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1408B - 负载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负载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1408B
CN102991408B CN201210334216.2A CN201210334216A CN102991408B CN 102991408 B CN102991408 B CN 102991408B CN 201210334216 A CN201210334216 A CN 201210334216A CN 102991408 B CN102991408 B CN 102991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signal
instruction department
electric power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42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91408A (zh
Inventor
荒贝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Mobil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91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1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1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1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1/00Arrangement of monitoring devices for devic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0Q1/00 - B60Q9/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负载控制装置。本发明的课题是使车辆的负载可靠地工作。作为解决手段,第1指令部(121)根据来自操作部(111)的信号,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进行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指令。监视部(122)监视第1指令部(121)有无异常,在检测到第1指令部(121)异常的情况下,输出重置信号。第2指令部(123)在从监视部(122)输入了重置信号的情况下,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进行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指令。电力供给控制部(124)根据来自第1指令部(121)或第2指令部(123)的指令,控制向负载(113)的电力供给。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例如车辆的负载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负载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载控制装置,特别涉及控制车辆的负载的负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即使头灯的操作开关与进行头灯的控制的控制装置之间发生通信不良,也能使头灯亮灯的技术。
例如,提出了以下技术:通过通信用总线和电源供给线将具有头灯开关的送信侧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与头灯ECU相互连接,当接通头灯开关时,经由通信用总线将头灯接通(ON)的通信数据从送信侧ECU提供给头灯ECU,并且,经由电源供给线,将头灯接通的模拟信号从送信侧ECU提供给头灯ECU(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即便通信用总线被切断,也能够使用在电源供给线中流过的模拟信号使头灯亮灯。
此外,以往提出了图1所示那样的车载系统。
具体而言,图1的车载系统构成为包含组合SW(开关)11、BCM(BodyControlModule:车身控制模块)12以及头灯13。此外,组合SW11构成为包含头灯SW21和CPU22而构成。BCM12构成为包含CPU31、高边驱动器32以及晶体管TR。并且,组合SW11与BCM12经由通信线14和信号线15相互连接。
当组合SW11的头灯SW21被接通时,CPU22检测头灯SW21被接通,经由通信线14,开始向BCM12的CPU31输出头灯接通信号。接收到头灯接通信号的CPU31将用于指示高边驱动器32使头灯13亮灯的正逻辑(high/active)的指令信号输入到高边驱动器32。接收到指令信号的输入的高边驱动器32开始从电池电源+B向头灯13供给电力,使头灯13亮灯。
此外,当头灯SW21被接通时,晶体管TR的基极的电位成为低电平(地电平),晶体管TR导通。而且,在点火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来自点火电源IG的电力经由晶体管TR输入到高边驱动器32。由此,高边驱动器32的输入电压成为高电平,成为与输入了指令信号的状态同样的状态。
因此,如图2所示,即使通信线14发生故障,CPU22与CPU31之间发生通信不良,CPU31无法检测头灯SW21的状态,通过该使点火电源IG和头灯SW21接通,也能使头灯13亮灯。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和图1的车载系统中,送信侧ECU与头灯ECU之间的布线或者组合SW11与BCM12之间的布线分别增加1个系统。因此,需要追加所增加的布线用的线束和连接器引脚等,成为车辆的成本增加和重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和图1的车载系统中,在2个系统的布线中同时发生了断线、电源短路、接地故障等异常的情况下,无法使头灯亮灯。
进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中,即便在布线中未发生异常,在头灯ECU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也无法使头灯亮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326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可靠地使头灯等车辆的负载工作。
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负载控制装置根据从用户操作的操作部输入的信号控制车辆的负载,其中,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具有:第1指令部,其根据来自操作部的信号,进行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第1指令;监视部,其监视第1指令部有无异常,在检测到第1指令部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用于重置第1指令部的状态的重置信号;第2指令部,其在从监视部输入了重置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第2指令;以及电力供给控制部,其根据第1指令或第2指令,控制向负载的电力供给。
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负载控制装置中,通过第1指令部,根据来自操作部的信号,进行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第1指令,通过监视部,监视第1指令部有无异常,在检测到第1指令部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用于重置第1指令部的状态的重置信号,通过第2指令部,在从监视部输入了重置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第2指令,根据第1指令或第2指令,控制向负载的电力供给。
因此,能够可靠地使车辆的负载工作。
该操作部由例如开关、按钮、键等操作单元构成。第1指令部由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控制电路构成。监视部由例如看门狗定时器构成。第2指令部由例如驱动保持积分电路、驱动保持电路构成。电力供给控制部由例如驱动电路构成。
第2指令部在车辆的预定电源被接通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第2指令。
由此,例如,在第1指令部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车辆的预定电源的接通/断开来控制负载的接通/断开。
通过将来自车辆的预定电源的电力输出到电力供给控制部,能够使第2指令部进行第2指令。
由此,能够使第2指令部的结构简单化。
第1指令部在检测到与操作部之间的通信不良的情况下,当车辆的驱动系统的电源被接通时,能够进行第1指令。
由此,即便操作部与第1指令部之间发生通信不良,也能可靠地使车辆的负载工作。
可以将车辆的预定电源作为车辆的驱动系统的电源。
由此,例如,当发生异常时,能够与车辆的驱动系统的电源连动地进行负载的起动/停止。
将重置信号设为脉冲状的信号,在输入了规定数量的重置信号的脉冲的情况下,能够使第2指令部进行第2指令。
由此,能够防止由噪声等引起的错误动作。
第2指令部包含具有电容器的积分电路,在通过被输入重置信号而使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量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使第2指令部进行第2指令。
由此,能够简单地输入规定数量的重置信号的脉冲,而进行第2指令。
在自身正常地工作的情况下,使第1指令部输出用于停止第2指令的停止信号,还可以设置停止部,该停止部在从第1指令部被输入了停止信号的情况下,使第2指令部的第2指令停止。
由此,能够可靠地使第2指令停止。
该停止部由例如包含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的电气电路构成。
第1指令部检测第2指令部是否正进行第2指令,在自身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当进行了第2指令时,能够输出停止信号。
由此,能够仅在正进行第2指令的情况下,进行第2指令的停止处理。
将停止信号设为脉冲状的信号,在停止部中输入了规定数量的停止信号的脉冲的情况下,能够使第2指令部的第2指令停止。
由此,能够防止由噪声等引起的错误动作。
停止部中包含具有电容器的积分电路,在由于被输入停止信号而使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量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使第2指令部的第2指令停止。
由此,能够简单地输入规定数量的停止信号的脉冲,而停止第2指令。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负载控制装置,根据从用户操作的操作部输入的信号控制车辆的负载,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具有:第1指令部,其根据来自操作部的信号,进行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第1指令;监视部,其监视第1指令部有无异常,在检测到第1指令部异常的情况下,输出故障检测信号;第2指令部,其在从监视部输入了故障检测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第2指令;以及电力供给控制部,其根据第1指令或第2指令,控制向负载的电力供给。
在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负载控制装置中,通过第1指令部,根据来自操作部的信号,进行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第1指令,通过监视部,监视第1指令部有无异常,在检测到第1指令部异常的情况下,输出故障检测信号,通过第2指令部,在从监视部输入了故障检测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第2指令,根据第1指令或第2指令,控制向负载的电力供给。
因此,能够可靠地使车辆的负载工作。
该操作部由例如开关、按钮、键等操作单元构成。第1指令部由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控制电路构成。监视部由例如看门狗定时器构成。第2指令部由例如驱动保持积分电路、驱动保持电路构成。电力供给控制部由例如驱动电路构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或第2方面,能够可靠地使车辆的负载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以往的车载系统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2是用于说明以往的车载系统的通信不良发生时的动作的图。
图3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5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正常时的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通信不良发生时的动作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CPU的异常发生时的动作的图。
图8是示出BCM的各部分的电压的变化的图表。
图9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正常时的动作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通信不良发生时的动作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CPU的异常发生时的动作的图。
图14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3的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3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
标号说明
101:车载系统;111:操作部;112:负载控制装置;113:负载;114:电源
121:第1指令部;122:监视部;123:第2指令部;124:电力供给控制部
201:车载系统;211:组合开关;212:BCM;213:头灯;214:通信线
221-1至221-n:开关;222:CPU;232:CPU;233:WDTIC;
234: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5:高边驱动器;301:车载系统;
311:负载控制装置;321:第1指令部;322:第2指令部
323:停止部;401:车载系统;411:BCM;412:通信线
431:CPU;432:驱动保持电路;433:停止电路
501:车载系统;511:BCM;531:停止电路
C21至C153:电容器;TR21至TR151: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说明。
1.第1实施方式(使用驱动保持积分电路的情况)
2.第2实施方式(使用驱动保持电路和停止电路的情况)
3.变形例
<1.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3至图8,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车载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例]
图3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例的框图。
图3的车载系统101构成为包含操作部111、负载控制装置112、负载113以及电源114。负载控制装置112构成为包含第1指令部121、监视部122、第2指令部123以及电力供给控制部124。
车载系统101是设置于各种车辆中并根据用户对操作部111的操作来控制向负载113供给的电力的系统。另外,设置有车载系统101的车辆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假设是由发动机驱动的车辆、EV(ElectricVehicle,电动汽车),HEV(HybridElectricVehicle: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等。
操作部111由各种操作单元(例如,开关、按钮、键等)构成,例如为了起动或停止负载113而由用户进行操作。此外,操作部111将表示操作内容或自身的状态(例如,接通/断开状态等)的操作信号输出到第1指令部121。
第1指令部121由例如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各种控制电路构成。第1指令部121根据来自操作部111的操作信号,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进行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指令。此外,第1指令部121在检测到与操作部111之间的通信不良的情况下,根据车辆的电源的状态,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进行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指令。进而,第1指令部121在自身正常地工作的情况下,定期地将规定的信号输出到监视部122。此外,第1指令部121在从监视部122输入了重置信号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再起动等来将自身的状态重置为初始状态。
监视部122由例如看门狗定时器构成。监视部122根据从第1指令部121输入的信号,监视第1指令部121有无异常。而且,在检测到第1指令部121异常的情况下,监视部122将用于重置第1指令部121的状态的重置信号输出到第1指令部121和第2指令部123。即,可以说该重置信号是监视部122在检测到第1指令部121的异常时输出的故障检测信号。
第2指令部123由例如驱动保持积分电路等的电气电路构成。第2指令部123在从监视部122输入了重置信号的情况下,根据车辆的电源的状态,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进行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指令。
电力供给控制部124由例如控制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驱动电路构成。电力供给控制部124根据来自第1指令部121或第2指令部123的指令,控制来自电源114的电力向负载113的供给,控制负载113的起动和停止。
负载113由例如可以通过操作操作部111来起动和停止的各种车载用电气部件构成。例如,负载113由头灯、尾灯、雨刮电机等为了安全驾驶所必需的电气部件构成。
电源114由例如设置于车辆的电池等构成。
[车载系统的第1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例]
图4是示出将图3的车载系统101更具体化后的车载系统201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车载系统201构成为包含组合SW(开关)211、BCM(BodyControlModule:车身控制模块)212以及头灯213。
组合SW211与图3的操作部111对应。组合SW211构成为包含开关221-1至221-n、CPU222以及电阻R1至Rn。
开关221-1至221-n是用于对车载系统101设置的车辆的各种负载的动作或状态进行切换的开关。其中之一的开关221-1是用于切换头灯213的接通/断开的开关。另外,下面也将开关221-1称为头灯SW(开关)。
开关221-1至221-n的一端分别与CPU222连接,另一端接地。此外,在开关221-1至221-n与CPU222之间,分别经由电阻R1至Rn连接着供给规定的直流电压(例如,5V)的电力的电源VDD。
CPU222的线路端子(LIN)经由通信线214与BCM212的CPU232的线路端子(LIN)连接,CPU222与CPU232经由通信线214相互进行通信。例如,CPU222检测开关221-1至221-n的状态,将用于通知检测到的状态的信号(以下称为开关状态信号)经由通信线214输出到CPU232。
BCM212构成为包含调节器231、CPU232、WDT(watchdogtimer:看门狗定时器)IC233、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高边驱动器235、二极管D11以及电阻R11至R13。其中,CPU232与图3的第1指令部121对应,WDTIC233与图3的监视部122对应,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与图3的第2指令部123对应,高边驱动器235与图3的电力供给控制部124对应。
调节器231的输入端子与电池电源+B连接,该电池电源+B提供来自未图示的电池的规定的直流电压(例如,12V)的电力。调节器231的输出端子与电源VDD以及CPU232的电源端子(VDD)连接。调节器231将从电池电源+B提供的电力的电压转换为规定的电压(例如,+5V),并提供给CPU232。
CPU232的输入端子(IN)与提供规定的电压(例如,+12V)的电力的点火电源IG连接。
点火电源IG是车辆的驱动系统的电源,是在将车辆的点火开关或动力开关设定为使车辆成为可以行使的状态的位置或驾驶车辆时的位置(例如,点火或接通等)的情况下,进行电力供给的电源。而且,CPU232根据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检测点火电源IG的接通/断开。此外,CPU232根据点火电源IG的接通/断开的检测结果,能够检测点火开关或动力开关是否设定为点火或接通等。
另外,以下,将用于切换点火电源IG的接通/断开的开关的名称统一为点火开关,将接通点火电源IG的点火开关的位置的名称统一为点火。
CPU232的清零端子(CLR)与WDTIC233的锁定端子(CLK)连接。CPU232在自身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定期从清零端子输出用于对WDTIC233的计数器清零的清零信号到WDTIC233。
CPU232的重置端子(RESET)与WDTIC233的重置输出端子(RESET-O)连接。CPU232在重置信号从WDTIC233输入到重置端子的情况下,进行再起动等,由此将自身的状态重置为初始状态。
CPU232的输出端子(OUT)与二极管D11的阳极连接。如后述那样,CPU232根据开关221-1(头灯SW)的状态等,从输出端子输出用于指示头灯213亮灯的亮灯指令信号。从CPU232输出的亮灯指令信号经由二极管D11和电阻R12,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
另外,将亮灯指令信号设为例如正逻辑(highactive)的信号。
电阻R11的一端与二极管D11的阴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一端与二极管D11的阴极连接,另一端与高边驱动器235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调节器231的输出端子连接,另一端与CPU232的重置端子连接。
WDTIC233的重置输出端子(RESET-O)与CPU232的重置端子、以及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的电阻R21的一端连接。
WDTIC233在内部具有计数器,其在工作中始终进行计数。当来自CPU232的清零信号输入到锁定端子时,WDTIC233重置计数器,重新从最初开始计数。
另一方面,当规定的时间没有从CPU232输入清零信号、且计数器的值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即当计数完时),WDTIC233开始从重置输出端子输出负逻辑(lowactive)的脉冲状的重置信号。从WDTIC233输出的重置信号被输入到CPU232的重置端子和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此外,当在重置信号的输出中从CPU232输入了清零信号时,WDTIC233重置计数器,并且停止重置信号的输出。
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构成为包含电阻R21至R31、电容器C21至C23、二极管D21以及晶体管TR21至TR24。晶体管TR21、TR23是NPN型,晶体管TR22、TR24是PNP型。
电阻R21的一端与WDTIC233的重置输出端子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21的基极连接。电阻R22连接于晶体管TR2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晶体管TR21的发射极与电源VDD连接。
电阻R23的一端与晶体管TR2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22的基极连接。电阻R24连接于晶体管TR2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阻R25的一端与晶体管TR2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22的集电极连接。晶体管TR22的发射极接地。
电阻R26的一端与晶体管TR2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21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21的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2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21的阴极与电容器C22的一端以及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22的一端与二极管D21的阴极连接,电容器C22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22的接地侧连接。
电阻R27的一端与二极管D21的阴极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23的一端、以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23的一端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23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28的一端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23的基极连接。电阻R29连接于晶体管TR2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晶体管TR23的发射极接地。
积分电路由从该电阻R26到晶体管TR23的电路构成。
电阻R30的一端与晶体管TR23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TR24的基极连接。电阻R31连接于晶体管TR24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晶体管TR2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1的阴极连接,发射极与点火电源IG连接。
如后述那样,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的晶体管TR24在从WDTIC233输入规定数量的重置信号的脉冲的情况下导通。而且,在晶体管TR24和点火电源IG均为导通的状态情况下,来自点火电源IG的电力经由晶体管TR24和电阻R12被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高边驱动器235的输入电压被设定为高电平。
另外,以下,将使用来自该点火电源IG的电力从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输出到高边驱动器235的正逻辑(highactive)的信号称为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
高边驱动器235根据从CPU232输入的亮灯指令信号或者从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输入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控制从电池电源+B向头灯213的电力的供给,由此,控制头灯213的亮灯/灭灯。
另外,以下,将图内的CPU232的重置端子、WDTIC233的重置输出端子以及电阻R21之间的连接点设为A点。此外,将图内的二极管D21的阴极、电容器C23以及电阻R27之间的连接点设为B点。并且,将图内的晶体管TR24的集电极侧的输出点设为C点。
[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20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5至图8,对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201的动作进行说明。
另外,在使头灯213亮灯前,将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的晶体管TR21至TR24设为截止。
(正常时的车载系统201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5,对在车载系统201中未发生异常即正常的情况下,使头灯213亮灯的情况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为了使头灯213亮灯而接通头灯SW时,从CPU222的线路端子输出表示头灯SW被接通的开关状态信号。从CPU222输出的开关状态信号经由通信线214被输入到CPU232的线路端子。
当CPU232根据开关状态信号检测到头灯SW被接通时,从输出端子输出亮灯指令信号(将亮灯指令信号设定为高电平),直到头灯SW被断开为止。从CPU232输出的亮灯指令信号经由二极管D11和电阻R12被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
高边驱动器235在从CPU232输入亮灯指令信号的期间,将来自电池电源+B的电力提供给头灯213。由此,头灯213亮灯。
此外,CPU232在正常工作中定期从清零端子输出清零信号,输入到WDTIC233的锁定端子。
WDTIC233在输入有清零信号的情况下重置内部的计数器。因此,在CPU232的正常工作中,WDTIC233的计数器不会计数完,不会从WDTIC233输出重置信号。
因此,由于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中不会被输入重置信号,因此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晶体管TR24维持截止状态。因此,不会从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输出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
(通信不良时的车载系统20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6,说明在由于通信线214断线、电源短路、接地故障、组合SW211异常等而在组合SW211与BCM212之间发生通信不良的情况下,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201的动作。另外,假设BCM212正常工作。
该情况下,由于通信不良,CPU232无法从组合SW211的CPU222接收开关状态信号,因此无法检测头灯SW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通信不良,来自CPU222的信号的输入全部停止,因此CPU232能够检测通信不良的发生。
因此,在检测到通信不良的情况下,CPU232根据点火电源IG的状态,控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
具体而言,CPU232根据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检测点火电源IG是否被接通。而且,CPU232在检测到点火电源IG接通的期间,从输出端子输出亮灯指令信号(将亮灯指令信号设定为高电平)。由此,头灯213亮灯。另一方面,CPU232在检测到点火电源IG断开的期间,停止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将亮灯指令信号设定为低电平)。由此,头灯213灭灯。
这样,在发生了通信不良的情况下,与点火电源IG连动而控制头灯213的亮灯/灭灯。即,即便在由于通信不良CPU232无法检测到头灯SW的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车辆的点火开关设定到点火,将点火电源IG接通,由此使头灯213亮灯。因此,能够在车辆的行驶中使头灯213亮灯,能够确保安全驾驶。另一方面,通过将车辆的点火开关设定为辅助设备(accessory)或断开等,并将点火电源IG断开,能够使头灯213灭灯。
另外,该情况下,也与上述正常时的情况同样,CPU232正常地工作,从CPU232定期将清零信号输入到WDTIC233,不从WDTIC233输出重置信号,因此不从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输出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
(CPU232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的车载系统20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7和图8,对在BCM212的CPU232中发生了失控或突然停止等异常的情况下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201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该情况下,与组合SW211与BCM212之间是否发生通信不良无关地进行相同的动作。
该情况下,与头灯SW的状态和点火电源IG的状态无关地,不从CPU232输出亮灯指令信号,因此不能通过来自CPU232的指令使头灯213亮灯。
此外,由于CPU232的异常,不从CPU232向WDTIC233输出清零信号。结果,WDTIC233的计数器计数完,WDTIC233开始从重置输出端子输出重置信号。
图8是示出在刚刚开始了从WDTIC233输出重置信号后的图7的A点至C点的电压的变化的例子的图表。另外,A点的电压的波形与重置信号的波形相等。
从WDTIC233输出的重置信号被输入到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经由电阻R21,被输入到晶体管TR21的基极。晶体管TR21在重置信号为低电平期间导通,在重置信号为高电平期间截止。此外,当晶体管TR21导通时,晶体管TR22的基极的电位成为高电平,晶体管TR22导通,当晶体管TR21截止时,晶体管TR22的基极的电位成为低电平,晶体管TR22截止。因此,根据重置信号的脉冲,晶体管TR22重复导通、截止。
此外,根据晶体管TR22的导通、截止,经由电阻R25和电阻R26,从电源VDD向电容器C21施加脉冲状的电压。由此,在从电容器C21向二极管D21的方向上流过电流,在电容器C22中蓄积电荷。此外,每次重置信号的脉冲被输入到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时,电容器C22的蓄积电荷量都会增加,如图8所示,B点的电位上升。
而且,在规定数量(例如2个)的重置信号的脉冲输入到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电容器C22的蓄积电荷量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上,B点的电位成为规定的阈值th以上的时刻,晶体管TR23导通。当晶体管TR23导通时,晶体管TR24的基极的电位成为低电平,晶体管TR24导通。
在晶体管TR24成为导通状态,点火电源IG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来自点火电源IG的电力经由晶体管TR24和电阻R12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如图8所示,C点的电位上升。即,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被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将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设定为高电平)。
在从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输入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期间,高边驱动器235将来自电池电源+B的电力提供给头灯213。由此,头灯213亮灯。
此外,B点的电位在成为阈值th以上之后,在重置信号被输入到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的期间,维持阈值th以上的状态,结果,维持晶体管TR24的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当CPU232恢复正常状态且来自WDTIC233的重置信号的输出停止时,B点的电位低于阈值th,晶体管TR24截止。结果,来自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停止。
因此,在从CPU232发生异常且规定数量的重置信号的脉冲被输入到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开始到CPU232恢复正常状态为止的期间,能够通过接通点火电源IG而使头灯213亮灯。此外,能够通过断开点火电源IG而使头灯213灭灯。
如以上那样,在车载系统201中,即便在组合SW211与BCM212之间发生通信不良,或在CPU232中发生异常,也能够可靠地使头灯213亮灯。
而且,在输入规定数量的重置信号的脉冲后,输出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因此能够防止由噪声等引起的错误动作。
<2.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至图1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车载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基本的结构例]
图9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载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基本的结构例的框图。
另外,图中,对与图3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对处理相同的部分,为了避免重复,适当地进行省略。
图9的车载系统301与图3的车载系统101相比,不同点在于,设置了负载控制装置311来代替负载控制装置112。此外,负载控制装置311与负载控制装置112相比,不同点在于,负载控制装置311设置了第1指令部321和第2指令部322以代替第1指令部121和第2指令部123,并追加了停止部323。
车载系统301与图3的车载系统101同样,是设置在各种车辆中,根据用户对操作部111的操作,控制向负载113的电力供给的系统。
第1指令部321具有与图3的第1指令部121同样的功能。此外,第1指令部321具有控制停止部323的功能。具体而言,第1指令部321能够检测是否通过第2指令部322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进行向负载113的电力供给的指令。而且,第1指令部321在自身正常地工作的情况下,当通过第2指令部322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进行向负载113的电力供给的指令时,将用于停止该指令的停止信号输出到停止部323。特别地,在第1指令部321从异常状态重置为正常状态等情况下,进行这种处理。
第2指令部322具有与图3的第2指令部123同样的功能。此外,第2指令部322具有在停止部323的控制下,停止针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的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指令的功能。
停止部323由包含例如晶体管等的开关元件的电气电路构成。在从第1指令部321输入了停止信号的情况下,停止部323使第2指令部322进行的针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的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指令停止。
[车载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例1]
图10是示出将图9的车载系统301更具体化的车载系统的第1结构例即车载系统401的电路图。
另外,图中,对与图4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对处理相同的部分,为了避免重复,适当地进行省略。
车载系统401与图4的车载系统201相比,不同点在于,设置了BCM411以代替BCM212。
此外,BCM411与BCM212相比,不同点在于,设置了CPU431来代替CPU232,设置了驱动保持电路432和停止电路433以代替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此外,BCM411与BCM212相比,不同点为,设置了二极管D101、电阻R101至R106以及齐纳二极管ZD101,没有设置二极管D11和电阻R11至R13。
另外,其中,CPU431与图9的第1指令部321对应,驱动保持电路432与图9的第2指令部322对应,停止电路433与图9的停止部323对应。
CPU431的线路端子(LIN)经由通信线412与组合SW211的CPU222的线路端子(LIN)连接,CPU222与CPU431经由通信线412相互进行通信。
CPU431的输入端子(IN)与点火电源IG连接。而且,CPU431根据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检测点火电源IG的接通/断开。
CPU431的电源端子(VDD)与调节器231的输出端子及电源VDD连接。
CPU431的清零端子(CLR)与WDTIC233的锁定端子(CLK)连接。CPU431在自身正常地工作的情况下,定期从清零端子输出用于对WDTIC233的计数器进行清零的清零信号到WDTIC233。
CPU431的重置端子(RESET)与WDTIC233的重置输出端子(RESET-O)连接。在从WDTIC233输入了重置信号到重置端子的情况下,CPU431通过进行再起动等将自身的状态重置为初始状态。
CPU431的输出端子1(OUT1)与二极管D101的阳极连接。CPU431与图4的CPU232同样,根据开关221-1(头灯SW)的状态等,从输出端子1输出指示头灯213亮灯的亮灯指令信号。从CPU431输出的亮灯指令信号经由二极管D101和电阻R102被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
CPU431的输出端子2(OUT2)与停止电路433的电阻R121的一端连接。如后述那样,CPU431从输出端子2输出用于使从驱动保持电路432输出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停止的正逻辑(highactive)的停止信号,输入到停止电路433。
CPU431的模拟端子(A/D)与齐纳二极管ZD101的阴极和电阻R103的一端连接。CPU431根据模拟端子的输入电压,检测有无来自驱动保持电路432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
电阻R101的一端与二极管D101的阴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102的一端与二极管D101的阴极连接,另一端与高边驱动器235连接。齐纳二极管ZD101的阳极接地。电阻R103的一端与CPU431的模拟端子连接,电阻R103的另一端与电阻R104的一端以及电阻R105的一端连接。电阻R104的一端与电阻R103的一端连接,电阻R10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5的一端与电阻R103的一端连接,电阻R10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01的阴极连接。电阻R106的一端与调节器231的输出端子连接,另一端与CPU431的重置端子连接。
驱动保持电路432构成为包含电阻R111至R115、二极管D111以及晶体管TR111、TR112。晶体管TR111是PNP型,晶体管TR112是NPN型。
电阻R111的一端与WDTIC233的重置输出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TR111的基极连接。电阻R112连接于晶体管TR11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晶体管TR11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11的阳极连接,发射极与点火电源IG连接。二极管D111的阴极与二极管D101的阴极连接。
电阻R113的一端与电阻R115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TR112的基极连接。电阻R114连接于晶体管TR11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晶体管TR112的集电极与WDTIC233的重置输出端子连接,发射极接地。电阻R115的一端与电阻R1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15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111的集电极连接。
如后述那样,驱动保持电路432的晶体管TR111在从WDTIC233输入了重置信号的情况下导通,并且保持导通状态,直到通过停止电路433被截止。而且,在晶体管TR111和点火电源IG均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来自点火电源IG的电力经由晶体管TR111、二极管D111以及电阻R102被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高边驱动器235的输入电压被设定为高电平。
另外,以下,将使用来自该点火电源IG的电力从驱动保持电路432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的正逻辑(highactive)的信号称为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
停止电路433构成为包含电阻R121、R122以及NPN型的晶体管TR121。
电阻R121的一端与CPU431的输出端子2连接,电阻R121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121的基极连接。电阻R122连接于晶体管TR12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晶体管TR121的集电极与驱动保持电路432的电阻R113的一端连接,驱动保持电路432的电阻R113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112的基极连接,晶体管TR121的发射极接地。
如后述那样,停止电路433的晶体管TR121在从CPU431输入了停止信号的情况下导通,当晶体管TR121导通时,驱动保持电路432的晶体管TR111截止。由此,来自驱动保持电路432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停止。
[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40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11至图13,对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401的动作进行说明。
另外,使头灯213亮灯前,将驱动保持电路432的晶体管TR111、TR112以及停止电路433的晶体管TR121设为截止。
(正常时的车载系统401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11,对在车载系统401中未发生异常即正常的情况下,使头灯213亮灯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为了使头灯213亮灯而接通头灯SW时,从CPU222的线路端子输出示表示灯SW被接通的开关状态信号。从CPU222输出的开关状态信号经由通信线412输入到CPU431的线路端子。
当CPU431根据开关状态信号检测到头灯SW被接通时,从输出端子1输出亮灯指令信号(将亮灯指令信号设定为高电平),直到头灯SW被断开为止。从CPU431输出的亮灯指令信号经由二极管D101和电阻R102被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
高边驱动器235在从CPU431输入了亮灯指令信号的期间,将来自电池电源+B的电力提供给头灯213。由此,头灯213亮灯。
此外,CPU431在正常工作中,定期地从清零端子输出清零信号,输入到WDTIC233的锁定端子。
当WDTIC233输入清零信号时,重置内部的计数器。因此,在CPU431的正常工作中,WDTIC233的计数器不会计数完,不会从WDTIC233输出重置信号。
因此,由于驱动保持电路432中不会输出重置信号,因此,驱动保持电路432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晶体管TR111维持截止状态。因此,不会从驱动保持电路432输出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
(通信不良时的车载系统40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12,对在由于通信线412断线、电源短路、接地故障、组合SW211异常等而在组合SW211与BCM411之间发生通信不良的情况下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401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假设BCM411正常工作。
该情况下,由于通信不良,CPU431无法从组合SW211的CPU222接收开关状态信号,因此,无法检测头灯SW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通信不良,来自CPU222的信号的输入全部停止,因此,CPU431可以检测通信不良的发生。
因此,在检测到通信不良的情况下,CPU431根据点火电源IG的状态,控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
具体而言,CPU431根据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检测点火电源IG是否被接通。而且,CPU431在检测到点火电源IG接通的期间,从输出端子1输出亮灯指令信号(将亮灯指令信号设定为高电平)。由此,头灯213亮灯。另一方面,CPU431在检测到点火电源IG断开的期间,停止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将亮灯指令信号设定为低电平)。由此,头灯213灭灯。
这样,在发生了通信不良的情况下,与点火电源IG连动地控制头灯213的亮灯/灭灯。即,即便在由于通信不良CPU431无法检测到头灯SW的状态的情况下,也能过将车辆的点火开关设定到点火,将点火电源IG接通,由此使头灯213亮灯。因此,能够在车辆的行驶中使头灯213亮灯,能够确保安全驾驶。另一方面,通过将车辆的点火开关设定为辅助设备或断开等,并将点火电源IG设定为断开,能够使头灯213灭灯。
另外,该情况下,也与上述正常时的情况同样,CPU431正常地工作,从CPU431定期地将清零信号输入到WDTIC233,不从WDTIC233输出重置信号,因此不从驱动保持电路432输出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
(CPU431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的车载系统40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13,对在BCM411的CPU431中发生了失控等异常的情况下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401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该情况下,进行相同的动作而与组合SW211和BCM411之间是否发生通信不良无关。
该情况下,与头灯SW的状态及点火电源IG的状态无关地,不会从CPU431输出亮灯指令信号,因此,不能通过来自CPU431的指令使头灯213亮灯。
此外,由于CPU431的异常,不从CPU431向WDTIC233输出清零信号。结果,WDTIC233的计数器计数完,WDTIC233开始从重置输出端子输出重置信号。
从WDTIC233输出的重置信号被输入到驱动保持电路432,经由电阻R111,输入到晶体管TR111的基极。如上所述,由于重置信号是负逻辑的脉冲信号,因此晶体管TR111在重置信号的第1个脉冲输入到基极的时刻导通。
当晶体管TR111导通时,点火电源IG经由晶体管TR111、电阻R115以及电阻R113与晶体管TR112的基极连接。因此,在点火电源IG被接通的情况下,晶体管TR112导通。
当晶体管TR112导通时,晶体管TR111的基极经由电阻R111和晶体管TR112接地。因此,在晶体管TR112导通的期间内,晶体管TR111维持导通状态而与重置信号的输入的有无无关。此外,晶体管TR111维持导通状态,由此晶体管TR112也维持导通状态。
因此,当晶体管TR111、TR112被导通后,在点火电源IG被导通的期间,即便向驱动保持电路432输入重置信号被停止,如后述那样,晶体管TR111、TR112的导通状态维持,直到通过停止电路433被断开。
而且,在晶体管TR111和点火电源IG导通的情况下,来自点火电源IG的电力经由晶体管TR111、二极管D111以及电阻R102被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被输入到高边驱动器235(将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设定为高电平)。
高边驱动器235在从驱动保持电路432输入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期间,将来自电池电源+B的电力提供给头灯213。由此,头灯213亮灯。
另一方面,在重置信号被输入到驱动保持电路432的情况下,当点火电源IG被断开时,驱动保持电路432停止,不输出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头灯213灭灯。
然后,在CPU431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情况下,CPU431再次开始从清零端子输出清零信号。由此,WDTIC233的计数器被重置,WDTIC233停止重置信号的输出。
此外,CPU431根据模拟端子的输入电压,检测有无来自驱动保持电路432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CPU431在检测到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的情况下,从输出端子2输出停止信号,输入到停止电路433,直到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被停止。
输入到停止电路433的停止信号经由电阻R121被输入到晶体管TR121的基极,晶体管TR121导通。当晶体管TR121导通时,晶体管TR111的集电极电流在电阻R115、晶体管TR121以及大地的路径上流动,不流入晶体管TR112的基极。由此,晶体管TR112截止。当晶体管TR112截止时,由于不输入重置信号,因此晶体管TR111也截止。结果,来自驱动保持电路432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停止。
因此,在从CPU431发生异常开始到CPU431恢复正常的状态为止的期间内,通过接通点火电源IG,能够使头灯213亮灯。此外,通过断开点火电源IG,能够使头灯213灭灯。
如上所述,在车载系统401中,即便在组合SW211与BCM411之间发生通信不良或者在CPU431中发生异常,也能够可靠地使头灯213亮灯。
[车载系统的第2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例2]
图14是示出将图9的车载系统301更具体化后的车载系统的第2结构例即车载系统501的框图。
另外,图中,对与图10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对处理相同的部分,为了避免重复,适当地进行省略。
车载系统501与车载系统401相比,不同点为,设置了BCM511代替BCM411。此外,BCM511与BCM411相比,不同点为,设置了停止电路531代替停止电路433。
停止电路531构成为包含电阻R151至R154、电容器C151至C153、二极管D151以及晶体管TR151。
电阻R151的一端与CPU431的输出端子2连接,另一端与电容器C151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151的一端与电阻R151连接,电容器C15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5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51的阴极与电阻R152的一端以及电容器C152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152的一端与二极管D151的阴极连接,电容器C152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52的一端与二极管D151的阴极连接,电阻R152的另一端与电阻R153的一端以及电容器C153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153的一端与电阻R152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153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53的一端与电阻R152的一端连接,电阻R153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151的基极连接。电阻R154连接于晶体管TR151的基极与源极之间。晶体管TR151的集电极与驱动保持电路432的电阻R113的一端连接,驱动保持电路432的电阻R113的另一端与晶体管TR112的基极连接,晶体管TR151的源极接地。
此外,CPU431从输出端子2输出正逻辑(highactive)的脉冲状的停止信号,输入到停止电路531。
[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501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15,对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501的动作进行说明。
另外,正常时和通信不良发生时的车载系统501的动作与车载系统401同样,为避免重复,省略其说明。
(CPU431中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的车载系统501的动作)
参照图15,对在BCM511的CPU431中发生了失控等异常的情况下使头灯213亮灯时的车载系统501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该情况下,进行相同的动作而与组合SW211与BCM511之间是否发生通信不良无关。
CPU431的异常发生时的车载系统501的动作与车载系统401的动作相比,只是在停止来自驱动保持电路432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的情况下的动作不同。
具体而言,停止电路531具有与从图4的驱动保持积分电路234的电阻R26到晶体管TR23之间的积分电路同样的结构。因此,当规定数量的停止信号的脉冲从CPU431输入到停止电路531时,停止电路531的晶体管TR151导通。
因此,在图10的BCM411中,当最初的停止信号的脉冲输入到停止电路433时,来自驱动保持电路432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被停止,与此相对,在BCM511中,当规定数量的停止信号的脉冲被输入到停止电路531时,来自驱动保持电路432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被停止。由此,能够防止由噪声等引起的错误动作。
<3.变形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例如,在图3的车载系统101中,监视部122在检测到第1指令部121的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将重置信号仅输出到第2指令部123。而且,在从监视部122输入了重置信号的情况下,第2指令部123可以根据车辆的电源的状态,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进行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指令。
同样,例如,在图9的车载系统301中,监视部122在检测到第1指令部321的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将重置信号仅输出到第2指令部322。而且,第2指令部322在从监视部122输入了重置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车辆的电源的状态,对电力供给控制部124进行向负载113供给电力的指令。
另外,该情况下的重置信号用于第1指令部121或第1指令部321的状态的重置,因此,仅作为用于通知第1指令部121的异常的故障检测信号而发挥作用。
此外,上述BCM的电路结构只是一例,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可以使用FET(FieldEffect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来代替双极晶体管。
此外,根据电路结构的变更,可以使各信号的正逻辑和负逻辑颠倒,或者将脉冲信号变更为连续信号,或者将连续信号变更为脉冲信号。
此外,在图10至图15中,示出了用晶体管等电路元件构成驱动保持电路432和停止电路433或停止电路531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使用与这些具有同样的功能的IC电路。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示出了在检测到来自驱动保持电路432的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的情况下,从CPU431输出停止信号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与异常时亮灯指令信号的输出的有无无关地输出停止信号。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示出了在开关221-1至221-n与BCM之间设置CPU222,CPU222与BCM进行通信的例子,但是,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开关经由通信线直接与BCM连接,开关与BCM通信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对向上述头灯以外的车载用的电气部件的电力供给进行控制的情况。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示出了在通信不良或CPU发生异常时,与点火电源IG连动地使头灯213亮灯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根据负载的种类,与其他的电源(例如,辅助电源)连动。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1)

1.一种负载控制装置,其根据从用户操作的操作部输入的信号,控制车辆的负载,其特征在于,该负载控制装置具有:
第1指令部,其根据来自所述操作部的信号,进行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第1指令;
监视部,其监视所述第1指令部有无异常,在检测到所述第1指令部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用于重置所述第1指令部的状态的重置信号;
第2指令部,其在从所述监视部输入了所述重置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向所述负载供给电力的第2指令;以及
电力供给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第1指令或所述第2指令,控制向所述负载的电力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指令部在所述车辆的预定电源被接通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2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指令部将来自所述车辆的预定电源的电力输出到所述电力供给控制部,由此进行所述第2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指令部在检测到与所述操作部之间的通信不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车辆的预定电源的状态,进行所述第1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预定电源是所述车辆的驱动系统的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置信号是脉冲状的信号,
所述第2指令部在被输入了规定数量的所述重置信号的脉冲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2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指令部包含具有电容器的积分电路,在通过被输入所述重置信号而使所述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量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所述第2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指令部在自身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输出用于停止所述第2指令的停止信号,
所述负载控制装置还具有停止部,该停止部在从所述第1指令部输入了所述停止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第2指令部的所述第2指令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指令部检测所述第2指令部是否进行了所述第2指令,所述第1指令部在其自身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当进行了所述第2指令时,输出所述停止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信号是脉冲状的信号,
所述停止部在被输入了规定数量的所述停止信号的脉冲的情况下,使所述第2指令部的所述第2指令停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部包含具有电容器的积分电路,在通过输入所述停止信号而使所述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量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第2指令部的所述第2指令停止。
CN201210334216.2A 2011-09-13 2012-09-11 负载控制装置 Active CN1029914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9266A JP5483475B2 (ja) 2011-09-13 2011-09-13 負荷制御装置
JP2011-199266 2011-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91408A CN102991408A (zh) 2013-03-27
CN102991408B true CN102991408B (zh) 2015-12-02

Family

ID=47740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4216.2A Active CN102991408B (zh) 2011-09-13 2012-09-11 负载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62936A1 (zh)
JP (1) JP5483475B2 (zh)
CN (1) CN102991408B (zh)
DE (1) DE10201210856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71143B1 (ko) * 2014-03-12 2014-12-11 콘티넨탈 오토모티브 시스템 주식회사 전자제어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6571918B2 (ja) * 2014-10-02 2019-09-04 ローム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駆動回路、発光装置、車両
JP6751905B2 (ja) * 2015-09-11 2020-09-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移動体
JP6414088B2 (ja) * 2016-01-14 2018-10-31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負荷駆動装置
JP7237938B2 (ja) 2018-04-10 2023-03-1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およびその点灯回路
CN110920392B (zh) * 2019-11-19 2021-1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电源控制方法及新能源汽车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5984A (zh) * 2002-06-14 2004-0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载电气负载驱动系统的异常检测装置
CN201211845Y (zh) * 2008-04-23 2009-03-2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轻轨车辅助逆变电源并联装置
CN101710727A (zh) * 2009-11-05 2010-05-19 杨益平 机动交通工具的电源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9706A (en) * 1978-10-06 1981-03-31 Gould Inc. Solid state relay
JPS59214998A (ja) * 1983-05-20 1984-12-04 日本ランコ株式会社 火災報知装置
JPS6249605A (ja) * 1985-08-29 1987-03-04 Usac Electronics Ind Co Ltd コイル駆動制御装置
DE3924595A1 (de) 1989-07-25 1991-01-31 Becker Autoradio Steueranordnung fuer ein rueckhaltesystem in kraftfahrzeugen
JPH07232603A (ja) * 1993-12-29 1995-09-0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内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JP2004017676A (ja) 2002-06-12 2004-01-22 Denso Corp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初期化装置及び車両用制御装置
JP4066381B2 (ja) * 2005-03-01 2008-03-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電子制御装置
KR100712610B1 (ko) * 2005-06-10 2007-04-30 에이치케이이카 주식회사 차량 방향 지시등의 작동 여부를 검출하는 방향 지시등작동 여부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JP4352078B2 (ja) 2007-03-28 2009-10-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電子制御装置の給電制御回路
JP4621231B2 (ja) * 2007-06-29 2011-01-26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電源保護装置及び電子制御装置
JP2009033835A (ja) * 2007-07-25 2009-02-12 Tokai Rika Co Ltd 負荷駆動制御回路
JP4426611B2 (ja) * 2007-09-28 2010-03-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負荷バックアップ回路
JP5161040B2 (ja) * 2008-11-11 2013-03-13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の点灯制御装置
JP5020307B2 (ja) * 2009-12-07 2012-09-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負荷の駆動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5984A (zh) * 2002-06-14 2004-0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载电气负载驱动系统的异常检测装置
CN201211845Y (zh) * 2008-04-23 2009-03-2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轻轨车辅助逆变电源并联装置
CN101710727A (zh) * 2009-11-05 2010-05-19 杨益平 机动交通工具的电源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83475B2 (ja) 2014-05-07
JP2013060085A (ja) 2013-04-04
CN102991408A (zh) 2013-03-27
DE102012108561A1 (de) 2013-03-14
DE102012108561B4 (de) 2018-08-02
DE102012108561A8 (de) 2013-05-16
US20130062936A1 (en) 201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1408B (zh) 负载控制装置
JP5261094B2 (ja) 高電圧機器用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
JP6452724B2 (ja) エネルギ伝送装置及び搭載電源系統
US11214208B2 (en) Traction voltage system in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ch a system
EP2282913A1 (en) Switch module for a power supply network and power supply network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witch module
CN103959718A (zh) 发送消息生成装置以及车载通信系统
US9908429B2 (en) Battery control unit system
KR101825767B1 (ko) 기계식 릴레이 고착상태 회복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523053A (ja) スタータ電流制御装置および車載電気システム断路スイッチの統合
CN109689438A (zh) 继电器装置
CN104602970A (zh) 具有与接地插座相耦合的冗余电源和过电流保护模块以及二极管的电气组件
CN103072532B (zh) 负载控制装置
US604913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bnormality of cable having electrical conduction line surrounding power supply line used in car
CN103612571A (zh) 电动汽车蓄电池故障紧急控制系统
JP2018078682A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202502362U (zh) 一种基于双核控制的车身电源管理系统
CN201307061Y (zh)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电器负载故障诊断处理装置
CN203332008U (zh) 汽车的电源管理系统
CN109541934B (zh) 一种电控油器冗余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541244A (zh) 引擎启动系统
CN112510810B (zh) 一种汽车及其电源系统的监控电路
JP2012055049A (ja) 接続部材外れ検知装置
WO2022044432A1 (ja) 電子制御装置
CN104192118A (zh)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控制器及车辆
JP2020137166A (ja) 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