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6118A -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6118A
CN102986118A CN2011800331371A CN201180033137A CN102986118A CN 102986118 A CN102986118 A CN 102986118A CN 2011800331371 A CN2011800331371 A CN 2011800331371A CN 201180033137 A CN201180033137 A CN 201180033137A CN 102986118 A CN102986118 A CN 102986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im
rotor
fixed axis
joint portion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31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6118B (zh
Inventor
朴桂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6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6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6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61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7/0007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being electr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等的电动机,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包围所述固定轴并结合固定的固定轴结合部的电线引入孔,将电线引入至电动机的外壳内部,而不是通过固定轴引入,以使在固定轴不形成用于引入电线的另外的通孔,从而,不扩大固定轴直径的同时便能够保持较高强度,并且,外壳包括能够向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插入配重的配重槽,从而利用配重,能够调节所述转子的旋转平衡,并且,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沿转子的外周面的圆周结合、形成,与轮辋的侧面相接,对轮辋加压并结合,利用该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对固定车轮的轮辋进行结合,从而能够以简单、容易的作业,使轮辋固定于外壳。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等的电动机,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包围所述固定轴并结合固定的固定轴结合部的电线引入孔,将电线引入至电动机的外壳内部,而不是通过固定轴引入,以使在固定轴不形成用于引入电线的另外的通孔,从而,不扩大固定轴直径的同时便能够保持较高强度,并且,使得从电线引入孔的末端引出的电线受到所述支架保护,不露出于外部,从而能够防止电线因外部冲击而容易破损,
并且,外壳包括能够向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插入配重的配重槽,利用配重,能够调节所述转子的旋转平衡,
并且,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沿转子的外周面的圆周结合、形成,与轮辋的侧面相接,对轮辋加压并结合,利用该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对固定车轮的轮辋进行结合,从而能够以简单、容易的作业,使轮辋固定于外壳,
并且,利用贯通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而被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约束的螺栓将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及轮辋结合于转子,从而能够防止因焊接作业造成的轮辋的变形。
背景技术
由于大气污染问题而给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和化石燃料枯竭,使用电动机的电动汽车正在受到瞩目,其中,以发动机为主动力源、以电动机为辅助动力源的混合动力汽车乃至只把电动机用作主动力源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发并实现商用化,因而对电动机的利用度正在提高。
图1是显示以往电动机中电线通过固定轴的通孔引入的结构的参考图,图2是显示以往电动机中固定轴与支架的结合结构的参考图,图3是显示以往电动机中电动机外壳与轮辋的结合结构的参考图,图4是显示以往电动机中磁铁利用粘合剂附着于外壳内部面的结构的参考图。
特别是如图1所示,在以往的电动机(特别是主要用于诸如电动汽车或电动机车等使用电动机的车辆的电动机)中,采取引入电动机外壳(b)内部的电线(c)通过在构成转子(b1)旋转中心的固定轴(a)上形成的通孔(a1)引入的结构,因此,由于所述固定轴(a)在内部形成通孔(a1)的空间,其耐久性必然减弱,特别是在为了产生更多磁动势而增粗电线(c)或增多电线(c)个数的情况下,与此相应,所述固定轴(a)及在其内部形成的通孔(a1)也必然增大,隐含着电动机的体积与重量也相对增大的缺点。另外,由于通过所述固定轴(a)的通孔(a1)引出的电线(c)必然露出于外部,所以,在电动汽车(特别是电动机车)因事故等而滑倒的同时,连接于车轮的电动机的侧面滑蹭路面,或因其它外部因素等而使电线(c)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也频繁发生。
另外,如图2所示,从以往的电动机中的固定轴(a)与支架(d)的结合结构来看,只不过是在支撑固定轴(a)的支架(d)的一侧面,仅利用以螺纹方式结合于所述固定轴(a)的螺母(e)对固定轴(a)与支架(d)进行结合的方式,因此,当螺母(e)因各种行驶等发生的行驶冲击等而松动时,固定轴(a)容易从所述支架(d)脱离,从而常常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等。
另外,如图3所示,从以往电动机中的对转子(b1)与车轮(g)进行固定的轮辋(f)的结合结构来看,所采用的结构是利用另外的诸如角钢(h)的构成,使所述角钢(h)的一侧借助于螺栓等结合于所述转子(b1),所述角钢(h)的另一侧借助于焊接而固定于所述轮辋(f)的底面,因此,借助于螺栓对所述角钢(h)与转子(b1)间进行结合的作业,由于窄小空间的制约,存在作业难以顺利进行的问题。另外,就借助于焊接对所述角钢(h)与轮辋(f)间进行结合的作业而言,由于焊接作业中产生的热,不仅所述角钢(h),甚至在所述轮辋(f)中产生变形,造成结合的轮辋(f)的形态更加远离真圆的形态,存在所述轮辋(f)及车轮(g)无法实现旋转平衡的问题,再者,由于如上复杂的工序,需要作业时间及费用,产生工序难以高效进行的问题。
另外,如图4所示,从以往电动机中的利用粘合剂把磁铁(i)附着于转子(b1)内周面的结构来看,以往是以使用粘合剂把磁铁(i)逐一按既定间隔附着于转子(b1)内周面的方式形成,因此,使用粘合剂的附着工序复杂,在制造时间及费用方面不够高效。当考虑到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累积公差等时,准确地按既定间隔形成所述磁铁(i)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仅存在所述磁铁(i)产生的磁场及由此产生的磁动势低下的问题,尤其是当因行驶冲击等造成所述磁铁(i)在行驶中从所述转子(b1)内脱离时,因脱离的磁铁(i)而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另外,在把磁铁(i)附着于转子(b1)内周面的方式中,必须用钢铁制造包括所述转子(b1)的外壳(b),因此外壳(b)本身的重量变重,还发生因过重而造成的低效率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研发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通过包围所述固定轴并结合固定的固定轴结合部的电线引入孔,将电线引入至电动机的外壳内部,而不是通过固定轴引入,以使在固定轴不形成用于引入电线的另外的通孔,从而,不扩大固定轴直径的同时便能够保持较高强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使得从电线引入孔的末端引出的电线受到所述支架保护,不露出于外部,从而能够防止电线因外部冲击而容易破损。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外壳包括能够向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插入配重的配重槽,利用配重,能够调节所述转子的旋转平衡。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沿转子的外周面的圆周结合、形成,与轮辋的侧面相接,对轮辋加压并结合,利用该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对固定车轮的轮辋进行结合,从而能够以简单、容易的作业,使轮辋固定于外壳。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利用贯通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而约束于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的螺栓,把所述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及轮辋结合于转子,从而无需焊接,以简单容易的结合作业便能够使轮辋固定于外壳,能够防止因焊接作业造成的轮辋的变形。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所述第1轮辋结合部分与第2轮辋结合部分的分别与轮辋侧面相接的第1部分和与轮辋底面相接的第2部分的连接部位以圆形形状形成,能够弥补未构成真圆的轮辋缺点,提高校准。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所述第1部分形成得使既定部分向下构成倾斜,从而在对所述轮辋的侧面加压时发挥楔形效果,能够更坚固地固定所述轮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不使用粘合剂把磁铁直接附着于外壳内面,而是还包括铁芯,该铁芯在结合固定于外壳内面的同时,按既定间隔形成能够插入磁铁的磁铁插入槽,能够防止在电动机运转中因磁铁脱离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准确地保持磁铁间的间隔,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使在所述铁芯上按既定间隔形成的磁铁插入槽与相邻磁铁插入槽之间构成互相相反的倾斜角,整体上以“V”字形态反复,从而通过增大在相同面积中的磁通量,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机,所述铁芯包括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的最外侧内面的第1铁芯、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的中心部侧内面的第2铁芯,使得能够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发挥大扭矩。
为达成上述本发明目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包括如下构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轴;外壳,其包括结合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定子和以所述固定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在包围所述固定轴并结合固定的固定轴结合部上供电线引入的另外的电线引入孔,使得在所述固定轴不形成用于引入电线的另外的通孔,从而,不扩大固定轴直径的同时便能够保持较高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就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引入孔形成得使其末端从结合于所述固定轴的支架分隔既定间隔,使得从电线引入孔的末端引出的电线受到所述支架保护,不露出于外部,从而能够防止电线因外部冲击而容易破损。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就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能够向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插入配重的配重槽,利用所述配重,能够调节所述转子的旋转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就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沿外周面的圆周形成并与固定车轮的轮辋侧面相接的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还包括沿所述转子外周面插入并与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隔开既定间隔、与所述轮辋的另一侧面相接的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结合于转子,所述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同时对轮辋的侧面加压,使轮辋固定于外壳。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就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利用贯通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并被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约束的螺栓结合于转子,从而无需焊接,通过简单容易的结合作业,便能够使轮辋固定于外壳。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就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而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与轮辋的侧面相接的第1轮辋结合部分和在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与轮辋的侧面相接的第2轮辋结合部分,其分别与轮辋的侧面相接的第1部分和与轮辋的底面相接的第2部分的连接部位以圆形形状形成,能够完善未构成真圆的轮辋缺点,提高校准。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就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形成得既定部分向下构成倾斜,以便能够倾斜地对所述轮辋的侧面加压,在对所述轮辋的侧面加压时,能够发挥楔形效果,更坚固地固定所述轮辋。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特征在于:追加包括铁芯,该铁芯在结合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面的同时,按既定间隔形成能够插入磁铁的磁铁插入槽,能够防止在电动机运转中因磁铁脱离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准确地保持磁铁间的间隔,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就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插入槽与相邻磁铁插入槽之间构成相互相反的倾斜角,整体上反复“V”字形态,从而能够增大在相同面积中的磁通量,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就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而言,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最外侧内面的第1铁芯、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的中心部侧内面的第2铁芯,使得能够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发挥大扭矩。
根据前面所述的实施例和以下将说明的构成和结合、使用关系,本发明能够获得如下效果。
本发明通过包围所述固定轴并结合固定的固定轴结合部的电线引入孔,将电线引入至电动机的外壳内部,而不是通过固定轴引入,以使在固定轴不形成用于引入电线的另外的通孔,从而,具有不扩大固定轴直径的同时便能够保持较高强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电线引入孔的末端引出的电线受到所述支架保护,不露出于外部,从而具有能够防止电线因外部冲击而容易破损的效果。
本发明的所述外壳包括能够向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插入配重的配重槽,具有利用所述配重,能够调节所述转子的旋转平衡的作用。
本发明的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沿转子的外周面的圆周结合、形成,与轮辋的侧面相接,对轮辋加压并结合,利用该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对固定车轮的轮辋进行结合,从而具有能够以简单、容易的作业,使轮辋固定于外壳的效果。
本发明利用贯通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并约束于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的螺栓,把所述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及轮辋结合于转子,从而无需焊接,以简单容易的结合作业便能够使轮辋固定于外壳,具有能够防止因焊接作业造成的轮辋的变形的效果。
本发明的所述第1轮辋结合部分与第2轮辋结合部分的分别与轮辋侧面相接的第1部分和与轮辋底面相接的第2部分的连接部位以圆形形状形成,具有能够弥补未构成真圆的轮辋缺点,提高校准的效果。
本发明的所述第1部分形成得使既定部分向下构成倾斜,从而在对所述轮辋的侧面加压时发挥楔形效果,具有能够更坚固地固定所述轮辋的效果。
本发明不使用粘合剂直接使磁铁附着于外壳内面,而是还包括铁芯,该铁芯在结合固定于外壳内面的同时,按既定间隔形成能够插入磁铁的磁铁插入槽,具有能够防止在电动机运转中因磁铁脱离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准确地保持磁铁间的间隔,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的效果。
本发明使在所述铁芯上按既定间隔形成的磁铁插入槽与相邻磁铁插入槽之间构成互相相反的倾斜角,整体上以“V”字形态反复,从而具有通过增大在相同面积中的磁通量,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所述铁芯包括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的最外侧内面的第1铁芯、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的中心部侧内面的第2铁芯,具有能够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发挥大扭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以往电动机中电线通过固定轴的通孔引入的结构的参考图
图2是显示以往电动机中固定轴与支架的结合结构的参考图
图3是显示以往电动机中电动机外壳与轮辋的结合结构的参考图
图4是显示以往电动机中磁铁利用粘合剂附着于外壳内部面的结构的参考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从固定轴结合部引入电线的状态的参考图
图7是显示从固定轴结合部引出的电线受到支架保护的状态的参考图
图8是显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把配重安装于外壳外部的状态的参考图
图9是显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固定轴与支架结合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显示图9中的支架与约束维持部结合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显示第2支架与第2约束维持部在固定轴另一侧结合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轮辋结合于转子外周面的关系的参考图
图13是放大显示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与轮辋结合的部分的参考图
图14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在转子内周面插入磁铁的铁芯结合的关系的参考图
图15是显示按既定间隔形成有磁铁插入槽的铁芯的参考图
*关于附图中使用的主要符号的说明
10:固定轴20:外壳
210:转子(210-1:第1转子,210-2:第2转子)
211: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1:第1轮辋结合部分21111:第1部分21112:第2部分
212: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2121:第2轮辋结合部分21211:第1部分21212:第2部分
213:铁芯(213-1:第1铁芯,213-2:第2铁芯)2131:磁铁插入槽214:磁铁
220:定子221:电枢铁芯222:电枢线圈
223:固定轴结合部2231:电线引入孔2232:支架约束部22321:槽部
30:约束维持部(30':第2约束维持部)310:第1凸出端311:折弯部
320:第2凸出端321:结合装置
3211:结合凸起(3211':第2结合凸起)3212:结合槽(3212':第2结合槽)
40:支架(40':第2支架)410:固定轴插入槽
420:第1端部430:第2端部
50:车架60:电线70:轮辋80:车轮90:制动钳
a:固定轴a1:通孔
b:外壳b1:转子
c:电线d:支架e:螺母f:轮辋g:车轮
h:角钢i: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优选实施例。
图5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结构的剖面图,图6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从固定轴结合部引入电线的状态的参考图,图7是显示从固定轴结合部引出的电线受到支架保护的状态的参考图,图8是显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把配重安装于外壳外部的状态的参考图。
如图5至8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包括:固定轴(10);外壳(20),其包括定子(220)与转子(210)。
所述固定轴(10)作为贯通本发明的电动机的中心的构成,后述的转子(210)以轴承方式结合于固定轴(10),使得以固定轴(10)为中心旋转,从而构成电动机的旋转中心。因此,所述固定轴(10)确保耐久性很重要,以便在行驶冲击下,也能够坚固地支撑包括转子(210)的外壳(20)。
所述外壳(20)作为形成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内外部骨骼的构成,包括结合固定于所述固定轴(10)的定子(220)和以所述固定轴(10)为中心旋转的转子(210)。
所述定子(220)作为结合固定于所述固定轴(10)的部分,可以包括:固定轴结合部(223),其包围所述固定轴(10),结合固定于固定轴(10);电枢铁芯(221),其在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的一侧凸出形成,使得后述的电枢线圈(222)能够绕线;电枢线圈(222),其绕线于所述电枢铁芯(221),当供应电流时产生磁场。所述电枢铁芯(221)为使磁力线顺利通过,减小涡电流,优选由薄的硅钢板层叠形成,在一侧可以形成槽,以便所述电枢线圈(222)能够绕线。所述电枢线圈(222)在绕线于所述电枢铁芯(221)(优选地,在电枢铁芯(221)的一侧形成的槽)的同时,可串联或并联连接,△接线或Y接线均可使用。在所述电枢线圈(222)连接有电线(60),以便能够供应电流,当电流通过所述电线(60)供应时,在所述电枢线圈(222)中产生磁场,由所述电枢线圈(222)产生的磁场与由在后述的转子(210)内面形成的磁铁(214)所形成的磁场相互作用,发生磁动势,借助于该磁动势,后述的转子(210)以所述固定轴(10)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转子(210)作为以所述固定轴(10)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部分,大致可以采用第1转子(210-1)与第2转子(210-2)相互结合的结构,其中,第1转子(210-1)的一面开放,在内部形成可供固定轴(10)与定子(220)插入的通常圆筒形的空间,第2转子(210-2)能拆装地结合于所述第1转子(210-1)的开放的一面,使得在把固定轴(10)与定子(220)插入第1转子(210-1)内部以后,能够密封电动机的外壳(20)。所述转子(210)具体而言,在第1转子(210-1)的圆筒形内周面上,磁铁(214)保持既定间隔且极性相互交叉地配置,利用与所述电枢线圈(222)产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电动势,使包括磁铁(214)的转子(210)整体旋转。另外,所述转子(210)更具体而言,在第1转子(210-1)的圆筒形外周面上,结合有固定车轮(80)的轮辋(70)(其是通常被称为轮圈的构成),随着所述转子(210)的旋转,使车轮(80)能够旋转。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第1转子(210-1)以轴承结合于所述固定轴(10),所述第2转子(210-2)以轴承结合于所述固定轴(10),更具体而言,分别以轴承结合于后述的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以所述固定轴(10)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
特别是如图5至7所示,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20)包括另外可供电线(60)引入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的电线引入孔(2231),使得不在所述固定轴(10)上形成用于电线(60)引入的另外的通孔,从而能够在不扩大固定轴(10)直径的同时,保持较高强度。如前面说明的图1所示以往电动机的问题,在以往的电动机(特别是主要用于电动机车的电动机)中,采取引入电动机外壳(b)内部的电线(c)通过在构成转子(b1)旋转中心的固定轴(a)上形成的通孔(a1)引入的结构,因此,所述固定轴(a)由于在内部形成通孔(a1)的空间,其耐久性必然减弱,特别是在为了产生更多磁动势而增粗电线(c)或增多电线(c)个数的情况下,与此相应,所述固定轴(a)及在其内部形成的通孔(a1)也必然增大,由于通孔(a1)的直径增大,固定轴(a)的耐久性减弱,或为弥补这种情况而扩大固定轴(a)本身直径时,隐含着电动机的体积与重量也相对增大的缺点,在本发明中,为解决如上问题,在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形成可供电线(60)引入的另外的电线引入孔(2231),使得在所述固定轴(10)不再形成用于电线(60)引入的另外的通孔,使得电动机自然能够确保作为车轮整体球心点的固定轴(10)的耐久性。
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如图5所示,作为包围所述固定轴(10)的一部分并结合固定于固定轴(10)的部分,形成所述定子(220)的骨骼基础。作为参考,前面说明的第2转子(210-2)以轴承方式结合于在所述固定轴(10)上结合固定的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以所述固定轴(10)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固定轴(10)与是否形成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无关,始终形成既定的直径。
所述电线引入孔(2231)如图5所示,作为沿长度方向贯通包围所述固定轴(10)的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使电线(60)能够从外部通过所述电线引入孔(2231)引入外壳(20)内部的构成,使得电线(60)能够通过在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另外形成的所述电线引入孔(2231)引入,从而在所述固定轴(10)上,不同于以往,不再形成用于引入电线(60)的另外的通孔,确保了固定轴(10)的耐久性。所述电线引入孔(2231)如图6所示,也可以与引入的电线(60)个数相应地形成多个,与电线(60)的直径相应,具有较大直径地形成。特别是如前面说明的图1所示以往电动机的问题,以往通过所述固定轴(a)的通孔(a1)引出的电线(c)必然露出于外部,所以,在电动汽车(特别是电动机车)因事故等而滑倒的同时,连接于车轮的电动机的侧面滑蹭路面,或隐含着因其它外部因素等而使电线(c)容易受到损伤的问题,在本发明中,为解决如上问题,如图5至7所示,所述电线引入孔(2231)的向外部一侧的末端从结合于所述固定轴(10)的支架(40)(其作为支撑固定轴(10)并连接于电动汽车的车架(50)的构成,参照后述说明)离开既定间隔地形成,从电线引入孔(2231)的向外部一侧的末端引出的电线(60)如图7所示,被所述支架(40)保护而不露出于外部,从而防止电线(60)因外部冲击而容易破损。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所述电线引入孔(2231)形成的方向与所述支架(40)的形成方向一致,以便使从电线引入孔(2231)引出的电线(60)能够更有效地受到所述支架(40)的保护。另外,为防止从电线引入孔(2231)引出并沿所述支架(40)弯曲的电线(60)在折弯点损伤,也可以使电线引入孔(2231)的向外部一侧的末端向电线(60)弯曲方向倾斜地形成。
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中,所述外壳(20)包括能够向所述转子(210)的圆周方向插入配重(216)的配重槽(215),使得能够利用所述配重(216)调节所述转子(210)的旋转平衡。
所述转子(210)如前面所作的说明,作为以固定轴(10)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构成,特别是以高速旋转的所述转子(210)在旋转时只有实现旋转平衡,才能顺利地以高速进行旋转。因此,固定结合于所述转子(210)外周面并一同进行旋转的车轮(80)也能够不使电动汽车车身左右摇摆地进行旋转。在所述转子(210)内部附着了包括磁铁(214)的多个构成,因此,包括了这些构成的转子(210)其本身难以实现旋转平衡。因此,在本发明中,包括了能够从所述转子(210)的外侧向转子(210)的圆周方向插入配重(216)的配重槽(215),使得通过分别调节插入所述配重槽(215)并沿转子(210)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配重(216)的重量,调节其自身未实现旋转平衡的所述转子(210)的旋转平衡。
所述配重槽(215)作为凹陷形成的构成,使得能够向所述转子(210)的圆周方向插入配重(216)。为了精密调节转子(210)的旋转平衡,需要插入多个配重(216),优选所述配重槽(215)沿所述转子(210)的圆周方向形成多个。另外,所述配重槽(215)在转子(210)的外周面形成,使所述配重(215)能够从外部拆装,从而能够容易地执行结合作业。
所述配重(216)作为插入所述配重槽(215),沿所述转子(210)的圆周方向插入结合多个,从而能够调节自身未实现旋转平衡的所述转子(210)的旋转平衡的构成,使得能够把具有各不相同重量的多个配重(216)适宜地插入所述配重槽(215),实现旋转平衡。例如,所述转子(210)的一侧重量比另一侧重量小,转子(210)未实现旋转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在位于转子(210)的一侧的配重槽(215)中插入重量相对较大的配重(216),在位于转子(210)另一侧的配重槽(215)中插入重量相对较小的配重(216),调节所述转子(210)的旋转平衡。
图9是显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固定轴与支架结合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显示图9中支架与约束维持部结合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显示第2支架与第2约束维持部在固定轴另一侧结合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9至11所示,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20)包括另外的支架约束部(2232),该支架约束部(2232)把固定轴(10)支撑于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使连接于电动汽车的车架(50)的支架(40)能够受到约束;而且,所述定子(220)追加包括约束维持部(30),该约束维持部(30)在所述支架(40)被所述支架约束部(2232)所约束的状态下,覆盖所述支架(40)与固定轴结合部(223)的末端面,防止固定轴(10)从支架(40)脱离;所述约束维持部(30)借助于结合装置(321)与所述支架(40)结合,能够防止固定轴(10)从支架(40)脱离。从图2所示的以往电动机中固定轴(a)与支架(d)的结合结构来看,只不过是在支撑固定轴(a)的支架(d)的一侧面,只利用以螺纹方式结合于所述固定轴(a)的螺母(e)对固定轴(a)与支架(d)进行结合的方式,因此,当螺母(e)因各种行驶等发生的行驶冲击等而松动时,固定轴(a)容易从所述支架(d)脱离,因而常常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等。在本发明中,为解除如上问题,追加包括另外的约束维持部(30),使得所述约束维持部(30)借助于结合装置(321)与所述支架(40)结合,能够防止固定轴(10)从支架(40)脱离。
所述支架(40)作为一端支撑固定轴(10)、另一端连接于电动汽车的车架(50)并使所述固定轴(10)与电动汽车的车架(50)固定成一体的构成,如图9所示,支撑所述固定轴(10)的支架(40)的一端可以包括形成了凹陷形成的固定轴插入槽(410)的第1端部(420)和第2端部(430),以便所述固定轴(10)能够插入结合。优选所述固定轴插入槽(410)的直径形成得与所述固定轴(10)的直径相应,以便使固定轴(10)能够容易插入结合。
所述支架约束部(2232)作为使所述支架(40)能够约束于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末端面的部分,如图9所示,沿所述支架(40)插入的方向,形成相互平行地凹陷的槽部(22321),以便所述支架(40)的第1端部(420)和第2端部(430)能够插入。在所述槽部(22321)之间,固定轴(10)凸出并能够插入在约束于所述槽部(22321)的所述支架(40)的第1端部(420)与第2端部(430)之间形成的所述固定轴插入槽(410)。特别是在本发明中,为了使前面说明的所述电线引入孔(2231)能够借助约束于所述支架约束部(2232)的支架(40)而有效保护所述从电线引入孔(2231)引出的电线(60),优选所述电线引入孔(2231)形成的位置为所述支架约束部(2232)的槽部(22321)形成的位置,使得从所述电线引入孔(2231)引出的电线(60)能够借助约束于所述支架约束部(2232)的支架(40)而自然而然地受到保护,不受外部冲击影响。
所述约束维持部(30)作为在所述支架(40)约束于所述支架约束部(2232)的状态下,覆盖所述支架(40)与固定轴结合部(223)的末端面(外侧面)并防止固定轴(10)从支架(40)脱离的构成,如图9所示,在所述约束维持部(30)的中央部形成通孔,以便所述固定轴(10)能够贯通。在所述约束维持部(30)的两侧,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架(40)的第1端部(420)和第2端部(430)可以向位于插入所述槽部(22321)的方向的两侧凸出既定长度,分别形成覆盖包括所述第1端部(420)和第2端部(430)的支架(40)的外侧面的第1凸出端(310)和第2凸出端(320)。所述第1凸出端(310)作为从所述约束维持部(30)向所述支架(40)的末端侧凸出既定长度形成的部分,优选所述第1凸出端(310)凸出的长度以能够覆盖至所述支架(40)末端的长度形成。所述第2凸出端(320)在所述约束维持部(30)以固定轴(10)贯通的通孔为中心,向与所述第1凸出端(310)相向的位置凸出既定长度形成,是覆盖所述支架(40)的外侧面的部分。另外,在所述约束维持部(30),由于所述第1凸出端(310)与第2凸出端(320)之间的侧面包围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的外面,因而作为与所述固定轴结合部(223)的外面形状相应的形状的一个示例,如图9所示,以圆形形状形成,执行保持所述支架(40)的约束的功能。
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维持部(30)借助于结合装置(321)与所述支架(40)结合,使得能够防止固定轴(10)从支架(40)脱离;所述结合装置(321)作为使所述约束维持部(30)与支架(40)相互间结合的构成,并非局限于体现如上功能的一种特定装置(即,也可以使用插入结合于贯通孔的结合螺栓或销等装置),但作为优选实施例,可以应用如下结构,即,在所述约束维持部(30)的底面,更具体而言,在所述约束维持部(30)中与所述支架(40)外侧面相接的面中,形成凸出既定长度的结合凸起(3211),在与所述结合凸起(3211)相接的所述支架(40)的外侧面中,形成凹陷与所述结合凸起(3211)凸出长度相应的长度的结合槽(3212),所述结合凸起(3211)插入于所述结合槽(3212)结合,从而使所述约束维持部(30)与支架(40)相互间结合。特别是如果采取如上的形成结合凸起(3211)与结合槽(3212)的结构,那么具有的优点是,无需另外的构成,只通过使所述约束维持部(30)约束于应有位置的简单作业,但能够使所述约束维持部(30)与支架(40)相互间结合。在如此借助于结合装置(321)而把所述约束维持部(30)结合于所述支架(40)后,如图9所示,利用结合于固定轴(10)的螺栓,完成约束维持部(30)及支架(40)与支架结合部的结合,于是,所述约束维持部(30)即使在因行驶冲击等造成螺栓结合稍有松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所述固定轴(10)容易地从所述支架(40)脱离。
另外,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中,为能够防止所述支架(40)的所述第1端部(420)与第2端部(430)在使用中张开,所述约束维持部(30)在所述第1凸出端(310)的两侧分别形成折弯部(311),所述约束维持部(30)在覆盖所述支架(40)与固定轴结合部(223)的末端面(外侧面)的状态下,能够利用所述折弯部(311),约束于所述第1端部(420)与第2端部(430)的两侧,折弯的第1凸出端(310)的两侧能够防止所述支架(40)的第1、2端部(420,430)张开。作为参考,在所述第1、2端部(420,430)的末端部侧面,也可以追加形成诸如凹陷既定长度形成的端部凹陷部(图中未示出)的构成,以便后述的折弯部(311)能够准确地插入。
所述折弯部(311)作为在所述约束维持部(30)的第1凸出端(310)的两侧折弯延长的部分,如图10所示,在所述约束维持部(30)覆盖所述支架(40)与固定轴结合部(223)的末端面(外侧面)的状态下,使得所述折弯部(311)能够约束于所述第1端部(420)与第2端部(430)的末端部侧面,折弯部(311)能够防止所述支架(40)的第1、2端部(420,430)因行驶冲击或外部冲击等而容易地张开。另外,所述折弯部(311)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所述约束维持部(30)的第2凸出端(320)的两侧追加形成。
另外,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固定轴(10)的另一端,更具体而言,在前面说明的固定轴结合部(223)或支架(40)等结合的一端的相反端,可以追加包括第2约束维持部(30'),在连接于电动汽车的车架(50)并支撑固定轴(10)与制动钳(90)的第2支架(40')支撑固定轴(10)另一端的状态下,该第2约束维持部(30')覆盖所述第2支架(40')的一面(外侧面),借助于结合装置(321)与所述第2支架(40')结合,防止固定轴(10)从第2支架(40')脱离。所述第2支架(40')和第2约束维持部(30')只与前面说明的所述支架(40)及约束维持部(30)在整体形状上分别稍有不同,而其功能及各构成均与所述固定轴插入槽(410)、第1端部(420)、第2端部(430)、第1凸出端(310)、第2凸出端(320)、折弯部(311)及结合装置(321)相同,因而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作为参考,所述第2约束维持部(30')如图11所示,在其形状方面,可以形成得比所述约束维持部(30)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为坚固地结合于所述第2约束维持部(30')的第2支架(40'),如图11所示,在第2约束维持部(30')的一侧也可以追加形成与所述结合装置(321)的结合凸起(3211)和结合槽(3212)相同的第2结合凸起(3211')和第2结合槽(3212')。此时,由于所述第2结合凸起(3211')和第2结合槽(3212')形成于所述固定轴(10)的前面,所以,也能够追加执行防止所述固定轴(10)脱离的功能。
图12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轮辋结合于转子外周面的关系的参考图,图13是放大显示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与轮辋结合的部分的参考图。
如图5、12及13所示,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10)包括沿外周面的圆周形成并与固定车轮(80)的轮辋(70)一侧面相接的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追加包括沿所述转子(210)的外周面插入并与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隔开既定间隔、与所述轮辋(70)的另一侧面相接的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212),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212)结合于转子(210),所述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同时对轮辋(70)的两侧面加压,使轮辋(70)固定于外壳(20)。从图3所示的以往电动机中对转子(b1)与车轮(g)进行固定的轮辋(f)的结合结构来看,所采用的结构是使用另外的诸如角钢(h)的构成,使所述角钢(h)的一侧借助于螺栓等结合于所述转子(b1),使所述角钢(h)的另一侧借助于焊接而固定于所述轮辋(f)的底面。因此,借助于螺栓而对所述角钢(h)与转子(b1)间进行结合的作业由于窄小空间的制约,存在作业难以顺利进行的问题。另外,就借助于焊接而对所述角钢(h)与轮辋(f)间进行结合的作业而言,由于焊接作业中产生的热,不仅所述角钢(h),甚至在所述轮辋(f)中产生变形,造成结合的轮辋(f)的形态更加远离真圆的形态,存在所述轮辋(f)及车轮(g)无法实现旋转平衡的问题,再者,由于如上复杂的工序,需要作业时间及费用,产生工序难以高效进行的问题。在本发明中,为解决如上问题,无需焊接作业,另外的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211,212)同时对轮辋(70)的两侧面加压,使得能够使轮辋(70)固定于外壳(20),能够解决因焊接作业造成的材料变形或因复杂的工程造成的低效率性。
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作为沿所述转子(210)外周面的圆周形成并与固定车轮(80)的轮辋(70)的一侧面相接的部分,如图12所示,在所述转子(210)的外周面,沿外周面的圆周凸出既定高度形成,可在凸出部分的一侧面形成与所述轮辋(70)侧面相接的第1轮辋结合部分(2111)。
所述第1轮辋结合部分(2111)作为在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的凸出的一侧面上与所述轮辋(70)相接地形成的部分,如图13所示,可以包括:第1部分(21111),其向大致竖直方向构成面,以便能与所述轮辋(70)的一侧面相接;第2部分(21112),其向水平方向构成面,以便能与所述轮辋(70)的底面相接。所述第1部分(21111)作为使得能与所述轮辋(70)的一侧面相接地从所述第1轮辋结合部分(2111)向大致竖直方向构成面的部分,特别是与所述第1部分(21111)构成准确竖直(铅直)相比,优选既定部分向下构成倾斜(θ)地形成,以便能够倾斜地对所述轮辋(70)的一侧面加压,这是为了在与后述的第2轮辋结合部分(2121)的第1部分(21211)一同对所述轮辋(70)侧面加压时发挥楔形效果,能够更坚固地固定所述轮辋(70)。所述第2部分(21112)作为能与所述轮辋(70)的底面相接地从所述第1轮辋结合部分(2111)向水平方向构成面的部分,所述第2部分(21112)使得能够与后述的第2轮辋结合部分(2121)的第2部分(21212)一起,形成与所述轮辋(70)底面宽度相同的宽度,从而使所述轮辋(70)能够安置于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与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212)之间。特别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第1部分(21111)与第2部分(21112)的连接部位以圆形形状形成,使得安置于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与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212)之间的所述轮辋(70)能够最大限度地整齐安置,不偏向一侧或不稳定地安置,能够良好地设置、保持所连接的轮辋(70)与车轮(80)的校准。
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212)作为沿所述转子(210)的外周面插入并与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隔开既定间隔、与所述轮辋(70)的另一侧面相接地形成的部分,如图12等所示,在沿所述转子(210)的外周面插入时,在比所述转子(210)的外周面凸出既定高度形成的凸出部分的一侧侧面,可以形成与所述轮辋(70)的另一侧面相接的第2轮辋结合部分(2121)。
所述第2轮辋结合部分(2121)如图13所示,可与在前述的所述第1轮辋结合部分(2111)中对应地包括:第1部分(21211),其沿大致竖直方向构成面,以便与所述轮辋(70)的一侧面相接;第2部分(21212),其向水平方向构成面,以便与所述轮辋(70)的底面相接。所述第1部分(21211)和第2部分(21212)是分别执行与所述第1轮辋结合部分(2111)的第1部分(21111)及第2部分(21112)相同功能的构成,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212)如图13等所示,是借助于从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212)的外侧面插入、贯通至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并连结的另外的螺栓(并不排除执行与螺栓相同功能的结合装置)而连结,与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211)一同对所述轮辋(70)的两侧面加压,使轮辋(70)能够连结于转子(210)的外周面的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无需另外的焊接作业,便能够坚固地连结轮辋(70),缩短制造工序,并改善外部呈现的美观。不同于以往在轮辋(70)的底面与转子(210)邻接部位的窄小空间进行(连接)作业,而是在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212)的外侧面进行连接作业(螺栓作业),因而能够很容易地执行,特别是轮辋(70)与转子(210)并非通过所述轮辋(70)的底面部,而是通过侧面部加压结合,因此,即使结合于转子(210)的轮辋(70)的形态与真圆稍不一致,最终也能够良好地设置、保持连接的轮辋(70)及车轮(80)的校准。
图14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中在转子内周面插入磁铁的铁芯结合的关系的参考图,图15是显示按既定间隔形成有磁铁插入槽的铁芯的参考图。
如图5、14及15所示,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的特征在于:追加包括铁芯(213),该铁芯(213)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210,更具体而言,并不排除第1转子(210-1)或第2转子(210-2))的内周面,按既定间隔形成能够插入磁铁(214)的磁铁插入槽(2131),能够防止在电动机运转中因磁铁(214)脱离而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准确保持磁铁(214)间的间隔,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从图4所示的以往电动机中利用粘合剂把磁铁(i)附着于转子(b1)内周面的结构来看,以往是以使用粘合剂把磁铁(i)逐一按既定间隔附着于转子(b1)内周面的方式形成,因此,使用粘合剂的附着工序复杂,在制造时间及费用方面不够高效,当考虑到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累积公差等时,准确地按既定间隔形成所述磁铁(i)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仅存在所述磁铁(i)产生的磁场及由此产生的磁动势低下的问题,尤其是当因行驶冲击等,造成所述磁铁(i)在行驶中从所述转子(b1)内脱离时,因脱离的磁铁(i)而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另外,在把磁铁(i)附着于转子(b1)内周面的方式中,为形成磁路,必须用钢铁制造包括所述转子(b1)的外壳(b),因此,外壳(b)本身的重量变重,发生因过重而造成的低效率问题。在本发明中,为解决如上问题,采用把按既定间隔形成有能够插入磁铁(214)的磁铁插入槽(2131)的另外的铁芯(213)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210)的内周面的结构,从而防止在电动机运转中因磁铁(214)脱离而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准确保持磁铁(214)间的间隔,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而且,除铁芯(213)之外,包括转子(210)的外壳(20)可以由并非钢铁的更轻材质形成,使得能够改善因过重而造成的低效率性。
所述铁芯(213)作为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210)的内周面并按既定间隔形成能够插入磁铁(214)的磁铁插入槽(2131)的构成,此时,所述铁芯(213)形成磁铁(214)的磁路,提高了磁动势。如图15所示,所述铁芯(213)整体上形成构成圆筒形的筒状,以便能够结合于所述转子(210)的内周面。所述铁芯(213)的外周面的直径与插入的所述转子(210)的内周面的直径相同或优选稍大地形成,只有这样,在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210)的内周面时,才能压入并坚固地固定。在把形成比转子(210)内周面稍大直径的所述铁芯(213)结合固定于转子(210)内周面时,在对转子(210)的内周面加热后,插入所述铁芯(213)(此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粘合剂),于是,随着转子(210)内周面的冷却,插入的铁芯(213)在转子(210)内部被坚固地压入。在所述铁芯(213)的内部,按既定间隔形成从一侧面向另一侧面贯通、能够插入磁铁(214)的磁铁插入槽(2131)。于是,利用所述铁芯(213),从而不象以往一样把磁铁(214)直接附着于转子(210)的内周面,因此转子(210)乃至外壳(20)的材质可以由并非钢铁的铝形成,能够减轻电动机的整体重量,使得能够提高效率。
所述磁铁插入槽(2131)作为从所述铁芯(213)的一侧面向另一侧面贯通、形成能够插入磁铁(214)的空间的构成,如图15所示,向所述铁芯(213)的半径方向,按既定间隔整齐地形成均一形态的多个磁铁插入槽(2131)。所述磁铁插入槽(2131)也可以与所述铁芯(213)的半径方向平行地形成,特别是如图15所示,相邻磁铁插入槽(2131)之间构成相互相反的倾斜角,整体上以“V”字形态反复,从而能够形成得能够增大相同面积中的磁通量,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即,沿相同的铁芯(213)的圆周插入的磁铁(214)的面积越大,磁铁(214)中产生的磁通量越增加,为此,所述磁铁插入槽(2131)形成的形状如图15所示,相邻磁铁插入槽(2131)之间构成相互相反的倾斜角,整体上以“V”字形态反复,能够增加沿铁芯(213)圆周插入所述磁铁插入槽(2131)的磁铁(214)的整体面积,提高所发生的磁动势。另外,当利用如上所示形成了磁铁插入槽(2131)的铁芯(213)时,不仅能够均一地保持结合于转子(210)内周面的磁铁(214)的间隔,而且,具有能够防止磁铁(214)因行驶冲击等而容易脱离的效果。另外,由于不把磁铁(214)直接附着于转子(210)的内周面,因而转子(210)乃至外壳(20)的材质可以由并非钢铁的铝形成,能够减轻电动机的整体重量,使得能够提高效率。
插入于所述转子(210)的所述铁芯(213)如图14所示,可以包括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210)最外侧内周面的第1铁芯(213-1)、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210)中心部侧内周面的第2铁芯(213-2)。所述第1铁芯(213-1)与第2铁芯(213-2)只是在其大小及安装位置方面不同,在结合于转子(210)的方式或包括所述磁铁插入槽(2131)方面,是相同的构成。于是,通过把所述第1铁芯(213-1)和第2铁芯(213-2)同时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210)的内周面(即,使得前面说明的所述电枢线圈(222)与磁铁(214)可以以多段形成),使得在一个电动机中产生的磁动势能够实现最大化,发挥大扭矩。
申请人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只是体现本发明技术思想的一种实施例而已,只要体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任何变更例或修改例也应解释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气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轴;外壳,其包括结合固定于所述固定轴的定子和以所述固定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而且,所述定子包括在包围所述固定轴并结合固定的固定轴结合部上供电线引入的另外的电线引入孔,
使得在所述固定轴不形成用于引入电线的另外的通孔,从而,不扩大固定轴直径的同时便能够保持较高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引入孔的末端从结合于所述固定轴的支架分隔既定间隔而形成,使得从电线引入孔的末端引出的电线受到所述支架保护,不露出于外部,从而能够防止电线因外部冲击而容易破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能够向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插入配重的配重槽,利用所述配重,能够调节所述转子的旋转平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包括沿外周面的圆周形成并与固定车轮的轮辋侧面相接的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还包括沿所述转子外周面插入并与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隔开既定间隔、与所述轮辋的另一侧面相接的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结合于转子,所述第1、2轮辋侧面结合部同时对轮辋的侧面加压,使轮辋固定于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利用贯通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并被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约束的螺栓结合于转子,从而无需焊接,通过简单容易的结合作业,便能够使轮辋固定于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轮辋侧面结合部与轮辋的侧面相接的第1轮辋结合部分和在所述第2轮辋侧面结合部与轮辋的侧面相接的第2轮辋结合部分,其分别与轮辋的侧面相接的第1部分和与轮辋的底面相接的第2部分的连接部位以圆形形状形成,能够弥补未构成真圆的轮辋缺点,提高校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分形成得既定部分向下构成倾斜,以便能够倾斜地对所述轮辋的侧面加压,在对所述轮辋的侧面加压时,能够发挥楔形效果,更坚固地固定所述轮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还包括铁芯,该铁芯在结合固定于所述外壳内面的同时,按既定间隔形成能够插入磁铁的磁铁插入槽,能够防止电动机运转中因磁铁脱离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准确地保持磁铁间的间隔,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插入槽在相邻磁铁插入槽之间构成相互相反的倾斜角,整体上反复“V”字形态,从而能够增大在相同面积中的磁通量,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包括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最外侧内面的第1铁芯、结合固定于所述转子的中心部侧内面的第2铁芯,使得能够使磁动势实现最大化,发挥大扭矩。
CN201180033137.1A 2010-07-23 2011-07-22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61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71268 2010-07-23
KR1020100071268A KR101163108B1 (ko) 2010-07-23 2010-07-23 전기자동차용 전기모터
PCT/KR2011/005409 WO2012011765A2 (ko) 2010-07-23 2011-07-22 전기자동차용 전기모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6118A true CN102986118A (zh) 2013-03-20
CN102986118B CN102986118B (zh) 2015-05-27

Family

ID=45497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313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6118B (zh) 2010-07-23 2011-07-22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88052B2 (zh)
KR (1) KR101163108B1 (zh)
CN (1) CN102986118B (zh)
WO (1) WO2012011765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588A (zh) * 2016-01-04 2017-07-11 宁波高新区清水绿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轴电动车车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0148B (zh) * 2011-03-29 2014-09-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的电动机轴的配线结构
WO2016059506A1 (en) 2014-10-15 2016-04-21 Accelerated Systems Inc. Internal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ith an outer rotor
JP7311090B2 (ja) * 2019-02-25 2023-07-19 ニデックアドバンスドモータ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7347742B2 (ja) * 2019-02-25 2023-09-20 ニデックアドバンスドモータ株式会社 搬送車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9178A (ja) * 1997-09-08 1999-03-30 Meidensha Corp 電気自動車用インホィールモータ
JPH11122885A (ja) * 1997-10-15 1999-04-30 Ebara Corp 永久磁石発電機
CN1489258A (zh) * 2002-07-16 2004-04-14 日本伺服株式会社 永磁旋转电机
KR200375824Y1 (ko) * 2004-11-18 2005-03-11 강세환 발광휠
JP2005206140A (ja) * 2003-12-24 2005-08-04 Bridgestone Corp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システム
CN1783649A (zh) * 2004-11-25 2006-06-07 株式会社东芝 永磁式电动机及洗衣机
CN1788401A (zh) * 2002-06-20 2006-06-14 株式会社东芝 外转式永磁铁电机的转子
JP2007244096A (ja) * 2006-03-08 2007-09-20 Nsk Ltd 電動機
CN201100944Y (zh) * 2006-12-27 2008-08-13 鲁泊凡 电动汽车用轮毂电机
KR20090109248A (ko) * 2008-04-15 2009-10-20 박계정 다단 계철을 구비한 모터 및 그 모터를 사용한 구동장치
JP2010043386A (ja) * 2008-08-15 2010-02-25 Asahi Kasei Fibers Corp 布バネ用布帛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7681Y2 (ja) * 1980-01-17 1985-08-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ホイ−ル
JPS62125362U (zh) * 1986-01-30 1987-08-08
JP2002264664A (ja) * 2001-03-06 2002-09-18 Kokusan Denki Co Ltd ダイレクトドライブ電動車両
JP3772819B2 (ja) * 2002-10-08 2006-05-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同軸モータのロータ構造
JP2005335536A (ja) * 2004-05-27 2005-12-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動車輪用ハブユニット及び該ハブユニットを具えた乗物
JP2007204008A (ja) * 2006-02-06 2007-08-16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前後輪駆動の電動二輪車
JP3157836U (ja) * 2009-12-16 2010-03-04 摩特動力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Motive Power Industry Co.,Ltd. ホイールモータ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9178A (ja) * 1997-09-08 1999-03-30 Meidensha Corp 電気自動車用インホィールモータ
JPH11122885A (ja) * 1997-10-15 1999-04-30 Ebara Corp 永久磁石発電機
CN1788401A (zh) * 2002-06-20 2006-06-14 株式会社东芝 外转式永磁铁电机的转子
CN1489258A (zh) * 2002-07-16 2004-04-14 日本伺服株式会社 永磁旋转电机
JP2005206140A (ja) * 2003-12-24 2005-08-04 Bridgestone Corp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システム
KR200375824Y1 (ko) * 2004-11-18 2005-03-11 강세환 발광휠
CN1783649A (zh) * 2004-11-25 2006-06-07 株式会社东芝 永磁式电动机及洗衣机
JP2007244096A (ja) * 2006-03-08 2007-09-20 Nsk Ltd 電動機
CN201100944Y (zh) * 2006-12-27 2008-08-13 鲁泊凡 电动汽车用轮毂电机
KR20090109248A (ko) * 2008-04-15 2009-10-20 박계정 다단 계철을 구비한 모터 및 그 모터를 사용한 구동장치
JP2010043386A (ja) * 2008-08-15 2010-02-25 Asahi Kasei Fibers Corp 布バネ用布帛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588A (zh) * 2016-01-04 2017-07-11 宁波高新区清水绿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轴电动车车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88052B2 (ja) 2016-09-07
JP2013531465A (ja) 2013-08-01
KR20120009969A (ko) 2012-02-02
CN102986118B (zh) 2015-05-27
WO2012011765A3 (ko) 2012-05-10
KR101163108B1 (ko) 2012-07-06
WO2012011765A2 (ko) 2012-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6118A (zh)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
EP3092701B1 (en) A rotor for an electric motor or generator
US9302577B2 (en) Halbach array electric motor with substantially contiguous electromagnetic cores
US7533747B2 (en) Wheel provided with driving means
CN103026595A (zh)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
US20120001521A1 (en) In-wheel motor and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US9254741B2 (en) In-wheel actuator and in-wheel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6187116A (ja) 電動車輪
TW201330462A (zh) 電裝置
US11424650B2 (en) Rolling device adapted to roll on a ground surface
US20200282822A1 (en) In-wheel motor driving apparatus
JP4811114B2 (ja) ステータの固定構造および車両
JP2015515843A (ja) 車両モータ組立体
CN104600889A (zh) 轮毂电机发电一体机
CN104022583A (zh) 用于电机的理想转子偏斜角
CN103166421A (zh) 具有自发电功能的缓速器
JP2001182647A (ja) 蓄電システム
JP2007060748A (ja) 超電導多軸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US8689916B2 (en) Apparatus of driving wheels for in-wheel system
WO2013162415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работк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от колес автомобиля
KR100947509B1 (ko) 다단 회전자를 구비한 모터 및 그 모터를 사용한 구동장치
CN107359760A (zh) 铁路车辆用盘式发电机及铁路车辆模组
WO2016006519A1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
CN209776033U (zh) 球形轮胎支撑驱动结构
CN206124731U (zh) 一种轮毂电机及其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