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8967A - 胶粘片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胶粘片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8967A
CN102898967A CN2012102608775A CN201210260877A CN102898967A CN 102898967 A CN102898967 A CN 102898967A CN 2012102608775 A CN2012102608775 A CN 2012102608775A CN 201210260877 A CN201210260877 A CN 201210260877A CN 102898967 A CN102898967 A CN 102898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adhesive
adhesive
ion
compound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08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雄大
大西谦司
宇圆田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22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048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33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8232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33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4843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74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3070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702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2870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98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8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31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3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321Disposition
    • H01L2224/32135Disposition the layer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32145Disposition the layer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224/10, H01L2224/18, H01L2224/26, H01L2224/34, H01L2224/42, H01L2224/50, H01L2224/63, H01L2224/71
    • H01L2224/732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73251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n different surfaces
    • H01L2224/73265Layer and wir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81Encapsulation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Die 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胶粘片及其用途。本发明提供在抑制半导体晶片等的破裂或缺损的同时化学稳定性优良、并且物性容易控制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一种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其特征在于,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热固性树脂,和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含有包含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并且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

Description

胶粘片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片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手机、便携式音频设备用的存储部件芯片(メモリパツケ—ジチツプ)多段层叠而得到的堆叠MCP(Multi Chip Package:多芯片封装)得以普及。另外,随着图像处理技术、手机等的多功能化,正在推进封装的高密度化、高集成化和薄型化。作为将半导体芯片固定到基板等上的方法,提出了使用热固性糊状树脂的方法、使用将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组合使用的胶粘片的方法。
另一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在半导体制造的工序中从外部向晶片的结晶衬底混入阳离子(例如,铜离子、铁离子),该阳离子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时,电特性下降。另外,存在在制品使用中从电路或金属线产生阳离子,从而电特性下降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以往尝试了对晶片的背面进行加工而形成破碎层(应变),并通过该破碎层捕捉并除去阳离子的外部去疵法(以下也称为“EG”)或者在晶片的结晶衬底中形成氧沉淀诱生缺陷(酸素析出欠陥),并通过该氧沉淀诱生缺陷捕捉并除去阳离子的内部去疵法(以下也称为“IG”)。
但是,随着近年的晶片的薄型化,IG的效果减小,并且造成晶片的破裂或翘曲的背面应变也被除去,从而EG的效果也得不到,从而存在去疵效果不充分的问题。
因此,提出了各种用于补充去疵效果的方案。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铜离子吸附层的薄膜状胶粘剂,所述铜离子吸附层含有具有能够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的骨架的树脂。另外,记载了可以使铜离子化学吸附到铜离子吸附层的树脂内部,可以比以往显著减少从以铜为材料的构件产生的铜离子的影响。另外,在专利文献2、3中,记载了含有离子捕捉剂的粘合胶粘剂组合物,公开了该离子捕捉剂具有捕捉氯离子等的效果。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含有离子捕获剂的薄膜状胶粘剂,并记载了该离子捕获剂捕捉卤族元素。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含有阴离子交换体的胶粘片。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记载了含有螯合改性的环氧树脂,可以捕捉内部的离子杂质的片状胶粘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21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033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033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1645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25663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1058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即使使用上述的去疵效果的补充技术,也会产生下列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对于通过专利文献2~5的薄膜状胶粘剂等捕捉阳离子的技术没有公开。因此,如果仅仅是捕捉氯离子,则难以防止基于阳离子的电特性下降。另外,专利文献2~5中公开的离子捕捉剂、离子捕获剂、阴离子交换体为无机化合物。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薄膜状胶粘剂等的树脂中的分散状态而在捕捉性方面产生偏差,或者在粘贴到晶片上时,无机化合物与晶片接触从而产生晶片破裂或缺损。特别地,近年来存在胶粘片的薄型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抑制无机化合物造成的晶片的破裂或缺损。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的薄膜状胶粘剂或专利文献6的片状胶粘剂,可以捕捉铜离子。另外,由于树脂中具有能够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的骨架,因此难以产生无机化合物与晶片接触从而晶片产生破裂或缺损的问题。但是,树脂中的能够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的骨架,有可能与构成薄膜状胶粘剂等的其它树脂反应。因此,存在如下问题:薄膜状胶粘剂等的化学稳定性下降,或者薄膜状胶粘剂等的物性难以控制,从而得不到所需的特性。
因此,正在寻求在抑制半导体晶片等的破裂或缺损的同时具有化学稳定性、并且物性容易控制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具有该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的半导体装置以及使用该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第二个问题是,例如即使在胶粘片中含有吸附金属离子的成分,但是胶粘片从半导体芯片上剥离后,只要是剥离的区域,去疵效果的补充作用就会下降。随着近年的半导体装置的高容量化,如果是相同规格的封装,在要求进行薄型化的半导体芯片和胶粘片的多段层叠时,随着层叠的进行,胶粘片中会蓄积热处理造成的热历史。结果,胶粘片的胶粘特性下降,在进行密封工序或回流焊接工序时有时胶粘片从半导体芯片上剥离,从而去疵效果的补充作用减弱的倾向增强。这样的剥离现象通过上述现有技术不能解决。
因此,正在寻求即使实施高温处理也不产生从半导体芯片的剥离,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中混入半导体芯片的金属离子,从而可以防止半导体装置的电特性下降的胶粘片。
第三个问题是,现有的胶粘片中,添加有用于改善低温范围下的粘贴性的热塑性树脂。但是,热塑性树脂自身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因此有时胶粘片在高温下的弹性模量下降,在芯片接合后的丝焊时半导体芯片发生移位,或者在用于安装半导体芯片的回流焊接工序中产生剥离。因此,采取了在胶粘片中添加二氧化硅等填料以提高高温下的弹性模量的措施。
但是,使用填料时,由于半导体芯片与填料的接触,芯片会产生缺损,或者根据情况会产生破裂。为了实现上述半导体装置的高容量化,不仅需要将晶片薄型化,而且也需要将用于固定半导体芯片的胶粘片薄型化时,胶粘片越薄,则填料造成的半导体芯片的缺损或破裂的频率就越会上升。另外,随着近年的薄型化,半导体芯片自身的强度也正在下降,因此具有半导体芯片的缺损或破裂的产生变得明显的倾向。另外,上述现有技术的任意一项中均使用了无机填料,因此不能解决该问题。
因此,正在寻求可以防止所制造的半导体装置的电特性下降从而提高制品可靠性,并且即使进行薄型化也可以防止对晶片或半导体芯片的机械损伤的胶粘片。
第四个问题是,专利文献1的薄膜状胶粘剂中,使用树脂作为离子捕捉剂,因此离子捕捉性能方面不充分。另外,专利文献2~5中,对于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使用完全没有研究。
现有的胶粘片中存在前述的问题,另外,在由于络合剂等离子捕捉剂造成胶粘片的化学稳定性、化学反应性、物理特性等发生变化,并且与基板等被粘物的粘附性下降方面,尚有改良的余地。
因此,正在寻求离子捕捉性高,并且与被粘物的粘附性高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多层胶粘片。
第五个问题是,在现有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中,形成有电路图案的半导体晶片根据需要在通过背面研磨而调节厚度(背面研磨工序)后,切割成半导体芯片(切割工序),将该半导体芯片利用胶粘剂固定到引线框等被粘物上(芯片接合工序),再进行丝焊工序。
为了将半导体芯片有效地固定到引线框等上,提出了在切割工序中保持半导体芯片并且也提供拾取工序所需的芯片固定用的胶粘剂层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该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以可剥离的方式在切割薄膜上设置有胶粘剂层,在该胶粘剂层的保持下切割半导体芯片,然后将切割薄膜拉伸而将形成的芯片与胶粘剂层一起剥离,将其分别回收并通过该胶粘剂层固定到引线框等被粘物上。
但是,将具有离子捕捉性的胶粘片与切割薄膜组合而作为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使用时,发现有时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性下降。
因此,正在寻求即使使用离子捕捉性的胶粘片也可以防止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性下降,并且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中混入半导体芯片的金属离子从而可以防止半导体装置的电特性下降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本申请发明人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采用下述的构成,可以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其特征在于,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热固性树脂;和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含有包含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并且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
根据所述构成,含有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因此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从外部混入的阳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阳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下降,从而提高制品可靠性。另外,由于是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因此即使在胶粘时与半导体晶片等接触,也可以抑制晶片产生破裂或缺损。
另外,通过胶粘片将半导体晶片胶粘到被粘物上时,一般而言在被粘物上存在凹凸,因此会混入气泡。该气泡通常在树脂密封时通过压力等扩散到密封树脂等中,从而其影响减弱。但是,使用含有包含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作为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的情况下,在热塑性树脂中存在羧基时,通过树脂密封前的丝焊等工序中的热历史,会剧烈地进行固化反应,从而在树脂密封工序中不能使气泡扩散到密封树脂中。结果,在胶粘界面处产生由气泡造成的剥离。特别地,在将半导体芯片多层层叠时,热历史增多,气泡对剥离的影响显著。根据本发明,热塑性树脂不具有羧基,因此可以抑制与含有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的反应。因此,可以提高胶粘片的化学稳定性。另外,由于与含有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的反应受到抑制,因此可以抑制成形工序前剧烈地进行固化反应,可以使胶粘界面的气泡扩散到密封树脂等中。由此,可以防止胶粘界面处的剥离。
另外,根据前述构成,热塑性树脂具有环氧基,因此例如通过树脂密封后的后固化工序,热塑性树脂进行某种程度的交联,可以防止胶粘界面处的剥离。
即,根据前述构成,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热固性树脂;和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含有包含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并且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因此可以提高使用该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制造的半导体装置的制品可靠性。
前述构成中,优选:相对于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的总量100重量份,含有5~95重量份所述热塑性树脂、5~50重量份所述热固性树脂、0~60重量份填料和0.1~5重量份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通过将所述各成分设定到所述数值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抑制半导体晶片等的破裂或缺损,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化学稳定性,并且可以更容易控制物性。
前述构成中,优选:将重量2.5g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浸渍到含有10ppm铜离子的50ml水溶液中并在120℃放置20小时后,所述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为0~9.9ppm。根据前述构成,可以进一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从外部混入的铜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铜离子更难以达到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
另外,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前面记载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根据前述构成,具有前面记载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因此可以得到制品可靠性提高的半导体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前面记载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将半导体芯片粘贴到被粘物上的工序。根据前述构成,可以制造具有前面记载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的半导体装置,因此可以得到制品可靠性提高的半导体装置。
本发明中,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也包括一种胶粘片,其由含有离子捕捉剂的胶粘剂组合物构成,在175℃下固化5小时后在2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0.5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
该胶粘片,在预定条件下热固化后在2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以下有时在该实施方式中简称为“弹性模量”)为0.5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因此可以保持高温下(例如175~260℃)下的弹性模量,可以防止在密封工序或回流焊接工序中胶粘片从半导体芯片上剥离。另外,可以防止胶粘片的剥离从而保持胶粘片与半导体芯片的粘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混入半导体芯片的或者具有混入可能性的金属离子的捕捉效率的下降,可以防止所得到的半导体装置的电特性的劣化。另外,胶粘片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基于实施例的记载。
构成该胶粘片的所述胶粘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通过采用两种成分,可以适当地将胶粘片的弹性模量设定到预定的范围。
所述热塑性树脂优选含有重均分子量为10万以上的丙烯酸类树脂。由此,可以通过丙烯酸类树脂充分地发挥凝聚力,可以得到低温(例如60℃)下的胶粘力,并且可以防止高温下弹性模量下降。
该胶粘片中,所述丙烯酸类树脂优选含有环氧基或羧基。通过使用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或含有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以与热固化树脂进行交联反应,可以确保高温下的弹性模量。
该胶粘片中,所述胶粘剂组合物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重量基准的含量,优选为所述热固性树脂的重量基准的含量的0.5~20倍。通过将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与热固性树脂的含量之比设定到这样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同时实现低温下的胶粘性和高温下的弹性模量。
关于该胶粘片,优选:将重量2.5g的胶粘片浸渍到含有10ppm铜离子的50ml水溶液中并在120℃放置20小时后,所述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为0~9.9ppm。通过胶粘片具有这样的铜离子捕集性,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中混入半导体芯片等的金属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的下降,从而提高制品可靠性。
本发明也包括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其具有:切割薄膜,该切割薄膜具有基材和在该基材上形成的粘合剂层;和层叠在所述粘合剂层上的该胶粘薄膜。
这样,该胶粘片可以适当作为构成切割/芯片接合薄膜的芯片接合薄膜使用。
本发明也包括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该切割/芯片接合薄膜的胶粘片与半导体晶片粘贴的工序;将所述半导体晶片切割而形成半导体芯片的工序;将所述半导体芯片与所述胶粘片一起拾取的工序;将拾取的所述半导体芯片通过所述胶粘片固定到被粘物上的工序;将所述半导体芯片与所述被粘物通过焊线电连接的工序;和通过密封树脂将所述半导体芯片密封的工序。
通过使用该胶粘片作为芯片接合薄膜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制造半导体装置,可以防止在密封工序或回流焊接工序中胶粘片从半导体芯片上剥离,因此可以提高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成品率,并且可以有效地捕捉能够混入半导体芯片的金属离子,从而制造电特性优良的半导体装置。
本发明也包括另一实施方式,其为含有以下的(a)成分~(c)成分,并且仅由有机成分构成的胶粘片。
(a)重均分子量80万以上的丙烯酸类树脂;
(b)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c)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剂。
该胶粘片仅由有机成分构成,换句话说,不含由二氧化硅等无机成分构成的填料,因此可以防止由于与填料的接触造成的半导体芯片或晶片(以下有时称为“半导体芯片等”)的缺损或破裂等机械损伤。另外,通过采用(a)成分和(b)成分,可以防止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下降,因此虽然不含填料也可以保持高温下胶粘片的弹性模量,结果,在高温下可以得到充分的剪切胶粘力,因此可以良好地进行丝焊工序,可以抑制在回流焊接工序中在胶粘片与被粘物间产生剥离。另外,该胶粘片含有(c)成分,因此可以有效地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中混入半导体芯片等的金属离子,从而可以制造制品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另外,仅由有机成分构成是指不主动采用无机成分作为胶粘片的构成成分,各构成性成分中不可避免地含有作为杂质的无机成分的情况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关于该胶粘片,优选:将重量2.5g的胶粘片浸渍到含有10ppm铜离子的50ml水溶液中并在120℃放置20小时后,所述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为0~9.9ppm。通过胶粘片具有这样的铜离子捕集性,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中混入半导体芯片等的金属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的下降,从而提高制品可靠性。
该胶粘片在175℃下热固化1小时后在175℃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1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由此,可以确保高温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可以良好地进行丝焊工序或回流焊接工序。
该胶粘片中,优选所述(a)成分和所述(b)成分可以相互交联。通过(a)成分和(b)成分交联,高温(例如175~260℃)下的胶粘力进一步提高,可以防止回流焊接工序等中的剥离等,结果,可以提高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成品率。
为了使所述(a)成分和所述(b)成分交联,所述(a)成分具体地具有环氧基时,可以适当进行与(b)成分的交联反应。
该胶粘片中,所述(c)成分优选为具有叔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以及一个芳香环上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使用这样的有机络合剂,与构成胶粘片的树脂成分的亲合性提高,可以在胶粘片中均衡地存在,可以有效地捕捉金属离子。另外,通过使用上述特定结构的络合剂,可以提高络合物形成能力,可以更加有效地捕捉金属离子。
该胶粘片仅由有机成分构成,因此为了应对半导体装置的高容量化,胶粘片的厚度可以薄型化到3~20μm。
该胶粘片优选不含填料成分。由此,可以避免填料成分对半导体芯片等造成机械损伤,可以实现胶粘片或半导体芯片的进一步薄型化,结果,可以实现半导体装置的高容量化和小型化。填料分别有由有机成分构成的情况和由无机成分构成的情况,优选该胶粘片中不含有任一类型的填料。
本发明也包括半导体装置,其具有:被粘物;层叠在所述被粘物上的该胶粘片;和配置在所述胶粘片上的半导体芯片。
该半导体装置可以通过包括通过该胶粘片将半导体芯片固定到被粘物上的工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地制造。
本发明也包括作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用的多层胶粘片,其含有:离子捕捉层,该离子捕捉层由含有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形成;和由胶粘性组合物形成的胶粘层。
该多层胶粘片含有离子捕捉层,所述离子捕捉层含有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因此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能够从外部混入晶片的结晶基板等的金属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所制造的半导体装置的电特性的下降,从而提高制品可靠性。另外,本发明的多层胶粘片除离子捕捉层外还具有胶粘层,因此与基板等被粘物的粘附性优良。
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优选为选自由含氮杂环化合物和一个芳香环上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化合物。
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和胶粘性组合物,优选含有具有环氧基的热塑性树脂。
离子捕捉层和胶粘层的膜厚分别优选为5~100μm。
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相对于离子捕捉层中的全部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
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含有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以及二氧化硅填料,相对于该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和二氧化硅填料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热塑性树脂为10~99重量份、热固性树脂为1~30重量份以及二氧化硅填料为0~60重量份。
另外,本发明涉及通过所述多层胶粘片将芯片层叠到被粘物上而得到的半导体装置、以及包括通过所述多层胶粘片将芯片层叠到被粘物上的工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特别地为了解决上述第五个问题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得到以下发现。即,将离子捕捉性的胶粘片与切割薄膜的粘合剂层层叠而得到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后,在直到将其应用于半导体装置的制造之前存在相当长的保存期。此时,由于产生来自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成分向粘合剂层的转移或转印,或者产生离子捕捉成分与粘合剂层的构成材料的化学反应(以下将这些现象称为“转移等”),而导致胶粘片中离子捕捉成分存在量的减少或者离子捕捉成分自身的劣化,结果,引起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性下降的情况。如上所述,为了实现半导体装置的高容量化而推进胶粘片的薄型化时,胶粘片中离子捕捉成分的绝对量减少,因此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性的下降更加显著。
基于以上发现,本发明人关注于可以防止胶粘片中离子捕捉剂的转移等的粘合剂层的构造,结果发现,通过在粘合剂层中形成适度的交联结构以减小粘合剂层中的自由体积,从而限制离子捕捉剂从胶粘片向粘合剂层的自由移动,由此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也包括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其具有:切割薄膜,所述切割薄膜具有基材以及层叠在该基材上的粘合剂层;和层叠在所述粘合剂层上的胶粘片,所述胶粘片含有能够捕捉金属离子的离子捕捉剂,并且所述粘合剂层在26℃下的储能弹性模量为1.0×104Pa以上且1.0×107Pa以下。
该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中,粘合剂层具有1.0×104Pa以上且1.0×107Pa以下的储能弹性模量,因此在该粘合剂层中形成有适度的交联结构。由此,可以限制离子捕捉剂从胶粘片向粘合剂层的转移等,结果,可以抑制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性的下降。另外,胶粘片含有能够捕捉金属离子的离子捕捉剂(以下有时简称为“离子捕捉剂”),因此可以有效地捕捉在半导体制造工序中混入半导体芯片的金属离子,可以防止所得到的半导体装置的电特性的劣化。另外,由于可以限制离子捕捉剂从胶粘片向粘合剂层的转移等而保持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性,因此也可以应对与半导体装置的高容量化相伴随的胶粘片的进一步薄型化。
根据该切割/芯片接合薄膜,所述离子捕捉剂为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化合物,并且即使在与粘合剂层的构成材料具有亲合性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抑制离子捕捉剂的转移等。
关于该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将从所述胶粘片上取的重量2.5g的样品浸渍到含有10ppm铜离子的50ml水溶液中并在120℃放置20小时后,所述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为0~9.8ppm。通过胶粘片具有这样的铜离子捕捉性,可以捕捉在半导体制造工序中混入半导体芯片等的金属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的下降,从而提高制品可靠性。
该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中,所述粘合剂层优选含有重均分子量30万以上的丙烯酸类树脂。另外,所述丙烯酸类树脂优选以含羟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构成单体。另外,优选所述粘合剂层含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并且相对于所述丙烯酸类树脂100重量份含有1~5重量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通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这样的构成,可以在粘合剂层中适当形成能够限制离子捕捉剂的转移等的交联结构。
该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中,所述粘合剂层可以为辐射线固化型。此时,粘合剂层在辐射线照射前在26℃下的储能弹性模量需要为1.0×104Pa以上且1.0×107Pa以下。
该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如上所述,可以防止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性的劣化,因此可以将所述胶粘片的厚度减薄到3μm以上且150μm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表示通过所述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中的芯片接合薄膜安装半导体芯片的例子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表示通过所述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中的芯片接合薄膜三维安装半导体芯片的例子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胶粘片(以下也简称为“胶粘片”),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热固性树脂;和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含有包含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并且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
所述胶粘片含有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因此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从外部混入的阳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阳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的下降,从而提高制品可靠性。另外,由于是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因此即使在胶粘时与半导体晶片等接触,也可以抑制破裂或缺损。
另外,热塑性树脂不具有羧基,因此可以抑制与含有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的反应。因此,可以提高胶粘片的化学稳定性。另外,由于与含有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的反应受到抑制,因此可以抑制成形工序前剧烈地进行固化反应,从而可以使胶粘界面的气泡扩散到密封树脂等中。由此,可以防止胶粘界面处的剥离。
另外,热塑性树脂具有环氧基,因此例如通过树脂密封后的后固化工序,热塑性树脂进行某种程度的交联,可以防止胶粘界面处的剥离。
即,根据所述胶粘片,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热固性树脂;和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含有包含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并且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因此可以提高使用该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制造的半导体装置的制品可靠性。
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优选可溶于有机溶剂。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有机溶剂时,可以容易并且适当地分散到树脂中。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有机溶剂是指,例如相对于作为有机溶剂的甲乙酮100重量份,1重量份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不产生悬浊等而可以溶解。
本实施方式中,与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形成络合物的阳离子,只要是阳离子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Na、K、Ni、Cu、Cr、Co、Hf、Pt、Ca、Ba、Sr、Fe、Al、Ti、Zn、Mo、Mn、V等的离子。
(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
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只要是含有包含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并且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制,从可以适当地捕捉阳离子并且抑制与所述热塑性树脂所具有的环氧基的反应的观点考虑,可以列举三唑化合物、四唑化合物或者联吡啶化合物。其中,从与铜离子间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三唑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优选为微粉状的、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或者液态的有机化合物。
作为所述三唑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1,2,3-苯并三唑、1-{N,N-双(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苯并三唑、羧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6-(2-苯并三唑基)-4-叔辛基-6’-叔丁基-4’-甲基-2,2’-亚甲基双酚、1-(2’,3’-羟基丙基)苯并三唑、1-(1’,2’-二羧基二乙基)苯并三唑、1-(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苯并三唑、2,4-二叔戊基-6-{(H-苯并三唑-1-基)甲基}苯酚、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3-(2H-苯并三唑-2-基)-5-(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辛基-3-[3-叔丁基-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2-乙基己基-3-[3-叔丁基-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2-(2H-苯并三唑-2-基)-6-(1-甲基-1-苯基乙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4-叔丁基苯酚、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1,1-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6-(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3-(3-(2H-苯并三唑-2-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等。
作为所述三唑化合物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城北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BT-120、BT-LX、CBT-1、JF-77、JF-78、JF-79、JF-80、JF83、JAST-500、BT-GL、BT-M、BT-260、BT-365、TT-LX;BASF公司制造的商品名:TINUVIN PS、TINUVIN P、TINUVINP FL、TINUVIN99-2、TINUVIN109、TINUVIN900、TINUVIN928、TINUVIN234、TINUVIN329、TINUVIN329FL、TINUVIN326、TINUVIN326FL、TINUVIN571、TINUVIN213;台湾永光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EVERSORB81、EVERSORB109、EVERSORB70、EVERSORB71、EVERSORB72、EVERSORB73、EVERSORB74、EVERSORB75、EVERSORB76、EVERSORB78、EVERSORB80等。三唑化合物也可以作为防锈剂使用。
作为所述四唑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5-氨基-1H-四唑等。
作为所述联吡啶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2,2’-联吡啶、1,10-菲咯啉等。
所述胶粘片含有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的热塑性树脂以及热固性树脂。作为所述热固性树脂,可以列举酚醛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硅氧烷树脂或者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特别地,优选使用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特别地,使用环氧树脂时,可以得到高温(例如175~260℃)下的高胶粘力。因此,通过将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与环氧树脂组合使用,可以得到高温下的胶粘力高的胶粘片。
所述环氧树脂,只要是通常作为胶粘剂组合物使用的环氧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双酚A型、双酚F型、双酚S型、溴化双酚A型、氢化双酚A型、双酚AF型、联苯型、萘型、芴型、苯酚酚醛清漆型、邻甲酚酚醛清漆型、三(羟苯基)甲烷型、四(羟苯基)乙烷型等双官能环氧树脂或多官能环氧树脂、或者乙内酰脲型、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型或缩水甘油胺型等环氧树脂。这些环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环氧树脂中,特别优选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三(羟苯基)甲烷型环氧树脂或四(羟苯基)乙烷型环氧树脂。这是因为:这些环氧树脂与作为固化剂的酚醛树脂的反应性好,并且耐热性等优良。
另外,所述酚醛树脂作为所述环氧树脂的固化剂起作用,可以列举例如:苯酚酚醛清漆树脂、苯酚芳烷基树脂、甲酚酚醛清漆树脂、叔丁基苯酚酚醛清漆树脂、壬基苯酚酚醛清漆树脂等酚醛清漆型酚醛树脂、甲阶酚醛树脂(レゾ—ル)型酚醛树脂、聚对羟基苯乙烯等聚羟基苯乙烯等。这些酚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酚醛树脂中特别优选苯酚酚醛清漆树脂、苯酚芳烷基树脂。这是因为可以提高半导体装置的连接可靠性。
所述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的配合比例,例如,以相对于所述环氧树脂成分中的环氧基1当量酚醛树脂中的羟基为0.5~2.0当量的方式进行配合是适当的。另外,更合适的是0.8~1.2当量。即,这是因为:两者的配合比例在所述范围以外时,不能进行充分的固化反应,从而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特性容易劣化。
作为所述热塑性树脂,只要是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的热塑性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氯丁橡胶、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丁二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苯氧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PET或PBT等饱和聚酯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或者含氟树脂等。这些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特别优选离子性杂质少、耐热性高、能够确保半导体元件的可靠性的丙烯酸类树脂。
作为所述丙烯酸类树脂,只要是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具有碳原子数30以下、特别是碳原子数4~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与含有环氧基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所述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庚基、环己基、2-乙基己基、辛基、异辛基、壬基、异壬基、癸基、异癸基、十一烷基、月桂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硬脂基、十八烷基或者二十烷基等。另外,作为所述含有环氧基的单体,可以列举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缩水甘油醚等。
所述胶粘片中,相对于胶粘片的总量100重量份,优选含有5~95重量份(更优选10~90重量份)所述热塑性树脂,5~55重量份(更优选10~50重量份)所述热固性树脂,0~60重量份(更优选0~50重量份)填料,和0.1~5重量份(更优选0.5~3重量份)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通过将所述各成分设定到所述数值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抑制半导体晶片等的破裂或缺损,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化学稳定性,并且可以更容易控制物性。
关于所述胶粘片,将重量2.5g的胶粘片浸渍到含有10ppm铜离子的50ml水溶液中并在120℃放置20小时后,所述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优选为0~9.9ppm,更优选0~9.5ppm,进一步优选0~8ppm。关于所述胶粘片,将重量2.5g的胶粘片浸渍到含有10ppm铜离子的50ml水溶液中并在120℃放置20小时后,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为0~9.9ppm时,更容易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从外部混入的阳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阳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下降,从而提高制品可靠性。
预先使所述胶粘片进行某种程度的交联时,可以添加与聚合物的分子链末端的官能团等反应的多官能化合物作为交联剂。由此,可以提高高温下的胶粘特性,从而改善耐热性。
作为所述交联剂,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交联剂。特别是更优选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交联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所述聚合物100重量份通常优选设定为0.05~7重量份。交联剂的量超过7重量份时,胶粘力下降,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低于0.05重量份时,凝聚力不足,因此不优选。另外,在含有这样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同时,根据需要可以一起含有环氧树脂等其它多官能化合物。
另外,所述胶粘片中,根据其用途可以适当配合填料。填料的配合可以对所述胶粘片赋予导电性或提高导热性、调节弹性模量等。作为所述填料,可以列举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从提高操作性、提高热电导性、调节熔融粘度、赋予触变性等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无机填料。作为所述无机填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硅酸钙、硅酸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氮化铝、硼酸铝晶须、氮化硼、结晶二氧化硅、非晶二氧化硅等。这些填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从提高热电导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结晶二氧化硅、非晶二氧化硅。另外,从上述各特性平衡良好的观点考虑,优选结晶二氧化硅或非晶二氧化硅。另外,从赋予导电性、提高热电导性等目的考虑,也可以使用导电性物质(导电填料)作为无机填料。作为导电填料,可以列举将银、铝、金、铜、镍、导电合金等形成为球形、针状、薄片状而得到的金属粉、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无定形炭黑、石墨等。
所述填料的平均粒径可以设定为0.001~1μm。通过将所述填料的平均粒径设定为0.001μm以上,可以改善对被粘物的润湿性以及胶粘性。另外,通过设定为1μm以下,可以充分发挥为了赋予上述各特性而添加的填料的效果,同时可以确保耐热性。另外,填料的平均粒径为通过光度式粒度分布计(HORIBA制,装置名:LA-910)求出的值。
另外,所述胶粘片中,除了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配合其它添加剂。作为其它添加剂,可以列举阴离子捕捉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硅烷偶联剂、固化促进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用于形成所述胶粘片的胶粘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将所述热固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以及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和根据需要的其它添加剂投入到容器中,使其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搅拌至均匀,由此可以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的形式得到。
作为所述有机溶剂,只要是可以将构成胶粘片的成分均匀地溶解、捏合或分散的有机溶剂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有机溶剂。作为这样的溶剂,可以列举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酮、甲乙酮、环己酮等酮类溶剂、甲苯、二甲苯等。从干燥速度快、可以便宜地获得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甲乙酮、环己酮等。其中,更优选可以溶解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的甲乙酮。
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制作。首先,制作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然后,将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基材隔片上达到预定厚度而形成涂膜,然后在预定条件下将该涂膜干燥。作为基材隔片,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聚丙烯或者通过含氟剥离剂、长链烷基丙烯酸酯类剥离剂等剥离剂进行表面涂布后的塑料薄膜或纸等。另外,作为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辊涂、丝网涂布、凹版涂布等。另外,作为干燥条件,例如在干燥温度70~160℃、干燥时间1~5分钟的范围内进行。由此,可以得到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使用所述胶粘片作为芯片接合薄膜时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对使用在现有公知的切割薄膜上层叠有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3(以下也称为芯片接合薄膜3)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切割薄膜具有在基材1上层叠有粘合剂层2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表示通过所述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中的芯片接合薄膜安装半导体芯片的例子的剖视示意图。
首先,如图1所示,将半导体晶片4压接在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中的芯片接合薄膜3的半导体晶片粘贴部分3a上,并将其胶粘保持而固定(安装工序)。本工序利用压接辊等挤压手段挤压来进行。
然后,进行半导体晶片4的切割。由此,将半导体晶片4切割为预定尺寸而小片化,制作半导体芯片5。切割例如按照常规方法从半导体晶片4的电路面一侧进行。另外,本工序中,例如,可以采用切入到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的、称为全切割的切割方式等。本工序中使用的切割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切割装置。另外,半导体晶片由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胶粘固定,因此可以抑制芯片缺损或芯片飞散,并且可以抑制半导体晶片4的破损。
为了剥离由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胶粘固定的半导体芯片,进行半导体芯片5的拾取。拾取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各种方法。可以列举例如:用针将每个半导体芯片5从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一侧上推,利用拾取装置拾取上推的半导体芯片5的方法等。
在此,在粘合剂层2为紫外线固化型的情况下,在对该粘合剂层2照射紫外线后进行拾取。由此,粘合剂层2对芯片接合薄膜3的粘合力下降,使半导体芯片5容易剥离。结果,可以在不损伤半导体芯片5的情况下进行拾取。
然后,如图2所示,通过芯片接合薄膜3将通过切割形成的半导体芯片5芯片接合到被粘物6上。芯片接合通过压接来进行。作为芯片接合的条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设定。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在芯片接合温度80~160℃、芯片接合压力5N~15N、芯片接合时间1~10秒的范围内进行。
然后,进行利用焊线7将被粘物6的端子部(内部引线)的前端与半导体芯片5上的电极焊盘(未图示)电连接的丝焊工序。作为所述焊线7,可以使用例如:金线、铝线或铜线等。进行丝焊时的温度在80~250℃、优选80~220℃的范围内进行。另外,其加热时间可以进行几秒~几分钟。接线是在加热到所述温度范围内的状态下,通过组合使用超声波振动能和施加压力而产生的压接能来进行。
另外,丝焊工序可以在不通过加热处理使芯片接合薄膜3热固化的情况下进行。此时,芯片接合薄膜3在25℃下对被粘物的剪切胶粘力优选为0.2MPa以上,更优选0.2~10MPa。通过将所述剪切胶粘力调节为0.2MPa以上,即使在不使芯片接合薄膜3热固化的情况下进行丝焊工序,也不会由于该工序中的超声波振动或加热而在芯片接合薄膜3与半导体芯片5或被粘物6的胶粘面上产生剪切变形。即,半导体元件不会由于丝焊时的超声波振动而活动,由此,可以防止丝焊成功率下降。
芯片接合薄膜3含有: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的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以及含有包含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并且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因此,即使受到丝焊工序的热历史,不具有羧基的所述热塑性树脂也几乎不与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反应。结果,可以抑制芯片接合薄膜3剧烈地进行固化反应。
接着,进行用密封树脂8将半导体芯片5密封的密封工序。本工序是为了保护搭载在被粘物6上的半导体芯片5或焊线7而进行的。本工序通过用模具将密封用的树脂成形来进行。作为密封树脂8,例如可以使用环氧类树脂。树脂密封时的加热温度通常为175℃,并进行60~90秒,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165~185℃下固化几分钟。
所述安装工序中,一般而言在半导体晶片4上存在微细的凹凸,因此气泡混入到半导体4与芯片接合薄膜3的界面等中。本密封工序中,该气泡受到树脂密封时的压力而扩散到密封树脂8等中,从而其影响减弱。另外,如前所述,芯片接合薄膜3的受到丝焊工序中的热历史而造成的剧烈的固化反应被抑制。结果,在密封工序中可以使气泡容易地扩散,从而可以防止由于气泡而造成的胶粘界面处的剥离。
然后,在后固化工序中,使在前述密封工序中固化不足的密封树脂8完全固化。即使未在密封工序中使芯片接合薄膜3热固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本工序中在密封树脂8固化的同时使芯片接合薄膜3热固化而胶粘固定。本工序中的加热温度因密封树脂的种类而异,例如,在165~185℃的范围内,加热时间为约0.5小时~约8小时。
另外,胶粘片(芯片接合薄膜),也可以适当用于如图3所示的将多个半导体芯片层叠进行三维安装的情况。图3是表示通过芯片接合薄膜三维安装半导体芯片的例子的剖视示意图。图3所示的三维安装的情况下,首先,将切割为与半导体芯片相同尺寸的至少一个芯片接合薄膜3芯片粘贴在被粘物6上,然后,通过芯片接合薄膜3将半导体芯片5以其丝焊面为上侧的方式进行粘贴。然后,避开半导体芯片5的电极焊盘部分将芯片接合薄膜13进行粘贴。进而,将另一个半导体芯片15以其丝焊面为上侧的方式芯片接合到芯片接合薄膜13上。
然后,进行丝焊工序。由此,用焊线7将半导体芯片5及另一半导体芯片15中各自的电极焊盘与被粘物6电连接。另外,本工序可以在不经过芯片接合薄膜3、13的加热工序的情况下实施。
接着,利用密封树脂8进行将半导体芯片5等密封的密封工序,并使密封树脂固化。然后,在后固化工序中,使在所述密封工序中固化不充分的密封树脂8完全固化。
在将半导体芯片多层层叠的情况下,丝焊工序等的热历史多,芯片接合薄膜与半导体芯片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对剥离的影响大。但是,不具有羧基的所述热塑性树脂几乎不与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反应。结果,可以抑制芯片接合薄膜3、13剧烈地进行固化反应。因此,在密封工序中可以容易地使气泡扩散,从而可以防止由气泡引起的胶粘界面处的剥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所述胶粘片为芯片接合薄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所述胶粘片只要是可以用于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胶粘片则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是用于保护倒装芯片型半导体装置的半导体芯片的背面的保护薄膜、用于将倒装芯片型半导体装置的半导体芯片的正面与被粘物间密封的密封片。所述胶粘片可以用于包括通过所述胶粘片将半导体芯片粘贴到被粘物上的工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通过所述胶粘片将半导体芯片粘贴到被粘物上的工序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粘贴工序。另外,通过所述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半导体装置,为具有所述胶粘片的半导体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由含有离子捕捉剂的胶粘剂组合物构成,在175℃下固化5小时后在2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0.5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作为除了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的项目中说明的以外的特性,还可以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胶粘片同样的特性。
所述胶粘片,在预定条件下热固化后在2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0.5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因此可以保持高温下的弹性模量,可以防止在密封工序或回流焊接工序中胶粘片从半导体芯片上剥离。另外,可以防止胶粘片的剥离,可以保持胶粘片与半导体芯片的粘附性,因此可以防止混入半导体芯片的或者能够混入半导体芯片的金属离子的捕捉效率的下降。
所述胶粘片的膜厚优选为3~150μm,更优选5~120μm,进一步优选5~60μm。通过将所述胶粘片的膜厚设定为3μm以上,可以更良好地捕捉金属离子。另一方面,通过将所述胶粘片的膜厚设定为150μm以下,容易控制膜厚。
所述胶粘片在85℃、85%RH的气氛中放置120小时时的吸水率优选为3重量%以下,更优选2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重量%以下。所述吸水率优选为3重量%以下时,在半导体封装中,胶粘片中金属离子的运动受到抑制,可以更适当地捕捉阳离子。
所述胶粘片对硅晶片的热固化后的剪切胶粘力在175℃的条件下优选为0.1MPa以上且20MPa以下,更优选0.15MPa以上且15MPa以下,进一步优选0.2MPa以上且10MPa以下。所述剪切胶粘力在175℃的条件下为0.1MPa以上时,在半导体封装中,金属离子容易从支撑构件(例如晶片等)向胶粘片扩散,可以更适当地捕捉金属离子。
[胶粘剂组合物]
构成所述胶粘片的胶粘剂组合物含有离子捕捉剂,优选含有热塑性或热固性树脂,并且根据需要含有其它成分。
(离子捕捉剂)
所述胶粘片中含有能够捕捉金属离子的离子捕捉剂时,可以更适当地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从外部混入或者能够混入半导体晶片或半导体芯片的金属离子。
作为所述离子捕捉剂,可以列举阳离子交换体或者络合物形成性化合物等。其中,从耐热性优良的观点考虑,优选阳离子交换体,从可以良好地捕捉金属离子的观点考虑,更优选络合物形成性化合物。
作为所述阳离子交换体,从可以更适当地捕捉金属离子的观点考虑,优选无机阳离子交换体。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通过所述离子捕捉剂捕捉的金属离子,可以列举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阳离子。
(无机阳离子交换体)
所述无机阳离子交换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无机阳离子交换体,例如,从可以更适当地捕捉金属离子的观点考虑,可以列举选自由锑、铋、锆、钛、锡、镁和铝组成的组中的元素的氧化物水合物。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优选镁和铝的氧化物水合物。
作为所述无机阳离子交换体的市售品,可以列举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IXE-700F、IXE-770、IXE-770D、IXE-2116、IXE-100、IXE-300、IXE-600、IXE-633、IXE-6107、IXE-6136等。
所述无机阳离子交换体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5~20μm,更优选0.1~10μm。通过将所述无机阳离子交换体的平均粒径设定为20μm以下,可以抑制胶粘力的下降,通过设定为0.05μm以上,可以提高分散性。
(络合物形成性化合物)
所述络合物形成性化合物,只要是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物质则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从可以适当捕捉金属离子的观点考虑,优选选自由含氮化合物、含羟基化合物和含羧基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含氮化合物)
作为所述含氮化合物,优选微粉状、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或者液态的含氮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含氮化合物,从可以更适当地捕捉金属离子的观点考虑,可以列举具有叔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作为这样的杂环化合物,可以适当地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所列举的化合物。
(含羟基化合物)
作为所述含羟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微粉状的、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或者液态的含羟基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含羟基化合物,从可以更适当地捕捉金属离子的观点考虑,优选一个芳香环上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具体地可以列举苯二酚化合物、羟基蒽醌化合物或者多酚化合物,从与铜离子间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多酚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芳香环是指π电子体系非定域化的共轭环结构,不仅包括未缩合的芳香环(例如苯环),也包括缩合的芳香环(例如,萘环、蒽环、菲环、并四苯环、并五苯环、芘环等)、蒽醌环等。
作为所述苯二酚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1,2-苯二酚等。
作为所述羟基蒽醌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茜素、1,5-二羟基蒽醌等。
作为所述多酚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丹宁、丹宁衍生物(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烷基酯(作为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等)、邻苯三酚)等。
(含羧基化合物)
作为所述含羧基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含羧基芳香族化合物、含羧基脂肪族化合物等。
作为所述含羧基芳香族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邻苯二甲酸、吡啶甲酸、吡咯-2-甲酸等。
作为所述含羧基脂肪族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高级脂肪酸、羧酸型螯合试剂等。
作为所述羧酸型螯合试剂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キレスト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キレストA、キレスト110、キレストB、キレスト200、キレストC、キレストD、キレスト400、キレスト40、キレスト0D、キレストNTA、キレスト700、キレストPA、キレストHA、キレストMZ-2、キレストMZ-4A、キレストMZ-8等。
所述捕捉金属离子的添加剂的含量相对于构成所述胶粘片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80重量份,更优选0.1~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1~20重量份。通过设定为0.1重量份以上,可以有效地捕捉金属离子(特别是铜离子),通过设定为80重量份以下,可以抑制耐热性的下降或成本的增加。
(热塑性树脂)
所述胶粘片的形成中使用的胶粘剂组合物,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作为所述热塑性树脂,除了天然橡胶以外,还可以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列举的树脂。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并没有含有环氧基及羧基的限制,既可以含有其中一种,也可以含有其中两种,也可以都不含有。
所述胶粘片中,优选所述热塑性成分与后述的热固性成分可以相互交联。通过热塑性成分与热固性成分交联,高温(例如175~260℃)下的胶粘力更高,可以防止回流焊接工序等中的剥离等,结果,可以提高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成品率。作为使所述热塑性成分与所述热固性成分可以相互交联的手段,可以列举例如:在两成分中引入可以相互交联的官能团;等。作为可以相互交联的官能团的组合,可以列举例如:环氧基与羟基、环氧基与羧基、环氧基与氨基等。通过将这些官能团的组合中的一方引入到所述热塑性成分中,并将另一方官能团引入到所述热固性成分中,可以使所述热塑性成分与所述热固性成分相互交联。
为了使所述热塑性成分与所述热固性成分相互交联,所述热塑性成分具体地具有环氧基或羧基时,可以适当地与热固性成分进行交联反应。热塑性成分具有环氧基的情况下,所述胶粘片优选含有酚醛树脂作为热固性成分。另外,热塑性成分具有羧基的情况下,所述胶粘片优选含有环氧树脂作为热固性成分。热塑性成分的环氧基与热固性成分的酚醛树脂的羟基之间或者热塑性成分的羟基与热固性成分的环氧树脂的环氧基之间可以适当进行交联反应。为了在所述热塑性成分中引入环氧基,可以采用含有环氧基的单体作为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构成单体。作为含有环氧基的单体,只要具有环氧基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另外,为了在所述热塑性成分中引入羧基,可以采用含有羧基的单体作为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构成单体。作为含有羧基的单体,只要具有羧基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乙酯、丙烯酸羧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及巴豆酸等。
另外,作为形成所述聚合物的其它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酸酐单体,如马来酸酐或衣康酸酐等;含羟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磺酸基单体,如苯乙烯磺酸、烯丙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或(甲基)丙烯酰氧萘磺酸等;或者含磷酸基单体,如丙烯酰磷酸-2-羟基乙酯等;等。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热固性树脂)
另外,所述胶粘剂组合物优选在含有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同时含有热固性树脂。作为所述热固性树脂,可以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热固性树脂。
作为所述热固性树脂的配合比例,只要是在预定条件下加热胶粘片时发挥作为热固型胶粘片的功能的程度则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胶粘剂组合物的总量优选在1~80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3~70重量%的范围内。
所述胶粘剂组合物中,含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以及丙烯酸类树脂,相对于丙烯酸类树脂100重量份,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的合计量优选为10~2000重量份,更优选10~15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10~1000重量份。通过将相对于丙烯酸类树脂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以及酚醛树脂的合计量设定为10重量份以上,可以通过固化得到胶粘效果,可以抑制剥离,通过设定为2000重量份以下,可以抑制薄膜变脆而作业性下降的情况。
所述胶粘片中,所述胶粘剂组合物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含量以重量为基准计优选为所述热固性树脂含量的0.5~20倍,更优选1~15倍。通过将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的含量之比设定在这样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同时实现所述胶粘片的低温下的胶粘性和高温下的弹性模量。
(交联剂)
在预先将使用所述胶粘剂组合物制作的胶粘片进行某种程度地交联的情况下,可以添加与聚合物的分子链末端的官能团等反应的多官能化合物作为交联剂。由此,可以提高高温下的胶粘特性,改善耐热性。作为所述交联剂,可以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交联剂。
(填料)
另外,所述胶粘剂组合物中,根据其用途可以适当配合填料。填料的配合可以对由所述胶粘剂组合物得到的胶粘片赋予导电性或提高其导热性、调节其弹性模量等。作为所述填料,可以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填料。
(其它添加剂)
另外,所述胶粘剂组合物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配合其它添加剂。作为其它添加剂,可以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添加剂。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使用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作为胶粘剂组合物中所含的胶粘剂主成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胶粘剂组合物中所含的胶粘剂主成分,可以代替上述的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或者在上述的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的基础上含有陶瓷类、水泥类、焊料等无机成分。
[胶粘片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可以适当通过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方法制作。
作为所述胶粘片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用于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可以列举例如:可以作为用于将半导体芯片固定到引线框等被粘物上的芯片接合薄膜、用于保护倒装芯片型半导体装置的半导体芯片的背面的保护薄膜、用于密封半导体芯片的密封片使用。
所述胶粘片在热固化前在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1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更优选0.05MPa以上且10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0.1MPa以上且50MPa以下。通过将热固化前在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调节为0.01MPa以上,可以保持作为薄膜的形状,可以赋予良好的作业性。另外,通过将热固化前在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调节为1000MPa以下,可以赋予对被粘物的良好的润湿性。
[半导体装置]
参考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进行说明。半导体装置具有:被粘物6、层叠在所述被粘物6上的所述胶粘片3、配置在所述胶粘片3上的半导体芯片5。作为被粘物6,可以为基板,也可以为其它半导体芯片。图2中使用基板作为被粘物。图2所示的半导体装置中,进一步以将被粘物6的端子部(内部引线)的前端与半导体芯片5上的电极焊盘(未图示)连接的方式设置将半导体芯片5与被粘物6电连接的焊线7,包括焊线7在内,半导体芯片5由密封树脂8覆盖。
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中,在往被粘物上固定半导体芯片时使用该胶粘片,因此即使经过密封工序或回流焊接工序等的高温处理也可以在保持胶粘片与半导体芯片的粘附性的同时有效地捕捉在其制造工序中混入的金属离子,结果,可以确保优良的制品可靠性。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于使用上述胶粘片作为芯片接合薄膜的情况中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包括:将切割/芯片接合薄膜的胶粘片与半导体晶片粘贴的工序、将所述半导体晶片切割而形成半导体芯片的工序、将所述半导体芯片与所述胶粘片一起拾取的工序以及将拾取的所述半导体芯片通过所述胶粘片固定到被粘物上的工序。
(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以下,对于使用在现有公知的切割薄膜上层叠有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3(以下也称为芯片接合薄膜3)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切割薄膜为在基材1上层叠有粘合剂层2的结构。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适当采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制造方法。
另外,可以将经过密封工序后的后固化工序而得到的半导体封装表面安装到印刷布线板上。作为表面安装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在印刷布线板上预先供给焊料后,利用温风等进行加热熔融而进行焊接的回流焊接。作为加热方法,可以列举热风回流、红外线回流等。另外,可以为整体加热、局部加热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加热温度优选为240~265℃,加热时间优选在1~60秒的范围内。
根据所述胶粘片,在175℃下固化5小时后在2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0.5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因此可以保持高温下(例如175~260℃)的弹性模量,可以防止密封工序或回流焊接工序中胶粘片从半导体芯片上剥离。
另外,胶粘片(芯片接合薄膜)也可以适当应用于如图3所示将多个半导体芯片层叠而进行三维安装的情况。本实施方式的三维安装方法,可以适当采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方法。另外,最终得到的半导体封装,之后可以经过上述的回流焊接工序而表面安装到印刷布线板上。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含有以下的(a)成分~(c)成分,并且仅由有机成分构成,
(a)重均分子量80万以上的丙烯酸类树脂;
(b)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c)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剂。
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作为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的项中说明的以外的特性,可以发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胶粘片同样的特性。
该胶粘片仅由有机成分构成。换句话说,不含以二氧化硅填料为代表的填料成分,因此可以防止通过与填料的接触造成的半导体芯片等的缺损或破裂等机械损伤。另外,通过采用(a)成分和(b)成分,可以防止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下降,因此虽然不含填料也可以保持高温下胶粘片的弹性模量,进而,可以保持剪切胶粘力,可以良好地进行丝焊工序或回流焊接工序。另外,该胶粘片含有(c)成分,因此可以有效地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中混入半导体芯片等的金属离子,可以制造制品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
该胶粘片优选不含填料。由此,可以排除无机填料或有机填料这样的能够对半导体芯片等造成机械损伤的分散相,因此可以应对胶粘片的进一步薄型化。
该胶粘片对支撑构件的热固化后(175℃×1小时)的剪切胶粘力,在175℃的条件下优选为0.05MPa以上且1GPa以下,更优选0.1MPa以上且0.8GPa以下,进一步优选0.2MPa以上且0.5GPa以下。所述剪切胶粘力在175℃的条件下为0.05MPa以上时,在半导体封装中,金属离子容易从支撑构件(例如,晶片等)扩散到胶粘片,可以更适当地捕捉金属离子。
((a)成分)
该胶粘片含有重均分子量80万以上的丙烯酸类树脂作为(a)成分。丙烯酸类树脂中的离子性杂质少,耐热性高,可以确保半导体元件的可靠性,因此优选。(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只要为80万以上则没有特别限制,优选80万以上且200万以下,更优选100万以上且180万以下,进一步优选120万以上且150万以下。通过将(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设定为80万以上,可以在保持胶粘片的低温下的胶粘性的同时防止高温下的弹性模量下降。丙烯酸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基于实施例所记载的方法。
作为所述丙烯酸类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以具有碳原子数30以下、特别是碳原子数4~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成分的聚合物(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所述烷基,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庚基、环己基、2-乙基己基、辛基、异辛基、壬基、异壬基、癸基、异癸基、十一烷基、月桂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硬脂基、十八烷基或者二十烷基等。
所述胶粘片中,优选所述(a)成分和所述(b)成分可以相互交联。通过(a)成分和(b)成分交联,高温(例如175~260℃)下的胶粘力进一步提高,可以防止回流焊接工序等中的剥离等,结果,可以提高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成品率。作为可以使所述(a)成分与所述(b)成分可以相互交联的手段,可以列举例如:在两成分中引入可以相互交联的官能团;等。作为可以相互交联的官能团的组合,可以列举例如:环氧基与羟基、环氧基与羧基、环氧基与氨基等。通过将这些官能团的组合中的一方引入到所述(a)成分中,将另一方官能团引入到所述(b)成分中,可以使所述(a)成分与所述(b)成分相互交联。
为了使所述(a)成分和所述(b)成分交联,所述(a)成分具体地具有环氧基时,可以适当进行与(b)成分的交联反应。此时,所述胶粘片优选含有酚醛树脂作为(b)成分。(a)成分的环氧基与(b)成分的酚醛树脂的羟基可以适当进行交联反应。为了在所述(a)成分中引入环氧基,可以采用含有环氧基的单体作为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构成单体。作为含有环氧基的单体,只要具有环氧基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缩水甘油醚等。
所述丙烯酸类树脂中,优选酸值为5~150的丙烯酸类树脂,更优选酸值为10~145的丙烯酸类树脂,进一步优选酸值为20~140的丙烯酸类树脂,特别优选酸值为20~40的丙烯酸类树脂。所述胶粘片中含有酸值为5~150的丙烯酸类树脂时,丙烯酸类树脂的羧基对络合物的形成有贡献并促进离子捕捉剂的捕捉效果,通过这样的协同效果,可以更良好地捕捉金属离子。本实施方式中丙烯酸类树脂的酸值,是指中和每1g试样中含有的游离脂肪酸、树脂酸等所需的氢氧化钾的mg数。
另外,作为形成所述聚合物的其它单体,可以适当使用第二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其它单体。
((b)成分)
所述胶粘片含有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b)成分。含有环氧树脂作为固化剂时,在高温下可以得到胶粘片与晶片的高胶粘力。结果,水难以进入到胶粘片与晶片的胶粘界面,离子难以移动。由此,可靠性提高。
所述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可以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树脂。
作为所述(b)成分的配合比例,只要是在预定条件下加热时胶粘片发挥作为热固型的功能的程度则没有特别限制,在构成胶粘片的胶粘剂组合物中,优选在1~50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30重量%的范围内。
作为所述胶粘片的构成成分,含有具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作为(a)成分,含有酚醛树脂作为(b)成分,(b)成分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量的比例优选为1~50重量%,更优选1~30重量%,进一步优选1~10重量%。通过将(b)成分相对于(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量的比例设定为1重量%以上,可以通过固化得到胶粘效果,可以抑制剥离,通过设定为50重量%以下,可以抑制薄膜变脆而作业性下降的情况。
((c)成分)
所述胶粘片含有能够与金属形成络合物的络合剂作为(c)成分。所述胶粘片中含有(c)成分时,可以有效地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
本实施方式中,由所述络合剂捕捉的金属离子和所述络合剂,可以分别适合使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金属离子和络合物形成性化合物。
(其它成分)
(交联剂)
在预先将使用所述胶粘剂组合物制成的胶粘片进行某种程度的交联的情况下,可以添加与聚合物的分子链末端的官能团等反应的多官能化合物作为交联剂。由此,可以提高高温下的胶粘特性,改善耐热性。作为交联剂,可以适当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交联剂。
(其它热塑性树脂)
作为所述(a)成分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列举天然橡胶、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氯丁橡胶、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丁二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尼龙6或尼龙6,6等聚酰胺树脂、苯氧基树脂、PET或PBT等饱和聚酯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或者含氟树脂等。这些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它热固性树脂)
作为所述(b)成分以外的热固性树脂,可以列举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硅氧烷树脂或者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它添加剂)
另外,所述胶粘片中,除了至此列举的可选成分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配合其它添加剂。作为其它添加剂,可以列举阴离子捕捉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硅烷偶联剂、固化促进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所述胶粘片在热固化前在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1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更优选0.05MPa以上且10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0.1MPa以上且50MPa以下。另外,所述胶粘片在热固化后在2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1MPa以上且500MPa以下,更优选0.03MPa以上且50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0.05MPa以上且100MPa以下,进一步更优选0.1MPa以上且50MPa以下。通过将热固化前在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设定为0.01MPa以上,可以保持作为薄膜的形状,可以赋予良好的作业性。另外,通过将热固化前在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设定为1000MPa以下,可以赋予对被粘物的良好润湿性。另一方面,通过将热固化后在2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设定为0.01MPa以上,可以抑制回流焊裂纹的产生。另外,通过将热固化后在2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设定为500MPa以下,可以缓和由于半导体芯片与作为布线衬底的内置物(インタ—ポ—ザ)的热膨胀系数之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胶粘片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可以适当通过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方法制作。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适当采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制造方法。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用的多层胶粘片3,如图4所示,为包含离子捕捉层3A和胶粘层3B的多层片,所述离子捕捉层3A由含有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化合物的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形成,所述胶粘层3B由胶粘性组合物形成。图1~图3中,以这些离子捕捉层3A与胶粘层3B成为一体的多层胶粘片3的形式表示。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作为特别地在实施方式的项目中说明的以外的特性,可以发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胶粘片同样的特性。
[离子捕捉层]
所述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含有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以下有时简称为“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具有由该组合物形成的离子捕捉层的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难以达到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的下降,从而可以提高制品可靠性。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由所述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捕捉的金属离子,只要是金属离子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Na、K、Ni、Cu、Cr、Co、Hf、Pt、Ca、Ba、Sr、Fe、Al、Ti、Zn、Mo、Mn、V等的离子。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与能够和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树脂是不同的,其分子量优选为1000以下,更优选500以下。分子量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50以上。所述树脂中,对树脂中的金属离子的捕捉有贡献的官能团的比例低,结果,难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因此,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树脂,在离子捕捉性方面不充分。另一方面,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一个分子中对金属离子的捕捉有贡献的官能团的比例高,因此容易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结果,离子捕捉性高。
作为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只要是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使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络合物形成性化合物。
所述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离子捕捉性组合物的全部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更优选0.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2~5重量份,特别优选0.3~3重量份。通过设定为0.1重量份以上,可以有效地捕捉金属离子(特别是铜离子),通过设定为10重量份以下,可以抑制耐热性下降和成本增加。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中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相对于离子捕捉层中的全部成分的配合量,与所述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相对于离子捕捉性组合物中的全部成分的配合量相同。
离子捕捉性组合物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更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可以适当使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树脂。
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含有环氧树脂时,优选组合使用含羟基树脂或含羧基树脂,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组合使用酚醛树脂。另外,离子捕捉性组合物中含有后述的具有环氧基的热塑性树脂等时,所述酚醛树脂可以与所述具有环氧基的热塑性树脂等反应。作为所述酚醛树脂,可以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酚醛树脂。
另外,所述环氧树脂、具有环氧基的热塑性树脂、含羟基或含羧基树脂的配合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以相对于所述环氧树脂成分或具有环氧基的热塑性树脂中的环氧基1当量,含羟基树脂成分中的羟基或含羧基树脂成分中的羧基为0.5~2.0当量的方式进行配合,更优选0.8~1.2当量。通过配合比例在所述范围内,可以进行充分的反应,因此优选。
作为所述热固性树脂的配合比例,在离子捕捉性组合物中优选为1~30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1~20重量%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形成所述聚合物的其它单体,可以适当使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其它单体。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从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适当交联从而得到良好的可靠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具有环氧基或羧基的热塑性树脂等,更优选使用具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或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作为具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以列举前述的具有烷基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酯与含有环氧基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含有环氧基的单体,可以列举与前述同样的单体。作为具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市售品,可以列举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SG-P3等。另外,作为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以列举前述的具有烷基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酯与(甲基)丙烯酸等含有羧基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具有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的市售品,可以列举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SG-708-6等。
作为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配合比例,只要是在预定条件下加热时多层胶粘片发挥作为热固型的功能的程度则没有特别限制,在离子捕捉性组合物中,优选在30~95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50~60重量%的范围内。
在预先将由所述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形成的离子捕捉层进行某种程度地交联的情况下,可以添加与聚合物的分子链末端的官能团等反应的多官能化合物作为交联剂。由此,可以提高高温下的胶粘特性,改善耐热性。作为所述交联剂,可以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交联剂。
另外,所述离子捕捉性组合物中,根据其用途可以适当配合填料。填料的配合可以赋予包含由所述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得到的离子捕捉层的多层胶粘片导电性或提高其导热性、调节其弹性模量等。作为所述填料,可以列举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从提高操作性、提高热电导性、调节熔融粘度、赋予触变性等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无机填料。作为所述填料,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填料。
另外,所述离子捕捉性组合物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配合其它添加剂。作为其它添加剂,可以适当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添加剂。
离子捕捉性组合物中,除了所述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以外,优选还含有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以及二氧化硅填料,相对于该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和二氧化硅填料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热塑性树脂为10~99重量份、热固性树脂为1~30重量份、二氧化硅填料为0~60重量份,更优选热塑性树脂为20~98重量份、热固性树脂为2~30重量份、二氧化硅填料为0~60重量份。通过在所述范围内,可以具有高温下的高弹性模量,可以得到良好的可靠性,因此优选。
作为所述离子捕捉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将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与根据需要的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其它添加剂投入到容器中,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并搅拌至均匀,而以离子捕捉性组合物溶液形式得到。
作为所述有机溶剂,只要能够将构成离子捕捉层的成分均匀地溶解、捏合或分散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有机溶剂。作为这样的溶剂,可以列举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酮、甲乙酮、环己酮等酮类溶剂、甲苯、二甲苯等。从干燥速度快、可以便宜地获得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甲乙酮、环己酮等。
[胶粘层]
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中的胶粘层,由胶粘性组合物形成。胶粘性组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本领域中可以使用的胶粘剂等就能够使用,从提高与基板等被粘物的粘附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实质上不含所述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在此,实质上不含是指相对于胶粘性组合物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低于0.1重量份,更优选低于0.05重量份,进一优选低于0.01重量份。实质上不含这样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胶粘层,即使加热后也不会过度地进行固化,因此可以使在基板等被粘物与该胶粘层间产生的空隙在成形工序中良好地扩散。另外,所述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分子量低,因此容易转移,在将含有该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胶粘片作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中的芯片接合薄膜使用时,存在该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转移到切割带中的问题。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具有所述胶粘层,因此可以抑制该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转移到切割带中。
胶粘性组合物中,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以外的组成,可以为与前述的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同样的组成。具体而言,在胶粘性组合物中,可以含有前述的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填料、其它添加剂,其配合比例也与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同样。另外,胶粘性组合物与离子捕捉性组合物的组成,除了有无添加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以外,可以全部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胶粘性组合物,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以及二氧化硅填料,相对于该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和二氧化硅填料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热塑性树脂为10~99重量份、热固性树脂为1~30重量份、二氧化硅填料为0~60重量份,更优选热塑性树脂为20~98重量份、热固性树脂为2~30重量份、二氧化硅填料为0~60重量份。通过在所述范围内,可以具有高温下的高弹性模量,可以得到良好的可靠性,因此优选。
[多层胶粘片]
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可以为由所述离子捕捉层和胶粘层构成的双层构成,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范围内在所述离子捕捉层和所述胶粘层间进一步含有其它层,也可以在所述胶粘层的两侧具有所述离子捕捉层。
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例如以如下方式制作。首先,制作所述离子捕捉性组合物溶液。然后,将离子捕捉性组合物溶液涂布到基材隔片上达到预定厚度而形成涂膜,然后将该涂膜在预定条件下干燥。作为基材隔片,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聚丙烯、或者利用含氟剥离剂、长链烷基丙烯酸酯类剥离剂等剥离剂进行表面涂布后的塑料薄膜或纸等。另外,作为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辊涂、丝网涂布、凹版涂布等。另外,作为干燥条件,例如,干燥温度70~160℃、干燥时1~5分钟的范围内进行。由此,可以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的离子捕捉层。
然后,制作所述胶粘性组合物溶液,通过与所述离子捕捉层同样的方法制作胶粘层。
将这样得到的离子捕捉层和胶粘层贴合,可以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这些层为粘合性质的层,因此仅通过贴合就可以胶粘,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施加温度和压力,或者也可以使用公知的胶粘剂进行贴合。所述温度和压力的条件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离子捕捉层和胶粘层适当设定。
离子捕捉层和胶粘层的膜厚,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各自为5~100μm,更优选5~20μm。膜厚大于5μm时,可以与被粘物无空隙地胶粘,因此优选。
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具有含有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离子捕捉层,因此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结果,混入的金属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的下降,从而可以提高制品可靠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具有实质上不含有所述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胶粘层,因此与基板等被粘物的胶粘性良好,可以使在被粘物与胶粘片之间产生的空隙在成形工序中扩散,因此可以提高与被粘物的粘附性。
所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使用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作为离子捕捉性组合物或胶粘性组合物中所含的主成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上述的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而含有陶瓷类、水泥类、焊料等无机胶粘剂成分。
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可以适当用于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可以作为用于将半导体芯片固定到引线框等被粘物上的芯片接合薄膜、用于保护倒装芯片型半导体装置的半导体芯片的背面的保护薄膜、用于密封半导体芯片的密封片使用。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作为芯片接合薄膜时,优选在离子捕捉层3A(图4)侧层叠半导体晶片(半导体芯片),在胶粘层3B(图4)侧层叠切割薄膜(或被粘物)。
所述多层胶粘片的离子捕捉层,切割为重量2.5g,在175℃下加热5小时,然后将其浸渍到10ppm的Cu(II)离子水溶液50mL中,在120℃放置20小时后所述水溶液中的Cu(II)离子浓度优选低于9.8ppm,更优选为0~9.5ppm,进一步优选0~9ppm。通过在所述范围内,可以更容易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的各种工序中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的下降,从而可以提高制品可靠性。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包括:将利用所述多层胶粘片将芯片层叠到被粘物上的半导体装置、以及利用所述多层胶粘片将芯片层叠到被粘物上的工序。以下,使用附图对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作为芯片接合薄膜时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下,对使用在现有公知的切割薄膜上层叠有本实施方式的多层胶粘片3(以下也称为芯片接合薄膜3)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切割薄膜,为在基材1上层叠有粘合剂层2的结构。作为使用这样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适当采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如图1所示具有在粘合剂层2层叠于基材1的切割薄膜上层叠有胶粘片3的构成。胶粘片3层叠在粘合剂层2上。另外,作为胶粘片的形成方式,如图5所示,可以是仅在半导体晶片粘贴部分3a(参考图1)形成有胶粘片3’的构成。
[切割薄膜]
作为所述切割薄膜,可以列举例如:在基材1上层叠有粘合剂层2的切割薄膜。
(基材)
所述基材1作为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11的强度母体。可以列举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线性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聚丁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无规、交替)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酰胺、全芳族聚酰胺、聚苯硫醚、芳族聚酰胺(纸)、玻璃、玻璃布、含氟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纤维素类树脂、聚硅氧烷树脂、金属(箔)、纸等。粘合剂层2为紫外线固化型的情况下,优选基材1对紫外线具有透射性。
另外,作为基材1的材料,可以列举前述树脂的交联体等聚合物。所述塑料薄膜可以未拉伸而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处理后使用。利用通过拉伸处理等而赋予了热收缩性的树脂片,通过在切割后使该基材1热收缩,可以减小粘合剂层2与胶粘片3的胶粘面积,从而可以容易地回收半导体芯片。
为了提高与邻接层的粘附性、保持性等,基材1的表面可以实施惯用的表面处理,例如,铬酸处理、臭氧暴露、火焰暴露、高压电击暴露、电离射线处理等化学或物理处理、利用底涂剂(例如后述的粘合物质)的涂布处理。
所述基材1可以适当地选择使用同种或不同种类的材料,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将数种材料共混后的材料。另外,为了赋予基材1防静电性能,可以在所述基材1上设置包含金属、合金、它们的氧化物等的厚度为约
Figure BDA00001931287500491
~约
Figure BDA00001931287500492
的导电性物质的蒸镀层。基材1可以是单层或者两种以上的多层。
基材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确定,一般为约5μm~约200μm。
另外,基材1中,在不损害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着色剂、填充剂、增塑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等)。
(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2在26℃下的储能弹性模量为1.0×104Pa以上且1.0×107Pa以下。通过粘合剂层2具有这样范围的储能弹性模量,可以在该粘合剂层中形成适度的交联结构。由此,可以限制离子捕捉剂从胶粘片向粘合剂层的转移等,结果,可以抑制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性的下降。
粘合剂层2的形成中使用的粘合剂,只要是在粘合剂层形成后显示预定的储能弹性模量,并且能够以可剥离的方式控制胶粘片3的粘合剂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等一般的压敏胶粘剂。作为所述压敏胶粘剂,从半导体晶片或玻璃等避忌污染的电子部件的利用超纯水或醇类等有机溶剂的清洁洗涤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
作为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列举使用丙烯酸酯作为主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所述丙烯酸酯,可以列举例如: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甲酯、乙酯、丙酯、异丙酯、丁酯、异丁酯、仲丁酯、叔丁酯、戊酯、异戊酯、己酯、庚酯、辛酯、2-乙基己酯、异辛酯、壬酯、癸酯、异癸酯、十一烷酯、十二烷酯、十三烷酯、十四烷酯、十六烷酯、十八烷酯、二十烷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1~30、特别是碳原子数4~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酯等)及(甲基)丙烯酸环烷酯(例如,环戊酯、环己酯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等。另外,(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本发明的(甲基)全部表示相同的含义。
为了改善凝聚力、耐热性等,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根据需要可以含有与能够同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环烷酯共聚的其它单体成分对应的单元。作为这样的单体成分,可以列举例如:含羧基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等;酸酐单体,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羟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磺酸基单体,如苯乙烯磺酸、烯丙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萘磺酸等;含磷酸基单体,如丙烯酰磷酸-2-羟基乙酯等;丙烯酰胺、丙烯腈等。这些可共聚单体成分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这些可共聚单体的使用量优选为全部单体成分的40重量%以下。
另外,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为了进行交联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多官能单体等作为共聚用单体成分。作为这样的多官能单体,可以列举例如: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这些多官能单体也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多官能单体的使用量从粘合特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为全部单体成分的30重量%以下。
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通过将单一单体或两种以上单体的混合物聚合来得到。聚合可以通过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等任意方式进行。从防止对洁净被粘物的污染等观点考虑,优选低分子量物质的含量少,另外,从粘合剂层显示预定的储能弹性模量的观点考虑,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约30万以上,进一步优选约40万~约300万。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剥离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优选-70℃以上。更优选-60℃以上。另外,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40~15℃。因此,对于用于形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主要单体而言,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以上是适当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定方法基于实施例的记载。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碘值优选在5~10的范围内,更优选5.5~9的范围内。所述碘值小于5时,有时粘合剂层2为辐射线固化型时的辐射线照射后的粘合力下降效果不充分。另一方面,所述碘值超过10时,切割薄膜对胶粘片的粘合力提高,有时难以拾取。另外,所述碘值的数值范围为基于JIS K 0070-1992测定的值,测定程序的详细内容基于实施例的记载。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羟值优选在7~30的范围内,更优选10~25的范围内。所述羟值小于7时,有时粘合剂层2为辐射线固化型时的辐射线照射后的粘合力下降效果不充分。另一方面,所述羟值超过30时,切割薄膜对芯片接合薄膜的粘合力提高,有时难以拾取。另外,所述羟值的数值范围为通过基于JIS K 0070-1992的乙酰化法测定的值,测定程序的详细内容基于实施例的记载。
另外,为了提高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等的重均分子量,所述粘合剂中也可以适当采用外部交联剂。外部交联方法的具体手段可以列举:添加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三聚氰胺类交联剂等所谓的交联剂并使其反应的方法。使用外部交联剂时,其使用量根据与应交联的基础聚合物的平衡以及作为粘合剂的使用用途适当确定。一般而言,相对于所述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配合约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配合0.1~5重量份。另外,从对粘合剂层赋予预定的储能弹性模量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所述丙烯酸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含有1~5重量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另外,根据需要,在粘合剂中除前述成分以外还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各种增粘剂、抗老化剂等添加剂。
粘合剂层2可以由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形成。此时,粘合剂层在辐射线照射前在26℃下的储能弹性模量需要为1.0×104Pa以上且1.0×107Pa以下。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通过利用紫外线等辐射线的照射增大交联度从而可以容易地使其粘合力下降。例如,图1所示粘合剂层2中,通过仅对与晶片粘贴部分3a对应的部分2a照射辐射线,可以设置与该部分2a以外的部分2b的粘合力差。
另外,通过根据胶粘片3’使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2固化,可以容易地形成粘合力显著下降的部分2a。由于胶粘片3’粘贴在固化且粘合力下降的部分2a上,因此部分2a与胶粘片3’的界面具有在拾取时容易剥离的性质。另一方面,未照射辐射线的部分具有充分的粘合力,形成部分2b。
如上所述,图1所示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的粘合剂层2中,由未固化的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形成的所述部分2b与胶粘片3粘合,可以确保切割时的保持力。这样,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可以以良好的胶粘-剥离平衡支撑用于将半导体芯片固定到基板等被粘物上的胶粘片3。图5所示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1的粘合剂层2中,所述部分2b能够将贴片环(wafer ring)固定。
所述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碳-碳双键等辐射线固化性官能团,并且显示粘合性的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作为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可以例示例如:在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等一般的压敏粘合剂中配合有辐射线固化性单体成分或低聚物成分的添加型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
作为欲配合的辐射线固化性单体成分,可以列举例如:氨基甲酸酯低聚物、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单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另外,辐射线固化性低聚物成分可以列举氨基甲酸酯类、聚醚类、聚酯类、聚碳酸酯类、聚丁二烯类等各种低聚物,其重均分子量在约100~约30000的范围内是适当的。辐射线固化性单体成分或低聚物成分的配合量可以根据所述粘合剂层的种类适当地确定能够降低粘合剂层的粘合力的量。一般而言,相对于构成粘合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等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例如为约5重量份~约500重量份,优选约40重量份~约150重量份。
另外,作为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除了前面说明过的添加型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以外,还可以列举使用在聚合物侧链或主链中或者主链末端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内在型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内在型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无需含有或者不大量含有作为低分子量成分的低聚物成分等,因此低聚物成分等不会随时间推移在粘合剂中移动,可以形成稳定的层结构的粘合剂层,因此优选。
所述具有碳碳双键的基础聚合物,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碳碳双键并且具有粘合性的聚合物。作为这样的基础聚合物,优选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本骨架的聚合物。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基本骨架,可以列举前面例示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在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但是,将碳碳双键引入聚合物侧链在分子设计上比较容易。可以列举例如:先将具有官能团的单体共聚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然后,使具有能够与该官能团反应的官能团和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在保持碳碳双键的辐射线固化性的情况下进行缩合或加成反应的方法。
作为这些官能团的组合例,可以列举例如:羧基与环氧基、羧基与氮丙啶基、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等。这些官能团的组合中从反应追踪的容易性方面考虑,优选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的组合。另外,如果是通过这些官能团的组合而生成所述具有碳碳双键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组合,则官能团可以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与所述化合物的任意一方上,在所述的优选组合中,优选丙烯酸类聚合物具有羟基、所述化合物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情况。此时,作为具有碳碳双键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酰异氰酸酯、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间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联苯酰异氰酸酯等。另外,作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使用共聚有前面例示的含羟基单体或2-羟基乙基乙烯基醚、4-羟基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的醚类化合物等的聚合物。
所述内在型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可以单独使用所述具有碳碳双键的基础聚合物(特别是丙烯酸类聚合物),也可以在不损害特性的范围内配合所述辐射线固化性单体成分或低聚物成分。辐射线固化性低聚物成分等相对于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通常在30重量份的范围内,优选0~10重量份的范围。
所述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在通过紫外线等固化时可以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α-酮醇类化合物,如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α-羟基-α,α’-二甲基苯乙酮、2-甲基-2-羟基苯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等;苯乙酮类化合物,如甲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等;苯偶姻醚类化合物,如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茴香偶姻甲基醚等;缩酮类化合物,如联苯酰二甲基缩酮等;芳香族磺酰氯类化合物,如2-萘磺酰氯等;光活性肟类化合物,如1-苯基-1,2-丙二酮-2-(O-乙氧基羰基)肟等;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如二苯甲酮、苯甲酰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噻吨酮类化合物,如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等;樟脑醌;卤代酮;酰基膦氧化物;酰基膦酸酯等。光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构成粘合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等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例如为约0.05重量份~约20重量份。
通过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形成粘合剂层2的情况下,优选对粘合剂层2的一部分进行辐射线照射使得部分2a的粘合力<部分2b的粘合力。图1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中,例如,对于作为被粘物的SUS304板(#2000研磨)的关系,为部分2a的粘合力<部分2b的粘合力。
作为在所述粘合剂层2中形成所述部分2a的方法,可以列举:在基材1上形成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2后,对所述部分2a局部地照射辐射线使其固化的方法。局部的辐射线照射可以通过形成有与半导体晶片粘贴部分3a以外的部分3b等对应的图案的光掩模来进行。另外,可以列举点状照射紫外线进行固化的方法等。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2的形成可以通过将设置在隔片上的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转印到基材1上来进行。局部的辐射线照射也可以对设置在隔片上的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2进行。
另外,通过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形成粘合剂层2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对基材1的至少单面的、与半导体晶片粘贴部分3a对应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全部或局部进行遮光的基材,在该基材上形成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2后进行辐射线照射,使与半导体晶片粘贴部分3a对应的部分固化,从而形成粘合力下降的所述部分2a。作为遮光材料,可以通过在支撑薄膜上印刷或蒸镀能够成为光掩模的材料来制作。通过所述制造方法,可以有效地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
另外,辐射线照射时因氧而产生固化障碍时,优选利用任意方法从辐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2的表面隔绝氧(空气)。可以列举例如:用隔片将所述粘合剂层2的表面覆盖的方法、或者在氮气氛围中进行紫外线等辐射线的照射的方法等。
粘合剂层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从同时实现防止芯片切割面的缺损和胶粘层的固定保持等观点考虑,优选为约1μm至约50μm。优选2μm~30μm、更优选5μm~25μm。
另外,粘合剂层2中,在不损害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着色剂、增稠剂、增量剂、填充剂、增粘剂、增塑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交联剂等)。
[胶粘片]
胶粘片3、3’(以下有时将两者合并称为“胶粘片3”)含有能够捕捉金属离子的离子捕捉剂,并且适当地含有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也可以进一步含有其它成分。作为胶粘片3、3’,可以适当采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胶粘片。
胶粘片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由于可以抑制离子捕捉剂从胶粘片3向粘合剂层的转移等,因此为了应对半导体装置的高容量化,可以容易地实现薄型化。胶粘片的厚度优选可以薄型化直到3μm以上且150μ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可以薄型化直到4μm以上且120μm以下的范围,进一步优选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
对于胶粘片3而言,将重量2.5g的胶粘片浸渍到含有10ppm铜离子的水溶液50mL中并在120℃放置20小时后,所述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优选为0~9.8ppm,更优选为0~9.5ppm,进一步优选0~9.0ppm。通过胶粘片具有这样的铜离子捕集性,可以捕捉在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中从外部混入半导体芯片等的金属离子。结果,从外部混入的金属离子难以到达在晶片上形成的电路形成面,可以抑制电特性的下降,从而可以提高制品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使铜离子捕捉后的铜离子浓度为0~9.8ppm的方法,除了如上所述使胶粘片中含有离子捕捉剂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在欲使用的树脂成分中引入羧酸基等能够捕捉金属离子的官能团的方法、离子注入硼或n型掺杂剂的方法等。
所述胶粘片在热固化前在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1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更优选0.05MPa以上且10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0.1MPa以上且50MPa以下。通过将热固化前在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调节为0.01MPa以上,可以保持作为薄膜的形状,可以赋予良好的作业性。另外,通过将热固化前在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调节为1000MPa以下,可以赋予对被粘物的良好的润湿性。
[切割/芯片接合薄膜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10、11,例如可以通过分别制作切割薄膜和胶粘片,最后将它们粘贴来制作。具体而言,可以按照以下的程序来制作。
首先,基材1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制膜方法制膜。作为该制膜方法,可以例示例如:压延制膜法、有机溶剂中的浇注法、密闭体系中的吹塑挤出法、T形模头挤出法、共挤出法、干式层压法等。
接着,制备粘合剂层形成用的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组合物中配合有在粘合剂层项目中说明过的树脂、添加物等。在基材1上涂布制备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涂膜,然后在预定条件下使该涂膜干燥(根据需要加热交联)而形成粘合剂层2。作为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辊涂、丝网涂布、凹版涂布等。另外,作为干燥条件,例如在干燥温度80~150℃、干燥时间0.5~5分钟的范围内进行。另外,也可以在隔片上涂布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涂膜后,在前述干燥条件下干燥涂膜而形成粘合剂层2。之后,将粘合剂层2与隔片一起粘贴到基材1上。由此,制作具有基材1和粘合剂层2的切割薄膜。另外,作为切割薄膜,至少具有基材和粘合剂层即可,在具有隔片等其它要素的情况下也称为切割薄膜。
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例如以如下方法制作。首先,例如将离子捕捉剂以及根据需要的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其它添加剂投入到容器中,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并搅拌到均匀,由此可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的形式得到。
作为所述有机溶剂,只要是可以将构成胶粘片的成分均匀地溶解、捏合或分散的有机溶剂则没有限制,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有机溶剂。作为这样的溶剂,可以列举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酮、甲乙酮、环己酮等酮类溶剂、甲苯、二甲苯等。从干燥速度快、可以便宜地获得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甲乙酮、环己酮等。
将如上制备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基材隔片上达到预定厚度而形成涂膜,然后在预定条件下将该涂膜干燥。作为基材隔片,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聚丙烯或者通过含氟剥离剂、长链烷基丙烯酸酯类剥离剂等剥离剂进行表面涂布后的塑料薄膜或纸等。另外,作为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辊涂、丝网涂布、凹版涂布等。另外,作为干燥条件,例如在干燥温度70~160℃、干燥时间1~5分钟的范围内进行。由此,可以得到本实施方式的胶粘片。
接着,从切割薄膜剥离隔片,以胶粘片和粘合剂层为粘贴面的方式将胶粘片与切割薄膜粘贴。粘贴例如可以通过压接进行。此时,层压温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30~50℃,更优选35~45℃。另外,线压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0.1~20kgf/cm,更优选1~10kgf/cm。然后,将胶粘薄膜上的基材隔片剥离,可以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可以适当采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半导体装置和制造方法。
实施例
以下,例示性地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该实施例中记载的材料、配合量等,如果没有特别限定性的记载,则并不将本发明要旨仅仅限于这些。另外,下文中,有份时是指重量份。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的各实施例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所述胶粘片对应。
(实施例1)
将下述的(a)~(e)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具有环氧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29.91份
(b)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70C)4.985份
(c)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4.985份
(d)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59.82份
(e)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城北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T-LX,三唑化合物)0.3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0μm的实施例1的胶粘片。
(实施例2)
将下述的(a)~(e)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具有环氧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29.7份
(b)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70C)4.95份
(c)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4.95份
(d)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59.4份
(e)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城北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T-LX,三唑化合物)1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0μm的实施例2的胶粘片。
(实施例3)
将下述的(a)~(e)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具有环氧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28.5份
(b)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70C)4.75份
(c)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4.75份
(d)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57份
(e)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城北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T-LX,三唑化合物)5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0μm的实施例3的胶粘片。
(比较例1)
将下述的(a)~(e)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具有羧基以及羟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708-6,重均分子量70万)29.7份
(b)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70C)4.95份
(c)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4.95份
(d)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59.4份
(e)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城北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T-LX,三唑化合物)1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0μm的比较例1的胶粘片。
(比较例2)
将下述的(a)~(e)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具有羟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600TEA,重均分子量120万)29.7份
(b)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70C)4.95份
(c)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4.95份
(d)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59.4份
(e)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城北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T-LX,三唑化合物)1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0μm的比较例2的胶粘片。
(比较例3)
将下述的(a)~(e)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具有环氧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29.7份
(b)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70C)4.95份
(c)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4.95份
(d)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59.4份
(e)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没食子酸十二烷酯)1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0μm的比较例3的胶粘片。
(比较例4)
将下述的(a)~(e)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具有环氧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30份
(b)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70C)5份
(c)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5份
(d)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60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0μm的比较例4的胶粘片。
(铜离子捕捉性评价)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胶粘片(厚度20μm)分别切割为240mm×300mm的大小(约2.5g),将其五次对折而得到37.5mm×60mm的尺寸,将其放置到直径58mm、高度37mm的圆柱状密闭式特氟隆(注册商标)制容器中,并加入10ppm的铜(II)离子水溶液50ml。然后,在恒温干燥机(エスペツク株式会社制,PV-231)中在120℃放置20小时。取出薄膜后,使用ICP-AES(エスアイアイ·ナノテクノロジ—株式会社制,SPS-1700HVR)测定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水溶液中的铜离子的浓度为0~9.8ppm时评价为○,大于9.8ppm时评价为×。结果如表1所示。
(空隙消失性)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胶粘片(厚度20μm)分别在温度40℃的条件下粘贴到10mm见方的半导体芯片上,再通过各胶粘片将半导体芯片安装到BGA基板上。安装条件是温度120℃、压力0.1MPa、1秒。然后,利用干燥机在175℃下对安装有半导体芯片的BGA基板热处理30分钟,然后用密封树脂(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GE-100)进行封装。密封条件是:加热温度175℃、90秒。接着,将密封后的半导体装置用玻璃刀切断,使用超声波显微镜观察其剖面,测定各胶粘片与BGA基板的粘贴面中的空隙面积。空隙面积相对于粘贴面积低于50%时评价为○,为50%以上时评价为×。结果如下表1所示。
(耐湿回流焊接性)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胶粘片(厚度20μm)分别在温度40℃的条件下粘贴到10mm见方的半导体芯片上,再通过各胶粘片将半导体芯片安装到BGA基板上。安装条件是温度120℃、压力0.1MPa、1秒。然后,利用干燥机在175℃下对安装有半导体芯片的BGA基板热处理30分钟,然后用密封树脂(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GE-100)进行封装。密封条件是:加热温度175℃、90秒。然后,在85℃、60%RH、时间168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吸湿,再将安装有所述半导体芯片的BGA基板载置到以在260℃以上保持10秒的方式进行设定的IR回流炉中。然后,将密封后的半导体装置用玻璃刀切断,使用超声波显微镜观察其剖面,确认各热固型芯片接合薄膜与BGA基板的边界处有无剥离。对9个半导体芯片进行确认,产生剥离的半导体芯片为3个以下时评价为○,为4个以上时评价为×。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比较例4
  铜离子浓度(ppm)   9.78   96   02   9.62   9.61   4   10
  铜离子捕捉性评价   ○   ○   ○   ○   ○   ○   ×
  空隙消失性   ○   ○   ○   ×   ○   ×   ○
  耐湿回流焊接性   ○   ○   ○   ○   ×   ○   ○
(结果)
在实施例中,铜离子捕捉性、空隙消失性、耐湿回流焊接性均显示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TT-LX作为碱性催化剂起作用,促进丙烯酸类树脂所具有的羧基与环氧树脂的反应,剧烈地进行固化,成形时的空隙消失性下降。另外,在比较例2中,丙烯酸类树脂上不存在与固化性树脂或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三唑化合物)反应的官能团,因此可以确保成形时的空隙消失性。但是,丙烯酸类树脂未交联,因此不能耐受回流焊接试验,在胶粘界面处引起剥离,从而产生空隙。另外,在比较例3中,没食子酸十二烷酯与丙烯酸类树脂的环氧基反应,因此剧烈地进行固化,成形时的空隙消失性下降。另外,在比较例4中,不含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因此不能捕捉金属离子。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的各实施例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所述胶粘片对应。
(实施例1)
将离子捕捉剂(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IXE-100)25份、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SG-80H,含有环氧基,重均分子量35万)80份、环氧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JER828)10份、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MEH7800)10份、球形二氧化硅(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的SO-25R)125份溶解于甲乙酮,制备成为浓度23.6重量%。
将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作为剥离衬垫的、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5μm的胶粘片。
(实施例2)
将离子捕捉剂(城北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BT-120)5份、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SG-80H,含有环氧基,重均分子量35万)50份、环氧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JER828)25份、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MEH7800)25份、球形二氧化硅(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的SO-25R)50份溶解于甲乙酮,制备成为浓度23.6重量%。
将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作为剥离衬垫的、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5μm的胶粘片。
(实施例3)
将离子捕捉剂(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IXE-100)25份、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SG-708-6,含有羧基,重均分子量80万)80份、环氧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JER828)10份、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MEH7800)10份、球形二氧化硅(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的SO-25R)80份溶解于甲乙酮,制备成为浓度23.6重量%。
将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作为剥离衬垫的、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5μm的胶粘片。
(实施例4)
将离子捕捉剂(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IXE-100)25份、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SG-708-6,含有羧基,重均分子量35万)80份、环氧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JER828)30份、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MEH7800)30份、球形二氧化硅(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的SO-25R)110份溶解于甲乙酮,制备成为浓度23.6重量%。
将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作为剥离衬垫的、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5μm的胶粘片。
(比较例1)
将离子捕捉剂(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IXE-100)25份、丙烯酸类树脂(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的UH2000,重均分子量1.2万)80份、环氧树脂(DIC株式会社制造的HP-7200)10份、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MEH7800)10份、球形二氧化硅(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的SO-25R)100份溶解于甲乙酮,制备成为浓度23.6重量%。
将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作为剥离衬垫的、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5μm的胶粘片。
(比较例2)
将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SG-80H,重均分子量35万)80份、环氧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JER828)10份、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MEH7800)10份、球形二氧化硅(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的SO-25R)100份溶解于甲乙酮,制备成为浓度23.6重量%。
将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作为剥离衬垫的、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5μm的胶粘片。
(热固化后在260℃下的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胶粘片在175℃的烘箱中放置5小时后,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RSA-II,レオメトリツク公司制造)测定热固化后在260℃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测定中,使用将制成的胶粘片多片粘贴并切割为长度30mm、宽度10mm、厚度0.20mm而得到的测定试样。拉伸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以-40~300℃的温度范围、在频率1Hz、应变量0.1%、升温速度10℃/分钟条件下进行。此时的260℃下的测定值如表2所示。
(铜离子捕捉性评价)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胶粘片切割为重量约2.5g,将切割出的样品放置到直径58mm、高度37mm的圆柱状密闭式特氟隆(注册商标)制容器中,并加入10ppm的铜(II)离子水溶液50ml。然后,在恒温干燥机(エスペツク株式会社制,PV-231)中在120℃放置20小时。取出薄膜后,使用ICP-AES(エスアイアイ·ナノテクノロジ—株式会社制,SPS-1700HVR)测定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水溶液中的铜离子的浓度为0~9.8ppm时评价为○,大于9.8ppm时评价为×。结果如表2所示。一并将初期铜离子浓度(10ppm)与试验后测定的铜离子浓度之差作为离子捕捉量(ppm)列在表2中。
(数据保持性试验)
基于JEDEC规定的标准JESD22-A117B进行试验。具体而言,在通过下述的程序制作的半导体封装中写入数据,确认在150℃的干燥机中放置1000小时的加速试验后的样品的数据保持性,将产生数据保持错误的封装在20个封装中有5个以下时评价为○,多于6个时评价为×。结果如表2所示。
(半导体封装的制作)
将形成有电路的晶片研磨到50μm的厚度。将该晶片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胶粘片在60℃下贴合后,进行切割(切割装置:株式会社DISCO制造,DFD6361),制作粘贴有胶粘片的10mm×10mm的芯片。将制作的带有胶粘片的芯片接合到引线框(Alloy42)上。芯片接合在120℃的温度下施加负荷(0.1MPa)、加热1秒的条件下,使用芯片接合机(株式会社新川制,SPA-300)进行。然后,使用线径23μm的Au线在175℃下进行丝焊,利用密封树脂(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GE-100)在175℃下密封2分钟。然后,在175℃下将密封树脂加热固化5小时,制作半导体封装。
表2
Figure BDA00001931287500701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的胶粘片在热固化后在260℃下的储能弹性模量、铜离子捕捉性以及数据保持性均为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胶粘片的铜离子捕捉性虽然良好,但是数据保持性则是在多个样品中产生数据保持错误。认为这起因于:热固化后在260℃下的储能弹性模量为0.4MPa的低值,因此加速试验时在胶粘片与半导体芯片之间产生剥离,胶粘片的金属离子捕捉作用下降。另外,比较例2的胶粘片由于未添加离子捕捉剂,因此几乎不显示铜离子捕捉性,结果,在数据保持性试验中也是全部样品产生数据保持错误。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的各实施例等,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所述胶粘片对应。
(实施例1)
将下述的(a)~(c)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90份
(b)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SS)10份
(c)络合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没食子酸十二烷酯)0.3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5μm的实施例1的胶粘片。
(实施例2)
将下述的(a)~(c)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根上工业株式会社制造,ND系列,重均分子量120万)90份
(b)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SS)10份
(c)络合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没食子酸十二烷酯)1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5μm的实施例2的胶粘片。
(实施例3)
将下述的(a)~(c)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根上工业株式会社制造,ND系列,重均分子量120万)85份
(b-1)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25)5份
(b-2)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SS)10份
(c)络合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没食子酸十二烷酯)3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15μm的实施例3的胶粘片。
(比较例1)
将下述的(a)~(d)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54份
(b)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SS)6份
(c)络合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没食子酸十二烷酯)3份
(d)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40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5μm的比较例1的胶粘片。
(比较例2)
将下述的(a)~(d)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54份
(b)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SS)6份
(c)络合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没食子酸十二烷酯)3份
(d)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40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15μm的比较例1的胶粘片。
(比较例3)
将下述的(a)和(b)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90份
(b)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SS)10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5μm的比较例3的胶粘片。
(比较例4)
将下述的(a)和(c)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90份
(c)络合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没食子酸十二烷酯)3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5μm的比较例4的胶粘片。
(比较例5)
将下述的(a)~(c)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80H,重均分子量35万)90份
(b)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SS)10份
(c)络合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没食子酸十二烷酯)3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5μm的比较例5的胶粘片。
(比较例6)
将下述的(a)~(c)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含有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600TEA,重均分子量90万)90份
(b)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SS)10份
(c)络合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没食子酸十二烷酯)3份
将所述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之后,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5μm的比较例6的胶粘片。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分别使用的(a)成分,总结在表3中。另外,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各成分的配合量总结在表4中。
表3
(a)成分(商品编号)   含有的官能团   当量(eq/kg) 重均分子量Mw(×104
  ①SG-P3   环氧基   0.21   85
  ②ND系列   环氧基   0.45   120
  ③SG-80H   环氧基   0.07   35
  ④SG-600TEA   羟基   0.53   90
表4
Figure BDA00001931287500761
※(a)~(e)成分中数字的单位全部为“重量份”。
((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测定)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分别使用的(a)成分,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重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是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使用基于标准聚苯乙烯的校准曲线的聚苯乙烯换算值。凝胶渗透色谱法中,将TSK G2000H HR、G3000H HR、G4000H HR和GMH-H HR四根柱(均为东曹株式会社制造)串联使用,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洗脱液,在流速1ml/分钟、温度40℃、样品浓度0.1重量%四氢呋喃溶液、样品注入量500μl的条件下进行,使用差示折射计作为检测器。
(铜离子捕捉性评价)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胶粘片切割为重量约2.5g,将切割出的样品放置到直径58mm、高度37mm的圆柱状密闭式特氟隆(注册商标)制容器中,并加入10ppm的铜(II)离子水溶液50ml。然后,在恒温干燥机(エスペツク株式会社制,PV-231)中在120℃放置20小时。取出薄膜后,使用ICP-AES(エスアイアイ·ナノテクノロジ—株式会社制,SPS-1700HVR)测定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水溶液中的铜离子的浓度为0~9.8ppm时评价为○,大于9.8ppm时评价为×。结果如表5所示。
(芯片接合时的芯片损伤评价)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胶粘片在60℃下粘贴到厚度500μm的镜面晶片上后,进行切割,制作粘贴有胶粘片的5mm×5mm的芯片。将制作的带有胶粘片的芯片在120℃、0.25kg、1秒的条件下芯片接合到10mm×10mm的晶片芯片上。芯片接合在120℃的温度下施加负荷(0.25MPa)、加热1秒的条件下,使用芯片接合机(株式会社新川制SPA-300)进行。芯片接合的芯片50个中全部未产生损伤的情况评价为○,即使有一个产生缺损或破裂等损伤的情况评价为×。结果如表5所示。
(热固化后在175℃下的剪切胶粘力测定)
对于上述芯片损伤评价中的芯片接合后的样品在175℃下加热1小时,使胶粘片固化。使用剪切试验机(Dage公司制造,Dage4000),测定胶粘片与晶片芯片的剪切胶粘力。剪切试验的条件为:测定速度500μm/秒、测定间隙100μm、平台温度175℃。剪切胶粘力为0.02MPa以上的情况评价为○,低于0.02MPa的情况评价为×。结果如表5所示。
(耐湿回流焊接性)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胶粘片在温度40℃的条件下粘贴到10mm见方的半导体芯片上,再通过各胶粘片将半导体芯片安装到BGA基板上。安装条件是温度120℃、压力0.1MPa、时间1秒。然后,利用干燥机在175℃下对安装有半导体芯片的BGA基板热处理30分钟,然后用密封树脂(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GE-100)进行封装。密封条件是:加热温度175℃、90秒。然后,在85℃、60%RH、168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吸湿,再将安装有所述半导体芯片的BGA基板载置到以在260℃以上保持10秒的方式进行温度设定的IR回流炉中。然后,将密封后的半导体装置用玻璃刀切断,使用超声波显微镜观察其剖面,确认各热固型芯片接合薄膜与BGA基板的边界处有无剥离。对9个半导体芯片进行确认,产生剥离的半导体芯片为3个以下时评价为○,为4个以上时评价为×。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01931287500791
从表5明显可以看出,实施例的胶粘片的铜离子捕捉性、芯片接合时的芯片损伤性、剪切胶粘力以及耐湿回流焊接性均为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比较例1、2的胶粘片含有二氧化硅,因此在芯片接合时产生缺损或破裂。比较例3的胶粘片不含络合剂,因此不能捕捉铜离子。比较例4的胶粘片不含(b)成分,因此即使进行加热固化处理胶粘片也不固化,因此高温下的胶粘力下降,在耐湿回流焊接试验中产生半导体芯片从BGA基板的剥离。比较例5的胶粘片中(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低,因此高温下的弹性模量低,不能得到充分的高温剪切胶粘力,另外,根据同样的理由,在耐湿回流焊接试验中产生剥离。比较例6的胶粘片中(a)成分具有充分的重均分子量,因此得到高温下的剪切胶粘力。但是,(a)成分和(b)成分不具有能够相互交联的官能团,因此(a)成分和(b)成分不会通过加热固化处理发生交联,因此高温下的胶粘力下降,在耐湿回流焊接试验中产生剥离。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的各实施例等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所述多层胶粘片对应。
(实施例1)
(离子捕捉层)
将下述的(a)~(d)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具有环氧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P3,重均分子量85万)60份
(b)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5份
(c)二氧化硅填料(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平均粒径0.5μm)35份
(d)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大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VERZONE VT-120M,化学名:5-甲基-1H-苯并三唑)0.3份
将所述离子捕捉性组合物溶液涂布到作为剥离衬垫的、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厚度50μm)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再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5μm的离子捕捉层。
(胶粘层)
除了将(d)变为0重量份以外,通过与上述同样的程序制作厚度10μm的胶粘层。
(多层胶粘片的制作)
使用层压机在温度40℃、压力0.2MPa、速度10mm/秒的条件下将制作的离子捕捉层和胶粘层粘贴,制作双层构成的胶粘片。
(实施例2~10、比较例1~4)
除了将组成和膜厚变为表6所示的值以外,与前述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多层胶粘片。另外,表中的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使用如下的化合物。
SG-708-6: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的具有羧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数均分子量70万g/mol,酸值9mgKOH/g
EPPN-501HY: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的三(羟苯基)甲烷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169g/eq
没食子酸十二烷酯:东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没食子酸十二烷酯
BT-120:城北化学株式会社制造,1,2,3-苯并三唑
茜素:东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P5T: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5-苯基-1H-四唑
没食子酸甲酯:东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2,2’-联吡啶:东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表6
Figure BDA00001931287500821
进行以下的评价。
(金属离子捕捉性的评价方法)
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离子捕捉性组合物制作评价用片(厚度:20μm)。将该评价用片切割为2.5g,在175℃加热5小时,然后放入特氟隆(注册商标)制的坩锅中,并加入10ppm的Cu(II)离子水溶液50mL。然后,在恒温干燥机(エスペツク株式会社制,PV-231)中在120℃放置20小时。取出评价用片后,使用ICP-AES(エスアイアイ·ナノテクノロジ—株式会社制,SPS-1700HVR)测定水溶液中的铜(II)离子浓度。水溶液中的铜(II)离子的浓度为0~9.8ppm时评价为○,9.8~10ppm时评价为×。结果如表7所示。
(树脂密封工序后的空隙是否消失)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双层构成的胶粘片的离子捕捉层侧,各自在温度40℃的条件下粘贴10mm见方的半导体芯片,并将BGA基板粘贴到胶粘层侧,由此通过各胶粘片将半导体芯片安装到BGA基板上。安装条件是温度120℃、压力0.1MPa、时间1秒。
然后,利用干燥机在175℃下对安装有半导体芯片的BGA基板热处理30分钟,然后用密封树脂(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GE-100)进行封装。密封条件是:加热温度175℃、90秒。
接着,将密封后的半导体装置用玻璃刀切断,使用超声波显微镜观察其剖面,测定各胶粘片与BGA基板的粘贴面中的空隙面积。空隙面积相对于粘贴面积为20%以下时评价为○,大于20%时评价为×。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BDA00001931287500841
认为,实施例1~10中,具有含有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离子捕捉层,因此可以捕捉金属离子,可以抑制封装的不良。另外,具有实质上不含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胶粘层,因此即使施加设想芯片接合和丝焊的热历史(175℃×1小时)后,也不会进行过度的固化,可以使空隙在成形工序中良好地扩散。
比较例1中,由于未加入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因此不能捕捉金属离子,不能抑制封装不良。另外,比较例2~3中,胶粘层中加入了有机低分子量化合物,因此通过设想芯片接合和丝焊的的热历史(175℃×1小时)会过度地进行固化,成形时不能使空隙良好地扩散。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的各实施例等,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前述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对应。
(基材的准备)
准备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薄膜)作为基材。
(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制备)
在具有冷凝管、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投入4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3份丙烯酸丁酯、100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0.2份过氧化苯甲酰和20份乙酸,在氮气流中在61℃进行6小时聚合处理,得到丙烯酸类聚合物A。关于丙烯酸类聚合物A,重均分子量Mw为30万,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6℃,碘值为2,羟值(mgKOH/g)为30。
(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制备)
在具有冷凝管、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投入8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0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和65份甲苯,在氮气流中在61℃进行6小时聚合处理,得到丙烯酸类聚合物B。关于丙烯酸类聚合物B,重均分子量Mw为80万,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碘值为6,羟值(mgKOH/g)为30。
(丙烯酸类聚合物C的制备)
在具有冷凝管、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在由100份丙烯酸丁酯、5份丙烯腈和5份丙烯酸构成的数均分子量约3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100份中配合5份多异氰酸酯、15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1份α-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得到丙烯酸类聚合物C。关于丙烯酸类聚合物C,重均分子量Mw为50万,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碘值为1,羟值(mgKOH/g)为30。另外,各评价项目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重均分子量Mw的测定)
丙烯酸类聚合物A~C的重均分子量Mw的测定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定条件如下所述。另外,重均分子量通过聚苯乙烯换算来计算。
测定装置:HLC-8120GPC(制品名,东曹公司制)
柱:TSKgel GMH-H(S)×2(商品编号,东曹公司制)
流量:0.5ml/分钟
注射量:100μl
柱温:40℃
洗脱液:THF
注射试样浓度:0.1重量%
检测器:差示折射计
(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定)
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定,是由各单体的均聚物的Tg1-n和各单体的重量分数W1-n,利用1/Tg=W1/Tg1+……+Wn/Tgn测定的值。
(羟值的测定)
丙烯酸类聚合物A~C的羟值,根据JIS K0070-1992(乙酰化法)进行评价。即,在干燥后的各丙烯酸类聚合物约3g中加入10ml乙酰化试剂,再加入作为溶剂的吡啶30ml和二甲基甲酰胺30ml。将该溶液在具备冷凝器的水浴中(95~100℃)中进行1.5小时加热。再加入水3ml,然后进行10分钟加热。
然后,冷却到室温,将冷凝器用5ml的乙醇洗涤,并将该洗涤液加入上述溶液中。在该溶液中放入搅拌子,在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的同时用0.5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使用电位差滴定装置进行滴定。将1g试样乙酰化时,中和与羟基结合的乙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mg数作为羟值。
(碘值的测定)
丙烯酸类聚合物A~C的碘值,根据JIS K0070-1992进行评价。即,在干燥后的各丙烯酸类聚合物约3g中加入30ml氯仿使其溶解。在其中加入25ml韦氏液(ウィイス液)并搅拌。然后,盖上盖子成密闭状态,在23℃下在暗处放置1小时。在该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20ml和水100ml,搅拌。用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对该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变为微黄色时,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进行滴定直到蓝色消失。使卤素与100g试样反应时,结合的卤素量换算为碘的g数而得到的值为碘值。
(粘合剂组合物溶液A~C的制备)
在丙烯酸类聚合物A~C的各聚合物中加入24.1份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异氰酸酯(昭和电工公司制造,以下也称为“MOI”),在空气气流中在50℃进行48小时加成反应处理,得到丙烯酸类聚合物A’~C’。
然后,在丙烯酸类聚合物A’~C’各100份中加入3份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商品名“コロネ—トL”,日本聚氨酯株式会社制造)和3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イルガキユア651”,汽巴精化公司制造),将其溶解到甲苯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粘合剂组合物溶液A~C。
(切割薄膜A~C的制备)
在准备的上述基材上,分别涂布所得到的粘合剂组合物溶液A~C,并干燥,形成厚度30μm的粘合剂层,由此得到切割薄膜A~C。
(胶粘片A的制作)
将下述的(a)~(e)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丙烯酸橡胶(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708-6)
33份
(b)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70H)4.5份
(c)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4.5份
(d)二氧化硅(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55份
(e)离子捕捉剂(大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VERZONE)3份
将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作为剥离衬垫的、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并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0μm的胶粘片A。
(胶粘片B的制作)
将下述的(a)~(e)溶解于甲乙酮中,得到浓度20重量%的胶粘剂组合物溶液。
(a)丙烯酸橡胶(ナガセケムテツクス株式会社制造,SG-708-6)35份
(b)环氧树脂(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制造,YDF-8170H)5份
(c)酚醛树脂(明和化成株式会社制造,MEH-7851H)    5份
(d)二氧化硅(株式会社アドマテツクス制造,SC-2050)45份
(e)离子捕捉剂(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造,IXE-100)    10份
将该胶粘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作为剥离衬垫的、由经聚硅氧烷脱模处理后的厚度50μ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构成的脱模处理薄膜上,并在130℃干燥2分钟,由此,制作厚度20μm的胶粘片B。
(实施例1~4)
将切割薄膜A~C与胶粘片A~B各自以表8所示的组合,在常温下粘贴,制作实施例1~4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粘合剂层的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
使用粘合剂组合物溶液A~C,在剥离衬垫(三菱化学聚酯公司制造,MRF38,厚度38μm)上形成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制备成层厚3mm、直径8mmφ,并将其作为试验用样品。然后,使用レオメトリツクス公司制造的粘弹性试验机ARES,用直径7.9mm的平行板(剪切试验用)夹入试验用样品,提供频率1Hz的剪切应变,以5℃/分钟的升温速度测定26℃下的储能弹性模量(G’:Pa)。结果如表8所示。
(铜离子捕捉量的变化率的评价)
将胶粘片A和B分别切割为重量约2.5g,将切出的样品放入直径58mm、高度37mm的圆柱状特氟隆(注册商标)制的容器中,并加入10ppm的Cu(II)离子水溶液50mL。然后,在恒温干燥机(エスペツク株式会社制,PV-231)中在120℃放置20小时。取出薄膜后,使用ICP-AES(エスアイアイ·ナノテクノロジ—株式会社制,SPS-1700HVR)测定水溶液中的铜(II)离子浓度。由此,求出与切割薄膜粘贴前的胶粘片A和B的各铜离子捕捉量X(初期铜离子浓度10ppm-试验后的铜离子浓度ppm)。
另外,在制备实施例1~4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后,在常温下放置30天。然后,对切割/芯片接合薄膜进行紫外线照射(400mJ/cm2),从切割薄膜上将粘贴处理后的胶粘片A’和B’剥离。将这些胶粘片A’和B’作为样品,与上述程序同样地测定铜离子浓度。由此,求出与切割薄膜的粘贴处理后的胶粘片A’和B’的各铜离子捕捉量Y(初期铜离子浓度10ppm-试验后的铜离子浓度ppm)。
由下式,计算与切割薄膜粘贴前后胶粘片的铜离子捕捉量的变化率(%)。
{(铜离子捕捉量X-铜离子捕捉量Y)/铜离子捕捉量X}×100(%)
铜离子捕捉量的变化率为5%以下时评价为○,超过5%时评价为×。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切割薄膜的种类   A   B   C   A
  粘合剂层的厚度[μm]   30   30   30   30
  胶粘片的种类   A   A   A   B
  胶粘片的厚度[μm]   20   20   20   20
  粘合剂层的储能弹性模量(26℃)[Pa]   3×105   3×104   4×106   3×105
  铜离子捕捉量的变化率评价   ○   ○   ○   ○
从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4的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各自的粘合剂层的储能弹性模量均在1.0×104Pa以上且1.0×107Pa以下的范围内,因此可以抑制离子捕捉剂从胶粘片向切割薄膜的粘合剂层的转移等,即使在与切割薄膜粘贴后也可以适当地发挥胶粘片的离子捕捉性。

Claims (5)

1.一种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其特征在于,含有:
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环氧基并且不具有羧基,
热固性树脂,和
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含有包含叔氮原子作为环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并且能够与阳离子形成络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的总量100重量份,含有5~95重量份所述热塑性树脂、5~50重量份所述热固性树脂、0~60重量份填料和0.1~5重量份所述络合物形成性有机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其特征在于,
将重量2.5g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浸渍到含有10ppm铜离子的50ml水溶液中并在120℃放置20小时后,所述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为0~9.9ppm。
4.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
5.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将半导体芯片粘贴到被粘物上的工序。
CN2012102608775A 2011-07-25 2012-07-25 胶粘片及其用途 Pending CN1028989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2239 2011-07-25
JP2011162239A JP5804820B2 (ja) 2011-07-25 2011-07-25 半導体装置製造用の接着シート、半導体装置製造用の接着シート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1-163385 2011-07-26
JP2011163385A JP5782326B2 (ja) 2011-07-26 2011-07-26 接着シート、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63379A JP6148430B2 (ja) 2011-07-26 2011-07-26 接着シート及びその用途
JP2011-163379 2011-07-26
JP2011167458A JP2013030702A (ja) 2011-07-29 2011-07-29 半導体装置用多層接着シート及び半導体装置
JP2011-167458 2011-07-29
JP2011-170256 2011-08-03
JP2011170256A JP5828706B2 (ja) 2011-08-03 2011-08-03 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8967A true CN102898967A (zh) 2013-01-30

Family

ID=4757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08775A Pending CN102898967A (zh) 2011-07-25 2012-07-25 胶粘片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98967A (zh)
TW (1) TWI6143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5108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用树脂薄膜、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0028917A (zh) * 2017-12-14 2019-07-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接薄膜及带有切割带的粘接薄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3663B2 (ja) * 2013-07-26 2017-09-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テープ付き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310748B2 (ja) * 2014-03-31 2018-04-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ダイシングシート付き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84559A (ja) * 2007-09-12 2009-04-23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ガスバリア性ラミネート用接着剤及び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
CN102108276A (zh) * 2009-12-28 2011-06-29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粘合剂组合物和使用此组合物的粘性膜
CN102796466A (zh) * 2011-05-23 2012-11-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剂组合物以及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0670B2 (en) * 2000-03-31 2006-07-04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Adhesive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dhesive film using the same, substrate for carrying semiconductor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08004287A1 (fr) * 2006-07-05 2008-01-10 Ablestik (Japan) Co., Ltd. Adhésif conducteu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84559A (ja) * 2007-09-12 2009-04-23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ガスバリア性ラミネート用接着剤及び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
CN102108276A (zh) * 2009-12-28 2011-06-29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粘合剂组合物和使用此组合物的粘性膜
CN102796466A (zh) * 2011-05-23 2012-11-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剂组合物以及半导体装置制造用的胶粘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5108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用树脂薄膜、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4745108B (zh) * 2013-12-25 2019-11-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用树脂薄膜、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0028917A (zh) * 2017-12-14 2019-07-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接薄膜及带有切割带的粘接薄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5311A (zh) 2013-02-01
TWI614322B (zh) 2018-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8966A (zh) 胶粘片及其用途
CN102399505B (zh) 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CN101515564B (zh) 具备切割膜和芯片焊接膜的膜
CN102676093B (zh) 芯片接合薄膜及其用途
CN102002323B (zh) 带有切割片的胶粘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TWI429034B (zh) 覆晶型半導體背面用膜及其應用
CN101385135B (zh)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153956A (zh) 热固型胶粘薄膜、带有切割薄膜的胶粘薄膜、以及使用它们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CN103992755A (zh) 膜状胶粘剂、带有膜状胶粘剂的切割胶带、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
JP5828706B2 (ja) 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
CN102911618A (zh) 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CN102222633A (zh) 热固型芯片接合薄膜、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140917A (zh) 切割/芯片接合薄膜以及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
CN102569263A (zh) 半导体装置用胶粘薄膜以及半导体装置
CN102265388A (zh) 热固型芯片接合薄膜
CN101645427A (zh) 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CN101911259A (zh) 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CN102169849A (zh) 芯片保持用胶带、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它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及芯片状工件的保持方法
CN102190973A (zh) 半导体装置制造用薄膜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227482A (zh) 半导体装置制造用薄膜卷
KR101483308B1 (ko) 점접착제 조성물, 점접착 시트 및 반도체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02468185A (zh) 芯片接合薄膜、切割/芯片接合薄膜、芯片接合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芯片接合薄膜的半导体装置
CN104342047A (zh) 带有切割胶带的芯片接合薄膜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923573A (zh) 胶粘薄膜、切割/芯片接合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
CN102911617A (zh) 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