寸分布的调色剂颗粒,该分散剂是用于稳定当在水性介质中对调色剂成分液体进行乳化时待形成的液滴的目的。该分散剂可以是例如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微溶的无机化合物或聚合物型保护胶体。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使用了表面活性剂。
可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可使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硫酸盐、磷酸盐、含有氟烷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用的含有氟烷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具有2~10个碳原子的氟烷基羧酸和其金属盐、全氟辛烷磺酰基谷氨酸二钠、3-[ω-氟烷基(C6-C11)氧]-1-烷基(C3-C4)磺酸钠、3-[ω-氟烷酰基(C6-C8)-N-乙基氨基]-1-丙烷磺酸钠、氟烷基(C11-C20)羧酸和其金属盐、全氟烷基羧酸(C7-C13)和其金属盐、全氟烷基(C4-C12)磺酸和其金属盐、全氟辛烷磺酸二甲醇酰胺、N-丙基-N-(2-羟基乙基)全氟辛烷磺酰胺、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盐、全氟烷基(C6-C10)-N-乙基磺酰基甘氨酸盐和单全氟烷基(C6-C16)乙基磷酸酯。这类含有氟烷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市售产品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61
S-111、S-112和S-113(由AGC Seimi Chemical Co.,Ltd.制造);FLUORAD FC-93、FC-95、FC-98和FC-129(由Sumitomo 3M制造);UNIDYNEDS-101和DS-102(由Daikin Industries,Ltd.制造);MEGAFACF-110、F-120、F-113、F-191、F-812和F-833(由DIC Corporation制造);EFTOP EF-102、103、104、105、112、123A、123B、306A、501、201和204(由Mitsubishi MaterialsElectronic Chemicals Co.,Ltd.制造);以及FTERGENT F-100和F-150(由NeosCompany Limited制造)。
可使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胺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和含有氟烷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胺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烷基胺盐、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多元胺脂肪酸衍生物和咪唑啉。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烷基三甲基铵盐、二烷基二甲基铵盐、烷基二甲基苄基氨盐、吡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62
盐、烷基异喹啉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63
盐和苄索氯铵。还可以使用含有氟烷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含有氟烷基的脂肪族伯、仲或叔胺酸,脂肪族季铵盐诸如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盐、苄烷铵盐、苄索氯铵、吡啶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64
盐和咪唑啉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65
盐等。
这类含有氟烷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市售产品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66
S-121(由AGC Seimi Chemical Co.,Ltd..制造)、FLUORADFC-135(由Sumitomo 3M制造)、UNIDYNE DS-202(由Daikin Industries,Ltd.制造)、MEGAFACE F-150和F-824(由DIC Corporation制造)、ECTOPEF-132(由Mitsubishi Materials Electronic Chemicals Co.,Ltd.制造)、和FTERGENT F-300(由Neos Company Limited制造)。
可使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酸酰胺衍生物和多元醇衍生物。
可使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氨酸、十二烷基二(氨基乙基)甘氨酸、二(辛基氨基乙基)甘氨酸和N-烷基-N,N-二甲基铵甜菜碱。
可使用的在水中微溶的无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磷酸三钙、碳酸钙、氧化钛、胶态二氧化硅和羟基磷灰石。
可使用的聚合物型保护胶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均聚物或共聚物(通过使诸如酸单体、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醇保护单体、乙烯基醚单体、乙烯基羧酸酯单体、酰胺单体和其羟甲基化合物、氯化物单体和/或含有氮原子或者含氮杂环的单体等聚合而获得)、聚氧乙烯类树脂和纤维素。
酸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α-氰基丙烯酸,α-氰基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富马酸、马来酸以及马来酸酐。
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β-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β-羟基乙酯、丙烯酸β-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β-羟基丙酯、丙烯酸γ-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γ-羟基丙酯、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甘油单丙烯酸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
乙烯基醚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和乙烯基丙基醚。乙烯基羧酸酯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和丁酸乙烯酯。
酰胺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二丙酮丙烯酰胺。
氯化物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酰氯和甲基丙烯酰氯。
含有氮原子或者含氮杂环的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咪唑和乙烯亚胺。
聚氧乙烯类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烷基胺、聚氧丙烯烷基胺、聚氧乙烯烷基酰胺、聚氧丙烯烷基酰胺、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月桂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苯基硬脂酸酯、和聚氧乙烯苯基壬酸酯。
纤维素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
在制备树脂颗粒的水性分散液时可以使用分散稳定剂。可使用的分散稳定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可溶于酸或可溶于碱的化合物,诸如磷酸钙。
当调色剂成分包括与具有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反应的聚酯预聚物时,水性介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脲或氨基甲酸酯反应,催化剂诸如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月桂酸二辛基锡。
(3)制备乳液浆料:在第三步骤中,边搅拌边在水性介质中乳化调色剂成分液体。可以用于乳化的具体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分批式乳化器诸如HOMOGENIZER(由IKA Japan制造)、(由KINEMATICA AG制造)、以及TK AUTO HOMO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82
(由RIMIX Corporation制造);连续乳化器诸如EBARA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83
(由Ebara Corporation制造)、TK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84
(由PRIMIX Corporation制造)、TK PIPELINE HOMO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85
(由PRIMIXCorporation制造)、胶磨机(由SHINKO PANTEC CO.,LTD.制造)、切碎器(slasher)、三角湿式粉碎机(trigonal wet pulverizer)(由Mitsui Miike MachineryCo.,Ltd.制造)、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86
(由Eurotec制造)、以及FINE FLOW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87
(由Pacific Machinery & Engineering Co.,Ltd.制造);高压乳化器诸如MICROFLUIDIZER (由Mizuho Industrial Co.,Ltd.制造)、NANOMIZER(由NANOMIZER Inc.制造)以及APV GAULIN(SPX Corporation);膜乳化器(由REICA Co.,Ltd.制造);振动乳化器诸如VIBRO MIXER(由REICA Co.,Ltd.制造);以及超声乳化器诸如超声均化器(由BRANSON制造)。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从粒径的均匀角度来考虑,使用APV GAULIN、均化器、TK AUTO HOMO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88
EBARA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289
TK或TKPIPELINE HOMO
(4)除去有机溶剂:在第四步骤中,从乳液浆料中除去有机溶剂。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从乳液除去有机溶剂:(1)逐渐加热乳液由此使液滴中的有机溶剂完全蒸发,或(2)将乳液喷射到干燥气氛中并且由此从液滴中使有机溶剂完全蒸发。在后一种情况中,如果有水性分散剂,其也可以被蒸发。
(5)洗涤、干燥和分级:当从乳液中完全除去有机溶剂之后,得到了调色剂基础颗粒。在第五步骤中,对调色剂基础颗粒进行洗涤、干燥,并且任选根据尺寸进行分级。通过使用例如旋风分离、倾析或离心分离等除去不期望的微粒。备选地,对经干燥的调色剂基础颗粒进行分级。在使用了能够溶解在酸和碱的分散剂(例如磷酸钙)的情况下,首先利用酸(例如盐酸)对得到的基础颗粒进行洗涤,然后利用水进行洗涤从而除去分散剂。
(6)无机微粒的外部添加:在第六步骤中,经干燥的调色剂颗粒任选与无机材料诸如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的微粒和/或带电控制剂混合,然后通过施加机械冲击,来抑制脱模剂颗粒从调色剂基础颗粒的表面脱离。
可以向调色剂基础颗粒施加机械冲击,利用高速旋转的桨叶搅动调色剂基础颗粒,或通过在高速空气流中加速调色剂基础颗粒使得调色剂颗粒与碰撞板碰撞。此类处理可以通过下述设备来进行:ONG MILL(由HosokawaMicron Co.,Ltd.制造)、改进的I型磨(由Nippon Pneumatic Mfg.Co.,Ltd.制造,其中降低粉碎空气压力)、HYBRIDIZATION SYSTEM(由Nara Machinery Co.,Ltd.制造)、KRYPTRON SYSTEM(由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Ltd.制造)或自动研钵。
对于调色剂诸如形状和大小的性质没有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考虑了调色剂的下述性质:体均粒径(Dv)、数均粒径(Dn)、针入度,低温定影性以及耐反印性。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调色剂的体均粒径(Dv)为3~8μm。当Dv小于3μm时,在用于双组分显影剂时,在显影设备中经过长时间搅拌后这样的调色剂颗粒可能会不期望地熔合到载体颗粒的表面上并降低载体颗粒的带电性能。在用于单组分显影剂时,这样的调色剂颗粒还可能熔合在显影辊或调色剂层调节器(layer regulator)上。当Dv超过8μm时,这样的调色剂颗粒可能难以用于制备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图像。另外,平均粒径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于显影剂的调色剂颗粒的消耗和供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体均粒径(Dv)比数均粒径(Dn)的比率(Dv/Dn)为1.00~1.25。
当Dv/Dn小于1.00时,在用于双组分显影剂时,在显影设备中经过长时间搅拌后,这样的调色剂颗粒可能会不期望地熔合到载体颗粒的表面上并降低载体颗粒的带电性能以及调色剂颗粒的可清洁性。在用于单组分显影剂时,这样的调色剂颗粒还可能熔合在显影辊或调色剂层调节器上。当Dv/Dn超过1.30,这样的调色剂颗粒可能难以用于制备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图像。另外,显影剂中的此类调色剂颗粒的平均粒径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调色剂颗粒的消耗和供给。
当Dv/Dn为1.00~1.25时,调色剂具有储存稳定性、低温定影性、耐热反印性以及光泽性质的良好组合。当这样的调色剂用于双组分显影剂时,即使反复进行调色剂消耗和供给,平均调色剂尺寸的变化也较小。当此类调色剂用于单组分显影剂时,即使反复进行调色剂消耗和供给,平均调色剂尺寸的变化也较小。另外,调色剂不会粘附或定影在显影辊或调色剂层调节刮刀上。
可以通过粒径分析设备MULTISIZER II (由Beckman Coulter,Inc.制造)来测定调色剂的体均粒径(Dv)和数均粒径(D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具有15mm或更高或25mm或更高的针入度,该针入度是通过基于JIS K2235-1991的针入度试验检测的。当针入度小于15mm时,调色剂的耐热储存稳定性可能变差。
按照如下步骤基于根据JIS K-2235-1991的方法测定针入度。首先,向50ml的玻璃瓶中填充调色剂,并使该玻璃瓶保持在50°C的恒温室中20小时。冷却该玻璃瓶至室温并针对调色剂进行针入度试验。针入度(mm)表示针能够穿透玻璃瓶中的调色剂的深度。针入度越大,调色剂的耐热储存稳定性越好。
通常,优选使下限定影温度尽可能的低,使上限定影温度尽可能的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具有的下限定影温度为130°C或更低,以及上限定影温度为180°C或更高。
下限定影温度是如下温度:当温度低于该温度时用垫子摩擦实地调色剂图像(solid toner image)之后定影在厚纸上的实地调色剂图像在该温度的图像浓度残留率会低于70%。上限定影温度是如下温度:当温度高于该温度时在定影在纸上的调色剂图像中不会发生热反印。
一实施方式的显影剂包括上述调色剂以及其他成分,诸如载体。显影剂可以是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依据目前在信息处理速度方面的改进,双组分显影剂由于其长寿命与高速打印机相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100重量份的载体,双组分显影剂包括1~10重量份的调色剂。
在一实施方式的单组分显影剂中,即使反复进行调色剂消耗和供给,平均调色剂尺寸的变化也较小。另外,调色剂颗粒不会粘附或定影在显影辊或调色剂层调节刮刀上。因此,单组分显影剂在长期使用中能够可靠地提供稳定的显影性以及图像质量。在一实施方式的双组份显影剂中,即使反复进行调色剂消耗和供给,平均调色剂尺寸的变化也较小。因此双组分显影剂在长期使用中能够可靠地提供稳定的显影性。
载体可以包括芯材和包覆在芯材上的树脂层。
可使用的芯材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具有50~90emu/g磁化度的锰-锶(Mn-Sr)和锰-镁(Mn-Mg)材料。高磁化度材料诸如具有100emu/g或更高磁化度的铁粉和具有75~120emu/g磁化度的磁铁矿适合用于提高图像浓度。另外,低磁化度材料,诸如具有30~80emu/g磁化度的铜-锌(Cu-Zn)材料,适合用于制备高质量图像,这是因为由此类材料制备的载体与感光体的接触较弱。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可以组合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材的体均粒径为10~150μm或20~80μm。当体均粒径小于10μm时,表示得到的载体颗粒包括较大量的微粒,因此每个载体颗粒的磁化度过低无法防止载体颗粒飞散(scattering)。当体均粒径大于150μm时,表示载体颗粒的比表面积过小无法防止调色剂颗粒飞散。因此,可能无法可靠地再现在全色图像中的实地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材的重均粒径(D50)为10~200μm或40~100μm。当D50小于10μm时,表示得到的载体颗粒包括较大量的微粒,因此每个载体颗粒的磁化度过低无法防止载体颗粒飞散。
当D50大于200μm时,表示载体颗粒的比表面积过小无法防止调色剂颗粒飞散。因此,可能无法可靠地再现在全色图像中的实地部分。
能够用作树脂层的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氨基树脂;聚乙烯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卤化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氟乙烯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聚三氟乙烯树脂;聚六氟丙烯树脂;偏氟乙烯-丙烯酸类单体的共聚物;偏氟乙烯-氟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偏氟乙烯-不含氟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以及有机硅树脂。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树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从防止在载体颗粒上形成调色剂膜的角度考虑,使用了有机硅树脂。
可使用的氨基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脲-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并胍胺树脂、脲树脂、聚酰胺树脂和环氧树脂。可使用的聚乙烯基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苯乙烯和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聚卤化烯烃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氯乙烯。聚酯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有机硅树脂可以是例如由有机硅氧烷结合形成的未改性(straight)有机硅树脂,或通过醇酸改性、聚酯改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改性和氨基甲酸酯改性的有机硅树脂。
可商购的有机硅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KR271、KR255和KR152(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以及SR2400、SR2406和SR2410(由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
可商购的改性有机硅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KR206(醇酸改性)、KR5208(丙烯酸改性)、ES1001N(环氧改性)和KR305(氨基甲酸酯改性)(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以及SR2115(环氧改性)和SR2110(醇酸改性)(由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
有机硅树脂可单独使用以及与其它成分诸如可交联成分、带电控制成分结合使用。
树脂层可包括导电粉末诸如金属、炭黑、氧化钛、氧化锡和氧化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粉末的体均粒径为1μm或更小。当体均粒径大于1μm时,可能不易控制树脂层的电阻。
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形成树脂层:例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树脂(例如有机硅树脂)来制备涂敷液,将该涂敷液均匀地涂布在芯材的表面上,然后进行干燥和焙烧。涂布的方法可以是例如浸渍涂布、喷雾涂布或刷涂布。
可使用的有机溶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苯、二甲苯、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溶纤剂和乙酸丁酯。
焙烧方法可以是使用静止电炉、流体电炉、旋转电炉、燃烧炉或微波的外部加热方法或内部加热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载体中树脂层的含量为0.01~5.0重量%。当树脂层的含量小于0.01重量%时,表示树脂层无法均匀地形成在芯材上。当树脂层的含量高于5.0重量%时,表示树脂层过厚载体颗粒彼此之间会相互熔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双组份显影剂中载体的含量为90~98重量%或93~97重量%。
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至少包括静电潜像形成步骤、显影步骤、转印步骤和定影步骤。根据需要,该图像形成方法任选包括其他步骤诸如放电(neutralization)步骤、清洁步骤、回收步骤和控制步骤。
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包括静电潜像承载部件、静电潜像形成设备、显影设备、转印设备和定影设备。根据需要,该图像形成装置科任选包括其它部件,诸如放电设备、清洁设备、回收设备和控制设备。
静电潜像形成步骤是在静电潜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步骤。对静电潜像图像承载部件(也称作“电子照相感光体”或感光体”)的材料、形状、结构、尺寸等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静电潜像承载部件具有鼓形的图像承载部件,且其由无机光导体形成或由有机光导体形成,无机光导体诸如无定形有机硅或硒,有机光导体诸如聚硅烷或酞菁聚甲川(phthalopolymethine)。无定形有机硅在长寿命方面是有利的。
在静电潜像形成步骤中,静电潜像形成设备使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表面均匀带电,并用含有图像信息的光照射带电表面。静电潜像形成设备至少包括带电器,其使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表面均匀带电;和辐照器,其用含有图像信息的光照射带电表面。
带电器用于向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表面施加电压而使其带电。带电器可以是例如,具有导电或半导电辊、刷、膜、橡胶刮片的接触型带电器;或非接触型带电器如使用电晕放电的电晕管或栅格(scorotro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带电器与静电潜像承载部件接触设置或者不接触设置,从而对静电潜像承载部件表面施加AC-DC叠加电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带电器是非接触型带电辊,其设置在静电潜像承载部件附近,对静电潜像承载部件表面施加AC-DC叠加电压。
辐照器用含有的图像信息的光照射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表面。辐照器可以是例如,辐射光型、棒形透镜阵列、激光光学型和液晶快门光学型。也可用光从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反面(背面)照射该静电潜像承载部件。
显影步骤是通过用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或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调色剂图像的步骤。显影设备是用于利用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或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影设备包括用于以接触或不以接触静电潜像的方式储存和向静电潜像提供调色剂或显影剂的显影单元。
显影设备可以采用干式显影方法或湿式显影方法。显影设备可以是单色显影设备或多色显影设备。显影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摩擦搅拌和使显影剂带电的搅拌器和可旋转的磁辊。
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在显影设备中,将调色剂颗粒和载体颗粒混合并搅拌以使该调色剂颗粒摩擦带电。使带电的调色剂颗粒和载体颗粒保持在磁辊的表面上以形成链状聚集(以下称为“磁刷”)。磁辊布置在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附近。因此,由于电吸引力,磁刷中的部分调色剂颗粒从磁辊的表面转移到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表面。结果,形成在静电潜像承载部件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转印步骤是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基质的步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图像首先被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然后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首先将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种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以形成复合调色剂图像,然后将复合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在通过利用转印带电器使静电潜像承载部件带电时,调色剂图像从静电潜像承载部件转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印设备包括多个一次转印设备,每个一次转印设备用来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基质以形成复合调色剂图像,以及转印设备包括二次转印设备,其用于将复合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
中间转印介质可以是例如转印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转印设备(包括一次转印设备和二次转印设备)含有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静电潜像承载部件向记录介质侧分离的转印单元。
对于转印设备的数量没有限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转印单元可以是例如电晕放电器转印单元、转印带、转印辊、压力转印辊、或粘着转印单元。不用将记录介质限定为特定的材料,并且可使用任何种类的材料作为记录介质。
定影步骤是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步骤。
每个单色调色剂图像可以被独立地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或者备选地,包含多种颜色调色剂图像的复合调色剂图像可以一次被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影设备包括用于通过施加热和压力来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定影部件。例如,定影设备可以包括加热辊和施压辊的组合,或加热辊、施压辊和环形带的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影设备包括具有加热元件的加热体,与该加热体接触的膜,和施压部件,该施压部件利用其和加热体之间的膜向加热体施压。这样的定影设备用于在其上具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膜和施压部件之间时,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加热部件加热至80~200°C。在定影步骤中,光学定影设备可与上述定影设备一起使用或者代替它们使用。
放电步骤是通过利用向放电设备上供应的放电偏压来使静电潜像承载部件放电的步骤。放电设备可以是例如放电灯。
清洁步骤是利用清洁设备除去残留在静电潜像承载部件上的剩余调色剂颗粒的步骤。清洁设备可以是例如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刮片清洁器、刷清洁器或网清洁器。
回收步骤是利用回收设备将在清洁步骤中收集的剩余的调色剂颗粒供给至显影设备的步骤。回收设备可以是例如传送设备。
控制步骤是利用控制设备控制上述步骤的步骤。控制设备可以是例如定序器(sequencer)或计算机。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作为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感光体鼓10、带电辊20、辐照器30、显影设备45、中间转印介质50、清洁设备60、以及放电灯70。
中间转印介质50为悬挂有三个辊51的环形带,并且可以图3中的箭头所示方向旋转。三个辊51中的一个用于向中间转印介质50施加转印偏压。清洁设备90设置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50周围。
转印辊80与中间转印介质50相对设置。转印辊80用于施加二次转印偏压以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95。以相对于中间转印介质50旋转的方向,将电晕带电器58相对中间转印介质50设置在具有感光体鼓10的中间转印介质50和记录介质95的接触点之间。电晕带电器58用于向中间转印介质50上的调色剂图像提供电荷。
显影设备45包括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品红显影单元45M和青色显影单元45C。黑色显影单元45K包括显影剂容器42K、显影剂供应辊43K和显影辊44K。黄色显影单元45Y包括显影剂容器42Y、显影剂供应辊43Y和显影辊44Y。品红显影单元45M包括显影剂容器42M、显影剂供应辊43M和显影辊44M。青色显影单元45C包括显影剂容器42C、显影剂供应辊43C和显影辊44C。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带电辊20使感光体10均匀带电。辐照器30用含有图像信息的光照射感光体10在感光体10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设备45向形成在感光体10上的静电潜像提供调色剂以形成调色剂图像。通过辊51施加的电压将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50上,并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95上。利用清洁设备60除去保留在感光体10上的剩余调色剂颗粒。利用放电灯70使感光体10放电。
图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4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串联型全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主体150、进纸台200、扫描仪300和自动进稿器(ADF)400。图5是图4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部分的放大图。
环形带中间转印介质50设置在主体150的中心。中间转印介质50是通过支撑辊14、15和16悬挂并且如图4所示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清洁设备17设置在支撑辊15的附近。清洁设备17用于除去保留在中间转印介质50上的残留的调色剂颗粒。用于分别形成黄色、青色、品红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8Y、18C、18M和18K(下文中统称为“图像形成单元18”)相对悬挂在支持辊14和15之间的中间转印介质50的表面串联设置。图形形成单元18形成串联显影设备120。辐照器21设置在串联显影设备120的附近。
二次转印设备22相对于中间转印介质50设置在串联显影设备120的相反侧。二次转印设备22包括悬挂在对辊23的环形二次转印带24。通过二次转印带24传送的记录介质与中间转印介质50接触。定影设备25设置在转印设备22附近。定影设备25包括环形定影带26和压向定影带26的施压辊27。将记录介质翻面的纸翻面设备28设置在二次转印设备22和定影设备25附近。
按照下述描述的方式在串联显影设备120中制备全色图像。首先,将稿件置于自动进稿器(ADF)400的文件台130上。或者,将自动进稿器400抬起,将稿件置于扫描仪300的接触玻璃32上,然后将所述自动进稿器400收起。
取决于按下的开关,当稿件放置在接触玻璃32上之后,扫描仪300立即启动以驱动第一运行体33和第二运行体34开始运行。在将稿件放置在自动进稿器400上的情况下,在稿件输送至接触玻璃32上之后扫描仪300开始驱动。来自第一运行体33的光照射稿件,并将从稿件处反射的光反射至第二运行体34。然后第二运行体34通过成像透镜35将光反射至读取传感器36。由此,读取黑色、品红、青色和黄色的图像信息。
将黄色、青色、品红和黑色的图像信息分别转移至图像形成单元18Y、18C、18M和18K。图像形成单元18Y、18C、18M和18K各自形成黄色、青色、品红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如图5所示,每个图像形成单元18包括感光体10、用于使感光体10均匀带电的带电器160、用于用含有图像信息的光L照射感光体10的带电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的辐照器、用于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设备61、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50的转印带电器62、清洁设备63和放电灯64。从各自的感光体10Y、10M、10C和10K顺序地将黄色、青色、品红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循环运动的中间转印介质50。由此,黄色、青色、品红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介质50上彼此重叠,从而形成了复合全色调色剂图像。
另一方面,一旦按下开关,在进纸台200中,一个进纸辊142开始旋转以从在纸库143中的一个进纸盒144输送一张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通过一个分离辊145分离并输送到纸路径146。输送辊147将记录介质输送到主体150中的送纸路径148。该记录介质保持在配准(registration)辊49处。或者,从手动进纸盘54输送记录介质。在这种情况下,分离辊58分离一种记录介质并将其输送至手动进纸路径53。该记录介质保持在配准辊49处。配准辊49通常接地使用,但是可向其施加偏压以除去记录介质的纸屑。配准辊49将记录介质输送到中间转印介质50和二次转印带24之间的缝隙,同时在中间转印介质50上形成的复合全色调色剂图像进入到缝隙中。由此,将复合全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在复合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后,通过清洁设备17除去了保留在中间转印介质50上的残留的调色剂颗粒。
将其上具有复合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从二次转印设备22输送到定影设备25。定影设备25通过施加热和/或压力在记录介质上定影复合调色剂图像。然后利用排出辊56排出记录介质并堆叠在排出盘57上。或者,切换爪55切换纸输送路径使得记录介质通过纸张翻面设备28翻面。在记录介质的背面形成另外的调色剂图像,然后通过排出辊56的旋转将该记录介质排出到排出盘57。
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盒至少包括用于承载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用于利用一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设备。处理盒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
显影设备至少包括用于容纳一实施方式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以及用于承载和输送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显影设备还可包括调色剂层调节器以用于调节显影剂承载部件上的调色剂层的厚度。
图6是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示意图。处理盒包括静电潜像承载部件101、带电器102、显影设备104、转印设备108和清洁设备107。在图6中,数字103表示从辐照器发射的光束以及数字105表示记录介质。
通过带电器102使静电潜像承载部件101带电,然后在如图6所示顺时针旋转的同时使其暴露在由辐照器发射的光束103下。结果,在静电潜像承载部件101上形成了静电潜像。显影设备104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转印设备108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105。在从静电潜像承载部件101上转印走调色剂图像之后,清洁设备107对静电潜像承载部件101的表面进行清洁,并且放电设备进一步对表面进行放电。重复进行上述过程。
已经概括地描述了本发明,可通过参考一些本文中提供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理解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给出并且不意在限制。在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中,数字表示重量份,除非另有说明。
实施例
分子量的检测
仪器:GPC(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
检测器:RI
检测温度:40°C
流动相:四氢呋喃
流速:0.45mL/分钟
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参考具有已知分子量的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得到的标准曲线,来确定数均分子量(Mn)和重均分子量(Mw)。
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检测
仪器:DSC(Q2000,由TA Instruments制造)
在铝简易密封的盘中填充5~10mg的样品,并使其经历如下步骤。
第一次加热:以5°C/分钟的加热速率从3°C加热至220°C,并保持在220°C 1分钟。
冷却:在没有温度控制的情况下骤冷至-60°C并在-60°C保持1分钟。
第二次加热:以5°C/分钟的加热速率从-60°C加热至180°C。
根据在基于根据ASTM D3418/82的方法的第二次加热中得到的吸热曲线中观察到的中点来确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就第一粘合剂树脂而言,在较低温侧观察到玻璃化转变温度被定义为Tg1,以及在较高温侧观察到玻璃化转变温度被定义为Tg2。
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的检测
仪器:AFM(MFP-3D,由Asylum Technology Co.,Ltd.制造)
悬臂:OMCL-AC240TS-C3
目标振幅:0.5V
目标百分比:-5%
振幅设定点:315mV
扫描速率:1Hz
扫描点:256×256
扫描角度:0°
在下述条件下,利用超薄切片机(ultra microtome)ULTRACUT(由Leica制造)将每种样品(即树脂)块切割成超薄切片。将该超薄切片用于AFM观察。
切割厚度:60nm
切割速度:0.4mm/秒
切割仪器:金刚钻刀(Ultra Sonic 35°)
利用在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的中间值对得到的AFM相图进行二值化。经二值化的图包括具有大于中间值的相位差的第一相(即软的低Tg单元)和具有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的第二相。经二值化的图具有300nm×300nm的大小。在十张随机获得的经二值化的图中,挑选出具有第一~第三十大的最大费雷特直径的第一相畴并计算它们的平均直径。
树脂1的制备
在安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引入管的300ml反应容器中,含有醇和酸的混合物250g,其组成比例如表1所示。反应容器中还含有基于树脂组分的1000ppm的四异丙醇钛。花费4小时将混合物加热至200°C,并进一步花费2小时将混合物加热至230°C,进行反应直到观察不到流出物。在10~15mmHg的减压条件下,使该混合物进一步反应5小时。由此得到了聚酯引发剂(1)。
聚酯引发剂(1)的数均分子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表2所示。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1)、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1。树脂1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2的制备
除了如表2所示改变聚酯引发剂(1)的比例之外,重复制备树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2,树脂2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3的制备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2)。聚酯引发剂(2)的数均分子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表2所示。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2)、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3。树脂3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4的制备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3)。聚酯引发剂(3)的数均分子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表2所示。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3)、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4。树脂4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5的制备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4)。聚酯引发剂(4)的数均分子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表2所示。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4)、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5。树脂5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6的制备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5)。聚酯引发剂(5)的数均分子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表2所示。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5)、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6。树脂6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7的制备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6)。聚酯引发剂(6)的数均分子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表2所示。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6)、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7。树脂7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8的制备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7)。聚酯引发剂(7)的数均分子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表2所示。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7)、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8。树脂8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9的制备
除了如表2所示改变聚酯引发剂(1)的比例之外,重复制备树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9,树脂9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10的制备
除了如表1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8)。聚酯引发剂(8)的数均分子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表2所示。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8)、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10。树脂10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11的制备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多元醇(DESMOPHEN 1200,由Sumitomo Bayer Urethane Co.,Ltd.制造,具有与1000的数均分子量和165mgKOH/g的羟值)、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11。树脂11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12的制备
在安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引入管的300ml反应容器中,含有43.8份1,2-丙二醇、44.8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2份己二酸和作为缩合催化剂的0.2份钛酸四丁酯。在氮气流下,使该混合物在180°C进行反应8小时,然后在230°C继续反应4小时。在5~20mmHg的减压条件下,使混合物进一步进行反应直到反应产物的软化点达到150°C。将得到的树脂冷却并粉碎。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9)。聚酯引发剂(9)的数均分子量(M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如表2所示。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9)、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12。树脂12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树脂13的制备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月桂醇、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2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13。树脂13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表3-1所示。
利用AFM的敲击模式对树脂1~13进行观察。利用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的中间值对得到的相图进行二值化。就树脂1~10而言,在每个经二值化的图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就树脂11~13而言,在每个经二值化的图中,第一相未分散在第二相中,即无法清楚地从噪音中区分出第一相畴,并且无法确定费雷特直径。树脂1~10的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如表3-1所示。
图7是利用AFM的敲击模式得到的树脂1的相图。图8是图7所示的相图的经二值化的图。
图9是利用AFM的敲击模式得到的树脂11的相图。
表1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441
表2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451
实施例1
制备树脂颗粒分散体W
在安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在400rpm的转速下,搅拌600份水、120份苯乙烯、100份甲基丙烯酸、45份丙烯酸丁酯、10份烷基烯丙基磺基琥珀酸钠(ELEMINOL JS-2,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和1份过硫酸铵20分钟。由此,制备了白色乳液。加热白色乳液至75°C并进行反应8小时。
向该乳液中进一步添加30份的过硫酸铵1%水性溶液,在75°C熟化混合物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颗粒分散体W,其是乙烯基树脂(即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烷基烯丙基磺基琥珀酸钠的共聚物)的水性分散体。
分散在树脂颗粒分散体W中的树脂颗粒具有体均粒径为0.08μm,通过ELS-800测定。
从树脂颗粒分散体W中分离的干燥的树脂颗粒具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4°C,通过流动试验仪测定。
制备水性介质
通过均匀地混合并搅拌300份的离子交换水、300份树脂颗粒分散体W以及0.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来制备水性介质。
制备母料
首先,利用亨舍尔(Henschel)混合器(由Mitsui Mining and Smelting Co.,Ltd.制造)混合1000份水、530份炭黑(PRINTEX 35,由Degussa制造,具有42ml/100g的DBP吸油值,且为pH9.5)以及1200份树脂1。
利用双辊磨在150°C捏合得到的混合物30分钟,然后对经捏合的混合物进行辊压和冷却,之后将经辊压的混合物利用粉碎机(由Hosokawa MicronCorporation制造)粉碎。由此,制备了母料。
制备调色剂
通过在反应容器中混合100份树脂1和100份乙酸乙酯来制备树脂溶液1。
通过球磨机(ULTRAVISCOMILL(商标),由Aimex Co.,Ltd.制造),将5份巴西棕榈蜡(分子量1800,酸值2.7mgKOH/g,以及针入度1.7mm(在40°C))和5份母料分散在树脂溶液1中,球磨机中填充有80体积%的具有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液体的进料速度为1kg/小时以及盘圆周速度为6m/秒。重复该分散操作3次(3轮)。由此,制备了调色剂成分液体。
在容器中,通过TK HOMOMIXER(由PRIMIX Corporation制造),以12000rpm的转速,混合150份水性介质与100份调色剂成分液体10分钟。由此,制备了乳液浆料。
向安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烧瓶中进料100份的乳液浆料。在30°C,以20m/分钟的圆周速度搅拌该乳液浆料10小时,以从其中除去溶剂。由此,制备了分散体浆料。
接下来,在减压条件下过滤100份该分散体浆料以得到湿滤饼(i)。然后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i)与1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由此得到了湿滤饼(ii)。
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ii)与3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这样的操作重复两次,由此得到湿滤饼(iii)。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iii)与20份氢氧化钠的10%水性溶液混合30分钟,然后在减压条件下进行过滤,由此得到了湿滤饼(iv)。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iv)与3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由此得到了湿滤饼(v)。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v)与3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这样的操作重复两次,由此得到了湿滤饼(vi)。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vi)与20份10%盐酸混合10分钟。然后,添加含氟季铵盐(FTERGENTF-310,由Neos Company Limited制备)的5%甲醇溶液,使得得到的混合物包括0.1份的含氟季铵盐,基于100份的固体成分。进一步搅拌该混合物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由此得到湿滤饼(vii)。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vii)与3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这样的操作重复两次,由此得到湿滤饼(viii)。
在40°C,通过循环干燥机干燥湿滤饼(viii)36小时,并利用具有75μm开口的筛进行过滤。由此,制备了基础调色剂1。通过HENSCHEL MIXER,在3000rpm的转速下,将100份的基础调色剂1与1.5份的疏水化的二氧化硅(TS720,Cobot Corporation)混合5分钟。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
实施例2~8
除了分别用树脂2~8来代替树脂1之外,重复了制备调色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2~8。
对比例1~5
除了分别用树脂9~13来代替树脂1之外,重复了制备调色剂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9~13。
制备载体
如下制备涂敷层形成液体:通过HOMOMIXER,将100份有机硅树脂(SR2411,由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5份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0份炭黑分散在100份甲苯中20分钟。使用流化床涂布设备,在具有50μm体均粒径的1000份磁性颗粒的表面涂布涂敷层形成液体。由此,制备了磁性载体。
制备显影剂
利用球磨机,将各自为5重量份的调剂色1~8和对比调色剂9~13中的每一种与95份的载体混合。由此,制备了双组分显影剂1~8和对比双组分显影剂9~13。
对这些双组分显影剂进行下述评价:(a)图像浓度、(b)耐热储存稳定性以及(c)定影性。评价结果如表3-2所示。
(a)评价图像浓度
将每种显影剂设置于串联全色电子照相装置(IMAGIO NEO 450,由Ricoh Co.,Ltd.制造),具有1.00±0.05mg/cm2的调色剂的实地图像形成在纸TYPE 6000<70W>(由Ricoh Co.,Ltd.制造)上,同时设定定影辊的温度为160±2°C。利用分光光度计(938 spectrodensitometer,由X-Rite制造),在实地图像中随机选择6处,测定其图像浓度。对测定的图像浓度值进行平均并按照下述标准分级:
图像浓度级别
A:2.0以上
B:1.70以上且低于2.0
C:低于1.70
(b)评价耐热储存稳定性(针入度)
向50ml的玻璃瓶中填充调色剂,并使该玻璃瓶保持在50°C的恒温室中24小时,然后冷却至24°C。针对调色剂进行根据JIS K-2235-1991的针入度试验。针入度(mm)表示针能够穿透玻璃瓶中的调色剂的深度。针入度越大,调色剂的耐热储存稳定性越好。
针入度小于5mm的调色剂可能没有商用前景。
针入度级别
A+:25mm以上
A:15mm以上且低于25mm
B:5mm以上且低于15mm
C:低于5mm
(c)评价定影性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481
定影辊的复印机(MF-200,由Ricoh Co.,Ltd.制造)进行调节使得定影辊的温度可变。每种显影剂安装在复印机上。在改变定影辊的温度的同时,在普通纸6200型(由Ricoh Co.,Ltd.)和厚纸<135>(由NBS Ricoh制造)上形成具有0.85mg/cm2±0.1mg/cm2调色剂的实地图像,以测定上限和下限定影温度。上限定影温度是如下温度:高于其时在普通纸上会出现热反印。下限定影温度是如下温度:当温度低于该温度时摩擦实地图像之后定影在厚纸上的图像浓度残留率会降低低于70%。
上限定影温度级别
A+:190°C以上
A:180°C以上且低于190°C
B:170°C以上且低于180°C
C:低于170°C
下限定影温度级别
A+:低于120°C
A:120°C以上且低于130°C
B:130°C以上且低于140°C
C:140°C以上
表3-1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491
表3-2
参见表3,就实施例1~8而言,在期望的温度范围内观察到玻璃化转变温度Tg1和Tg2,并且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小于100nm。这些调色剂具有低温定影性、宽定影温度范围和耐热储存稳定性的良好组合。就对比例1而言,低Tg单元的比例过高,即h1/h2超过1.0,低Tg单元的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超过100nm。对比例1的调色剂具有相对较低下限定影温度但耐热储存稳定性差。这可能是因为低Tg单元被暴露在调色剂的表面。就对比调色剂2而言,h1/h2以及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均较低,且低Tg单元细分散,但是Tg1过低无法保持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就对比例3而言,引发剂中的骨架B的Tg足够低,但是根据DSC和AFM的结果可以明确,低Tg单元未细分散在树脂中。对比例3的调色剂低温定影性差。就对比例4而言,引发剂中的骨架B的Tg过高。根据AFM的结果可以明确,该树脂不具有其中软部分分散在硬部分中这样的结构。对比例4的调色剂低温定影性差。就对比例5而言,其包括通过开环聚合而得到的聚乳酸树脂,该树脂不具有相分离结构。对比例5的调色剂不具有充分的低温定影性和耐热储存稳定性。
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
制备聚酯引发剂101
在安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引入管的300ml反应容器中,含有醇和酸的混合物250g,其组成比例如表4所示。反应容器中还含有基于树脂组分的1000ppm的四异丙醇钛。花费4小时将混合物加热至200°C,并进一步花费2小时将混合物加热至230°C,进行反应直到观察不到流出物。在10~15mmHg的减压条件下,使该混合物进一步反应5小时。由此得到了聚酯引发剂101。
制备聚酯引发剂102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02。
制备聚酯引发剂103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03。
制备聚酯引发剂104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04。
制备聚酯引发剂105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05。
制备聚酯引发剂106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06。
制备聚酯引发剂107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07。
制备聚酯引发剂108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08。
制备聚酯引发剂109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09。
制备聚酯引发剂110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10。
制备聚酯引发剂111
除了如表4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的组成比例之外,重复制备聚酯引发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11。
表4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521
制备聚酯引发剂112
在安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含有43.8份1,2-丙二醇、44.8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1.2份己二酸和作为缩合催化剂的0.2份钛酸四丁酯。在氮气流下,使该混合物在180°C进行反应8小时,然后在230°C继续反应4小时。在5~20mmHg的减压条件下,使混合物进一步进行反应直到反应产物的软化点达到150°C。将得到的树脂冷却并粉碎。由此制备了聚酯引发剂112。聚酯引发剂101~112的性质如表5所示。
表5
  聚酯引发剂编号   Mn   Tg(°C)
  101   3,800   -7
  102   4,900   -6
  103   3,100   21
  104   5,500   10
  105   4,700   -30
  106   2,900   3
  107   4,100   -10
  108   4,200   1
  109   4,300   -4
  110   4,800   -38
  111   3,500   4
  112   2,000   49
树脂的制备101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聚酯引发剂101、L-丙交酯和D-丙交酯的混合物(其重量比如表6所示),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101。
树脂的制备102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02。
树脂的制备103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03。
树脂的制备104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04。
树脂的制备105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05。
树脂的制备106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06。
树脂的制备107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07。
树脂的制备108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08。
树脂的制备109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09。
树脂的制备110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10。
树脂的制备111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11。
树脂的制备112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12。
树脂的制备113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13。
树脂的制备114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14。
树脂的制备115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15。
树脂的制备116
除了如表6所示改变聚合引发剂和丙交酯的种类和/或比例之外,重复制备第一粘合剂树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116。
表6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551
*DESMOPHEN 1200是聚酯多元醇,购买自Sumitomo Bayer UrethaneCo.,Ltd.,具有约1000的数均分子量和165mgKOH/g的羟值。
树脂101~116的性质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561
制备第二粘合剂树脂
树脂A的制备
在安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引入管的300ml反应容器中,含有醇和酸的混合物250g,其组成比例如表8所示。反应容器中还含有基于树脂组分的1000ppm的四异丙醇钛。花费4小时将混合物加热至200°C,并进一步花费2小时将混合物加热至230°C,进行反应直到观察不到流出物。在10~15mmHg的减压条件下,使该混合物进一步反应5小时。由此得到了树脂A。
树脂B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B。
树脂C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C。
树脂D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D。
树脂E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E。
树脂F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F。
树脂G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G。
树脂H前体1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H前体1。
树脂I前体1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I前体1。
树脂J前体1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J前体1。
树脂L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L。
树脂M的制备
除了如表8所示改变了醇和酸组分的比例之外,重复了树脂A的制备步骤。由此,制备了树脂M。
表8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581
树脂K的制备
在安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容器中,含有2.1份月桂醇、85份L-丙交酯和15份D-丙交酯的混合物,以及含有1重量%的对苯二甲酸钛。在用氮气置换容器中的空气之后,使混合物在160°C进行聚合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K。
树脂A~G、树脂H前体1、树脂I前体1、树脂J前体1和树脂K~M的性质如表9所示。
表9
树脂H前体2的制备(树脂H前体1的预聚合)
向烧瓶中进料100份的树脂H前体1,并逐渐提高内部温度。在确认反应体系均匀之后,在减压条件下对该反应系统进行脱水。向反应体系中供给浓度50%的乙酸乙酯。进一步,向反应体系中供给0.20份2-乙基己酸锡和22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并保持在80°C以引起反应。由此制备了树脂H前体2。
树脂I前体2的制备(树脂I前体1的预聚合)
向烧瓶中进料100份的树脂I前体1,并逐渐提高内部温度。在确认反应体系均匀之后,在减压条件下对该反应系统进行脱水。向反应体系中供给浓度50%的乙酸乙酯。进一步,向反应体系中供给0.20份2-乙基己酸锡和16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并保持在80°C以引起反应。由此制备了树脂I前体2。
树脂J前体2的制备(树脂J前体1的预聚合)
向烧瓶中进料100份的树脂J前体1,并逐渐提高内部温度。在确认反应体系均匀之后,在减压条件下对该反应系统进行脱水。向反应体系中供给浓度50%的乙酸乙酯。进一步,向反应体系中供给0.20份2-乙基己酸锡和22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并保持在80°C以引起反应。由此制备了树脂J前体2。
实施例101
制备母料
首先,利用亨舍尔(Henschel)混合器(由Mitsui Mining and Smelting Co.,Ltd.制造)混合1000份水、530份炭黑(PRINTEX 35,由Degussa制造,具有42ml/100g的DBP吸油值,且为pH9.5)以及1200份树脂101。
利用双辊磨在150°C捏合得到的混合物30分钟,然后对经捏合的混合物进行辊压和冷却,之后将经辊压的混合物利用粉碎机(由Hosokawa MicronCorporation制造)粉碎。由此,制备了母料。
制备酮亚胺化合物
在安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在50°C使30份异佛尔酮二胺和70份甲乙酮进行反应5小时。由此制备了酮亚胺化合物。酮亚胺化合物具有的胺值为423mgKOH/g。
制备树脂颗粒分散体W
在安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在400rpm的转速下,搅拌600份水、120份苯乙烯、100份甲基丙烯酸、45份丙烯酸丁酯、10份烷基烯丙基磺基琥珀酸钠(ELEMINOL JS-2,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和1份过硫酸铵20分钟。由此,制备了白色乳液。
加热白色乳液至75°C并进行反应6小时。
向该乳液中进一步添加30份的过硫酸铵1%水性溶液,在75°C熟化混合物6小时。由此,制备了树脂颗粒分散体W,其是乙烯基树脂(即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烷基烯丙基磺基琥珀酸钠的共聚物)的水性分散体。
分散在树脂颗粒分散体W中的树脂颗粒具有体均粒径为0.08μm,通过ELS-800测定。
从树脂颗粒分散体W中分离的干燥的树脂颗粒具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4°C,通过流动试验仪测定。
制备水性介质
通过均匀地混合并搅拌300份的离子交换水、300份树脂颗粒分散体以及0.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来制备水性介质。
树脂溶液的制备
在反应容器中混合按照如表10所示量的第一和第二树脂和80份乙酸乙酯,来制备树脂溶液101。
表10
制备油相
通过球磨机(ULTRAVISCOMILL(商标),由Aimex Co.,Ltd.制造),将5份巴西棕榈蜡(分子量1800,酸值2.7mgKOH/g,以及针入度1.7mm(在40°C))和5份母料分散在400份树脂溶液101中,球磨机中填充有80体积%的具有0.5mm直径的氧化锆珠,液体的进料速度为1kg/小时以及盘圆周速度为6m/秒。重复该分散操作3次(3轮)。由此,制备了油相1。
制备调色剂
在容器中,通过TK HOMOMIXER(由PRIMIX Corporation制造),以12000rpm的转速,混合150份水性介质与100份油相1,混合10分钟。由此,制备了乳液浆料。向安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烧瓶中进料100份的乳液浆料。在30°C,以20m/分钟的圆周速度搅拌该乳液浆料10小时,以从其中除去溶剂。由此,制备了分散体浆料。
接下来,在减压条件下过滤100份该分散体浆料以得到湿滤饼(i)。然后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i)与1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由此得到了湿滤饼(ii)。通过TK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ii)与3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这样的操作重复两次,由此得到湿滤饼(iii)。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iii)与20份氢氧化钠的10%水性溶液混合30分钟,然后在减压条件下进行过滤,由此得到了湿滤饼(iv)。
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iv)与3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重复这样的操作两次,由此得到了湿滤饼(v)。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v)与20份10%盐酸混合10分钟。然后,添加含氟季铵盐(FTERGENT F-310,由Neos Company Limited制备)的5%甲醇溶液,使得得到的混合物包括0.1份的含氟季铵盐,基于100份的固体成分。进一步搅拌该混合物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由此得到湿滤饼(vi)。通过TK HOMOMIXER,在12000rpm的转速下,将湿滤饼(vi)与3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1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这样的操作重复两次,由此得到湿滤饼(vii)。在40°C,通过循环干燥机干燥湿滤饼(vii)36小时,并利用具有75μm开口的筛进行过滤。由此,制备了基础调色剂101。
通过HENSCHEL MIXER,在30m/秒的圆周速度下,将100份的基础调色剂101与1.0份的疏水化的二氧化硅(H2000,由Clariant Japan K.K.制造)混合30秒,然后停止1分钟。重复这样的混合操作5次(5个循环)。利用具有35μm开口的筛过滤该混合物。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01。
制备载体
如下制备涂敷层形成液体:通过HOMOMIXER,将100份有机硅树脂(有机未改性有机硅)、5份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0份炭黑分散在100份甲苯中20分钟。
使用流化床涂布设备,在具有50μm体均粒径的1000份磁性颗粒的表面涂布树脂层涂敷液体。由此,制备了载体。
制备显影剂
混合5份调色剂101和95份载体。由此制备了显影剂101。
实施例102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02和显影剂102。
实施例103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03和显影剂103。
实施例104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04和显影剂104。
实施例105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05和显影剂105。
实施例106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06和显影剂106。
实施例107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07和显影剂107。
实施例108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08和显影剂108。
实施例109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09和显影剂109。
实施例110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10和显影剂110。
实施例111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11和显影剂111。
实施例112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12和显影剂112。
实施例113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以及油相通过按照表11所示的量进一步添加酮亚胺化合物来制备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13和显影剂113。
表11
  油相编号   第一粘合剂树脂编号   酮亚胺化合物(份)
 实施例113   113   H前体   2.66
 实施例114   114   I前体   2.82
 实施例115   115   J前体   2.72
实施例114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以及油相通过按照表11所示的量进一步添加酮亚胺化合物来制备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14和显影剂114。
实施例115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以及油相通过按照表11所示的量进一步添加酮亚胺化合物来制备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15和显影剂115。
实施例116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16和显影剂116。
实施例117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17和显影剂117。
实施例118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调色剂118和显影剂118。
对比例101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119和对比显影剂119。
对比例102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120和对比显影剂210。
对比例103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121和对比显影剂121。
对比例104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122和对比显影剂122。
对比例105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123和对比显影剂123。
对比例106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124和对比显影剂124。
对比例107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125和对比显影剂125。
对比例108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126和对比显影剂126。
对比例109
除了如表10所示改变第一和第二树脂之外,重复制备制备调色剂101和显影剂101的步骤。由此,制备了对比调色剂127和对比显影剂127。
对上述制备的调色剂或显影剂进行下述评价:定影性、耐热储存稳定性、经时带电稳定性(temporal charge stability)和白点的数量。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
评价定影性
定影辊的电子照相复印机(MF-200,由Ricoh Co.,Ltd.制造)中进行调节使得定影辊的温度可变。在改变定影辊的温度的同时,在普通纸6200型(由Ricoh Co.,Ltd.)和厚纸<135>(由NBS Ricoh制造)上形成具有0.85±0.1mg/cm2调色剂的实地图像,以测定上限和下限定影温度。上限定影温度是如下温度:高于其时在普通纸上会出现热反印。下限定影温度是如下温度:当温度低于该温度时摩擦实地图像之后定影在厚纸上的图像浓度残留率会降低低于70%。按照如下标准对上限定影温度和下限定影温度进行分级。级别A~C可以用于实际用途。
上限定影温度级别
A+:190°C以上
A:180°C以上且低于190°C
B:170°C以上且低于180°C
C:低于170°C
下限定影温度级别
A+:低于120°C
A:120°C以上且低于130°C
B:130°C以上且低于140°C
C:140°C以上
评价耐热储存稳定性(针入度)
向50ml的玻璃瓶中填充调色剂,并使该玻璃瓶保持在50°C的恒温室中24小时,然后冷却至24°C。针对调色剂进行根据JIS K-2235-1991的针入度试验。针入度(mm)表示针能够穿透玻璃瓶中的调色剂的深度。针入度越大,调色剂的耐热储存稳定性越好。针入度小于5mm的调色剂可能没有商用前景。级别A~C可以用于实际用途。
针入度级别
A+:25mm以上
A:15mm以上且低于25mm
B:5mm以上且低于15mm
C:低于5mm
评价经时带电稳定性
将每种显影剂设置在数字全色打印机(IMAGIO NEO C455,由Ricoh Co.,Ltd.制造)中以进行运行试验,在运行试验中在300000张纸上连续形成具有图像面积率为50%的图像图表。通过运行测试之前和之后的载体带电的变化来评价经时带电稳定性。具体来说,如下所述测定初始带电量Q1。首先,在23°C、50%RH(即M/M环境),放置6.000g新鲜载体和0.452g每种调色剂30分钟或更长。然后,将载体和调色剂密封在不锈钢容器中,并利用振荡器YS-LD(由YAYOI Co.,Ltd.制造)以150的输出比例振荡5分钟,通过振荡约1100次使载体和调色剂摩擦带电。利用吹出法(blow-off)带电量测量装置(TB-200,由Kyocera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检测载体和调色剂的带电量。利用相同的方式检测进行了运行试验的显影剂的带电量Q2。利用ΔQ=|Q1-Q2|计算带电量之差,并按照下述标准进行分级。级别A~C可以用于实际用途。
经时带电稳定性级别
A:ΔQ小于10μC/g
B:ΔQ在10μC/g以上且小于15μC/g
C:ΔQ在15μC/g以上且小于20μC/g
D:ΔQ在20μC/g以上
评价白点
将每个显影剂安装在全色复印机(IMAGIO NEO C455,由Ricoh Co.,Ltd.制造)上并在100张纸上形成A3-尺寸实地图像。观察第100张纸并计算在实地图像上产生的白点的数量。按照下述标准对白点的数量进行分级。级别A~B可以用于实际用途。
分级
A:小于3
B:3以上且小于5
C:5以上
表12
Figure BDA00002123753300691
在全部实施例101~118中,第一粘合剂树脂在-20°C~20°C的温度Tg1和35°C~65°C的温度Tg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玻璃化转变点是以5°C/分钟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1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1/h2小于1.0;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第一和第二相分别包含大于和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值的部分,该中间是通过使用敲击模式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经二值化的相图中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的中间值,第一相中的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小于100nm;以及第二粘合剂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25000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3为-5°C~15°C。观察到该调色剂具有低温定影性、耐热储存稳定性、带电稳定性和较少白点的良好组合。
在对比例1中,h1/h2小于1以及低Tg单元的平均畴尺寸在100nm以上。耐热储存稳定性、带电稳定性以及白点的评价结果较差。
在对比例2中,Tg1过低。耐热储存稳定性、带电稳定性和白点的评价结果较差。
在对比例3中,Tg1过高。下限定影温度的评价结果较差。
在对比例4、5和6中,根据DSC和AFM的结果可知低Tg单元未细分散在第一粘合剂树脂中。下限定影温度的评价结果较差。
在对比例7中,第二粘合剂树脂的Mn过小无法防止第一粘合剂树脂的低Tg单元从调色剂渗出。带电稳定性和白点的评价结果较差。
在对比例8中,第二粘合剂树脂的Mn过大,使得第二粘合剂树脂妨碍第一粘合剂树脂与纸的粘附。下限定影温度的评价结果较差。
在对比例9中,没有使用第二粘合剂树脂。带电稳定性和白点的评价结果较差。
参考上述教导,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变化和改变是可行的。应当理解可以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而不是以上述具体描述的方式实施本发明。

Claims (13)

1.调色剂,其包含:
着色剂;以及
第一粘合剂树脂,
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树脂在-20°C~20°C的温度Tg1和35°C~65°C的温度Tg2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玻璃化转变点,所述玻璃化转变点是以5°C/分钟的加热速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
其中在第一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1与在第二玻璃化转变点观察到的基线位移h2的比率h1/h2小于1.0,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如下结构:其中第一相分散在第二相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分别包含大于和小于中间值的相位差值的部分,所述中间值在通过使用敲击模式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获得的经二值化的相图中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差值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在所述第一相畴中的最大费雷特直径的平均值小于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树脂是聚酯骨架A和另一骨架B的嵌段共聚物,所述聚酯骨架A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所述骨架B不具有由羟基羧酸脱水缩合而得到的重复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调色剂,其中所述骨架B是具有分枝结构的聚酯骨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具有分枝结构的聚酯骨架是由包括1.5摩尔%或更多的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的酸成分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3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聚酯骨架A是由L-丙交酯与D-丙交酯的开环聚合而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3的调色剂,其中所述骨架B在所述第一粘合剂树脂中所占的重量比为25%~50%。
8.根据权利要求3的调色剂,其中所述骨架B具有3000~5000的数均分子量。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树脂具有20000或更小的数均分子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还包括:
数均分子量为8000~25000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3为-5°C~15°C的第二粘合剂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调色剂,其中所述第二粘合剂树脂具有10000~20000的数均分子量。
12.显影剂,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的调色剂;以及
载体。
13.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静电潜像承载部件;
带电器,其用于使静电潜像承载部件表面带电;
辐照器,其用于照射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带电表面从而在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设备,其含有权利要求12的显影剂,所述显影设备用于使静电潜像显影成具有显影剂的调色剂图像;
转印设备,其用于从静电潜像承载部件向记录介质上转印调色剂图像;以及
定影设备,其用于将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
CN201210334432.7A 2011-09-13 2012-09-11 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989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9274 2011-09-13
JP2011199274 2011-09-13
JP2011-257091 2011-11-25
JP2011257091A JP5910026B2 (ja) 2011-11-25 2011-11-25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37750 2012-06-19
JP2012137750A JP2013076975A (ja) 2011-09-13 2012-06-19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8923A true CN102998923A (zh) 2013-03-27
CN102998923B CN102998923B (zh) 2014-12-10

Family

ID=47830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443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98923B (zh) 2011-09-13 2012-09-11 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685604B2 (zh)
CN (1) CN1029989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6888A (zh) * 2016-10-20 2018-04-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图像显影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5102B2 (ja) 2013-02-13 2017-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79325B2 (ja) 2013-03-14 2017-02-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
JP6206013B2 (ja) 2013-05-14 2017-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42005B2 (ja) 2014-02-04 2020-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03662B2 (ja) 2014-02-19 2019-04-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18712B2 (ja) 2014-03-06 2018-05-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トナーを含む現像剤、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5194699A (ja) 2014-03-17 2015-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RU2654858C1 (ru) 2014-04-23 2018-05-23 Рикох Компани, Лтд. Тонер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онера
WO2016021393A1 (ja) 2014-08-06 2016-02-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
JP6632249B2 (ja) * 2014-08-26 2020-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キャリア及び二成分系現像剤
JP6471460B2 (ja) 2014-11-04 2019-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製造方法
CN107209466B (zh) 2015-02-17 2020-09-22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调色剂-收容单元和图像-形成设备
JP6758591B2 (ja) 2015-04-21 2020-09-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収容ユニット
JP6657832B2 (ja) 2015-11-18 2020-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輝性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8475029B (zh) 2016-01-18 2021-09-21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8122572A (ja) * 2017-02-03 2018-08-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スクラッチ画像形成方法、スクラッチ画像形成物、及び、スクラッチ画像形成用トナー
JP7225800B2 (ja) 2018-01-24 2023-0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962247B2 (ja) * 2018-03-14 2021-11-05 Jsr株式会社 半導体表面処理用組成物および半導体表面処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7069A1 (en) * 1999-12-10 2001-06-13 Tomoegawa Paper Co. Ltd.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JP2004310018A (ja) * 2003-03-25 2004-11-04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227002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Yoshihiro Moriya Ton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9162957A (ja) * 2007-12-28 2009-07-23 Sharp Corp 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09122687A1 (ja) * 2008-03-31 2009-10-08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バインダーおよびト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6123A (ja) 1982-11-25 1984-06-02 Showa Highpolymer Co Ltd 高分子量ポリラクタイドの製造方法
JP3347406B2 (ja) 1993-07-22 2002-11-2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ヒドロキシ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方法
JP2909873B2 (ja) 1993-08-30 1999-06-23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97626B2 (ja) 1996-04-09 2003-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651331B2 (ja) 2004-09-01 2011-03-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92288B2 (ja) 2004-12-10 2007-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評価方法および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20090003885A1 (en) 2007-06-27 2009-01-01 Akiyoshi Sabu Ton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83307B2 (en) 2008-10-23 2013-02-26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toner
JP5855808B2 (ja) 2009-02-26 2016-0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US8679714B2 (en) 2009-09-14 2014-03-25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1237663A (ja) 2010-05-12 2011-11-24 Ricoh Co Ltd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07069A1 (en) * 1999-12-10 2001-06-13 Tomoegawa Paper Co. Ltd.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JP2004310018A (ja) * 2003-03-25 2004-11-04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227002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Yoshihiro Moriya Ton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9162957A (ja) * 2007-12-28 2009-07-23 Sharp Corp 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09122687A1 (ja) * 2008-03-31 2009-10-08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バインダーおよびトナ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6888A (zh) * 2016-10-20 2018-04-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图像显影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7966888B (zh) * 2016-10-20 2022-11-08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静电荷图像显影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8923B (zh) 2014-12-10
US20130065172A1 (en) 2013-03-14
US8685604B2 (en) 201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8923B (zh) 调色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17336B (zh) 调色剂及制备方法和显影剂、成像方法和装置、处理盒
CN103309186B (zh) 调色剂、显影剂、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048899B (zh) 调色剂
US8383307B2 (en) Ton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toner
CN103105753B (zh) 调色剂及成像设备
CN102037411B (zh) 调色剂、显影剂、容纳调色剂的容器、处理盒和成像方法
CN1818801B (zh) 调色剂和使用其的成像方法
AU2005324624B2 (en) Toner, and develop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6020156B2 (ja)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66995A (zh) 调色剂、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显影剂以及成像方法
KR101555453B1 (ko) 전자사진용 토너, 토너를 함유하는 현상제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AU2013389480C1 (en) Toner,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5706004B (zh) 调色剂用树脂、调色剂、显影剂、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卡盒
CN102262365A (zh) 调色剂
CN104583875B (zh) 调色剂用树脂组合物、调色剂、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设备
US10545421B2 (en) Toner, toner stored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CN103329051B (zh) 调色剂、显影剂、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CN102681373B (zh) 调色剂、显影剂和制造调色剂的方法
JP2021067737A (ja) トナ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現像剤、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076975A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
JP6047945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
JP5910026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026448A1 (en) Ton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oner, toner storage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JP2023126108A (ja) 樹脂粒子、トナー、現像剤、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