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2077A -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2077A
CN102942077A CN2012103844597A CN201210384459A CN102942077A CN 102942077 A CN102942077 A CN 102942077A CN 2012103844597 A CN2012103844597 A CN 2012103844597A CN 201210384459 A CN201210384459 A CN 201210384459A CN 102942077 A CN102942077 A CN 102942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lice
print
control unit
unit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44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2077B (zh
Inventor
富永雅彦
前田优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42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2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2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2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4Pile receivers multiple or compartmented, e.d. for alternate, programmed, or selective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9/00Associat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rticles or webs
    • B65H39/10Associating articles from a single source, to form, e.g. a writing-p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20Controlling associated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10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 B65H2301/16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of discharge in bins, stack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4Identification of mode of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40Movement
    • B65H2513/42Route,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1/00Means for control to be used by operator; User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5Digital prin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打印系统能将打印后的材料从打印设备提供至第一薄片处理设备的第一堆叠单元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的第二堆叠单元,系统包括:接收器,其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收允许打印系统进行第一类型的操作的指定指令,其中,第一类型的操作是在待处理的作业的打印中能使用第一堆叠单元和第二堆叠单元两者的操作;以及控制器,其在接收到指定指令的情况下,使打印设备进行第一类型的操作,在没有接收到指定指令的情况下,控制器使打印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操作,第二类型的操作是在待处理的作业的打印中能使用第一堆叠单元和第二堆叠单元之一的操作。

Description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710138780.6、申请日为2007年8月20日、发明名称为“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能将打印设备所打印的材料提供给第一薄片处理设备的目的地或第二薄片处理设备的目的地的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提出了使用电子照相或喷墨打印设备的POS(按需印刷)打印系统(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0746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0747号公报)。
在POD环境下,有还被称为大容量堆叠器的安装台车的薄片处理设备,其输出许多打印后的材料,并假定使用薄片处理设备。还备有能够连接多个大容量堆叠器的打印设备,并且为了进行各种在线自动整理处理,打印设备甚至连接钉书机、以及骑马装订设备等。
然而,在连接到多个大容量堆叠器的打印设备完成伴随输出许多页的作业打印前,一个大容量堆叠器可能装满了输出材料,因而不能完成输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希望通过将输出切换到另一大容量堆叠器继续进行打印,或者可能希望将材料打印出至同一大容量堆叠器。在前一情况下,用户希望立即取出一大堆打印后的材料或者即使在从装满的大容量堆叠器移除输出材料时继续进行打印。在后一情况下,用户具有多个台车,并且在再次将台车装配在装满的大容量堆叠器中之前的时间很短,或者为每一大容量堆叠器确定离线自动整理处理。
也就是说,连接多个大容量堆叠器的打印设备必须根据作业的输出薄片数量和用户环境,应付打印后的材料的不同目的地(例如,台车的数量或离线自动整理处理的协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适合于办公环境而且还适合于POD环境的便利的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而且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最小化由于仅考虑办公环境而设计的成像设备的规范因而在POD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操作者的介入工作的机制。可以通过减少操作者的工作工作量而实现高效工作。
而且,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考虑各种状况和使用环境能够灵活应付来自尽可能多的各种用户的各种需求的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系统,其能够将打印后的材料从打印设备提供至第一薄片处理设备的第一堆叠单元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的第二堆叠单元,所述系统包括:接收器,其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收允许所述打印系统进行第一类型的操作的指定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操作是在待处理的作业的打印中能使用所述第一堆叠单元和所述第二堆叠单元两者的操作;以及控制器,其在接收到所述指定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设备进行所述第一类型的操作,在没有接收到所述指定指令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打印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操作,所述第二类型的操作是在待处理的作业的打印中能使用所述第一堆叠单元和所述第二堆叠单元之一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打印系统的方法,其能够将打印后的材料从打印设备提供给第一薄片处理设备的第一堆叠单元和第二薄片处理设备的第二堆叠单元,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用户接口单元接收允许所述打印系统进行第一类型的操作的指定指令,所述第一类型的操作是在待处理的作业的打印中能使用所述第一堆叠单元和所述第二堆叠单元两者的操作;在接收到所述指定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设备进行所述第一类型的操作;以及在没有接收到所述指定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设备进行第二类型的操作,所述第二类型的操作是在待处理的作业的打印中能使用所述第一堆叠单元和所述第二堆叠单元之一的操作。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解释包括受控制的打印系统1000的打印环境10000的总体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解释受控制的打印系统1000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打印系统100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大容量堆叠器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胶粘装订设备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骑马装订设备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操作单元204的配置的图;
图8是示出用于选择薄片处理类型的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用于登记和设置薄片处理设备的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用于在计算机的显示单元上选择薄片处理类型的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通用规格设置操作窗口2100的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窗口2201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用于在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设置为ON或OFF时切换堆叠盘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按下大容量堆叠按键时所显示的操作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15是示出选择交付目的地时的下拉菜单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16是示出选择列式按键2402时所显示的操作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17是示出用于切换大容量堆叠处理的设置和堆叠盘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用于设置打印机规格的交付目的地指定窗口2106的例子的图;
图19是示出用于设置打印机规格的交付目的地指定窗口2110的例子的图;
图20是示出用于设置打印机规格的交付目的地指定窗口2118的例子的图;
图21是示出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时所呈现的弹出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22是示出选择另一交付目的地时所显示的交付目的地选择窗口2700的例子的图;以及
图23是示出堆叠器输出就绪窗口2800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的最佳模式。
图1中的POD系统10000包括通过网络101相互连接的打印系统1000、扫描器102、服务器计算机(PC)103、以及客户计算机(PC)104。还将折纸设备107、封面装订设备108、切割设备109和骑马装订设备110连接到POD系统10000。
打印系统10000包括打印设备100和薄片处理设备200。作为打印设备100的例子,该实施例将说明具有复印和打印机功能等多种功能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然而,打印设备100可以是仅具有复印或打印机功能的单功能型打印设备。
服务器计算机(PC)103管理与连接网络101的多种设备的数据交换。客户计算机(PC)104通过网络101将图像数据发送给打印设备100和PC 103。折纸设备107折叠由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封面装订设备108封面装订由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切割设备109切割由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一捆薄片。骑马装订设备100骑马装订由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
在折纸设备107、封面装订设备108、切割设备109和骑马装订设备110的使用中,用户从打印系统1000取出由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将其放置在使用的设备中,并使设备对其进行处理。除骑马装订设备110以外的图1的POD系统10000中的多个设备与网络101连接以相互通信数据。
将薄片处理设备分类成三个类型:“在线整理器”、“近线整理器”和“离线整理器”,并且定义如下。将“在线整理器”定义为满足下列(条件1)和(条件2)两者的薄片处理设备。将“近线整理器”定义为仅满足(条件2)的薄片处理设备。将“离线整理器”定义为既不满足(条件1)也不满足(条件2)的薄片处理设备。
(条件1)纸张通道(进纸通道)物理连接打印设备100以直接接收从打印设备100输送的薄片,而无需任何操作者干涉。
(条件2)薄片处理设备电连接其它设备以与其它设备通信操作指令或状态确认等所需的数据。更具体地,薄片处理设备电连接打印设备100以与打印设备100通信数据、或通过网络101电连接除打印设备100以外的设备(例如,PC 103或104)以与该设备通信数据。符合任一条件的薄片处理设备满足(条件2)。
也就是说,薄片处理设备200对应于“在线整理器”。折纸设备107、封面装订设备108和切割设备109对应于“近线整理器”。骑马装订设备110对应于“离线整理器”。
参考图2的系统框图说明打印系统1000的结构。
打印设备100包括除外薄片处理设备200以外的打印系统1000中的图2所示的单元。可以将任意数量的薄片处理设备200连接到打印设备100。
配置打印系统1000以使得与打印设备100连接的薄片处理设备200可以对由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执行薄片处理。还可以仅由打印设备100形成打印系统1000,而无需连接薄片处理设备200。薄片处理设备200可以与打印设备100进行通信,并在接收来自打印设备100的指令时执行薄片处理(后面说明)。
在打印设备100中,扫描器单元201扫描原稿上的图像,将该图像转换成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传送给其它单元。外部I/F 202与连接到网络101的其它设备交换数据。打印机单元203基于输入的图像数据形成图像,并将其打印在薄片上。操作单元204具有通过其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的硬键输入单元和触摸屏。操作单元204在其触摸屏上提供各种显示。
控制(控制器)单元205全面控制打印系统1000中的各种单元的处理和操作。控制单元205还控制打印设备100的操作和与打印设备100连接的薄片处理设备200的操作。ROM 207存储将由控制单元205执行的各种程序。例如,ROM 207存储用以执行后述的流程图的各种处理的程序,并显示控制程序以显示后述的各种设置图像。ROM 207还存储以下程序:该程序使得控制单元205解释从PC 103或PC 104等所接收的PDL(页面描述语言)代码数据,并将PDL代码数据光栅化成光栅图像数据。另外,ROM 207存储引导序列和字体信息等。
RAM 208存储从扫描器单元201和外部I/F 202所发送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OM 207中的各种程序、以及设置信息。RAM208还存储关于薄片处理设备200的信息(例如,关于与打印设备100连接的薄片处理设备200的数量(0~n)的信息;关于每一薄片处理设备的功能的信息、或薄片处理设备的连接次序)。
HDD(硬盘驱动器)209包括硬盘、以及从硬盘读取数据和将数据写到硬盘的驱动单元。HDD 209是存储从扫描器单元201和外部I/F 202输入的且由压缩/解压缩单元210压缩的图像数据的大容量存储装置。控制单元205指示打印机单元203基于来自用户的指令打印存储在HDD 209中的图像数据。控制单元205基于来自用户的指令将存储在HDD 209中的图像数据通过外部I/F 202发送给PC 103等外部设备。
压缩/解压缩单元210根据JBIG和JPEG等各种压缩方案压缩/解压缩存储在RAM 208和HDD 209中的图像数据等。
参考图3说明打印系统1000的结构。图3是示出打印系统1000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打印系统100由打印设备100和与打印设备100连接的薄片处理设备200组成。
首先说明打印设备100的结构。自动原稿进给器(ADF)301以从第一张原稿薄片开始的次序顺序分离原稿盘的支持面上的原稿捆,并将每一原稿薄片给送至玻璃原稿台以通过扫描器302扫描原稿薄片。
扫描器302扫描被给送至玻璃原稿台上的原稿薄片的图像,并通过CCD将该图像转换成图像数据。转动多棱镜303接收根据图像数据已调整的光线(例如,激光束),并通过反射镜利用作为反射扫描束的光线照射感光鼓304。利用调色剂显影激光束在感光鼓304上所形成的潜像,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转印鼓305上的薄片材料上。利用黄色(Y)、洋红色(M)、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顺序执行一系列成像处理,从而形成全彩图像。在四个成像处理后,分离夹306将承载全彩图像的薄片材料从转印鼓305分离,并由预定影输送器307将其输送至定影单元308。定影单元308具有辊和带的组合,并且包括卤素加热器等热源。定影单元308通过热压熔化并定影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薄片材料上的调色剂。交付挡板309是可围绕摆动轴摆动的,并且调整薄片材料输送方向。当在图3中交付挡板309顺时针摆动时,直线输送薄片材料,并由交付辊310将其排出到该设备的外部。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设备100以根据该序列执行单面打印。
为了在薄片材料的两个面上形成图像,在图3中交付挡板309逆时针摆动,并且薄片材料的路线改变成向下方向以将薄片材料提供给双面输送部。双面输送部具有翻转挡板311、翻转辊312、翻转导轨313、以及双面盘314。翻转挡板311围绕摆动轴摆动,并调整薄片材料输送方向。为了处理双面打印作业,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在图3中的逆时针摆动翻转挡板311,从而将打印机单元203打印了第一面的薄片通过翻转辊312提供给翻转导轨313。在翻转辊312夹持薄片材料的后端时,翻转辊312临时停止,在图3中翻转夹311顺时针摆动,并且翻转辊312相反转动。将薄片转回以替换其后端和前端,然后将薄片导引至双面盘314。双面盘314临时支持薄片材料,并且重进给辊315再次将薄片材料提供给定位辊316。此时,发送薄片材料,同时转印处理中与第一面相对的面朝向感光鼓。通过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在薄片的第二面上形成第二图像。在在薄片材料的两个面上形成图像后,薄片经过定影处理,并将其通过交付辊310排出到从打印设备主体外部。控制单元控制打印设备100以根据该序列进行双面打印。
打印设备100包括存储打印处理所需的薄片的进纸部。进纸部具有进纸盒317和318(例如,每一均能存储500张薄片)、进纸匣319(例如,能够存储5000张薄片)、以及手动进给盘320。进纸盒317和318和纸匣319允许设置不同大小的薄片和各进纸单元中的不同材料。手动进给盘320还允许设置包括OHP薄片等专用薄片的各种薄片。进纸盒317和318、纸匣319和手动进给盘320分别具有逐一连续进给薄片的进纸辊。
将说明薄片处理设备200。注意,可以连接任意数量(最多五个)任意类型的薄片处理设备200,只要它们可以通过薄片进给通道将薄片从上游设备输送到下游设备。例如,可以按照距离打印设备100从近及远的次序连接大容量堆叠器200a、胶粘装订设备200b和骑马装订设备200c,并且在打印系统1000中可以选择性地利用它们。每一薄片处理设备200具有薄片排出部分,并且用户可以从薄片处理设备的薄片排出部分取出处理后的薄片。
控制单元205通过操作单元204接受打印执行请求和以下请求:该请求用于执行与打印设备100连接的薄片处理设备200可执行的类型的候选薄片处理中的用户想要的类型的薄片处理。一旦通过操作单元204从用户接受目标作用的打印执行请求,控制单元205使打印机单元203执行该作业所需的打印处理。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通过薄片进给通道将打印后的作业的薄片输送至能够执行用户想要的薄片处理的薄片处理设备。然后,控制单元205使薄片处理设备执行该薄片处理。
假定当打印系统1000具有图3所示的系统结构时,从用户接受其打印执行请求的目标作业需要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大容量堆叠处理。将该作业称为“堆叠器作业”。
当在图3的系统结构中处理堆叠器作业时,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将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作业的薄片通过图3中的点A输送至大容量堆叠器。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大容量堆叠器200a堆叠该作业的薄片。控制单元205使大容量堆叠器200a将堆叠在大容量堆叠器200a中的该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保持在使大容量堆叠器200a内的交付目的地X处,而不将它们输送至其它设备(例如,随后的设备)。
用户可以直接从交付目的地X取出保持在图3中的交付目的地处的堆叠器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这样可以省略用以将薄片输送至图3中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的交付目的地Z的一系列设备操作和用户操作,并且可以从交付目的地Z取出堆叠器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
假定从用户接受其打印执行请求的目标作业需要图3的系统结构中的胶粘装订设备200b的薄片处理(例如,封面装订的胶粘装订或衬垫装订)。将该作业称为“胶粘装订作业”。
当在图3的系统结构中处理胶粘装订作业时,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通过图3中的点A和B将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输送至胶粘装订设备200b。然后,控制单元205使胶粘装订设备200b利用胶粘物装订该作业的薄片。控制单元205使胶粘装订设备200b将胶粘装订设备200b所胶粘装订的该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保持在胶粘装订设备200b内的交付目的地处,而不将它们输送至其它设备(例如,随后的设备)。
假定从用户接受其打印执行请求的目标作业需要图3的系统结构中的骑马装订设备200c的薄片处理时。例如,骑马装订设备200c的薄片处理包括骑马装订、打孔、切割、移位交付和折叠。将该作业称为“骑马装订作业”。
当通过图3中的系统结构处理骑马装订作业时,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将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作业的薄片通过点A、B和C输送至骑马装订设备200c。然后,控制单元205使骑马装订设备200c处理该作业的薄片。控制单元205使骑马装订设备200c将骑马装订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保持在骑马装订设备200c中的交付目的地Z处。
交付目的地Z具有多个候选交付目的地。这是因为骑马装订设备可以执行多种类型的薄片处理,并且在每一薄片处理中交付目的地发生改变。
如参考图1~3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000允许将多个薄片处理设备连接到打印设备100。可以任意组合这些薄片处理设备,并将其连接到打印设备100。可以自由改变薄片处理设备的连接次序,只要薄片处理设备的薄片进给通道相互联接。有多种可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候选薄片处理设备。
将参考图4~6说明每一类型的可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薄片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
参考图4所示的断面图说明大容量堆叠器的内部结构。大容量堆叠器将薄片从上游设备可选择地输送至三个进给通道中的一个(送出通道、堆叠通道和直通道)。
大容量堆叠器中的堆叠通道是用于将薄片输送至堆叠盘的薄片进给通道。图4中的堆叠盘是装配在可拉伸柱上的堆叠单元。可拆卸台车在可拉伸柱的下方支持其。利用台车,操作者可以运送堆叠在堆叠盘上的薄片。
假定控制单元205通过操作单元204从用户接受请求以执行为了进行大容量堆叠器的薄片堆叠处理所设置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将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输送至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通道,并通过堆叠通道将它们交付至堆叠盘。
图4所示的大容量堆叠器的直通道是用于将不需要使用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薄片堆叠处理的作业的薄片输送至随后的设备的薄片进给通道。
送出通道是用于将薄片排出至送出盘(还称为样品盘)的薄片进给通道。送出通道用于输出薄片而不堆叠它们。例如,当确认输出(校样打印)时,将打印后的材料输送至送出通道,并可以从送出盘取出它们。
将用以检测薄片输送状态和卡纸所需的多个薄片传感器配置在大容量堆叠器中的薄片进给通道上。
大容量堆叠器包括CPU(未示出),并且CPU通过用于数据通信的信号线通知控制单元205来自每一传感器的薄片检测信息。基于来自大容量堆叠器的信息,控制单元205或者大容量堆叠器中的薄片输送状态和卡纸。当在大容量堆叠器和打印设备100之间连接其它薄片处理设备时,薄片处理设备的CPU(未示出)通知控制单元205大容量堆叠器的传感器信息。
参考图5所示的断面图说明胶粘装订设备的内部结构。胶粘装订设备将薄片从上游设备选择性地输送至三个进给通道中的一个(封面通道、主体通道和直通道)。
胶粘装订设备还具有插入通道。插入通道是用于将插入盘上的薄片输送至封面通道的薄片进给通道。
图5中的胶粘装订设备的直通道是用于将不需要胶粘装订设备的胶粘装订的作业的薄片输送至随后的设备的薄片进给通道。
图5所示的胶粘装订设备的主体通道和封面通道是用于输送所需薄片以生成封面装订打印后的材料的薄片进给通道。
例如,当使用胶粘装订设备生成封面装订打印后的材料时,控制单元205使打印机单元203在用作为封面装订打印后的材料的主体的薄片上打印主体的图像数据。通过利用一个封面包装一本小册子的一捆主体薄片,生成一本小册子的封面装订打印后的材料。将封面装订中的主体薄片捆称为“主体”。
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将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输送至图5所示的主体通道。在封面装订中,控制单元205使胶粘装订设备利用通过封面通道所输送的封面薄片包装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主体。
例如,控制单元205使胶粘装订设备通过图5中的主体通道顺序将从上游设备所输送的主体薄片顺序堆叠在堆叠单元上。在将一本小册子的薄片数量的承载主体数据的薄片堆叠在堆叠单元上后,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通过封面通道输送该作业所需的一张封面薄片。控制单元205控制图5中的胶粘单元以胶粘与主体相对应的一套薄片捆的书脊。然后,控制单元205控制胶粘单元以将主体的书脊结合到封面的中央。在将主体结合到封面的过程中,输送主体并将其挤压进该设备。结果,折叠封面以利用利用一张封面包装主体。沿着导轨将一套薄片捆堆叠在图5的转动台上。
在将一套薄片捆置于图5中的转动台上后,控制单元205使图5中的切割器切割薄片捆。此时,切割器可以执行三面切割处理以切割除用作为书脊的缘外的一套薄片捆的三个缘。控制单元205使用对齐单元将经过三面切割处理的薄片捆推向筐,从而将薄片捆置于图5的筐中。
参考图6所示的断面图说明骑马装订设备的内部结构。骑马装订设备包括用于对来自打印打印设备100的薄片选择性地执行钉书针装订、切割、打孔、折叠、移位交付、以及骑马装订等的各种单元。骑马装订设备不具有用于将薄片输送至随后设备的直通道。因为这个原因,当将多个薄片处理设备连接到打印设备100时,最后连接骑马装订设备,如图3所示。
如图6所示,骑马装订设备具有该设备外部的样品盘和堆叠盘、以及该设备内部的小册子盘。
在接受用以由骑马装订设备装订薄片时,控制单元205使骑马装订设备将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顺序堆叠在骑马装订设备内部的处理盘上。在将一捆薄片堆叠在处理盘上后,控制单元205使钉书机装订它们。控制单元205使骑马装订设备将装订后的薄片捆从处理盘排出至图6中的堆叠盘。
当执行对于其控制单元205接受用以由骑马装订设备Z形折叠薄片的指令的作业时,控制单元205使Z形折叠单元Z形折叠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使得折叠后的薄片通过骑马装订设备,并将它们交付至堆叠盘或样品盘等排出盘。
在接受用以由骑马装订设备进行打孔的指令时,控制单元205使打孔器对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进行打孔。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使得打孔后的薄片通过骑马装订设备,并将它们交付至堆叠盘或样品盘等排出盘。
当执行对于其控制单元205接受用以由骑马装订设备骑马装订薄片的指令的作业时,控制单元205使骑马装订器在两个中心位置装订一套薄片的捆。控制单元205使骑马装订器通过辊在中央夹持薄片捆,并在该中央将薄片折叠成两个,从而生成手册等小册子。将骑马装订器骑马装订后的薄片捆输送至小册子盘。
在接受对于其控制单元205接受用以骑马装订薄片的指令的作业的切割指令时,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将骑马装订后的薄片捆从小册子盘输送至修剪器。控制单元205使切割器切割输送至修剪器的薄片捆,并且使小册子保持单元保持该薄片捆。图6中的骑马装订设备还可以切割骑马装订后的薄片捆的三个缘。
当骑马装订设备不具有任何修剪器时,操作者可以从小册子盘取出由骑马装订器所装订的薄片捆。
骑马装订设备还可以将置于图6中的插入盘上的薄片(例如,预先打印的封面薄片)贴附到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并从该插入盘输送它们。
参考图7说明操作单元204的配置。操作单元204包括触摸屏单元401和按键输入单元402。由LCD(液晶显示器)和粘附在LCD上的透明电极形成触摸屏单元401,并且触摸屏单元401显示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的各种设置窗口。触摸屏单元401同时具有用于显示各种窗口的功能和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的指令输入功能。按键输入单元402包括电源按键501、启动按键503、停止按键502、用户模式按键505、以及数字键盘506。启动按键503用于使打印设备100开始复印作业和发送作业。数字键盘506用于设置复印数量等数值。
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系统1000以基于通过触摸屏单元401上所显示的各种窗口所接受的用户指令和通过按键输入单元402所接受的用户指令进行各种处理。
图8示出用于提示用户选择对于打印设备100所打印的薄片将执行的薄片处理类型的设置窗口。当用户按下触摸屏单元401上的窗口中所显示的图7中的薄片处理设置按键510时,控制单元205使触摸屏单元401显示图8中的窗口。该窗口是允许用户选择存在于打印系统1000中的薄片处理设备200可执行的薄片处理的类型的设置窗口。例如,用户可以选择钉书针701、打孔702、切割703、移位交付704。骑马装订705、折叠706、胶粘装订(封面装订)707、胶粘装订(衬垫装订)708、以及大容量堆叠709。控制单元205通过该设置窗口从用户接受将对目标作业执行的薄片处理的设置,并使薄片处理设备200根据该设置执行薄片处理。
图9所示的窗口是在将薄片处理设备200连接到打印设备100时允许用户登记用于指定薄片处理设备的数量、类型和连接次序的设置窗口。当用户按下用户模式按键505时,控制单元205使触摸屏单元401显示图9所示的窗口。
例如,当打印系统1000具有图3所示的系统结构时,用户在图9的窗口中设置以下登记信息:从大容量堆叠器开始,顺序将三个薄片处理设备,即,大容量堆叠器、胶粘装订设备和骑马装订设备连接到打印设备100。控制单元205使RAM 208保持用户通过图9中的窗口所设置的关于薄片处理设备200的信息,作为系统配置信息。控制单元205适当读取该系统配置信息并参考其。根据该系统配置信息,控制单元205确认与打印设备100连接的薄片处理设备的数量和连接次序、以及薄片处理设备可执行的薄片处理类型。
当用户在图9的窗口中进行设置以在薄片处理设备间连接不具有直通道的骑马装订设备时,控制单元205使触摸屏单元401呈现错误显示,以使得该设置无效。而且,如图9所示,控制单元205使触摸屏单元401显示导航信息,并通知用户:取消该设置并最后连接骑马装订设备。
该实施例以打印设备100的操作单元204作为应用于打印系统1000的用户接口单元的例子,但是还可以利用其它用户接口单元。例如,可以配置打印系统1000以能够基于来自PC 103或PC 104等外部设备的用户接口单元的指令执行处理。
当外部设备遥控打印系统1000时,外部设备的显示单元显示与打印系统1000有关的设置窗口,如图10所示。将使用PC 104来例示这一情况。图10示出PC 104的显示器上的窗口的例子。
在接受来自用户的打印请求时,PC 104的CPU使显示器呈现如图10所示的窗口。CPU通过该窗口接受来自PC 104的用户的打印处理条件的设置。例如,PC 104的CPU通过设置字段1702从用户接受将对PC 104向其发出打印执行请求的打印作业的、由薄片处理设备200执行的薄片处理的类型。一旦响应于按下图10所示的OK按键而接受该打印执行请求,PC 104的CPU将通过该窗口所接受的打印处理条件和待打印的图像数据相关联。PC 104的CPU进行控制以将作为结果的数据作为一个作业通过网络101发送给打印系统1000。
在打印系统1000中,在通过外部I/F 202接受该作业的打印执行请求时,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系统1000以基于来自PC 104的打印处理条件处理来自PC 104的作业。
如上述打印系统1000一样,将例示这样一个系统,在其中,将多个薄片处理设备连接到打印设备100,并且打印设备100的控制单元205控制这些薄片处理设备。
例子1
将例示这样一种情况:用户在图9所示的设置窗口中登记在其中将大容量堆叠器和骑马装订设备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结构。
当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4的用户模式按键505时,无论作业的打印是否正在进行,打印设备100的控制单元205控制操作单元204以显示在其中连接多个薄片处理设备的结构的图11中的操作窗口2100。在操作窗口2100中,使用每一按键2101设置打印设备的操作。操作窗口2100显示每一操作设置项的名称2102和每一操作设置项的设置值2103。当用户按下关闭按键2104时,控制单元205检查到用户按下了关闭按键2104,关闭窗口2100,并显示复制操作窗口。
当用户按下操作窗口2100中的堆叠器输出的可选输出按键2105时,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可选输出按键2105,并显示图12所示的堆叠器输出的可选输出窗口2201。用户可以在可选输出窗口2201中选择ON 2202或OFF 2203。如果用户选择了ON 2202或OFF 2203,并按下了OK按键2204,则控制单元205将所选择的ON或OFF设置写入RAM 208或HDD 209中,并保持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处于ON或处于OFF。控制单元205关闭可选输出窗口2201,并显示操作窗口2100。此时,控制单元205显示写入RAM 208或HDD 209中且保持在其中的、表示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是处于ON或OFF的值,作为操作窗口2100中的操作设置项的设置值2103。
当用户按下可选输出窗口2201中的取消按键2205时,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取消按键2205,关闭可选输出窗口2201,并显示操作窗口2100。此时,控制单元205不将任何ON或OFF设置写入RAM 208或HDD 209。
参考图13说明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设置处于ON或OFF时的控制单元205对切换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控制。
当用户输入打印作业时,控制单元205在S2301基于准备在RAM 208或HDD 209中的目的地信息判断是否将作业的输出材料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控制单元205在执行作业时,可以按照包含在PDL打印中的打印作业数据中的指令或在复制中的操作窗口中所设置的交付目的地指令。
如果控制单元205在S2301没有将输出材料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则在S2302中,控制单元205处理打印作业,并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除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以外的目的地。
如果控制单元205在S2301判断出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则在S2303,控制单元205处理打印作业,并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在S2304,在继续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时,控制单元205通过外部I/F 202与大容量堆叠器200a通信,并监视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是否装满了输出材料。
控制单元205继续S2303中的打印作业的处理和打印后的材料的输出操作,直到在S2304检测到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装满了输出材料。如果控制单元205在S2304检测到了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装满了输出材料,则控制单元205使得控制进入S2305。
在S2305,控制单元205根据保持在RAM 208和HDD 209中的值判断操作窗口2201中的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设置是处于ON还是处于OFF。如果控制单元205判断出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设置处于ON,则控制单元205将打印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的目的地从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切换成另一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值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送出盘或骑马装订设备的任一盘。
在S2307,控制单元205检查在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送出盘或骑马装订设备的任一盘的过程中是否取消了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的装满状态。例如,如果用户调换了台车并且控制单元205检测到取消了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的装满状态,则在S2303,控制单元205将打印作业的目的地再次返回到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
如果控制单元205在S2305判断出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设置为OFF,则在S2308,控制单元205停止打印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的输出。在S2309,控制单元205等待直到例如用户调换台车并且取消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的装满状态为止。如果控制单元205检测到取消了装满状态,则在S2303,控制单元205开始将打印后的材料再次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控制单元205继续相同的处理直到打印作业结束为止。
例子2
将例示以下的情况:用户将在其中将两个大容量堆叠器和骑马装订设备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结构登记在图9所示的设置窗口中。在该结构中,连接大容量堆叠器而不是图3所示的胶粘装订设备200b,并且接连级联(串联)连接两个大容量堆叠器。将第二个大容量堆叠器称为“大容量堆叠器200b”。连接的薄片处理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不局限于该例子。
将说明例示复制功能的操作窗口。在复制中,控制单元205显示图8所示的薄片处理类型选择窗口700。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大容量堆叠按键709时,显示图14所示的操作窗口2400。操作窗口2400具有用于设置交付目的地的交付目的地按键2401和用于设置串联输出的串联按键2402。串联输出使用大容量堆叠器200a和200b两者的堆叠盘作为输出打印作业时的目的地。在图14所示的窗口中,串联输出处于OFF(串联按键2402处于OFF),而利用交付目的地按键2401选择堆叠单元a(后面说明)。
当控制单元205判断出用户按下了交付目的地按键2401时,显示如图15所示的下拉式菜单。该下拉式菜单呈现打印设备100的结构中的交付盘。堆叠单元a 2403表示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而堆叠单元b 2404表示大容量堆叠器200b的堆叠盘。交付盘a 2405表示骑马装订设备200c的样品盘,而交付盘b 2406表示骑马装订设备200c的堆叠盘。
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选择了串联按键2402时,在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图16所示的操作窗口。串联按键是当选中时表示串联设置=ON而当未选中时表示串联设置=OFF的切换按键。
在上述操作后,如果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OK按键2407,则控制单元205将所设置的交付目的地和每一串联设置写入RAM 208或HDD 209并将它们保持在其中。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设置取消按键2408时,控制单元205不将在操作窗口中所选择的交付目的地和每一串联设置写入RAM 208或HDD 209。
无论按下OK按键2407或设置取消按键2408中的哪一个,控制单元205都关闭用于设置大容量堆叠处理的操作窗口2400,并显示薄片处理类型选择窗口700。
参考图17说明控制单元205基于大容量堆叠处理的设置为打印设备100切换堆叠盘的处理。
在S2501,在开始打印作业时,控制单元205从RAM 208或HDD 209读取在大容量堆叠处理的设置中所做出的交付目的地设置,并对打印作业的输出材料的交付目的地做出判断。在S2502,控制单元205处理打印作业,并将输出材料输出至在S2501中判断出的交付目的地。同时,在继续输出打印作业时,控制单元205通过外部I/F 202与目的地处的薄片处理设备通信,并监视目的地是否装满了输出材料。如果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目的地装满了输出材料,则在S2503确定输出材料的装满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确定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大容量堆叠器200b的堆叠盘、以及骑马装订设备200c的样品盘和堆叠盘中的一个。
如果控制单元205在S2503判断处输出材料的装满交付目的地是骑马装订设备200c的样品盘或堆叠盘,则在S2504停止打印作业的输出操作。在S2505,控制单元205等待直到通过例如用户从该盘移除输出材料而取消该盘的输出材料的装满状态为止。在取消该盘的输出材料的装满状态后,控制单元205在S2506再次开始输出打印作业。
如果控制单元205在S2503判断出输出材料的装满交付目的地是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则使得处理进入S2507。在S2507,控制单元205从RAM 208或HDD 209读取在大容量堆叠处理的设置中做出的串联设置,并判断串联设置是处于ON还是处于OFF。如果控制单元205判断出串联设置=OFF,则在S2504停止打印作业的输出,与输出至骑马装订设置200c的盘相似。在S2505,控制单元等待直到取消装满状态为止。在取消装满状态后,控制单元205在S2506再次开始输出打印作业。通过S2507的判断中的“NO”移位至S2504,系统1000执行下面的控制。
假定在将特定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堆叠器200a时大容量堆叠器200a装满。也就是说,再将该作业的所有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堆叠器200a前,不能再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堆叠器200a。而且,假定目标作业是具有串联设置=OFF的作业(对应于禁止使用串联功能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控制系统1000以禁止继续使用对应于另一堆叠器的大容量堆叠器200b打印该作业,并暂停该作业的打印输出。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暂停该作业直到从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盘移除打印后的材料为止。响应于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的装满状态的取消,控制单元205使打印设备100恢复该作业的打印。控制单元205控制系统1000以与暂停前一样将该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堆叠器200a的同一堆叠盘。
如果控制单元205在S2507判断出串联设置=ON,则将打印作业的目的地切换到大容量堆叠器200b的堆叠盘,并在S2508继续输出打印作业。如果控制单元205在S2509检测到大容量堆叠器200a和200b两者的堆叠盘均装满,则在S2510停止打印作业的输出。在S2511,控制单元205等待直到取消大容量堆叠器200a或200b的装满状态为止。如果取消两个堆叠盘中任何一个的装满状态,则在S2512,控制单元205指定可用的堆叠盘作为交付目的地,并恢复打印作业的输出。控制单元205继续相同处理直到打印作业结束为止。通过S2507的判断中的“YES”移位至S2508,系统1000执行下面的控制。
假定在将特定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堆叠器200a时,大容量堆叠器200a装满,与上述状况相同。也就是说,再将该作业的所有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堆叠器200a前,不能再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堆叠器200a。而且,假定目标作业是具有串联设置=ON的作业(对应于允许使用串联功能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允许使用与另一堆叠器相对应的大容量堆叠器200b继续该作业的打印。这样,控制单元205控制系统1000以使得打印设备100使用大容量堆叠器200b继续该作业的打印,即使在没有取消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装满状态时。
在该实施例中,在取出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上的打印后的材料时,该堆叠器的前门是打开的。
配置根据该实施例的系统1000甚至在大容量堆叠器的前门保持打开时也可以通过该堆叠器内的直通道(参考图4)将打印后的材料从打印设备提供至随后的薄片处理设备中。配置系统1000可以通过利用该结构对需要使用串联功能的作业执行下面的控制。
假定操作者为了从堆叠器200a的盘取出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而打开堆叠器200a的前门。控制单元205控制系统1000以使得打印设备100继续对需要使用串联功能的作业进行打印,即使在堆叠器200a的前门保持打开时。控制单元205控制系统1000以通过堆叠器200a内的直通道(参考图4)将该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从打印设备100输出至堆叠器200b内的堆叠盘。这样可以增加需要使用串联功能的作业的产出率。
如果控制单元205在S2503判断出输出材料的装满交付目的地是大容量堆叠器200b的堆叠盘,则控制单元205执行与S2508~S2511中的相同的处理。然而,在S2508的处理中,控制单元205将打印作业的目的地切换成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堆叠盘。
通过为每一作业设置交付目的地和串联输出,可以控制准备用于大量打印的薄片处理设备。当没有设置输入作业的交付目的地时,同样甚至可以利用用户模式中的设置控制准备用于大量打印的薄片处理设备。
无论作业的打印是否处于进行中,当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4的用户模式按键505时,控制单元205使触摸屏单元401显示图18所示的操作窗口2106,该窗口2106是在其中连接多个薄片处理设备的结构的操作窗口。
当用户按下操作窗口2106中的交付目的地指定按键2107时,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交付目的地指定按键2107,并显示图19所示的交付目的地指定窗口2110。用户可以预先选择在输入作业时未指定其交付目的地的作业的优先交付目的地。用户选择优先交付目的地按键2111~2115中的一个,并按下OK按键2117。然后,控制单元205将所选择的优先交付目的地写入RAM 208或HDD 209,并且保持优先交付目的地的设置。控制单元205关闭交付目的地指定窗口2110,并显示图18所示的操作窗口2106。
此时,控制单元205显示在交付目的地指定窗口2110中所指定的、将其写入并保持在RAM 208或HDD 209中的优先交付目的地值,作为操作窗口2106中的操作设置项的设置值2109。当所保持的优先交付目的地值表示大容量堆叠器时,控制单元205使得在操作窗口2106中选择自动交付目的地切换(串联)按键。当保持表示除大容量堆叠器以外的目的地的值时,控制单元205使得不能选择自动交付目的地切换(串联)按键。
当优先交付目的地的设置表示大容量堆叠器,并且用户按下图18的操作窗口2106中的自动交付目的地切换按键2108时,控制单元205显示图20所示的自动交付目的地切换窗口2118。在窗口2118中,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自动“切换”(串联)或“不切换”交付目的地。如果用户选择了“切换”按键2119或“不切换”按键2120,并按下了OK按键2122,则控制单元205将自动交付目的地切换(串联)的设置写入RAM 208或HDD 209并将它们保持在其中。
其后,在为每一作业设置交付目的地和串联后,类似于控制单元205的控制进行该处理,以基于大容量堆叠处理的设置为打印设备100切换堆叠盘。
将说明针对上述串联输出功能控制单元205所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子。
例如,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允许在打印系统1000的结构对应于上述例子2时使用串联输出功能,并在结构对应于例子1时禁止使用串联输出功能。
在接受用以使用串联输出功能的指令时,控制单元205识别目标作业是“需要使用串联功能的作业”。
在接受不使用串联输出功能的指令时,控制单元205识别目标作业是“禁止使用串联功能的作业”。
当设置串联功能使用指令时,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允许与串联功能使用设置一起设置多个大容量堆叠器中的一个的交付目的地,其中,首先将目标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该交付目的地。
该设置的前提是以下情况:即使当指定通过串联功能使用多个大容量堆叠器时,仅一个大容量堆叠器就可以堆叠作业的所有打印后的材料。
该设置还允许用户明确确定在处理许多薄片的作业时首先使用哪一大容量堆叠器,其中,该作业使用大容量堆叠器的交付目的地以输出一个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
该机制控制进行控制以甚至在用户既没有计数也不知道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的数量时也允许开始对目标作业的打印处理。该机制允许在假定不可能通过一个大容量堆叠器完成输出的情况下,通过进行上述设置,允许预先指定大容量堆叠器中的一个的交付目的地。
假定用户指定大容量堆叠器作为打印后的材料目的地的作业是例如需要多于5000张打印薄片以完成打印操作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使用仅一个大容量堆叠器的交付目的地完全处理该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该实施例,在从用户接收串联输出功能使用指令时,提示用户预先设置大容量堆叠器200a或200b。
可以为每一目标作业任意指定首先使用的堆叠器。当首先使用的堆叠器装满时,确认是否可以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另一堆叠器。如果可以,则切换堆叠器。将在首先指定的堆叠器装满时输出的那页紧后的一页输出至另一堆叠器,这样继续该作业的输出。如果在完全输出该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前另一堆叠器也装满,则确认是否可以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首先指定的堆叠器。例如,如果操作者在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另一堆叠器的过程中从首先指定的堆叠器移除了打印后的材料,则首先指定的堆叠器就是空的,并且可以继续该作业的输出。
然而,当这两个堆叠器均装满时,暂停该作业的输出直到堆叠器允许打印输出为止。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禁止继续该作业的打印操作,即使可以将打印后的材料输出至与第三在线自动整理器相对应的骑马装订设备的目的地。
这样,在禁止使用除大容量堆叠器以外的在线自动整理器的同时,通过交替使用两个大容量堆叠器,可以完成目标作业的打印。
可以配置该系统,不仅可以针对每一作业分别执行串联输出控制,而且还可以针对每一装置执行串联输出控制,而不在作业间切换控制,象打印设备的初始设置一样。
例子3
将说明针对准备用于例子1和2中所述的大量打印的薄片处理设备的打印控制的另一控制方法。
当例子1中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OFF时,或者例子2中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时,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停止打印作业的输出直到取消装满状态为止。以下将说明另一例子。
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例子1中堆叠器输出中的可选输出=OFF时,或者例子2中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时,控制单元205在触摸屏单元401上弹出显示图21所示的操作窗口2600。也就是说,控制单元205在例子1中的S2304中检测到装满状态、在例子2中的S2507中判断出串联=OFF、或者在S2509中检测到装满状态时,在触摸屏单元401上弹出显示操作窗口2600。由于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因而操作窗口2600显示消息2601:停止打印作业的输出。操作窗口2600还具有按键2602以选择另一交付目的地并指定接着的处理过程。
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操作窗口2600中的选择按键2602时,显示图22所示的交付目的地选择窗口2700。交付目的地选择窗口2700允许用户选择除堆叠盘以外的交付目的地。在该例子中,交付目的地选择窗口2700显示大容量堆叠器200a的送出盘A 2701、以及骑马装订设备的样品盘B 2702和堆叠盘C 2703。
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在交付目的地选择窗口2700中选择了送出A 2701、样品盘B 2702和堆叠盘C 2703中的一个作为另一交付目的地时,其关闭交付目的地选择窗口2700。同时,控制单元205将打印作业的目的地切换成在交付目的地选择窗口2700中所选择的交付目的地,并且恢复暂停的该打印作业的输出。
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交付目的地选择窗口2700中的返回按键2704时,将显示返回到操作窗口2600。而且,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操作窗口2600中的关闭按键2603时,关闭操作窗口2600,并且等待直到取消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装满状态为止。
当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时弹出显示操作窗口2600。可选地,可以在打印作业的输出停止前,也就是说,当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几乎装满时,弹出显示操作窗口2600。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在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几乎装满时弹出显示操作窗口2600。如果用户在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前选择另一交付目的地,则控制器单元在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时通过切换交付目的地继续该打印作业的输出,而不停止该输出。
操作窗口2600可以设置有表示打印作业的输出薄片的剩余数量的显示2604,以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判断是否选择另一交付目的地、或者是否取消堆叠盘的装满状态,并将打印后的材料再次输出至该堆叠盘。
操作窗口2600可以设置有用以打印另一作业的按键2605,以在用户从堆叠盘取出薄片并设置另一空闲台车时输出另一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按键2605时,控制单元205搜索需要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以外的交付目的地的作业的排队作业。然后,控制单元205将该作业单元输出至除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以外的交付目的地。
而且,当显示交付目的地选择窗口2700时,控制单元205可以允许用户确认排队作业的交付目的地和选择除该排队作业的交付目的地以外的另一交付目的地。
假定操作者打开大容量堆叠器的前门,在该堆叠器中,由于堆叠盘的装满而暂停其打印的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
根据该实施例,即使在该状况下,与上述状况相似,控制单元205控制系统1000以使得打印设备100可以打印与需要不同于堆叠器的交付目的地的作业相对应的随后的作业。控制单元205控制系统1000以即使在前门保持打开时,通过堆叠器200a内的直通道(参考图4)将随后的作业的打印后的材料从打印设备100输出至随后的薄片处理设备的目的地。
这样,控制单元205可以在暂停禁止使用串联功能的作业的打印时,使打印设备100执行随后的作业的打印。这样可以增加所有作业的产出率,即使在不使用串联功能时。
例子4
将说明例子1和3中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输出且在输出至另一交付目的地的过程中取消堆叠盘的装满状态时的另一处理例子。
控制单元205在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输出后输出至另一交付目的地的过程中的以下定时中的一个时,显示图23所示的堆叠器输出就绪窗口2800。
·当在例子1的S2307检测到取消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装满时的定时。
·当在例子3的S2507中判断出串联=OFF后,由于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装满状态而在输出至另一交付目的地的过程中,检测到取消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装满状态时的定时。
·当在例子3的S2509中检测到装满状态后,在输出至另一交付目的地的过程中取消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装满状态时的定时。
当连接两个大容量堆叠器,并且串联设置=ON时,象例子2一样,还可以保持输出至另一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而代替显示堆叠器输出就绪窗口2800。
堆叠器输出就绪窗口2800具有用于返回输出至该堆叠器的按键2801和用以保持输出至该堆叠盘的按键2802。
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按键2801时,关闭堆叠器输出就绪窗口2800。同时,控制单元205将打印作业的交付目的地切换到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并输出该打印作业。
在检测到用户按下了按键2802时,控制单元205仅关闭堆叠器输出就绪窗口2800,而不将打印作业的交付目的地切换到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
堆叠器输出就绪窗口2800可以在取消堆叠盘的装满状态时显示打印作业的输出薄片的总数或者打印的薄片的数量。根据该显示,用户可以容易地确定是将输出返回到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还是保持输出至除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以外的另一交付目的地。
例子5
将说明在例子1和3当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输出且在输出至另一交付目的地的过程中取消其装满状态时的、不同于例子4的另一处理例子。
当控制单元205检测到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输出并且在输出至另一交付目的地的过程中取消其装满状态时,控制单元205确定该打印作业的输出薄片的剩余数量。如果控制单元205判断出打印作业的输出薄片的剩余数量大于保持在RAM208或HDD 209中的、将被再次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薄片的数量,则控制单元205将该打印作业的目的地返回到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
如果控制单元205判断出该打印作业的薄片的剩余数量小于将被再次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薄片的数量,则控制单元205保持输出至另一交付目的地,而不将该打印作业的目的地返回到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
可以在用户模式中设置、或者与作业一起指定将被输出再次输出至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的薄片的数量。
以下说明通过根据该实施例的上述打印系统1000可以获得的效果。
为了清空交付盘,大容量堆叠器必须执行下面的操作直到操作者从堆叠盘取出薄片并放置空台车为止。该操作是用以取下堆叠盘、打开门、拔出台车、放置空台车、关闭门、以及装上堆叠盘的操作。然而,根据该实施例,即使在从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取出薄片时,也可以继续打印操作,这增加了产出率。
在有多个大容量堆叠器的环境下,根据用户处理的台车的数量、或者为每一大容量堆叠器确定后加工处理。仅使用一个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输出一个打印作业。可选地,可以为一个打印作业切换并使用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通过这样的切换,打印系统1000可以根据用户环境灵活应付对大容量堆叠器的使用。当使用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输出一个打印作业时,操作者不必调换台车,这同时增加了产出率和可操作性。
而且,用户可以在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装满时指定用于可选输出的交付盘。用户在可选输出过程中可以始终知道输出材料的目的地。另外,用户可以在可选输出过程中放置空台车时,选择是继续输出至可选目的地还是将输出返回至大容量堆叠器的堆叠盘。
通过适当显示在提示用户做出选择时的打印作业的薄片的剩余数量等输出状态,用户可以在不降低产出率和可操作性的情况下进行判断。
其它机制
计算机(例如,PC 103或104)可以根据外部安装的程序实现该实施例的附图中所示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从外部安装用于显示与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同的操作窗口的数据,包括操作窗口,以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提供各种用户界面窗口。例如,参考基于图10所示的UI窗口的结构所述的。在该结构中,本发明还适用于这样的情况:将包括程序的许多信息从CD-ROM、闪存、或FD等存储介质、或者通过网络从外部存储介质提供给输出设备。
如上所述,将记录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设备。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CPU或MPU)读取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并执行其,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地。在这种情况下,从该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实现本发明的新功能,并且存储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该程序形式可以是任意的,例如,目标代码、由解释程序执行的程序、或提供给OS的脚本数据,只要能获得程序功能。
用于提供该程序的存储介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和DVD。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并且存储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作为另一程序提供方法,客户计算机通过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连接到因特网网页。然后,从该网页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或包含自动安装功能的压缩文件下载到硬盘等存储介质,从而提供该程序。还可以将形成本发明的程序代码分成多个文件,并从不同网页进行下载,来实现该程序。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还包含提示多个用户下载用于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等。
还可以加密本发明的程序,将其存储在CD-ROM等存储介质中,并分发给用户。提示足预定条件的用户通过因特网从网页下载解密密钥信息。该用户使用该密钥信息执行加密的程序,并将该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中。
当计算机执行读取的程序代码时,实现该实施例的功能。当运行在计算机上的OS(操作系统)等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进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时,同样实现该实施例的功能。
可以将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入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的存储器中。其后,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的CPU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进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这些处理同样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包括多个装置的系统或由单个装置形成的设备。还可以通过将程序提供给该系统或设备实现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存储通过用于实现本发明的软件所呈现的程序的存储介质提供给该系统或设备,该系统或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包括实施例的有机组合)。例如,在该实施例中,打印设备100中的控制单元205用作为各种控制操作的主控制器。不同于打印设备100的外壳中的外部控制器也可以执行部分或全部各种控制操作。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和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7)

1.一种打印系统,其包括:
打印设备,其基于打印作业对薄片进行打印处理;
第一薄片堆叠设备,其具有用于堆叠进行了打印处理的薄片的第一堆叠单元;
第二薄片堆叠设备,其具有用于堆叠进行了打印处理的薄片的第二堆叠单元;
接受单元,其接受设置有第一处理或第二处理的打印作业,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用于在进行打印处理时要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薄片不能被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设备停止进行打印处理,所述第二处理用于在进行打印处理时要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薄片不能被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设备继续打印处理以将薄片堆叠至所述第二堆叠单元;
控制单元,其在进行所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打印作业时要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薄片不能被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情况下,在所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打印作业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处理时控制所述打印系统以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以及在所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打印作业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处理时控制所述打印系统以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在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之后薄片能够被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系统以恢复打印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要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薄片不能被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情况是所述第一堆叠单元装满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用于基于用户的输入而选择所述第一处理或所述第二处理作为所述打印系统所进行的打印作业的设置的设置画面,
其中,基于所述设置画面上的选择,对所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打印作业设置所述第一处理或所述第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在执行所述第一处理时,向用户通知不能将薄片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根据用户的指示而恢复打印处理,并且将薄片堆叠至所述第二堆叠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在向用户通知不能将薄片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时,向用户通知剩余页数。
7.一种用于打印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打印系统包括打印设备、第一薄片堆叠设备和第二薄片堆叠设备,所述打印设备用于基于打印作业对薄片进行打印处理,所述第一薄片堆叠设备具有用于堆叠进行了打印处理的薄片的第一堆叠单元,所述第二薄片堆叠设备具有用于堆叠进行了打印处理的薄片的第二堆叠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接受步骤,用于接受设置有第一处理或第二处理的打印作业,其中,所述第一处理用于在进行打印处理时要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薄片不能被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设备停止进行打印处理,所述第二处理用于在进行打印处理时要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薄片不能被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设备继续打印处理以将薄片堆叠至所述第二堆叠单元;以及
控制步骤,用于在进行所述接受步骤所接受的打印作业时要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薄片不能被堆叠至所述第一堆叠单元的情况下,在所述接受步骤所接受的打印作业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处理时控制所述打印系统以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以及在所述接受步骤所接受的打印作业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处理时控制所述打印系统以执行所述第二处理。
CN201210384459.7A 2006-08-18 2007-08-20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942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23514 2006-08-18
JP2006223514A JP2008044281A (ja) 2006-08-18 2006-08-18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A2007101387806A CN101126970A (zh) 2006-08-18 2007-08-20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387806A Division CN101126970A (zh) 2006-08-18 2007-08-20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2077A true CN102942077A (zh) 2013-02-27
CN102942077B CN102942077B (zh) 2015-07-08

Family

ID=3909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4459.7A Active CN102942077B (zh) 2006-08-18 2007-08-20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10385060.0A Active CN102976142B (zh) 2006-08-18 2007-08-20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A2007101387806A Pending CN101126970A (zh) 2006-08-18 2007-08-20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5060.0A Active CN102976142B (zh) 2006-08-18 2007-08-20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A2007101387806A Pending CN101126970A (zh) 2006-08-18 2007-08-20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080042342A1 (zh)
JP (1) JP2008044281A (zh)
CN (3) CN102942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8687B2 (ja) * 2008-05-08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シート積載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98574A (ja) * 2008-06-17 2009-12-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用紙搬送中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534138B2 (ja) * 2009-04-28 2014-06-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8376361B2 (en) * 2009-06-17 2013-02-19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ed media stack management in an image production device
JP5679678B2 (ja) * 2010-02-26 2015-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782640B (zh) * 2010-03-04 2016-08-10 罗兰Dg有限公司 打印机状态通知系统
JP5777298B2 (ja) * 2010-07-01 2015-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822515B2 (ja) * 2011-04-20 2015-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27876B2 (ja) * 2012-12-07 2016-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WO2017001394A2 (de) * 2015-06-29 2017-01-05 Koenig & Bauer Ag Auslageein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der auslageeinrichtungen
JP6101331B2 (ja) * 2015-10-05 2017-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063012B2 (ja) 2018-03-02 2022-05-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19188732A (ja) * 2018-04-26 2019-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10228723A (zh) * 2019-07-10 2019-09-13 威海新北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纸装置及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7274A (en) * 1973-06-21 1975-09-23 American Bank Note Co Sheet delivery apparatus for printing presses including double stacker
US5204728A (en) * 1991-08-21 1993-04-20 Xerox Corporation Unlimited document feeder
US5706411A (en) * 1992-11-09 1998-01-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inter status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JPH0822156A (ja) * 1994-07-06 1996-01-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5547178A (en) * 1995-02-23 1996-08-20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mailbox split jobs overflow banner sheet indicator system
US5583617A (en) * 1995-03-07 1996-12-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Jam clearance operator control for 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3287787B2 (ja) * 1997-06-03 2002-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出力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H11147647A (ja) * 1997-11-17 1999-06-0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方法
JP2000159416A (ja) * 1998-11-27 2000-06-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392919B2 (ja) * 1998-12-24 2010-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録媒体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製品
JP2000238385A (ja) 1999-02-24 2000-09-05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排給紙先変更方法
JP2000318913A (ja) 1999-05-07 2000-11-21 Hitachi Koki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スタッカ制御方法
EP1130480B1 (en) 2000-02-29 2014-03-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device for a digital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072052B1 (en) * 2000-07-21 2006-07-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fficient raster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343461B2 (ja) * 2000-08-23 2009-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339687B2 (en) * 2002-09-30 2008-03-0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Load-balancing distributed raster image processing
JP4597413B2 (ja) 2001-04-02 2010-12-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出力システム
DE10123326C1 (de) * 2001-05-12 2002-10-10 Koenig & Bauer Ag Auslagevorrichtung für eine Bogen verarbeitend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Auslegen von Bogen in einer Bogen verarbeitenden Maschine
US20020171864A1 (en) * 2001-05-16 2002-11-21 Robert Sesek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around a job in a printer queue
JP2002362821A (ja) 2001-06-04 2002-12-18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54830A (ja) 2001-08-08 2003-02-26 Ricoh Co Ltd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762856B2 (en) * 2001-10-04 2004-07-13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ccelerating paper tray programming
US7042587B2 (en) * 2001-11-28 2006-05-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e data caching
JP2003228471A (ja) 2002-02-01 2003-08-15 Hitachi Printing Solutions Ltd プリンタ
JP2003326810A (ja) * 2002-05-13 2003-11-19 Canon Inc 印刷装置
US7202964B2 (en) * 2002-07-10 2007-04-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rmining raster image processor cycle count to fully utilize a printer
US7092771B2 (en) * 2002-11-14 2006-08-15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JP2004251971A (ja) * 2003-02-18 2004-09-0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819317B2 (ja) 2003-03-27 201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ジョブ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46113B2 (ja) 2003-03-27 2010-09-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ジョブ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6988728B2 (en) * 2003-04-16 2006-01-24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heet sorter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055868A (ja) * 2003-07-22 2005-03-0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484489B2 (ja) * 2003-10-16 2010-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566679B2 (ja) * 2003-11-13 2010-10-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0571955B1 (ko) * 2003-11-18 2006-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일시 인쇄 중지 및 재개가 가능한 프린트 방법 및 그프린터
JP2005258151A (ja) 2004-03-12 2005-09-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出力装置
JP2005292442A (ja) * 2004-03-31 2005-10-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814626B2 (ja) * 2004-04-05 2006-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69112B (zh) * 2004-04-05 2012-06-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和控制方法
JP3860584B2 (ja) 2004-04-12 2006-1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2422B2 (ja) * 2004-04-19 2011-03-30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78747A (ja) 2004-09-09 2006-03-23 Canon Inc シート処理システム
US7847967B2 (en) * 2004-10-30 2010-12-0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Adaptive de-spooling system for partial brute force collation
JP4673177B2 (ja) * 2004-12-22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4912048B2 (ja) * 2005-07-20 201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648665B1 (ko) * 2005-07-26 2006-11-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 제어방법
US7490828B2 (en) * 2005-10-17 2009-02-17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Ip (Singapore) Pte. Ltd. Image-based edge detection of stacked sheet media
US7567844B2 (en) * 2006-03-17 2009-07-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JP4921074B2 (ja) 2006-08-25 2012-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80055637A1 (en) 2006-08-30 2008-03-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4942166B2 (ja) 2006-08-30 201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2077B (zh) 2015-07-08
JP2008044281A (ja) 2008-02-28
US9809409B2 (en) 2017-11-07
US20080042342A1 (en) 2008-02-21
US20160023860A1 (en) 2016-01-28
CN102976142B (zh) 2015-11-04
CN102976142A (zh) 2013-03-20
CN101126970A (zh) 2008-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6142B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33242B (zh) 打印控制设备和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1030125B (zh)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CN101419537B (zh) 作业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JP4442083B2 (ja) 製本システム
CN102173232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1576813B (zh) 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CN10160003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408742B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51610B (zh) 打印设备和该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1135959B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73398B (zh) 打印系统和打印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1859081B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00535A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0451946C (zh) 打印设备、系统和打印作业处理方法
KR20130143502A (ko) 인쇄 장치 및 인쇄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0201977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106553A (ja)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ジョブ処理方法、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500051A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20391A (zh) 打印装置和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
CN100501661C (zh) 打印设备、系统和打印作业处理方法
CN101924852A (zh) 打印系统和打印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1539738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0300190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用紙加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