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9598B - 燃料气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料气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9598B
CN102979598B CN201210247770.7A CN201210247770A CN102979598B CN 102979598 B CN102979598 B CN 102979598B CN 201210247770 A CN201210247770 A CN 201210247770A CN 102979598 B CN102979598 B CN 1029795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gas
oil
tube
treatment device
gas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77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9598A (zh
Inventor
井元丰
土屋粒二
森本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79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9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9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9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其将燃料气体排放到发动机油的动态区域,不需要用于运送燃料气体的泵,从而可使燃料气体溶入发动机油。将在燃料箱(25)内产生的燃料气体经燃料气体取入管(161)从燃料气体取入管(161)的开口部(173)导入发动机(E)的曲轴箱(41)内,并积蓄在曲轴箱(41)内的发动机油中,在发动机(E)的运行时,将燃料气体从发动机油中经净化通路(163)导入吸气管(51),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具有:形成于曲轴箱(41)的下部,并贮存发动机油的油盘(131);以及一端形成与油盘(131)连通的油吸入口(136a),另一端与油泵(125)连通的油吸入通路(136),燃料气体取入管(161)的开口部(173)被配置成与油吸入口(136a)相对。

Description

燃料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动两轮车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公知一种为了防止在燃料箱内蒸发的燃料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而将该燃料气体导向发动机来处理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燃料气体处理装置中,导出燃料气体的蒸发燃料处理配管的前端部贯通油盘(oil pan),并且被配置于油盘内的发动机油中,从而将燃料气体从形成于前端部的开口部排放到发动机油中,使燃料气体溶入发动机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61305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中,由于仅仅是将蒸发燃料处理配管的开口部配置于油盘内的发动机油中,并且将燃料气体排放到发动机油中的构成,所以在燃料气体的排放目的地为发动机油的动作比较稳定的静态区域的情况下,存在燃料气体很难溶入发动机油中的可能性,从而需要强制性地运送燃料气体的泵等,零件件数增加,系统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的情况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其将燃料气体排放到发动机油的动态区域,不需要用于运送燃料气体的泵,可以令燃料气体溶入发动机油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其将在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气体经燃料气体取入管从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引导至发动机的曲轴箱内,并积蓄在曲轴箱内的发动机油中,在发动机运行时,将燃料气体从发动机油中经净化(purge)通路引导至吸气管,其特征在于,
该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具有:
油盘,其形成于曲轴箱的下部,并贮存发动机油;以及
油吸入通路,其一端形成与油盘连通的油吸入口,另一端与伴随于曲轴的旋转而被驱动的油泵连通,
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以与油吸入口相对的方式配置。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1所述的构成之外,油吸入口配置于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的上方。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1或者2所述的构成之外,在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和油吸入口之间配置有油过滤器(oilstrainer)。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构成之外,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具有覆盖油过滤器并安装于曲轴箱的油过滤器盖部,燃料气体取入管具有:连接管,其形成于油过滤器盖部;以及燃料气体取入管,其与连接管连接。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4所述的构成之外,油过滤器盖部的连接管的上端部被配置于发动机油的最高油量的上方。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构成之外,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被配置于枢轴的后方且曲轴轴线的前方。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构成之外,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具有与曲轴箱一体形成并且收容有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箱,油过滤器盖部的连接管以及燃料气体取入管沿着闭塞传动箱的传动箱罩的外周壁设置。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除了技术方案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构成之外,燃料气体取入管夹着发动机而配置于消音器的相反侧。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以与油吸入通路的油吸入口相对的方式被配置,所以燃料气体向油吸入口排放。因此,由于可以将燃料气体引导至发动机油的动态区域即被吸入油泵的发动机油的流路中,所以不需要用于运送燃料气体的泵,可以通过油泵的负压以及流通的发动机油来搅拌燃料气体并且使其溶入发动机油中,可以高效地吸收燃料气体。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油吸入口配置于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的上方,所以可以顺利地将燃料气体引导至油吸入口。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在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和油吸入口之间配置有油过滤器,所以可以防止发动机油以及燃料气体中的双方的灰尘被吸入油吸入口。此外,由于燃料气体被油过滤器被细小化,所以可以使燃料气体容易溶入发动机油中。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燃料气体取入管具有形成于油过滤器盖部上的连接管和与连接管连接的燃料气体取入管,所以在不搭载燃料气体处理装置的车辆的情况下,仅将油过滤器盖部替换为没有连接管的构件即可,可以减少曲轴箱侧的设计变更。进而,由于在油过滤器盖部上一体形成有连接燃料气体取入管的连接管,所以可以削减零件件数。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由于油过滤器盖部的连接管的上端部配置于发动机油的最高油量的上方,所以在进行燃料气体取入管向连接管上的拆装作业时,发动机油很难溢出到外部,可以提高工作的操作性。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由于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配置于枢轴的后方且曲轴轴线的前方,所以在靠近发动机的摆动中心的位置、在发动机油的油面很难变化的位置处设置开口部,可以高效地吸收燃料气体。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由于油过滤器盖部的连接管以及燃料气体取入管沿闭塞传动箱的传动箱罩的外周壁被配置,所以可以通过传动箱罩保持连接管以及燃料气体取入管,并且可以高效地配置于传动箱罩的周围的空间。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由于燃料气体取入管夹着发动机而配置于消音器的相反侧,所以可以防止燃料气体取入管和消音器的干涉,可以保护燃料气体取入管。进而,可以容易地进行燃料气体取入管的拆装工作以及配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搭载有本发明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发动机的周边的左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面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面图;
图5是图3的C-C线剖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图;
图7是图2所示的油过滤器盖部的周边的放大左侧视图;
图8是图4所示的油吸入管路的周边的放大剖面图。
图中
132-油导入通路;
133-油过滤器室;
134-油过滤器盖部;
135-油过滤器;
136-油吸入通路;
136a-油吸入口;
161-燃料气体取入管;
171-连接管;
172-燃料气体取入管道;
173-开口部;
E-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并且,附图以符号的方向来看,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按照从操纵者所看的方向,在附图中,车辆的前方以Fr表示,后方以Rr表示,左侧以L表示,右侧以R表示,上方以U表示,下方以D表不。
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两轮车10是小摩托型车辆,如图1所示,车架11由如下部分构成:头管12,其设置于前端;主架13,其从头管12向下方且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的后架14,其从主架13的后端部向上方且向后方延伸;以及枢轴架15,其安装于后架14的前端部,在枢轴架15上经联杆部件16安装有摇摆式的动力单元P(组合了前部的发动机E和后部的变速器M的构造)。
此外,机动两轮车10具有:前叉(front fork)21,其掌舵自如地被支承在头管12上;前轮WF,其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前叉21的下端部;掌舵用的方向把22,其安装于前叉21的上端部;后轮WR,其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动力单元P的后端部;缓冲单元(cushion unit)23,其将动力单元P悬挂在后架14上;收纳箱24,其配置于发动机E的上方;燃料箱25,其安装于后架14的后部;车座26,其配置于收纳箱24以及燃料箱25的上方;以及主体罩40,其覆盖车架11。
并且,图1中的符号30为前照灯,31为前方向指示灯,32为前挡泥板,33为尾灯,34为后挡泥板,35为空气净化器,36为排气管,37为消音器。
如图1所示,主体罩40具有:前照灯罩40a,其覆盖前照灯30的周边;前罩40b以及前侧罩40c,它们覆盖头管12的前方;挡风罩40d,其与前侧罩40c连接且覆盖头管12的后方,并且覆盖在驾驶者的腿的前方;脚踏板40e,其与挡风罩40d的下端部连接且向后方延伸,用于供驾驶者放脚;底罩40f,其与脚踏板40e的外缘连接并且覆盖主架13的侧方以及下方;以及后罩40g,其覆盖左右一对的后架14的侧方。
如图2所示,动力单元P具有:发动机E的曲轴箱41;齿轮箱43,其从曲轴箱41向后方延伸设置,且内置有带式无级变速器M(参照图3);以及单元支架44,其设置于齿轮箱43的前端下部,并经枢轴17与联杆部件16连结。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枢轴17作为动力单元P(发动机E)的摆动中心。
发动机E具有:气缸体46,其安装于曲轴箱41的前端;气缸盖47,其安装于气缸体46的前端;以及气缸盖罩48,其安装于气缸盖47的前端。此外,在气缸盖47的上表面,经具有喷射器51a的吸气管51而安装有节气门本体52。此外,在齿轮箱43的前部上表面安装有起动电动机(startermotor)53。发动机E以气缸轴线54前倾至大致水平的方式被配置。
此外,如图3所示,动力单元P的箱体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包围曲轴61的周围,并经滚珠轴承62A、62B来支承曲轴61的曲轴箱左半体63以及曲轴箱右半体64;与气缸体46、气缸盖47以及气缸盖罩48和曲轴箱左半体63一体形成并收容无级变速器M的传动箱65;闭塞传动箱65的传动箱罩66;以及从传动箱65向后方延伸并收容减速齿轮组67的后箱68。
曲轴61具有设置于轴向中心并作为平衡重的曲柄臂71、71以及设置于曲柄臂71、71之间的曲轴销72。并且,在曲轴销72上连接有连杆(conrod)73并且连杆73转动自如,在连杆73的前端经活塞销74安装有活塞75并且活塞75摆动自如。活塞75滑动自如地设置于气缸体46的气缸筒76中,并在气缸筒76和气缸盖47之间形成燃烧室77。此外,在气缸盖47上,在面对燃烧室77的位置处安装有火花塞(spark plug)78。
此外,如图5所示,在气缸盖47上形成有与燃烧室77面对的吸气端口81以及排气端口82。在吸气端口81以及排气端口82上,分别设置有吸气阀83以及排气阀84,吸气阀83以及排气阀84通过动阀机构85来开闭。
此外,如图3以及图5所示,动阀机构85具有:凸轮驱动链轮86,其安装于曲轴61;凸轮轴87,其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气缸盖47;凸轮从动链轮88,其安装于凸轮轴87;凸轮链条89,其卷挂在凸轮驱动链轮86以及凸轮从动链轮88间;吸气凸轮91以及排气凸轮92,其设置于凸轮轴87;以及吸气摇臂93以及排气摇臂94,它们由吸气凸轮91以及排气凸轮92驱动,并分别驱动吸气阀83以及排气阀84开闭。
此外,在气缸盖47上设置有吸气臂轴141以及排气臂轴142,所述吸气臂轴141支承吸气摇臂93并令其可以转动,所述排气臂轴142支承排气摇臂94并令其可以转动。此外,在吸气阀83中插嵌有弹簧143以及限位器(retainer)144,在排气阀84中插嵌有弹簧145以及限位器146。弹簧143、145在不从吸气摇臂93以及排气摇臂94接受力时,将吸气阀83以及排气阀84推向吸气端口81以及排气端口82被关闭的一侧。
此外,如图3所示,在构成曲轴61的右侧的右曲轴61R上安装有泵驱动齿轮97。此外,在泵驱动齿轮97的外侧安装有交流发电机98,在交流发电机98的外侧安装有冷却风扇99。
此外,以包围冷却风扇99的周围的方式在曲轴箱右半体64上安装有筒状部件101。此外,在筒状部件101上安装有散热器(radiator)102,以覆盖散热器102的方式在筒状部件101上安装有散热器罩103。
无级变速器M具有:驱动带轮(pulley)105,其安装于构成曲轴61的左侧的左曲轴61L;中间轴107,其设置于曲轴61的后方,并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传动箱65;从动带轮106,其安装于中间轴107;以及传动带108,其架设在驱动带轮105和从动带轮106之间。
驱动带轮105具有固定半体111以及可动半体112,可动半体112与固定半体111相对配置并且被设置成在曲轴61的轴向上可相对于固定半体111移动。从动带轮106具有固定半体113以及可动半体114,可动半体114与固定半体113相对配置并且被设置成在中间轴107的轴向上可相对于固定半体113移动。并且,在无级变速器M中,通过曲轴61的转速从而可动半体112、114移动,相对于曲轴61而言中间轴107的旋转速度变化。
在后箱68支承用于安装后轮WR的后轮车轴115并使后轮车轴115旋转自如,在该后轮车轴115和中间轴107之间设置有减速齿轮组67。并且,通过上述构成,曲轴61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无级变速器M、减速齿轮组67、以及后轮车轴115,从而驱动后轮WR。
此外,如图4所示,在曲轴61的下方配置有驱动油泵125的油泵轴126。并且,通过安装于曲轴61的泵驱动齿轮97和安装于油泵轴126的泵从动齿轮123相啮合,从而将曲轴61的驱动力传递给油泵125。
此外,如图5所示,在曲轴箱41的下部形成有贮存发动机油的油盘131。此外,在油盘131的下端形成有与油盘131连通并且将发动机油送至油泵125侧的油导入通路132。
此外,如图4以及图8所示,在油导入通路132的下游端形成有收容油过滤器135的油过滤器室133。该油过滤器室133通过油过滤器盖部134形成,油过滤器盖部134覆盖油过滤器135并且安装于曲轴箱左半体63的外侧面上。此外,油过滤器盖部134由两个螺栓134a紧固在曲轴箱左半体63的外侧面。此外,在油过滤器盖部134的背面安装有对油过滤器盖部134和曲轴箱左半体63之间进行密封的O形圈134b。
油过滤器135是过滤发动机油的网状部件,利用配置于油过滤器盖部134和曲轴箱左半体63之间的螺旋弹簧133a将油过滤器135按压固定在曲轴箱41侧。
此外,在曲轴箱41的下部,从油过滤器室133朝向发动机内侧而形成有油吸入通路136。该油吸入通路136的上游端即左端形成与油过滤器室133连通的油吸入口136a,该油吸入通路136的下游端即右端与油泵125连通。因此,油吸入口136a经油过滤器室133以及油导入通路132与油盘131连通。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的概要。
如图6所示,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为这样一种装置,具有:从燃料箱25延伸至油过滤器盖部134的燃料气体取入管161、设置于燃料气体取入管161的中间部的止回阀162、以及从气缸盖47延伸至吸气管51的净化配管(净化通路)163,其中,将在燃料箱25内产生的燃料气体经燃料气体取入管161导入曲轴箱41内,并且积蓄在曲轴箱41内的发动机油中,在发动机E的运行时,将燃料气体从发动机油中经净化配管163导向吸入管51并进行处理。
在燃料箱25中设置有燃料泵164。燃料泵164经燃料管165与喷射器51a连接,燃料从喷射器51a被喷射到吸气端口81。
如图2以及图7所示,燃料气体取入管161具有:连接管171,其被一体形成在油过滤器盖部134上;以及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其上游端与燃料箱25连接,下游端与连接管171连接。此外,连接管171向车辆10的前方并且上方延伸。
如图8所示,连接管171具有在油过滤器室133开口的开口部173,该开口部173以与油吸入通路136的油吸入口136a相对的方式配置。此外,油吸入口136a配置于连接管171的开口部173的上方。
此外,油过滤器135配置于连接管171的开口部173和油吸入通路136的油吸入口136a之间。
此外,如图7所示,连接管171的上端部(连接有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的部分)被配置于发动机油的最高油量L1的上方。并且,图7中的符号L2是发动机油的最低油量。
此外,如图2以及图7所示,连接管171的开发部173被配置于将动力单元P与联杆部件16连结起来的枢轴17的后方、并且曲轴61的曲轴轴线61a的前方。
此外,如图2所示,油过滤器盖部134的连接管171以及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沿着动力单元P的传动箱罩66的外周壁设置。进而,如图7所示,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由夹钳182保持,所述夹钳182由用于将传动箱罩66安装到传动箱65上的螺栓181共同拧紧。
此外,如图1所示,消音器37通过消音器支柱38被安装于动力单元P的右侧面。并且,如图2所示,燃料气体取入管161夹着发动机E而被配置于消音器37的相反侧(左侧)。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由于连接管171的开口部173以与油吸入通路136的油吸入口136a相对的方式被配置,所以燃料气体朝向油吸入口136a排放。因此,由于可以将燃料气体引导至发动机油的动态区域即被吸入油泵125中的发动机油的流路中,所以不需要用于运送燃料气体的泵,可以通过油泵125的负压以及流通的发动机油来搅拌燃料气体并且使其溶入发动机油中,从而可以高效地吸收燃料气体。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由于油吸入通路136的油吸入口136a被配置于连接管171的开口部173的上方,所以可以将燃料气体顺利地引导至油吸入口136a。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由于在连接管171的开口部173和油吸入通路136的油吸入口136a之间配置有油过滤器135,所以可以防止发动机油以及燃料气体中的双方的灰尘被吸入油吸入口136a。此外,由于通过网状的油过滤器135使燃料气体变细,所以可以将燃料气体容易地溶入发动机油中。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由于燃料气体取入管161具有形成于油过滤器盖部134上的连接管171以及与连接管171连接的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所以在不搭载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的车辆的情况下,只要将油过滤器盖部134替换为没有连接管171的构件即可,可以减少曲轴箱41侧的设计变更。进而,由于连接管171被一体形成于油过滤器盖部134,所以可以减少零件件数。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由于油过滤器盖部134的连接管171的上端部被配置于发动机油的最高油量L1的上方,所以在进行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向连接管171的拆装作业时,发动机油很难溢出到外部,从而可以提高工作的操作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由于连接管171的开口部173配置于枢轴17的后方并且曲轴轴线61a的前方,所以在靠近发动机E(动力单元P)的摆动中心的位置且发动机油的油面很难变化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部173,从而可以高效地吸收燃料气体。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由于油过滤器盖部134的连接管171以及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沿着传动箱罩66的外周壁设置,所以可以通过传动箱罩66来保持连接管171以及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并且可以高效地配置在传动箱罩66的周围的空间。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由于燃料气体取入管161夹着发动机E而配置于消音器37的相反侧,所以可以防止燃料气体取入管161和消音器37的干涉,从而可以保护燃料气体取入管161。进而,可以容易进行燃料气体取入管161的拆装工作以及配置工作。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表示的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

Claims (7)

1.一种燃料气体处理装置(160),其将在燃料箱(25)内产生的燃料气体经燃料气体取入管(161)从所述燃料气体取入管的开口部(173)引导至发动机(E)的曲轴箱(41)内,并积蓄在所述曲轴箱内的发动机油中,在所述发动机运行时,将所述燃料气体从所述发动机油中经净化通路(163)引导至吸气管(51),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具有:
油盘(131),其形成于所述曲轴箱的下部,并贮存所述发动机油;以及
油吸入通路(136),其一端形成与所述油盘连通的油吸入口(136a),另一端与伴随于曲轴(61)的旋转而被驱动的油泵(125)连通,
所述燃料气体取入管的所述开口部以与所述油吸入口相对的方式配置,
所述油吸入口(136a)配置于所述燃料气体取入管(161)的所述开口部(173)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气体取入管(161)的所述开口部(173)和所述油吸入口(136a)之间配置有油过滤器(13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具有覆盖所述油过滤器(135)并安装于所述曲轴箱(41)的油过滤器盖部(134),
所述燃料气体取入管(161)具有:连接管(171),其形成于所述油过滤器盖部;以及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其与所述连接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过滤器盖部(134)的所述连接管(171)的上端部被配置于所述发动机油的最高油量(L1)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气体取入管(161)的所述开口部(173)被配置于枢轴(17)的后方且曲轴轴线(61a)的前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具有与所述曲轴箱(41)一体形成并且收容有无级变速器(M)的传动箱(65),
所述油过滤器盖部(134)的所述连接管(171)以及所述燃料气体取入管道(172)沿着闭塞所述传动箱的传动箱罩(66)的外周壁设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气体取入管(161)夹着所述发动机(E)而配置于消音器(37)的相反侧。
CN201210247770.7A 2011-09-05 2012-07-17 燃料气体处理装置 Active CN1029795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3123 2011-09-05
JP2011193123A JP5816494B2 (ja) 2011-09-05 2011-09-05 燃料ガス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9598A CN102979598A (zh) 2013-03-20
CN102979598B true CN102979598B (zh) 2015-04-01

Family

ID=4785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7770.7A Active CN102979598B (zh) 2011-09-05 2012-07-17 燃料气体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16494B2 (zh)
CN (1) CN10297959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88172U (zh) * 1972-11-21 1974-07-31
JPS49105713U (zh) * 1973-01-06 1974-09-10
US3928971A (en) * 1974-03-11 1975-12-30 Tommy W Spa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08121278A (ja) * 1994-10-19 1996-05-14 Sanshin Ind Co Ltd 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05061305A (ja) * 2003-08-11 2005-03-10 Nippon Soken Inc 内燃機関の蒸発燃料処理方法および蒸発燃料処理装置とその故障診断装置
JP2009287464A (ja) * 2008-05-29 2009-12-10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
EP2505819B1 (en) * 2010-01-06 2016-10-19 Honda Motor Co., Ltd. Device for guiding vaporized fuel t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561745B2 (en) * 2010-11-25 2013-10-22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type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9598A (zh) 2013-03-20
JP5816494B2 (ja) 2015-11-18
JP2013053588A (ja) 201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8109C (zh) 低位踏板式车辆的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US7610987B2 (en) Power unit and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power unit
CN102865123B (zh) 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通气结构
US9068538B2 (en) Intake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546551B1 (en) Power unit for a small vehicle
CN103009998B (zh) 踏板型两轮摩托车
JP2010281223A (ja) 自動二輪車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ブリーザ装置
JP6223163B2 (ja) 車輌用エンジン及び該エンジン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CN103010367B (zh) 二轮摩托车
CN102979598B (zh) 燃料气体处理装置
CN107867355A (zh) 用于保护用于动力单元的驱动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装置
JP4901619B2 (ja)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装置
JP2006130975A (ja) スクーター型自動二輪車
CN102297020A (zh)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
JP5919864B2 (ja) エンジン
CN1153892C (zh) 内燃机的阀簧座构造
US10006326B2 (en) Crank chamber internal pressure reduction mechanis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463488B1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vacuum pump
JP5644853B2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通路構造
JP7019831B2 (ja) 内燃機関
JP6828566B2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構造及び車両
JP2001322440A (ja)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2005308001A (ja)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JP2010274895A (ja) 自動二輪車エンジンのクラッチレリーズ装置
JP6230895B2 (ja) 自動二輪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