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0032A - 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0032A
CN102880032A CN2012101034966A CN201210103496A CN102880032A CN 102880032 A CN102880032 A CN 102880032A CN 2012101034966 A CN2012101034966 A CN 2012101034966A CN 201210103496 A CN201210103496 A CN 201210103496A CN 102880032 A CN102880032 A CN 102880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residual toner
toner
holding member
ton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34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0032B (zh
Inventor
赤松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80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0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0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00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11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using a blade; Details of cleaning blades, e.g. blade shape, layer forming
    • G03G21/0029Details relating to the blad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清洁装置包括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热塑性密封件以及片状密封件。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具有由第一边缘、第二边缘以及两个连接边缘围绕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刮落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残存的色调剂。热塑性密封件放置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之间,并且具有沿着两个连接边缘延伸的且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突出的终端部。片状密封件覆盖第二边缘,片状密封件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接触,并且放置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热塑性密封件的终端部之间,从而防止由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刮落的色调剂从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中泄漏。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以及安装有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清洁装置在色调剂图像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转印之后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转印后的区域中去除残余色调剂。
背景技术
在采用称为电子照相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在绕着旋转轴线旋转的同时经受潜像形成处理和在显影位置经受显影处理。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对在此显影处理中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进行保持并且将该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转印物体上。在许多情形中,在色调剂图像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转印之后,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转印后的区域中残存有残余色调剂。因此,图像形成装置通常安装有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在色调剂图像转印处理之后从转印后的区域中去除残余色调剂。
此类型的许多清洁装置具有壳体,该壳体对通过例如将清洁刮板的边缘按压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转印后的区域中已经刮落的色调剂进行收容。通常,该壳体具有面向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开口,使得刮落的色调剂能够通过开口进入到壳体中并且被收容在壳体中。
为了防止色调剂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清洁装置的壳体上的开口之间泄漏,提出了利用密封件将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壳体的开口的边缘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技术(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3-167487)。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3-167487公开了如下构造:在清洁装置的壳体的开口的周围设置有植绒基底的第一密封件和与该第一密封件局部重叠的第二密封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使用以流动状态涂布且随后硬化的热塑性密封件来防止色调剂泄漏,同时也防止热塑性密封件粘附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热塑性密封件以及片状密封件。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具有由第一边缘、第二边缘以及两个连接边缘围绕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口面对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转印后的区域,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在绕着旋转轴线旋转的同时通过在显影位置经受显影处理而保持色调剂图像,并且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在转印位置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转印物体上。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彼此相对并且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延伸。两个连接边缘将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相应端进行连接。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具有比第一边缘长的边缘。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与第一边缘以及两个连接边缘的靠近第一边缘的区域重叠,并且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上方突出以紧靠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刮落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残存的色调剂以使色调剂收容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中。所述热塑性密封件放置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之间,并且沿着第一边缘以及沿着两个连接边缘延伸,以防止色调剂通过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热塑性密封件具有沿着两个连接边缘延伸的且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突出的终端部。所述热塑性密封件以流动状态涂布并且随后硬化,并且处于硬化状态的热塑性密封件可以响应外力而变形。所述片状密封件为薄片形状并且比第二边缘长。所述片状密封件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片状密封件覆盖第二边缘,所述片状密封件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接触,并且放置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热塑性密封件的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突出的所述终端部之间。所述片状密封件防止由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刮落的色调剂从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中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清洁装置还包括两个侧部密封件,所述两个侧部密封件没有在第二边缘的延伸方向上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重叠,并且所述两个侧部密封件从其在两个连接边缘的延伸方向上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重叠的位置延伸到第二边缘。此外,两个侧部密封件可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的沿着两个连接边缘延伸的区域支撑。所述热塑性密封件具有如下形状:热塑性密封件的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突出的所述终端部朝着彼此延伸并且与各自的两个侧部密封件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片状密封件可以介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热塑性密封件的所述终端部之间,并且延伸到防止片状密封件在第二边缘的延伸方向上与侧部密封件重叠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清洁装置中,所述片状密封件可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片状密封件在与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朝向相交的方向上定向。此外,片状密封件可以通过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接触并且由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按压而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上方延伸以覆盖第二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显影单元、转印单元以及清洁器。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在绕着旋转轴线旋转的同时通过经受潜像形成处理和在显影位置的显影处理而保持色调剂图像,并且在转印位置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转印物体上。所述显影单元在所述显影位置处将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以使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保持色调剂图像。所述转印单元在所述转印位置将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物体上。在利用转印单元将色调剂图像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转印之后,所述清洁器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转印后的区域中去除残余色调剂。所述清洁器包括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热塑性密封件以及片状密封件。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具有由第一边缘、第二边缘以及两个连接边缘围绕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口面对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转印后的区域。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彼此相对并且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延伸。两个连接边缘将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相应端进行连接。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具有比第一边缘长的边缘。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与第一边缘以及两个连接边缘的靠近第一边缘的区域重叠,并且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上方突出以紧靠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刮落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残存的色调剂以使色调剂收容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中。所述热塑性密封件放置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之间,并且沿着第一边缘以及沿着两个连接边缘延伸,以防止色调剂通过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热塑性密封件具有沿着两个连接边缘延伸的且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突出的终端部。所述热塑性密封件以流动状态涂布并且随后硬化,并且处于硬化状态的热塑性密封件能够响应外力而变形。所述片状密封件为薄片形状并且比第二边缘长。所述片状密封件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片状密封件覆盖第二边缘。所述片状密封件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接触,并且放置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热塑性密封件的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突出的所述终端部之间。所述片状密封件防止由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刮落的色调剂从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中泄漏。
根据第一方面的清洁装置和根据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使用以流动状态涂布和随后硬化的热塑性密封件能够防止色调剂泄漏,同时能够防止热塑性密封件粘附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
根据第二方面的清洁装置,能够防止由于片状密封件在第二边缘的延伸方向上与侧部密封件彼此接触所引起的片状密封件折皱变形。
根据第三方面的清洁装置,与片状密封件在与残余色调剂收容口具有相同方向的定向时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进行支撑的情形相比,能够具有小尺寸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各清洁装置以及相应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不具有图2所示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清洁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已移除了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清洁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所截取的清洁装置的截面图,其中示出了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的状态;以及
图6是当从图4中的箭头VI所示的方向观看时图4中的不具有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清洁装置的右端部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构造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1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装置。
打印机1为采用电子照相方法的所谓的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
表示图像的且在打印机1外部生成的图像信号经由信号电缆(未示出)或者类似物输入到打印机1中。打印机1包括对打印机1中的各部件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器10,并且图像信号输入到此控制器10中。在控制器10的控制下,打印机1基于图像信号执行图像形成操作。
打印机1还包括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四个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具有相同的构造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以固定的间隔彼此并行地设置。对于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构造,将针对黄色图像形成单元20Y代表性地进行下面的说明。
黄色图像形成单元20Y包括沿着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围设置有充电器22、显影部23、一次转印部24以及清洁装置100。
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具有圆筒形状并且绕着由圆筒的中心所限定的旋转轴线旋转。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通过被充电器21静电充电而获得电荷,并且通过被来自下述的曝光单元40的光进行曝光而释放该电荷。作为此曝光处理的结果,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实例相对应。
在四个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下方设置有曝光单元40。曝光单元40具有框体41,在该框体41中设置有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该半导体激光器朝着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发射基于上述图像信号调制的激光束LB-Y、LB-M、LB-C、LB-K。然后,在曝光单元40中,激光束LB-Y、LB-M、LB-C、LB-K由设置在框体41中的多棱镜42进行偏转方向。
激光束LB-Y、LB-M、LB-C、LB-K经由设置在框体41的上表面上的玻璃窗43朝着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行进。每个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由来自相应的曝光单元40的激光束进行曝光,从而在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在形成静电潜像之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经受设置在显影位置处的显影部23所执行的显影处理。
打印机1包括为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显影部23供应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的色调剂的色调剂盒30Y、30M、30C、30K。
来自色调剂盒30Y、30M、30C、30K的色调剂供应给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显影部23,并且显影部23使用所供给的色调剂对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执行显影处理。作为此显影处理的结果,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各显影部23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单元的实例相对应。
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保持色调剂图像的同时,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旋转,以将色调剂图像传送到一次转印部24处。然后,一次转印部24将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下述的二次转印单元50中的中间转印带51上。各一次转印部24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转印单元的实例相对应。
在由一次转印部24执行色调剂图像转印处理之后,在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转印后的区域中残存的残余色调剂由清洁装置100去除。清洁装置100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实例相对应,并且也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清洁器的实例相对应。将在下文提供清洁装置100的详细说明。
打印机1包括二次转印单元50,该二次转印单元50将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叠加,并且将叠加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记录纸张上。
二次转印单元50包括中间转印带51、驱动辊52、张紧辊53、支撑辊54以及清洁装置55。
中间转印带51在受到张紧辊53施加的一定张紧力的同时绕着驱动辊52、张紧辊53以及支撑辊54回转延伸。中间转印带51利用驱动辊52沿着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上的色调剂图像利用一次转印部24顺次地转印在旋转的中间转印带51的表面上。作为顺次转印处理的结果,在中间转印带51的表面上叠加有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从而在中间转印带51的表面上形成有彩色色调剂图像。由于中间转印带51的旋转,所以彩色色调剂图像被传送到与支撑辊54相对设置的二次转印部60处。然后,该彩色色调剂图像利用二次转印部60被转印在下述的所传送的记录纸张上。
在中间转印带51的二次转印部60之后的表面上所残存的残余色调剂由二次转印单元50中所包含的清洁装置55进行去除。
在打印机1中,在上述曝光单元40的下方设置有纸张托盘70。纸张托盘70对堆叠的记录纸张进行收容。
多张记录纸张利用拾取辊81从纸张托盘70馈送出来。馈送出的多张纸张以一页一页的方式由分离辊82分离,并且将每张分离的记录纸张向上传送直到该记录纸张的前端到达待机辊83。待机辊83具有调整何时馈送记录纸张的传送定时的作用。
记录纸张在由待机辊83所调整的定时时刻被馈送,使得记录纸张在中间转印带51的表面上的彩色色调剂图像被传送到二次转印部60时到达二次转印部60。
彩色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在此馈送的记录纸张上并且随后利用在二次转印部60上方设置的定影单元90被定影在记录纸张上。在定影处理之后,记录纸张利用排出辊84排出到排纸托盘85上。
示意性地,图1中的打印机1具有上述构造。
接下来,将对包含在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清洁装置100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各清洁装置100以及相应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不具有图2所示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清洁装置100的透视图。
清洁装置100包括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该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收容在由一次转印部24将色调剂图像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上转印之后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转印后的区域中所去除的残余色调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具有沿着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旋转轴线延伸的形状,并且具有两个支撑件111,该两个支撑件111设置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的两个相对的端部上并且以沿着图1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具有位于两个支撑件111之间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面对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上的上述转印后的区域,并且具有接收从该区域所去除的色调剂的作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的实例相对应。
此外,清洁装置100包括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该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上的转印后的区域中去除残余色调剂。
图4是示出已移除了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的清洁装置100的透视图。
下面,将参照图2至图4进一步说明清洁装置100。
如图4所示,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中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为由第一边缘113、第二边缘114以及两个连接边缘115围绕的长方形开口。第一边缘113和第二边缘114彼此相对设置,并且沿着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所支撑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旋转轴线延伸。两个连接边缘115将第一边缘113和第二边缘114的相应端进行连接。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实例相对应。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具有长方形形状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描述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实例,但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不限于此形状,并且作为选择地,可具有椭圆形形状。
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还设置有两个螺纹孔116(参见图4),该两个螺纹孔116通过使用螺钉来固定图2和图3所示的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
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具有由树脂制成的刮板121和由金属制成的支撑件122。刮板121固定在支撑件122上,并且支撑件122通过将两个螺钉122a拧入上述螺纹孔116中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牢固地支撑。
刮板121具有比图4所示的第一边缘113长的边缘121a。此外,具有此刮板121的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与第一边缘113以及图4所示的两个连接边缘115的靠近第一边缘113的区域重叠。刮板121的边缘121a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上方突出,使得边缘121a紧靠在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支撑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上。边缘121a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上的转印后的区域中刮落色调剂。由边缘121a刮落的色调剂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接收,从而收容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中。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实例相对应。
清洁装置100还包括热塑性密封件130,该热塑性密封件130防止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中收容的色调剂通过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之间的间隙进行泄漏。通过涂布流动状态的热塑性弹性体和随后硬化该热塑性弹性体来形成热塑性密封件130。处于硬化状态的热塑性弹性体仍然能够响应外力而产生变形。
如图4所示,将热塑性密封件130放置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之间,并且热塑性密封件130沿着第一边缘113以及沿着两个连接边缘115延伸。如图3所示,热塑性密封件130的沿着两个连接边缘115延伸的终端部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的刮板121的边缘121a突出。热塑性密封件130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热塑性密封件的实例相对应。
清洁装置100还包括片状密封件140,该片状密封件140防止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中所收容的色调剂从第二边缘114侧进行泄漏。片状密封件140为比第二边缘114长的片材,并且粘附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的靠近第二边缘114的侧面上。具体而言,片状密封件140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支撑,使得片状密封件140在与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朝向相交的方向上定向。
与本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可以设想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支撑的片状密封件140在与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定向。然而,如果在此定向上支撑片状密封件140,则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应设置有例如在与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粘结边缘,从而片状密封件140能够粘结在此粘结边缘上。
与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相同方向上支撑片状密封件140的情形相比,由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不具有粘结边缘,所以减小了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的尺寸。
如图3和图4所示,片状密封件140朝着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支撑的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突出超过第二边缘114。当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支撑时,此突出部分受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按压并且因此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上方延伸以覆盖第二边缘114。在此情形下,片状密封件140的此突出部分介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和热塑性密封件130的从刮板121的边缘121a突出的终端部130a之间。片状密封件140的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和热塑性密封件130的终端部130a之间的此介入结构将参照另外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片状密封件140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片状密封件的实例相对应。
清洁装置100还包括两个侧部密封件150,该两个侧部密封件150防止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中收容的色调剂从靠近连接边缘115的两侧处泄漏。侧部密封件150由毡质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将两个侧部密封件150粘结在位于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上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相对端的区域上。具体而言,这些区域沿着两个连接边缘115延伸并且位于靠近第二边缘114处。
如图3所示,避免侧部密封件150在第二边缘114的延伸方向上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重叠。另一方面,侧部密封件150从其在连接边缘115的延伸方向上与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重叠的位置延伸到第二边缘114。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侧部密封件150均设置有朝着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突出的突出部151。突出部151的靠近第一边缘113的侧面以及侧部密封件150的除了突出部151之外的部分的侧面随着刮板121的相应角延伸。每个突出部151部分地与热塑性密封件130的从刮板121的边缘121a突出的相应终端部130a重叠。片状密封件140介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与热塑性密封件130的终端部130a的从侧部密封件150的突出部151突出的部分之间。
下面将说明片状密封件140的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和热塑性密封件130的终端部130a之间的介入结构。
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所截取的清洁装置100的截面图,其中示出了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支撑的状态。
如上所述,当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由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支撑时,片状密封件140的从第二边缘114突出的部分受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按压,并且因此该部分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上方延伸以覆盖第二边缘114。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上方延伸的片状密封件140沿着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由箭头A所示的旋转方向的相同方向上变形,从而即便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旋转时也维持片状密封件140的变形形状。
如上所述,热塑性密封件130被填充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的刮板121之间、以及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的支撑件122之间。热塑性密封件130的沿着连接边缘115延伸的部分作为从刮板121的边缘121a突出的终端部130a。此外,如上所述,终端部130a的靠近刮板121的区域由侧部密封件150的突出部151覆盖。此外,终端部130a的从突出部151突出的区域由片状密封件140覆盖。
如图5的截面图以及图3的透视图所示,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上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第一边缘113由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覆盖。热塑性密封件130对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和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上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112的第二边缘114由片状密封件140覆盖。此外,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的两个连接边缘115由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的两端部分、侧部密封件150的突出部151、热塑性密封件130以及片状密封件140覆盖。
将刮板121的边缘121a、片状密封件140的在残余色调剂收容
112上方延伸的突出部分、以及包括突出部151的侧部密封件150的上表面设定成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相接触。
由于处于硬化状态的热塑性密封件130具有弹性,所以片状密封件140的覆盖热塑性密封件130的终端部130a的部分随着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进行变形,以与该周面紧密地接触。
相应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与残余色调剂收容112的所有边缘之间的间隙均被堵塞。结果,防止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中的色调剂从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中泄漏。
由于用于形成热塑性密封件130的热塑性弹性体在流动状态下来使用,所以能够在不需要人力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树脂射出器等类似物将流动状态的热塑性弹性体涂布在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110上。另一方面,由于热塑性弹性体即便在硬化后也是非常柔软的,所以如果热塑性弹性体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相接触,则热塑性弹性体可能由于摩擦的原因而被分割成多个小块并且附着在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大部分的热塑性密封件130由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覆盖,并且突出的终端部130a由片状密封件140覆盖。结果,防止热塑性密封件130与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周面彼此相接触。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下述方式避免了片状密封件140在第二边缘114的延伸方向上与侧部密封件150重叠。
图6是当从图4中的箭头VI所示的方向观看时图4中的不具有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120的清洁装置100的右端部的放大透视图。
如图6所示,热塑性密封件130具有如下形状:热塑性密封件130的从刮板121的边缘121a突出的终端部130a(参见图4)朝着彼此延伸并且与各自的两个侧部密封件150距离间隔t。
片状密封件140延伸到防止其在第二边缘114的延伸方向上与侧部密封件150重叠的位置处。
如果设想将片状密封件140延伸到在第二边缘114的延伸方向上与侧部密封件150重叠的位置处,则片状密封件140在受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21的按压而弯折时,弯折部分的底部会与热塑性密封件130的终端部130a和侧部密封件150接触。由于热塑性密封件130比侧部密封件150柔软,所以此现象使得在与终端部130a接触的区域和与侧部密封件150接触的区域之间产生弯曲量差异,从而可能在片状密封件140上产生折皱变形。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避免了片状密封件140在第二边缘114的延伸方向上与侧部密封件150重叠。因此,对于侧部密封件150和热塑性密封件130,片状密封件140的沿着第二边缘114弯折的前述底面仅与热塑性密封件130进行接触。结果,防止由于片状密封件140的弯折部分的底面与侧部密封件150接触而产生的前述折皱变形。
尽管本示例性实施例将彩色打印机1作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但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此。例如,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单色打印机、或者是复印机、或者是传真机等而不是打印机。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本意并不是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其具有由第一边缘、第二边缘以及两个连接边缘围绕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口面对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转印后的区域,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在绕着旋转轴线旋转的同时通过在显影位置经受显影处理而保持色调剂图像,并且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在转印位置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转印物体上,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彼此相对并且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两个连接边缘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相应端进行连接;
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其具有比所述第一边缘长的边缘,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由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与所述第一边缘以及所述两个连接边缘的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区域重叠,并且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所述边缘在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上方突出以紧靠在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刮落在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残存的色调剂以使所述色调剂收容在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中;
热塑性密封件,其放置在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和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之间,并且沿着所述第一边缘以及沿着所述两个连接边缘延伸,以防止色调剂通过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和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热塑性密封件具有沿着所述两个连接边缘延伸的且从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所述边缘突出的终端部,所述热塑性密封件以流动状态涂布并且随后硬化,处于硬化状态的所述热塑性密封件能够响应外力而变形;以及
片状密封件,其为薄片形状并且比所述第二边缘长,所述片状密封件由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所述片状密封件覆盖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片状密封件与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接触,并且放置在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所述热塑性密封件的从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突出的所述终端部之间,所述片状密封件防止由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从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刮落的色调剂从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中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还包括:
两个侧部密封件,其被防止在所述第二边缘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重叠,并且所述两个侧部密封件从其在所述两个连接边缘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重叠的位置延伸到所述第二边缘,所述两个侧部密封件由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的沿着所述两个连接边缘延伸的区域支撑,
其中,所述热塑性密封件具有如下形状:所述热塑性密封件的从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所述边缘突出的所述终端部朝着彼此延伸并且与各自的所述两个侧部密封件间隔一定的距离,并且
所述片状密封件介于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所述热塑性密封件的所述终端部之间,并且延伸到防止所述片状密封件在所述第二边缘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侧部密封件重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中,
所述片状密封件由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所述片状密封件在与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朝向相交的方向上定向,所述片状密封件通过与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接触并且由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按压而在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上方延伸以覆盖所述第二边缘。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其在绕着旋转轴线旋转的同时通过经受潜像形成处理和在显影位置的显影处理而保持色调剂图像,并且在转印位置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在转印物体上;
显影单元,其在所述显影位置处将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以使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保持所述色调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在所述转印位置将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转印物体上;以及
清洁器,在利用所述转印单元将所述色调剂图像从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转印之后,所述清洁器从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转印后的区域中去除残余色调剂,
其中,所述清洁器包括:
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其具有由第一边缘、第二边缘以及两个连接边缘围绕的残余色调剂收容口,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口面对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的转印后的区域,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彼此相对并且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两个连接边缘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相应端进行连接;
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其具有比所述第一边缘长的边缘,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由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与所述第一边缘以及所述两个连接边缘的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区域重叠,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所述边缘在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口的上方突出以紧靠在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刮落在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残存的色调剂以使所述色调剂收容在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中;
热塑性密封件,其放置在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和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之间,并且沿着所述第一边缘以及沿着所述两个连接边缘延伸,以防止色调剂通过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和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之间的间隙泄漏,所述热塑性密封件具有沿着所述两个连接边缘延伸的且从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所述边缘突出的终端部,所述热塑性密封件以流动状态涂布并且随后硬化,处于硬化状态的所述热塑性密封件能够响应外力而变形;以及
片状密封件,其为薄片形状并且比所述第二边缘长,所述片状密封件由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支撑,使得所述片状密封件覆盖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片状密封件与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接触,并且放置在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和所述热塑性密封件的从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的边缘突出的所述终端部之间,所述片状密封件防止由所述残余色调剂去除部件从所述色调剂图像保持部件上刮落的色调剂从所述残余色调剂收容壳体中泄漏。
CN201210103496.6A 2011-07-11 2012-04-09 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00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2887 2011-07-11
JP2011152887A JP5807415B2 (ja) 2011-07-11 2011-07-11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0032A true CN102880032A (zh) 2013-01-16
CN102880032B CN102880032B (zh) 2016-08-24

Family

ID=47481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349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80032B (zh) 2011-07-11 2012-04-09 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92801B2 (zh)
JP (1) JP5807415B2 (zh)
CN (1) CN1028800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592A (zh) * 2015-01-15 2016-07-27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
CN108957993A (zh) * 2017-05-19 2018-12-07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6999B2 (ja) * 2012-05-24 2015-07-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67023A (ja) * 2015-03-10 2016-09-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7098706A1 (ja) * 2015-12-10 2017-06-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変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US9891578B2 (en) * 2015-12-29 2018-02-1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leaner blade sealing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7126189B (zh) 2016-05-31 2019-11-22 瑞尔明康(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视网膜成像的光学组件和视网膜成像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4063A (zh) * 1999-10-29 2001-07-1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的再制作方法
CN101609295A (zh) * 2008-06-20 2009-12-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清洁装置
JP2010224494A (ja) * 2009-03-25 2010-10-07 Fuji Xerox Co Ltd 封鎖構造、現像装置、清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5587A (ja) * 1988-01-19 1989-07-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用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3126532B2 (ja) * 1992-02-10 2001-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654575B2 (en) * 2000-11-28 2003-11-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ontainer having sealing member
US6658223B2 (en) * 2001-11-29 2003-12-02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oner seal for a cleaning device
JP3571322B2 (ja) 2001-11-29 2004-09-29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4085957A (ja) * 2002-08-28 2004-03-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のシール構造
US6895198B2 (en) * 2003-05-09 2005-05-17 Xerox Corporation Sealing device useful in remanufacturing a xerographic photoreceptor module
JP2007171818A (ja) * 2005-12-26 2007-07-0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5151774B2 (ja) * 2008-07-29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4063A (zh) * 1999-10-29 2001-07-1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的再制作方法
CN101609295A (zh) * 2008-06-20 2009-12-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清洁装置
JP2010224494A (ja) * 2009-03-25 2010-10-07 Fuji Xerox Co Ltd 封鎖構造、現像装置、清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592A (zh) * 2015-01-15 2016-07-27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
CN108957993A (zh) * 2017-05-19 2018-12-07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08957993B (zh) * 2017-05-19 2021-12-03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和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20066A (ja) 2013-01-31
US20130016993A1 (en) 2013-01-17
US8792801B2 (en) 2014-07-29
CN102880032B (zh) 2016-08-24
JP5807415B2 (ja) 2015-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0032A (zh) 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P2078990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apable of effectively transferring toner images
CN100435040C (zh) 显影装置和印刷装置
CN101846949B (zh) 清洁装置及使用该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08003166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r contain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7865118B2 (en) Develop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the same
US9658576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8843019B2 (en)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211138B (zh) 具有透明调色剂和白色调色剂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US11221569B2 (en) Development cartridge having sealing member
CN105988340A (zh) 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5282464B2 (ja) 転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18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3857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69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068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218888B2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44453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09507B1 (ko)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의 토너 카트리지
JP2003066673A (ja) 記録装置
JP2016126247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66800A (ja) トナー搬送機能付きトナー回収容器および前記トナー回収容器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01961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72679A (ja) 現像装置
JP4544078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