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3070A -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3070A
CN102993070A CN2012105109196A CN201210510919A CN102993070A CN 102993070 A CN102993070 A CN 102993070A CN 2012105109196 A CN2012105109196 A CN 2012105109196A CN 201210510919 A CN201210510919 A CN 201210510919A CN 102993070 A CN102993070 A CN 102993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thalonitrile
pendant group
aromatic diamine
mol ratio
ar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109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刚
曾科
向首容
武迪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109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93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93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3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的芳香族二胺,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
Figure DDA0000252088741
上述结构式中R为CF3CCF3、CH3CCH3、O、CO、S中的一种。上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的芳香族二胺的制备方法,向反应容器中加入4-硝基邻苯二甲腈或3-硝基邻苯二甲腈、化合物1、碳酸钾、高沸点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室温反应10~24h,然后沉淀,过滤,干燥。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的芳香族二胺可在制备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指主链结构中含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由于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化学惰性、介电性能和耐辐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以膜、涂层、纤维、塑料、胶粘剂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商品形式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高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聚酰亚胺主要可分为非交联性聚酰亚胺和热固性聚酰亚胺,其中,热固性聚酰亚胺相比而言具有更好的加工性和综合性能。现有热固性聚酰亚胺多是以活性苯乙炔或乙炔基团为端基、侧基、端基和侧基的低聚物或聚合物,虽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但加工温度窗窄,固化放热快且可控性差,制备成本高,从而很大程度限制了其应用。
对于上述问题,专利CN102329290A公开了“含氰基侧链改性联苯型二酐中间体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合成了一种新型联苯型二酐中间体作为制备聚酰亚胺的原料,所制备的聚酰亚胺溶解性相对得到改善,但由于联苯的刚性结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聚酰亚胺的加工性能仍不够好,不能满足工业加工应用的需要。同样,专利CN101307013A公开了“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备的聚酰亚胺和聚酰胺”,该专利将邻苯二甲腈以侧基的形式引入到聚酰亚胺中,虽所制备的聚酰亚胺在保持其优异综合性能的同时溶解性亦相对得到改善,但由于其较大的空间位阻和联苯的刚性结构,破坏了链的柔顺性,加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其玻璃化温度和粘流温度都较高,从而也加大了加工的困难性和成本。
与聚酰亚胺相似, 聚酰胺(PA)是一类主链含酰胺环的高性能聚合物,由于其具有热稳定、耐磨和耐溶剂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以纤维、薄膜等形式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高技术领域中,特别是其中的芳香族的聚酰胺。而传统的芳香族聚酰胺通常是难溶难熔的,很难加工,现有的改性手段将柔性链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用非对称结构代替对称结构等,虽然能显著提高聚酰胺的有机可溶性即加工性,但由于聚酰胺主链刚性的降低,使得聚酰胺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就大大限制了聚酰胺的应用范围。
专利CN101307013A公开的“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备的聚酰亚胺和聚酰胺”及四川大学李黎等人所发表的“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的合成与热行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Vol 27.NO.10.11-14)中将腈基引入到聚酰胺侧链中,虽能通过腈基的自加速固化使聚酰胺在提高加工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其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等性能,但由于其引入的腈基个数较少,所提高的性能仍不能满足在实际应用中的很多需求,而且其分子的刚性结构使得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大,使加工难度增大,加工成本增大。
聚酰胺酰亚胺是酰亚胺环和酰胺键有规则交替排列的一类聚合物,主要由偏苯三酸酐和各种芳香族二胺经缩聚反应制备。产品主要有挤塑,注塑和压制成型材料以及用于涂料的可溶性粉末。这些材料在温度高达260℃时仍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蠕变性、耐击穿性以及耐化学性,适用于航空、运输、化工和电子工业领域。但由聚酰胺酰亚胺的结构可知,它兼具聚酰亚胺和聚酰胺的优点的同时也会体现出如上所述的它们两者的加性能差等缺点,但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将腈基引入到聚酰胺酰亚胺来改善其加工性能的报道。
综上所述,设计合成新型的芳香族二胺作为制备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的原料非常必要,以便改善它们的加工性能,提高热性能和耐溶剂等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以增加芳香族二胺的类型,本发明的再一目的的是将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用于制备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
本发明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的芳香族二胺,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252088731
上述结构式中,R为CF3CCF3、CH3CCH3、O、CO、S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一种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合成方法,原料包括4-硝基邻苯二甲腈或3-硝基邻苯二甲腈、化合物1、碳酸钾和高沸点溶剂,化合物1的结构式为如下:
Figure BDA0000252088732
所述结构式中,R为CF3CCF3、CH3CCH3、O、CO、S中的一种;其中,4-硝基邻苯二甲腈或3-硝基邻苯二甲腈与化合物1的摩尔比为2.0~2.2: 1,碳酸钾与化合物1的摩尔比为3~5: 1,高沸点溶剂的体积:4-硝基邻苯二甲腈或3-硝基邻苯二甲腈与化合物1的质量之和为10:2~3,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4-硝基邻苯二甲腈或3-硝基邻苯二甲腈、化合物1、碳酸钾、高沸点溶剂,在氮气保护下,于室温(5~35℃)反应10~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将所得滤饼用水洗涤至中性后真空干燥,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的芳香族二胺。
上述方法中,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
上述方法中,所述水为自来水或去离子水。
上述方法中,过滤后滤饼的干燥条件为50~80℃真空干燥12~24h。
本发明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亚胺中的应用,原料包括本发明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芳香族二酐、极性溶剂、脱水剂和沉淀剂,其中芳香族二酐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1:1,脱水剂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摩尔比为8 ~30:1,极性溶剂体积: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酐的质量之和为10:1~2,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极性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待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芳香族二酐,在常压室温(5~35℃)下反应12~24h,反应时间届满后加入脱水剂,在常压80~150℃下继续反应2~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沉淀剂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真空干燥,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亚胺,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0252088733
所述结构式中,R为CF3CCF3、CH3CCH3、O、CO、S中的一种,n=100~250。
上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亚胺中的应用,所述芳香族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醚二酐、联苯二酐、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4,4-(六氟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所述极性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所述的沉淀剂为自来水、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吡啶组成,乙酸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或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乙酸酐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或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乙酸钠组成,乙酸酐与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1,或所述脱水剂由苯酐和吡啶组成,苯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或所述脱水剂由三氟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三氟乙酸酐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
上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亚胺中的应用,过滤后滤饼的干燥条件为50~80℃真空干燥12~24h。
本发明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原料包括本发明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芳香族二甲酰氯、极性溶剂、缚酸剂和沉淀剂,其中芳香族二甲酰氯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1:1,缚酸剂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2~15:1,极性溶剂的体积: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甲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 1~3,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极性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待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缚酸剂和芳香族二甲酰氯,于常压、-10~30℃反应4~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沉淀剂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真空干燥,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其结构式如下:
所述结构式中,R为CF3CCF3、CH3CCH3、O、CO、S中的一种,n=80~220。
上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所述芳香族二甲酰氯为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2,6-萘二甲酰氯、联苯二甲酰氯、二苯醚二甲酰氯中的一种;所述极性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所述缚酸剂为吡啶、三乙胺、环氧丙烷中的一种;所述沉淀剂为自来水、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
上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过滤后滤饼的干燥条件为50~80℃真空干燥12~24h。
本发明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酰亚胺中的应用,原料包括本发明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芳香族三酸酐酰氯、脱水剂和沉淀剂,其中芳香族三酸酐酰氯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1:1,脱水剂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8~30:1,极性溶剂的体积: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三酸酐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1~2,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极性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待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芳香族三酸酐酰氯,于常压、-10~30℃反应4~12h后,加入脱水剂,于常压、60~120℃继续反应6~12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沉淀剂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真空干燥,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0252088735
所述结构式中,R为CF3CCF3、CH3CCH3、O、CO、S中的一种,n=100~300。
上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酰亚胺中的应用,所述芳香族三酸酐酰氯为偏苯三酸酐酰氯、4-(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3-(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4-(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3-(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所述极性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所述沉淀剂为自来水、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吡啶组成,乙酸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或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乙酸酐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或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乙酸钠组成,乙酸酐与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1。
上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酰亚胺中的应用,过滤后滤饼的干燥条件为50~80℃真空干燥12~2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因而增加了芳香族二胺的类型,并为聚酰亚胺、聚酰胺和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提供了一类新的原料。
2、由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中柔性基团R的引入,打破了单苯和联苯的刚性结构,降低了分子间作用力,使加工窗变宽,更有利于腈基的固化,因而由此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制得的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溶解性、加工性能提高,同时热性能和耐溶剂等性能也有所提升,解决了此类材料应用上的加工窗窄、难溶难熔的难题。
3、本发明提供的聚酰胺酰亚胺在侧链上含有邻苯二甲腈基团,不仅集聚酰胺和聚酰亚胺的两者的优点,并并克服了两者加工性能差的缺点,为高分子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溶解性能、热性能和耐溶剂性能皆优异的材料。
4、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易于从市场获取,本发明所述含邻苯二甲腈的芳香族二胺合成方法简单(仅通过一步亲核取代),因而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含氰基侧链改性联苯型二酐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R为CF3CCF3、CH3CCH3、O、CO或S时,分别对应记为a、b、c、d、e,对应的化合物1记为1a、1b、1c、1d、1e,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命名为化合物2,对应的化合物2分别记为2a、2b、2c、2d、2e。
实施例1: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a的合成(结构式中R为CF3CCF3)
原料包括4-硝基邻苯二甲腈、1a、碳酸钾、二甲基亚砜,其中,4-硝基邻苯二甲腈与1a的摩尔比为2: 1,碳酸钾与1a的摩尔比为3: 1,二甲基亚砜的体积:4-硝基邻苯二甲腈和1a的质量之和为10:2,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4.73g (27.3mmol)4-硝基邻苯二甲腈、5g(13.65mmol)1a、5.67g(40.95mmol)碳酸钾、48.7ml二甲基亚砜,在氮气保护下,于5℃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自来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自来水洗涤至中性后,50℃下真空干燥24h,即得2a, 收率90.3%。
1H NMR(400MHz,DMSO-d6):δ5.42(s,4H),6.60(d,2H),6.95(s,2H),7.05(d,2H),7.24(d,2H),7.73(d,2H),8.09(d,2H)。FTIR(cm-1):3365(N-H),2236(C-N),1256(C-O-C),1250(C-F)。元素分析值:C,60.20;H,2.61;F,18.43;N,13.59;O,5.17。实测值:C,60.22;H,2.65;F,18.41;N,13.57;O,5.15。
实施例2: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b的合成(结构式中R为CH3CCH3)
原料包括3-硝基邻苯二甲腈、1b、碳酸钾、N,N-二甲基甲酰胺,其中,3-硝基邻苯二甲腈与1b的摩尔比为2.05: 1,碳酸钾与1b的摩尔比为3.5: 1,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3-硝基邻苯二甲腈和1b的质量之和为10:2.2,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5.5g(31.73mmol)3-硝基邻苯二甲腈、4g(15.48mmol)1b、7.49g(54.18mmol)碳酸钾、43.2ml N,N-二甲基甲酰胺,在氮气保护下,于15℃反应2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去离子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将所得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60℃下真空干燥20h,即得2b,收率92.8%。
1H NMR(400MHz,DMSO-d6):δ1.58(s,6H)5.05(d,4H),6.51(s,2H),6.76(d,2H),6.87(d,2H),7.18(d,2H),7.62(d,2H),8.05(d,2H)。FTIR(cm-1):3370(N-H),2242(C-N),1254(C-O-C),1380(C-H)。元素分析值:C,72.93;H,4.34; N,16.46;O,6.27。实测值:C,72.90;H,4.32;N,13.60;O,5.17。
实施例3: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c的合成(结构式中R为O)
原料包括4-硝基邻苯二甲腈、1c、碳酸钾、N,N-二甲基乙酰胺,其中,4-硝基邻苯二甲腈与1c的摩尔比为2.1: 1,碳酸钾与1c的摩尔比为4: 1,N,N-二甲基乙酰胺的体积:4-硝基邻苯二甲腈和1c的质量之和为10:2.5,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15.66 g(90.43mmol)4-硝基邻苯二甲腈、10g(43.06mmol)1c、23.8(172.24mmol)g碳酸钾、102.6mlN,N-二甲基乙酰胺,在氮气保护下,于20℃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去离子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将所得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80℃下真空干燥10h,即得2c, 收率88.2%。
1H NMR(400MHz,DMSO-d6):δ6.27(s,4H),6.29(d,2H),6.75(s,2H),6.85(d,2H),7.44(d,2H),7.94(d,2H),8.16(d,2H)。FTIR(cm-1):3370(N-H),2233 (C-N),1250(C-O-C)。元素分析值:C,69.42;H,3.33;N,17.35;O,9.91。实测值:C,69.40;H,3.35; N,17.30;O,5.20。
实施例4: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d的合成(结构式中R为CO)
原料包括3-硝基邻苯二甲腈、1d、碳酸钾、N-甲基吡咯烷酮,其中,3-硝基邻苯二甲腈与1d的摩尔比为2.15: 1,碳酸钾与化合物1的摩尔比为4.5: 1,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3-硝基邻苯二甲腈和1c的质量之为10:2.7,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4.57g(26.4mmol)3-硝基邻苯二甲腈、3g(12.28mmol)1d、7.64g(55.26mmol)碳酸钾、30.3ml N-甲基吡咯烷酮,在氮气保护下,于25℃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去离子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将所得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75℃下真空干燥15h,既得2d,收率89.6%。
1H NMR(400MHz,DMSO-d6): 6.24(d,4H),6.80(s,2H),6.99(d,2H),7.10(d,2H),7.44(d,2H),7.94(d,2H),8.16(d,2H)。FTIR(cm-1):3360(N-H),2232(C-N),1736(C=O), 1182(C-O-C)。元素分析值:C,70.16;H,3.25; N,16.93;O,9.67。实测值:C,70.18;H,3.26; N,16.95;O,9.66。
实施例5: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e的合成(结构式中R为S)
原料包括3-硝基邻苯二甲腈、1e、碳酸钾、N-甲基吡咯烷酮,其中,3-硝基邻苯二甲腈与1e的摩尔比为2.2: 1,碳酸钾与化合物1的摩尔比为5: 1,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3-硝基邻苯二甲腈和1e的质量之和为10:3,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9.2g(53.15mmol)3-硝基邻苯二甲腈、6g(24.16mmol)1e、16.7g(120.8mmol)碳酸钾、50.7mLN-甲基吡咯烷酮,在氮气保护下,于35℃反应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自来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将所得滤饼用自来水洗涤至中性后,70℃下真空干燥18h,既得2e, 收率95.3%。
1H NMR(400MHz,DMSO-d6): 6.28(d,4H),6.69(s,2H),6.73(d,2H),7.23(d,2H),7.55(d,2H),7.58(d,2H),7.84(d,2H)。FTIR(cm-1):3359(N-H),2235(C-N),1289(C-S-C), 1249(C-O-C)。元素分析值:C,67.19;H,3.22; N,16.79;O,6.39,S,6.41。实测值:C,67.15;H,3.26; N,16.82;O,6.38,S,6.39。
应用例1:用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a制备聚酰亚胺、聚酰胺和聚酰胺酰亚胺
聚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2a、均苯四甲酸二酐、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酐和吡啶组成的脱水剂(乙酸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甲醇,其中均苯四甲酸二酐与2a摩尔比为1:1,乙酸酐和吡啶组成的脱水剂与2a的摩尔比为8:1,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2a和均苯四甲酸二酐的质量之和为10:2,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8259g(1.34 mmol)2a和5.6 mL 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a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2913g (1.34 mmol)均苯四甲酸二酐,在常压、5℃下反应24h,反应时间届满后,再加入0.55g(5.36mmol)乙酸酐和0.42g(5.36mmol)吡啶,升温至80℃继续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50℃真空干燥24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亚胺,测得n=100,红外表征:2232 cm-1,1780 cm-1,1720cm-1,1380 cm-1,1210 cm-1
聚酰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a、对苯二甲酰氯、N-甲基吡咯烷酮、吡啶、甲醇,其中对苯二甲酰氯与2a的摩尔比为1:1,吡啶与2a的摩尔比为2:1,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2a和对苯二甲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3,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6856g(1.11mmol)2a和 3.1 mL 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a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18g(2.22mmol)吡啶和0.2250g(1.11mmol)对苯二甲酰氯,于常压、-10℃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70℃真空干燥18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 测得n=120。红外表征:3300 cm-1,2240 cm-1,1657 cm-1,1548 cm-1,1245 cm-1
聚酰胺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a、偏苯三酸酐酰氯、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酐和吡啶组成的脱水剂(乙酸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甲醇,其中偏苯三酸酐酰氯与2a的摩尔比为1:1,乙酸酐和吡啶组成的脱水剂与2a的摩尔比为8:1, 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2a和偏苯三酸酐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2,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7632g(1.23 mmol)2a和 5.1 mL 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a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2598g (1.23 mmol)偏苯三酸酐酰氯,于常压、-10℃反应12h,反应时间届满后,加入0.5g(4.92mmol) 乙酸酐和0.39g(4.92mmol)吡啶,于120℃继续反应6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70℃真空干燥18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测得n=100,红外表征:3212 cm-1,2232 cm-1,1750 cm-1,1682 cm-1,1542 cm-1,1375 cm-1,1210 cm-1
应用例2:用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b制备聚酰亚胺、聚酰胺和聚酰胺酰亚胺
聚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2b、二苯醚二酐、二甲基亚砜、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的脱水剂(乙酸酐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乙醇,其中,二苯醚二酐与2b摩尔比为1:1,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的脱水剂与2b的摩尔比为16:1,二甲基亚砜的体积:2b和二苯醚二酐的质量之和为10:1.5,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1.3245 g(2.59 mmol)2b和 14.2 mL二甲基亚砜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b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8048g (2.59 mmol)二苯醚二酐,在常压、15℃下反应20h,反应时间届满后,再加入2.12g(20.72mmol)乙酸酐和2.1g(20.72mmol)三乙胺,升温至100℃继续反应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乙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80℃真空干燥12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亚胺,测得n=130,红外表征:2248 cm-1,1764 cm-1,1725 cm-1,1365 cm-1,1213 cm-1
聚酰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b、间苯二甲酰氯、二甲基亚砜、三乙胺、乙醇,其中,间苯二甲酰氯与2b的摩尔比为1:1,三乙胺与2b的摩尔比为4:1,二甲基亚砜的体积:2b和间苯二甲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2,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7549g(1.48mmol)2b和5.3 mL二甲基亚砜加入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b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6g(5.92mmol)的三乙胺和0.3002g(1.48mmol)间苯二甲酰氯,于0℃下反应2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乙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60℃真空干燥20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 测得n=80。红外表征:3284 cm-1,2235 cm-1,1660 cm-1,1542 cm-1,1232 cm-1
聚酰胺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b、4-(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二甲基亚砜、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的脱水剂(乙酸酐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乙醇,其中,4-(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与2b的摩尔比为1:1,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的脱水剂与2b的摩尔比为16:1,二甲基亚砜的体积:2b和4-(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的质量之和为10:1,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9657g(1.89 mmol)2b 和15.4 mL二甲基亚砜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b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5725g (1.89 mmol) 4-(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于常压、0℃反应10h,反应时间届满后,加入1.54g(15.12mmol)乙酸酐和1.53g(15.12mmol)三乙胺,于100℃继续反应8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乙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60℃真空干燥20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测得n=160,红外表征:3159 cm-1,2238 cm-1,1745 cm-1,1676 cm-1,1538 cm-1,1395 cm-1,1236 cm-1
应用例3:用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c制备聚酰亚胺,聚酰胺和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2c、联苯二酐、N,N-二甲基乙酰胺、乙酸酐和乙酸钠组成的脱水剂(乙酸酐与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1)、去离子水,其中,联苯二酐与2c摩尔比为1:1,乙酸酐和乙酸钠组成的脱水剂与2c的摩尔比为24:1,N,N-二甲基乙酰胺的体积:2c和联苯二酐的质量之和为10:1,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1.5238g(3.15mmol)2c和 24.5mL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c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9254g (3.15 mmol) 联苯二酐,在常压、25℃下反应18h,反应时间届满后,再加入3.89g(37.8mmol)乙酸酐和3.09g(37.8mmol)乙酸钠,升温至120℃继续反应8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去离子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70℃真空干燥18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亚胺,测得n=180,红外表征:2235 cm-1,1752 cm-1,1722 cm-1,1363cm-1,1220cm-1。
聚酰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c、2,6-萘二甲酰氯、N,N-二甲基乙酰胺、环氧丙烷、自来水,其中2,6-萘二甲酰氯与2c的摩尔比为1:1,环氧丙烷与2c的摩尔比为12:1,N,N-二甲基乙酰胺的体积:2c和2,6-萘二甲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1.5,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6328g(1.31mmol)2c 和6.4 mL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c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91g(15.72mmol)的环氧丙烷和0.3306g(1.31mmol)2,6-萘二甲酰氯,于常压、10℃下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自来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50℃真空干燥24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 测得n=150。红外表征:3109 cm-1,2230 cm-1,1659cm-1,1550 cm-1,1258 cm-1
聚酰胺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c、3-(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N,N-二甲基乙酰胺、乙酸酐和乙酸钠组成的脱水剂(乙酸酐与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1)、去离子水,其中,3-(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与2c的摩尔比为1:1,乙酸酐和乙酸钠组成的脱水剂和与2c的摩尔比为24:1, N,N-二甲基乙酰胺的体积:2c和3-(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的质量之和为10:1.5,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0.8g(1.65 mmol)2c和将8.6mL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配有干燥管的三口瓶中,待2c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4998g (1.65 mmol) 3-(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于常压、10℃反应8h,反应时间届满后,加入2.02g(19.8mmol)乙酸酐和1.62g(19.8mmol)乙酸钠,于80℃继续反应10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去离子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50℃真空干燥24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测得n=210,红外表征:3325 cm-1,2245 cm-1,1732 cm-1,1663 cm-1,1550 cm-1,1382cm-1,1250 cm-1
应用例4:用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d制备聚酰亚胺,聚酰胺和聚酰胺酰亚胺
聚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2d、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N,N-二甲基甲酰胺、苯酐和吡啶组成的脱水剂(苯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甲醇,其中,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与2d摩尔比为1:1,苯酐和吡啶组成的脱水剂与2d的摩尔比为8:1, 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2d和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的质量之和为10:1.3,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7524g(1.52mmol)2d和 9.5mL 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d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4883g (1.52 mmol) 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在常压、30℃下反应15h,反应时间届满后,再加入0.9g(6.08mmol)苯酐和0.48g(6.08mmol)吡啶,升温至140℃继续反应7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75℃真空干燥15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亚胺,测得n=200,红外表征:2230 cm-1,1763 cm-1,1735 cm-1,1372 cm-1,1242 cm-1
聚酰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d、联苯二甲酰氯、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甲醇,其中联苯二甲酰氯与2d的摩尔比为1:1,吡啶与2d的摩尔比为4:1,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2d和联苯二甲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2.5,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0.8893g(1.79mmol)2d 和5.6 mL 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三口瓶中,待2d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57g(7.21mmol)吡啶和0.5g(1.79mmol)联苯二甲酰氯,于常压、20℃下反应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75℃真空干燥15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测得n=180,红外表征:3250 cm-1,2244 cm-1,1664 cm-1,1546cm-1,1265 cm-1
聚酰胺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d、4-(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酐和吡啶组成的脱水剂(乙酸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甲醇,其中,4-(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与2d的摩尔比为1:1,乙酸酐和吡啶组成的脱水剂与2d的摩尔比为8:1, 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2d和4-(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的质量之和为10:1.3,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1.5644g(3.15 mmol)2d和 19.4mL 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三口瓶中,待2d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9537g (3.15 mmol) 4-(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于常压、20℃反应6h,反应时间届满后,加入1.29g(12.6mmol)乙酸酐和1 g(12.6mmol)吡啶,于70℃继续反应11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甲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75℃真空干燥15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测得n=270,红外表征:3336 cm-1,2238 cm-1,1745 cm-1,1675cm-1,1562 cm-1,1369 cm-1,1275 cm-1
应用例5:用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2e制备聚酰亚胺,聚酰胺和聚酰胺酰亚胺
聚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2e、4,4-(六氟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N-甲基吡咯烷酮、三氟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的脱水剂(二氟乙酸酐与乙胺的摩尔比为1:1)、乙醇,其中,4,4-(六氟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与2e摩尔比为1:1,三氟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的脱水剂与2e摩尔比为30:1, 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2e和4,4-(六氟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的质量之和为10:1.8, 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1.4325g(2.86mmol)2e 和15mL 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三口瓶中,待2e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2714 (2.86mmol) 4,4-(六氟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在常压、35℃下反应12h,反应时间届满后,加入9g(42.9mmol)三氟乙酸酐和4.34g(42.9mmol)三乙胺,升温至150℃继续反应6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乙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60℃真空干燥20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亚胺,测得n=250,红外表征:2242 cm-1,1775 cm-1,1723 cm-1,1370 cm-1,1270 cm-1
聚酰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e、二苯醚二甲酰氯、N-甲基吡咯烷酮、环氧丙烷、乙醇,其中二苯醚二甲酰氯与2e的摩尔比为1:1,环氧丙烷与2e的摩尔比为15:1,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2e和二苯醚二甲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1,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1.2965g(2.59mmol)2e和22mL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e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26g(38.85mmol)的环氧丙烷和0.9003g(2.59mmol)二苯醚二甲酰氯,于常压、30℃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乙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80℃真空干燥12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 测得n=220,红外表征:3305 cm-1,2234 cm-1,1670 cm-1,1550 cm-1,1250 cm-1
聚酰胺酰亚胺的制备
原料包括2e、3-(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的脱水剂(乙酸酐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乙醇,其中,3-(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与2e的摩尔比为1:1,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的脱水剂与2e的摩尔比为30:1, 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2e和3-(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的质量之和为10:1,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1.2g(2.4 mmol)2e 和19mL 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配有干燥管的反应容器中,待2e完全溶解后,再加入0.7256g (2.4 mmol) 3-(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于常压、30℃反应4h,反应时间届满后,加入3.68g(36mmol)乙酸酐和3.64g(36mmol)三乙胺,于60℃继续反应12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乙醇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于80℃真空干燥12h,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测得n=300,红外表征:3265 cm-1,2230cm-1,1765cm-1,1646 cm-1,1558 cm-1,1398 cm-1,1250 cm-1

Claims (10)

1.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
上述结构式中R为CF3CCF3、CH3CCH3、O、CO、S中的一种。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4-硝基邻苯二甲腈或3-硝基邻苯二甲腈、化合物1、碳酸钾和高沸点溶剂,化合物1的结构式为如下:
Figure FDA0000252088722
所述结构式中,R为CF3CCF3、CH3CCH3、O、CO、S中的一种;其中,4-硝基邻苯二甲腈或3-硝基邻苯二甲腈与化合物1的摩尔比为2.0~2.2: 1,碳酸钾与化合物1的摩尔比为3~5: 1,高沸点溶剂的体积:4-硝基邻苯二甲腈或3-硝基邻苯二甲腈与化合物1的质量之和为10:2~3,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4-硝基邻苯二甲腈或3-硝基邻苯二甲腈、化合物1、碳酸钾、高沸点溶剂,在氮气保护下,于室温反应10~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沉淀,然后过滤,将所得滤饼用水洗涤至中性后真空干燥,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的芳香族二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沸点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自来水或去离子水。
5.权利要求1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亚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芳香族二酐、极性溶剂、脱水剂和沉淀剂,其中芳香族二酐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1:1,脱水剂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8 ~30:1,极性溶剂的体积: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酐的质量之和为10:1~2,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极性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待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芳香族二酐,在常压、室温下反应12~24h,反应时间届满后加入脱水剂,在常压、80~150℃下继续反应2~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沉淀剂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真空干燥,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亚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亚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醚二酐、联苯二酐、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4,4-(六氟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所述极性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所述沉淀剂为自来水、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
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吡啶组成,乙酸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
或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乙酸酐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
或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乙酸钠组成,乙酸酐与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1,
或所述脱水剂由苯酐和吡啶组成,苯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
或所述脱水剂由三氟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三氟乙酸酐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
7.权利要求1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芳香族二甲酰氯、极性溶剂、缚酸剂和沉淀剂,其中芳香族二甲酰氯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1:1,缚酸剂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2~15:1,极性溶剂的体积: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甲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 1~3,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极性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待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缚酸剂和芳香族二甲酰氯,于常压、﹣10~30℃反应4~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沉淀剂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真空干燥,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甲酰氯为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2,6-萘二甲酰氯、联苯二甲酰氯、二苯醚二甲酰氯中的一种;所述极性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所述缚酸剂为吡啶、三乙胺、环氧丙烷中的一种;所述沉淀剂为自来水、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
9.权利要求1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酰亚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芳香族三酸酐酰氯、脱水剂和沉淀剂,其中,芳香族三酸酐酰氯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1:1,脱水剂与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8~30:1,极性溶剂的体积: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三酸酐酰氯的质量之和为10:1~2,所述体积的计量单位为mL,所述质量的计量单位为g;
在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和极性溶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待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芳香族三酸酐酰氯,于常压、-10~30℃反应4~12h后,加入脱水剂,于常压、60~120℃继续反应6~12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沉淀剂中沉淀,然后过滤,并将所得滤饼真空干燥,即得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酰亚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在制备聚酰胺酰亚胺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三酸酐酰氯为偏苯三酸酐酰氯、4-(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3-(4-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4-(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3-(3-二甲酰氯苯氧基)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所述极性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所述沉淀剂为自来水、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
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吡啶组成,乙酸酐与吡啶的摩尔比为1:1,
或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三乙胺组成,乙酸酐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
或所述脱水剂由乙酸酐和乙酸钠组成,乙酸酐与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1。
CN2012105109196A 2012-12-04 2012-12-04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02993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09196A CN102993070A (zh) 2012-12-04 2012-12-04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09196A CN102993070A (zh) 2012-12-04 2012-12-04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3070A true CN102993070A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22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109196A Pending CN102993070A (zh) 2012-12-04 2012-12-04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93070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2233A (zh) * 2014-08-20 2015-01-07 四川大学 含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邻苯二甲腈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78744A (zh) * 2014-11-18 2015-04-01 四川大学 4,4’-二羟基-3,3’-二氨基二苯甲酮的制备方法
WO2017052323A1 (ko) * 2015-09-24 2017-03-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프탈로니트릴 화합물
WO2017095177A3 (ko) * 2015-12-02 2017-09-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프탈로니트릴 화합물
CN107709410A (zh) * 2015-07-01 2018-02-16 株式会社Lg化学 邻苯二甲腈树脂
CN113072525A (zh) * 2021-03-30 2021-07-0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3,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的制备方法
CN113201302A (zh) * 2021-05-06 2021-08-03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双氨基双邻苯二甲腈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6955A (zh) * 2021-09-01 2021-11-12 大同共聚(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邻苯二甲腈基团的二元胺的制备方法
CN113788769A (zh) * 2021-10-11 2021-12-14 南京大学 一种含氟二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6719A1 (en) * 1990-03-08 1991-09-18 Bromine Compounds Ltd. Amino phenoxy compound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CN1067436A (zh) * 1991-05-31 1992-12-30 阿莫科公司 制备耐高温纤维的酰胺-酰亚胺树脂
WO2007102766A1 (en) * 2006-03-06 2007-09-13 Perstorp Specialty Chemicals Ab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 bis-phthalonitrile monomer
CN101307013A (zh) * 2008-06-16 2008-11-19 四川大学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备的聚酰亚胺或聚酰胺
CN102408564A (zh) * 2011-08-30 2012-04-11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塑性聚酰亚胺及使用其的二层法无胶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6719A1 (en) * 1990-03-08 1991-09-18 Bromine Compounds Ltd. Amino phenoxy compound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CN1067436A (zh) * 1991-05-31 1992-12-30 阿莫科公司 制备耐高温纤维的酰胺-酰亚胺树脂
WO2007102766A1 (en) * 2006-03-06 2007-09-13 Perstorp Specialty Chemicals Ab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 bis-phthalonitrile monomer
CN101307013A (zh) * 2008-06-16 2008-11-19 四川大学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备的聚酰亚胺或聚酰胺
CN102408564A (zh) * 2011-08-30 2012-04-11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塑性聚酰亚胺及使用其的二层法无胶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菊华等: "含酰亚胺环酞菁聚合物性能的研究", 《合成化学》 *
李黎等: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聚酰胺的合成与热行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2233A (zh) * 2014-08-20 2015-01-07 四川大学 含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邻苯二甲腈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78744A (zh) * 2014-11-18 2015-04-01 四川大学 4,4’-二羟基-3,3’-二氨基二苯甲酮的制备方法
EP3299404A4 (en) * 2015-07-01 2018-07-04 LG Chem, Ltd. Phthalonitrile resin
US10870728B2 (en) 2015-07-01 2020-12-22 Lg Chem, Ltd. Phthalonitrile resin
CN107709410B (zh) * 2015-07-01 2020-03-20 株式会社Lg化学 邻苯二甲腈树脂
CN107709410A (zh) * 2015-07-01 2018-02-16 株式会社Lg化学 邻苯二甲腈树脂
JP2018518584A (ja) * 2015-07-01 2018-07-12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フタロニトリル樹脂
KR101959462B1 (ko) * 2015-09-24 2019-03-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프탈로니트릴 화합물
US10683261B2 (en) 2015-09-24 2020-06-16 Lg Chem, Ltd. Phthalonitrile compound
JP2018517684A (ja) * 2015-09-24 2018-07-05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フタロニトリル化合物
CN107735395A (zh) * 2015-09-24 2018-02-23 株式会社Lg化学 邻苯二甲腈化合物
WO2017052323A1 (ko) * 2015-09-24 2017-03-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프탈로니트릴 화합물
US20180155276A1 (en) * 2015-09-24 2018-06-07 Lg Chem, Ltd. Phthalonitrile compound
EP3354638A4 (en) * 2015-09-24 2019-03-20 LG Chem, Ltd. PHTHALODINITRILVERBINDUNG
KR20170036543A (ko) * 2015-09-24 2017-04-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프탈로니트릴 화합물
WO2017095177A3 (ko) * 2015-12-02 2017-09-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프탈로니트릴 화합물
US10640650B2 (en) 2015-12-02 2020-05-05 Lg Chem, Ltd. Phthalonitrile compound
CN108290830A (zh) * 2015-12-02 2018-07-17 株式会社Lg化学 邻苯二甲腈化合物
CN108290830B (zh) * 2015-12-02 2021-07-16 株式会社Lg化学 邻苯二甲腈化合物
CN113072525A (zh) * 2021-03-30 2021-07-0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3,4’-(4,4’-异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的制备方法
CN113201302A (zh) * 2021-05-06 2021-08-03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双氨基双邻苯二甲腈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1302B (zh) * 2021-05-06 2023-03-03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一种双氨基双邻苯二甲腈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6955A (zh) * 2021-09-01 2021-11-12 大同共聚(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邻苯二甲腈基团的二元胺的制备方法
CN113788769A (zh) * 2021-10-11 2021-12-14 南京大学 一种含氟二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3070A (zh) 含邻苯二甲腈侧基的芳香族二胺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Ghaemy et al. Synthesis of soluble and thermally stable polyimides from unsymmetrical diamine containing 2, 4, 5-triaryl imidazole pendent group
CN105085281B (zh) 含二苯胺‑芴的二胺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聚酰亚胺中的应用
Liu et al. Novel Non‐Coplanar and Tertbutyl‐Substituted Polyimides: Solubility, Optical, Thermal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Chung et al. Novel organosoluble fluorinated polyimides derived from 1, 6-bis (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oxy) naphthalene and aromatic dianhydrides
CN103922989A (zh) 含邻苯二甲腈结构的吡咯基芳香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2088759A1 (zh) 一种可熔性聚酰亚胺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soluble fluorinated polyamides containing pyridine and sulfone moieties
CN104530429A (zh) 一种高流动性和宽加工窗口的聚酰亚胺预聚体及其制备方法
Lei et al. High temperature shape memory poly (amide-imide) s with strong mechanical robustness
CN104478788A (zh) 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9052A (zh) 一种含氰基和酞侧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inari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highly transparent and organo-soluble poly (ether imide) s thin film for gas separation
Ghaemy et al. Novel para-linked and CF3-substituted poly (amide-ether-imidazole) s: Solubility, opt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CN113277950A (zh) 一类含三联苯大取代侧基的不对称芳香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
Ghaemy et al. Organosoluble and thermally stable polyimides derived from a new diamine containing bulky-flexible triaryl pyridine pendent group
Li et al. A new class of high Tg and organosoluble polynaphthalimides
CN112500297B (zh) 一种含双三氟甲基苯取代不对称间位芳香二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Banihashemi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aromatic polyamides derived from benzofuro [2, 3-b] benzofuran-2, 9-dicarboxylic acid and aromatic diamines
JP2949554B2 (ja) 複合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Yan et al. Optical transparency and light colour of highly soluble fluorinated polyimides derived from a novel pyridine-containing diamine m, p-3FPAPP and various aromatic dianhydrides
CN113717384A (zh) 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7353B (zh) 含芴基及芳醚键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Faghihi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polyamides based on 2-(1, 3-isoindolinedione-2-yl) glutaric acid by direct polycondensation
JP2017025310A (ja) 耐熱性に優れた熱硬化性樹脂に対応した構成要素としてのシドノ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