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26645B - 片材卷帘门 - Google Patents

片材卷帘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26645B
CN102926645B CN201210027575.3A CN201210027575A CN102926645B CN 102926645 B CN102926645 B CN 102926645B CN 201210027575 A CN201210027575 A CN 201210027575A CN 102926645 B CN102926645 B CN 1029266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core
roller shutter
shutter door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75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26645A (zh
Inventor
小松昭夫
足立仁行
堀江好明
藤井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MOTO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MOT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MOTO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MOTOR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26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6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26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66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片材卷帘门,当片材卷帘门的片材因外力而发生片材脱开时,使脱开的片材不致强硬地顺利地进行向片材导向构件复位。片材卷帘门具有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配置有多个横向的芯材的片材;收容并旋转自如地轴支用于在上下方向卷绕且放出该片材的片材卷筒的横向的片材箱;被配置在该片材箱的左右两端部的支柱。在左右支柱的内侧构成片材导向部的内部导轨内对芯材的左右端的升降进行引导的片材卷帘门。在内部导轨内的导轨槽的前后侧壁左右方向中途部设有向槽内突出并能向前后弹性变形移动的限制部。在把导向突起插入到导轨槽中的状态下,导向突起被卡定于限制部以限制向内的方向的移动,当在导向突起向内的方向作用了大于等于规定量的力时,导向突起的卡定弹性地脱开。

Description

片材卷帘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设置在工厂、仓库等建筑物的出入口处、隔断部分、以及各种装置上的片材卷帘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众所周知的门状片材卷帘门设置在工厂、仓库等建筑物的出入口处或隔断部分,其设有用于内置片材卷筒的片材箱和支柱,片材卷筒用于卷绕片材并且将片材放出,片材中设有多个具有片材宽度方向的直线性的芯材,支柱被配置在片材箱的左右两端部,并且在支柱的左右内侧部分构成导轨(内部导轨),把上述各芯材的两端插入导轨(内部导轨)中进行升降导向。并且,在把芯材插入导轨中时,在芯材的两端安装旋转自如地轴支有滚子(导向突起)的芯材支承用具,通过该芯材支承用具及滚子对芯材进行升降导向,使片材进行升降的片材卷帘门也已为众所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为了限制片材的左右移动并且在片材受到风吹时防止芯材轻易脱出脱离,上述片材卷帘门将具有滚子的芯材支承用具深深地插入导轨内而使其保持耐风压的性能。另外,上述片材卷帘门构成为:在片材因强风等在前后方向受到强的推压负荷的情况下,通过抑制芯材自身的挠曲同时使芯材支承用具进行大幅度挠曲,使芯材从导轨脱开而使其脱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8-190255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片材卷帘门由于不是把芯材两端直接插入导轨而是借助于滚子插入导轨的,所以可以抑制芯材的滑动阻力实现卷绕、放出的高速化。然而,由于芯材把用于轴支滚子的疲劳强度弱的芯材支承用具深深地插入了导轨中,在片材受到前后方向的强负荷的情况下,主要是使芯材支承用具大幅度挠曲后从导轨中脱出脱离,所以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芯材支承用具产生弯曲变形。并且,芯材支承用具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不能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推动负荷的变动恰当地进行挠曲,妨碍芯材从导轨脱离,其结果是,存在与芯材及导轨固定在一起的关联构件等发生损伤等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该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片材卷帘门,具有:片材2,该片材2隔开上下方向的间隔配置有多个横向的芯材10;横向的片材箱4,该片材箱4收容并旋转自如地轴支用于在上下方向卷绕且放出该片材2的片材卷筒5;支柱3,该支柱3被配置在该片材箱4的左右两端部,该片材卷帘门在左右支柱3的内侧的、构成片材导向部12的内部导轨16内对所述芯材10的左右端的升降进行引导,该片材卷帘门的特征在于,其构成为:在所述内部导轨16内的导轨槽16c的前后的侧壁16a、16a的左右方向的中途部设置向槽内突出并能弹性地向前后方向变形移动的限制部16e,在把突出设置在向导轨槽16c内插入的芯材10的左右两端的导向突起11插入到所述导轨槽16c中的状态下,导向突起11被卡定于上述限制部16e从而向内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当在导向突起11上作用有向内的方向的大于等于规定量的力时,上述导向突起11的卡定弹性地脱开。”
第2技术方案的特征是,该片材卷帘门形成有引导壁16f、16f,该引导壁16f、16f由从前后的侧壁16a、16a的向内的开口端朝限制部16e使导轨槽16c的前后宽度渐渐变窄的倾斜面构成。
第3技术方案的特征是,把内部导轨16插入设于支柱3侧的外部导轨14内而将其安装,用底壁16b在限制部16e的外侧端侧连接内部导轨16的前后的侧壁16a、16a,从而把内部导轨16形成为向内的コ字状截面,在形成在侧壁16a、16a的开口端的卡合部16d、16d和底壁16b侧把内部导轨16支承于外部导轨14地进行安装。
第4技术方案的特征是,把芯材10形成为使其自身在前后方向具有弹性的纵长状的截面,并且把导向突起11设置为比芯材10的前后宽度更向前后方向突出。
第5技术方案的特征是,具有与芯材10同方向的轴心的滚子状的导向突起11被旋转自如地轴支在芯材10的左右端,并且在该导向突起11的靠内侧的角部形成小半径的圆弧状倒角部11a、在靠外侧的角部形成大半径的圆弧状倒角部11b。
第6技术方案的特征是,由旋转自如地轴支导向突起11的轴支螺栓25把导向突起11隔着垫圈26紧固在芯材10的两端,在芯材10的截面中心部形成圆形的通孔24,在芯材10的截面的通孔24的上下形成用于安装片材2的片材安装槽22、22,上述垫圈26的外形被形成为与芯材10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分别在芯材的中心部设置用于插入轴支螺栓25的螺纹部的螺栓孔26a、在该螺栓孔26a的上下设置向片材安装槽22、22内插入的突起26b、26b,使垫圈26的突起26b、26b卡合在上述芯材10端面的片材安装槽22、22内,通过把轴支螺栓25拧入通孔24将垫圈26紧固,从而把导向突起11安装在芯材10的端面上。
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当芯材随片材的升降不发生大幅度挠曲地使导向突起向内移动时,由于通过使导向突起抵靠在限制部限制向内移动进行升降导向,所以片材通常的升降可顺畅地进行。
另外,在芯材因前后方向的(相对于片材导向构件而言向内的)过大负荷而大幅度挠曲时,由于芯材使导向突起倾斜着弹性地推开并越过限制部,从而从内部导轨顺畅地脱离,所以可以防止与芯材及内部导轨固定的关联构件等发生损伤。
根据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在导向突起脱出时,由于引导壁朝向开口部侧而减小了导向突起脱出方向的阻力并使向内的方向的移动顺畅地进行,而且,限制了导向突起向相反方向的移动,所以,可以使导向突起相对于内部导轨的脱出顺畅地进行。
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可以把内部导轨稳定地支承在外部导轨中,并且可以使一体地突出设置在侧壁的中途部上的限制部的前后方向的弹性变形顺畅地进行。
根据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由于在受到前后方向的大的负荷时芯材利用纵长状截面形状抑制了上下方向的挠曲,同时以在前后方向突出的导向突起为支点向前后方向弹性地挠曲,所以起着对过大负荷的缓冲作用,可使片材的升降顺畅地进行。
根据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由于在片材升降时滚子状的导向突起在内部导轨的导轨槽内抵靠在侧壁上进行旋转,所以可使升降导向顺畅地进行。另外,在芯材向前后方向挠曲时,导向突起的小倒角部相对于限制部进行卡合,既防止了导向突起轻易脱出,又能进行顺畅的升降导向。另外,在芯材大幅度挠曲,导向突起倾斜时,由于利用大倒角部回避与侧壁的强烈接触,所以既防止了导向突起及侧壁等发生损伤,又能容易地进行芯材的脱离及重置。
根据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可以利用突起与片材安装槽的卡合,进行垫圈相对于芯材的端面的定位和转动防止,可以稳定地进行利用轴支螺栓对导向突起的安装。另外,在用轴支螺栓把导向突起相对于铝制等芯材进行安装的时候,由于利用垫圈对芯材端面进行保护,所以可以提高芯材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剖开地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片材卷帘门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将控制板收纳在片材卷帘门的支柱中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外部导轨和内部导轨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芯材和导向突起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A-A线剖面图。
图8是表示将芯材和导向突起分解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芯材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将芯材收纳到内部导轨中的作业形态的作业正面图。
图11是表示内部导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片材卷帘门的整体主视图。标记1是主要设置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的门状的片材卷帘门,其由支柱(侧框架)3和筒状片材箱4等构成为门状,其中,支柱(侧框架)3作为支承卷帘门用的片材2的左右端部、引导上下方向的升降移动的导向构件而构成,片材箱4用于内置片材2的开闭机构。使上述支柱3沿着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构成的柱或墙壁进行安装固定。片材箱4沿着建筑物的梁或壁面等的设置部横向设置,且是在放置在左、右支柱3上的状态下被装配起来的。
图示的片材卷帘门1是利用该支柱3的上部外侧的安装构件将片材箱4的两侧以可安装、拆卸的方式放置在左、右支柱3、3上而被安装的。另外,在片材箱4的内部,作为卷帘门开闭机构,在内部具有片材卷筒(放出装置)5,利用片材卷筒5的正、反转进行片材2的卷绕及放出。片材2以左右两侧边在设于左、右支柱3的片材导向构件中进行升降滑动的方式被引导,利用该片材2的升降动作进行出入口的开闭。
首先,关于片材卷帘门1的整体构成参照图1、图2进行说明。
该片材箱4通过在从侧截面看成形为四边形的筒状的箱主体6的两侧以安装、拆卸自如的方式安装端板6a、6b,形成中空状的箱。箱内收容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中空圆筒状的片材卷筒5,该片材卷筒5由左、右端板6a、6b以可绕自身的轴旋转的方式轴支。另外,在箱主体6的下表面后部形成有朝向左右的支柱3的上端侧的开口部6c,来自片材箱4的片材2可通过该开口部6c出入。
在箱主体6的左右一方侧(图示的例子中为右侧)的端板6a的内侧面上用螺栓固定有圆柱形状的马达7的一端侧,该马达7收容在片材箱4内,在左右方向延伸。马达7在驱动轴上轴支有轮体状的驱动体8,通过使该驱动体8与片材卷筒5的内面花键嵌合使片材卷筒5正、反转。
箱主体6的左右另一方侧(图示的例子中为左侧)的端板6b以将箱主体6的该另一方侧的敞开端封闭的方式被安装,其将安装在片材卷筒5的该另一方侧端部的安装板8a的支轴8b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由此,片材卷筒5被水平地轴支在片材箱4内,伴随马达7的正、反转,片材卷筒5利用片材2的放出下降和卷绕上升,进行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开闭。
另外,与迄今为止的同样,片材2的开闭动作是利用马达7的正反转控制进行的,马达7的正反转控制是基于由具有控制板(卷帘门电气装备元器件)9的各种操作开关构成的操作部9a的手动操作指令及用于检测通过物的检测部9b的检测指令等进行的。
控制板9被设置成通过下文将描述的构成以可取出的方式收纳在支柱3的内部。
片材2由具有透光性及挠曲性的合成树脂制长方形帷幕构成,放出侧的上端以可放出的方式被卷绕在片材卷筒5的周面上。图示的片材2在片材放出方向上设有用于使其保持横向的直线性的多个芯材10并保有与以往的同样的芯材设置间隔,该芯材10的两端设有导向突起11。并且,片材2通过芯材10使左右的导向突起11以可升降滑动的方式卡合并收容在设于与左右的支柱3、3彼此相对的面(相对面)侧的片材导向部12中。由此,片材2在左右的支柱3、3之间在横向被张紧的状态下顺畅地升降。
该片材卷帘门1在地面或地板面等触地面处触地,在片材2的下端部设有触地部13,在使片材2下降到最低状态,在地板面处着地而将片材卷帘门1关闭的时候,该触地部13使得片材2保持气密性在该触地面处触地。通过将该触地部13制成重量结构的芯材部而使其兼作重锤部,从而使得片材2因重锤而在张紧状态下朝下方伸展。
如图3、图4所示,支柱3由作为左右内侧端的壁的内侧壁3a、作为左右外侧端的壁的外侧壁3b、和作为在前后将二者连接的连接壁的正面侧壁3c及背面侧壁3d成形为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方筒状,其水平截面形成为四边形。如图3~图5所示,在该支柱3的内侧壁3a的前后方向中间位置处,一体形成有上下方向的外部导轨14,该外部导轨14的水平截面呈朝向外侧壁3b凹陷的U字状。
具体而言,外部导轨14由前后的侧壁14a、14a和将该前后的侧壁14a、14a的左右外侧端彼此连接起来的底壁14b构成。由此,在各支柱3的相对面侧形成左右内侧敞开的、上下方向的导轨槽14c。换言之,由前后的侧壁14a、14a的彼此相对的面(槽内面)和底壁14b的左右内侧面(底面),形成了从水平截面看时左右外侧被封闭、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槽14c。
并且,如图1所示,在该导轨槽14c内,以可从导轨槽14c的上下方向端部安装、拆卸的方式嵌合有内部导轨16和片材复位导向构件17,内部导轨16具有下文将要描述的导轨槽16c,片材复位导向构件17连接在该内部导轨16的上部。另外,从前后的侧壁14a、14a的左右内侧端部,一体形成有彼此朝前后方向的内侧、在水平截面中向前后方向突出的、上下方向的内侧槽壁(相对壁)14d。
在设于该各外部导轨14的前后一对的内侧槽壁14d、14d之间形成有导轨槽14c的开口部。即,前后一对的内侧槽壁14d、14d在导轨槽14c的敞开侧对峙着。
如图3、图5所示,侧壁14a、14a通过内侧槽壁14d、14d向支柱3的中心侧突出而形成了上下方向的挂钩壁14f。并且通过该挂钩壁14f一连串地形成了使内部导轨16卡合的卡合槽壁14g、14g,允许内部导轨16的侧壁16a、16a向前后方向打开动作的中间壁14h、14h,和使其接触侧壁16a、16a从而对内部导轨16向前后方向的移动(游动)进行限制的限制壁14j、14j。
相对于在内侧槽壁14d、14d之间形成的槽的宽度(开口部宽度)而言,依次减小中间壁14h、14h间的槽的宽度和限制壁14j、14j间的槽的宽度,将限制壁14j、14j的外侧端部与底壁14b连接起来。由此,内部导轨16朝导轨槽14c内的插入及定位容易进行。另外,在内侧槽壁14d、14d和中间壁14h、14h之间且在卡合槽壁14g、14g之间形成的卡合槽14k成为槽的宽度最大的部分,由此,通过该卡合槽14k进行的内部导轨16的安装、拆卸变得容易。
另外,导轨槽14c的前后的侧壁14a由在水平截面中向支柱3的中心侧延伸的连结壁3e分别与前后的连接壁3c、3d连结成一体。即,该外部导轨14与内侧壁3a及连结壁3e共同形成为一体,从而利用外部导轨14将支柱3的前后的内侧壁3a、3a和支柱3内的前后的连结壁3e、3e连接起来。
因此,相对于要求设置在规定的粗细以下的支柱3而言,无需把在其内部在前后方向承受大的负荷的外部导轨14制成壁厚特别厚就能使其强度提高。由于通过像上述那样形成外部导轨14及连结壁3e的截面形状能够充分提高柱强度,所以可以减小支柱3的粗细,可以实现轻量化和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外部导轨14位于支柱3内的靠近左右内侧的位置,其形成为该支柱3内的水平截面内的二分之一以内的大小,藉此,在水平截面的大小受到制约的支柱3内确保高效率地收纳控制板9和操作部9a等电气装备元器件和其它零部件的多用途支柱内空间(收纳空间)。
另外,如图3、图5所示,被支柱3的外侧壁3b和支柱3内的连结壁3e、3e及底壁14b围成的空间作为布线空间3g得以确保。而且,在底壁14b的前后端和连接壁3c、3d的内表面上以彼此相对的方式突出设置有上下方向的肋状突起部14m、3f。利用该一对的突起部14m、3f,线束等能够在布线空间3g内定位收纳,除此之外,通过该肋结构提高了支柱3的刚性。
而且,由于支柱3像上述那样使强度得到了提高,所以可以使布线空间3g的前侧面的连接壁3c的一部分开口而形成上下方向的支柱开口部3h。该支柱开口部3h沿支柱3的全长方向形成,容易实施下文将要描述的支柱空间31的多用途利用。具体而言,在连接壁3c上的支柱开口部3h的左右两端侧分别一体形成向支柱3内突出的肋状开口缘3j。然后在作为厚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在支柱3方向呈带状延伸的板状构件的盖罩15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朝支柱3内突出的卡定片15a、15a。使该一对的卡定片15a、15a以可卡合、分离的方式分别卡合在上文记载的一对的开口缘3j、3j上。通过该结构,将盖罩15嵌入支柱开口部3h,从而将支柱开口部3h闭塞。通过解除上述二者的卡合,使支柱开口部3h敞开。
此外,如图5所示,在支柱3的背面侧壁3d的左右中途部,沿支柱3的全长方向穿设有螺栓孔18a,该螺栓孔18a供安装用的螺栓18插入。并且,从盖罩15被拆下而敞开的支柱开口部3h,将螺栓18送入支柱3内,将该螺栓18插入螺栓孔18a及设置本片材卷帘门1的建筑物等中,通过使它们结合固定,能够简单地进行支柱3的固定。此外,像上述那样构成的支柱3,与以往的铝制支柱框架同样,可以通过铝材的拉伸加工或挤出加工简单地制造。另外,将盖罩15制成合成树脂制的带状板较为理想,由此,可以将其切断成与下文将要描述的、柱中途设置有操作部9a的、上下的支柱开口部3h的长度相对应的尺寸,外观良好地盖上。
下面,参照图3~图5,关于内部导轨16进行说明。
内部导轨16跨外部导轨14的导轨槽14c的全长方向整体沿上下方向被插入在该外部导轨14的导轨槽14c中。并且,内部导轨16以在水平截面中嵌插在导轨槽14c内的方式,由前后的侧壁16a、16a和在槽里侧将侧壁16a、16a的左右外侧端彼此连接的底壁16b构成。由此,在内部导轨16中形成有左右内侧敞开的、上下方向的导轨槽16c。即:由于前后的侧壁16a、16a的相互相对的面(槽侧面)和底壁16b的槽底面,导轨槽16c成为水平截面为向左右方向外侧凹陷的“コ”字状截面。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内部导轨16由具有耐磨性和一定程度的弹性、挠曲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上述内部导轨16的侧壁16a、16a在其敞开端沿前后方向形成有卡合部16d、16d,该卡合部16d、16d嵌合在外部导轨14的内侧槽壁14d、14d上,其在水平截面中呈“コ”字状。在该形成导轨槽16c的前后的侧壁16a、16a上,在槽深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向槽内呈山形突出的限制部16e,该限制部16e把向槽里侧插入的导向突起11以可卡合、分离的方式卡合,成为限制其向内的方向的移动的机构。并且,侧壁16a、16a由引导壁16f、16f和导轨壁16g、16g构成,引导壁16f、16f由从上文记载的内侧端(开口部)朝着限制部16e使导轨槽16c渐渐收窄的斜面构成,导轨壁16g、16g从限制部16e的邻接部相互平行地向左右外侧方向延伸后与底壁16b连接。
在上述构成中,内部导轨16从外部导轨14的开口部插入该外部导轨14内进行装配。即:通过在外部导轨14的限制壁14j、14j之间收容内部导轨16的导轨壁16g、16g,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摇晃),将底壁16b嵌入外部导轨14直至使其碰到或接近外部导轨14的底壁14b。此时,通过解除朝着变窄的方向弹性推压而插入的卡合部16d、16d的推压,使内部导轨16的开口部嵌在内侧槽壁14d、14d上而与之卡合。
根据上述装配,内部导轨16在通过外部导轨14,利用卡合部16d、16d的卡合保持开口部,阻止左右方向的移动且限制底壁16b侧的前后方向的移动(摇晃)的状态下,构成了片材导向部12。
而且,在外部导轨14的前后两壁的内侧和内部导轨16的前后两壁之间形成有为了允许限制部16e、16e的前后方向的弹性变形而使侧壁16a、16a挠曲的槽空间16h。
另一方面,在限制部16e和底壁16b之间形成的导轨壁16g、16g成为如下结构:使内插于在二者间形成的槽中的导向突起11以从限制部16e设有5毫米左右的间隔并且从底壁16b离开10毫米左右的位置为标准位置,允许导向突起11在左右方向移动规定的量。
由此,片材2的芯材10的两端在允许上文记载的导向突起11在加工及装配误差等范围内左右移动且限制前后动的状态下收纳在内部导轨16内。并且,通过导向突起11及芯材10被支承在内部导轨16中的片材2,在左右及前后的摇晃受到限制的状态下被升降导向。
而且,上述片材导向机构在芯材10因前后方向的大的负荷而向该方向挠曲,且导向突起11如图4中点划线所示大幅度倾斜,边推动边越过限制部16e而从导轨槽16c向支柱3的内侧方向脱出的时候,不会对芯材10及导向突起11和内部导轨16施加过大的负荷,可以顺畅地进行导向突起11的脱出。
即,如果由于芯材10的挠曲导向突起11趋于边大幅度倾斜边向内移动,则由于导向突起11为了越过限制部16e而向前后方向强力推压,所以侧壁16a、16a以被向前后两侧推压而扩展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此时侧壁16a、16a由于其两侧存在上文记载的槽空间16h,所以不会受到外部导轨14的妨碍而顺畅地进行弹性变形。此外,侧壁16a、16a整体上壁厚为大致固定的值,能够使其相互向前后方向外侧弯曲或折曲,利用该变形,能够使限制部16e、16e的槽间距弹性地扩大。
另外,如图4、图5所示,在内部导轨16上,在侧壁16a、16a的开口部(槽口侧)沿上下方向形成有用于安装密封条19的燕尾槽状的安装槽21。上述密封条19与以往的同样,由具有耐磨性和一定程度的弹性和挠曲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由此密封条19、19以从前后夹住片材2的方式与片材2弹性接触,限制雨水和风的进入。
另一方面,上文记载的片材复位导向构件17具有与已公知的内部导轨16形状相同的截面结构,如图1所示,其形成为正面看时呈倒L字状。片材复位导向构件17由垂直方向的复位导轨部17a和从该复位导轨部17a的上部向内折曲的片材止挡片17b构成,其中,复位导轨部17a在外部导轨14内以与内部导轨16的导轨槽彼此相互重叠的方式连接在内部导轨16的上部。并且,在复位导轨部17a内的中途开口设置有复位导向构件部17c,该复位导向构件部17c用于将处于脱离状态的片材2边卷绕边导入到导轨槽内而使其复位。在向片材卷筒5上卷绕的片材2过度卷绕(日文:オ一バ一ラン)的情况下,使片材止挡片17b碰触突出设置在片材2的下部的止挡13a从而防止过度卷绕。
下面,参照图4、图6~图9,关于片材2及芯材10等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片材2,把在上下方向邻接的每个芯材10、10的间隔分割形成的片材段2a,通过沿邻接的芯材10的上下边形成的片材安装槽22连接起来,构成了单一的片材。
如图7所示,芯材10从侧面看时呈由上下方向的长方形或椭圆形构成的纵长状的截面形状,由此增大前后方向的弹性而易于挠曲且抑制上下方向的挠曲。并且,使片材2的升降顺畅,同时,针对在前后方向施加的过大负荷,通过弹性挠曲而将其吸收。因此,图示的芯材10可通过沿芯材方向设置下文将描述的各种孔,并且,与铝制的支柱框架同样,通过铝材的拉伸加工或挤出加工,进一步谋求轻量化和强度的提高。此外,除了铝材之外,芯材10也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制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于小型的片材卷帘门。
即:芯材10上如图7所示沿上下边形成有燕尾槽状截面的片材安装槽22、22,且在片材安装槽22、22之间在上下形成有异形中空孔23、23,在截面中心部形成有圆形的通孔24。另外,就导向突起11的设置而言,利用芯材10的通孔24,通过在其两端拧入轴支螺栓25的螺纹部,将导向突起11旋转自如地轴支在该轴支螺栓25上而将其安装。
此时,在芯材10的两端夹装与该芯材10的截面外形相同形状的垫圈26较为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的垫圈26上,在其中心部,在供轴支螺栓25的螺纹部插入用的螺栓孔26a的上下,形成有插入上文记载的片材安装槽22、22的两端的突起26b、26b。根据该构成的垫圈26,可以使突起26b、26b插入片材安装槽22、22的端部进行卡合,各突起26b进行相对于芯材10的端面的定位和转动防止。另外,在上述导向突起11的安装状态下,突起26b、26b还成为被收容在片材安装槽22、22内的片材段2a的安装杆29的防脱离用的止挡。
另外,由于垫圈26通过由芯材10的端面将轴支螺栓25紧固而被轴支部25a推压固定,所以既保护了作为消耗品的导向突起11和铝制等软质的芯材端面,又维持了其耐久性。
实施方式的导向突起11由直径比芯材10的前后宽度(厚度)大的滚子构成,在其左右面配设有衬垫27的状态下插入带凸缘的轴支螺栓25的轴支部25a而将其支承。由此,滚子(导向突起)11在片材开闭时通过在内部导轨16的导轨槽16c内与侧壁16a、16a的接触而旋转,顺畅地进行升降导向。
另外,在上述轴支螺栓25的头部形成有供6角扳手等工具插入用的工具孔25b。
此外,导向突起11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旋转的滚子,也可以采用在芯材10的两侧与之一体突出的突起。另外,片材段2a相对于芯材10的安装,可以通过公知手段进行,即:将片材段2a的上边和下边卷绕在圆棒状的安装杆29上后插入各片材安装槽22。另外,使用在门面宽的大型片材卷帘门中的场合的芯材10,采用利用如图9所示的截面形状加宽前后方向的芯材宽度的构成较为理想。而且,相对于用单体的膜形成的片材2而言,可以与以往的同样,在片材2的上下方向,设置保有规定的芯材设置间隔而被安装的管状的芯材安装构件,将芯材10插入其内部进行安装。
下面,参照图1、图2、图4,关于设置在支柱3中的片材卷帘门控制用电气装备元器件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用于控制片材卷筒5的旋转的控制板9通过将电气装备底座32、基板33、和电气装备元器件类34单元化而构成,其中,电气装备底座32形成为可容纳在支柱空间31内的规定的长度和前后宽度,基板33通过安装座安装在该电气装备底座32上,电气装备元器件类34包括设在该基板33上的控制零部件部、变换机器及设定机器等。
如图4所示,电气装备底座32上穿设有允许螺栓(安装构件)36插穿的安装孔37,该螺栓36插入内侧壁3a及连结壁3e中且位于支柱3内的后部,由该螺栓36将电气装备底座32螺纹固定在支柱3中。由此,如图2、图4所示,通过把控制板9收纳在支柱空间31内且将螺栓36紧固,可以使电气装备底座32(控制板9)沿支柱3方向以可安装、拆卸的方式安装固定。另外,通过使电气装备底座32与突起部3f和底壁14b接触而固定,可以把控制板9稳定地固定。
此时,在控制板9上,把希望避开振动的电气装备元器件、控制零部件部和具有众多布线的电气装备元器件等配置在基板33的高位侧。在低位侧配置需要进行日常的维修作业和机器的操作的设定机器等。另外,在基板33的最上部设置了把各种布线汇集固定的端子部38。并且,端子部38与连接有马达的电线39的连接器以结合、脱离自如的方式连接。
由此,在支柱3中收纳了控制板9的状态下,通过使盖罩15的左、右卡定片15a、15a卡合在左、右开口缘3j、3j上,可以简单地由盖罩15把使支柱空间31的前方敞开的支柱开口部3h闭塞。
并且,在使控制板9成为取出状态时,通过进行与上述顺序相反的操作,把盖罩15拆下后松开螺栓36,之后,以该螺栓36为支点使控制板9向前方转动(把电气装备底座32以其上端部为支点使其下端部向前方转动)。通过该转动,如图2、图4的点划线所示,可以切换成控制板9的下部侧被大幅度地拉出到支柱3的前方外侧而露出的取出姿势。
利用该机构,作业员能够容易地对处于露出状态的控制板9进行必要部位的维修作业。此时,由于设定机器等处于低位置,所以作业员能够以轻松的姿势进行设定变更作业和维修作业。
像以上那样构成的电气装备元器件的安装结构无需像迄今为止的结构中那样使控制板9等突出设置在支柱3的侧方或片材箱4上,且可以把控制板9等相对于支柱空间31在支柱方向紧凑地汇集设置。另外,由于支柱空间31沿支柱方向在上下方向形成,所以可以选择任意的高度设置与例如大小等不同的片材卷帘门1的型式相适应的控制板9。空着的空间可以作为收纳操作部9a、工具和使用说明书等用的多用途空间加以利用。
另外,关于控制板9,由于在支柱空间31内把电气装备底座32的一端设置为转动自如的状态,把另一端以可向前后方向转动拉出的方式安装,所以可以在运动少的转动支点侧配置电气装备元器件,用短的电线39与马达7连接,形成结合关系良好的紧凑的布线结构。而且,被布置在运动少的转动支点侧的电线39和各种线类,由于可以使转动控制板9时的弯曲程度变小,所以可以消除布线方面的麻烦。
下面,关于具有像以上那样构成的片材导向构件的片材卷帘门1的动作及使用形态进行说明。
在该片材卷帘门1中,片材2被卷绕在片材卷筒5上,以止挡13a即将接触图1所示的片材复位导向构件17的片材止挡片17b的位置作为最大上升位置,进行使片材卷筒5的旋转停止的旋转控制。在该最大上升位置处,使触地部13停止在片材复位导向构件17的复位导向构件部17c的上方的状态成为为了进行下一次的下降的待机姿势。若片材卷筒5向放出方向旋转片材2被放出,则片材2中各芯材10的两端的导向突起11被左右的支柱3的内部导轨16引导而进行下降滑动,在使触地部13在设置面处触地的位置通过片材卷筒5的自动停止把门封闭。
若该片材卷帘门1在片材2处于上述封闭状态或进行升降动作时受到强风而被推压,则芯材10发生挠曲,导向突起11在内部导轨16的导轨槽16c内欲向内滑动移动而脱出。此时,由于内部导轨16内的限制部16e产生的卡合力,导向突起11的脱出得以防止,一旦风压减弱芯材10的弹力就会使导向突起11复位到原来的片材张紧姿势。因此,芯材10及导向突起11和内部导轨16既能够针对风的变化弹性地缓冲风压又能够把片材2维持在张紧状态,从而既防止风引起的片材的脱开又使开闭动作顺畅地进行。
另外,在车辆等通过物撞击了片材2的场合,芯材10在前或后方向受到强的外力(过负荷),导向突起11达到滑动极限,导向突起11以向推压方向倾斜从而将限制部16e、16e打开的方式动作。由此,导向突起11推压侧壁16a、16a而将其扩展,解除与限制部16e的卡合,到达引导壁16f、16f。并且,芯材10由于负荷的继续而从内部导轨16脱离,失去支柱3对片材2的支承而变自由。因此,片材2及芯材10能够回避耐久极限以上的推压力而防止损伤,内部导轨16及与其固定的关联构件等也不会受到比此更大的负荷。
即使芯材10像上述那样从内部导轨16脱开,片材2也会在片材复位导向构件17的作用下通过片材卷筒5的卷绕旋转而复位到原来的状态。此时片材2边在左右的支柱3之间自由挠曲,边使脱开的芯材10在前后左右自由状态下上升。另外,在片材卷筒5侧的片材2的两侧,脱开部分在上卷时从脱开侧的(前侧或后侧的)槽口自动被拉入片材复位导向构件17的复位导向构件部17c,在通过复位导向构件部17c上部的导轨槽的时候边对片材的挠曲进行修正边被卷绕在片材卷筒5上。
由此,在上文记载的最大上升位置,即:触地部13停止在片材复位导向构件17的复位导向构件部17c上方的位置,片材2及芯材10和导向突起11自动复位到内部导轨16内,成为准备下降的待机姿势,根据片材卷筒5的放出旋转而再次下降。
如上所述,在片材卷帘门1中,在内部导轨16的前后的侧壁16a、16a的中途部设置限制部16e,对突出设置在芯材10的左右端的导向突起11从导轨槽16c的槽里侧向内的方向的移动进行弹性限制,构成了若超过移动方向的负荷极限则将限制解除的片材导向部12。根据上述构成,在片材2受到强风引起的前后方向的强负荷的情况下,若芯材10如图4所示那样由于沿箭头方向施加的负荷而大幅度挠曲,则导向突起11边向内移动边倾斜,然后被强有力地推靠在侧壁16a、16a的限制部16e上。
此时,在上述导向突起11推开侧壁16a、16a的力比维持侧壁16a、16a的导向姿势的弹性力小的情况下,随着风的强弱变动,图4所示的箭头方向的负荷减小或被解除,芯材10由于侧壁16a、16a的弹力而复位到笔直的通常姿势。因此,导向突起11也复位到原来的位置继续进行片材2的通常升降导向。
另外,在如上所述导向突起11倾斜而强有力地推靠在限制部16e上的状态下,若进一步施加大的向内的负荷,则导向突起11的对角线方向的小倒角部11a和大倒角部11b,由于杠杆作用以将相对的侧壁16a、16a撬开的方式将其局部推开。该情况如图4的点划线所示那样,导向突起11成为大倒角部11b用大的圆弧面接触导轨壁16g、小倒角部11a骑在限制部16e上的状态,一边防止侧壁16a、16a的损伤一边失去向内的方向的支承,芯材10继续着向箭头方向的挠曲移动,同时从导轨槽16c中脱出。
在该导向突起11脱出时,由于与限制部16e相连的引导壁16f、16f形成为使导轨槽16c的开口部变大的斜面,所以减小了导向突起11的脱出方向的阻力使向内的移动顺畅地进行,导向突起11相对于内部导轨16的脱离变得顺畅。
因此,像上述那样构成的片材卷帘门1在芯材10上施加有前后方向的大的负荷时,内部导轨16解除导向突起11对该芯材10相对于内部导轨16的限制部16e的卡合,促进脱离。通过该作用,可进一步可靠地防止芯材10及片材2和内部导轨16、支柱3等伴随着过大负荷的继续而发生损伤。
下面参照图4、图10,关于通过手工作业把脱开的芯材10插入设置在内部导轨16内的芯材重置作业的一个形态进行说明。
在该场合,片材2处于部分芯材10依然从内部导轨16脱开而在门内的中途停止的状态,首先消除过大负荷的原因,并且进行芯材10及导向突起11等的检查和必要部位的修理等维修作业。之后如图10所示,将脱开的芯材10在左右的支柱3、3之间以倾斜姿势提起,使导向突起11、11朝向左右的内部导轨16、16的导轨槽16c、16c内。接下来,借助于芯材10从上方将高的一方的导向突起11沿侧壁16a、16a的引导壁16f、16f向图10所示的箭头方向推入。
此时,由于引导壁16f、16f形成为朝向限制部16e、16e的斜面,所以导向突起11由于推入而一边将引导壁16f、16f向前后方向推动,一边越过限制部16e、16e到达导轨壁16g、16g,成为升降导向姿势。接下来,在该状态下将另一方(左侧)的导向突起11同样地沿引导壁16f、16f推入,使其到达导轨壁16g、16g之间,脱开的芯材10的重置即告完成。此时,在导向突起11的外侧角部形成的大倒角部11b不会发生与侧壁16a、16a的表面擦伤的情况,而是帮助导向突起11进行顺畅的移动。
因此,通过上述那样的片材导向部12的结构,该片材卷帘门1能够简单地进行脱开的芯材10的重置。
另外,不用大幅度改变片材导向部12的结构,即可使片材2的左右方向的摇晃的防止、利用对前后方向负荷的缓冲作用的顺畅的升降导向、和过负荷时非强硬的芯材10的脱离以及脱开的芯材10的重置等得以简单地进行。
下面,关于图11所示的内部导轨16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文记载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省略说明。
该情况下的片材导向部12,通过在由形成于支柱3的内部的侧壁14a、14a和底壁14b构成的外部导轨14内一体地形成由侧壁16a、16a形成了导轨槽16c的内部导轨16,可以把支柱3和内部导轨16制成简单的结构。
图示的片材导向部12,从支柱3的内侧槽壁14d、14d与外部导轨14的侧壁14a、14a接合的部位开始,通过连接部16j、16j,把侧壁16a、16a和侧壁14a、14a形成一体。并且,在两侧壁14a、16a间形成有上下方向的槽空间16h。而且,在侧壁16a、16a上形成有与上文记载的实施方式同样的引导壁16f、限制部16e、和导轨壁16g。
该情况下的内部导轨16在槽里侧省略底壁16b,使侧壁16a、16a成为自由端较为理想。
即,根据上述片材导向部12的构成,由于内部导轨16不具有底壁16b,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朝向外部导轨14内的侧壁16a、16a的一体成形加工。另外,可以用与支柱3或外部导轨14相同的材料,即铝材或合成树脂材料,使在上下方向同时成形的侧壁14a、14a和导轨壁16g、16g向前后方向非强行地而是顺畅地挠曲。
因此,根据该片材导向部12,可以将芯材10借助于导向突起11与上文记载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插入内部导轨16内,可以保持着耐风压性能顺畅地进行其升降导向。
附图标记说明
2片材
3支柱
4片材箱
5片材卷筒
10芯材
11导向突起
11a小倒角部
11b大倒角部
12片材导向部
16内部导轨
16a、16a侧壁
16b底壁
16c导轨槽
16d、16d卡合部
16e限制部
16f、16f引导壁
22、22片材安装槽
23、23中空孔
24通孔
25轴支螺栓
26垫圈
26a螺栓孔
26b、26b突起

Claims (6)

1.一种片材卷帘门,具有:片材(2),该片材(2)隔开上下方向的间隔配置有多个横向的芯材(10);横向的片材箱(4),该片材箱(4)收容并旋转自如地轴支用于在上下方向卷绕且放出该片材(2)的片材卷筒(5);支柱(3),该支柱(3)被配置在该片材箱(4)的左右两端部,该片材卷帘门在左右的支柱(3)的内侧的、构成片材导向部(12)的内部导轨(16)内对所述芯材(10)的左右端的升降进行引导,其特征在于,该片材卷帘门构成为:在所述内部导轨(16)内的导轨槽(16c)的前后的侧壁(16a、16a)的左右方向的中途部设有向槽内突出并能弹性地向前后方向变形移动的限制部(16e),在把突出设置在向导轨槽(16c)内插入的芯材(10)的左右两端的导向突起(11)插入到所述导轨槽(16c)中的状态下,导向突起(11)被卡定于所述限制部(16e)从而向内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当在导向突起(11)上作用有向内的方向的大于等于规定量的力时,所述导向突起(11)的卡定弹性地脱开。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片材卷帘门,其特征在于,该片材卷帘门形成有引导壁(16f、16f),该引导壁(16f、16f)由使导轨槽(16c)的前后宽度从前后的侧壁(16a、16a)向内的开口端朝限制部(16e)渐渐变窄的倾斜面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片材卷帘门,其特征在于,将内部导轨(16)插入设于支柱(3)侧的外部导轨(14)内地进行安装,用底壁(16b)在限制部(16e)的外侧端侧连接内部导轨(16)的前后的侧壁(16a、16a),从而把内部导轨(16)形成为向内的コ字状截面,在形成在侧壁(16a、16a)的开口端的卡合部(16d、16d)和底壁(16b)侧把内部导轨(16)支承于外部导轨(14)地进行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片材卷帘门,其特征在于,把芯材(10)形成为使其在前后方向具有弹性的纵长状的截面,并且把导向突起(11)设置为比芯材(10)的前后宽度更向前后方向突出。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片材卷帘门,其特征在于,滚子状的导向突起(11)被旋转自如地轴支在芯材(10)的左右端,该导向突起(11)的轴心方向与芯材(10)的轴心方向相同,并且在该导向突起(11)的靠内侧的角部形成有小半径的圆弧状倒角部(11a)、在靠外侧的角部形成有大半径的圆弧状倒角部(11b)。
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片材卷帘门,其特征在于,由旋转自如地轴支导向突起(11)的轴支螺栓(25)把所述导向突起(11)隔着垫圈(26)紧固在芯材(10)的两端,在芯材(10)的截面中心部形成圆形的通孔(24),在芯材(10)的截面的通孔(24)的上下形成用于安装片材(2)的片材安装槽(22、22),所述垫圈(26)的外形被形成为与芯材(10)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分别在芯材的中心部设有用于插入轴支螺栓(25)的螺纹部的螺栓孔(26a),在该螺栓孔(26a)的上下设有向片材安装槽(22、22)内插入的突起(26b、26b),使垫圈(26)的突起(26b、26b)卡合在所述芯材(10)端面的片材安装槽(22、22)内,通过把轴支螺栓(25)拧入通孔(24)将垫圈(26)紧固,从而把导向突起(11)安装在芯材(10)的端面上。
CN201210027575.3A 2011-08-09 2012-02-08 片材卷帘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66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4027A JP2013036254A (ja) 2011-08-09 2011-08-09 シートシャッタ
JP2011-174027 2011-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6645A CN102926645A (zh) 2013-02-13
CN102926645B true CN102926645B (zh) 2016-01-06

Family

ID=4764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757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6645B (zh) 2011-08-09 2012-02-08 片材卷帘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36254A (zh)
KR (1) KR101626641B1 (zh)
CN (1) CN1029266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9522B2 (ja) * 2014-04-15 2017-07-26 小松電機産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シャッタ
KR101415901B1 (ko) * 2014-04-21 2014-07-04 허명희 전동식 롤 방충망
KR101868807B1 (ko) * 2017-09-29 2018-06-20 주식회사 쓰리지테크놀러지 롤러셔터
JP6914167B2 (ja) * 2017-10-30 2021-08-04 三和シヤッター工業株式会社 建築用シャッター装置における封止構造
CN110700747B (zh) * 2019-10-24 2020-08-14 山东安舜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卷帘门
DE102021131227A1 (de) * 2021-11-29 2023-06-01 Warema Renkhoff Se Sonnenschutzanlage mit seitlichen Führungsschienen mit Führungsschieneneinsätze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2174A (ja) * 1999-06-29 2001-01-16 Sanwa Shutter Corp シートシャッターおよび該シートシャッターに用いるガイドブロック
CN1580479A (zh) * 2003-08-12 2005-02-16 三和卷帘门工业株式会社 薄板卷帘门装置
JP2008190255A (ja) * 2007-02-06 2008-08-21 Komatsu Denki Sangyo Kk シートシャッタ
CN102052049A (zh) * 2009-11-06 2011-05-11 小松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薄板卷帘门的薄板导向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0892B2 (ja) * 1996-06-19 1999-01-27 文化シヤッター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ーのガイド構造
JP3637481B2 (ja) * 1999-06-30 2005-04-13 三和シヤッタ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シャッ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組立体
US20090235602A1 (en) * 2008-03-21 2009-09-24 Ceccofiglio David H Strengthened shutte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2174A (ja) * 1999-06-29 2001-01-16 Sanwa Shutter Corp シートシャッターおよび該シートシャッターに用いるガイドブロック
CN1580479A (zh) * 2003-08-12 2005-02-16 三和卷帘门工业株式会社 薄板卷帘门装置
JP2008190255A (ja) * 2007-02-06 2008-08-21 Komatsu Denki Sangyo Kk シートシャッタ
CN102052049A (zh) * 2009-11-06 2011-05-11 小松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薄板卷帘门的薄板导向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18472A (ko) 2013-02-25
CN102926645A (zh) 2013-02-13
JP2013036254A (ja) 2013-02-21
KR101626641B1 (ko)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6645B (zh) 片材卷帘门
US5392836A (en) Door assembly
US7380854B1 (en) Device for removing water and other debris from the roof of an expandable room on a vehicle
EP2426308B1 (en) Rollo assembly
US7384089B1 (en) Vehicle bed covering system
CN102729785B (zh) 用于车辆的偏转器设备
US7413060B2 (en) Car fall-prevention apparatus
US20130119694A1 (en) Drive assembly for expandable enclosure
EP3372773B1 (en) Roller screen
JP5059436B2 (ja) シートシャッタ
JP4700504B2 (ja) コイルカーとフロアプレートの連結装置
JP2011099270A (ja) シートシャッタのシートガイド
KR101634926B1 (ko) 높이 조절 함체
JP2016070046A (ja) 車ロック部材、車ロック装置及び駐車場装置
KR101821271B1 (ko) 자동차 측면의 스크래치를 방지하는 가이드장치
CN211950296U (zh) 车载消防梯的装卸装置
KR20130062679A (ko) 스페어타이어 캐리어
US20070102124A1 (en) On-Failure Blind Stopper System
CN212799104U (zh) 一种升降系统
JP5191371B2 (ja) ロープ牽引式輸送設備のロープ誘導装置
US6502889B2 (en) Body cover device for car
GB2534868A (en) A vehicle exterior load carrier system
JP3302567B2 (ja) 電動シャッタの非常停止装置
KR102439742B1 (ko) 교량등 설치 장치
CN213354225U (zh) 解锁装置及包括其的换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